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开关工作原理

按钮开关工作原理
按钮开关工作原理

提起按钮(按键)开关,相信很多人并不会感到陌生,几乎每天都会碰到各种按钮开关,比如一些家用电器、医疗设备上都会有。但如果让您对其的结构、原理说出个所以然,估计会有不少人会一头雾水。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按钮的结构和开关原理。。。

1. 按钮开关原理—简介

按钮开关简称按钮,通常用来接通和断开控制电路,它是电力拖动中一种发出指令的低压电器,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主令电器,在电气自动控制电路中,用于手动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接触器、继电器、电磁起动器等。其特点是安装在工作进行中的机器、仪表中,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初始自由状态的位置上,只是在有要求时才在外力作用下转换到第二种状态(位置),当外力一旦除去,由于弹簧的作用,开关就又回到初始位置。

按钮开关可以完成启动、停止、正反转、变速以及互锁等基本控制。通常每一个按钮开关有两对触点。每对触点由一个常开触点和一个常闭触点组成。当按下按钮,两对触点同时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

为了标明各个按钮的作用,避免误操作,通常将按钮帽做成不同的颜色,以示区别,如下图所示。其颜色有红、绿、黑、黄、蓝、白等。如,红色表示停止按钮,绿色表示起动按钮等。按钮开关的主要参数、型式、安装孔尺寸、触头数量及触头的电流容量,在产品说明书中都有详细说明。

2. 按钮开关原理—结构

按钮一般由按钮帽、复位弹簧、桥式动触头、静触头、支柱连杆及外壳等部分组成。

按钮不受外力作用(即静态)时触头的分合状态,分为启动按钮(即常开按钮)、停止按钮(即常闭按钮)和复合按钮(即常开、常闭触头组合为一体的按钮)。对启动按钮而言,按下按钮帽时触头闭合,松开后触头自动断开复位;停止按钮则相反,按下按扭帽时触头分开,松开后触头自动闭合复位。复合按钮是按下按钮帽时,桥式动触头向下运动,使常闭触头先断开后,常开触头才闭合;当松开按钮帽时,则常开常开触头先分断复位后,常开触头再闭合复位。

3. 按钮开关原理—工作原理

按键开关的工作原理比较好理解,原理如下图所示。直白的说来就是这样的:里面有一个电磁铁的吸附装置,当你把按键按下去之后,里边的电磁铁就代电产生磁性,然后通过这个吸附装置把电路接通或者断开。从而实现了线路的远程控制等功能。

按键不受外力作用(即静态)时触头的分合状态,分为启动按键(即常开按键)、停止按键(即常闭按键)和复合按键(即常开、常闭触头组合为一体的按键)。对启动按键而言,按下按键帽时触头闭合,松开后触头自动断开复位;停止按键则相反,按下按键帽时触头分开,松开后触头自动闭合复位。复合按键是按下按键帽时,桥式动触头向下运动,使常闭触头先断开后,常开触头才闭合;当松开按键帽时,则常开常开触头先分断复位后,常开触头再闭合复位。

看完以上的文章,您是否对按钮开关原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呢,小编还精心选取了几篇关于按钮开关的文章,希望您会感兴趣。。。

单片机复位原理总结

题6是作者在2006年10月份全国巡回人才招聘的考题,居然60%的同学得零分,却只有一位同学得满分,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彻底地反思。 题6:单片机上电复位电路如图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该复位电路适用于高电平复位还是低电平复位? (2)试述复位原理,画出上电时Vc的波形; (3)试述二极管D的作用。 图3RC复位电路 答案:(1)低电平复位。 (2)在图3中,CPU上电时,但由于电容C两端的电压V C不能突变,因此V C保持低 不断上升,上升曲线如图4所示。只要选择合适电平。但随着电容C的充电,V C 就可以在CPU复位电压以下持续足够的时间使CPU复位。复位之后,的R和C,V C V 上升至电源电压,CPU开始正常工作。相当于在CPU上电时,自动产生了一个C 一定宽度的低电平脉冲信号,使CPU复位。 4 RC充放电曲线 图 (3)当电源电压消失时,二极管D为电容C提供一个迅速放电的回路,使/RESET端迅速回零,以便下次上电时CPU能可靠复位。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如果CPU的复位电路设计得不合理将会导致CPU严重死机,并且影响与CPU有关的外围器件的稳定性,比如存储器上电丢失数据。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将前后的知识连贯起来。千万不要随意放过哪怕一个细小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融会贯通。在管理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作者发现出现质量事故的产品都是由一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问题所引起的,最终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却是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打

击。 二、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书本上有介绍,51单片机要复位只需要在第9引脚接个高电平持续2US就可以实现,那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 在单片机系统中,系统上电启动的时候复位一次,当按键按下的时候系统再次复位,如果释放后再按下,系统还会复位。所以可以通过按键的断开和闭合在运行的系统中控制其复位。 开机的时候为什么为复位 在电路图中,电容的的大小是10uF,电阻的大小是10k。所以根据公式,可以算出电容充电到电源电压的0.7倍(单片机的电源是5V,所以充电到0.7倍即为3.5V),需要的时间是10K*10UF=0.1S。 也就是说在电脑启动的0.1S内,电容两端的电压时在0~3.5V增加。这个时候10K电阻两端的电压为从5~1.5V减少(串联电路各处电压之和为总电压)。所以在0.1S内,RST引脚所接收到的电压是5V~1.5V。在5V正常工作的51单片机中小于1.5V的电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而大于1.5V的电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以在开机0.1S内,单片机系统自动复位(RST引脚接收到的高电平信号时间为0.1S左右)。 按键按下的时候为什么会复位 在单片机启动0.1S后,电容C两端的电压持续充电为5V,这是时候10K电阻两端的电压接近于0V,RST处于低电平所以系统正常工作。当按键按下的时候,开关导通,这个时候电容两端形成了一个回路,电容被短路,所以在按键按下的这个过程中,电容开始释放之前充的电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的电压在0.1S内,从5V释放到变为了1.5V,甚至更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为各处之和,这个时候10K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5V,甚至更大,所以RST引脚又接收到高电平。单片机系统自动复位。 总结: 1、复位电路的原理是单片机RST引脚接收到2US以上的电平信号,只要保证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大于2US,即可实现复位,所以电路中的电容值是可以改变的。 2、按键按下系统复位,是电容处于一个短路电路中,释放了所有的电能,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加引起的。

51单片机复位电路有关问题

想问一下单片机复位电路问题 复位过程我明白,RST接高电平复位,接低电平单片机正常工作 但电路连接不太理解什么意思, 想知道图中电解电容的作用,既然是按键高电平复位为什么要加电解电容呢不加可以吗?如果一定要加原因是什么? 另外想知道电容作用是隔直流通交流,是绝对的直流不通过还是什么充电过程无电流放电过程有电流,求指教 我认为绛红的蓝同学说的不太好。 电容确实可以起到按键去除抖动的作用,但是这里的电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上电复位,因为考虑到芯片刚刚上电时由于供电不稳定而做出错误的计算,所以增加一个上电复位以达到延时启动CPU的目的,使芯片能够正常工作。虽然现在很多芯片自带了上电延时功能,但是我们一般还是会增加额外的上电复位电路,提高可靠性。 上电复位是如此工作的,此时不用考虑按键和你图中1K电阻的作用。上电瞬间,电压VCC短时间内从0V上升到5V(比方说5V),这一瞬间相当于交流电,电容相当于导线,5V的电压全部加在10K电阻上,也就是说,这时RST的电平状态为高电平。但是从上电开始,电容自己就慢慢充电,其两端电压呈曲线上升,最终达到5V,也就是说其正端电位为5V,负端电位为0V,其负端也就正好是RST,此时RST为低电平,单片机开始正常工作。 添加按键是为了手动复位,一般那个1K电阻可以不加。当按键按下时,电容两端构成回路并放电,使RST端重新变为高电平,按键抬起时电容又充电使RST 变回低电平。 复位电路的作用 在上电或复位过程中,控制CPU的复位状态:这段时间内让CPU保持复位状态,而不是一上电或刚复位完毕就工作,防止CPU发出错误的指令、执行错误操作,也可以提高电磁兼容性能。 无论用户使用哪种类型的单片机,总要涉及到单片机复位电路的设计。而单片机复位电路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工作的可靠性。许多用户在设计完单片机系统,并在实验室调试成功后,在现场却出现了“死机”、“程序走飞”等现象,这主要是单片机的复位电路设计不可靠引起的。 基本的复位方式 单片机在启动时都需要复位,以使CPU及系统各部件处于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初态开始工作。89系列单片机的复位信号是从RST引脚输入到芯片内的施密特触发器中的。当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且振荡器稳定后,如果RST引脚上有一个高电平并维持2个机器周期(24个振荡周期)以上,则CPU就可以响应并将系统复位。单片机系统的复位方式有:手动按钮复位和上电复位 1、手动按钮复位 手动按钮复位需要人为在复位输入端RST上加入高电平(图1)。一般采用的办法是在RST端和正电源Vcc之间接一个按钮。当人为按下按钮时,则Vcc的+5V电平就会直接加到RST端。手动按钮复位的电路如所示。由于人的动作再快也会使按钮保持接通达数十毫秒,所以,完全能够满足复位的时间要求。

汽车仪表盘指示灯及开关符号说明

汽车仪表盘指示灯及开关符号说明 手刹指示灯该指示灯用来显示车辆手刹的状态,平时为熄灭状态。当手刹被拉起后,该指示灯自动点亮。手刹被放下时,该指示灯自动熄灭。有的车型在行驶中未放下手刹会伴随有警告音。 电瓶指示灯该指示灯用来显示电瓶使用状态。打开钥匙门,车辆开始自检时,该指示灯点亮。启动后自动熄灭。如果启动后电瓶指示灯常亮,说明该电瓶出现了使用问题,需要更换。 刹车盘指示灯该指示灯是用来显示车辆刹车盘磨损的状况。一般,该指示灯为熄灭状态,当刹车盘出现故障或磨损过渡时,该灯点亮,修复后熄灭。 机油指示灯该指示灯用来显示发动机内机油的压力状况。打开钥匙门,车辆开始自检时,指示灯点亮,启动后熄灭。该指示灯常亮,说明该车发动机机油压力低于规定标准,需要维修。 水温指示灯该指示灯用来显示发动机内冷却液的温度,钥匙门打开,车辆自检时,会点亮数秒,后熄灭。水温指示灯常亮,说明冷却液温度超过规定值,需立刻暂停行驶。水温正常后熄灭。 气囊指示灯该指示灯用来显示安全气囊的工作状态,当打开钥匙门,车辆开始自检时,该指示灯自动点亮数秒后熄灭,如果常亮,则安全气囊出现故障。 ABS指示灯该指示灯用来显示ABS工作状况。当打开钥匙门,车辆自检时,ABS灯会点亮数秒,随后熄灭。如果未闪亮或者启动后仍不熄灭,表明ABS出现故障。 发动机自检灯该指示灯用来显示车辆发动机的工作状况,当打开钥匙门时,车辆自检时,该指示灯点亮后自动熄灭,如常亮则说明车辆的发动机出现了机械故障,需要维修。

燃油指示灯该指示灯用来显示车辆内储油量的多少,当钥匙门打开,车辆进行自检时,该油亮指示灯会短时间点亮,随后熄灭。如启动后该指示灯点亮,则说明车内油量已不足。 车门指示灯该指示灯用来显示车辆各车门状况,任意车门未关上,或者未关好,该指示灯都有点亮相应的车门指示灯,提示车主车门未关好,当车门关闭或关好时,相应车门指示灯熄灭。 清洗液指示灯该指示灯是用来显示车辆所装玻璃清洁液的多少,平时为熄灭状态,该指示灯点亮时,说明车辆所装载玻璃清洁液已不足,需添加玻璃清洁液。添加玻璃清洁液后,指示灯熄灭。 电子油门灯常见于大众品牌车型中。打开钥匙门,车辆开始自检时,EPC灯会点亮数秒,随后熄灭。如车辆启动后仍不熄灭,说明车辆机械与电子系统出现故障。 雾灯指示灯该指示灯是用来显示前后雾灯的工作状况,当前后雾灯点亮时,该指示灯相应的标志就会点亮。关闭雾灯后,相应的指示灯熄灭。 转向指示灯该指示灯是用来显示车辆转向灯所在的位置。通常为熄灭状态。当车主点亮转向灯时,该指示灯会同时点亮相应方向的转向指示灯,转向灯熄灭后,该指示灯自动熄灭。 远光指示灯该指示灯是用来显示车辆远光灯的状态。通常的情况下该指示灯为熄灭状态。当车主点亮远光灯时,该指示灯会同时点亮,以提示车主,车辆的远光灯处于开启状态。 安全带指示灯该指示灯用来显示安全带是否处于锁止状态,当该灯点亮时,说明安全带没有及时的扣紧。有些车型会有相应的提示音。当安全带被及时扣紧后,该指示灯自动熄灭。

感应按键原理

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的基本原理 ◆Silicon Labs 现提供一种可侦测因触摸而改变的电容的方法 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的基本原理就是一个不断地充电和放电的张弛振荡器。如果不触摸开关,张弛振荡器有一个固定的充电放电周期,频率是可以测量的。如果我们用手指或者触摸笔接触开关,就会增加电容器的介电常数,充电放电周期就变长,频率就会相应减少。所以,我们测量周期的变化,就可以侦测触摸动作。 具体测量的方式有二种: (一)可以测量频率,计算固定时间内张弛振荡器的周期数。如果在固定时间内测到的周期数较原先校准的为少,则此开关便被视作为被按压。 (二)也可以测量周期,即在固定次数的张弛周期间计算系统时钟周期的总数。如果开关被按压,则张弛振荡器的频率会减少,则在相同次数周期会测量到更多的系统时钟周期。 Silicon Labs推出的C8051F9xx微控制器(MCU)系列,可通过使用芯片上比较器和定时器实现触摸感应按键功能,连接最多23个感应按键。而且无须外部器件,通过PCB走线/开关作为电容部分,由内部触摸感应按键电路进行测量以得知电容值的变化。

◆以Silicon Labs的MCU实现触摸感应按键 利用Silicon Labs其它MCU系列,仅需搭配无源器件,即可实现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方案。与C8051F93x-F92x方案相比,唯一所需的外部器件是(3+N) 电阻器,其中N是开关的数目,以及3个提供反馈的额外端口接点。C8051F93x-F92x 之外,Silicon Labs其它MCU系列可直接连接12个开关,或者通过外部模拟多路复用器连接更多开关。 设计触摸感应按键开关 因为我们要侦测电容值的变化,所以希望变化幅度越大越好。现在,有三个主要因素会影响开关电容及变化幅度。 ?PCB上开关的大小、形状和配置 ?PCB走线和使用者手指间的材料种类 ?连接开关和MCU的走线特性 我们测试了下图中这12种不同开关。目的是为了发现开关的形状尺寸会如何影响开关的空闲和被接触的状态,还可以发现哪一种开关的空闲电容最大,就不容易被PCB上的寄生电容而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在特定区域中的开关越大且走线越多,则此开关的闲置电容便越高。图中的环状开关具有最低的电容,所以当开关动作时,可显现最大的电容相对变化。

复位电路的作用

复位电路的作用 在上电或复位过程中,控制CPU的复位状态:这段时间内让CPU保持复位状态,而不是一上电或刚复位完毕就工作,防止CPU发出错误的指令、执行错误操作,也可以提高电磁兼容性能。 无论用户使用哪种类型的单片机,总要涉及到单片机复位电路的设计。而单片机复位电路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工作的可靠性。许多用户在设计完单片机系统,并在实验室调试成功后,在现场却出现了“死机”、“程序走飞”等现象,这主要是单片机的复位电路设计不可靠引起的。 基本的复位方式 单片机在启动时都需要复位,以使CPU及系统各部件处于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初态开始工作。89系列单片机的复位信号是从RST引脚输入到芯片内的施密特触发器中的。当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且振荡器稳定后,如果RST引脚上有一个高电平并维持2个机器周期(24个振荡周期)以上,则CPU就可以响应并将系统复位。单片机系统的复位方式有:手动按钮复位和上电复位 1、手动按钮复位 手动按钮复位需要人为在复位输入端RST上加入高电平(图1)。一般采用的办法是在RST端和正电源Vcc之间接一个按钮。当人为按下按钮时,则Vcc的+5V电平就会直接加到RST端。手动按钮复位的电路如所示。由于人的动作再快也会使按钮保持接通达数十毫秒,所以,完全能够满足复位的时间要求。

图1 图2 2、上电复位 AT89C51的上电复位电路如图2所示,只要在RST复位输入引脚上接一电容至Vcc端,下接一个电阻到地即可。对于CMOS型单片机,由于在RST端内部有一个下拉电阻,故可将外部电阻去掉,而将外接电容减至1μF。上电复位的工作过程是在加电时,复位电路通过电容加给RST端一个短暂的高电平信号,此高电平信号随着Vcc对电容的充电过程而逐渐回落,即RST端的高电平持续时间取决于电容的充电时间。为了保证系统能够可靠地复位,RST端的高电平信号必须维持足够长的时间。上电时,Vcc的上升时间约为10ms,而振荡器的起振时间取决于振荡频率,如晶振频率为10MHz,起振时间为1ms;晶振频率为1MHz,起振时间则为10ms。在图2的复位电路中,当Vcc掉电时,必然会使RST端电压迅速下降到0V以下,但是,由于内部电路的限制作用,这个负电压将不会对器件产生损害。另外,在复位期间,端口引脚处于随机状态,复位后,系统将端口置为全“l”态。如果系统在上电时得不到有效的复位,则程序计数器PC将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初值,因此,CPU可能会从一个未被定义的位置开始执行程序。 2、积分型上电复位 常用的上电或开关复位电路如图3所示。上电后,由于电容C3的充电和反相门的作用,使RST持续一段时间的高电平。当单片机已在运行当中时,按下复位键K后松开,也能使RST为一段时间的高电平,从而实现上电或开关复位的操作。 根据实际操作的经验,下面给出这种复位电路的电容、电阻参考值。 图3中:C:=1uF,Rl=lk,R2=10k 图3 积分型上电复位电路 专用芯片复位电路:

梯控系统原理

一、电梯控制系统 1、系统结构示意图:(每个模块/设备的作用) 楼控/层控系统安装示意图

IC 卡电梯控制原理图: DC24V 对讲联动系统安装示意图

IC 工作原理说明: ●该系统是在“内置层控式”设备的基础上,再增加有关与楼宇对讲连接的设备,包 括:住户室内信号开关(对讲分机已有)、楼层信号采集器。 ●每家住户内需给IC卡电梯系统提供一个开关量信号。根据楼宇设备特点:我们直 接取对讲分机的开门按键信号,操作上:住户按了对讲分机上的“开锁键”后,同 时将信号给了对应的楼层信号采集器。(注意:我司采集器若对对讲分机有干扰, 则要单独在对讲分机旁安装一个开关按钮,住户按开锁键后,要再单独按按钮给电 梯信号)。 ●住户室内开关信号给楼层信号采集器。通常每三层楼安装1个楼层信号采集器,负 责采集三层住户的按键信号,每户的按键均联线到本楼层信号采集器(如上图), 同时所有楼层采集器采用485方式通过电梯的随行电缆连接到与轿顶的IC卡电梯 控制板,通过各采集器,将住户室内开关信号传给IC卡电梯控制板。

●IC卡电梯控制板收到信号后,开放住户所在楼层的电梯选层按钮,使住户所住楼 层的电梯按键在规定时间内生效,访客进梯后,在规定时间内按该层键,即可启动 电梯。而若访客按住户未授权的其它楼层键,则IC卡电梯控制板认为非法,按键 无效。 ●故:从住户按1次“住户室内开锁信号”,到访客进梯按键启动电梯,完成了1次 IC卡联动式系统的工作流程。 对于群控电梯,设备连接原理如下图(比如群控2部电梯): ●从图中可知:比非群控梯系统增加了1个“群控器”设备。每部电梯都应配备1 套“IC卡电梯控制板”。 ●群控器的作用:将“楼层信号采集器”的信号分配给每部梯的IC卡电梯控制板。 ●每部梯都接收到住户给的开关信号,使得不管哪部梯先下到底层,使住户所住楼层 的电梯按键在规定时间内生效,访客进梯后,在规定时间内按该层键,即可启动电 梯。

压力开关工作原理

压力开关工作原理是:外机械力通过传动元件(按销、按钮、杠杆、滚轮等)将力作用于动作簧片上,并将能量积聚到临界点后,产生瞬时动作,使动作簧片末端的动触点与定触点快速接通或断开。当传动元件上的作用力移去后,动作簧片产生反向动作力,当传动元件反向行程达到簧片的动作临界点后,瞬时完成反向动作。微动开关的触点间距小、动作行程短、按动力小、通断迅速。其动触点的动作速度与传动元件动作速度无关。微动开关以按销式为基本型,可派生按钮短行程式、按钮大行程式、按钮特大行程式、滚轮按钮式、簧片滚轮式、杠杆滚轮式、短动臂式、长动臂式等等。微动开关在电子设备及其他设备中用于需频繁换接电路的自动控制及安全保护等装置中。微动开关分为大型、中型、小型,按不同的需要分有可以有防水型(放在液体环境中使用)和普通型,开关连接两个线路,为电器、机器等提供通断电控制,广泛应用在鼠标,家用电器,工业机械,摩托车等地方,开关虽小,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也称触点开关,就是一种由物体的位移来决定电路通断的开关,压力开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易碰到的例子就是冰箱了。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当你打开冰箱时,冰箱里面的灯就会亮了起来,而关上门就又熄灭了,这是因为门框上有个开关,被门压紧时灯的电路断开,门一开就放松了,于是就自动把电路闭合使灯点亮。这个开关就是行程开关。 行程开关又称限位开关,可以安装在相对静止的物体上或者运动的物体(如行车、门等,简称动物)上。当动物接近静物时,开关的连杆驱动开关的接点引起闭合的接点分断或者断开的接点闭合。由开关接点开、合状态的改变去控制电路和机构的动作。 行程开关的应用方面很多,很多电器里面都有它的身影。那这么简单的开关能起什么作用呢?它主要是起连锁保护的作用。最常见的例子莫过于其在洗衣机和录音机中的应用了。 在洗衣机的脱水(甩干)过程中转速很高,如果此时有人由于疏忽打开洗衣机的门或盖后,再把手伸进去,很容易对人造成伤害,为了避免这种事故的发生,在洗衣机的门或盖上装了个电接点,一旦有人开启洗衣机的门或盖时,就自动把电机断电,甚至还要靠机械办法联动,使门或盖一打开就立刻“刹车”,强迫转动着的部件停下来,免得伤害人身。 行程开关真正的用武之地是在工业上,在那里它与其它设备配合,组成更复杂的自动化设备。机床上有很多这样的行程开关,用它控制工件运动或自动进刀的行程,避免发生碰撞事故。有时利用行程开关使被控物体在规定的两个位置之间自动换向,从而得到不断的往复运动。比如自动运料的小车到达终点碰着行程开关,接通了翻车机构,就把车里的物料翻倒出来,并且退回到起点。到达起点之后又碰着起点的行程开关,把装料机构的电路接通,开始自动装车。总是这样下去,就成了一套自动生产线,用不着人管,压力传感器日以继夜地工作,节省了人的体力劳动。空压机压力开关工作原理 压力开关用在空压机上面主要是来调节空压机的起停状态,通过调节储气罐内的压力来让空压机停机休息,对机器有保养作用.在空压机工厂调试的时候,根据客户需要调节到指定压力,然后设定一个压差.例如,压缩机开始启动,向储气罐打气,到压力10kg的时候,空压机停机或者卸载,当压力到7kg的时候空压机又开始启动,此间有一个压力差,这个过程就可以让压缩机休息一下,达到保护空压机的作用。由电动机直接驱动压缩机,使曲轴产生旋转运动,带动连杆使活塞产生往复运动,引起气缸容积变化。由於气缸内压力的变化,通过进气阀使空气经过空气滤清器(消声器)进入气缸,在压缩行程中,由於气缸容积的缩小,压缩空气经过排气阀的作用,经排气管,单向阀(止回阀)进入储气罐,当排气压力达到额定压力0.7MPa时由压力开关控制而自动停机。当储气罐压力降至0.5--0.6MPa时压力开关自动联接启动。温度开关的结构 对于不同的温度测量范围,应选用结构不同的温度开关,在0℃~100℃的温度范围内,通常采用固体膨胀式的温度开关,在100℃~250℃的温度范围内,大多采用气体膨胀式温度开关,对于250℃以上的温度范围,则只能采用热电偶或热电阻温度计,经过测量变送

单片机各种复位电路原理

单片机各种复位电路原理 复位电路的作用 在上电或复位过程中,控制CPU的复位状态:这段时间内让CPU保持复位状态,而不是 一上电或刚复位完毕就工作,防止CPU发出错误的指令、执行错误操作,也可以提高电磁 兼容性能。 无论用户使用哪种类型的单片机,总要涉及到单片机复位电路的设计。而单片机复位电路设 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工作的可靠性。许多用户在设计完单片机系统,并在实验室调试成功后,在现场却出现了“死机”、“程序走飞”等现象,这主要是单片机的复位电路设计不可 靠引起的。 基本的复位方式 单片机在启动时都需要复位,以使CPU及系统各部件处于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初态开始 工作。89系列单片机的复位信号是从RST引脚输入到芯片内的施密特触发器中的。当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且振荡器稳定后,如果RST引脚上有一个高电平并维持2个机器周期(24个振荡周期)以上,则CPU就可以响应并将系统复位。单片机系统的复位方式有:手动按钮复位和上电复位 1、手动按钮复位 手动按钮复位需要人为在复位输入端RST上加入高电平(图1)。一般采用的办法是在RST 端和正电源Vcc之间接一个按钮。当人为按下按钮时,则Vcc的+5V电平就会直接加到RST端。手动按钮复位的电路如所示。由于人的动作再快也会使按钮保持接通达数十毫秒, 所以,完全能够满足复位的时间要求。

图1 图2 2 、上电复位 AT89C51 的上电复位电路如图 2 所示,只要在RST 复位输入引脚上接一电容至Vcc 端,下接一个电阻到地即可。对于CMOS 型单片机,由于在RST 端内部有一个下拉电阻,故可将外部电阻去掉,而将外接电容减至1μF。上电复位的工作过程是在加电时,复位电路通 过电容加给RST 端一个短暂的高电平信号,此高电平信号随着Vcc 对电容的充电过程而 逐渐回落,即RST 端的高电平持续时间取决于电容的充电时间。为了保证系统能够可靠地 复位,RST 端的高电平信号必须维持足够长的时间。上电时,Vcc 的上升时间约为10ms ,而振荡器的起振时间取决于振荡频率,如晶振频率为10MHz ,起振时间为1ms ;晶振频率为1MHz ,起振时间则为10ms 。在图 2 的复位电路中,当Vcc 掉电时,必然会使RST 端电压迅速下降到0V 以下,但是,由于内部电路的限制作用,这个负电压将不会对器件产生 损害。另外,在复位期间,端口引脚处于随机状态,复位后,系统将端口置为全“l态”。如果系统在上电时得不到有效的复位,则程序计数器PC 将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初值,因此,CPU 可能会从一个未被定义的位置开始执行程序。 2 、积分型上电复位 常用的上电或开关复位电路如图 3 所示。上电后,由于电容C3 的充电和反相门的作用,使RST 持续一段时间的高电平。当单片机已在运行当中时,按下复位键K 后松开,也能使RST 为一段时间的高电平,从而实现上电或开关复位的操作。 根据实际操作的经验,下面给出这种复位电路的电容、电阻参考值。 图3 中:C:=1uF ,Rl=lk ,R2=10k

双稳态电路原理、设计及应用(按键触发开关)

双稳态电路原理及设计、实际应用 一、工作原理 图一为双稳态电路,它是由两级反相器组成的正反馈电路,有两个稳定状态,或者是BG1导通、BG2截止;或者是BG1截止、BG2导通,由于它具有记忆功能,所以广泛地用于计数电路、分频电路和控制电路中。 原理,图2(a)中,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BG1导通,BG2截止,当触发脉冲方波从1端输入,经CpRp微分后,在A点产生正、负方向的尖脉冲,而只有正尖脉冲能通过二极管D1作用于导通管BG1的基极是。ic1减小使BG1退出饱和并进入放大状态,于是它的集电极电位降低,经电阻分压器送到截止管BG2的基极,使BG2的基极电位下降,如果下降幅度足够时,BG2将由截止进入放大状态,因而产生下列正反馈过程(看下列反馈过程时,应注意:在图一的PNP电路中,晶体管的基极和集电极电位均为负值,所以uc1↓,表示BG1集电极电位降低,而uc1↑则表示BG1集电极电位升高,当BG1基极电位降低时,则ic1↑,反之当BG1基极电位升高时,ic1↓,ic1越来越小,ic2越来越大,最后到达BG1截止、BG2导通;接差触发脉冲方波从2端输入,并在t=t2时,有正尖脉冲作用于导通管BG2的基极,又经过正反馈过程,使BG1导通,BG2截止。以后,在1、2端的触发脉冲的轮流作用下,双稳电路的状态也作用相应的翻转,如图一(b)所示。 图一、双稳态电路 由上述过程可见:(1)双稳态电路的尖顶触发脉冲极性由晶体管的管型决定:PNP管要求正极性脉冲触发,而NPN管却要求负极性脉冲触发。(2)每触发一次,电路翻转一次,因此,从翻转次数的多少,就可以计算输入脉冲的个数,这就是双稳态电路能够计算的原理。双稳态电路的触发电路形式有:单边触发、基极触发、集电极触发和控制触发等。 图二给出几种实用的双稳态电路。电路(a)中D3、D4为限幅二极管,使输出幅度限制在-6伏左右;电路(b)中的D5、D6是削去负尖脉冲;电路(C)中的ui1、ui2为单触发,ui为输入触发表一是上述电路的技术指标。

单片机复位电路理图解

单片机复位电路原理图解 复位电路的作用 在上电或复位过程中,控制CPU的复位状态:这段时间内让CPU保持复位状态,而不是一上电或刚复位完毕就工作,防止CPU发出错误的指令、执行错误操作,也可以提高电磁兼容性能。 无论用户使用哪种类型的单片机,总要涉及到单片机复位电路的设计。而单片机复位电路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工作的可靠性。许多用户在设计完单片机系统,并在实验室调试成功后,在现场却出现了“死机”、“程序走飞”等现象,这主要是单片机的复位电路设计不可靠引起的。 基本的复位方式 单片机在启动时都需要复位,以使CPU及系统各部件处于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初态开始工作。89系列单片机的复位信号是从RST引脚输入到芯片内的施密特触发器中的。当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且振荡器稳定后,如果RST引脚上有一个高电平并维持2个机器周期(24个振荡周期)以上,则CPU就可以响应并将系统复位。单片机系统的复位方式有:手动按钮复位和上电复位 1、手动按钮复位 手动按钮复位需要人为在复位输入端RST上加入高电平(图1)。一

般采用的办法是在RST端和正电源Vcc之间接一个按钮。当人为按下按钮时,则Vcc的+5V电平就会直接加到RST端。手动按钮复位的电路如所示。由于人的动作再快也会使按钮保持接通达数十毫秒,所以,完全能够满足复位的时间要求。 图1 图2 2、上电复位 AT89C51的上电复位电路如图2所示,只要在RST复位输入引脚上接一电容至Vcc端,下接一个电阻到地即可。对于CMOS型单片机,由于在RST端内部有一个下拉电阻,故可将外部电阻去掉,而将外接电

容减至1µF。上电复位的工作过程是在加电时,复位电路通过电容加给RST端一个短暂的高电平信号,此高电平信号随着Vcc对电容的充电过程而逐渐回落,即RST端的高电平持续时间取决于电容的充电时间。为了保证系统能够可靠地复位,RST端的高电平信号必须维持足够长的时间。上电时,Vcc的上升时间约为10ms,而振荡器的起振时间取决于振荡频率,如晶振频率为10MHz,起振时间为1ms;晶振频率为1MHz,起振时间则为10ms。在图2的复位电路中,当Vcc 掉电时,必然会使RST端电压迅速下降到0V以下,但是,由于内部电路的限制作用,这个负电压将不会对器件产生损害。另外,在复位期间,端口引脚处于随机状态,复位后,系统将端口置为全“l”态。如果系统在上电时得不到有效的复位,则程序计数器PC将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初值,因此,CPU可能会从一个未被定义的位置开始执行程序。 2、积分型上电复位 常用的上电或开关复位电路如图3所示。上电后,由于电容C3的充电和反相门的作用,使RST持续一段时间的高电平。当单片机已在运行当中时,按下复位键K后松开,也能使RST为一段时间的高电平,从而实现上电或开关复位的操作。 根据实际操作的经验,下面给出这种复位电路的电容、电阻参考值。图3中:C:=1uF,Rl=lk,R2=10k

1按钮开关和行程开关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1.按钮开关和行程开关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如何确定按钮开关的选用原则? 答:按钮开关通常用作短时接通或断开小电流控制电路的开关,用于控制电路中发出起动或停止等指令,通过接触器、继电器等控制电器接通或断开主电路。 行程开关又称限位开关,是根据运动部件位置而切换电路的自动控制电器。动作时,由挡块与行程开关的滚轮相碰撞,使触头接通或断开用来控制运动部件的运动方向、行程大小或位置保护。 按钮开关的选用原则 ①根据用途选择开关的形式,如紧急式、钥匙式、指示灯式等。 ②根据使用环境选择按钮开关的种类,如开启式、防水式、防腐式等。 ③按工作状态和工作情况的要求,选择按钮开关的颜色。 2.低压断路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低压断路器又称自动空气开关,它不但能用于正常工作时不频繁接通和断开电路,而且当电路发生过载、短路或失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有效地保护串接在它后面的电气设备,因此,低压断路器在机床上使用得越来越广泛。 3.接触器的用途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接触器是一种用来频繁地接通或分断带有负载(如电动机)的主电路自动控制电器。接触器按其主触头通过电流的种类不同,分为交流、直流两种,机床上应用最多的是交流接触器。 它由电磁机构、触头系统、灭弧装置及其他部件等四部分组成。 4.接近开关与行程开关相比有哪些优点?若接近开关为三线制输出,一般为哪三根输出线? 答:接近开关又称无触点行程开关。与行程开关相比,接近开关具有工作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重复定位精度高、操作频率高等优点。 接近开关多为三线制。三线制接近开关有二根电源线(通常为24V)和一根输出线,输出有常开、常闭两种状态。

RC复位电路的原理

RC复位电路的原理 下面图片里的电路,请问哪一个为高电平有效,为什么? 高电平复位低电平复位 最佳答案 看高电平有效还是低电平有效很简单啦。你看按键按下去之后RST是高还是低。左图按下去是高就是高有效,右边按下去是低就是低有效。 顺带说下原理(左图为例): 先不管按键,看上电复位的情况:通电瞬间电容可以当短路(别问我为什么)所以RST脚为高电平。随着时间的飞逝(电容充电),稳定后VCC的电压实际上是加在电容上的。电容下极板也就是RST脚最终为0V。这样RST持续一段时间高电平后最终稳定在低电平,高电平持续时间由RC时间常数决定。这就是上电高电平复位 在说按键。按键按下去就相当于上电那一瞬,让电容短路。后面的事都一样了。再顺便说下,大电容旁边那个小电容一般是稳定电源电压滤波用的 回答时间:2008-9-26 10:34

为什么不使用RC复位电路? 在网上看到有人说RC复位电路不稳定,一直没想到是怎么回事,今天翻自己电脑里以前下载的电路图时,看到一个RC电路,突然想到。RC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上电前电容里的电荷放光,上电瞬间,电源通过电阻向电容充电,在充电过程中,RESET的电压慢慢上升,对外部电路进行复位,当RESET上升到复位高电平时,外部系统开始工作。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必须合理选择电阻和电容的值,否则复位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能满足要求,第二个问题是当系统正常复位后在工作状态下,电源突然有一个较短时间的大幅度抖动,例如在保持了1ms的低电平,此时外部系统已经紊乱了,但可能电容里的电荷还没有放干尽,故这时RESET输出仍然是高电平,没能对外部系统进行复位,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发生在电源合闸瞬间(机械接触存在抖动)。我想到的就这两个原因,希望看到的大侠能补充和斧正。 低电平复位

施耐德按钮、指示灯型号介绍

施耐德按钮、指示灯型号介绍 第一部分:XB2-B金属系列按钮型号含义。 按钮有以下的几种系列:XB2(直径为22MM);XB4(直径为16MM);XB6等。施耐德按钮的组成是由一个头一个座。触点可以灵活运用。在一个基座上最多只可以装6个触点。 XB2-B 是金属的可拆分。 XB2-E 是塑料的不可拆分但是价格便宜; XB4是纯进口的金属的; ZB2-B系列按钮金属型系列按钮机构形式: A:平头按钮 C:蘑菇头弹簧复位按钮 D:选择按钮(标准手柄) G:选择按钮(带钥匙) J:选择按钮(长手柄) L:凸头按钮 P:带罩按钮 R:蘑菇头弹簧复位按钮 S:急停按钮(钥匙释放或旋转释放) T:急停按钮(拉力释放) X:急停按钮(拉力释放) W:带指示灯的按钮 E:触点模块 Z:触点模块(带安装固定块) ZB2-BZ系列:金属触点模块 ZB2-BZ101C:1常开 ZB2-BZ102C:1常闭 ZB2-BZ103C:2常开 ZB2-BZ104C:2常闭 ZB2-BZ105C:1常开+1常闭 ZB2-BZ106C:1常开(先通后断)+1常闭 ZB2-BZ107C:1常开(先断后通)+1常开 ZB2-BE系列:塑料触点模块(不带安装固定块) ZB2-BE101C:1常开 ZB2-BE102C:1常闭 颜色有:1、白色;2、黑色;3、绿色;4、红色;5、黄色;6、蓝色;7、透明 第二部分:XB2-E(塑料)经济型系列按钮和指示灯型号含义: XB2-E A 1 2 1 塑料型按钮/指示灯 XB2-E:XB2-E经济型系列按钮和指示灯(塑料)

A:V为指示灯/A为按钮 121:指示灯第一位:1—白炽灯;2—氖灯; 第二位:3—103V、50HZ、带灯泡; 6—小于或等于250V,50HZ,不带灯泡 4—230V、50HZ、带灯泡; 5—380V、50HZ、带灯泡; 第三位:3—绿; 4—红 5—黄 6—蓝 121:按钮第一位:1—系列号 第二位:颜色 2—黑 3—绿 4—红 第三位:触点类型 1—常开 2—常闭 5—常开+常闭 XB2-B V M 1C 金属型指示灯 XB2-B:XB2-B系列指示灯 V:指示灯; M:D—灯泡BA9S不提供<380V、50HZ B—带LED灯 24V、AC/DC M—带LED灯 220v、50HZ 第三部分:怎样拆分、换触点、换盖子 比如XB2BA31C=ZB2BA3C+ZB2BZ101C XB2BA31C—绿色一开的按钮完整型号 ZB2BA3C—绿色按钮头 ZB2BZ101C—一开触点模块 等号前面是绿色一开的按钮完整型号。等号后面是绿色按钮头+1开触点模块。例如以下:XB2BA11C=ZB2BZ101C+ZB2BA1C白色平头按钮 XB2BA21C= ZB2BZ101C+ZB2BA2C 黑色平头按钮 XB2BA22C= ZB2BZ102C+ZB2BA2C 黑色平头按钮 XB2BA31C= ZB2BZ101C+ZB2BA3C 绿色平头按钮 XB2BA3311C= ZB2BZ101C+ZB2BA331C 带功能符号按钮 XB2BA3341C= ZB2BZ101C+ZB2BA334C 带功能符号按钮 XB2BA3351C= ZB2BZ101C+ZB2BA335C 带功能符号按钮 XB2BA42C= ZB2BZ102C+ZB2BA4C 红色平头按钮 XB2BA4322C= ZB2BZ102C+ZB2BA432C 带功能符号按钮

继电器开关的原理和功能

(1)电磁继电器 在电路图中电磁继电器的表示方式如图(1) 所示。图中的长方形表示电磁线圈,A1-A2 是电磁 线圈的两端,其中A1 接+110V,A2 接地。K 是二极 管的阴极,A 是二极管的阳极,二极管跟电磁线圈是 反向并联,线圈断电后,线圈上持续电流通过二 极管放电。1-2 和3-4 是常开触头,5-6 和7-8 是常闭 触头。当A1-A2 接通+110VDC 电压时,继电器动作, 常开触头1-2 和3-4 闭合,常闭触头5-6 和7-8 断开。 (2)时间继电器 01 图(2) U> 02 时间继电器的作用在于能按预定的时间接通或分断电路。从结构上可分为机械式和电子 式。目前大多数的时间继电器都是电子式的,其利用电容的充放电特性,通过调节RC 电路 中电阻或电容的大小,即改变充放电时间常数τ的大小,来调节延时时间的长短,实现延时 功能。 (3)欠压继电器 欠压继电器一般用在保护电路中。图(2)是一 种欠压继电器。当01 端接通+110VDC 时,继电器动作, 当01 端的电压小于某一值时,继电器就失电跳开。 (4)按钮 平时的按钮可以分为普通按钮、带显示灯的按钮和拍打按钮。拍打按钮又叫“紧急按 钮”、“蘑菇按钮”,表面呈红色,安装在机械平台上,当用力拍打此按钮时,它会自 锁,使它的触头保持在断开状态,只有在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它才会复位。要注意,拍打是会造成机械停止运转,所以,在非紧急状态下不能拍打该按钮。普通按钮、带显示灯 的按钮都比较简单,这里不作描述。 (5)开关 开关可分为普通旋转开关、行程开关和钥匙开关。普通旋转开关就是当开关旋转到某一 7 位置时能固定在该位置上,如控制司机室灯的开关就是普通的旋转开关。钥匙开关是需要特 定的钥匙才能打开或关闭的,如司机台的钥匙开关需要用到78#钥匙。 (6)电磁阀 电磁阀是一种用电路来控制气路的元件,通常情况下,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气路不通, 当通电以后,由于电磁力的作用,电磁阀打开,气路能够通过电磁阀。在空调,制动系统中 都用到了电磁阀。 (7)接触器 接触器是一种用来频繁地接通和分断主电路、辅助电路以及较大容量控制电路的自动切 换电器,它的特点是能进行远距离自动控制,操作频率较高,通断电流较大。接触器主要由 触点、传动机构、灭弧系统组成。触头是电器的执行机构,直接关系到电器工作的可靠性。 触头有四种工作状态:闭合状态、触头闭合过程、触头断开状态和开断过程。在触头开断电 流时,一般在两触头间会产生电弧,所以地铁列车上的接触器都有灭弧栅。触头磨损有机械 磨损、化学磨损和电气磨损三种,而电气磨损是主要的,发生在触头闭合电流的过程和触头

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一、工作原理 触摸式延时开关有一个金属感应片在外面,人一触摸就产生一个信号触发三极管导通,对一个电容充电,电容形成一个电压维持一个场效应管管导通灯泡发光。当把手拿开后,停止对电容充电,过一段时间电容放电完了,场效应管的栅极就成了低电势,进入截止状态,灯泡熄灭。 触摸式延时开关电路虚线右面是普通照明线路,左部是电子开关部分。VD1~VD4、VS 组成开关的主回路,IC组成开关控制回路。平时,VS处于关断状态,灯不亮。VD1~VD4输出220V脉动直流电经R5限流,VD5稳压,C2滤波输出约12V左右的直流电供IC使用。此时LED发光,指示开关位置,便于夜间寻找开关。 IC为双D触发器,只用其中一个D触发器将其接成单稳态电路,稳态时1脚输出低电平,VS关断。当人手触摸一下电极M时,人体泄漏电流经R1、R2分压,其正半周使单稳态电路翻转,1脚输出高电平,经R4加到VS的门极,使VS开通,电灯点亮。这时1脚输出高电平经R3向电容C1充电,使4脚电平逐渐升高直至暂态结束,电路翻回稳态,1脚突变为低电平,VS失去触发电压,交流电过零时即关断,电灯熄灭。 二、按钮触摸开关 按动按钮开灯后,电路能自动延时关灯,电路如图二所示。D1为开关所在的安装位置做指示,D2~D5组成桥式整流,将50Hz的的交流电整流为100Hz的脉动直流电压,按下K1,电流经过R3限流后通过D6为C1充电,同时V1的控制极得到触发电压,V1导通,灯泡点亮。松手后K1自动复位断开,C1开始放电,为V1的控制极继续提供触发电压,V1继续导通,灯泡继续亮,当C1两端电压低于0.7V时,V1控制极失去有效的触发电压,此时V1阳极的脉动电流到0点时,与阴极电压相等而关断,灯泡熄灭,这就是单向可控硅的“过0关断”。调整R2的阻值,使C1有效放电时间达到40~60秒钟最好。图三电路多了一只用三极管组成的反相器,利用C1充电时间做灯泡点亮的延时时间。平时,Q1由R2提供偏压而饱和导通,使V1控制极失去有效触发电压,灯泡熄灭。按下按钮接通K1后,Q1基极为0V,Q1截止,V1控制极得到触发电压而导通,灯泡点亮,接通K1的同时,也为C1提供了放电的闭合回路,C1放电很快完成。松手后,K1复位自动断开,C1在R2限流下开始缓慢充电,此时Q1基极电压小于0.7V而继续截止。当C1两端电压≥0.7V时,Q1开始导通,使V1失去触发电压而过0关断,灯泡熄灭。R2的阻值和C1的容量,决定延时的时间长短。

设备指示灯用法

设备指示灯用法 高压配电技术:红灯运行,绿灯停止。 一般电气设备:红灯停止,绿灯运行。 在电气控制回路中,按钮和指示灯是使用最广泛的主令控制和信号监视元件,在使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误区,在本文主要根据GB2682-81和IEC60073(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缩写)标准内容进行介绍和探讨。 主题词:标准化按钮指示灯颜色 一、统一规定: 1、可用颜色:指示灯:红、黄、绿、蓝和白色; 按钮:红、黄、绿、蓝、黑、白和灰色; 2、选色原则:依按钮被操作(按压)后所引起的功能,或指示灯被接通(发光)或所反映的信息来选色; 3、单靠颜色不能表示操作功能或运行状态时,可在器件上或器件近旁,补加必要的图形或文字符号。 二、指示灯颜色的使用 1、指示灯(亦称为信号灯)主要是以光亮指示的方式引起操作者注意或者指示操作者进行某种操作,并作为某一种状态或指令正在执行或已被执行的指示。 2、标准中规定的颜色使用和含义: 颜色含义说明举例 红紧急情况危险状态或须立即采取行动压力/温度超越安全状态;因保护器件动作而停机;有触及带电或运动的部件的危险。 黄不正常注意不正常状态;临近临界状态压力/温度超过正常范围;保护装置释放;当仅能承受允许的短时过载。 绿安全正常状态允许进行压力/温度在正常状态;自动控制系统运行正常;蓝强制性表示需要操作人员采取行动输入指令 白没有特殊意义其它状态,如对红、黄、绿或蓝存在不确定时,允许使用白色一般信息;不能确切地使用红、黄、绿时;用作“执行” 确认指令时;指示测量值。 3、在一般工作运用中常将红色信号灯作为电源指示,绿色信号灯作为合闸指示。例:在不可逆控制回路中。根据标准化的要求,应该使用白色信号灯作为电源状态指示,绿色信号灯作为正常运行指示;对于只有合闸的指示要求,应采用绿色信号灯。 三、按钮颜色的使用 1、按钮主要用于执行或解除某一指令; 2、标准中规定的颜色使用和含义: 颜色含义说明举例 红紧急情况、“停止”或“断电” 在危险状态或在紧急状况时操作;停机紧急停机;用于停止/分断;切断一个开关 黄不正常在出现不正常状态时操作;干预;参与抑制反常的状态;避免不必要的变化(事故) 绿安全;起动或通电在安全条件下操作或正常状态下准备正常起动;接通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