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中认出宁波美术馆设计

我们从中认出宁波美术馆设计
我们从中认出宁波美术馆设计

宁波美术馆审美考察报告

宁波美术馆审美考察报告 为了能使课堂上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及更为形象可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联系实际,使作为学生的我们也可以在现实的层面上对中国的美术传统达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深度理解,所以前往宁波美术馆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实地考察。 宁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孕育了中国长江流域著名的史前文化“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青瓷的发祥地,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同时,宁波还拥有独具特色的天一阁藏书文化、保国寺古代建筑文化,明清浙东学派文化、宁波帮文化。而具有深厚地域文化底蕴的宁波美术馆,宁波美术馆是宁波市文联所属的全民事业单位,建筑面积23100平方米,拥有大小展厅11个共5300多平方米,展线1600多米,艺术品收藏库1500平方米,另设有学术报告厅、多媒体演示厅、艺术家创作室、艺术资料库、艺术沙龙、培训中心、画廊等,是集收藏保管、阵列展览、学术研究、内外交流、艺术创作的综合性美术馆。 一、探索美术馆建筑风格 宁波美术馆建筑倡导的是一种现代主义风格。这是一种强调地方特色与现代风尚的设计倾向,也同时尊重了现代味和民族化之间融合。它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划和设计模式,而是在原有航运大楼基础之上改良加固,成为一个全新的美术馆。 宁波美术馆的设计师王澍曾在谈及美术馆时指出,美术馆对于原有的航运大楼而言,“吐纳着城市与一条江的方向性应被小心地保持”。因而,设计者保留了原有航运大楼的空间结构,以保留这座大楼给城市带来的记忆。同时,原有的码头在设计者的呼吁下得以保留。这是地方特色的保留,也是对艺术殿堂最好的设计。 宁波美术馆的建筑主体设计方面,建筑面向人民路的一部分并没有采用常见的广场或者台阶布局,而是利用一个入口的高台院落和栈桥的设计,寓意中国传统院落的结构。面向甬江的一侧则利用两个扁平长方形相互叠加从而体现出船的形象。建筑主体二层包含100扇高8米的衫木板门,装饰在100米长,6米宽的沿江长廊一侧,意图重建一种已经断裂的生活方式。

宁波文化

轨迹 当1973年河姆渡遗址横空出世,“中华民族又一个文明摇篮”得到确认,“宁波”进入了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开篇;当1987年国务院公布宁波戴上“历史文化名城”这顶华冠,至今宁波已在保护和发展之路上摸索前行了20余载。我们骄傲,生活在一个人文渊薮之地。 这份骄傲,我们一次次见证: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了22处,总量跻身110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第10位,2处遗址入选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它们正不断放大着宁波的文化力和辐射力;梁祝传说、奉化布龙、宁海平调、宁波朱金漆木雕、徐福东渡传说、甬剧、姚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到14个,它们凝结、保留和传递着这个地域的历史记忆、情感、经验和智慧;以建设宁波博物馆为龙头,十大专题博物馆和十大行业博物馆为两翼,民办、私人博物馆等收藏展示场所为补充的宁波博物馆体系初步形成,它们以厚重、丰富和精彩,传递着宁波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质;历史村镇的发现和保护,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城乡统筹与和谐…… 当一出甬剧《典妻》拿遍戏剧大奖,实现了“小剧种,大转型”的奋然一跃,当一批打着“宁波制造”印记的精品力作厚积薄发相继闪亮在中国的文艺舞台。我们骄傲,生活在一个枝繁叶茂的季节。 这份骄傲,我们一次次分享: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广播影视大奖、鲁迅文学奖、群星奖、梅花奖等领域,我们不断突破,屡有收获。“文艺甬军”正在脱颖而出。 当宁波大剧院、宁波美术馆、宁波音乐厅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宁波博物馆、宁波书城等一幢幢文化设施拔地而起,我们亲眼目睹宁波的“文化地标”不断被刷新,以及建筑背后不断拓展的城市文化活动品牌;当村落文化宫、社区阅览室等构建起“十五分钟文化圈”,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实现自身价值的快乐。我们骄傲,生活在一个人人共享的时代。 当七艺节的“南腔北调”聆听过了,群星奖晚会的璀璨“星光”目睹过了,一年一度的国际服装节、茶文化节、爱情节、开渔节、开游节参与过了……各类艺术盛会,推动着我们奔向文化的前沿,推动着我们创新市场运作的能力。我们骄傲,生活在一个融合互动的世界。 如今,我们习惯了中央芭蕾舞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高雅艺术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习惯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主义”,习惯了看首映电影、听公益讲座的新都市时尚,习惯了“既种地头,又种文化”的新农村生活……许许多多的变化发生着,我们与梦想一起飞。 翻看前页,宁波的“文化引擎”启动于新世纪的开元之年——2000年8月,全市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市”的战略目标,明确了构建都市文化新格局的主要任务。随后,科教兴市“一号工程”等相继实施,宁波人文社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今天的经济,明天的文化。去年,按户籍人口计算,宁波人均GDP达到6.1万元。有这个“硬实力”作支撑,我们坚信,宁波人对历史和文化的诉求将不断从自发走向自觉。

宁波博物馆与宁波美术馆参观与调研报告

宁波博物馆与宁波美术馆参观与调研报告 摘要:很早就听闻 要去参观宁波博物馆 与美术馆,所以提前就 上网搜索了相关信息 进行查阅,以便更好的 参观理解建筑。主体建 筑长144米,宽65米, 高24米,主体三层、 局部五层,采用主体二层以下集中布局、三层分散布局的独特方式。整个设计以创新的理念,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使之造型简约而富有灵动,外观严谨而颇具创意.从宁波博物馆的设计手法上来讲,它的结构充满了随意性,从外观上来看像个盒子,但其侧面却是倾斜的,缺失了大块面积。建筑各部分使用了多种不恰当的材料。表面外墙由大小不一、形状迥异、不同材质的多个片段构成…… 关键词:宁波博物馆宁波美术馆空间组织内部流线 参观地点:浙江省宁波市 参观时间:2009.11.28 参观建筑物:宁波美术馆、宁波博物馆

主创建筑师:王澍 下面我就是我的所观所感: 刚下车,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个灰 黑色的庞然大物--宁波博物馆。宁波 博物馆的外部看上去有点断壁残垣的 感觉,建筑附近的地面被铺以白色碎 大理石块。说实话,个人感觉这样的 建筑用来作为宁波市的博物馆有些过 于偏激,严肃,配合着天边的云深浅 盘旋,有着不同寻常的压迫感。若作为大屠杀纪念馆一类的纪念性建筑其实更为合适,白色碎石刚好象征累累白骨,建筑的张扬的尖叫比拟刺刀,建筑表面上切凿出多个随意分布的小型开窗的各种条形窗不知是不是模仿朗乡教堂的各种小碎窗,却与犹太人纪念馆一样在外部营造出一种伤痕累累的感觉。不幸的是我们特意去找了外部窗和内部空间的对应关系,发现大部分的窗与内部功能没法对应,更不能营造出犹太人博物馆那种迷离的而发人深省的光影空间。 从宁波博物馆的设计手法上来讲,它的结构充满了随意性,从外观上来看像个盒子,但其侧面却是倾斜的,缺失了大块面积。建筑各部分使用了多种不恰当的材料。表面外墙由大小不一、形状迥异、不同材质的多个片段构成。据说,当中有些砖石明朝时候烧制的,距今已经有400多年历史。其中最早一块来自唐朝,这可是1500年前的老古董了。瓦爿墙、竹纹混凝土、大小不一的洞口是下一步 审视的对象。“新乡土主义风格”在这里得到了诠 释,他首先从表皮给了我们最直接的印象。建筑 师以此找寻该博物馆与历史的联系。 在功能特色上,考虑到宁波博物馆现状和发 展要求,尤其是考虑到日渐受到重视的休闲服务 功能,拟成陈列区、服务区、库藏区和综合管理

王澍 象山一期

在今天的中国建筑界,王澍是一个曝光率相当高的名字。这位生于新疆,长于西安,学于东南,成名于中国美院的知名建筑师,却经常戏称自己为造房子的人,以此来否定建筑师的身份。但他却一直执着地践行着他的中国本土建筑学理念。 记者:日常生活人们所谈到的建筑,往往只被看作是一项工程活儿。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层先入为主的认识,您所做的建筑在很多人看来更像是对建筑的设计,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程建筑,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澍:可能这是大家表面上的认识,但并不是说因为我现在身处美院就一定要做纯艺术的建筑。如同前段时间在中国美术学院召开的“树石论坛”上,我说自己并不是在做建筑,而只是在造房子。房子是属于工程类的,建筑的意义更在于其自身的艺术性。 今天,中国各个城市里,都有低质量的建筑存在,原本大量针对生活的、适合当地居民生活和建造方式的建筑,却变得不再是建筑,这其实与我们误读西方建筑学有关。因而也出现了一种奇怪的认识,即只有所谓设计表现的东西才是建筑。 记者:结合您在东南大学的求学经历以及一直身体力行的实验性本土建筑,您认为中国本土建筑与西方建筑有何区别? 王澍:我觉得艺术化、作品化、个人化的建筑是西方建筑学观念中的一个传统。很多人认为西方的现代建筑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几个大师的东西,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西方的现代建筑在发端之始要解决的问题是一些非常社会化的东西,美学的讨论之所以存在其中,这些都缘于建筑自身的要求。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则更像是一种人类学的事实,它与人的宗教信仰、风俗礼仪统统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空间性质的格局。这更像是一个民族对本民族建筑认识论的一个结果。 记者:按照您对自己建造本土建筑理念的设想,近几年您都作了那些具体的工作? 王澍:研究建筑自身的基本问题是这两年我最关心的。 如何用现代的施工体系使建筑建造起来既快速又直接,并且能达到简朴直接的美学质量,是近几年我在实际建造中试图解决的问题。有人认为经我手做过的学校、美术馆、

宁波美术馆设计说明

王澍:我们从中认出——宁波美术馆设计 王澍:我们从中认出——宁波美术馆设计 我知道,很多人迟早都会知道,生活中的事件只局限在几个简单事件上,合适的形式也只局限在几个形态上。比如说,在我的工作中,“二”这个数字经常出现。我夯过两片土墙,以三种不同的方式砌过两片砖墙,这里面只有一些小观念。但却都是关于一种愉悦而轻快的生活世界的建立的。与之相比,宁波美术馆在我一系列工作中的特殊位皿在于它作为一个单一建筑的庞大,2.4万m2。一般来说,我偏爱小建筑,低等级的,无权利的,甚至匿名的。条件允许,我可能会把2.4万m2分解成10个小建筑的簇集,但面对一个已经存在之物,策略就必须转移。我设想它是一个秘密,在一个单一体的主体中,包含着一种差异性的事件场所的簇集,外表则只有些许暗示而已。空的中心与边界,内与外,高与低,打开与关闭,无目的的漫游,行动与完全静止,轻与重,通过与突然中断,一瞥,从暗到明或从明到暗,偶遇,实体的实感,空间的空虚,纯粹物料的物感,在这一系列我偏爱的主题之外,我决定在这个房子的内部结构上下更大功夫。如果说她的外表已给人一种强烈期待,真正的震撼应该在内部等着他。当他已然经历了这种震撼,沉溺其中难以自拔,突然,他又将暴露在外部,暴露在一条江的面前。这里包含着的事件与经历的秩序,自然地将一个世界的组织分解、编配并重新聚拢。建筑的基本平面与空间格局,路线的组织与相应的空间体验,甚至用什么尺度的门,门应装铰链还是偏轴,什么样手感的把手都已了然于胸。 于是,我坐在案前,面对几张空白纸张,通常是A3复印纸,用铅笔勾出草图,或者说,我根本不画通常所谓的过程草图,就是那些我们熟知的大师们画的一团团看不清的那种。草图我一般只画两次,第一次用1B铅笔,轴测,画得较快,它决定了一个房子,一个世界的基本结构形态,在场所中的位置、边界、材料的分配、功能格局、通路系统,特别需要强调的细节、尺度甚至直接在轴测图上标明柱网和标高,主要的路径宽度、关键门窗尺寸。第二次用HB铅笔,画得慢些,肯定而准确,甚至可以作为施工图的参考。或者说,我的大量草图是在心里画下的,沏杯绿茶,坐在窗前发呆的时刻。对我而言,这是一种工作习惯,也是一种重要的内心训练。当一个人的内心准备充分时,他的行动就会快而果断。对于应对快节奏的工作,实际上每天都把人逼到某种极限状态的工作需要,这种能力非常有效。唯一需要经常提醒自己的是,经常像第一次看见某物那样看自己的工作结果,不要把事情干得过度完整,完整到让亚文化状态的东西都不能发生,完整的东西或许意味着完美的作品,但往往无趣。支撑一个真正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人工世界的就是几许生趣。草图一旦画出,我就不会轻易推翻,而是追循着一些基本问题,一路追踪下去。基本上,一个好的房子就是对几个不多的问题穷追不舍。如果发生什么改动,它一定是必需的。 一而再,再而三,在这个描述生活真相的短句里,只有“二”这个词重复了两次。那座老航运楼靠在江边,它与人民路间有一大片空地。我几乎是凭对城市密度的直觉放了一个约20mX60m的扁平体量与它平行。于是,城市在这里被挤压到它曾经拥有的密度,相似体被重复了两次,主体从城市干道仪式性地隐匿与后退了。或者说,这幢建筑拥有双重主体,一个关于建筑的内部,一个关于建筑的外部。 那个约20mX60m的扁平体量,它的空间是屋面上的虚空,它的下面是停200辆汽车的车库。这种安排欲把这座建筑未来的城市交通问题有效解决,不留后患。这个车库应有双重意义尺度的柱网,停车的最佳尺寸与展览的最佳尺寸。一个当代美术馆在车库中开辟临时展厅是完全可能的,这决定了车库

文字介绍

宁波博物馆再现新乡土设计理念 最近,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主任、著名设计师王澍设计的又一力作宁波博物馆,将逐步呈现其面貌。3月29日,宁波博物馆主建筑师王澍在宁波图书馆为当地市民进行讲座,解读宁波博物馆的重返自然之道。 将在8月竣工、12月对外开放的宁波博物馆,目前第三层施工外网也已经摘卸,雏形初现。舆论认为,整个设计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使造型简约而灵动,外观严谨而颇具创意。 “很美很宁波” 宁波博物馆主体建筑长144米,宽65米,高24米,主体三层、局部五层,采用主体二层以下集中布局、三层分散布局的方式。主体建筑前的一片大水域横贯65米长、27米宽的主入口大通道。据介绍,博物馆蕴涵了宁波从渡口、到江口、到港口的城市发展轨迹。同时水域向北环绕在建筑外围,使建筑环境具有江南水乡田园般的情态。 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界人士认为,现代博物馆不仅要具有功能性,而且要具有审美性,因为博物馆建筑本身也是件特殊的“展品”。 而宁波博物馆这件展品体现的正是宁波历代的城市文化信息。宁波博物馆筹建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宁波博物馆使用了上百万块旧砖瓦,在建筑界这么大规模运用废旧材料的尚属首例。” 在历史上,以宁波慈城地区为代表的瓦爿墙随处可见,这是宁波地域乡土建造的特有形式。“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材料包括青砖、龙骨砖、瓦、打碎的缸片等,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旧物。待到12月博物馆正式开放后,参观者可以看到甚至触摸到这些含有丰富历史信息的砖瓦,应该更能拉近与历史的距离。”该工作人员还说道。 其实,建筑师王澍对砖瓦一直都情有独钟。2006年他就曾用约6万块旧瓦创作了“瓦园”参加第十届威尼斯建筑双年 展。弃用大理石、花岗石等常见材料,转而追求竹与砖瓦这些朴素常见的材料,是王澍“新乡土主义”建筑理念下的一种选择,也是他一贯的设计风格。 博物馆的顶层则隆起5幢大小不一、造型各异、墙面倾斜的独立建筑,露天大斜坡、通道、玻璃屋顶、绿化小景穿插其间,营造出宁波历史文化街区的氛围和园林建筑一步一景的意味,将博物馆与建筑文化结合在一起。 “五散房”实验 有人说,要认识宁波博物馆,首先应该看看散落在中国美术学院内的“五散房”,这是王澍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二期项目中的一些小实验。宁波博物馆再一次体现了文人建筑师王澍对传统建造工艺的偏爱,对古典的现代解读,对环境条件的尊重与思考,以及清晰的设计逻辑。 五散房是5个小的公共建筑,加起来面积才2000平方米左右。它所采用的墙砖,都是从老房子中拆下来的回收利用砖,而且采用了最传统的夯土技术。由于五散房各自担负咖啡馆、画室、茶室等不同的用途,所以也用了5种不同的建

当代大型城市建筑与地方性城市结构的重建_宁波美术馆设计手记

亚洲,特别是中国城市的原有结构正处在全面崩溃的过程中。这种崩溃,是与大规模的建筑建造同时发生的。不管愿不愿意,这个城市结构、生活方式和建筑语言的崩溃与瓦解的过程,即是今天建筑学直接面对的全部对象。让人感兴趣的是,不同时间、不同方向的多种可能性同时并存。在这个特殊时刻,城市问题比建筑的问题更加重要。建筑学需要一种方式,把对建筑单体的关注转向对城市结构重建的关注。对传统的保持也不仅是为了传统,而是如何接续断裂的时间,使传统的生活方式如何重返真实的城市生活和地方性环境。因此,建筑模式,特别是对城市结构具有方向影响力的大型城市建筑的模式研究,在今天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清晰记得第一次去看宁波美术馆建馆现场的情景。一座被这座城市抛弃的航运大楼,它曾经是城市在1970、1980年代的标志性建筑。是众多市民前往大都市上海或普陀烧香的登船之地。典型的市中心港口,处在一片殖民地时代的建筑群边缘,这块地在宁波人记忆中的地位应如上海人心目中的外滩。让我心中震撼的是,一座建筑被城市抛弃后的场景。江边串连成线的浮码头空荡无人,但我仍能看见它曾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城市生活事件的可能性与多样性。这些码头正在被拆除,我当时就向甲方要求,这片码头应是未来美术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希望有关部分能按原状予以保护。在我看来,比一座美术馆的样式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城市结构,而城市的记忆,应包含到今天为止所发生的一切事件线索。 最初的设想是对这座航运大楼做保护性改造,它的大型候船空间正适合大型当代艺术作品展出,但之后发现这座建筑历往几次装修改造,其全预制装配式的混凝土结构难以满足今天的建筑抗震法规。为了保持城市建筑模式的延续性,我们提出像保护古建筑一样对这座建筑落架重建,它的内部空间结构被一柱不动地原样保持,因为这些空间印象已经印刻在几代宁波人的记忆之中。 最终的实施方案是多种场所线索的混合。通过沿城市干道的入口高台和沿江钢木结构单纯体量,两个扁平长方形互相平行,横卧江边,再次向甬江暗示和重构了码头与船的语句结构。面向城市则暗示和重建了传统中国城市院落与城市的结构。人们进入美术馆,必须先经过一个入口坡道曲折的高台院落。建筑沿街既无常见的广场,也无宏大台阶,这在整个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曾多有争议。而我们的意图则在于重建中国城市生活的仪式性。清晨,当人们走上大院,走过穿越建筑的栈桥,走进建筑二层的沿江长廊,在这个长100m、高8m、宽6m的空间,100扇高8m的杉木板 当代大型城市建筑与地方性城市结构的重建——宁波美术馆设计手记CONTEMPORARY LARGE-SCALE CITY BUILDINGS AND THE REGENERATION OF LOCAL URBAN STRUCTURE: ON THE DESIGN OF NINGBO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王澍 /WANG Shu 门同时缓缓打开,甬江和阳光同时泻入,已断裂的生 活方式可能在这种仪式性的场所被重建起来。 美术馆的另一典型特征是它在垂直向度上的两段式 处理。双重性地暗示了中国传统,以及当代城市功能与 经济上的需要。下段为“经济基础”。入口高台院落下 内含可停150辆汽车的车库,以满足未来爆炸性的城市 停车需要。主体建筑的下部青砖基座中设有2 000m2的 开放展厅,可举办含艺术展在内的各种展览活动,以 解决中国城市大型美术馆和博物馆都面对的问题—— 只有建筑投入但缺乏后期运作与维护费用。二层以上 为“上层建筑”,布置各类纯艺术展览空间。 建筑表皮材料的使用同样暗示了城市记忆线索的 混合性。基座青砖是传统的宁波建筑主材,而上部钢木 材料则是船与港口的建造主材。沿江青砖基座的洞窟 直接取材于敦煌片断,指出这里曾是宁波人去普陀进 香的出发之地。记忆不等于回忆。用一切当代语言对 过去和现在的建筑作品进行实验的兴趣,阻止我只限 于研究那些使作品具有可理解性的习惯语言。这种活 动把建筑语言的不纯、正统建筑学的弃物、一切当下 生活世界建筑语言的直接解体等等汇拢。建筑师虽然 正在创造一种假定的意义形式,但这意义形式是未决 定的,就像一个空的戏剧舞台,功能上、体验上、事 件上的可能性与多样性,将造成一种震撼的效果。□ 1 1 从甬江对岸远望美术馆/View of from the other side of the Yongjian 76世界建筑 2012/05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一. 材料方面 以旧材料纪念过去,同时又采用现代形式 1.【砖瓦】回收,循环,利用,象征城市的变迁 1.1“这几年,大量古旧建筑被拆除,出现大量砖瓦废料,2000年开始,我们就有重点地回收旧料、循环利用。中国民间早就有对材料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建造传统。”王澍说。 王澍和许江设计完成的《瓦园》(800平方米),在一片建筑中,以花园的形态出现。他们在地面上用6万片旧青瓦搭出了屋顶,游览者要踏上竹桥走入瓦园中,就像走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上。6万片旧城拆迁回收的青瓦、3000根竹子,王澍团队和3名来自浙江乡村的泥工、瓦工和竹工花了半个多月时间,几乎在全手工的状态下造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建筑。

1.2在2010年的世博会上,王澍设计的宁波滕头馆,是一栋由回收旧砖瓦做成的建筑。为了表达他的生态理念,王澍用“瓦爿墙”(用青砖碎瓦甚至破碎的缸片垒加起来的墙壁)来装饰滕头馆的三面墙体。“瓦爿墙”是用回收的50多万块旧砖瓦做的,这些旧砖瓦都是从宁波的象山、鄞州、奉化等地的大小村落收集来的,其中的元宝砖、龙骨砖、屋脊砖都有着超过百年的沧桑。 1.3王澎对瓦片的情结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2004年,王澍完成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一期工程。为了发挥建筑材料的可再利用和经济实用性,他从各地的拆房现场收集了700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让它们在象山校区的屋顶和墙面上重现新生。

1.4宁波博物馆的外墙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你仔细看看,可以发现如果是直壁,采用的是浙东地区的『瓦爿墙』,如果是斜壁,采用的则是特殊模板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墙。」戴宗品道出了细微处的奥秘。 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有其传统根基,历史上,以慈城地区为代表的瓦爿墙随处可见,是宁波地域乡土建造的特有形式。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材料包括青砖、龙骨砖、瓦、打碎的缸片等,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旧物。其中,青砖的数量最多,它们的「出生」年代也多为明清至民国时期不等,甚至有部分是汉晋时代的古砖。不少青砖上,还镌有「福寿」等铭文;龙骨砖是传统建筑中用来压脊的较大的砖,带拱,与青砖拼砌,形成错落。龙骨砖与零碎的瓦片和缸片一起,都成为了外墙的「装饰图案」。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大概测算了一下,每平方米需要100块左右的旧砖旧瓦,整个博物馆的瓦爿墙的面积是1.3万平方米左右,也就是说,宁波博物馆所用的旧砖瓦在百万块以上。」宁波博物馆在全 国建筑界是第一个如此大规模运用废旧材料。

2020观美术馆有感

美术馆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地方,许多名画全在此展出,吸人眼球无数,下面是带来观美术馆有感,欢迎大家阅读! 昨天下午,爸爸妈妈带着我,参观了宁波美术馆—“人与自然”大型科普展。 我一进入展厅大门,就被面前的巨大恐龙给吸引住了,体长26米,身高足有9米的亚洲最长最完整的马门溪龙,而旁边只有1米出头的鹦鹉嘴尤其显得袖珍了很多,它半直立的后肢和灵巧的前肢让人觉得家里的小宠物一样。 据展区的阿姨介绍,马门溪龙以植物为食,是在四川省井研县发掘的蜥脚类恐龙,马门溪龙是世界上脖子最长的动物,它四足行走,身体笨重,行动迟缓,估计体重达60多吨,生活在1亿6千万年的早期。 一旁的鹦鹉嘴龙是角龙中最为原始的型类,是后来长角角龙的最早的祖先。在至今发现的鹦鹉嘴龙个体长超过2米的很少,身体都比较轻巧,并且前肢明显短于后肢,主要依靠后肢来走路,牙齿平滑,以植物为食,是恐龙家族中的“小不点”。 走进右边的三号展厅,这里有7条大大小小的恐龙,此外,值得一看的还有一旁的一窝30多个恐龙蛋,是目前为止中国出土最多最完整的恐龙蛋。 还有人体展览区,展区陈列着72件人体各器官标本,有九大系统展览:运动系、消化系、呼吸系等,有彩色分辨头盖骨,用不同的颜色将人的头盖骨的各部分分解开来,还有髋关节、骨盆、畸形的胎儿…… 更有意思的是凡进入展区的参观者都有一张答题纸,如答对了,就可以赢得一份纪念品,并有机会获得恐龙蛋呢! 这次的参观让我学到不少课外知识,也让我喜欢上了科学,更让我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 周日下午我和王宇微约好在中国美术馆见,一起走进艺术的殿堂。 中国美术馆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近代现代艺术家作品为重点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主体大楼为仿古阁楼式,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四周廊榭围绕,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 中国美术馆收藏各类美术作品10万余件,以新中国成立后时期的作品为主。藏品主要为近代美术精品,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的代表作品和重大美术展览获奖作品,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艺术。 我们逛了许多展馆,可都是走马观花。正好赶上张建国作品展,那个展馆人多的就像一锅粥,简直令人窒息。我们贴着边看了一圈,赶快"逃"了出来。张建国的作品,比较抽象,在我的角度还不能理解,它和我一点美术上的共鸣都产生不了。 吸引我眼球的却是一面不起眼的镜子。远处看像一块纱做的帘子,走近一看,只是一面镜子上涂了胶水,粘上纸又撕下来,又又像没有撕干净。每个人都能做,但真正想到这一点

试论宁波城市建设的文化维度

试论宁波城市建设的文化维度 ——对宁波市文化建设及其文化资源问题的思考 赵江滨 [摘要]经济和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具有不同功能和作用,城市的灵魂和核心是文化。宁波经济和文化发展尚不平衡。宁波城市文化建设应从深厚的地域历史文化中汲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整合和转化,以培植宁波的现代城市文化精神,为新一轮城市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资源整合转化 作者赵江滨,宁波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浙江宁波 315211 ) 一、宁波经济文化发展实证分析 在中国当代城市的竞争和比较中,关于宁波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和思考,即宁波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它的经济实力呈现着明显的落差—— 在许多经济学指标统计表上,宁波市的排名并不落后。两年前城市学研究者根据30个中心城市经济状况建立的因子模型分析,宁波市的经济发展环境名列十六;而在专家系统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排序中,宁波市列名十三。理解这个排名的分量并不困难,人们只要瞥一眼那些紧随其后的城市——它们包括济南、长沙、郑州、西安、长春、太原、兰州等省会城市——即可体察,这些都是人们心目中传统的“大城市”,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如今在经济发展方面却纷纷落在了宁波的后面。① 一年以后,宁波市的经济实力又以惊人的速度获得了新的攀升:2002年宁波GDP达到1500.3亿元,经济总量排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在广州、深圳、杭州、成都和青岛之后。人均GDP3331美元,已经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2003年出版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在对中国200个主要城市进行分析和评估后,宁波列名第十;②而在上一年的该项报告中,宁波仅名列第20位。种种数据显示,宁波的经济指标和经济总量已跃居全国前列,表明了宁波的经济实力不容忽视。 经济视野中的宁波,无论如何都称得上是中国城市舞台上的一个明星。但宁波的实际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却与此显然不相匹配,姑且不说像大连、厦门、青岛这样的同级计划单列市,即使

推荐-宁 波 美 术 馆 艺 教 中 心 精品

宁波美术馆艺教中心 20XX年秋季招生简章 美术馆艺教中心教学设施良好,艺术氛围浓厚,是艺术人才成长的苗圃。艺教中心作为宁波的一个艺术普及阵地将继续发挥更好的艺术教育功能。 今年秋季各类形式的美术培训班即将正式开课,招生工作现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我们热诚欢迎广大美术爱好者前来学习,艺教中心将以负责的态度、优秀的师资来培育学员!★美术馆有着浑然自成的艺术氛围; ★学员可以到美术馆展厅观看展览,在展厅临摹大师作品,并且享有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享有优先参加美术馆举办的各类学术讲座; ★学员不用带任何工具(特殊班级除外),享受简便、自助、愉悦的艺术教育; ★针对考级内容进行专项培训; ★老学员享受9折优惠,连报两门课程享88折,连报三门课程享85折。

备注:①每班限招20人(特殊班除外),小班化教学 ②美术馆作为中国文化部授权的宁波地区唯一的美术考级中心,今年9月份举办全国各类美 术、书法考级 联系人:奚老师、董老师 联系电话:87643222—2222、2303(周一至周五)87661710(周末) 报名时间:即日起报名,额满为止(双休日照常) 上课地点:宁波市人民路122号宁波美术馆2号门2楼艺教中心 公交路线:(在外滩、车站路、玛瑙路下车) 1 路宁波火车站——外滩——路林市场 4 路东门口——外滩——庄桥 8 路汽车东站——外滩——日湖婚庆广场 11 路公交黄鹂站——车站路——公交白沙中心站 13 路广厦怡庭——车站路——公交庆丰桥站 19 路南苑新村——外滩——公交庆丰桥站 20 路公交薛家站——玛瑙路 331路东门口——外滩——公交慈城站 350路公交紫郡站——玛瑙路 370路骆驼镇——外滩——玛瑙路 508路白沙路——车站路——老庙

宁波博物馆考察报告

篇一:宁波博物馆考察报告 《传统文化艺术》课程考察报告 -------------------------------------------------------------------- 宁波博物馆考察报告 为了能使课堂上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及更为形象可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联系实际,使作为学生的我们也可以在现实的层面上对中国的文化传统达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深度理解,所以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特于 2009年12月3日上午8:30从学校出发,乘坐公交经于鄞州公园下,随后步行至目的地——宁波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实地考察。宁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孕育了中国长江流域著名的史前文化“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青瓷的发祥地,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同时,宁波还拥有独具特色的天一阁藏书文化、保国寺古代建筑文化,明清浙东学派文化、宁波帮文化。而具有深厚地域文化底蕴的宁波博物馆,是宁波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一五”期间重点公共设施,坐落于宁波市东南新城区,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是展示宁波历史、艺术、民俗的综合性博物馆。它犹如一颗明珠从东海之滨升起,一亮相就吸引了国际博物馆界高端的目光。宁波博物馆是以展示人文历史、艺术类为主,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反映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风貌的标志性建筑。宁波是一座国际化港口城市,宁波博物馆以高起点、国际化水准亮相,它寄托着方方面面的希望。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博物馆建设工地考察时明确提出:“宁波博物馆要成为宁波向世界展示文明的窗口,走向世界的舞台!” 一、探索博物馆建筑风格 宁波博物馆建筑倡导的是一种新乡土主义风格。这是一种强调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的设计倾向,强调乡土味和民族化特征。它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划和设计模式,而是在设计中尽量使用地方材料,表现出因地制宜的特色,这就使博物馆建筑在整体风格上与当地的风土环境相融合,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 宁波博物馆的建筑外型突出地域“山”“水”“海洋”特征,平面简洁的长方形集中式布置,但两层以上,建筑开裂,微微倾斜,演变成抽象的山体,这种形体的变化使建筑整体成微微向南滑动的态势。场馆北部为一片水域,整体建筑仿佛一艘刚从水中上岸的大船。其独特之处是建筑外墙由“瓦片墙”和“竹条模板混凝土”混合构成。“瓦片墙”使用了上百万块宁波城市拆迁回收的历代旧砖瓦,由50名工匠手工砌筑,使得博物馆一建成,就凝聚了百年历史,建筑本身就成了历史展品。而使用“竹条横板混凝土”的外墙,竹之纹理更突显了江南深厚的自然和乡土风格,这比使用大理石、外墙漆更加自然、节约、环保。二、走进宁波博物馆宁波博物馆现有藏品6万余件,共设7个展厅,按主题陈列、专题陈列、特别陈列内容构建“三位一体”的展览体系。 (一)主题陈列 主题陈列为:“东方‘神舟’――宁波历史陈列,由“远古四明”“拓地三江”“州城确立”“国际港口”“海定波宁”“东南都会”“开埠通商”七部分组成,以宁波区域文化发展为基础,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展示宁波自河姆渡文化开始7000年文明史。 1、东方神舟--宁波历史陈列 这里有河姆渡文化的精彩演绎,有于越人拓地三江的丰富遗存,有越窑青瓷的系列发现,有明州港城的奠基与发展?? 这里是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海上丝绸之路”核心港口,是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港城,是宁波帮的故乡。碰撞与融合,学习与创新,书写了中西文化交流史浓墨重彩的一章?? 在这里,发端于北宋的学术文化传统,在明清终于大家纷呈、影响天下?? 上下七千年,形成了宁波人敬乡重土、耕读传家、引领风气、善于经营的文化理念;纵横八

参观美术馆作文300字6篇

参观美术馆作文300字6篇 (302 字) 今天下了一场大雪,空气特别清新。下午我和妈妈去参观了国家美术馆。 美术馆的画可真多呀!还有很多雕塑呢!画的品种也 是各种各样,有油画、水墨画、还有漫1SI等。而最有趣的就要数五层的民间艺术展了。 在五层展厅里,有面人、脸谱、还有皮影。我最感兴趣的是皮影。这些皮影做工十分精细,胡子刻得又细又密。那些人物都形态各异,眼睛也很传神。而且颜色五彩缤纷, 十分鲜艳。 后来我们参观了四层,四层有许多雕塑。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叫《躲避》的雕塑。雕像上的一位母亲怀里抱着一个孩子,手上还牵着一个孩子,眼神惊恐,好像正有敌人追来的样子,形态逼真,惟妙惟肖。 今天,我看到了许多的艺术品,真让我大开眼界,留 恋忘返!争取下次有机会再去参观。 参观美术馆作文300字二:参观美术馆(355字)

今天,我参观了宁波市美术馆,那里有五个展厅,分别是中央厅、2号展厅、3号展厅、4号展厅和多功能厅,还有一个长廊和售票处。 中央厅有一个巨大的电视,中央厅中央放着一个宁波市区的模型,上面有宁波市的所有区县。 2号展厅里有宁波市的发展,还有一个可以踩的地毯,上面全是树叶,踩上去树叶会散开,当全部散开时,上面会出现一座桥,而且当叶子全部散开之后,没几秒叶子又会重新聚拢。 3号展厅里有宁波市区县的发展,有江东区、江北区、海曙区、北仑区、镇海区、鄭州区、宁海县、象山县、余姚市、慈溪市等,那边也有一个可以踩的地毯,这回不一样,是一个池塘,不时会有鱼游过来,用脚踩就可以把鱼赶走,恢复原来的池塘。 4号和多功能展厅还没有开放,所以我没去看。 除此之外,我还看了西藏唐卡的一些佛像画,这就是美术馆的全部内容,有兴趣你也可以去看看。 参观美术馆作文3 00字三:参观浙江美术馆(360字)

浅析王澍的建筑思想

浅析王澍的建筑思想 当代中国建筑行业中涌现了许多年轻有为的中青年建筑师,而最让人感兴趣的莫过于王澍。好的建筑作品必然会与背后的建筑思想挂钩,而王澍正是现在为数不多的能够横跨业界与学界,并且能谈得上有思想而不仅仅是捕捉潮流的建筑师。然而,建筑思想又与建筑师本人的生活经历、所受教育、思维方式等因素有关。而王澍,他的身份是多变的——建筑师、文人、学者、教师。所以解读王澍的作品,不妨先解读一下王澍除建筑师之外的各种身份,然后再一窥他的建筑思想。 一、情趣盎然的“传统”文人 王澍对弟子常说的一句话是“在作为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通观王澍的文章,字里行间里流露出一种浓烈的儒气与书卷味。王澍的这种文人情结,影响了他的为人气质与做事方法。赏山水画、品龙井茶、携妻游园是他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种颇有传统文人气息的生活方式使得王澍成为当下离中国传统最近的建筑师之一,所以他对园林的关注,也就表现出了不同于其他专业人士的视角:用略带感性的笔调记录。他让学生走进花圃中,或站或坐,然后调侃说“这就是竹林七贤”。在此,文人墨客的意味由生。王澍深知园林的博大精深在于“人的到场”——他曾不下百次地游历苏州园林,熟到可以默背的地步——可以认为,王澍是在有意识地摆脱对现代主义彩响下的宏大叙事性,不再过多纠缠于书本杂

志上的平面图像,而深入现象之中,用“识悟”的方式感知对象。 如此看来,王澍最关心的这个“到场”的场所就是诗意长驻的空间——园林。王澍的妻子问他“为什么在你造的房子里总有一种气氛,让人说不清楚”,而王澍的答案是“那个人类观察者隐匿在建筑看似客观的砖石梁柱间”。所以王澍的作品中往往会带有一“到场”的视角,而对此的表现又似乎是充满文人气的,并具有园林式的路径体验。于是,王澍设计的宁波美术馆就是充分表现出了这一特点。 二、求真务实的“边缘”学者 对比王澍的传统文人形象,他对建筑理论的反叛似乎众所周知,一如他的工作室之名——“业余建筑工作室”。在“反学院的建筑师”一文中,诸位建筑师与王澍的言论里,可以看出,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学院派学者,与其说他反学院,不如说他在行为上打上了“边缘”的烙印。 他的知识背景中有相当一部分建立在形而上学的思考之中,属于哲学读得偏多的学者之一。他的论文特点就是以文字为主,较少出现图片,行文相当理论化,例如《当空间开始出现》一文。然而这一非常学院派气质和特点却没有将王澍桎梏住,他反而极其注重分析与理性之外的事情------体验与营造,这点倒是体现了西学的质疑精神。在面对“建筑是什么”这样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时,王澍答到“说到底,建筑就是造房子”,这个答案是出乎意料的,因为不少学院派学者对此大书特书,最终给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而

王澍作品中的传统文人色彩和建筑机理

王澍作品中的传统文人色彩和建筑机理 2010551048 王晨曦摘要:建筑的色彩和机理代表了一个建筑的精神,从欧洲的古典主义到柯布西耶引领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的色彩和机理发扬了这种建筑理论的精神。现在,流行于世界的几种风格中,有解构主义的欧美风格,有白色暧昧的日本建筑,然而有一种建筑突然出现在大家的眼中。人们认为这种建筑是不合时宜,是不可理解的。他的建筑中带着中国文人儒雅朴实的气息和色彩,他让中国建筑屹立在世界人们的讨论之中,这就是王澍和他的传统文人色彩中的建筑。他利用最传统的材料创造出的生于自然的建筑,让人深思。 关键词:王澍材料机理文人思想自然 这样的校园,在中国很特别;这样的建筑,在世界上很罕见。 像座迷宫,没有大门,也找不到出口,初来乍到的人会迷惑。 骑山地车,沿着回廊,居然可以一直冲到楼顶观光。 山行水转,农田、树林、溪流和鱼塘在校园景观之中很自如地起伏舒展。 从各地拆房现场收集来的700多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穿插在屋顶与墙面,一股沧桑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这是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园,正是这所“特别”的建筑,使它的设计者——王澍,夺得国际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兹克奖,他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该奖的建筑师。鼎鼎大名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1983年曾获此殊荣。 王澍的建筑语言是充满诗意的,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体悟。王澍的作品并不多,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运用了中国传统造园术的精髓。由山走到水,四个散落的小房子和主体建筑相比,尺度悬殊,但在这里,水中那座亭子般的房子,是图书馆的“诗歌与哲学”阅览室。王澍想表达的是一个中国文人看待世界的“观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澍的建筑是不合时宜的:非标准化、没有速度、不追求效益。 面对当下中国城市大规模拆迁重建,王澍有意识地循环利用建筑材料,有效地控制造价并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数百万块不同拆迁现场捡回来的砖块重新聚合在一起的建筑物,它最重要的意义是提示人们去思考“我们是不是拆得太快了,是不是只顾拆除而忘了它们是怎么建造起来的”,“我们是不是要想一下怎么合理利用这些工艺,发挥它在建筑学上的价值。因此,争议我不在乎。” 曾以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而饱受争议的贝聿铭曾说:“批评是需要历史、需要时间的,要过几十年再看。今天做了,明天就说不好,这样的评价我觉得没有价值。” 如今,王澍说:“好的建筑就像植物长在上面,自然而充满生命力,有的建筑照片上好看,实地看会失望,有的建筑照片上看平淡无奇,实地看会很震撼,我的建筑应属于后者。”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王澍建筑设计作品分析 摘要:王澍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向当代建筑语言转化的建筑师,致力于将当代艺术、人文思考、建筑学、特别是建筑的营造问题铸为一体,反思人文价值的“建筑艺术”和致力于中国本土建筑学复兴的“历史建筑与造园学”作为若干线索,以批判的地域性视角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建筑语言探索及建筑创作实践,范围涉及公共建筑、大学校园、集合住宅、造园、传统城市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及当代艺术装置展览等。 关键词:王澍建筑材料风水环境 王澍,一个60年代出生的建筑家,他的建筑活动就如其所生的年代一样矛盾而敏感。在建筑师同行里,王澍被公认是最有中国文人气的。而他也是很早就对中国的现代建筑提出尖锐看法的人之一。王澍在中国建筑师中的名气,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国际上受到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另类。他是把建筑带入大学的引路人,但他又一直表现着对于庙堂规则的不屑。就是这个看起来有些狂妄的建筑师,一直以来却又在传统的中国建筑中寻求着艺术之根。他把中国古代“造园”的手法和方式融入现代建筑。在别人看来,王澍已然是中国建筑师的一个代表,很多人把他的作品当作某种形态的哲学表现去

关注,而他自己却只是用古代工匠的手法去诠释着自己心中的当代建筑。 一、材料的应用 1.1砖瓦 1.1.1瓦园 “这几年,大量古旧建筑被拆除,出现大量砖瓦废料,2000年开始,我们就有重点地回收旧料、循环利用。中国民间早就有对材料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建造传统。” 王澍和许江设计完成的《瓦园》,在一片建筑中,以花园的形态出现。他们在地面上用6万片旧青瓦搭出了屋顶,游览者要踏上竹桥走入瓦园中,就像走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上。 (王澍瓦园杭州 2006) 1.1.2世博会宁波滕头馆

宁波与苏州城市文化比较研究(终稿)

宁波与苏州城市文化发展的比较研究 赵江滨马振 摘要:宁波与苏州地缘相近,文缘相通,人缘相亲。然而近年来苏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渐与宁波拉开距离。究其原因,城市文化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考察发现,苏州与宁波在历史上都曾人文荟萃,但在当代文化建设上,则传统现代,各有侧重;而在科技教育方面,差距明显。经分析指出,两市文化的基本差异主要表现在城市文化的含金量上,即城市文化对生活方式的引导、塑造和影响方面:苏州城市文化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因素,传承完整,创新突出,卓有成效提升了城市文化的内在向度;而宁波城市文化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间实用倾向,它们直接与务实致用的商业风气保持了密切的联系。相对于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迅猛步伐,本文认为,宁波的相对不足体现在城市文化内涵的缺失上,城市的影响力远逊于苏州,科技教育内涵明显弱于苏州,导致城市的发展后劲相对不足。宁波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想保持在长三角城市圈的领先地位,应该借鉴苏州的城市文化发展经验,深入整合自身的文化禀赋,深化内涵,提炼特色,方能在新一轮的城市发展中抓住机会,迎头赶上。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内涵城市文化比较 在长三角城市圈中,与宁波最具可比性的城市无疑是苏州。 宁波与苏州跨杭州湾遥遥相对,都属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地貌,直线距离不过200公里左右,无疑地缘相近。两市的历史都很悠长,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双双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列。历史上尽管它们曾分属吴越,但吴越文化彼此渗透,相互兼容,“同俗并土、同气共俗”,已成同一地域文化圈,确属文缘相通。地缘文缘促进了两市人员的往来交通,自然导致了人缘相亲。 两市地域面积、人口和行政级别相当,经济规模和增速可观。宁波是一个在经济上享有副省级权限的计划单列市,位于浙江东部,长江三角洲南翼,坐拥东方深水良港。2007年户籍人口564.5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18.19万,全市面积9816平方公里。苏州是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实际享受副省级城市待遇,位于江苏省南部的长三角地区的腹地,太湖之滨。2007年户籍人口624.43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35.30万,全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2007年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51元。2007年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6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475元。因此,不论是从城市的行政级别,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还是城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