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30讲-数列求和及数列实际问题学案

2013年普通高考数学科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30讲 数列求和及数列实际问题

一.课标要求:

1.探索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列求前n 项和的方法;

2.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数列的通项和递推关系,并能用有关等差、等比数列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二.命题走向

数列求和和数列综合及实际问题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情况下都是出一道解答题,解答题大多以数列为工具,综合运用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通过运用逆推思想、函数与方程、归纳与猜想、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等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这些题目都考察考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们都属于中、高档题目。

有关命题趋势:

1.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而不等式则是深刻认识函数和数列的有效工具,三者的综合题是对基础和能力的双重检验,在三者交汇处设计试题,特别是代数推理题是高考的重点;

2.数列推理题是将继续成为数列命题的一个亮点,这是由于此类题目能突出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区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灵敏程度、灵活程度;

3.数列与新的章节知识结合的特点有可能加强,如与解析几何的结合等; 4.有关数列的应用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 预测2013年高考对本将的考察为:

1.可能为一道考察关于数列的推导能力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解答题; 2.也可能为一道知识交汇题是数列与函数、不等式、解析几何、应用问题上等联系的综合题,以及数列、数学归纳法等有机结合。 三.要点精讲

1.数列求通项与和

(1)数列前n 项和S n 与通项a n 的关系式:a n =???--1

1s s s n n 12

=≥n n 。

(2)求通项常用方法

①作新数列法。作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②累差叠加法。最基本的形式是:a n =(a n -a n -1)+(a n -1+a n -2)+…+(a 2-a 1)+a 1; ③归纳、猜想法。 (3)数列前n 项和 ①重要公式:1+2+…+n=2

1

n(n+1); 12

+22

+…+n 2

=

6

1

n(n+1)(2n+1); 13+23+…+n 3=(1+2+…+n)2=4

1n 2(n+1)2

②等差数列中,S m+n =S m +S n +mnd ;

③等比数列中,S m+n =S n +q n S m =S m +q m

S n ; ④裂项求和

将数列的通项分成两个式子的代数和,即a n =f(n+1)-f(n),然后累加抵消掉中间的许多项,这种先裂后消的求和法叫裂项求和法。用裂项法求和,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裂项,如:

)11(1))((1C An B An B C C An B An a n +-+-=++=

、)1(1+n n =n 1-1

1

+n 、n·n !

=(n+1)!-n!、C n -1r -1

=C n r -C n -1r

)!1(+n n =!1

n -)!

1(1+n 等。

⑤错项相消法

对一个由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对应项之积组成的数列的前n 项和,常用错项相消法。

n n n c b a ?=, 其中

{}

n b 是等差数列,

{}

n c 是等比数列,记

n n n n n c b c b c b c b S ++?++=--112211,则1211n n n n n qS b c b c b c -+=+??++,…

⑥并项求和

把数列的某些项放在一起先求和,然后再求S n 。

数列求通项及和的方法多种多样,要视具体情形选用合适方法。 ⑦通项分解法:n n n c b a ±=

2.递归数列

数列的连续若干项满足的等量关系a n+k =f(a n+k -1,a n+k -2,…,a n )称为数列的递归关系。由递归关系及k 个初始值可以确定的一个数列叫做递归数列。如由a n+1=2a n +1,及a 1=1,确定的数列}12{-n

即为递归数列。

递归数列的通项的求法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 (1)归纳、猜想、数学归纳法证明。 (2)迭代法。

(3)代换法。包括代数代换,对数代数,三角代数。

(4)作新数列法。最常见的是作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来解决问题。 四.典例解析 题型1:裂项求和

例1.已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且公差不为0,首项也不为0,求和:

∑=+n

i i i a a 11

1

。 解析:首先考虑=∑=+n

i i i a a 11

1

∑=+-n

i i i a a d 11)11(1,则∑=+n

i i i a a 111=1

111)11(1++=-n n a a n a a d 。 点评:已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且公差不为0,首项也不为0,下列求

1

1

n

n

i i ===也可用裂项求和法。

例2.求)(,32114321132112111*N n n

∈+++++++++++++++

。 解析:)

1(2

211+=+?++=

k k k a k ,

])

1n (n 1321211[

2S n ++?+?+?=∴ 121112111

3121211[2+=

??

? ??+-=??? ??+-

+?+??

?

??-+??? ?

?

-=n n n n n 点评:裂项求和的关键是先将形式复杂的因式转化的简单一些。 题型2:错位相减法

例3.设a 为常数,求数列a ,2a 2,3a 3,…,na n

,…的前n 项和。 解析:①若a=0时,S n =0;

②若a=1,则S n =1+2+3+…+n=

)1n (n 2

1

-; ③若a≠1,a≠0时,S n -aS n =a (1+a+…+a n-1

-na n

), S n =

]na a )1n (1[)

a 1(a 1

n n 2

+++--。 例4.已知1,0≠>a a ,数列{}n a 是首项为a ,公比也为a 的等比数列,令

)(lg N n a a b n n n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S 。

解析:

,lg n n n n a a b n a a ==?,

232

3

4

1

(23)lg (23)lg n n n n S a a a na a aS a a a na

a +∴=++++=+++

+……①……②

①-②得:a na a a a S a n n n lg )()1(1

2+-+++=- ,

[]

n

n a na n a a a S )1(1)

1(lg 2

-+--=

∴ 点评:设数列{}n a 的等比数列,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则数列{}n n b a 的前n 项和n S 求解,均可用错位相减法。 题型3:倒序相加

例5.求S C C nC n n n n n

=+++3631

2

…。

解析:S C C C nC n n n n n n

=++++03630

1

2

·…。 ① 又S nC n C C C n n n

n

n n n =+-+++-331301

10

()…·。 ②

所以S n n n =-32

1

·。

点评:S n 表示从第一项依次到第n 项的和,然后又将S n 表示成第n 项依次反序到第一项

的和,将所得两式相加,由此得到S n 的一种求和方法。

例6.设数列{}n a 是公差为d ,且首项为d a =0的等差数列,

求和:n

n n n n n C a C a C a S +++=+ 11001 解析:因为n

n n n n n C a C a C a S +++=+ 11001,

00111n n n n n n n n C a C a C a S +++=--+ n

n n n n n C a C a C a 0110+++=- , 01101102()()()n

n n n n n n n S a a C a a C a a C +-∴=++++

++

01

00()()()2n

n n n n n n a a C C C a a =+++

+=+

110()2n n n S a a -+∴=+?。

点评:此类问题还可变换为探索题形: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12)1(+-=n

n ,

是否存在等差数列{}n b 使得n

n n n n n C b C b C b a +++= 2211对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

题型4:其他方法

例7.求数列1,3+5,7+9+11,13+15+17+19,…前n 项和。

解析:本题实质是求一个奇数列的和。在该数列的前n 项中共有1212

+++=

+…n n n ()个奇数,故S n n n n n n n =++++-=+()[(

()

)]()12111212

214

22×。 例8.求数列1,3+13,32+132, (3)

+13

n 的各项的和。

解析:其和为(1+3+ (3)

)+(13132++……+1

3

n )=3121321n n +--+-=12(3n +1-3-n

)。

题型5:数列综合问题

例9.已知函数()f x =x 3

+x 2

,数列 | x n | (x n > 0)的第一项x 1=1,以后各项按如下方式取定:曲线y =()f x 在11(())n n x f x ++?处的切线与经过(0,0)和(x n ,f (x n ))两点的直线平行(如图)。

求证:当n ∈*N 时:(I )221132n n n n x x x x -++=+;(II )12

11()()22

n n n x --≤≤。

解析:(I )因为'2

()32,f x x x =+

所以曲线()y f x =在11(,())n n x f x ++处的切线斜率12

1132.n n n k x x +++=+ 因为过(0,0)和(,())n n x f x 两点的直线斜率是2

,n n x x +

所以22

1132n n n n x x x x +++=+.

(II )因为函数2

()h x x x =+当0x >时单调递增,

而221132n n n n x x x x +++=+2

1142n n x x ++≤+211(2)2n n x x ++=+

所以12n n x x +≤,即

11

,2

n n x x +≥ 因此1121211().2

n n n n n n x x x x x x x ----=

??????≥ 又因为12

2

12(),n n n n x x x x +++≥+

令2

,n n n y x x =+则

11

.2

n n y y +≤ 因为21112,y x x =+=所以12

111()().22

n n n y y --≤?=

因此2

2

1(),2

n n n n x x x -≤+≤

故1

211

()

().2

2

n n n x --≤≤

点评:数列与解析几何问题结合在一块,数列的通项与线段的长度、点的坐标建立起联系。

10.已知

0(),

n

f x x ='11()

()(1)

k k k f x f x f --=

,其中(,)k n n k N +≤∈,设02122201()()()...()...()k n

n n n k n n F x C f x C f x C f x C f x =+++++,[]1,1x ∈-。

(I) 写出

(1)k f ;(II) 证明:对任意的[]12,1,1x x ∈-,恒有

112()()2(2)1n F x F x n n --≤+--。

解析:(I)由已知推得()(1)n k

k f x n k x -=-+,从而有(1)1k f n k =-+;

(II) 证法1:当11x -≤≤时,

212(1)22(2)2()12

()(1)...(1)...21n n n k n k n n n n n F x x nC x n C x n k C x C x ----=++-+-++++ 当x>0时, ()0F x '>,所以()F x 在[0,1]上为增函数。

因函数()F x 为偶函数所以()F x 在[-1,0]上为减函数,

所以对任意的[]12,1,1x x ∈-12()()(1)(0)F x F x F F -≤-,

0121

1

210(1)(0)(1)...(1)...2(1)...(1)...2k n n n n n n

n n n k n

n

n n n

F F C nC n C n k C C nC n C

n k C

C C

-----=++-+-+++=+-+-++++

1

(1)()(1,2,3

1)

n k n k

n k n n n

k

k n n

n k C n k C C nC

C k n -----+=-+=+=-

1211210

1111

1

(1)(0)(...)(...)(2

1)212(2)1

k n n n n n n n n

n n n F F n C C C C C C C n n n --------=++++++=-+-=+--

因此结论成立。

证法2:当11x -≤≤时,

212(1)22(2)2()12

()(1)...(1)...21n n n k n k n n n n n F x x nC x n C x n k C x C x ----=++-+-++++ 当x>0时, ()0F x '>,所以()F x 在[0,1]上为增函数。

因函数()F x 为偶函数所以()F x 在[-1,0]上为减函数

所以对任意的[]12,1,1x x ∈-12()()(1)(0)F x F x F F -≤-

0121

(1)(0)(1)...(1)...2k n n n n n n F F C nC n C n k C C --=++-+-+++

又因12110

(1)(0)23......k n n n n n n F F C C kC nC C ---=++++++ 所以12110

2[(1)(0)](2)[......]2k n n n n n n F F n C C C C C ---=+++++++

12110

12(1)(0)[......]2

2(22)12(2)12

k n n n n n n n

n n F F C C C C C n n n ---+-=+++++++=

-+=+--

因此结论成立。

证法3:当11x -≤≤时,

212(1)22(2)2()12

()(1)...(1)...21n n n k n k n n n n n F x x nC x n C x n k C x C x ----=++-+-++++ 当x>0时, ()0F x '>,所以()F x 在[0,1]上为增函数。

因为函数()F x 为偶函数所以()F x 在[-1,0]上为减函数。

所以对任意的[]12,1,1x x ∈-12()()(1)(0)F x F x F F -≤-

0121

(1)(0)(1)...(1)...2k n n n n n n F F C nC n C n k C C --=++-+-+++

11221121

1

12[(1)][.....1]

.....n n n n k n k n n n n n n

n k n k n n n

n

n

x x x x C x C x C x C x C x C x

C x

C

x x

------+-+-=+++++=+++++

对上式两边求导得:

111221

(1)(1)(1)...(1)..21

n n n n n n k n k n n n n n x x nx x nx nC x n C x n k C x C x -----+-++-=+-+-++++ 2221

2()(1)(1)

n n n F x x nx x nx -=+++-

11(1)(0)221(2)21n n n F F n n n n --∴-=+--=+--

因此结论成立。

点评:数列与函数、导数结合在一块,考察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的性质,其中还要用到数列的函数性质来解释问题。 题型6:数列实际应用题

例11.某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有两种方案,甲方案:一次性贷款10万元,第一年便可获利1万元,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增加30%的利润;乙方案:每年贷款1万元,第一年可获利1万元,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增加5千元;两种方案的使用期都是10年,到期一次性归还本息. 若银行两种形式的贷款都按年息5%的复利计算,试比较两种方案中,哪种获利更多? (取665.575.1,786.133.1,629.105

.1101010

===)

解析:甲方案是等比数列,乙方案是等差数列,

①甲方案获利:63.423

.01

3.1%)301(%)301(%)301(1109

2

≈-=+++++++ (万

元),

银行贷款本息:29.16%)

51(1010

≈+(万元),

故甲方案纯利:34.2629.1663.42=-(万元),

②乙方案获利:5.02

9

10110)5.091()5.021()5.01(1??+

?=?+++?++++ 50.32=(万元);

银行本息和:]%)51(%)51(%)51(1[05.19

2

+++++++?

21.1305

.01

05.105.110≈-?=(万元)

故乙方案纯利:29.1921.1350.32=-(万元); 综上可知,甲方案更好。

点评: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数列应用问题,由于本息金与利润是熟悉的概念,因此只建立通项公式并运用所学过的公式求解。

例12.自然状态下的鱼类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为持续利用这一资源,需从宏观上考察

其再生能力及捕捞强度对鱼群总量的影响. 用x n 表示某鱼群在第n 年年初的总量,n∈N *

,且x 1>0.不考虑其它因素,设在第n 年内鱼群的繁殖量及捕捞量都与x n 成正比,死亡量与x n 2成正比,这些比例系数依次为正常数a ,b ,c 。 (Ⅰ)求x n+1与x n 的关系式;

(Ⅱ)猜测:当且仅当x 1,a ,b ,c 满足什么条件时,每年年初鱼群的总量保持不变?(不要求证明)

(Ⅱ)设a =2,b =1,为保证对任意x 1∈(0,2),都有x n >0,n ∈N *

,则捕捞强度b 的最大允许值是多少?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I )从第n 年初到第n+1年初,鱼群的繁殖量为ax n ,被捕捞量为b x n ,死亡量为

.(**)

*),1(.(*)*,,1212N n cx b a x x N n cx bx ax x x cx n n n n n n n n n ∈-+-=∈--=-++即因此 (II )若每年年初鱼群总量保持不变,则x n 恒等于x 1, n∈N*,

从而由(*)式得:

..0*,,0)(11c

b

a x cx

b a N n cx b a x n n -=

=--∈--即所以恒等于 因为x 1>0,所以a >b 。 猜测:当且仅当a >b ,且c

b

a x -=

1时,每年年初鱼群的总量保持不变。

(Ⅲ)若b 的值使得x n >0,n∈N*

由x n +1=x n (3-b -x n ), n∈N*, 知0

而x 1∈(0, 2),所以]1,0(∈b 。

由此猜测b 的最大允许值是1.

下证 当x 1∈(0, 2) ,b=1时,都有x n ∈(0, 2), n∈N* ①当n=1时,结论显然成立。

②假设当n=k 时结论成立,即x k ∈(0, 2),则当n=k+1时,x k+1=x k (2-x k )>0。

又因为x k+1=x k (2-x k )=-(x k -1)2

+1≤1<2, 所以x k+1∈(0, 2),故当n=k+1时结论也成立.

由①、②可知,对于任意的n∈N*,都有x n ∈(0,2)。

点评:数学归纳法在猜想证明数列通项和性质上有很大的用处,同时该题又结合了实际应用题解决问题。 题型7:课标创新题

例13.在数列{}n a 中,若12,a a 是正整数,且12||,3,4,5,n n n a a a n --=-=,则称{}n a 为“绝对差数列”。

(Ⅰ)举出一个前五项不为零的“绝对差数列”(只要求写出前十项); (Ⅱ)证明:任何“绝对差数列”中总含有无穷多个为零的项。

解析:(Ⅰ)a 1=3,a 2=1,a 3=2,a 4=1,a 5=1,a 6=0,a 7=1,a 8=1,a 9=0,a 10=1.(答案不唯一);

(Ⅱ)证明:根据定义,数列{a n }必在有限项后出现零项.证明如下:

假设{a n }中没有零项,由于a n =|a n-1-a n-2|,所以对于任意的n ,都有a n ≥1,从而 当a n-1 > a n-2时,a n = a n-1 -a n-2 ≤ a n-1-1(n≥3); 当a n-1 < a n-2时,a n = a n-2 - a n-1 ≤ a n-2-1(n≥3),

即a n 的值要么比a n-1至少小1,要么比a n-2至少小1. 令c n =212122212(),

(),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

则0

由于c 1是确定的正整数,这样减少下去,必然存在某项c 1<0这与c n >0(n=1,2,3……)矛盾.从而{a n }必有零项。

若第一次出现的零项为第n 项,记a n-1=A (A≠0),则自第n 项开始,没三个相邻的项

周期地取值O ,A ,A ,即331320,,0,1,2,3,,

n k n k n k a a A k a

A +++++=??

==??=?……

所以绝对等差数列{a n }中有无穷多个为零的项。 点评:通过设置“等差数列”这一概念加大学生对情景问题的阅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4.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a 1=1,a 2=6,a 3=11,且

1(58)(52),1,2,3,n n n S n S An B n +--+=+=…,其中A,B 为常数。

(Ⅰ)求A 与B 的值;

(Ⅱ)证明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

1>对任何正整数m 、n 都成立

分析:本题是一道数列综合运用题,第一问由a 1、a 2、a 3求出s 1、s 2、s 3代入关系式,即求出A 、B ;第二问利用)1(1≥-=-n s s a n n n 公式,推导得证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

解答:(1)由已知,得S 1=a 1=1,S 2=a 1+a 2=7,S 3=a 1+a 2+a 3=18。 由(5n -8)S n+1-(5n+2)S n =An+B 知:

???-=+-=+??

?+=-+=--.

482.

28,2122,732312B A B A B A S S B A S S 即。 解得A=-20,B=-8。

(Ⅱ)方法1 由(1)得,(5n-8)S n+1-(5n+2)S n =-20n-8, ①

所以 (5n-3)S n+2-(5n+7)S n+1=-20n-28, ② ②-①,得, (5n-3)S n+2-(10n-1)S n+1+(5n+2)S n =-20, ③ 所以 (5n+2)S n+3-(10n+9)S n+2+(5n+7)S n+1=-20.④ ④-③,得 (5n+2)S n+3-(15n+6)S n+2+(15n+6)S n+1-(5n+2)S n =0. 因为 a n+1=S n+1-S n 所以 (5n+2)a n+3-(10n+4)a n+2+(5n+2)a n+1=0. 又因为 (5n+2)0≠, 所以 a n+3-2a n+2+a n+1=0, 即 a n+3-a n+2=a n+2-a n+1, 1≥n . 又 a 3-a 2=a 2-a 1=5, 所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

方法2.

由已知,S 1=a 1=1,

又(5n-8)S n+1-(5n+2)S n =-20n-8,且5n-80≠,

所以数列}{}{n n a ,s 因而数列是惟一确定的是惟一确定的。 设b n =5n-4,则数列}{n b 为等差数列,前n 项和T n =

,2

)

35(-n n 于是 (5n-8)T n+1-(5n+2)T n =(5n-8),8202

)

35()25(2)25)(1(--=-+-++n n n n n n

由惟一性得b n =a,即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 (Ⅲ)由(Ⅱ)可知,a n =1+5(n-1)=5n-4. 要证了 ,15>-n m mn a a a 只要证 5a mn >1+a m a n +2n m a a

因为 a mn =5mn -4,a m a n =(5m-4)(5n-4)=25mn -20(m+n)+16, 故只要证 5(5mn -4)>1+25mn -20(m+n)+16+2,n m a a

因为)291515(8558552-++-+<-+=+≤n m n m n m a a a a n m n m

=20m+20n-37,

所以命题得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不等式的证明方法,考查了分析推理、理性思维能力及相关运算能力等。 五.思维总结

1.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适用于等差、等比数列或可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数列; (2)裂项相消法:适用于?

??

??

?

+1n n a a c 其中{ n a }是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c 为常数;

部分无理数列、含阶乘的数列等;

(3)错位相减法:适用于{}n n b a 其中{ n a }是等差数列,{}n b 是各项不为0的等比数列。

(4)倒序相加法:类似于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5)分组求和法

(6)累加(乘)法等。 2.常用结论

(1)1n

k k ==∑ 1+2+3+...+n =

2

)

1(+n n (2)1

(21)n k k =-=∑1+3+5+...+(2n-1) =2

n

(3)31n

k k ==∑2

333)1(2121??

?

???+=+++n n n

(4)21

n

k k ==∑)12)(1(6

1

3212

2

2

2

++=

++++n n n n (5)

1

11)1(1+-=+n n n n

)21

1(21)2(1+-=+n n n n (6)

)()1

1(11q p q

p p q pq <--= 3.数学思想

(1)迭加累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方法)若1(),(2)n n a a f n n --=≥,则……; (2)迭乘累乘(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方法)若1

()(2)n

n a g n n a -=≥,则……; (3)逆序相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4)错位相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