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

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多次强调,学校要均衡开课,学生要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地理学科具有不可推脱的责任。鉴于当前初中学段地理教育的现状,要想求得教与学的良好效果,须随时掌握学生的各种情况,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启迪学生的智慧、点亮我们的课堂,让同学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本人执教初中多年,下面我就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地理教学,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教学方法设计等三方面进行总结,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做法和体会。

一、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地理教学

教育学和教学法都是以心理学为理论依据的,心理学认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是主要的心理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活动,探索其学习地理的心理活动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富有成效地进行教学。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教学方法的“注意效应”

心理学认为,注意是心理过程进行时的一种状态,是

心理活动的调节机制。经常对学生进行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加强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注意学习对象。尤应结合学生具有爱动、精力分散的特点,利用“无意注意”的积极因素吸引学生,使之保持饱满、积极、稳定的学习情绪,减少枯燥感。为此,可采用下述方法:(1)象形图形注意法:如朝鲜半岛轮廓似一只白兔,意大利比喻为一只长统皮靴,在丰富的想象中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2)读图记忆注意法:如在判读亚洲轮廓时,要求学生查图,快速记图,写出1――6个国名,全体学生迅速定向注意,处在兴奋状态。

(3)趣味性注意性:如马来西亚主要物产,要突出世界之最的物产,在地名和物产的教学,插一点地名来历,咖啡、橡胶的趣味故事。

2、教学内容的“智能效应”

心理学认为,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是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在知识的运用中发展起来的,地理教学在让学生掌握系统“地知”过程中,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智能的发展,能促使学生寻求新的知识,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3、强化主动性与学生的“反馈效应”

心理学指出,把学习动机充分调动起来,就是要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经形成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其成为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方法上运用及时反馈,自我反馈,调节反馈和积极反馈等,了解学生感知是否正确,理解是否深刻,了解作业正误,成绩的好坏,应用知识的成效,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4、地图直观性与学生的“感知效应”

感知、感觉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运用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主要、最简便、最常用的直观手段。地图把地理事物加以形象化,使它具有“感知优先性”,并具有“空间感知性”,展现的地图使得感知具有可行性。学生边指图边说、边读图边想、教师边指图边问、边绘图边讲还可以穿插描图、填图、补填等活动,提高“感知综合性”。

二、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当前,初中地理做为所谓“副科”的现象仍然存在,许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地理素质,这是地理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本人认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引言,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巧设疑问,唤起学习的兴趣

3、联系实际,激发学习的兴趣

4、注意教师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

5、引入学习的竞争机制

6、教学手段多样化,多角度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短暂兴趣。

三、教学方法设计

初中地理教材内容与结构的变化要求教学方法亦应有相应的变化。地理教师长期在同一环境下应用已为自己所熟悉的思维方式和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往往容易产生一种惯性,这种惯性对吸收地理教育新思想、新方法是极为不利的。一旦形成,不易改变。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有助于及时地、有效地处理和解决妨碍教学过程深入展开的多种矛盾,甚至又不必要地制造出新的更大的矛盾。教材结构上的文字表述,插图及各种活动的安排也不允许教师单方面的一讲到底。要根据教材内容、状况、班级特点和学校条件、学生知识和发展水平、地理课时、地理教师本人教学能力等情况,采用适宜的方法,才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才能够使学习材料生动形象,并体现其内在联系;才能够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提高思想品德等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根据初中地理教材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地理教学的教法应从启发式教学原则出发探索适宜的教法。地理有许多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