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蛔甙_Ascarosides_信息素研究进展_魏亚楠

线虫蛔甙_Ascarosides_信息素研究进展_魏亚楠
线虫蛔甙_Ascarosides_信息素研究进展_魏亚楠

基金项目: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45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4AA0205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21091,31272323,31370650);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KSCX2-EW-J-2);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XDB11050100)收稿日期:2014-09-01;

网络出版日期:2015-07-29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hcx386@163.com

DOI :10.5846/stxb201409011734

魏亚楠,党政武,陈立,方宇凌,孔祥波,胡春祥,赵莉蔺.线虫蛔甙(Ascarosides )信息素研究进展.生态学报,

2016,36(6):1501-1514.Wei Y N ,Dang Z W ,Chen L ,Fang Y L ,Kong X B ,Hu C X ,Zhao L L.Research progress on pheromone ascarosides in nematodes.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6,36(6):1501-1514.

线虫蛔甙(Ascarosides )信息素研究进展

魏亚楠1,2,党政武3

,陈立2,方宇凌2,孔祥波4,胡春祥1,*,赵莉蔺

2

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哈尔滨150040

2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3商洛市林木病虫防治检疫站,商洛726000

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环保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摘要:大多数生物通过信息素系统来对环境进行感应和个体间交流,

并指导其行为、发育和生理代谢。线虫是在地球上生存策略最多样的动物之一,但其信息素系统却鲜为人知。近年来发现一组称为蛔甙(ascarosides )的线虫种内化学信号物质,在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 )的交配、聚集和滞育等行为及发育调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后发现蛔甙在线虫界广泛存在。对蛔甙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有利于促进线虫化学生态学学科发展,并填补传统化学生态学中关于化学信息对生物发育调控的知识。因此,对近年来蛔甙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包括蛔甙结构与鉴定、组成和功能、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化学感受信号途径及信息调节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化感信号对线虫乃至高等生物的行为、发育、新陈代谢及衰老的调控机制,为研究生命科学中信息素调控理论提供新的参考。关键词:蛔甙;秀丽隐杆线虫;寄生线虫;信息素

Research progress on pheromone ascarosides in nematodes

WEI Yanan 1,2,DANG Zhengwu 3,CHEN Li 2,FANG Yuling 2,KONG Xiangbo 4,HU Chunxiang 1,*

,ZHAO Lilin 2

1College of Forestry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Pest Insects and Rodents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China 3Shangluo Forest Pests Control and Quarantine Station ,Shangluo 726000,China

4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Protection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 Ecology ,Environment and Protection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Beijing 100091,China

Abstract :Most organisms can secrete pheromones to mediate their behavior ,development ,and physiological metabolism.However ,prior to the discovery of a group of intra-specific chemical signal substrates called ascarosides the pheromones of nematodes had not yet been described.The main chemical structures of ascarosides are made up of the sugar ascarylose ,which is linked to fatty acid-like side chains of varying lengths.Ascarosides were originally isolated from the parasitic nematode Ascaris ,the animal after which the group of compounds was named.Ascarosid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mediating different behaviors and development ,such as mate finding ,aggregation ,and diapause in the free-living species Caenorhabditis elegans .Ascarosides also mediate distinct nematode behaviors ,such as retention ,avoidance ,and long-range attraction.Likewise ,a growing body of literature reports the identification of ascarosides in a wide range of other nematodes.The different nematode species respond to distinct ,but overlapping ,sets of ascarosides.

A wide range of biological functions is facilitated by a great diversity of ascarosides with varying chemical

structures.

2051生态学报36卷

Different ascarosides or combinations of ascarosides mediate the production of different phenotypes,and even small differences in chemical structures a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strongly altered activity profiles.Additional complexity arises from concentration-dependent effects,and synergism between different ascarosides.At picomolar concentrations,a synergistic mixture of at least three ascarosides produced by hermaphrodites triggers male-specific attraction in C.elegans.At higher concentrations,the same ascarosides,perhaps in a different mixture,induce the developmentally arrested stage known as dauer.

Ascaroside signaling communicates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life history and metabolic state of a nematode individual.The production of ascarosides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with the expression and concentrations of different ascarosides being sensitive to life stage,sex,food availability,and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suggesting that ascarosides regulate the overall life cycle of C.elegans.At the same,in some studies investigating the ascarosides of parasitic nematodes,most of the species produce species-specific ascaroside mixtures,e.g.,ascaroside biosynthesis patterns appear to be correlated with phylogeny.

The ascarosides are sensed by several types of chemosensory head neurons,including the ASK,ASI,and ADL neurons,as well as the male-specific CEM neurons.Ascaroside perception is mediated by diverse families of G-protein coupled membrane receptors that act upstream of conserve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including insulin/IGF-1signaling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signaling.The biosynthesis of ascarosides appears to integrate input from several primary metabolic pathways,including peroxisomalβ-oxidation of long-chain fatty acids and amino acid catabolism.In this paper,we reviewed recent discoveries in this field,including reports of the structures and identification,components and functions,biosynthesis and metabolic regulation,allelopathic signaling pathways,and signal regulate mode of ascarosides,not only in nematodes,but also in other organisms.The aim is to provide an updated and comprehensive synthesis of the ascaroside literature.This will benefit future research on the chemical ecology of nematodes,and be of great value to the field of neurobiology.

Key Words:ascarosides;Caenorhabditis elegans;parasitic nematodes;pheromone

线虫是一类低等无脊椎动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1]。一部分线虫可以独立生存,称为自由生活线虫;另一部分采用寄生策略,大部分以植物和动物为寄主,对特殊食物、传播媒介和资源加以利用。因为这些线虫通常生活在土壤或寄生物中,没有适宜的视觉或听觉系统,接收环境信号的重要途径就是精细的化学感受系统[2-5]。通过进化,化学感受系统越来越精细,不仅能引起线虫行为的改变,还能调控线虫的发育途径。在不良环境中,线虫进入扩散周期,形成滞育虫态,从而进一步扩散传播到新的适宜环境[2,4-5]。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一直是线虫化感研究最主要的模式生物,但主要集中在基因调控水平[2-5],信息素鉴定和结构研究进展缓慢。直到2005年,Jeong等[6]在秀丽隐杆线虫中提取并鉴定出一类诱导滞育虫态形成的新型化合物———蛔甙(ascarosides)。从此,蛔甙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人们定义蛔甙为线虫的特定信号分子,由脂肪酸等侧链链接到双脱氧蛔糖基(dideoxysugar ascarolyse)上组成。通过侧链长度的改变以及衍生物的差异生成结构多样的蛔甙[7],用以调节线虫的聚集、交配、多尔(dauer)形成等行为。

最近发现,各种寄生线虫中普遍存在蛔甙成分。众所周知,各类寄生线虫危害可造成重大农业经济损失及全球性人类疾病。如果不同线虫种类对不同蛔甙能够特异性识别,那么蛔甙有望发展成为新型药物特异干扰线虫的繁殖和生存。深入研究蛔甙对线虫行为和发育的调节,对于控制重大农业经济损失及人类疾病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本文对近年来线虫蛔甙信息素研究的突破性进展进行了总结。

1秀丽隐杆线虫蛔甙结构鉴定与功能

线虫对蛔甙这种小分子信号的利用,让人联想到细菌群体感应系统通过检测复杂的环境条件来调节自身

图1

蛔甙结构示意图

Fig.1

Overall structure of ascarosides

蛔糖(ascarylose sugar )编号的位置显示已知的修饰官能团

的行为和发展。蛔甙信息素主结构均由蛔糖基连接一个脂肪酸侧链形成,因侧链的长度和衍生物的不同而形成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蛔甙的总体结构见图1。根据发现的先后顺序,

依次命名为ascr#1,2,3,…,n 。不同的蛔甙或蛔甙组合调节不同的表型特征,在化学结构上即使很小的差异都可能极大地改变线虫的生理活动

[8]

。蛔甙的活性和特异性依赖于化学结构和浓度。

因此蛔甙信号特异性可以通过定性、定量来表达。

Choe [9]总结秀丽隐杆线虫包含三类蛔甙结构:一种是结构简单的蛔甙,简写为ascr ,一种是吲哚蛔甙(indole ascarosides ),简写为icas ,另外一种是ω-1氧化ascr 常伴随的ω氧化异构体,简写为oscr (化学结构见表4)。

1.1

诱导秀丽隐杆线虫多尔幼虫形成的信息素结构及其鉴定

线虫信息素蛔甙是在多尔幼虫形成研究中被发现的。多尔是秀丽隐杆线虫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滞育虫态,此虫态的形成与多尔信息素诱导密切相关。

不论自然界中的环境好坏,秀丽隐杆线虫都能适应并生存。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秀丽隐杆线虫仅需3—5d 就能由受精卵经过L 1—L 4四龄幼虫阶段发育为成虫,并产生约300个后代。在L 1或L 2初期,当遇到食物缺乏、种群密度增加、温度升高等恶劣环境时,秀丽隐杆线虫将进入滞育,形成持久型L 3幼虫,称为多尔幼虫

[10]

。线虫进入滞育阶段会停止取食和发育[11]。滞育阶段能维持数月,当环境适宜时(如食物充足、低浓度

信息素),线虫恢复发育,蜕皮成繁殖型L 4幼虫,进入繁殖周期

[11-12]

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就发现秀丽隐杆线虫的多尔形成是受化学信息素调控的,认为此类信息素是亲水性的双脱氧蛔糖基衍生物,但一直难以明确其结构组成

[13-14]

。直到2005年,Jeong 等突破了提取和

鉴定方法,在300L 大型发酵罐中进行了秀丽隐杆线虫的大规模液体培养,并用乙酸乙酯提取液体培养液进行多尔信息素的活性物质分离纯化。然后进行色谱分离,

结合生物活性测试获得具有显著诱导效果馏分后,用标准核磁共振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和质谱技术鉴定出一类新型物质—

——ascr #1(即daumone )[6]。Butcher 等[15]用类似的方法通过多尔恢复试验纯化鉴定了ascr#2,并用核磁共振谱分析找到另一个蛔甙,即ascr#3。Ascr#1及ascr#3的荧光探针显示,在多尔形成过程中集中在咽(pharynx )表皮,

ascr#3探针甚至能移动到化感器神经元(amphid neurons )[16]。

随后,

Gallo 和Riddle [17]

比较了ascr#1合成物

[6]

和秀丽隐杆线虫提取物

[18]

的生理特性,发现ascr#1并不

是形成多尔信息素的主要成分,而且Jeong 已报道的浓度[6]

对秀丽隐杆线虫有毒,接触后会降低其寿命[17]

虽然业界对Jeong 的研究有所质疑,但它依然为蛔甙的后续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天然产物研究方向,大

规模的蛔甙分离鉴定工作展开,甚至发现了蛔甙衍生物,如icas#9[19]

。这些蛔甙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生,并

在各种恶劣条件诱导下增加

[20]

。多个蛔甙(ascr#1-3,5,8,icas#9)(表1)协同作用形成一个诱导型的混合物。

其中,一种侧链为3-羟丙酸(3-hydroxypropionatea )的蛔甙是多尔信息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21]

,ascr#2和

ascr#3比最初确定的ascr#1功能更强[15,20-21]。诱导多尔幼虫形成的蛔甙结构见表1。1.2

秀丽隐杆线虫性信息素的结构与鉴定

最近的研究发现,低浓度蛔甙能够诱导秀丽隐杆线虫的交配行为。科学家们通过多种手段,如核磁共振光谱分析(NMR spectroscopic analyses )方法及二维核磁共振光谱DANS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2D NMR

spectra )鉴定方法得到能够诱导交配活性的蛔甙结构,包括ascr#4[22]

,ascr#6.1,

6.2,8[23]。3

0516期魏亚楠等:线虫蛔甙(Ascarosides )信息素研究进展

表1诱导多尔幼虫形成的蛔甙结构

Table1Structures of ascarosides that induce dauer formation

名称Name

又名

Other name(s)

化学结构

Chemical structure

诱导多尔形成活性

Dauer activity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ascr#1ascaroside C7/asc-C7/

daumone-

1

非常低[6]

ascr#2ascaroside C6/

daumone-

2

高[15]

ascr#3

ascaroside C9/

asc-△C9/daumone-

3

高[15]

ascr#4

—低[22]

ascr#5

ascaroside C3/

asc-ωC3/daumone-

5

高,与ascr#2,3

表现协同作用

[21]

ascr#8

—适中[23]

icas#9indolecarboxyl ascaroside

C5/ascaroside C5/

IC-asc-

C5

适中,反应为钟形[24]

当Jeong等人都使用标准液体细菌和线虫的混合培养液作为原材料时,Srinivasan等则将特定发育阶段的线虫转移到水中来专门收集线虫的化合物,以防止细菌污染[22]。这种策略可达到3个重要优势目标:首先,它大大简化了雄虫的趋化生物测定,因为线虫也会被很多细菌小分子所吸引而增加生测难度;其次,它简化了原材料的化学成分鉴定;最后,明确了虫态特异性。因为雄虫活动只出现在L

4

龄幼虫、年轻成虫以及成虫3个阶段[22],因此虫态特异性对性信息素的鉴定尤为重要,这种策略集合了每个发育阶段所产生的特定物质组4051生态学报36卷

成,而不是同步培养时随着时间推移从而积累所有的化合物。

吸引雄性的信息素是由一个以上的化合物组成的,单个的色谱成分不能充分引起特异雄性的反应,但重组成分却能使其恢复活力[22]。其中一个主要成分是被葡萄糖修饰的ascr#2衍生物,这个化合物称作ascr#4。Ascr#2、ascr#3和ascr#4表现为协同作用,在pmol/L浓度下活性强,特别吸引雄性。

从此,鉴定蛔甙的手段越来越先进,以Paul W.Sternberg[23]为首的实验室采用二维核磁共振光谱DANS 鉴定方法得到另一些蛔甙结构,包括能够诱导交配活性的ascr#6.1、ascr#6.2,以及功能未知的ascr#7(结构见表4)。他们通过这种方法实现了蛔甙的核磁共振痕量检测,并且通过DANS差异分析,简化了连接的小分子代谢物鉴定和它们的生物学功能研究[23]。

秀丽隐杆线虫雄虫也会产生蛔甙,以饱和ascr#10为主,而雌雄同体线虫产生的蛔甙为α,β-不饱和蛔糖苷,ascr#3。虽然两者的化学结构只有微小差别,但生理活性有很大不同:雌雄同体线虫产生的ascr#3能够排斥其他雌雄同体个体、吸引雄虫,而雄虫产生的ascr#10能够强烈吸引雌雄同体线虫[25]。同时,Srinvisan 等[22]的研究表明,很多蛔甙的混合物,特别是ascr#3和ascr#8,能够在超低浓度下吸引强壮的雄性个体。在较高浓度下,相同的混合物对雄性丧失吸引力,取而代之的是对雌雄同体的排斥。蛔甙性信息素的结构见表2。

表2蛔甙性信息素结构

Table2Structures of ascarosides in mating activity

名称Name

又名

Other name(s)

化学结构

Chemical structure

交配活性

Mating activity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ascr#2ascaroside C6/

daumone-

2

适中,与ascr#3,4表

现为协同作用

[15]

ascr#3ascaroside C9/

asc-△C9/

daumone-

3

高,与ascr#2,4表现

为协同作用

[15]

ascr#4daumone-

4本身没有活性,但与

ascr#2,3表现为协同

作用

[22]

ascr#6.1

—适中[23]

ascr#6.2

—未证实[23]

5051

6期魏亚楠等:线虫蛔甙(Ascarosides)信息素研究进展

名称Name

又名

Other name(s)

化学结构

Chemical structure

交配活性

Mating activity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ascr#8

高,与ascr#2,3表现

为协同作用

[23]

ascr#10asc-

C9高[25]

1.3秀丽隐杆线虫聚集信息素的结构与鉴定

蛔甙还能够诱导秀丽隐杆线虫的聚集行为。这类蛔甙含有色氨酸吲哚衍生物(tryptophan-derived indolemoeities-indole ascarosides),其中一个命名为indolecarboxyl-ascaroside C5,即icas#9[19]。秀丽隐杆线虫的雌雄同体能够被浓度为fmol/L到pmol/L的icas#3(表3)和icas#9强烈吸引,造成聚集现象[26]。

表3蛔甙聚集信息素结构

Table3Structures of ascarosides that induced aggregation behavior

名称Name

化学结构

Chemical structure

聚集活性

Aggregation activity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icas#3高[26]

icas#9高[26][24]

1.4蛔甙其他信息素的结构与鉴定

蛔甙还能调节其它行为和趋化反应。如最近的几项研究[22,26-28]都提到了调控不同行为的蛔甙信号,包括特异性别吸引、排斥、聚合以及嗅觉可塑性。蛔甙除了直接影响线虫的行为之外,还能引起对其他异嗅物质的趋化反应,如野生型线虫对苯甲醛气味的反应依赖于种群密度[27]。值得注意的是,诱导这种行为产生的部分蛔甙与调节多尔形成的蛔甙是相同的,诱导多尔形成需要的浓度为nmol/L—μmol/L级别,而行为反应的浓度可能只需要fmol/L—pmol/L。目前,除了上述一些短链蛔甙功能被明确,表4列出的长链蛔甙功能还未知,尚有很大的研究潜力和空间。

总之,线虫蛔甙方面的最新发现,为研究信息素交流及其演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验依据。在功能上,蛔甙信息素主要分为多尔幼虫信息素、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等三类。蛔甙根据结构的不同功能也有所不同。结构相同的信息素在功能上又有重叠,例如ascr#1,#2,#3,#5,#8既是多尔诱导信息素也是雄性诱导信息素,而icas#9既是多尔诱导信息素又是聚集信息素。秀丽隐杆线虫的其他一些蛔甙信息素(见本文1.4)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

表4蛔甙其他信息素结构

6051生态学报36卷

Table 4

Structures of other ascarosides

名称Name 化学结构Chemical structure

n

参考文献References

ascr#7[23]

ascr#10ascr#12ascr#14ascr#18

ascr#22635810[9]

[8]oscr#9oscr#10

oscr#18

379

[9]2寄生线虫蛔甙结构鉴定与功能

属于线虫门的蛔虫属(Ascaris )也存在蛔甙,包括马蛔虫Parascaris equorum [29]

、人体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 、猪蛔虫Ascaris suum [30-32]

。主要存在于蛔虫属卵中,抵抗由质变而导致的生理退化,使蛔虫卵在

潮湿的土壤中存活数年

[33]

。蛔虫卵具有3层结构,外层是蛋白质、中间是甲壳素,蛔甙包被在内部。存在于

最内层的是蛔甙长链混和物,

具有非渗透性(结构见图2)[34]

图2猪蛔虫Ascaris suum 卵中的6种长链蛔甙的结构[32]Fig.2

Ascaroside structures.Six long-chain ascarosides from the

eggs of the parasitic nematode Ascaris suum [32]

箭头和直线表示5和6为对称结构,均含有两个蛔糖[32]

蛔甙既存在于蛔虫属,也存在于秀丽隐杆线虫,二者虽然都属于线虫门,但蛔虫目Ascaridida 和小杆目

Rhabditida 在形态学、生理学特征上有显著区别[32]

,导

致多数人认为寄生线虫的长链蛔甙与秀丽隐杆线虫的蛔甙信息素组成是不同的。直到2009年才研究发现两者是非常相似的[8-9]

,其功能上也承担了信息传递、幼

虫滞育的功能。

蛔甙结构决定其在蛔虫属卵发育的特定功能。图2为猪蛔虫Ascaris suum 卵中的6种长链蛔甙结构,类似的长链结构在秀丽隐杆线虫N 2(野生型)和daf-22中有报道

[23]

。蛔虫和秀丽隐杆线虫的蛔甙在功能上有异

同之处:秀丽隐杆线虫从卵中孵化的阶段作为L 1幼虫,而猪蛔虫在卵中要经历两次蜕皮。当蛔虫的卵被携带进入新的寄主时,孵化得到L 3龄幼虫,类似于秀丽隐杆线虫的多尔幼虫阶段

[35]

。卵中的蛔甙与幼虫有直接关系,与秀丽隐杆线虫的蛔甙在多尔形成(或至少在多尔

维持)上扮演着相同角色

[36]

。因此,调查研究动物寄生线虫的蛔甙功能将为控制线虫的侵染提供新见解。

蛔甙结构特征在不同线虫种类进化中出现差异。Choe 等[9]

通过对比自由生活线虫、动物、昆虫和植物寄

生性线虫等在进化关系上较远的19种线虫的蛔甙结构特征

[37]

(表5),发现不同线虫种类演变为占据不同生

态位的种群,尽管都显示出利用蛔甙作为信号分子的保守性,但在蛔甙种类和组成上有很大差异。甚至4种因自然隔离而导致基因差异的秀丽隐杆线虫产生的蛔甙也是不同的。当然,这些种内差异与种间差异相比是非常小的。

7

0516期魏亚楠等:线虫蛔甙(Ascarosides )信息素研究进展

表5不同种线虫产生的蛔甙

Table5Ascarosides Produced by a Wide Range of Nematode Species

生活方式Lifestyle 名称

Name

性别

Reproductive mode

分支

Clade

蛔甙种类

Species ofascarosides

食细菌和/或真菌Bacteriovore and/or 全齿复活线虫

Panagrellus redivivus

♂♀10ascr#1,3,9,10,14,18

fungivore类圆小杆线虫

Pelodera strongyloides

♂♀9ascr#18,20,22,24,26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 09

ascr#1,2,5,7,9,10,12,13,

18,26;icas#9;oscr#9,10

Caenorhabditis sp.♂♀9ascr#1,7,9,10,12,13,14,18;icas#9;oscr#9

Caenorhabditis sp.7(D)♂♀9ascr#1,3,10,12,14,18;icas#9 Rhabditis sp.09ascr#1,9,10,12;oscr#9,10

植物寄生Plant parasite 穿刺短体线虫

Pratylenchus penetrans

♂♀12未知

昆虫病原寄生Entomopathogenic insect 嗜菌异小杆线虫

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09ascr#9,12,18,20,22,24,26

parasite

Oscheius carolinensis(A)♂♀9ascr#1,9,10,14,16,18,22,26;icas#9

Oscheius carolinensis(IJ)♂♀9ascr#1,7,9,10,18,22;icas#9

小卷蛾斯氏线虫(A)

Steinernema carpocapsae(A)

♂♀10ascr#1,9,10,11,12,18

小卷蛾斯氏线虫(IJ)

Steinernema carpocapsae(IJ)

♂♀10ascr#9,10

Steinernema scapterisci(IJ)♂♀10ascr#9,10,11,14 Steinernema riobrave(IJ)♂♀10ascr#9,10,14,16,18 Steinernema glaseri(A)♂♀10ascr#1,9,12

Steinernema glaseri(IJ)♂♀10ascr#9,11,12

非昆虫病原寄生Non-entomopathogenic 应氏罗曼索线虫(A)

Romanomermis iyengari(A)

♂♀2未知

insect parasite应氏罗曼索线虫(IJ)

Romanomermis iyengari(IJ)

♂♀2未知

食蚊罗曼索线虫(A)

Romanomermis culicivorax(A)

♂♀2未知

与昆虫相关,食细菌或Oscheius tipulae09ascr#9,12真菌Pristionchus pacificus09ascr#1,9,12 Insect-associated,

bacteriovore/fungivore

Koernia sp.♂♀9ascr#1,3,14

脊椎动物寄生Vertebrate parasite 巴西日圆线虫(A)

Nippostrongylus brasiliensis(A)

♂♀9ascr#3,7,10巴西日圆线虫(IJ)

Nippostrongylus brasiliensis(IJ)

♂♀9ascr#3,10猪蛔虫

Ascaris suum

♂♀8未知

A:成虫,IJ:感染性幼虫,D:多尔幼虫,♂:雄虫,♀:雌虫,0:雌雄同体;部分种对应中文种名未知

19种线虫样本中都含有蛔甙,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化合物组成[9]。除了小杆科Rhabditidae的几个未知种:Caenorhabditis sp.7和Rhabditis sp.(突变种)产生的蛔甙在碳末端上连接着蛔糖(即“ω”位置,如oscr#9和oscr#10)[7],大多数线虫产生的蛔甙都在倒数第2个碳上连接着蛔糖(即“ω-1”位置)。同样地,作为秀丽隐杆线虫聚集信号的吲哚蛔甙———icas#9[26],也只在小杆科的几个种:Caenorhabditis spp.(多个未知种)和Oscheius carolinensis中出现。这些发现表示,在碳末端上连接蛔糖的蛔甙或是蛔甙的吲哚羰基衍生物可能代8051生态学报36卷

表着第9分支(其中包括小杆科家族的成员)衍生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37]

。他们还发现第9分支的线虫(木耳

线虫属未知种Pelodera sp .,小杆线虫属未知种Oscheius.sp 和异小杆线虫属未知种Heterorhabditi sp .)能大量产生含有12—15个碳原子的长链蛔甙,

而第10分支的线虫(昆虫病原斯氏线虫属未知种Steinernema spp .和Panagrellus sp .)不产生这些蛔甙。值得注意的是,小杆线虫属Oscheius 和斯式线虫科(Steinernematidae )、异小杆线虫科(Heterorhabditidae )的成员包含了所有已知的昆虫寄生线虫

[38]

,它们进化为不同分支是由蛔甙的侧

链长度决定的,而不是生活方式。具有蛔甙相同结构特征的种有着相似的生态位[9]

。因此推断,蛔甙生物合

成的模式似乎与亲缘关系以及生活方式或生态位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关的。

综上所述,通过蛔甙在蛔虫属等寄生性线虫中的不同结构研究,发现不同物种通过特异蛔甙信号进行识别,进而干扰蛔虫属、寄生性线虫的繁殖和生存,但是目前对于不同寄生线虫种类的滞育诱导信息素、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功能的特异性蛔甙组分尚待进行深入研究。3

蛔甙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

从结构研究表明蛔甙信息素组分不同,

但功能相似。蛔甙在生物合成和代谢通路中所处的位点、生理生化功能不同。蛔甙生物合成及代谢包括对糖类和脂肪酸两方面的调控。在生物合成方面已明确了在脂肪链合成过程中的两个蛋白参与其代谢过程,其他方面的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3.1

蛔甙生物合成

蛔甙的合成主要是通过编码蛋白的两种基因daf-22(thiolase )和dhs-28(dehydrogenase )发现的。Daf-22编码一种人体固醇载体蛋白(human sterol carrier protein )的同系物SCPx (sterol carrier protein X )[15]

。这种酶

能催化过氧化物酶反应中脂肪酸β-氧化(β-oxidation )反应的最后一步[19]

。Dhs-28基因编码人类双功能蛋白

(human D-bifunctional protein )的一个同族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只能合成SCPx 的上游部分。该蛋白在肠道中

表达,而肠道是秀丽隐杆线虫中蛔甙的合成位点

[19]

。这个途径使得短链、中链、长链的脂肪酸降解为乙酰辅

酶A (acetyl-CoA )和胆汁酸中间体(bile acid intermediates )。将daf-22和dhs-28线虫在液体培养基下培养10d 、20d ,发现培养了10d 的两种突变体多尔形成都不活跃,而培养20d 的突变体在多尔形成中十分活跃[15]

培养20d 的dhs-28线虫中发现了一些长链蛔甙,其中最长的含有15个碳,表明这些蛔甙就是信息素生物合成的中间体。蛔甙生物合成的许多步骤仍有待阐明,包括长链蛔甙的初始形成阶段以及特定官能团如ascr #8中的芳酰胺(aromatic a-mide )[23]以及ascr #9中的吲哚(indole )官能团[24]的细节性描述。蛔甙生化合成通路如何使其生物学功能得以实现也有待进一步研究。3.2

蛔甙代谢调控

通过生化代谢过程,形成蛔甙的前体分子,为蛔甙的生物合成提供原料。秀丽隐杆线虫繁殖周期线虫靠取食细菌来摄取能量和生物合成的前体分子

[39]

。糖类和一些核酸、氨基酸首先通过糖酵解途径代谢产生乙

酰辅酶A ;而脂类物质则通过β-氧化代谢产生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 再通过三羧酸循环TCA (tricarboxylic acid )和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产生ATP (adenosine triphosphate )[39-40]。在秀丽隐杆线虫繁殖型线虫中,

糖酵解、β-氧化、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这四种代谢途径都处于活跃状态。而在多尔幼虫阶段,由于线虫不再进食,必须依靠身体内部储存的物质为机体提供能量和生物合成前体。在多尔形成过程中,最主要的能量物质是那些在皮下和肠道部位积累的脂肪。这些脂肪主要以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ides )的形式存在,由3个长链脂肪酸分子以酰基的方式连接到甘油的三个羟基上。不同于繁殖型线虫,多尔必须依靠脂肪来提供能量和生物合成前体,

这就需要脂肪酸通过β-氧化产生乙酰辅酶A 进入后续TCA 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产生ATP ;同时通过β-氧化、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 )和糖异生(gluconeogenesis )途径来产生供蛔甙生物合成用的前体分子[39-40]

(图3)。

4

蛔甙化学感受信号途径

蛔甙信号传导途径解释了其信息素功能的实现方式。线虫通过对外界化学信号的接收、

传递,进而改变自身的行为和发育,并且通常利用化学感受和温度感受来控制扩散周期的形成。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阐明

9

0516期魏亚楠等:线虫蛔甙(Ascarosides )信息素研究进展

图3C.elegans 多尔主要代谢途径[41]

Fig.3

Main metabolic pathways in C.elegans [41]

线虫的感觉系统是如何感知并集成复杂的蛔甙的组合,进而引起特定发育和行为变化的。

性信息及聚集信息行为的实现是通过神经传递通路实现的。秀丽隐杆线虫神经系统能够传导及感应蛔甙信息素来指导其交配和聚集行为

[22,26-28]

。其中,化学感受神经元用来识别种内信息物质。翅状神经元

ADF (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 )和ASI (acid-sensing ion )控制线虫侵染虫态形成并进入扩散周期。成对的感觉神经元控制从扩散周期恢复发育状态,转入繁殖周期[42]

。这些神经元主要存在于头感器、尾感器以及内/

外唇和中食道球与后食道球之间

[43]

。这些神经元都有树突状结构,一直延伸到头部开口处。

多尔滞育现象也是通过神经传递系统信号传递实现的。De Bono 等[44]

发现了npr-

1(neuropeptide receptor )的无效突变(null mutation )在蛔甙化感中的功能。Npr-1基因作用的初始位点是RMG (relative maturity group )中间神经元(interneuron )[28]。RMG 形成的缺口处连接着负责ascr#3特异性雄性吸引的ASK (amphid single-ciliated sensory neuron type K )感觉神经元[22]。ASK 神经元中钙含量减少,而后形成ascr#2,

ascr#3和ascr#5三者的混合物,同时ASK 产生蛔甙的信号能够传递到其他细胞[28]

。RMG 的高活性能促进群

体聚集行为,还能增强ASK 对蛔甙的反应,而NPR-1的高活性能降低这种反应[28]

。因此在特化虫株中,蛔甙

通过调控聚集行为来增强之前建立的多尔滞育和交配功能

[36]

蛔甙的化学感受生理生化过程包括以下两个步骤[42]

:①化学信号分子与化感器分泌蛋白相接触并结

[3]

,这些分泌蛋白的特殊性质能够增强线虫嗅觉感受效果;②通过特殊转换途径,外界化学分子信息转换

为神经信号,被线虫化感器神经元识别:神经元和化学信息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刺激GTP (guanosine

triphosphate )联接的蛋白(G 蛋白)活性,通过G 蛋白信号途径转换为神经信号

[4,45-46]。G 蛋白偶联受体家族中一些特异化感受体基因用来响应蛔甙[47-48]

。Zwaal 等明确了两个G 蛋白的α亚基,GPA-2和GPA-3参与信

号转导

[49]

。McGrath 等[48]分析并演示了在多尔形成过程中,G 蛋白偶联化感受体作为蛔甙受体被基因srg

(serpentine receptor class g )编码,而且在实验室有利条件下终止多尔形成。

151生态学报36卷

蛔甙在信号传递过程中受相关基因的调控,当线虫遇到化学信号刺激时,G 蛋白偶联化感受体与配体化学分子结合,启动鸟苷酸环化酶途径,导致神经元细胞内cGMP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浓度升高,激活cGMP-门控离子通道(cGMP-gated ion channel ),进而使细胞去极化产生钠离子和钙离子内流。经过一系列细胞核转录事件,

产生Insulin-like 和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通路的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在内分泌细胞表面与各自受体结合,分别启动相应通路信号转导。最终两条信号通路共同调控一种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基因daf-9的表达;此基因负责核受体DAF-12(the nuclear hormone receptor )的配体DA (dafachronic acid )生物合成的最后一步。DA 与靶组织DAF-12结合后,促进繁殖发育,抑制dauer 形成;相

反,当DA 含量下降时,空载核受体DAF-12则促进多尔形成,抑制繁殖发育[50]

。Insulin /IGF-

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和TGF-β信号通路在动物寄生性线虫中有少量研究,结果表明,Insulin 信号通路在寄生性线虫中作用是保守的,而TGF-β信号通路可能起不同于秀丽隐杆线虫的作用[51]

可形成蛔甙受体的辅基库有待深入研究。可与蛔甙匹配的受体库应考虑到单个神经元表达多种化学感

受器,从线虫的化学感受基因种类、功能等方面进行挖掘[52]

5

蛔甙信息调节模式

蛔甙的信号传导原理有了一定的研究,

但信息调节过程除了内部基因、生理调控、生化代谢等影响,也受环境因子的限制。环境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蛔甙的表达、蛔甙释放机制(例如组成型分泌、调节分泌、排便、以及其他可能的机制)、蛔甙家族信号分子的协同机制并未获知。研究仅发现协同作用的10个或更多蛔甙分泌自几个少数的细胞,当达到一定浓度才能实现调节,对于揭密蛔甙的上述多重影响任重道远,明确蛔甙信息调节仍要深入研究。

图4

C.elegans 蛔甙信息素运行的一般模式

Fig.4General model for C.elegans ascaroside pheromone

function

现研究发现雌、雄虫蛔甙信息素水平有差异。Edison [36]认为蛔甙信息素能够增加雄虫出现的频率,而且效果会随着本地整体信息素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图4阐明了秀丽隐杆线虫生态循环中雌雄虫受蛔甙影响的几个关键点。雌雄同体发展到即将交配阶段时会释放少量不同的蛔甙,在相对统一的多尔信息素水平下,为雄虫寻找多产的雌雄同体提供了方向性

[36]

。同时,

蛔甙通过组成型表达来监测种群密度,也能根据环境或发育因素进行调节。这为环境条件恶化时秀丽隐杆线虫的雌雄同体与雄性的异型杂交提供了一种机制。当信息素增加,食物减少时,产生的异型杂交后代将成为多尔幼虫。该多尔状态会导致雄虫的增加

[53]

,且允许

这些后代存活数月,并传播到一个食物充足的新微环境中,

从而完成循环。图4说明雌雄同体个体最初传播到新的食物环境时,

与雄性的异交显著[53]

。这使后代的

数量可以从300增加到1000,大大增加了秀丽隐杆线虫存活机率。

从圆圈底部楔形开始,代表高食物含量和低量信息素的微环境,沿顺时针方向表示食物水平依次降低,信息素水平依次增加。圆形表面的图案表示食物,颜色深浅表示信息素[36]

6

线虫蛔甙对其他物种行为的影响

寄生线虫真菌中有一种称为捕食线虫真菌(nematode-trapping fungi ),是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线虫专性寄生天敌

[54]

。捕食线虫真菌在进化中形成了专用于寄生的捕食器。2012年发现,线虫分泌在土壤中的蛔甙诱

导捕食真菌产生捕食器

[55]

。此现象是以微生物天敌基于线虫信息传递信号使寄生与被寄生产生协同进化的

一个例证,

证明了三营养级水平的信息物质也参与进化进程。1

1516期魏亚楠等:线虫蛔甙(Ascarosides )信息素研究进展

2151生态学报36卷

7讨论

近年来蛔甙的结构与鉴定、组成和功能、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化学感受信号途径以及信息调节模式都有了深入快速的研究,为线虫化学生态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借鉴。今后需要继续鉴定和深入研究蛔甙对寄生线虫的滞育发育诱导机制。同时,在分子生物学方面,可以继续深入完善蛔甙的化感通路,包括新的化感受体、化感器、神经元及其功能等。而蛔甙在线虫及其与捕食真菌协同进化中的作用更显示出蛔甙在多物种互作和进化方面研究的巨大潜力。

在应用方面,蛔甙是寄生线虫种群发展的重要调节器,了解寄生线虫的化学信号能够帮助人们挖掘控制这些物种的工具。识别蛔甙的物种特异性可能使该信息素能够干扰并控制寄生线虫的繁殖和生存,对于研发控制动植物寄生线虫危害和传播新型药剂提供了新思路。有研究表明,昆虫寄生线虫嗜菌异小杆线虫利用小分子信息素来控制感染势态的发展。该信息素与秀丽隐杆线虫的多尔幼虫信息素蛔甙在结构上类似,但存在种间高度特异性[56]。蛔甙对昆虫寄生线虫滞育态的维持功能有利于提高昆虫寄生线虫在农业害虫防控中的应用,即解决昆虫寄生线虫的长途运输和季节性进入繁殖周期的问题。例如将蛔甙维持昆虫寄生线虫的多尔状态进行长途运输和长期保存,在需要发挥作用的时候进行释放,并使其进入繁殖周期。而植物寄生线虫多尔形成和雌雄交配行为对于它们的种群密度和扩散传播等危害程度影响也很大[55],急需绿色、安全的信息素防控技术,对蛔甙在其中起的关键调控作用进行研究将给予新型技术研发的希望。因此,围绕蛔甙进行寄生线虫种群调控的意义很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Poinar G O Jr.The natural History of Nematodes.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1983.

[2]Huettel R N.Chemical communicators in nematodes.Journal of Nematology,1986,18:3-8.

[3]Perry R N.Chemoreception in plant parasitic nematodes.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1996,34(1):181-199.

[4]O'halloran D M,Burnell A M.An investigation of chemotaxis in the insect parasitic nematode 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Parasitology,2003,127(4):375-385.

[5]Bargmann C I.Chemosensation in C.elegans//The C.elegans Research Community.WormBook,2006:1-29.

[6]Jeong P Y,Jung M,Yim Y H,Kim H,Park M,Hong E,Lee W,Kim Y H,Kim K,Paik Y K.Chemical 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dauer-inducing pheromone.Nature,2005,433(7025):541-545.

[7]von Reuss S H,Bose N,Srinivasan J,Yim J J,Judkins J C,Sternberg P W,Schroeder F C.Comparative Metabolomics Reveals Biogenesis of Ascarosides,a Modular Library of Small-Molecule Signals in C.elega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2,134(3):1817-1824.[8]Ludewig A H,Schroeder F C.Ascaroside signaling in C.elegans.WormBook:the online review of C.elegans biology,2013:1.

[9]Choe A,von Reuss S H,Kogan D,Gasser R B,Platzer E G,Schroeder F C,Sternberg P W.Ascaroside signaling is widely conserved among nematodes.Current Biology,2012,22(9):772-780.

[10]Hu P J.Dauer.WormBook,2007:1-19.http://www.wormbook.org/chapters/www_dauer/dauer.html.

[11]Cassada R C,Russell R L.The dauerlarva,a post-embryonic developmental variant of the nemato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Developmental Biology,1975,46(2):326-342.

[12]Klass M,Hirsh D.Non-ageing developmental variant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Nature,1976,260(5551):523-525.

[13]Golden J W,Riddle D L.A pheromone influences larval development in the nemato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Science,1982,218(4572):578-580.

[14]Golden J W,Riddle D L.A Caenorhabditis elegans dauer-inducing pheromone and an antagonistic component of the food supply.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1984,10(8):1265-1280.

[15]Butcher R A,Fujita M,Schroeder F C,Clardy J.Small-molecule pheromones that control dauer development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Nature Chemical Biology,2007,3(7):420-422.

[16]Baiga T J,Guo H B,Xing Y L,O'Doherty G A,Dillin A,Austin M B,Noel J P,La Clair J J.Metabolite induction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 dauer larvae arises via transport in the pharynx.ACS Chemical Biology,2008,3(5):294-304.

[17]Gallo M,Riddle D L.Effects of a Caenorhabditis elegans dauer pheromone ascaroside on physiology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2009,35(2):272-279.

[18]Golden J W ,Riddle D L.Th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dauer larva :Developmental effects of pheromone ,food ,and temperature .Developmental

Biology ,

1984,102(2):368-378.[19]Butcher R A ,Ragains J R ,Li W ,Ruvkun G ,Clardy J ,Mak H Y.Biosynthesis of th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dauer pheromon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9,106(6):1875-1879.

[20]Kaplan F ,Srinivasan J ,Mahanti P ,Ajredini R ,Durak O ,Nimalendran R ,Sternberg P W ,Teal P E A ,Schroeder F C ,Edison A S ,Alborn H

T.Ascaroside expression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diet and developmental stage .PLoS ONE ,

2011,6(3):e17804.[21]Butcher R A ,Ragains J R ,Kim E ,Clardy J.A potent dauer pheromone component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that acts synergistically with other

componen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8,105(38):14288-14292.

[22]Srinivasan J ,Kaplan F ,Ajredini R ,Zachariah C ,Alborn HT ,Teal P E ,Malik R U ,Edison A S ,Sternberg P W ,Schroeder F C.A blend of

small molecules regulates both mating and development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Nature ,

2008,454(7208):1115-1118.[23]Pungaliya C ,Srinivasan J ,Fox B W ,Malik R U ,Ludewig A H ,Sternberg P W ,Schroeder F C.A shortcut to identifying small molecule signals

that regulate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9,106(19):7708-7713.

[24]Butcher R A ,Ragains J R ,Clardy J.An indole-containing dauer pheromone component with unusual dauer inhibitory activity at higher

concentrations .Organic Letters ,

2009,11(14):3100-3103.[25]Izrayelit Y ,Srinivasan J ,Campbell S L ,Jo Y ,von Reuss S H ,Genoff M C ,Sternberg P W ,Schroeder F C.Targeted metabolomics reveals a male

pheromone and sex-specific ascaroside biosynthesis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ACS Chemical Biology ,2012,7(8):1321-1325.

[26]Srinivasan J ,von Reuss S H ,Bose N ,Zaslaver A ,Mahanti P ,Ho M C ,O'Doherty O G ,Edison A S ,Sternberg P W ,Schroeder F C.A modular

library of small molecule signals regulates social behaviors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PLoS Biology ,

2012,10(1):e1001237.[27]Yamada K ,Hirotsu T ,Matsuki M ,Butcher R A ,Tomioka M ,Ishihara T ,Clardy J ,Kunitomo H ,Iino Y.Olfactory plasticity is regulated by

pheromonal signaling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Science ,

2010,329(5999):1647-1650.[28]Macosko E Z ,Pokala N ,Feinberg E H ,Chalasani S H ,Butcher R A ,Clardy J ,Bargmann C I.A hub-and-spoke circuit drives pheromone

attraction and social behaviour in C.elegans.Nature ,2009,458(7242):1171-1175.

[29]Fouquey C ,Polonsky J ,Lederer E.Chemical structure of ascarylic alcohol isolated from Parascaris equorum.Bulletin De La SociétéDe Chimie

Biologique ,1957,39(1):101-132.

[30]Jezyk P F ,Fairbairn D.Ascarosides and ascaroside esters in Ascaris lumbricoides (Nematoda ).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1967,

23(3):691-705.

[31]Tarr G E ,Fairbairn D.Conversion of ascaroside esters to free ascarosides in fertilized eggs of Ascaris suum (Nematoda ).The Journal of

Parasitology ,1973,59(3):428-433.

[32]Bartley J P ,Bennett E A ,Darben P A.Structure of the ascarosides from Ascaris suum.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1996,59(10):921-926.[33]Lapage G.Veterinary Parasitology .Edinburgh :Oliver and Boyd ,1956.

[34]Barrett J.Studies on the induction of permeability in Ascaris lumbricoides eggs .Parasitology ,1976,73(1):109-121.

[35]Fagerholm H P ,Nansen P ,Roepstorff A ,Frandsen F ,Eriksen L.Differentiation of cuticular structures during the growth of the third-stage larva of

Ascaris suum (Nematoda ,Ascaridoidea )after emerging from the egg .Journal of Parasitology ,2000,86(3):421-427.

[36]Edison A S.Caenorhabditis elegans Pheromones Regulate Multiple Complex Behaviors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2009,19(4):378-388.[37]Holterman M ,van der Wurff A ,van den Elsen S ,van Megen H ,Bongers T ,Holovachov O ,Bakker J ,Helder J.Phylum-wide analysis of SSU

rDNA reveals deep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nematodes and accelerated evolution toward crown clade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06,23(9):1792-1800.

[38]Ye W M ,Torres-Barragan A ,Cardoza Y J.Oscheius carolinensis n.sp.(Nematoda :Rhabditidae ),a potential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 from

vermicompost .Nematology ,2010,12(1):121-135.

[39]Wang J ,Kim S K.Global analysis of dauer gene expression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Development ,2003,130(8):1621-1634.[40]Berg J M ,Tymoczko J L ,Stryer L.Biochemistry.5th ed.New York :WH Freeman and Co .,2002.

[41]Burnell A M ,Houthoofd K ,O'Hanlon K ,Vanfleteren J R.Alternate metabolism during the dauer stage of the nemato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Experimental Gerontology ,2005,40(11):850-856.

[42]Troemel E R.Chemosensory signaling in C.elegans.Bioessays ,1999,21(12):1011-1020.

[43]Inglis P N ,Ou G S ,Leroux M R ,Scholey J M.The sensory cilia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WormBook ,2007,1-22.

[44]de Bono M ,Bargmann C I.Natural variation in a neuropeptide Y receptor homolog modifies social behavior and food response in C.elegans.Cell ,

1998,94(5):679-689.

[45]Ebrahimi F A W ,Chess A.Olfactory G proteins :simple and complex signal transduction .Current Biology ,1998,8(12):R431-R433.

3

1516期魏亚楠等:线虫蛔甙(Ascarosides )信息素研究进展

4151生态学报36卷

[46]O'Halloran D M,Fitzpatrick D A,Burnell A M.The chemosensory system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 and other nematodes//Schoonhoven L M,Van Loon J J A,Dicke M.Chemical Ecology:From Gene to Ecosystem.New York:Springer Press,2006,71-88.

[47]Kim K,Sato K,Shibuya M,Zeiger D M,Butcher R A,Ragains J R,Clardy J,Touhara K,Sengupta P.Two chemoreceptors mediate developmental effects of dauer pheromone in C.elegans.Science,2009,326(5955):994-998.

[48]McGrath P T,Xu Y F,Ailion M,Garrison J L,Butcher R A,Bargmann C I.Parallel evolution of domesticated Caenorhabditis species targets pheromone receptor genes.Nature,2011,477(7364):321-325.

[49]Zwaal R R,Mendel J E,Sternberg P W,Plasterk R H A.Two neuronal G proteins are involved in chemosensation of th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dauer-inducing pheromone.Genetics,1997,145(3):715-727.

[50]Fielenbach N,Antebi A.C.elegans dauer formation and the molecular basis of plasticity.Genes&Development,2008,22(16):2149-2165.[51]Beall M J,Pearce E J.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and insulin-like signalling pathways in parasitic helminths.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arasitology,2002,32(4):399-404.

[52]Thomas J H,Robertson H M.The Caenorhabditis chemoreceptor gene families.BMC Biology,2008,6(1):42.

[53]Morran L T,Cappy B J,Anderson J L,Phillips P C.Sexual partners for the stressed:facultative outcrossing in the self-fertilizing nemato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Evolution,2009,63(6):1473-1482.

[54]Barron G L.The nematode-destroying fungi.Guelph,Canada:Canadian Biological Publications Ltd.,1977.

[55]Hsueh Y P,Mahanti P,Schroeder F C,Sternberg P W.Nematode-trapping fungi eavesdrop on nematode pheromones.Current Biology,2013,23(1):83-86.

[56]Noguez J H,Conner E S,Zhou Y,Ciche T A,Ragains J R,Butcher R A.A novel ascaroside controls the parasitic life cycle of the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 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ACS Chemical Biology,2012,7(6):961-966.

最全根结线虫防治方法大全

最全根结线虫防治方法大全! 目前农业生产中危害最普遍的线虫种类主要有根结线虫、孢囊线虫、根腐线虫、茎线虫、肾状线虫、半穿剌线虫、叶线虫、松材线虫等,其中以根结线虫危害最重、损失最大。线虫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容易与缺素症混淆,并与其它病原生物形成复合侵染。 一、线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1、轮作有根结线虫的菜地,最好实行轮作,特别是水稻和葱、蒜等轮作,防治根结线虫效果更好。勿与线虫易发蔬菜种类如茄子、番茄、芹菜、莴苣、胡萝卜等蔬菜轮作。 2、苗床消毒或无土育苗苗床是根结线虫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苗床不进行处理,很容易将根结线虫传播到大田,而作物早期受到根结线虫的危害对其产量有很大的影响。采用无土育苗是避免根结线虫为害的一条重要措施。如果苗床面积很大,可采用苗床消毒的措施,将35%威百亩水剂(8-10kg/亩)与土壤充分拌匀后,盖上塑料薄膜熏蒸。

3、水淹杀虫重病田灌水10-15cm深,20-30天,使线虫缺氧窒息而死。最好该种一季水稻,既杀死线虫,又不造成田地荒芜。 4、深翻根结线虫多分布在表土层,深翻可减少为害。播前深耕深翻25cm以上,把可能存在的线虫翻到土壤深处,可减轻为害。 5、采用抗根结线虫的品种或砧木选用抗病或耐病的蔬菜品种,可大大减轻各种病害的为害。 (二)物理防治

1、蒸汽消毒蒸汽消毒对人畜无害,多次使用无有害生物的抗药性问题。蒸汽消毒的方法有地表覆膜消毒法、埋设地下管道法以及负压消毒法,以负压消毒法效率最高。根结线虫对热很敏感,在50℃时保持10-15分钟,可杀死几乎所有线虫。 2、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一项能有效避免根结线虫为害的重要农业措施。根据研究,利用土壤栽培槽填装由稻壳、作物秸秆及动物排泄物的发酵物料等构成的栽培基质进行蔬菜栽培,具有成本低、技术简单,产品优质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日光消毒(1)日光消毒蔬菜收获后,在夏季炎热季节,覆地膜覆盖10-15

魏书生班级量化管理细则

魏书生班级量化管理细则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班级建设,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风貌。特制定本班级量化管理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对本班有效,所有班级成员都必须遵守。 第一章班级精神 第三条:自信、自立、励志、合作、竞争是本班的班级精神。 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所有的同学都应该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自立:自立是成功的基础,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要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要独立的完成。尽量的不依赖家长。 励志:要磨练自己的意志,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合作:班级是个大家庭,需要全体成员团结协作,要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 竞争:树立竞争意识,在人格上、学习上、纪律上展开竞争,竞争必须是公平的、公正的。 第二章班级管理机构 第四条:有班级全体成员投票选举产生;选取班干部,选票过半数有效。 第五条:班委会由由选举产生,按本条例规定行使职权和义务。 班长:是班级代表,对外代表班级,维护班级声誉;对内起管理表率作用;关心同学学习生活。 副班长:负责班级纪律工作和量化管理统分工作,定期公布量化管理分。 学习委员:负责班级学习工作,督促各课代表完成任务。 文艺委员:负责班级文艺工作。 宣传委员:负责班级宣传工作,督促板报小组出好黑板报和手抄报。 体育委员:负责班级体育工作,协助班主任组织队员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大型体育活动。 劳卫委员:负责劳动和卫生工作,搞好日常的卫生扫除以及大型劳动的分工和检查工作。 课代表:各科课代表负责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任务,协助老师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并作好记录。课代表由该科成绩优秀有责任心的同学担任。 组长:是小组的代表,小组事物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执行班主任和班委布置传达的任务。 量化管理小组由班干部轮流执行,班主任监督。 第三章奖分制度 1、每人底分100分。 2、每次单元过关考试,满分者加5分,90分以上加4分,80分以上加3分,70分以上加2分,60分以上加1分。 3、期中期末考试,级内前10名者加10分,11-30名加8分,31—60名加6分,61—100名加4分,101-150名加2分,150-200名加1分。201—250名加0。5分,原没有进入前100名,现进入者加5分,如前进名次多者,视情况加分。 4、“一帮一”同桌前进者加分,按5个名次计算,每前进5上名次加3分。 5、单元过关考试前进一个档次加2分。 6、为班级赢得荣誉者加2分。

根结线虫病防治

根结线虫病防治 一、发生情况: 根结线虫目前在宁夏地区温室蔬菜上均有发生。2005年石嘴山市隆湖区四站、五站村个别春茬黄瓜上发生较重,2007年在部分秋冬茬番茄上严重发生,发病率100%,死秧率11.5%;固原市原州区2007年6月25日在一栋日光温室黄瓜上发现根结线虫,调查病株率55%,严重影响了温室蔬菜的生产。中卫地区2007年,在蔡桥村温室发现。从目前情况看,蔬菜根结线虫有逐渐蔓延加重的趋势,因此必须要加强监测调查,指导农户及时防治,减少损失。 二、症状 蔬菜根结线虫主要危害黄瓜、西葫芦、番茄、茄子等,以黄瓜、番茄危害最重。黄瓜和番茄的根结线虫均为(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称南方根结线虫,属植物寄生线虫。根结线虫为害作物根部的须根和侧根,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的串珠状瘤状物,也叫根结。瘤状根结初期白色光滑,后转呈黄褐色至黑褐色,表面粗糙甚至龟裂,严重时腐烂。番茄的根结常在根上形成一串大小似小米或绿豆的珠状瘤,黄瓜根结则在侧根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或根肿大。剖开瘤状物可见里面有透明白色针头大小的颗粒,即雌成虫。病株地上部分生长发育受阻,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植株较矮小,发育不良,结瓜果小而少。随着病情的发展,植株逐渐枯死。沙壤土地或连作地发病较重。 三、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根结线虫多在土壤5--30cm处生存,常以2龄幼虫或卵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越冬卵孵化为幼虫,继续发育并侵入寄主。初侵染源主要是病土、病苗及灌溉水。线虫远距离的移动和传播,通常是借助于流水、风、病土搬迁和农机具沾带的病残体和病土、带病的种子和其他营养材料以及人的各项活动。根结线虫生活最适温度为25--30℃,高于40℃或低于5℃都很少活动,55℃经10分钟致死。田间土壤湿度是影响孵化和繁殖的重要条件,雨季有利于线虫的孵化和侵染,但在干燥或过湿土壤中,其活动受到抑制。适宜土壤pH4--8,地势干燥、土壤质地疏松、盐分低的条件适宜线虫活动,有利发病,砂土常较粘土发病重,连作地发病重。 四、防治方法 必须在加强生产管理,一是彻底清除病根,并集中处理。不管大棚或大田菜地,均应在收割完菜后,立即清理土壤中病残体,以减少病源,减轻发病。二是合理轮作。轮作换茬可以显著地减少土壤中线虫数量,是一项易行的防治措施。如与葱、蒜类轮作,可起到减少虫源的作用。 1、农业防治 首先是选用抗线虫品种。 选择抗线虫的品种种植不仅可节省生产投入,减少农药污染,而且还可节省农时,利于蔬菜产量的提高。 另外,利用抗线虫的砧木进行嫁接,也是防治根结线虫的理想方法。 2、物理防治 通过处理土壤,杀灭线虫。 目前来说,处理土壤的方法主要有三:一是高温闷棚。利用线虫致死温度为55℃,在55℃的环境下10分钟即可致死的特点,进行高温闷棚杀灭线虫。该方法效果很好,但需要深翻土壤、大水漫灌、闷棚20天等条件限制,否则20厘米以下的地温难以达到55℃以上的高温。二是溴甲烷熏棚。这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其效果比较理想。三是石灰氮熏

线虫习题

线虫习题 一、选择题: 1. 蛔虫对人体引起的最严重危害是( ) A.夺取营养B.影响肠道的吸收 C.引起并发症 D.出现变态反应 E.肺蛔虫症 2. 鞭虫与蛔虫在生活史中相似之处是( ) A.感染阶段均为幼虫 B.均寄生于人体小虫 C.均经皮肤感染 D.均需中间宿主 E.都属于土源性蠕虫 3. 下列有钻孔习性的肠道蠕虫是( ) A.蛔虫 B.鞭虫巴微小膜壳绦虫 D.钩虫 E.牛带绦虫 4. 线虫卵卵壳由外向内依次为( ) A.受精膜、蛔甙层、壳质层B.蛔甙层、壳质层、蛋白质层 C.受精膜、壳质层、蛔甙层 D.壳质层、蛔甙层、受精膜 E. 蛋白质层、受精膜、蛔甙层 5.肉眼鉴别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的主要依据是() A. 虫体大小 B. 口囊中的钩齿或板齿 C. 虫体形态 D. 口囊和交合伞 E. 阴门位置 6.在外界孵化并发育成感染期幼虫的线虫有() A.蛔虫 B.钩虫 C.蛲 虫 D.鞭虫 E.丝虫 7.寄生于人小肠的寄生虫是() A.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B. hook worm C. Brugia malayi D. Wuchereria bancrofti E. Clonorchis sinensis

8.以宿主血液为食的土源性线虫是() A.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B. hook worm C. Filaria D. Ascaris lumbricoides E. Clonorchis sinensis 9.钩虫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 A. 腹痛 B. 贫血 C. 消瘦 D. 脾功亢进 E.肛周瘙痒 10.钩虫与蛔虫生活史共同点是() A.感染阶段是虫卵 B.经口食入 C.寄生于小肠 D.成虫寿命1年 E.以上都不是 11.经皮感染的线虫是() A.蛔虫 B钩虫 C鞭虫 D 旋毛虫 E.蛲虫 12.幼虫在体内移行可引起肺部炎症的线虫有() A.蛲虫、鞭虫 B.钩虫、蛲虫 C.蛔虫、鞭虫 D.蛔虫、钩虫 E.丝虫、蛲虫 13.钩虫的成虫寄生在() A.肌肉组织 B.大肠 C.十二指肠 D.淋巴 管 E.血管 14.最适合用饱和盐水浮聚法查虫卵的线虫是() A.蛔虫 B蛲虫 C鞭虫 D 旋毛虫 E. 钩虫 15.下列主要通过“肛门—手—口”方式引起自身重复感染的是() A.蛔虫 B.微小膜壳绦虫 C.钩虫 D.蛲虫 E.丝虫 16.蛲虫病的主要症状为() A.消化功能紊乱 B.贫血 C.肠梗阻 D.肛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

了解根结线虫病及其防治方法

了解根结线虫病及其防治方法 根结线虫分布与危害 果树根结线虫病在我国分布较广,为害苹果、梨、山楂、柑桔、枣等果树。主要危害根部 目前已知为害蔬菜的线虫主要有高弓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及南方根结线虫。线虫寄主范围广泛,常为害瓜类、茄果类、豆类及萝卜、葫萝卜、莴苣、白菜等30多种蔬菜,还能传播一些真菌和细菌性病害。 根结线虫主要危害各种蔬菜的根部,表现为侧根和须根较正常增多,并在幼根的须根上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的白色根瘤,有的呈念珠状。被害株地上部生长矮小、缓慢、叶色异常,结果少,产量低,甚至造成植株提早死亡。 根结线虫形态特征 根结线虫雌雄异体。幼虫呈细长蠕虫状。雄成虫线状,尾端稍圆,无色透明,大小1.0~1.5×0.03~0.04毫米。雌成虫梨形,多埋藏在寄主组织内,大小0.44~1.59×0.26~0.81毫米。该种雌虫会阴区图纹近似圆形,弓部低而圆,背扇近中央和两侧的环纹略呈锯齿状,肛门附近的角质层向内折迭形成一条明显的折纹和肛门上方有许多短的线纹等特征与本属已记载的其他根结线虫的会阴区图纹显著不同。此外,具有比一般根结线虫较长的侵袭期幼虫。雌虫、雄虫和幼虫的口斜较长;背食道腺开口离口斜基部球较远;雌虫排泄孔位置偏后等与近似种不同。卵囊通常为褐色,表面粗糙,常附着许多细小的砂粒。 根结线虫生活习性 根结线虫多分布在0~20厘米土壤内,特别是3~9厘米土壤中线虫数量最多,常以卵或2龄幼虫随植株残体遗留在土壤中或粪肥中越冬或翌年环境适宜时以2龄幼虫从嫩根侵入,繁殖为害。在日光温室中可终年为害。线虫可通过带虫土或苗及灌溉水传播。土温25~30℃,土壤湿度为40%~70%条件下线虫繁殖很快,易在土壤中大量积累,10℃以下停止活动,55℃时10分钟死亡。在无寄主条件下可存活一年。 发生规律 病原线虫主要是以卵及幼虫越冬。当外界条件适合时,卵在卵囊内发育成为:龄幼虫。1龄幼虫孵化后仍藏在卵内,经一次蜕皮后破卵而出,成为2龄侵染幼虫,2龄侵染幼虫侵入维管束附近为害,并刺激根组织过度生长,形成不规则的根瘤。幼虫在根瘤内生长发育,再经三次蜕皮,发育成为成虫。雌、雄虫成熟后交尾产卵,卵聚集在雌虫后端的胶质卵囊中,卵囊的一端露在根瘤之外,每卵囊有卵300~800粒。根结线虫一年可发生2~3代,能进行重复侵染。 根结线虫发生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由于连作大棚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用药不科学,致使线虫发展蔓延速度较快,抗性增强。作物死苗率不断增加,从而造成作物严重减产,品

魏书生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魏书生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而这个集体的领头羊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将影响到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的是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学习了魏书生的班级管理有什么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魏书生班级管理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魏书生班级管理心得体会今天,刚刚学完了魏书生的班级管理深深地吸引了我。看后,深受启发,尤其是他的管理艺术,对于当班主任的我,受益匪浅。当过班主任的都有深刻的感受,那就是累。班主任可以说充当了多种角色:除了教书育人,学生心理上有问题还要充当心理医生的角色;若是学生间发生矛盾冲突还要扮演调解员的角色;除此以外,教室校产、学生安全等等一系列繁多的角色使我们常感到身心疲惫。但看了魏书生的书后,令我惊讶:他担任实验中学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未考试,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学生在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分…面对这一切,我不禁要问:魏书生究意依靠什么获得教学的成功? 认真研究了魏书生一系列教学经验后,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魏书生的教学离不开管理,没有他成功的

班级管理就没有他今天的教学奇迹,那么魏书生是怎样进行管理并以此服务于教学的呢?班主任们又能从中得到一些什么有益的启示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关于管理,魏书生说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学。他说:"普通学生能做的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班主任不做。"这样分工到位,责任到人,各司其职,使身兼两个班班主任的魏书生竟发出轻松无事可做的感慨!多令人羡慕啊。这是一个人人向往的理想中的班主任角色。 魏书生教书十几年来,一直坚持"以法治班",全班同学根据本班实际制订了一系列的班规班法,然后在监督检查系统的保证下,说了算,订了干,一不做,二不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魏书生的班规班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空间为序的,有常务班长职责,值周班长职责,值日班长职责,科代表职责,备品承包责任制等。制定的原则是: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另一类是以时间为序的,有一日常规,一周常规,每月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制定的原则是: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魏书生的监督检查系统很是严密,自检之外,有互检、班干检查、班集体检查、教师抽查、同时还有相应的处理措施,十分有序,十分规范。在如此制约手段的作用下,学生怎能不养成严谨的学习、生活习惯。 魏书生让学生自己留作业的做法使我们认识到,虽然所

根结线虫防治四大要点

根结线虫防治四大要点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为根结线虫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适宜环境条件,使得土壤中的根结线虫得以积聚增殖,致使连作温室中的黄瓜和番茄受害严重,常造成减产或绝收,且病害呈逐年上升趋势。现根据目前实践生产中存在问题,总结防治措施下:一、根结线虫防治,要以预防为主,药剂为辅 线虫本身移动性较差,一年内最多移动1米远。在实践中,我们经常见菜农随便借用种苗、串棚、农机具(特别是旋耕机)混用等现象。这无形中为线虫的远距离传播提供了方便。日光温室栽培中,有的种植7~8年温室内基本没有根结线虫,而有的种植2~3年甚至当年就有根结线虫危害,根结线虫一旦传入,很难根治。因此,阻止根结线虫的传入是防治根结线虫的首要工作,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在线虫防治过程中,应重视每一个细小的农事操作环节,如进出棚要换鞋子、种苗消毒、在借用农具时,将农具进行火烧、水烫等杀线虫处理。做到早期预防,是根治线虫的基础。二、要注意轮作倒茬 连作是造成当地线虫严重的又一重要原因。一般根结线虫在没有活寄主的情况下只能存活1年左右,因此,在发病严重的地块与非寄主作物合理轮作是有效防治措施但要考虑轮作年限问题。 根结线虫病除危害黄瓜外,还能危害番茄、茄子、芹菜、甘蓝、辣椒、大白菜等20多种蔬菜,这些都是线虫的寄主作物,发病田块不可连茬种植,而禾本科作物、韭菜、蒜、葱等不宜感染根结线虫,属于线虫的非寄主作物。为切断线虫寄主,可与非寄主植物进行两年以上的轮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轮作年限必须达到2—3年以上,才能断绝线虫食源,使其无法生存。实践中有的菜农轮作间隔期太短,所以未收到预期效果。 三、夏季高温淹水闷棚,要地膜、棚膜双扣 具体做法是在前茬作物拔秧后,立即进行,此时根结线虫大多处于表土层,可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以免根结线虫向下转移,清洁地面,在地面按每667平方米施用稻草500—1000千克,生石灰100—150千克(如果土壤偏碱性,可不用),深翻30—40厘米,然后按40厘米行距起垄,垄高30厘米,在沟内浇大水,使沟内存有明水,然后在地面上覆盖旧棚膜,并扣好棚膜。使20厘米土温保持50摄氏度以上,连续保持15—20天。高温处理后,撤掉棚膜地膜,放水后施有机肥,恢复土壤生机,两星期后翻耕种植蔬菜。这一方法除可有效控制根线虫病外,对其他传染病害、杂草种子、地下害虫等,都有较好的控制能力。 四、注意用药方法 针对线虫,多数菜农重视化学防治,但又经常抱怨药剂的无效。究其原因,多数农民盲目用药,不讲方式和方法是造成药剂疗效差的原因。例如:1.8%的阿维菌素是目前防治根结线虫的特效药之一,但阿维菌素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因此不可与碱性农药(绝大多数铜制剂、松脂合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杀虫双等)或碱性化肥(钙镁磷肥、草木灰、石灰、硝酸钙、碳酸钾等)混用。而且配好的药液应当日使用,尽可能在阴天或清晨、傍晚施用,以免光解。还要注意施药期以卵高峰期最佳。这些注意事项往往被菜农忽视,最终导致药效降低。不同的农药有不同的特性和施用方法,施用前应正确掌握所用农药的类型、性质、用量、浓度、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或向农业部门咨询,不可完全相信推销商的宣传。做到心中有数,使用准确,防治才有效。

魏书生班级管理方法总结

魏书生班级管理方法 特级教师魏书生教书经历令人惊讶:他担任实验中学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未考试,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学生在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 8分……面对这一切,人们不禁要问:魏书生究意依靠什么获得教学的成功? 在我们认真研究了魏书生一系列教学经验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是魏书生教学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魏书生的教学离不开管理,没有他成功的班级管理就没有他今天的教学奇迹,那么魏书生是怎样进行管理并以此服务于教学的呢?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一些什么有益的启示呢? 一、竞赛机制 竞赛机制是魏书生班级管理工作的明显特点之一.有一次,学习委员收书费,他要一个一个收,魏书生说,我没有让你这样收,你可以用手表啊.学习委员很聪明,马上拿着手表说,同学们注意了,各小组组长请站在你们小组的左侧,下面我们要开展收书费比赛,各就各位,预备开始.书费很快收起来了.可以想见,在魏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小组分得很细,工作讲求竞赛.这样,既活跃了教室的气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代谢机制 魏书生直接参与指导管理活动,但魏书生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他设立了值周班长(自报,轮值两周),值日班长(按学号轮值),这些同学与常务班长,团支书,班委会成员一起,各有不同的职责,共同地负责班级各种事务的处理。同时他要求学生照章办事,责任明确。“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凡事皆有章可循。这里的临时常务班长制,就是所谓的代谢机制, 班长象人体内的血液一样,不断的循环,常换常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协调机制 魏书生首先注意到了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的协调,通过完善两条渠道,提高了管理的实效在管理的方式方法上,魏书生除注意直接参与管理外,他始终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启发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引导学生相互管理上。另外,他让学生办《班级日报》,沟通了同学间的联系.促进了班集体的班风建设,并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强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些为学生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他管理注意整体规划,分层管理.内外协调,有序运转.由此可以想到,魏书生的"协调小组"在班委的"执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催化剂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班委的活力。 四、督导机制 魏书生大大强化了规划、决策过程中的学生民主参与。魏书生的管理目标系统地反映在他们师生共同制定的“班规班法”中,涉及的范

魏书生班级管理

第一篇魏书生班级管理思想 魏书生究意依靠什么获得教学的成功?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是魏书生教学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魏书生的教学离不开管理,没有他成功的班级管理就没有他今天的教学奇迹,那么,魏书生是怎样进行管理并以此服务于教学的呢?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一些什么有益的启示呢? 一、“以人为本”和“依法治班”的管理思想 ?关于管理,魏书生说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学。的确,魏书生在管理中采用的“民主” 管理的策略和依“法”管理的方法,是他班级管理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也是他管理思想中最具价值的认识之一,其实质是现代管理思想中的“人本”观念和“法制”思想。 “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极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魏书生的做法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以下认识: ?1、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能主动发展的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 而不是驯服物。 ?2、班主任虽然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但班主任不能只做学生活动的监护人与严厉的执法者。他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3、从表面上看,教师与学生,一方是管理者,一方是被管理者,双方是矛盾的、对立的。然而,另一方面,共同的教育目标(即学生的学习目标)决定了师生在管理过程中合作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了他们之间的排斥与对立,学生完全可以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人,前提是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并采取切合实际的策略。 ?4、班级管理没有制度不行,但制度执行中必须考虑到学生对制度的接受程度,只有学生愿意接受且愿意服从的制度才会发挥良好的管理效益,而那些教师规定必须服从的“法则”,则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抵触甚至对抗。魏书生老师的班规很多,但这些都是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的,因此,在他的班里,是不会出现制度执行不下去的情况的。 ?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是“人本”思想的发展,它并非魏书生的创造,然而魏书生的班级管理本身最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1、他非常注意提高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曾经有学生问他:“您还能做我们的班主任吗?”魏书生说:“为什么不能?” ?2、魏书生创造性地创设了多种自我教育形式,如:写“说明文”,写“心理病历”等,大力倡导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帮助他们在心里筑起第一道防线,以尽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可以写家务日记) ?3、他大大强化了规划、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参与,通过引导学生制订班规班法,既使学生的意志与愿望通过合理渠道得到了满足,又密切了师生关系。同时,由于学生有为自己的目标负责的倾向,所以它容易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约束,真可谓“一举数得”。 ?4、大胆转化了管理机制,为班级重新建立起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新机制,其新颖之处表现在四个方面:(1)全员参与,相互制衡。(2)照章办事,责任明确。“人人 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且凡事皆有章可循。(3)管理与教学相互结合。(4)善始善?终,持之以恒。 ?三、系统管理的思想 ?1、管理目标系统:魏书生的管理目标系统反映在他们制定的“班规班法”中,涉及的范围很广,有思想教育、有学习检查、有纪律监督、有多种体育锻炼、有卫生保健,

烟草根结线虫病

烟草根结线虫病 Tobacco Root Knot Nematode 烟草根结线虫病是世界各国烟草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在温暖地区轻砂质土或砂壤土发生严重。我国根结线虫病分布范围很广,据90年代初统计,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福建、陕西、四川、河南和山东等13个省市烟区不同程度地发生根结线虫病。特别是近年来烟草根结线虫病扩展迅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烟草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症状 根结线虫病在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苗期因温度低,危害时间短,一般发生较轻,症状不明显。受害重的烟苗,长势弱,叶片黄白色,拔起后可见根系发育不良,并有少量米粒大小的根结。 成株期发病的典型特点是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状物即根结,根结大小、形状差别很大,小的如米粒,大的如花生米,圆形,纺缍形或不规则形。有时一条根上多个根结串生在一起,使整个根系粗细不匀,形成鸡爪状畸形根。剖开根结,内有一至多个黄白色或乳白色粒状物,为病原线虫的雌虫。由于根部受害地上部也会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化,叶片变黄,形如缺肥或缺水状。叶片变黄先从中、下部叶片开始。起初,下部叶尖和叶缘出现褪绿斑,后整株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变黄,整个植株因生长缓慢而比正常植株矮小,特别在干旱条件下更加明显。重病烟株根部变短,后期土壤湿度大时根系腐烂仅留根部表皮和木质部,整个植株萎蔫枯死。 病原

据研究,我国主产烟区烟草根结线虫为混合种群,主要有4种,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称南方根结线虫,M. javanica(Treub) Chitwood,称爪哇根结线虫,M. hapla Chitwood,称北方根结线虫,M. arenaria (Neal) Chitwood称花生根结线虫。其中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不同地区分布略有差异。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还存在小种分化现象。 发病规律 根结线虫主要以卵、卵囊及幼虫在病残体或其他寄主的根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田间可通过灌溉、耕耙、锄等农事操作传播,移栽带病烟苗、施用带虫粪肥等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条件适宜时,土壤中的线虫卵开始孵化,幼虫从根的表皮侵入寄主。线虫以口针穿刺根表皮细胞取食,由于线虫的刺吸,根部中柱鞘细胞大量分裂形成多核的巨形细胞,周围细胞以此为中心而形成肿瘤。随虫态发育成熟,雌虫开始产卵。寄生部位不深的,雌虫将卵排在根外,卵孵化后可重复侵染。寄生部位深的,所产的卵留在根组织内,孵化后继续在组织内发育完成生活史,也可迁移离开根结而侵染新根。一般在南方地区发生代数较多,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代数较少,据河南报道,烟草根结线虫在河南省许昌地区一年约发生4代,第一代于3月上旬至5月中下旬完成,历时60~70d;第二代于5月下旬至7月上旬完成,历时40~50d;第三代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完成,历时30~40d;第四代于10月下旬完成,历时50~80d。发生代数越多危害越重。 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土壤温度对其发生起主导作用。温度可影响线虫活动的早晚、线虫发育、发生代数及群体数量,当土壤温度超过25℃,线虫20天即可完成一代。因此在较温暖地区,根结线虫活动早,发生代数多,危害时间长,群体密度大,危害重。一般认为,线虫侵染越早,危害越重,侵染越晚,发病越轻。据观察,在临近作物收获季节,大约80%的根系都有被线虫侵染的迹象,但此时根系受害很轻,地上部几乎看不到明显的症状。土壤质地及含水量是影响线虫病的另一重要因素。线虫喜在轻质透气好的砂壤土中活动,黏性土壤对线虫发生不利。土壤湿度过高也会影响线虫活动,一般土壤相对湿度40%~80%时比较适于线虫活动。常年病田连作,可增加土壤中线虫群体密度,也是加重病害的原因。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以利用抗(耐)病品种与栽培管理、药剂防治相结合。 1.抗病品种的利用 G28、K326、G80、中烟14等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可根据各地情况选用。 2.苗床期控制采用水田土或其他非烟田、非菜园土育苗,或对苗床土消毒处理,可用57%磷化铝片,按每m2放1片药后埋土,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3~5 d后揭膜通风,有良好防效。磷化铝高毒,应注意安全。移栽时应剔除病苗,防止带病烟苗进入大田。 3.加强栽培管理轮作是病区防治根结线虫的有效措施,可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好。 4.药剂防治烟草移栽时将药剂施入穴内,施药深度10~15cm防效最好,施药太浅,效果较差。常用药剂:15%铁灭克颗粒剂,每hm2用药2~3kg(a.i);10%克线丹颗粒剂,每hm2用药2~7.5kg(a.i)/hm2。其他药剂如呋喃丹、克线磷、涕灭威、甲基异柳磷等也有较好的防效。这些药剂毒性都很大,要特别注意安全。

魏书生十三 班规班法

十三班规班法 我们班级十几年来一直坚持以法治班,全班同学根据本班实际制订了一系列的班规班法,然后在监督检查系统的保证下,说了算,订了干,一不做,二不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 班规班法(这里的班规班法泛指班内的规章、制度、计划、办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空间为序的,制订的原则是: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另一类是以时间为序的,制订的原则是: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历届班规班法中,有些具体的规定,尤其是有些处罚的办法,充满童真,十分幽默风趣,有的甚至幼稚得令人发笑。例如,“对犯了错误,挨批评时只顾流泪的同学,每滴眼泪收100字的说明书。”又如,班上民主表决时,如发现由于情绪过于激动,举两只手以增加票数者,负责监督的学生要“予以揭穿并让其双手举10分钟”等等,也许并不合情理,并不科学,并不妥当,但这些都是学生们自己讨论制订的,是他们这些“小大人”们渴望搞好并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真实反映。我们大可不必去苛求和责备,而应该在实践中加以帮助和引导。 现将我们现行的由全班学生讨论制订并已表决通过的班规班法摘要如下。 第一部分岗位责任制(按空间范畴制订) (一)常务班长职责 1、全面负责班级同学德、智、体、美、劳各项活动的开展,在为同学服务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2、及时传达学校及班主任老师对班级活动的要求,并组织同学将要求落到实处。 3、班主任老师在校时,及时听取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意见;班主任不在校时,代行班主任的责权。 4、负责领导指挥班委会成员开展工作。凡通过竞选产生的班长,有权根据工作的需要任免班委会成员。 5、负责指挥值周班长、值日班长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6、通过竞选产生的常务班长,当任期届满时,负责组织并主持下一任班长的选举。 (二)团支部 1、团支部设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一人。 2、支部书记可由班长兼任,必要时,在班委会成员外另设一人。支部书记负责组织全班共青团员按时完成校团委布置的各项任务。 3、支部组织委员具体负责发展新团员的工作,负责对团外积极分子的帮助、引导,使之尽快达到团员标准。负责向支部建议召开支部会议或团员大会,讨论研究发展新团员,一经批准,则具体负责组织、主持会议。 4、支部宣传委员具体负责本班团员各项活动及好人好事的宣传工作。一方面向本班全体同学宣传,使同学学有榜样;一方面向校团委及上级部门、有关新闻单位宣传,使上级及时发现先进典型。对团员及同学中的不良倾向,凡带有普遍性的,也有在一定范围内宣传的义务,以便引起有关单位与个人的警觉,及时加以控制。 (三)班委会委员 1、班委会设学习、生活、体育、文娱4位委员,加常务班长,共由5人组成。极特殊情况下,可设副班长(或称班长助理)1人。学校要求设的劳动委员职责由生活委员承担,卫生委员职责由体育委员承担。 2、学习委员负责全班同学课内期末统考科目学习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负责指导各学科科代表开展工作;负责指导各学科兴趣活动小组的工作;负责考试前每位同学的考场安排;负责考试后统计各学科成绩,统计每个人的总成绩,统计全班各学科的平均分和总平均分;负责计算同学估算成绩与实际成绩的差距;负责同学互助组的指导。

魏书生班级管理心得体会4篇

魏书生班级管理心得体会4篇 魏书生班级管理心得体会第1篇 当过班主任的都有深刻的感受,那就是累。尤其小学的班主任更累。班主任可以说充当了多种角色:除了教书育人,学生心理上有问题还要充当心理医生的角色;若是学生间发生矛盾冲突还要扮演法官的角色;小学的班主任还要照顾的更多,繁多的角色使我常感到身心疲惫。学习魏书生科学的班级管理后,我认为自己在管理上有问题,总是不放心学生,什么事都自己做,当然很累。魏老师担任实验中学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 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末考试,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学生在升学成绩却能比重 点中学平均高7.8分……这一切,都源于魏老师的管理有道。魏书生高效率的班 级管理,给了我许多启示,虽然小学生比中学生的自理能力差,但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一`“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思想 关于管理,魏书生说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学。他说:“普通学生能做的班委不做; 班委能做的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班主任不做。”这样分工到位,责任到人,各尽 其职,使身兼两个班班主任的魏书生竟发出轻松无事可做的感慨!在小学生身上我也试着这样做,确实比以前轻松了许多。魏书生的“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 活动的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二、在教学中运用“自我管理”思想 魏书生说:“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他说 作业是学生按自己当天所掌握情况自留作业,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自我管理,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魏书生让学生自己留作业的做法使我们认识到,虽然所教的对象是学生,然而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人,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他的做法正是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所以在教学中他是引导者而不是驯服者,是平易近人的长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人。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朋友式的导师。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更大限度的吸收知识,这远比学生被动式学习得来的成果大。 三、了解与研究学生的做法 “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的特点,才能适时适地施肥浇水;治病 要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方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教师治的是心病。而要治好心病,第一步当然是 认识心,知道心,即育人先知人。”了解学生,方能分析学生,教好学生,方能根 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加以疏导,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位、有的放矢的教育。

魏书生班级管理心得

魏书生班级管理心得 学习魏书生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雷文超 6月2日至3日,我和刘海艳老师、魏拼拼老师在延安参加了“全国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专题报告会”的培训活动。 培训活动由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以《民主、科学管理思想在学校管理、班级管理中的指导意义和务实运用》为题做了教育思想报告。魏老师用自身的工作经历告诉大家教育的根本、做人的基本原则及管理班级的方法。魏老师说,管理班级“一靠民主,二靠科学”,劝诫大家在教育中要“守住传统常识”、“守住新中国经验”和“守住自己的长处”,并以“松、静、匀、乐”的思想指导工作与生活。 听了魏老师的讲座,感慨良多,其中对于班级管理方面的印象颇为深刻。魏老师的班级管理是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在魏老师庞大的管理系统中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特色,他相信每一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魏老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从魏老师的这句话里,体现了他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他认为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的认识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

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魏老师曾这样说教室是学室,教材是学材,把教师当作学习上的共同的探讨者和交流者。转变教室、教材、教师的观念,那学生对学习自然就感兴趣了。老师要把自己定位于耐心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服务员。这样,面对学生的各种举动,老师都能用平和的心态,去理解,去应对。 科学的民主的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平时的工作是息息相关的,要管理得好就要作好班主任工作。我深深体会到:良好的师生感情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那么 __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在工作中,我觉得从以下几点做起,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尤其是班主任,他的世界观、他的品德、他的行为、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他的 学生。学生是极具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所以老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模

几种药剂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控效果比较

几种药剂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控效果比较 周兴良 双柏县植保植检站云南双柏67000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双柏县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一项新产业,对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具有积极作用;尤其在低热河谷地区的番茄、辣椒、黄瓜等作物,形成了设施栽培的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势头。高投入、高产出的设施栽培模式伴随蔬菜种植类型的单一化,以土壤传染以及根部病害的发生加重,根结线虫病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而农民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在防治上农民乱用、滥用农药的现象十分严重,不仅防治效果差,而且造成环境负担,一些高毒农药严重威胁人畜与环境的安全,是影响当地蔬菜生产和产业结构发展的。针对根结线虫病的问题,双柏县植保植检站于2014年在设施蔬菜地开展了3种药剂防治效果的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田情况 试验设在双柏县大庄镇大庄村委会叶家井双柏县康源特色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内,海拔1450米,年平均气温23 ℃,土壤肥力中上,番茄品种为迪芬尼粉果,棚内设有滴灌设施,采用滴灌方式灌溉,前前茬作物为黄瓜,根结线虫病持续发生为害严重。 1.2供试药剂及处理 福气多噻唑膦10%颗粒剂,有效成分为10%噻唑膦,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原产);根结灵阿维·噻唑膦10.5%颗粒剂,有效成分为阿维菌素0.5%+噻唑膦10%,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艾巴夫阿维·噻唑膦5.5%颗粒剂,有效成分为阿维菌素0.5%+噻唑膦5%,广西农博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试验共设4个处理:(1)福气多噻唑膦10%颗粒剂,用量为1 kg/667 m 2 ; (2)根结灵阿维·噻唑膦10.5%颗粒剂,用量为1 kg/667 m 2;(3)艾巴夫阿维·噻唑膦5.5%颗粒剂,用量为3 kg/667 m 2;(4)以不施药处理作为对照,3次重复随机区组,小区面积35 m 2, 每小区80株,种植行向由北向南,行距为50 cm ,株距为45 cm ,试验田北方为河流。 1.3施药与栽培管理 整地打塘时采用毒土法将几种药剂分别施于塘内,并拌塘土使药剂均匀分布于土壤中,然后盖膜并移栽番茄小苗于塘内。番茄植株于2014年8月11日定植,定植后按常规措施进行管理。 1.4 调查内容和方法 安全性调查:番茄移栽后7天开始药剂安全性调查,以后不定期观察植株长相与长势,有无药害症状。 防治效果调查:药后40天采用拔株数根瘤法每小区调查10株,采收后期采用拔株数根瘤法每小区调查40株的根系发病程度,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 病害严重度分级标准[1]: 0级:根系完整,无根结; 1级:有少量根结,占根系数的25%以下; 2级:根结数占根系数的26-50%; 3级:根结数占根系数的51-75%; 4级:根结多且较大,占根系数的76-100%。 病株率%=调查总株数病株数×100 病情指数=最高级 调查总株数相对级数值)(各级病株数??∑×100 防治效果%= 对照区病情指数数)处理区发病率(病情指—数)对照区发病率(病情指×100%

魏书生班级自主管理细则

魏书生班级自主管理细则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班级建设,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风貌。特制定本班级量化管理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对本班有效,所有班级成员都必须遵守。 第一章班级精神 第三条:自信、自立、励志、合作、竞争是本班的班级精神。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所有的同学都应该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自立:自立是成功的基础,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要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要独立的完成。尽量的不依赖家长。 励志:要磨练自己的意志,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合作:班级是个大家庭,需要全体成员团结协作,要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 竞争:树立竞争意识,在人格上、学习上、纪律上展开竞争,竞争必须是公平的、公正的。 第二章班级管理机构 第四条:有班级全体成员投票选举产生;选取班干部,选票过半数有效。 第五条:班委会由由选举产生,按本条例规定行使职权和义

务。 班长:是班级代表,对外代表班级,维护班级声誉;对内起管理表率作用;关心同学学习生活。 副班长:负责班级纪律工作和量化管理统分工作,定期公布量化管理分。 学习委员:负责班级学习工作,督促各课代表完成任务。文艺委员:负责班级文艺工作。 宣传委员:负责班级宣传工作,督促板报小组出好黑板报和手抄报。 体育委员:负责班级体育工作,协助班主任组织队员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大型体育活动。 劳卫委员:负责劳动和卫生工作,搞好日常的卫生扫除以及大型劳动的分工和检查工作。 课代表:各科课代表负责完成各科教师布臵的任务,协助老师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并作好记录。课代表由该科成绩优秀有责任心的同学担任。 组长:是小组的代表,小组事物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执行班主任和班委布臵传达的任务。 量化管理小组由班干部轮流执行,班主任监督。 第三章奖分制度 1、每人底分100分。 2、每次单元过关考试,满分者加5分,90分以上加4分,

蔬菜南方根结线虫的发生与防治

蔬菜南方根结线虫的发生与防治 姜玉兰 (山东省青岛市种子站,266000)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呈逐年 上升的趋势,由于多年连作,根结线虫病已成为蔬菜设施栽培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除辣椒、 葱、蒜目前尚未发现被侵染外,几乎所有蔬菜都已受到危害,特别是瓜类、茄类、豆类等受 到的危害最重, 常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1 南方根结线虫的危害及发生 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属植物寄生线虫,该病主要危害番茄、茄子、 黄瓜、莴苣、菜豆、芹菜、辣椒、甘蓝、大白菜等30多种蔬菜根部,侧根和须根上形成大小 不等的瘤状根结。植株地上部轻,病株症状不明显,重病株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变黄,呈 点片缺肥状,不结实或结实不良。 在不同的温度下,南方根结线虫一代生活史时间一般在17~57d之间。主要分布在5~30 cm深的土层中,土壤pH 4~8、土温20~30℃、土壤相对湿度40%~70%有利于线虫的繁殖 和生长发育,55℃以上经过10min幼虫即可死亡。土壤温度超过40℃或低于5℃,在干燥或过 湿土壤中,线虫侵染活动都很少。地势高燥、土壤质地疏松、盐分低、土壤间干间湿利于线 虫病发生。砂土常较粘土发病重,连作地发病重。 2 南方根结线虫防治

2 1 农业防治选用高抗病品种,采用多茎嫁接的方法,进行无土育苗。种苗移栽、农事 操作是线虫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应选用无病土壤育苗,劳动器械应适时消毒。尽量多用种 子繁殖,因为种子不传播线虫。收获后及时清除焚烧病株残体。种植前一定要将表土深翻20 cm以下,土壤中增施堆肥、粪肥、绿肥。如在休耕时期栽培万寿菊,然后将万寿菊翻耕于土 壤中,可显著降低南方根结线虫的数量;或土壤中添加1%的麦糠、楝叶,对南方根结线虫 的防效[1]可达7155%、6999%;或休耕期种植金盏菊、孔雀草满一季可降低土壤中90 %的线虫。但注意,金盏菊是北方根结线虫的寄主。蟹粉(主要是甲壳素)与土壤按10%~ 20%混和堆肥可降低南方根结线虫的危害。005%的生蟹粉比20%的堆肥对控制南方根结 线虫更有效,使用蟹粉防治必须在种植前采用。 轮作与休耕可有效降低线虫的危害,但并不可能完全杀灭线虫。水旱轮作的方法防治效 果较好,轮作的作物应避免葫芦科、茄科以及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对线虫有毒性( 如蓖麻和蕉麻)或抗线虫蔬菜(如石刁柏)和耐线虫蔬菜(如葱、蒜、韭菜)进行2~3年轮 作。通常休耕6个月后土壤中线虫数量可减少95%以上,在线虫高发区有时仅种植冬季作物 。也可采用无土栽培,通常栽培基质是草炭、蛭石、珍珠岩、椰壳的混合物。无土栽培1~3 年后,基质需要更换或进行消毒,通常采用蒸汽或土壤消毒剂消毒。 萝卜、莴苣、菠菜等能在较低温度下生长,可以提前或推后种植,以避开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