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A类量表测查之欧阳家百创编

精神科A类量表测查之欧阳家百创编
精神科A类量表测查之欧阳家百创编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doc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Th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由Overall和Gorham于1962年编制。它是精神科应用得最广泛的评定量表之一,本量表初版为16项,以后增加为18项。量表协作组又增添了2项(工作和自知力)。原版本无工作用评分标准,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和量表协作组,和美国的Woerner(BPRS-A)各编制了一份。 【项目、定义和评定标准】 BPRS主要评定最近一周内的精神症状及现场交谈情况,根据症状强度、频度、持续时间和影响有关功能的程度进行评定。采用1~7分的7级评分法,标准为:(1)无症状;(2)可疑或很轻,似乎有某些迹象,但临床意义不肯定;(3)轻度,症状虽轻,但临床意义已可肯定;(4)中度;(5)偏重;(6)重度;(7)极重。如果有关项目未评定或无法评定,则记0分,统计时应删除。(*:按患者诉述主观检验进行评分) 量表协作组增加2个项目:X1、X2 其中1,2,4,5,8,9,10,11,12,15和18项,根据病人自己的口头叙述评分;而3,6,7,13,16,17项,则依据病人的评定。原版中,第16项“情感平淡”是依据“口头叙述”评分,我们认为,还是“依据观察”评分为妥。 【评定注意事项】 1.有的版本仅16项,即比18项量表少第17项和18项。 2.评定员由经过训练的精神科专业人员担任。 3.评定的时间范围:入组时,评定入组前一周的情况。以后一般相隔2~6周评定一次。 4.一次评定大约需作20分钟的会谈和观察。主要适用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患者。 5.本量表无具体评分指导,主要根据症状定义及临床经验评分。 【统计指标和结果分析】 BPRS的统计指标有:总分(18~126分)、单项分(0~7)、因子分(0~7)和廓图。 总分反映疾病严重性,总分越高,病情越重。单项症状的评分及其出现频率反映不同疾病的症状分布。症状群的评分,反映疾病的临床特点,并可据此画出症状廓图。 治疗前后总分值的变化反映疗效的好坏,差值越大疗效越好。治疗前后各症状或症状群的评分变化可反映治疗的靶症状。因BPRS为分级量表,所以能够比较细致地反映疗效。 BPRS的结果可按单项、因子分和总分进行分析,尤以后两项的分析最为常用。 其因子分一般归纳为5类: 1.焦虑忧郁,包括1、2、5、9等4项。 2.缺乏活力,包括3、13、16、18等4项。 3.思维障碍,包括4、8、12、15等4项。 4.激活性,由6、7、17等3项组成。 5.敌对猜疑,由10、11、14等项组成。 【应用评价】 1.上海精神卫生研究所用BPRS对36例精神分裂症、22例躁狂 症、36例神经症病人进行了评分,说明本量表的可靠性、真实性良好,因子分析可以反映不同疾病组的临床特点。 2.BPRS是一中等长度的量表,故应用起来既简便又比较详尽,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患者的精神状况,适用于大多数重性精神患者,尤适宜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3.量表中的症状项目,能为大多数精神科工作者所接受,易于掌握,适宜于国际协作应用。 4.BPRS原版没有兴奋症状的描述项目,虽后增加了此项,但不能区别不同质的兴奋,如遇有兴奋病人,单独使用BPRS难以反映患者的真实病情,此时应与躁狂量表同用。 5.BPRS没有评分指导,对初学初用时可能影响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具体评分时也会觉得困难。我们根据试用BPRS的体会及其它量表的评分指导,制订了一评分时的参考指导,对初学者掌握本量表的评分有一定帮助。

儿童保健科常用心理量表

儿童保健科常用心理量表 (1)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CDCC)该量表采用两分法的领域安排。智力量表:以评价感知敏锐性、注意分辨能力以及对外界作出反应的能力,早期获得物体恒常性、记忆、学习及回答问题的能力,形成作为抽象思维基础的早期概括化和分类能力,注意婴儿感知觉、注意、记忆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规律。还包括语言发展,着重在开始发音和语言交流的萌发。运动量表:反映运动协调和技巧行为能力的发展。智力量表的结果以一种标准得分,即智力发展指数(MDI)来表示,运动量表的测验结果以另一种标准得分,即运动发展指数(PDI)来表示。 凡发育指数在90~109的称为平均智力即中等,110~119为中上,120~129为优秀,130以上为非常优秀,80~89为中下,70~79为边缘,69以下为迟缓。 (2)Gesell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s,GDS) 主要评价和诊断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情况及功能成熟情况。Gesell选择4w、16w、28w、40w、52w、18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作为反映生长发育阶段和成熟程度,并称这些年龄为“枢纽龄”。测验内容包括适应性行为、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会行为5个方面。 评分与结果:根据测验结果得出每个区的成熟年龄水平,然后代入发育商数(DQ)公式中得出DQ值。一般情况下适应性的成熟水平可代表总的发育水平。如DQ在75分以下,表明有发育落后。 (3)麦卡锡幼儿智能量表(MSCA)主要目的是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综合的测定与评价。试用年龄范围为~岁。MSCA主要由测查儿童主要能力的18个测验组成。这18个测验分属于5个分量表:言语(V)、知觉–操作(P)、数量(Q)、记忆(Mem)、运动(Mot)。前3者又可合成为“一般智能”(GI)分量表。量表分数有两种:一是T分,用于前5个分量表的粗分转换;一是IQ,用于“一般智能”分量表的转换。 评分:18个测验共含有150个左右的测题,每项都有特定的计分评分规定。18个测验直接评出来的分数成为粗分(原始分)。经过加权的测验粗分按各分量表所包含的测验各自合成分量表的合成粗分。一般智能的合成粗分GI=V+P+Q。最后将合成粗分通过常模分灵敏转化成“量表分数”(T分数和IQ分数)。本量表规定评估言语(V)、知觉–操作(P)、数量(Q)记忆(Mem)、运动(Mot)等5个分量表只用 T分数转换;惟独评定“一般智能”(GI)分量表时则用IQ分数。 (4)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分为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两大部分,每部分包括6个分测验。每个被试者需分别做言语部分的5个分测验和操作测验中的5个分测验(每部分中的第6个分测验可作为某种原因不能实施某个子测验时的补充)。 评分与结果:将各分测验累加得粗分,再把分测验的粗分转换为量表分,最后将量表分相加后查表可得总智商(FIQ)、言语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智商为受试者总智力的评估计值,分测验量表分反映受试者各方面能力的强弱。一般人 群智商的平均范围在85~115分之间(平均数为100分,标准差为15),115分以上 为高于平均智力,70分以下则考虑智力低下;如两类测验的智商相差15分以上, 应作进一步检查以深入了解小儿的能力。 (5)| (6)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全量表共132项,按起始年龄分7部分:①6个月~1岁11个月(第1~19项);②2岁~3岁5个月(第20~41项);③3岁6个月~4岁11个月(第42~63项);④5岁~6岁5个月(第64~80项);⑤6岁6个月~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