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基本术语及名词解释知识交流

电力基本术语及名词解释知识交流
电力基本术语及名词解释知识交流

电力基本术语及名词解释

电力基本术语及名词解释

1电力系统

发电、输电及配电的所有装置和设备的组合。

2电力网

输电、配电的各种装置和设备、变电所、电力线路或电缆的组合

3交流系统

由交流电压供电的系统。

4直流系统

由直流电压供电的系统。

5工频

交流系统的标称频率值。

6发电

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7变流、换流

改变电流、电压的形式和频率。

8变电

通过电力变压器的电能传递。

9输电

从发电站向用电地区输送电能。

10配电

在一个用电区域内向用户供电

11(电力系统的)互联

在电力系统之间,通过线路和(或)变流、变电等设备的连接进行电能交换。

12互联系统

几个电力系统通过互联线路连接起来的系统。

13异步连接

以不同频率运行的交流系统之间的连接。

14短路容量

在系统一点上的短路电流与约定电压(通常指运行电压)之乘积。

15系统负荷

1)在系统内产生、输送或分配的有功、无功或视在功率。2)根据用户的特点和性质,例如热力负荷、日无功负荷等划分的一组用户所需的功率。

16尖峰负荷

在给定的期间内(例如一天、一个月、一年)的负荷最大值。

负荷曲线

作为时间函数的负荷变化曲线。

负荷持续时间曲线

表示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负荷等于或超过给定值的持续时间的曲线。

有功电能

可以转换为某些其他形式能的电能。

无功电能

在交流系统内,与电气系统和其所接设备的运行有关的不同电场和磁场之间连续交换的固定电能。

系统标称电压

用以标志或识别系统电压的给定值。

(系统)运行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系统的指定点在指定时刻的电压值。

系统最高电压

在系统正常运行的任何时间,系统中任何一点上所出现的最高运行电压值。

系统最低电压

在系统正常运行的任何时间,系统中任何一点上所出现的最低运行电压值。注:瞬态过电压(例如由开头操作引起的)及不正常的暂态电压变化均不在内。

电压等级

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的标称电压值。

低压

通常低于交流电力系统中1000V及其以下的电压等级。

高压

通常高于交流1000V的电压等级。

线电压

电路中在给定点上两线[相]导体间的电压。

相电压

交流电路中在给定点上线[相]导体和中性导体之间的电压。

线对地电压

电路中在给定点上线[相]导体与参考地之间的电压。

中性点位移电压

多相系统中,实际的或等效的中性点与参考地之间的电压。

系统图

系统结构的图形表示。

系统运行图

表示运行方式的系统图。

三相系统图

三相系统每条相线和中性线均用单根线条表示的系统图。

单线图

多相系统中用单线条表示的系统图。

系统连接试

系统的节点及节点连接的方式。

系统结构图

各种类型系统连接方式的组合。

系统连接

系统中节点之间的连接。注:一般包含线路变压器或两母线之间的连接线。

(电力系统的)电路[回路]

电力线路或它的一部分,它可通过断路器或开关从运行中切除,线路的其余部分不受影响。

馈线

由主变电所向一个或多个二次变电所供电的电力线路。

单馈线

仅从一端受电的电力线路。

支线

连接到主线路中一点上的电力线路。

T接线路

连接有支线的线路。

T接点、分接点

多端电力线路的接点,该接点直接或间接地与三端或多端的线路段连接。

线路段

由线路的两点(终端或T接点)界定的电力线路的一部分。

线路分隔段

线路段中具有特殊结构形式或容易发生特殊事故的部分,该部分可视为报告或分析事故的独立线段。接户线路

从配电系统供电到用户装置的分支线路。

交接点

在发电、配电和用电的任意两者之间电能转接的分界点。

供电点

电力系统与电能买主之间的分界点。注:买主可能是终端用户或者是向终端用户供电的企业。

环形馈线

由单电源供电的多条电力线路构成完整环。注:环形馈线可以开环运行,也可以闭环运行。

(系统的)网孔

由若干电源供电的多条电力线路构成闭合回路。

辐射系统

指由单电源供电的若干单馈电线路组成的系统或子系统。

树形系统

有支线的辐射系统。

网格系统

由多个网孔组成的系统或子系统。

单电源供电

由一个电源向负荷供电。

双电源供电

由两个相互独立的电源回路向负荷供电。

备用电源

当正常电源中断或不适宜使用时可以使用的电源。

分接(T接)变电所

由单支线馈电的单电源变电所。

中性点

多相系统星形连接的公共点,或单相系统的接地中心。

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与参考地的电气连接方式。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除保护或测量用途的高阻抗接地以外,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系统中至少有一个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

中性点阻抗接地系统

系统中至少有一个中性点通过具有阻抗的器件接地以限制接地故障短路电流的系统。

中性点谐振接地系统、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一个或多个中性点通过具有感抗的器件接地的系统。这些器件在单相对地短路时能大体上补偿线路的容性效应。

电站(发电站[厂])

由建筑物、能量转换设备和全部必要的辅助设备组成的生产电能的工厂。

(电力系统的)变电所

由线路的首端或

末端、电气开头设备、控制设备、建筑物和变压器等组成的用于变电的设施。

电力线路

在系统两点间用于输配电的导线、绝缘材料和附件组成的设施。

架空线路

用杆塔和绝缘材料将导线架离地面的电力线路。

地下电缆

由直接埋在地下、或敷设在地下电缆沟、槽或管道内的电缆组成的电力线路。

气体绝缘线路

将导体封装在充以压缩绝缘气体管道里的电力线路。

架空线路

基本上由架空线路组成的系统。

地下系统

基本上由地下电线组成的系统。

线导体(相导体[交流]、极导体[直流]):

正常运行时带电并有助于输电或配电的导体,但不是中性导体或中间导体。

中性导体

电气上与中性点连接并有助于配电的导体。

中间导体

电气上与中间连接并有助于配电的导体。

(设备的)极

在某些设备中,例如开头设备,对应于交流中的一个相或直流中的一个极性的部分。

高压直流输电、HVDC输电

包括换流站在内的输送大量高压直流电的设备

单极直流输电

不管直流电流如何返回,只有一个极通电的连接。

双极直流输电

具有两个极的连接,正常运行时两极上的电压对地极性相反。

(直流系统的)极

在正常情况下,直流系统带电的导体、端子或其他元件,例如:正极、负极。

(电力)线路

用于电力系统两点之间输电的导线、绝缘材料和各种附件组成的设施。

架空线路

用绝缘子和杆塔将导线架设于地面上的电力线路。注:某些架空线路也可能采用绝缘导线。

交流线路

接至交流电源或连接两个交流电网的线路。

(交流线路的)相

正常状态下通电的多相交流线路的任何导线或分裂导线的标识符号。

直流线路

接至直流电源的线路。

(直流线路的)极

正常情况下直流线路的一根导线或一束分裂导线的标识符号。

(架空线路的)回路

通过电流的导线或导线系统。

单回线

只有一个回路的线路。

双回线

同一杆塔上安装有不一定为相同电压与频率的两个回路的线路。

多回线

同一杆塔上安装有不一定为相同电压与频率的若干回路的线路。

单极线

仅一极连接电源和负荷通过大地形成返回电路的直流线路。

双极线

有两极连接电源和负荷的直流线路。

输电线路

作为输电系统一部分的线路。

配电线路

作为配电用的线路。

导线(架空线路的)

通过电流的单股线或不相互绝缘的多股线组成的绞线。

导线振动

导线的周期性运动。

微风振动

一种由风引起的主要在垂直方向的导线的周期运动,其振动频率相对较高,在十赫兹至数十赫兹,幅值为导线直径的数量级。

次档距振动

一根或多根子导线主要在水平方向的同期运动。其振动频率为几赫兹,幅值为子导线的直径的数量级。导线舞动

一根导线或分裂导线在垂直平面以几分之一的低频和高振幅的周期性运动。其振幅最大值可达初始弧垂直的数量级。

荷载组合

用于线路设计的荷载条件,根据国家标准、法规、气象数据等确定。

加在一个线路元件上的一组荷载组合。

工作荷载

未计及安全因数或过载因数规定的荷载组合所构成的荷载。

标称荷载

由风、导线及绝缘子重量和杆塔合成的荷载,包括无冰和覆冰状态。

专用荷载

由安装、上人维修或线路元件故障所产生的荷重。

法定荷载

在地方或国家法规中所规定的荷载。

试验荷载

加于架空线的一个部件或若干部件作试验用的荷载。

破坏荷载

导致任何部件破坏的荷载。

基本设计荷载

所有部件在任何规定期间不发生破坏而承受的荷载。

垂直荷载

加在与杆塔同一纵坐标的三维系统的杆塔指定点任何荷载的垂直分量。

纵向荷载

加在与杆塔同一纵坐标的三维系统的杆塔指定点任何荷载的纵向分量。

横向荷载

加在与杆塔同一纵坐标的三维系统的杆塔指定点任何荷载的横向分量。

风荷载

加于架空线路任何部件上由风压产生的水平荷载,它包括无冰或覆冰时状态。

冰荷载

线路任何元件上由覆冰而引起的附加荷载。

均布冰荷载

线路段全部跨内每导线和地线上沿长度均匀分布的冰荷载。

非均匀冰荷载

沿线路一段内导线或地线冰非均匀分布的荷载。注:包括沿导线或地线冰的非均匀积累或非均匀脱落。档

导线两个相邻悬挂点间的线路部分。

档距

两相邻杆塔导线悬挂点间的水平距离。

等高档距

两相邻杆塔导线悬挂点几乎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档。

不等高档距

两相邻杆塔导线悬挂点几乎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档。

高差

不等高档内,通过导线悬挂点的两个水平面间的垂直距离。

斜档距

两相邻杆塔导线悬挂点之间的距离。

杆塔两侧档中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重力档距

杆塔两侧导线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注:在陡峭的地段,两相邻档的导线的最低点可能位于杆塔同一侧。导线最低点至最高悬挂点弧垂

一档中,通过导线最高悬挂点的水平面和与导线曲线最低点相切的水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注:最低点也可能是虚拟的。

弧垂

一档架空线内,导线与导线悬挂点所连直线间的最大垂直距离。

耐张段

两耐张杆塔间的线路部分。

代表档距

为一假设档距,该档距由于荷载或温度变华引起张力变化的规律与耐张段实际变化规律几乎相同。

悬链线

两端悬挂的理想柔性软索的曲线,由下式计算:y=ρ(cos*h*x/ρ-1);工程计算中,可近似用抛物线按下式计算:Y=1/2ρ*X2

悬链线常数

悬链线和抛物线方程中的常数,用档中最低点曲率半径表示。ρ=T0/ω

纵断面

通过线路轴线的垂直平面显示的地面轮廓图形。

x米处边断面

在距线路中心线x(m)处,与中心线平行的垂直平面上,显示的地面轮廓线。

横断面

垂直于线路轴线的断面。

对角塔腿断面

通过杆塔对角塔腿对角线的垂直平面上的地面轮廓线。

线路转角

杆塔处线路方向改变的角度。(0)

导线排列

各相导线在杆塔上的几何布置方式。

水平排列

各相导线在杆塔上的同一水平面的布置方式。

半水平排列

中相稍高和稍低于边相的水平布置方式。

三角形排列

一个回路的导线位于三角形的顶点的布置方式,该三角形的底边不一定水平。

倒三角排列

一个回路的导线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的布置方式,其底边不一定水平。

垂直排列

一个回路的导线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的布置方式。

中相导线稍有水平偏离的垂直排列布置方式。

双回线垂直排列

杆塔两侧各布置一回路,每一回路均为垂直排列的布置方式。

双回线半垂直排列

双回线垂直排列的变异布置方式,每回路的中相稍有水平偏离的垂直布置方式。

换位

一回线路各相导线相对位置的交换。注:为保持一条导线对另一条导线、导线对地或导线对相邻系统电气特性对称性,而采取导线换位。

换位段

两个连接换位处之间的线路长度。

对地净距

在规定条件下,任何带电部分与地之间的最小距离。

相对地净距

在规定条件下,任何带电部分与地电位构件之间的最小距离。

对障碍物的净距

在规定条件下,任何带电部分与地电位障碍物之间的最距离。

相对相间距离

相邻两相导线或分裂导线轴线间的距离。

保护角

通过地线的垂直平面与通过地线和被保护受雷击的导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

最大保护角

为避免导线受雷击,线路导线必须位于其内的最大的保护角。

杆塔

通过绝缘子悬挂导线的装置。

直线杆塔

用于架空线路直线段的杆塔,其导线用悬垂线夹、针型或支柱型绝缘子悬挂。

转角杆塔

用于线路改变水平方向的杆塔。

直线转角杆塔

用于以小或中等角度改变线路方向的杆塔,它的导线用悬垂绝缘子串悬

挂。

耐张杆塔

用耐张绝缘子组悬挂导线或分裂导线的杆塔。注:邻近档的荷载独立加在该悬挂点上。

终端杆塔

用于线路一端承受导线张力的杆塔。

换位杆塔

允许导线在沿线路方向变换相对位置的杆塔。

拉线

承受张力的钢索或杆,它连接杆塔上一点与地锚或连接杆塔上两点。

拉线杆塔

由拉线保持稳定性的杆塔。

不用接线,本身具有稳定性的杆塔。

垂直的单杆,可以用木、混凝土、钢或其他材料构成,它的一端直接或采用基础埋入土中。H型杆

H型状的杆,包括两个有一定间距的垂直主杆,其上部有交叉的斜撑。

支架

固定在建筑物或任何构筑物上的一种小型金具。

A型杆塔

杆身有两条柱,上部用螺栓连成,构成字母A型状,用交叉组件组合成的杆塔。

用钢材、木材、混凝土等材料构成的支持结构,通常由四边形的塔身和横担组成。

格构式塔

用构件组装成的塔结构。

腹杆系

格构构件的布置方式。

单腹杆

塔的格构类型。

双腹杆

塔的格构类型。

三腹杆

塔的格构类型。

K形腹杆

塔的格构类型。

有辅助杆件的双腹杆

塔的格构类型。

塔头

塔的上部结构。

地线支架

塔头用于挂地线的部件。

中横担

门型杆或塔挂导线的水平部件。

横担

塔头挂导线部分。

曲臂

塔头的一个部件。

横隔

某一水平断面的结构部件。

塔身

塔的垂直区段。

平口

塔身和塔头之间水平面分曼=界处。

塔的部件。

小腹杆

塔的部件。

塔腿坡度

主材倾斜角的正切。

节点

塔的若干部件的汇合点。

防爬装置

安装或附加在杆塔、结构、拉线等上,增加未经许可的人上爬困难的装置。

塔脚

塔在塔身与基础交界处的部分。

加长腿

加在塔基础上的塔身一区段,用于补偿塔在的山坡处的高差,保持水平。注:加长腿也可用于调整的高度。塔身加长段

加在塔最低部位用以增加塔的高度的塔的一区段。

基础

埋设在地下的一种结构,与杆塔底部连接,稳定承受所作用的荷载。

整体基础

整座基础由单块混凝土组成,塔脚或地脚螺栓埋在混凝土基础内。

分开式基础

每个塔脚荷载由一个基础承受的结构。

现浇墩型基础

包括垫层的基础埋入土壤内,细长的墩型基础柱确保与杆塔插入式方材或地脚螺栓的固定连接。

杆塔插入式主材

用于连接杆塔的塔脚与基础的一个部件。

基础立柱

基础的收缩部分,杆塔的插入主材与地脚螺栓埋设在基础立柱内。

散水

基础立柱

的地面以上部分,为便于排水,通常做成角锥体形状。

垫层

埋于土中的基础下部较宽的部分,用以保证荷载合理分布。

用于装一个基础在土中而开挖的洞。

回填

浇完基础后,将开挖基坑时挖出的土填回。

换土回填

当原土不适合时,在浇完基础后用土地或其他材料填回基坑

加强筋

为保证基础立柱与底座之间牢固的连接,在混凝土中预埋钢筋。

固定在插入式主材上,加强与基础连接的部件。

掏挖

基础开挖的外围部分采用掏挖,确保浇的混凝土底座的原状土中受力。

格栅式基础

插入式主材或塔腿主材连接到埋在土中的格栅式结构的一种基础型式。

桩基础

不用开挖而施工的一种细长型基础。

打入桩

不用预先开挖,用重锤或振动方法将桩打入土中。

灌注桩

首先在地中钻一个长的贺筒型孔,然后用混凝土灌入,并预埋杆塔与基础连接件的一种基础型式。压注桩

在压力下将混凝土灌注入钻好的孔内,使得混凝土与原状土接触较好,形成的一种村桩。

扩孔桩

下端扩大的灌注桩。

拉线棒

用于将拉线连接到地锚上的杆件或其他金属部件。

拉线盘

通常为埋在土中的装置,用于提供防止上拔的固定点。

单芯线

由单根导体制成的导线。

股线

由于制造绞线的单根电线。

绞线

由一定数量的裸单股线各层分别按左向或右向绞合制成的导线。

在绞线中,绞向和节距长度相同,且布置在与导线同轴线的同半径的圆筒型一的一组股线。

节距长度

绞线中的一根单股线的一个完整螺旋的轴向长度。

绞向

由末端看时,绞线的单股线的绞合方向。注:“右向绞合”为顺时针方向,“左向绞合”为逆时针方向。光滑导线

导线的径向为环形或具有阻止导线产生任何径向运动的导线,其外层相对较光滑。

空芯导线

一种由股线制成的管状导线或由股线绕加强单股线的扇形螺旋构成的空芯的导线。

扩径导线

用非金属、较轻的股线替换某些内部股线用以加大直径的导线。

铝绞线

所有股线为铝线的绞线。

铝合金绞线

所有股线为铝合金线的绞线。

加强型绞线

知识产权法名词解释

注册商标的转让 是指商标注册人依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将其注册商标转让给他人所有的行为。 . 驰名商标 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 是指商标注册人通过签订使用许可合同,将其注册商标许可他人使用的行为。 标识侵权 是指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注册商标争议 是指在先申请注册的商标注册人认为他人在后申请注册的商标与其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而引发的商标专用权的争执。 专利权的保护 专利权的保护是国家通过行政与司法程序,制止和制裁专利侵权行为,保障专利权人实际享有其依法获得的权利。 新颖性 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以及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抵触申请 是指在申请日前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的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改进发明 是指对已有的方法或发明提出的创造性变革 . 实用新型 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作品 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有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著作权的转让 著作权转让是指著作权人将著作权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权有偿或无偿地移交给他人所有的法律行为。这种转让通常可以通过买卖、互易、赠与或遗赠等方式完著作权人的权利成。 指著作权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著作人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些专有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作品的许可使用 著作权人通过签订使用许可合同,将其作品许可他人使用的行为 著作权法 指调整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内因创作和使用。传播作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的总称

电大公共行政学小抄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在这里公共组织主要是指政府,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2.公共行政环境: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3.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组织文化在政府也可以称之为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在企业则称之为企业文化。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 4.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 5.市场失效: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指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8.行政区划体制: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9.完整制: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0.分离制: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1.首长制: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它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类型。 12.层级制: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13.机能制: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14.行政领导者:行政领导者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人。 15.委任制:亦称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16.考任制: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17.行政领导权力: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18..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9.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20.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它可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 21.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22.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23.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做出决定的过程。 24.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25.行政执行: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 26.行政控制: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目标规范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调节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27.行政协调: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28.法制监督: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29.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 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30.行政立法:行政立法一般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 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31.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32.标杆管理: 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 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 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33.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 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 34.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 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35.行政改革: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36.政府再造: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 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法学《知识产权法》课后习题汇总

《知识产权法》课后习题汇总 一. 知识产权法概论 一. 名词解释 1.知识产权 2.知识产权的客体 3.知识产权法 4.知识产权法律关系 5.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客体 二.简答题 1.简述知识产权的概念。 2.简述知识产权的特征。 3.简述知识产权的分类。 4.简述《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保护 的识产权的类型。 5.如何理解“知识产权是无形财产权”? 6.简述知识产权与物权利的区别。 7.简述我国《民法通则》保护的知识产权的 类型。 8.简述知识产权专有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9.简述知识产权地域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10.简述三种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之间的联系与 区别。 11.简述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 12.简述知识产权的主体制度的特征。 13.简述知识产权的客体的特征。 14.简述知识产权法的内容体系。 15.简述我国知识产权法的体系。 16.列举我国主要知识产权法规名称。 三.论述题 1.论述我国知识产权法体系的完善。 二. 著作权法 一.名词解释 1.著作权 2.邻接权 3.著作权法 4.著作权主体 5.著作权的继受主体 6.作者 7.作品 8.委托作品 9.合作作品10.职务作品11.汇编作品12.演绎作品13.保护作品完整权 14.署名权15.发表权16.表演者权17.出版者权18.表演权19.展览权20.出租权21.信息网络传播权 22.著作权合理使用23.著作权法定许可使用 24.著作权集体管理25.法人作品 二. 简答题 1.简述著作权的概念与特征。 2.简述著作权与著作物所有权的区别。 3.简述著作权与专利权的联系与区别。 4.简述著作权与商标权的联系与区别。 5.简述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6.简述著作权的自动保护原则。 7.简述我国著作权法的体系。 8.简述2001年《著作权法》修改内容。 9.简述外国人作品获得保护的条件。 10.简述作者的构成要件与认定。 11.简述法人视为作者的条件。 12.简述职务作品的概念及其权利归属。 13.简述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 14.简述合作作品的特征、权利归属以及著作 权行使规定。 15.简述演绎作品著作权的取得的条件及其权 利归属。 16.简述影视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17.简述合作作品与汇编作品之间的区别。 18.简述作品获得保护的条件。 19.简述我国著作权法中作品的分类。 20.简述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21.简述著作人身权的内容和特征。 22.简述著作财产权的内容与特征。 23.简述享出租权的著作权人情形。 24.简述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条件。 25.简述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情形。 26.简述属于著作权法合理使用情况中的“对 他人作品适当引用”的具体含义。 27.简述著作权法定许可使用的条件。 28.简述著作权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形。 29.比较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异 同。 30.简述邻接权与著作权的联系与区别。 31.简述表演者权的取得的条件 32.简述表演者的权利和义务。 33.简述表演权与表演者权的联系与区别。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盗传必究 一、名词解释 1.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2.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3.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4.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5.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8.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9.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10.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11.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12. 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13. 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4.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15.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16.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

电工基础知识大全

电工基础知识大全 电工基础知识大全电工识图口诀巧记忆 一,通用部分 1,什麽叫电路? 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电路。电路的组成一般由电源,负载和连接部分(导线,开关,熔断器)等组成。 2,什麽叫电源? 电源是一种将非电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3,什麽叫负载? 负载是取用电能的装置,也就是用电设备。 连接部分是用来连接电源与负载,构成电流通路的中间环节,是用来输送,分配和控制电能的。 4,电流的基本概念是什麽? 电荷有规则的定向流动,就形成电流,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用符号I 表示。 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A),大电流单位常用千安(KA)表示,小电流单位常用毫安(mA),微安(μA)表示。 1KA=1000A 1A=1000 mA 1 mA=1000μA

5,电压的基本性质? 1)两点间的电压具有惟一确定的数值。 2)两点间的电压只与这两点的位置有关,与电荷移动的路径无关。 3)电压有正,负之分,它与标志的参考电压方向有关。 4)沿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行走一圈,各段电压的和恒为零。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根据不同的需要,也用千伏(KV),毫伏(mV)和微伏(μV)为单位。 1KV=1000V 1V=1000 mV 1mV=1000μV 6,电阻的概念是什麽? 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能力称为电阻,用符号R表示,当电压为1伏,电流为1安时,导体的电阻即为1欧姆(Ω),常用的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MΩ=1000KΩ 1KΩ=1000Ω 7,什麽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流过电路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与该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个关系叫做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为:I=U/R 式中:I——电流(A);U——电压(V);R——电阻(Ω)。 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反映了部分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相互关系,它是分析和计算部分电路的主要依据。 8,什麽是全电路的欧姆定律?

2018《医学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题库及答案

2018《医学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题库及 答案 题号:1 答题指南: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骨的构造是 a.密质、松质、骨膜及神经 b.密质、松质、骨髓及神经 c.密质、骨髓、黄骨髓 d.密质、黄骨髓、骨膜 e.密质、松质、骨膜、骨髓及神经 答案:e 题号:2 下列骨的骨质分布正确的是 a.股骨干的骨密质较厚 b.跟骨内部的骨密质较厚 c.顶骨外层的骨松质较厚 d.椎骨内部的骨密质较厚 e.肱骨骺的骨松质较厚

答案:a 题号:3 属下肢骨的是: a.跖骨 b.骶骨 c.坐骨 d.尾骨 e.指骨 答案:a 题号:4 关于脊柱组成及生理弯曲,错误的是 a.脊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 b.胸曲、骶曲凸向前方 c.脊柱借软骨、韧带和关节连结 d.脊柱在腰部受力较大 e.脊柱可做旋转运动 答案:b 题号:5

以下何结构连结形成胸骨角 a.胸骨和肩峰 b.胸骨和锁骨 c.胸骨炳与剑突 d.胸骨体与剑突 e.胸骨炳与胸骨体 答案:e 题号:6 正常情况下,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的关系是 a.伸肘,三点成等腰三角形 b.屈肘,三点成等腰三角形 c.伸肘,三点呈弧线状 d.屈肘,三点呈直线状 e.屈肘,三点成弧线状 答案:b 题号:7 使髋关节伸和外旋的肌肉是 a.股四头肌

b.股三头肌 c.二股头肌 d.臀大肌 e.梨状肌 答案:d 题号:8 有关齿状线的构成是 a.由肛柱下段和肛瓣连结而成 b.由肛柱与白线连结而成 c.由肛柱与肛窦连结而成 d.由肛柱由横壁构成 e.由肛柱与肛门括约肌连结而成 答案:a 题号:9 关于上颌窦壁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上壁为上颌体的前外侧面 b.下壁即上颌骨的牙槽突 c.前壁为上颌体的框面

《知识产权法》作业参考答案

《知识产权法》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专利权。是指经专利主管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授予申请人某项发明创造的专有性权利。 2.职务发明创造。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3.联合商标:是指同一商标所有人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使用的若干个近似商标。其中最先注册并使用的为正商标,其余的为联合商标。 4.国外优先权:是指如果某个成员国的国民就一项发明创造首先在任何成员国中提出专利申请,自申请提出之日起的一定时间内(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是12年月,对于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是6个月),他如果在别的成员国也提出了同样的申请,则别的成员国都必须承认该申请在第一个国家中递交的日期,并把它看作是在本国递交申请的日期。 5.防御商标:指驰名商标的所有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注册了同一个商标。最先使用的商品上为正商标,在其他商品上使用的同一商标为防御商标。 6.放映权:指通过放映机.幻灯权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7.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8.专利标记权:指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的权利。 9.集体商标:指由工商业团体.协会等集体组织所有,由其成员共同使用的商标。 10.邻接权:又称作品传播者权,指作品的传播者对其在传播作品过程中所创造的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11.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12.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13.职务发明创造。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二.填空 1.《垄断法规》 2.创造性贡献的自然人 3.最先申请的人 4.普通商标和驰名商标作品原件的合法持有人 5.核准注册 6.三年 7.被视为作者 8.30天 9.三个月内 10.六个月 11.《巴黎公约》 12.最先申请的人 13.三个月内14.原件所有权 15.三个月内 16.权利要求书 17.视为作者 18.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 19.三个月内 20.核准注册21.核准注册;22.三个月内; 23.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划; 25.合法持有人;26.著作人身权。 三.辨析题 1.错,由国务院专利行政机关负责专利的受理和审批。 2.错,都可以转让。 3.错,不能转让。 4.错,也可以适用于外国人。 5.错,允许。 6.错,应进行变更登记。 7.错,只有需要变更注册商标图形.文字或其组合的应当重新提出注册申请。 8.错,应视为侵权。 9.错,图书出版者对作品进行的文字性修改.删节,也要经作者许可。 10.错,在我国,计算机硬件受《专利法》的保护。 11.对,联合商标和防御商标在中国《商标法》中还未有规定。 四.单项选择 1C 2A 3D 4C 5A 6D 7B 10C 11B 12B 13D 14B 15C 16B 17A 18D 19D 20D 21D 22A 23D 24B 25D 26D 27B 28C 29B 30C 31A 32C 33A 34B 五、简答题 1、简述知识产权的特征。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1.委员会制 委员会制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人以上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按照多数原则进行决策的公共组织类型。 2.层级制 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3.机能制 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4.战略管理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5.政府再造的含义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取代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习惯和持续改进质量能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 企业家政府是政府再造的重要内容。企业家政府是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行政管理者,用企业的管理方式,以低成本高产出为目标,敢于冒风险、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僵化官僚体制,取得高绩效的政府。

企业家政府重视政府的成本效益,重视创新与改革,强调利用市场机制和竞争,强调对执行者授权,主张顾客导向,主张放松规制。 6.目标管理的涵义和特点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特点是以人、工作和成果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方法。 7.行政规章的含义 行政规章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规章简称规章。 8.事前监督;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9.行政评估的含义 行政评估是指对行政执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行政执行过程评估和行政执行效果评估两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行政评估主要是指行政执行效果评估。 10.行政领导权力的概念 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 11.完整制 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电工基础知识题库

附件六:电工基础知识试题 一、判断题: 1.纯电阻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压与电流,其瞬间时值遵循欧姆定律。( √ ) 2、线圈右手螺旋定则就是:四指表示电流方向,大拇指表示磁力线方向。( √ ) 3、短路电流大,产生的电动力就大。( × ) 4、电位高低的含义,就是指该点对参考点间的电流大小。( ×) 5、直导线在磁场中运动一定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 6、最大值就是正弦交流电在变化过程中出现的最大瞬时值。( √) 7、电动势的实际方向规定为从正极指向负极。( ×) 8、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相等的条件就是最大值相等。( ×) 9、在均匀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与垂直于它的截面积S的乘积,叫做该截面的磁通密度(√ ) 10、自感电动势的方向总就是与产生它的电流方向相反。( ×) 11、一段电路的电压Uab=-10V,该电压实际上就是a点电位高于b点电位。( × ) 12、正弦量可以用相量表示,所以正弦量也等于相量。( ×) 13、没有电压就没有电流,没有电流就没有电压。( ×) 14、如果把一个24V的电源正极接地,则负极的电位就是-24V、( √ ) 15、电路中两点的电位分别就是V1=10V,V2=-5V,这1点对2点的电压就是15V、( √) 16、将一根条形磁铁截去一段仍为条形磁铁,它仍然具有两个磁极、( √ ) 17、磁场可用磁力线来描述,磁铁中的磁力线方向始终就是从N极到S极、( × ) 18、在电磁感应中,感应电流与感应电动势就是同时存在的;没有感应电流,也就没有感应电动势(× ) 19、正弦交流电的周期与角频率的关系就是互为倒数、( × ) 20、有两个频率与初相位不同的正弦交流电压u1与u2,,若它们的有效值相同,则最大值也相同、( × ) 21、电阻两端的交流电压与流过电阻的电流相位相同,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 22、视在功率就就是有功功率加上无功功率、( × ) 23、正弦交流电中的角频率就就是交流电的频率、( × ) 24、负载电功率为正值表示负载吸收电能,此时电流与电压降的实际方向一致、( √ ) 25、人们常用“负载大小”来指负载电功率大小,在电压一定的情况想,负载大小就是指通过负载的电流的大小、( √ ) 26、通过电阻上的电流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它所消耗的电功率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 × ) 27、加在电阻上的电压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它所消耗的电功率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 × ) 28、若干电阻串联时,其中阻值越小的电阻,通过的电流也越小。( × ) 29、电阻并联时的等效电阻值比其中最小的电阻值还要小。( √) 30、电容C就是由电容器的电压大小决定的。( × ) 31、对称三相Y接法电路,线电压最大值就是相电压有效值的3倍。( × ) 32、电阻两端的交流电压与流过电阻的电流相位相同,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 ) 33、视在功率就就是有功功率加上无功功率。( ×) 34、相线间的电压就就是线电压。( √ ) 35、相线与零线间的电压就叫相电压。 36、三相负载作星形连接时,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 37、三相负载作三角形连接时,线电压等于相电压。( √) 38、交流电的超前与滞后,只能对同频率的交流电而言,不用频率的交流电,不能说超前与滞后() 39、纯电感线圈直流电来说,相当于短路。( √) 40、三相对称电源接成三相四线制,目的就是向负载提供两种电压,在低压配电系统中,标准电压规定线

公共行政学作业3答案

公共行政学作业3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监察管辖: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 2、招标性采购: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所有的或一定范围的潜在的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主体通过某种事先确定并公布的标准从所有投标商中评选出中标供应商,并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 3、标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 4、行政诉讼:所谓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俗称“民告官”。 二、单项选择题 1.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C )。 A.协调阶段 B.总结阶段 C.实施阶段 D.准备阶段 2.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 D )给予处分。

A.检察机关 B.行政监察机关 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3.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 )。 A.中央预算 B.县级预算 C.省级预算 D.市级预算 4.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 B )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A.15 B.30 C.45 D.60 5.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 A )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 A.事先 B.事中 C.事后 D.全面 6.从20世纪( C )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A.50 B.60 C.70 D.80 7.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 D )。 A.积极方案 B.追踪方案 C.应变方案 D.临时方案 8.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 D )。

电工基础知识复习资料题(带标准答案)

电工基础知识复习题(带答案) 电工基础知识是所有的电工类工种的基础,本文精选试题,是电工基础知识考点内容,也是各初、中级电工升级考试、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 一、选择题 1. 电荷的基本单位是( C )。 A.安秒 B. 安培 C. 库 仑 D. 千克 2. 1安培等于( B )微安。 A. 103 B. 106 C. 109 D. 102 3.将一根导线均匀拉长为原长度的3倍,则阻值为原来的( C )倍。 A. 3 B. 1/3 C. 9 D. 1/9 4.产生串联谐振的条件是( C )。 A. XL>Xc B. XL<Xc C. XL= Xc D. XL≥Xc E. XL≤Xc 5. 空载高压长线路的末端电压( B )始端电压。 A. 低于 B. 高于 C. 等 于 D. 低于或等于 6.三相对称负载的功率 ,其中是( B )之间的相位角。 A. 线电压与线电流 B. 相电压与线电 流

C. 线电压与相电流 D. 相电压与相电流 7. 当电源频率增加后,分别与灯泡串联的R、L、C3个回路并联,与( B )串联的灯泡亮度增加。 A. R B. L C. C D. R和L E. R和C 8.额定电压为220V的灯泡接在110V电源上,灯泡的功率是原来的( B )。 A. 2 B. 4 C. 1/2 D. 1/4 9. 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 其阻值较大的电阻发热 ( B )。 A. 相同 B. 较大 C. 较 小 10. 用叠加原理计算复杂电路, 就是把一个复杂电路化为( A )电路进行计算的。 A. 单电源 B. 较大 C. 较 小 D. R、L 11.电路主要由负载、线路、电源、( B )组成。 A. 变压器 B. 开关 C. 发电 机 D. 仪表 12.电流是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习惯上把( D )定向移动的方向作为电流的方向。 A. 左手定则 B. 右手定则 C. N-S D.正电荷 E. 负电荷 13、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其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穿过导体横截面的( B )代数和。

医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肝肠循环:指经胆汁或经部分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2、二尖瓣复合体:在左心室,因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在功能和结构上密切关联称二尖瓣复合体,使左心室收缩时血不会逆流入左心房。 3、反跳痛:在痛处按压并停留一段时间,然后迅速抬手,在抬手的一瞬间,有明显的痛感称反跳痛,往往是代表按压处壁层腹膜有炎症。 4、三凹征:指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是由于上部气道部门梗阻所致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气管异物、喉水肿、白喉等。 5、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型骨缝,位于颞窝内,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处。 6、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终了所经历的过程。 7、多尿:在普通饮食、运动的情况下,24h尿量大于2500ml。 8、基因治疗:是指把目的基因导入人体细胞,使其发挥生物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包括:包括体细胞的基因治疗和性细胞的基因治疗。 9、毒血症:病原菌侵入宿主体内后,只在局部生长繁殖,病原菌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液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定的中毒症状。 10、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 11、败血症: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 12、不良反应:指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甚至严重危害的反应。 13、氧离曲线:反应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的曲线。曲线呈特殊的“S”型。 14、骨连接: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称为骨连接,根据连接的方式和运动情况,分为直接连接和关节。 15、蛋白质变性:在一定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结构空间被破坏,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及生物学功能丧失的现象。 16、化生: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组织的过程。 17、共同抗原:含有相同或相似抗原表位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原。 18、血脂:血浆中脂类物质的总称,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及其脂,磷脂及游离的脂肪酸等。 19、受体阻断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20、假小叶:肝硬化时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 21、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钱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出现如上述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电大知识产权法考试题库

名词解释 产品发明是指通过人的智力劳动、经过人工执照的各种新制品。例如对仪器、装置、用具或组合物等作出的发明。 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标识侵权是指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 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表演者,是指演员、演出单位或者其他表演文学、艺术作品的人。 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从属发明创造是指发明人或设计人完成的发明创造得到了工作单位的帮助,或者主要是利用了单位的物质条件。 抵触申请是指在申请日前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的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独占实施权是指专利权人排他的利用和最终处分其专利权的权利。 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法定许可使用,是指使用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但须向其支付报酬而使用著作权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反向假冒侵权是指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 方法发明是指制造某种产品或生成某种物 质所使用的特殊手段或特殊步骤。 服务商标是指提供服务的经营者在其服务 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于区别于其他服务者所提 供的服务项目的显著性标志。 改进发明是指对已有的方法或发明提出的 创造性变革。 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 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 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 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 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 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假冒专利罪假冒专利罪,是指违反专利法 的规定,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假冒他人专利, 情节严重的行为。 邻接权,又称作品传播者权,是指与著作 权有关的权利,即作品传播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邻接权:是指与著作权相关、相近似的权 利,是指作品传播者的权利。 侵权著作权行为,是指侵害他人依法享有 的著作权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的行为。 商标管理商标管理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 对商标使用、印制等行为所进行的指导、协调、 检查、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商标国际注册是指我国经营者可以通过商 标局,根据《协定》和《协定书》的规定申请 商标国际注册,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一国、多 国或全部成员国内申请保护。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 权的行为。 商标权的保护是指国家运用法律手段来防 止和制裁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以 保护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的专用权。 商标权的终止是指由于法定事由的发生而 致使原来有效的商标权丧失其法律效力,不再 受法律保护。 商标权也可称为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 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用权利。 商标是指在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所使用 的,用以识别不同经营者所生产、制造、加工、 拣选、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显著的可 视性标志。 商标异议是指在法定期限内对某一经过初 步审定并予以公告的商标,依据《商标法》提 出反对意见,要求商标局撤销该商标的初步审 定,不予核准注册的制度。 商标注册是指商标的使用人为了取得商标 专用权,将其使用或准备使用的商标,依照法 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商标主管机关提出注 册申请,经商标主管机关审核,予以注册的制 度。 商品商标是指使用于商品之上的商标。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 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 的权利。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 或者其结合作出的富有美感的并适于工业上应 用的新设计。 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 或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 国内公开使用过以及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 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 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 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 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 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 权利。 许诺销售权许诺销售权,是通过在商店内 陈列或在展销会上演示、列入销售征订单或拍 卖清单、列入推销广告或者以任何口头、书面 或者其他特定方式向特定或不特定的人明确表 示对其出售某种产品的一种意愿。 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 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 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 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 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 职务发明创造是指发明人或设计人在完成 发明创造的过程中,是在履行其本职工作,或 者是在完成工作单位特别委任的任务。 注册不当商标撤销制度也称为注册商标无 效审定制度,是指对那些不具备注册条件而取 得注册的商标,通过法定程序撤销其注册的制 度。 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是指商标注册人通过 签订使用许可合同,将其注册商标许可他人使 用的行为。 注册商标的续展是指注册商标有效期的延 续。即商标注册人在其注册商标期满前后的一 定时间内,依法办理一定的手续,从而延长其 注册商标有效期限。 注册商标的转让是指商标注册人依法定的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名词解释 1.具体行政环境 具体行政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 2.集权制 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4.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5.行政决策参与 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6.行政协调 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7.行政诉讼 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主体的违法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寻求司法救济的法律制度。 8.目标管理 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9.公共行政 是指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在这里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10.地方行政体制 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11.层级制 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

电工基础知识(答案)

电工基础知识 一、单向选择题 1.(C)的作用是实现能量的传输和转换、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A、电源 B、非电能 C、电路 D、电能 2.电路的作用是实现能量的传输和转换、信号的 (D)和处理。 A、连接 B、传输 C、控制 D、传递 3.一般电路由电源、(A )和中间环节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A、负载 B、电压 C、电流 D、电动势 4.在电源内部由负极指向正极,即从(D)。 A、高电位指向高电位 B、低电位指向低电位 C、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D、低电位指向高电位 5.绝缘材料的电阻受(A )、水分、灰尘等影响较大。 A、温度 B、干燥 C、材料 D、电源 6.在电源内部由(D),即从低电位指向高电位。 A、正极指向正极 B、负极指向负极 C、负极指向正极 D、正极指向负极 7.电位是(D),随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而电压是绝对量,不随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 A、衡量 B、变量 C、绝对量 D、相对量 8.电功率的常用的单位有(D)。 A、瓦 B、千瓦 C、毫瓦 D、瓦、千瓦、毫瓦 9.电阻器反映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大小,简称 (D)。 A、电动势 B、功率 C、电阻率 D、电阻 10.电阻器反映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大小,简称电阻,用字母( A )表示。 A.R B.ρC.ΩD.R 11.线性电阻与所加电压、流过的(B )及温度无关。 A. 功率 B 电流 C 电能D能量 12.(C )反映了在不含源的一段电路中,电流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及电阻的关系。 A、欧姆定律 B、楞次定律 C、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D、全电路欧姆定律 13.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反映了在(B )的一段电路中,电流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及电阻的关系。 A、含电源 B、不含电源 C、含电源和负载 D、不含电源和负载 14.(B)的方向规定由该点指向参考点。 A 电压 B 电位C能量D电能 15.若干电阻(A)后的等效电阻比每个电阻值大。 A、串联 B、混联 C、并联 D、星三角形 16.串联电阻的分压作用是阻值越大电压越(B )A越小B越大C越稳定D变化越大 17.电流流过电动机时,电动机将电能转换成(A) A机械能B热能C光能D势能 18.支路电流法是以支路电流为变量列出节点电流方程及(A)方程。 A回路电压B电路功率C电路电流D回路电位19.基尔霍夫定律的(A)是绕回路一周电路元件电压变化为零。 A 回路电压定律B回路功率平衡 C电路电流定律D回路电位平衡 20.电容两端的电压滞后电流(B)。 A、30° B、90° C、180° D、360° 21.电容器上标注104J,其中J的含义是(C) A±2% B±10% C±5% D±15% 22.(D)的一端连在电路中的一点,另一端也同时连在另一点,使每个电阻两端都承受相同的电压,这种联结方式叫电阻的并联。 A、两个相同电阻 B、一大一小电阻 C、几个相同大小的电阻 D、几个电阻 23.电容器并联时总电电荷等于各电容器上的电荷量 (D)。 A、相等 B、倒数之和 C、成反比 D、之和 24.使用电解电容时( B )。 A.负极接高电位,正极接低电位 B.正极接高电位,负极接低电位 C.负极接高电位,负极也可以接高电位 D.不分正负极 25.铝电解电容器的型号用( B )表示。 A.CJ B.CD C.CA D.CN 26.串联电路中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都(B)。 A、电流之和 B、相等 C、等于各电阻流过的电流之和 D、分配的电流与各电阻值成正比 27.用右手握住通电导体,让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