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侠盗形象

三言二拍侠盗形象
三言二拍侠盗形象

所谓“侠”,通常是指急人之难、出言必信、见义勇为之人。这种人因时有劫富济贫、仗义疏财之举,故往往又可冠以“侠盗”之名。当然,侠者未必皆为盗跖zhí之徒,不过“盗亦有道”,盗贼中亦不乏有侠气之人,侠客与有侠气之盗姑且合称为“侠盗”。

侠盗在封建时代深受一般民众的欢迎,因为“一般民众在受了极端的暴政的压迫之时,满肚子的填塞着不平与愤怒,却又因力量不足,不能反抗,于是在他们的幼稚心理上,乃悬盼着有一类‘超人’的侠客出来,来无影,去无迹的,为他们雪不平,除强暴。”不过,许多文人墨客出于愤世嫉俗、抑郁不平等原因,也喜欢借“侠盗”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常常以热烈赞美的笔调来描述、讴歌侠盗的事迹和为人,寄托其关于世道人心的感慨。只是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对实现生活感受相异,每代作家笔下的“侠盗”在共性之中也会表现出不尽相同的时代特点。如司马迁笔下的“侠盗”,常“赴士之厄è困”,“士穷窘而得委命”。唐传奇如《红线女》、《聂隐娘》等所写的“侠盗”,则反映了晚唐时期藩镇之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水浒传》歌颂的“侠盗”,则反对贪官污吏,希图建功立业,更多地寄寓了乱世游民思相和抱负。而“三言”、“二拍”中也有不少小说涉笔“侠盗”故事。那么这些侠盗又具有哪些新的时代特点呢?作者塑造这些侠盗形象的思想动因又是什么呢?为醒目起见,先将“三言”“二拍”所写的侠盗,列一简表,示意如下:

姓名才能、品性侠义行为篇名书名、卷数

郭威:日逐趁赌,偷鸡盗狗,性情粗暴易怒,通晓十八般武艺;拳打抢夺市井小民赌具的李霸遇,杀死强占民女的尚衙内;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喻世明言》第十五卷。

李氏:妖娆美貌,禀性温柔,百能百俐,深通法术;受侠僧差遣,与杨谦之结伴,去贵州安庄县做官,制伏当地凶顽,捞足钱财而归;杨谦之客舫遇侠僧;《喻世明言》第十九卷宋四公:慷慨仗义,劫富济贫,诡计多端;仗义济助被张员外欺负的乞丐,不仅偷盗张家财物,而且在窃取王府钱财之后,栽赃张员外;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喻世明言》第三十六卷

赵正:机智精明,偷盗技能非常高明;曾与宋四公赌斗技能,并与宋合谋偷盗王府三万贯钱财,报复官吏;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喻世明言》第三十六卷

赵匡胤: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任侠任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义救为强贼所掳的赵京娘,不远千里送她归乡;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警世通言》第二十一卷。

“床下义士”:是个剑侠,能飞剑取人之头。又能飞行,顷刻百里。平生专抱不平,杀天下负心之人;替李勉杀了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县令房德及其老婆;李汧qian公穷邸遇侠客;《醒世恒言》第三十卷

韦十一娘:是个剑侠。精通剑术;商人程元玉代她偿还饭钱,她不仅救助程商,并与程纵谈侠义之道;程元玉店肆代偿,钱十一娘云岗纵谭侠;《初刻拍案惊奇》卷四

无名大王:常在江上打劫商船,但“誓不伤人性命”;劫夺三生钱财,但将所劫大量苎麻赠之,使王意外得到五千两银子。乌将军一饭必酬,陈大郎三人重会《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乌友:满面髯须,人称其为“乌将军”。臂力过人。轻财重义;受陈大郎一饭之恩,非但保护陈走失之妻,而且年年赠以金银财宝;乌将军一饭必酬,陈大郎三人重会《初刻拍案惊奇》卷八

邵文元:有勇有力,义气胜人。专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曾义助一个清廉的知县人京,并帮富翁从强盗手中夺回被抢的钱财;伪汉裔夺妾山中,假将军还妹江上《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

“我来也”:飞檐走壁,盗术高明,喜欢在被盗人家的墙壁上书写“我来也”三字;曾被官府捉住,买通狱卒,偷出监狱行窃,然后返监,使官府受骗,将其

无罪释放;神偷寄兴一枝梅,侠盗惯行三昧戏《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九

“懒龙”:身材小巧,胆气壮猛,心机灵变,度量慷慨。偷盗技能,神鬼难测。喜欢在被盗人家的墙壁上画一枝梅花;喜欢劫富济贫,曾窃取店商之米,惩戒贪婪异常的无锡知县与吴江知县,吓唬捕吏。

表中所列的十二名侠盗,若按其身份,似可分为“帝王之侠”(如郭威、赵匡撤等)与“布衣之侠”(如宋四公、“懒龙”等)。若按其侠义行为,则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如《明言》卷十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中的郭威,虽然身染市井无赖习气,却不乏一股抱打不平的豪气和侠气。他见李霸遇强夺市井小民之“鱼”(一种赌博用具),就顿时浑身焦躁,直把李霸遇打得血流满地。后来,又见

尚衙内通占一店主之女,他更是义愤填膺,当即揪住衙内,手起刀落,将这祸害市民的恶少砍死在地。小说对此大加赞赏,说这是“欲除天下不平事,方显人间大丈夫”!《通言》卷二十一《宋太祖千里送京银》中的赵匡胤在未发迹前,也是“任侠任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曾在汴京闹了御勾栏和御花园。逃到关西,又杀了董达。在黄州还杀了宋虎。及至朔州,又打死了李子英。真是一条杆棒随身带,遍扫世间不平人。他最典型的侠义之举,就是千里送京娘。当他遇到为强贼所掳的京娘时,他立即表示:“俺今日不救,更待何人?”“救人须救彻,俺不远千里,亲自送你回去。”还说:“俺赵某一生见义必为,万夭不惧!”结果,他不仅将贼人一一扫灭,还将贼人财帛分散与市镇人家,让市民们把贼人尸首、刀枪等拿到官府去请赏,而自己则分文不取。市民们对此“各各感恩”。这种侠义、仁爱之举,比水浒好汉恐怕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吧!而其“坐怀不乱”、绝情禁欲之德操,也颇带有梁山遗风。当赵京娘对其感激万分,欲以身相许时,他当说道:“贤妹,非是俺胶柱鼓瑟,本为义气上千里步行相送,今日若就私情,与那两个响马何异?把从前一片真心,化为假意,惹天下豪杰们笑话。”故而小说赞其“不恋私情不畏强”,“谁及英雄赵大郎”!

至于《恒言》卷三十《李研公穷邸遇侠客》所写的“床下义士”,也一向以济困扶危、秉公除奸为己任。他曾说:“俺乃义士,平生专抱不平,要杀天下负心之人。”当县令房德恩将仇报,欲杀当年救己出狱的李勉,来央求此剑侠时,剑侠为其蛊惑,就潜入李勉床下准备下手,不料却听到了李与仆人的一番对话,了解到县令的险恶用心,所以气冲斗牛,赶回县衙,反将县令杀了。李勉感激万分,问其姓名,以图后报,他答道:“咱自来没有姓名,亦不要人酬报。顷咱从床下而来,日后如有相逢,竟以‘床下义士’相呼便了。”言罢,飘然而去。这种甘赴他人厄困,愤除天下恶人,丝毫不图名利的侠义行径,真让人感佩、向往不已!故作者在故事结束时即慨叹:“安得剑仙床下事,人间遍取不平人!”《二刻》卷二十七《伪汉裔夺妾山中假将军还嫌江上》“人话”中的邵文元也是一个“义气胜人,专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曾义助一个清廉的知县人京朝觑,并帮富翁从强盗手中夺回被抢走的钱财。富翁欲厚酬之,他说:“我怜你家横祸,故出力相助。吾岂贪私哉!”

第二类是“劫富济贫,仗义疏财”的神偷。如《明言》卷三十九《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中的宋四公,因见禁魂张员外为富不仁,欺凌一个捉篱篱的乞丐,不由义愤填膺,当即仗义济助乞丐二两银子,并在深夜潜人张员外家,盗取张家五万贯赃物,然后赶到东京,伙同赵正、侯兴等,又偷了钱大王府三万贯钱财和一条暗花盘龙羊脂玉带,并栽赃陷害张员外和缉捕使臣王道、马翰,使他们皆不得好死,以示对这些经常欺压市井细民的财主、官吏们的严重警告。后来,包拯做了东京府尹,方使事态平息。所以小说结尾感叹说:“只因贪吝惹祸殃,引到东京盗贼狂。亏杀龙图包大尹,始知官好民自安。”又如《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九《神偷寄兴一枝梅侠盗慎行三昧戏》正话中的“懒龙”,也是一个喜欢劫富济贫的侠盗。他“胆气壮猛,心机灵变,度量慷慨”,无室无家,四处漂游,“因是终日会睡,变幻不测如龙”,人皆叫他“懒龙”。他“所到之处,但得了手,就画一枝梅花在壁上”,故人们又称他“一枝梅”。“一枝梅”虽以偷窃为生,但“煞有义气”,从“不入良善与患难人家”,而且不奸淫妇女,不坑害好人,专偷贪官污吏、铿kēng吝财主和不义巨商。偷来的东西,随手散与市井中的贫苦市民,所以他曾有一段充满侠气的表白:“吾无父母妻子可养,借这些世间余财,聊救贫人。正所谓损有余补不足,大道当然,非关吾的好义也。”小说中还写他怎样惩戒了贪婪异常的无锡知县与吴江知县,吓唬了一个纠缠他的捕吏。像这样劫富济贫、不畏权势的侠士,怎能不让市井细民钦慕、向往呢?故而市民中多有“倚草俯木、成行逐队来皈gui依他”的人,致使其“义声赫然”,不仅赛过了《水浒传》中的“鼓上蚤”时迁,而且直追疏财仗义的“及时雨”宋公明。该卷人话中的“我来也”,也是一位能够飞檐走壁,盗术极其高明的侠盗,与“懒龙”相似,他也喜欢在被盗人家的墙壁上书写“我来也”三字。即使被官府抓住,他也有本事愚弄官府,轻易脱身。小说中还介绍了吴中其他几个身怀绝技的神偷,如芦茄茄,“骨瘦如青芦枝,探丸白打最胜”;刺毛鹰,“见人辄隐伏,形如蚕,能宿梁壁上,’;白搭膊,“以素练为腰缠,角上挂大铁钩,以钩向上抛掷,遇挂,便攀缘腰缠上升,欲下亦藉钩力,梯其腰缠,翩然而落”。虽然我们并不清楚他们的所作所为,但是他们既然与“懒龙”同气相求,那么自然也会做出一些济困扶危的侠义之举。

第三类是“受人滴水之恩,便以涌泉相报”的剑侠、盗侠。如《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乌将军一饭必酬陈大郎三人重会》中的乌将军仅受店主陈大郎一饭之恩,就时刻铭记在心,后来非但保护了陈大郎走失的妻子、内弟,而且还年年赠送陈大郎大量的金银财宝,使陈成

了吴中巨富。他在解释其行侠动机时说:“小可不是哺啜之徒,感仁见一饭。盖因我辈钱财轻,意气重,仁兄若非尘埃之中深知小可,一个素不相识之人,如何肯欣然款纳?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仁兄果我知己耳!”这样情深义重的话语,让谁听了能不惊叹有加呢!《初刻》卷四《程元玉店肆代偿钱十一娘云冈纵谈侠》中的女侠韦十娘,也是有感于商人程元玉替她负了饭钱,又且修雅持重,所以有心报答他,于是在程元玉的仆人马匹财物被劫之后,她立即援手相救,令盗贼将劫去之物如数交还,并且殷勤治饭款待,与程畅论剑术源流、侠客责任,以及行侠权宜,还申明了她的行侠之道:神奇剑术,不得妄传,不得替恶人出力害善人,“就是报仇,也论曲直。若曲在我,也是不敢用术报得的”;“仇有几等,皆非私仇。世间有做守令虐使小民、贪其赔又害其命的;世间有做上司官张大威权、专好陷奉、反害正直的;世间有做将帅只剥军晌、不勤武事、败坏封疆的;世间有做宰相、专害异己、使贤好倒置的;世间有做试官私通关节、贿赂询私、黑白混淆、使不才侥幸才士屈抑的:此皆吾术所必诛者也。”这就几乎把替天行道、伸张正义的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真是“双丸虽有术,一剑本无私。贤俊能精别,恩仇不浪施。何当时假腕,划尽负心儿。”从这里也可看出,作者对侠客所寄予的期望值是多么高,侠客简直成了超越人间司法的执法官和救世主。

可是这样的侠客毕竟不多,他(她)们在更大程度上恐怕乃是作者一厢情愿地幻想的产物。真正现实中的侠客,大概不会这么完美无暇,而反过来说,完美无暇的侠是否就一定可爱呢?有时似乎也不见得。如赵匡胤侠义除盗匪,千里送京娘,固然可钦可敬,但怒斥欲以身相许、报答其恩的京娘“邪心不息”,大骂欲妻之以女的京娘之父是“老匹夫”,说他污辱了自己的侠行,则未免不近人情,因为你就是要做“柳下惠”,不答应,也犯不着这样粗暴无情。所以好不容易虎口脱险的京娘,最后竟因此而羞愧自杀了。这真让现代的读者有点儿倒胃口。至于赵道姑为考验韦十一娘戒淫的定力而自编自导的一场“假强奸”,也着实让人觉得荒唐可笑。虽然作家的本意是想藉此突出男侠不近女色、女侠能守贞节的高尚德行,但这样无“性”无“情”的侠,终让人觉得不大可爱。

相比之下,那些行为带有瑕疵的侠盗,有时反倒更耐人品味。如前面所提到的侠盗宋四公,虽有惩贪除暴的侠义壮举,但其行侠手段却是问路杀人,嫁祸于人,未免有些残忍;而盗取巨额财富之后,主要还不是为了济贫,而是自家享用。然而这些行为,倒似乎更能真实地表现出江湖侠盗的某些本性,因为侠盗也是需要生存的,不可能把劫取的钱财都分给别人。《水浒传》中的晁盖、吴用等在劫取十万贯生辰纲之后,不就没有想到去救济穷人吗?只有当他们衣食丰足了,他们才会分一杯余羹给别人。又如《喻世明言》卷十九《杨谦之客舫遇侠僧》中的侠僧救人于厄,也是怀有私欲的。他见杨谦之在赴贵州安庄县去做官的途中优心忡忡,就热心地让年轻貌美的侄女李氏伴杨同去。李氏深通法术,不仅伴杨同居,免除杨异乡寂寞,而且还替杨制服当地凶顽,结交当地权贵,帮助杨捞足了财宝。后来,杨致仕归里,那个侠僧已等在岸边,与杨、李共同瓜分做官所得的巨财。至此,读者方才明白,原来侠僧。李氏行侠仗义,以色事人,竟也是一笔投资。这桩买卖实在划算,各人皆中饱私囊而散,与合伙做生意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掩卷思之,真是饶有意味。

不过,倘若从被侠客救助之人的角度来看,那么小说对侠客的描写,实际上涂染的多是市井细民的思想意识色彩。例如,郭威、宋四公、宋太祖等仗义救助的就多是市井小民、店主或街头乞丐;被韦十一娘所救护的程元玉,则是“专一走川、陕做客贩货”的徽商;受惠于乌将军甚多的陈大郎也是开杂货店的,同卷之中,多次被劫,最后反从侠盗那里获得一笔巨财的王生则是贩卖布匹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刘东山夸技顺城门十八兄奇踪村酒肆》中受使盗捉弄,后来又获侠盗所赠千金银两的刘东山,则是贩牛马、开酒店的;而屡次得到“一枝梅”救助的,也绝大多数是市井小民。这一点,就与《水浒传》所写之“侠”不太相同。《水浒》中的侠,如宋江、柴进、晁盖等,虽然仗义疏财、救助别人,但他们疏财救助的对象,往往并不是一般的商人、市民,而是有可能与自己结成群体的游民、好汉,虽然商人、市民等也偶尔得到宋江、鲁达的一点救助,但毕竟是“偶尔”,并非“经常”。并且,在好汉们攻城掠府时,商人、市民等有时也难免遭殃。例如攻打大名府,就有一半商人、市民等成了好汉们的刀下之鬼。江州劫法场时,李逵的两把板斧也不知沾染了多少市井小民的鲜血。而“三言”、“二拍”中的侠盗,则极少枉杀一个商人、市民,不是给他们以种种保护,使他们经商、买卖化险为夷,就是慷慨施舍,使他们获得意外的财宝,转贫为富。有的侠盗虽也讲报酬,但既然能给别人带来巨额财富,那么分财以示合作愉快,也是理所当然的,如侠僧。李氏与杨谦之共分财富时,“各人都无话说”。很显然,这样的“侠盗”,乃是

商人、市民们追财逐利、希求平安与公道正义等心理愿望对象化的产物,带有较浓的市井商业气息,形象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思想价值观念。

当然,如果从作者的角度看,那么作者为侠盗唱赞歌,也是为了宣泄对世道黑暗、不公的义愤与不满,揭批上流社会卑鄙无耻的强盗行径。如凌梦初在《初刻》卷八《乌将军一饭必酬陈大郎三人重会》中就大发议论:

话说世人最怕的是个“强盗”二字,做个骂人恶语。不知这也只见得一边。若论起来,天下那一处没有强盔?假如有一等做官的,误国欺君,侵剥百姓,虽然它高禄厚,难道不是大盗? 有一等做公子的,倚靠着父兄势力,张牙舞爪,作害乡民,受投献,窝赃私,无所不为,百性不敢申冤,官司不敢盘问,难道不是大盗?有一等做举人、秀才的,呼朋引类,把持官府,起灭词讼,每有将良善人家拆得烟灭星散的,难道不是大盔?只论衣冠中尚且如此,何况做经纪客商、做公门人役,三百六十行中人,尽有狠心狗行,狠似强盗的人在内。

不仅如此,作者甚至还认为衣冠中人不如盗贼,如该卷卷首诗即说:“美讶衣冠多盗贼,谁知盗贼有英豪?试观当日及时雨,千古流传义气高。”言之不足,又发议论道:“世上如此之人,就是至亲切有,尚且反面无情,何况一饭之恩,一面之识?倒不如《水浒传》上说的人,每每自称好汉英雄,偏要在绿林中挣气,做出世人难到的事出来。盖为这绿林中,也有一贫无奈,借此栖身的;也有为义气上杀了人,借此躲难的;也有朝廷不明,沦落江湖,因而聚结的。虽然只是歹人多,其间仗义疏财的,到也尽有。”在故事结尾,作者再次慨叹: “胯下曾酬一饭金,谁知巨盗有情深。世间每说奇男子,何必儒林胜绿林!”在初《刻》卷四的结尾诗中,作者也曾赞叹:“英雄从古轻一掷,盗亦有道真堪述。笑取千金偿百金,途中竟是好相识。”而在《二刻》卷二十七的卷首诗中,他又赞叹:“曾闻盗亦有道,其间多有英雄。若逢真正豪杰,偏能掉臂于中。”这些议论和赞叹,清楚地说明了作者歌颂侠盗,正是与揭批上流社会卑鄙无耻的强盗行径相表里的。所以,“三言”“二拍”中有不少小说曾以辛辣的笔调揭批了形形色色的衣冠强盗。如恒《言》卷二十九《卢太学诗酒傲公侯》中的汪知县曾挟嫌报复,将秀才卢楠折磨得死去活来,倾家荡产,不仅无事,反而升了京堂之职;《二刻》卷二十《贾廉防鹰行府碟商功父明摄江巡》中的贾廉防则“假着府里关文”,骗取儿女亲家许多金银器皿,故作者讥斥道:“众官做官却做贼”,“官人与贼不争多”。该卷人活中的武进县知县,则利用手中职权勒索富户陈定,将陈弄得家破人亡,可谓名副其实的“灭门知县”。

既然“衣冠”之中多有盗贼,而盗贼之中反多侠士,那么盗贼特别是那些侠盗就不乏可取之处,作为统治者也就需要加以甄别,使其为国家所用,如《二刻》卷三十九开首诗所说:“剧贼从未有贼智,其间妙巧亦无穷。若能收作公家用,何必疆场不立功!”该小说在写了“懒龙”劫富济贫,惩罚贪官,眶毗必报等诸多仗义之事后,又不惜再三致意:“似这等人,也算做穿箭小人中大侠了。反比那面是背非、临财苟得、见利忘义一班峨冠博带的不同。况兼这番神技,若用去偷营劫寨,为间作谍,那里不干些事业?”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观念,放在明末内忧外患,盗风日炽的时代环境中去看,显然也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总之,“三言”、“二拍”中的侠盗,既与此前文人笔下的侠盗有相同之处,又明显地着染了市民阶层的意识色彩,寄寓了作者们对于世道人心的感慨,因而也就具有了一些新鲜的时代特征和较为独特的人格魅力。

明代三言二拍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代三言二拍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多变 1.常常采用误会巧合的手法。 2.为了使故事情节巧妙多变,作者运用一些“小道具”贯穿始终,使整个故事既结构完整,又波澜迭起。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的珍珠衫。 3.悲剧性和喜剧性的情节相互穿插,创造出一种“奇趣”。 冯梦龙在加工、编写“三言”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突破了说话人的话本模式,而重塑了一种专供普通人案头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的文体。语言通俗贴切。 一、“三言二拍”“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出故事的传奇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善于运用生活中偶然性的巧合来构成故事的冲突,回旋跌宕,波澜起伏;同时也善于设置悬念伏笔,常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作者还继承了宋元话本的传统,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脉络清晰,情节连贯,头尾完整,前因后果都交代分明,各种矛盾冲突一定当场解决,这是适应我国民众的欣赏习惯与审美心理而形成的,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所独具的民族形式。 二、“三言二拍”中的优秀作品已能初步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塑造出性格鲜明而又充满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与以粗笔勾勒见长的宋元话本相比,“三言二拍”既有了较多的真切自然而又层次清晰的心理描写,也有了具体丰富而又生动传神的细节刻画,体现出白话小说在创作方法上的新进展。同时,作者从宋元话本那里承继了以行动表现人物的写人手法,有时把人物置于与外部世界的激烈冲突中来显示其内心矛盾,有时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突出强调、反复渲染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三、“三言二拍”的语言既汲取了宋元话本“谐于里耳”的特征,又经过文化修养较高的文人的润色、创作,把生动活泼的口语与浅显易懂的文言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文心”和“里耳”的谐合。作者将宋元话本粗具形态的白话变成了流畅生动的文学语言,较为纯净,少有杂质;叙述语言明白如话,富于表现力;人物语言描摹逼真,具有个性化;达到了不事雕琢而自然曲尽事

论三言中商人形象

论“三言”中商人形象 【摘要】“三言”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是市民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品中涌现了大量的商人形象,反映了明代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社会思潮,商人多以正面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当时社会风气下商人形象的典型的代表,但与此同时,又不可忽视冯梦龙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在作品中流露出的不足,本文从正反两个角度来探究“三言”中出现的商人形象的特点。 【关键词】“三言”商人形象进步性与局限性 一、绪论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耳犹、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墨憨斋一别号,系因其居题为“墨憨斋”而得,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冯梦龙自少有才气,但生活放荡不羁。崇祯三年,57岁时方考取贡生。61岁时,任福建寿宁知县,颇有政名。65岁时,离任返乡。明亡后,忧国而死,卒年73岁。 冯梦龙的一生颇不得志,但这却促成了他在文学上的更大的成就。他把一生的精力,主要从事通俗文学的研究、整理与创作,成就卓著,为古代文人中所罕见。他曾改编长篇小说《三遂平妖传》、《新列国志》,推动书商购印《金瓶梅词话》,刊行民间歌曲集《挂枝儿》、《山歌》,编印《笑府》、《古今谈概》、《情史类略》,编辑有散曲集《太霞新奏》,也曾写作传奇剧本,并刻印了《墨憨斋传奇定本》十种。而最重要的成就,是编著“三言”。[1](章培恒文学史) “三言”,指的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言是宋元明话本的选集。所谓的“话本”即是“说话人”使用的一种文学底本;而主“说话”本是一种口头艺术,“口说古今惊听之事”,在民间由来已久。至两宋,伴随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等大都市的繁荣,杂剧场中“说话”形成专门。这是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的文人诗文,也不同于六朝志怪和唐人传奇的新的文体,鲁迅在《是中国小说史略》里提到“即以俚语著书,叙述故事,谓之‘平话’,即今所谓‘白话小说’者是也。”话本小说也被称为“俗文学”,兴起于唐末五代,发达在两宋,繁荣则是在晚明,当时晚明有一股思想解放的思潮,对俗文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冯梦龙正是在这种新的思潮的影响下,从事俗文学的研究,编纂了三言,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三言”作为拟话本短篇小说集,题材十分地广泛,它能覆盖各个社会阶层,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晚明社会思潮的变化,描绘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但在这些形象中描写量最大,最富有新的时代特点的是关于商人的描写。 商人自古以来就是倍受争议的群体。商人的出现和商业的兴起经历了一段过程。自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商周时,商业由官府控制;而春秋战国时,

西游记中女妖精的形象分析

西游记中女妖精的形象分析 《西游记》是我们自小便熟知的作品,然而,不同年龄时间的我们对于《西游记》又有着不同的见解。由最初的看热闹,也开始分析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其中吴承恩在创作中刻画正面形象的同时,还向读者展示出许多女性反面形象,接下来笔者将对于女妖精形象做出系统而简要的分析。 一、女妖的美貌 《西游记》中的女妖魔,虽为取经人的对立面,均非善类,但与那书中的男性妖魔相比,却几乎是清一色的美人。个个有沉鱼落燕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共写到十一个(群)女妖,她们大都美比天仙。作者在第二十七回对白骨精的描写“那女子生得: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这是白骨精为迷惑唐僧师徒而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怪不得八戒动了凡心。 第六十回中写玉面狐狸精“娇娇倾国色,缓缓步移莲。貌若王始,颜如楚女。如花解语,似玉生香。”难怪玉面狐狸精又叫玉面公主,原来她有倾国之色,也怪不得牛魔王会抛弃自己的结发前妻罗刹女。 第七十二回中写七个美人儿,“比玉香尤胜,如花语更真。柳眉横远灿,檀口破樱唇。钗头翘翡翠,金莲闪降裙。却似嫦娥临下界,仙子落凡尘。”使得那一心向佛、六根清净的唐三藏都“看得时辰久了”。而八戒那贪色之徒就可想而知了,怪不得吴承恩大师会将七十二回取名为“盘丝洞七情迷本,垢泉八戒忘形。” 第八十二回“妮女求阳,元神护道”中写白毛老鼠精的美貌更是传神,“发盘云髻似堆鸦,身着绿绒花比甲。一对金莲刚半折,十指如同春笋发。团团粉面若银盆,朱唇一似樱桃滑。端端正正美人姿,月里嫦娥还喜恰。”连嫦娥都惊喜她的美色,而孙行者则担心师父为美色所惑,“只怕一时动心”。 作者从外貌、肌肤、身材这几个方面来描写女妖,把女妖写得很美,中国古代对美女的描写也不过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写。《西游记》中女妖外表的美是无可比拟的,作者在塑造这众多女妖的美貌时显然是别有用心,同样也应合了曹植《美女篇》中“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描写女人美丽即为妖艳的说法。既为女妖,那也就少不了妖艳了。 二、女妖的魔性

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

明代在长篇小说取得突破成就的同时,短篇小说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拟话本“三言”、“二拍”的出现,则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达到了高峰。 话本本是宋元说话艺人的底本,最初当为“话”的提纲、草稿;以后经人整理而成完整文案,可供人阅读,这就是话本小说,如宋时的《碾玉观音》与《错斩崔宁》;拟话本则是仿拟话本小说创作而成的短篇小说,其结构特征一般保留有“入话”,用语形式则仍保留“说话的”、“听话的”、“话分两头”等评话的行业用语。“拟话本”这一称谓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创制的。 话本小说的整理与拟话本小说的创作的直接诱因是印刷出版可以获取商业利润,因此,它的产生与风行,除了文学自身的发展因素以外,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队伍的扩大、读者需求量的增加、造纸印刷技术的发展、出版印刷商的出现都是相关因素。 拟话本究竟始于何时,或者说把它从与之混在一起的话本小说中区分开来,并不容易。今知具有“长篇拟话本”(这里是仿拟借用)性质《三国志演义》、《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则最早的白话短篇拟话本似当不迟于《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的成书时期。 单刊话本、积集话本到拟话本专集 嘉靖年间晁瑮编的《宝文堂书目》中已经著录有几十种单刊话本,其话本本身的整理或仿拟刊行的实际时间自然要提前一定的年代。 今知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是《清平山堂话本》,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刻的。洪楩是当时的藏书家与出版家,“清平山堂”是洪楩的堂号。原书分《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闷》、《醒梦》六集,每集分上下两卷,每卷五种,共六十种,故又称《六十家小说》。今残存二十九篇。一般认为,二十九篇中,宋人作品十一篇,元人作品六篇,明初作品十二篇。其中《刎颈鸳鸯会》、《范张鸡黍死生交》、《简帖和尚》、《陈巡检梅岭失妻记》等十篇后被冯梦龙

三言二拍故事

第一篇是《吴保安弃家赎友》(《喻世明言》卷8)。唐朝时,吴保安和郭仲翔从未谋面而意气相投,是所谓的“心交”朋友。郭仲翔随李蒙征云南,吴保安写信给郭仲翔,自荐军中效力。吴保安未至而唐军全军覆没,郭仲翔被蛮族俘虏。蛮族索绢千匹作为赎金。听到消息后,吴保安至长安寻找郭仲翔的亲属,没有找到。他为了凑赎金,抛妻弃子在外经商挣钱。十年后,郭仲翔被赎回,两位朋友短暂见面后各奔前程。不久,吴保安病故。郭仲翔背着朋友的骸骨,拖着曾钉过木板的双足,步行数千里送还故乡。随后,郭仲翔上书朝廷,愿将自己的官职让与吴保安之子。虽然吴保安施恩在前,也难得郭仲翔的义气。此事轰动了朝野。《三言二拍》描写和赞颂了朋友间的情义,如羊角哀和左伯桃(《喻世明言》卷7)、张元伯和范巨卿(《喻世明言》卷16)、俞伯牙和钟子期(《警世通言》卷1)。前二者鬼魂出没,荒诞不经;后者是知音之交。若论义薄云天,只有吴保安和郭仲翔。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吴保安不该抛弃妻、子。 第二篇是《刘小官雌雄兄弟》(《醒世恒言》卷10)。明朝时,刘德夫妇在运河边开了一家酒店。老俩口乐善好施,先周济了穷困潦倒的刘方父子,后拯救了旅途落难的少年刘奇。刘方、刘奇认刘德夫妇为父母,并侍奉二人终老。兄弟齐心协力,家业兴盛。刘方总是拒绝婚事,刘奇很奇怪,写词试探:“营巢燕,双双雄,朝暮衔泥辛苦同。若不寻雌继壳卵,巢成毕竟巢还空。”刘方回答:“营巢燕,双双飞,天设雌雄事久期。雌兮得雄愿已足,雄兮将雌胡不知?”原来刘方竟是扮男装的女子!二人终成为佳偶。 《三言二拍》叙述了许多男扮女装的故事,多有伤风化。也描写了一些女扮男装的传奇,如黄善聪(《喻世明言》卷28)、谢小娥(《拍案惊奇》卷19)、闻蜚蛾(《二刻拍案惊奇》卷17)。谢小娥扮男装是为父报仇,闻蜚蛾则学祝英台方便求学。黄善聪的故事与刘方相似,但黄为了名声拒绝义兄的求婚,扭捏陈腐。再如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警世通言》卷21),本是一段美谈,不料京娘因畏家人流言猜疑,自杀而亡。京娘、黄善聪都远不及刘方的风雅自然。 第三篇是《李克让竟达空函刘元普双生贵子》(《拍案惊奇》卷20)。北宋时,李克让青年早逝。临终前,让妻子投奔好友刘元普。实际上,李与刘并不相识,只是慕名罢了。刘元普收到李克让的信,打开一看,只有白纸一张。吃惊之余,刘元普明白了李克让的用意,没有说破,热情收留了母子二人。 刘元普夫人因久未生育,差人寻找一好女子,给刘元普做妾。媒婆巧遇落难的官宦之女兰孙。刘元普没有娶兰孙,反而认为女,后来嫁兰孙与李克让之子。“义婚孤女”之事,《三言二拍》中多有描述,如《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醒世恒言》卷1)、《吴太守义配儒门女》(《二刻拍案惊奇》卷7)。但刘元普“空函认义”一事,为世间少有。本篇传奇中有两个争议点:一是“阴德”,古代深受佛教的因果报应之说,小说中处处可见这种思想;二是有较多的色情描写,实为一大败笔。 小说并不描写真人真事,却如实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思想。我们可能会认为古人“痴”和“傻”,实际上,古人非常的“义”和“真”。仁、义、礼、智、信,是我们应向古人学习的。

浅谈“三言二拍”中女性形象的自我意识

盐城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班级08(2)学号08111233 课题名称浅谈“三言二拍”中女性形象 的自我意识 学生姓名孙小云 指导教师丁福林 2012年5 月28 日

摘要 “三言二拍”作为我国优秀的短篇白话小说集,不仅代表了我国短篇白话小说的艺术成就,也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具有审美价值的女性形象,她们蕙质兰心、有情有义、聪慧机智、大胆叛逆。作为文学长廊中不朽的艺术形象,她们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这些与众不同的个性中,她们身上所闪耀的自我意识尤为突出,随着社会的变迁,以及随之而来的思想上的变化,“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在自我意识的觉醒方面表现得十分显著,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主要表现为在爱情追求上的大胆热烈、对世俗感情和情欲的追求、对平等和尊严的渴望以及对展现机智和个性的渴望。也正是在自我意识上的觉醒使得这些女性形象有别于其它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使其具有一番独特的魅力。 Abstract "San Y an Er Pai" as excellent short vernacular novels set in China, not only represents a short vernacular novel of artistic achievement, will shape our aesthetic values of a range of distinctive, with images of women, their good and pure quality Orchid heart, feeling, intelligent wit, bold rebellion. As literature promenade in the immortal of art image, they has themselves unique of personality, in these different of personality in the, they who by shine of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is particularly highlight, as social of changes, and with of and to of thought of changes, "three statements II took" in the of women image in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of awakening area performance was is significantly, this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of awakening main performance for in love pursuit Shang of bold warm, and on secular feelings and lust of pursuit, and Desire for equality and dignity and the desire for show of wit and personality. Awakening is also on the ownership makes these women images in contrast with other female characters in literary works, has a unique charm.

从三言二拍看中国明后期社会现状

我们都知道,文学的发展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紧密联系的,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必将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状。小说也不例外。小说是现实社会的反映, 它来源于现实, 却又高于现实, 其内容往往暗含着当时社会的大体情况。因此,阅读小说,是一个了解社会背景与文化的好途径。 明代的三言二拍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出了明后期的社会现状。仔细游走于其中的每一个故事, 你就会从中挖掘出当时社会一张又一张的缩影。而各方面的变迁和新特点的出现, 是当时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也正因如此, 明代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朝代之一。 一、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民阶层得到不断壮大,明代后期的商人,小贩,作坊主以及工匠等成为社会生活中最活跃的分子,也成为大部分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很显然商人地位得到了很大地提高。《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写到:“一品官,二品客”,商人已凭借金钱的力量树立起仅次于官员的地位;“二刻”中的《赠芝麻识破假形》就有云: 经商亦是善业, 不是贱流。一反对商业的鄙夷态度, 徽州风俗甚至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 科第反在次着。在《两县令竟义婚孤女》中,王奉把原来许配给官家之子的女儿与侄女掉包后嫁给了富商之子,这就从侧面反映出百姓对商人的追逐已经高于对官员的追逐。而与商业相对立的门第和仕途则显得有点黯然失色。而且,商人不再是奸诈狡猾为富不仁的形象, 反而是忠厚、正直、恪守信义等具有优良品德的一批人。《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刘小官雌雄兄

弟》、《施润泽滩阙遇友》等都刻画了一个个道德高尚的商人形象。 二、社会走向黑暗与腐朽 与商业的兴起相悖的是明后期社会逐渐走向黑暗,皇帝无能、宦官专权,官府愈加腐朽,社会秩序紊乱。这些现象, 在三言二拍的故事中, 也有着深刻的反映。 首先,“三言”中的《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详细地展现了统治阶级内部激烈的斗争。明朝嘉靖年间,圣人在位,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 然而还是出了一个奸臣----严嵩。以他和其儿子严世蕃为首的一群从上到下的反动统治阶级成员,权尊势重,朝野侧目,专横跋扈,无恶不作。凡有与他作对的,立见奇祸真是忠臣番受奸臣制,肮脏英雄泪满襟。而与之相对峙的, 则是一组反抗权奸恶势力的正面人物,其中的代表,当属沈襄沈小霞。他的正直高洁机智勇敢,都深深的烙在了读者的心中。正是他们的存在,给了明王朝以希望的保留。然而,正势力与恶势力之间的矛盾加剧、斗争激烈, 也明显的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与王朝的没落邪恶分子竟然能在朝野之间有着如此之大的势力, 这在明朝前期是难以想象的。 再者,官场异常黑暗, 封建制度充满了虚伪与腐朽。《青楼市探人踪红花场假鬼闹》就刻画了一个凶恶残忍的官吏形象。杨佥宪“自道日暮穷途,所为愈横。家事已饶,贪心未足,终日在家设煤运局,为非作歹”,仅为了一点私利,就毫不手软地杀害了张贡生等四人, 其手段之残忍、动机之可怕都令人发指。这些无不揭示出了社会的黑暗与封建法制的虚伪本质,。

论“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

目录 摘要 (2) 引言 (3) 一、“三言”、“二拍”的商人形象 (3) (一)“三言”、“二拍”的新商人形象 (4) 1、守义求利型商人形象 (5) 2、重情重义型商人形象 (6) 3、诚实守信型商人形象 (7) 4、追求自身价值型商人形象 (9) (二)“三言”、“二拍”的传统商人形象 (9) 1、好色型商人 (10) 2、贪财型商人 (11) 二、“三言”、“二拍”中商人形象改变的原因 (11) (一)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 (11) (二)明代社会思潮的影响 (12) 三、“三言”、“二拍”中商人形象改变的意义 (13) (一)提高了的商人社会地位 (13) (二)表现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 (14)

结束语 (15) 参考文献 (15) 总结与体会 (16) 致谢辞 (16)

摘要 “三言”、“二拍”作为中国本土诞生的市民小说的代表作,有两百多篇短篇小说,而其中以商人为主人公的占了很大的比重,充满着浓郁的商业气息。如此之多的商人形象在文学史上较为罕见,而商人们的种种心态以及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显得丰满而又具有深刻性。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对“三言”、“二拍”的商人形象作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三言”“二拍”商人形象明代商业 Abstract " San Yan"," Er Pai" as Chinese native born citizen novels, there are more than two hundred short stories, of which the merchant as the hero occupies a large proportion, full of rich flavor of commercial. So many merchant image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re relatively rare, and all sorts of people's mentality and images in the author 's pen look full and have a profound.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is article will be on the " San Yan" and " Er Pai" business image for further study. Key words:“San Yan”;“Er Pai”;Merchant image ;The Ming Dynasty C ommerce

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 概述: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分别刊于天启元年(1621)前后、天启四年(1624)、七年(1627)。这些作品有的是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但一般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也有的是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故“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它“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在“三言”的影响下,凌濛初编著了《初刻拍案惊奇》(刊于1628年)和《二刻拍案惊奇》(刊于1632年)各40卷,人称“二拍”。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18岁补廪膳生,后科场一直不利。55岁时,以优贡授上海县丞,后擢徐州通判并分署房村。崇祯十七(1644),李自成部进逼徐州,忧愤而死。他一生著述甚多,而以“二拍”最有名。“二拍”与“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它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卷帙浩繁,观览难周”(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故从中选取40种成《今古奇观》。后三百年中,它就成为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 三言二拍主要描写的内容:1、商人题材,商人的地位在三言中得到提高。2、歌颂婚恋自主,张扬男女平等的思想。 3、描写对贪官酷吏的抨击和清官的市民化。 4、“情”与“理”的矛盾与向“礼”的回归。 拟话本: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明末清初是拟话本小说的创作高峰期。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 话本小说的体制:题目、入话(诗词)、头回(又叫“笑耍头回”、“得胜头回”、与正话相关的短故事)、正话(散文、韵文)篇尾(缀以诗词或题目、作者出面总结全篇主旨,或对人物事件作出评论) 冯梦龙:(1574—1646年)字犹龙,又字耳犹、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探析_三言二拍_中商人致富模式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9卷第1期双月刊 2010年1月 明代是中国小说对商贾生活反映最集中、最精彩的时代。冯梦龙的 《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和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三言二拍”)描写了大量的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和经商活动,是中国古代商贾小说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三言二拍”中的商人虽然有着不同的籍贯习俗(徽商、晋商、苏商和江西商人等)、性格特征,但是他们的致富手段却形成了几种明显的模式,显现出模式化的特征。描绘商人的致富模式是“三言二拍”小说的重要内容。研究“三言二拍”中商人致富模式及其形成原因,便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三言二拍”中商人致富的特征与文学价值。 一、模式类型 笔者将“三言二拍”中商人的致富模式按照模式的主次关系、 作品数量的多少,大致分为以下六类。(一)机遇致富型 由于意外的机遇或者巧合的促因,以不劳而获或者轻松的方式获取大量的钱财,短时间内成为富贾,是靠机遇致富的商贾们的主要特征。机遇致富型模式是“三言二拍”中商人致富最具特色,也是数量最多、最主要的模式,尤以“二拍”为代表。作品中经商被认为是一种大胆行为,凌濛初在创作商人形象时偏重于强调运气发财,《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 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中的主人公文若虚开始跟随几个走海贩货的人外出航海,只是抱着见见世面,看看海外风光的态度,并没奢望挣多少钱,谁知他却意外地高价出售了带去的橘子。得了钱之后的文若虚只打算守着这些银钱回去,没想到在荒岛上又意外拾得龟龙壳(里面有24颗夜明珠),带回国后成了无价之宝,发了大财。文若虚的发迹反映了晚明重商的社会风气,同时也迎合了老百姓期望一夜暴富的心理。 作品中经商被认为是一种大胆行为,凌濛初在创作商人形象时偏重于强调运气发财,他在《初刻拍案惊奇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入话中有诗为证:“命若穷,掘得黄金化做 铜;命若富,拾得白纸变成布。” [1] 此外,《喻世明言·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入话中酒家婆宋五嫂,善煮鱼羹,偶然间皇帝品尝到她做的鲜美的鱼汤,赐金一百文。后此事传遍了整个临安府,王孙公子、富家巨室,人人来买宋五嫂的鱼汤,遂成巨富。正文中汪信之“因与哥哥汪孚酒中争论一句闲话,憋气出走,路见荒山无数,只有破古庙一所,绝无人居,山上都是炭材。便因山作炭,卖炭卖铁,就起个铁治。铸成铁器,出市发卖。所用之人,各有职掌,恩威并著,无不钦服。数年之间,发个大家事起来。”[2]《初刻拍案惊奇·刘东山夸技顺城门十八兄奇踪村酒肆》的刘东山因夸技逞能而被一神力少年强盗劫走百金,后来得到 收稿日期:2009-10-20 作者简介: 张越(1982-),女,湖北襄樊人。助教,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探析“三言二拍”中商人致富模式 张 越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湖北襄樊441050) 摘要:“三言二拍”描写了大量的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和经商活动,是中国古代商贾小说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在经商过程中主要显现出机遇致富型、行善得报型、苦心经营型、命中注定型、囤积居奇型和放高利贷型六大模式化特征。基于致富模式的研究,总结得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佛教的果报思想、作家的儒家思想是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同时,“三言二拍”商人致富模式小说又具有语言的通俗性、内容的世俗化和情节的新奇性等独特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三言二拍”;致富模式;商人致富;社会环境;审美价值中图分类号:1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4X (2010)01-0078-03

什么是“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与《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每部各收40篇短篇小说,现共存198篇。社会上婚姻爱情观的变化、商人的经营与生活、科举与知识分子的处境等,是这些作品较集中表现的主题,描写赞誉的同时又常见对官场百态与世风浇薄的描绘。“三言二拍”在形式上类似宋元话本,故称为拟话本。明清小说创作曾经历从改编转向文人独创的过程,“三言二拍”则是这种转变中的典型过渡形态。 “三言”中有较多作品根据宋、元、明三代的话本,即说书人的底本改编而成,故而显示出浓厚的说书艺术特色:善于以人物的行动和对话展示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刻画其鲜明的个性特征;注重生动情节与完整故事;语言质朴生动。“三言”是明代最早的拟话本集,此后仿效者日众,拟话本也因此成为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流派。“三言”作者冯梦龙(1574—1646年),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早年才华为众人敬佩,但科举却名落孙山。年轻时曾与妓女侯慧卿海誓山盟,不久慧卿却另嫁他人。这段经历使冯梦龙有机会收集许多民歌,辑为《挂枝儿》出版,他因此也为正统舆论所不容。冯梦龙曾增补、编辑并发行过《北宋三遂平妖传》、《新列国志》与“三言”等通俗小说,以及《古今谭概》、《智囊》、《情史》等笔记小说,是明末重要作家。他曾出任福建寿宁知县,明亡后曾抗清,不久病逝。 “二拍”是凌蒙初创作的拟话本集《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每集原收短篇小说40篇,现存共78篇。当时书贾眼红于“三言”的畅销,在他们的恳求下,凌蒙初根据前人的笔记、戏曲等敷演成篇,同时借此发挥其思想与艺术见解。这些作品以描写市民的生活为主,从各方面反映明末的社会危机。“二拍”的创作遵从了话本小说的传统,但它毕竟是文人的自创,故而显示出议论增多、艺术性更强的特点,这对后来的拟话本创作具有明显影响。凌蒙初(1580—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出身官僚家庭,但始终未能中举,直到55岁时才以优贡授上海县丞,后升任徐州通判,分署房村,料理河事。崇祯十七年在房村被李自成军一部包围,拒绝投降,呕血而死。凌蒙初在文学上受到以李贽为代表的启蒙思潮影响,致力于小说与戏曲的创作,其代表作有拟话本集《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与杂剧《红拂三传》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练习作业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课时练习作业(七) (建议用时:35分钟) [基础达标练] 1.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 ) 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 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B[本题材料“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反映了《诗经》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故选B项。] 2.“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C.“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B[汉代文学主流形式是汉赋。A项选自《诗经·秦风·蒹葭》;B项选自汉代《上林赋》;C项选自唐代诗人李白《将进酒》;D项选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故选B项。] 3.中唐时期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所强调的是( ) A.文章必须记载历史B.文学艺术必须真实 C.诗歌要反映民生疾苦D.希望得到皇帝赏识 B[“为时而著”,是说创作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事而作”,指创作要缘事而发,于事有益,突出创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真实。故选B项。] 4.苏轼说:“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这段话说明了( ) A.唐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 B.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 C.大唐盛世政治经济的繁荣 D.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最高峰 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化。杜子美、韩退之、颜鲁公、吴道子分别为唐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材料反映的是唐朝时期文化的繁荣。故选A项。] 5.他的词,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魄,也有“但愿人长久,

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

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崇尚、倡导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子可以博通古今,无所不为;女子则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即便是名门爱女,父母让其读书识字,也只要她识些姓名,学“妇德”而已。“三言”中的不少作品都以男女对照的方式,否定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赞扬了那些在学识、才智、能力等方面堪称“巾帼英雄”的女性。说明女性才思敏捷,聪颖机智,只要给予发挥能力的机会,就不会比男子差分毫。《施润泽滩阙遇友》有一定典型意义。小商品生产者施复与喻氏两人,养蚕织布,“开起三、四十张织机”,主人公喻氏看市平凡,实际上是一个市民阶层的新女性,她有一双勤劳致富的巧手,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定程度的独立经济地位争取了独立人格。夫妻之间不存在男尊女卑的封建夫妻关系,而是平等和谐、互相尊重、遇事商议,共同劳动的新型家庭关系,体现了晚明江南地区男女在家庭生活及经济中的平等地位,反映了妇女在家庭生活中地位的提高。 《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喻世明言》卷二十八)显示女子会有打仗、做官、经商等各种能力。作者一开篇就表明他对女性才干的欣赏,常言道,有智妇人,赛过男子,古来妇人赛过男子的也尽多。塑造了具有经营才能,善于应付意外事变的女性形象黄善聪,她和父亲在外做生意,父亲突然去世,14岁的她非但没有被击垮,反而在买棺盛殓父亲后,与人合伙经营,“经过几年勤苦经营,手中颇有活动,比以前不同”,黄善聪的故事说明女子不但能办理父亲的后事,而且也很有经商的头脑,她们在能力上并不比男子逊色。这里通过女性经营实业的才能和应变能力,塑造了聪明颖悟、才干、谋略及胆识等非同一般的女性,用以说明女子不但不落后于男性,而且她们在学识能力上可以与男子争风。这较之“男尊女卑”、抹杀女子的聪明才智的传统观念,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赵春儿重旺赵家庄》(《警世通言》卷三十一)中,赵春儿是个很有远见、很能隐忍的女子,她心里明白丈夫赵可成的纨绔习气和奢靡败家的作风难以改变,就埋下银子以备将来成就丈夫的大事。即使家计再艰难,自己再劳苦,她也忍受着,不曾透露半点。果真,十几年过去了丈夫终于有机会凭监生的学历谋取朝廷之职,无奈囊中羞涩,无法通融,如此关键之时赵春儿多年的心计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她见丈夫有了悔改之意才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为丈夫谋得官职和仕途之通。最后很有远见的丈夫急流勇退,告老还乡,夫妻二人安安稳稳的度过晚年。作者将之塑造成为一个有远见有胸怀的女子,她不但改变了丈夫的人生命运,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他的委琐的人格。这对于一个女人家来说实在很不容易,十几年“卧心藏胆”的隐忍和宽广的胸怀,为一般的男人所望尘莫及,这种胸怀和做人的魄力很值得后人欣赏。《吕大郎还金完骨肉》(《警世通言》卷五)中的大嫂王氏几年没有丈夫的消息,但是仍然不肯相信丈夫已经死去,为了保全自己不被卖掉,让婶婶杨氏与自己换了发髻,骗过了被狠心小叔叫来的强盗,婶婶却给带走了!让那好赌的没有人性的小叔子陪了夫人又折兵去吧!《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警世通言》卷三十二)的故事广为人知,身为娼妓的杜十娘深知自己为人所不齿的社会地位,所以积攒下价值连城的百宝箱,希望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赢得一个好归宿。十娘“久有从良之志,又见李公子忠厚志诚,甚有心与他。”从十娘希望从良一事,可以看出她并非自甘堕落,而想走出烟花柳巷、走出摆脱被人玩弄、被人役使的命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从这一点来讲她是在追求人格的独立与完善。虽然烟花场中许多年,“不知历过多少公子王孙,一个个情迷意荡,破家荡产而不惜。”但杜十娘所向往和追求的,是她与男子在平等的基础上、有着自己独立人格的真正的爱情,正是这一点不切实际的幻想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上演了一幕“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可歌可泣的悲剧故事。究其自身的原因,那就是她太相信爱情、太渴望追求人格独立的生活。在当时的社会中,一个烟花女子即便从良了,也很难得到男人的尊重和真正的爱情,即使她们有了独立的经济能力,但想要在社会上寻求独立的人格地位,那只有一个结局就是失望。好容易逃离了妓院鸨母魔

《三言二拍》商人形象研究

“三言二拍”商人形象研究 摘要:“三言二拍”以话本形式生动描述了明朝中后期商人的形象特征,他们具有“以商为本,坚持不懈”、“有情有义,义利兼得”、“知情重情,尊重女性”、“自强自立,有勇有谋”的优秀品质,同时也受到时代政治、经济等环境的局限,显露出“好色无耻”、“贪婪吝啬”、“奸诈狠毒”的局限性。论文通过上述特征的详细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个丰满的商人形象特征,也从传统的贱商观念和新的重商思想的碰撞、集体作品取向、作者思想等角度阐释商人特征成因。 关键词:“三言二拍”商人形象封建思想政治环境正确认识 引言 “三言二拍”是一部比较完整概述明朝中后期市民生活的书籍,其中作品新主角是商人。对中国文学史而言商人形象的产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一方面,在这之前,我国古代文学对商人特征的描绘是比较局限、不具体,甚至有部分文章是歪曲事实,不尊重商人,然而随着秦重、蒋兴哥这一类别的商人形象的涌现,艰难的中国商人的自身的形象特征终于有机会被写进文学作品中,开始进入中国文学的历史走廊,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学大体系增添色彩。另一方面,产生于特定时代的商人难免脱离时代的特征,他们的文学创作土壤仍然是当初的文化土壤,所以也有古代商人的特点,但随着资本主义萌芽这些特征又有了新的表现。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商人生活及思想意识的印记,也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商人生活的渗透。以“三言二拍”为文本,探究小说中商人形象及其成因,对我们认识文学创作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极具价值。这个课题已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到目前为止,学术成果已比较丰富,本文拟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此课题进行综合讨论。 一、“三言二拍”商人性格特征 (一)正面特征 1.以商为本,坚持不懈 封建社会一直实行“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受政策影响,那时人们大都有“贱商”观念,然而,在“三言二拍”中却相反,商人们对商业不断开拓进取,

三言二拍论文

品三言二拍之宋小官团圆破毡笠有感 南京审计学院茅金波12031113 12 物流1班“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中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二拍”主要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幸福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思想。 这学期,我很有幸地选到了“三言二拍”这门选修课,之前偶尔有接触过这种故事。经过这学期老师的讲解我越发地对这些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三言二拍”中的每一则故事都有它的深意,各自传达出不同的寓意。闲暇时细细品读别有一番味道。 在众多的故事中,我对这一则情有独钟——“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老师在课上有提及这则故事。单纯的文字记录并不能将故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刚巧它曾被改编成电影《毡笠缘》,老师截取了几个经典片段向我们展示。我就这样深深地被吸引住了,老电影独有的味道,不似现代电影的离谱科幻或矫揉造作,灰白纯净的背景下,宜春和金郎的爱情淳朴而美好。 课后我回去把老电影又看了一遍。我羡慕他们纯净美好的爱情,也被他们爱情的忠贞不渝而震撼继而又是满满的感动。当镜头闪过他们因为拥抱而害羞的脸,我会不自觉地笑起来。最后经历挫折后的重逢是完满的结局。 可能现代人写出这样的故事不足为奇,但是在当时的封建主义制度下,人们的思想行为被严格限制的时代能有如此思想上的突破实属不易。作者大胆地写出自己心中对爱情的追求。就以“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这则故事为例,它是以“毡笠”为线索,以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结合其他元素来叙写,歌颂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可贵品质,赞扬了女主宜春善良忠贞的美好品德,同时也向世人传达出一种观念“善恶各自有报”。 这则故事本身有着吸引我的魅力,其实“三言二拍”中有很多其他的更具内涵深意的故事,只是撞进我眼里的是毡笠缘。 平时不怎么多接触这些文章,所以我谈的只是一些粗鄙之见了。以我们现代人的观念来看那一时期的文章,我们能感受到人们对自由、幸福、平等的渴望和追求,现实的残酷只能让文人墨客以文字的形式抒发出来。结合历史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对当时作品的影响可见一斑。 “三言二拍”蕴含的深刻哲理不是一朝一夕能体会清楚的,选修课开启的是我对它的兴

三言二拍

明清小说鉴赏 论文题目:说不尽的“三言”和“二拍”副标题:生动鲜活的明末社会市民风情画作者:姚明 学院:水利水电学院 学号:200731580141 指导老师:吴光正

说不尽的“三言”和“二拍” ———————生动鲜活的明末社会市民风情画 摘要:“三言”内容广泛,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作者编辑“三言”的目的,在于劝谕、警诫、唤醒世人,有明确的社会功用目的。“三言”的出现,代表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二拍”也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一些优秀篇章还写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新变化,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及封建婚姻制度等。“二拍”的出现,开创了文人拟作话本专集的先例,在古代小说史上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商人,婚恋自主,女性意识,清官的市民化,情与礼,心理刻画,曲折工巧的情节,淳朴语言 冯梦龙的“三言”堪称中国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二拍”也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一些优秀篇章还写出了当时的一些新变化,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及封建婚姻制度等。“三言”“二拍”通过动人的爱情故事,描写青年男女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抨击封建婚姻制度对青年的迫害,表现了新兴的市民阶层的爱情观点。代表作有《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三言”的书名带有浓厚的道教训诫色彩。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通俗小说的惯例,即通过标榜道德训诫来提高小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则需要注意到这里所表现的道德观,往往具有新的时代特点,而与旧道德传统相悖。在“三言”中,写恋爱与婚姻的题材占据了很大比重,成就也最高。这类小说常把“情”和“欲”放在“理”或“礼”之上,要求“礼顺人情”。这意味道德规则只有建立在满足人们的正常情感需要的基础上,才有其合理性。 冯梦龙是苏州府吴县籍长洲人,出身名门世家。自幼接受儒学的熏陶,但又生活在商业经济十分活跃的苏州,年轻时常出入青楼楚馆,正是“逍遥艳冶场,游戏烟花里”。纵览他的一生,虽有经世治国之志,但他不愿受封建道德约束的狂放,他对“敢倡乱道,惑世诬民”

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

“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 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王乃霞学号:08401137 指导老师:赵丽萍 摘要:明朝中后期是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三言”“二拍”作为这一时期市民文学的代表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打破传统的商人形象,他们不管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以鲜活、复杂的面貌展示在了世人面前。这些商人身上的性格特征有着独特的时代烙印,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三言”“二拍”正面形象反面形象形象特点 明代中后叶,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市民阶层很快发展壮大,商人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状况反映在文学中就是市民文学的兴起,“三言”“二拍”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据不完全统计,仅‘三言’‘二拍’作品而言,其主要表现商人生活的,或偶尔涉及商人生活的,则全部有66篇之多”。①这些商人或是豪门大贾,或是贩夫走卒,他们的故事虽不惊天动地,却也曲折离奇,下面在商人形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商人的性格特征。 一、商人性格特征 (一)正面特征 “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大多是正面形象,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被赞美的对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在“三言”“二拍”中,他们身上有很多共同特征。 1.崇商敬业,执着为商 “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策,受这种政策的影响,大多数人都以经商为耻。“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受这种贱商观念影响很小,他们大都有执着为商、崇商敬业的精神。《乌将军一饭必酬》中的入话部分,杨氏劝王生出去经商,王生欣然道:“这个正是我们本等。”他的话语中洋溢着对自己经商的自信,对商业充满了赞美和肯定,他为了经商,三次外出,三次都遇到了强盗,历经磨难,但他并没有放弃商业,这才换来了最终的成功。《杨八老越国奇遇》中,主人公杨复对妻子说:“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益消乏。祖上原在闽、广为商,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不知娘子意下如何?”妻子欣然道:“妾闻治家以勤俭为本,守株待兔,岂是良图?乘此壮年,正堪跋涉,速整行李,不必迟疑也。”在这个故事里,本是读书人的杨复把商业当做一种治生的手段,并没有觉得经商可耻,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