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绿色家电产品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绿色家电产品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绿色家电产品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绿色家电产品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保护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日益引起全人类的关注。海尔集团一直把保护人类环境,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关爱人类健康,提高人类生活视为己任。

一、家电产品绿色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际家电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正向高效、节能、环保、静音、健康、人性化等方向发展。概括来说,国际家电产品的发展不仅追求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格,而且还要顾及产品的环境行为。也就是说,人们不仅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还要购买环境行为,把个人的消费和身心健康、居室环境质量、区域生态环境、全球环境问题都联系起来。以此形成家电绿色化发展的大趋势。综观国家家电产品绿色化发展基本分为以下六大发展趋势。

1.国际履约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为了约束各国的污染状况,保证全球公民的利益,国际上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协定。如《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即《蒙特利尔议定书》。

这意味着家电生产厂家将逐步替代氟氯烃制品,由此带来的是对家电技术结构的全面调整及技术升级。如无氟冰箱、无氟空调等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将是家电制造企业发展的主题之一。

2、可再生、回收利用类

究竟怎么处理旧电器令广大消费者伤脑筋,从环保以及社会资源再利用的角度看,专家们也在动脑筋。随着环保问题日渐得到重视,废旧电池的危害被列出之后,已经设有专门的回收渠道,废旧家电的回收问题也提上家电企业发展的议程。家电制造材料复杂,有些家电材料还含有化学物质,废弃后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而是作为城市垃圾焚烧、埋掉,必然会对大气、水源、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电冰箱的制冷剂和发泡剂是破坏臭氧层物质;电脑电视的显像管属于爆炸性废物;荧光屏为含汞废物……可以说处理不当的旧家电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危害着实不可小视。另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资源再利用的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废旧家电虽说既废又旧,但其中含有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塑料、玻璃等都是可以再利用的资源,一些不受使用年限制约的零部件,如果经有效措施处理后重新组装也能节省一笔不小的费用。对广大消费者而言,有效的回收渠道无疑能够带来更大的方便。尽管淘汰家电是必然的事情,但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似乎还未能达到为旧家电产品寻找合理归宿的地步。而回收废旧家电产品无疑是摆在企业和消费者面前的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无论从环境保护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废旧家电产品回收这个工作都是非做不可的。回收促进更新消费,更新促进生产。从而形成家电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类

这类绿色产品技术要求主要针对那些可引起区域环境污染的产品,如燃气灶具、燃气热水器、商业制冷设备、工业洗涤设备等。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对于某一特定区域其环境负荷骤增,当民用产品所带来的负荷突破环境承载极限时,区域环境质量就会急剧恶化,或损害周围地区人体健康或给地区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如工业区周围的水体富营养化,工业城市沿海的赤潮和城市大气污染,均是对环境高负荷产品限制力度不够的结果。节能低排放燃气灶具、电磁能灶具、太阳能热水器、工业超声波洗涤设备、无氟氧化碳工商用制冷设备等产品技术发展就是要引导企业产品向低环境负荷方向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提供多种途径。

4、改善居室环境质量类

进入90年代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近些年在我国出现的居室装修热就是其表现之一。在我国消费者逐渐走向成熟之后,居室环境质量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在消费中占据相当比重的决策因素。作为居室环境质量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居室内空气环境质量和噪音指标,尤其是居室空气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居室、家具、装修和购买家用电器时,更加注重其环境行为。要求一些空气净化产品具有除去和分解居室有毒、有害气体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具有较低的噪音等。

因此,如何开发消费者所关心的健康、安全的产品是家电企业义不容辞的职责,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战略之一。

5、保护人体健康类

这类产品区别于第4类产品的特点在于其环境行为还未引起中国消费者的普遍注意,属于相对高级的生活质量要求。例如,在家电产品各种污染源中,电磁污染作为第三大污染,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最大。有关专家指出,电磁辐射的危害不仅仅被量化,而且也已经被理论化了。科学家证实,当人体接受电磁辐射时,体内水分子会随着电磁场的转换快速运动而使人体升温。热效应可使人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记忆力减退等。对于新生儿,会出现智力低下、健康状况不佳等情形;就年轻的母亲而言,电磁辐射将使产前的准妈妈出现诸如头晕、精神不济等不良反应,使产后的母亲的皮肤受到损害。移动通讯产品、电视机、个人电脑等对人体的辐射,一般服饰中染料通过皮肤吸收对人体产生致癌性等等,这类产品基本上属于绿色技术中较前卫的产品,与传统产品有本质的区别,代表着一种潮流和发展趋势,也是目前家电企业中产品发展战略中比较注重的产品之一。低辐射电

脑、低辐射彩电、低辐射手机等产品的逐步开发和应用将逐步引导消费者淘汰传统产品。

6、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类

随着全球工业化经济的加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空调等家电产品逐步普及到居民家庭中。而由此带来的是这些大家电产品带来了耗电量的不断增长,成为家庭中的主要用电设备。而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电能生产方式仍是燃煤火力发电,这将导致燃煤电厂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和4亿吨二氧化碳气体,成为破坏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同时也带来燃煤等资源的急剧减少。特别在一些资源短缺的国家,资源、能源紧张成为每个国人面临的突出问题。而由资源紧缺引起的相关产品涨价,直接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由此带来了家电节能的强制要求。因此,开发低能耗的家电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于保护环境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二、海尔家电绿色化发展战略

伴随着中国家电业的发展,海尔集团在过去的17年中,不仅从单一的生产电冰箱的企业发展成为能够生产包括电冰箱、冷柜、空调器、洗衣机、热水器、微波炉、洗碗机、小家电、整体厨房、卫浴设备等全套白色家电的大型家电集团,而且成功地进入黑色、米色家电行业,先后发展了彩色电视机、计算机、掌上电脑、移动电话等产业;与此同时,在提高自身技术装备水平的同时,开拓了机器人制造产业。形成了海尔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2001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602亿元,是1984年创业时的17000多倍;出口创汇4.2亿美元,同比增长50%.

海尔集团的高速持续的发展,战胜无序竞争的法宝是创新。而企业的产品发展战略是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指南针,把握好企业产品发展战略对于我们正确

选择技术发展方向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我们海尔集团而言,家电产品发展的战略是持续不断地开发和推动家电绿色化工作。通过推行产品绿色化战略,不仅在传统的白色家电产业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成功地进入了黑色家电产业和信息产业。因此加强对家电产品绿色化战略的研究和推动显得尤其关键。

结合国际家电产品绿色化发展趋势,海尔集团绿色家电发展战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要大力发展CFC(氟氯烃类)替代技术及其应用。成功地在冰箱、冷冻箱等制冷产品淘汰臭氧破坏物质CFC、HCFC的替代使用。实现空调器HCFC物质替代工作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目前海尔已在部分空调产品实现了HCFC 物质的替代应用。

(二)推进节能目标的实现。制定主要家用电器产品能耗标准,逐步降低家用电器的达到最低能耗水平。现在海尔已在冰箱、空调采用了多种节能技术,如:变频控制、模糊控制、双循环制冷系统、系统优化、微孔发泡和真空绝热板等技术被应用于冰箱生产工艺中,有效提高了电冰箱、空调的节能技术水平。

但根据海尔科研人员的研究,通过开发和采用高效压缩机、先进的制冷循环以及改进制冷流程等使冰箱、空调的系统设计更为合理;运用模糊控制技术、智能化霜技术、变频技术;采用较为节能的新制冷剂;采用高效风机;对压缩机采用强制通风冷却;对冰箱、空调结构和管路实行最优化设计等设计和手段可以进一步降低冰箱、空调家电产品的能耗。由于节能冰箱、空调技术是一个综合技术,贯穿于冰箱、空调生产的各个方面,其水平将体现一个企业冰箱、空调设计、生产的整体水平。需要持续长期的研究和推动。这也是海尔推行绿色家电战略的核心之一。

(三)实现家电产品的材料回收和再利用。进行家用电器的回收、再生研究,并初步推广应用。重点研究和开发可回收、可降解、分解的新材料,并研究和开发对家电中含有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的回收和利用技术及工艺。例如,开发可降解塑料包装制品、无CFCS泡沫塑料产品等。

(四)开发降低污染危害的健康家电

在家电产品各种污染源中,电磁污染作为第三大污染,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最大。有关专家指出,电磁辐射的危害不仅仅被量化,而且也已经被理论化了。科学家证实,当人体接受电磁辐射时,体内水分子会随着电磁场的转换快速运动而使人体升温。热效应可使人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记忆力减退等。另外,家庭居室中由于家具和装修所产生的甲醛等有毒气体,或居室生活中所产生的烟雾、细菌等有害物,将都直接影响了人体健康。由此开发低辐射彩电、低辐射电脑、低辐射手机、健康杀菌空调、保鲜除菌冰箱等产品是产品发展战略的一个重点之一。

在海尔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以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为核心进行产品技术的创新和开发,这与家电产品绿化是一致的,因为家电产品绿色化的趋势是顺应国际家电发展趋势,同时也顺应了社会的需求。家电产品绿色化是海尔企业发展的核心已成为必然。

“资源有限,创新无限”,在人类地球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发展高效、节能、环保、静音、健康、人性化等绿色家电产品越来越显得重要。海尔在家电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的全过程注重环境行为,推行家电的绿色化。

海尔集团与环境保护

环境管理过程:

环境管理体系在国外早就被广泛推行,它的实施,能为企业节约能源资源、

降低能耗,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还能带来环境绩效的改变,在公众的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形象,提升企业形象及产品的形象;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能够提高企业自主守法的意识,促进清洁生产的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是在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同时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产品的出口交流,并最终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正是基于对以上几点的认识,早在1996年,我国还未正式实施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集团CEO张瑞敏先生就明确提出了要在我集团内建立、实施14001环境管理体系,通过14001认证的要求。1996年当年,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第一批申请14001认证的企业,于当年一次性顺利通过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拿到了14001认证证书,在此基础上,集团在海尔园内以冰箱为模式,在其它企业内推广14001认证经验,逐步建立14001环境管理体系。1998年,海尔集团正式按ISO14001标准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取得了14001认证证书。

在推行14001认证过程中作了以下改进

海尔集团以冰箱为试点进行ISO14001认证时,中国目前,集团的环境管理体系按14001体系的要求运行,每年制订目标和指标,持续改进环境管理绩效。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必须首先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主动守法。为此,海尔集团在制订环境方针时首先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在环境方针中明确指出这一点,并将环境方针通过宣传栏、文件发布会等形式宣贯到每一位员工;规定监理公司为集团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部门,进行项目建设时必须同时进行环保三同时建设;建立法律法规的识别与评价程序,在文件中明确集团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识别单位为能源公司,并要求下属事业部及时对法律、法规进行识别、评价。将适用于本集团及所属事业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时识别出来并严格遵循。以上各单位均严格遵循了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及时获取最新的法律法规。能源公司能够按程序文件的要求每季度都与环保专家进行交流,获取最新的法律法规并及时下发各事业部执行。同时,能

源公司还委托青岛市环境监测站定期对海尔园的污水、锅炉烟气、噪声等三项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均达到了国家允许的排放指标。

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各事业部均能按集团环境方针的要求,努力节能降耗,把节能降耗作为事业部的重要工作来抓,主要做法是在物耗管理中,建立推广投入产出模式,做好日常监控工作,以工艺定额为控制上限,对超耗及时向有关部门报警,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杜绝。将物耗管理工作更加细化,由以前的粗线条转化为精细化管理。一边抓投入,一边抓终端控制,逐点排查,对最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控制。通过上述方法,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加强节能、环保型产品的开发,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将环保要求与设计评审相结合,并将其转化为设计评审的标准。如空调开发研制出以R407C为冷媒替代R22的无氟空调,R407C的最大优点是对环境无影响,可有效地避免氟里昂对臭氧层的破坏;海梅公司借鉴欧洲标准开发的A级滚筒洗衣机,内外筒采用同心设计,内筒加大,与外筒的间隙减小,达到节水节电的目的,该款机型耗电达国际A级标准。冷柜事业部所生产的BD-390VF变频节能冷柜的节能指标也达到了欧洲A级标准。到现在为止,集团主要事业部均已通过了国家级节能认证。

海尔集团一贯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大,会在集团范围内推广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14001体系的运行对自己庞大的分供方队伍施加影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

环境绩效:

海尔集团自1996年在冰箱推行14001体系取得成功之后,于1998年在全集团内开始推行,又有8个事业部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现海尔主导产品已全

部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

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海尔集团形成了一个全面的环境管理网络,环境管理也不再是以前的末端治理,而是渗透到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全过程中。海尔正是严格按照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运作,组成了全集团人人参与环境管理的局面,因此,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进环境管理体系之后,海尔集团在产品设计上,突出了环保理念,为了推广无氟产品,我们还研制了节能技术,使环保产品增加了节能技术,以节能促使用户接受和使用无氟产品,此举获得了巨大的环境效益。现在,海尔集团冰箱和空调出口机都全部实现了无氟替代。为企业争得了占领出口市场的主动权。

海尔始终努力使集团的发展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统一,从而使环境问题不再是作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反而推动了集团产品的升级换代,开发出了大批环保型的家用电器。使得企业获得了利润,老百姓获得了利益,环境得到了改善。

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末端治理只是环境保护的一种措施,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污染,既不科学,又不经济。而ISO14000体系要求在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都采取前端控制的手段,通过预后,从根本上解决了治理问题。通过ISO14000管理体系的推行,将环境保护工作融入海尔产品的研发设计过程中,由此而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我们先后开发出节水65%的A级滚筒洗衣机、开发了具有排水可自动回收、重复利用的洗衣机,该洗衣机通过特设的“回收选择”程序,可有效的将漂洗脱水所未充分利用的水进行回收,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节水的目的。

在制冷家电产品中

我集团重点进行了无氟产品的研制开发,1996年6月海尔绿色环保空调通过

了CE、GS认证,开始大批量出口德国及北欧国家,是国内第一家无氟空调批量生产、出口单位。1999年6月,海尔推出中国第一台数字变频空调器“新超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直流变频技术,生产的产品高效节能,与普通空调相比节能48%。并在当年成为被上海能源研究所唯一推荐为“我国节能显著产品”。1999年9月举行的首次节能产品认证中,28种海尔空调产品,顺利地通过了认证,占首次通过节能认证的48%,获得了一致认可,并成为通过节能认证产品系列最多,规格最全的企业。

新型绿色环保制冷剂在海尔空调器公司研制成功,其各项性能指标满足了空调器的要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大批量的生产。所采用的HFC制冷剂,对臭氧层无破坏,打破了发达国家对空调器HCFC-22替代技术的垄断,为HCFC-22替代国家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HFC-407替代空调器于1998年在海尔研制成功,成为国内第一台绿色环保空调器,目前海尔HFC-407空调器已累计出口达5大系列8万多套,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的替代方案。

海尔冰箱在节能环保方面更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欧洲各国政府为了提倡环保节能意识,从很早就开始提高家电产品能耗的方式实施技术壁垒.1999年初,海尔冰箱达到欧洲A级能耗标准,获得德国、荷兰等国家政府颁发的50马克补贴.最近,海尔冰箱6个型号的产品又率先达到A+能耗标准,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政府规定,消费者购买达到A+标准的冰箱,政府补贴100欧元.而A+标准比A级标准更加节能20%--30%.

在工业“三废”治理方面

一方面,海尔不断利用先进的生产工艺,通过14001管理体系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一方面,加强污染治理工程的同步建设,在大到治理喷涂废水,小到电脑线路板废水治理工程中,通过整合市场资源,均使污染物得到了有效的治理。2002年,海尔集团投资150万元,对工业区污水进行增容,采取积

极的全面的处理,保证了废水达标排放。此外,在减少污染物循环利用方面,海尔集团积极地对中水进行回收再用,投资35万元左右对生产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提高了中水的回用率。这样不仅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而且还充分利用了水资源,企业取得了环境改善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双赢效果.

海尔集团努力使开发的工业园与环境相协调,坚持高标准,环保化。在海尔工业园和海尔开发区工业园的建设中,我们边施工边绿化,整个工业区绿化面积达35%,取得了良好的景观效果。现在,海尔园内风景如画,草木成荫,道路规正,人、车行走有序。

1984年至今18年间,家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而海尔却始终保持了高速稳定的发展势头,秘密只有两个字:创新。创新是海尔文化的核心,海尔,不是“居安思危”,而是“居危思进”。通过创新,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综合利用,海尔的环保型家电产品,已销往160多个国家。海尔正在成为世界的海尔,成为全球知名的品牌。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究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究 近年来,私营企业发展速度虽然很快,经济实力也逐步增强,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内容提要:私营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的热点之一。论文以着名的民营企业苏宁集团的成功,阐述只要正确运用政策、抓住机遇、科学管理,私营企业一定会有光明前景,同时也必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论文旨在阐明在新时代里,人们要敢于直面挑战,突破旧观念,私营企业也会大有作为。 关键词:私营企业持续发展 引论 闻名全国的苏宁电器连锁集团始创于1990年,历经十余年的艰辛、奋力拼搏,苏宁现已发展成为年销售规模80多亿、上缴税收过3亿元、员工万余名、连锁企业遍及全国24个省市地区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集团。先后获得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之一、全国民营企业10强、全国连锁企业10强、中国商业企业名牌企业、江苏省着名服务商标等殊荣。 更可喜的是自1995年起,是苏宁率先在中国家电流通领域尝试连锁经营的模式。在江苏省内及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成都、合肥、杭州、西安、深圳等地以直营和特许形式建立了数百家连锁店。自2000年苏宁确立了以综合电器升级,连锁扩张提速为战略的二次创业阶段。2003年在南京山西路开设18000平方米的专业自

营旗舰店堪称亚洲电器单体店之首,这意味着苏宁电器从空调专营到综合家电经营,再到信息家电拓展的第三次腾飞。在经营品类上,苏宁在做大做强传统家电的同时,大力培育信息家电;在连锁网络建设上,苏宁坚持以时间换空间、数量决定质量,快速建设苏宁在全国的连锁网络。如此种种,我们作为消费者的同时,也见证了苏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苏宁集团从当初的“小个体”铸就成今日的辉煌,它成功地昭示了我国私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政策的开放,法律的完善是苏宁形成的根本 苏宁的诞生,绝非偶然,它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逐步完善。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中产生了两个重大的变化:一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替代计划经济,二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替代单一公有制经济,二者密不可分的。私营企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对我国政治、社会、人文等已产生长远的影响。更据资料显示,浙江、贵州、重庆等省、市的工商联合会会长由私营企业主担任。在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六”大上,至少有7位私营企业主党员的代表。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们进一步的强调要毫不动摇的发展私有制经济,而且提出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共同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之中,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据此,我们不难看出私营企业在我国正稳步地、持续发展,同时,关注私营企业的未来发展理应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热点和重点,我国私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8)_调查研究.doc

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8)_调查研究 有产业布局上的合理调配,以达到组团式城市群在结构上与功能上的完善,以此去获劝发展红利”。即从知识互补、人力互补、技术互补、产业互补和设施互补中,降低交易成本,克服市场壁垒,取得协作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形成良性网络,最终享受发展红利为区域带来的整体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构建组团式城市群过程中,必须逐步实现三类经济社会的根本转变。 l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解决城市化成本的基本出路。 在未纳入组团式城市群范围时,土地是作为第一产业(以绿色植物作为初始生产力的存在形态)的载体而存在,其基本属性是作为资源,加上其他自然投入(如水、太阳光)和劳动力投入,形成了农业的初始生产力。当土地纳入到组团式城市群之后,其功能形态和使用价值将会发生根本变化,从原先以生产农作物为主转变为高资本型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 2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培育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城市化进程中一要在数量上将农民转变为市民,二要将农民的素质与积聚财富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将庞大的人口资源迅速转变为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本,是建设组团式城市群的本质要务。 3促进民间储蓄向民间银行的转变:逐步走向扩大“内投”的稳健方向

现在我国的民间储蓄已经超过10万亿人民币,与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大致相当,加上固定资产的占有,民间财富已经达到一个十分可观的地步,如何积极稳妥地将这个庞大的资本释放出来,转变为逐渐制衡外部投资额的程度,是推行城市化进程中扩大生产、解决就业、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和全面纳入市场体系的重要步骤。 十四、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七原则 研究报告拟订了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的七原则: (1)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规模、等级、互补、共生及其在国土空间布局中表达出的有序充填(空间谱);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结构、功能、协同、进化及其在时间序列识别上表现出的整体协调系统(时间谱)。 (2)在城市系统的内部结构中,各种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经济增长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各种人文因素等构成了城市综合体的等级性、共轭性、异质性、多样性。 (3)在城市系统的外部结构中,通过城乡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资金流等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特别是通过城乡的物质代谢过程、能量传递过程、信息反馈过程和优化配置过程,去培育区域的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能力。 (4)在系统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既要考虑区域承载力对于城市需求的制约,又要考虑城市发展对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力、扩散力、带动力。只有当一个城市向乡村的索取被该城市对乡村的回馈相平衡时,统筹城乡发展的运行才是健康的与合理的。 (5)宏观监控城市发展的“动力表征”、城市内涵的“质量

湘教版九年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节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现状,从而自觉树立 可持续发展意识。 【能力目标】了解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树立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 知识积累 一、请你选择(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后填在题后括号里) 1、我国“十五”计划纲要指出“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节约保护资源,实现持续利用”,“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和治理环境”,这说明我国() A、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 D、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2、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这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告。这一事实告诉我们()A、经济发展,必须以牺牲自然资源和损害环境为代价 B、必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C、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负责 D、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请你概括:(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一个道理)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回看到公共场所的长流水、长明灯,农村浇地时大水漫灌等现象。 3.我国由于森林被破坏,全国流失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长江、黄河每年带走泥沙量就26亿吨,相当冲走600万良田的表层沃土。探究园地 一、实践探究 .材料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材料二某镇地处山东省南部,原以土地肥沃、林网密布、河道纵横、生态环境优良、

可持续发展案例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例 第六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基本环节 明确目标(或考纲要求),确定重难点→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质疑解惑→基础闯关,潜能挑战→课堂小结,反思升华。 第一课时“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1.明确目标(或考纲要求),确定重难点 (1)明确目标(或考纲要求):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参加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做到知行统一。 2)能力目标:结合相关时政材料,综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性。 3)知识目标:①知道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的严峻性; ②知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③能简单阐述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2)确定重难点: 重难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正确的选择”既是本节重点,也是本节难点。 作为重难点的原因:之所以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作为本节的重难点,是因为:可持续发展内涵丰富,抽象程度较高,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再者,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们只停留在口头上,现实生活中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现象随处可见,理论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中学生尚未进入社会生活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引不起学生的重视。只有掌握了这一问题,才能使学生科学的认识、理解解决我国面临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展示丰富多样的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图片、视频、漫画、案例、情景故事等。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世界人口超过67亿,人口问题成为全球的重大问题”视频。 材料二:在3月22日“世界水日”即将来临之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面对全 球水资源开发问题,敲响九声警钟。(右图为孟加拉国妇 女在达卡水供应部门外手举空水罐抗议供水短缺。) 材料三:“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链接】 生:分组讨论图片、视频、漫画、案例、情景故事, 选派代表发言谈感悟、感想和体会。(学生讨论期间板书: 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概括总结: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三大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那么,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怎样呢?请同学们走进下面一组新闻和图片材料: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2008年8月26日,新疆南疆三地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在新疆喀什召开,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透露,在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新疆仍将是全国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地区。 据了解,目前新疆妇女总和生育率比全国高0.4左右,15至19岁妇女生育率比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这份年度报告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主题,集中讨论在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设计;对于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缓解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完成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成果。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要点 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从产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

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平衡的区域内,在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很高的态势下,在城市开发度达到中期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状况时,必须及时地将城市化战略转移到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支持

生产可持续发展产品的作用和意义1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农业。 二、生产可持续发展产品的作用意义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我们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 改变原有生产的产品方式及方法,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 决不能走为了生产产品就不顾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旧路。我们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 预防与治理结合, 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品转变。要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工业, 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为主体的生态农业, 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和“绿色服务”为标志的生态服务业。只有这样,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产可持续发展产品意义重大。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产品, 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为主体的生态农产品, 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和“绿色服务”为标志的生态产品作用重大,才能为人类及后代子孙谋福。 如何推动整个社会的产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进3个转变: 1、观的转变 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人与关系的转变 实例1 香烟产业创新出更多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的重要作用及成效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案

待中国作为一个一次性筷子出口大国这件事? 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流程图:一次性筷子大量使用——生产商为了牟取利益大量生产——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所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2)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提出问题:我国的资源状况是什么?引导学生总结。 小结:通过活动导入,结合课文中“相关连接”和“名人名言”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自然资源形势及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真正认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联系前面学过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今天学习的资源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板书) 学习目标2 活动二:牧场的发展方案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活动三: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活动二,引导学生在探讨其三个观点的基础上,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广告。 看投影,师生共同赏析几条好的广告语:“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通过欣赏对比帮助学生了解公益广告的一些基本特点,鼓励学生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广告语设计完成后,分别在可堂上进行交流、评比,评出优秀作品贴在教室的选出栏中。 2.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课文的“相关链接”,引导学生总结: 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引导学生在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国情,我们在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实施什么战略? (2)看投影,如何更好的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4.活动四:以矿产资源为例,让学生认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性,提出问题: a如果旧的矿产资源已经消耗完毕,新的能源又没有及时被发现或发明出来,人类会面临怎样的境遇。 b如果自己国家没有了资源,单纯依靠国际市场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c如果资源在我们这一代手中用完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 引导学生讨论回答。使学生达成共识:即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小结:重点从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这一国情出发,讲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的发展道路。 活动与探究(看投影) 课本P58生态农业循环图: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现状,展开讨论: 1.你认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是什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2.发展循环经济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的什么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5学习目标3 为了更好的发掌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国家和个人应该怎么做?国家:①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②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 个人:①树立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意识。②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水电,垃圾分类等。③积极与一切破坏可持续发展的

可持续发展报告第一章综述

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 第一章综述 第一节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就全球而言,中国同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即:“可持续的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认为,要达到可持续的发展,涉及国内合作和跨越国界的合作。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走向国家和国际的公平,包括按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发展计划的轻重缓急及发展目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此外,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从而导致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持续经济增长与发展,这对于环境的良好管理也是具有很大的重要性的。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再者,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联合国文件UNEP/,AnnexⅡ,1989) 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和贫穷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我们办一切事情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和良好势头。因此,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要开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代替传统的落后的发展模式,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在现阶段,要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的说课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设计,四、学法指导,五、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部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注重的热点。学生通过前面学习,已经了解了我国的人口、环境的相关知识,理解了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和环境形势。在此基础上,本框题将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能准确理解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协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付诸行动。为下一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框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包括: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我国资源的现状、特点及其严峻性;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理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水平目标:让学生参与活动,协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用实际行动保护水平目标环境、关爱自然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协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保护环境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这不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也将构成威胁。所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框题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理解不足,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不深刻,在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三、教法设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直观演示法:使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这份年度报告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主题,集中讨论在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设计;对于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缓解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完成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成果。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 究要点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 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 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从产业结构看,城 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 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 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亦可视为区域增长极),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 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一个重大标志,其增长过程与财富积累呈非线形的对应关系。中国 从建国开始的发展战略中就有“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主导思想,加上长期“恐城症”的制约,中国城市化50年的变迁,一直都在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2002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为30%,而中国城市化率尚未达到40%。至2000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12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40个百分点。虽然从1949年全国建市67个增长至目前的600多个,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措施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必要性和措施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措施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的,其目的是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问题的解决。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便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识。 为满足迅速增长的人口和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发展始终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世界发达国家单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引发了许多矛盾,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严峻问题。这些问题愈演愈烈,逐渐由局部发展到全球。从60年代以来,科学界开始探索走出困境的道路,提出了各种新的发展理论与发展战略。最终以8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世界各国的共同认可,逐步形成共识。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作出的承诺。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识,也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作出的承诺。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146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的第二次环境会议,发表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并签署几个单项环境保护公约。这次大会和通过的文件,提出了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大会以后,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的制定了本国的《21世纪议程》。同年7月,我国也开始组织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经过反复论证和讨论修改,于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并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业增加等严峻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中国现代化三步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凭借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局势的深刻把握,为中华民族重新走在时代的前列而提出和确立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三步走

企业战略-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来源

★★★文档资源★★★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战略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因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中心议题就是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或维持。那么,什么是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是指对于一个企业的整体发展过程来说,在各个市场环境中,当一个企业能够适时地实施相应的创造高度市场价值的战略,而其他任何现有和潜在的竞争者都无法同时成功地实施这些战略,而且也缺乏进行模仿或复制该企业战略所带来的全部收益的信心与能力时,就可以认为该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可持续性。本文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主要方面来自于七个方面: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战略资源、企业核心能力、企业战略能力、企业家能力、企业文化及持续性创新。下面依次对这些来源因素进行描述。 一、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 企业总是身处于某种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企业所处环境对于竞争优势的获得及发展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第一,企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源自某种突发性的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这种变革打破了原先市场的平衡;第二,企业外部环境本身并无任何变化,但企业对环境特点的认识产生了变化或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与能力发生了变化;第三,上述两者的结合。产业环境对竞争优势的获得和维持的影响力取决于他本身的变动性,不同产业环境之间的变动

性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的产业环境状态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也不相同。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能够明显地影响企业市场行为的效率,由此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竞争优势的创造与维持。一般来说,每一个企业都身处某种外在环境之中,宏观环境主要通过产业环境对企业产生影响力。产业环境相对于宏观环境而言,对个体企业具有更大和更直接的影响,这是由于宏观环境一般不直接影响个体企业的决策与经营绩效,而是通过产业环境产生间接影响或发展作用。由此,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外在条件。 二、企业战略资源 尽管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对其盈利水平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力,但是相比较而言,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素质更为重要。企业素质实际上就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外在表现。因为,企业在产业内的相对市场优势的根本基础或源头在于其素质,或者说企业的市场优势实际上是其相对资源优势的市场反映或表现。尽管每个企业都拥有或控制某些资源,但是只是其中的战略资源才能够为竞争优势可持续性创造做出显着贡献。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战略资源在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从理论上讲,某种既定环境对身处其中的所有企业应该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影响。导致企业之间经营绩效差异或竞争优势的有无与强调的原因不仅在于其所处的产业环境,更在于其自身的素质。企业素质表现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运作效率。产业环境只

专题16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环境国策含解析

专题16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环境国策 1.(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鄂州卷))欣赏右边的漫画《虚惊一场》。漫画反映了A.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 B.解决环境问题是当前我国的中心工作 C.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就必然产生环境问题 D.我们应该先保护好环境,再发展经济 【答案】A 【解析】 考点:保护环境 2.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当前人民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废物利用、绿色出行、拒绝过度包装、停用一次性餐具……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 ①自觉履行法定义务②自觉履行道德义务 ③追求独特生活方式④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碳生活方式,这是自觉自愿的行动,所以属于道德义务,也是责任感强的表现,所以②④是正确的,①是错误的,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道德义务不是法定义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考点:保护环境 3.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对如图漫画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①治理污染,迫在眉睫 ②保护土地,综合防治 ③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④守卫家园,征服自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漫画反映了我国的污染很严重,即将污染到土地上,所以治理污染,迫在眉睫,保护土地,综合防治,①②是正确的,③在漫画中没有体现,④是错误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征服自然是错误的,排除,故选A。 考点:保护环境 4.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价格便宜,环保快捷的共享单车出现后迅速席卷全国,今年5月,共享单车在孝感城区也悄然现身,然而,伴随共享单车的迅速发展,乱停乱放,恶意破坏,据为己有等不文明现象也开始出现,有网友称之为“国民素质的照妖镜”,针对共享单车使用中出现的种种乱象,下列建议你赞同的是() ①限制发展,坚决取缔②自尊自爱自律,提升文明素养 ③完善规范,加强监管④严打违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D. 【解析】 考点:保护环境 5.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常德卷)) 2017年4月9日,以“产业美、环境美、人文美、生活美”为标准的“2016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评选在北京揭晓,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的“太阳谷”成为常德市首个“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青少年应该①践行绿色发展理念②加大对

商品的可持续发展

商品的可持续发展

商品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次根本性调整与转变。它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宗旨是寻求生态、生产、生活的协调发展,三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商品浓缩了可持续发展方方面面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性商品的概念是一种全新的商品发展观,是在原来发展商品的文化观的基础上加入了生态内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传统的商品发展观相比,强调了商品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可协调性。通过对商品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原因和意义,以及把理论与当下社会发展相结合分别进行讨论与分析,得出了我国商品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一、我国商品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商品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因我国人口多,关系到人类生存需要的淡水、耕地、草原、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本来就在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以下,又因观念、技术、体制上的原因,人口继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更加剧了资源的短缺,这就对今后商品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远宏伟目标的实现形成很大的威协,具体到: 1.人口上。满足人的需要是商品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现正以每年净增1500万人的速度发展着。要满足这众多人口的消费、就业、教育、养老等需求,是我国三步走战略的重要内容、后两步走的难点,限制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的硬约束,更何况生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根源。 2.能源技术上。能源是启动商品发展的动力源泉。目前我国仍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矿能为主,其中煤炭、石油高碳能源在商品能源中占比很大,这些能源不仅不能再生,贮量有限,在满足未来我国更大规模发展商品经济上有缺口,而且在其开发利用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硫化物、氮化物等对环境污染严重。由于短期内我国水电、核电还不可能取代煤炭、石油成为主要能源,对能源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刚刚起步,煤炭、石油高碳

试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摘要:“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最早出现于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的,其目的是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问题的解决。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便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2)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3)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4)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 中共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指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从忽略环境保护受到自然界惩罚,到最终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 二.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人口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兴衰成败,关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计划生育极为关注,并逐步从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相互关系的高度,来认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他在谈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时反复讲到,人多是我国最大的难题,"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要很好控制"。 2.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自然资源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我们地大物博,这是我们的优越条件。但有很多资源还没有勘探清楚,没有开采和使用,所以还不是现实的生产资源,土地面积大,但耕地很少。

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

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 公司可持续发展,是指公司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公司市场地位,又要保持公司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 长和能力的提高。所以为保证我公司未来的良好持续发展,应该从公司内部入手,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步对公司的内部管理、人力资源、经营模式、公司文化、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建立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能够建立合理、完善的发展战略,以下将就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报告: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公司面对着变化迅速的环境很难适应,如何使公司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引起公司的重视。而这就是各公司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持续性发展问题。就理论而言,可持续发展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期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现在的发展,满足现在利益。它的基本理论是强调信息管理、客户管理、人员管理、公司内部管理、市场管理以及各方面人员相互之间的沟通,要求建立网络式、多元化的发展计划,要有前瞻性。 二、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建立全面的公司可持续发展计划,首先要分析公司某些要素的增长与公司发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公司的发展,更多地表现为公司整体上转化资源、增加价值的能力的提高,这种能力的提高,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实际中较为常见的,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是按照“调整”的方式实现的。在调整过程中,公司的资源、工艺、组织

结构等因素的变化,都是以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公司的未来利益最大化为指导的。公司可持续性发展应是“渐进式”的改革战略,而且这种“渐进式”的战略在目前公司中有其现实的接受性、操作性。 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应当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并涉及到公司的方方面面,下面就对这几个方面进行简述: (一)创新与文化 创新是公司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基本驱动力。在管理、市场、组织上的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推动力和成果标志。技术创新是公司的核心任务,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保障和服务。创新是不断否定现有事物的前进脚步,而文化则是对过去和现有的积淀和固化。正确处理好创新与文化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继承和发扬、传统与新生、守持与变革的关系,防止邯郸学步或新陈代谢掌握不当,出现组织混乱和机能失调现象,甚至引发一些危机,威胁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在公司哲学和宗旨上、处理内外事情重要性和优先性的取舍原则上、员工的基本准则、作风,基本管理制度以及环境、风貌等建设中,点点滴滴中提炼、催化、巩固有利组织的公司文化,是公司培育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要素之一。 (二)管理与治理 在产品过剩、资本过剩的时代,对大多数公司来说,制约公司发展主要因素已经不是资金和生产能力,而是公司的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是公司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对公司的贡献大小。为了增强公司的灵活性和应变性,公司将不再贪大求全,应降低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公司的组织结构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一方面是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式更加扁平化,另一方面公司部门要根据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增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