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医三级考试--经典

2009中医三级考试--经典
2009中医三级考试--经典

2009年XXXX医院三基考试—中医经典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下列方中麻黄用量最大的是()

A.麻黄汤

B.葛根汤

C.小青龙汤

D.大青龙汤

2.桂枝二越婢一汤证的治法是()

A.微发其汗,兼清里热

B.外散风寒,内清郁热

C.发汗解表,温化水饮

D.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3.治疗伏暑邪在少阳证的最合适的方剂是()

A.温胆汤B.三仁汤C.小柴胡汤D.蒿芩清胆汤

4.完成原文:“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A.呕逆,噫气不除

B.干呕心烦不得安

C.胃中有邪气,欲呕吐

D.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

5.葛根芩连汤证的治法是()

A.清热和中止利

B.清热坚阴止利

C.清热燥湿止利

D.清热解表止利

6.王某,35岁。患感冒多日不愈,服药后,汗出过多,当即心慌,心悸不宁,睡眠欠安。脉结代,病延多日,至今未愈,治宜用()

A.炙甘草汤

B.桂枝汤

C.桂枝甘草汤

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太阳伤寒表实证见“未发热”的原因,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感邪较轻

B.邪热内扰,不能外发

C.风寒较重,卫阳郁闭,未能及时达表抗邪

D.卫阳不足,无力与邪抗争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葛根汤证?()

A.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病

B.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

C.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

D.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

9.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治宜()

A.炙甘草汤

B.栀子豉汤

C.桂枝甘草汤

D.小建中汤

10.下列何证不能用栀子豉汤治疗?()

A.烦热,胸中窒

B.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C.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

D.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

11.温病战汗多发生于()

A.卫分阶段B.气分阶段C.营分阶段D.血分阶段

12.温病中心营热极的舌象为()

A.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型 B.舌焦紫起刺 C.舌绛而干 D.舌尖红赤起刺

13.“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是因为()

A.失血过多,阴伤火炽

B.患病日久,气血两虚

C.阴精亏损,营血不足

D.以上均不是

14.发热恶寒,汗出,口渴,心烦,头痛如劈,舌红苔黄,脉浮滑,属于()A.卫分证B.气分证C.营分证D.卫气同病

15.风温、暑温、湿温的命名,主要依据是()

A.一定的季节性 B.温病的性质 C.发病初起的类型 D.四时主气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鉴别王氏清暑益气汤和东垣清暑益气汤。

2、湿热酿痰,蒙蔽心包与热闭心包在病机、表现、治疗上该如何鉴别。

中医学经典整理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4.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二、养生保健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6.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三、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汉·张机《金匮要略》) 3.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4.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四、医德医风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五、医术学习 1.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 2.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汉·张机《金匮要略》)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元·危亦林《世 医得效方·序》) 4.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5.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明·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 6.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清·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 7.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清·吴塘 《温病条辨·自序》)

中医药法试题

中医药法试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培训试题 姓名:成绩: 一、单选:(每题4分,共20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自()起施行。 A. 2016年12月25日 B. 2017年1月1日 C. 2017年7月1日 D. 2018年1月1日 2. 中医诊所被责令停止执业活动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不得在医疗机构内从事管理工作。 A. 3年内 B. 5年内 C. 10年内 D. 终身 3. 医疗机构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应当经所在地()审查批准;未经审查批准,不得发布。 A.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 B.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 C.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 D. 广告监察部门 4. 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未依照本法规定备案,或者未按照备案材料载明的要求配制中药制剂的,按()给予处罚。 A. 生产劣药 B. 生产假药 C. 过期药品 D. 质量不合格药品 5. 发布的中医医疗广告内容与经审查批准的内容不相符的,由原审查部门撤销该广告的审查批准文件,()不受理该医疗机构的广告审查申请。 A. 1年内 B. 3年内 C. 5年内 D. 10年内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 制定中医药法是为了:() A. 继承和弘扬中医药 B. 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 C. 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D. 保护人民健康 2. 中医药法规定下列哪些情形应采取备案管理。()

A. 中药新药上市 B. 医疗机构配制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 C. 委托配制中药制剂 D. 在本医疗机构内炮制、使用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 3. 道地中药材是指:() A. 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 B. 产在特定地域内 C. 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D. 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 4. 中医药法规定以下哪些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中医药科室。() A. 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 B. 政府举办妇幼保健机构 C. 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 D. 个人诊所 三、判断:(每题6分,共60分) 1. 根据临床用药需要,医疗机构可以凭本医疗机构医师的处方对中药饮片进行再加工。() 2. 国家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传统中成药。() 3. 举办中医诊所的,将诊所的名称、地址、诊疗范围、人员配备情况等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 4. 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可以不经过通过中医医师资格考试也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 5. 合并、撤销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或者改变其中医医疗性质,可以不征求上一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的意见。() 6. 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基本医疗保险、科研教学、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同等的权利。()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A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气机的含义为: A.气的运动 B.气的运动形式 C.气的运动变化 D.气的升降运动 E.气的出入运动 3.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 A.小肠 B.胃 C.大肠 D.脾 E.胆 4.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 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 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5.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脑 B.髓 C.脉 D.胆 E.命门 6.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 A.体实者用攻法 B.实证用攻 C.虚证用补 D.虚证用攻 E:体弱者用补法 7.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 A.不清洁食物 B.不卫生食物 C.陈腐变质食物 D.有毒食物E.偏嗜某种食物 8.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

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9.“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 A.肺 B.脾 C.肾 O.三焦 E.肝 10.《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 A.气不摄血 B.气机逆乱 C.血随气脱 D.血随气逆 E.血随气结 二、D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五脏发生病变时,按相生关系传变可出现哪两种传变: A.母病及子 B.侮其所不胜 C.克其所胜 D.子病及母 E.乘其所胜 2.以下哪两个脏腑有表里关系: A.脾 B.大肠 C.小肠 D.胃 E.肝 3.下列哪两项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腑: A.脉 B.胆 C.脑 D.骨 E.髓 4.分别循行于躯干前后正中线的是下列中哪两项: A.冲脉 B.任脉 C.带脉 D.督脉 E.肾经 5.十二经脉分布于上肢内、外侧中线的两条经脉是下列中哪两项:A.手太阳 B.手少阴 C.手少阳 D.手太阴 E.手厥阴 6.下列病因和病邪性质、致病特点中,哪两项是相对应的:

脾虚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1 概述 1.1 中医对脾的认识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均描述了脾主运化的作用;《灵枢·营卫生会》曰:“中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乃化而为血”,指出气血生成由脾胃相互协调完成;《素问·痿论》曰:“脾主身之肌肉”,《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说明脾主司肌肉和充养四肢百骸的属性;《金匮要略》曰:“四季脾旺不受邪”,指出脾气健旺则外邪不易入侵;《养生四要》曰:“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散水谷之精气以成营卫者,脾胃之阴也”,表明脾也有阴阳之分。上述有关脾“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脾为之卫”以及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功能,不仅涵盖了现代医学的消化系统,而且与神经、内分泌、血液、循环、免疫、生殖、运动系统功能也密切相关。正是由于脾在脏象理论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得对脾本质的研究历久不衰并取得了长足进步。 1.2 脾虚证诊疗标准的变迁 脾虚证是证候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开展研究最早的证候之一,对其诊疗标准的探索呈现不断扬弃和演变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中期,原广州中医学院脾胃研究组最早提出脾虚证诊断方案[1]。1982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研究专业委员会制订脾虚证辨证诊断标准[2]:1)食欲减退;2)食后或下午腹胀;3)大便溏薄;4)面色萎黄;5)肌瘦无力;5项之中具备3项以上即可诊断,由此初步有了脾虚证全国性辨证诊断标准。1986年该专业委员会对1982年的辨证标准进行修改,将大便溏泄列为第1项,食后腹胀增加了喜按的条件,并推荐尿D-木糖排泄率(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研究所提出)和唾液淀粉酶酸负荷试验(原广州中医学院脾胃研究室提出)作为辅助实验室疗效参考指标[3]。1987年原国家卫生部、198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相关标准都含有脾虚证的诊断和疗效标准[4-5]。19 93年原国家卫生部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6]列有脾虚证诊断标准、主症轻重程度分级和疗效判定标准,是较为全面且具有代表性的脾虚证诊疗标准,得到较广泛运用。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进一步制订了脾气虚证诊断标准、症状量化分级和相应疗效判定标准。 1.3 脾虚证的研究现状 临床脾虚证涉及多种中西医病种,症状复杂多样,研究过程难免产生较多定性为主的病理生理数据,且其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脾虚证全貌的现代研究;同时,脾虚证研究多集中在一方一法或专家经验,尚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级别也相对较低。近年来,已有研究提出脾虚证亚型概念并进行了物质能量代谢基因研究的有益尝试,初步提示脾虚证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亚型存在相关物质能量代谢障碍的基因背景[8];“证候组学”概念的提出,则拟通过系统生物学研究以求解释脾虚证复杂的病变机制[9]。在此基础上,若能将脾虚证复杂临床表现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如消化吸收障碍、胃肠运动障碍、免疫功能低下不同亚型,从基因、转录、蛋白及代谢等多组学、多层次对其进行系统探讨,应该更能集中反映脾虚证某一证候亚群病理改变的特点,使临床辨证用药更具针对性。

学医者必记中医经典语录(精)

止咳常用麻黄(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甚至石膏、栀子等)缩尿益智桑蛸(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胜在平和) 疏肝莫忘麦芽(治疗乳癖习用生麦芽、丝瓜络) 闭经还须归芍(行气活血当然重要,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 崩漏海蛸茜草(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 无论内伤、外伤,只要涉及到器质性损伤病变,都可用三七,包括自身免疫造成的损伤。同时配合引经归经药使用。 久病必瘀 十年前,我院一名老中医给自己老慢支开中药方的时候,用了丹参和当归,我当时不解,问及老医生的时候,他就说了这四个字,很受用。 其实,现在在临床上遇到一些长时间的疑难病症的时候,我就会尝试去观察患者有无血瘀的征象,如果有,用活血的中药或放血疗法,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久病必虚 久病必瘀 久病及肾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久病入络 百病挟痰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 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脾气喜升胃气喜降

脾喜燥而恶湿 怪病多由痰作祟, 治痰无需只祛痰, 贵在治气以为要, 气顺则津液自行, 绝其源泉痰即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百病生于气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久病先针足三里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中医培训试题

中医培训试题 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学习中医相关知识,进行培训。下文是中医培训试题,欢迎阅读! 中医培训试题11.穴位热敷现象不包括() A、透热 B、扩热 C、传热 D、散热 2.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是()。 A、三阴交 B、渎鼻 C、足三里 D、外膝眼 3.雷火灸的作用不包括() A、活血化瘀 B、祛风除湿 C、消肿止痛 D、通络散结 4.钩活术疗法中局部放血目的是() A、祛瘀生新 B、活血散结 C、消肿止痛 D、活血化瘀 5.平衡针灸的作用机制就是针刺() A、中枢神经靶点 B、外周神经靶点 C、交感神经 D、副交感神经 6.带状疱疹常选用以下哪项疗法() A、平衡针 B、火针 C、铍针 D、雷火灸法 7.热敏灸疗法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可分为() A、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三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循经 温和灸。 8.钩活术疗法中进针钩治中不包括() A、钩治 B、割治 C、挑治 D、灸疗 9.头针疗法中治疗对侧下肢瘫痪选择的区域()

A、运动区上2/5 B、运动区中2/5 C、运动区上1/5 D、运动区中1/5 10.下列不属于头针疗法禁忌症的是() A、孕妇 B、囟门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 C、70岁以上的老人 D、心衰患者 中医培训试题21.外科以毒来取名的病的共同点是(ABD ) A.传染性 B.发病快 C.病程长 D.病较重 E.预后差 2.疮疡溃后逆证的表现是(ABCE ) A.溃后皮烂肉坚 B.脓水清稀 C.时流血水 D.疼痛剧烈E疮口难敛 3.外科运用补法的适应证是(ABCDE ) A.精神衰疲 B.元气虚弱 C.脓水清稀 D.坚肿不消E疮口难敛 4.腐蚀药可用于(CE ) A.头部赘疣B臁疮C.脓腐不脱D.对汞、砒过敏者 E肿疡脓成末溃 5.常用的生肌收口药有(AB ) A.生肌散 B.八宝丹 C.九黄丹 D.红灵丹 E.白降丹 6.阴虚火旺导致的汗证,其治疗宜选用下列哪些方剂(BC )。 A.大补阴丸 B.当归六黄汤 C.麦味地黄汤 D.生脉散E甘麦大枣 7.六磨汤适用于治疗下列哪些病证(BD )。 A.郁证 B.聚证 C.鼓胀 D.便秘E气淋 8.治疗阳明头痛的引经药有(AC )。 A.葛根 B.黄芩 C.白芷 D.川芎 E.蔓荆子 9.阴血亏虚的痉证宜选用下列哪些方剂(AC )。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库)

单选题 1、五行中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作用的为(B ) A 金 B 木 C 水 D 火 E 土 2、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是根据五行中(A) A 相生 B 相克 C 相乘 D 相诲 E 相反 3、在中医领域中,下列属阴的功能是(D) A 推动 B 温煦 C 兴奋 D 滋润 E 上升 4、有孤府之称的是(A) A 三焦 B 小肠 C 大肠 D 胆 E 胃 5、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D) A 阴阳五行和藏象学说 B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C 证治异同和整体观念 D 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E 四诊合参和阴阳五行 6、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正常状态是(A) A 阴平阳秘 B 阳平阴秘 C 相对平衡 D 绝对平衡 E 不断活动 7、按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足太阴脾经的气血将流入(A) A 手少阴心经 B 手阳明大肠经 C 足阳明胃经 D 手厥阴心包经 E 足少阳胆经 8、手少阴心经分布于上肢内侧的(C) A 前缘 B 中线 C 后缘 D 上部 E 下部 9、一日一夜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D) A 上午 B 下午 C 前半夜 D 后半夜 E 中午 10、燥邪伤人最易损伤人体的(D )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11、心主神志指的是(B) A 调节情绪平衡 B 调节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C 调节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D 调节血液代谢功能 E 以上均不是 12、奇经八脉中与脑、髓、肾关系密切的是(D) A 带脉 B 冲脉 C 任脉 D 督脉 E 阴跷脉 13、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特点是(A) A 似脏非脏,似腑非腑 B 藏精气,藏而不泻 C 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 D 既藏精气又传化水谷 E 以上均不是 14、足厥阴经与足少阳经相交于(B) A 小指端 B 足大趾 C 鼻旁 D 足小趾 E 食指端 15、五味的五行属性,甘属(C) A 木 B 火 C 土 D 金 E 水 16、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的表现与何种情志致病有关(B) A 怒 B 惊 C 思 D 恐 E 喜 17、大出血时,同时伴随少气乏力的表现,其原理是(E) A 气能生血 B 气能行血 C 气能摄血 D 血能生气 E 血能载气 18、津液变成尿液依赖气的(E) A 推动作用 B 温煦作用 C 防御作用 D 固摄作用 E 气化作用 19、机体抗御外邪的正气所概括的物质不包括(B) A 精 B 神 C 气 D 血 E 津液 20、人的七情中,恐则(C)

全国经典等级考试大纲及样题0512汇总

全国中医经典理论等级联考大纲与样题 全国中医经典理论 等级联考大纲与样题

目录 大纲 1.《伤寒论》等级考试大纲 (1) 2.《内经》等级考试大纲 (34) 3.《金匮要略》等级考试大纲 (50) 4.《温病学》等级考试大纲 (62) 样题 1.《伤寒论》等级考试一级样题 (66) 2.《内经》等级考试一级样题 (72) 3.《金匮要略》等级考试一级样题 (77) 4.《温病学》等级考试一级样题 (80)

全国中医经典理论等级联考 《伤寒论》考试大纲制定原则 为使全国中医经典理论等级联考的顺利进行,题库建设至关重要,而试题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与考试大纲密不可分,而大纲的确定更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才能得到有效保证。 一、大纲确定原则 1.本大纲的制定参考了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伤寒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教学大纲,按照明赵开美复刻本《伤寒论》条文的先后顺序进行编排,取中间十卷,计398条原文。 2.结合原文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按掌握、熟悉、了解程度分为一类条文60条,二类条文60条,三类条文278条。 3.一类条文为纲领性的条文或临床常用有方证的条文,二类条文为需要理解的条文或临床较为常用方证的条文,剩余的条文为三类条文。 二、考试与条文关系 一级考试重点考查学生对一类经典条文的掌握程度与理解程度;二级考试重点考查学生对一类、二类经典条文所涉及的经典理论的临床应用;三级考试重点考查学生对课程全部经典条文所涉及的经典理论的理解与综合应用。 三、考试类型的说明(各课程可依据课程特点有适当题型调整) 一级考试题型分为以下五种:一为原文默写题,每题4分,计5题,出题内容如一级考试;二为改错题,每题1分,计10题,共10分;三为填空题,每题2分,计10题,共20分;四为选择题,每题1分,计20题,共20分;五为原文理解题,要求先默写原文,然后对原文进行解释,每题6分,计5题,共30

中医科工作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及诊疗要求规范

中医科工作制度 一、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中医应以健康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提高中医诊疗工作。 三、中医病员的诊断、治疗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突出中医的特点,按中医的理论辨症施治。 四、对特殊的煎药方法及服药时间(或饮食禁忌)医师要向患者功家属交代清楚,并在处方上注明,处方签全名。 五、需要中医治疗的住院病人,是否需要随诊,由会诊医师确定,并认真做好记录,定期随诊。 六、在弘扬中医特长的同时,有选择地吸收和西医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思路。 七、院外处方原则上不能转抄,只能供参考,医师未见患者,一律不得开处方和抄方。 八、承担中医和西医学中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实习进修人员。 九、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十、积极弘扬中医特长,如针灸、推拿、正骨、男科、妇科、皮肤科等。

中医科人员岗位职责 一、中医科主任 (一)管理职责: 1.在行政、业务对外工作中全权代表科室。做好科内、科间各种关系的协调。 2.参加医院规定的相关会议,负责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并督促落实。 3.认真贯彻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医疗操作规程,及时进行检查督促反馈。 4.制订本科室工作计划和业务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5.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对本科人员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 6.负责科室的考勤和假期审批。统一安排安生出诊、会诊、值班工作和进修、轮转、实习生的工作。 7.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靠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8.对科室新药使用、仪器设施添置等提出申请。 9.支配使用科室基金。 (二)业务职责: 1.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 2.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3.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4.重视医疗文书资料管理,定期督察科内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质量,及时签阅。

中医药培训试卷含答案修订稿

中医药培训试卷含答案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中医药健康管理测评试卷(样卷) 岗位(具体到科室/服务站)姓名分数__ 一、名词解释 (每题10分,共20分) (1)体质辨识: 中医体质辨识,即以人的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的手段,从而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 (2)阴虚质: 阴虚体质,是指常有虚火的一类体质,由于精、血、津液等物质的亏耗,阴虚不能制阳,导致阳热相对偏亢,机体处于虚性亢奋的一种状态。 二、选择题 (每小题5分,共25分) (1)、儿童中医诊法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以( A )为主。 A.望诊 B.闻诊 C.问诊 D.切诊 (2)、儿童正常面色为红润有光泽。面色萎黄,多为( A ) A. 脾虚 B. 血虚 C. 热证 D. 寒证 (3)、儿童大便干结:忌食香燥、煎炸、辛辣、油腻食品;宜进食( D ) A. 绿色蔬菜 B. 水果 C. 粗粮 D.以上都上 (4)、常见症状儿童保健推拿大便干:揉脾经、摩腹、推下七节。宜在( C )进行。 A.中午饭前 B.清晨饭后 C. 清晨或饭前 D.晚饭前 (5)、在糖尿病慢病管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保健治疗,每年中医健康管理不少于1次,有中医内容的随访不少于( D )次。 D. 1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2)、每年为0-36个月儿童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3)、平和质(1)(2)(4)(5)(13)(其中(2)(4)(5)(13)反向计分)。(√) (4)、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5)、总是(非常/每天)精神头足,乐于做事。体质辨识时在1分处划钩。(×) 四、简答题(共30分)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管理的各个月龄分别是多少?服务内容是什么? 各个月龄分别是 6、12、18、24、30、36个月。 服务内容是:6 、12月龄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最终版

中医四大经典复习题 一、单选题 1.《素问·厥论》中的厥证是指:E A.气机逆乱 B.清窍阻塞 C.突然昏倒 D.不省人事 E.以上均是 2.《素问·玉机真脏论》说:“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__。”D A.五证 B.五盛 C.五症 D.五实 E.五候 3.《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偏氵且”是指:A A.偏身出汗 B.偏瘫 C.偏身无力 D.偏枯 E.以上均不是 4.《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__。” B A.风痹 B.行痹 C.着痹 D.痛痹 E.麻痹 5.因暴怒等精神刺激,致阳气亢盛,血随气逆郁积头部,而出现猝然厥逆、头痛、眩仆等,《内经》称此证为:D A.煎厥 B.大厥 C.暴厥 D.薄厥 E.昏厥 6.冬伤于寒,春必__病。D A.寒 B.凉 C.热 D.温 E.发 7.“阴搏阳别”,见《素问·阴阳别论》,为脉象的一种,多见于:A A.妊娠 B.阴阳两虚 C.阴阳离决 D.亡阴亡阳 E.阴阳失调 8.《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有__则生,无__则死。” C A.神 B.气 C.胃 D.命 E.根 9.《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__者昌,失__者亡。”A A.神 B.气 C.胃 D.命 E.根 10.《内经》说:“治病必察其下。”其中的“下”是指:E A.下身 B.下体 C.下部 D.下阴E.二便 11.《素问·太阴阳明论》说:“__病者,上行极而下;__病者,下行极而上”。A A.阳阴 B.阴阳 C.上下D.下上 E.表里 12.《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清气大来,燥气胜也,风木受邪,__病生焉。”D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3.《素问·五行运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__。”E A.风 B.热 C.火 D.燥 E.暑 14.《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__先受之。” B A.上 B.下 C.表 D.里 E.脾 15.《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__先受之。” A A.上 B.下 C.表 D.里 E.肺 16.《素问·痹论》“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其中的“阴气”是指:A A.脏气 B.腑气 C.阴血 D.津液 E.精血 17.《灵枢·五味篇》说:“五脏六腑皆禀气于__”。E A.心 B.肺 C.肾 D.脾 E.胃 18.根据《内经》,“净府”是指:E A.干净的脏腑 B.清净脏腑 C.通利小便 D.疏泄膀胱 E.膀胱 19.根据《灵枢·本输篇》,“中精之腑”是指:B A.胃 B.胆 C.大肠 D.小肠 E.膀胱 20.根据《内经》,“精明之府”是指:E A.肾 B.脑 C.髓 D.目 E.头

中医药法培训考试及答案

中医药法培考试训日期:分数:部门:姓名: 题)分一、多项选择题(10/、中医药法规定下列哪些项目采取备案制进行管理的?(ABCD)1 A.举办中医诊所。 委托配制中药制剂。B. 医疗机构配置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C. D.在本医疗机构内炮制、使用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2、中医药法中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是(ABCD)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A. 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未依照本法规定备案,或者未按照备 B. 案材料载明的要求配制中药制剂的,按生产假药给予处罚。举办中医诊所、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备案而未备案,或C. 者备案时提供虚假材料的,处罚后,但拒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或者责令停止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活动,其直接责任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中医药相关活动。中医诊所被责令停止执业活动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 D. 之日起五年内不得在医疗机构内从事管理工作。)ABC 中医药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中医药科室(、3. A.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政府举办妇幼保健机构。B. C.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

D.个人诊所。 4、对中药材的保护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禁止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支持中药材良种繁育。 B.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鼓励发展人工种植养殖。 C.在村医疗机构执业的中医医师、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村医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自种、自采地产中药材并在其执业活动中使用。 D.鼓励发展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提高中药材包装、仓储等技术水平, 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 5、关于中医药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举办规模适宜的中医医疗机构,扶持有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医疗机构发展。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提 供中医药服务的能力。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并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筹实施。 D.医疗机构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应当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 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审查批准,不得发布。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的打“×”,5分/题) 按照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村医生,在村医疗机构执业的中医医师、、1. 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自种、自采地产中药材但不得在其执业活动中使用。(×)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精)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 - 1. 最早提出“六气病源说”的是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神农本草经》 D. 《难经》 E. 《左传》 答案:1.E 2. 《素问 ? 脉要精微论》所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主要反 映了 A. 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C.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D. 辨证论治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2.B 3. 《灵枢 ? 五癃津液别》所说“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暑衣厚则为汗”,说明了 A. 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 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C. 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D. 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E. 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答案:3.B 4. 《素问 ? 疏五过论》所说“尝贵后贱”可致“脱营”,体现了 A. 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 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C. 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D. 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E. 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答案:4.E 5.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 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B. 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 C.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 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 E. 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 答案:5.C 6.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心是 A. 五脏 B. 六腑

C. 经络 D. 命门 E. 脑 答案:6.A 7. 中医学关于“证”的概念是 A. 对阴阳气血失调临床表现的概括 B. 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鉴别概括 C. 对疾病表现症状的综合概括 D. 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概括 E. 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答案:7.E 8. 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是 A. 病种 B. 病名 C. 症状 D. 体征 E. 证候 答案:8.E 9. 属于中医学防治特点的确切表述是 A. 同病异治 B. 异病同治

辨病辨证与循证医学

福建中医药2007年10月第38卷第5期 FujianJ0umal0fTcMOctober2007.38(5) -百家谈? 辨病辨证与循证医学 李民1.徐进秀2 (1.山东省费县人民医院,山东费县273400;2.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00) 关键词:辩病;辩证;循证医学;理论撂讨 中圈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_338X(2007)05_o啡02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治疗的精髓。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式。近几年来辨病又受到了普遍关注,对于中医临床是以辨证为主还是辨病为主,抑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二者是否应该结合,可谓见仁见智,难以达成共识。笔者从循证医学角度谈谈辨病与辨证的关系及其f|缶床价值和方法意义。 1辨病与辨证的临床现状与存在问题 1.1辨病与辨证的临床现状:辨证论治的临床思路导源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成型于明清时代,成熟于现代。明代医家周子干在所著《慎斋遗书》中首先提出“辨证施治”的概念。清代医家张虚谷所著的《医门棒喝?论景岳全书》提出了“辨证论治”的概念。现代医家任应秋在1955年《中医杂志》上发表了“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一文.并赋予了新的含义。任氏作为辨证论治之现代用法的首倡者.是对中医理论和临床治疗的高度概括“】。其后秦伯未、蒲辅周等名老中医相继发表了有关论文。高等中医院校成立后。将辨证论治写入了教科书,从此以后.。辨证论治”就被公认为是中医理论及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特色之一。近四十年来.中医临床基本上沿用了这一基本原则。 1.2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中医学术界对辨证论治进行了反思,有学者认为强调辨证论治而忽略了辨病是错误的.中医临床治疗固有的特点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张仲景即强调临床辨病与辨证的有机结合,《伤寒杂病论》即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是从证到病。然后再由病到证,即首先由主证来认识病,然后再由病到各个具体的方证,病是纲,证是目。是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嘲。仲景至晋唐中医学一直是辨证论治占主导地位口1。只是最近四十年来,出现了弱于辨病而强于辨证的局面,将中医辨证脱离于辨证论治体系之外而使辨证论治单纯化。也有学者担心辨西医的病会湮没中医辨证论治,回避或排斥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而干脆不言病而单言证.或认为“把证归属于病是战略观念的失误”。也有的认为中医证病概念同一.病证的真正 收稿日期:2006—07一12区别往往源于他们在统一认识过程中是作为认识对象还是认识结果的不同位置。而不在于两种不同的认识结果。近几十年来,辨病论治受到了重视,但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情况。 甚至辨瘸论治已取代了单纯的辨证论治而成为当今中医治疗及科研的主流[4】.并认为“辨证论治就是根据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特异性治疗”。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一方可以通治一病而不需要进行必要的辨证的“通治方”b]。在辨证与辨病的关系方面,认为“在疾病诊断明确.有专方专药治疗时就采用辨病论治;而对病情复杂,或/和无特效方药时就采用辨证论治f6]。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也有其局限性。 1.3传统辨证与辨病论治面临的困惑与挑战:辨证论治仍将是今后中医临床治疗的指导原则。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主流.这是不可置疑的.因为这是中医学赖以生存的基础,失去了辨证论治的特色.就意味着中医临床成了无本之木,或是误人了废医存药的歧途.或是陷入了一病一方的窠臼。但由于中医病证概念的混乱。以及中医辨证思维重临床经验、轻客观证据.从而影响证候诊断的准确性。使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中医辨病论治更有诸多先天不足.中医疾病的名称有的是以症状命名。有的是以体征命名.或以疾病特点、病因病机命名。概念模糊笼统。有些病名与症状、证候等概念混淆不清.多有交叉重叠,病名繁杂而不规范,以证为病的现象至今在中医『临床中尚未能摆脱,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这些病很难表现出贯穿疾病始终的特殊规律.难以进行疗效的客观评价.不利于中医学在现代社会中与西医的交流与沟通,阻碍了中医走向世界。为全人类造福的发展道路。综上所述.中医在现代医学占主导地位的大气候下.仅仅靠传统的辨证论治或辨病论治难以有生存空间.难于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必须有所创新.谋求发展.既不丢失固有的特色与优势,又得到现代社会的认可.探索出一种有别于“纯中医”的新的中医学临床模式.就是引入包括循证医学方法的现代科学技术。采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的方式,对原有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加以渗透、整合、  万方数据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试题及答案中医药类专业本科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答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期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震亨 E.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E.五行制化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 7.“罢极之本”是指() A.肝 B.肾 C.脾 D.胆 E.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A.肝与肺 B.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心与肾 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 A.元气 B.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化气 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A.宗气虚 B.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肺气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A.正经 B.经别 C.经筋 D.别络 E.奇经 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 A.拇指端 B.食指端 C.中指端 D.小指端 E.无名指端 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 A.偏阴质 B.偏阳质 C.痰湿质 D.阴阳平和质 E.气虚质 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A.风邪 B.火邪 C.暑邪 D.燥邪 E.以上都不是 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怒则气上 B.思则气缓 C.悲则气消 D.惊则气乱 E.劳则气耗 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 A.正气不足 B.邪气侵袭 C.正邪相争 D.体质虚弱 E.气候异常 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盛转阳 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 A.脾肾 B.肺肾 C.心肺 D.脾肺 E.心肾 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A.阴偏盛 B.阳偏盛 C.阴偏衰 D.阳偏衰 E.阳胜则阴病 二、多项选择题(21~4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请为每题选择2个及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在药食五味中,属于阴的味是()

中医经典竞赛题库参考 答案

附件二: 重庆市中医院2016年度中医经典竞赛题库 一、单选题 第一部分《黄帝内经》: ) A 1、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 B《难经》 C 《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2、《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是( D ) A战国 B东汉 C西汉D战国至秦汉 3、现存最早的研究《内经》的著作是( D ) A《素问训解》 B《黄帝内经素问》 C《类经》D《黄帝内经太素》 4、现存全部分类注释《内经》最完整的书是( D ) A《内经知要》 B《黄帝内经素问》 C《黄帝内经太素》 D《类经》 5、《黄帝内经》中体现出了中医学的生命观是( C ) A心身统一 B动静统一 C形神合一 D五脏统一 6、《黄帝内经》中所认识的生命规律是( D ) A心身统一,形神一体 B动静统一,法于阴阳 C形神合一,五脏一体 D天人合一,五脏一体 7、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又称( B ) A精气论B元气论 C黄老学 D形气论 8、《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而精藏之。”此处“主水”是指( B ) 主天癸 C B主藏精的功能主骨 D主水液代谢A C )”《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思想无杂念,则“嗜欲不能劳其(9、 D耳目 BA口心C) B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养生方法适应于(、10. A春三月B夏三月 C秋三月 D冬三月 11、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发陈”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A ) A春 B夏 C秋 D冬 12、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容平”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C ) A春 B夏C秋 D冬 13、《灵枢?天年》篇认为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 D ) A好趋 B好步 C好转D好走 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之性是( C ) A阳生阴长 B阳杀阴藏C阴静阳躁 D阳化气,阴成形 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气厚者为( B ) A阳中之阴 B阳中之阳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

脾虚证诊断标准文献系统评价研究_赵平

脾虚证诊断标准文献系统评价研究 赵平,李先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 要:运用循证医学文献系统评价方法,建立“脾虚证文献信息采集表”,对近25年脾虚证诊断标准文献进行研 究,共纳入合格研究文献23篇,经统计分析,脾虚证临床症状、舌象、脉象排序前10位依次为:食欲减退、舌淡、乏力、舌胖嫩/胖大、 大便溏泄、舌边有齿痕、脉细、消瘦、面色萎黄、食后腹胀,与脾虚证国家标准、学会标准存在差异。关键词:脾虚证;辨证论治;标准;文献评价中图分类号:R2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13)07-1304-03 Study of Systematic Evaluation on the Literature of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Diagnostic Standard ZHAO Ping ,LI Xiantao (School of Basical Science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6,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system evaluation on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and establishing information collection table of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literature , the literature on spleen deficiency diagnosis standard in recent 25years was analyzed.Finally 23pieces of qualified research literature were used in the study.Through the statistic analysis ,the top ten clinical symptoms , the tongue examination and pulse conditions in turn are anorexia ,paletongue ,tiredness ,enlarged tongue ,loose stool ,tongue edge with tooth marks ,pulse small ,marasmus ,sallow complexion ,abdominal distension after meal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national standards and academic committee standards on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Key words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tandard ;literature evaluation 收稿日期:2012-11-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733) 作者简介:赵平(1984-),女,湖北襄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 医结合专业。 通讯作者:李先涛(1966-),男,湖北人,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中医 证候学, E -mail :lixiantao@gzucm.edu.cn 。脾虚证诊断标准于1982年在广州召开的“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防治学术会议 [1] ”上第一次制 订后,先后于1986年《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2] 和 1988年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 对脾虚证标准进行了修订,此后,有学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如邱氏总结脾虚证诊断规范化研究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起步阶段、修订补充阶段和计量化研究阶段 [4]。本文运用循证医学文献系统评价方 法,建立“脾虚证文献信息采集表”,对近25年脾虚证诊断标准文献进行研究,旨在为今后脾虚证辨证标准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 1.1 建立文献系统评价工具 建立“脾虚证文献信息采集表”,全面收集脾虚证相关证候文献,对所收集脾虚证文献进行系统评价。脾虚证文献系统研究的主要环节:①确定文献收集的范围:经专家组讨论进行顶层设计,确定脾虚证研究文献的范围。②制订文献研究计划:内容包括收集文献的方法和策略、文献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文献质量 评价方法、数据分析方法、评价结果的分析和报告等。③建立评价工具: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 编制统一、规范的“脾虚证文献信息采集表” ,经预试验、一致性(如Kappa 值)评价、信度和效度评价、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再经培训后,进行文献采集。④建立文献系统评价数据库。⑤数理统计分析与计算。1.2 文献检索 以“脾虚”“脾气虚”“诊断标准”作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时间:1986年1月—2011年12月,共检索相关文献篇322篇)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时间:1986年—2011年),共检索相关文献191篇。1.3文献选择1.3.1纳入标准 中医辨证具备明确的脾虚或者脾 气虚证证候,且对脾虚证诊断标准进行相关研究的文 献。1.3.2 排除标准 无中医辨证证候者;重复研究,一 稿多投的文章只取其中1篇;资料来源不清;综述类及Meta 分析类文章;有关脾虚证病因病机等理论探讨类文章;动物实验类研究文献。1.4 资料提取 将两个数据库检索出来的文献进行合并,最后共有文献389篇,每篇通过查阅摘要和关键词,排除动物实验研究、综述、Meta 分析、重复研究、一稿多投、与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