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儿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儿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儿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病情的转归,患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当前抗生素滥用情况非常严重,引起很多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也大大

增加。在基层医院更是如此。解决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已迫在眉睫。1临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表现

(1)无论感染还是非感染疾病,只要有病就用抗生素。

(2)无论什么感染,都用广谱抗生素。

(3)无论疾病性质,大都用静脉注射,而且剂量过大,疗程过长。(4)不考虑抗生素的抗菌特点,随意联合使用。

(5)使用一些在儿童期禁用、慎用或已被淘汰的药物。

(6)与其他药物如病毒唑、维生素等混合在较大量的液体中静滴。2滥用的不良后果

滥用抗生素可导致儿童体内耐药菌株产生,引发难以治愈的感染性疾病。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导致病菌感染的机会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据报道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万古霉素外已经无药可治。

3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必须掌握适应证并遵循安全、有效和经济的原则。

抗生素合理应用测试题和答案解析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科室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抗菌药物是指具有___________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生 素以及___________、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等化学合成药。抗菌药物用于细菌、_________、支原体、立克次体、__________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中级以上专 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在乡、民族乡、镇、村的医疗机构独立从事一般执业活动的执业助理医师以及乡村医生,可授予级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资格。 3、严格控制级抗菌药物使用,此类药品不得在门诊使用。 4、临床应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 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 5、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 应当详细记录,并应当于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6、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 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用药医嘱,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等情况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药物调剂资格。医师处方权和药师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在个月内不得恢复。 7、抗菌药物的更换:一般感染患者用药_____小时(重症感染_____小时)后,可根据临床 反应或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所用抗菌药物。 8、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应用抗菌药物和_______________预防 用药,需充分考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用药的效果、耐药菌的产生、二重感染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价格以及患者的易感性等多种因素,再决定是否应用。 9、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手术除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 用疗程合理。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小时。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抗生素种类较多,临床应用也极为广泛,其使用的合理性与患者的康复及医院的医疗质量密切相关。但近年来由于应用不合理或滥用抗生素现象日见突出,几乎成为全球问题,我国有关专家多次呼呈,合理应用抗生素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不断总结临床应用抗生素用药中一些基本规律,使抗生素的使用达到科学合理,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发挥抗生素在救死扶伤的重要作用,本文就临床上合理应用抗生素必须掌握的几个基本原则,与医药同行进行商讨。 1正确选择原则 选择抗生素治疗的前提是必须明确病因诊断,目前用药偏滥、针对性差,主要是病因诊断做得不够造成的。正确估计致病菌,熟悉原发病的临床特点是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基础。对一些严重感染的患者,应尽一切努力寻找病原菌,在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未获得前,可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病情变化和感染来源作出临床诊断,并根据临床经验选用抗生素。致病菌确定后,应根据药敏试验,及时调整抗生素。在选择抗生素时,应了解该药的抗菌作用、药代谢动力学及副作用,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有条件

的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可测定血药杀菌浓度及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总之,只有全面了解和分析机体的各种状态,从中找出抗生素应用中的一些基本规律,才能做到正确选药、合理应用、安全有效的原则。 2严格掌握适应证原则 抗生素的应用必须根据临床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原则,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切忌轻率和盲目地应用。对发热病人不能见热即用抗生素,应区别病因,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对已确诊为病毒感染者,除重症乙型脑炎、重症肝炎、流行性出血热、麻疹等与预防继发感染而适当用抗生素外,其他病毒感染一般不必用抗生素。 3熟悉与恰当原则 熟悉药理学及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是合理用药的基础,同时要熟悉原发病的临床特点,注意个体差异及遗传特征差异选择用药。所谓恰当是指选择适当的剂量与给药方法。用药剂量正确与否关系甚大,用量恰当能治病,用量过小达不到治疗目的,过大则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尽早使用,剂量要恰当,避免长期使用。特别是在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下,用药要更加慎重。给药途径的不同,不仅影响药物的剂量和

新生儿科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

新生儿科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 1.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原则上无感染指证,血常规wbc 小于12x109/ L, 不使用抗生素;无感染指证,血常规wbc 大于12X109/L小于15x109/ L,使用抗生素不超过3天,抗生素选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 1 代;无感染指证,血常规wbc 大于15X10/ L小于 20X109/ L,使用抗生素不超过5天,抗生素选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1代或第2代;无感染指证,血常规wbc大于20X109/L,使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 1 代或第2 代联用;有感染指证如发热、反应低,可考虑青霉素类及头孢第2代联用,有严重感染的可请示科主任使用头孢第 3 代或碳氢酶烯类抗生素。 2.胎粪吸入综合症:抗生素预防选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 1 代或第 2 代;有感染指证如发热、反应低,可考虑青霉素类及头孢第 2 代联用,有严重感染的可请示科主任使用头孢第 3 代或碳氢酶烯类抗生素。 3.新生儿湿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抗生素预防选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 1 代或第2 代,不超过 3 天。 4.新生儿黄疸:一周内抗生素预防选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 1 代或第2 代,不超过 3 天; 大于一周不使用抗生素。 5.新生儿贫血:不使用抗生素。 6.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如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新生儿肺炎:有感染指证如发热、反应低,可考虑青霉素类及头孢第 2 代联用,有严重感染的可请示科主任使用头孢第 3 代或碳氢酶烯类抗生素。疗程

1 到 2 周。 7.新生儿脐炎伴脓性分泌物或发热:可考虑青霉素类及头孢第 2 代联 用,有严重感染的可请示科主任使用头孢第 3 代或碳氢酶烯类抗生素。疗程1 到2 周。 8.新生儿TOR3H感染伴肝功能损害:不使用抗生素; 新生儿梅毒仅限于青霉素类,疗程10到4天。 9.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考虑青霉素类及头孢第2代联用,有 严重感染的可请示科主任使用头孢第3代或碳氢酶烯类抗生素。疗程1到2周。 10.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低血糖:预防选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第 1 代或第 2 代;大于一周不使用抗生素。 11. 新生儿低钙血症、新生儿产伤、先天性心脏病:不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人教版选修二第1章第1节抗生素及其合理使用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说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简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3.列举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讨论、分析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4.认同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合理使用抗生素。 2.教学难点 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三、学习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抗生素的使用很普遍,因此这一节的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中尤其要突出“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的教材设计思想。具体建议如下:关于抗生素在人类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既要讲“史话”,还要讲现实。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发生各种炎症时,通常要使用相应的抗生素。正是抗生素帮助我们治愈了多种疾病。教学中可以从“史话”说到现实;也可以从现实说起,再回顾历史。关于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以及日常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资料分析,一定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联系诸如细菌的正常结构、蛋白质的合成、内环境稳态、自然选择、食物链等相关内容,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上述问题。关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可以结合上述资料分析,让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讨论,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得出正确的使用方法,而不应直接灌输给学生几个条目。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给学生两个患病的宝宝,让学生讨论宝宝患病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病原体感染? 学生回答:病毒、细菌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给学生展示这些微生物的图片。 再提出问题:“这些微生物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如果你是医生你怎样诊断孩子的病因及给家长提供怎样的治疗方案?” 学生回答:通过验血,诊断是哪种病原体感染,根据病情给孩子开抗生素或抗病毒的药物,如果很严重建议静脉输液。 实际上医生一般不建议静脉输液抗生素,因为长期对宝宝的健康有影响,而且容易产生耐药菌。那么抗生素是怎么被发现的呢?最初的产量很高吗? 导入抗生素的史话 (二)教学过程 1、抗生素的史话 尽管早在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就发现了青霉菌分泌的青霉素能有效地杀死细菌,但是,当时提取青霉素十分困难,人们也没有意识到青霉素的应用价值。 “亚历山大·弗莱明于1881年出生在苏格兰的洛克菲尔德。弗莱明从伦敦圣马利亚医院医科学校毕业后,从事免疫学研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一名军医,研究伤口感染,他注意到许多防腐剂对人体细胞的伤害甚于对细菌的伤害,他认识到需要某种有害于细菌而无害于人体细胞的物质。

抗生素在儿科中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地一大类药物.抗生素地合理应用体现在药物地品种.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疗程是否与患儿地感染状况以及其生理,病理状态相适应.目地是有效控制感染,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耐药性地产生.当前滥用抗生素地情况非常严重,引起不少不良毒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细菌耐药性也大大增加,已到了非严格管理不可地地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地主要表现有:.不管感染还是非感染疾病,只要有病就用抗生素..不管什么感染,都用广谱青霉素,广谱先锋霉素..不管疾病性质,大都用静脉注射,而且剂量过大,疗程过长..不管抗生素地抗菌特点,常一天一次使用,还和其它药物如病毒唑,维生素,能量合剂混合在较大量液体中点滴,.使用一些在儿童期禁用,慎用或已被淘汰地药物.以上情况,必须纠正. 一. 合理使用抗生素地原则 必须掌握适应症并遵循安全和有效,经济地原则. . 病毒性疾病或估计是病毒性地不宜用,如普通地上呼吸道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等. .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应尽早确诊后再对因治疗. . 对细菌感染患儿,选用适宜抗生素,适当地剂量和疗程,用药途径和合理地间隔时间,同时必须采用各种综合措施,纠正内环境紊乱.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 给药途径:应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及药物动力学特点决定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地口服制剂 .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 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以窄谱,不良反应少,价廉者优先.注意剂量和间隔时间. () 抗菌药物地更换:一般感染用药小时(重症小时)后可根据疗效,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抗生素. () 疗程:一般感染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用药天,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用药,易过敏和耐药,不允许擅自将全身用药制剂在局部使用. . 预防性用药应严格掌握指征,儿科在以下情况下可考虑预防给药: () 风湿病:用苄星青霉素预防,儿科剂量万万,每月一次. () 流行性脑膜炎:对密切接触者常用,日. () 密切接触开放性结核病人地儿童用异烟肼个月. () 慢性疾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者,可按具体情况每周用抗真菌药日. () 烧伤病人手术前后用药天 () 外科手术:于麻醉时用一种抗生素静脉注入,可预防手术后细菌感染并发症. () 婴儿室中出现细菌感染流行,按病原菌用药预防. 二. 常用抗生素在儿科使用特点 内酰胺类:临床上最常用,化学结构中具有内酰胺环,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 青霉素类: . 青霉素:主要作用于球菌,可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下呼吸道感染,流脑,破伤风,淋病,梅毒等,万,分次肌注或次静脉滴注,最好稀释成滴注,过浓或过大可引起青霉素脑病,青霉素肾病.不能静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 耐酶青霉素类:如新青,邻氯青.主要用于金葡萄菌感染引起地肺炎,败血症,软组织炎,骨髓炎等 .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 广谱青霉素:如氨苄,阿莫西林,安美汀,美洛西林,替卡西林等,杀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可用菌感染.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 头孢菌素类: . 第一代:如先锋,,,,,主要用于产青霉素地金葡菌和菌. . 第二代:如西力欣,新福欣等,较第一代抗菌谱广,对菌作用强.

儿童如何使用抗生素

核心提示:在儿童是否该使用抗生素上,家长容易走极端。北京军大专家称,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性感染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 在如何合理使用儿童抗生素、认识其副作用方面,许多家长乃至有的医护工作者都存在误区,最容易走两个极端。其一是扩大抗生素的作用,把抗生素作为“尚方宝剑”,认为抗生素一用就能药到病除,家中备有许多种类的抗生素,不管是发热、咳嗽,还是流泪、流涕均使用,导致抗生素的滥用。其二是夸大抗生素的副作用,认为抗生素都有副作用,无论何种情况一概不用,最后疾病加重,甚至威胁生命,导致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儿童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生理、免疫等自身特点,容易遭受病原感染。年龄越小越易受到感染。一旦确定细菌性感染,抗生素使用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因此,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性感染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 抗生素的三大副作用 一是过敏反应。任何抗生素均有可能引起程度不同的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疹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较为少见的如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药物热等,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首次用药一般不会引起过敏反应,再次或多次使用相同或同类药物,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二是毒性反应。主要影响肝、肾功能。毒性反应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易感个体容易产生药物毒性作用。 三是局部刺激反应。主要表现为静脉或肌肉注射处疼痛或静脉炎。 使用抗生素的五个原则 由于儿童细菌性感染难以有一个明确的指标,所以临床初次抗生素治疗要真正做到正确、准确、合理极为困难,绝大部分依靠经验性治疗。因此,儿童抗生素使用需要遵守以下主要原则: 1.怀疑细菌感染,可先用抗生素进行经验治疗。 2.诊断为病毒感染和不明原因发热,不宜早期应用抗生素。 3.应根据不同细菌种类和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 4.抗生素使用应考虑抗菌作用、抗菌谱、药代动力学、细菌耐药性、药物不良反应等。 5.应根据个体生理特点、病理变化调整抗生素,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儿童抗生素使用既要临床医师依靠自己的临床经验及临床检验合理选择,调整使用抗生素,同时,还必须把抗生素使用依据、目的、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与患儿家长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唯有这样,才能在儿童抗生素合理使用与尽可能避免副作用之间找到平衡点。 各种抗生素的副作用 青霉素类及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药物组织毒性极微,除口服有轻微的胃肠道症状外,一般无毒性反应。但青霉素类可有比较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反应。因此,每次使用均需要做皮试;如有青霉素类过敏史,则应使用其他药物治疗。 头孢类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药物总体毒性较低,对某些敏感儿童有肾毒作用,对肝功能有轻微影响,但停药后即可恢复。头孢拉定等第一代头孢药,用后可出现血尿;口服可出现腹痛、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口服用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较为常见,静脉用药可引起静脉疼痛和静脉炎。红霉素长期服用可引起肝脏损害,临床已逐渐少用。阿奇霉素作为治疗非典型病原感染的首选药物,胃肠道反应虽已减轻,但仍然存在。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其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神经毒性和肾毒性,对于易感儿童可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或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6岁以下儿童一般禁用。硫酸庆大霉素为氨基糖甙类广谱抗生素. 磺胺类抗生素易感儿童可有肾脏损害,出现血尿、结晶尿及肾功能衰竭;多样型皮肤损害;白细胞减少和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恶心、呕吐等。目前,磺胺类抗生素在儿科已很少使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摘要】宾川县是全国首批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县之一。作者在对我县县、乡、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进行监管时,发现定点医疗机构存在严重不恰当联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随之而出现菌群失调、耐药性等给临床上治疗感染性疾病带来困难。同时,既损坏患者的身体健康,也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支出和患者的经济负担。本文采用现场抽查处方,针对抗生素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做了初步探讨,并就此提出了建议,为下一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一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抗生素;合理使用 抗生素已成为人们治疗细菌感染不可缺少的药物。随着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抗生素的品种日益增多,同时抗菌谱愈来愈广,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我县县、乡、村定点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对抗生素使用的指征不明确,存在不合理、不恰当的多种抗生素联用的现象。这既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同时也给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许多新的棘手的问题,致使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毒性反应、二重感染及耐药性等成为临床上不可忽视的问题,严重危害了参合患者的健康。现简要分析如下。 1 抗生素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县县、乡、村(特别是村级)定点医疗机构的部分临床医

生在抗生素使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无适症或适应证不明确各种抗生素都有明确的适应症,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因而对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肝炎和一般病毒性感冒不应使用抗生素。 1.2 不熟悉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对抗生素使用的剂量、溶媒、给药间隔和给药途径等不了解,使药物不能发挥最佳治疗效果。例如青霉素为繁殖期杀菌剂,体内作用时间短,且在10%葡萄糖注射液中易降解,应该用0.9%的生理盐水溶媒,每4~6 h静脉滴注1次,而不应用10%的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1次/d,静脉滴注。 1.3 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临床常见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如螺旋霉素、红霉素的联合应用,青霉素与庆大霉素混合同一输液瓶静脉滴注等,此类联合用药,轻则降低疗效,造成经济浪费,重则引发药源性疾病。另如阿米卡星与小若霉素的联合应用,不当不增加疗效,反而增加毒副作用。 1.4 试探性用药没有药敏试验报告或血象检查报告,医生仅根据不成熟的经验,而进行的撒网式用药,这种情形增加了用药种类和用药量,但却缺乏针对性,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1.5 经济因素的影响少数医生或患者偏信推销商及广告的夸大宣传,甚至某些医生在回扣提成的诱惑下,忽视了抗生素的应用指征,忽视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或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患者开大方造成药物的浪费。某些医疗单位人为地规定一线药或二线药,不论何种感染先用便宜的常用药,或者患者片面认为价格昂贵的新药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 在有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生素,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达到杀灭致病菌和(或)控制感染的目的。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 1.用药指征明确。及早明确病原菌,然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2.针对性要强,最好选用一种药物。 3.剂量要足、疗程要够。这样既保证疗效,也可防治病菌产生耐药或病情反复。 4.掌握既往用药反应。主要了解以往有无对药物的过敏史。 5.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法。一般的感染性疾病以口服为主,较重者宜肌肉注射给药,严重者可静脉输液。 6.按医嘱用药。不能随意增量或减量,更不能随便改药或加药。 7.有肝肾功能损坏者用药宜慎重。有肾功能损害时要慎用氨基糖苷类、多肽类、万古霉毒等药物。有肝功能损害时应慎用氯霉素、四环素、大环内酯类、利福平、两性霉素B等药物。 8.有下列情况时不宜用抗生素:①病毒感染;②发热原因不明;③对休克、昏迷、心衰或外科手术前后预防感染。 联合使用抗生素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同时使用。正确的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促进康复。但如果联合不当,不仅会导致不必要的浪费,还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甚至增加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 有以下情况时可联合用药:①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②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③单一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④较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者;⑤能够减少毒性较大药物剂量的。 老年人的使用由于老年人常有以下特点:①生理功能减退,组织器官功能降低易患感染;②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抵抗力低下易并发感染; ③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有效地防御致病菌的侵入易发生感染。而且,老年人在生理上的特点为:①胃黏膜萎缩、胃液分泌减少,会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 ②活动减少,局部血流量减少会影响注射药物的吸收;全身肌细胞内含水量和肌肉组织减少,脂肪相对增多,使药物分布发生变化; ③肝组织缩小,局部血流量减少影响了药物在肝脏的代谢;④肾脏的滤过率降低,加之肾动脉硬化,药物的排泄功能减退。 所以,老年人使用抗生素要坚持以下原则:①诊断一经确定,应及时使用抗生素;②选择毒性低且有效的抗生素;③尽量实行剂量个体化;④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量选择老人易接受的剂型和简化的用药方案;⑤用药中,应注意提高老年人的免疫能力,特别注意观察各种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措施。 婴幼儿的使用由于婴幼儿体内酶系统尚未成熟,生理代谢过程随着成长的变化而变化,对抗生素的作用(如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起着重要的影响。

(推荐)儿科抗生素使用原则

儿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合理使用的最基本原则是有效、安全和低潜在耐药性等 一、抗生素药物使用指针明确: 正确诊断、尽可能确立病原学是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基础。治疗开始往往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所谓经验,除了个人经验外,更重要的是他人积累经验、文献资料中总结经验和当地细菌耐药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盲目的习惯性地使用抗菌药物,应综合儿童年龄、疾病严重度X线胸片和各项检查等特征。评估病原学的过程实际也是询证医学的一种体现。 二、抗菌药物合理选择: 分析病原微生物与抗菌药物间相互关系,选出几种可能有效的抗菌药物。选择依据感染部位、严重度、病程、患儿年龄、原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全身脏器(肝、肾)功能状况等。医生要区分社区感染和院内感染,两者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差异很大;对可能的病原菌药了解其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要了解当地细菌耐药的流行病学资料。一般应先选出几种可能有效的抗菌药物,择优选取最适宜的、有效而安全的抗菌药物。对一般感染,应保留1~2种有效抗菌药物或有效方案,以作备选。所谓“一线”与“二线”抗菌药物仅仅是相对而言,必须注意个体特点,对危重患儿和耐药菌感染就不能按常规逐步升级。 三、抗菌药物剂量和用法: 足量抗菌药物才能保证药效,减少耐药菌产生的机会。儿科特别要注意年龄的个体差异和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的特点,要注意抗菌药物血清浓度和感染组织部位浓度。目前国内儿科普遍存在抗菌药物每日用药次数和间隔时间上的问题,β

类酰胺类抗菌药物是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为了达到最高细菌清除率,为了使其血清浓度超过最低抑菌药物浓度之后持续的时间至少达到用药间隔时间的40℅以上,就必须每6~8小时使用一次。β类酰胺类抗菌药物除头孢曲松半衰期达6~9小时,成为可以每日1次用药外,其余半衰期均仅1~2小时,必须每6~8小时用药1次。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联合用药可以增强药效,还可以治疗混合感染和延缓细菌耐药,故常用于严重感染、耐药菌感染、混合感染和结核病等。 四、抗菌药物的疗程:取决于病原菌、部位、严重度、有无合并症、机体反应性和依从性等。任何感染性疾病都有恰当的抗菌药物疗程,例如小儿肺炎一般用至热退、全身症状明显改善和呼吸道症状改善后5~7天。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机体对感染的抵御能力和免疫能力,必须完整的评估组织器官的修复能力,而不是单一的依靠抗菌药物并且无原则地延长其疗程。 五、抗菌药物依从性、不良反应和药物经济学:口服抗菌药物的依从性在小儿很重要,还必须考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氟喹诺酮类在儿科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在疗效和安全性等同等条件下,结合我国国情,应选择相对廉价的抗菌药物。 六、抗菌药物应用示警: 抗菌药物包括β类酰胺类、大环类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利福霉素类、多肽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和磷霉素类等。氯霉素类由于对造血系统的毒副作用,

抗生素合理应用讲课讲稿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一、抗生素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如青霉素、灰黄霉素、阿霉素。 半合成抗生素则是以微生物合成的抗生素为基础,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后所获得的一类新的化合物。如:氨苄西林。那些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对细菌或真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物质,严格的说只能称为抗菌药或抗真菌药,而不能称为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抗菌药。 (二)相关概念 1.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含义是指在明确的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生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或)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又要防止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2.抗生素合理应用的评价指标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是国际合理用药调研中心对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为此特提出“五个正确”来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地选择抗生素种类、正确的用法用量、正确给药途径、正确的疗程以及正确的治疗终点。“五个正确”中以正确地选择抗生素为首要,抗生素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抗生素的疗效。 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一)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条件 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抗生素的作用

特点,为针对性地选用药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还要充分了解各种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机制,特别是本地区、本单位的细菌耐药状况,为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提供合理的依据。 1.抗生素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和临床用途,可将抗生素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以及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十大类。下面详细介绍抗细菌抗生素的作用特点。 (1)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依据化学结构的特点又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以及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而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与交联,导致细胞壁缺损、破裂而迅速死亡。因此他对繁殖期的细菌有超强的杀灭作用,属繁殖期杀菌剂。而且他还具有对人体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各种抗生素的作用特点详见表1、表2、表3。 (2)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GS)主要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使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一些重要生理物质外漏,从而引起细菌死亡。本类抗生素对静止期细菌的杀灭作用强,为一静止期的快效杀菌剂。由于本类抗生素具有耳、肾毒性及神经肌肉阻滞等毒副作用,临床上一般不作为预防性用药,主要用于治疗全身性的严重感染,常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各种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特点详见表4。

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儿科药物应用特点 一、概述: 1. 小儿新陈代谢比成人旺盛,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比成人快。 2. 小儿时期体液占体重比例较大,其中细胞内液(%)比成人小,但组织间液(%)比成人大,故小儿用药相对剂量比成人大。 3. 小儿肝肾功能发育未完善、酶系统尚未成熟,用药不良反应的概率比成人高。 4. 动态发育之中和个体差异,故小儿用药剂量应该按体表面积或体重计算。 二、药代动力学特点: 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进入体内后随时间而变化的量的动态规律,其受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影响。 1. 吸收小儿口服药物的吸收与成人区别较大,口服应该是儿科用药主要途径。小儿胃酸度较低、胃排空较快,总体吸收比成人快。新生儿则情况特殊: 其胃容积小、胃酸低、胃肠蠕动慢,因此一些对酸不稳定药物,如氨苄西林吸收会增加,而弱酸性药物则吸收减少,如利福平等。小儿皮下脂肪相对少、易发生感染,故皮下注射给药法很少使用。肌肉注射的疼痛以及小儿臀部肌肉不发达,加之局部肌肉注射易造成非化脓性炎症以及臀肌挛缩等并发症,因此肌注给药尤其长时期使用应予限制。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故不存在吸收过程。 2. 分布新生儿体液占体重的80%、1岁婴儿70%、成人则60%;同时,小儿组织间液高于成人,达体重40%以上,成人仅20%。因此,水溶性药物在小儿体液内分布相对广泛,而药物剂量就相对较大。 3.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于成人,这是因为小儿血浆蛋白偏低,而血PH偏酸,这均可影响药物与血浆白蛋白的结合。磺胺类药物可与胆红素竞争结合血浆白蛋白,故这类药物不宜在新生儿尤其早产儿使用。 4. 代谢年龄越小,肝内各种酶活性越低,使药物代谢较慢,药物易在体内蓄积,如氯霉素在新生儿引起灰婴综合征就是由于肝内葡萄糖醛酰转移酶活性低下致血中游离氯霉素过高所致。 5. 排泄小儿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再分泌和浓缩功能均比成人差,致使相当部分从肾排泄的药物半衰期延长,这必然会影响用药间隔时间。如青霉素G半衰期在生后0-6d者长达3.2h,≥14d则减为1.4h; 氯霉素在新生儿半衰期长达250h,而成人仅1.5h。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各位医生、护士长: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受医务科委托,跟大家一起共同探讨一下有关抗生素的临床应用问题。 一、抗生素的使用现状: 抗生素是临床上用于控制感染所不可缺少的药物,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大类药物。临床各科均有感染疾患,因此,抗生素是各科共同需要的药物,只是使用量多少的区别。在今以前,由于国家对抗生素的应用无明确的政策规定,患者可以从各种渠道得到抗生素。另外,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生产厂家和药商,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刺激医生们想方设法使用个别抗生素,这种不加控制广泛使用抗生素的后果之一,必然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和耐药性的转移、播散问题的加重、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临床治疗效果差,甚至无效,个别感染性疾病可能无药可医。 二、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方法: 抗生素合理使用,就是应在全面了解患者、致病原与抗生素三者的基本情况与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安全有效地运用抗生素,使病人在冒最小的风险下,获得最大的治疗效益。在使用抗生素前,首先医生要弄清是不是有感染,是不是细菌感染。根据我的临床经验,下列情况可以使用抗生素。 1、有头痛、发烧、喷射性呕吐,考虑有颅内感染者; 2、有发烧、咽痛、双侧扁桃体肿大者;

3、有发烧、咳嗽、咳痰、胸痛或气紧者; 4、有发烧、腹痛、呕吐、腹泻者; 5、有畏寒、发热、腰痛或尿频、尿急、尿痛者; 6、有严重的外伤,开放性损伤者。 二、合理选用抗生素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可能致病菌并根据其敏感度选药。对致病原的种、属及其对抗生素敏感度应有一定估计,特别是目前临床微生物诊断和细菌敏感试验结果存在较多问题的情况下,主管医生对各种致病菌的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细菌对抗生素敏感度及其耐药性发展情况应有所了解,在未能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时也能做出基本正确的判断与处理。 2、分析感染疾患的发展规律及其基础病的关系。各种感染疾患均有其本身的发展规律。分析当时感染是处于原有的治疗无效、感染正在急剧恶化,还是有效而未能控制,病情有所加剧。这些对于是否改变治疗方向甚为重要,如前一种情况应及时换药,而后一种情况则应保留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改换其中个别药物以加强治疗。有无合并症、基础病的情况如何,对于选择抗生素与拟定治疗方案也有很大关系。对感染疾病的正确诊断是合理选择抗生素的基础。 3、熟悉抗生素的抗菌作用与药理作用特点。要合理选择抗生素必须熟悉被选择对象,对抗生素应了解其分类、各类抗生素抗菌作用、抗菌谱、作用机制、给药途径与方法等。

抗生素在儿科中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在儿科中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体现在药物的品种.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疗程是否与患儿的感染状况以及其生理,病理状态相适应。目的是有效控制感染,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当前滥用抗生素的情况非常严重,引起不少不良毒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细菌耐药性也大大增加,已到了非严格管理不可的地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主要表现有:1.不管感染还是非感染疾病,只要有病就用抗生素。2.不管什么感染,都用广谱青霉素,广谱先锋霉素。 3.不管疾病性质,大都用静脉注射,而且剂量过大,疗程过长。 4.不管抗生素的抗菌特点,常一天一次使用,还和其它药物如病毒唑,维生素,能量合剂混合在较大量液体中点滴, 5.使用一些在儿童期禁用,慎用或已被淘汰的药物。以上情况,必须纠正。 一.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必须掌握适应症并遵循安全和有效,经济的原则。 1. 病毒性疾病或估计是病毒性的不宜用,如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等。 2.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应尽早确诊后再对因治疗。 3. 对细菌感染患儿,选用适宜抗生素,适当的剂量和疗程,用药途径和合理的间隔时间,同时必须采用各种综合措施,纠正内环境紊乱。 (1) 给药途径:应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及药物动力学特点决定给

药途径,轻症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 (2) 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以窄谱,不良反应少,价廉者优先。注意剂量和间隔时间。 (3) 抗菌药物的更换:一般感染用药72小时(重症48小时)后可根据疗效,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抗生素。 (4) 疗程:一般感染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用药2-3天,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 4.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用药,易过敏和耐药,不允许擅自将全身用药制剂在局部使用。 5. 预防性用药应严格掌握指征,儿科在以下情况下可考虑预防给药: (1) 风湿病:用苄星青霉素预防,儿科剂量60万-120万u,每月一次。 (2) 流行性脑膜炎:对密切接触者常用SD,SMZco3日。 (3) 密切接触开放性结核病人的儿童用异烟肼3个月。 (4) 慢性疾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者,可按具体情况每2-3周用抗真菌药3-5日。 (5) 烧伤病人手术前后用药2-3天 (6) 外科手术:于麻醉时用一种抗生素静脉注入,可预防手术后细菌感染并发症。 (7) 婴儿室中出现细菌感染流行,按病原菌用药预防。

小儿和老年人抗生素及激素的合理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09514003.html, 小儿和老年人抗生素及激素的合理应用 作者:杜敏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25期 【关键词】小儿;老年人;抗生素;激素 DOI:10.14163/https://www.360docs.net/doc/809514003.html,ki.11-5547/r.2015.25.196 抗生素及激素在小儿和老年人体内的药物代谢过程与成年人是有很大区别的,小儿身体 器官发育尚不成熟,而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已经发生老化,所以在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种类和剂量。本文从各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小儿和老年人抗生素及激素的 合理应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抗生素使用中的不合理情况 临床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具体表现:抗生素滥用情况严重,不管是否感染都会用;不区 分疾病类型均采用广谱抗生素;通常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大剂量的用药,疗程周期长并且不 考虑疾病性质;忽视抗生素的抗生特点随意联合使用;使用不适合儿童及老年人使用的药物;与病毒唑、维生素等其他药物混合在大量液体中静脉滴注[1]。 2 滥用抗生素的后果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小儿和老年人的体内产生耐药菌株,一方面会引发较难治愈的感染性 疾病出现,另一方面会使体内产生大量的耐药菌,这些难以治愈的感染性疾病数量更多,被感染的机会也更多,用来治疗的费用自然就越多。比如绿脓杆菌,对于如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耐药性高达100%;肺炎克雷伯菌对16种高档抗生素(复达欣、西力欣等)的耐药性甚至都到了52%~100%[2, 3];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了万古霉素有效,其他抗生素均不生效。 3 老年人和小儿在抗生素选择上的原则 对老年人来说,安全有效是第一位的,治疗过程中要正确的全面的诊断疾病,并且了解老年人的整体健康水平,结合其身体状况和药物治疗史对症下药。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个体 的差异,密切观察情况并进行剂量等的调整,一般来讲老年人用药的剂量为成年人的3/4或 者1/2,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因为老年人往往身患多种疾病,所以也要尽量减少用药的种 类,以免引起各种不良反应[4]。同时要考虑到老年人肠胃功能不稳定的情况,一些肠溶缓释片可能会因为腹泻等情况吸收不好,或是由于便秘导致吸收的毒性加大,要定期进行酸碱平衡状态和肝、肾等功能的监测,有效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关于合理使用抗生素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一.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概念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药理概念为安全有效使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这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新启用抗生素在若干年内都会因病菌产生耐药性而失去原有效力,然而不正确的使用,更加重了耐药细菌的急剧增长。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量大、品种多、更新快、各类药品之间相互关系复杂,联合用药日趋增多,预防用药日趋广泛。因此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性仍逐年上升势头。合理使用抗生素需具体病人具体分析,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没有一个固定方案可在不同情况下套用。笔者认为合理选用与合理用药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二.抗生素的临床选择 1、首先要掌握抗生素的抗菌谱各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因此所选的药物的抗菌谱务必使其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否则就无的放矢,既浪费钱财,又延误病情。 2、根据致病菌的敏感度选择抗生素据有关的资料报告,其药敏试验情况如下: 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氨苄青霉素、氨曲南和羧苄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9.3%、86.7%和76.2%;对氧氟沙星、泰能、舒普森敏感率最高,均为100%;其次是头孢哌酮和丁胺卡那,敏感率均为96.8%。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交沙霉素、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7.5%,86.7%,86.7%,84.7%;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对丁胺卡那的敏感率为81.8%。 铜绿假单胞菌对西力欣、先锋霉素Ⅴ号耐药率均为100%,其次对氯霉素、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1.2%、87.5%;对环丙沙星、舒普森的敏感率最高,均为100%,对丁胺卡那、头孢哌酮、复达欣的敏感率,分别为93.5%、88.9%、83.9%。 以上调查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根据感染疾患的规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重症深部感染选择抗菌作用强,血与组织浓度均较高的抗生素。对于早期金葡球菌败血症,头孢唑啉血浓度与组织浓度均比头孢噻吩高,其半衰期也较长,因此感染部位可达到较高浓度,所以深部感染时应选用头孢唑啉。 4、根据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选择抗生素。 (1)吸收过程口服吸收完全的抗生素有氯霉素、氯洁霉素、氯林可霉素、头孢唑啉、头孢立新、阿莫西林、利福平等;青霉素类易被胃酸破坏;氨基甙类、头孢菌素类的大多数品种、万古霉素,口服吸收甚少。近年一些新的长效口服抗生素如新型头孢霉素、新大环内酯类;还有第4代喹诺酮类:妥舒沙星、斯帕沙星、左氟沙星等抗菌谱广、活性强、组织渗透性好的品种上市。 (2)分布不同的抗菌药物其分布特点亦不同,氯洁霉素、洁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氟喹诺酮类中的某些品种在骨组织中可达较高浓度。在治疗骨感染时可选用上述骨浓度高的抗菌药物。有些药物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好,在脑膜炎症时脑脊液药物浓度可

2018年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知识培训

2015年合理使用抗生素知识培训 培训材料 主讲人: 培训对象: 培训地点: 培训时间: 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材料 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适应症,绝不能滥用抗生素。 抗菌素只适用于“两菌四体”,即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单纯病毒感染性疾病及非细菌性发热应视为抗生素使用的禁忌症。上呼吸道感染及咽痛、咽炎,大部分是病毒感染所致,因此这类疾病一般无需抗生素。如能核定细菌,最好做药物过敏试验,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但如果受条件或病情危急,亦可根据感染部位和经验选用,然而可靠性较差。而目前各级医疗单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所致,不要将抗生素作为退热“万能药”,只要一见到感冒发热的患者就使用抗生素。 二、严格控制新品种和昂贵抗生素的使用。 滥用昂贵新品种抗生素,会加速耐药菌的产生,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临床治疗疾病产生不良的后果。在临床工作中本

来一线抗生素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要使用二线、三线抗生素,更不能因患者及家属的要求而不坚持用药原则,迁就患者,只有根据临床上的实际需要,其他抗生素又无法控制感染时,才能考虑用新品种或昂贵抗生素。 三、应用抗生素不应该盲目下药和更换,遇到病情应尽力找出病原微生物,针对性用药。 疑为细菌感染的,除非病情危急,不轻易立即使用抗菌药物。例如:G+球菌的肺炎球菌,可选用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如使用某种抗生素疗效不好,要全面分析考虑是否药物剂量不足,用药时间短,给药途径不当,全身免疫功能等因素,如与此有关只要对这些因素加以调整,对症选择,疗效就会提高,避免造成药物浪费。 四、预防性用药必须严格控制。 在一般情况下不要随意把抗生素作为预防感冒用药,对那些不明原因的发热,无明显细菌感染指征的,不要使用抗生素。不论病情需要与否都使用抗生素来提高保险系数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五、合理停用或换用抗生素。 在临床上停用抗生素的指针是体温正常,血象正常,临床症状消退72~96h(3-4天)等。重症感染可以适当延长,若抗生素疗效不满意时,急性感染可以于48~72h(2-3天)后考虑更换抗生素。 六、注意联合用药的合理性。 联合用药要有可靠的依据。定的指征是:病情特别严重,如败血

儿童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儿童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发表时间:2011-06-23T17:06:34.19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孙凯[导读] 目的:了解儿童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孙凯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儿童抗菌药物的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联合用药中的重复用药、抗菌药物疗程过长、配伍输液选择不合理及用法不当等,发生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是消化系统反应、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结论:明确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合理应用考评,是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可行方法,从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146-02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开发的发展迅速和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药物滥用和不合理情况已经非常突出,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医务人员的大力关注。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儿童的用药情况更应该受到重视。为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2010年1月-12月我们对收集的儿童抗菌药物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各类别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临床表现, 为临床安全、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全年各家医院、卫生所、药店医师、护士、药师呈报的所有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及不良反应报告。 1.2方法: 将所收集报告中年龄在8个月-5岁,平均年龄3.25岁的2245例患者资料的药物使用状况、不良反应情况等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2结果 2.1药物使用概况: 2.1.1 抗菌药物使用概况所有患儿在院期间共使用了抗菌药物12种,其中前5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头孢替唑,静滴456例,联合681例,总使用率50.65%;美洛西林钠单独使用298例,联合421例,总使用率31.63%、阿奇霉素静滴205例,联用374例,总使用率25.79%、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单独162例,联用208例,总使用率18.48%、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单独82例,联用113例,总使用率8.69%。 2.1.2用药合理性评价鉴同类药物联用或重复用药1614例,占71.89。抗菌药物使用过长1394例,占62.09%。用法不合理985例,占4 3.88%。剂量过大320例,占1 4.25%。剂量过小242例,占10.78%。 2.2 不良反应 2245例报告中,发生不良反应472例,发生率为21.02%。其中男性209例,女263例,男女之比为1:1.26。 2.2.1 发生不良反应药物类别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中,头孢类84例,占17.73%;大环内酯类77例,占16.35%;碳青霉素类25例,占5.26%;克林霉素类16例,占 3.39%,其他类58例,占12.34%. 2.2.2 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系统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厌食等)275例,占58.26%;过敏反应(包括皮疹、瘙痒、过敏性休克、发热、寒颤等)82例,占17.37%;神经系统反应(包括头痛、抽搐、烦躁、多汗、口干、腿痛、颈部痛等)42例,占8.90%;呼吸系统(包括呼吸困难及憋气等)39例,占8.26%;心血管系统(注射部位疼痛、潮红、血管神经性水肿等)31例,占6.57%;其他3例,占0.64%。 3讨论 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特别是广谱抗菌素在重症感染中常常联合应用,在疾病的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个体差异、长期大剂量使用或者滥用,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比较大,联合应用的构成比比较高,在使用的抗菌药物中,以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为主,2245例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2%,男女比例为1:1.26,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头孢类(17.73%),第二大类大环内酯类(16.35%),处于第三的是碳青霉素类(5.26%),这与该类药物的抗菌谱比较广,应用范围比较广有关。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为主,其次为过敏反应,这可能与小儿的生理发育特点和消化系统反应与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在临床上最易直接发现和观察有关。 总之,小儿还处在生产发育阶段,对许多药物都很敏感,临床医师在抗菌药物选择上一定要遵循安全,有效、合理的原则。参考文献 [1]刘玲玲, 吕世臣, 李美英, 史大丽.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0, ( 03 ) [2]巫海英.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的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9):119-120作者单位:150010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哈尔滨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