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霍去病形象

《史记》霍去病形象
《史记》霍去病形象

论《史记》中霍去病的形象

学生:史志红

指导教师:陈大利

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

摘要:霍去病是西汉着名将领,他的一生短暂而辉煌。后世无数热血男儿视他为偶像,文人墨客更是将他的形象反复渲染。作为霍去病形象的发端,《史记》中所塑造的霍去病形象,是最接近于现实的霍去病。本文就是依托《史记》中关于霍去病的相关描写,试图还原最真实的霍去病。本文分析了《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霍去病的形象特质,着重讨论司马迁笔下霍去病的主要特质。通过霍去病与卫青、李广的形象对比,讨论司马迁未明书的霍去病的形象特征,并通过分析司马迁塑造霍去病形象时所用的艺术手法,为我们揭示一个比较丰满的霍去病形象。

关键词:史记;霍去病;卫将军骠骑列传;人物形象

O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Huo’s image

Student: Shi Zhihong

Instructor: Chen Dali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hinese and the media Abstract:Western Han Dynasty Huo was a famous general, and his short but brilliant life. Later, as his numerous blood man named idol, men of letters is the image of his repeated exaggeration. Huo image as the originator, “Historical Records”Huo shaped by the image, Huo is closest to reality.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Historical Records” in the description on the related Huo, Huo trying to restore the most rea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Records?Health General Biography hussars” Huo’s image in the character of Huo focus 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Sima Qian. By Huo and Wei Qing, Guang image contrast, to discuss the book Sima Qian Huo unknown image features, and by analyzing Sima Qian Huo shaping the image of artistic technique used when, as we reveal the image of a rather plump Huo. Keywords:Historical Records; Huo; Methodist General Biography hussars; characters

引言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西汉着名军事将领。他出生在河津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西南),父亲是县里的衙役,在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家里当差,母亲也是平阳公主家的奴婢。霍去病从小就生活在平阳公主府的下层人之中,生活贫苦,但他胸有大志,刻苦学习骑马、射箭、格斗等军事技能。后来,霍去病家族出了一位显贵—卫子夫。她是汉武帝宠幸的皇后,大将军卫青的姐姐,也是霍去病的姨妈。但是,显然卫青对霍去病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正是因为他,霍去病才得以步入军旅并建立了不朽的功业。他是无数后世青年的偶像,他年少成名,战功赫赫,作为一个少年英雄的形象而深入人心。”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李白一首《胡无人》,?让人于千载之下犹能想象出霍骠姚的虎虎生气。

一、《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霍去病的形象特质

作为霍去病形象的发端,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及相关章节中,司马迁为我们描绘的霍去病都具有哪些特质呢?

(一)功业观:”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报国情怀

“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这应该是司马迁对霍去病少有的赞赏之笔。它充分体现了霍去病的报国情怀。这短短的八个字,因为出自霍去病之口而言之有物、震撼人心,刻在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霍去病生为奴子,长于绮罗,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

霍去病是汉武帝亲自培养、一手提拔起来的。他对霍去病的宠信,似乎超过了所有的大臣。这其中固然不乏裙带关系和私人感情的因素,而最根本的原因,却是因为霍去病具有一种强烈的忠君报国精神和奋发有为的气势。所以”由此上益重爱之”。从某种意义上说、霍去病正是因为具有为国忘家的高尚品格,才能够屡建奇功。

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的”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千载之后,世人仍然遥想少年大将霍去病的绝世风采,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倾倒,为他那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热血沸腾。

(二)荣辱观:狭隘的家族荣辱观

这主要体现在霍去病射杀李敢的事件上,”(李敢)乃击伤大将军。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李敢是李广的儿子,在李广因失期自杀后,他认为卫青是他间接的杀

父仇人,于是将卫青打伤。这件事被霍去病知道后就变得不可收拾,霍去病不顾同袍之义将李敢射杀。

霍去病所处的时代是个十分看重家族血缘关系和家族荣誉的时代,这是形成汉王朝统治集团内部门阀之争的重要因素之一。霍去病毕竟和卫青是甥舅之亲,李敢这样做,是对霍去病家族的挑战,同时卫青也是霍去病少年时的偶像,霍去病步入军旅卫青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因素,当李敢打伤了卫青,家族的荣誉和少年的偶像情节使霍去病丧失了应有的理智,于是霍去病在陪汉武帝到甘泉宫打猎,李敢、霍去病同为扈从时射杀了李敢。本来卫青已不追究被李敢打伤的事情,但是感觉受到侮辱的霍去病如此任性而为,只能用狭隘的家族荣辱观来解释。这件事没有谁是赢家,卫青由此被认为是李广之死的主要责任人;李敢身死;霍去病不仅因此招致骂名,更在这件事不久即死去,他的死也因为这件事更添了一层迷雾;甚至是汉武帝,也因为偏袒霍去病而招诸多议论。

(三)道德观:以”忠”为中心的道德体系

司马迁在《史记》中涉及了极为广泛的道德范畴,可以说是全方位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民族道德和道德观念。社会伦理、君臣、父子、夫妇、朋友等各种人际关系,荣辱、生死、爱国、礼让、忠义、孝锑、诚信等各种人生观念”在《史记》的人物身上均有体现。而”忠”是霍去病道德体系的中心。这个”忠”是对汉武帝的忠。”太史公曰:苏建语余曰:‘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愿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择贤者,勉之哉。大将军谢曰: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骠骑亦放此意,其为将如此”。司马迁借苏建之口点出了霍去病的”忠”。霍去病对招揽门客并不感兴趣,这与他的”忠”是分不开的。充分尊重汉武帝的权威,尽一个人臣的本分。

(四)秉性气质:不羁、勇猛、创新

霍去病的不羁,不是恃宠而自骄、不是挟功以自傲,那是他骨子里最深刻的气质,是他对自己的认同与自信。汉武帝曾经有心教他学习《孙子兵法》和《吴起兵法》,但霍去病却说:”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结合他的战功看此言不虚,但是连汉武帝的账也不买,可见其的不羁

“勇猛”是霍去病给人的另一个主要的观感,这个”勇猛”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霍去病具有超乎寻常的英雄气概。说他”有气敢任”,即不避艰险,勇挑重担,英武果敢。从其作战经历可知,霍去病打仗有两大特点,一是敢于冒险,二是凶

狠顽强。前者是说他敢于孤军深入,又经常是冲杀在前。例如,他为骠姚校尉时,”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霍去病此战斩敌2028人。已是自己所率兵士的3倍弱,当时与之交战的匈奴军人数肯定要多于此数)。又如,元狩二年秋,霍去病将兵迎接欲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匈奴军众”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局势十分混乱。霍去病当机立断,率先”驰入”匈奴军中,”得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控制了局势。由此可知《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所记霍去病作战”常与壮骑先其大军”之言不虚。后者是说霍去病敢打硬仗、恶仗。元狩二年第一次出征河西时,霍去病仅率骑兵1万人,孤军长驱直入。历经艰险,”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杀敌数千。回师途中又以骑兵与敌”合短兵”鏖战于皋兰山下,虽然获胜还朝,但汉军”师大率减什七”,损失过半。这场战役进行的是何等艰苦与激烈,自可想见。

其次,霍去病绝不是只有意气之勇的匹夫,而是一员既勇且谋、能够决胜千里的战将。前引霍去病”不至学古兵法”语虽不无偏颇,但从中也可约略看出他的为将之道,这即是不拘泥于习俗常规,重视战前的”方略”即谋划,同时又注意根据战场实际而随机应变。霍去病非常善于运用骑兵集团在沙漠、草原地带机动作战,他可以指挥骑兵进行短程奇袭。也可以指挥骑兵进行长距离、大规模的正面进攻,可以用骑兵打运动战,也可以用骑兵打遭遇战,表现出良好的战术素养和高超的临战指挥艺术。

霍去病的创新体现在他对战术的创新上。汉武帝在漠北之战后褒奖诏书有这样一段”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粥之士,约轻赉,绝大幕……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取食于敌,逐行殊远而粮不绝”。霍去病部清一色的轻骑兵,高速、突然、攻击力强,往往使对方措手不及。霍去病正是利用轻骑兵机动性好的特长,打破了汉军传统的呆板攻防战术,从而控制了战场主动权,它常以速度形成相对的军事优势,突然接近敌人,以迂为直,避实击虚,扩大战争空间,并从敌方获取给养,节省兵力兵器,加速战争进程。这就使霍去病所营造的战场,完全是一种飓风式战场,农业时代的”闪击战”。?

后人对霍去病的仰慕和喜爱的情结,不光是对霍去病这一形象的认同,更重要的本质内容其实是对尚武精神的推崇与向往。所以霍去病打的战役是汉民族战争史中最为荡气回肠的,他的胜利已不单是几次对外战争的完胜,更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的丰碑,整个汉民族为之骄傲,它鼓舞感召着一代一代的汉族儿女,他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更让无数豪杰血脉贲张。正因为如此,霍去病成为了古代士人与将领共同偶像,人们竞相歌咏他、崇敬他、热爱他,自古至今延绵千年。

二、《史记》中霍去病与卫青、李广的形象对比

说到霍去病,不得不提汉武帝时期另外两位名将—卫青、李广。同为一时名将但他们的遭遇、气质、性格却相去甚远。从中我们也可看到霍去病的更多特质。

(一)不惜人力、不爱士卒

霍去病”少而侍中,贵,不省士”。这可能是他不惜人力、不爱士卒的根源。霍去病年少得志,十六岁即随卫青第一次外出征战,战争的残酷早早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印记。他也深知若要获取胜利需凭借的就是人力、士卒。所以在他的心里士卒便成了工具,胜利的条件。霍去病”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塌鞠。事多此类”。一个”事多此类”便将霍去病这方面的不足做了一个深刻的批判。对于李广和卫青,司马迁在这方面给与了高度的评价。李广仁爱士卒,出征打仗时,碰到缺食少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对士卒可谓关怀备至,体贴入微。而卫青”于士卒有恩”。都与霍去病形成巨大反差。这也是司马迁对此三人评价不一的重要原因。

(二)专宠

霍去病与卫青、李广相比,更得汉武帝的喜爱,甚至可以说是”专宠”。”大将军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自是之后,大将军青日退,而骠骑日益贵”;”由此上益重爱之”。司马迁很少用如此详尽的叙述来描写某个人的受宠。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汉武帝派霍去病出战时,给他精壮的士卒、兵马,漠北之战,本来是计划霍去病攻击匈奴单于的主力,但是由于情报错误,霍去病的对手变成了匈奴左贤王部。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在长安病逝,年仅23岁。汉武帝特命陪葬茂陵,把他的墓冢建成巍峨的祁连山形状,墓前陈列”马踏匈奴”等大型原雕石刻,以表彰他远征匈奴的丰功伟绩,并谥予他景桓侯的封号。出葬之日,命归降的匈奴将士身着黑衣黑甲,在长安至茂陵的道路两旁列成几十里军阵,为霍去病送葬。对于霍去病的幼子”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汉武帝准备把他培养成将军。反观,卫青、李广,遭遇就完全不一样了。

司马迁给出卫氏家族的结局时说”自卫氏兴,大将军青首封,其后支属为五侯。凡二十四岁而五侯尽夺,卫氏无为侯者。”卫青在霍去病死后,也再没有领军出征,虽然汉武帝仍频繁对外征讨用兵,如对西南夷、南越、朝鲜等,但是卫青却没有再出现在汉代的战争历史中。虽说不能就此肯定汉武帝对他的不信任,但作为汉军统帅的他,被限制却是不争的事实。

李广的遭遇则能算得上是个悲剧。武帝时,李广已可算是三朝名将了。汉文帝就评价

他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然而,李广历仕三朝终究没有封侯,却落得个横剑自刎的下场。元狩四年,汉武帝以李广为前将军,与卫青、霍去病一起出击匈奴。司马迁写到:”卫青阴受上戒,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卫青又想让新失侯的公孙敖立功,故徙李广出东道。李广军因无导,没能和卫青军准时会合。卫青使长史急责李广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这里司马迁给出了李广遭遇的原因,竟是汉武帝认为他”数奇”,也就是说他一向不走运。李广死后,他最疼爱的小儿子李敢也因此将卫青击伤,后被霍去病射杀。一代名将如此遭遇令人扼腕。

(三)骄傲、冲动

这两方面是指霍去病处事方面的特质。霍去病他的骄傲是建立在”少而贵”和他的功绩上的,从十八岁为天子侍中,一直到掌管全国兵马的骠骑将军,这种骄傲一指存在,这可能也是司马迁不喜欢霍去病为人的另一个原因。司马迁描写到: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按道理来说,卫青的门下霍去病不该接纳,但是,霍去病不仅接纳了这些背叛卫青的故人门下,而且还授予他们官职,这就是他的骄傲之处。从军五年,终于取得了比他年少时的偶像卫青更大的功劳和更多的认同。

霍去病的冲动可能源自他年少时的轻狂与不羁,《三王世家》开头就写到;”大司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本来立太子、谏言不是霍去病的职分,但他开头这么一句”陛下过听”就将他当时的冲动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卫青、李广在处事方面就显得圆滑低调许多。

卫青为人大度、仁善退让、谦和谨慎、礼贤下士。”苏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自归青。青问其罪正闳,长史安,议郎周霸等:‘建当云何?’霸曰:‘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闳、安曰:‘不然。兵法”小敌之坚,大敌之禽也”。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尽,不敢有二心,自归。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大将军曰:”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间,无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于境外,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是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军吏皆曰‘善’”。卫青并没有简单的将作战失败的裨将一斩了事,作为主帅将立威与斩将不划等号,这是他大度、仁善的体现。

卫青因功当上大将军后,苏建曾向卫青建议,让他招纳一些名流之士,以提高他的威望。但卫青却说”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这也正说明了他的谦虚谨慎,不妄自

尊大。随着卫青地位尊宠,”公卿以下皆卑拜之”,独汲黯分庭抗礼,”长揖不拜”卫青非但不为此不满,反而更尊汲黯之贤。后来李广失道自刎,其子李敢击伤卫青,卫青也不计私怨,并且匿讳击伤之事,确有大将风度。

需要指出的是,司马迁对这三人的描写,就文学角度看,并没有给予相同的审美观照。对于李广,写得千载之下仍英风如在。司马迁是以无限同情和无限赞赏的笔墨来写李广的传记的,他把对李广的喜爱和对统治者的愤恨隐含在字里行间,读来不禁使人扼腕。对于卫青,司马迁虽颇多微词,认为他”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称也”。但也认为卫青具有身先士卒、关怀下属等品质。对于卫青所指挥的漠北之战,司马迁还是写得相当精彩的。”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等诗作,其作者就是受到司马迁对漠北之战描写的影响。但是对于霍去病,司马迁的态度就只是实录而已,霍去病的战功多是汉武帝的褒奖诏书来显示,并没有具体描述他在战场上的军事指挥艺术。当代史家倪世雄盛赞霍去病道:”西汉的霍去病就是中国古代的巴顿,和巴顿一样,为战争而生、为战争而死。……其用兵来如急雨,去如狂飙,犁廷扫穴般驰骋往来于匈奴腹地数千里,如入无人之境,其用兵每战必胜,已经达到出神入化之境界。”①霍去病罕见的军事天才竟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审美观照,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缺憾。

三、《史记》塑造霍去病的手法

明代茅坤在《史记钞》中说:”司马迁写人物,言人人殊,各得其解,譬如善写生者,春华秋卉,并中神理矣”。《史记》中的霍去病千年以后读来仍觉虎虎生风、朔气逼人是与司马迁不拘一格、精心设计的塑造人物的方法密切相关的。

(一)互见法的运用

互见法是《史记》的独创。在不同文章中记载同一件事情时,往往采用互见法。所谓互见法,就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运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更主要的是可以使人物形象具有完整性,在人物的本传中叙写其主要事迹,展示其主要特征,而在其他有关人物的传记中补写出人物的次要经历,表现其次要特征。因为《史记》是以人物传记为主的,同一件事情要出现在不同的传记中,为了避免重复而又能把事件叙述清楚,司马迁创造性地在不同的传记中从不同的角度叙述同一件事情,既避免了重复,又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完整、真实,这样就使《史记》既有了历史的可信性,又有了文学的可读性。互见法还使叙事更为简练,人物的善恶成败的评定就留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匈奴列传》中关于霍去病的记述不过百字,所列都是霍去病对匈奴作战的战果,体现了这位将军的赫赫武功,而在《卫将军骠骑列传》及《平准书》中人们看到了这些战果后面汉王朝付出的沉重代价。”两军之出塞,塞阅,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而复入塞者不满三万匹”。”于是大农陈藏钱经秏,赋税既竭,尤不足以奉战士”。霍去病的开疆拓土带来的不仅是胜利,也带来了国力的快速损耗。于是漠北战后”是时财匮,战士颇不得禄矣”。了解了这些,才能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对于霍去病的评定也就了一抹灰色。

(二)突出霍去病的主要经历

恩格斯说:”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②人的活动构成了历史的进程。在《史记》之前,历史的记录者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从商周时期的记”天、地、君”,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记言记事,史书大致只是记录历史的提纲,无法展现历史人物具体生动的活动,也体现不了历史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形象面貌。《左传》、《国语》虽然把历史事件表现得更加生动但仍没有摆脱记言记事这个中心,因此,即便有些人物的形象性格鲜明但却依附于历史事件,这大大影响了人物形象的完整度。《史记》以人物的传记为中心,在内容上,能很自然的将人物的姓名、出身、爵位、经历等交代出来。《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没有成为霍去病生平的流水账,司马迁非常注意突出他的主要经历,并加以选材,以此来描绘人物的传奇人生,又表现出人物的精神气质。

霍去病短暂的一生却建立了不朽的功业,而《史记》正是抓住了这点,使霍去病这个形象,在后人读来依然为之神往。霍去病六出北疆,《卫将军骠骑列传》均将其功绩列出并总结道:”最骠骑将军去病,凡六出击匈奴,其四出以将军,斩捕首虏十一万余级。及浑邪王以众降数万,遂开河西酒泉之地,西方益少胡寇。四益封,凡万五千一百户”。霍去病传奇人生便由此展现,六次出击匈奴,斩捕匈奴十一万,降伏数万。开辟了河西、酒泉这片汉王朝的新地,减少了西北边陲匈奴的危害。同时,一个”最”体现了司马迁给他的功绩以客观、公正的评价。也展现了霍去病的独一无二。

(三)细节的描写与合理想象

《史记》五十二万言却要写三千年的历史与主要历史人物的事迹,篇幅的相对有限与内容的包罗万象形成尖锐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司马迁的方法是宏观上突出人物的主要经历,微观上则精选典型事例,精选最能表现人物的细节并加以合理的想象。以小见大本来就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以有限的细节透视丰富的人物、以合理的想象阐发人物是这种手段的最有效执行者之一。所以《史记》当中的这个特点的形成并不是偶然,而是文

学艺术的必然要求。它符合文学要反映生活的客观规律,能够深刻的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还能解决内容与篇幅的矛盾。

《卫将军骠骑列传》也能很好的反映出这个特点。这篇列传大部分篇幅写的是两位将军的征战过程,能表现霍去病性格、形象的却只聊聊数句或是人物的对白、独白。讲霍去病的不羁只一句: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便已言尽。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率一万精兵,在河西走廊一带转战五个匈奴的属国,杀了匈奴的折兰王和卢胡王,生擒浑邪王子和相国、都尉,斩获八千多首级,最重要的是缴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而就是这一细节,突出了霍去病的战功卓着。祭天金人是一种用于祭祀上天的铜铸人像,在匈奴的地位相当于夏王朝铸造的九鼎,被视为国家政权的象征,成为国之重器。秦朝统一后,九鼎不知所踪,秦始皇在泗水还派了一千多人下水打捞过周鼎,却一无所获。祭天金人也是这样的重器。从汉武帝将祭天金人郑重其事地供奉在甘泉宫里就可以看出对这件重器的重视程度。甘泉宫传说是黄帝升仙之地,好神仙的汉武帝建此宫专用于祭祀,在汉武帝一朝地位十分显赫。祭天金人之贵重可想而知。而霍去病此战功绩也就不言自明。

《史记》”实录”着称于世,”不虚美,不隐恶”,但它不可能事无巨细,全部写来,司马迁所用的是一方面抓住传记人物的主要事件,从大处着眼,树立人物的基本形象,但为了取得生动逼真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又从生活细节上进行虚构,使人物形象十分丰满,有血有肉。选择大事,描写细节用重大的社会活动、重大的历史事件来表现人物的形象,固然是重要的,但也并非抓此一点不及其余。传主生平的一些细节甚至琐事、小事在写传时也应给予注意,因为这些看似无关宏旨的材料,如果运用恰当可有助于展示人物的更全面的形象。

(四)对比烘托法

对比烘托法是《史记》描写人物最常用的方法,这样一方面能显出优劣高下,另一方面还能将不好明书的观点巧妙的传递出来。与卫青、霍去病的对比,突出了李广的不幸遭遇和仁爱士卒。要深刻理解《李将军列传》的内容和司马迁写此传的用心,应该将之与《卫将军骠骑列传》结合来看。李广出身寒微,完全靠善射和英勇征战而升为将军。卫青、霍去病他们的升迁是那么频繁和迅速,甚至卫青的孩子还在襁褓之中就被封了侯,这不能不说是因为他们是外戚的缘故。李广仁爱士卒,出征打仗时,碰到缺食少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对士卒可谓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可是霍去病却不是这样,士卒忍饥挨饿他照样蹴鞠玩乐,将自己吃不完的美食整车倒掉。这样人物的一些品

质高下立见也将作者不好明写的观点传达了出来。

(五)典型场面的描写

《史记》的写人叙事善于营造矛盾冲突尖锐、集中的事件和典型场面,在混乱的时势背景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人物活动的场面变成一幕幕精彩的戏剧,直观的呈现出人物的气势神韵。《史记》中众多人物的形象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之下被人传诵,成为经典。如将相和、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等等。

《史记》写出了许多被读者称道不衰的战争场面。作者之所以要写战争场面,除了要为读者展示大战的真实场景之外,更主要是通过战争场面来写人。对于霍去病最典型的场面描写莫过于元狩二年秋降伏匈奴浑邪王:”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骠骑乃驰入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渡河,降者数万,号称十万”。这一段描写点出了霍去病的”勇”、浑邪王的”惊”、匈奴部众的”惧”。在乱军中能有几人这样来去,如若不是霍去病,汉军受降不成恐怕还会遭受很大损失。场面描写往往是矛盾冲突的结节点,有时同一矛盾纠葛涉及人物众多,而作者为了腾出手来对所有在场人物一一进行描写,便不得不让时间作短暂的”停驻”,从而进行横向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在场面描写中,人物显得更立体,更灵动。

结语

《史记》中的霍去病形象,并不是以前人们认为的一介武夫或者是汉武帝的”鹰犬”,相反,司马迁在表现这一人物时也投入了相当的心血。《史记》中的霍去病是有血有肉的,由于他为人”少言”,在表现他的形象时就需要有更多的考量。今天我们能看到霍去病这一形象,还是要感谢司马迁,因为是他,才让两千年后的我们感受到一个横刀立马、所向披靡、却又年少轻狂的霍去病。

注释:

①/2005.03.04.

②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869.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 中华书局,1959.

[2]王冉冉.史记讲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汪耀明.挥笔传神:《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写人艺术谈[M]学林出版社, 2005 .

[4]张桂萍《史记》与中国史学传统[M]重庆出版社 2005 .

[5]傅斯年等着;过常宝,刘德广主编;魏荣选编.名家品史记[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

[6]池万兴着.《史记》与民族精神[M]齐鲁书社,2009.

[7]逯耀东着.抑郁与超越:司马迁与汉武帝[M]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8]王强着.史记汉史人物讲读[M]巴蜀书社,2008.

[9]钟华编.史记人名索引[M]中华书局,1977.

[10]李铁红.性格决定一切:读《史记》品历史人物性格成败[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11]梁启超等着;韩兆琦等选编.《史记》二十讲[M]华夏出版社,2009.

[12]清·吴见思着.史记论文;史记评议[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10 .

[13]杨树增着. 史记艺术研究[M]学苑出版社, 2004 .

[14]韩兆琦着.史记精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15]俞樟华着.史记艺术论[M]华文出版社,2002.

[16]张大可等选编.史记研究集成[M]华文出版社,2009.

[17]赵征.《汉书·卫青霍去病传》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异文比较[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2008,11.

[18]王洪禹.简析《史记》的人物塑造[J] .阅读与鉴赏:教研,2009,10.

[19]孙建英.《史记》人物魅力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12.

[20]王次梅.《史记》传记人物悲剧论略[J].北方论丛,2005,5.

[21]陈鑫.《史记》中的人物形象[J]理论界,2005,10.

[22]江君张玉春.《史记》人物容貌品评与人物形象类型化刍议[J]贵州文史丛刊,2008,1.

[23]田劲松.论《史记》生命主题的表现形式[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7),3. 致谢

为期多月的论文终于截稿,虽不是特别深奥的研究,却也是颇费脑力和体力,也属不易。这篇论文得以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陈大利老师,陈老师自始至终对我耐心教导、循循善诱,方使驽钝之才茅塞顿开。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陈老师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严谨求学的工作态度令我折服;在他的指导下我不仅增长了专业知识,还深刻领悟到学术之外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其次我要感谢大学四年来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你们的鼓励和帮助是我巨大的动力!谢谢你们!

史记人物分析

《史记》是一部史学名著,又是一部文学名著。前面介绍先秦历史著作时,我们说这些历史著作中包涵着或多或少的文学因素、文学成分;而对于《史记》,这样说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史记》的写作,具有文学方面的动机,所以这一部史书本身,就兼有文学的性质。 司马迁本人,是有着浪漫的诗人气质的。从《报任安书》和《史记》中,处处可以看到他富于同情心、感情强烈而容易冲动的性格特点。他由李陵事件而遇祸,也是一场性格的悲剧。因为无论从私交还是从官职来说,他都不负有为李陵辩护的义务。西汉末的扬雄说:“子长多爱,爱奇也。”(《法言》)也是看到了司马迁浪漫的诗人气质。 《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写作的目标,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这不仅意味着总结历史、记载史实,而且也意味着通过大量历史人物(其中有许多是作者同时代的人物)的活动,形象地反映和推究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人类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困境。这些也正是文学的根本目的。只不过《史记》作为历史著作,在虚构方面受到较多的限制。 《史记》还具有抒发情怀的目的。《报任安书》中,把《周易》、《诗经》、 《离骚》等等,归结为“大抵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由此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这种说法不一定完全符合于他所列举的古人著述的实情,但完全符合于《史记》的实情。《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处处渗透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内心的痛苦和郁闷,这就是我们千年之下读《史记》仍不能不为之感动的关键。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者也正是从这一点着眼的。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史记》使用了大量的文学手段,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成就。以下,我们从它的叙事艺术、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和语言艺术三方面加以介绍。该说明,《史记》的核心部分——本纪、世家、列传,基本上由人物传记构成,它既有很强的故事性、戏剧性,又通过这些故事来塑造人物形象。所以,所谓叙事艺术和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本来是无法一分为二的。只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先从总体上分析《史记》叙事的方式和艺术特点,然后再分析它如何塑造人物。 在《史记》以前,中国的叙事文学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历史著作中已有颇为庞大的战争场面的描写和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的叙述,其中也包含不少 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为《史记》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先秦史家的主要兴趣,还在于首尾完整地记述历史事件,并通过这些事件来表达政治和伦理评判,其叙事态度主要是史学性的。司马迁则除了记述历史事件以外,具有更强烈的要努力再现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场景和人物活动的意识;除了政治和伦理评判以外,具 有更强烈的从多方面反映人类生活的意识。所以他的叙事态度,有很明显的文学性。 《史记》的叙事方式,基本上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司马迁作为叙述者,几乎完全站在事件之外,只是在最后的“论赞”部分,才作为评论者直接登场,表示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为自如地展开叙述和设置场景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但是,所谓客观叙述,并不是不包含作者的立场和倾向,只是不显露出来而已。通过历史事件的展开,通过不同人物在其历史活动中的对比,实际也体现了叙述者的感情倾向。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寓褒贬于叙事之中”。这种含而不露的褒贬,是经由文学的感染来传达的。 为了再现历史上的场景和人物活动,《史记》很多传记,是用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故事构成的。如信陵君的传是由亲迎侯生、窃符救赵、从博徒卖浆者流游等故事构成的;廉颇和蔺相如的传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等故事构成的;孙武的传主体是吴宫教战的故事;孙膑的传包含教田忌赌马、马陵道破杀庞涓等故事……。这种情况非常普

浅论《史记》人物形象

浅论《史纪》人物形象塑造的特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申艳丽 准考证号:050204100323 【内容提要】:《史纪》开我国纪传文学之先河,它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很有特色。本文主要从人物描写的方法、互见法的运用、突出人物形象的崇高美和司马迁的圣人情结等方面来分析《史纪》人物形象塑造的特色。 【关键词】:《史纪》互见法崇高美圣人情结. 【正文】《史纪》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给人们展现了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它是一曲英雄的颂歌,更是一部英雄的传奇,《史纪》之所以流传千年而不衰,除却其史学价值之外,其浓郁的文学色彩更是带给读者心灵的慰藉,西楚霸王所表现出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情,拨动每位读者的心弦,而兵败垓下是的苍凉及霸王别姬是的柔情,则带给我们一丝丝的惊讶,表面豪放霸气的项羽也有鲜为人知的一面。开创汉代百年基业的刘邦,其神秘色彩在司马迁笔下戛然而止,《史纪》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真实的刘邦。司马迁以一个伟大史学家海纳百川的心胸还原了历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小人物荆轲第一次在司马迁笔下登上正史的大雅之堂,综观《史纪》全书,不管是震铄古今的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家喻户晓的名臣如管仲、晏婴、萧何、张良;百战百胜的名将如白起、赵奢、廉颇、韩信;还是侠义型的有鲁仲连、荆轲、郭解,他们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史纪》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达到了入木三分的程度。所以鲁迅先生曾称赞《史纪》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毫不过分的。总所周知在特定的年代,特定的时期,敢于说真话,敢于坚持真理,不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遇,通古今之风云成一家之言”的气度,更是让人折服。《史纪》中,看不见封建正统观念,甚至对同时代的汉武帝,司马迁也毫不留情地进行了批判。《史纪》中所展现的人是真正的人,复杂的人,有个性、完整的人。从总体上说,《史纪》人物形象具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个性鲜明三大特点。 我认为,《史纪》人物形象塑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史记》悲人物形象分析及其精神解读

《史记》悲剧人物形象分析及其精神解读 主讲人:曾尚兰 教学目的:1,通过对《史记》这部史学、文学著作的介绍使学员了解走近《史记》,引起学员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与关注; 2,通过分析《史记》悲剧人物形象及其内在精神,使学员产生共鸣,并从这些人物身上获得一些人生、为官、 做人方面的启示。 教学重点:第三、四部分,通过对悲剧人物形象的分析揭示其内在精神意蕴及其对现实的启示作用。 教学难点:1,在对悲剧人物形象分析时,如何使课堂有趣味性、故事性; 2、如何深入浅出地揭示悲剧人物的精神意蕴及其对现实 的启示,使学员易于理解、能学有所得。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设置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语:《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史学、文学著作,二十四史之首。《史记》记载了许多人物,其中有一类,他们的人生遭受了许多挫折、不公正的待遇,以至于他们或人生理想不能实现,或被逼走向生命尽头。这样一类人物,尽管他们命运坎坷,但是他们在困境中迸发出来的顽强抗争的精神却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他们也因此流芳

千古。这到底是怎样一群人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人生,感受他们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 一、《史记》及其作者介绍 (一)司马迁生平事迹 1、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汉武帝时任郎中、太史令、中书令。他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 2、人生经历:少年受业、壮年游历、晚年获罪 司马迁的人生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史记·太史公传》中记载:“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在史官家庭中长大,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他的广泛阅读和遍布南北的游历,既为他写史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也使他在读书与壮游过程中萌发了写史的念头。父亲的临终嘱托更使得修史成为司马迁的神圣使命。所以,司马迁修史的最初目的与其父亲的宏愿是一样的:载“明圣盛德”、述“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写史的动因,之所以修史,为的是给西汉及前代历史作总结,颂扬圣君贤臣的德行功绩,是润色鸿业、歌功颂德的自觉行动。但是晚年的李陵之祸改变了他的人生。 李陵之祸:公元前98 年,李广的孙子李陵随贰师将军李广利

史记人物形象分析

史记人物形象分析 《史记?刺客列传》是唯一一篇记录刺客事迹的史书文章,记录了春秋战国时期五个不同的刺客以及他们的刺杀事迹。司马迁也是唯一一位将刺客列入史书的史官,因此,《史记?刺客列传》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既然司马迁把这5个刺客同列入一个类传中,除了他们都拥有刺客这个身份以外,他们五个应该还拥有共同的形象特征和精神特征。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必然也会有异于其余四人的个性特征。本文将从五个刺客的形象入手,着重分析他们共同的形象特征以及各自独特的形象特点,并且简要概述在这些形象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特征和对后世的影响。 一、刺客形象分析 (一)有勇有谋,有情有义的共同刺客形象 1.“士为知己者死”的情义 《史记?刺客列传》中的五个刺客,他们行刺的最根本的动机都是对“义”的履行,如豫让所说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他们冒着死亡的风险进行刺杀行为,原动力就是“义”。而这里所说的“义”,是一种“基于一定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的人际关系的准则”。1,即当对方给予自己一定的物质待遇以及精神上的尊重和能力上的肯定,自己也应报答对方。“义”是刺客个人情感的体现,具体描述为讲义气,有情有义。 五个刺客都是重情义之人。曹沫作为鲁国将领,虽然“与齐战,三败北”,但是鲁庄公“犹复以为将”。曹沫与鲁庄公的关系就是“君

臣知遇关系”2。曹沫劫齐桓公,除了为了鲁国国家利益,还出于对鲁庄公知遇之恩的一种回报。同样的,在伍子胥向公子光引荐专诸以后,“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当然,专诸为公子光刺杀王僚,应当是有一部分原因是物质上的回报,但是“善客待之”除却了物质上的回报,还有精神上的尊重。 2.视死如归的勇敢 刺杀是一种高危的行动,常常以生命为代价,除了曹沫,其余四个刺客都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因此,要成为一个刺客,视死如归的勇气和勇猛高超的武技都是必须的。 除了豫让,其余的四人并没有选择诸如毒杀的方式,而是选择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直接的刺杀,而且选择的武器,不是刀,不是剑,而是匕首;刺杀的动作不是劈,不是砍,而是刺。“唯‘刺’的时候,身体门户大开,全力以赴,‘刺’让刺客们的刺杀举动有了一种一身博人的壮烈情怀。”3在最初选择刺杀工具与方式的时候就已经体现了他们的“勇”了。 于荆轲,司马迁着了更多的笔墨在他身上。一段经典的易水送别,营造出了一种悲剧氛围,用于塑造一个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勇往直前的英雄形 象――荆轲。同时,荆轲在太子丹欲先遣秦舞阳之时,叱太子“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的话语中,也体现出荆轲之勇猛。在刺杀失败后,荆轲“倚柱而笑”,面对刺杀失败,面对即将来临的

浅谈《史记》中的人物塑造

摘要:中国典范的传记文学著作《史记》的写人艺术:一是将人物放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去表演,将人物置于时代和生活的环境中去描写;二是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的场面中写人;三是用典型的细节来写人,旨在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四是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五是运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传记文学;史记;人物描写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在“本纪”、“世家”和“列传”中所写的一系列历史人物,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的见识,而且通过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活动,生动地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此,两千多年来,《史记》不仅是历史学家的学习典范,而且也是文学家学习的典范。鲁迅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在文学上最伟大的成就是它那形神兼备、跃然纸上的人物描述,开拓了我国传记文学作品的先河。它的成功在于采用文学手段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丰满灵性的人物形象。其所记载的人物形形色色,众态纷呈;其所刻画的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司马迁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将人物放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去表演,将人物置于时代和生活的环境中去描写;二是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的场面中写人;三是用典型的细节来写人,旨在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四是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五、运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将人物放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去表演 传记文学的写人,只有打上时代的烙印,才显得深刻丰满。《史记》中的伍子胥,作者就是把他放在吴越之争的历史大背景下来展示他的激昂形象。他不怕背不忠不孝的罪名,借吴兵报父兄之仇,鞭楚平王之尸。当伍子胥在吴国受谗言陷害,被赐死的时候,他再一次发出了复仇的抗争。他仰天叹呼,数落吴王夫差的背德,“听谀臣言以杀长者”(《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这和写项羽抗争“天亡我”是一个笔法。不同的是伍子胥不是把头颅砍下来送给敌将,而是告诉家人,“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扶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说完伍子胥也自刎而死。同一死法.而艺术形象截然相反。伍子胥喷发的是复仇的火焰,即使死了也要看到吴国的覆灭。他预言,墓上梓材成器之时,就是吴国灭亡之日。伍子胥的悲剧结局和语言特色十分切合伍子胥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其本人的性格特征。作者所要揭示的是无论何时何地,人的尊严高于一切的信念。司马迁通过伍子胥形象的塑造,使叛逆精神得到了最崇高的艺术再现。 《史记》中的项羽,作者就是把他放在秦末农民大起义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来刻画的。项羽在那个用拳头说话的时代,不学书,去学剑,又不成,认为剑一人敌不足学,要学万人敌的兵法。他凭八尺之躯,扛鼎的力气,斩尉起义,带八千子弟兵破釜沉舟,钜鹿鏖战,一举消灭暴秦的生力军,分封诸侯,自号霸王,他是这个时代的骄子,地道的英雄好汉。他与刘邦争天下“愿与汉王决雌雄”。只要他出马,敌人眼不敢视,手不敢发,千人皆废,即使到了末路,仍突围斩将、刈旗。告别爱姬、赠乌骓,直到把头颅交给朋友领赏。项羽从24岁起事到31岁乌江自刎,正是那个狂飚式的时代象征。“驰骋、冲决、豪气、追求无限、苦闷、深情,这是那一个时代的共同情调。”项羽只有在这样的历史舞台上表演,

谈谈《史记》人物形象

谈谈《史记》人物形象 《史记》作为我国古代的伟大文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史学和文学上的巨著,其文学成就影响深远。而《史记》的人物形象就是它的一大特色,为后世作者的创作开创了先河。 项羽这一人物形象,是《史记》中的重要人物形象,描写的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就其从社会价值和价值判断来说,《项羽本纪》就有典型的意义。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具体情形。社会价值是指人通过自身和自我实践活动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史记》里的本纪,本以各代帝王为中心,叙述各朝代的兴亡及重大政治事件。项羽虽没有成功帝业,但因为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在秦汉鼎革之际的一段时间里,他发政令、称霸王,权同帝业,所以司马迁列项羽于本纪。项羽一生气宇轩昂,踌躇满志,一心要成就一番大业,但由于他本身性格上的目空一切、自以为是,认识上的偏差,作战谋略上的失误,血气方刚而智谋不够,最终只能是走投无路,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对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项羽本纪》一文中自始至终都曾做过生动传神的描写。如写项羽年少时学书学剑都不成,但他却自有道理:“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他的一番话就体现体现出了他只求一蹴而就,不懂得循序渐进,逐步积累自己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来使自己有足够的阅历来对付战乱中的各种情况。后来,他的叔父就叫他去学兵法,但“又不竟学”,半途而废。但他的大志却也着实难得,如他看到秦始皇巡游会稽,渡钱塘江,便“口出狂言”:“那人可取而代之。”他力大无比,才气超人。为了自己能在战乱中召集各路各派,反倒秦军并能使下属无所谓惧作下了铺垫,埋下了伏笔。如他在进攻秦军的过程中,由于看不惯守义在危难之中还兀自贪图享受的行为,便谎称“守义和同齐国合谋反楚,楚王密令杀掉他”,而杀死了守义父子。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作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的具体体现;然后,引出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否正确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结论。 可见,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巨鹿之战的巨大胜利,使项羽更为骄傲,本来就无深谋远虑的他更显得头脑简单,轻视敌人。当时项羽兵有四十万,刘邦只有十万。下属范增劝项羽:沛公在山东的时候,贪财好色,如今进了关,什么都能抛弃,一心想成就自己的事业,要赶紧进攻,不要失掉良机,否则会后患无穷。但项羽却根本听不进,而轻信项伯的话,在鸿门宴时,,他明明可以杀了刘邦,但他却白白失掉了机会,给刘邦消灭自己创造了条件。 鸿门宴以后没几天,项羽就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咸阳城,他以不可一世的气概,推翻了暴虐的秦王,却也因为残酷的烧杀而失掉民心,同时埋下了日后败亡的凶机。项羽行军打仗有勇有谋,可是政治头脑却太幼稚,他竟然凭使者的一面之词,就怀疑衷心耿耿的范增勾结刘邦。 在项羽流动作战疲于奔命之时,刘邦却不断为巩固自己的基业而深谋远虑,经过两年多的战争,楚汉优劣形式发生逆转,刘邦正拥有广大的后方,实力大增,乘机发动垓下之战,

浅论《史记》人物形象

《史记》人物形象塑造的分析 范媛媛学号:3090103008 《史记》是传记文学的鼻祖,将史学与文学熔于一炉,成为无数历史家和文学家借鉴模仿的典范。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写人文学,塑造了一百多个典型传神、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突破了写史不重写人的框框,开创了史书的独特写法。本文探讨了司马迁刻画这些人物形象所运用的多种描写方法。 一、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互见法”。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因为《史记》是以人物为本位的,往往需要在许多人的传记中涉及同一件事,为了避免重复而又能把事件叙述清楚,司马迁就在不同的传记中从不同的角度叙述同一件事。这样既突出了每个人在这件事中的作用,又不致给人以重复之感。如汉高祖刘邦,作为一代英主,他聪明机智,善听臣言,善于用将,有一统天下的辉煌业绩;但作为一个人,刘邦也有不少的缺点,他的流氓无赖,他的将兵无能,他的自私残忍就在《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张丞相列传》中附带几笔。 司马迁通过“互见法”,既留给我们真实的历史,又让我们看到了生动,鲜明而又完整的人物形象。 二、虚实相生,塑造形象。我认为《史记》对后世的贡献不仅仅停留在史学价值方面,其丰富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已大大超越了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中的任意一部,用文学化的色彩去表现人物形象,这也是《史记》区别于其它史书的亮点之一。《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话:“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一段话深深地体现出英雄末路的悲情,也让我们看到了外在刚毅而勇猛的项羽此时此刻之脆弱。然而项羽此段之自述是否真实,项羽兵败至司马迁时代相隔七十多年,而在《史记》以前的其他作品中均未见此段出处,那么此段叙述由谁来记录,又由谁来流传呢?所以我认为此段语言描写乃司马迁在写实的基础上加入了适当的想象和虚构,而此短话在全篇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读者看到的是一个充满豪气、霸气又侠骨柔情的英雄形象,虽败犹荣,三军为之动容,读者潸然泪下,《史记》人物

《史记》中塑造人物地艺术手法

《史记》中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史记》中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摘要】 《史记》开创了史书纪传体的先河,以其在人物描写上所达到的水平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它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特写相结合,突出人物形象;它将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展现出各自鲜明的个性;它使用互见法,既使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又不损害其性格的完整性,也保持了历史的真实,不溢美,不隐恶;它运用比较法,在交错比照中展示人物形象;个性化的语言,更显人物风姿;它“成一家之言”,对人物的看法不盲从不偏激,合理评价,客观中肯,在此基础上精心选择材料,选材为人物描写服务。司马迁以锐利的眼光渊博的学识独到的笔法在书中描摹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 人物形象。 【关键词】 《史记》人物描写互见法一家之言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以完整的体例成为正史之祖,开创了史书纪传体的先河,并且以其在人物描写上所达到的水平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明确的表示了他写作《史记》

的目的和要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成一家之言”,自然不是否定前人的成就,而是继承优良传统并发扬光大,既有继承性,又有独创性。司马迁创造了史书纪传体的新体例,在书中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对后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一、注重语言,细节描写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是陆机在《文赋》里总结的写作经验。传记文学中写人物的对话也是如此。有时候,将最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对话,放在最紧要的地方,画龙点睛,整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就刻划出来了。司马迁在人物对话的描写上也是颇具匠心的。《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所讲的“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用人物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也是作者司马迁提炼的,最能表现蔺相如思想境界的内在美的精粹语言,是蔺相如精神品质的升华,是他一切行为思想基础,是全篇中最关重要的一名话。司马迁为了突出这句话,先写廉颇的骄横以与蔺相如的忍让映衬。蔺相如面对廉颇的骄横无礼,“不肯与会”、“称病不朝”、“引车避匿”,但作者没有交代蔺相如这么做的动机,作一跌宕,从而引出舍人的规谏(也是读者的疑问),以舍人的狭窄心胸反衬蔺相如的坦荡襟怀,又作一跌宕;蔺相如的答话,先将廉颇与秦王比较,引出舍人“不若也”的回答,又一宕;接着指出连秦王都不怕,何

史记人物分析知识讲解

史记人物分析

《史记》是一部史学名著,又是一部文学名著。前面介绍先秦历史著作时,我们说这些历史著作中包涵着或多或少的文学因素、文学成分;而对于《史记》,这样说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史记》的写作,具有文学方面的动机,所以这一部史书本身,就兼有文学的性质。 司马迁本人,是有着浪漫的诗人气质的。从《报任安书》和《史记》中,处处可以看到他富于同情心、感情强烈而容易冲动的性格特点。他由李陵事件而遇祸,也是一场性格的悲剧。因为无论从私交还是从官职来说,他都不负有为李陵辩护的义务。西汉末的扬雄说:“子长多爱,爱奇也。”(《法言》)也是看到了司马迁浪漫的诗人气质。 《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写作的目标,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这不仅意味着总结历史、记载史实,而且也意味着通过大量历史人物(其中有许多是作者同时代的人物)的活动,形象地反映和推究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人类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困境。这些也正是文学的根本目的。只不过《史记》作为历史著作,在虚构方面受到较多的限制。《史记》还具有抒发情怀的目的。《报任安书》中,把《周易》、《诗经》、《离骚》等等,归结为“大抵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由此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这种说法不一定完全符合于他所列举的古人著述的实情,但完全符合于《史记》的实情。《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处处渗透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内心的痛苦和郁闷,这就是我们千年之下读《史记》仍不能不为之感动的关键。鲁

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者也正是从这一点着眼的。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史记》使用了大量的文学手段,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成就。以下,我们从它的叙事艺术、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和语言艺术三方面加以介绍。应该说明,《史记》的核心部分——本纪、世家、列传,基本上由人物传记构成,它既有很强的故事性、戏剧性,又通过这些故事来塑造人物形象。所以,所谓叙事艺术和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本来是无法一分为二的。只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先从总体上分析《史记》叙事的方式和艺术特点,然后再分析它如何塑造人物。 在《史记》以前,中国的叙事文学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历史著作中已有颇为庞大的战争场面的描写和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的叙述,其中也包含不少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为《史记》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先秦史家的主要兴趣,还在于首尾完整地记述历史事件,并通过这些事件来表达政治和伦理评判,其叙事态度主要是史学性的。司马迁则除了记述历史事件以外,具有更强烈的要努力再现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场景和人物活动的意识;除了政治和伦理评判以外,具有更强烈的从多方面反映人类生活的意识。所以他的叙事态度,有很明显的文学性。 《史记》的叙事方式,基本上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司马迁作为叙述者,几乎完全站在事件之外,只是在最后的“论赞”部分,才作为评论者直接登场,表示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为自如地展开叙述和设置场景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但是,所谓客观叙述,并不是不包含作者的立场和倾向,只是不显露出来而已。通过历史事件的展开,通过不同人物在其历史活动中的对比,实际也

史记人物形象

《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它为我们展现了一道丰富多彩的悲剧英雄人物的画廊。这些人物形象有许多是具有非凡的感染力,感染力最强的又是悲剧英雄人物。如,《项羽本纪》中的项羽,他在历史上起过一定作用的英雄豪杰,也曾经显赫一时,最终由于自身的某些错误而结局悲惨。《史记》中的人物能写得如此成功,一是注意刻画细节,此外《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统一性,常常把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的篇章中,这就使《史记》中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更加鲜明了。司马迁在描写这些人物的同时溶入了他深挚的爱憎感情的,带有一种强烈的主观色彩,也是《史记》文章充满激情的最重要的原因。 对各种历史人物,司马迁亦有偏爱。那就是“好奇”,就是喜爱非凡的、具有旺盛生命力与出众才华的人物。那些奋起草莽而王天下的起义者,那些看上去怯懦无能而胸怀大志的英雄,那些不居权位而声震人主的侠士,那些胆识过人、无往不胜的将帅,那些血溅五步的刺客,那些运筹帷幄、智谋百出的文弱书生,乃至富可敌国的寡妇,敢于同情人私奔的漂亮女子……,这些非凡的人物,构成《史记》中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史记》洋溢着浪漫的情调,充满传奇色彩。尤其将秦汉历史剧变之际人物的传记合起来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来读,真是像一部英雄史诗。 《项羽本纪》中项羽的人物形象是:他虽然英勇善战,骄横残暴,但又有着他优柔寡断的一面,耳跟软容易相信别人,刚愎自用,同时还有高傲的一面,他爱面子,要的是尊严,缺少政治头脑,没有远见,没有进步的政治思想,他是站在复仇的角度上去反秦的,所以在推翻秦王朝以后,并没有进步的政治主张,同时,项羽有是一个破坏有余,建设不足的人,他不知道反省,知道灭亡时,仍然怨天尤人。太史公评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为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他听了曹无伤的告密,马上大怒,要出兵刘邦,因为他冒犯了自己的尊严;而严伯一对他说刘邦的好话,他又允许“善待”刘邦。项羽自持兵力强大,骄傲轻敌,没戒心,在刘邦委曲求全时不下狠心,不听劝告,终于放他回去。也因为项羽出身名门比刘邦更讲信誉,给了刘邦可乘之机,而项羽的最大弱点又是缺乏战略,刚愎自用,虽然称雄一时,但最终给刘邦灭了而失去天下。与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相比教而言,《史记》中刘邦人物形象是市井之徒,贪财好色,在攻取咸阳之后,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想收买人心而夺天下,错误的采取“距关,毋内诸侯”的策略,导致与项羽冲突。但在张良的诘问下又能承认错误,接受意见,面对有用的人就巴结,面对劲敌就机智的办法解决,不是硬拼。司马迁在《史记》中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对本朝的开过皇帝刘邦无赖嘴脸,以及狡诈精明,能审时度势,能屈能伸做全面表现,使人物形象十分丰满。 《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具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个性较鲜明三大特点。它以大量的个人传记组合成一部宏伟的历史,其中写得比较成功、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如项羽、刘邦、张良、韩信、李斯、屈原、孙武、荆轲等等,就有近百个。这些人物来自社会的各种阶层,从事各不相同的活动,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命运。从帝王到平民,有成功者有失败者,有刚烈的英雄,有无耻的小人,共同组成了一条丰富多采的人物画廊。这些人物又各有较鲜明的个性。就算身份和经历相似的人物,也并不相互混淆。。在描写人物一生的过程中,司马迁特别注重表现人物命运的巨大变化,如写那些建功立业的大人物,常写他们在卑贱时如何受人轻视的情形;而写那些不得善终的大人物,又常写他们在得志时是如何地不可一世的情形。前者如刘邦、韩信、苏秦,后者如项羽、李斯、田横。又在这变化过程中,充分暴露出当时人的诸如势利、报复心之类普遍的弱点。如刘邦微贱时嫂子不给他饭吃,父亲

史记人物形象解读

韩信——痞子中挖出的宝玉 高2012级44班程宇豪 《史记》还没有读完,太懒只读了十多篇,一说到写人物评论,马上就想到了韩信。司马迁说,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那我有一点自己的看法,太史公是不会跑来怪我的。 平民韩信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居然离去不再回来。 平民韩信,是比刘邦还要痞子的一个痞子。他穷困潦倒,品行恶劣,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不过这并不影响韩信的形象。穷怎么了?坏怎么了?要说成大事的人,肚子里没点坏水儿是不可能的,穷更是能激人奋起,要是腰缠万贯,韩信就得“被起义”而不是“去起义”了。 再侃侃他从别人跨下爬过的事儿。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

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嘿,这可不是个纯爷们的所作所为。换作我,要是能打赢,我就把那屠户打成国宝,收为小弟;要是能打平手,我就请几个痞子来一起把他打成国宝,收为小弟;要是他能把我打成国宝……打不赢,我还不能跑吗?你说你投降也可以,那也没必要钻跨嘛! 综上,我断定韩信早已达到了无视名誉,无视道德,无视脸面,无视一切的神级境界。有两种人是这种境界,一种是曹操,刘邦,吕布之类的霸主;还有一种便是傻子白痴…… 创业韩信 说白了,若不是萧何识才,刘邦爱才,韩信到死都成不了大事。在项梁手下,韩信默默无闻;在项羽手下,韩信默默无闻;在刘邦手下,韩信默默无闻;若当初逃跑成功,只怕他就永远默默无闻了。韩信是千里马,但他总得不到机会表现自己,不是没有伯乐,而是不懂得展现自己的才能。刘邦拜韩信为将后,终于识出了这匹千里马,而后重用韩信。由此韩信当了大将军,左丞相,相国,齐王,楚王,最后被贬为淮阴侯,王侯将相竟全都当了个遍!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

《史记·刺客列传》人物形象分析

《史记·刺客列传》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五个有勇有谋的刺客的事迹,他们身上展示出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义气与反抗强暴的侠义精神,对后 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字】刺客列传形象对比精神价值 《史记?刺客列传》是唯一一篇记录刺客事迹的史书文章,记录了春秋战国 时期五个不同的刺客以及他们的刺杀事迹。司马迁也是唯一一位将刺客列入史 书的史官,因此,《史记?刺客列传》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既然司马迁把这5个刺客同列入一个类传中,除了他们都拥有刺客这个身份以外,他们五 个应该还拥有共同的形象特征和精神特征。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必然 也会有异于其余四人的个性特征。本文将从五个刺客的形象入手,着重分析他 们共同的形象特征以及各自独特的形象特点,并且简要概述在这些形象所表现 出来的精神特征和对后世的影响。 一、刺客形象分析 (一)有勇有谋,有情有义的共同刺客形象 1.“士为知己者死”的情义 《史记?刺客列传》中的五个刺客,他们行刺的最根本的动机都是对“义”的履行,如豫让所说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他们冒着死亡的 风险进行刺杀行为,原动力就是“义”。而这里所说的“义”,是一种“基于 一定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的人际关系的准则”。1,即当对方给予自己一定的物质待遇以及精神上的尊重和能力上的肯定,自己也应报答对方。“义”是刺客 个人情感的体现,具体描述为讲义气,有情有义。 五个刺客都是重情义之人。曹沫作为鲁国将领,虽然“与齐战,三败北”,但是鲁庄公“犹复以为将”。曹沫与鲁庄公的关系就是“君臣知遇关系”2。曹沫劫齐桓公,除了为了鲁国国家利益,还出于对鲁庄公知遇之恩的一种回报。 同样的,在伍子胥向公子光引荐专诸以后,“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当然,专诸为公子光刺杀王僚,应当是有一部分原因是物质上的回报,但是“善客待之”除却了物质上的回报,还有精神上的尊重。 2.视死如归的勇敢 刺杀是一种高危的行动,常常以生命为代价,除了曹沫,其余四个刺客都 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因此,要成为一个刺客,视死如归的勇气和勇猛高超的武 技都是必须的。 除了豫让,其余的四人并没有选择诸如毒杀的方式,而是选择在大庭广众 之下进行直接的刺杀,而且选择的武器,不是刀,不是剑,而是匕首;刺杀的 动作不是劈,不是砍,而是刺。“唯‘刺’的时候,身体门户大开,全力以赴,‘刺’让刺客们的刺杀举动有了一种一身博人的壮烈情怀。”3在最初选择刺 杀工具与方式的时候就已经体现了他们的“勇”了。 于荆轲,司马迁着了更多的笔墨在他身上。一段经典的易水送别,营造出 了一种悲剧氛围,用于塑造一个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勇往直前的英雄形 象――荆轲。同时,荆轲在太子丹欲先遣秦舞阳之时,叱太子“何太子之遣! 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的话语中,也体现出荆轲 之勇猛。在刺杀失败后,荆轲“倚柱而笑”,面对刺杀失败,面对即将来临的

儒林外史杜少卿人物形象分析

浅析《儒林外史》中杜少卿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编写的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是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儒林外史》假托明代,对堕落的文士、腐败的朝政和吃人的科举给予揭露。书中人物,交相呼应,有痴迷八股文的马二,有讲究“文行出处”的杜少卿,也有在功名利禄下丧失人性的严贡生等。在黑暗的科举制度下,作者极力歌颂出污泥而不染,行为中有些离经叛道,思想中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份的真儒名贤杜少卿。杜少卿是《儒林外史》第一人物,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中有正派也有反派(比如匡超人),作者本意力挺的则是正派中的庄虞杜迟诸贤人,而这几位之中,杜少卿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自况,因之也成为书中花费笔墨最多、个性最丰满、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在杜少卿身上,作者以自己的原型,把个人的切肤之痛置放在理性的体认和历史的嘲讽之下,写出了复杂而多厄的文化生命现象。 一、淡薄功名,傲视权贵。 杜少卿是作者极力称赞的人物,淡薄功名,讲究“文行出处”,对朝政有清醒的认识。在科举制度和八股毒害的世间,科举成为求取功名仕途的桥梁,极少数人一跃而上,一旦成名就变身为鱼肉百姓、贪得无厌的假名士,一味追逐功名富贵,从而“把那文行出处都看轻了”。 杜少卿与之完全不同,他是真儒名贤,出身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大官僚地主家庭,有着豪放狂傲的性格。他自己是秀才,一提到县里的秀才,他就骂:“学里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有个叫臧荼的,像马二一样,跑来对他说补了廪就可以坐堂、洒签、打人。但杜少卿根本看不起这样的人,嬉笑怒骂地说:“你这匪类,下流无耻极矣!”。皇上征辟,对他人来说求之不得,而他则避之不及,装病拒绝出仕。汪盐商生日宴请王知县,三番五次请杜少卿作陪。杜少卿坚拒绝道:“他果然仰慕我,他为什么不先来拜我,倒叫我拜他况且倒运做秀

《史记·李斯传》人物形象分析

42、简述李斯的人物形象,如何评价李斯。 司马迁在《史记》中以其恢弘的手笔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只要是能抓住时机“立功名于天下的人”,司马迁就会极尽自己的笔墨去刻画,李斯就是其中刻画得非常成功的一个。 李斯的个性鲜明,热衷富贵、懦弱、善于察言观色是他的性格特征。富贵二字可谓贯穿了李斯的一生。 1、李斯对富贵的热衷是历来研究者的共识。 这也是他的根本性格,李斯性格中的懦弱、善察言观色皆由此引申而来。李斯因为太渴求富贵,自然万事瞻前顾后,刚硬不起来。 但是并不能就此说这种追求富贵的心理有什么不好。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本性。除了圣人,扪心自问,有谁能说自己没有一点功利之心呢。李斯也一样,对富贵的狂热追求使他尽心助始皇夺取天下,建功立业,“二十余年,竟并天下”,从此烜赫一时。这也是司马迁所赞赏的“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是对富贵的渴望把李斯推向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促进了历史的转变。这样的李斯的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但后期李斯位居丞相后为了保住自己的高官厚禄而篡改诏书、逼死贤良仁厚的公子扶苏,置国家于不顾的自私自利的做法就不可原谅。 2、由热衷富贵引申出来的懦弱是李斯性格的另一大特点,同时也是其性格很矛盾的一个地方。 一个有气节的人时常是底气十足的,气足是因为有“底”,这种底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外部,一是内心。李斯一直以来所具有的只是外部的“底”,因为他的精神力量是极度疲乏的,一个内心完全被富贵压倒的人是不可能拥有那种精神力量的。所以我们看到在辅佐始皇平定天下的时候李斯是多么地意气风发。这是因为有外部宽松的条件支持着他。而等到秦国统一天下,李斯的锐气就减少的很多。这也是李斯咎由自取,他上书劝秦始皇禁百家之言从而加剧了秦朝的文化高压政策,阻断了思想自由的风气。及至始皇病逝,赵高谋篡位时,李斯的锐气就消磨殆尽,性格中的懦弱尽显无疑。对于李斯来说,当初的那种宽松的外部环境已经没有了,而李斯的精神力量又不强,所以后期的李斯完全成了懦弱无能的小人。 李斯的性格里面包含的是我们一般人的性格,没有大奸大恶,没有大仁大勇。李斯所体现的是我们人普遍的性格。李斯离我们不远,李斯的想法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李斯的命运李斯的恐惧也在每天上演。 如何评价李斯。

《史记》中项羽的人物形象

《史记》中项羽的人物形象 《史记》里的本纪,本以各代帝王为中心,叙述各朝代的兴亡及重大政治事件。项羽虽没有成功帝业,但因为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在秦汉鼎革之际的一段时间里,他发政令、称霸王,权同帝业,所以司马迁列项羽于本纪。 项羽一生气宇轩昂,踌躇满志,一心要成就一番大业,但由于他本身性格上的目空一切、自以为是,认识上的偏差,作战谋略上的失误,血气方刚而智谋不够,最终只能是走投无路,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对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项羽本纪》一文中自始至终都曾做过生动传神的描写。如写项羽年少时学书学剑都不成,但他却自有道理:“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意思是,读书写字只要能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击剑只能对付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对付万人的本领。他的一番话就体现体现出了他只求一蹴而就,不懂得循序渐进,逐步积累自己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来使自己有足够的阅历来对付战乱中的各种情况。后来,他的叔父就叫他去学兵法,但“又不竟学”,半途而废。 但他的大志却也着实难得,如他看到秦始皇巡游会稽,渡钱塘江,便“口出狂言”:“那人可取而代之。”他力大无比,才气超人。为了自己能在战乱中召集各路各派,反倒秦军并能使下属无所谓惧作下了铺垫,埋下了伏笔。如他在进攻秦军的过程中,由于看不惯守义在

危难之中还兀自贪图享受的行为,便谎称“守义和同齐国合谋反楚,楚王密令杀掉他”,而杀死了守义父子。这之后,项羽名声威震楚国,名闻诸侯,所有将官都震骇顺服。这大大增加了项羽的自信心,失势也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在巨鹿之战中,项羽指挥楚军同秦军作战,楚军一过河就运用了的军队,激战多次,断绝了秦军运粮的通道,把秦军打得大败。这时,诸侯军队来救援,但没有一个敢派兵出战。项羽指挥的军队呼声动天,无一不以一多十,震慑了秦国的诸侯将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军时,每人都曲膝而进,不敢抬头仰视。项羽从这时开始做诸侯的上将军,诸侯们的军队都归他指挥。 巨鹿之战的巨大胜利,使项羽更为骄傲,本来就无深谋远虑的他更显得头脑简单,轻视敌人。当时项羽兵有四十万,刘邦只有十万。下属范增劝项羽:沛公在山东的时候,贪财好色,如今进了关,什么都能抛弃,一心想成就自己的事业,要赶紧进攻,不要失掉良机,否则会后患无穷。但项羽却根本听不进,而轻信项伯的话,在鸿门宴时,,他明明可以杀了刘邦,但他却白白失掉了机会,给刘邦消灭自己创造了条件。 鸿门宴以后没几天,项羽就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咸阳城,他以不可一世的气概,推翻了暴虐的秦王,却也因为残酷的烧杀而失掉民心,同时埋下了日后败亡的凶机。项羽行军打仗有勇有谋,可是政治头脑却太幼稚,他竟然凭使者的一面之词,就怀疑衷心耿耿的范增勾结刘

《史记》人物塑造方法

《史记》人物塑造方法浅谈 《史记》的文学价值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刻画人物的方法、叙事描写的艺术、悲剧气氛的渲染,抑或是抒情色彩、散文风格的体现,简洁、精练的语言技巧等方面,都为历代作家所推崇,沾溉后人,绝非一世。本文试从《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上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 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史记》在人物塑造方面的重要方法。先秦历史散文主要写历史事件,而《史记》则以记述人物为主。通过人物描写体现历史事件,是传记文学的重大发展。《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全写蔺相如,主要表现他的机智和勇敢;第二个故事重点写蔺相如,而对廉颇,则穿插在故事的开头和结尾,表现他参与决策,对赵国无限忠诚和与相如密切配合等性格;第三个故事将两人合写,通过相如的先国后私、廉颇的勇于改过,把两人的思想性格统一到爱国这一基本点、共同点上来。作者就是通过三个典型事件,集中反映了廉蔺二人的思想性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留侯世家》中,作者着重描绘了谏毋封六国,策划稳定韩信,阻止刘邦废太子等几次关键性的大事,令人信服地表现出留侯张良明形势,识大体,知进退,足智多谋,可谓胆识过人。《项羽本纪》以反秦斗争和楚汉相争为基本事件,以中心人物项羽的军事活动为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通过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他志大才疏、骄矜自用、沽名钓誉,性急暴躁的性格特征,形象地展现了他一生由成功到失败的历史过程。救赵存魏是信陵君一生的重大事件,但《魏公子列传》中却没有过多地写他在这一事件中政治的军事的种种活动,而把描写的重心放在他如何和夷门监者侯嬴、屠者朱亥的交往以及“从博徒卖浆者游“的故事上,通过这些故事的具体描写,突出了他的仁而下士、勇于改过、守信重义、急人之难的性格。 二 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展示人物的性格,是《史记》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又一重要方法(特色)。“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廷叱秦王的那段话,有时语气平和,谦恭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直言斥责,有理有据,雄辨折人;有时坚决表态,分析利害,暗示对方;有时怒不可遏,咄咄相逼。充分表现了他是一个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智有勇,娴于辞令的外交家。刘邦和项羽都曾见过秦始皇,从他们所表示的感慨中可以看出他们性格的不同。项羽性格爽直,说话坦率,一句“彼可取而代也”足以见出;而刘邦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话语委婉曲折,可见其性格多欲机变。 此外,《史记》还善于运用对话更深刻地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当时的精神状态。“鸿门宴”上,刘邦的“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令将军与臣有隙”一段话说得十分巧妙。先以“戮力攻秦”叙旧,用友情打动项羽;“不自意”,说明入关破秦的并无野心,以消除项羽的疑虑;又以“小人之言”来推卸,这既减轻了项羽的压力,又对他略加责备,同时又把自己“欲王关中”的事迹掩盖得干干净净,刘邦的工于心计,巧言善辩,由此可见一斑。而项羽对刘邦一段话的回答是:“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羽一句话道出了事情的原委。一是承认攻打刘邦的不义,二是供出了告密者曹无伤,把自己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项羽的胸无城府、沽名钓誉在此也表现出来了。《平原君列传》中毛遂自荐一节,表现了平原君和毛遂不同的身份和性格,特别是毛遂犀利明快的对答和“请处囊中”的自白,真是“英姿雄风,千载而下,尚可想见,使人畏而仰之”(洪迈《容斋五笔》卷五)。《魏公子列传》中写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俾倪,故久立”等一系列动作和“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等一系列对话,把侯嬴的性格特征写活了。写朱亥则粗线条勾勒,着墨不多,但通过“朱亥故不复谢”、“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等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