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理学部地理科学一班杜春林2013510034

摘要: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及生态环境恶化原因的分析,指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经济系统结构的不合理性和人口的过快增长是该区生态破坏和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也是该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总目标出发,尤其是从防治黄河下游水患的需要出发,通过政策调控,将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放在首位,建立黄河流域的生态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中国黄土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惟一正确途径。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恢复与重建;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原地区地处34°N~45°5′N,101°E~114°33′E之间,南北分别以横贯东西的秦岭和阴山山脉作为天然屏障,西到日月山、贺兰山,东以太行山为界与华北平原相望。总面积62.38×104km2,总人口约占全国的8%。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辽阔,光热充足,具有发展农林牧业的有利条件。该区还是我国矿产资源的宝库,尤其是能源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拥有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大煤田和特大型天然气田,煤炭探明总储量占全国的2/3。按照中国国土开发整治的地域战略规划,黄土高原地区将建成我国最重要的、规模最大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中,它的战略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然而,黄土高原又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在这一巨大的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仍表现为强烈冲突的不协调状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未有效调和,不少地区生态破坏与经济贫困所形成的恶性循环仍在继续。所以,研究黄土高原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途径与对策,对于该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全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1 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

1.1 地表物质疏松易蚀地表物质疏松易蚀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的内因。黄土高原地区是世界上黄土覆盖最深、最广的地区,该区70%覆盖着第四纪黄土,其次为第三纪红粘土、基岩和其他地质时期的堆积物。黄土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性差,极易流失。加之地貌类型以黄土塬、梁、峁与其间的沟壑为主,地表破碎,相对高差较大,这种地表形态与岩性的组合为水土流失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1.2 植被覆盖差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植被破坏严重。去除苗圃地、未成林地,全区森林覆盖率为12%;去除灌木林和疏林地,森林覆盖率仅为6.5%。现有草场面积中,中度和重度退化的占总面积的68.8%,草场的植被覆盖度为25%~65%。植被覆盖差,严重限制了植被在水土保持方面作用的发挥。

1.3 水资源贫乏,时空分布不均黄土高原地区是全国著名的缺水地区之一。这里水资源量少质差,人均水量和单位面积水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和10%,干旱灾害严重。同时,该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多暴雨,这不仅加剧了少雨时期的干旱程度,而且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动力条件。降水集中的时段每年在7~9月,也是该区水土流失最为强烈的时期。另外,暴雨还容易引起洪涝等灾害。

1.4 水土流失严重

在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垦殖的综合作用下,黄土高原地区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统计,全区水土流失面积达 3.4×105km2,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1000t/km2 ·a的面积约为2.9×105 km2 ,大于5000t/km2·a的面积约为1.66×105km2,有些地方甚至超过20000t/km2·a[1] 。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了该区生态系统功能的严重退化,

表现为土地瘠薄,肥力衰减,生态系统的产出水平下降。迫于人口增加对于粮食旺盛需求的压力,该区长期以来,单一经营,广种薄收,形成“越垦越贫,越贫越垦”的恶性循环,使原本不甚稳定的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导致了该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经济贫困,而且对黄河下游广大地区构成严重威胁。目前,从三门峡进入黄河的1.6×109t泥沙中,有

4×108 t粗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上,使河床每年抬高10~20cm。黄河下游河道决口的潜在危险与日俱增,己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此外,长城以北的黄土高原还存在着严重的荒漠化,不仅危害农林牧业发展,而且还影响道路和工矿建设。

2 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

2.1 人口问题严重

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增长率高,人口问题严重。如1949~1985年,该区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22.6‰,高于全国19‰的水平。据研究,在陕北丘陵沟壑区每增加一人就需开荒0.3hm2土地;在宁夏西海固地区,30年间平均每增加一人新开荒0.42hm2土地。过速增长的人口给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仅开荒一项就抵销了水土保持坡面治理近70%的保水保土、保肥效益,形成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毁林(草)开荒→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

2.2 工矿等基本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的工矿、交通、水利等基本建设发展速度较快,规模也较大。但是,由于在工程建设中,未注意和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加之技术力量不足,规划设计不周密,配套设施跟不上等原因,不仅侵占了不少良田,而且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神府煤田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就是一例。神府煤田为世界八大煤田之一,建设规划面积21545km2 ,是我国优质煤和出口商品煤的重要基地。该煤田地处毛乌素沙漠南部,风蚀、沙化相当剧烈,水土流失为全国之冠。据有关部门预测,神府煤田一期开发中,平均每年增加侵蚀量8.88×106t,增加入黄河的泥沙7.868×106t;在二期开发中,平均每年增加侵蚀量3.684×107 t,增加入黄河的泥沙1.232×107t,加上原来地面入黄泥沙,一期入黄泥沙总量达1.7×108t,二期将达到2.84×108t。这些粗沙大部分将淤积于三门峡水库和黄河下游河床,对三门峡库区及黄河下游的安全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此外,环境污染日益加重,正在成为生态环境恶化的新原因。

由上述分析可知,黄土高原地区之所以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失调,并导致生态破坏与经济贫困化的恶性循环。其主要原因在于自然生态系统脆弱,人口压力过大,资源开发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良好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基本内涵在于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对于黄土高原这样一个人口多、经济落后、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来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惟一正确的选择。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灾害,近年来黄河下游断流的日益严重等问题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①河流的治理必须从全流域考虑;②对于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应将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首位,这是实现我国西部“山川秀美”的关键;③为了确保黄河下游经济发达地区的安全,国家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发展对策应有所调整,由重点扶持经济开发转向扶持生态环境建设与扶持经济开发并重。

3.1 可持续发展目标

(1)将良好的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放在突出位置,从根本上控制水土流失。同时,要使优势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相结合,将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纳入统一的生态经济系统,再造“山川秀美”的黄土高原。(2)黄土高原是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煤炭质量优良,开采条件良好。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优势,努力将该区建成以煤炭工业为基础的煤—

电—冶—化主导产业链,建成我国最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3)以生态经济学思想为指导,建设生态型林业、生态农业、商品型畜牧业和林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向前发展。通过实施“退田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等关键措施,实现“粮食下川,林草上山”,加快坡地退耕还林、还草的步伐。

3.2 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3.2.1 系统性原则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是生态平衡破坏的结果,而生态平衡的破坏,在于生态经济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不协调。因此,要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就应从系统整体出发,通过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和人类经济行为、社会组织行为的调控,协调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生态环境治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互协调,促使整个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

3.2.2 将治理放在首位,实行治理与开发并重这里的开发,一是指“大开发”,即以国家投入为主的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大中型骨干企业的建设。以往的经验表明,不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实力,单纯的治理难以大面积奏效,小面积单纯治理试点的成功也不能持久和推广,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实力,则靠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开发,即大开发。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影响着治理的资金投入、速度、效益等,这在治理中起关键作用。二是指“小开发”,即立足于当地,以农林牧资源为主的开发和中小型企业的建立。它是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环境治理的重要条件。“小开发”搞好了,一是为治理提供经济保证,二是提高当地人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制止滥垦滥伐等带来新的水土流失的行为。所以说,应把治理放在首位,实行治理与开发相结合,边治理,边开发。

3.3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3.3.1 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口压力根据联合国干旱会议的文件,世界上干旱地区的人口容量通常为8人/km2,半干旱地区20人/km2,而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密度为145人/km2 ,远远超过了区域承载能力,加重了环境和社会负担,导致经济、人口、生态3者之间的恶性循环。所以说,减轻人口压力,是实现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减轻人口压力可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1)严格计划生育管理,以期迅速降低人口增长率,使人口年自然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下。(2)实行计划生育配套政策,如独生子女奖励政策,包括国家支付独生子女费,九年制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对有困难的独生子女家庭提供独生子女助学金,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养老保险金制度等。(3)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可通过加强劳动人口市场需求信息的供给和劳动力职业介绍,组织劳动力安置和输出等途径,推动人口的非农化转变和鼓励人口的迁出,还应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吸收部分农村人口,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

还应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人口素质

,如提高医疗卫生水平,降低遗传病、地方病的发生率,提高人口的自然素质。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如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等,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3.2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长期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农业产业结构是造成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不合理,特别是陡坡开荒、破坏林草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经济系统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实现该区的可持续发展,就需因地制宜,调整农林牧生产结构,本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进行农林牧用地的合理配置。配置时应做到:“全部降水就地入渗,米粮下川上塬,林果进沟入岔,草灌下上坡”[3] 。同时,还应利用该区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和畜牧业资源等,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这样,既可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对当地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又可为水土流失的治理提供资金,还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和人口增长过快是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失调的主要原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该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优化协调发展的惟一正确途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树立系统论观点,将生态环境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坚持开发和治理相结合,并建立全流域的生态经济支持体系,以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使再造“山川秀美”的黄土高原地区的梦想变成现实,实现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天曾.黄土高原论纲[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 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 王继军.略述黄土高原综合治理问题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6,(3):6-10.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英文:Loess Plateau)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北纬34°~40°,东经103°~114°。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海拔1500到20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矿、铁矿、稀土矿储量大。 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但由於缺乏植被保护,加以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沟壑交错其间的塬、墚、峁。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平坦耕地一般不到1/10,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10°~35°的斜坡上。地块狭小分散,不利于水利化和机械化。 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每年经陕县下洩的泥沙约16亿吨,其中90%来自黄土高原,随泥沙流失的氮磷钾养分约3,000馀万吨,这也是导致黄河下游泥沙堆积,形成地上河的原因之一。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是中国改造自然工程中的重点项目,治理方针是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改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这种治理措施已取得重大成绩。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关中北部,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北部、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内蒙古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黄土分布70%,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80米,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但由于植被稀疏,夏季降水集中且雨量大,流水冲蚀作用强,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地表支离破碎破碎,形成沟壑交错其间的塬、墚、峁。 按地形差别分陇中高原、陕北高原、山西高原和豫西山地等区。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西起日月山,东至吕梁山,南靠关中平原北部,北抵阴山,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七省(区)46 个地(盟、州、市),282个县(旗、市、区)。全区总面积63.5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5.4万平方千米(水蚀面积33.7平方千米、风蚀面积11.7 万平方千米),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 亿吨,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平均海拔1000~15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年均气温6~14℃,年均降水量200~70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和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土壤依次为褐土、垆土、黄绵土和灰钙土。山地土壤和植被地带性分布也十分明显。 黄土高原广布黄土,厚达50至80米,陇东、陕北厚达150米,最厚的地方达200米。由于历代战乱、盲目开荒放牧及乱砍滥伐导致高原的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之黄土的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平坦耕地一般位于沟谷或小型盆地,一般不到1/10,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10°~35°的斜坡上。地块狭小分散,不利於水利化和机械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但是,黄土高原地区蕴藏著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铝土矿等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基地。[1]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 一、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地形地理特征。 2.掌握并认识黄土高原上的生活方式和区域发展。 3.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二、自学内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99-100页内容,完成下面内容。) 1、范围: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大致北起,南至,西抵,东到太行山。 2、地形特征:呈现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黄土粱,黄 土峁等地貌特征。 3、生态特征:黄土高原的生态特征十分脆弱,容易导致生态问题,这是因为黄土结构,裂隙较多,缺乏保护。 4、历史上,黄土高原地区长期处于状态,经济发展缓慢,工业也很落后,当地居民的主食是和杂粮。菜肴较为简单,常用和辣椒佐食,是当地的传统民居。人们常用,驴车作为交通工具。 5、人居环境的转变:由于长期的,种草,黄土高原的山变清了,水 变绿了,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6、交通方式的转变,黄土高原上修建了许多和,居住 在黄土高原深处的人们通过电脑和手机上网,与外界保持联系。 7、黄土高原地区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基地、陕北 与基地,在全国皆占据突出地位。 三、学习合作: 课本活动题(略) 四、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位于黄土高原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A太原西安兰州 B 太原石家庄银川 C 兰州郑州西安 D 呼和浩特银川西安 2.黄土高原的河流是() A 全部属于黄河水系 B 大部分属于黄河水系 C部分属于长江水系 D大部分属于内流河 3.黄土高原的地势特征是() A 东高西低 B南高北低 C东南高西北低 D西北高东南低 4.黄土高原的各种地貌特征中,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是()A黄土塬 B黄土坡 C黄土峁 D黄土粱 5.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是() A溜索B雪橇 C船舶 D马车驴车 6.为了保护黄土高原生态,解决当地农村燃料问题应() A 四季均使用沼气做燃料 B大量建立小煤窑 C大量砍伐森林做燃料 D 因地制宜开发太阳能风能沼气 7.整治黄土高原的中心任务是() A 严禁开垦,采伐,放牧活动 B 实行水土保持,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C 开辟梯田,发展农业生产 D在沟口打坝淤地,不让水土出沟 8.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B.植被稀少,地表裸露 C.采矿、修路,过度垦殖 D.黄土土质疏松,易被冲刷 9.下列不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的是( ) A.植树种草 B.开荒种地 C.修建梯田 D.修挡土坝 10.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C.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D.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许多山间小盆地

浅析影片《黄土地》

浅析影片《黄土地》 刘洋 【内容摘要】电影《黄土地》讲述的是处于陕北地区的一个贫苦女孩翠巧,在听一位来采集民歌的延安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讲述延安妇女婚姻自主的情况后,决然逃出夫家东渡黄河,去追求新生活,最终被冰冷的黄河水所吞噬的故事。影片中运用大量的黄色和不平衡的构图,来体现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思想封建,愚昧。 【关键词】黄土地陈凯歌张艺谋色彩构图画面视觉冲击 一、电影《黄土地》的简要介绍 电影《黄土地》是陈凯歌的处女作,也是第五代电影导演的一部代表作。 电影《黄土地》中主要人物有四个:翠巧、翠巧爹、憨憨、“公家人”顾青。《黄土地》的故事很简单,讲述的是抗战期间,八路军的文艺工作者顾青,从延安到山区采风,寄宿一家贫苦的农家,其女儿翠巧因葬母和为弟弟订婚,要和一个年龄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订了娃娃亲。而顾青讲述的延安妇女婚姻自主的情况,使翠巧萌发了新的憧憬。翠巧爹善良可又愚昧,他要翠巧在四月里完婚。在顾青离去时,老汉为顾青送行,唱了一曲倾诉妇女悲惨命运的歌。翠巧结婚前夕,逃出夫家,驾小船冒死东渡黄河。河面上黄水翻滚,终于将翠巧吞没在滚滚的黄河水中。两个月后,顾青再次下乡,翠巧的憨憨冲出求神降雨的人群,向他奔来。顾青来到黄河边,只见安详而深沉的黄河仍缓缓向东流去……故事由此而结束,这是一个发生在黄土高原上的悲剧,恶劣的地理环境使这片土地贫瘠荒芜,使这里的人民落后愚昧,翠巧是这片古老土地上年青一代追求光明的殉道者。 二、电影中的色彩和构图 导演陈凯歌选择这样一个不算独特的题材,我觉得在电影的情节上并不占任何优势,但他并不是想要过分的强调故事的情节和冲突,没有过多的对白,而是用影像来叙述故事、用色彩来抨击思想的封建与迂腐。古老寂寞的黄土高原,最难以表达的就是它的变化,但陈凯歌导演却为电影选取了一个恰到好处的表达角度,他运用了大量的静态镜头来表现这片土地的亘古不变,用远景来表现人物不明晰的活动,以显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这恰恰解释了当地人民思想封建、愚昧无知的原因。 担任电影《黄土地》摄影部分的张艺谋,他的大部分影视作品与众不同的是:他的电影作品,构图新颖、画面华美、色彩绚丽、色彩效果极度夸张、冲突强烈、形式感异常强烈。就是这样擅长用浓墨重彩的画面给人以视觉震撼的张艺谋这次也不例外,在电影《黄土地》的拍摄中,他用黄色的土地占去画面大半的空间,地平线推得极高,而把蓝色的天空逼得很窄,天地交际间出现的人物局促地活动在窄小的空间里,显得是那么卑微。把色彩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表现方式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对人物场景空间的色彩布局和构成、视觉气氛的渲染、画面构图的经营、色彩运动的变化使观众感受某种超出故事情节之外的内容。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认为:“一般来说,色彩直接影响到心灵;色彩宛如键盘,眼睛好比音锤,心灵好像绷着许多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有意识地接触各个琴键,在心灵中引起震动。”色彩是情感的象征,它渗透了电影人的主观意念,会对观众产生某种激情,电影作品的色彩是客观基础上的主观应用。很多人对张艺谋的大部分影视作品的色彩赞誉有加,电影《黄土地》也帮他赢得了第五届“金鸡奖”最佳摄影奖。《黄土地》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作之一,它在整体的美学追求上烙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迹:影片中极强的视觉因素实际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积淀进行深刻揭示和沉重反思。“黄土地”作为影片的主体意象,象征着厚重、封闭、隐忍的中国内陆文明,而这些通过电影的构图得到了反复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北纬34°~40°,东经103°~114°。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 按地形差别分陇中高原、陕北高原、山西高原和豫西山地等区。 平均海拔1000~15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年均气温6~14℃,年均降水量200~70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和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土壤依次为褐土、垆土、黄绵土和 黄土高原 灰钙土。山地土壤和植被地带性分布也十分明显。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富含可溶性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黄土高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许多现象是黄土风成学说无法解释的。譬如,黄土中粗粉沙含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减,黏土的含量却从西北向东南递增,这种自西北向东南的有规律的排列呈叠瓦阶梯状的分布过渡,而不是平面模糊过渡。这种叠瓦阶梯状的分布过渡更像是洪水的杰作等等。为了解黄土高原的“变脸”过程,专家们特意到黄土高原西部甘肃静宁县、秦安县、定西县等地采集黄土高原6个典型地质剖面的黄土标本,从中获得了700余块孢粉样本和209块表土孢粉样本,这近千份孢粉样本大约记录了公元前4.6万年至今黄土高原植被变迁过程。通过对碳14的测量,在6个典型剖面中共测得年代34个。经过分析,专家们发现,从黄土高原采集的20克样品中最多分离出孢粉颗粒达到1112粒左右,最少的则不足50粒,显示着4万多年来,环境和植被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过程。从孢粉的分析来看,发现了松、云杉、冷杉、铁杉、栎、菊科等数十种植物孢粉的记录,专家们认为黄土高原在最初的时候并不姓“黄”,在4.6万年的历史中,有一多半的时间,黄土高原是森林和草原的成分相互消长,在这段时间里,黄土高原经历过多次快速的“变脸”———历经过草原、森林草原、针叶林以及荒漠化草原和荒漠等多次转换。黄土高原的形成和青藏高原的隆升,加快了侵蚀和风化的速度,在高原周围的低洼地区堆积了大量卵石、沙子和更细的颗粒。每当大风骤起,在西部地区便形成飞沙走石、尘土弥漫的景象。 被卷起的沙和尘土依次沉降,颗粒细小的粉尘最后降落到黄土高原区域,形成了一条荒凉地带。 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碰撞之后,印度大陆的地壳插入亚洲大陆的地壳之下,并把后者顶托起来。从而喜马拉雅地区的浅海消失了,喜马拉雅山开始形成并渐升渐高,青藏高原也被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隆升起来。 然而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向北移动,久而久之,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越来越干旱,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这里就是堆积起了黄土高原的那些沙尘的发源地。体积巨大的青藏高原正好耸立在北半球的西风带中,240万年以来,它的高度不断增长着。青藏高原的宽度约占西风带的三分之一,把西风带的近地面层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向东流动,北支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开始向东流动,这支高空气流常年存在于3500—7000米的高空,成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由于青藏高原隆起,东亚季风也被加强了,从西北吹向东南的冬季风与西风急流一起,在中国北方制造了一个黄土高原。基本概况 黄土高原(英文:Loess Plateau 亦作Huang-t'u Kao-yuan或Huangtu Gaoyuan) 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在中国中部偏北,包括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河南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

《黄土地》中的电影技巧赏析

《黄土地》中的电影技巧赏析 电影《黄土地》拍摄于1984年,是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开山之作。同时,《黄土地》也是张艺谋与陈凯歌首次合作的作品。影片获1985年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同年获第七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摄影奖,第三十八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第二十九届英国伦敦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萨特兰杯导演奖,美国第五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中心电影奖和柯达最佳摄影奖。在那个年代,没有什么特技效果,没有什么大批资金投入。《黄土地》如何能屡次赢得各大国际奖项并受到观众的欢迎?原因其实很简单,当你看完《黄土地》之后,你就会发现这部电影是十分具有艺术性的,绝对比那些用钱堆出的一堆貌似电影的文化泡沫要好得多。 《黄土地》讲述的是发生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段故事:下乡采集民歌的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来到这里。此时,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婚礼。他见到的新娘,竟是个十二、三岁的女娃。然而,贫困、愚昧的庄稼人都沉浸在难得的欢乐之中。突然,眼前一件红衣一闪,顾青在一片黑棉袄的缝隙中,发现了一双注满了哀伤与愤懑泪水的眼睛。后来顾青才知道,她是当地出色的民歌手翠巧。翠巧妈早年亡故,姐姐也已嫁人。现在,她和饱经风霜的爹爹及年幼的弟弟憨憨住在单家独户的窑洞里。当晚,顾青被引到翠巧家落脚。顾青从白天所见的童婚,谈到延安妇女婚姻自主,翻身做了主人的新生活。虽然这些话在老汉身上没有什么积极的反响,却使翠巧心中漾起了波澜。由于顾青在土地上熟练地耕作,翠巧一家才开始把他当作自己人。然而,善良、忠厚又贫穷、愚昧的翠巧爹,却要因袭世世代代“庄稼人的规矩”,让女儿在四月里出嫁完婚。

但翠巧心里却对这种指腹为婚很是反感。顾青要走了,翠巧想让顾青带她一起走,可是顾青还得回去请示上级才能带翠巧离开。按照千百年来的规矩,翠巧终于要出嫁了。完婚之日,憨憨挑起了姐姐用过的水桶来到黄河边,不料遇到了逃婚出来的翠巧。翠巧给爹留下了一丝长发并给爹挑了最后一担水,把为顾大哥做的鞋垫交给弟弟,便连夜东渡黄河而去。六月里,顾青又来到这里。在庄稼人求雨的队伍中,他找到了憨憨,憨憨发疯一样地奔向顾青。远处的背景依旧是滚滚的黄土和蓝蓝的天。 仅从《黄土地》的故事性上说,这是一部情节简单的影片。但能在简单的情节下仍能运用出神入化的电影技巧,将大主题蕴于小故事中,更能看出实力来。最值得称道的是影片中的光的运用。在这部电影里光的运用是很具代表性的。影片大部分场景运用高反差照明的低调光,背景暗而深。如在顾青走的前晚,翠巧爹唱歌的场景,窑洞内油灯的火光十分微弱,正好照亮翠巧爹的脸,这样就看清了他脸上如枯树藤蔓的皱纹——一张典型的黄土地人的脸。在布光上也多常采用非标准布光技巧如窑洞内的阴暗对比布光,翠巧坐在门前做鞋子,顾青回来的画面就用了剪影布光,主体黑暗而背景明亮。当然影片也充分利用自然光照进行平调布光,营造影片的真实感和自然化。同时,也是影片中的人物更加立体化。 另外,影片中色彩的运用也极具特色。色彩是影视画面的抒情符号,能够传递感情和表达情绪。在电影《黄土地》中,运用最普遍的色彩主要是黄、红、黑三色。这三种色彩各有其独特的代表意义。黄色,代表着黄土地和黄土地养育着的人们,黄土地既有高能量色彩的展示,比如早晨的橘黄色,给人深沉宽容的厚重感,也有着低能量色彩的表现,如傍晚时分的灰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唱《黄土高坡》,由黄土、窑洞等引入。 板书: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一.教师出示挂图——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河、汾河、渭河、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再让学生在图上填出上述地理事物。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1.看图D把握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们从课本插图D“黄土高原景观与地形图”中可知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并把景观图与地形图连起来。 黄土高原总的地形特点是什么?——沟壑纵横。 2.黄土高原的来历 黄土高原的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看课本第85页阅读,分组讨论,寻找答案。 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情况与原因 首先让学生读图85页活动,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

高考地理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专题1

高考地理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专题1 2020.03 1,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有() A.地势由西向东倾斜 B.粮食作物以高粱为主 C.北部边缘地带年降水量在400 mm左右 D.黄土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 2,简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简要分析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3,下列原因中,属于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土质疏松②轮荒制度③开挖煤矿④黄土垂直节理发育⑤黄土高原区夏季多暴雨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③④⑤ 4,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B.横跨川、甘、宁、内蒙古、陕、晋、冀7省区的大部分或一部分C.高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多在1 000~2 000 m D.除若干石质山地外,大部分地面被厚层黄土覆盖 5,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是() ①打坝建库②平整土地③植树造林④地膜覆盖⑤修基本农田⑥抽引水

灌溉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⑤ 6,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据此回答(1)~(5)题。 (1).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A.史前以自然因素为主,现代以人为因素为主 B.史前及现代都以自然因素为主 C.史前及现代都以人为因素为主 D.史前以人为因素为主,现代以自然因素为主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貌类型区是() A.黄土塬面区 B.黄土丘陵沟壑区 C.沟谷间地貌区 D.沟道小流域 (3).黄土高原地区轮荒制度盛行的结果是() ①稳定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②土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衰竭③林草植被遭破坏,林草种源能再生④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黄土高原植被遭破坏的人为因素有()

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案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运用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4.运用资料,说明黄土高原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自然地理概况 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 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方案①:歌曲导入:播放歌曲《黄土高坡》,引导:歌曲内容涉及的是我国哪一个地区?你了解这个地区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土高原。 方案②:图片导入:展示几幅黄土高原的典型景观图片,如沟壑纵横的黄土地貌、窑洞等,引导:这些景观属于我国哪一个地区?(黄土高原)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黄土高原的环境与发展状况。方案③:直接导入: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环境与发展状况。今天我们以黄土高原为例,了解跨省区域的环境与发展状况。 【自然地理概况】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展示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图和黄土高原的范围图,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8—64和图8—65,完成下列任务。 (1)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征。 (2)找出长城、秦岭、乌鞘岭、太行山等地理事物,描述黄土高原的范围。 (3)说一说,黄土高原主要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过渡: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气候特点。 课堂活动:展示几幅黄土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图8—65和P.100“黄土高原的塬、梁、峁”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对照地图上的高度表,说一说,黄土高原的海拔高度有何特征? (2)对照地形图上的颜色差异和河流流向,描述黄土高原的大致地势特征。 (3)结合教材正文内容,说一说,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有何特征?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P.100“活动”。 (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7—8月最为严重,其产沙量一般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且往往又是几场暴雨造成的。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初中地理_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_黄土高原_地理_初中_ 课题: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教学目标: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省区。 2.了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 3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知道其后果并找出解决对策。 教学重点 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成因。 教学难点: 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及治理。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信天游《黄土高坡》作为背景音乐。 教师:大家听到的是什么音乐?(学生答信天游,黄土高坡)听着信天游那高亢嘹亮的歌曲,仿佛将我们带到了黄土高原那片神秘而独特的区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板书) 展示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 这张图用黄色突出了黄土高原,一方面让同学们认识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在脑子中建立印象;另一方面这张图突出了主题。 请同学们阅读P24图6.25黄土高原的地形图,找出下列问题: 1、在图中描出黄土高原的边界。 2、从省区说明黄土高原的范围。 3、黄土地貌景观,通过黄土景观图展示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读图6.29,由“塬”到“梁”再到“峁”的原因。

明确:2源的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源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叫;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黄土川,它是黄土高原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通过以往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高原的特点:黄土高原的地表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样子。 设计意图:图6.25黄土高原的地形图是本节的一张重点图,这是一张分层设色地形图,这张图综合了黄土高原的范围、主要的边界、主要的地形和河流,图上的信息量挺大的,所以拆解成了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在引导过程中突出“描范围—提信息”这两个读图的环节。 (板书)2、地貌 (过渡)黄土高原共跨越了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总面积达60多万平方公里,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么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 二、由来:风吹来的黄土 风成说 请同学们阅读P26“阅读材料”黄土“风成说”,了解风成说,找出黄土的来源地。 完成P27活动题,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风成说”。增加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树立认识世界的科学观。 (过渡)黄土高原被厚厚的黄土覆盖,而黄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黄土地貌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水土流失)那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课件展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模拟实验:(为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更好地理解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把模拟实验搬进了课堂,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观察分析) ①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土壤) ②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植被) 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降水) ④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产活动) 以及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生产活动)活动设计:组长提问检查,同桌互相提问检查,意在增加学生的监督与团结意识,又能提高课堂效率。

黄土高原

位置:105°E~114°E ,34°N~长城(36°N、110°E穿过黄土高原中部)。 范围及面积: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峭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七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 地形:高原,海拔在1000米左右, 汾河谷地、渭河平原、晋陕峡谷 地势:黄土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地貌及原因:外力作用为主 风力搬运、堆积———黄土高原 流水侵蚀————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内力作用:断层:上升———华山;下沉———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河流及水文特征:河流多为外河流、流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结冰期短。黄河(中游,河口~旧孟津)、汾河(山西)渭河(陕西) 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温:暖温带温度较高。降水: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雨季较短)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地面被厚层黄土覆盖,植被多为次生灌木、矮林、覆盖率低,许多地表裸露。 资源: ①矿产资源:煤矿:神府、大同、朔州、西山、阳泉 ②水能资源:(万家寨引水工程)三门峡、小浪底 ③旅游资源:平遥古城、五台山、华山、秦始皇陵兵马俑、云岗石窟、壶口瀑布 农业生产:优势:雨同期热、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温差大 制约因素:水资源短缺,春旱严重,寒潮 主要粮食作物:高粱、谷子、冬小麦 主要经济作物:苹果、梨、桃、杏、柿子 工业生产:主要部门:有色金属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 主要城市:太原、大同、西安、兰州

①充分发挥资源能源优势,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使这里进一步成为中国能源基地。 ②更新设备,提高质量,适当限制能源耗费,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旱涝、寒潮、沙尘暴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交通:陇海—兰新线、同蒲线、太焦—焦柳线 运煤线路:大秦线、神骅线、焦—兖—日线 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壤侵蚀、 国土整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度,地形坡度大 ③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度,植被覆盖率低; ④土壤:土质疏松 人为原因: ①毁林开荒; ②过度樵采; ③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④开矿 整治方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基本措施: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①农: 压缩农业用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土地生产率。 ②林:扩大林草栽种面积,营造防风固沙林、经济林、用材林,四旁绿化。 ③矿:土地复垦,存放表土。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预习学案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并说明黄土高原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学习过程】新课导入: 一、轻松起航,自主学习:1、自然地理概况: (1)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北起、西抵、东到、南临秦岭。 (2)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裂隙较多,缺乏,在的夏季,尤其是期间,容易遭受侵蚀。 (3)由于长期的和,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的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等地貌。 2、传统方式的改变和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升: (1)历史上,黄土高原地区长期处于状态,经济发展缓慢。当地居民的主食是和,是当地的传统民居,人们常以、作为交通工具。 (2)黄土高原地区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基地、陕北基地,在全国皆占据突出地位。 (3)在黄土高原条件相对较好、人口密集的地区,实施与 同步的战略。2009年国务院批准了位于黄土高原南部的 经济重点开发区,2011年国家把高新区确定为国家级高新区,2012年设立国家级,从而加快了黄土高原城市化建设步伐。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小组讨论黄土高原有哪些传统文化?选取其中之一传统文化展示给同学们看。 2、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议一议,黄土高原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三、归纳总结,巩固提升: 四、当堂训练,检测反馈: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阅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秦岭的数字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黄土高原鱼鳞坑

鱼鳞坑 鱼鳞坑是在被冲沟切割破 碎的坡面上,坡度一般在 15°~45°之间,或作为陡坡地(45°)植树造林的整地工程。由于不便于修筑水平的截水沟,于是采取挖坑的方式分散拦截坡面径流,控制水土流失。挖坑取出的土,在坑的下方培成半圆的埂,以增加蓄水量。在坡面上坑的布置上下相间,排列成鱼鳞状,故名鱼鳞坑。它也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整地工程。 鱼鳞坑的布置及规格——应根据当地降雨量、地形、土质和植树造林要求而定。一般鱼鳞坑间的水平距离(坑距)为1.5~3.0m(约2倍坑的直径),上下两排坑的斜坡距离(排距)为3~5m。坑深度约0.4m,土埂中间部位填高约0.2~0.3m,内坡1∶0.5,外坡1∶1,坑埂半圆内径约1~1.5m,埂顶中间应高于两头。每坑内栽植1棵树。 鱼鳞坑在拦蓄过程中分两种不同的状态 (1)当降雨强度小、历时短时,由于单位面积来水小,鱼鳞坑不可能漫溢。因此起到了分段、分片切断并拦蓄径流的作用。 (2)当降雨强度大、历时长时,由于单位面积来水大,鱼鳞坑就会发生漫溢。但因为鱼鳞坑的埂中间高两边低,这样一来就保证了径流在坡面上往下流动时不是直线和沿着一个方向的,因而避免了径流集中,坡面径流受到了行行列列鱼鳞坑的节节调节,就使径流的冲刷能力减弱。假若遇到超设计标准降雨时,或者按植树造林要求,鱼鳞坑布置过稀,坑内蓄水容量不足时,不光鱼鳞坑要发生漫溢,最下一排鱼鳞坑的上沿土坡由于径流量大容易被冲蚀,因此必须限制该处的流速要小于土壤不冲流速。 开垦鱼鳞坑鱼鳞坑侧面鱼鳞坑整体图鱼鳞坑植被 高中地理→黄土高原中苹果树为什么为鱼鳞坑?1利用它来拦截坡面径流2提高植被存活率3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含养水源 论文引用:正鱼鳞坑多呈半月形沿等高线排列,且上下鱼鳞坑呈"品"字形交错分布,成片的坑群形如鱼鳞,故称鱼鳞坑(如图1)。鱼鳞坑是黄土高原最为常见的整地方式,它像盔甲一样保护着脆弱的黄土坡地。当流水不漫溢鱼鳞坑时,鱼鳞坑就起到了分段、分片切断和拦蓄径流的作用;而当流水漫溢鱼鳞坑时,因土埂中间高两边低,能保证坡面径流非直线下泻。 河北省普通高中(百校联盟)2015届高三3月质监文综【解析】)下图景观示意我国某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中采取的某类工程措施,读图1,完成3~4题。 3.该景观常见于()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C.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D.华北平原 4.下图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景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3.A 4.C【解析】3、读图可知,图中景观表示的鱼鳞坑,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而修建的生态保护工程,故应该为黄土高原。 4、由上题可知,该图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AB海拔低,除A、B项;鱼鳞坑主要是截留水土,以达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故鱼鳞坑应该朝向等高线的高处,故应该选C项。 考点:该题考查黄土高原保持水土的措施。

黄土高原的现状

一、黄土高原概况 黄土高原地区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北纬 34°~ 40°,东经 103°~ 114°,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阴山,总面积 64×104km2,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七省(区)50 个地(市)、317 个县(旗),总人口 1.08 亿,其中农业人口 7 333 万人,占总人口的70% 以上。据 2008年统计,国民总产值 1.85 万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 196元。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167 人,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122.9%。水土流失面积达 45.4×104km2,占总面积的71%,多年平均输入黄河的沙量达 16×108t 表土,使黄河下游河道平均每年淤高 10cm。水土流失面积之广、强度之大、流失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 黄土高原地区具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湿润炎热,,多年平均降水量464.1mm,年际变化较大,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65% 的以上 , 多年平均温度8.8℃,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一般在1000m以上 , 最高点位于祁连山脉的冷龙岭(5254m),最低点在河南省荣阳县境内(98m)。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和地形的特点造成水热条件的显著差异,植被类型复杂多样,自东南向西北,,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温性草原、荒漠半荒漠植被区域内主要覆盖着100~200m厚的黄土,抗侵蚀能力弱。此外 , 由于人口压力大、植被稀疏、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造成该区土壤侵蚀严重,地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二、黄土高原的现状 ㈠、黄土高原的地形——丘陵山地为主,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 黄土高原黄土深厚,疏松多孔,富含碳酸钙质。受长期内外营力的作用,地表剥蚀切割严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整个地区的80%,而河谷平川只占土地总面积的20%。这种起伏的地貌构造不适合农耕,加之该地区贫穷落后,人口增长速度快,农业单一经营、广种薄收、粗放耕作等,同时,乱垦滥挖现象十分严重,形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 ㈡、黄土高原的气候及降水——气候干旱、雨量稀少 黄土高原地区近50年来年均降水量为110~740mm,但区域分布不均匀由东南向西北 ,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自东南部的700mm左右递减至西北部的不足200mm。多年降水量等值线呈东北——西南走向。500mm等值线之间为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晋陕甘地区为中国土壤侵蚀较重的地区。 黄土高原地区年均降水量的区域分布不均匀,由东南向西北 , 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 自东南部的700mm左右 , 递减至西北部还不足200mm,多年降水量等值线呈东北——西南走向。 黄土高原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地理分布都呈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的趋势。就气温来看,黄土高原具有冬寒夏热、寒暑变化剧烈的大陆性气候特点。黄土高原深居内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运用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二、教学过程: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位置范围:课件展示 气候:黄土高原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 过渡: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加上降水集中的气候特征,会形成怎样的地貌特征呢?课堂活动: 展示几幅黄土地貌的图片, 归纳:黄土高原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独特的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 课堂小结活动:教师展示下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自然要素主要特征 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 过渡: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特征,使得该地生态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P.100“活动”。 (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7—8月最为严重,其产沙量一般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且往往又是几场暴雨造成的。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对当地和河流下游地区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议一议, 黄土高原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归纳:黄土高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地区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地势较高,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 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黄土高原》2019年中考地理真题汇编

《黄土高原》2019年中考真题汇编 (2019年济宁学业考)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在改善本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本区经济是一个重大课题,据此完成1、2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有() ①减少土壤肥力②淤塞河道③破坏农田④生态环境恶化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黄土高原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优势有() ①自然资源丰富②名胜古迹众多③工业基础雄厚④国家政策、资金扶持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解析】1选D,2选B。第1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农田破坏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淤塞河道并形成“地上河”;植被覆盖率减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恶化。第2题,黄土高原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国家政策支持,重点扶持能源工业的发展;黄土高原历史文化悠久,开发早,名胜古迹众多。 考点: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发展经济的优势。 (2019年苏州学业考)地坑院也称“天井院”、“地窖”,是黄土高原古人穴居方式的遗留。这种村落在地上看不到房舍,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独特的地下村庄(图5)。据此完成2、3题。 3.下列关于地坑院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夏季多雨,易于蓄水②窑顶平坦,便于耕作③冬暖夏凉,调节气温④就地取材,造价低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图6中的省K有地坑院分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解析】3选B,4选C。第3题,黄土高原的地坑院位于黄土塬,这里形成地下村庄的原因,一是地下冬暖夏凉,调节气温;二是造价低。窑洞顶部不是为了耕作。地坑院需要排水,目的不是夏季蓄水。第4题,地坑院分布在黄土高原,陕西省北部是黄土高原,即丙。甲是贵州省,乙是辽宁省,丁是青海省。考点:考查黄土高原传统民居及黄土高原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域。 (2019年连云港学业考)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地形景观图,回答5、6题。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独特的民风民俗,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资料搜集和阅读能力。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形成原因,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 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和综 合分析的能力。 4、知道黄土高原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懂得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 要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图文资料,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认识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等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真理的执着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方法。 2、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教学难点: 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地理区域,假如从飞机上看这一区域,那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那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窑洞居住。黄河也流经其中,因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河,这区域就是黄土高原。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引导读图:黄土高原在哪儿呢?请同学们P24“黄土高原的地形图”,明确其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 1、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引导读图:黄土高原主要跨越哪些省区呢? 2、主要跨越省区:晋、陕、甘、宁等 引导阅读:说起黄土高原,很多人不仅会想起它那千沟万壑的景观,而且还会想起这片古老黄土地上孕育的灿烂的古代文明。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请阅读课文24-25页内容。 3、文明的摇篮:古文明、革命圣地、黄土风情 设疑: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厚度一般超过100米的黄土,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讲述: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多科学家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得到了最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是吹来的。 二、风吹来的黄土 引导思考:虽然我们不能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周密严谨的研究,但我们也能客观地对这一学说进行分析。请大家合作完成P27的活动题。 1、黄土高原成因—风成说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运用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4、运用资料,说明黄土高原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教学重点 本区生态环境特征及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 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该视频内容涉及的是我国哪一个地区?你了解这个地区吗?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二、新授内容 (一)自然地理概况 展示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图和黄土高原的范围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8-64、8-65 ,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征。请一学生指图描述黄土高原的范围。 通过读图了解,我们知道,黄土高原和本章我们学过的省区不同,它是一个跨省的地理区域,那么这个区域跨了哪几个省区呢?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小组内活动并展示。 在黄土高原上,我们可以看到多种多样的地表结构。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了解这三种地形各有什么特点。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而这种地表形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为什么会有严重的水土流失呢? 展示对比实验(三组),引导学生分析。通过三组对比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主要有黄土的质地、地形、气候和植被等,请各小组讨论总结一下。

(生回答)在这些自然因素中,你认为我们人类能够干预的是哪一项?(植被)人类的哪些活动会破坏植被?(生回答: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开矿采矿等)那么,水土流失又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完成探究活动。学生分组展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当地的农业、河流、环境带来的危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刻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造就了特有的传统地域文化。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了解黄土高原有哪些传统的生活方式,完成表格内容。学生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黄土高原的居民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请同学们再阅读课本,完成表格内容。 通过了解我们知道,黄土高原居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很多的生活爱好和习惯也遗留了下来,如很多居民有吃醋的习惯,特别是山西,据说这里“无醋不吃饭,无醋不成席”。想一想:山西人喜食醋与当地地理环境有何关系?(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补充:黄土高原的气候适合酿醋,这里盛产酿醋的原料高粱等。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主要民居,不管是过去的传统窑洞还是现代的新窑居,都是当地居民喜欢居住的地方,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思考一下:为什么窑洞是当地人们较适宜的居住选择?除了这些之外,当地的传统文化,诸如陕北腰鼓、陕西剪纸、信天游、秦腔等,也走出了黄土高原,逐渐为世人知晓。学生做跟踪练习。 前面我们了解到黄土高原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与区域发展密切相关。黄土高原区域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治理、能源开发和城市化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小组展示,教师评价 学生做课堂练习。 教师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任何地理区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