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艇检

救生艇检
救生艇检

救生艇

救生艇的分类:

1 按艇的材质分:

A. 木质艇,使用历史最长,目前以不使用木质艇——使用历史最长,目前

已不使用

优点:修理方便、浮力大、不易沉没

缺点:保持水密性差、易着火及破损、耗用木材、工艺复杂

B.金属艇(钢或铝)——目前也少用

优点:耐火性能好

缺点:易腐蚀

C.玻璃钢艇(纤维增强塑料的一种)——广泛使用

优点:重量轻强度高表面光滑制造与维修工艺较简单

缺点:易老化、刚性差、不耐磨

PS:现在我们用的多是这里面的C类,玻璃钢艇,

.2 按推进方式分:

A.机动艇,以柴油机为动力,较快地撤离遇险船,又可拖带,集结救生筏

B.非机动艇,又称划桨艇,1974 SOLAS公约已经取消,但国内还可以使用PS:国际航行的船舶,目前都使用的是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救生艇

3 按结构形式分:

A.开敞艇——无顶蓬、但有活动支架可撑起的帆布篷

B.部分封闭艇有固定附连的刚性顶盖顶盖在首尾长不少于20%部分封闭

艇——有固定附连的刚性顶盖。顶盖在首尾长不少于20%的艇长,中间为

固定附连的可折式顶蓬

C.全封闭艇——有完全围蔽艇的刚性水密围蔽(现在多数国际航行船舶采用

全封闭艇)

E

e

全封闭艇

E

这一种是耐火的救生艇

散货船上多用的抛落式救生艇

这是部分封闭式救生艇

这种是开敞式救生艇

开敞式救生艇结构简单,登乘方便,但因低温保护性能差,乘客易受海浪、大风袭击或烈日暴晒的伤害,不宜在国际航行船舶上使用。

《SOLAS公约》中已不提开敞式救生艇,我国《法规》允许在国内航行的船舶上使用。

对于救助艇,救助艇用于救助遇险人员及集结救生艇筏。通常为开敞式方尾机动艇,设有拖带装置以及浆等必要的属具。救助艇的类型及特点如下:

1.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刚性救助艇、充气救助艇和混合结构救助艇。刚性救助艇

其艇体材料一般为玻璃钢,也有铝质。充气救助艇艇体材

料一般为橡胶,通常保持充气备用状态。刚性与充气混合

结构救助艇艇体由上述两种材料混合构成。

2.按功能可分为:专用救助艇和兼有救生艇功能的救助艇。前者一般为开敞式,

额定乘员6人~8人,艇长不得大于8.5m,后者一般为全封闭

救生艇兼有救助艇。

3.按航速可分为:一般救助艇及快速救助艇。一般救助艇(简称救助艇)按

《SOLAS》公约规定航速应不小于6kn。快速救助艇满载航速要求不小

于8kn。在有3个艇员的轻载状态吓,航速不小于20kn,并在此状态下

保持此航速至少4h。快速救助艇是客滚船上必须配置的救助艇。

现在一般都是配一艘救助兼救生艇

救生艇的检验:

PS:今天只讲到在厂内的出厂前试验,因为好多厂家都是救生艇和救生艇架分开制造,在这里我们只讲到一些艇的试验,艇架的试验,我们以后会再讲

外观检验:

A.逆向反光材料检验:LSA 1.2.2.7; IMO A.658(16)。

这里按照 A.658(16)进行

后向反射材料应装在护舷材的上部以及艇外侧尽可能靠近护舷材

的部位。后向反射材料应该有足够的宽度和长度,最小面积

150cm2,并有适当的间距(中心之间的距离为80cm)。在装有天蓬

时,天蓬不应遮住艇外侧的后向反射材料,天蓬的顶部应装有与

上述后反射材料相同的的后反射材料,并有适当的距离(中心之

间的距离为80cm)

这些都是一些典型的图,

半封闭和全封闭式的救生/救助艇的后向反射材料应按如下位置进行放置:

供水平光束探测------以适当间距放置在护舷材与固定顶盖顶部之间高度的一半位置上;和

供垂直光束探测------(比如直升机上面的光束)以适当间距放置在固定艇盖顶部横向(或类似)位置外侧的四周;

后向反射材料还应装在非自扶正救生艇和救助艇的底部。

艇体外观、标识检验:

按LSA 4.4.6.12张贴:应备有启动和操作发动机的防水须知, 并张贴在发动机起动控制器附件明显处.

按IMO A.760(18)检验提示、提醒标记.

按照LSA 4.4.7.6.2.2的要求张贴的操作须知.

按照LSA 4.4.9检查艇的标识.

艇内标记的检验是参照LSA的要求,具体内容,大家可以查阅

1.2 试验:

A.吊架式救生艇释放试验(适用时),参照MSC.81(70) PART2-5.3.1

1.1 倍负荷离水释放,

空载完全浮于水面释放.

10%超负荷完全浮于水面释放.

B.自由降落式救生艇试验(适用时),参照MS

C.81(70) PART2-5.3.2

按照要求的降落高度、降落滑道长度和角度

C. 航行试验,参照MSC.81(70) PART2-5.3.3

各档位,正倒车.

手动操舵试验.

电气系统检查.

洒水试验.

供气试验.

航速测量.

D.水密试验(全封闭式救生艇),参照LSA 4.6.2.2,MSC.81(70)

另外就是艇内的属具检验,参照LSA的相关内容,

另外要注意船名和船藉港的检验

还就就是乘员的标识.

可按照LSA 4.4.9 救生艇标记

4.4.9.1 救生艇上应以经久的明显字迹标明所批准的救生艇的乘

员定额;

4.4.9.2 救生艇所从属的船舶名称及船籍港应以粗体罗马字母标

明于艇首两侧。

4.4.9.3 识别救生艇所从属船舶和救生艇号码的标志, 应能从空中

看清

问:从空中应能看清船舶的名称和救生艇号码,救生艇号码指的是船舶的呼号么?

答:LSA中式这些描述的:

Means of identifying the ship to which the lifeboat belongs

and the number of the lifeboat shall be mark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y are visible from above.

the number of the lifeboat 如果是呼号,就应该斜撑CALL SIGN

所以,应该是救生艇的编号

一般,右舷艇为1号,左舷艇为2号。

E

船名和船籍港是标记在救生艇首两侧的这是LSA明确规定的

一般是标呼号在顶部

救生艇在做检验时,要求做承载脱开能力(on-load)和正常(无负荷)脱开(off-load)的实验

问:救生艇上的磁罗经和现实一样?

答:LSA有要求:

具有发光剂或适当照明装置的操舵罗经1 只。在全封闭

救生艇,该罗经应固定在操舵位置;任何其他救生艇,

该罗经必要时应配备1 只罗经柜以保护它免受气候影响,

并且应配备支架装置。

救生艇救助艇试验大纲

救生艇救助艇试验大纲船名: 编制: 校对: 审核:

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及艇脱钩试验的一般性步骤 救生艇基本参数: 空艇重量+设备重量:2485 公斤; 人员重量:35 人数*75(每乘客以75公斤计算)= 2625公斤; 满载重量:5110 公斤。 (一). 救生艇架负荷试验: 计算方法:试验负荷=(满载重量)*1.1= 5621 公斤 步骤: (1)、用横梁、重块及卸扣钢丝按上述重量配重;巡查罗经甲板、艇甲板及其下方生活区甲板,如有的话,移开信号弹、航行灯、救生圈、 登乘艇软梯及上下船舷梯等障碍物,以防吊货钢丝及重块刮到碰伤。 在坞底用红白旗划出安全区域,赶走或移开下风的人员和设备(如 高空车,喷漆机和沙缸等)。 (2)、利用岸吊将横梁等重块悬挂于艇架的吊艇勾;并在岸吊保护下,松开艇架止动杆;操纵制动器,让艇架逐步降落,伸出舷外,直至支 撑脚落座后刹住。动作不宜过快过猛,既可以避免试重撞坏舷侧构 件,又可以避免吊艇滑车从吊臂头的羊角内滑脱。 (3)、设立观测器准备测量重块的速度;门机预先垂落2米钢丝,并配合以下动作继续垂落钢丝;一切工作预备好之后,松开救生艇绞车制动 器, 重块在重力作用下下坠,降落速度达到0.4 - 0.6 m/s时,突然 刹车; 刹车时不允许使力压下刹车杆,只需双手迅速松开刹车锤即 可。若吊艇机制动器为裸露者,在不良天气情况下应安全可靠, 试验时应在制动器上洒水。 注:重块一次不间断、连续下坠距离要求至少3米或以上。 (4)、观察检测刹车性能、艇架及其钢丝滑车等附件强度,重复步骤(3)一~二次。获得验船师满意并验收。。 (5)、岸吊吊高代替荷重后,逐步回收艇架,检查两只艇臂的限位开关,是否在恢复原位时自动切断能源,并顺带检查吊艇机的手动装置,以 试验其可靠性。然后打开刹车装置进行内部检验。验船师验收。另一 副艇架按上述方法重复做试验。 (6)、救生艇装船后,还应做空艇的收放试验,结束。 备注:

救生艇艇钩

Form: RWPRR401-B C C S通函 Circular中国船级社 (2014 年)通函第25号总第509 号 2014 年6月12 日(共6+6页) 发:总部有关处室、上海规范所、各审图中心、各分社、本社验船师、有关船厂、产品制造厂、设计院及航运公司、海洋工程业主 实施有关救生艇钩的SOLAS公约和救生设备规则修正案的的补充通知 (本通函替代我社“(2011年)通函第81号总第145号”的正文部分,还新增两个 附件。为便于使用,显示删改标记。) 背景 1. 为防止救生艇事故,针对SOLAS 公约船舶所配备的救生艇的释放及回收系统(以下简称“艇钩系统”)的安全性,在2011年5月的第89次海安会上通过了一套对SOLAS 公约和救生设备规则的修正案以及相关文件。这套修正案及相关文件适用于所有船舶上以及海上移动设施上安装的救生艇(及适用的救助艇)上的艇钩系统(含现有及新建的客船和货船不包括自由降落救生艇上的艇钩系统,也不包括1986年7月1日前建造的船舶上配备的救生艇无载艇钩系统)。 本通函供海上固定设施参照执行。 实施要求 2. 于2014年7月1日及以后建造(铺设龙骨)的船舶 2014年7月1日及以后建造的船舶上配备的艇钩系统必须是符合经MSC.320(89)号决议(见本通函附件2)修正的LSA规则4.4.7.6节要求的新艇钩系统。应按照MSC.321(89)号决议(见本通函附件3)对“救生设备试验建议”的修正进行试验。3.于2011年5月20日及以后但在2014年7月1日前建造的船舶 虽然这些船舶可以仅满足本通函第4条关于现有艇钩系统的要求。但是根据89次海安会通过的MSC.1/Circ.1393号通函“关于尽早实施新的SOLAS III/1.5款”(见本通函附件6)的建议,鼓励船东及各艇钩系统制造厂为这些船舶配备本通函第2条所述的新艇钩系统。 4.于2011年5月20日前建造的船舶

救生艇安全操作规定

救生艇安全操作规定 第一条:除演习操作及应急救助外,不得随意使用救生艇。放艇须经船长同意。港内放艇应得到当地港监批准。 第二条:除“应变部署表”规定外,操艇不少于7人,机动艇不少于5人,其中必须有驾驶员1人、轮机员1人、水手2人、机匠1人,由驾驶员担任艇长并携带手提对讲机与大船保持联系。所有登艇人员必须穿着救生衣,服从艇长指挥。 第三条:按船舶应变部署同时放多艘艇时,由各艇长分别负责检查和指挥。放一艘艇时,由大副或水手长负责检查和指挥。机械部分由轮机长派人检查。 第四条:放艇前,应检查、配齐艇内属具及备品,机动艇尤应检查储油是否充足,并须发动机器一次。吊艇机械应进行运转实验,制动器应完好。每个导向滑车、吊艇滑车、钢丝缆及吊艇钩等均应检查无损,艇底塞塞妥,装好舵板,首尾缆备好。随艇人员必须穿着救生衣,带好安全帽。随艇机舱人员,必须携带必要工具登艇。艇机内应备有足够24小时油量的燃油和机油。 第五条:负责指挥放艇的人,应向船长报告放艇前的准备工作情况,认可后才能放艇。放艇前,应确认艇下船旁附近无障碍物。 第六条:航行中船长应掌握放艇时机,一定要在缓速、停车后余速不大时,才能下令放艇入水。一般情况下,应放大船下风一舷的艇。在风浪中放艇,应防止艇身与大船互相碰撞,必须在艇旁加放小靠垫。解脱吊艇钩时,尽可能动作协调做到前后同时脱钩,防止先脱前钩。对吊艇索及其滑车,事先应用缆索套住,脱钩后,及时拉紧,防止滑

车晃荡伤人。登艇人员除放艇操作者由舷边软梯登艇外,其它人员一律在登艇甲板上艇。 第七条:登艇后要保持低蹲姿势,并当心钩头等碰头,艇在离开大船之前要始终紧握救生索,无论天气如何都必须使用止荡索。 第八条:吊艇时,所有人员必须按指挥者命令操作,严禁擅自扳动刹车、使用摇柄和启动电机,一切动作都应密切配合,放艇时应保持匀速,禁止忽快忽慢,以保持随艇人员安全。管理机电设备人员要注意限位开关的位置和动作情况。 第九条:救生艇在行驶时,必须遵守安全航行规章。大船值班人员应加强了望和联系,注意救生艇动态。救生艇返回大船应立即吊起,把艇底塞打开放尽积水。冬天,三管轮要放尽引擎内的冷却水,不准艇在水面过夜。 第十条:收艇时要首尾同时挂钩,艇升至登艇甲板时随艇人员上大船。艇在艇架就位时间,艇上禁止有人。就位完毕,收紧吊艇钢丝缆,缚牢缚稳艇索。 第十一条:使用救生艇,应将艇号,使用原因及时间详细记入《航海日志》。 神华浚2 轮

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的缺陷及检验

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的缺陷及检验 发表时间:2018-10-16T15:14:48.61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作者:谭玉颖[导读] 救生艇释放装置的PSC检查缺陷率有增无减。参照PSC检查项目和检查中常见的缺陷,从安全意识,机组操作技能,机组人员培训等方面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谭玉颖南通欣通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000摘要:当前,救生艇事故频频发生,此外,救生艇释放装置的PSC检查缺陷率有增无减。参照PSC检查项目和检查中常见的缺陷,从安全意识,机组操作技能,机组人员培训等方面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关键词: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缺陷;检验前言: 船舶安全救生主要工具就是救生艇,肩负着沉船的最后希望和使命。然而,近些年,涉及船舶救生艇的事故,尤其是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事故出现频率很高。参照近年来GARD协会的统计分析,约80%的救生艇事故是由于救生艇搭载救生艇的故障和人员误操作造成的。为了大幅度减少救生艇安全事故的频发,提升船员的实际操作技能,通过对装卸船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深入探究,详细分析了承载释放装置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1. 救生艇释放装置的结构与运行原理 救生艇艏、静水压力装置以及释放操作手柄等都属于救生艇释放装置。利用实际操作操舵位置周边的释放手柄来实现救生艇的释放。为了预防救生艇进入水中之前,不会因为救生人员误操作,导致意外事故发生,使人丧失生命,救生艇配备了包括静水压力下的锁定装置的安全防脱钩系统。 1.1救生艇的艏和艉钩不但具有相同的结构,而且设置的方向是相反的。 1.2回收和释放吊艇钩 当救生艇被释放时,需要拉动释放手柄,分离艇钩固定器与凸轮轴,艇钩由于受到艇体的自身重力影响,向后旋转,救生艇离开释放;当要收回救生艇时,其过程刚好与放艇操作相反。在收回救生艇之前,最值得注意的是确定和检查复位杆是否完全达到复位状态。因为,目前很多救生艇事故多与复位杆为复位有关联 1.3救生艇空载和承载释放操作 当救生艇被释放入海时,海水在静水压力下推动锁定装置中的浮体,浮体利用连杆打开游艇控制杆的内锁定杆。根据上文操作,进行拉动前后艇钩的脱钩上的释放手柄,并且进入船舶水后的释放操作被视为空载释放。但是当船只处于危险、或弃船状态时,有必要释放救生艇逃生。可以想象,在大多数情况下,海况非常恶劣、糟糕的。在空载下释放救生艇是不可能的,强制执行只为陷入到非常危险的境遇。此时,有必要承载释放救生艇的方式来帮助逃生。将救生艇缓慢释放靠近海面时,船员可以利用手动操纵内锁杆,徒手操控救生艇的静水压力内锁装置来释放救生艇。 2.承载释放装置检查中常见缺陷 2.1吊艇钩出现问题。由于日常缺少相应的维护,吊艇钩常常会出现腐蚀断裂想象,在回收船艇时掉入海水中。未打开脱钩装置,但同时吊艇钩开口的挡口已经被碰到,无法立刻复位。当救生艇摆脱吊艇架向外摆动时,出现晃动是不可避免的,进而使吊艇环脱离艇钩,最终导致救生艇的首或尾意外脱钩。 2.2释放手柄和连锁装置都没有复位。这种缺陷是非常有害的。在演习过程中很容易误操作,释放手柄,导致人员伤亡。 2.3当救生艇进行脱开试验或降落时,船员往往不能熟练掌握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和操作程序。 3.缺陷成因分析 3.1根据《国际救生装备(LSA)规则》以及《1974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船员必须熟练掌握船舶救生装置和设备,但对于不同的船舶,它所配备的装置都大相径庭。当前,人员流动性很大,与此同时,每艘船上的装置和设备都可能存在不同。根据相关要求,如果存在1/4以上船员更换,必须在24小时之内安排一次演习。现在轮船停靠的时间缩减很多,给船员留下的交接时间很短暂,许多船员还没有完全熟悉新环境新设备就已经参加演习,根本没有时间去训练和熟悉设备。事实显示,很多事故就是在船员还没掌握熟练的情况下发生的。 3.2安全防范意识差 安全防范意识差就造成事故的罪魁祸首。一些船员培训机构对安全防范意识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注重考试合格率,往往忽略对安全意识的培养,强制的将素质教育转化为应试教育。船员上船后,由于船长和船员主观上对安全防范意识不够重视,此外还受到船舶运行周期的影响,将救生设备的维修和救生演习视为应付PSC检查的任务。日常生活和消防设备仅在每周和每月检查表格和纸面上,流于形式,在演习过程中并没有做到对救生艇设备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在日常检查中,船公司只做表面工作,只查看记录是否达到相关要求,没有切实检查船员的专业技能,以及演习是够真正达到真实目的。 4.相应完善措施 4.1提高船员安全意识 在船员培训中,应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参照培训的具体内容和目的,有针对性选择海事案件,使警钟长,提升船员安全意识,构建船舶安全文化。让管理人员和船员们充分意识到安全在心里,生命在手中。 4.2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完全掌握救生艇释放操作技能 1) 船舶公司要注重与救生艇制造商之间沟通和联系,派遣船员入工厂学习,主要倾向于学习救生艇释放回收装置、船钩结构等专业知识,然后回去之后对船队中高级船员传授所学知识。新船员上船后,不但要尽快掌握救生艇释放系统的类型,而且还要熟练掌握操作程序、方法和注意事项,此外,对于没有掌握的设备,及时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完全掌握和灵活使用救生设备上的安全培训材料以及救生艇指令。

救生艇(兼救助艇)及其降落装置试验报告

大富6/HC09001/ 2009TC4511救生艇(兼救助艇)及其降落装置试验 一,核对左舷救生艇及其降落装置证书铭牌,产品证书与铭牌一致: 1,艇架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2,绞车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3,救生艇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二,核对右舷救生艇兼救助艇及其降落装置证书铭牌,产品证书与铭牌一致: 1,艇架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2,绞车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3,救生艇兼救助艇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三,试验 一),绞车1.1倍满载负荷刹车试验 1,试验替代重量为沙袋,试验替代重量=1.1*小艇满载总重量-空艇含属具重量。空艇含属具重量=小艇满足总重量-乘员定额*82.5Kg。每袋重Kg,共袋。 2,试验前淋湿绞车。 3,提升重锤让小艇下降至最快速度,刹车两次,每次下降距离不小于3m。钢丝绳应无明显打滑现象,刹车试验结束后钢丝绳及绞车均正常。 二),满载放艇试验 1,试验替代重量为沙袋,替代重量=(乘员定额-艇内操作人员数)*82.5Kg。每袋重Kg,共袋。 2,将小艇降至舷边,开启艇机,艇机运转、螺旋桨正车倒车及转向系统均正常。(注意:艇机最多允许离水运转5分钟,但螺旋桨轴只允许啮合几秒钟的时间已检查是否能正常操作) 3,测量舷边距水面距离H= m。 4,试验提升重锤释放,舷边释放及艇内释放与刹车均正常。 5,测量小艇以最快速度下降至水面的时间T= s,释放速度V1=H/T,为m/s,大于 0.4+0.02H= m/s,且小于1.3m/s。 6,降落至接触水面,满载脱钩正常。 7,降落入水后轻载脱钩正常。 8,利用潮水模拟5kn放艇,正常。 三),小艇效用试验 1,首缆脱钩装置动作正常。 2,小艇入水后启动,正车,倒车及转向均正常。 1,洒水系统工作正常。(耐火救生艇) 四),小艇回收试验 1,艇架绞车具备收回载有艇员(一般为2P,如果降落设备注明其起升负荷有明确限制,则为防止起升过载负荷损坏绞车,应在降落设备附近张贴相应告示牌)的救生艇的能力。2,救助艇回收用时s,回收速度为m/s,大于0.3m/s。 3,验证艇架回收限位器动作正常。 4,验证手动回收装置正常,手动回收装置动作时电动回收装置自动切断。 厂检:船东代表:船检: 试验时间:

引发救生艇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引发救生艇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救生艇作为船舶安全救生的重要工具,承载着海难事故发生时最后的希望。然而有关船舶救生艇事故却屡屡发生,那么,引发救生艇事故的原因有哪些呢? 1、人为原因。 船员技能业务缺陷和船员流动性大是救生艇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按照《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国际救生设备(LSA)规则》,船员必须熟悉本船的救生设备和装置,然而每艘船舶所配备的救生设备和装置是不尽相同的,很多船员没有进行充分的上船前培训和知识更新,甚至部分船员对本船所配备的救生艇设备的操作原理不熟悉,安全操作方法和程序不了解,导致操作失误。另外,指挥人员与操作人员信息交换存在歧意,在工作中信息交换不够规范,易导致误听误传,也是产生救生艇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据相关统计在救生艇操纵训练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率远高于事故伤亡率。 2、救生艇设计缺陷。

救生艇释放装置设计本身不合理,设计时也未能考虑到人机工程学原理。吊艇架、救生艇、释放装置等设备由不同的厂家设计、制造和生产,然后汇总到船厂进行组装,这些设备一旦被安装到船并集成系统,设备之间的不匹配就有可能导致施放和回收救生艇事故。2004年10月,某船在吊放救生艇时,艇首的吊艇钩突然脱开,救生艇从约16米的半空直坠海中,造成两名船员死亡,三名船员重伤。经检查后发现,在闭合脱钩保险装置时,艇钩与保险装置的锁定部分较少,在回收过程中由于船体晃动和救生艇的抖动作用,致使艇首的艇钩与保险装置的锁定部分被强行脱开。主要原因分析:在救生艇脱钩后首尾艇钩不能自行扶正,需艇内人员从前后瞭望窗口伸出手将艇钩归位,由于空间较小,加之救生艇晃动厉害,扶正人员不能够牢固把持住艇钩,导致保险装置的闭合部分锁定较少,而人员又无法进行有效检查,从而酿成了事故的发生。 3、海上环境恶劣。 救生艇长期遭受海水的侵蚀和烈日的暴晒,特别是裸露在外的救生艇机械部分,很容易被腐蚀,使其对压力变化变得十分敏感,极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2006年10月,某船在长江口组织航训,在

救生艇及吊架布置图设绘通则

救生艇及吊艇架布置图设绘通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救生艇及吊艇架布置图的设绘依据、基本要求、内容要点、图面要求、注意事项、校审要点、质量要求以及附图。 1.2本标准适用于详细设计阶段救生艇及吊艇架布置图的设绘。 2 引用标准及设绘依据图纸 2.1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2 设绘依据图纸 a) 设计任务书; b) 船体规格书(说明书); c) 总布置图; d) 艇甲板结构图; e) 救生设备布置图; f) 救生艇总图; g) 吊艇架总图; h) 救生艇绞车及救助艇绞车(以下简称艇绞车)总图。 3 基本要求 本图系供船级社送审认可图纸,也供船厂施工之用。 3.1 所选用救生艇、吊艇架及艇绞车必须具有船级社的认可证书。 3.2 应按全船救生设备布置图及总布置图与说明书的基本要求结合本船航区所相应的规范规定,确定救生艇、救助艇(或救生艇兼救助艇)、吊艇架、艇绞车及各种救生设备的类型、规格和数量。 4 内容要点 本图样一般应有俯视图、侧视图、横向视图等组成。 4.1 应全面复校总布置图、说明书及救生设备布置图是否符合规范与国际公约要求,例如救生艇额定乘员是否满足?救生艇的登乘甲板集合处面积是否满足?紧急集合的通道是否畅通?进入救生艇的担架在通道处是否顺利转弯及进入救生艇?救生艇存放高度(距轻载航海水线)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艇存放位置距螺旋桨距离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等。如果有疑问应与有关设计者协调解

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施放、回收操作技术要领

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施放、回收操作技术要领 上海远洋运输公司船长黄卫浩 【内容提要】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与重力式救生艇的存放、施放和回收方法截然不同,多数船员对此种救生艇不熟,在此作较具体的介绍。 根据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第三章救生设备与装置第31条的规定:货船每舷应配备1艘或多艘救生艇,其总容量应能容纳船上人员的总数;或配备1艘或多艘能在船尾自由降落的救生艇,其总容量应能容纳船上人员的总数。有些船东为降低建造成本,选择了在船尾配备自由降落式救生艇,以满足公约要求。由于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施放、回收操作与传统的重力式救生艇施放、回收截然不同,日常抛投入水受外界条件限制,多数船员缺乏实际抛投实践经验,本文根据海事组织建议的:从行进船上降放救生艇和救助艇的船员培训指南:结合本人多次实放的实践经验,侧重介绍利用船尾滑台使救生艇自动滑降落水的新型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施放、回收操作的注意事项和日常的维护保养的具体做法,以供同行们在实践中作参考。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同仁指正补充。 一、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安装要求 船舶尾部配置与水平线呈45度抛投滑台,滑台两侧各配备一组滑轮,救生艇艏部向下尾部向上,利用脱钩锁定及固定钢索将救生艇固定在滑台上,船舶配有专用吊,可将救生艇从水中吊起至滑台上复位。按公约要求,这类船舶还应配备专用救助艇一艘(通常采用充气橡胶艇,艇尾配备悬挂式引擎)。 二、公约对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施放要求 传统的重力式救生艇,公约要求每月弃船演习时,至少降下一艘救生艇;每艘救生艇每三个月至少降落下水一次,并在水面操纵。由于自由降落式救生艇施放、回收受外界条件限制,公约要求:当自由降落降放不可行时,允许不作自由降落降放,应使用专用吊将救生艇降放水中,但6个月内至少有一次乘载指派的操作船员作自由降落降放,并在水面操纵。 三、施放时机的选择 (1)由于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存放设计位置处于船尾一侧,一般靠泊时不宜施放。据施放时的观察,救生艇下滑时的惯性冲力很大,救生艇落水后的第一位置至母船船尾的距离约50-60米之远。因此,演习应选择在海航行或港口锚地施放比较安全。若准备在某港口锚地

关于救生艇操作和检查相关规定的解释

标题: 关于救生艇操作和检查相关规定的解释 Title: 内容: Contents: 救生艇是船员在危难时刻的救星,是保证海上人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但让船员莫名惶恐的是一个统计信息:在救生艇操作事故中伤亡的人比它从海上救起的人还多。相当一部分船员对放艇操作谈虎色变,宁愿违反规定,也不冒放艇导致事故的危险。这种思维方式可能导致的直接结果是船舶在港口国检查中被开具缺陷甚至被滞留,而其潜在危险在于救生艇的操作可靠性没法得到验证,船员不熟悉操作要领,以至于在紧急情况下不能有效予以使用,甚至导致事故。 公司曾就救生艇降落操作问题与大量船员进行过沟通,了解他们不按规定实施放艇操作的原因,结果发现超过半数人员并不知道如何进行操作和检查能符合SOLAS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只是简单的认为:放艇危险。最典型的事例是救生艇的自由降落操作,当进一步问起辅助方式降落和模拟方式降落操作时,鲜有人能准确予以解释。也就是说船员并不一定清楚,即使不必自由降落救生艇,也可以用其他方式的操作满足“公约”的相关要求,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在此,把相关要求进一步予以解释。一、 从存放位置做必要的移动 按照“公约”第III章,第20条6.3的规定:“如果天气和海况允许,货船上除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外,应将救生艇在不载人的情况下从其存放位置作必要的移动,以证实降落设备可正常操作”。这个操作应每周进行,并把检查结果记入“航海日志”。 常见的问题是,没有真正进行检查,没有把检查结果记入“航海日志”,或对自由降落式救生艇记录了同样检查和试验。这种检查是很容易验证的,因为吊艇钢丝的导向滑轮转动会留下痕迹,如果滑轮轴的润滑油表面干燥且被厚厚的灰尘覆盖,显然没有在近期进行过这种操作。按规定这种检查的结果应记入“航海日志”重大记事栏,而这一栏只能由大副或船长填写。如果船舶所配备的救生艇是自由降落式仍每周记录这种检查,很容易招致PSCO对记录真实性的质疑,并提出检查操作的细节问题,这显然给船舶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如果在实施港口国检查时救生艇不能靠重力自动释放出,船舶无疑会被PSCO滞留。 二、降下救生艇 “公约”在第III章,第19条3.3.1.5规定,每次弃船演习应包括“在完成任何必要的降落准备工作后,至少降下一艘救生艇”。公约没有规定重力式救生艇应降落到什么程度,一般认为是降到船员能够登乘的位置(如果船员从救生甲板登乘)。这个规定并不适用于自由降落式救生艇。这个操作可能面临的风险是如果救生艇的放艇刹车失效,救生艇可能直接降落水面。故如果艇员不需要登艇进行该操作,尽量避免人员登艇,大船的速度应降到足够安全速度(5节)以下,带好救生艇首尾缆绳。按规定,弃船演习的过程同样要记入航海日志,但在实际操作时有两项内容常常被忽略:模拟搜救几位被困于客舱中的旅客(“公约”第III章,第19条3.3.1.8),以及测试应急照明系统(“公约”第III章,第19条3.3.9)。 三、救生艇降落下水,并在水面进行操纵 每艘救生艇(包括左右舷的重力式救生艇及船尾的自由降落式救生艇)都需要在3个月内至少进行一次搭载操艇船员,降落水面,并在水面操纵的操作(“公约”第III章,

【科普】船舶救生艇及其操作

【科普】船舶救生艇及其操作 救生艇是能搭乘一定人数的小艇。它载人比较安全,是船舶必备的救生设备。但救生艇重量大,吊艇设备占用甲板面积大,其主要作用是在船舶遇难时帮助人员脱险待救,此外还可作为临时短程水上交通工具。 救生艇的构造﹀﹀﹀救生艇按建造材料可分为木质、钢质、铝合金、玻璃钢等类型。玻璃钢救生艇易于建造和保养,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救生艇按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开敞式、全封闭式和部分封闭式等。开敞式遇4-5级以上风浪时,乘员就会受到海水侵袭,在低温或暴晒时乘员还会受到死亡的威胁。因此,《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要求客船应配有部分封闭式或全封闭式救生艇,货船与油船应配有全封闭式救生艇。(1)开敞式救生艇开敞式救生艇是传统的救生艇,它没有盖只能架设临时的顶篷,对乘员保护能力差。开敞式救生艇的骨架有龙骨、首柱、尾柱、肋骨、横座板、纵座板(边座板)等。这些骨架保证船壳救生艇的强度。它的外壳有艇壳、护舷顶缘材(或称艇缘)等部分组成。艇壳不但保证救生艇的浮力和水密,而且也保证艇体的强度。护舷材在艇的两舷起保护作用。艇缘是两舷的上缘,在它的上面有桨叉孔划将时可以插桨叉,艇缘内侧还装有顶棚架插座,供架设尼龙布顶篷用。为了保证救生艇在灌满水或破漏

时仍有浮力,在边座板下设有空气箱或硬质闭孔泡沫塑料浮体,其外面设护板加以保护。艇的首尾踏板上装有吊艇钩,艇底有垫板(或格板)、艇底排水孔及艇底塞。在横座板下面艇底垫板的上面还设有搁脚板,艇员乘坐在横座板上时两脚可以搁在搁脚板上面。为了划桨方便在搁脚板上还可以设置套在脚上的脚套。救生艇的外面设有两舷悬链状的可浮救生索(把手索),供落水人员抓扶,也可以作为攀登上艇的踏脚。在艇底两侧设有舭龙骨或龙骨扶拦以及经龙骨底系于两舷艇缘的把手索。当艇倾覆以后乘员可以抓住把手索爬上艇底并扶住舭龙骨,在倾覆的艇上待救。开敞式救生艇有机动艇和非机动艇之分。没有发动机的非机动的开敞式救生艇,艇上除配桨、篙外还有桅帆并在横座板上设有夹桅环(桅箍),艇底上设有桅座,艇缘上设有供装桅支索及缭绳导索滑车用的小眼环。(2)全封闭式救生艇它是在开敞式救生艇的基础上加设一个刚性的封闭顶盖,这样可以保证乘员不受冷、热的侵害。全封闭救生艇的艇体及刚性封闭顶盖的材料都是阻燃的或不燃的。艇员可以在封闭盖下完成收、放工作并能进行划桨。封闭盖的进口处设有通道盖,开启时能夹住,乘员无须跨过横座板或其他障碍物而能迅速到达座位(对货船全部乘员能在3分钟内登艇完毕)。它关闭时能水密,并当救生艇倾覆时无显著漏水。通道盖应能在内外两面都可以开启和关闭。具有空气维持系统的救生艇除具有全封

自由降落式救生艇设备的日常保养及注意事项

自由降落式救生艇设备的日常保养及注意事项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自由降落式救生艇设备的日常保养及注意事项 武汉理工大学 摘要:探讨船舶的重要救生设备—救生艇,重点介绍了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维修、保养、注意事项及其不足关键词:救生艇自由降落式维修 上,有全封闭的结构,艇内设有自供气系0 引言统,艇外还设有由艇内操控的洒水降温系 统,其放艇速度快,具有传统重力式救生 救生艇是能搭乘一定人数的小艇,它 载人比较安全,是船舶上不可或缺的救生 艇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无疑是一种功能较设备。不管是发生海难还是平时的救生演 为完善的救生艇。 习中,它的安全问题都是很值得重视的。 平时必须严加检查与保养,使之处于随时1.1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不足 [1]可用的良好状态。一般来说,救生艇事 故除了个别人为或偶发性因素外应该说是但是,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日常维护可以预防的,因此日常的维修保养显得尤保养工作难度较大,不少船舶由于日常维由降落式救生艇其重要。下面重点介绍自护保养工作不到位,造成有的自由降落式的日常保养工作。救生艇在施放时脱钩困难,甚至无法脱钩,有的在滑落过程中磕磕碰碰,有的在船舶1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失事沉没后,救生艇无法自由漂浮出水面

等。总的来说,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不足 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艇内操控台刚性材料结构,自由 降落时,易使操纵人员受伤 (2)吊艇柱上加装一横向保险螺栓, 艇自由上浮脱离难船时,易因此而受阻 (3)安放艇机的艇底位置空间过于狭 目前,越来越多的船舶配备自由降落 小,不方便平时的保养和检修式救生艇,与重力式救生艇相比,自由降(4)艇机启动用的蓄电池没有电量的落式救生艇具有操纵简单、施放速度快、指示,电量不足时不易发现,容安全性能好等特点。同时它还具有自动抛 易因电量不足而造成启动困难投、自行扶正、防火等功能。在硬件设施 1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5)艇壳上自动洒水系统的出水口的出现艇的自动脱钩现象。对装有自动脱钩防尘罩过小,易因积尘而堵塞装置的救生艇,最好加上简易保险装置以

救生艇释放步骤

团队合作请记住自己床头卡的职责 一人释放救生艇操作详细步骤 1.穿戴救生衣,携带保温服,双向无线电话,SART及抛绳器(在驾驶台),如有可能请携带航海日志,轮机日志等重要文件; 2.放置登乘梯(如因船舶倾斜或者艇机,钩头等设备出现问题无法释放,悬于半空等情况出现,可从登乘梯爬回来,放救生筏或想其他逃生方法); 3.打开前后保险杠,拔去救生艇充电插头,将艇首缆挂好; 4.进入救生艇,艇内前部地板上打开黑色盖子,舱底有艇底塞,艇底塞为螺纹杆,逆时针上紧; 5.系好安全带,启动艇机:(1)打开电源(在救生艇驾驶台座位膝盖位置有两个红色开关,一号电瓶,二号电瓶,任意选择一个打开);(2)启动艇机马达(在艇内驾驶台操纵面板上插着一把钥匙,顺时针旋转到底不要松手,直至听见马达启动的声音,如天冷打不着火,逆时针旋转钥匙,松手,放置30秒左右后,再次启动艇机马达); 6.释放救生艇(成功启动艇机后,用力下拉左手处的细钢丝绳,直至救生艇降落至水面); 7.打开辅助释放保险装置(在右脚位置侧面的红色杆,向前推到底); 8.释放救生艇吊艇钩(在右胸前橘黄色把手E/F,脱开把手前拔掉把手上的保险销A,在把手右侧面,如果救生艇没有降落至水面,把手是无法打开的,因为没有触动艇底的浸水压力释放器,此时需要拉起橘黄色把手上面有机玻璃盖子B下面的应急释放装置C,向上拎起来,然后脱开橘黄色把手,注意!!!在做这个动作前确保救生艇离水面的高度不足以把自己摔死,如果太高或者还有其他逃生的可能请离开救生艇通过登乘梯爬回母船); 9.成功脱钩以后,释放艇首缆(在橘黄色脱钩把手的下面,右手处红色把手); 10.推动操车杆,尽快驶离大船,在离大船足够安全的距离后,可以发出求救信号,开启SART,雷达反射器及双向无线电话进行呼叫联系,白天橙色烟雾信号,晚上降落伞信号,近距离有船只经过晚上可用手持红光火焰信号及白天可用日光镜(反光镜)等。

救生艇调试程序

QHD32-6 WHPH生活模块项目 CMP-WHPH(LQ)-MA-0001 版次:0 目录 1.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规范和标准 (3) 4.文件和图纸 (4) 5.调试准备 (4) 5.1动力 (4) 5.2材料 (4) 5.3人力 (4) 5.4仪器仪表及工机具 (4) 5.5调试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6调试前检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证书和报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调试 (6) 7.1外观检查 (6) 7.2绝缘检查 (6) 7.3功能模拟测试 (6) 7.4试验载荷 (7) 7.5吊艇架静力试验 (7) 7.6起艇机试验 (8) 7.7救生艇及起艇机试验 (8) 7.8试验注意事项 (10) 8.调试总结 (10)

救生艇的全面介绍

第一部分全封闭救生艇的介绍 1.1、主要参数 总长7.10m 型长7.00m 总宽2.80m 型宽2.70m 型深1.10m 最大高度3.10m 吊距6.60m 吊钩中心距基线高度(约)前1585m,后1645mm 乘员(最大)50P 航速(大于)6knots 空艇重3030kg 乘员重(75KG/人)3375 kg 满载艇重6405kg 机型380J-3 油箱容量195L 螺旋桨直径400mm 吊钩工作负荷(每钩)4000kg 救生艇属具清单

2、登陆 (1)、所有仓盖均设有把手,并分别标有“开”和“关”标记。 (2)、转动把手至“开”位置,然后推或拉,该舱即可 打开,并可固定在打开位置。

(3)、前舱、侧门、驾驶舱操作类似。 (4)、当关闭门窗时,首先从固定处松开,如是侧门,一旦关闭应检 查头靠和安全带。 (5)、救生艇内每一座位用黑色标记标明。 (6)、在束紧安全带前,确保两肩处皮带在正确位置。 (7)、安全带为交互带扣式,通过拉动右边突出部分来束紧。 第二部分操作 步骤1、放艇前准备 1、船员携带SART(搜索和救助的雷达收发机)到集合区。 2、驾驶员或其他指定人员携带VHF(双向甚高频)无线电话设备到集合区并检查其操作。 3、指定人员收集多余的燃料、水、衣物/毯子和其他设备,并穿上救生衣。 4、驾驶员和指定的操作员进入舱内,并执行以下任务: a、确定艇架控制缆接通艇内部; b、艇底塞关闭; c、蓄电池开关位于开位置(必要时) d、断开充电电缆; e、检查燃油和冷却水水位,开关是否在(打开)位置; f、检查吊钩释放互锁位置是否在安全位置; 5、指定人员到大船甲板执行以下任务并同时检查: a、首缆固定在艇首并和大船相连; b、免维护“悬—挂”式吊艇和艇相连; c、另外,设备属具递给艇内人员存放; d、检查降放区是否有障碍物,如无,通知操作人员并报告“准备”放艇; e、操作人员发出命令登艇和放艇。 步骤2、登艇 1、乘员从储放位置直接登陆,担架上的伤员安全进人艇内,然后束紧安全带,驾驶员启动机器; 2、最后登艇人员再次确认释放区无人;

海上施工船舶救生艇操作规程

海上施工船舶救生艇操作规程 一、经常保持救生设备良好,定期按规定进行检查、保养。使用救生艇必须经船长同意;港内放艇,事先还应得到海事主管机关批准。 二、放艇前应检查艇内属具、设备及备用品,进行吊艇机械、制动器试验和导向轮、吊艇滑车、钢丝绳、吊艇钩等的检查,确认无故障后,塞妥艇底塞,带好艇艏艉缆,并派专人照管。 三、放艇时必须在水手长或值班驾驶员的指挥下进行,要掌握好风流和船速,一般情况下,应在停车后余速不大时,且在船舶下风舷进行。在风浪中放艇,应防止艇身与船舶碰撞。解脱吊钩时尽可能动作协调,做到前后同时脱钩,防止先脱前钩。对吊艇索及其滑车,事先应用绳索套住,脱钩后,及时拉紧,防止晃动伤人。 四、随艇人员应穿救生衣、戴安全帽,最多不得超过三人(不得超过该艇最大核载人数),而且一定要握牢安全绳,要服从艇长指挥。其他人员应从绳梯上下。艇长要携带对讲机,随时与船舶保持联系。 五、人员在登艇后,要保持低蹲姿势,并当心钩头碰头。艇在离开船舶之前,要紧握救生索,无论天气如何,都必须使用止荡索。 六、吊艇时,所有人员都必须按指挥者的命令操作。严禁擅自板动刹车、使用摇柄和启动电机,一切动作都应密切配合。 七、收艇时,要首尾同时挂钩。艇升至登艇甲板时,随艇人员随艇人员登船。艇在艇架就位时,艇上禁止有人。就位完毕,收紧吊艇钢丝绳,缚牢缚稳艇索。 八、救生艇在离开船舶航行(作业)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航行(作业)的规章制度,船舶值班人员应加强了望和联系,注意观察其动态。救生艇返回船舶后,应立即吊起,把艇底塞打开放尽艇内积水,寒冷季节应放尽救生艇发动机的冷却水。严禁救生艇在水面过夜。 九、救生艇使用后,值班驾驶员应将使用时间及原因详细记入《航海日志》。 1/ 1

船舶救生设备简介

船舶救生设备知识 一、什么是船舶救生设备 船舶救生设备是为救助落水人员或当船舶遇险时撤离乘员而在船上设置的专用设备及其附件的总称。 二、船舶救生设备的要求有哪些 1、紧急时即刻可用,停泊、航行时,设备为可用状态; 2、在-30℃到65℃空气温度范围存放而不致损坏; 3、浸没在海水中,在-1℃到30℃海水温度范围内可用; 4、能防腐烂、耐腐蚀,并不受海水、原油和霉菌侵袭的过度影响; 5、暴露在阳光下,应能抗老化变质; 6、有助于探测的部位具有鲜明易见的颜色; 7、有利于探测的位置张贴逆向反光材料; 8、清晰地标记批准的资料,包括批准的主管机关及任何操作限制; 9、主管机关应确定容易老化变质的救生设备的使用期限。 三、船舶救生设备种类和使用方法 1.救生艇 救生艇不仅有足够的干舷和充裕的稳性,而且艇内设有由水密的空气箱或泡沫塑料浮体构成的贮备浮力,以保证艇在载满额定乘员、属具并灌满水时也不会沉没。此外艇内还备有干粮、淡水、药品、帆、桨等物品。 2.救生筏 传统式救生筏为刚性救生筏,周边有空气箱或硬质泡沫塑料浮力块。 气胀式救生筏依靠自身配备的二氧化碳加氮气混合气体充胀成型,并浮于水面。 3.救生浮 救生浮是以泡沫塑料为芯材,外壳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帆布制成的。浮具的中间设有绳网和木格踏板,外围设有一圈救生索并有浮子把手,但无食品、淡水,只适用于沿海和内河使用。 4.救生圈

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 5.救生衣 救生衣是用帆布或尼龙制成的,其浮力材料可以是木棉或闭孔软质泡沫塑料。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新要求: 对国际航行的客船,要求配备能自动扶正的部分封闭救生艇或全封闭救生艇。 对运载易燃货物的油船、化学品船等,要求配备能防火至少8min的耐火救生艇。 对2万总吨以上的大型货船,要求其救生艇能在船舶以5kn航速航行是降落下水。 要求救生艇能保温。 要求救生圈配备自亮灯和自发烟雾信号。 要求救生艇、救生筏在船舶横倾20°时能安全降落下水。 6.救生艇使用方法 一般来说,此种船只在大型船只上面是具有专门的存放地点的,当事故发生时,我们可以将其直接的抛到水里面,此救生船只就可以自己自动的充气,变成船只的模样,此时遇险人员就可以坐进去逃离险境。假如说你所乘坐的大型船只突遇事故,船只很快就下沉了,你已经没有时间将救生船只扔入水里的时候,当大型船只沉到了一定深度的时候,救生船只上的存放装置是会自动的脱钩的,这样救生船只就会被释放出来,以便遇险人员乘坐,同时帮助遇险人员逃生。7.救生筏使用方法 救生筏平时包装存放在玻璃钢存放筒内。安装在船舷专用筏架上的救生筏直接抛入水中既可自动充胀成形,供遇险人员乘坐。如果船舶下沉太快,来不及将筏抛入水中,当船舶沉到水下一定深度时,救生筏架上的静水压力释放器会自动脱钩,释放出救生筏。 8.救生衣使用方法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难题标注)

Z02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训船员 1.救助艇的航速要求,应6海里/小时,并可连续航行几小时 A、6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2.500总吨及以上的客船应在船舶的每舷至少配备几艘救助艇 A、2艘 B、1艘 C、3艘 3.公约要求,充气式救助艇无论何时均应始终保持______。 A、可充气状态 B、准备状态 C、满充气状态 4.充气式救助艇任一浮力胎破损后要求其干舷______。 A、在载足额定乘员抛弃备品后其干舷值为正数 B、在满载时艇的四周干舷值为正数 C、在空载时艇的四周干舷值为正数 5.救助艇额定乘员至少是_____。 A、6个 B、10个 C、12个 6.在船舶倾斜20°一舷放艇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先在艇首、尾中设滑撬、便于艇的降放 B、先在艇首尾与船舶之间系上拉紧索、便于人员登艇 C、先使用钩篙抵撑、扩大艇与船之间的距离 7.大风中浪降落救生艇、救助艇,艇落水后解开前后吊艇钩最好应______。

A、先解艇首钩 B、先解艇尾钩 C、同时解开前后吊艇钩 8.大风浪中施放救生艇、救助艇应放哪一舷的艇 A、上风舷 B、下风舷 C、随便 9.在有风浪的情况下,降落救生艇入水时,对于没有联动脱钩装置的艇,应将救生艇放落 在_______。 A、浪谷中 B、浪峰上 C、任何位置 10.在风浪中放艇最好争取首尾吊钩同时解脱如果不能同时最好_____。 A、先脱掉尾钩、再脱掉首钩 B、先脱掉尾吊钩、砍断首吊钩吊索 C、先脱掉首吊钩、再脱吊尾钩 11.镇浪油应在船舶何处施放______。 A、上风舷 B、船首或船尾 C、下风舷 12.海上求生者可以饮用的水是_______。 A、海水 B、雨水 C、尿水 13.弃船人员登上艇筏后,哪些人员可视情况给予适当的淡水 A、船长 B、干部船员

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标准作业法

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标准作业法 1.目的 规定了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的一般作业方法,以保证施工的安全、质量及进度。 2.适用范围 本标准作业法适用于敞开式和封闭式救生艇(不含抛落式救生艇)。 3.作业法具体内容 3.1准备工作 3.1.1了解救生艇的重量及相关试验参数(根据船检证书)。 3.1.2根据试验参数确定所需物具比如试重水箱;吊车;试重专用吊架;吊拉锁 具等。 3.1.3向单船质检员获取试验数据,填写报验申请单。 3.1.4通知船方试重的具体时间,以便船方可协助试验。 3.1.5试验前确保船方检验人员和验船师在场。 3.2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过程。 3.2.1选好吊点后,系好吊拉索具,用码头吊车将救生艇吊起后,停留3~5分钟后,确认正常后,人才能进入艇内解脱钩。 3.2.2脱钩后,将救生艇缓慢移出放在V型架上垫好或装车运输。 3.2.3检修艇机刹车装置。 3.2.4将的试重水箱吊在坞底或码头上,往试重水箱里注入符合规定重量的水。 3.2.5用码头门机将试重钢梁挂在救生艇架子上,此时码头门机不要解钩。 3.2.6放艇架,抬起刹车手柄使试重钢梁下滑至水箱位置,检查滚筒上的钢丝绳周数一般不应少于5~6圈(放艇架的同时用码头门机放带着试重钢梁的钢丝绳,此钢丝绳处于略松状态),然后用钢丝扣把水箱与试重钢梁连在一起。 3.2.7挂好水箱后艇机开始工作,将水箱吊起(码头门机跟着水箱同步起升,门机吊水箱的钢丝绳处于略松状态)。 3.2.8等吊艇机吊水箱起升到水箱离地面8~9米时停止。

3.2.9码头门机保护钢丝绳松下约5米左右。 3.2.10开始做艇架负荷试验,抬起刹车手柄使试重水箱下滑至一定距离; 压住刹车手柄使艇机处在刹车位置,根据出现的情况可以检验相关机构的可靠性,出现的情况如下表: 3.2.11 根据船检要求确定试验次数,确认没有任何故障后,得到船方和验船师的认可后,将水箱和试重钢梁放到码头上。 吊艇架负荷试验结束。 3.2.12将试重水箱放水,把水箱和横梁等归位。 4.安全要求 4.1试验前一定要估算重量,选用相应吊拉索具。吊拉索具使用前要进行检查,4.2试验时必须有相关人员在场,如验船师、质检员和船东。 4.3试验完毕后,放完水箱中的水,将水箱吊运回车间,将“5S”管理贯穿于试验始终。 4.4刹车试验时必须有门机钢丝绳带着水箱作保护。 4.5试验场地周围挂警示旗,并有专人监管以防坠落伤人等危险发生。 4.6将救生艇从艇架上取下时,必须先用门机吊起救生艇停留3~5分钟后,才能进救生艇解钩。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