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与玛格丽特

《大师与玛格丽特》与《圣经》的原型研究

——以人物原型为主

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朱杨指导老师:韩晓清摘要《大师与玛格丽特》是俄国作家米·布尔加科夫最重要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将现实与圣经故事融为一体,大量引用圣经原型,其中不仅有《圣经》中的人物在不同时空的出现,而且有圣经意象与圣经主题在许多地方的运用。这部小说集圣经故事与作者的奇特幻想、现实讽刺于一体,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主要人物与《圣经》中相对应的原型人物的对比分析,以及小说中对圣经意象和圣经主题的运用,从而来揭开《大师与玛格丽特》这部充满强烈怪诞、讽刺色彩小说的神秘面纱,发现蕴含在这部小说中深刻的社会内涵。

关键词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圣经》,原型

ABSTRACT

Master and Margarita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work by the Russian writer Mikhail A. Bulgakov.Extensive Biblical archetypes have been applied in this novel, which combinereality with biblical stories, including thebiblicalcharactersin a differenttime and space, and

presenting the themes ofBibleand Biblicalimageryinmany parts.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Biblestories,the author'speculiarfantasy and satire bestows the novel withunique artisticcharm, which make it become the researching focus at home and abroad.To unveil the mystery of MasterandMaryMarguerita whichis full ofstronggrotesque, satire, and find thehiddenprofoundsocial reality behind the fiction,this paper attempts to do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of MasterandMargarita and the correspondingarchetypal characters in Bible, and also the applicationof the themes of Bible and Biblicalimagery.

Key Words:Mikhail A. Bulgakov, Master and Margarita, Bible, Archetype

绪论

《大师与玛格丽特》可以说是布尔加科夫整个创作生涯的一个总结,是他一生最杰出的作品。这部小说的创作前后历时十二年,经过八次修改,凝聚了布尔加科夫毕生心血。小说在三十年代已经脱稿,但是到了六十年代才得以与广大读者见面,一经面世即轰动文坛,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在俄罗斯,对这部小说的研究较为广泛深入,有分析人物原型的,也有寻求这部小说与宗教之间的关系的,还有的则用对比来发现它与另外一些作品的渊源。然而在中国,对于这部小说的研究则相对较晚,具有代表性论文有:刘亚丁的《谈米·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余华的《布尔加科夫与〈大师与玛格丽特〉》、周成堰的《大师与玛格丽特简析》等。近年来我国对《大师与玛格丽特》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对于该小说与圣经原型

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诺斯罗普·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提出了原型这一概念,“原型,就是‘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最基本的文学原型就是神话”①。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布尔加科夫对于圣经原型的重构,极大地丰富《大师与玛格丽特》这部小说的思想内涵,更加有效地凸显了其主题,有力地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大师与玛格丽特》与《圣经》的原型分析,来探索这部情节离奇,结构独特,充满荒诞、讽刺色彩的小说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

一、《大师与玛格丽特》的创作背景

布尔加科夫之所以能创作出《大师与玛格丽特》这部小说,与他个人的坎坷经历和当时俄国社会现实是息息相关的。

布尔加科夫的文学生涯可谓命途多舛,一路坎坷。初入文坛,他以自身经历写出一系列发人深省的作品,对当时社会上的诸多不良现象进行揭露和讽刺。但随着布尔加科夫的创作风格逐渐成熟,他与周围一些革命热情甚高、但缺乏理论文化修养的年轻人之间的矛盾日渐暴露。然而,真正给他带来巨大打击的是《白卫军》这部小说。由于根据《白卫军》改编的剧本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许多群众在为这部剧本欢呼的同时,苏联的一些政府和文艺界领导却认为这部剧是在为白军辩护,唱挽歌。在这种情况下,对布尔加科夫以及这部剧的谩骂和诽谤铺天盖地而来,不仅这部剧遭到禁演,布尔加科夫的其他作品也受到牵连。自此以后,除《青年医生札记》外,布尔加科夫生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第3页

前再没有发表过其它作品。然而,布尔加科夫并没有因为事业和生活受到打击而放弃写作,反而更加坚持自己创作风格和态度,他在明知自己的作品不能发表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开始创作《大师与玛格丽特》,从一九二八年直到病故,他终于创作出了这部饱含对人类生存命运深刻思考以及对现实社会强烈批判的魔幻现实主义巨作。

可以说,当时苏联社会的现实状况对于布尔加科夫创作《大师与玛格丽特》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十月革命、国内战争致使在苏联这个国家发生一系列无法想象的事情,这就为布尔加科夫充满荒诞和讽刺的创作风格奠定了良好基础。由于战争导致的社会动荡给广大群众的内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当时发生了许多奇闻怪事,这也为布尔加科夫的写作提供了可靠素材。其中,苏联政府在法令中承认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而在现实中却对无神论大规模开展宣传,甚至处决各种教会人员数万人,这深深震撼着布尔加科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布尔加科夫开始创作这部小说,他巧妙的将《圣经》原型引入《大师与玛格丽特》中,从而使其与现实形成一种对照和隐喻,使得小说不仅呈现出现实的映射,还充满着历史神秘感。

二、《大师与玛格丽特》的圣经人物原型

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以《圣经》中人物为原型的小说主人公在不同时空反复出现。以撒旦为原型的魔王沃兰德可以说是全书的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在小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魔王沃兰德这一形象不仅以《圣经》中的撒旦为原型,还具有《浮士德》中梅菲斯特的特征。小说中的沃兰德不似《圣经》中的撒

旦那般作恶,对抗上帝,反而相信上帝的存在,他“作恶”,只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惩罚那些不信上帝的自私、贪婪的小人。耶舒阿则是小说中又一重要人物,他是以《圣经》中的耶稣为人物原型,但在布尔加科夫的笔下,耶舒阿更多以一个普通的受难者的形象出现,而不是《圣经》中那个对人类实施救赎的圣子。在圣经故事里,彼拉多因处死耶稣而成为恶的代名词,然而布尔加科夫笔下的彼拉多虽是怯懦,但本性却是善的,他因处死耶舒阿被内心的悔恨折磨两千年,最终是耶舒阿的善让他获得救赎。

(一)惩恶扬善的魔王沃兰德

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魔王沃兰德贯穿全书,将小说的三条线索、三种时空巧妙地联系起来,对小说的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沃兰德这一形象源自《圣经》中的魔鬼撒旦,也带有《浮士德》中梅菲斯特的某些特征,然而经过作者的重构,沃兰德更像是魔鬼和上帝的统一体。

在《圣经》中,撒旦原本是上帝身边最强的炽天使,因为不愿臣服于耶稣基督而叛变,最终被基督击败,从而堕落为恶魔,被看作是与上帝力量相对的邪恶、黑暗的源头。在《圣经·旧约·约伯记》里,撒旦特指向人类施行诱惑与考验的“神的众子”①之一。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布尔加科夫将撒旦的这种“诱惑”职能充分引用到魔王沃兰德身上,但在作者笔下,强调只有人自身向恶时,魔王才诱惑、捉弄和惩罚人。

在瓦列特剧场的魔术表演中,魔王沃兰德对莫斯科的观众实施了诱惑。在魔术开始前,魔王沃兰德就说明了这次魔术是为了通过外部改变,看看“本市居民的内心是否发生了变化?”①。在“开妇女用品商店”的魔术中,观众被台上各式各样、各种花色的服饰所诱惑,纷纷扔掉身上的衣服,将台上华丽的服饰抢夺一空。可这毕竟只是个魔术,因此,在大街上出现许多只穿着内衣而狼狈不堪的妇女。在这场魔术中,魔王抓住了这些莫斯科妇女内心的虚荣,很轻易的将她们虚伪的外衣剥去,丑陋的灵魂随即展露无遗。另一场“变卢布”魔术则更加意味深长。魔王沃兰德将一张张扑克牌变成“真实”的卢布洒向观众,在莫斯科观众拼命的抢夺之时,只有报幕员保持着清醒头脑,称这只不过是魔术师的把戏而已,然而被金钱诱惑的观众却深信不疑,甚至产生了将报幕员脑袋拧下的恶念。在了解观众的想法过后,黑猫旋即将报幕员的头拧了下来。失去了脑袋的报幕员失声叫着“再也不敢了!”②。在这场魔术表演中,沃兰德得出了“这些人呀,人毕竟是人嘛。他们喜欢钱财,这也是历来如此的……”③的结论。

沃兰德的这一形象除了以撒旦为原型之外,还带有《浮士德》中梅菲斯特的特征。《大师与玛格丽特》开头就引用了《浮士德》中的经典诗句:“你到底是何许人?”“我属于那种力的一部分,它总想作恶,却又总施善于人”④。从引用的诗句就可以看出,与《圣经》中的撒旦相比,沃兰德身上还带有梅菲斯特的一些特征。然而,沃兰德

②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钱诚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28页

③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钱诚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28页

这一形象绝不是根据梅菲斯特依葫芦画瓢的,较之梅菲斯特,在沃兰德身上还体现出了上帝的特征。

在《圣经·旧约·约伯记》中,撒旦作恶是为了通过上帝使约伯遭到灾难,魔鬼本来没有直接使人类遭受灾难的权力,因为上帝才是一切命运的主宰。然而,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作者使魔王沃兰德拥有了这项权力,他可以如上帝般左右人类的命运。小说中,魔王沃兰德让不信上帝的“莫文联”理事会主席柏辽兹身首异处;让一心追求真正爱情的玛格丽特和大师获得内心的安宁,终成眷属;让痛苦近两千年的彼拉多获得解脱。

首先,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魔王沃兰德及其随从来到莫斯科以后,对这里的一些居民施以恶行,然而他都惩罚了哪些人呢?专干一些卑鄙勾当的剧院经理斯乔帕;对剧院经理位置图谋已久的财务经理里姆斯基,当他知道斯乔帕失踪过后,幸灾乐祸;柏辽兹的姑父在侄子死后来到莫斯科,对柏辽兹的死漠不关心,整天想方设法去得到侄子的那套住房;长期将变质的商品卖给顾客的小卖部经理索科夫;那些所谓的作家们,从没写过像样的文章,却对大师进行迫害。沃兰德使灾难降临到这些人头上,对他们施以恶行,完成以恶惩恶,从而表现出以惩恶为目的的作恶。然而,沃兰德对于善的表现则更为主动。沃兰德来到莫斯科,对一些不良现象与丑恶行为揭露与惩罚的同时,还帮助了深陷困境的大师和玛格丽特获得永久的安宁。大师在被迫害后采取了消极逃避的方式,沃兰德原谅了大师的这种懦弱的行为,让他与玛格丽特相见,并且带领他们去往永久安宁之地,最终使得一对

有情人终成眷属。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魔王沃兰德虽是撒旦的化身却还行使着上帝的拯救职能,从而通过拯救达到扬善的目的。

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沃兰德虽是“作恶”,但更为重要的职能在于惩恶扬善以及对人类进行考验。布尔加科夫笔下魔王沃兰德的形象并不邪恶,反而致力于惩治邪恶;他并不背弃上帝,反而通过上帝的职能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他并不是光明世界的对立者,更像是带领人类进入永世安宁世界的引路人。

(二)颠覆传统的耶舒阿

在“小说中的小说”这条线索中,布尔加科夫塑造了小说中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耶舒阿。“小说中的小说”是布尔加科夫对《圣经》中耶稣受难与复活故事的重写,作者在原来的故事中加入了很多新的描写,并且对圣经故事进行重新构建,在小说中形成一条独立的线索。耶舒阿这一形象源自圣经故事中的耶稣,然而经过布尔加科夫对圣经故事的重构,小说中的耶舒阿与《圣经》中的耶稣则产生许多不同之处。

在基督故事里,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他降临到人间是为了把人类从罪恶中解救出来。可是,小说中的耶舒阿是这样描述自己的身世的,“我不记得父母是谁。听别人说,我父亲是叙利亚人……”①,他居无定所,孤身一人在各城市之间流浪。从外貌上比较,小说中的耶舒阿与传统基督故事里的耶稣有很大区别。小说中对耶舒阿的外貌描写是这么说的,“一个二十七岁上下的男人,穿着已经被撕破的浅

蓝色旧长衫,头上包着白布,前额部位用一条细带子缠住,两手反剪,左眼一大块青斑,嘴角结着血痂”①。这分明是一个普通人的外貌,与浑身散发光彩的耶稣有着天壤之别。耶稣在进入耶路撒冷时,人们称之为“先知”,成群结队的向他欢呼,而耶舒阿来到这里的时候,只有利未·马太一人跟随,并没有人向他欢呼。圣经故事中的耶稣能够使哑巴开口说话,让瞎子重见光明,聋子恢复听力,甚至可以使死人复生,然而布尔加科夫笔下的耶舒阿只不过是个普通的流浪汉,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点神的光辉。在小说中,耶舒阿在本丢·彼拉多的审讯下表现得十分紧张,极力表示自己愿意好好回答,甚至央求彼拉多释放自己,这与《圣经》中那个神一般高高在上,与人世充满距离感的耶稣可谓相去甚远。

布尔加科夫在小说中有意的改变了传统的耶稣形象,刻意给读者呈现出眼前这个看似与普通人无异的耶舒阿,然而正是通过对传统耶稣形象的重塑,反映出了作者本人对于基督的独特理解与认识。小说中的耶舒阿虽不像基督耶稣充满着神圣光辉,无所不能,高高在上,但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他否定基督人心恶,世人皆有罪的观点,而是认为善是人类生来即拥有的,每个人都是善人,世上没有恶人。他有着能预见的天赋,却不像耶稣宣称自己为基督。耶舒阿的外在给人的感觉与普通人并无不同,但内在的精神却给人一种光明与希望。通过对耶舒阿形象的塑造,布尔加科夫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现实问题的看法,他认为莫斯科人的道德落败是用暴力解决不了的,只有坚信善,

用善的力量消除恶,那么才会建立起真理的王国。

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耶舒阿这一形象内容虽然不多,却是整部小说的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对所有人心怀善意,即便经受着种种磨难与苦痛,甚至是面临死亡,他所关心的仍是别人,他流浪于各个城市之中,宣扬善道,直至死亡仍坚持着人心向善的道德理想。在耶舒阿的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真正的“救世主”的形象,更反映出布尔加科夫对于基督的独特认识与理解。在这部小说中,布尔加科夫将自己的全部道德理想寄予耶舒阿的身上,使耶舒阿这一形象成为作者为整个社会所寻求的精神象征。

(三)忏悔千年的总督彼拉多

在《圣经》中,我们不难分辨耶稣与彼拉多之间孰轻孰重。耶稣因受难与真理而成为永恒的救世主,而彼拉多因处死耶稣成为永远背负骂名的恶人。但是在《大师与玛格丽特》的“小说中的小说”这条线索中,彼拉多则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其重要性与耶舒阿不相上下,从总体上来看,彼拉多更成为理解这部小说的一个关键性人物。

在《圣经》中,对彼拉多的记载只不过是寥寥数笔,他迫于压力处死耶稣,然后通过洗手来表示自己不对耶稣的死负责。从此,彼拉多就背负起了千古罪责,成为残酷、伪善的代名词。不过,在布尔加科夫笔下,这个在原著中并不起眼的小人物,被塑造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情感和复杂内心世界的有血有肉的形象。彼拉多在小说中刚出现时,严重的“偏头疼”就困扰着他,发作时疼痛难忍,无药可治,只能尽量不活动头部。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召见了耶舒阿。经过一番审

问,耶舒阿不仅使彼拉多的“偏头疼”有所缓解,而且耶舒阿内心纯粹的善和对真理王国的坚信深深地触动了彼拉多,将他内心深处善的一面唤醒了。彼拉多试图挽救耶舒阿,但由于自身的怯懦与宗教的压力而未果。当死刑执行的那一刻,彼拉多的良心被永久的宣判。原本他还装作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说,总督怎么会为了区区流浪哲人的生命而断送自己的前途,然而此时他却宁愿断送了。他想法设法减轻良心的负担,试图弥补自己的过错,他让手下杀死出卖者犹大,但这一切都于事无补了,他的良心找不到避风港,他永远得不到内心的安宁。此后的两千年,他为此痛苦煎熬,为处死耶舒阿饱受良心的谴责,在头痛和失眠中度过了一万二千个满月之夜。乃至最后与耶舒阿一同走在月光路上时,他还在请求耶舒阿证明“死刑没有执行”,尽管这个时候他对怯懦已经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它是人类最大的缺陷。多少人由于一时怯懦而造成终生悔恨,又由于怯懦而遭受原本可以避免的灾难。因此,布尔加科夫不允许彼拉多如《圣经》中记载的那样轻易洗手自洁,而是用良心对他进行两千年的折磨,这样严厉的惩罚具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布尔加科夫笔下,原本无关轻重的彼拉多被刻画成为一个拥有复杂内心世界和丰富情感的形象。通过对小说中彼拉多这一形象的塑造,揭示出人类最可怕的缺陷——怯懦。由于怯懦,彼拉多已经被折磨了一万两千个夜晚。由于同意处死耶舒阿,彼拉多饱受责骂,现在后悔不已。小说中对彼拉多的塑造极大的丰富和深化了《圣经》中原本的形象,布尔加科夫对彼拉多的重构更多的与人类本性相结合,从

而给我们以深刻的思想启迪。与此同时,在对彼拉多人物形象的书写中,反映了作者对当时莫斯科社会道德困境的思考。与其说彼拉多是残酷凶恶的,不如说他是一个无力追随真理的悲剧性人物。冷漠、怯懦与其说是彼拉多的个人特点,不如说是整个社会的共同特征。由此,彼拉多的怯懦、忏悔、赎罪也就具有了普遍意义。他面对真理的矛盾与彷徨,也正是布尔加科夫对于整个社会的认识。

从上述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布尔加科夫的笔下,以撒旦为原型的魔王沃兰德不再是传统故事中那个只会作恶大魔王,他更像是魔鬼撒旦与上帝的统一体。他审判人类,却还拯救人类;他向恶人施以惩罚,也对善人给予救赎。耶舒阿也不同于《圣经》中那个上帝之子耶稣,布尔加科夫更多地将其塑造成为一个满怀着善意、真诚与宽恕的精神象征。而小说中彼拉多也不再是那个洗手自洁,“罪不在我,你们承担”①的残酷犹太总督。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一个因怯懦而千古悔恨的赎罪形象。通过布尔加科夫对《圣经》中这些传统人物改写,赋予了他们更深层次的含义。沃兰德的诱惑,使莫斯科居民虚假的面具被摘下,虚伪、丑恶的灵魂展露无遗;而耶舒阿的善则代表着布尔加科夫寄予道德沦丧的俄国社会全部道德理想;彼拉多的怯懦更是可以延伸为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特征。

三、《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圣经意象与圣经主题

《大师与玛格丽特》中除了有直接源于《圣经》中的人物外,还出现许多《圣经》中的意象和主题。在基督教中,水作为一种纯洁和

新生命的象征,不仅可以洗去人身上的污浊和原罪,而且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复活与新生;而火在《圣经》里一方面是圣灵的火,有着洁净和焚烧的功效,另一方面则是硫磺火,代表着神的审判和毁灭。《圣经·新约篇》中,耶稣来到人间,为人类赎罪,使人类再生,体现出基督“原罪”与“救赎”的主题。在小说中,布尔加科夫巧妙的将圣经中“水”、“火”等意象和“原罪”与“救赎”的主题运用于小说,从而更加凸显出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

在小说刚开始,流浪诗人伊万为了追赶魔王沃兰德,跳进莫斯科河里,出来后将圣像放在胸前,后又点燃蜡烛继续追赶。这一举动正是基督徒受洗的再现。伊万后来被当作精神病人送到了医院,在精神病院他成为了大师的学生,在大师的感化下意识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从此不再写诗。小说的最后,伊万已经不是过去的流浪汉诗人,而成为历史和哲学教授伊万·尼古拉耶维奇,而更主要的是他相信了耶稣的存在。就如同基督中的洗礼,莫斯科的河水洗清了伊万的罪,纯洁了他的灵魂,最终使他获得了新生。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阿扎泽勒烧毁大师居住的地下室时,说道:“燃烧吧,从前的生活,化为灰烬吧!”①玛格丽特也喊道:“化为灰烬吧,我的苦难!”②他们无法压抑用火来结束一切痛苦与罪恶的快感。火烧地下室后,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暴风雨,暴风雨过去,莫斯科空中架起一道七色彩虹。这火,这暴风雨就好似对莫斯科进行的末日审判,审判之后,相信上帝和真理的大师与玛格丽特进入永世安宁之地,再无痛苦与罪恶。

①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钱诚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83页

“原罪”与“救赎”作为《圣经》永恒的主题,布尔加科夫也将其运用于小说之中。小说中的“原罪”与“救赎”可以从莫斯科现实社会和本丢·彼拉多与耶舒阿的历史故事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在莫斯科现实层面。魔王沃兰德一行通过对莫斯科这座城市的造访,发现这里的居民虽然表面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了,然而内心却没有一丝信仰,他们并不认为有上帝的存在。在瓦列特剧院的两场魔术表演中,莫斯科的观众没有经受住物质的诱惑。于是魔王沃兰德得出了人就是人,他们历来都是喜欢钱财的结论。布尔加科夫认为,在无神论统治下的莫斯科居民完全生活在物质现实里,无神论笼罩下的莫斯科,是一个完全被物质化的城市。随后,魔王沃兰德对这些没有信仰,只是追求物质和个人利益,带着虚伪的面具生活的莫斯科居民进行了惩罚。通过惩罚,这些人得到了救赎:卑鄙下流的斯乔帕变得寡言少语,很少再与女人接触;里姆斯基辞职后当上了蘑菇采购站主任,因让莫斯科居民吃上了鲜美的蘑菇而广受赞扬;而瓦列奴哈在这期间变得态度谦和、有求必应,成为了一个很受欢迎的人。在魔王沃兰德造访过后,莫斯科出现了一片良好的景象,通过赎罪,他们找到了精神上的归属,最终获得了重生。紧接着是彼拉多与耶舒阿的历史故事层面。耶舒阿与彼拉多的历史故事是《大师与玛格丽特》与《圣经》关联最明显的一个层面,因为这是直接通过改写《圣经》中耶稣受难的故事而成为小说的一条独立线索。彼拉多本是残酷凶恶的犹太总督,由于内心的怯懦将耶舒阿处死,从此内心遭受着煎熬,不能平静。怯懦作为彼拉多的原罪使他经受了一万二千个夜晚的痛苦与失眠,

其间他试图通过杀死犹大来赎罪,然而内心的折磨并不能减轻。最终,耶舒阿的善让彼拉多得到了精神上的救赎。在小说的结尾,大师望着石椅旁的彼拉多喊道:“你解脱了!解脱了!他在等待你!”①自此,彼拉多获得救赎,重获新生。

结论

《圣经》作为基督教教义,不仅仅是一本宗教读物,更是西方文化永恒的源泉。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布尔加科夫巧妙的将圣经原型融入其中,再加之以天才般的重构,从而使这部作品在荒诞讽刺的风格中呈现出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映射。当布尔加科夫面对着道德败落,物欲横流,缺乏信仰的俄国社会现实时,他将所有理想都寄托于《大师与玛格丽特》这部小说之中,他希望人类能够摆脱虚伪,战胜怯懦;通过善的力量征服恶,唤醒人类的道德理想,最终建立真理的王国。《大师与玛格丽特》饱含着布尔加科夫对当时莫斯科的现实、苏联的社会以及全人类命运的思索,是二十世纪俄国文学的不朽之作。本文只是从原型的角度来分析《大师与玛格丽特》与《圣经》的关系,并从这种关系中发现这部小说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与现实意义。然而,《大师与玛格丽特》是一部值得我们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的作品,诸如叙述模式、宗教关系以及社会政治等都有待我们去不断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钱诚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2]《圣经》,联合圣经公会,1987年

[3]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4]诺斯罗普·弗莱,《伟大的代码》,郝振益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5]耿海英,《〈大师与玛格丽特〉与〈圣经〉》,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10卷2期

[6]刘亚丁,《谈米·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四川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7]刘亚琴,《被改写的福音故事:〈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古代章节》,《长城》,2012年12期

[8]孙睿超,《讽喻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原型寓意,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教育文化版第1期

[9]谢周,《荒诞世界中的困惑——论〈大师与玛格丽特〉的主题思想》,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答谢

本论文从开题到定稿是在张天佑、韩晓清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研究过程中,老师以其渊博的知识,严谨的学术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不断影响着我,使我能够顺利的完成这篇论文。在这里,我想向两位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随着毕业论文的完成,我的大学生活也即将告一段落。在这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也学会了为人处事的方式。在此,我对在大学里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是你们使我不断成长,逐渐成熟,变得更加优秀。

最后,由于自身学术水平有限,本篇论文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