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年至1814年英国军用步枪发展

1600年至1814年英国军用步枪发展
1600年至1814年英国军用步枪发展

1600年至1814年英国军用步枪发展

英国陆军及皇家海军

British Army and Royal Navy

既然要玩这个时期的战争游戏,当然能搞清楚这时期各国军队的武器配备是最好不过的,起码有些正确的概念也算是一种在游戏之外的收获,就当作是一种常识也未尝不可。

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让这边论坛的朋友对这个时期欧洲列强使用的军用火枪有一些概念,发觉中文网站对这方面的信息很欠缺,或许是很冷门也或者是因为语文上翻译的关系,有很多术语确实很难让人头疼,不知该怎么翻译才较为洽当。

我试着用最浅显简单的文字,约略描述一下在16世纪开始至19世纪初拿破仑时代终结为止,称霸欧洲的英国及法国装备军队的火枪状况,从这两国的军用火枪配备就可以概括的对那时代的战争以及兵器有一定的概念,至少不会错误的很离谱,希望能对论坛的朋友们有些帮助。

附图为英国内战时期的火枪兵,火枪兵身上调挂着许多瓶瓶罐罐的火药,每一发就需要一罐火药装量。17世纪初中叶,欧洲战场步兵是以一种阵型庞大的西班牙方阵为基本军阵,主要是抵御骑兵,如附图就是火枪兵搭配长矛兵的西班牙大方阵。

英国是自从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1658)推翻英国王室而引发的内战中,开始大量的装备火枪让士兵使用,此时的火枪兵已然是内战时期的主要兵种之一,火枪兵布阵时通常是以当代流行的西班牙大方阵(Tercio)排开阵型,也就是长矛兵在阵中,四边配置火枪兵的大方阵。这时的火枪是引用自瑞典的仿造火绳枪,所以也称为瑞典风格火绳枪,也正是这支枪让英国自此以后,步兵是以火枪为主要的配备。

克伦威尔可说是奠定英国成为日后日不落帝国辉煌的缔造者,他有两样影响重大的措施,一个是把英国塑造为重商社会,另一个就是军事的改革。克伦威尔是把火枪兵作为英国军队主要兵种的第一人,使英国军队加速的现代化成为欧洲的一支劲旅。

附图为1632年卢森战役(Battle of Lützen,1632)中,西班牙军著名的西班牙大方阵布阵图,在近处中央军阵的就是西班牙大方阵。

附图为西班牙大方阵的布阵态势,中间部署的是长矛兵,四周配置火枪兵。

17世纪初,欧洲甚至全世界最强军队是西班牙以及鄂图曼土耳其,这两国军队很早就大量制作配发给部队原始的燧发枪,英国在内战时期是同时引进火绳枪以及早期原始构造的燧发枪,但因为燧发枪的制作成本、工艺水准、制造精度要求太高而无法大量装备于部队。一直到1660年代以后,英国国势逐渐强盛,这时才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发展并大量生产燧发枪并成为步兵武器的主流枪种。

英军从1620年代开始自己制造第一款基本款型燧发枪开始,一路使用到1850年代为止,起码有230年的时间是属于燧发枪争战世界的辉煌年代,如此漫长的服役时间,燧发枪基本设计几乎没什么重大改变,无论是英国或是其它国家皆是如此,这也让21世纪的我们所无法想象的,现代步枪几乎是每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大便~),而一种基本枪款衍生出的各式改良款能在军中服役并且是制式装备用了200年,这也是一种奇迹,既然是奇迹为何不多认识一下呢?古典枪才是王道呀!

有几个英文专业名词必须特别说明一下:

(1)Musket 直译是火枪,但翻译为中文时必须是泛指所有的前膛装药步枪而言。

(2)Doglock Musket 是燧发枪最初的英文枪械名称,直译是狗锁式火枪,但翻译为中文时应该翻译为狗式闭锁制动火枪才是正确的,也就是燧发枪最主要的枪机构造。先有 "Doglock Musket" 才有后来的 "Flintlock Musket"。但在本篇文章中,个人以直译翻译为狗锁也是可以的,在国外也是以这种文字描述意思为主,这点敬请读者注意。

(3)Lock 在枪械或是机械专业名词的意思是枪机闭锁制动器而非单指锁,如用在燧发枪上可称为制轮楔闭锁装置,中文网络翻译为阻铁是不大对的,早期的燧发枪确实是用扳机制动阻铁伸缩来锁住或放开击锤,但后期的燧发枪是用制轮楔闭锁作为枪机的工作模式。

作者附注说明:

文章内容皆为原创,转贴时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图片是网络收集,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文章内容或有错误,请当参考不要信以为真,如有错误敬请更正。

枪械图片皆为复刻品而非原始枪支,细节部分有些出入,敬请注意。

全文主要参考:

军事历史百科全书(Military History Encyclopedia)

掷弹兵第一卫队褐贝丝网页(The Brown Bess First Foot Guards Website)

传统军事武器和制服(Military Heritage Weapons and Uniforms)

美国射击杂志(American Rifleman Magazine)第49期(2001年4月)

17世纪火绳枪 - 1600年至1660年

17th Century Matchlock Musket - 1600-1660

这个枪款是英国内战时期普遍使用的仿瑞典风格火绳枪款。从1600年就见诸于记载,一直使用到1660止。除了英国以外,使用的国家还包括法国以及荷兰、德意志诸邦等。

此款火绳枪之枪管长42英吋(107公分)八角型枪身护木,0.75口径,重九磅(约4公斤),包含一根长57英吋(145公分)的支撑叉架。

火绳枪右侧枪机闭锁装置特写。

枪机俯视特写,可清楚看到火绳枪的蛇杆顶端的火绳夹开口及药锅和药锅盖。

枪机右侧特写,可清楚看到火绳枪的蛇杆及药锅和药锅盖。

枪口下部特写,可看到枪口有一枪箍束紧环,而通条是在枪的侧边而不是在下方,通条是木制,通条头是铁制螺栓。

附图为1630年式苏尔火绳枪,请注意枪托型式与英国的不大相同,但基本构造与枪机闭锁装置是一样的。

之所以要模仿瑞典风格的火绳枪款,是因为当时瑞典国王阿道夫?古斯塔夫二世把一款德国人发明并用在荷兰与西班牙战争的1630年式苏尔火绳枪,经过改良后成为一款非常实用的致命武器,这枪款在欧洲受到各国的重视与竞相的模仿制造。主要的改良就是重量大为减轻,枪身较短,能大量配发给部队的 "纸包子弹",内含火药与一颗弹丸,可加快装填速度提高火器的投射速率。

英国17世纪火绳枪机制动闭锁装置在射击时运作的动画图。

(1)手动往前滑开药锅盖。

(2)扣下扳机连动蛇杆及蛇杆夹上的火绳向下运动到药锅位置。

(1)点燃药锅放置的黑火药引并燃烧枪膛中的黑火药爆炸射出弹丸。

根据百步穿杨网站上著述的枪械发展史文章,载明火枪使用的步骤有43 个之多。

17世纪狗锁式火枪 - 1620年至1690年

17th Century Doglock Musket - 1620-1690

狗锁式枪机闭锁装置特写,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击锤后下方有一个长方形小孔,里面的就是阻铁,

可扣住闭锁击锤形成待射击状态。但这种阻铁闭锁很容易走火误伤。这款枪机无锅盖设计,下雨天或是潮湿的天候有无法作战的问题。

枪机及枪托俯视特写,枪托底板是铁材而非黄铜接和枪托板及保护,这个枪托样式仍与火绳枪一样。

这个所谓的 "Doglock" 直译是狗锁,名称由来是因为那个枪机闭锁制动(Lock)组件中,用螺丝旋纽锁住燧石的击发锤很像狗模样而得名,这是燧发枪最初的英文名称,也有引义为锁簧火帘的意思,说白了就是燧发枪。这跟那个簧轮制动火枪(Wheellock)是不一样的枪种,请勿搞混。枪款一样是仿瑞典风格样式,与上一个17世纪火绳枪款样式类似,八角型枪身。是非常早期的燧发式火枪,首先在英国内战中引入,被英国人称为首款狗锁式枪或称为英国锁枪。

原英国北美洲殖民地维吉尼亚州的詹姆斯敦一处17世纪早期哨所遗址,经考古发现了一些"Doglock" 的残存零件,也就是说,可以证明类似于燧发枪的机构很早就已经发展成功并配备于英国军队及殖民地民团。

英国17世纪狗锁燧发枪机制动闭锁装置复制品。

17世纪初,阿拉伯人制作的狗锁式燧发枪机。这个枪机是真品而非复刻品,制作的工艺精致与技术的精湛远非欧洲人可比拟。

这支枪是很著名的枪款,是真正能够取代火绳枪的第一代燧发枪,之后的燧发枪大致上都是沿用这支枪的基本构造而持续改良。这枪种最初是西班牙军队以及鄂图曼军队大量装备的武器,最早设计可追朔至1550年代后期。

而这支枪除了在军中服役外,在许多殖民地民防团以及海盗们也都喜爱用这支枪来武装自己,所以也有一个绰号为海盗枪。

原始燧发枪的枪机构造与后来枪款不相同,狗锁式的枪机是用带弹簧的阻铁而非制轮楔,是在击锤的后边开一个小洞,小洞里面是一片有阻铁弹簧的阻铁与扳机联动,当击锤往上扳动到阻铁制动器位置后扣住击锤成为待射状态时,然后扣下扳机联动阻铁缩进去放开击锤,击锤释放主弹簧动能向下捶击火帘片产生炙热的铁屑引发引药锅里的黑火药燃烧,并点燃引药锅旁边的引火口里的黑火药传导至爆炸室爆炸膨胀而射出弹丸。

英国17世纪狗锁燧发枪机制动闭锁装置在射击时运作的动画图。

(1)击锤向上扳动到阻铁制动器位置后扣住击锤,火帘往后掀到击发位置(火帘连动簧片自动上锁扣住不动)。这款枪机无锅盖设计。

(2)扣下扳机连动阻铁放开击锤向下运动敲击火帘,并刮下炙热的铁屑点燃引药锅里的黑火药。(3)点燃引药锅放置的黑火药经由引火孔点燃爆炸室里的推进剂射出弹丸。

引药锅点然后经由引火孔点燃爆炸室里的推进剂射出弹丸的动画图。

军用狗锁式火枪

Military Doglock Musket

1704年布伦海姆战役图画(Battle of Blenheim, 1704)

这是一款不折不扣的英国制式军用燧发式火枪,是英军最基本的燧发式火枪样式,往后一百多年的漫长时间都是以这个基本枪款发展及改良。英国皇家军械局于1714年9月15日签署的第一份

枪械制造合约就是这枪款,合约目的并非批准制造更多的武器,而是要制定一个制式化系统的制造和控制,这是英国军方第一次要把枪械制式化以便大量制造的设计案。

军用狗锁式枪机特写,击锤后方废除阻铁另外装置一个扳机联动大型保险锁扣。

枪机俯视特写,可以清晰的看到火帘下方并未有引药锅盖,引药锅的火药仍暴露在外。

用三颗螺丝闭锁的枪机,英军之后设计生产的燧发枪特点是用两颗螺丝闭锁。

枪头特写,通条在前护木下侧放置,以黄铜做的两个通条小圆管存放。前护木并未装置保护用的前护木铜盖。

17世纪开始,英国逐渐的成为一个军事强国,不断的参与众多的军事行动,急需要一款火力强大性能可靠枪体坚固的步兵武器,此时所谓的锁簧火帘火枪技术与制作工艺发展成熟,于是英国逐渐的开始在军中小批量的配发给部队使用,但仍不是官方颁布的真正制式军用武器,1720年代褐贝丝火枪发展成熟后取代这款枪成为英军第一代制式步枪,但仍然有许多英军单位持续的使用。

此枪款也是英军第一款大量使用黄铜用来制作枪管以及枪身配件加强火枪坚固度的枪款,往后依此枪款发展出来的褐贝丝火枪以及1778年式火枪都是如此。而军用狗锁式火枪设计上有几个特点,这些设计大致都延用于后续的枪款上。

设计的主要特点是:

(1)用核桃木制作枪托及枪身护木。

(2)使用大量黄铜用来制作枪身配件加强火枪坚固度及耐久度。

(3)确定以.75口径作为标准制式的步枪口径。

(4)新设计的枪口滑动式卡榫刺刀及刺刀座,使得刺刀更加紧固不脱落并且不影响射击。(5)新设计的公鸡颈对接式枪托,延伸且平滑并加装黄铜底板使对接的两片枪托不致散开,容易握持及贴腮瞄准,枪膛靠近枪机处新设计一个爆炸膨胀室以容纳枪膛在黑火药爆炸时的热膨胀。

(6)枪管护木不再是八角构型,而是容易握持的圆滑设计,枪管末端新设计一个较为突出的简易准星帮助射手瞄准。

(7)加装两个黄铜制作的活动式枪背带扣环,方便士兵长途行军。

(8)用黄铜制作4个小铜管固定在枪护木下缘作为通枪条存放的地方。

这款军用狗锁式火枪还有一个与后期枪款不同的特征,那就是在击锤之后装置改良的大型保险锁扣,左侧枪机面是三颗螺丝而非后期燧发枪款的两颗螺丝,这是因为这款早期的燧发枪的枪机构造与后期枪款不同,早期狗锁式枪机设计方式是阻铁装置的构造,时常在待射时有走火误射的危险,因此这款的军用枪废除了阻铁,改装一个大型保险锁扣牢牢的扣住击锤,在发射时扳机联动放开保险扣,这比原始设计更为安全可靠。

这是英国军用狗锁式火枪之后的各式前膛装药火枪的综合性能数据,请参考:

火枪铸件:黄铜

火枪口径:.75

弹丸口径:.71

弹丸质量:一盎司铅丸

最大射程:大约250码(约228公尺)

最大射程(100次射击):150-200码(约137-182公尺)

有效的最大射程(单次射击):100-150码(约91-137公尺)

最佳射程: 75-100码(约68-91公尺)

火枪重量:九磅(约4公斤)

最佳效果:30码(可击穿3/8"的铁材或是5英寸的橡树)

最佳射速:每分钟4-5发

实际射速:每分钟2-3发

不发率(100次射击):20-40%

英国陆军(一式)长管陆战款式褐贝丝燧发式火枪

British Army (First Model) Long Land Pattern Brown Bess Flintlock Musket

18世纪英国步兵

这款步枪是由狗锁式火枪(Doglock Musket)改良而来的款式,称为1730年式。是英国第一款大量生产配发部队的军用制式步枪,一式步枪早在1720年就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配发部队。这款步枪可说是英国最重要的军用步枪,从16世纪初一直使用到18世纪末,期间衍生出许多种改良款式,但基本外观甚少变化。此枪款伴随英军走遍全球无役不与,可说是英国军队的枪械代表,其优异的表现,被士兵昵称为褐贝丝而得名。

1730年式火枪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枪机构造是全新的新式制动器设计,燧发枪自此而为发展成熟的实战型兵器。枪机取消了大型后卫保险扣,而改用制轮楔机心设计,这种新装置也是后期所有各国燧发枪的标准设计,制轮楔有两个卡榫沟槽的固定机心与制动阻尼形成两道保险,第一道就是装填黑火药至引药盆的机动待发状态,第二道就是射击待发状态,制动阻铁连动扳机构造可上下滑动,使之闭锁与击发。

通条统套管特写,长管褐贝丝是由4个通条统套管收纳通条,通条改换为铁材而非木材。

枪机左侧俯视特写,枪管顶部上有颗大螺丝是扳机与枪管的闭锁螺丝。

枪身左侧有两颗螺丝的是枪机与枪身的闭锁螺丝,是英国所有的褐贝丝燧发枪的特征之一。

长管褐贝丝另一个特征就是俗称公鸡颈的枪托构造,枪托底板此时全部改用黄铜。

右侧枪机特写,此时已经在火帘下方装置与火帘为整体式的引药锅盖,枪被带环扣是在扳机前方,以及前护木第二个通条统套管前方。

褐贝丝专用刺刀,长度为17英吋长,这支刺刀服役的时间长达150年左右,几乎没有什么外型或是功能上的变化。

1730年式火枪其实还未真正的制式统一规格,因此有些枪支有枪背带环而有些没有,有些有加装前护木末端黄铜护罩但有些却又没有,显得有些凌乱,但这是难免的,毕竟这是第一款迈向制式化的枪械摸索尝试下所面临的问题。示范照片是一式步枪1742年式枪款,枪背带是制式标准配备。

狙击枪有效射程

“枪王”传奇 M-82 M-110 美军秘密研制狙击枪,有效杀伤可能达5公里 目前最远狙击纪录:2430米外猎杀“塔利班” 世界头号狙击手,“苏芬战争”毙敌542人 神出鬼没,毙敌于千米之外,狙击步枪可谓枪中之王。4月12日,美军特种部队在解救被海盗劫持的人质时,埋伏在“班布里奇”号驱逐舰上的“海豹”特种部队狙击手瞄准救生艇上四名索马里海盗的头部和肩部开火,击毙3人,抓获一人。这是美军又一次狙击作战成功案例。然而本次作战只在二三十米外近距离开枪,对特种部队狙击手来说难度不大。真正考验他们的是远距离猎杀敌军作战人员甚至战斗车辆。 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大约一年前美国军方秘密启动了“极度精准任务军械”项目(EXACTO)。在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局(DARPA)名下的这个项目基本上要把狙击步枪和弹药改造成“小导弹”,使之成为“枪王之王”。 改造变成小导弹? 去年11月,DARPA给美国著名军火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泰莱达公司分别拨款1230万和950万美金,用于启动超级狙击枪计划。新枪被要求全重控制在24公斤以下,最大有效射程比现有同口径狙击枪增长一倍。 EXACTO预计会采用12.7毫米子弹,这比一般步枪子弹大得多。但在4公里射程上,微小的子弹要想打中目标除了射手素质过硬,枪械性能优良外,还必须克服风速、湿度等空气干扰因素。由于空气阻力,在这样长的飞行距离上子弹还会不断减速并微小改变方向,要想打中目标非常不容易。 因此,据称设计方对EXACTO的子弹进行了精心改造,使用了尾翼稳定、旋转稳定、内置与外置飞行驱动以及新一代的瞄准和防干扰技术等。美军预计这些技术全部研究成功并集中到EXACTO身上,大概要到2015年。 “发射后不用管”是美军目前空射导弹等武器的最高境界,EXACTO可能将做到这种程度,基本上相当于惯性制导的“小导弹”。

中国钢铁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钢的国家之一。考古工作者曾经在湖南长沙杨家山春秋晚期的墓葬中发掘出一把铜格“铁剑”,通过金相检验,结果证明是钢制的。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中国最早的钢制实物。它说明从春秋晚期起中国就有【炼钢】生产了,炼钢生产在中国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制造的兵器闻名天下。《史记·礼书》和《苟子·议兵篇》中都谈到楚国的宛(今河南省南阳)出产的兵器刃锋象蜂刺三样厉害,这肯定是钢制的。因为铁制的刀剑过于柔软,不可能达到象蜂刺一样的锐利程度。当时西方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熟铁的,在战场上交锋时一刺便弯,再刺之前非要放在地上用脚踩直不可。公元1世纪时欧洲人普利尼曾经说过:“虽然铁的种类多而又多,但是没有一种能和中国的钢比美。”可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究竟是采取什么方法进行炼钢生产的呢?人们在文献资料中还没有找到记载,而考古工作者在对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部分钢兵器进行科学检验的时候却揭示出中国最古老的炼钢法。 我们知道,生铁、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上,含碳量超过2%的铁,叫生铁;含碳量低于0.05%的铁,叫熟铁;含碳量在0.05%-2%当中的铁,称为钢。中国古代最早的炼钢工艺流程是:先采用木炭作燃料,在炉中将铁矿石冶炼成呈海绵状的固体块,待炉子冷后取出,叫块炼铁。块炼铁含碳量低,质地软,杂质多,是人类早期炼得的熟铁。再用块炼铁作原料,在碳火中加热吸碳,提高含碳量,然后经过锻打,除掉杂质又渗进碳,从而得到钢。这种钢,叫【块炼铁渗碳钢】。河北燕下都出土的钢兵器,都是用块炼铁渗碳钢制造的。 用块炼铁透碳钢制造的刀,虽然比较锋利,但仍然达不到能够“斩金断玉,削铁如泥”的程度。因为这种钢的质量还不够好,炼这种钢碳渗进的多少,分布的是否均匀,杂质除掉的程度,都非常难掌握,而且生产效率极低。为了提高钢的质量,中国古代工匠从西汉中期起发明了“百炼钢”的新工艺。 所谓【百炼钢】,以一种含碳量比较高的炒炼产品作为原料,将块炼铁反复加热折叠锻打,千锤百炼,使钢的组织致密、成份均匀,杂质减少,从而提高钢的质量。用百炼钢制成的刀剑质量很高。1974年,山东省临沂地区苍山汉墓中,出土了一把东汉永初六年(公元112年)制造的钢刀,全长111.5厘米,刀背有错金铭文:“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

探索2014

探索2014 2014-01-01期《探索》:河中巨怪——锯鳐 2014-01-02期《探索》:野地七霸 2014-01-03期《探索》:树屋大师隐居灵屋 2014-01-04期《探索》:荒野求生俄勒冈地狱谷 2014-01-05期《探索》:贝尔·格里尔斯极限重生山区 2014-01-06期《探索》:凡尔赛宫的兴衰革命倒计时 2014-01-07期《探索》:飞机回购达人 2014-01-08期《探索》:北美大地生机勃发 2014-01-09期《探索》:河中巨怪巨骨舌鱼 2014-01-10期《探索》:树屋大师空中水疗 2014-01-11期《探索》:宝物鉴价大师 2014-01-12期《探索》:贝尔·格里尔斯极限重生——终极求生学校2014-01-13期《探索》:谍对谍 2014-01-14期《探索》:我爱树懒 2014-01-15期《探索》:牛鲨大军 2014-01-16期《探索》:驯狮达人非洲之旅 2014-01-17期《探索》:草根科学大发现落难英雄 2014-01-18期《探索》:荒野求生德克萨斯 2014-01-19期《探索》:宝物鉴赏大师 2014-01-20期《探索》:掠食战场 2014-01-21期《探索》:鲨口逃生 2014-01-22期《探索》:野兽大追踪缅甸蟒的攻击 2014-01-23期《探索》:河中巨怪年度河怪集锦 2014-01-24期《探索》:雪豹在伦敦(一) 2014-01-25期《探索》:雪豹在伦敦(二) 2014-01-26期《探索》:雪豹在伦敦(三) 2014-01-27期《探索》:草根科学大发现自然之子 2014-01-28期《探索》:草根科学大发现人体实验迷 2014-01-29期《探索》:草根科学大发现热门集萃 2014-01-30期《探索》:草根科学大发现宇宙大师 2014-01-31期《探索》:全球我最萌(第一集) 2014-02-01期《探索》:全球我最萌(第二集) 2014-02-03期《探索》:全球我最萌(第三集)——极致毛球 2014-02-04期《探索》:全球我最萌(第四集) 2014-02-05期《探索》:全球我最萌(五)——狗狗暖人心 2014-02-06期《探索》:最萌宠物汇 2014-02-07期《探索》:宠物淘气包 2014-02-08期《探索》:巨齿鲨大复活(上集) 2014-02-09期《探索》:巨齿鲨大复活(下集) 2014-02-10期《探索》:贝尔·格里尔斯——极限重生(第一集) 2014-02-11期《探索》:贝尔·格里尔斯极限重生——丛林

枪弹的发展历史

枪弹的发展历史 枪弹发展与枪械是密不可分的。在早期的前装滑膛枪,用的是球形弹丸,也就是说弹头与火药是要分开携带的并分别要由枪口装填的分装式的枪弹。15世纪以后,欧洲的一些超级科技强国在前装线膛枪中开始试用了卵形弹,用来提高射击的精度和射程。到了17世纪,瑞典人又发明了把弹头与发射药一起都放在纸弹壳内的定装式的枪弹,从而又再次简化了装填。1807年,英国人又发明了以雷汞为击发药的击发火帽。1849年,法国又出现了一种米涅中空长圆柱的尖头弹丸。1855年,英国又制造出了金属弹壳,从而进一步改善了弹壳闭气的性能,进而提升了弹头初速。 1860-1870年,欧洲的超级科技强国又开始采用中心发火式的金属弹壳类的枪弹,从而导致了枪械后膛装填方式的横空出世。1886年,法国的陆军正式装备应用无烟火药的勒伯尔8mm步枪弹,后来德国、瑞士等国家又陆续开始了装备类似口径的新式枪弹。19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因为无烟火药的采用,既为减小枪弹口径、提高枪弹性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且枪弹还普遍改为了被甲式,也就是将铅心装入黄铜、钢制被甲内。19世纪末又出现的后装枪定装式的步枪弹,就单单结构上而言,主要是用甲式圆鼻弹头,即带弹头壳的弹头,例如意大利的6.5mm卡

尔卡诺步枪弹,德国的7mm毛瑟步枪弹、瑞士的7.5mm 步枪弹等。后来随着弹道学、空气动力学等理论的应用,相应又出现了流线形的弹头,进而改善了外弹道的性能,大大增加了射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还促进了大口径机枪用穿甲弹、燃烧弹、爆炸弹、穿甲燃烧弹的快速发展。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苏等一些超级科技强国为了简化弹种也成功研制了威力和尺寸介于手枪弹和步(机)枪弹之间的中间型枪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口径的机枪弹口径逐渐统一,主要为12.7mm和14.5mm两种口径。 20世纪下半叶,枪械和枪弹开始小口径化。在1953年12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选定美国T65式7.62mm枪弹成为了标准枪弹,实现了北约各个超级科技强国步(机)枪弹药的通用化。在1958年美国又开始试验了5.56mm 小口径枪弹。在1974年,苏联又正式定型使用5.45mm 枪弹的班用枪族。 在1980年的10月,北约选定了比利时的SS109式的5.56mm枪弹(该枪弹曾在各种军事类小说中出现过,如超级科技强国https://www.360docs.net/doc/811440303.html,/book/12081.html,《不灭帝国》http://www.qidian.con/Book/2192316.aspx,17k上的《铁血佣兵》https://www.360docs.net/doc/811440303.html,/book/165853.htm,3G书

论我国轻武器的发展

军事理论考试论文 —论我国轻武器的发展 院系:艺术与传媒学院 班级:111214班 学号:111214109 姓名:张胜源

引言: 在军事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轻武器作为单兵携带使用的主要战斗武器,仍然是现代和未来战争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作战武器,是武器家族的重要成员,有着其他类型武器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作战手段和战争形态如何变化,士兵总是战争的主体,人是战争胜负的最终决定因素。与人结合最紧密的轻武器,能够充分发挥人在战争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改变战争的动态。 一、轻武器常识 轻武器通常是指枪械及其他由单兵或战斗班(组)携行战斗的武器,又称“轻兵器”。自动步枪、冲锋枪、班用机枪是步兵分队在近战歼敌的主要武器,手枪是近距离歼敌的自卫武器。 轻武器主要装备对象是步兵,也广泛装备于其他军种和兵种。轻武器的主要作战用途是杀伤有生力量,毁伤轻型装甲车辆,破坏其他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轻武器主要包括枪械和手榴弹、枪榴弹、榴弹发射器、火箭发射器和无坐力发射器,此外还有轻型燃烧武器和单兵导弹等。轻武器的主体是枪械。轻武器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特别使用于近战,是军队中装备数量最多的武器。 二、轻武器的特点 轻武器的主要特点是:1、重量轻,体积小,能单独使用,可由单兵或战斗小组携行;2、使用方便,开火迅速,火力猛烈;3、环境适应能力强,可以在恶劣的条件下作战;4、品种多,可以按任务要求进行特殊的装备;5、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适于大量生产,大量装备。 三、轻武器的战斗性能 半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均称为自动步枪,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射手没扣动一次扳机只能射出一发子弹,后者只要射手扣住扳机不放,就可连续射击。 射击方法:半自动步枪实施单发射,自动步枪和冲锋枪、班用机枪主要实施短点射,还可实施长点射,必要时,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可实施单发射,班用机枪可事实连续发射。 战斗射速每分钟:半自动步枪35-40发;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单发射40发,点发射90-110发;班用机枪点射150发,连续发射300发子弹后,应冷却枪管;手枪速射30发。 四、我国轻兵器的发展简史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是及其的落后,轻武器基本是在历次的战争中缴获的,其中还有相当多的枪械是在战争年代用土法制作的,当时解放军使用的枪械品种繁多,武器破损很多。 从1950年到1955年,中国从苏联进口和接受枪械,在进口的同时也在仿制。1953年,我国开始正式的仿制苏制武器装备,其中轻武器占了大多数,53式7.62毫米步骑枪是当时我军的主要装备。 1955年,中国又从苏联引进了新的轻武器设计方案和样枪,这些枪械仿制成功列装部队以后,步兵班的枪械型号统一,枪弹口径也改为一种,极大的方便了后勤补给和战场作战。这也是我国轻武器装备在建国后的第二次换装,于此同

人类历史上的6次信息革命

人类历史上的6次信息革命 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的产生 这次信息革命是解决信息分享。因为发明了语言,信息可以分享,猿这种动物,对于世界的认知,就不再是一只猿自己的认知与理解,而是可以把众多的猿认知与理解收集起来,分享给大家,这样大大提升了猿对世界的认知,也加快了猿的进化速度,这也是人类出现的一个重要力量。 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的出现 解决信息可以记录,信息如果不能记录,所有的信息是稍纵即逝的,靠人脑无法进行较为精准的记忆,也难以传承。所以必须需要记录。文字的出现,根本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基础。没有文字就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没有传承,也难有人类文明。 第三次信息革命:纸和印刷术 解决信息远距离传输。信息只能近距离传输,人类文明的传播速度就慢,印刷术的出现,让信息可以大量的远距离的进行传播,加快了文明的发展速度,发展较快的文明,用更快的速度向其它地方进行渗透,各种文明也是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纸和印刷术创造了古代文明的高峰。 第四次信息革命:无线电的发明 解决信息的远距离实时传输。虽然纸和印刷术让信息做到了远距离的传播,但是它效率低,速度慢。能不能让信息相隔很远距离能实时传输,这是近代信息革命的课题。无线电的发明,实现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电报、广播让全球的信息传播的效率大大提高。能力也大大加强。 第五次信息革命:电视的出现 解决远距离的多媒体的传输。电报和广播这类信息,已经非常强大,但是它信息量小,媒体形式单一,主要是以声音为主,文字信息也非常简短。人类渴望实时多媒体的传输。电视终

于出现,电信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物,同时它信息量大,媒体形式丰富,成为上世纪50年代一直到今天最主流的媒体平台,大大改变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改变了人们的娱乐和生活模式。 第六次信息革命:互联网 让信息成为双向交互的传输。要让多媒体的信息传输从广播、电视这种单向的平台转为双向交互,必须要有新的技术出现。当代最有创造性的信息技术就是互联网,它不仅让信息做到了远距离、实时、多媒体、双向交互的传输,在这个技术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也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的格局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语言创造了人类,文字创造了人类文明,纸和印刷术达到古代文明的最高峰,无线电创造了近代文明,电视标志着现代文明,互联网是当代文明最高峰。今天我们站在一个信息革命的全新起点,这就是第七次信息革命,第七次信息革命就是智能互联网。 互联网经过几十年发展,传统互联网已经失去了发展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走到的瓶颈,未来的机会将是全新的智能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作为人类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信息革命,它追求的是自由、开放、共享,把人类的信息革命推向了极致,相距几千公里,人与人之间可以用互联网进行实时、高速度、多媒体、多向交互的信息交流,在这个背景下,人类正在经历着信息爆炸。 当互联网发展了几十年,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民,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再往前发展是什么?更高的速度,更多的信息? 传统互联网已经面临了瓶颈,下一个机会是智能互联网 毫无疑问,智能互联网依然需要和传统互联网一样的高速度的网络,这个网络不仅需要高速度,它还应该是广域覆盖,在社会生活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实时和泛在的。也就是说,任何人,在任何地方,无论是在家里、办公室还是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中,在野外,都有一个网络存在,他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这个网络。高速度的网络是智能互联网的基础。 除此之外,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完全改变了我们对网络的理解。传统的网络还只是信息传输,我们只关注到信息的流动,而很少关注信息的存储和分析。因为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使用网络,

轻武器教案

轻武器射击 教学目的:了解轻武器的战斗性能和基本射击理论。 教学重点:了解56式半自动步枪、冲锋枪和81式自动步枪的战斗性能和常识。教学难点:基本的射击理论。 教学过程:通过案例、视频小片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轻武器的基本含义,通过比较记忆,使学生对56式半自动步枪、冲锋枪,81式自动步枪的参数和性能加以了解。利用图片将子弹的各部分名称和用途加以区分,利用视频使学生了解简易射击原理。 引子:同学们对武器了解多少呢?男同学可能更感兴趣一些,武器按其发展历程 可分为冷兵器和热兵器,所谓冷兵器就是我们熟知的刀枪剑戟、斧曵钩叉,热兵器是在火药发明后开启了热兵器时代。按军事需求与性能武器可分为轻重武器。轻武器,亦称轻兵器。英文术语Small arms ,通常指由单兵或班(组)携行战斗的武器 的统称。它包括各种枪械,单兵地面杀伤武器、便携式反坦克武器和单兵防空导弹等。其基本作战用途是近距离内杀伤活动目标,毁伤轻型装甲目标、低空飞行目标,破坏敌方设施和军事器材。 Small arms 的主体是枪械,一个国家的枪械(尤其是步枪)发展水平,可以看作其轻 武器发展水平的标志。 重武器:分五种类;1.重机枪类;2.坦克类;3.火箭类。4.火炮类;5.大口径狙击步枪类。 延伸知识——轻武器的主要特点是: 1、重量轻,体积小,多数能单独使用,可由单兵或战斗小组携行; 2、使用方便,开火迅速,火力猛烈; 3、环境适应能力强,可以在恶劣的条件下作战,人能达到的地方轻武器就能达到,特别适应于敌后斗争使用; 4、品种齐全,可以按任务要求进行装备,杀伤人员,击毁装甲,防卫低空,纵火焚烧,施放烟幕、毒气等均可使用轻武器; 5、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廉,适于大量生产,大量装备。 课外知识:枪的发展简史 同学们你们知道枪的起源是在哪里吗?咱们经常说的“洋枪洋炮”,是不是大家就认为枪起源于国外或者说是西方国家呢?实则不然,火器的产生源于至迟9世纪初中国发明的火药。1259年中国制成的以黑火药发射子窠的竹管突火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身管射击火器。欧洲枪械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过程:14 世纪出现火门枪,15世纪出现火绳枪,16世纪出现燧石枪(又称燧发枪),19世纪初出现击发枪,19世纪中叶出现金属弹壳定装弹后装击针枪,19世纪下半叶出现弹仓枪,19世纪末出现自动枪械。在这长达6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枪械本身由前装到后装,由滑膛到线膛,由非自动到自动,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19世纪中叶以前,枪械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提高点火方法的方便性和可靠性方面,19世纪末开始在提高射速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枪械的品种由少到多,重量逐渐减轻,口径由大到小,射程由近及远,射速也逐渐提高,才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水平。 第一节武器常识 一、战斗性能 对比记忆56式半自动步枪、冲锋枪,81式自动步枪的性能及参数,根据视频直观了解他们的战斗性能。 (一)56式半自动步枪、冲锋枪 56式半自动步枪,是苏联SKS半自动卡宾枪的仿制品。 56式半自动步枪是步枪手在近战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主要武器,主要用于对400m距离以内的单个目标实施射击,精度较好。该枪使用7.62mm子弹,弹仓(内装10发)送弹,每扣动扳机一次,发射一发子弹,不能打连发。当弹仓的最后一发子弹发射出去时,滑机退回至后面挂机。该武器在lOOm距离上,使用56式普通弹,可射穿6mm厚的钢板、15cm厚的砖墙、30cm厚的土层或40cm厚的木板。 56式冲锋枪对单个目标在300m距离内实施点射,在400m距离内实施单发射效果最好,必要时也可实施连发射,射弹飞行到1500m处仍有杀伤力。该枪使用7.62mm子弹,弹匣(内装30发)送弹,子弹射完后不挂机。其侵彻力同56式半自动步枪。 延伸知识——56式半自动步枪的特点: 1、杀伤力强。56式半自动步枪的瞄准基线长480mm,与56式冲锋枪的378mm相比高27%,同时该枪枪管比56式冲锋枪的长105mm,弹头初速相应提高了25m/s,达到735m/s,并且弹道更加低伸,因此射击精度更加优良。 2、产量大。在此之前,还没有哪种武器能够因过时而停产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又重新投入大批量生产。国内最早生产该枪的厂家为296厂,后来随着国内生产技术的逐步提高,实现了该枪的完全国产化,生产厂家也逐渐增多,除了296等大厂外,许多三线厂家也相继加入了生产行列。据统计,到停产为止,中国生产的56式半自动步枪仅机匣标记就多达80余种,足见其产量之大。 3、适用性广。在倡导“全民性游击战争”的时代大背景下,56式半自动步枪却因为适合中国国情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4、生产便捷。常有民兵先于正规军装备56式半自动步枪的情况发生,但他们装备的多是三线小厂和临时转产该枪的军工厂生产的。

中国轻武器发展史

中国轻武器发展史 步入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她五十岁的华诞。中国--一个日新月异的国度,正成为世界注目的地方。 五十年的辉煌成就,写下了一首气势恢宏的交响史诗。国防现代化建设,则是这首交响史诗中一个重要的乐章。在这一乐章中,有人们所熟悉的轻武器,她是人民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轻武器事业经几代人的努力与追求,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引进与仿制到自行设计与研制,从借鉴国外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断进取,不断飞跃,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轻武器发展道路。今天,让我们翻开新中国轻武器发展史册,聚焦各个年代,展示五十年的光辉业绩。 50年代引进与仿制轻武器发展迈开历史步伐 新中国成立伊始,年轻的共和国面对的是战争废墟,百业待兴。饱经风霜的中国人民,满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开始了建设宏伟的共和国大厦的新长征。 新中国成立时,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是极其陈旧落后的,基本上是缴获而来,还有很多是战争年代土法上马制造的。当时人民解放军拥有各种枪械200余万支(挺),还有数量不详的手榴弹及掷弹筒。其中步枪、冲锋枪、手枪约占94%。品种繁杂,破旧不堪,缺少配件,仅步枪口径从6.5mm到11.43mm多达13种,各种枪械的型号更是多达几十种,产于20多个国家,真可谓是“万国牌”。新中国的轻武器发展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始起步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几乎没有像样的兵器工业,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的封锁禁运政策又使中国不可能从西方国家购买急需的武器装备。枪弹也十分匮乏,有时一支枪只能配发几发枪弹。在抗美援朝初期,中央军委曾通令全军搜集、翻修枪弹,全力予以保障,但也只供应了1.2亿余发,仅为头两年作战实际耗弹量的70%,其余仍然依靠战场上缴获予以补充。为了摆脱困境,中央决定:一是从苏联进口部分枪械和弹药;二是仿制苏式枪械。 从1950年到1955年,中国从苏联共进口和接受枪械89万余支(挺),弹药也基本有了保证。在进口的同时,我国开始着手仿制苏式枪械。1950年10月26日,兵工战线在简陋的工业生产条件下,成功地仿制了苏7.62mmППШ-41式冲锋枪,命名为50式7.62mm 冲锋枪(见图1)。随后开始了批量生产,共有3.6万支冲锋枪出厂,并装备部队投入使用。此外,还仿制生产了7.62mm手枪弹720万发,虽然数量不是很大,但为支援抗美援朝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也标志着新中国的轻武器发展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1953年开始正式转入仿制苏式武器装备。首先,从苏联引进了第一批枪械产品技术资料,到1954年底,中国兵工战线仿制的苏式枪械有:54式手枪(仿苏ТТ30/33式托卡列

1600年至1814年英国军用步枪发展

1600年至1814年英国军用步枪发展 英国陆军及皇家海军 British Army and Royal Navy 既然要玩这个时期的战争游戏,当然能搞清楚这时期各国军队的武器配备是最好不过的,起码有些正确的概念也算是一种在游戏之外的收获,就当作是一种常识也未尝不可。 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让这边论坛的朋友对这个时期欧洲列强使用的军用火枪有一些概念,发觉中文网站对这方面的信息很欠缺,或许是很冷门也或者是因为语文上翻译的关系,有很多术语确实很难让人头疼,不知该怎么翻译才较为洽当。 我试着用最浅显简单的文字,约略描述一下在16世纪开始至19世纪初拿破仑时代终结为止,称霸欧洲的英国及法国装备军队的火枪状况,从这两国的军用火枪配备就可以概括的对那时代的战争以及兵器有一定的概念,至少不会错误的很离谱,希望能对论坛的朋友们有些帮助。

附图为英国内战时期的火枪兵,火枪兵身上调挂着许多瓶瓶罐罐的火药,每一发就需要一罐火药装量。17世纪初中叶,欧洲战场步兵是以一种阵型庞大的西班牙方阵为基本军阵,主要是抵御骑兵,如附图就是火枪兵搭配长矛兵的西班牙大方阵。 英国是自从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1658)推翻英国王室而引发的内战中,开始大量的装备火枪让士兵使用,此时的火枪兵已然是内战时期的主要兵种之一,火枪兵布阵时通常是以当代流行的西班牙大方阵(Tercio)排开阵型,也就是长矛兵在阵中,四边配置火枪兵的大方阵。这时的火枪是引用自瑞典的仿造火绳枪,所以也称为瑞典风格火绳枪,也正是这支枪让英国自此以后,步兵是以火枪为主要的配备。 克伦威尔可说是奠定英国成为日后日不落帝国辉煌的缔造者,他有两样影响重大的措施,一个是把英国塑造为重商社会,另一个就是军事的改革。克伦威尔是把火枪兵作为英国军队主要兵种的第一人,使英国军队加速的现代化成为欧洲的一支劲旅。

武器发展史

武器发展史 武器是人类技术发展的指标。原始人类的武器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即树枝、石头、兽牙等较为锋利的东西。古代武器最被用于对动物的狩猎活动中,连同人类与人类彼此之间的冲突中。武器主要是使用者个体力量上的延长,本质上武器弥补人类身体的缺乏与弱点。虽然在远古的时代中被做出来的许多武器是钢,但是,木制的也非常普遍。而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人类利用冶金术制作出更坚硬更高杀伤力的金属兵器。从人类的最早痕迹决定于现代的文明,武器已经是一个人类发展的方面。在现代,武器发展大致上已经与科技的发展同步。 武器的分类有许多种。人类历史上的武器类型可以依照火药的使用而大致区分为冷兵器和热兵器。 冷兵器是只利用物理性攻击,未使用火药或推进燃料的武器,例如刀、剑等,一般是传统武器,在近代战争中因火器的普及及使用技术的进步而不再是军队中的主力,但并非就此消失。冷兵器中也包括一些用物理方式推进,不使用燃料推进的质量投射器,例如磁道炮、投石机等。 热兵器也称为火器,是指使用火药及推进燃料的武器,包括手枪、火炮及导弹等。热兵器依然有着各种技术上难以克服的缺点,例如:使用热兵器时因为火药的化学作用所产生的巨大声音(声爆)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现代化军队中仍然不乏冷兵器的身影以及运用。因时代的演进而结合了高科技的材质与锻造技术,现代冷兵器的威力与强度已非中古世纪时所能比拟的。 武器发展轨迹 削尖的木棒:50万年前欧洲有人使用,这是最早的矛。 石斧:25万年前,亚、非、欧洲都有人使用。 石矛:4.5万年前欧洲人使用,缚上尖锐石矛头的矛。 弓箭:3万年前非洲人发明了弓箭。 剑、盾、战车: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和欧洲东南部的人首先制造出金属剑和盾(青铜制),首次使用战车。

风暴战区狙击枪介绍

风暴战区狙击枪介绍 AW P 狙击步枪 精密国际AW P(A c c u r a c y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A r c t i c Wa r f a r e P o l i c e)为英国精密国际公司开发的北极作战(A r c t i c Wa r f a r e)系列的狙击步枪,之所以会称作“北极作战”是因为能够在极冷的天?当中发挥最极致的效能。其军?型号为AW M(代号L96A1),AW P伴随英国陆军参加过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以极其优秀的战绩经受了实战考验,AW P在600?的有效射程内的命中率为100%,在使?精确瞄准具的情况下可以达到1200?的距离,强?的威?与秒杀能?,它将成为你在战场中秒杀劲敌的利器! 总重:6.5千克(14.3磅) 全长:1,120毫?(44英?) 枪管长度:610毫?(24英?) 弹药:7.62×51N AT O ?径:7.62毫?(.308英?) 枪机种类:旋转后拉式枪机 枪?初速:850?/秒(2,790英尺/秒) 有效射程:800?(870码) 供弹?式:5/10发可拆卸弹匣 瞄准具型式:各式光学狙击镜

C Z700狙击步枪 C Z系列猎枪是捷克C Z(切斯卡·兹布罗约夫卡??的?名打头字母缩写)兵??的最成功产品。在这些猎枪的基础上,C Z兵??推出了—种可精确射击的狙击步枪,按型号顺延命名的习惯,便称作C Z700狙击步枪,C Z700狙击步枪精度?,安全性又好,它的机匣?常坚实,?机?程性?可挑剔。它的?握把便于握持,哪怕?较?的?型在射击时也能牢牢地握住。在快节奏运动作战中能够保持较?的命中精度! 总重:5.5千克 全长:1250毫? 枪管长度:650毫?(带枪?制退器750毫?) 弹药:7.62毫?x51 ?径:0.308英? 枪机种类:旋转后拉式枪机 有效射程:900? 供弹?式:10发可拆式单排弹匣 瞄准具型式:光学瞄具螺纹孔 逗游?——中国2亿游戏?户?致选择的”?站式“游戏服务平台

海豹突击队

2011年5月2日,巴基斯坦当地时间凌晨零点30分,在夜幕的掩护下,美军两架全副武装的黑鹰直升机,避开巴基斯坦军方的雷达监测,从伊斯兰堡郊外的空军基地起飞,前往60多公里外的小镇阿伯塔巴德。直升机飞抵阿伯塔巴德一处住宅上方,对住宅进行突袭。经过40分钟的交火,世界头号恐怖大亨、“基地”组织首脑奥萨马·本·拉登被击毙。 他们用短短的40分钟,完成了美国人长达十年的复仇行动。他们就是海报突击队 半个世纪以来,他们的身上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很少有人能够得知他们会在什么地方执行任务,更很少有人能够获取他们个人的真正身份。他们就是美国海豹突击队,号称是世界上最神秘、最具震慑力的特种作战部队。 执行突袭行动击毙拉登的,是美国海军特种作战开发团,而他们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海豹突击队第六小队。美国媒体称,第六小队是海军中数一数二的反恐作战单位,和其它的“海豹突击队”一样隶属于海军特别作战司令部,但受命于美国联合特别行动司令部,主要任务是搜集情报、科研开发以及反恐。目前,第六小队平时训练和布防的区域主要是弗吉尼亚海岸附近的军事设施。 5月4日午夜,弗吉尼亚州Dam Neck海军基地的一个酒吧里,挤满了欢乐的人群。这个海军基地是海豹突击队日常训练的地方,当地人觉得击毙拉登的海豹队员可能就在身边,或许还是自己的邻居。但一名军官对媒体表示,没人知道击毙拉登的是哪位海豹队员:“他们的家人甚至不知道他们要何时离开,也不清楚他们要去哪儿,或者什么时候再回家。” 海豹突击队又称美军三栖突击队,其英文名字中的Seals是“Sea、Air、Land”也就是“海、空、陆”的简称,“海豹”算是别名。该部队执行的任务一般涉及国家最高机密,很少被媒体报道。海豹突击队的首次亮相,要追溯到越南战争时期。1961年5月,越战爆发。对于这场战争,美军的指导思想,就是使用正规武器打正规战,通过强大的技术优势和武器装备优势来战胜弱小的越南军队。在美国看来,18个月内就能“平定南越”。然而战争初期,越南军队普遍采取了“游击战”打法,这让实施正规战的美军狼狈不堪。不久,美军不得已派出一支名为海豹突击队的特种作战部队加入越战。 “海豹突击队加入越战后,几乎不从事正面的对抗。他们身穿越南人的衣服,手里拿着俄制的AK步枪,主要实施一些渗透、暗杀、袭击、破坏、侦察任务。”军事专家杜文龙在一次访谈中介绍说。事实上,在越战期间,海豹突击队派驻越南的人数不超过300人,然而他们却能够很快进入状态。他们经常以出其不意的方式,通过获得的可靠情报,秘密袭击北越的据点和伏兵。对手往往被这些突然从树丛里冒出、脸上涂着绿色迷彩的特种兵杀得措手不及。海豹突击队的介入,强有力地支持了美军在越南的作战行动,让对手闻风丧胆。于是,北越便给他们起了一些带有几分恐怖色彩的绰号:“绿面人”、“绿色的魔鬼”、“秘密蓝眼杀手小队”……越南战争之后,世界军事专家们开始逐步关注这些作战力极强的特种兵。他们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1941年,日本空袭珍珠港以后,美国军队被迫从海上进入日本领土,他们经常面临地雷和隐藏敌人攻击的威胁。为应对此类危险,美国海军开始建立经过特殊训练的队伍,以进行安全登陆、清除沿途障碍和其它危险,并搜集关于敌军位置的情报。这些六人队伍被称为海军爆破队。他们的训练着重于加强体能,包括携带重型装备、游泳、跑步以及驾驶小船。他们还要学会处理爆炸物。1943年,他们演变成为水下爆破队,也称“蛙人”——这就是海豹部队的前身。 1944年6月6日的诺曼底登陆作战日之前,这支神秘的部队就出没在诺曼底半岛的海滩上,为即将到来的登陆作战铺平水中的道路。朝鲜战争期间,水下爆破队的作战方式演变成现今“海豹”部队的惯例,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成立了海军突击队。这是一支战斗力强大、

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

军队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发展历程,是这支军队全心全意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历程,是战胜千难万险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为保卫祖国、巩固国防,维护世界和平付出巨大牺牲并建立丰功伟绩的历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为建设强大的中国国防而奋斗的历程中,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两个历史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具有无产阶级性质、又有严格纪律、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在长达22年的革命战争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不断成长壮大。土地革命战争中,人民军队的主要称谓是中国工农红军。在这一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确立了人民军队的建军路线、方针和原则,制定了相应的制度。组建了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当时红军的编制装备十分简陋,主要是步兵,并逐步组建了少量骑兵、炮兵、工兵、通信兵分队,使用大刀、长矛和缴获的步枪、机枪、轻型火炮作战,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游击战争和以运动战为主的反对国民党军大规模"围剿"的战争。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举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取得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深入敌后,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在八年全面抗战中,这支军队英勇作战12.5万余次,抗击了58%-69%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以伤亡60余万人的重大代价,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收复国土104.8万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 1.255亿。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与此同时,人民军队自身也取得巨大发展,正规军由抗战初期的5万余人发展到抗战结束时的127万余人,民兵达268万余人。这支雄厚的力量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其规模不断扩大,部队区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部队。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发展为四大野战军和五大军区,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以及西北、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原(华中)军区。在这场伟大的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与全国人民的支持参与下,经过艰苦作战,共歼灭国民党军807万人,解放了除台湾等少数岛屿以外的广大国土。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发展到550万余人。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人民解放军有26万余官兵献出了宝贵生命,有104万指战员负伤。

早期步枪瞄准镜的“黑历史”

早期步枪瞄准镜的“黑历史” 军事新闻发布于:2013-10-14 01:09:08 作者:怕冷的狗来源:腾讯军事阅读:1302次 作为传统光学的顶尖强国,德国不仅在十九世纪末缔造了实用枪械瞄准镜的开端,首次将枪械瞄准镜投入实战应用,而且横跨一百多年,他们至今仍然把持着最优秀瞄准镜的生产能力。然而德国在狙击领域的发展成就却始终没有能与其光学工业能力的地位相称,这其中既有技术发展的因素,也有其一、二战先后失败的大政治背景,不能不说是历史开的一个大玩笑。 一:望远镜与瞄准镜 人眼在理论上的分辨能力极限可以达到18-20角秒,即0.3-0.33角分。但受限制于感光细胞的分布和具体的生理结构缺陷,视力最佳的人在人眼敏感的光线波段,而且照明充足的条件下,分辨能力也只能达到1角分;如果光线条件只是一般,则下降到2角分——正常视力的人一般在3-5角分之间。更直观的说,通常情况下在90米处,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分辨长宽小于8到13厘米的物体——无论观察者怎样去集中注意力和调节眼睛。 人眼的生理结构 虽然在普通人看来这种能力已经足够了,但是一旦面临更为复杂和不利的条件,比如拂晓和黄昏等光线昏暗的时刻,以及对手刻意寻求隐蔽物进行隐藏的情况,即使是在100米以内,肉眼的观察能力和效率都会降低到令人难以接受,更不用提数百米、一千米以外。读者不妨先在谷歌地图上选定一个已知距离的标志性建筑,然后自己尝试不同条件下用肉眼观测建筑和行人的细节。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原本作为天文学家突破人类视力极限,用于观测天体工具的望远镜出现以后,很快就被运用于军事用途——而瞄准镜则是在望远镜基础上衍生的变种。

伽利略结构和开普勒结构 主流的望远式瞄准镜继承了开普勒式望远镜的基本光学原理。在最简化的模型中,开普勒光学结构由两块凸透镜组成,放大倍率由两者焦距的比值所决定。与一块凸透镜、一块凹透镜组成的伽利略式光学结构不同,开普勒光学结构在于两块透镜之间的成像是实像,所以通过在透镜间的焦点处设置分划板,便可以在视野中清晰见到分划被放大以后叠加在被观察的景物上。 开普勒本人在当时都没有意识到的是,这个特点赋予了开普勒结构非凡的工程、军事实用意义。尤其是在枪炮一类身管武器从滑膛进入线膛时代以后,弹丸不再是在身管内不断碰撞、弹跳着向前运动,既浪费了燃气能量又难以准确的命中目标;通过弹带或者弹体变形嵌入膛线以后形成的高效气密和高速旋转,使弹丸得以获得更高的初速并稳定而准确的飞行。此时人类肉眼视力极限对于观察瞄准能力的限制,已经成为制约武器射击效能的最大短板。 当人们发现在观察远处被放大的景物时,视野上还可以叠加上一些清晰的标志,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定位、测量,那么承载这种功能的光学产品与武器相结合的需求也就顺理成章的被提上日程。可以说军事上对于瞄准镜的需求出现的早而且强烈,它的实用化进程比较晚,最大的原因还是受到光学原理和制造工艺进步的时代限制。

中国军队轻武器发展史

手枪:毛瑟M1896(驳壳枪)、勃朗宁M1903、大正十四年式(王八盒子)、独撅子(民间土手枪)、国产51式手枪、国产54式手枪、国产59式手枪、国产64式手枪、67式微声手枪、国产77式手枪、国产80式冲锋手枪、国产84式微型手枪、国产91式匕首枪、QSZ92式9毫米手枪、QSZ92式5.8毫米手枪、QSW06式5.8毫米微声手枪、QSB11式5.8毫米匕首枪、QSB11式5.8毫米手枪 步枪:三八式步枪、99式步枪、中正式步枪、汉阳造步枪、八一式马步枪、莫辛-纳甘步枪、Kar98k毛瑟步枪、捷克zh-29半自动步枪、M1903春田步枪、M1卡宾枪、勃朗宁自动步枪(FN M1930)。56-1式半自动礼宾枪、53式步枪、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自动步枪、63式自动步枪、81式自动步枪、81-1式自动步枪、84式自动步枪、86式自动步枪、87式5.8毫米突击步枪、95式自动步枪(QBZ95-1)、99式自动步枪、03式自动步枪、 机枪:DP轻机枪、MG34通用机枪、布伦轻机枪、捷克式重机枪(ZB-37)、霍奇克斯M1914重机枪、马克沁M1910重机枪、捷克式轻机枪(ZB-26)、大正三年式重机枪、日本92式重机枪、民国24年式重机枪、勃朗宁重机枪、卅节式重机枪、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歪把子)、96式轻机枪、99式轻机枪、92式重机枪。53式重机枪、56式班用机枪、67式通用机枪、75式高射机枪、81式7.62轻机枪、QJY88式通用机枪、95式班用机枪。 冲锋枪:德制MP18冲锋枪、司登冲锋枪、PPSh-41冲锋枪、汤姆森冲锋枪、百式冲锋枪、M3式冲锋枪、50式冲锋枪、79式冲锋枪、64式冲锋枪、85式冲锋枪、JS9冲锋枪、05式冲锋枪、06式冲锋枪

史上十大传奇狙击手

史上十大传奇狙击手 2013年03月29日15:13 来源:人民网 美军事网站评十位“最佳射手”狙杀海盗的海豹突击队员上榜 狙击手(Sniper)原指从隐蔽工事射击的人,现在人们常常把经过特殊训练,掌握精确射击、伪装和侦察技能的射手称为狙击手。狙击手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技术,常常在一场战斗中发挥出其不意的效果,甚至在更大规模的战场上也能给敌军以巨大的心理压力。可谓“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在国内外的众多影视剧中有许多关于狙击手和以狙击手为主人公的影片。近日,美国《军事发现》网站盘点了历史上美国人心目中的十位“最佳射手”。 历史上最著名的狙击步枪 QBU88式狙击步枪:1996年完成生产试制任务,1997年首先装备驻港部队。88式狙击步枪采用5.8毫米机枪弹(重弹),有效射程达800米。 SVD狙击步枪:前苏联军队在1967年开始装备部队,除前苏联外,埃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家的军队也生产和采用SVD。SVD狙击步枪在1000米以上的距离也足以致命,最大杀伤射程3800米。 M21狙击步枪:1969年装备美军部队,越南战争后期成为美国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通用狙击步枪。现在,M21仍在特种作战部队中使用,枪全长1120毫米,最大有效射程800米。 M40狙击步枪:1966年越战开始装备美国海军陆战队,亦是其标准制式狙击步枪。枪全长1117毫米,有效射程915米。 G3/SG1狙击步枪:是一支用突击步枪拼凑出来的狙击枪。G3/SG1狙击步枪在100米~600米射程内可进行风偏和距离修正。 巴雷特M82A1: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大口径狙击步枪之一,也被广泛用作民间的.50口径射击比赛。全长1447.8毫米,最大射程1830米。 斯太尔SSG69狙击步枪:1969年该枪正式装备奥地利联邦国防军,许多国家的特种部队都装备此枪。专门执行反恐任务的奥地利宪兵突击队用SSG69可以在100米处击中一枚硬币、500米处命中头像靶、800米处命中胸环靶。

申城猎豹——武警上海总队特战大队发展史

申城“猎豹”——武警上海总队特战大队发展史 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上海生机勃勃,遍地的机遇推动了上海的经济发展和就业促进,但是改革开放也带来了复杂的治安形势。在80年代,上海发生了10.23曹爱华持枪杀人案、11.13于双戈持枪抢劫银行案和5.9涉外持枪劫持油船事件等具有典型的恶性暴力犯罪案件,造成多名无辜群众的死伤,同时国际上也发生了一些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事件。作为担负维护上海社会稳定任务的武警上海总队,意识到现有的力量不足以应对整座城市的突发事件。90年代初期,国务院决定开发上海浦东,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治安维稳需求,同时也为了更好的给浦东发展保驾护航,1990年1月,武警上海总队根据武警总部关于组建机动部队的精神指示,从第一、二、三、五和第六支队抽调若干分队和骨干,成立了武警上海总队第九支队,成为武警上海总队第一支整建制的机动力量。第九支队成立后驻守浦东,同年成立了防暴分队,也是日后上海武警特战部队的雏形。第九支队防暴分队在组建后,多次配合上海公安机关和其他政法部门完成了大型活动安保、重要目标警卫、武装押解和抓捕处突的任务,在2001年的上海APEC峰会安保上首次展露头角。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震惊中外的9.11恐怖袭击事件,造成了2996人遇难,这次事件对于同属特大型城市的上海敲响了警钟,大城市反恐成为上海武警的新课题。2002年,武警上海总队决定在第九支队成立特勤部队,对外称武警上海总队反恐怖中队,代号“猎豹”,寓意着这支部队能够像猎豹一样迅猛顽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恐怖事件。 图为2002年,猎豹突击队在成立仪式上,队员身着的是空降兵的城市迷彩和黑色防弹背心,手握79轻型冲锋枪 图为早年第九支队反恐中队设计的一个标志,比较奇葩的是CAPF英文缩写后边用的确实拼音缩写(上海反恐) 在成立后不到一年,第九支队反恐中队初露锋芒。2003年10月的一天,时任反恐中队班长的赵存足带领特战队员在浦东陆家嘴地区进行武装巡逻,突然接到指令,要其迅速赶往港城路一居民小区,协助公安部门抓捕一伙藏匿的“东伊运”恐怖团伙成员。到达现场之后,赵存足带领特战队员仔细勘察地形环境并对屋内嫌疑人进行侦察,随后看准时机强行突入,屋内的6名恐怖分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特战队员和公安特警逐一控制,随后还当场搜出了3支雷管、10公斤炸药和6把砍刀。反恐中队的首战告捷,证明了他们的作风顽强和扎实的军事技能。2005年2月,2名湖南持枪杀人犯逃窜至上海闵行区被发现,开枪拒捕,反恐中队第一时间出动,配合公安特警当场抓获一名嫌疑人,再次展示了他们过硬的素质。 图为现任反恐中队中队长的赵存足带领特战队员训练,他在去年荣获第17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提名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