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5铝合金与TC18钛合金接触腐蚀研究

7475铝合金与TC18钛合金接触腐蚀研究
7475铝合金与TC18钛合金接触腐蚀研究

文章编号:1673-9965(2010)05-470-04

7475铝合金与T C18钛合金接触腐蚀研究*

上官晓峰,杜志杰

(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西安710032)

摘要:为了研究7475铝合金接触腐蚀性能,测定了7475铝合金和TC18钛合金组成的电偶对的电偶电流,利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腐蚀表面形貌和深度进行分析,研究了7475铝合金和T C18钛合金在使用中接触时产生电偶腐蚀的敏感性.结果表明:7475铝合金不同表面处理状态与TC18接触时,7475铝合金与TC18接触腐蚀严重,电偶腐蚀的敏感性为C 级.7475阳极化与TC18阳极化处理后接触腐蚀敏感性降低,电偶腐蚀的敏感性为A级,对7475阳极化后进行涂漆可进一步降低电偶腐蚀电流.

关键词:T C18钛合金;7475铝合金;接触腐蚀;腐蚀电流

中图号:T G178文献标志码:A

7475铝合金属于A-l Zn-M g-Cu系超高强度铝合金,是以航空航天为背景研制发展起来的,已被广泛用于各种飞机、核工业和火箭等高强度高断裂韧性的结构材料,是世界各国航空航天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1].

TC18钛合金是一种高强度、高合金化的A+B 两相合金,其名义成分为T-i5A-l5M o-5V-1Cr-1Fe[2].由于该合金具有高强度、高塑性、淬透性好和可焊接等优点,因此,可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零件[3].

在实际应用中,铝合金不可避免地与其他金属材料接触,尤其是与钛合金接触,由于钛合金电位较正,会加速电位较负铝合金的腐蚀速度[4].因此,对铝合金和钛合金电偶腐蚀的研究对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按标准方法测定7475不同表面处理后与T C18形成电偶对的腐蚀电流大小,确定其电偶腐蚀敏感性,为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试验材料及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用材料为TC18钛合金和7475铝合金,其质量分数见表1~ 2.

表17475化学成分

T ab.1Chemical constitution of7475aluminum alloy 元素Cu M g M n

w/% 1.2~1.9 1.9~2.60.06

元素Cr Si Fe

w/%0.18~0.250.10.2

表2T C18化学成分

T ab.1Chemical constitutio n o f7475titanium alloy

元素Al M o V

w/% 4.4~5.7 4.0~5.5 4.0~5.5

元素F e Zr Si T i

w/%0.5~1.5[0.3[0.15余量1.2试验方法

按H B5374-1987/不同金属电偶电流方法0进行试验.试样尺寸为100mm@20mm@2.5m m,试验设备为ZRA-2型电偶腐蚀计.

试验电解液为化学纯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的3.5%NaCl水溶液.每次试验用的溶液体积为400 mL,温度为(30?1)e.电解池为400m L烧杯.

试验中应保证两个试样相互绝缘,间距保持5

第30卷第5期西安工业大学学报Vo l.30N o.5 2010年10月Journal o f Xi.an T echnolog ical U niv ersity O ct.2010

*收稿日期:2010-04-15

作者简介:上官晓峰(1961-),女,西安工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研究.E-mail:xait_sgxf@https://www.360docs.net/doc/8110255472.html,.

mm.液面高出试验面上端约10mm[5].试样在电解液中稳定30min,测量每个电极的电位,以便确定电偶极性,确定电流方向.

连续测量和记录电偶电流20h,7475铝与TC18合金电偶对试验结果为3组平行试验的平均值.2试验结果及分析

2.1试验结果

7475铝合金与T C18合金电偶对的试验结果见表3和图1所示.

表37475铝合金与T C18钛合金电偶对的试验结果

T ab.3T he r esults o f7475aluminum alloy co upled w ith T C18titanium alloy s

试样编号

电偶对

涂层对偶

平均电偶电流

密度/(L A/cm2)

接触腐蚀

敏感性

偶接前电位/mV

对偶涂层

两级电位

差/m V

终止电偶

电位/mV

D17475T C18 2.73C-287-695408-571 D27475阳极化T C18阳极化0.26A-279-608329-557

D37475阳极化后涂漆T C18阳极化0.20A-403-675272-

537

图17475铝合金与T C18钛合金电偶对的i g-t曲线

F ig.1Curr ent-time cur ves of couples7475

aluminum allo y coupled w ith T C18titanium allo ys 2.2结果分析

从试验结果发现7475不同表面处理与T C18偶合后,电偶电流随腐蚀时间延长的变化差别很大.7475不经表面处理与T C18偶合后,随腐蚀时间的延长,腐蚀电流随时间延长而升高.虽然铝合金的表面具有自修复的能力,但是腐蚀和修复未达到平衡,所以电流一直升高.其平均腐蚀电流密度为 2.73L A/cm2,大于 1.0L A/cm2小于3.0L A/cm2,电偶腐蚀敏感性为C级,属于不允许接触使用[5].7475+阳极氧化与T C18+阳极化偶合后,因电极电位发生变化,两极电位差从7475未经表面处理与TC18偶合的408m V降低为329 mV,电偶腐蚀驱动力下降,同时阳极氧化膜的致密性和稳定性高于自氧化膜,所以腐蚀电流明显降低.腐蚀电流密度从7475与TC18偶合后的2.73 L A/cm2降低为0.26L A/cm2,腐蚀电流密度小于0.3L A/cm2,即接触腐蚀敏感性级别从C级降低为A级.由于腐蚀电流小,腐蚀面积小,膜的自修复速度与腐蚀速度基本达到平衡,腐蚀电流随时间的变化不大. 7475+阳极化+涂漆与TC18钛合金阳极化形成的电偶对,电位差进一步减小到272mV,同时漆层属于高电阻物质,使系统的总电阻增大[6],所以腐蚀电流密度由阳极化后的0.26L A/cm2降低为0.2L A/cm2,电偶腐蚀敏感性为A级,电偶电流随时间的变化也不明显.

电偶腐蚀后的表面SEM照片如图2所示,图2a为无防护的7475,其腐蚀最严重,表面氧化膜已穿透.图2b是7475经阳极化处理后的电偶腐蚀表面SEM,切削刀痕处因腐蚀而加深,腐蚀程度较无保护的要轻微.图2c是7475阳极化并涂漆后的电偶腐蚀表面SEM,从图可以发现其腐蚀最轻微.

7475铝合金表面腐蚀深度如图3所示,可以发现,7475没有经表面处理的腐蚀最严重(图3a),腐蚀深度最深,7475阳极后腐蚀次之(图3b),而7475阳极化后涂漆的腐蚀最轻(图3c),这和腐蚀电流结果是一致的.试验发现电偶对中7475和7475阳极化存在不同程度腐蚀,因为通常铝合金表面都存在一层氧化膜,腐蚀优先在膜层薄弱或破损的地方发生.

同时从图2可以发现,7475无保护及7475阳极化的试样腐蚀多发生在切削的刀痕处,因此,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对提高抗接触腐蚀性能是有利的.总之,对于7475铝合金的应用,必须进行有效的防护处理阻止电偶腐蚀的产生,阳极化后涂漆是一种有效措施.

471

第5期上官晓峰等:7475铝合金与T C18钛合金接触腐蚀研究

图2 7475铝合金腐蚀表面SEM

F ig.2 Co rr osion surface SEM of 7475aluminum

alloy

图3 7475铝合金腐蚀深度

F ig.3 Cor ro sion depth of 7475aluminum alloy

3 结论

1)7475铝合金和TC18钛合金偶合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电偶腐蚀,其电偶腐蚀敏感性级别为C 级,属于不允许接触使用;

2)7475阳极化或7475阳极化后涂漆与TC18阳极化偶合,由于电极电位差降低及保护膜的作用,腐蚀电流密度下降,其电偶腐蚀敏感性级

别为A 级;

3)7475阳极化后涂漆可进一步降低电偶腐蚀电流,对7475与T C18钛合金接触使用,表面阳极化及涂漆是防止电偶腐蚀的有效措施.参考文献:

[1] 蔡建平,陆峰,吴晓梅.我国航空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现

状与展望[J].航空材料学报,2006,26(3):271.

CA I Jian -ping ,L U Feng,WU Xiao -mei.D ev elo pment of Co rro sion and Pr otectio n for A er onautical M ater-i als in China [J].Jo ur nal o f A ero nautical M ater ials,2006,26(3):271.(in Chinese)

[2] 冯抗屯,沙爱学,王庆如.显微组织对T C18钛合金应

力控制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9(5):53.

FEN G Kang -tun,SH A A-i x ue,WA N G Q ing -r u.Effects of M icr ostructure o n L ow Cycle Fat igue

P ro per ty o f T C18T itanium A llo y U nder Stress -con -tr olled Conditio n[J].M at erials Engineer ing ,2009(5):53.(in Chinese)

[3] 高玉魁.T C18超高强度钛合金喷丸残余压应力场的

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33(11):1209.

G AO Y u -kui.Residual Compressiv e Stress F ield in T C18U ltr a -high Streng th T itanium Allo y by Shot P eening [J].Rar e M etal M ater ials and Eng ineering ,2004,33(11):1209.(in Chinese)

[4] 张晓云,孙志华,汤智慧.T A 15钛合金与铝合金和

结构钢接触腐蚀与防护研究[J].材料工程,2004(2):26.

ZHA N G X iao -y un,SU N Zh-i hua,T A NG Zh-i hui.Study on Galv anic Cor ro sion and P ro tect ion betw een T A15T itanium A llo y and A luminum A lloy s o r Str uctura l Steels[J].M ater ials Engineer ing,2004(2):26.(in Chinese)

[5] 航空部621.H B5374-1987不同金属电偶电流测定方

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A viation 621.HB5374-1987.Standard T est M et ho d fo r Differ ent M etal Galvanic Current [S ].Beijing :Standa rds P ress of China,2000.(in Chinese)[6] 张宝宏,从文博,杨萍.金属电化学腐蚀与防护[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CH ANG Bao -ho ng,CONG We-i bo,YA NG Ping.Elec -trochemical Cor rosion and Protectio n of Metals[M].Be-i jing :Chemical I ndustr y P ress,2005.(in Chinese)

472

西 安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第30卷

A Study on Galvanic Corrosion Between 7475Aluminum Alloy and TC 18Titanium Alloy

SH A N G G UA N X iao -f eng ,D U Zhi -j ie

(Schoo l o f M aterials and Chem ical Engineering ,X i .an T echno lo gy U niver sity,Xi .an 710032,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g alvanic corr osion of 7475aluminum alloy,the galv anic corro sion of the 7475aluminum alloy w ith T C18titanium alloy is measur ed by m eans of current density of electric couples.T he m orpho logy and the depth of the corrosion surface ar e analyzed by a SEM and an optical micro scope.The g alvanic cor rosion sensitivity of the 7475alum inum alloy and T C18titanium alloy in

use is studied.T he r esults show that the galv anic corr osion betw een 7475aluminum alloy s and T C18titanium alloy is serious and the sensitiv ity of g alv anic cor rosion is of C -lev el.T he g alvanic co rrosio n sensitiv ity of couples can be decreased to A -lev el by anodization.The current density can be decreased further by apply ing paint after 7475being anodized.

Key words: T C18titanium allo y;7475alum inum allo y;g alvanic co rrosion;corr osion current

(责任编辑、校对 张立新)

(上接第461页)

Investigation on Sealing Agent of Aluminium

Anodization Film at ambient Temperatures

H OU J uan -ling 1,2,YAN A i -j un 1,3,F EN G L a -j un 1

(1.Scho ol of M ater ials Science and T echnolog y,Xi .an U niv ersit y of T echnolog y,X i .an 710048,China;

2.Shanx i W ater and T echnical Pro fessio nal Colleg e,Y uncheng 044004,China;

3.Shaanx i Electr ic Po wer Resear ch I nstit ute,Xi .an 710054,Shannx i,China)

Abstract: For the sho rt serv ice life o f alum inium anodic ox ide coating caused by ineffective sealing ,the grow th m echanism of coating s w as analy zed.A n assum ption w as put forw ard that F -and Ni

2+

could

generate a complex co mpo und in the micropo re to ensure sealing quality.Stoichiometry,co lour staining

and polarization curve w ere employed to g et the optimum sealing ag ent and pro cess.T he best technical condition is as fo llow s:Ni 2+content is 1.1g /L,mass ratio o f Ni 2+and F -is 177/228,pH value is 6,the sealing tem perature is 28e and the sealing time is 15min.It w as fo und by the SEM (Scanning Electro n Microscopy)that there w as no nano -pore observed in the sealed ano dic o xide coating.And the vo ltag e scanning polarization in neutral N aCl solution show ed its better co rrosio n resistance and that its passivatio n voltage w as in the rang e of -1.5~0.5V.

Key words: sealing ag ent;ano dizatio n;polarization;co mplex ation;corro sion resistance

(责任编辑、校对 张立新)

473

第5期 上官晓峰等:7475铝合金与T C18钛合金接触腐蚀研究

钛合金阳极氧化

钛合金阳极氧化 钛是地壳中储量较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在地壳中的丰度约为0.64%,在结构金属中仅次于铝、镁和铁居第四位,1791 年英国矿物爱好者W.Gregoy 在黑色磁铁矿中发现了化学元素Ti,在分析这种钛铁矿时把它称为Menachanite;1795 年,德国化学家Klaproth 在分析匈牙利Boinik 出产的一种红金石时,发现一种新的金属,称其为titanium。钛及钛合金在工程上应用较晚,直到1952 年才正式作为结构材料使用,这主要是因为钛和氧、氮、氢和碳等元素有很强的亲和力,并易产生化学作用,致使钛及其合金的生产成本较高的缘故。近年来钛及钛合金因其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钛合金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与其它金属相比,钛合金具有密度小,相当于铁的57%;比强度高,如Ti-6A1-4V 钛合金的比强度为21.7,而LY12 铝合金为16.7;高耐酸性,纯钛在硝酸以及在常温5 %以下的硫酸、盐酸、磷酸中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在海水中几乎不被腐蚀;同时钛合金拥有优良的高、低温力学性能,TC11钛合金能在600 ℃的高温下长期稳定工作,在-200 ℃低温下仍能保持很好的塑性;另外,钛合金还具有无磁、良好的弹性、形状记忆、吸氢、超导、低阻尼、高抗冲击强度、耐压、抗震、与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等性能。 钛及其合金作为21 世纪最重要的工程金属,以其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舰船、汽车、医疗、化工等行业。但钛合金不耐磨,与其它金属易产生接触腐蚀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适当的表面处理以增强钛合金的耐蚀性、耐磨性及装饰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的钛合金表面处理技术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工艺复杂、成本高、电解液对环境不友好等。 钛合金的特性 (1)钛合会的最主要性能之一是密度小,比强度高。钛的密度为4.5 g/cm 3,在常用金属中只有铝的密度为2.7 g/cm’比它轻,但铝合金的强度较低,而低碳锏7.86 g/ca。、不锈钢8 0 g/cm、铜8 9 g/cm,都比钛要高。由于钛合金的高比强度,用钛合金代替钢和铝合金降低机体结构重量是相当可观的,同时它是缩小结构体积的优选材料,在相同空间尺寸条件下,使它能够代替那些因空间受限的铝合金及钢构件,这对于提高飞机结构寿命及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2)钛及其合金另一个突出的性能是其优良的抗蚀性。金属的抗腐蚀性能与金属的固有性质有关,各种金属的热力学稳定性,可以根据它们的标准平衡电位来大致评定,一般来说,标准平衡电位越高(即越正)、标志该金属热力学稳定性越高,金属离子化倾向越小,越不易受到腐蚀;反之同理。虽然钛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余属,其标准平衡电位较低(负),在介质中的热力学腐蚀倾向大,但实际上钛在许多介质中是很稳定的,这是因为它的钝化倾向很强,与氧有很大的亲和力,在空气中或含氧的介质中氧化,钛表面生成一层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的氧化膜,阻隔了钛及其合金基体进一步氧化腐蚀,这就决定了钛及其合金具有很好的化学腐蚀抗力。同时,由于钛及其合金表面形成了这一层具有良好防护性能并且电阻率较高的表面膜,钛合金的电化学腐蚀抗力实际上也表现为该表面膜的电化学腐蚀抗力,因此,钛及其钛合金具有优异的电化学腐蚀抗力。 (3)钛合金与复合材料有很好的相溶性。出于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耐疲劳胜能好、工艺性好等优点,随着先进复合材料设计及工艺技术的日趋成熟,和钛合会一样,先进复合材料尤其是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GECM)的应用F1益增长,已用于多种飞机的垂尾、方向舵、机翼等重要结构。由于碳纤维独特的电化学性能,其电极电位较正,与偶接金属材料电连接后,在腐蚀介质中会导致电极电位较负的金属腐蚀速率加快。

生物医用钛合金材料及应用

生物医用钛合金材料及应用 摘要:随着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和重大突破,生物医用钛合金的 需求量快速增长。不过,已被广泛应用的TC4及TC4ELI等医用钛合金 中因为V和Al元素存有的致病性,所以新型医用钛合金的研发在我国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简述生物医用钛合金分类,基本性能和应用基础;指出了其在医用领域的发展趋势;并综述 了新型β钛合金的基本加工制备方法和性能评价方法。 关键词:医用钛合金;开发;研究进展;加工制 生物医用钛合金材料是专指用于生物医学工程的一类功能结构材料,具体指是用于外科植入物和矫形器械产品的生产和制造1。钛合金加工材的生产制备涉及冶金,压力加工,复合材料和化工等领域,是 世界上公认的高技术产品。钛及钛合金开始由航天、航空、国防军工 领域逐渐进入到民用消费领域2。诸如医疗卫生行业中的植入物,医疗器械;体育休闲业的钛高尔夫球杆以及钛眼镜架、钛手表、钛自行车 等产品,对钛加工材的需求量在持续增大。随着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 和重大突破,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及其制品产业将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 一个支柱产业3。其中,钛及其合金凭借着质轻,弹性模量低,无毒无磁,抗腐蚀,强度高、韧性好等优良的综合性能,于近年来的需求量 也出现了快速稳步的增长4。同时,随着钛合金开始进入整形外科等领域,新的潜在市场需求出现,未来钛合金市场将会出现更快速的增长。

1医用钛合金的研究进展 1.1医用钛合金的分类 钛合金按材料显微组织类型可分为:α型,α+β型和β型钛合金3类。 1.2医用钛合金的发展趋势 经文献调研8-14发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学者一致认为医用钛合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标志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纯钛和Ti-6Al-4V 合金为代表的;第二阶段是以Ti-5A1-2.5Fe、Ti-6A1-7Nb为代表的新型α+β型合金;第三阶段是主要开发与研制具有更好生物相容性和更低弹性模量β-钛合金的阶段。理想的生物医用钛合金材料15必须满足有以下条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弹性模量低、密度低、防腐性能好、无毒、屈服强度高、疲劳寿命长、室温下有较大的塑性、易成形、易铸造等。而当前一直广泛应用于植入物材料的重要合金为Ti-6A1-4V和Ti-6A1-4VELI。有文献报道16-19V元素可引起恶性组织反应,可能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Al则会引起骨质疏松和精神紊乱等病

金属腐蚀与防护

第一章绪论 腐蚀:由于材料与其介质相互作用(化学与电化学)而导致的变质和破坏。 腐蚀控制的方法: 1)、改换材料 2)、表面涂漆/覆盖层 3)、改变腐蚀介质和环境 4)、合理的结构设计 5)、电化学保护 均匀腐蚀速率的评定方法: 失重法和增重法;深度法; 容量法(析氢腐蚀);电流密度; 机械性能(晶间腐蚀);电阻性. 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热力学 热力学第零定律状态函数(温度)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状态函数(内能) 热力学第二定律状态函数(熵)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 2.1、腐蚀的倾向性的热力学原理 腐蚀反应自发性及倾向性的判据: ?G:反应自发进行 < ?G:反应达到平衡 = ?G: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 注:ΔG的负值的绝对值越大,该腐蚀的自发倾向性越大. 热力学上不稳定金属,也有许多在适当条件下能发生钝化而变得耐蚀. 2.2、腐蚀电池 2.2.1、电化学腐蚀现象与腐蚀电池 电化学腐蚀:即金属材料与电解质接触时,由于腐蚀电池作用而引起金属材料腐蚀破坏. 腐蚀电池(或腐蚀原电池):即只能导致金属材料破坏而不能对外做工的短路原电 池. 注:1)、通过直接接触也能形成原电池而不一定要有导线的连接; 2)、一块金属不与其他金属接触,在电解质溶液中也会产生腐蚀电池. 丹尼尔电池:(只要有电势差存在) a)、电极反应具有热力学上的可逆性; b)、电极反应在无限接近电化学平衡条件下进行; c)、电池中进行的其它过程也必须是可逆的. 电极电势略高者为阴极 电极电势略低者为阳极 电化学不均匀性微观阴、阳极微观、亚微观腐蚀电池均匀腐蚀

2.2.2、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历程 腐蚀电池: 四个部分:阴极、阳极、电解质溶液、连接两极的电子导体(即电路) 三个环节:阴极过程、阳极过程、电荷转移过程(即电子流动) 1)、阳极过程氧化反应 ++ - M n M →ne 金属变为金属离子进入电解液,电子通过电路向阴极转移. 2)、阴极过程还原反应 []- -? D D ne +ne → 电解液中能接受电子的物质捕获电子生成新物质. (即去极化剂) 3)、金属的腐蚀将集中出现在阳极区,阴极区不发生可察觉的金属损失,只起到了传递电荷的作用 金属电化学腐蚀能够持续进行的条件是溶液中存在可使金属氧化的去极化剂,而且这些去极化剂的阳极还原反应的电极电位比金属阴极氧化反应的电位高2.2.3、电化学腐蚀的次生过程 难溶性产物称二次产物或次生物质由于扩散作用形成,且形成于一次产物相遇的地方 阳极——[]+n M(金属阳离子浓度) (形成致密对金属起保护作用) 阴极——pH高 2.3、腐蚀电池类型 宏观腐蚀电池、微观腐蚀电池、超微观腐蚀电池 2.3.1、宏观腐蚀电池 特点:a)、阴、阳极用肉眼可看到; b)、阴、阳极区能长时间保持稳定; c)、产生明显的局部腐蚀 1)、异金属(电偶)腐蚀电池——保护电位低的阴极区域 2)浓差电池由于同一金属的不同部位所接触的介质浓度不同所致 a、氧浓差电池——与富氧溶液接触的金属表面电位高而成为阳极区 eg:水线腐蚀——靠近水线的下部区域极易腐蚀 b、盐浓差电池——稀溶液中的金属电位低成为阴极区 c、温差电池——不同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电位不同 eg:碳钢——高温阳极低温阴极 铜——高温阴极低温阳极 2.3.2、微观腐蚀电池 特点:a)、电极尺寸与晶粒尺寸相近(0.1mm-0.1μm); b)、阴、阳极区能长时间保持稳定; c)、引起微观局部腐蚀(如孔蚀、晶间腐蚀)

材料腐蚀与防护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题目材料腐蚀与防护论文 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6年10月20日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前言 工程材料的腐蚀给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重视。金属腐蚀的年损失远远超过水灾、火灾、风灾和地震灾害(平均值)损失的总和,在这里还不包括由于腐蚀导致的停工、减产和爆炸等造成的间接损失。金属在水溶液中的腐蚀是一种电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个阳极和阴极区隔离的腐蚀电池,金属在溶液中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的离子,这是一个氧化过程即阳极过程。随着腐蚀过程的进行,在多数情况下,阴极或阳极过程会因溶液离子受到腐蚀产物的阻挡,导致扩散被阻而腐蚀速度变慢,这个现象称为极化,金属的腐蚀随极化而减缓。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及设备结构因素。控制腐蚀的根本办法自然应是控制电化学作用,即如何消除腐蚀电池。即使不能完全消除,也要设法使腐蚀电流密度降至最低程度。常用的腐蚀防护方法有涂料、缓蚀剂和电化学保护 关键词:金属腐蚀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 Abstract:The serious damage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social life caused by the corrosion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has been more and more recognized by people. The loss of metal corrosion is far more than the flood, fire, typhoon and earthquake disaster (average) the total loss, here does not include indirect losses due to corrosion caused by production downtime, and explosion caused by. Corrosion of metals in aqueous solutions is an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The formation of a corrosion cell isolation of anode and cathode area on the metal surface, the metal loses electrons in solution, a positively charged ion, this is a process that the anodic process of oxid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rrosion process, in most cases, cathode or anode process will be blocked by ionic corrosion products, leading to the proliferation resistance and corrosion speed is slow, this phenomenon is called polarization, the corrosion of metal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polarization. Factors affecting metal corrosion include internal factors Keyword :Metal corrosion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答案

《金属腐蚀理论及腐蚀控制》 习题解答 第一章 1.根据表1中所列数据分别计算碳钢和铝两种材料在试验介质中的失重腐蚀速度V- 和年腐蚀深度V p,并进行比较,说明两种腐蚀速度表示方法的差别。 解:由题意得: (1)对碳钢在30%HNO3( 25℃)中有: Vˉ=△Wˉ/st =(18.7153-18.6739)/45×2×(20×40+20×3+40×30)×0.000001 =0.4694g/ m?h 又有d=m/v=18.7154/20×40×0.003=7.798g/cm2?h Vp=8.76Vˉ/d=8.76×0.4694/7.798=0.53mm/y 对铝在30%HNO3(25℃)中有: Vˉ=△Wˉ铝/st =(16.1820-16.1347)/2×(30×40+30×5+40×5)×45×10-6

=0.3391g/㎡?h d=m铝/v=16.1820/30×40×5×0.001=2.697g/cm3 说明:碳钢的Vˉ比铝大,而Vp比铝小,因为铝的密度比碳钢小。(2)对不锈钢在20%HNO ( 25℃)有: 3 表面积S=2π×2 .0+2π×0.015×0.004=0.00179 m2 015 Vˉ=△Wˉ/st=(22.3367-22.2743)/0.00179×400=0.08715 g/ m2?h 试样体积为:V=π×1.52×0.4=2.827 cm3 d=W/V=22.3367/2.827=7.901 g/cm3 Vp=8.76Vˉ/d=8.76×0.08715/7.901=0.097mm/y 对铝有:表面积S=2π×2 .0+2π×0.02×0.005=0.00314 m2 02 Vˉ=△Wˉ/st=(16.9646-16.9151)/0.00314×20=0.7882 g/ m2?h 试样体积为:V=π×2 2×0.5=6.28 cm3 d=W/V=16.9646/6.28=2.701 g/cm3 Vp=8.76Vˉ/d=8.76×0.7882/2.701=2.56mm/y 试样在98% HNO3(85℃)时有: 对不锈钢:Vˉ=△Wˉ/st =(22.3367-22.2906)/0.00179×2=12.8771 g/ m2?h Vp=8.76Vˉ/d=8.76×12.8771/7.901=14.28mm/y 对铝:Vˉ=△Wˉ/st=(16.9646-16.9250)/0.00314×40=0.3153g/ m2?h Vp=8.76Vˉ/d=8.76×0.3153/2.701=1.02mm/y 说明:硝酸浓度温度对不锈钢和铝的腐蚀速度具有相反的影响。

医用钛合金腐蚀_力学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现状_图文(精)

第 25卷第 2期 V ol.25 No.2 2008年 4月 April 2008 收稿日期:2007-09-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1017 作者简介:王明 (1982- , 男, 硕士, 主要从事新型医用钛合金的研发工作。通讯联系人:宋西平, E-mail: xpsong@https://www.360docs.net/doc/8110255472.html,。 医用钛合金腐蚀、力学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现状 王明,宋西平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摘要:医用钛合金日益受到重视,被应用于牙齿、骨骼等领域。但对医用钛合金总体性能的评价以及生物相容性概念的定义等问题目前观点不一,研究方向也各不相同,且多数研究仅仅涉及腐蚀、力学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等某一方面,缺乏综合考虑。本文从腐蚀、力学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 3个方面总结了医用钛合金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研究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发展方向。关键词:医用钛合金;腐蚀;力学相容性;生物相容性 1 前言 金属材料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生物医用材料之一,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400~公元前 300年, 腓尼基人用金属丝修复牙缺损 [1]。 1546年纯金薄片被用于修复缺损颅骨, 1775年 Icart 等报道了用铁丝固定断骨, 1829年 Levert 等进行动物体内植入 试验,检验了多种金属材料与人体组织的相容性,得出铂丝对组织的刺激性最小的结论。后来也有许多关于金属材料在医学上应用的例子,然而直到 19世纪末, 人们才开始对金属医用材料进行系统研究。 1926年,不锈钢(18Cr-18Ni 用于外科,替代了 较易腐蚀的钢。 1943年,美国又推荐 302型不锈钢用于骨折固定。 1950年,将不锈钢含碳量最大限度的降低至 0.08%~0.03%, 从而研制出具有较好耐蚀性的 316L 不锈钢。由于医用不锈钢的生物相容性较差,后来又开发了钴基合金,主要用来制造人

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姓名:贾永乐学号:201224190602 班级:机械6班 检索主题: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检索方法:用高级检索,主题词:腐蚀与防护关键词:材料相与检索结果:1456篇,其中关于航空材料的13篇;金属材料的腐蚀的183篇;材料的防护的522篇,其余为腐蚀与防护相关 的其它技术和方法。 文献综述 1材料腐蚀与防护的发展史: 所有的材料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在使用过程中将遭受断裂、磨损、腐蚀等损坏。其中,腐蚀失效的危害最为严重,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总和,造成许多灾难性的事故,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研究与解决材料的腐蚀问题,与防止环境污染、保护人民健康息息相关。在现代工程结构中,特别足在高温、高压、多相流作用下,以及在磨损、断裂等的协同作用下,腐蚀损坏格外严重。据统计,材料腐蚀带来的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8%~4.2%。而常用金属材料最容易遭受腐蚀,因此金属腐蚀的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1】。我们只有在搞清楚材料腐蚀的原因的基础上,才能研制适宜的耐腐蚀材料、涂层及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以达到防止或控制腐蚀的目的。从而减少经济损失和事故,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 每年由于腐蚀引起的材料失效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航

空材料的腐蚀损失尤为巨大。我国针对航空产品的腐蚀与防护的研究和应用起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目前在航空产品的常温腐蚀与防护上,已经进入了向国际接轨的发展阶段。航空材料由于服役环境复杂多变, 不同构成材料相互配合影响, 导致航空材料在飞行器的留空阶段、停放阶段遭受多种不同种类的腐蚀, 增加了飞行器的运营成本, 对飞行器的功能完整性和使用安全性造成严重的危害。英美空军每架飞机每年因腐蚀造成的直接修理费用为11 000~ 55 000美元之间【2】。1985年8月12日,日本一架B747客机因应力腐蚀断裂而坠毁,死亡500余人。因此航空材料的腐蚀防护技术研究对航空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978.10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在全国聘任27位科学家组建了我国《腐蚀科学》学科组,笔者作为学科组成员,第三专业组(大气腐蚀专业组)副组长,承担了航空航天部分的调查任务。1980.1—1982.6广泛函调一百多个工厂,并深入26个厂、所、部队,机场进行了实地考查,发现了大量的腐蚀问题,笔者1985年在我国首次出版了《航空产品腐蚀故障事例集》,汇集了数据比较周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46个腐蚀故障【3】。 1990年前,铁道车辆车体结构通常采用普碳钢制造,加之使用涂料档次低,对表面处理和涂装工艺不够重视,车辆锈蚀严重,修理时车体钢板的更换率相当高,有些客车甚至仅使用1个厂修期就报废。1985年,耐大气腐蚀钢(即Corten钢,又称耐候钢)开始用于车辆,到1990年,已在全部新造车辆上采用。由于这类钢材含有(0.2%~0.4%

钛合金表面处理

钛合金表面处理 引言 钛在高温下易于与空气中的O、H、N等元素及包埋料中的Si、Al、Mg等元素发生反应,在铸件表面形成表面污染层,使其优良的理化性能变差,硬度增加、塑性、弹性降低,脆性增加。 钛的密度小,故钛液流动时惯性小,熔钛流动性差致使铸流率低。铸造温度与铸型温差(300℃)较大,冷却快,铸造在保护性气氛中进行,钛铸件表面和内部难免有气孔等缺陷出现,对铸件的质量影响很大。 因此,钛铸件的表面处理与其它牙用合金相比显得更为重要,由于钛的独特的理化性能,如导热系数小、表面硬度、及弹性模量低,粘性大,电导率低、易氧化等,这对钛的表面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采用常规的表面处理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采用特殊的加工方法和操作手段。 铸件的后期表面处理不仅是为了得到平滑光亮的表面,减少食物及菌斑等的积聚和粘附,维持患者的正常的口腔微生态的平衡,同时也增加了义齿的美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表面处理和改性过程,改善铸件的表面性状和适合性,提高义齿的耐磨、耐蚀和抗应力疲劳等理化特性。 一、表面反应层的去除 表面反应层是影响钛铸件理化性能的主要因素,在钛铸件研磨抛光前,必须达到完全去除表面污染层,才能达到满意的抛光效果。通过喷砂后酸洗的方法可完全去除钛的表面反应层。 1. 喷砂:钛铸件的喷砂处理一般选用白刚玉粗喷较好,喷砂的压力要比非贵金属者较小,一般控制在0.45Mpa以下。因为,喷射压力过大时, 砂粒冲击钛表面产生激烈火花,温度升高可与钛表面发生反应,形成二次污染,影响表面质量。时间为15~30秒,仅去除铸件表面的粘砂、表面烧结层和部分和氧化层即可。其余的表面反应层结构宜采用化学酸洗的方法快速去除。 2. 酸洗:酸洗能够快速完全去除表面反应层,而表面不会产生其他元素的污染。HF—HCl系和HF—HNO3系酸洗液都可用于钛的酸洗,但 HF—HCl系酸洗液吸氢量较大,而HF—HNO3系酸洗液吸氢量小,可控制HNO3的浓度减少吸氢,并可对表面进行光亮处理,一般HF的浓度在3%~5 %左右,HNO3的浓度在15%~30%左右为宜。 二、铸造缺陷的处理 内部气孔和缩孔内部缺陷:可等热静压技术(hot isostatic pressing)去

钛合金的特性及其应用

钛合金的特性及其应用,材料工程学论文,工学论文 [摘要]综述了钛合金材料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钛及钛合金的主要特性,加工性能及其在航空航天、军事工业和汽车制造方面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钛合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钛合金特性加工性能应用领域 Ti在地壳中的丰度为0.56%(质量分数,下同),在所有按元素中居第9位,而在可作为结构材料的金属中居第4位,仅次于Al、Fe、Mg,其储量比常见金属Cu,Pb,Zn储量的总和还多。我国钛资源丰富,储量为世界第一。钛合金的密度小,比强度、比刚度高,抗腐蚀性能、高温力学性能、抗疲劳和蠕变性能都很好,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是一种新型的、很有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的结构材料。近年来,世界钛工业和钛材加工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海绵钛、变形钛合金和钛合金加工材的生产和消费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航空航天领域、舰艇及兵器等军品制造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汽车、化学和能源等行业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一、钛及钛合金的特性 钛及钛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特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强度高。钛合金具有很高的强度,其抗拉强度为686—1176MPa,而密度仅为钢的60%左右,所以比强度很高。 2.硬度较高。钛合金(退火态)的硬度HRC为32—38。 3.弹性模量低。钛合金(退火态)的弹性模量为1.078×10-1.176×10MPa,约为钢和不锈钢的一半。 4.高温和低温性能优良。在高温下,钛合金仍能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其耐热

性远高于铝合金,且工作温度范围较宽,目前新型耐热钛合金的工作温度可达550—600℃;在低温下,钛合金的强度反而比在常温时增加,且具有良好的韧性,低温钛合金在-253℃时还能保持良好的韧性。 5.钛的抗腐蚀性强。钛在550℃以下的空气中,表面会迅速形成薄而致密的氧化钛膜,故在大气、海水、硝酸和硫酸等氧化性介质及强碱中,其耐蚀性优于大多数不锈钢。 二、钛及钛合金的加工性能 1.切削加工性能 钛合金强度高、硬度大,所以要求加工设备功率大,模具、刀具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切削加工时,切屑与前刀面接触面积小,刀尖应力大。与45钢相比,钛合金的切削力虽然只有其2/3—3/4,可是切屑与前刀面的接触面积却更小(只有45钢的1/2—2/3),所以刀具切削刃承受的应力反而更大,刀尖或切削刃容易磨损;钛合金摩擦因数大,而热导率低(分别仅为铁和铝的1/4和1/16);刀具与切屑的接触长度短,切削热积聚于切削刃附近的小面积内而不易散发,这些因素使得钛合金的切削温度很高,造成刀具磨损加(转载自文章资源库https://www.360docs.net/doc/8110255472.html,,请保留此标记。)快并影响加工质量。由于钛合金弹性模量低,切削加工时工件回弹大,容易造成刀具后刀面磨损的加剧和工件变形;钛合金高温时化学活性很高,容易与空气中的氢、氧等气体杂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硬化层,同时进一步加剧了刀具的磨损;钛合金切削加工中,工件材料极易与刀具表面粘结,加上很高的切削温度,所以刀具易于产生扩散磨损和粘结磨损。 2.磨削加工性能 钛合金化学性质活泼、在高温下易与磨料亲和并粘附,堵塞砂轮,导致砂轮磨

氟化物对纯钛及钛合金的腐蚀作用

氟化物对纯钛及钛合金的腐蚀作用 近年来,钛和钛合金广泛应用于口腔领域,是最常用的口腔材料之一。钛由于与氧具有很高的亲和力,拼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紧密而稳定的氧化膜而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有研究表明氟离子在酸性环境下能破坏这层氧化膜,从而削弱钛的抗腐蚀能力。目前,含氟牙膏、正畸凝胶等含氟牙膏产品大量应用于口腔。钛及钛合金暴露于含氟的复杂口腔坏境中。在此情况下,钛及其合金的腐蚀行为受到氟化物本身浓度、环境酸碱度、口腔中蛋白质和钛合金的成分以及种植体材料表面微形貌等方面的影响。 1.氟化物腐蚀原理 钛材料良好的抗腐蚀性只要是由表面薄二致密稳定的氧化 膜产生,这层氧化膜在破坏后能在含氧环境中迅速形成。这使得氧化膜的破坏和修复(再钝化)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保护内部的钛元素不被继续氧化。但有报道发现,钛表面氧化膜在氢氟酸溶液中会出现溶解。目前普遍认为氟化物对钛及钛合金的腐蚀原理是口腔中溶解的氟化物和氢离子结合形成氟化氢。氟化氢能优先吸附于钛表面氧化膜的某些点上,排挤掉氧原子,然后和氧化膜中的太离子结合形成可溶性氟化物,使钛发生点蚀。反应方

程如下: Ti2O3+6HF=2TiF3+3H2O, TiO2+4HF=TiF4+2H2O, TiO2+2HF=H2O+TiOF2. 表面氧化膜破坏发生多孔性改变后,导致深部钛的暴露。钛是一种活性很高的金属,在含氢或析氢腐蚀环境中会持续吸收氢,在钛晶面生成TiH2,促进腐蚀的进程,甚至形成微裂纹,最终导致钛材料修复失败。 2.氟化物腐蚀影响因素 2.1氟化物的浓度 口腔中氟化物主要来源于含氟牙膏和漱口水等口腔保健品,其浓度范围1000~10000Ppm不等,使用这些保健产品会导致口腔局部氟离子浓度增高。有研究发现在酸性溶液中,氟离子浓度达到30ppm时,钛表面的氧化膜即可出现破坏,说明低浓度的氟离子就减弱了钛材料的抗腐蚀性能。 (1)高浓度氟溶液对钛表面的腐蚀作用在弱酸环境中就能进行。Her-Hsiung Huang 溶液中能检测到更高的钛离子溶出量,这也间接说明了钛在酸蚀化电阻下降明显,抗腐蚀性能下降。马长柏等 (3)发现腐蚀产生的点状凹陷的分布范围和深度均随氟离

钛合金阳极氧化液及其表面处理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钛合金阳极氧化液,按重量份数计算:硫酸1030份、磷酸2040份、乙酸515份、硫酸铵1525份、硫酸钾1013份、甲酸816份、去离子水8001000份。经过该阳极氧化液处理后的钛合金表面性质更加稳定,防护性能更好。一种应用上述阳极氧化液处理钛合金表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钛合金表面处理用碱液进行清洗;步骤2,将经步骤1清洗后的钛合金表面进行打磨,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烘干;步骤3,将经步骤2清洗后的钛合金放入钛合金阳极氧化液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步骤4,将经步骤3处理后的钛合金再次清洗干净、烘干即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钛合金阳极氧化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硫酸10-30份、磷酸20-40份、乙酸5-15份、硫酸铵15-25份、硫酸钾10-13份、甲酸8-16份、去离子水800-10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钛合金阳极氧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为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 3.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钛合金阳极氧化液处理钛合金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钛合金表面处理用碱液进行清洗; 步骤2,将经步骤1清洗后的钛合金表面进行打磨,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烘干; 步骤3,将经步骤2清洗后的钛合金放入钛合金阳极氧化液进行阳极氧化处理; 步骤4,将经步骤3处理后的钛合金再次清洗干净、烘干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钛合金阳极氧化液处理钛合金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碱液为pH值为10-11的氢氧化钠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应用钛合金阳极氧化液处理钛合金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阳极氧化处理的处理条件为:在温度为15~25℃、电压为20-40V的条件下处理30-90s。 技术说明书 一种钛合金阳极氧化液及其表面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钛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合金阳极氧化液,本技术还涉及应用上述一种钛合金阳极氧化液的处理钛合金表面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钛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认识到钛合金材料的重要性,相继对其进行研究开发,并得到了实际应用。 第一个实用的钛合金是1954年美国研制成功的Ti-6Al-4V合金,由于它的耐热性、强度、塑性、韧性、成形性、可焊性、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均较好,钛合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适当的阳极氧化条件下,钛合金表面会产生一种富有艺术价值的、呈现丰富色彩变化的阳极氧化膜层,其既有一定的装饰性,又有一定的耐腐蚀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钛及钛合金的失效与改善措施

钛及钛合金的失效与其预防 钛及钛合金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重要结构金属,被联合国《世界经济的未来》报告誉为继钢、铝之后21世纪的第三金属。钛及钛合金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比如低密度,高熔点,高比强度,耐腐蚀性能优异,高低温性能好,无磁性,声波和振动的低阻尼特性,生物相容性好,具有超导特性、形状记忆和吸氢特性等,被称为“太空金属”和“海洋金属”,在航空航天、海洋开发、化工、冶金、电力、医用材料、体育休闲业、汽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 钛及其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1]得以广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上不断取代铝合金、镁合金及钢构件。这得益于钛合金的高比强度远超过强度高而密度大的钢以及重量轻但强度较低的铝合金;并且钛合金的耐热性远高于铝合金,目前先进耐热钛合金的工作温度可达550℃~600℃,同时低温钛合金则在-253℃还能保持良好的塑性;另外钛及其合金优良的抗蚀性,特别是在海水和海洋大气中抗蚀性极高,这对舰载飞机、水上飞机以及沿海地区服役的飞机都十分有利。尽管钛合金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钛及其合金的弹性模量低,容易变形失稳,不宜作细长杆件和薄壁件;钛及其合金导热性差、摩擦系数高,容易导致粘连,不宜用作有摩擦关系的零部件;制造成本高等。 钛及其合金不仅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在民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增多。由于这些钛制构件的受力状况和工作环境各不相同,其常见的失效模式主要有:1.疲劳断裂;2.腐蚀损伤,如钛合金的氧污染、应力腐蚀断裂、氢脆等; 3.摩擦损伤,如外物磨蚀、冲刷等; 4.失稳,由于刚性不够而在使用条件下失稳失效; 5.蠕变失效,包括变形过大、蠕变断裂、蠕变脆化等。 1. 疲劳断裂失效 疲劳断裂是零部件在交变载荷(应力或应变)反复作用下的累积损伤过程,这是钛合金零部件最主要的失效模式,如压气机颤振引起叶片的低周疲劳、振动引起转子叶片的高周疲劳等。 (1)低周疲劳断裂 金属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由于塑性应变的循环作用而引起的疲劳破坏叫做低周疲劳,也称塑性疲劳或应变疲劳。低周疲劳寿命很短,一般低于105周次。钢及铝合金在退火状态下一般表现为循环硬化,而大多数退火状态的钛合金在低周疲劳过程中一般表现为循环软化。循环软化或循环硬化是指金属材料在应变(应力)保持一定的情况下,应力(应变)在循环过程中下降(增高)或增高(下降)的现象。对结构件的设计而言,一般选用循环稳定或循环硬化的材料,而大多工业钛合金属于循环软化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若处于应力控制,则会产生过量的塑性变形而使构件破坏或失效。 (2)高周疲劳断裂[2]

(完整版)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答案

腐蚀与防护试题 1化学腐蚀的概念、及特点 答案:化学腐蚀:介质与金属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变质或损坏现象称为金属的化学腐蚀。 是一种纯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即腐蚀介质中的氧化剂直接与金属表面上的原子相互作用而形成腐蚀产物。在腐蚀过程中,电子的传递是在介质与金属之间直接进行的,没有腐蚀电流产生,反应速度受多项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 归纳化学腐蚀的特点 在不电离、不导电的介质环境下 反应中没有电流产生,直接完成氧化还原反应 腐蚀速度与程度与外界电位变化无关 2、金属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条件,举例说明哪些金属氧化膜有保护作用,那些没有保护作用,为什么? 答案:氧化膜保护作用条件: ①氧化膜致密完整程度;②氧化膜本身化学与物理稳定性质;③氧化膜与基体结合能力;④氧化膜有足够的强度 氧化膜完整性的必要条件:PB原理:生成的氧化物的体积大于消耗掉的金属的体积,是形成致密氧化膜的前提。 PB原理的数学表示: 反应的金属体积:V M = m/ρ m-摩尔质量 氧化物的体积: V MO = m'/ ρ ' 用? = V MO/ V M = m' ρ /( m ρ ' ) 当? > 1 金属氧化膜具备完整性条件 部分金属的?值 氧化物?氧化物?氧化物? MoO3 3.4 WO3 3.4 V2O5 3.2 Nb2O5 2.7 Sb2O5 2.4 Bi2O5 2.3 Cr2O3 2.0 TiO2 1.9 MnO 1.8 FeO 1.8 Cu2O 1.7 ZnO 1.6 Ag2O 1.6 NiO 1.5 PbO2 1.4 SnO2 1.3 Al2O3 1.3 CdO 1.2 MgO 1.0 CaO 0.7 MoO3 WO3 V2O5这三种氧化物在高温下易挥发,在常温下由于?值太大会使体积膨胀,当超过金属膜的本身强度、塑性时,会发生氧化膜鼓泡、破裂、剥离、脱落。 Cr2O3 TiO2 MnO FeO Cu2O ZnO Ag2O NiO PbO2 SnO2 Al2O3 这些氧化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稳定存在,?值适中。这些金属的氧化膜致密、稳定,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MgO CaO ?值较小,氧化膜不致密,不起保护作用。 3、电化学腐蚀的概念,与化学腐蚀的区别 答案:电化学腐蚀:金属与介质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引起的变质与损坏。 与化学腐蚀比较: ①是“湿”腐蚀 ②氧化还原发生在不同部位 ③有电流产生 ④与环境电位密切相关

腐蚀与防护

《腐蚀与防护》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应用化学的专业选修课,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更好的开展科研、生产专业学习。通过介绍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腐蚀过程及其原理,各种防腐蚀技术,腐蚀试验方法等,使学生熟悉企业不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腐蚀,充分了解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护。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专业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材料发生各种腐蚀的基本规律及作用机理,掌握材料腐蚀的评价方法。控制原理及防腐技术,并能够结合材料的成分与结构特征,分析耐腐蚀材料的设计及其热处理原理。 三、教材教参 教参 1. 王增品,姜安玺,腐蚀与防护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 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编,腐蚀与防护技术基础,冶金工业出版社,1987 3. 化学工业部化工机械研究院主编,腐蚀与防护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 4. 尤里克,腐蚀与腐蚀控制,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5. 张远声,腐蚀破坏事故,100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6. 王保成,材料腐蚀与防护(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材料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四、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自学和讨论为辅的方式组织教学,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增大课堂容量,在有限的学时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内容及时数 根据化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共1.5学分,总的教学时数为27学时,具体如下: 第一章腐蚀与防护概论(2学时) 基本内容:腐蚀的定义、分类,影响腐蚀的因素及腐蚀的普遍性与严重性。腐蚀防护的意义,腐蚀与防护工作概况,防腐蚀方法。防腐蚀设备的使用与保养;防腐蚀工作中劳动保

钛及钛合金的表面处理研究进展

钛及钛合金的表面处理 摘要:本文对钛及钛合金的表面处理的方法进行了综述,随着钛合金在航天航空、舰船、石油、化工以及其他行业的不断应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工作者为克服钛合金的缺点正做着各种尝试和努力,钛合金的表面处理方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关键词:钛及钛合金表面处理研究方法 1 引言 钛及钛合金具有低密度、良好的耐腐蚀能力、高比强度以及令人满意的生物相容性,在航空航天、化工、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钛及钛合金表面硬度低,在滑动摩擦条件下摩擦力学性能差,特别是抗摩擦和磨损性能较差的钛合金,严重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了有效地利用钛合金的优良性能,对其进行表面处理,是一种改善钛合金缺陷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的重要措施之一。 2 表面处理方法 2.1 电镀 在钛合金表面主要有镀镍、镀硬铬、镀银等,镀银目的是提高钛合金的导电性和钎焊性。电镀前必须对钛合金表面进行预处理,膜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差是钛及钛合金表面进行电化学处理的主要问题,要想在钛及钛合金上得到满意和合格的表面膜层,镀覆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步骤,而预处理的关键是“活化成膜”处理,若选择适宜的预处理方法,既能简化工艺,又能保证和提高镀覆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1]。 2.2 交流微弧氧化 微弧氧化(MAO)是一项在金属表面生长氧化物陶瓷膜的新技术。它从阳极氧化发展而来.但它施加了几百伏的高压,突破了阳极氧化对电压的限制。该技术通过微弧放电区瞬间高温高压烧结直接把基体金属变成氧化物陶瓷,并获得较厚的氧化物膜。对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获得膜的硬度高并与金属基体结合良好。改善了钛合金表面的抗磨损、抗腐蚀、耐热冲击及绝缘等性能,在许多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2]。 2.3 表面氧化处理 一般钛和钛合金较之常用的生物体用合金Co、Cr合金和316L不锈钢的耐磨性都较差,而且所产生的磨损粉在生物体内都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新开发的一些生物体用钛合金在生物体内使用之前往往都要采取适当的表面处理,以提高其抗磨性。为此,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和大同特殊钢公司研究了一种新开发的生物体用B型钛合金(简称TNTZ合金),采取表面氧化处理提高其表面耐磨性[3]。 2.4 离子注入 离子注入与其它表面处理技术相比显示了诸多优点,与物理或化学气相沉积相比,主要优点在:①膜与基体结合好,抗机械、化学作用不剥落能力强;②注入过程不要求升高基体温度,从而可保持工件几何精度;③工艺重复性好等。许多研究者报道了氨离子注入对合金表面成分、组织结构、硬度及摩擦学性能有良好改善效果。TiC也是超硬相,故钛合金经离子注入碳也同样可以强化钛合金表面。但是由于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并非连续过程,施加每一负脉冲电位时,随着脉冲电位由零下降至谷值,再回升至零,发生着溅射和注入两个过程。如果等离子体中含有金属或碳离子时,在脉冲电位为零时,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在表面形成

钛合金表面处理

钛合金表面处理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钛合金表面处理 引言 钛在高温下易于与空气中的O、H、N等元素及包埋料中的Si、Al、Mg等元素发生反应,在铸件表面形成表面污染层,使其优良的理化性能变差,硬度增加、塑性、弹性降低,脆性增加。 钛的密度小,故钛液流动时惯性小,熔钛流动性差致使铸流率低。铸造温度与铸型温差(300℃)较大,冷却快,铸造在保护性气氛中进行,钛铸件表面和内部难免有气孔等缺陷出现,对铸件的质量影响很大。 因此,钛铸件的表面处理与其它牙用合金相比显得更为重要,由于钛的独特的理化性能,如导热系数小、表面硬度、及弹性模量低,粘性大,电导率低、易氧化等,这对钛的表面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采用常规的表面处理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采用特殊的加工方法和操作手段。 铸件的后期表面处理不仅是为了得到平滑光亮的表面,减少食物及菌斑等的积聚和粘附,维持患者的正常的口腔微生态的平衡,同时也增加了义齿的美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表面处理和改性过程,改善铸件的表面性状和适合性,提高义齿的耐磨、耐蚀和抗应力疲劳等理化特性。 一、表面反应层的去除 表面反应层是影响钛铸件理化性能的主要因素,在钛铸件研磨抛光前,必须达到完全去除表面污染层,才能达到满意的抛光效果。通过喷砂后酸洗的方法可完全去除钛的表面反应层。 1.喷砂:钛铸件的喷砂处理一般选用白刚玉粗喷较好,喷砂的压力要比非贵金属者较小,一般控制在以下。因为,喷射压力过大时, 砂粒冲击钛表面产生激烈火花,温度升高可与钛表面发生反应,形成二次污染,影响表面质量。时间为15~30秒,仅去除铸件表面的粘砂、表面烧结层和部分和氧化层即可。其余的表面反应层结构宜采用化学酸洗的方法快速去除。 2.酸洗:酸洗能够快速完全去除表面反应层,而表面不会产生其他元素的污染。HF—HCl系和HF—HNO3系酸洗液都可用于钛的酸洗,但 HF—HCl系酸洗液吸氢量较大,而HF—HNO3系酸洗液吸氢量小,可控制HNO3的浓度减少吸氢,并可对表面进行光亮处理,一般HF的浓度在3%~5 %左右,HNO3的浓度在 15%~30%左右为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