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李山

战国七雄-李山
战国七雄-李山

春秋五霸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启功先生弟子。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化史,《诗经》研究、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等领域卓有成就。先后出版过《诗经的文化精神》、《诗经析读》、《诗经新注》等诗经研究专著、及《中国文化概论》等著作。

目录

春秋五霸 (1)

大裂变 (2)

魏文侯图强 (4)

魏国的衰落 (6)

邹忌相齐 (7)

围魏救赵 (8)

计杀庞涓 (10)

重功名的吴起 (12)

西入秦国 (13)

变法强秦 (15)

商鞅之死 (16)

合纵连横 (17)

张仪诓楚 (19)

燕国大乱 (20)

苏秦倾齐 (22)

田单复国 (24)

胡服骑射 (25)

将相和 (27)

秦国东略 (28)

大将白起 (30)

烫手的上党 (31)

长平之战 (33)

将相之死 (35)

回望七雄 (36)

大裂变

这是一段延续了250多年的动荡时期,却影响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这就是战国。战国时期的突出特点是变,它以风卷残云之势,变革着旧有的秩序,中原大地上,曾经星罗棋布的诸侯国,这个时候,变成了以七个大国为主的相互对峙,这是一个新时代开始前的变世,这是一个上接春秋,下启秦汉的时代,战国。它只有250多年的历史,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变”,在这个时期,世道人心在变,政权在变,战争法则在变,历史舞台的主角也在变。

在一系列的变化中,从春秋延续到战国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在相互角逐中,涌现出了七大大国,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在战国七雄对峙的时期,天下大势,在分分合合中,从分裂开始走向统一,“七雄”最终将变成“一雄”,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大势,那么,在这个历史大势中,战国七雄,七个志在统一的竞争对手,代表着统一天下的七种可能,七种可能,又是怎样向一种可能演化?七雄对峙,它们各自有怎样的作为?从七个大国的盛衰变化中,我们又能读到怎样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

呢?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争这段正是大分到大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时间跟春秋差不多,250多年,从前五世纪,到前三世纪的历史。这一段历史有两点:一是它重要,战国时代的大裂变结束了七八千年的历史,包括史前时期。中国文化从何时开始,正在探索中。战国离中国文化开始,就远了。战国前,有多少年,没文字记载,考古可以让我们认识。要当君主,主要靠的是神权,这是神权政治。王者总是要靠神权,精神力量重要。当然也要武力支撑,没神权保障就没力气。另外,从原始而来,人逐渐成一个群体,到西周宗法制。战国时,这些要结束了。开启了后来的历史。二是它特别。特别在中国文化,从有文字记载,人们信仰亲情,人际和谐,战国时,就不讲这些,讲的是智术诈术暴力,这是血与火的时代。这好理解,七八千年的历史要想一下子变化,难呀。战国时是痛苦时,崇尚暴力与诈术,后人写文章时,提到这些,就不那么美好,持否定态度。这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比较特殊。因为特殊,别有意趣。战国,又叫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争强过程中,尤其是一开始,有小国,就成了狼眼中的羊。他们要竞争,就抢夺这些小国。战国是春秋时期裂变而来。西周建国,一大一统,后来乱了,春秋是乱,战国是变。这是取其大者而言。春秋加战国就像是一大厦,喳喳作响地倾覆。旧时代结束,新时代开始。七雄有四个国家是换了领导的。第一个变化,显著特征就是在贵族层面上换了血。是政权变更了。主要表现在三家分晋、田陈篡齐上。有人认为是春秋走向战国的标志。可以概括地说,是邀买人心。晋进入春秋来,晋文公争霸,延续时间长,要争霸,必然打仗。就要用大臣,就得给土地百姓等好处,于是晋内部形成大家族的分割权力,这些大臣也在兼并,最后,剩下六家。韩、赵、魏、智氏、中行氏与范氏。没多久,智氏联合韩赵魏灭了范氏中行氏,然后是韩赵很灭了智氏。三家分了晋,成了新三家。,-

三家分晋,就出现了田氏,也叫陈氏,简单地说这个人群来自春秋早期的陈国。有公子叫完,生出来后,陈国乱了,公子跑到山东,姓田了。大概是齐桓公争霸时,在齐国当官,社会越发达时,这些制产品的人就发财了,他家有钱了。算卦的说他家会建国,但不在自己国家内,应在齐国建新国家。在齐国时,娶妻,老丈人家也算过卦,说这人将来要大富大贵。陈氏开始平平,但是职业让他家有钱了。到了春秋后期,齐景公当君主,手下在贤臣晏婴看透他,有一年,晏婴去晋国,办完事,晋国有贤人,晏婴与他闲聊政治。齐国人对未来不乐观,晏婴也说,“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不知道将来政权是否归于陈氏了。他说是即器求道,看政治看诸多现象。我们国家的度量衡,国家有规定。可是田氏在放贷时,用一斗比国家的大得多,百姓借时,他用大的给。还时,用国家规定的合法的度量衡来还,百姓当然占到了便宜。晏婴看出来了。他们家也经营木材,用山里的价格给百姓。这是赔本的事,经济上损失,却在政治上获得人心。

战国时代的变化:—是政权层面换了人。要出现新的变化,老君主对百姓是亲朋,现在换了,没这个历史了,怎么办?各种变法出现了。四个新国家,尤其是魏,率先变法,其他国家也变。这是政治层面的变更产生的社会管理方面的层层变法。二是世道人情的深层变化。晋国三家分晋,范氏中行氏被灭,先从赵内部起。这事,简单,赵家势力大,家族分裂,这时赵氏赵简子执政,有五从兄弟,刚出五服不久的赵午,这时是正门正支要消灭旁门,赵简子要干掉赵午。交代随从,你们回去另立吧。这不过是五从兄弟呀。周代建国,亲亲尊尊,周公旦家族在洛阳主政,世代为周公,做到四五百年。那是老原则,不是论自然情感。是宗法观念。这是从西周到春秋的一贯社会理念。是上升到一种理念。杀赵午这事上,我们看到了另一面,找机会消灭对方。这就出现六卿互相歼灭。眼中只有利益土地人民。这种原则,

一旦建国后,列国关系是什么?这是处事原则的变化。人伦血亲统统扔了。

三是战争法则的变更。春秋五霸都是尊周天子,这是最高指向。挟天子来号令诸侯。像晋文公,一定要拿楚国为假想敌,只有共同敌人才会吸引共同朋友。战国这些国家出现这些局面就各自称王。都独立了,谁强谁得天下,没道理合法性可言。合法性不过是拳头。这导致战争打法不一样,早期是“大刑用甲兵”,都是下属国家,如果这个国家做了不好的事,周王朝就调兵来号召天下来打它。这是纠正错误,这是所谓王道。现在都是王了,都想当王主,还有这样的打法?所以战争就是智术诈术,是杀人如麻。要做最终的王,就得消灭对方,占领土地,战争就酷烈了。战国时,一仗就能打死几十万人。孟子说,杀人盈城,说出了世道人心。这时战争打法异常惨烈。这时出现许多典型战例。许多兵法就是这时写成。

四是舞台的主角变了。老贵族都是许多代,是老例。战国时冒出一批人,不靠出身,靠才干起家的。像子贡子夏。子贡就是会做买卖,经商富甲一方,最后游说诸侯。与诸侯分庭抗礼。还有苏秦,是洛阳人,家里面不过几亩地。后来出去了,挂了六国相印。结果一开始游说诸侯时,失败回来,父母都不待见,子一看他回来,干脆不烧火。老婆假装瞧不见。后来,嫂子爬着来见他。她说,因为位尊与多金。但是苏秦在这样典型环境下出现的英雄。一大批像商鞅这样的纷纷活跃在历史舞台上。这些新人崛起。总之,这是大裂变的时代。

魏文侯图强

在战国时期,大兼并的残酷现实,导致了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的竞争格局,各个诸侯国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有谋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当时的七个大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之中,第一个强盛起来的,是从三家分晋中诞生的魏国,而魏国的强盛,和它的一代有为之君魏文侯密不可分,那么,魏文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做了什么,使魏国从战国七雄中,第一个脱颖而出呢?

战国200多年,最终收拾六国统一天下的是秦国,可是战国七雄第一台有声有色的大戏开幕,却不是从秦国开的,从哪儿开的呢?从韩赵魏的魏国开始。也就是说,在七雄并立局面出现以后,突然之间魏国强盛起来了,这个强盛打破了历史的沉闷。你看历史,春秋后期,到战国这段时间有一段时间比较沉默、贫乏,当然历史记载的也少,但是一个有声有色历史的大戏开始,却是从魏国开始。君主是魏文侯,在历史上,中国人儒家思想里对君主的设想,应该是道德王。柏拉图说,最好是全知全能的智慧王当君主。在中国漫长历史中,贤明的君主不少,但是各有贤明的表现。其中魏文侯的表现是,礼贤下士。首先他下士,尊重有道有德的读书人。这是他从修身从长知识开拓心胸上,能尊重贤明之士。中国古代有《吕氏春秋-察贤》,“魏文侯师卜子夏,友田子方,礼段干木,国治身逸。”把卜子夏当老师,把田子方当作切磋道义的好友,常礼遇段干木,三个人,是师是友是礼遇。实际上,都是尊敬。不是拿他们当大臣,而是当成贤明,来下士,降低自己的身份来学习。这三个人,卜子夏就是卜商,是孔子的高足,在孔子死后,在传经,当

老师。这时学生中有魏文侯。魏文侯当时年轻,向子夏请教些什么呢?《礼记》中有《乐记》,讨论音乐的。魏文侯跟卜子夏说,“端冕而听古乐”,听古乐就怕睡着了。可是听现代音乐,却是两眼放光。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效果不同呢?子夏回答说,古乐表现内容深奥,演奏的是天地人伦秩序,所以古乐认真严肃和谐,现代音乐节奏分明,内容贴着感情

走。子夏说,作为国君,应该多听古典乐。“夫敬以和,何事不行?”如果内心充满恭敬,做什么不行呢?“为人君者,谨其所好恶而已矣。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之,则民从之。”这涉及君主的好恶,百姓会跟从。子夏有瞧不起当下音乐的倾向,这是郑卫之音,难听点是亡国之音。这个情形让我们看到,礼乐教化是儒家特别关注的东西。子夏教他好,古典东西中有深邃的一面。这是从文献中看到的珍贵材料。

田子方是子贡的学生。比子夏小一辈,在儒门中有狂者类型。一次遇到魏文侯的太子击,这就是后来的魏武侯。太子表面恭敬,田子方不理。间他是富贵可以怠慢还是贫贱可以怠慢人?他回答是落拓者可以怠慢。你有国家有社稷你要负责,你若骄傲,人家都跑了。我大不了跑到别处去。田子方调子不高,却是个性鲜明。这种狂傲的在儒家中是存在的。这是较早的儒家。在分裂的时代,有存身之地,保持了孤傲的人格。魏文侯能学到什么呢?一天与田子方一起吃饭,听音乐,魏文侯指责乐队,突然停下来,指责高了。听出了不和谐处。田子方说,这可不是君主之道。你懂音乐,指责演奏者,要是作为君主做事,应该找乐官指出来,这样的话,自己的心理逻辑是我是内行可以直接管,天下事,事事觉得内行,插一脚,是知不知大体的间题。管对了好办,错了,怎么纠正。君主要知大体。儒家的文献包括了丰富的内容。“举贤才,赦小过,先有司。”实际做事的人,实践中容易出差错,不能太苛刻。这是领导者识大体的问题。

段干木,听说魏文侯来了,翻墙就跑。这是那时特有的精神。允许一部分人不进入自己的体制。但是,每次魏文侯走到他所住的地方,魏文侯都会表达足够的恭敬。这是抽象层次给万民一个表率。只要是贤明,不间为不为我所用,都能包容。这样的君主能容忍,能万民带来的印象,就看得清楚了。魏文侯与儒家打交道没白打。不读书,不接触文明,没法开拓狭小的生命。魏文侯难说是道德王,却懂得趋近这些,所以在统治时,显示开明之象。所以,魏给了我们一种开明之相。

光贤人多,不知道用,也会散掉,还得会用。就说魏文侯用贤人,一是设宰相,李克李悝都当过宰相。间李克,“国乱思贤相。”立谁呀?李克说,怎么间我呢?我地位低,身份远,怎么可以说呢?魏文侯再间。李克含蓄地表示要看五条。“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平素生活中要看跟什么样的人亲近,交朋友看得出志向与趣味;富了后要看怎么花钱;通达了,要看他举荐谁,像鲍叔推荐管仲;困难时期要看操守,人格要有底线,每个人做自己观念的牢房;穷困时要看哪些不取,没羞没臊的人什么都会做。五个方面看,怎么处,这就是孔子说的看观察社会生活,这是实践论。李克说完这些,魏文侯就决定了。翟璜就间他是不是推荐了我。君主接受这五条,可见你没戏。翟璜不高兴,当年就是我推荐你的。李克说,你真不如魏成子了。你不如他。翟璜更不好理解了。一点是,魏成子推荐的不多,可是推荐了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推荐来了就成了老师了。就算推荐我们了,不过是君主的大臣了。这样一说,翟璜也好惭愧。这次推荐魏成子的确是对的。君主职责不过是任一相。刘备只用好诸葛亮好了。这是关于论相。

西门豹到邺来治地方,间百姓,百姓反映还好。但是有一事,让百姓受害,就是河伯娶妻,这是中国水神,结果是得花钱,几伙人成了恶势力。每年要搞。西门豹说真新鲜,下次再娶让我来见识。第二年,局面又出现了。西门豹带着人来看,大帮恶势力来了,西门豹要瞧小媳妇。怎么这么丑?这样吧,缓缓吧。找个好的。跟七十来岁的巫婆说,你下去,通通信,缓几天,找个漂亮的。巫婆没反映情况过来,被扔进水里。他假装恭敬地等着。再派人去催,扔下两三个,还有三老吗?人群骚动了,扔完了,全跪下了,全承认错误了。让

把钱全还给百姓了。他来个以毒攻毒。对待恶霸得做个善霸。要治水,修了十二条渠,到汉代都还有。留给百姓的是感激。整个魏国蒸蒸日上,霸业就展开了。

魏国的衰落

魏文侯励精图治,尊贤任贤,在很短的时间,就使魏国强盛起来,从而拉开了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竞争的序幕。但魏国的崛起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只经过了三代人的时间,就逐渐衰落了下去,魏国的强盛之路,有一个良好的开局,但为什么没能继续发展下去呢?

在三家分晋后,魏文侯后达到强盛。魏文侯之后是魏武侯,魏武侯之后是梁惠王,三代人,三代人,霸业一共延续了70年。在这70年当中,应该说取得了很显著的文治武功。这主要是魏文侯尊重贤人,招揽贤人。我们要讲中国学术、中国文化,我们知道有所谓百家争鸣,那么百家争鸣实际上,进入战国时期,最早形成一个文化中心,就是在魏文侯的国家,一大批儒生来了,然后,还有一批法家人物也在这儿孕育。所以在学术上有一种讲法,我们中国有一部很著名的书,《左传》一一《春秋左传》,就是编撰于这个时期。这就是魏文侯尊贤尊士,贤人汇集。秦后来烧列国的史书,我们还能找出一些材料。在魏文侯当政时,有这些:魏成子,翟璜推荐一大批贤人,吴起是法家人,变法。李克也是儒家的学生,是师从子夏。西门豹,赵苍堂等人。贤人多,这些人单纯从文化角度来讲,孔子活着,弟子三千,鲁成了文化中心。孔子死后,魏文侯治下就成了文化中心。像吴起,等人来到魏国。这儿形成彬彬之盛的局面。还有齐国,但论养士之风,应该从魏文侯开始。这里更多地是实干家。在武功方面,魏国率先像七匹马奔跑,魏国率先冲上前。首先是向西打,扩张领土,秦被打得没办法,一退再退。魏文侯上台前,就取得了武城,之后,到魏文侯时,多有扩张。修长城从这时就开始了。魏国沿着占领地区修长城。势头猛。魏武侯时,接了父亲的班,也接着拓展,向东,这是平原地区,是宝地。这儿还有卫国,向东发展,是魏武侯时的大事。魏国的文治武功方面为什么取得突出的成就?是内政清明,这是大背景,国策得当。具体来说,军制好,《荀子》讲过,魏国的军队选拔士卒,精神状态重要。魏国以度取之,这是荣耀的事。拉夫就容易成豆腐渣。其次武器好,魏国的军队穿三层铠甲,操十二石弩。弩得拿脚踩,有能射到六百步的地方。另外是,带三日之粮,可以日趋百里。速度快。军队打造上下足了工夫。三是用人得当,用人不疑。乐毅,祖先是乐羊,打中山国打了三年,高兴地回来邀功。魏文侯抬出一筐谤疏提反对意见的一大筐。由此可以看到用人不疑。这要君主顶得住。乐羊的儿子被烹,乐羊也把肉吃了。将帅能为国家拼命,这种情下,将帅尽力。达到极势,衰势就出现了。

魏文侯在位五十多年,去世。魏武侯在战略上却开始走下坡路。战国时的争霸,是一个特别需要君主大战略的时代。魏文侯有,《战国策》记过小故事,韩与赵发生战争,韩要借兵,魏哈哈一笑,赵来借,也是如此。魏文侯还在私下里协调。山西居天下形势,占战略要地,拿着它,天下可大定,在上古时期尤其如此。当年秦穆公过不了这儿。现在这儿成了有缝的蛋。魏文侯时期把握得好。看七国中六国都亡了国,这就是战略上的间题。三晋原本是联合的,秦就没辄,但是,明君一死,就空了。魏武侯这人,不过二三流货色,史书中记过他,与吴起一起划船,观察形势,看到黄河天险,难免得意,实在可以凭借呀。王钟就跟着附和,吴起就说,这是亡国之道。魏武侯一听,是说自己了。一间,吴起说当年有三苗,地形天府呀,结果不靠这些天险,不修德,不修内政,被禹所灭。夏桀也是如此,被汤灭。商纣王也是如此。魏武侯总算明白了。魏武侯虽有英雄气概,但就是缺点文化。古代讲天时地利人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要维稳,靠这些不行。这是魏霸衰落在治国理念上的退步。

恰恰在韩赵魏关系上,魏国处置失当。魏国跟赵齐交界处有刚平,这是卫的地,赵国看到就剩下它了,赵国就先下手,占了。当赵国人这样做时,是魏武侯在位。简单了,硬碰硬,联合齐伐赵国。赵国一看,联合赵国来伐我,就求楚国来帮忙。从魏背后下手。由此刮起一股军事之风。魏与赵间出了间题。与韩三家渐行渐远。这间题越来越严重,结果是魏武侯死了,出事了。魏国内部开始争利,有人就找韩国韩懿侯,正是下手时。马上联合赵国,把公仲缓与后来的梁惠王控制了。韩与赵分歧,赵国差点没亡。梁惠王上台了。但是假如韩与赵分歧,魏的损失会更大。这是第二方面,韩赵魏分歧了。这为秦国统一打了铺垫。

三是迁都,从安邑迁到大梁。魏国从此后称为梁。要经略东方,这是好的。西不好发展,秦不好压了。在东方,齐国还在眯着。在东方的平原上,卫宋都有广阔的空间。他迁都,间题是,事情不能光想着好,这样就坏了。魏是实干家的中心,可是,一到魏武侯时,尤其是吴起跑了商鞅跑了,历史发生了转向。梁惠王手下只有孙膑庞涓这样的人了。人才全跑了。迁都,等于扔了一石头进了平静的水里,秦与楚一旦崛起,坏了。这样的局面他们没想过。这是智小谋大。梁惠王到东方后,兴修水利,与韩赵搞好关系,但是,概括地看,是把自己处于四战之地。之后,魏国就开始倒霉了。这是战略上的失误。魏国的崛起,导致齐国受到威胁,穷则变,齐开始觉醒与崛起;西边的秦国也开始深刻的变法。

邹忌相齐

在战国七雄中,齐国是一个老牌大国,虽然资格老,但进入战国时期,齐国的势力并不强大,三家分晋和田臣篡齐是春秋进入战国的标志,三家分晋诞生了韩、赵、魏三个国家,而田臣篡齐,虽然齐国还叫齐国,但在政权层面,实际上已经更换了君主,这也导致了齐国内部面临诸多矛盾。而对外,其他诸侯国的强盛,又压缩了齐国的生存空间,威胁到齐国的安全,内部,矛盾重重;外部,又受到其他诸侯的威胁。在内忧外患中,齐国开始走强国之路,齐国也办学建馆,招揽天下的人才。那么,齐国先后任用了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又给齐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齐国有一段不顺,田氏篡权了。公孙会起义,这显示的是齐内部有人不服气,在禀丘起义,许多国家支持。战场上的尸首有三万多具。魏国为首的三晋支持的。齐国开始不服软,后来,不行了。这样,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些篡权的人不笨呀,田和服软。巴结魏文侯,见面,一吃饭,魏文侯就帮忙,是大权在握,没认定哪。魏文侯就说,去见周天子吧。周天子一高兴,就行了,承认了齐的诸侯地位。齐国人篡权比三家分晋早点。得魏文侯的帮忙,也能见出魏文侯的厉害。三家分晋越来越重,梁惠王时,向东移,魏国发展到齐鼻子底下了。齐国从国和到儿子田午,就开始一系列举措。一是办学招揽人才,狭义的百家争鸣是发生在这儿,这儿兴建一些馆舍来招揽人才,学术中心转到了这儿,诸多思想流派在这儿议论,这时出现思想高峰有基础。荀孟都来过这儿。二是招纳贤人,后来齐威王上台了,使齐国霸业鼎盛。齐威王的贤人是邹忌,他来找齐威王是善音乐的身份来的。齐威王也爱音乐,弹琴,邹忌听,评论善哉。邹忌说,“大弦浊以春温,小弦廉折以清”。“攫之深,释之舒,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齐威王觉得是这么回事。邹忌接着说,我还懂音乐的道理通于政治,大弦温和是君道,小弦廉折,是大臣之道。弹得沉稳放时舒缓,代表政令,“居敬而行简”。政治家在想决策时,要反复考虑。释之舒,政策有短有长,这样的布局,公布出来时,却要简便易行。百家容易跟从。这是对的。大小弦,君臣就像是和谐的音调,衬托出和谐。齐威王服了。这段话有哲理性。声一无文,声音单调不成音乐。大小高低要结合。

这是中国式的和谐理念。

邹忌拿着相印上台,三个月后,有些人不服气了。稷下的学者们有一个人是淳子髡,说这个宰相仅仅用几句话上台,我们得考验他。于是找到邹忌,来考他。“得全全昌,失全全亡”,得了大体,合乎全局,结果也是全局性的,失了完整,也得不到完整。邹忌说,我知道你在说什么,作为大臣应该与天子处好关系。是在告诉我,妥善处理与君主的关系。淳于髡说,“浠膏棘轴,所以为滑也。然而不能运方穿。”用枣木为车轴,用猪油膏加点油,如果轴是方的,怎么用油都不行。邹忌听完笑了,是在告诉我跟同僚搞好关系。这样一说,淳于髡的话就让邹忌明白了意思。“弓胶昔干所以为合,然而不能傅合疏罅。”胶把东西粘起来,但是有些东西是粘不了的。邹忌说,这是告诉我,“谨自附于万民”,与百姓搞好关系。把民众协调起来,国家就无往不胜。淳于髡说,“狐裘虽敝,不可补以黄狗之皮。”裘皮大衣上不能补黄狗皮。邹忌说,这是提醒我要谨慎选拔人才。二人相视大笑。淳于髡服了,说这人能封侯呀,谈言微中,明白人不用说透。

邹忌本身条件不错,一天照镜子,间老婆,我与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呀?邹忌老婆说当然你美呀。又间间妾,也是这样回答。过几天来客人,请帮忙。客人说,是你美。一天城北徐公来了,一见面,觉得不如人家了。邹忌就找到齐威王,我妻私我,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你看看你手底下的,有多少人会因为私你怕你有求于你,会有多少话不切实际?所以要照镜子,要反省,成了反省意象了。齐威王一听,也觉得有理。发布政令,分三等,当面批评受上赏,写信批评的受中赏,在民间私下议论的受下赏。这好不容易呀。后来提意见的多,后来就没有了。这让我们看到二人掌权后疏通民间的重要。沟通最重要。这是凝聚民心的重要举措。这就是照镜子的含义。齐威王表扬了即墨大夫,自从你当了大夫,天天听到诽谤你的话,在你治下,看到田野好屋舍好,表明你不是专门巴结的人,赏了。找到阿大夫,说听到的都是表扬的话,可是看到的不是这样,可见你是有心计的人。罚。这里我们看到疏通上下,惩治的人,提拔称职的人。所以贤人在位。

一次齐威王与梁惠王见面了。梁惠王说你有宝贝吗?齐威王反间。梁惠王说,“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十二乘者十枚。”珠子一发光,照亮十二辆车。齐国有更多宝贝吧?齐威王说,不同。我的宝是贤人。一是檀子,守南城,结果他在,那儿守着,楚人不敢向东。二是田盼,守高唐,赵国人不敢东渔于河。还有黔夫,守徐州,河北的城市,燕国人在这儿祈福,希望别欺负我。让种首备盗贼,搞国内治安,是路不拾遗。这些一照一千里。结果把梁惠王说得脸红。我们看得到二位位凤凰碰上了鸡。这时贤人盛。最重要的是有重要人物孙膑也来到了齐国。这是顶级战略家。梁惠王统治下的魏国,用过的将军是庞涓,跟孙膑是同学。二人一起学习,成了宿敌,庞涓总是比不过孙膑,嫉妒孙膑。后来先得了志,先被梁惠王看中,认为未来争第一的是孙膑。把孙膑召来,“断其两足,黥其面”。代表了男人的阴暗面。孙膑就没法立足了。齐国来了个使者,孙膑就想办法见到了使者。使者看到了他的才能,-悄-悄带到了齐国。这人对齐国的霸业,起了大作用。

围魏救赵

我们古代有一个兵书叫《三十六计》,其中有一计叫围魏救赵。那么今天我们要讲的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就是围魏救赵的故事。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发生在两个将军之间,一个是孙膑,一个是庞涓,孙庞斗智。

那么,这是整个魏国魏文侯以后,魏国霸业极盛而衰的一场战争。那么最终衰落的战争是马陵之战,两个战争相隔十年,我们今天就先要讲这个桂陵之战,也就是围魏救赵这场战争。

魏国从魏文侯图强开始,迅速走上了强盛之路,但只经历了三代人,短短七十年时间,就衰落了下去,而魏国由盛转衰的开始,是因为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使战国时期的几个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相继参与其中。这场战争也是一对同门师兄弟,魏国的将军庞涓和齐国的将军孙膑,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斗智斗勇,那么,这场战争因何而起?又是怎样结束的呢?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为您精彩讲述《战国七雄》之《围魏救赵》。

齐国接到赵国消息,魏国人要进攻赵都城邯郸。这事赵国人传到了齐国,请求齐国帮忙。这是不是临时抱佛脚?不是,梁惠王迁都时,赵国人跟齐国建立联盟关系。《战国策-中山策》中有“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齐与赵同忧了。这事,是怎么回事呢?在齐威王三年前,赵国抢了魏的卫与宋。魏国恼了。卫国在新霸主魏看来,卫本是自己的肉,现在人家要拿,这不可以。梁惠王与庞涓定计,要直取邯郸,要灭了赵。魏国要出兵讨伐赵,要调动大军,就要联合宋国韩国。这时,梁惠王满脑是霸主的残梦。春秋五霸打仗,没有一个人去打仗的。总要招些小国家去。这是春秋形态。可是这是春秋时的事,在周天子不能维持秩序时,一定有这样的喽罗兵的。不去也得去。这种势头没占上风。现在看梁惠王仍是做着残梦,却也想着以霸主身份出现。就招呼比自己更弱的宋,宋的反应是好好好,答应,马上派使者去赵,跟赵说,遇到难题了,他们要你们赵了,都知道他兵强权重,我们宋不敢说不。我们也知道一旦灭了赵,转眼成了目标。赵回答,别死心塌地就行了。宋采取的是出兵,让打就打,但是不出力。进入赵国土地后,按着城市假装卖力地打,再多的事不做了,两头讨好。这种现象我们也看到不少。却没到这种事先通敌的地步。可见这种霸主的梦不行了,再做是自取衰落了。可是梁惠王却仍在做。再去韩国,韩国也答应,韩昭侯,申不害辅佐。他爱玩的是权术。他说,现在魏自以为强大,不遵从的话,不行,不如先假装臣服,让他放心向天下用兵,就会召来天下众怒,韩的危害就少了。这也是有险恶用心的。

在这样的情形下,梁惠王就要出兵了。有明白人吗?有。有一段文字说到季梁。季梁一看要兴兵讨邯郸,着急,来找到梁惠王阻止。但是劝阻的话有意思。南辕北辙来自这里。他说,我从太行山东刚回来,在那儿看到有一个人,驾着好马车向北走,他却说要去楚国。结果这人说,马好,一天可以走多少里。他说我带的盘缠多,会走到南方的。驾车的技术好。这就是南辕北辙的故事。接着说,要称霸,要领是要取信于天下。齐桓公是对诸侯好。这才是方向。争霸就得取信于诸侯,现在你要灭人家国家,不是南辕北辙吗?这在梁惠王却是听不进去的。当年魏国不是没有看穿的,却因为不听,才会后悔的。出兵,围邯郸,战争一触即发。信息传到齐。齐威王即位不久,改革才开始,国家不太强。帮忙不帮忙,开会。当时大臣们有邹忌田忌等。会议上有两种意见,邹忌认为不要管,知道国力不强,偏于消息。段干伦站出来说,不能不救。这实际上态势是魏国东迁,灭赵后,国土倍增。当然得管,却不能直接跟魏干,不如南打,打襄陵。这在《史记-田氏家》里记的。

《史记》在《孙子吴起列传》中讲的是,计策决定后,齐威王找到孙膑,要拜为将军。是不是直接找孙膑,有可能,孙膑先是与田忌交往。田忌好赛马,总是失败。孙膑看赛马。看了看,看出门道,跟田忌说,不能这么赛。再赛时,把最差的与对方最好的马比,把你最好的与对方的中马比,把你的中马与对方最差的马比。这个故事可能是真可能是假,但把谋略充分展示出来。这是智谋。他两次打仗都是巧打。马差不多,就得巧打。这是中国兵法的

要义。两个国家如果相差甚远,就不行。差不多,就得巧打。田忌赢了,就知道孙膑的分量。这次御前会议,田忌应该推荐了孙膑做将军。孙膑不干。不能走路,做参谋吧。于是坐在辎重车里,想隐藏自己。因为对方是庞涓。计策定下来后,战争进入了实施阶段。魏国打邯郸,现在有新材料,山东发现了大批竹简,发现《孙膑兵法》,现在整理成书,第一篇就是《擒庞涓》。这文件中讲的是这场战争。围魏救赵是计策,大致是魏国有两支部队,一是正面北上围邯郸,接着庞涓带领部队往东走,防齐国。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庞涓的心思。这是常有的战例。

孙膑未必动他,有了一流将军与二三流货色的区别。魏国方面向北派出部队,之后,占领了卫国的一些土地。齐国部队这时出发了。田忌跟孙膑说,是不是要管,打这儿?孙膑说,不打。这与段干伦一样。他打他的,我们奔南去,奔襄陵去。实际上,齐国部队进入战场,没向庞涓正面发起攻击。孙膑间有没有比较差的部队。田忌说有两个大夫,打仗不怎么样。孙膑派他们去与魏国部队接触,只许失败,不许胜利。

《孙子兵法》中有,“能示之不能”。一接触,齐国丢盔弃甲,魏国部队气焰高涨。襄陵离大梁近。庞涓一笑,齐国的部队比较豆腐渣,打仗不行。真是这样,于是大部队信心倍增。田忌不懂。孙膑说,不着急,第一步完了。分小部队西驰大梁。“请遣轻骑西驰梁郊,以怒其气,分卒而纵之,示之寡。”要分部队向大梁移动,怒庞涓的气。庞涓开始傲慢了,这时要攻其必救。让他怒气。还要示之寡,人还少。庞涓倾其所有,奔大梁回来了。这时中了孙膑的计策。在桂陵,打了一次击溃战,庞涓回撤时,奔大梁时,在路上遭

到伏击,这是这场战争的要领。开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牵着对方鼻子,被动变为主动。齐国军本不强,却可以一战。孙膑的这种智慧,“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搛;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意思是纷扰时,劝架的一砸越砸越凶。亢是空,捣虚的地方,让对方捆住手脚,动不了,纠纷就解了。孙子讲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场战争其实是发展了孙子的战争理念。这场战争,显示了军事家的漂亮身手。孙膑作用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了。事实没有擒住庞涓,否则十年后,没有他出现了。这里擒是压制制服的意思。但这只是局部胜利,整场战争没让魏国松手。真正让他枪手的是秦占了安邑。梁惠王的霸主地位受撼动,却在十年后的马陵之战真正失败。

计杀庞涓

魏作为霸主不可能一下就灭亡。围邯郸吃了亏,元气却没伤,国力还在。与赵盟了誓,与秦也结了盟。东北西全安定下来,与楚也搞好关系,同时派江乙表面修好,骨子里去挑拨关系。这是狐假虎威的故事。江乙来了,楚王间,北方人都怕我们国家的大臣,是吗?江乙说,我有不同理解,过去山里老虎厉害,碰上小狐狸,小狐狸说且慢动手。狐狸说我是上天派来的百兽之王。老虎不信。小狐狸说,不信去验证。你跟我走,看看百兽见我是不是跑了?老虎果然看到这些。江乙说我们表面是怕大臣,其实是怕楚王。他不过是小狐狸。这是挑拨关系。这是安定局势。但是魏王也不是没能耐。最大举措是搞逢泽之会。逢泽在开封以南,召集大臣。像《战国策-秦策》中讲,“魏伐邯郸,因退为逢泽之遇,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天下皆从。”盟会诸侯,打的是王者之旗,朝拜周天子,诸侯都跟着。“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后子死,身布冠而拘于秦。”可是,在《齐策》中,梁惠王这次盟会是上了当的。“昔者魏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其强而拔邯郸,西围定阳。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准备决战,导致“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这时秦商鞅变法不久,效果还没现出来。所以,“令于境内,尽堞中为战具。竟为守备,为死士置将。以待魏氏。”准备捍卫。我们看到魏国即将完蛋,却势力仍在。真要与秦国火并,秦也受不了。这时,商鞅站出来,“卫鞅谋于秦王,魏其功大,而令行于天下,有十二诸侯而朝天子。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王何不使臣见魏王?”秦王一个听,赶紧派他去见梁惠王。跟魏王说你的功劳伟大呀,可以号令天下,现在带十二诸侯见天子,可是看这些诸侯,是宋邹等,这多没劲。朝天子,好像是孩子王似的。现在你应该是找秦国南边给楚施压,搞一次大会,正经称王,来号令秦韩赵等。魏王觉得真是如此。真把这些国家号令起来,才来劲。他有做霸主的残梦。居然真想当霸主了。真搞了个逢泽之会。

赵国人来了,秦派人来了。这有光彩呀,梁惠王一时觉得自己真是霸主了。其实,这不是春秋了。现在是各种关系思想发展的时候。还在做霸主的梦。现在是七雄并立,你死我活,是灭国的战争。还在做梦,不醒。这不是梁惠王一人的缺陷。他们似乎没看清时代。所以,大家都好打仗。一边打一边胁迫大家跟着。孙子兵法说,战争这东西是生死之地,是存亡之道,要知道战争最大害处是什么,搞清了,才能争取到战争胜利的最大利益。称霸弄不好就会万劫不复。最后秦能统一,因为东方各诸侯国都有这种梦。这是一个历史的惯性在头脑中的产物。现在梁惠王做梦做大了,给一个悬崖真上去了。这是格局。在桂陵之战后,其实就有人明白。要怎么做?当时不是缺少智慧是利令智昏。梁惠的良好劲无以复加了。逢泽之会就韩国人没来。这不行。梁惠王太生气了。为什么韩国没来?有谋士说,不用去了,他快走到头了。称王称霸,只是小国的向往。大国像秦赵都不希望有。韩没来。可把魏气坏了,马上派人去打韩。梁惠王把自己置于火上了。

齐国国力在上升。打不打?当然要管。是什么时候管?看清火候,有不同看法。孙膑的意见占了上风。是田婴田盼做将军。孙膑地位上升了。他提出,不要早打,要“因深结韩之亲,晚承魏之弊。则可重利而得尊名也”。暗地跟韩结好关系,但不要马上给帮助。让双方打打到魏国累了,再上。这样齐国就可以变得分量大增,可以获得大利,可以名扬天下。于是田婴田盼带军出战。魏国部队在韩。齐率军直取空虚的大梁。攻打必然要回救。庞涓回师。进了国境后,孙膑说,要减灶,十万在吃饭,第二天只修五万,第三天只修三万灶台。这是厨房规模。进入魏国领土时这样。他认为战士逃跑是大间题。带兵最难带的是两国

的边境时,如果真带进了敌国腹地,跑也不容易了。在齐魏交界处,逐渐减灶。庞涓派人侦察,就说了这种情况。这是老办法。在心理上,让对方傲慢起来,轻敌。这是减灶退兵。让人感觉到这是豆腐渣工程。这是信息上的迷惑。所以这时,庞涓上当了。开始追。孙膑说,“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势而利导之。”…自着心理走。“兵者,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庞涓派军追了。走五十里,有一半人能到不错了。孙膑诱敌深入,齐国开始撤退,追到马陵。这是黄河边缘,现在不确定位置了。大致在靠近齐国一侧。齐国部队撤退到这里,魏国军队追到了这儿。

马陵以逸待劳,孙膑摆了阵。这消息也是看孙膑兵法看到的。平原上怎么摆?深沟怎么摆?摆石头,让你过不去,用河道,用战车,摆成阵势。诸葛亮有八阵。八阵是什么?人言人殊。摆阵是营造氛围让你钻。孙膑在大树上刮掉树皮,上边写,庞涓死于此。过去有文艺形式,让孙庞斗智。料定庞涓追到时,是晚上,陷进阵中,料到会点火看,命令弓弩手射击。把庞涓射死了。有一种说法是自刎了。这是史家的手法。总之庞涓死于孙膑之手。所以,“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庞涓是极端性格的一面,代表阴暗面。死是自找的。还有魏国太子也参加了这场战争。魏国梁惠王受不了。跟孟子后来说到,打仗儿子死在战场上,这是不觉悟。

太子走到半路上,有人跟太子说,我有一策叫百战百胜。太子当然愿意听。这人就说,百战百胜不过是打道回府。你就算打胜也是太子,败了,太子都保不住了。可是这时,车夫都不干。现在哪能回去呢?结果死于战场。结果孟子看到后来的魏襄王,怎么看都不像人君。像人君的死了。这是没办法的。对魏国来说,战争让庞涓死了,伤亡必然惨重。这是一场让魏国惨败的战争。周边国家纷纷割占土地。一次战争让魏国垮了。魏国一系列活动,走上了强国之路,却因为不懂格局而导致惨败。持盈保故伎泰,省着点,才是上策。梁惠王让商鞅邹忌这些人离开了自己,这些人在干什么,他都不知道,却陷入了自我之中。将来齐国燕国都是这样倒地,秦国再来收拾天下,就瓜熟蒂落。秦找到最佳统一中国的机制。

重功名的吴起

吴起好用兵。天生的喜欢军事。事鲁君。鲁与卫是兄弟国家。吴起时代孔子死了,大贤是曾子。吴起来到鲁国。跟曾子学习。吴起是自学用兵的。一次,孔子说军事的事我没学过。可是学生冉有就学过。曾子在孔门当中,严守儒家立场。可是他的学生会打仗。齐国人打鲁国,鲁国就想用吴起,却发现吴起的夫人是齐国人,鲁国人犹豫。吴起发现这一点,就把妻子杀了,这是吴起杀妻。鲁国人一看,任命他做了鲁国将军。这事,后来许多学者不信。这在古代世界中,这事不是做不出来的。《史记》许多记载是传说,却有真实的内涵,吴起为了功名可以如此。这是战国时期的一批人。历史人物有时代性。秦汉之际就出项羽,三国时就出张飞这样的人。战国就有吴起这类人,有强烈的功名心。到底这事真实不真实,不必计较,但是,他尚功名是实。问题是,他杀了妻,功名心重,社会就会反弹。有人说坏话给鲁君,说吴起是破落户,把钱花光了,也没追到功名。吴起一时生气就杀了三十余人。这个大概更是传说了。司马迁说这是人家诽谤的事。有说吴起杀了人后走了,跟母亲告别时咬出血痕,他妈死了,他本应该奔丧,吴起却不回,曾子与他断绝了师生关系。这也是传说色彩。吴起在鲁国待不下去了,这时是魏文侯兴霸业的时候,他就来到了魏国。

魏文侯间李悝,李说,吴起“贪而好色”。如果用他,打仗就是过去司马穰苴也比不上。这是过去的军事家。比孙子还早,留下了《司马法》一书。李悝说,吴起打仗起来,司马也比不上。贪是贪于功名。好色不过是陪衬。吴起壮年时在三晋的魏国待过。当兵打仗当时要选。魏的军制就是吴起制订的。要选兵,当兵是荣耀的事。许多优秀子弟进入军中,他们也受到优待。吴子的兵法与孙子的不同,吴起的兵法里充满了儒家的东西,怎么爱护军队之类。他打仗时,与部队最低级的战士同衣同食。身先士卒。“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吃得下苦,弯得下腰。这是吴起的特点,与可爱处。“有病疽者,起为吮之。”这与前边说的是一样的。吴起给病人吸脓,士兵母亲一听,自有看法,哭了,儿子不死,就是幸福。儿子一定要卖死力,一定会死在战场上。他爸正是这样死的。他让战士与他同生共死,成就功业。吴起善用兵,“廉平”,魏文侯的看法却是廉洁。他能得人心,于是做了西河太守。秦国就没有了还手之力。

吴起与魏武侯关系较糟。在黄河泛舟时,沾沾自喜,吴起就泼了冷水。魏武侯表面好好,事实心中不爽。魏武侯时的宰相没用吴起。这对于有功名心的人来说是闷棍。用的是田文,有的说是商文。魏武侯没有用吴起。吴起着急。他找商文理论。《史记》记载,找到后论功。“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那么,你认为谁好?商文认为不如。吴起又间:“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商文还是说不如。“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下,韩赵宾从,子孰与起?”商文说我也不如你。吴起说,三条都不如我,你凭

什么做宰相呢?商文说,你也想想,“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於子乎,属之於我乎?”现在君主年轻,国家有疑间,百官猜忌,这种情形下,用宰相是用你,还是用我?这话实际是表明功名心重的人在国家危难时,会缺乏大局意识。容易让人四散。所以据说吴起听了后,认可了。这为吴起去楚提供了机会。王错要害他,有史载,公叔为宰相,王错就出主意,可以通过两面耍手段逼走吴起,公叔听了。先在魏武侯面前说,我们留不住吴起,培养他也没用,秦楚也会召他。新王上台,敏感,容易听得进去。吴起没有走的心思,就激他,找一个公主嫁给他。然后在公主面前下工夫,让她瞧不起吴起,让吴起造成印象,公室对他有看法,他就会走。两头挑,吴起就走了。还有说法,是说吴起被拘到,吴起来到黄河边,潸然泪下。总之,史书记载不一。吴起在魏国虽然干得好,始终没满意,做不成宰相。走到楚国了。

前402年,当时楚声王被盗杀。当时很乱。楚国也感觉到危险,这种情形下,出来悼王继位。上了台后,面临的是北方有强大的齐秦魏,就得变法,请来了吴起。吴起来到后,作用。开始改革。历史上有一定记载。《吕氏春秋》说,来到楚后,说我们缺少的是人口,不缺少的是土地。所以强不起来。现在应该让贵人去经营,往远处派,让他们开拓。楚国人用公子,楚国人用人,特点是王继位后用儿子为令尹。间题是侄子等贵族被疏远。吴起看到这些矛盾,把他们往远处发。得罪了那些爵爷。吴起认为国家的间题是大臣太重,封君太重,大臣权力太大,导致贵族势力欺负百姓,胁迫君主。消灭抑制他们。改革从贵族开始。郭沫若认为抑制贵族,节约浪费,加强国权,让纵横家闭嘴,严格执行法律。这加强了中央集权。可是这太难。吴起遭到强烈反弹。悼王因此可能死得早。要治丧,这些贵族来了,见到吴起,就收拾吴起。吴起机智,吴起趴到君主尸体上,乱箭穿身,拔出箭来插到楚悼王,说是群臣乱王。按当时是犯上作乱,吴起死了,新肃王上台,收拾了许多人,七十余家。吴起为楚国的强盛打了基础。

西入秦国

我们要了解中国古代,如果不把商鞅变法搞清楚了,基本上就是说来说去,你找不到根本。所以商鞅变法,一方面打造了一个,最适合那个时代的一种国家体制,那么随着这个国家主宰了天下以后,他又把他这个体制推向全国,所以两千年的很多间题,长处、短处、缺陷、优点都从这儿开始。所以商鞅变法我们就要从头说起。秦穆公是明智的君主。却跨不过三晋向西发展,他死后,秦国是四大国之一。可是秦的文明历史发展都是逆水行舟。一是君主换来换去,古代政治有一个标准,看帝王的在位时间长短,常换肯定乱套。秦国一度陷入乱局,躁公上台,这是谥号,看得出他的暴躁。

秦孝公上台,下求贤令。“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回顾历史,全民一听,每个国民对本国历史的情感是天生的。秦孝公接着说,“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这是说困难,“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受三晋欺负了。拿走了大片土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这是让人耻辱的事。“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赞扬他父亲被安抚边境,向东发展。这是秦的大欲所在。“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有能出奇计的宾客,使秦强盛的,“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这是抓住人们的功利心来求贤。整个秦国人眼前一亮。要强秦要向东发展。

当时不少人去,商鞅重要。他也叫卫鞅,是吴起的老乡,是魏国人。他好刑名之学,法

律打官司这些他喜欢。这与卫国有关系。卫国在河南安阳南,西周建国时,这是一群殷商人,派了周公的弟弟康叔去卫,这儿不好治。《尚书》中有文章是周公教育康叔的。那些殷商人,得用当地的法律来治当地人民。这是西周开国的开阔性。殷商文化有丰富的内容,刑法上发达。“刑名从商”,得遵循商人的经验。这是荀子的观点。商鞅受这些影响,好刑名之学。儒家讲德法家讲刑。魏文侯当时强大,商鞅也来到这儿找机会。吴起这时呼风唤雨,商鞅还是小角色。投奔的是公叔痤。在他手下,公叔痤发现其不寻常。魏文侯死了,魏武侯也没了,是梁惠王在位。这人败了魏的霸业。他手下的人才不用,商鞅的走也与他有关。梁惠王访公叔痤,公叔痤推荐商鞅。梁惠王只是嘴上答应,心里不以为然,公叔痤看出来,又劝梁惠王,不用,就早杀掉。梁惠王也仍是好好好,走了后,公叔痤为商鞅考虑,跟商鞅说,还是走吧。商鞅一笑,说了,君主不能用我,就说明没瞧得上我,也就不会杀我。所以我安全。这点上,商鞅是明白人。

这是秦孝公求贤令呼唤下,商鞅入秦,景监太监起了介绍作用。景监接近秦孝公,所以,也就不讲出处了。儒家讲这个,商鞅不讲这个。找景监,推荐给了秦孝公。商鞅谈自己的理想,开始秦孝公还听,后来睡着了。秦孝公间景监,不着调。景监就责怪商鞅。商鞅笑了,我说的是帝道,有人说是黄老之道,不合急于发展的秦孝公的口味。也有说是三黄五帝。再找机会,秦孝公还是不中意。景监说的是三王之道。君主说的是这多难哪。“久远,吾不能待”。于是商鞅找到了,再说霸道,是迅速让秦国富国的霸道。结果秦孝公听得不觉移席。这套言论全盘接受。准备大用时,商鞅说,“然亦难以比,德於殷商矣。”帝道王道不接受,接受霸道,秦会强,但是秦也难与殷周王朝相比了。我认为不是商鞅的话,是司马迁的话。商鞅能让秦强大,却不能治理国家了。这是后话。这是战国策士的风范,要什么给什么。《战国策》中有大量这样的人物。策干往往有智力没德行,有办法没主张。商鞅的几次记录,可以看得出他是实用主义者。

秦孝公决定大战一场,要变法,得还得讨论,这是当时政治的开明一面。这次争议发生在商鞅与杜志等人身上,商鞅说,“疑行无名,疑事无功。”要是犹豫,别做了。“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於民。”有高见的人,往往被人误解。这也是做事情的人遇到的困境。“愚者暗於于成事。”只有智者看得到萌芽。一般众生,不能跟他们讨论,但做成了,乐得其成可以。这是蔑视民众,这是法家的特点。当然事事商量不一定好。“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建大功的不用跟民众讨论。甘龙说,“圣人不易民而教,智者不变法而治。”不用移风易俗,就可以教化民众。但是秦国不适宜谈这个了。秦穆公以来,走的是下坡路,哪有这样的方法?“因民而教,不劳而成,缘法而治,吏习而民安之。”这话的道理与实际结合不起来。商鞅说,这是世俗之言。“常人安於于故俗”,老调调。“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洁而霸”。这是中国的辩证法。各自按不同的方法来称王。不能刻舟求剑。要实事求是,是合乎辩证法。杜志说,“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变法值不值?还没变法,难打动人。最后,秦孝公听了商鞅的话,决定变法。任命商鞅左庶长,变法就开始了。商鞅移木取信,在秦国城外,树木头,说

要是谁能移去哪儿,给多少钱。百姓觉得纳闷,这点事,那么多钱,蒙谁呀。有胆大的,搬了,给了钱。这个有些学者质疑过,吴起做过。这有早期法家的一种基本精神,是政令取信于民。这是与儒家相似处。子贡间孔子,孔子说民众得信任你。法家也强调政令的严肃,人人平等也是商君思想中重要内容。《商君书》中说到法令被公正执行的办法。其中有一条是广泛设立国家官员,向民众解释秦的法律,要人人懂法,官员就不能上下其手。这是比较明亮的。

变法强秦

现代学者有一致说法,商鞅变法两个波次,一是发垦令,号召秦人开垦土地,开垦土地,重视农业,是进步的一面。但是这个在秦下达,实际暗示了一种情况,秦国的农业一部分地区可能农业不错,但是广大地区可能仍是起步。秦国人进入战国时,戎狄视之,生活方式与中原有差异。中原是相当发达的农业社会,而这儿是强烈的游牧色彩。农与战相结合,打击工商业。“利出一孔,得获得土地来经营农业。就需要国家用强制手段来打击工商业发展。古代农业是基础,但是,随着农业发展,其他也获得了发展。商鞅实行了抑制工商业,政治不给地位,经济盘剥,苛以重税,为了保证经营农业才能获得富贵。农民要得到土地,就去打仗,设立军功爵。杀敌多,就获得更多土地。一个首级可以授一级爵位,可以得到一顷土地。可以做一石的官。到第六级,与县令待遇差不多了。这是驱农归战。

谁种地?农民,就得有社会组织,要小农。兄弟不分家,双倍收税,促使成立小家庭。五口之家成了政府最喜欢的家庭模式。小农好管理。商鞅变法影响中国深远。国家痛恨土地兼并。魏晋后皇权不振,因为大家大户占领许多土地。重小农,是国家税源丰富的措施。小农组织起来,实行什伍制,“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这厉害,民众组织起来,互相监督,不许做违法的事。提倡互相揭发。管仲也组织过,几家出兵,在齐国也组织成战争机制,却没提倡互相揭发。法家变法不讲人情,过分的表现。社会危害性极大。没有这种政策,是一家犯错,现在只能五家一起造反了。这出乎设计者之外。当然商鞅变法也讲究公正。吴起变法是跟贵族干,难彻底。商鞅变法一定程度上,整个民众按照军事原则,打造战争机器,人人都参与其中了。但是,法家早期希望追求社会公正。像,控制民众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亲戚生下来,不要因为是贵族,就世袭。不一定,过去是这样。在这儿不行了。没军功不得入贵族籍。汉代看到了籍,要进皇宫,拿出牌子,是宗亲,才放。有特权。商鞅说,没有天生的富贵。这一点上,有针对贵族的一面,也导致了他的下场。税收上,也体现公正。间题是,古代公正能走多远,是一个间题。我们看到,重视农业,重视小农,把人们用军事互相监督组织起来,打击农业外的途径,驱农归战,实行军功爵,迅速把秦打造成巨大刺激。这是根本原因。

商鞅变法推行后,就实行了第二波变法。内容上有差异了。—是迁都咸阳。这是东迁,战略要地,要雄霸天下的目的明显。二是征收赋钱,是人头税。税跟所得有关,赋却是按人头收的。理论上收赋,是为了享受太平,就得拿出钱来备战。商鞅考虑的是损有余补不足。这对秦汉后的影响大。这后来导致许多小民破产。破产还要交钱。只得跑。谁给饭吃就往哪跑。地价便宜,这在后来实际直接导致了大户的形成。到唐代改了,大家大户完了。商鞅变法可以观察到中国古代史。=昙行政改革。设县,与后来的郡县制有关。四是统—度量衡。升与权,统一是法家提出的。法家防止社会不公正,就是度量衡要统一。五是开阡陌,实际是土地的田亩制度改革。重新划分方田,与土地地否私有无关。这是商鞅变法的全部精神,要打造秦国成为适合战争的体制。

农业发展,势必造成其他行业的发展,可是政府歧视其他产业,甚至敌视,长期看不利于发展。在齐国农业发展上千年了,工商业发达,这种政策不能实行。在秦国,却可以。一旦胜利了,这个体制要推向山东,就难免削足适履。这太功利了。它的国家生龙活虎,却是以杀人获爵为前提的。这样的国家可怕。长平之战一下子坑杀几十万,这是野蛮的。这是商鞅变法的不足。推行法令过中,靠的是暴力。轻罪重刑。这是法家的设想,他们认为儒家讲

仁义道德,不学好怎么办?法家蔑视儒家。他想迫使人们去仁,这是以刑去刑。这其实更不通。孔子说过,要教诲德行,人人会自爱,有耻辱感,否则会伤害自尊,打破耻辱心后,只会树立危险分子,怨恨会导致更大的反弹。秦建国后有许多盗贼。法家是硬心肠的书呆子气。动辄得咎,“弃灰于道者被刑”,“一日临渭而论囚者七百余人,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於天地。”这有点夸张,对小民却是残酷的。反对者不单是百姓,还有达官贵人,包括太子老师公子虔。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贵族也在其中,这是尽心国事不间后路了。商鞅不知道新皇帝要登基,这是他的人格,没那么多想法,只想打造法律成了人生全部,有公正精神。结果还有,当时百姓骂他,过一段后,整个秦国服服帖帖,这时说坏话的人来赞美了。商鞅把这批人发配了。商鞅搞了专制,招人恨了。结果上上下下都反对他了。他完全忠于并执行自己的理想,酷不入情。这是战国时的极端人格存在。

商鞅之死

关于他的评价,几千年来就没有停止过,那么,后人究竟是如何评价商鞅的呢?对秦国立了大功的商鞅,为何会有如此悲剧性的结局?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战国七雄》之《商鞅之死》。

商鞅变法打造了国家的强盛,确立了一种经国理念,这是重农主义。短期带来了强盛,立竿见影。魏文侯霸业时,整个河西全是魏国的。在秦看来是心腹之患,此时,秦收回了河西之处。几场战争,元里之战,安邑之战,固阳之战,全胜。安邑之战把魏的安邑拿下来,撤回了。前342年这场战争,是商鞅领导的。魏主帅是公子印。商鞅要与公子印谈谈,结果是鸿门宴,结果抓了公子印。这是不讲信义。商鞅由此得罪了魏国人。利用朋友关系,拿下了主帅,这是商鞅的绝情处。这时完全可以胜之甚武,不体面。不过这是忠于国家的表现。秦的国际地位变化了。天子致伯,当时周显王成了摆设了。封秦国为西边的霸主,这是商鞅的直接效果。内政上,“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十年让秦国井井有条,实现了法家的主张。荀子一次来访秦,见到了秦宰相范睢,荀子说你们官场风气正,民众质朴,但是,就是霸道。靠的是强力控制,让国家井井有条。意思是实行点王道就好了。我们看得到商鞅治理国家下,秦国在向上。这套理论还有前景。物极必反,打完三仗后,商鞅的功劳有了,于是秦孝公封他为商君,商在今天的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封了几个县,成了商君。甚至想传位于他的想法,这不太可信。这是历史上让人羡慕的。秦孝公算是有为的君主了。商君有点志得意满,不过物极必反。“商君相秦十年,宗室遗戚多怨望者。”他相秦十来年,宗室多恨他。因为君主支持,却也拿他没办法。这时出现一个人,商君尊重的赵先生来了,间赵良,我可以做你朋友吗?赵良说不敢。一个人不是自己的位子,要占,是贪。危险了。我只是说说。商鞅说,“子不说吾治秦与?”赵良说,“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我与你谈的是一种人生哲理。道家认为战胜自己才是强。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是教育商鞅。商鞅听不进去。他老是想提功劳,跟百里奚比,如何呀?赵良说,“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一千张羊皮,

不如一张狐狸皮。好狐狸毛在腋下。一千人赞同,不如一人反对。赵良说,武王是一千之谔谔胜,商纣王是千人之诺诺败了。百里奚做了宰相,平晋救楚,八方都来朝晋。对百姓,官越大越谦卑。死后百姓都流泪。揭他老底,是太监推荐的。现在一出门,车载的是全副武装。说话,称孤道寡。一副小人得志样。我劝你赶紧交出权力,让君主另请高明,留下好下场。这话商鞅当然听不进去。《史记》记大段文字。实际这事真实不真实,值得打间号,只

是寄予了司马迁的态度。商鞅面临的是秦孝公死了,新君主上台了,就是惠王。

秦惠王上台了,老师是公子虔。原太子身边人老早就想告发商君谋反,这是从收拾虔开始埋下的祸根。这背后没准就是惠王。商鞅一看,赶紧跑,先往魏国跑,魏国不能接受他。商鞅没办法回来,一次想住店,结果,他变法时有规定,办客店得严格登记检查,没汇报,要抄家的。结果这些店主不敢收他。他终于戴上了自己制造的枷。“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实际这代表他全心全意打造的国家政权对所有人都有制约作用。这是对个人自由的一种抹杀。他走到这一步,是揭示他打造的政权的滋味。他没了辙了,只好真正造反,当然被抓。车裂商君以徇。“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所以商君之死,是一个让人唏嘘的事.

后人的评价呢?他的主张与吴起相比,有另一种毒害。商鞅死后留下话题。古人怎么说?司马迁说,“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后来成了老调子。“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当初游说时,不同的办法,这不是其本质,他是法家人,终究不是策士。他有理想,并能落到实处的实干家。代表一种实践精神。像儒家,守身如一,曾子临死时,打开手脚,受过刑吗?修身甚严,还想着修身的事。司马迁说,“且所因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印,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这与刻薄是一个意思。比司马迁稍晚的刘向,是忠心的宗室。说,“夫商君,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从不考虑个人生死。在刘向觉得是不为自己想。“使民内急,耕织之业以富国,外重战伐之赏,以劝戎士,法令必行,内不阿贵宠,外不偏疏远,是以令行而禁止。法出而奸息。”重视生产,对外战争重视赏罚,法令必行,不阿亲贵,所以能令行禁止。刘向说,周道如砥,像箭一样从来不为自己曲折。批评的是“内刻刀锯之刑事,外深麸钺之诛。”如果要为人再宽容点,多好呀。古人评价大致如此。

今天评价,商鞅是战国时极端典范的人格。相信把国家维持好,天下就太平了。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这是想应当之理,只见事物的好,逻辑上通畅,实际上在现实中会带来相反的结果。秦的严刑,让地方官权力过大,结果是他们起来反对秦。法律失去公平,弄法,最后逼得造反。逻辑有时与现实相反。法家有书呆子气。商君之死从哪里来?法条上约君,下约民,最后尚公议,这是早期值得肯定的。伤害了多人。实际上,早期达成公义。商鞅变法下约民成了,上约君却失败了。这是他失败处。真正欺负百姓的做不到,导致自己死了。商鞅个人角度,没有那么多瑕疵。战国历史却也因此出现了许多变化。

合纵连横

战国中期,是合纵连横时代。秦与东方国家联合就是连横,反过来,东方国家南北联合,对付秦,就是合纵。这其中都有谁?这些外交活动的人,这是纵横家。又叫策士术士。这批人中,著名的有苏秦张仪,其实还有合纵的公孙衍。公孙衍前还有惠施。合纵连横得从惠施说起。惠施是谁?才高八斗指的是曹植,学富五车的是惠施,这是哲学家,是学者。他来搞合纵。有人间他,你搞什么合纵?惠施说,不合纵无以救百姓。有人要杀儿子,要打儿子的头。可以打石头来取代打儿子的头。当然要他打石头,不能真正打儿子的头。我下海是换众生的。惠施与庄子是好友,也是论敌。有故事讲,二人在濠梁,在一桥梁上看水中鱼游,庄子说,水里的鱼多么欢乐呀?这个间题被惠子找到缺陷,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乐呢?这实际是抓了庄子逻辑上的不足。庄子马上辩驳,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呢?这是二人的一则故事。一次惠子说,要从政,在魏国为官。一天庄子从宋国要找老友,来到魏国,惠施紧张,派人在魏国搜庄子,找了了来。一天庄子来了,惠施说,我找了三天,没找到。你怎么

突然来了?庄子说,凤凰,非练实不食。正在凤凰向北飞时,有一只猫头鹰逮到死老鼠,猫头鹰吓得赶快护着,生怕被抢了。庄子说,齐国是我的死敌,我现在总想把国内军力组织起来,与齐国决一雌雄。这是血性之勇。惠子说,这是不得计的。不如因变服,折节而朝齐。向他们称臣。魏惠王不能接受。惠施说,死咯只能更坏,反而交好,让他称王。就把齐架上火烤。向他称臣,这样惹楚国,这是要点。这是利用列国来平衡。楚王要怒,就会发动战争。一打仗,齐国刚打完马陵之战,再耗力,谁胜可以料定。楚王这人好名声,一定上了这种圈套,会与齐国交战,把他撂倒。魏惠王一听,行呀。于是送国王的称号。楚国果然发兵,打了一仗,把齐国打得惨败。这是合纵连横。惠施一个哲学家,利用国家关系来合纵。

接着是公孙衍,犀首,是官职。公孙衍同时的还有张仪。二人最出名。当时孟子应该在山东。孟子有学生景春跟他谈起这些人,说过,“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说,他们不是。“妾妇之道也。”专门伺候有钱人,专门顺着人家。说明这两个当时影响之大。惠施后的纵横家转到二人身上。公孙衍是魏国人,在秦国惠公五年的时候来到秦。做大良造的官。是武职。帮着秦向东扩张,收拾自己的母邦。几年后,张仪来了。秦惠王与张仪投脾气。张仪也是魏国人,抢了公孙衍的位。公孙衍回到魏,与他干了起来。公孙衍到了魏国,秦国开始准备连横,是张仪的计策。张仪建议向天下宣布免了我的相位,我也回魏国,替你说动魏与秦联合。公孙衍委屈呀,你还跟过来了?公孙衍想办法,想找韩国,然后跟主政的说,张仪来魏国,是秦魏要联合,打韩国。要夺你的地盘。韩国一听,对呀。公孙衍说,魏国不过想得点地,干脆献出一块地,给魏国。魏国得了便宜,与秦合作打仗的意思就少了。韩国就接受了,献了一块地。魏国果然不强了。张仪就只得打道回府了。但是,秦就打吧,一打,魏国吃亏了。张仪就得了便宜。公孙衍就进入下一步,五国相王。这也与张仪有关。张仪到了秦国后,就秦惠公做了王,称秦惠文王。意思是要统治诸侯了。公孙衍就有了机会,联合五个国家,互相称王。于是公孙衍策动韩赵魏中山互相称王。五国相王,互相称王。这样可以抗齐抗秦了。结果事出了。

五国相王有一特点,中山国太小。“中山国后持”是韩赵魏犹豫。齐国知道后,不高兴,就提出,中山国也要称,我们齐国不同意。齐国也怕五国互相称王。齐国是想联合赵拿下中山国。这时中山东国找张登,这人好出微计。张登说,多给我钱,给我车马,我去办。于是来到了齐国,找田婴。田婴儿子是孟尝君田文。田婴说,你们想伐中山,是失当的。一伐中山,赵国与魏国就会反对。效果是它一定铁心地来与赵国魏国好。这样的话,得不着什么了。现在让它称王,感激你,就与赵魏离心离德,就占了便宜。田婴答应了。中山国也称王了。张登回来了。齐国的谋士张丑听到,找到田婴,不能答应,张登记这人,善微计,“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五国相王,想答应中山国称王,不是想拉中山国过来吗?那三个国家都恨你。这不失计吗?田婴不听,齐国正上升,没太在意。张登回国后,对韩赵魏国说,齐要伐我们。齐国正买通中山国。他们要跨过黄河来伐我们,正因为齐拉拢它。他们一听,我们也要拉拢它。这样中山国俨然称王了。这是列国心理在利害上的考虑。策士在这上考虑得淋漓尽致。

五国一相王,楚国吃醋了。楚国一听,也不通知我一声?于是伐魏。割了八个邑。秦惠王听后说,“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把鸡脚捆起来,在树上都不能待下去。这话给五国相盟乃至后来攻秦,给了恰当的命名,连鸡。秦国也在吃醋。使了招儿,派苏秦到魏国来。苏秦到魏国来,公孙衍惠施都反对,不行。打,魏国丢了许多地。这时五国攻秦,发生在前318年。一打,五国这群鸡在这儿,真的是一群鸡。跟秦讲和。秦是真正的强国,都怕它。所以,魏国先要讲和,可是五国相王也是他发起的,他却先软了。真正打到函谷关的是韩,

一仗没打出所以然,到了第二年,秦国反出来了,在今天的原阳把韩国军队干掉几万,五国攻秦草草收场。这是一次合纵,五国败了,齐国占了魏的便宜。散了,局势变了。五国攻秦的结局证明了秦惠王所说的连鸡。秦国反过来有动作了。这就引出来张仪诓楚。

张仪诓楚

张仪是继商鞅之后,秦国的又一位能臣,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外交和谋略家,传说他和苏秦都是鬼谷子的高徒,被誉为战国时期最有名的两大策士。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已经渐渐强大起来,然而这个变化却令其他诸侯深感不安,各大诸侯尤其是齐、楚两国开始频频接触,对秦国而言,此时最担心的莫过于实力强大的齐楚联合起来,一致对秦,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再加上其他国家的趁火打劫,刚刚强盛起来的秦国极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于是在这种局面下,秦国派张仪来到楚国。结果,张仪接连使出了一连串的计谋,不仅使齐楚已经建立起来的联盟土崩瓦解,而且还屡次将自己从危境中解脱出来。秦国在张仪主政这些年,国力不断增强,一个傲视群雄的超级大国已经屹立在东方各国面前。就在张仪风风火火在诸侯间游走之际,秦国政坛再次发生巨变,而这个变化也改变了张仪的处境。那么,战国时期叱咤风云的纵横家张仪最终会迎来怎样的命运结局呢?历史上的张仪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张仪学游说之术,学成后到楚国,侍候其相,结果相丢了美玉。人们怀疑他,抓起来打。“掠笞数百,不服。”结果伤着回家了,老婆看到这些,说,要不学习这个,能到今天吗?张仪说,看看舌头还有吗?有。坏了吗?没有。齐了。这表现出司马迁对他的不喜欢。对张仪不能顺着司马迁的这个来看。张仪在秦统一中起了作用。他不是朝秦暮楚的人,一直到秦惠王关系不错。司马迁写这个是做了铺垫,是因为这个,欺负楚国。张仪作为策士能在统一战争中出力,起决定作用的是整个秦发展的态势。秦惠王向东打打出五国相王,东方各国再弱,直接打都会出问题。历史给了秦另一机会。一时代的兴起,国家强盛,其实有天意在。四川这一带地方政权乱了套。在古代有开明,传了十几代,到了战国时,当时有蜀国,在北与东有巴国,打起来后,几个国家同时向秦报信,争取秦的支持。秦来了机会。秦惠王有两派,张仪反对不管蜀国的事,他是连横派,往东连可以,不往南去。要趁势奔东周,周王室献出珠宝。实际张仪想韩国兵败再往东打。这时,另一派人出来,是司马错出来。司马迁的远祖。司马错论伐蜀,态度是,“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这是大道理,要国富,地盘得大,要让兵强,民众得富,要称王,得修德。现在,整个四川乱,去收拾,可以得利,可以得名声。现在不管,就出了新政权,打周王,有前车之鉴。打了周王,就不是五国攻秦,是天下众矢之的的。周天子是名号,结束它,大家肯定不干。这样一听,秦惠王派了司马错张仪等人去伐四川。这引出张若治蜀。这儿不好治。秦国人过去后,移了一万多户过来,还采盐等级。这是高明的,是占地利的。历史如唐代,人到四川去做长官,是要入朝做宰相,这是宰相回旋之地。经济上讲,四川非常重要。战略上看,《华阳国志》记,司马错有几句话,控制四川就是控制了全国。拿了四川就拿了楚就拿了天下。占了后,秦与楚国站在高地,窥视了楚国了。

张仪游说楚国,也是宣布不要张仪,然后来到楚国。碰上了明白人楚怀王。历史记载,与楚怀王交好,楚怀王还给他相印。张仪说,楚国与秦国交好,秦的回报是把商于之地六百里给你。这是陕西与河南交界的地方,是战略要地。楚怀王高兴。于是跟着张仪去要土地。张仪有条件,就得与齐国断交。秦国最怕的就是齐楚联合。他要收拾楚国,必然要摘掉二国联系。楚国贪图土地,结果派使者跟着张仪到秦。张仪“失踪”了。得张仪说,才算数。张仪诈称生病。楚怀王听说,以为是因为与齐国断关系,对方有疑心。楚怀王派人去骂齐国。再派人找张仪。张仪说,我说过六百里吗?我是说六里。这是诈术。消息传回楚国,楚国大

怒,要打起来了。派将军在丹阳。战争在丹阳爆发了。这是受了欺骗呀。陈轸站了出来,劝楚怀王。现在干脆给几座城给秦国,合着打齐国,分土地,不是办法吗?楚怀王早不理智了。就开始打丹阳,昭雎与昭鼠,秦国看到两个将军,就挑唆关系。找到昭鼠,如果昭雎正面作战,就要伐秦。就要从汉中调兵去,你就没大功。现在,为你考虑,秦要放个信,要打汉中,楚国就不敢从你这儿分兵,你就安稳了。结果,昭雎打,昭鼠不帮,所以,败了。结果七十来个将军大夫被杀,这是惨败。楚怀王组织军队在蓝田再打。又惨败。两次战争元气大伤。楚国势力曾达到鼎盛,到了楚怀王后,因为太昏聩,败了。秦国出了另一招,拉拢他。秦提出来,楚国不要生气,汉中劈一半给你。楚怀王说,不愿意得一半,要张仪的小命。张仪说,好,我去。来了。

楚国人关了张仪,张仪知道楚国人。张仪利用勒尚,勒尚迫害屈原,有他的着。还有郑袖,是楚怀王的宠妇。张仪买通勒尚与郑袖。楚怀王宠爱魏美人,郑袖挑最好的衣服最好的房子给宠姬魏美人。一天,她跟魏美人说,有一点,你不惹大王待见。鼻子不好。后来,见到楚怀王就捂鼻子。楚怀王问,郑袖就说是嫌你有味。楚怀王就割了她的鼻子。这么一帮阴暗的东西。郑袖天天哭。勒尚说,张仪是秦王宠臣,为了让大王出气来了。真要杀了,秦王不能出手不管。要管,只能把秦的美女送来。真这样,你不是喝了凉风呀?于是第天晚上哭,就跟怀王说,不如发配我们吧?跟楚怀王说,你还不是要让秦送来美人?人家为主子。各为其主呀。勒尚、郑袖两边一吹风,真放了张仪。

张仪欺楚,历史可能有点夸大。可能这时商于之地在楚国人手中,哪来这个六百里地?这应该是历史的附会。苏秦的故事,所谓挂六国相印,大部分是假的。马王堆出土地的,有苏秦的信,是写给燕王的。所谓挂六国相印,没那么夸大。张仪与苏秦的事,苏秦看张仪有出息,就是不搭理他。让张仪到了秦国,还派人跟着他,后来告诉了他。苏秦在搞合纵时,张仪不敢搞连横,实际不是这样。司马迁写,是根据战国后期许多人在写东西,有不少夸张的事,这在战国策中有。

张仪的下场是什么?欺了楚国后,秦惠王死了,上台的是秦武王。举鼎绝膑,就是他干的。一上台后,张仪不得志,就回到了魏国。还给秦武王出了个主意。跟秦武王说,我招人恨。尤其是齐国恨我,因为把齐楚联盟搞坏了。我住进魏国,齐一定会把祸水带过去。张仪就来到魏。果然齐国一听,就出兵来拿张仪,这时是魏襄王。魏襄王着急,张仪就让人派人去齐国,冯喜来到齐国。跟齐王说,这次要抓张仪,与魏交战,中了秦的奸计。张仪临去时,就跟秦说过这事。魏与齐打起来,边防就空了。实际上,张仪来到魏的主要目的是这个。让你们胶着时,秦要占便宜。于是齐收兵了。最后张仪养老靠的是这个。嘴让他保了命。不到一年,死了。张仪实际是秦国的忠臣。计策让人憎恶,不过有水分。对秦国来说是一个计谋。不过,强大的秦国,人们都怕。根本上说,商鞅变法,让秦国强大,愿打就打。这种背景下,张仪的舌头就有作用了。背后的历史原因要看到。楚国元气大伤,下去了。秦的统一可能性就增加了。

燕国大乱

在秦国夺取巴蜀,进攻楚国,进攻三晋,这样一个血与火剑拔弩张的时代,在当时中国的东北部,也就是燕国这个地方,也出奇怪的事情,出什么奇怪的事情?公元前316年,燕王哙突发奇想,学起了古代先贤尧舜,禅位给了手下,公元前316年,燕王哙主动从王位上退下来,把权力交给了子之,面对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子之欣喜若狂,在他看来和才智平

春秋战国贵族服饰的基本介绍

春秋战国贵族服饰的基本介绍 春秋战国贵族冠帽与服饰战国白玉人像,头戴冠,两侧有组缨下垂系于颌下,脑后辫发上挽,包入冠内;身穿窄袖长袍,腰系带,足穿鞋。春秋除胡服之外,还有一种服式,叫“深衣”。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春秋战国贵族服饰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春秋战国贵族服饰的基本内容1、深衣 贵族中流行的深衣式袍服,是西周以来传统的贵族常服,而平民以为之礼服,平常穿短褐。深衣的特点一是上衣下裳相连;二是无男女式样的差别,皆可穿用。但又分为两种:一为中原地区的宽大式,“宽大博带”穿着舒适,长不拖地,下摆不开岔,屈肘可穿,袖长和臂长相等,用大宽带束腰,中原贵族宴乐时喜爱穿用.二为瘦长式,“续衽钩边”楚地最为流行,较北方的瘦长,领沿较宽,用较厚织物作边,右衽很长。战国时有单、夹、棉、皮。袍服的领式突破了西周时期的矩形领,流行交领式右衽,左衽。 2、胡服 胡服便于骑射,诸国战士皆衣之。胡服逐渐成为战国时期的军服。其特点是短衣,长裤,用带钩,有短靴和皮弁(bian)。胡服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常服,胡服中的上衣,商周时的劳动者,武士、小孩都穿,其长不过膝;胡服束腰须有带钩,不同于中原束带,裤子代替长袍的下裳,靴代替鞋。

带钩,古称“师比”“鲜卑”,它是北方游牧民的衣带装饰。带钩小有寸许,大有尺余,有仿棒、竹节、琵琶等形象。制作原料有玉、铁、铜等。嵌以宝石、琉璃、或金银。 春秋战国服饰基本简介(1)袍类裁法有正裁、斜裁两种。 正裁法:袍分上衣下裳两部分,上衣正裁共8片,正身2片宽各32厘米,双袖各3片,宽42厘米、43厘米、45厘米。以上8片拼合之后,再从下边缝合。在双袖与正身相接的腋下,另拼一块长37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便于手臂上下活动。领缘用纬起花的绦带做成,正裁,至大襟部分向下延伸44厘米。下裳正裁共5片,大、小襟正面两片各宽45厘米,其他三片各宽41厘米。裾缘下摆缘直裁另拼缝。 斜裁法:上衣部分正身和双袖均斜裁,共8片,宽度23厘米、26厘米、17厘米,袖缘、领缘也斜裁。下裳正裁共8片,每片宽20厘米至37厘米不等。 袍的款式有三种类型。 第一型后领下凹,前领为三角形交领。两袖下斜向外收杀,袖筒最宽处在腋下,小袖口。此型尺寸较小,比较实用。 第二型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筒。后领直起,前领为交领(三角形)。衣身较宽松,为罩于表面的袍服。 第三型长袖,袖下部呈弧状(袖下面的弧线称为“胡”,据《后汉书;舆服志》说它是仿效牛的颈项下有垂胡之形而设计的)。衣身宽松,有华贵的风度。此种款式至西汉仍继续流行。

战国七雄的故事

战国七雄的故事 战国七雄的故事【典故】 战国(前403年-前221年)是我国继东周列国以来的又一个诸侯割据的时代。其与春秋在历史上并无明了的界线,只是依照今天的习惯,以三家分晋(前403年)为起始标记,到前二二一年秦统一六国这一段时间称为战国时期到了战国时期,中国的场面已发生了变化:其中,诸多中小诸侯国家已被兼并,余下的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成为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家,它们平日被后人称为战国七雄。 秦 秦国在春秋末期是气力较弱的国家之一,所以秦统治者一直力求改变这种场面。前三六一年,秦孝公命令求贤,魏国人商鞅应暮入秦,自此,秦国进入了其快速发展的阶段。商鞅在十年的时间里通过实行组织民户、嘉奖战功及变领主制为地主制等一系列政治经济的革新,使秦国国富民强,成为战国第一大国。但商鞅的变法遭到了其他旧势力的反对,至秦惠王即位,商鞅便被施以车裂之刑,而他所设立的新法却普遍被秦人接受,成为今后秦国政策的底子。就在商鞅变法的同年,秦国灭蜀,至此,秦国北有上郡,南有巴蜀,东有黄河与函谷关,地势宜首难攻故而被称为天府雄国。加之商鞅变法所创造的经济政治前提,使之完全具备了统一天下

的前提。 韩 韩原为晋国韩氏家族,在三家分晋之后才成为独立的诸侯国家。它东临魏国,西靠函谷关,占据军事要道,故而连年争战不停。公元前三五八年,韩昭侯使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执行苛刻政治,使韩的国力临时获得增强,但没过多久便又陷入衰落。所以韩国也六国中是最早被秦祛除的国家。 魏 魏国与韩国相同,也是由晋割裂出的国家之一,而且在三个国家之中实力较强,加之魏文侯时的李悝变法,使其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很快强盛起来。前三四四年,魏惠王将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从而使魏国达到鼎盛时期。前三五四年,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齐国派援军援赵,击败赵国。后来,齐国以田忌为上将、孙膑为智囊以增兵减灶之计在马陵之战中彻底击败了魏国,使魏国从此一蹶不振,再无精力与其他六国交战,直至其被秦国死亡。 赵 赵国是三家分晋所形成的第三个国家,它都于邯郸,与齐、燕相临。战国后期,赵国因有名相蔺相如、上将廉颇等大臣忠心为国,使赵国颇为强盛。而有关廉颇、蔺相如二人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的故事也被后人传为美谈。在廉

古时候七国的领土现在大概在哪里

古时候七国的领土现在大概在哪里? 战国七雄的疆土面积: 秦:约占有今陕西关中、汉中和甘肃东南部、四川省大部;秦都咸阳(今长安)。 魏:约占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东部;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赵:约占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 韩:约占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韩都新郑(今河南新郑)。 齐:约占有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附近)。楚:约占有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的一部分;楚都郢(今湖北荆州)。燕:约占有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的一部分;燕都蓟(今天津蓟县)。 战国时代的形势是: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 春秋战国和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非常精彩的历史时期。在祖国社会制度发生质变的重要关头,各种思潮,各种人物,正确的、错误的;正面的、反面的;各个阶级的,各个阶层的代表纷纷走上历史舞台,做了淋漓尽致表演。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在世界是相当发达的,在此背景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直接关系到中国向什么方向发展。 社会政治统治最薄弱的时期往往是社会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分崩离析的社会动荡和社会对立激化着矛盾,活跃了人们的思想,诱发了百花齐放,引来了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争了皇权,不争民主,究竟是为什么? 就思维能力而言,春秋时杰出的思想家应该不乏民主意识和智商,但是那么多杰出的思想家为君主处心积虑地策划统治国民的良方,却只字不谈民主,说明当时培植思想的社会土壤是集权统治,而非民主共和。

春秋战国著名八大战役

春秋战国著名八大战役 一、邯郸之战 简介中国战国后期,赵联合魏、楚军在赵都邯郸(今属河北)大败秦军的一次防御战。长平之战赵国大败,秦上将军白起欲乘胜直捣赵都邯郸,赵孝成王许割六城与秦议和。赵国利用战争间隙,厉兵秣马,重整军备,结好齐、楚、魏等国,决心抗秦。秦昭王得知赵国不予六城,不顾白起关于赵已国内实、外交成而不宜出兵的劝阻,于周赧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9)九月,遣五大夫王陵率军从上党(今山西长治东南)进攻邯郸。赵国军民怀长平之恨,坚城死守。秦军久攻不克,于次年改派王龁代王陵为将,仍屡攻不下。赵军久困于邯郸,形势日趋危急。赵相平原君散家财与士卒,编妻妾入行伍,鼓励军民共赴国难,并选3000精兵,不断出击,疲惫秦军。同时,接连遣使赴魏求援,又亲自冲出重围,前往楚国,陈说利害,终使楚王发兵相救。魏遣晋鄙率军10万救赵,因受秦威胁,至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即屯兵不进。魏公子无忌(信陵君)使人盗魏王兵符,击杀晋鄙,夺取军权,选兵8万会楚军救赵。秦军久顿坚城,师老兵疲,受赵、魏、楚军内外夹击,大败,秦将郑安平率2万人降赵,邯郸围解。赵、魏乘胜夺回了部分失地。 点评此战,是秦国独强的战略格局形成后,关东诸侯合纵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胜。秦昭襄王在赵国内部团结、外部合纵抗秦形势已成的情况下,单纯从兵力对比出发,认为秦强赵弱,坚持攻赵,在战略上已属失策;而在初战失利、顿兵坚城时,仍一再增兵继续强攻,置魏、楚援军于不顾,在作战指导上亦欠稳妥,因而导致失败,推迟了灭亡六国的进程。此战表明,客观条件是否具备和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对于战争胜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长平之战 简介长平之战遗址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秦军伐韩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韩国上下大为恐慌,议献上党以息秦兵,郡守冯亭不愿入秦,遂派使者向赵请降,赵王欣然接受上党。秦君震怒,命左庶长王龁率军再攻上党,赵遂命廉颇率军赴援,与秦军相持于长平。第三年,秦使千金行反间于赵,七月,赵人换将,以赵括代廉颇出战,大败,赵卒被坑四十万。此战被认为是战国形势的转折点。此后,诸国均不再有对抗秦军的实力,秦统一中国的战争从而只剩下时间问题。《孟子·离娄》描绘战国时期的战争场面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纵观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的270年战国历史,可知这番话并没有夸张的成分。当然,就战争规模之大,杀伤程度之烈而言,在当时的众多战争中,没有比秦、赵长平之战更为惊心动魄的了。 管理解读长平之战,玄机重重:赵王临阵换掉德高望重的廉颇,却得到了包括蔺相如在内决策层的一致反对;秦将白起居功至伟,却一再推脱攻灭赵国的重任,放弃再立功勋的机会;长平一役让秦国歼灭赵国主力,然而此后却耗费了长达32年的时间才灭掉赵国……,用管理学的思维去解读这些迷思,会看到历史深处的另一番景象。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歼灭战鼻祖、秦国大将白起大破纸上谈兵的赵括,一举坑杀赵国降卒40万人,此为著名的“长平之战”。然而,这一役也留下了诸多迷思,耐人寻味。

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除秦外)--赵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除秦外)--赵国 导语:赵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大规模骑兵部队的国家,其士气之先进兵员之广也是空前的。赵名将辈出,全国莫不尚武 赵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大规模骑兵部队的国家,其士气之先进兵员之广也是空前的。赵名将辈出,全国莫不尚武,天下精兵尽出赵地,四战之国。阙与大败秦军,林中之战打的秦国割地求和,邯郸保卫战三千死士却秦倾国之兵三十里,阳邑,马陵接连大败秦魏联军,离石又重创秦兵,几之战再大败秦军。秦赵第一战,高安之战,赵胜。蕞之战,将秦王祖陵给捣毁,赵庞暖一直打到咸阳附近,几乎灭秦。如果不是楚国拖后腿,秦国恐怕几乎灭亡。 肥水之战,番吾之战李牧更是连番吊打秦军,不是离间计秦国根本灭了赵国。如果不是赵王中反间计导致长平战败,统一天下的就是赵国,真要公平的决战秦军根本不是赵兵对手。秦国败仗之多一半出自赵兵之手,赵败秦次数战国无国能出其右,秦史官又故意遗漏不记。即使长平阵亡四十万,赵国十几万残军依然大破燕军六十万,围燕都,南支韩魏,北杀匈奴十万骑,破东胡,灭林胡,辟地千里。而牛逼哄哄的汉朝十倍于赵,却从来没有一战杀匈奴过八万。 再说,天下战神白起发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送往战场攻赵长平,虽破赵却是付出了国内空全国士兵死者过半的代价,足见赵军的悍猛。赵国曾收天下兵逼的秦国十九年不敢出关,秦无齐魏不能伤赵,赵武灵王若非早死,几乎从云中南下灭秦。 赵一战杀匈奴十万骑,整个大汉四百年还从来没有一战斩匈奴士兵超过十万的,而且强大的秦国征百越伏尸数十万,可见赵国的军队天 生活常识分享

[最新]历史战国七雄教案

历史战国七雄教案 第8课战国七雄 北京市第28中学特级教师陈毓秀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战国七雄的形成和方位,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合纵与连横。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①战国时期多国的变法,是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的政治改革。 ②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讨论“商鞅变法为什么能获得成功”?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①我国奴隶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期逐渐瓦解?这其间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②春秋时期有许多诸侯国,谁能在这幅空白地图上把齐、楚、秦、燕、晋这几个主要的诸侯国标出来?(挂上事先画好的春秋时期空白图) 2.导入新课 我国奴隶社会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经过商、 西周,到春秋时期逐渐瓦解。春秋以后,我国历史跨进了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我们知道,我国封建社会时间极长,从战国开始,经过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直到鸦片战争前(1840年)为止,长达两千多年的漫长过程。而战国时期是这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开端。 战国时期是战国七雄的天下,现在学习第8课《战国七雄》。 3.讲授新课 一、七雄并立(板书) 1.战国七雄(板书) 战国七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自西周分封诸侯,中国的历史地图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诸候国。但是经过春秋时期三

百来年的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到战国开始的时候,诸侯国已经为数不多。主要的有齐、楚、秦、燕、韩、赵、魏七个大国。(板书)。七国中,齐楚秦燕,大家已经熟悉。韩赵魏是怎样形成的呢?(挂战国时期地图,与已经挂在黑板前的春秋地图对照)。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战国地图上已经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原来晋国已经被它的三家大夫韩氏、赵氏、魏氏瓜分,一分为三,形成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历史上把这件事叫做“三家分晋”。与此同时,齐国大夫田氏夺了原来姜氏(姜太公的后代)的大权,历史上叫做“田氏代齐”。不过田氏代齐以后,齐国仍叫齐国,所以在地图上表示不出这个变化来。 历史上把这七个强国并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立是战国期的基本形势。 战国七雄的地理方位:齐国在东,楚国在南,秦国在西,燕国在北,韩、赵、魏三国在中间。(看图讲)(辅之顺口溜“齐楚秦燕韩赵魏,东南西北到中间”)。 战国七雄的都城:齐(临淄);楚(郢);秦(咸阳);燕(蓟);韩(郑);赵(邯郸);魏(大梁)。 2.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板书)

春秋战国史简介

春秋战国 历史111 顾逸飞 公园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叫做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这一时期的历史,与孔子修订的《春秋》年代大致相当,所以历史上称之为春秋时期,时间为公元前770到公元前476年。 平王东迁,春秋开始,这以后,周王室衰微,各诸侯争霸。一开始,由于郑国与周天王的矛盾,郑国与周王在郑国的繻葛(今天的河南长葛县北)进行了一场战斗,混战中,周恒王被郑国的将士一箭射中肩膀,周军大败,天子也威严扫地,周天子从此成了各诸侯国的傀儡。 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国力马上变得强大起来。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号召其他诸侯在他的领导下抵御游牧部族的进攻,并先后灭了30多个诸侯国。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齐桓公确立了它的霸主地位。 齐桓公死后,齐国开始衰弱,而地处中原偏西北的晋国开始强盛起来。自晋文公重耳即位后,晋国与南方的楚国进行了著名的城濮之战,这场战争以晋国的大胜而告终,也奠定了晋国称霸的基础。 而在这期间,位于西部地区的秦国也开始发展起来。秦穆公即位后,采取由余之计,大肆扩张西部疆域,成为了西部地区的霸主,为逐鹿中原铺垫了基石。而南方的楚国在楚庄王统治下,对内整治朝政,对外积极扩张,在邓之战中,楚国打败晋国,确立了中原霸主的地位。而这之后,地处江南的吴国和越国又相继称霸,春秋霸主的位子就这样你争我夺。 经过春秋时期激烈的争霸战争,许多小诸侯国已逐步被大的诸侯国吞并。春秋末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历史学家大都把这视为战国的开端,战国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战国开始时,诸侯国主要有齐、楚、燕、秦、赵、魏、韩七国,史称“战国七雄”,当然,“七雄”之间不断地进行战争。期间,各国新兴的封建势力或用军事暴力或通过变法改革,攫取了统治权,并使国家日渐富强。主要的有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和赵武灵王的改革等,其中最成功的要属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迅速强大,并且通过远交近攻的方法,逐一灭掉了其余六国,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于是,战国结束,秦朝开始。 春秋战国虽然战事不断,动荡不安,但却孕育了一个个有名的文人墨客,也造就了百家争鸣这样的文化大繁荣的景象。 这就是春秋战国,一个纷纷扰扰、乱哄哄的却又充满了传奇特色的时代。

河北省唐山十六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

第8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第一部分学案 1、课前预习: (1)预习第8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2)学习目标:了解周朝的历史分期、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掌握齐桓公得以称霸的原因,了解晋楚争霸、晋分三家,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尝试分析春秋诸侯争霸和战国争霸战争的不同点和社会作用,认真阅读课文中的文字的插图。(3)学习重点:齐桓公、晋文公得以称霸的原因,战国七雄以及战国时发生的重要战役 (4)学习难点: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2、课上预习:通过课前预习及课上预习,了解本课基础知识,并填写。 (1) 周 夏 (2)“春秋”和“战国”是如何得名的? (3)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诸侯争霸的情况(诸侯争霸的背景)?这一时期,先后出现的5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分别是哪5个霸主? (4)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他为什么能够第一个称霸? (5)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另一位霸主,他60多岁做国君后,_______,______,_______,使晋成为北方的强国,使他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________。 (6)使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________。 (7)阅读课文42页第三段,了解吴越争霸的史实。 (8)战国之初,晋国分裂为___、___、___3个国家,它们和___、___、___、___,被称为“战国七雄” 战役名称发生时期交战双方战役结果影响 城濮之战 邲之战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吹“_____”和“_____”,因此被称为纵横家。 (11)阅读课文40页第一段和42页最后一段,尝试回答:春秋、战国时候的战争有什么不同?产生了什么不同影响?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春秋战国时期知识梳理

考点 3 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课标要求: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战国形势图 。 齐、楚、燕、韩、赵、魏、地理位置熟知: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在中间。

【易错警示】1.春秋霸主是先后相继,战国七雄是同时并存。 2.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国家是秦国、齐国和楚国。 【知识延伸】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起来,表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考点 4 商鞅变法 课标要求: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知识扩展】商鞅变法对国家和个人的启示。 (1)(从改革的结果看)顺应历史潮流的变法与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坚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 (2)(从改革的过程看)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具有不怕挫折的信心和勇气。(3)(从改革的精神看)要学习商鞅勇于变法、不畏艰难的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信念,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易错警示】商鞅在变法中由于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最终被处死,这只能说明变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不能说明变法失败。因为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故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不是改革者的生死,而是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细节提示】 (1).对旧贵族打击最大的措施是:奖励军功 (2).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措施:建立县制 (3).各阶层对待变法的态度:新兴地主阶级和平民支持;旧贵族反对。 (4).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变法。 (5).商鞅变法中的内容“建立县制”与秦始皇加强集权的措施“推行郡县制”有所不同。

春秋战国130余个国家的简介

秦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传说周武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封在秦。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它是一个比较不显眼的国家。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37年嬴政登基,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齐国 夏商时期,淄博地区先后出现了夏商王朝的属国爽鸠、季、适伯陵、薄姑等古国。西周建立后,功臣姜尚被封为齐侯,都营丘,建齐国。淄博由此成为齐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经西周、春秋、战国,长达800余年。前221年灭于秦国。中间什么齐桓公呀管仲啊称霸啊什么的略,不废话。 晋国 晋国,周代诸侯国名,原名唐。在今山西省南部。到前403年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晋国被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家。晋国国都为唐(今山西翼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 西周初,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为当时重要封国之一。叔虞子改称晋,后曾迁都于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即翼,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马)等地。西周末年,晋文侯拥戴平王东迁洛邑,杀死在西周故地自立的携王,为东周的缔造立下大功,受到平王奖赏。 春秋初,晋国内部出现公室与贵族争夺君位的长期斗争。从晋昭侯元年(前745)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到晋缗侯二十八年(前679)曲沃武公正式受命为晋侯,经过六七十年,才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国。新建的晋国充满活力,武公之子献公(前676-前651在位)大力扩张,曾伐灭耿、霍、魏、虞、虢等国,并战胜骊戎、赤狄等族。其后因争夺君位,晋国发生短期内乱,但到文公(前636-前628在位)即开创霸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大会诸侯,被周襄王正式赐命为霸主。以后象秦、齐这样的大国都无法与之对抗。能长期和晋较量的只有楚,但双方互有胜负,形成两强更迭把持中原霸权的局面。春秋初年,受封于曲沃的公子成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终于夺得君位。献公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对同姓公族采取杀戮和放逐的策略,而任用异姓大臣为辅佐。灵公时,赵盾杀君更立他人,开晋大臣专权的先例。以后,各异姓大臣的势力愈来愈大。厉公(前580-前573在位)为加强公室、削弱强臣,曾利用大臣间的矛盾诛灭掌权的异姓大臣,但接着自己也被另两家大臣栾氏、中行氏所杀。悼公时(前572-前558在位)君权曾有所加强,但也未能扭转局势。昭公(前531-前526在位)以后,晋国形成强大的范、中行、知、韩、赵、魏六卿,公室已不复成为重要力量,六卿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激烈。定公时(前511-前475在位)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哀公四年(前453),韩、赵、魏三家又共灭知氏,三分其地,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烈公十九年(前403),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静公二年(前376),韩、赵、魏三国废静公,建立近七百年的晋国灭亡。 重要事件 前739年,晋昭侯把曲沃封给晋文侯的弟弟桓叔,晋国被分成两个行政区 前679年,曲沃武伯统一晋国,周厘王封曲沃武伯为晋国君主,并列为诸侯,曲沃武伯改名为晋武公 前661年,晋国占领了耿国、霍国和魏国附:1 前656年,骊姬之乱,世子被迫自杀,重耳逃走 前655年,晋国使用假途伐虢之计,占据虞国和虢国 前651年,晋献公逝世,骊姬之乱结束,晋惠公即位。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教案

第七课春秋五霸于战国七雄 内容标准: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地理位置。 (3)识读《春秋》和《战国》形势图,提高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讲述春秋战国的成语典故故事,提高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收集和讲述成语故事,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⑵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古代君王的故事,培养学生宽容忍让、诚信和坚毅等到优良品质。 二、教材分析 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本课讲述的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春秋五霸”讲述了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使自己成为春秋是第一位霸主。 “战国七雄”讲述了“合纵”“连横”的斗争策略,各国之间时而合众,时而连横,几经反复,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教学重点: 齐桓公称霸;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 时间跨度长,国名多,人物多,头绪杂,学生不易掌握。理解春秋战国各自战争的特点及趋势。 三、学情分析 1.初一的学生对成语故事很感兴趣,有一定的基础,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示。 2.本课国名多,人物多,学生不易掌握,教学中要关注。 四、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是谁在哪一年建立的?(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屏幕展示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由此导入新课。 教师交待: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与“战国”名称的由来。 一、春秋五霸 阅读材料,小组合作: 材料一:平王东迁后,有的国土赐给了功臣,有的被诸侯、少数民族所占,王畿之地只有方圆一二百里,而且日益减少;与此同时,王室军队不如诸侯,只有三军、两军、或不足一军。材料二: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器、牛耕,出现了大量的私田,诸侯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大增,希望享有周天子那样的政治和经济特权。 1、春秋五霸是哪五个? 2、他们为什么会争霸?(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争夺更多的土地和人口) 问题:当时我们的家乡所在地处于哪个诸侯国?(山东:齐鲁大地)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复习教案(旧人教版).doc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复习教案(旧人教版)高三历史:1.6一、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的瓦解1、政治上:周王室衰退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分封制瓦解。(1)诸侯争霸特点:①各国以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基础②以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为目的③前期基本上是北方诸侯国称霸中原,中后期南方诸侯国进入中原争(2)春秋五霸:①一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②另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两种说法都有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注意位次不能颠倒)(3)典型事件:(原因-概况-影响) 齐桓公称霸 ①齐国是东方的富庶在国②齐桓桓公改革增强了实力:a、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根本点);b、改革军制、设常备军(最早设); c、提出"尊王攘夷"口号,借以发展齐国势力(客观上维护了中原华夏族先进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援燕打退③ 助卫挫败狄人;联合诸侯讨伐楚国。① 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② 灭掉30多个诸侯国,成为霸主;③ 丘(河南兰考境内)会盟,其霸主地位得到周王正式承认(标志)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晋楚争霸 ①晋文公改革使晋国成为北方强国;②南方楚国势力向北发展至黄河流域,威胁到晋国利益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大战(标志),晋军诱敌深入,打败楚军。晋文公霸业确立 吴越争霸战争 春秋末年,长江下游的吴国和钱塘江流域的越国也参加争霸战争先吴国打败越国,后越王勾践"臣薪尝胆"。国力增强,最终掉吴国。(4)性质:奴隶主集团之间的兼并战争(5)影响:①积极影响:a、客观上起到了瓦解奴隶制的作用(最大意义)b、破坏了原有的分封制(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c、使奴隶制周王室名存实亡d、各国的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e、奴隶主贵族机开垦私田据为已有,并侵占公田f、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减少,华夏族和其它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②消极影响:争霸战争,造成社会动荡,生产受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2、经济上:井田制瓦解(1)概念"公田"和"私田":①公田:春秋以前,奴隶主贵族把井田叫做"公田"②私田:;春秋以前,奴隶主贵族驱使奴隶开垦的茺地,不向国家纳税,被称为"私田"(2)瓦解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标志是铁器--铁锄、铁斧和牛耕的使用)(3)过程:①为增加财政收入,鲁国实行新税制,承认私田合法。标志着封建生产关系产生。②一些贵族化公田为私田,采用新的剥削方式(封建地租剥削),封建地主和农民产生。③从鲁国开始,井田制相继在各国瓦解了。井田制的瓦

春秋战国知识竞答题目大纲

春秋战国知识竞答题目大纲 1、春秋五霸指的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或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李耳,字聃(dan一声) 3、诸子百家中最有名的12家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4、孔子修订的易经里有一句话:“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请问八卦指的是:乾坤坎离震艮巽兑 5、纵横家以合纵连横的主张,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 6、纵横家之祖鬼谷子的四大弟子是:苏秦、张仪、孙膑、庞涓 7、冷成金曾在《读史有智慧》中说过,最神秘的一页是阴阳家。 8、战国七雄指的是秦燕齐楚赵魏韩 9、齐桓公名叫姜小白 10、齐桓公与谁争王位?公子纠 11、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管仲 12、假道伐虢是哪个国家?晋国 13、重耳是晋国人 14、晋献公去世后,骊姬想要立奚齐和卓子即位里克发动了两次兵变,杀了骊姬和卓子。 15、晋惠公是公子夷吾 16、百里奚是秦国的大夫 17、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给重耳吃。 18、晋文公就是重耳 19、退避三舍是晋国和楚国之间的事 20、俞伯牙是晋国贵族 21、伍子胥原本是楚国人,因楚平王杀了他的父亲和哥哥而逃到吴国。 22、公子光鱼腹藏剑杀死了吴王僚。(吴王阖闾) 23、《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 24、伍子胥怒鞭楚平王的尸体 25、吴王阖闾后吴国的王位给了夫差 26、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27、老子主张无为而治的思想 28、三家分晋指的是赵魏韩三家 29、西门豹治邺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事 30、吴起一开始的老师是儒家的曾参 31、田忌赛马田忌是齐国人 32、赵国围魏救赵 33、庞涓死在了马陵大战 34、离骚是著名政治家屈原的作品 35、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晋文公命令部队向后撤退九十里。那么这个成语是(退避三舍) 36、.众所周知,在古代战争中,有不少以少胜多的军事战例,请你指出一下哪场战役是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 37、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城濮之战) 38、下列典故与晋楚争霸有关的是(退避三舍)

春秋战国—帝王世系表

吴国世系表(?—— -473)(姬姓) ┌─吴太伯 │周太王时 │ └─吴仲雍───吴季简───吴叔达───吴周章───吴熊遂───吴柯相┐??????│┌────────────────────────────────────────────────────┘│ └─吴疆鸠夷───吴桥疑吾───吴柯卢───吴周───吴屈羽───吴夷吾┐??????│┌────────────────────────────────────────────────────┘│ └─吴禽处───吴转───吴颇高───吴句卑───吴去齐───吴王寿梦┐?????~-586 -586~-561 │┌────────────────────────────────────────────────────┘│ ├─吴王诸樊───吴王阖庐───吴王夫差 │-561~-548 -515~-496 -496~-473 越灭吴吴亡 │ ├─吴王余祭 │-548~-531 │ └─吴王余昧───吴王僚 -531~-527 -527~-515 蔡国世系表(?—— -447) 蔡叔度───蔡仲胡───蔡伯荒───蔡宫侯───蔡厉侯┐武王时开国????~-864?│┌───────────────────────────────────────────┘│ └─蔡武侯───蔡夷侯───蔡厘侯蔡所事───蔡共侯蔡兴───蔡戴侯┐-863~-838 -838~-810 -809~-762 -761~-760 -759~-750 │┌───────────────────────────────────────────┘│ └─蔡宣侯蔡考父─┬─蔡桓侯蔡封人 -749~-715 │-714~-695 │ └─蔡哀侯蔡献午───蔡穆侯───蔡庄公蔡甲午───蔡文公蔡申┐ -694~-675 -674~-646 -645~-612 -611~-592 │┌───────────────────────────────────────────┘│ └─蔡景公蔡固─┬─蔡灵侯蔡般───── □ ───┬─蔡悼侯蔡东国-591~-543 │-542~-531 (楚灭蔡蔡亡) │-521~-519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内容详细,无错误)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五霸”又作“五伯”,是指春秋时期相继称霸主的五个诸侯,其说首见于《左传》。 “霸”,意为霸主,即是诸侯之领袖,在这个意义上,与代表长者的“伯”实同一词,并无现代的“蛮横无理”的含义。 “霸”的主要职责是尊王攘夷、禁抑篡弑、制裁兼并等。 五霸究竟指哪五位国君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目前史学界尚无定论。从古至今,关于“五霸”至少出现过七种说法,其中以第一、二种说法最为盛行。 1.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记》) 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荀子·王霸》) 3.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4.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5.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汉书注·诸侯王表》) 6.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鲒崎亭集外编》) 7.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辞通》) 另有人认为,所谓“五霸”应是虚指,并非实指五位国君。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后期,仅剩下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分别为齐、楚、韩、赵、魏、燕、秦,合称为“战国七雄”。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除战国七雄外,小国尚有宋、卫、东周、中山、鲁、滕、邹、费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春秋末年,经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 战国早期,秦国、燕国实力较弱。比较强大的是晋、齐、楚、越四国。其中齐国自前481年田氏子杀齐简公,专齐政,形成“田氏代齐”的局面。前473年吴被越所灭。晋国经过六卿之间的兼并,前453年,形成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局面,号称“三晋”。三晋在战国初期最强大,常常联合兵力进攻其他国家。前403年,周天子正式策命三晋为诸侯。楚国北上与三晋争夺郑遭受失败,转而向东方略地扩展,于是前306年乘越国内乱的时候攻占了吴国旧地,并设江东为郡,但不久又被越国收复,两国围绕吴国旧地展开长期争斗,一直持续到战国后期楚考烈王在位之时,两国实力均受到较大损失。 至战国中期,逐渐形成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争雄的格局。最初,魏国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下逐渐衰落下去。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称雄江南。赵国与韩国亦攻灭周边小国,并于前367年,乘周内乱,把周分裂为西周(以王城为都)和东周(以巩为都)两个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各国中只有燕实力仍较弱。 由于国内变法的成功,秦、齐成为西方与东方两大强国。虽然魏惠王在前344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前353年)和马陵之战(前341年)中两次负于齐国,遂被迫在前334年,与齐威王“会徐州相王”。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各大国纷纷拉拢别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这两大东西对峙集团的斗争。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先后制服韩、魏,重创楚国,攻灭巴蜀。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赵亦实力较强,赵武灵王曾实行“胡服骑射”,图灭中山和攻略胡地。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楚违背纵约,与秦结盟,但在齐、韩、赵以及背盟的秦国的两面夹击下,一蹶不振。赵灭中山,国力强盛。齐虽挟韩、魏与秦相抗衡,但却难以阻止秦对韩、魏的蚕食进攻。 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 前287年,苏秦、李兑合齐、楚、赵、魏、韩五国,连横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 前286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 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前262-前260年,秦、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激战,秦大败赵(长平之战)。 前259年,秦进围赵都邯郸,达三年。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 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 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 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 前230年至前221年,秦乘势各个击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1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北师大)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苏凤 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本课讲述的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春秋五霸”讲述了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使自己成为春秋是第一位霸主。 “战国七雄”讲述了“合纵”“连横”的斗争策略,各国之间时而合众,时而连横,几经反复,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地理位置。 3.识读《春秋》和《战国》形势图,提高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讲述春秋战国的成语典故故事,提高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收集和讲述成语故事,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古代君王的故事,培养学生宽容忍让、诚信和坚毅等到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能够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 时间跨度长,人物多,头绪杂,学生不易 掌握。 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书目及网站;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 种问题,制定应对策略;制做本课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查阅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每人收集一条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成语典故。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1、公元前 21世纪—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2、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政策? 在学生回答出“采取了分封制”后进一步引发其思考,是不是采取分封制,西周的统 治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呢? 【讲授新课】 西周末年,镐京被犬戎攻破后,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阳,开始了东周的历史。周王室东 迁后,王畿缩小,财源、兵源大大的减少,而且一天天的趋于枯竭,再没有力量支持原有的 威风与尊严。各封国于是产生自行扩张领土的野心。从此, 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领土和霸权,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于是,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 (板书课题) 教师交待: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与“战国”名称的由来。 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情况完成如下内容:春秋 春秋五霸 战国 战国七雄: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选择感兴趣的主题,一起研究学 习后,进行汇报。 齐桓公称霸及其他四霸

战国七雄之概况

战国七雄之概况 一 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人称“战国七雄”。 而实际上战国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 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 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 日本战国一词出自甲斐(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1521-1573)所制定的分国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头就记著“天下战国之上”。 (一)中国的战国历史 公元前403年,东周共主之周威烈王册命了韩、赵、魏三家列位诸侯,由此战国七雄局面正式形成。从春秋时代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家诸侯,经过三百六十多年的兼并,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了二十余家。其中又以西嬴姓秦国,东田姓齐国,中原三晋(赵国、魏国、韩国),南芈姓楚国,北姬姓燕国此七国最强。史称“战国七雄”。 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

《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史记·六国年表》记载,战国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或者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 (公元前403),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秦并六国。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诸侯强国,即战国七雄,连年征战,在军事、政治、外交各方面的斗争十分激烈。由于秦国的商鞅变法发挥了富国强兵的重要作用,秦国终于后来居上,逐一灭掉了其他六国,完成了“秦王扫六合”的统一大业,形成“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统一国家。七雄当中,为了富国强兵而竞相实行变法,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等实行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人物在外交斗争中十分活跃。战国时期,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互相促进,出现了一些著名城市。都江堰、郑国渠、鸿沟等著名的水利工程不仅促进了当时的农业,而且造福后世。在文化和思想学术的发展上,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辩家鹊起,创造了辉煌的先秦文化,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

七上历史知识点

祀、军事特点:种类丰富,数量众多3、制作工艺:泥范铸造法4、代表性青铜器:司母戊 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 二、甲骨文 1、定义: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者:清朝官员王懿荣 3、地位:①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 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4、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 意、形声、假借等。5、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 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6、有些青铜器铸刻有文字,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金 文。 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东周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一、经济发展农业: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王室衰微表现:分封制瓦解;周王室势力大减;诸侯崛起,竞相争霸。 三、诸侯争霸 1、原因:(1)周王室衰微,控制力减弱;(2)各诸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3)各诸侯 国为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对别国的支配权。 2、口号:“尊王攘夷” 3、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4、影响:利:有利于局部的统一和民族融合。弊: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5、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原因(1)任人唯贤:命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使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2)正确策略:打着“尊王攘夷”旗号,号令诸侯。 (3)自然条件:临海有渔盐之利,资源丰富,工商业发达。标志:葵丘会盟 6、晋楚争霸: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三家分晋(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田氏代齐(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七雄方位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来。 桂陵之战—魏(庞涓)、赵、齐(孙膑)—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魏(庞涓)、齐(孙膑)— 减灶计长平之战—秦(白起)、赵(赵括)—纸上谈兵 二、商鞅变法(重点)1、背景:(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 断提高(经济)(2)新型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政治)2、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 胜。 3、内容: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直接治理(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改 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