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制动器的原理与设计

电磁制动器的原理与设计
电磁制动器的原理与设计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制动器是保障汽车安全运行、取得预期运行效益的最基本的使用性能,因此汽车制造厂、使用者、汽车维修和管理人员都很重视车辆的制动性。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和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这种重要性日渐突出,众多的汽车工程师在改进汽车制动性能的研究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目前关于汽车制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动控制方面,包括制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以及采用新的技术。

最原始的制动控制只是驾驶员操纵一组简单的机械装置向制动器施加作用力,那时的车辆质量比较小,速度比较低,机械制动虽已满足车辆制动的需要,但随着汽车自身质量的增加,助力装置对机械制动器来说已显得十分必要。这时,开始出现真空助力装置。1932年生产的质量生产的质量为2860kg的凯迪拉克V16车四轮采用直径419.1mm的鼓式制动器,并有制动踏板控制的真空助力装置。林肯公司也于1932年推出V12轿车,该车采用通过四根软索控制真空加力器的鼓式制动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汽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军用车辆及军用技术的发展,车辆制动有了新的突破,液压制动(图1.1)是继机械制动后的又一重大革新。Duesenberg Eight车率先使用了轿车液压制动器,克莱斯勒的四轮液压制动器于1924年问世,通用和福特分别于1934年和1939年采用了液压制动技术。到20世纪50年代,液压助力制动器才成为现实。

1.前轮制动器

2.制动轮缸3、6、8.油管 4.制动踏板机构

5.制动主缸7.后轮制动器

图1.1

在液压鼓式制动器出现的若干年后,人们又发明了液压钳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顾名思义,是取其形状而得名。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分泵固定在制动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动。制动卡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装在制动盘的两侧。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世界汽车技术领域最显著的成就就是防抱制动系统(ABS)的实用和推广。ABS集微电子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液压控制技术为一体,是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产品。它的安装大大提高了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和操纵性。防抱装置一般包括三部分:传感器、控制器(电子计算机)与压力调节器。传感器接受运动参数,如车轮角速度、角加速度、车速等传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进行计算并与规定的数值进行比较后,给压力调节器发出指令。

1.2 制动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目前液压操纵仍然是最可靠、经济的方法,即使增加了防抱制动(ABS)功能后,传统的油液制动系统仍然占有优势地位。传统的控制系统只做一样事情,即均匀分配油液压力。当制动踏板踏下时,主缸就将等量的油液送到通往每个制动器的管路,并通过一个比例阀使前后制动力平衡。而ABS或其他一种制动干预系统则按照每个制动器的需要对油液压力进行调节。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发展至今已是非常成熟的技术,随着人们对制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电子稳定性控制程序(ESP)、主动避撞技术(ACC)等功能逐渐融入到制动系统中,越来越多的附加机构安装于制动线路上,这使得制动系统结构更加复杂,也增加了液压回路泄露的隐患以及装配、维修的难度。因此,一种结构更简捷,功能更可靠的制动系统呼之欲出。

随着电子,特别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汽车制动系统的形式也将发生变化。线控制动系统失一个全新的系统,给制动系统带来巨大的变革,为将来的车辆智能控制提供条件。随着汽车电子化的发展,现代汽车制动控制技术正朝着电制动方向发展。电制动系统首先用在混合动力制动系统车辆上,采用液压制动和电制动两种制动系统。但这种混合制动系统也只是全电制动系统的过渡方案,由于两套制动系统共存,使结构复杂,成本偏高。而线控制动因其巨大的优越性,必将取代传统的

以液压为主的传统制动控制系统。

其主要包含以下部分:

(1)电制动器—其结构和液压制动器基本类似,有盘式和鼓式两种;

(2)电制动控制单元(ECU)—接收制动踏板发出的信号,控制制动器制动;接收驻车制动信号,控制驻车制动;接收车轮传感器信号,识别车轮是否抱死、打滑等,控制车轮制动力,实现防抱死和驱动防滑;

(3)轮速传感器—准确、可靠、及时地获得车轮的速度;

(4)线束—给系统传递能源和电控制信号;

(5)电源—为整个电制动系统提供能源,可与其他系统共用。

从结构上可以看出这种电路制动系统具有其他传统制动控制系统无法比拟的优点:

(1)整个制动系统结构简单,省去了传统制动系统中的制动油箱、制动主缸、助力装置,使整车质量降低;

(2)制动响应时间短,提高制动性能;

(3)无制动液,维护简单;

(4)系统总成制造、装配、测试简单快捷,制动分总成为模块化结构;

(5)采用电线连接,系统耐久性能好;

(6)易于改进,稍加改进就可以增加各种电控制功能。

电制动是一个新生事物,要想全面推广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驱动能源问题。采用全电路制动控制系统,需要较多的能源,一个盘式制动器大约需要1kW的驱动能量。目前车辆12V的电力系统提供不了这么大的能量,因此,将来车辆动力系统采用高压电,加大能源供应。

其次是控制系统失效处理。电制动控制系统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制动失效的处理。因为不存在独立的主动备用制动系统,因此需要一个备用系统保证制动安全,不论是ECU元件失效,传感器失效还是制动本身、线束失效,都能保证制动的基本性能。

第三是抗干扰处理。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会有各种干扰信号,如何消除这些干扰信号造成的影响,目前存在多种抗干扰控制系统。

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上述的各种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线控制动系统也会以其巨大的优越性取代以液压为主的传统制动系统。

1.3 电制动器的研究与发展概况

电制动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他在其他领域如起重机绞盘制动、电梯制动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关于车辆的“Brake—By—Wire”技术目前已有多种实现方式,本文仅列举最有代表的类型,即电磁制动器。

电磁制动系统是指使用电子装置的电磁制动机构,通过控制电流等相关参数来改制动力。由于代替了传统的液压制动机构,电磁制动系统不再使用液压油,从而减少了液压油燃烧的危险,提高了安全性,也减轻了车辆自身的重量。电磁制动系统中采用了转速犯规控制系统,显著改善了制动力矩和防滑性能,缩短了制动距离,提高了轮胎和制动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电磁制动系统的制动效率优于液压系统。电磁制动系统将是机动车制动系统发展的新方向。

利用电磁效应实现制动的制动器,分为电磁粉末制动器和电磁涡流制动器,电磁摩擦式制动器等多种形式。

(1)电磁粉末制动器:激磁线圈通电时形成磁场,磁粉在磁场作用下磁化,形成磁粉链,并在固定的导磁体与转子间聚合,靠磁粉的结合力和摩擦力实现制动。激磁电流消失时磁粉处于自由松散状态,制动作用解除。这种制动器体积小,重量轻,激磁功率小,而且制动力矩与转动件转速无关,可通过调节电流来调节制动扭矩,但磁粉会引起零件磨损。它便于自动控制,适用于各种机器的驱动系统。

(2)电磁涡流制动器:激磁线圈通电时形成磁场,制动轴上的电枢旋转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涡流。电枢的涡流与磁场相互作用形成制动力矩。电磁涡流制动器坚固耐用、维修方便、调速围大;但低速时效率低、温升高,必须采取散热措施。这种制动器常用于有垂直载荷的机械中。

(3)电磁摩擦式制动器:激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场,通过磁轭吸合衔铁,衔铁通过联结件实现制动。

另外还细分为干式单片电磁制动器、干式多片电磁制动器、湿式多片电磁制动器等等。

1.4 研究容及项目可行性分析

1.4.1 研究容

本文初步研究盘式电磁制动器,采用多种工具软件辅助设计,并做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电制动器结构设计,使之能满足制动要求。遵循这一设计方案,要研究的容主要

包括三部分:

(1)制动器机械结构设计研究,包括机构整体构造,关键零件的设计,并绘制有限元云图。

(2)电磁铁组件的设计和理论分析,研究其制造工艺。

(3)制动性能的分析与研究,对设计好的制动器研究其制动能力、维修等问题。

1.4.2 可行性分析

电制动以其潜在的优势引起业的广泛关注,针对目前对电制动系统研究的加强趋势,综合研究了电制动领域的相关知识,提出一种思路和实施方案。

(1)方案实施的理论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铁作为一种动作元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磁铁是一种成熟的将电磁能量转换为机械能量的能量转换装置。对电磁铁的研究,前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可以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2)研究目标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的可实现性。从制动器发展历史上看,在1898年,克利夫兰的埃·安·斯佩里设计的一辆电动汽车就采用前轮电磁盘式制动器。斯佩里用圆盘分别与各个车轮的轮毂连成一体,另有一个镶有摩擦片的小圆盘,制动时,通过电磁铁的作用,使它紧贴着转动盘,就能阻止车轮的转动,当电流中断后,弹簧又把摩擦盘收回,车轮又可以自由转动。此外,电磁抱闸制动器在电梯和起重机绞盘用的电磁盘式制动中已得到成熟应用(如图1.3所示)。

综上所述,以电磁铁作为制动器制动机构在技术上可行。

1.轭铁

2.弹簧

3.衔铁4、7.摩擦片 5.盘

6.桥 8.夹具 9、10.棘轮机构 11.励磁线圈

图1.3

2 制动器的设计研究

鼓式制动器已经在应用中,盘式制动器与鼓式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热、水稳定性好等优点,所以本文决定采用盘式制动器。在制动器的设计上,用电磁铁的电磁力直接推动摩擦块工作是最简单的方法。

2.1 电磁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圆盘式电磁制动器主要由弹簧、摩擦片、端盖、动片、调节螺丝、电磁铁圆盘、线圈、轴等组成。摩擦片铆接在动片上,可随轴一起旋转,沿着电动机轴端上的键作轴向移动。动片外侧是端盖,侧是电磁铁圆盘。当电动机介入电源时,制动器线圈同时通上直流电,电磁铁圆盘立即被吸上,使电磁铁部的弹簧拉伸,圆盘和端盖与摩擦片吸合,动片在空腔中停止旋转,摩擦片与它们摩擦产生制动力矩,从而电机被制动。若电机断电,制动器线圈同时断电,电磁铁圆盘失去吸力被弹簧拉回,于是动片又能自由旋转。此电磁制动器是单片干板制动器,属常开型。

2.2 制动系统的分析

2.2.1 制动力矩的计算

车轮滚动周长:

L=2πR r

在制动距离车轮转过的圈数:N=L

S 则转过总的角度为:

α=2πN

车子的总动能为:

E=

2

1Mv 2

制动力分配系数:

β=f f F F 1=211f f f F F F +

式中 F f1 —— 前轴车轮的制动器制动力;

F f2 —— 后轴车轮的制动器制动力;

F f3 —— 汽车总制动器制动力。

通常,轿车的β值取0.565—0.615,货车取0.333—0.412,本文取为0.6。

每个前轮要分担的动能为: 2

E E f =

×60% 每个后轮要分担的动能为: 2E E f =×40% 每个前轮所需总制动力矩为:

此处省略 NNNNNNNNNNNN 字。如需要完整说明书和设计图纸等.请联系 扣扣:九七一九二零八零零 另提供全套机械毕业设计下载!该论文已经通过答辩

2.2.2 制动盘直径的确定

制动盘直径越大则所需制动力越小,有利于减小电磁铁的尺寸,故尽量取较大的盘径。由于本课题要求的主要技术参数为额定制动扭矩500Nm ,根据《汽车标准汇编》,本文取制动盘直径为270mm 。

2.2.3 制动盘厚度的确定

在本设计中,制动盘又称衔铁,通过电磁体的通断电过程使衔铁吸合。在衔铁对着摩擦片的一侧,涂有特殊的摩擦材料,使之在通电之后与摩擦片进行接触,最后达到制动效果。

制动盘厚度直接影响着制动盘质量和工作时的温升,为使质量不致太大,制动盘厚度应取的适当小些,为了降低工作时的温升,制动盘厚度不宜过小。制动盘可以制成实心的,而有时为了通风散热,还可以在制动盘的两工作面之间铸出通风孔道。通

常实心制动盘可取为10—20mm ,在这里取14mm 。

2.2.4 摩擦片参数的确定

根据一些文献资料的参考,取摩擦片的外半径R 2=240mm ,由其外半径比为 1

2R R 1.5,则半径R 1=160mm 。 2.2.5 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

考虑弹簧片的伸缩距离、系统间隙,以及以后摩擦片的变形磨损,为使其留有一定的余地,不妨取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为0.9—1.5mm 。本文在设计中取它们的间隙为1mm 。

2.2.6 弹簧片的设计

本电磁制动器的设计是属常开型,为了使其在制动结束后摩擦片与制动盘能迅速分离,关键在于弹簧片的设计。本文采用由12个小弹簧及两薄片板所组成的,各弹簧制造时焊接在两薄片上,薄片的作用是连接左侧的制动片和右侧的端盖,通过铆钉固定起来。小弹簧直径为10mm ,处于自由状态时的长度为4mm 。图2.1为弹簧片的设计总图。

图2.1 弹簧片

2.2.7 右侧法兰的确定

法兰壁厚14mm,外圆最大直径270mm。往右伸出轴长度40mm,直径105mm,其上有一个直径60mm的通孔,设一个宽18mm的平键槽,作用是在运动过程中能随着主轴一起旋转,上面还设有一个M10的螺栓固定。

2.2.8 电磁制动器总装配图

通过各零部件的设计,电磁制动器的总体设计已初步确定。从左往右的顺序看,由左端盖(含电磁体)、摩擦片、制动盘、弹簧片、右端盖(法兰)组成,摩擦片上的三个孔是专为制动盘(也即衔铁)设计的,使制动盘右侧的铆钉通过弹簧片固定。另外三个孔是给右侧的法兰准备的,使法兰左侧上的铆钉穿过弹簧片紧固。达到在电磁体吸合过程中,由弹簧的拉伸力配合达成完整的制动效果。

总装配图由图2.2、图2.3所示。

图2.2 电磁制动器总装配

图2.3 总装配图的分解

2.3 电磁制动器的检查与调整

在同样的转速下,电磁制动器的制动力矩的大小取决于制动盘对摩擦片压力的大小,亦即弹簧向拉制动盘的行程,或者说取决于摩擦片和制动盘之间的气隙大小。经长期使用后,摩擦片和制动盘均会受到磨损,弹簧也将被拉长,引起气隙减小,会造成制动后失灵,不能及时分离。因此必须检查制动器的工作气隙,并及时加以调整。

根据气隙增大值的程度,如果是摩擦片磨损,则需要更换摩擦片。间隙不能太大,否则将使制动力矩不够而使锚链或绞缆钢丝松脱。间隙也不能太小,太小容易造成刹车脱不开,使电机堵转或造成制动器温度急剧上升,一般调整后的气隙在1mm左右为宜。

3 电磁体材料及制造工艺研究

电磁体是电磁制动器的关键部件,电磁制动器制动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磁体的外形结构、磁钢材料导磁性能、磁钢制造工艺、摩阻填料材料的性能、线圈导线直径、线圈匝数。制造电磁体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问题:

(1)电磁体的导磁材料(磁钢)及加工制造工艺,直接关系到电磁体工作时的磁路,影响电磁体与摩擦盘之间的电磁吸力。电磁体所产生的摩擦力主要取决于:电磁体外形结构、磁钢材料、电磁吸力、磁钢与摩擦盘的摩擦系数、填充材料与摩擦盘的摩擦系数、电磁体制造工艺等参数。所以必须选择合适的导磁材料并制定相应的制造工艺。

(2)电磁体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要求电磁体材料具有一定的耐磨、耐热性能。与电磁体对磨的摩擦片,其材料是铸铁,为了不使对摩擦片磨损过快,要求电磁体磁钢材料在制造过程中不能有过高的强度和硬度。因此应合理确定磁钢材料的硬度、摩擦系数、耐磨性能以及填充材料的耐热、耐磨性能等。

(3)电磁体通电后,与制动盘吸合并产生摩擦力矩,会使电磁体温度迅速上升,要求电磁体摩阻材料应具有高温稳定性,即在高温下摩阻材料仍具有稳定的摩擦系数和耐磨性能。另外在低温条件下或不同的环境中(如雨天)行驶,电磁制动器的制动性能不能发生太大的变化。如何选用、制造摩阻基体材料以及如何把摩阻材料、线圈与磁钢粘连到一起也将是制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3.1 电磁体磁钢、磁芯材料选择

3.1.1 导磁材料分析

磁性材料按其特性和用途通常可分为软磁材料和硬磁材料两大类。软磁材料磁性能的主要特点是:磁导率高,矫顽力低,易于饱和。当外磁场去掉后,磁性基本消失。而硬磁材料在所加的磁化磁场去掉以后,仍能在较长时间保持强而稳定的磁性。电磁体需要在断电时的电磁吸力为零,因此磁钢应选用软磁材料。

常用软磁材料有:电工纯铁、低碳钢、硅钢片、铁镍合金、铁基粉末冶金等,低碳钢有较高的磁饱和感应强度,较小的矫顽力,加工性能也较好,适合于直流磁系统。表3.1所列为常用导磁材料性能比较。

表3.1

3.1.2 纯铁特性分析

电磁纯铁又称“阿姆可铁”,含碳量极低,一般小于0.025%,工业产品一般应用无磁时效纯铁,其代号为DT3,DT4。电磁纯铁在室温下具有相对较软、强度低、塑性成形性能优良、切削性能差等特点,适合用冷挤压生产工艺。其理由是:

(1)电磁性能好,矫顽力低,饱和磁感高,磁性稳定又无磁时效。

(2)电磁纯铁系列钢质均为镇静钢,且采用了精练,所以部组织均匀,优良,气体含量少,成品含碳量不大于0.004%。

(3)冷、热加工性能好。

(4)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冷挤压时塑性变形量大,变形抗力及材料加工硬化相对于其它铁磁材料要低的多,因此所需压力机的吨位低,模具寿命高。

3.1.3 粉末冶金材料分析

铁粉是粉末冶金电磁体磁钢的基体材料。研究发现,铁粉的基本特性(流动性、松装密度、成分、粒度组成)会对压坯的密度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不同密度的电磁体,其电磁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差异很大。因此,正确选用铁粉品种、粒度组成十分重要。

(1)铁粉种类的选择

铁粉因制造方法不同,其颗粒形状、物理一化学性能等方面都有差异。铁粉制造方法有许多,主要有电解沉积法、还原法、水雾化法、拨基法,其中电解法、雾化法生产的铁粉颗粒细小,松装密度高,生坯强度高,压缩性大,比还原铁粉成形性能好,制件密度高,磁性能好,但价格高。对粉末冶金电磁体磁钢,当要求磁钢密度在6.5一7.0g/cm3之间时,选用还原铁粉作为电磁体磁钢材料;当电磁体磁钢密度要求达到7.1一7.5g/cm3时,选用水雾化铁粉,这是由于水雾化铁粉的粉末颗粒纯度高、压缩性好、易于合金化。试验确定,采用还原铁粉有利于摩擦系数的提高,而采用水雾化铁粉有利于耐磨性的提高。

(2)铁粉粒度选择

铁粉粒度和形态对压制时铁粉的流动性、成形性以及成形后的强度有很大影响,不同的粒度和形态会得出不同密度的制件。还原铁粉呈海绵状,能减少添加成分的偏析,具有大的表面能,大的晶格畸变,同时铁粉粒度细,因此,烧结时活性较高,扩散速度大和收缩大。所以,由细铁粉制造的材料具有较高密度及强度和较好的摩擦性能。选用200目颗粒的海绵状还原铁粉作为磁钢的基体原材料,能满足成形性能要求。为提高松散粉末装模密度,在200目铁粉的基础上,采用细粉与粗粉混合的工艺,即加入适当比例的更细铁粉与200目铁粉混合,可提高成形密度和压坯的强度。

图3.1所示为在不同松装密度下高纯度铁粉压制时压力与制件密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提高松装密度不仅可以提高粉末冶金生坯密度,而且可以提高生坯强度,提高压缩比,使粉末冶金制件具有较高的密度,从而可提高磁钢的电磁性能。

图3.1

(3)合金粉末的选择

粉末冶金中添加合金元素的目的有三个:

A、提高粉末冶金的烧结密度,需通过活化烧结来实现的。对于铁基粉末冶金,铁的纯度越高,杂质含量越少,晶粒越粗,电磁性能就越好,但为了使密度增加,在烧结铁基粉末冶金时常加的合金元素是硫和磷。硫可以以硫粉或硫化铁粉态混入铁粉中,在烧结时使其合金化。添加硫的作用是提高减磨性能以及封闭材料中的孔隙。一般加入硫的含量不超过0.4%,另外添加硫可提高材料的抗弯性能。当添加硫时,零件尺寸会随含硫量的增加而增大。磷在953℃与铁和碳形成共晶,1050℃与铁形成共晶。因此,在高于1050℃的温度下烧结时,将产生液相,起到活化烧结作用,从而提高材料的烧结密度。磷应以磷铁粉状混入纯铁中,磷铁应采用含磷量为15.6%的Fe3P。磷的加入量不得高于0.8%。

B、按重量提高铁基烧结软磁材料的磁性,常需加入的合金元素有si、Sn、Ni

和C。考虑到Ni、C价格高,在此仅选用合金元素si或Sn,Si或Sn的含量为2%—3%。

C、提高摩擦、磨损性能。纯铁粉末冶金材料作为摩擦材料具有以下特性:

(a)耐热高负荷条件下摩擦系数稳定,衰减小,磨损小;

(b)热传导性能好能把摩擦副表面的摩擦热很快传导出去;

(c)受环境影响小在寒冷和炎热以及大气湿度变化条件下,摩擦性能基本不发生变化。

纯铁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严重缺点是与制动盘具有亲和力,容易产生粘着胶合,摩擦系数波动大、异常磨损、噪声等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纯铁粉中加入一些摩擦组元和润滑组元。摩擦组元为二氧化硅,加入二氧化硅后可促进摩擦系数和摩擦温度的提高。当滑动速度为0.26m/s时,含1%的二氧化硅摩擦系数为0.46,含10%二氧化硅时摩擦系数增加到0.66,同时摩擦温度从125℃上升到195℃。这是由于二氧化硅在铁中烧结温度下被还原成硅,并溶解于铁,降低了材料的导热性。因此,根据综合性能,二氧化硅的最佳含量为2%—4%,其平均粒度为80—180μm。

3.2 电磁体填充材料研制

电磁体摩阻填充材料是一种纤维增强摩阻复合材料,其组分与摩擦磨损性能之间的关系受到系统参数的影响,例如温度、压力、速度、气氛、摩擦对偶件等,而且这些影响因素又与作用时间、作用次数等有很大的关系。

3.2.1 新型摩阻填充材料分析

电磁体摩阻填充材料通常由粘结剂、增强纤维和无机及有机填料等三部分组成,工作时主要承受反复变化的应力场和热力场作用。粘结剂是摩阻填充材料的重要组元,也是化学性能、热稳定性能最差的组元。研究表明,电磁体摩阻填充材料的摩擦表面瞬间工作温度可达300℃—400℃左右;粘结剂(树脂基体)无论是暴露在空气中还是在与制动盘贴合的缺氧情况下都会发生氧化分解现象。因此其性能直接影响电磁体摩阻填充材料的热衰退性能、恢复性、磨损性能和机械性能。树脂粘结剂的选择对摩阻填充材料的许多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摩阻材料传统用的胶粘剂主要是酚醛树脂,酚醛树脂固化后交联密度高、高温性能卓越,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加工工艺性能。但酚醛树脂存在硬而脆等缺点。为了改善其韧性,需采用改性方法,如在酚醛树脂中引入韧性良好的长链型分子结构来增强韧性。然而长分子链的引入又会大大影响其耐热性,因此,在引入长链型分子结构后,还需要再引入耐热性能良好的刚性基团分子。基于以

上原理,以硼改性酚醛树脂为基体树脂,加入橡胶长分子链增加韧性,同时加入刚性基团分子SiO2、SiC增韧改性,提高摩阻材料的热稳定性。由于SiO2、SiC属于共价键化合物,具有材质硬、强度大,热导系数大、抗热震性好,耐高温、抗氧化,耐磨损和抗侵蚀等优良的高温热稳定性能。作为添加剂应用于电磁体摩阻填充材料中,还能够起到摩擦调节剂的作用,补偿和调节摩擦性能,改善和提高粘结剂高温性能。

此外,MoS2、A12O3可进一步提高摩擦系数和耐磨性能以及减磨效果,以提高其使用寿命。这是一种物理改性方法(共混),使橡胶及其他分散相均匀分散于树脂连续相中,然后在制品高温、高压成形过程中,使其微粒又从中析出,并在材料受到外力时分散、均衡应力,并阻止裂纹延伸,从而达到增韧耐磨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利用自制的化学改性酚醛树脂,使树脂的综合性能在电磁体填充材料上优于目前市场上其它改性树脂。

3.2.2 树脂基体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树脂基体作为电磁体摩阻填充材料中的一个重要组元,必须有合适的模量以保证在摩擦时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摩擦片在工作时稳定而不产生严重振动;树脂必须有一定的耐热性以保证次摩擦层有足够的强度;树脂分解后的残留物必须有一定摩擦性能,以保证稳定的摩擦系数;树脂固化后必须有较低的硬度,以降低制动噪声。因而树脂种类的选择和配比与摩阻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及力学性能密切相关。

由于酚醛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一直是生产摩阻材料最常用的树脂。普通纯酚醛树脂由于制品模量过高,硬度大,常采用橡胶物理改性,使其韧性、抗冲击性及摩擦性能有所提高。通过对比,尼龙和丁睛橡胶改性的摩阻材料在抗磨性和耐冲击性方面效果最好,但用量过大会降低摩阻材料的耐热性并增大磨损。

试验表明树脂含量过高或过低时,材料将因粘结剂量过少或树脂高温分解导致粘结力下降,使增强纤维易于拔出,导致摩擦系数不稳定,材料磨损加剧。故在摩阻材料的配方设计中,树脂量的配比是一个关键因素。

3.2.3 增强纤维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增强纤维与摩阻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强度等密切相关,因而纤维种类的选择及

量的控制是材料研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比较多见的有玻璃纤维、碳纤维、钢纤维、芳纶纤维以及这些纤维相混合的混杂纤维。

玻璃纤维的特点是硬度高、热稳定性较好,与树脂亲和性好、价格低廉,磨损较大,当温度超过600℃时形成玻璃珠,损伤对偶材料。碳纤维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耐热、耐磨、耐腐蚀及热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点,同时具有润滑作用。碳纤维的长度影响摩阻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和工艺性。混料工艺需特殊考虑,较难应用于电磁体填充材料当中。使用低碳钢及超声波切削法生产的钢纤维含油量低、表面活性好、价格便宜,但它影响到电磁体的磁力线分布,所以难以应用。

Kevlar纤维以其高强度、高模量、高韧性、低密度及较好的热稳定性,可开发出性能优良的摩擦材料。但由于Kevlar纤维的制造工艺和处理工艺复杂,特别在工业化生产时纤维分散较困难,且价格昂贵,因此在国生产和推广受到限制。

考虑多种因素,采用玻璃纤维作为增强纤维,以提高材料的抗磨作用。

3.2.4 填料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填料是填充摩阻材料中不可缺少的组分,主要起改善材料的物理与力学性能、调节摩擦性能及降低成本的作用。但在摩阻填充材料中,通常填料可分为有机、无机和金属三种。有机填料的主要作用为降低模量和硬度,调整及稳定摩擦系数,改善与对偶材料的贴合性。常用的有橡胶粉等,但用量过大会降低摩阻材料的耐热性并增大磨损。无机填料可分为减磨填料和增摩填料。减磨填料是为了降低摩擦系数,主要有MoS2、石墨、滑石和云母等;增摩填料主要是不会分解的耐热材料粉末,可以改善和提高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使摩阻材料具有较好的抗热衰退能力和抗高温开裂变形能力,增加材料的摩擦阻力。但加入量过大也会降低摩阻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填料(如铜粉、铝粉、铝粉)等可以提高摩阻材料的耐磨性和热稳定性,选择合适的粒度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摩擦系数以及降低磨损率。

3.2.5 丁睛橡胶含量的影响

为了考察丁睛橡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固定硼改性的树脂(BF)含量为40%,改变丁睛橡胶的含量(从5%变到20%)。由于未添加增强材料玻璃纤维,所以所制材料的强度较低,未能测出材料磨损率。随着丁睛橡胶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硬度明显下降,而当丁睛橡胶含量为10%时,材料摩擦系数最高。

事实上在研究材料配方时,丁睛橡胶含量越多,材料的耐磨性能会降低很多,所以,丁睛橡胶含量选择在不超过10%为宜。

4 电磁机构动特性分析

电磁铁在操作过程中工作气隙由大变小,使磁路各部件的磁饱和程度越来越高,因而描述该系统的静、动特性是非线性的。在衔铁快速运动的过程中,将在线圈中引起反电动势,改变电路特性。动特性通常包括线圈电流i 、弹簧片行程x 、电磁力F 、线圈磁链ψ以及速度v 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电磁机构的动态过程即吸合或释放过程。分析描述电磁铁的动态特性是设计出高性能电磁铁的重要环节。

4.1 吸合过程分析

电磁机构的吸合过程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线圈得到电压起到电流按指数曲线增至吸合电流I xh 为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衔铁尚未运动,其经历时间称为吸合触动时间,记为t xc ;进入第二阶段后,吸力大于反力,衔铁开始运动。这个阶段的电流逐渐增大,并产生反电势i dt

dL 。这个反电势和线圈自感电势L dt di 一起,共同阻止线圈电流的增长,致使线圈电流在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不仅不再增大,反而减小。将从衔铁开始运动到衔铁闭合所需要时间定义为吸合运动时间,记为t xy 。总的吸合时间为t xh =t xc +t xy 。在t=t xh 以后,衔铁已经闭合,工作气隙不再变化,反电势为零,电流按新的指数曲线上升,直至稳态电流I w ,如图4.1所示。

图4.1 电磁铁吸合过程曲线

4.1.1 电磁铁的吸力特性

吸力特性方程为:

F=(IW)2μ0z

z S 式中: I —线圈的电流;

W —线圈匝数;

μ0—真空磁导率;

S z —总的铁芯横截面积;

δz —总间隙长度。

4.1.2 吸合过程分析

直流电磁铁接通电源后,在吸力达到足以克服阻力(主要是弹簧力),使弹簧片运动之前,流过线圈的电流逐渐增长,磁铁中的磁通也逐渐增长,电路方程为:

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一)

???!????????? 2/2!????????? 当代以半导体工业为基础和支柱的微电子技术,它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通信领域近期发展之快和变化之大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料。最为明显的几个特征是从全球移动卫星系统到无线局域网的出现,无线技术正向通信的各个方面渗透,Internet和www网络继续保持指数的增长势头,并产生对高速公众数据网的强烈需求。但是广泛应用上述微电子技术的设备,它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电磁兼容性实在令人担忧,因为上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公众数据网络的不断发展,导致了对人为或自然的过电压或过电流的冲击更加敏感到几乎成指数增长的趋势,可以说是目前人类享受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各种效益,是同人类百年来为之奋斗的电磁兼容事业密不可分。因此,联合国确定电磁污染是继环境中的空气、水质、噪声等污染之后的第四大环境污染。 本章所指的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对于设备或系统的性能指标来说,应为“电磁兼容性”。但作为一门学科来说,应为“电磁兼容”。 它的确切定义按国家军用标准GJB——85《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名词术语》为:“设备(分系统、系统)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一起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该设备不会由于受到处于同一电磁环境中其它设备的电磁发射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它也不会使同一电磁环境中其它设备(分系统、系统),因受其电磁发射而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降级。” 所以电磁兼容是研究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频谱资源等条件下,各种用电设备(广义的还包括生物体)可以共存,并不致引起降级的一门科学。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下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它有以下三方面的含意。 1)电磁环境应是给定的或预期的。 2)设备、分系统或系统不应产生超过标准或规范所规定的电磁骚扰发射(EMI)限值的要求电磁骚扰发射就是从骚扰源向外发出电磁骚扰能量的现象,它是引起电磁骚扰的原因。 3)设备、分系统或系统应满足标准或规范所规定的电磁敏感性(EMS)限值或抗扰度(immu-nity);其中电磁敏感性为在存在电磁骚扰的情况下,设备、分系统或系统暴露在电磁辐射下所呈现不希望有的响应程度;抗扰度为设备、分系统或系统抗电磁骚扰的能力。 2/2/2?????? 由电磁骚扰源发射的电磁能量,经过耦合途径传输到敏感设备,这个过程称为电磁干扰效应。因此形成电磁干扰后果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1)电磁骚扰源:任何形式的自然或电能装置所发射的电磁能量,能使共享同一环境的人或其它生物受到伤害,或使其它设备、分系统或系统发生电磁危害,导致性能降级或失效,即称为电磁骚扰源。 2)耦合途径:即传输骚扰的通路或媒介。 3)敏感设备(Victim):是指当受到电磁骚扰源所发出的电磁能量的作用时,会受到伤害的人或其它生物,以及会发生电磁危害,导致性能降级或失效的器件、设备、分系统或系统。许多器件、设备、分系统或系统既是电磁骚扰源又是敏感设备。 为了实现电磁兼容,必须从上面三个基本要素出发, 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一) 区健昌

文献综述-车用盘式电磁制动器的仿真分析

车用盘式电磁制动器的仿真分析 叶春晖 (黑龙江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模块对所设计的车用盘式电磁制动器建立了数学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为这种技术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电磁制动器;建模与仿真; Abstract:this paper use of Matlab software to design the Simulink module of automotive disc electromagnetic brakes establishes the mathematical simulation model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for this technology, provid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brakes;Modeling and simulation; 当今很多汽车公司在概念车的设计中都采用了线控技术,线传操控技术的核心是智能机电传动装置,这些装置将原先操控车辆的机械手段改由线传电子控制。一切的命令都通过电子信号进行传递,最终转变为机械动作。另一方面,车辆的反馈信息也通过电子信号反映给驾驶者,使得其可以对车辆状况了如指掌。线控将是未来汽车的核心内容,这将要求汽车的各个组成部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汽车的制动系统部分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电磁制动器就是制动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本文对所设计的车用盘式电磁制动器进行仿真分析。 1电磁制动器的结构 汽车电磁制动器是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制动器,它利用电磁阻力的原理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热能耗散在空气中,使汽车获得减速度。其制动效能和工作可靠性、持久性都高于其他传统的汽车制动系统,是国际上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方向。 汽车电磁制动器是根据电磁铁原理,利用电磁吸力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使制动盘两侧的制动块夹紧制动盘,从而使车轮制动。 设计的电磁制动器如图1所示。 此汽车制动器的结构与传统液压浮动钳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基本相同:制动盘以螺栓固定在轮毂上,带有摩擦衬块的制动块装在制动钳体内,制动块只可以沿轴向滑动,但不能转动;汽车制动时,给电磁线圈供电,使其通一定量的电流,电磁铁产生电磁吸力。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力比较小,不足以使汽车制动,利用增力机构将力放大,利

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试题

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1. 区别电磁骚扰和电磁干扰两个术语的不同。(10分) 答:电磁噪声(骚扰):(强调原因和过程)任何可能引起设备或系统性能下降的包磁现象——强调任何可能的电磁危害现象原因。 电磁干扰:(强调的是结果)。 2. EMI 、EMS 和EMC 分别指什么,有何区别?(5分) 答: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电磁干扰。 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EMS ,电磁敏感性。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电磁兼容。 电气和电子设备在正常运行的同时,也往外发射有用或无用的电磁能量,这些能量会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这就是电磁干扰。 对电磁干扰进行分析、设计和验证测试的学科领域就是电磁兼容。 电磁敏感性是指设备、器件或系统因电磁干扰可能导致工作性能下降的特性。 3.电磁干扰三要素是什么?(5分) 答:电磁干扰三要素是干扰源、耦合通道、敏感设备。 4.功率信号发生器XG26,最小输出功率10-8mW ,请换算成dB (mW )。(5分) 5. 已知V=1mV ,求:dBmV V 、V dB V 。(5分) 答:(1mV )dBmV=20lg (1mV/1V*10-3 )=20(lg1+3)=20*0+60=60 dBmV (1mV )dBuV=20lg(1mV/1V*10-6)= 20(lg1+6)= 20*0+120=120 dBuV 6. 术语解释:静电放电(5分) 答:静电放电是指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靠近或直接接触是发出的电荷转移 7. 什么是传导耦合?(5分) 答:传道耦合是指电磁干扰能量从干扰源沿金属导体传播至被干扰对象(敏感设备) 8.电磁屏蔽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10分) 答:电磁屏蔽是指同时抑制或削弱电场和磁场。 电磁屏蔽一般也是指高频交变电磁屏蔽(10kHz ~ 40GHz)。 在频率较低(近场区,近场随着骚扰源的性质不同,电场和磁场的大小有很大差别。 高电压小电流骚扰源以电场为主(电准稳态场-忽略了感应电压),磁场骚扰较小(有时可忽略)。

PZD盘式制动器调整方法

制动系统调整方法 1 总则 制动器是安全部件!只允许专业的、受过培训的人员对制动器进行安装、 调试和维修工作。 制动力矩是基于闸片的摩擦系数为0.45,这些数据只使用于下列工作条件: 保护摩擦面,使之不受油污、雨水和冰雪的侵蚀。 保证闸片不接触任何溶剂。 制动盘两侧面跳动(包括形位公差)最大为0.1mm。 闸瓦施力所引起的制动轮的变形量最大为0.1mm。 制动盘表面粗糙度Ra低于3.2。 最大制动时间为0.8s。 制动盘稳态温度:≤180℃。 2 制动器调整 1.导向套 2.调整螺栓M6X50 3.锁紧螺母M6 4.螺杆 5.基座 6.动铁芯盘 7.线圈骨架部件 8.手动松闸手柄 9.螺钉10.螺栓M12 11.弹簧座12.小弹簧13.闸片14.调整垫片15.螺钉16.螺钉17.限位销18.微动开关

通常情况下,制动器出厂已经调整好,无需再进行调整(闭闸情况下,B=0.5-0.6mm,开闸情况下,A=15.5-15.6mm,制动盘两侧间隙分别为0.25-0.3mm)。 当曳引机运行出现制动器闸片与制动盘侧面相摩擦、制动噪音大的情况时,要对盘 式制动器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如下: 断电抱闸,用塞尺检查盘式制动器的基座1与调整螺栓2之间的间隙(要求为0.2mm),

若不符合要求,进行调整:松开锁紧螺母3,用开口扳手(规格为10mm)逆时针(曳引轮侧方向看)转动调整螺栓,使调整螺栓与基座的间隙减小(两件调整螺栓与基座的间隙应相同);反之,使间隙增大,调整至符合要求,紧固锁紧螺母。 3 刹车状态的监控 通过微动开关可以监控刹车的制动状态。微动开关的触点有常开和常闭两种,可由客 户按需要连接。开关的界线方式详见后面的接线示 意图。 C尺寸为调整螺栓端部到微动开关触点的距离,通常闭闸状态下调整为0.15mm。 我公司选用的微动开关的最大容量为:250V AC/5A 4 启动 在进行功能测试时,要保证电机静止和未接通电源,并且加以固定,以防止意外重新启动。 制动系统的电气连接完成后,要求进行功能测试,通过转动电机轴检查制动盘的空运转(进行测试时,制动系统通电,而电机不通电)。 刹车的表面温度有可能超过100℃。因此,不要让温度敏感器件、如一般电缆或电子部件、经过或固定在刹车装置上。如有必要、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防意外接触。如果在调试过程中要转动电机轴(电机未接通电源),可电气释放刹车装置。如有必要也可通过手动释放。

电磁驱动离合器和制动器

电磁驱动离合器和制动器 页码 概述 干式运转/湿式运转 4.03.00 电路 4.03.00 整流器 4.03.00 线圈连接 4.03.00火花淬熄 4.03.00感应电流高温保护 4.03.00反映时间 4.03.00快速啮合/制动 4.05.00慢啮合 4.06.00快速脱开 4.06.00应用示例 4.07.00 产品样本数据 多片式电磁离合器和制动器 工作原理和安装方式 4.09.00滑环多片式离合器0810(0010*)系列 4.11.00滑环多片式离合器0011-05.系列 4.13.00滑环多片式离合器0011-100系列 4.14.00多片式制动器0011-300系列 4.15.00滑环多片式制动器0006-05.系列 4.16.00 单面电磁离合器、制动器及组合式离合制 动器 工作原理 4.19.00 安装方式 4.20.00 单面电磁离合器0808-10.(0008-10.*)系列 4.23.00单面电磁离合器0808-30.(0008-30.*)系列 4.25.00单面电磁制动器0809-10.(0009-10.*)系列 4.27.00单面组合式电磁离合制动器0008-102系列 4.29.00带外壳的单面组合式电磁离合制动器0081系列 4.30.00 牙嵌式电磁离合器 设计 4.33.00安装方式 4.34.00驱动原理 4.34.00应用示例 4.35.00滑环牙嵌式离合器0812(0012*)系列 4.37.00恒定场牙嵌式离合器0813(0013*)系列 4.39.00

目录页码弹簧制动多片式双面电磁制动器 工作原理和安装方式 4.41.00应用及安装方式 4.42.00离合器制动器一起工作的时建议 4.42.00弹簧制动多片式制动器0028/0228系列 4.43.00弹簧制动双面制动器0207系列 4.45.00 SEMO制动器 弹簧制动电磁制动器,0208系列 4.49.00

盘式制动器说明书

第二章可控自冷盘式制动器 K P Z— / ?? ?? 制动器副数?规格 ?? ?制动盘直径 ?? ?制动 ?? ?盘式 ?? ?可控 ?? ?KPZ型号含义 1.可控盘闸系统的选用型号含义 2. 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2.1 机械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 ?1 电动机;2 联轴器;3 牵引体;4 传动轮;5 联轴器;6 垂直轴减速器;7 制动盘;8 弹簧;9 活塞;10 闸瓦; 11 油管 图1 制动装置布置图 自冷盘式可控制动装置主要由制动盘,液压制动器(含活塞、闸瓦、弹簧等),底座,液压站等组成,图1是制动装置在系统中的布置示意图。它主要由制动盘7和液压制动器(8,9,10)等组成。盘式制动装置的制动力是由闸瓦10与制动盘7摩擦而产生的。因此调节闸瓦对制动盘的正压力即可改变制动力。而制动器的正压力N 的大小决定于油压P与弹簧8的作用结果。当机电设备正常工作时,油压P达最大值,此时正压力N为0,并且闸瓦与制动盘间留有1-1.5mm的间隙,即制动器处于松闸状态。当机电设备需要制动时,根据工况和指令情况,电液控制系统将按预定的程序自动减小油压以达到制动要求。 2. 盘式制动器的安装说明: 2.1 盘式制动器主机的安装: 盘式制动装置安装前要准确测定位置及距离。通常制动盘与减速器的某一低速轴相连,也可以直接与驱动轮连接实现各种工作制动。 安装制动器时制动闸座与底座安装必须对中安装。制动盘安装后要求盘面的旋转跳动量≤0.1mm,闸盘与闸瓦的平行度≤0.2mm。盘式制动器在松闸状态下,闸瓦与制动盘的间隙为1~1.5mm;制动时,闸瓦与制动盘工作面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80%。

安装于减速机倒数二轴上安装于滚筒轴上 电动机; 2-联轴器; 3-牵引体; 4-传动轮; 5-联轴器; 6-减速器; 7-制动盘; 8, 9, 10-液压制动器; 11-油管 图2 制动装置安装布置示意图 其中制动盘安装分两种情况,1、胀套联接2、键连接 2.2 盘式制动装置的连接方式 胀套联接 KZP自冷盘式可控制动装置胀套联接 胀套示意图 表3 安装尺寸表 和无损伤。在清洗后的胀套结合面上均匀涂一层薄润滑油(不含二硫化钼等极压添加剂),预装到滚筒轴上。把制动盘推移到滚筒轴上,使达到设计规定的位置,然后按胀套拧紧力矩的要求将胀套螺钉拧紧。 拧紧胀套螺钉的方法: (1) 使用扭矩扳手,按对角、交叉的原则均匀的拧紧。 (2) 拧紧螺钉时按以下步骤拧紧: a. 以1/3MAX值拧紧 b. 以2/3MAX值拧紧 c. 以MAX值拧紧 d. 以MAX值检查全部螺钉 安装完毕后,在胀套外漏端面及螺钉头部涂上一层防锈油脂,并进行整体二次灌浆。

电磁兼容性原理与设计

第一章电磁兼容性原理与设计 1.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概念 电磁兼容性是一个新概念,它是抗干扰概念的扩展和延伸。从最初的设法防止射频频段内的电磁噪声、电磁干扰,发展到防止和对抗各种电磁干扰。进一步在认识上产生了质的飞跃,把主动采取措施抑制电磁干扰贯穿于设备或系统的设计、生产和使用的整个过程中。这样才能保证电子、电气设备和系统实现电磁兼容性。 1. 1电磁兼容性的概念 A、电磁噪声与电磁干扰 电磁噪声是指不带任何信息,即与任何信号都无关的一种电磁现象。 在射频频段内的电磁噪声,称为无线电噪声。 由机电或其他人为装置产生的电磁现象,称为人为噪声。 来源于自然现象的电磁噪声,称为自然噪声。 电磁干扰则是指任何能中断、阻碍,降低或限制通信电子设备有效性能的电磁能量。 由大气无线电噪声引起的,称为天线干扰。 由银河系的电磁辐射引起的,称为宇宙干扰。 由输电线、电网以及各种电子和电气设备工作时引起的,称为工业干扰。 B、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电气设备或系统在预期的电磁环境中,按设计要求正常工作的能力。它是电子、电气设备或系统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性能。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①设备或系统应具有抵抗给定电磁干扰的能力,并且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②设备或系统不产生超过规定限度的电磁干扰。 从电磁兼容性的观点出发,电子设备或系统可分为兼容、不兼容和临界状态三种状态:IM=Pi-Ps(dB) 式中:IM -------电磁干扰余量 Pi-------干扰电平 Ps-------敏感度门限电平 当Pi>Ps即干扰电平高于敏感度门限电平时,IM>0, 表示有潜在干扰,设备或系统处于不兼容状态 当Pi

电磁离合刹车组原理分类特点说明

(提示:该文档由天机传动制动离合器公司提供,仅供参考交流之用,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百度文库) 电磁离合刹车组全称为离合刹车组合体或者电磁离合器制动器组合,由一个电磁刹车器一个电磁离合器组成,或者由一个电磁刹车器与两个电磁离合器组成。均采用DC24V直流电,常规扭矩在6~400Nm。 一、分类: 内藏式电磁离合刹车组:电磁离合器与电磁刹车器都装置在轻合金外壳内部; 外露式电磁离合刹车组:电磁离合器与电磁刹车器都装置在轻合金的外壳外部; 套筒式电磁离合刹车组:电磁离合器与电磁刹车器叠加装置; 双法兰电磁离合刹车组:电磁离合器与电磁刹车器都装置在轻合金外壳内部,分为卧式与立式; 单法兰电磁离合刹车组:电磁离合器与电磁刹车器都装置在轻合金外壳内部; 双电磁离合单刹车组:两个电磁离合器装置在轻合金外壳外部,电磁刹车器装置在轻合金外壳部,可附加皮带轮; 双电磁离合器组合体:两电磁离合器都装置在轻合金外壳的外部,可附加皮带轮。 二、主要用途: 有起动、停止、切离、寸动定位、高频运转、正反转、动力分配及其他,适用于包装机械、印刷机械、电线电缆设备等。 三、主要特性: 1、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便,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保证准确结合。而且联接可靠,制动灵活,能实现对工作机构的自动控制及远距离操作。 2、由于采用了固定在输入轴的衔铁,就可电磁线圈固定在端盖上,克服了普通电磁离合器需在转动的线圈外圆周上设置接线滑环的缺点,大大的减小了磨损。保证对线圈供电可靠及时。控制功率小,使用寿命长。 3、用弹簧座、销子、弹簧以摩擦片组成的,可轴向移动的装置,进行轴向滑动的装置,使加工比较简单,安装维修也简便。弹簧座采用铝合金制作,减少了剩磁对离合效果的影响。在设计电磁离合器与制动器组合时,只需对销子进行剪切以及弯曲应力的校核计算就可。 4、性能稳定,动作特性和转矩特性都长期保持稳定 5、可使用于多种用途,可配合使用目的安装,可做多种运用,如动力分配、正反转等。 6、可高频度运转,动作特性极佳,转动部分惯性小,可以高频起动停止。 四、工作原理: 电磁离合器之转子被固定于入力轴上,其之电枢与电磁刹车器则在同轴而形成的出力轴,电磁离合器之轭与电磁刹车器装置于机架上。当电流通过电磁离合器时,出力轴即被带动当电磁离合器分离,当电磁刹车器有电流通过时,出力轴就会停止运转。 五、离合刹车组尺寸规格设计图

盘式制动器设计

目录 绪论 (3) 一、设计任务书 (3) 二、盘式制动器结构形式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盘式制动器的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盘式制动器的优缺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该车制动器结构的最终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制动器的参数和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制动盘直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制动盘厚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摩擦衬块的内半径和外半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摩擦衬块面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制动轮缸压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摩擦力的计算和摩擦系数的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制动力矩的计算和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驻车制动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制动器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制动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制动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制动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摩擦材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

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 招生对象 ---------------------------------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标准协会 【咨询热线】0 7 5 5 – 2 6 5 0 6 7 5 7 1 3 7 9 8 4 7 2 9 3 6 李生【报名邮箱】martin#https://www.360docs.net/doc/8110861873.html, (请将#换成@) 课程内容 --------------------------------- 课程大纲: 第一章电子系统电磁兼容设计目的与方法 1.1电子系统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EMI/EMC 1.2电子系统EMC标准与规范 1.3电子系统电磁兼容的重要性,实例分析 1.4电子系统有源器件的选型和电磁干扰发射的抑制 1.5共模(CM)干扰和差模(DM)干扰 第二章电子系统接地设计 2.1电子系统接地分类 2.2电子系统参考接地 2.3接地方式-实例分析 第三章电子系统屏蔽设计 3.1辐射耦合与传导耦合 3.2屏蔽效能的概念 3.3屏蔽分类 3.4静电屏蔽与电磁屏蔽 3.5磁场屏蔽 3.6实际屏蔽体的问题-实例分析 第四章电子系统滤波设计 4.1低通滤波器 4.2高通滤波器

4.3 瞬态干扰抑制器 第五章电磁兼容测试技术 5.1 测试标准 5.2 测试场地及测试环境、测试设备 5.3 电磁兼容测试举例分析 第六章主板设计及排查技术 6.1印制电路板概述 6.2 PCB布线及布局基本原则 6.3 高速电子线路的信号完整性设计 6.4 排查实例分析 讲师介绍 --------------------------------- 张老师,博士学位。通信与微波工程研究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议专家,中国电子学会DSP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人才库专家,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北京电子电器协会电磁兼容分会委员,中华医学预防会自由基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通信学会电磁兼容分会委员,IET高级会员,北京邮电大学育人标兵。IEEE Transaction on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Applications、通信学报等刊物特约评审专家。 从事电磁兼容、先进信息获取与处理、认知无线电、生物电子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发展出电磁环境与信息安全、射频与微波工程、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等新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0余篇。主持电磁兼容与信息安全、无线通信中的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超宽带通信、基于嵌入式的认知无线电演示平台、电磁兼容数据库开发等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获得优秀期刊论文奖4项、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奖4项,教学成果奖2项,北邮有突出贡献指导教师奖1项,申请专利5项,主编著作2部,参编标准1部。 博士招生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研究方向:电磁兼容、先进信息获取与处理、宽带通信与网络技术; 硕士招生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研究方向:先进信息获取与处理; ************************************************** 【温馨提示】:本公司竭诚为企业提供灵活定制化的内部培训和顾问服务,培训内容可根据客户的需要灵活设计,企业内部培训人数不受限制,培训时间由企业灵活制定。顾问服务由中国电子标准协会顶尖顾问服务团队组成,由专人全程跟进,签约型绩效考核顾问服务效果,

电磁铁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磁铁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电磁铁的工作原理与典型结构 电磁铁的结构形式很多,如图所示。 按磁路系统形式可分为拍合式、盘式、E形和螺管式。按衔铁运动方式可分为转动式如图(a)所示和直动式如图(b)、(c)、(d)所示。 电磁铁的基本工作原理: 当线圈通电后,铁心和衔铁被磁化,成为极性相反的两块磁铁,它们之间产生电磁吸力。当吸力大于弹簧的反作用力时,衔铁开始向着铁心方向运动。当线圈中的电流小于某一定值或中断供电时,电磁吸力小于弹簧的反作用力,衔铁将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返回原来的释放位置。 电磁铁是利用载流铁心线圈产生的电磁吸力来操纵机械装置,以完成预期动作的一种电器。它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一种电磁元件。 电磁铁主要由线圈、铁心及衔铁三部分组成,铁心和衔铁一般用软磁材料制成。铁心一般是静止的,线圈总是装在铁心上。开关电器的电磁铁的衔铁上还装有弹簧,如图所示。

2.电磁铁的分类 按其线圈电流的性质可分为直流电磁铁和交流电磁铁;按用途不同可分为牵引电磁铁、制动电磁铁、起重电磁铁及其他类型的专用电磁铁。 牵引电磁铁主要用于自动控制设备中,用来牵引或推斥机械装置,以达到自控或遥控的目的;制动电磁铁是用来操纵制动器,以完成制动任务的电磁铁;起重电磁铁是用于起重、搬运铁磁性重物的电磁铁。 3.电磁铁根据所用电源的不同,有以下三种: ①交流电磁铁。阀用交流电磁铁的使用电压一般为交流220V,电气线路配置简单。交流电磁铁启动力较大,换向时间短。但换向冲击大,工作时温升高(外壳设有散热筋);当阀芯卡住时,电磁铁因电流过大易烧坏,可靠性较差,所以切换频率不许超过30次/min,寿命较短。 ②直流电磁铁。直流电磁铁一般使用24V直流电压,因此需要专用直流电源。其优点是不会因铁芯卡住而烧坏(其圆筒形外壳上没有散热筋),体积小,工作可靠,允许切换频率为120次/min,换向冲击小,使用寿命较长。但启动力比交流电磁铁小。 ③本整型电磁铁。本整型指交流本机整流型。这种电磁铁本身带有半波整流器,可以在直接使用交流电源的同时,具有直流电磁铁的结构和特性。 1、首先是电源设计,即线圈两端的电压。建议使用直流电源,因为直流电流可 以保证次吸力稳定,没有交变。介于你设计的磁吸力小,可选用5-12V直流电源(电压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2、绕线组材料的选取,如果设计要求绕线组质量轻,则可选择漆包铝线。一 般情况下,选择漆包铜线,因为铜的电阻率低。 3、考虑绕线组的发热,绕线组是有电阻的,其发热功率P=U*U/R(U为电源 电压)。 4、选用横截面积合适的导线作为绕线组。 5、磁吸力F∝磁感应强度B,而B∝I*N(电流与匝数的乘积),而I=U/R,

KPZ盘式制动器教程

KPZ盘式制动器介绍 一KPZ盘式制动器作用及意义: 主要用于煤矿、冶金、电力等行业机电运输设备的可控制动。特别适用于上运、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特别是大倾角带式输送机的机制动。亦可用于大型机电设备的可控制动停车,有时也用作调节或限制机构或机器的运动速度。采用常闭式结构,因此适用于各种机电设备停车作用。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盘式制作装置用于下运带式输送机,能有效地防止超速,飞车事故的发生;盘式制动装置用于上运带式输送机,能有效防止逆止器失效而出现的倒飞车事故,使输送机更安全、可靠。 二KPZ盘式制动器分类: 现在KPZ液压盘式制动器根据用户的需求大致分为四种。防爆高配、防爆低配、普通高配、普通低配。所谓的普通和防爆主要区别在是否需要MA认证及相应的防爆元器件的选择上面,高配和低配的区别主要是元器件的选择是采用海内高端仍是采用国外的现金元器件上面。

箱体防潮、防尘。此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与稳定性及其较高的可靠性。 (7)盘式制动装置采用弹簧施压的常闭闸,确保盘式制动装置可靠。结构简单,维护费用低。 (8)摩擦板采用非石棉,无金属粉末冶金材料,具有较好的耐高压、耐高温、耐腐蚀、长寿命等特性。 (9)具有动态制动压力平衡反馈,能够保证制动器平衡。 五、我公司产品特点 KPZ系列盘式制动器故障多发点会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动头闸瓦的选择,二是,液压系统漏油现象。这两个题目是KPZ系列液压盘式制动器最大的题目。我公司是专业生产制动器的厂家公司,不管从制动头的设计以及制动瓦的选择上都是经过科学专业的设计计算,且进行了长时间的全面地检测,特针对这两个题目进行了技术改进。首先,采用了新型的制动头,液压系统及密封设计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活塞处理方面我们也是采用了国内先进的热处理工艺,杜绝了长时间工作因保压问题造成的制动力下降等问题的出现;新型的闸瓦结构设计及刹车片材质的选择上同样采用较好的防爆刹车片材料大大提供了使用寿命;关于液压系统的漏油现象,技术上的改进已经走到了一个尽头,我们在这方面主要采用另一个方法减少漏油现象,那就是在元器件上进行选择。重要的元器件我们果断杜绝使用国外知名产品,包括一些重要系统中的密封和阀类。 六、技术协议签订应注意的事项

电磁兼容(EMC)设计原理和整改流程

电磁兼容设计和整改流程 随着中国参与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深入,产品认证成了生产厂家产品推向市场的瓶颈,其中尤其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认证成为整个产品认证的拦路虎,往往在认证的最后阶段才发现要解决电磁兼容问题不得不对原设计的电路和结构重新修改,临时的修改还往往使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电磁兼容的测试只是评估产品电磁兼容设计的水平,测试本身并不能改变产品的电磁兼容,电磁兼容是设计出来的、生产出来的,只有生产厂家的产品电磁兼容设计水平提高了,产品电磁兼容的质量才能提高,产品设计的可靠性才能有保障。本文详细剖析产品设计和电磁兼容整改的过程,并详细说明每个设计和整改过程中怎样运用电磁兼容的测试手段发现问题、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 电磁兼容控制所运用的方法和程序在产品研制不同阶段是不同的,方案、设计、开发/样机、生产、测试/认证和运行,各阶段均为实施电磁兼容工程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实施电磁兼容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任务,如右图所示在研制开发电视、音响等电子产品时,应在尽可能早的阶段上注意保证它们的电磁兼容性。随着电视、音响等电子产品研制开发工作的完成,可以利用的抑制干扰和抗干扰措施的数目减少,而其成本反而增加。方案阶段是提供最佳费效比的机会,而生产阶段提供的可能性通常最少,据国外资料介绍,在产品的研制开发阶段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避免(80~90)%的与干扰影响有联系的、潜在可能的困难。相反,在较晚的阶段上采用解决方法,结果表明将更加复杂,需要追加工作量和增加原材料的消耗,增加研制周期,有时甚至根本不可能解决。有效的电磁兼容控制常常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电磁干扰方位与耦合途径的大量可能组合涉及到许多变量,敏感电路的抗扰度与电路参数的设计有关,电路参数必须保证的灵敏度往往使提高抗扰度受到一定限制。由于电磁兼容情况的固有复杂性,若要及时地、有效地和高费效比的解决电磁兼容问题,有条理的方法和程序就是相当的重要了。 针对电磁兼容设计的这种特点,我们提出了从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要开始分步的进行电磁兼容的设计和整改,把最终的设计目标大事化小,如下图所示,在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适时进行电磁兼容性能的评估和改进,不断地把电磁兼容的整改措施溶入到产品的电路和结构设计中,这样整个产品的开发周期不会有太大的非预期时间延迟,产品的设计不会有太多的非预期成本增加,生产工艺不会有临时的增加,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也不会受到损害。 产品开发一般分为设计概念阶段,设计阶段,样机制作阶段,设计评审阶段和委托检验阶段,分阶段地控制把各阶段的电磁兼容设计和整改溶入到整机的设计方案之中,电磁兼容设计和整改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可以采取的电磁兼容措施如下: 1) 电磁兼容认证要求咨询 首先要明确产品电磁兼容设计的目标,针对产品销售的目标市场,了解目标市场对该产品电磁兼容要求的执行标准,相应需要测试的内容,做出一个电磁兼容性能指标一览表,每个指标都对产品各部分电路和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由此也就清楚了解了产品应该具备的电磁兼容性能和设计要求。 2) 产品设计布局评估 在考虑各部分电路的总体布局时,尤其注意电源线出口的位置,如果客户没有特殊的位置要求,就主要考虑电路输出的顺序和尽量使电源滤波电路和机内高频发射部分电路或器件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经过电源滤波电路之后留在机内的电源线最短。其次在电源公共地和其它功能模块电路之间布置一条较宽的公共地线。电路板排版时应该使各种功能集成块与其输入输出负载的路径最短,特别是传输脉冲数据信号的导线。脉冲信号的高频成分很丰富,这些高频成分可以借助导线辐射,使线路板的辐射超标。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大部分的生产企业由于开发周期越来越短的压力,都把这个阶段的时间压缩的很短,无法做比较全面细致的检查和评审工作,导致到了产品认证的最后阶段才发现元件布局和排版的缺陷,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整改,造成欲速而不达的局面。如果要避免这种被动的局面发生,开发方可以在产品设计定型之前委托专业的电磁兼容技术服务机构做一个设计评估,一般来说专业的电磁兼容技术服务机构能够根据开发方提供的设计方案,分析原理框图、电路图、现有的外观结构要求,提出符合电磁兼容原理的内部电路结构布局、电路板布局、外壳接地等要求。通过了解各单元电路的工作流程,关键元器件的电磁兼容特性,分析预测各单元电路的电

2018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习题

电磁兼容习题及答案 习题一 1.1干扰源:微波炉,宇宙射线,雷电,雷达,整流式电动机; 敏感设备:印刷电路版,晶体管电视,人体, 既是干扰源又是敏感设备:手机,雷达探测系统, 1.2电磁危害:太阳黑子爆发产生大量电磁辐射,造成地球上大部分通讯受到影响。 1.3电磁骚扰:任何可能引起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或者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物质产生损害作用的电磁现象 电磁干扰:电磁骚扰引起的设备、传输通道或系统性能的下降; 电磁骚扰是一种现象,只是可能造成影响,而电磁干扰是已经造成了影响和损害,是一种后果。 1.4质检总局第5号令《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做了一系列严格规定,认证标志的名称为“中国强制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缩写为CCC,简称3C。根据认证委的规定,强制性产品认证新制度自2002年5月1日起实施。 1.5 EME: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电磁环境; 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 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电磁抗干扰; 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 1.6电磁兼容三要素:干扰源、干扰耦合途径、敏感设备。 电磁干扰源:分为自然干扰源和人为干扰源。P8 图1-1 电磁耦合途径:空间辐射和导线传导;两者距离>波长:干扰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需要研究干扰电波的传播特性;两者距离<波长:干扰的耦合可看成近场感应,即电场(电容)耦合或磁场(电感)耦合。 1.7采用屏蔽、滤波、接地三项最基本的干扰抑制技术; 屏蔽:切断通过空间辐射的干扰的传输途径,根据其性质可分为电场屏蔽、磁场屏蔽和电磁屏蔽。 滤波:抑制沿导线传输的传导干扰,主要讨论抗共模干扰、差模干扰和浪涌的滤波电路和装置的设计; 接地:提供设备的安全保护地,还提供了设备运行所必需的信号参考地。接地的方式有单点、多点、混合接地和浮地。 1.8电磁兼容学科研究内容: 1.干扰源的研究; 2.耦合途径的研究; 3.敏感设备的研究; 4.电磁兼容性控制技术; 5.测量的研究; 6.标准的研究; 7.电磁兼容性分析、预测和电磁兼容性设计。 习题五 (1)其中把相线(L)与地(E)和中线(N)与地(E)间存在的EMI信号称为共模干扰信号,共模干扰信号可视为在L线和N线上传输的电位相等,相位相同的噪音信号。把L与N之间存在的干扰信号称作差模干扰信号,也可把它视为在L和N线上有180度相位差的共模干扰信号。(2)抑制原理:Ll和只Cy,L2和另一只Cy,分别构成L-E和N—E两对独立端口的低通滤

盘式制动器的发展与现状

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综述) 题目:普通轿车前轮盘式制动器的设计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 07车辆(4)班 姓名:徐玉林 学号: 1608070421 指导教师:李同杰 日期: 2010年12月

盘式制动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车辆工程07级(4)班 学号:1608070421 姓名:徐玉林 指导教师:李同杰 摘要:现今盘式制动器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优越性也越来越明显。本文 主要介绍了盘式制动器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其发展趋势,并对国外先进的制动器 制造和应用技术进行大体的介绍,同时针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展 望。 关键词:现状发展趋势 Pro/E 盘式制动器 一、盘式制动器介绍 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顾名思义是取其形状而得名。它由液压控制,点击放大图片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 盘式制动器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分泵固定在制动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动,制动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装在制动盘的两侧,分泵的活塞受油管输送来的液压作用,推动摩擦片压向制动盘发生摩擦制动,动作起来就好像用钳子钳住旋转中的盘子,迫使它停下来一样。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盘式制动比鼓式制动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令车停下。很多轿车采用的盘式制动器有平面式制动盘、打孔式制动盘以及划线式制动盘,其中划线式制动盘的制动效果和通风散热能力均比较好。盘式制动器沿制动盘向施力,制动轴不受弯矩,径向尺寸小,制动性能稳定。[1] 结构型式主要有点盘式和全盘式。点盘式:由于摩擦面仅占制动盘的一小部分,故称点盘式。有固定卡钳式和浮动卡钳式两种。为了不使制动轴受到径向力和弯矩,点盘式制动缸应成对布置。制动转矩较大时,可采用多对制动缸。必要时可在中间开通风沟,以降低摩擦副温升,还应采取隔热散热措施,以防止液压油温高变质。全盘式:这种制动器结构紧凑,摩擦面积大。 现代轿车的制动器的鼓式和盘式两大类型,它们各有千秋,但随着轿车车速的不断提高,近年来采用盘式制动器的轿车日益增多,尤其是中高级轿车,一般都采用了盘式制动器。汽车制动简单来讲,就是利用摩擦将动能转换成热能,使汽车失去动能而停止下来。因此,散热对制动系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制动系统经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每空 0.5分,共20 分) 构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 、【传输通道】和【接收器】 磁干扰可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 。 电磁兼容裕量是指【抗扰度限值】和【发射限值】之间的差值。 准。 电容性干扰的干扰量是【变化的电场】;电感性干扰在干扰源和接受体之间存在 【交连的磁通】; 电路性干扰是经【公共阻抗】耦合产生的。 场】主要是干扰源的感应场,而【远区场】呈现出辐射场特性。 随着频率的【增加】,孔隙的泄漏越来越严重。因此,金属网对【微波或超高频】频段不具备 屏蔽效能。 静电屏蔽必须具备完整的【屏蔽导体】和良好的【接地】 电磁屏蔽的材料特性主要由它的【电导率】和【磁导率】所决定。 氧体】材料所组成的。 【20lg (U2/U1)】分贝。 多级电路的接地点应选择在【低电平级】电路的输入端。 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方式有【单点接地】 、【多点接地】、【混合接地】和【悬浮接地】。其中, 若设备工作频率高于 10MHz 应采用【多点接地】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 5分,共20 分) 1 .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答:电磁兼容一般指电气及电子设备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要求在 同一电磁环境中的上述各种设备都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其它设备构成不能承担的电磁 ;如果按照传输途径划分,电 2. 3. 抑制电磁干扰的三大技术措施是【滤波】 【屏蔽】和【接地】。 4. 常见的机电类产品的电磁兼容标志有中国的【 CCC 标志、欧洲的【CE 标志和美国的【FCC 5. 志。 IEC/TC77主要负责指定频率低于【9kHz 】 和【开关操作】等引起的高频瞬间发射的抗扰性标 6. 7. 辐射干扰源可归纳为【电偶极子】辐射和【磁偶极子】辐射。如果根据场区远近划分, 【近区 8. 9. 电磁干扰耦合通道非线性作用模式有互调制、 【交叉调制】和【直接混频】 10. 11. 12. 滤波器按工作原理分为【反射式滤波器】和【吸收式滤波器】 ,其中一种是由有耗元件如【铁 13. 设U1和U2分别是接入滤波器前后信号源在同一负载阻抗上建立的电压, 则插入损耗可定义为 14. 15.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 构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传输通道】和【接收器】;如果按照传输途径划分,电磁干扰可分 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 2. 电磁兼容裕量是指【抗扰度限值】和【发射限值】之间的差值。 3. 抑制电磁干扰的三大技术措施是【滤波】、【屏蔽】和【接地】。 4. 常见的机电类产品的电磁兼容标志有中国的【CCC标志、欧洲的【CE标志和美国的【FCC 标志。 5. IEC/TC77主要负责指定频率低于【9kHz】和【开关操作】等引起的高频瞬间发射的抗扰性标准。 6. 电容性干扰的干扰量是【变化的电场】;电感性干扰在干扰源和接受体之间存在【交连的磁通】; 电路性干扰是经【公共阻抗】耦合产生的。 7. 辐射干扰源可归纳为【电偶极子】辐射和【磁偶极子】辐射。如果根据场区远近划分,【近区 场】主要是干扰源的感应场,而【远区场】呈现出辐射场特性。 & 随着频率的【增加】,孔隙的泄漏越来越严重。因此,金属网对【微波或超高频】频段不具备屏蔽效能。 9. 电磁干扰耦合通道非线性作用模式有互调制、【交叉调制】和【直接混频】 10. 静电屏蔽必须具备完整的【屏蔽导体】和良好的【接地】。 11. 电磁屏蔽的材料特性主要由它的【电导率】和【磁导率】所决定。 12. 滤波器按工作原理分为【反射式滤波器】和【吸收式滤波器】,其中一种是由有耗元件如【铁氧 体】材料所组成的。 13. 设U1和U2分别是接入滤波器前后信号源在同一负载阻抗上建立的电压,则插入损耗可定义为【20lg(U2/U1)】分贝。 14. 多级电路的接地点应选择在【低电平级】电路的输入端。 15. 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混合接地】和【悬浮接地】。其中,若设 备工作频率高于10MHz应采用【多点接地】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