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区域特征)

北方地区(区域特征)

北方地区—区域特征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区域特征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差异,了解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北方农业在耕作方式、农作物、矿产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并分析其原因; 3、结合本课的学习,体会人地协调关系,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材分析】: 1、教材首先讲述了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的特征。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明确该地区的位置、范围,熟悉该 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 2、课文第一段描述北方地区面积较小,仅占全国总面积的20%,但人口却较多,约占40%,是全国人口众多的地区之一; 课文第二部分讲述了北方地区在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方面的优势。 教学中可通过活动的安排,如结合“民居邮票”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了解,以及由于自然环境而 对人们产生、生活的影响,使之对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领悟更深。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朗读学生熟悉的反映我国北方的诗词,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导入我国北方地区区域特征的教学。 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北方地区地形”,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找出主要山脉、平原、高原、丘陵,了解北方地形特征。 (平原面积广大) 2、找出主要河流、湖泊,说说北方河流水文特点。 (湖泊少,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水资源短缺) 然后引导学生自学课文,并思考一下问题: 1、北方地区所占的面积、人口比说明什么问题? (北方地区是我国人口稠密的地区)

2、“黑土地”、“黄土地”分别指什么平原?为什么?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北方地区范围”,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省级行政区域,了解北方地区行政区划。 教师小结: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南北方在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受这些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北方在农 业生产方式、物产等方面会有哪些特征和优势呢?引出下一课题——有关“北方地区物产丰富”的教学。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结合图“北方地区主要物产分布”,完成以下活动: 1、说出北方地区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 (旱地、水田、草地、林地等) 2、在图中指出林地、草地的主要分布区。 (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如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等;草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和高原,如东北平原、黄土高原等) 3、思考北方耕地的主要类型及原因。

区域特征

区域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限 2.区域内部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3.区域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 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面状、交通运输线为线状或网络状、城市和工业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为岛状。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比重 人文发展指数(HDI);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 发展趋势:平衡----不平衡-----平衡 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高于区域平均发展速度,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提高,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成都逐步提高,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东、中、西区域发展差异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中部: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西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中西部地带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基础原因,总体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地带。 产业结构差异 南轻北重,东轻西重 东部地带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 东部地带以重型产业为主 中部地带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南方北方 北方地区平原广阔、森林、煤炭、石油、铁矿资源丰富。 南方地区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丰富。

资源跨区域调配 1.南水北调 把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四横三纵”局面 2.西气东输 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铺到上海,还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省 3. 西电东送 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的电力资源输送到广州、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天津等地区 4.青藏铁路

中国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高二地理限训(3月9日)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7月等温线、年等降水量线和年等日照时数线(单位:h)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A、B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 200小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B. 4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C. 600小时地形和人类活动 D. 8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3.石家庄与太原纬度相当,但两地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距海远近 C. 洋流 D. 植被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 4.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 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A. 江淮地区 B. 华南地区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川渝地区 5.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 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A. 降水 B. 霜冻期 C. 光照 D. 热量

中原经济区提出要大力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精品原材料、中高端消费品三大优势板块,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区域服务业发展强势品牌,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下图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中原经济区北部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洪涝灾害 C. 水土流失 D. 赤潮 7.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原经济区() A. 提升本区域所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 B.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直接带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D. 提升聊城的核心城市地位 8.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快发展的措施有() ①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②大幅度提高物流收费水平③推动生态物流发展④鼓励企业自营物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着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A. 梅雨锋南北摆动 B. 夏季风势力强 C. 受沿岸洋流影响 D. 地形平坦开阔 10.在分界带西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A. 京剧 B. 豫剧 C. 秦腔 D. 川剧 边坡绿化客土法是将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物质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上,以达到近似于自然景观的一种绿化方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1.我国北方地区实施绿化客土法的最佳施工期是 A. 1~2月 B. 3~6月 C. 7~9月 D. 11月~次年1月 12.实施边坡绿化客土法之前,需要清理岩面的碎石、松散层等,对于光滑岩面还要通过挖掘横沟等措施进行加糙处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八年级地理下册 6.1 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以及农业生产、资源与工业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获取地理知识,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北方不同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要素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差异性,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地区发展理念。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以及农业生产的特点。 2.分析北方地区不同区域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 1.掌握从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要素去分析概括某一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一般方法。 2.学会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读图导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准备上课用图、划分学习小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展示北方地区的雪景动画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新知讲解

活动1: ?认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定位置 教师:展示北方地区在全国的位置图,提出问题——如何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 学生:北方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认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看地形 教师:展示我国地势阶梯图和北方地区地形图,要求学生找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提出问题——北方地区所处的阶梯和主要地形区是什么? 学生:找地形。北方地区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是地形的主体,平原面积广大。 ?认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明气候 教师:出示我国的气候分布图。明确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 学生:本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教师:阅读两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区域差异。 学生:相同点——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不同点——哈尔滨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济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活动2: ?认识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政区 教师:展示北方地区范围图,找出东北三省和黄河中下游沿岸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说出它们的省级行政中心。 学生:完全位于北方地区的省份主要有:黑龙江省(哈尔滨)、吉林省(长春)、辽宁省(沈阳)、河北省(石家庄)、山东省(济南)、山西省(太原)等,陕西省(西安)、河南省(郑州)的大部分和安徽省和江苏省的一部分。 ?认识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农业 教师:出示表格,对比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农业的差异。

高中地理: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

高中地理: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 区域特征分析是高考试题的主旋律。在某一特定的区域背景中提供区域图和相关资料,进行空间定位,概括区域自然和人文的基本特征,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特征之间的关系,得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反思人类活动是否合理,确定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区域特征分析的内容和思路 1.区域特征分析的内容 区域地理特征内容繁多,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成因及其描述)和区域社会经济特征(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人口、聚落、文化等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成因)。要运用基本原理来重新梳理知识内容,理解自然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包括气候的特点、成因;地貌的特点、成因;水文特征;土壤、生物与自然带分布原因;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时空变化等。关注人文要素的整体分析和典型案例的应用,包括资源和能源分布特点;工业、农业的地域类型和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和发展趋势;城市和城市化发展;文化景观与文化扩散类型;旅游资源特征与旅游业发展;人口与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等。 2.区域特征分析的基本思路 一个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该地区特定的水热组合,即气候特征。气候进而影响水文、生物、土壤等,这些要素便构成了区域自然特征。人类从自然环境中开发和利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经济活动,从而构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①位置特征: 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 ②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地势高低、主要地形区。 ③气候特征: 气温和降水的数值特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 ④水文特征: 河流汛期、流量、冰期、含沙量、落差等。 ⑤人口特征: 人口数量、年龄结构、人口迁移、人口分布。 ⑥经济特征: 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农业区和工业区分布、主要产品和部门等。

高中区域地理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讲解学习

北方相关问题: 1.沼泽的保护 我国典型地区:三江平原。 沼泽的形成: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②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 ③地势低平,地表径流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 开发利用的关键:排水。协调好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开发利用的负面效应——气候变迁(盐渍化土地面积扩大;河川径流量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动植物资源减少) 2.、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 (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 (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 ③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④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⑤台风的影响; ⑥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 ⑦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 ⑧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 ②围湖造田;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 产生原因(华北地区): (1)自然原因:①降水变率大; ②春季蒸发旺盛。(2)人为原因: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水污染严重;③浪费多,利用率低; ④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4、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Array(1)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植被稀少 (2)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开矿。 4、土壤次生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 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Array(1)自然原因:①春季降水少 ②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③地形低洼。 (2)人为原因:①不合理的灌溉; 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 (渭河平原) 5、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 (1)自然原因:①冷锋天气影响;①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②控制载畜量; ③春季大风日数多③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 ④地表植被稀少④退耕还林、还牧 (2)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⑤建设人工草场 ②过度樵采;;⑥推广轮牧 ③过度开垦⑦禁止采伐等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6、寒潮(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如果一天24小时或一次过程,气温下降8-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 时空分布考虑源地、冬季风强弱、地形地势的阻挡等因素, 我国冬半年常发,影响范围大,除滇南、青藏高原、台湾、海南及四川盆地外。 灾害特点:降温辐度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 出现降温、大风、暴雪、冰害等灾害性天气。 寒潮的利:①冻杀害虫; ②大雪缓解春旱(瑞雪兆丰年) ③寒潮大风可利用进行发电,(是地球上热量交换的一种庞大“机器”) 7.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主要考虑以下: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峡谷处(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3个方面)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 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4.选在相对海拔高的地方,方便引水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 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位置,判断分析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征——以地形、气候条件为基础,确定其相应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以自然地理特征为条件,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主要人文地理现象的影响。 分析评价区域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特征: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2、地形特点描述: ①地形组成(主要地形类型)②地形分布,延伸方向③地势特点(起伏大小、倾斜方向)④特殊地形地貌⑤海岸线特征(长短、曲直) 3、区域气候特点描述: ①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②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季节变化,温差大小、温度带)③降水特点(降水总量、降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水热配合情况、干湿状况)④光照状况⑤气象灾害如中国南方地区气候特点:①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为主,热带季风气候面积小②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③雨季长雨量大,夏秋季节多台风,地处湿润区,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4、河流水系水文特点 水系特点: 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大或小③支流多或少④河网密度、⑤落差大小或峡谷数量分布(例如长江上游水系特点:落差大,多峡谷,支流多,金沙江段自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川江段自西向东流,流域面积较大) 分析金沙江段流域面积小的原因:因为流经地区河谷狭小,汇水面积小所以流域面积狭小。 水文特点: ①流量大小、②汛期长短、汛期出现在哪个季节③水位季节变化大小、④含沙量大小、⑤有无结冰期及其长短、有无凌汛⑥水能⑦流速 5、植被、土壤特征 植被:①类型(森林、草原、荒漠)+疏密②水平分布规律③垂直地域分异是否显著 土壤:①类型(红壤、黄土、棕壤;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②分布③特点(肥力高低)

2020版中考地理总复习:八下第六章 北方地区课时一区域特征东北三省(含答案)

课时一区域特征、东北三省 1. (2016河南模拟)下列地形中,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B ) A. 武夷山、南岭、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 B.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太行山、山东丘陵 C.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D.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东南丘陵 【解析】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地理范围。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山东丘陵、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太行山、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北方地区的著名山脉。 2. (2017广东模拟)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柑橘的产量最大、分布最广 B. 分布有“黄土地”和“红土地” C.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D. 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概况。我国北方地区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出产多种温带水果;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分布有“黑土地”和“黄土地”;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3. (2017贵港模拟)我国地大物博,地域饮食文化特色鲜明,各色菜肴在烹饪中形成了许多流派,下列著名菜系中源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B ) A. 湘菜 B. 鲁菜 C. 川菜 D. 粤菜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及四大地理分区。湘是湖南省简称,川是四川省简称,粤是广东省简称,都位于南方地区;鲁是山东省简称,位于北方地区。 4. (2017湘西)我国北方地区中,长城以北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B ) A. 水稻 B. 春小麦 C. 冬小麦 D. 甜菜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我国北方地区中,长城以北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长城以南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甜菜属于糖料作物。 (2017广东模拟)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完成5~7

最新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资料

高二地理限训(3月9日)下图为我国某地区7月等温线、年等降水量线和年等日照时数线(单位:h)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A、B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 200小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B. 4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C. 600小时地形和人类活动 D. 8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3.石家庄与太原纬度相当,但两地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距海远近 C. 洋流 D. 植被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 4.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 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二十四 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 A. 江淮地区 B. 华南地区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川渝地区 5.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 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 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 ) A. 降水 B. 霜冻期 C. 光照 D. 热量

中原经济区提出要大力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精品原材料、中高端消费品三大优势板块,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区域服务业发展强势品牌,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下图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中原经济区北部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洪涝灾害 C. 水土流失 D. 赤潮 7.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原经济区() A. 提升本区域所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 B.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直接带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D. 提升聊城的核心城市地位 8.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快发展的措施有() ①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②大幅度提高物流收费水平③推动生态物流发展④鼓励企业自营物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著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 A. 梅雨锋南北摆动 B. 夏季风势力强

八年级地理下册6.1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练习(新版)商务星球版

《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北方地区的地形() A.以山地、平原为主 B.以盆地、高原为主 C.以平原、高原为主 D.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2.北方地区的降水量一般为() A.200毫米以下 B.200~400毫米 C.400~800毫米 D.800毫米以上3.不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条件的是() A.平原面积大 B.土壤肥沃 C.耕地集中连片 D.降水偏少4.下列各组地形名称中,全部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大兴安岭 B.云贵高原东南丘陵青藏高原 C.小兴安岭塔里木盆地横断山脉 D.天山山脉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 5.下列省区全部位于北方地区的一组是() A.黑、吉、辽、冀 B.鲁、苏、皖 C.甘、宁、川 D.鄂、豫、赣 6.关于北方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有大面积的黑土流失 B.华北平原遭受旱涝、盐碱和风沙的威胁 C.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D.华北平原灌溉水源充足 7.我国北方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8.关于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地跨中温带、暖温带,全部属于半湿润区 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是对该地区冬季景观的描述 D.该地区降水较少,夏旱严重 9.关于北方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面积最大 B.绝大部分地区位于暖温带和中温带 C.以湿润、半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D.降水较少、但季节分配较均匀 二、综合题 1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北方地区缺水严重,黄河、海河、辽河流域所代表的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只是全国的三分之一,河川流量仅为长江、珠江流域所代表南方地区的六分之一左右,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市)缺水尤其严重。 (1)图中①是山脉,山脉以西是黄土高原。 (2)长江、黄河均发源于省,该省素有“”之称。 (3)河北省主要位于我国的区(干湿区),耕地以为主,主要种植 (主要粮食作物)。 (4)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气候(图乙),降水集中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高二地理限训(3月9日)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7月等温线、年等降水量线和年等日照时数线(单位:h)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A、B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 200小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B. 4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C. 600小时地形和人类活动 D. 8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3.石家庄与太原纬度相当,但两地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距海远近 C. 洋流 D. 植被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 4.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 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 A. 江淮地区 B. 华南地区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川渝地区 5.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 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 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 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 A. 降水 B. 霜冻期 C. 光照 D. 热量 中原经济区提出要大力构建竞争力强的 现代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精品原材料、中高端消费品三大优势板块,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区域服务业发展强势品牌,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下图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中原经济区北部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洪涝灾害 C. 水土流失 D. 赤潮 7.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原经济区() A. 提升本区域所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 B.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直接带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D. 提升聊城的核心城市地位 8.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快发展的措施有() ①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②大幅度提高物流收费水平③推动生态物流发展④鼓励企业自营物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学案

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掌握该区域地形和气候的特征,理解地形和气候特征与农业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的关系。 3、了解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和分布。 4、学会分析重要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和存在问题。 5、学会分析北方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综合治理的措施。 难点:分析工业区的发展条件 学习过程: 一、中国地理分区 在下面图上填出我国四大区的名称,并分析 分区界线与哪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吻 合。 二、北方地区的概况 1、北方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 人口约占全国的,其中_____族占绝 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北方图(一)上填注: 北方地区地形骨架: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 五大地形区代号: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辽东半岛、E山东半岛丘陵;河流代号:a黄河、b渭河、C汾河、d淮河、e大运河、f辽河、g黑龙江、h乌苏里江、i松花江、j嫩江; 省市代号:①山西省、②陕西省、③河北省、④河南省、⑤山东省、⑥辽宁省、⑦吉林省、⑧黑龙江省、⑨内蒙古自治区、⑩北京市。 (2)在北方图(二)上填注: 煤矿代号:a大同、b阳泉、c鸡西、d平顶山; 油田代号:A大庆、B辽河、C华北、D胜利、E中原;铁矿:鞍山、本溪、迁安。(3)用彩色笔描出并注记铁路干线: ①京哈、②京沪、③京九、④京广、⑤京包、⑥大秦、⑦陇海。 三、主要工业基地(略) 合作探究 1、思考: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2、东北平原与黄淮海平原比较,春旱情况如何?为什么?

中国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

高二地理限训(3月9日)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7月等温线、年等降水量线和年等日照时数线(单位:h)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A、B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 200小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B. 4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C. 600小时地形和人类活动 D. 8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3.石家庄与太原纬度相当,但两地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距海远近 C. 洋流 D. 植被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 4.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 润溽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 此推断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 ) A. 江淮地区 B. 华南地区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川渝地区 5.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 A. 降水 B. 霜冻期 C. 光照 D. 热量 中原经济区提出要大力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精品原材料、中高端消费品三大优势板块,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区域服务业发展强势品牌,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下图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中原经济区北部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洪涝灾害 C. 水土流失 D. 赤潮 7.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原经济区() A. 提升本区域所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 B.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直接带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D. 提升聊城的核心城市地位 8.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快发展的措施有() ①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②大幅度提高物流收费水平③推动生态物流发展 ④鼓励企业自营物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着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 A. 梅雨锋南北摆动 B. 夏季风势力强

高中区域地理北方地区知识点

北方地区 1、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2、地形:(1)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就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就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就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2)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3、气候:(1)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2)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4、水湖:(1)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2)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3)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5、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6、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7、农业生产条件: (1)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

地理商务星球版新版八年级下 《北方地区区域特征》教案1

《北方地区区域特征》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是传授新知识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概况,本课时的主要介绍北方地区的的位置、范围和划分依据的知识。本课在地理学科课程中的难度水平属于一般。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 3.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分析,学习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了解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读图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与本课有关的图片,材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沁园春·雪》

你知道这是哪个地区吗?(北方地区) 你知道我国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 (板书)北方地区 区域特征 二、新课学习 (一)、展示:《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指导学生读图掌握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 人口. 板书:一、位置、范围、面积、人口 1.说一说:你能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吗? 教师指导学生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图归纳出北方地区的位置. 板书:位置: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和青藏高原以东. 2.找一找:找出大部分位于北方地区的省区及行政中心 教师指导学生读《北方地区地形图》找出北方地区的个省级行政单位和行政中心. 板书: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大部,甘肃宁夏的东南部和安徽江苏两省的北部. 3.想一想:你知道人口最多的两个省在哪个地理区域吗? 教师指导学生读《北方地区政区图》找出北方地区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河南和山东说明北方人口稠密. 板书:面积:占全国的20% 人口:占全国的40% (二)、展示:《北方地区地形图》请学生在图上上找出大安岭兴、小兴安岭、长白山、秦岭、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黑龙江、松花江、 黄河、淮河、渤海、黄海、长城. 板书:二、自然环境和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1.教师指导学生读《北方地区地形图》找出北方地区的主要山脉、半岛、河流、地 形和沿海等. 小结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平原广阔. 2.读图:教师指导学生读《中国政区图》找出北方地区的主要古都:北京、西安、 洛阳、开封的位置.

福建省区域构造基本特征

福建省区域构造基本特征 前言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在构造上处于欧亚大陆板块东南缘,濒临太平洋板块,为环太平洋中、新生代巨型构造-岩浆带的陆缘活动带的一部分,是全球构造-岩浆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由此福建省的地貌地形特征也较为复杂,其地貌受邵武—河源、政和—大埔,以及长乐—诏安等北北东、北东向断裂带切割,形成两列与断裂带走向一致的山脉:西部为武夷山脉,亦称大杉岭,是闽、赣两省的界山,为闽江、汀江和都阳湖水系的天然分水岭;中部为鹭峰山—戴云山—博平岭山脉。该区各时代地层、岩石均有出露,但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或剥蚀,并以中生代酸性、中酸性火山岩、侵入岩最为发育。各阶段建造、形变、变质等特征都有所差异,表明晚太古代以来,地壳运动频繁。 关于福建及邻区的大地构造特征,长期以来,一直都作为争论的焦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见仁见智的观点和论述,对其归属各有所论。比较典型的观点有:李四光(1937)、水涛等(1988)认为整个东南沿海应归属于华夏古陆的范畴;黄汲清(1945,1959,1960,1979,1980)、任纪舜(1962,1964,1977,1984)则认为整个华南地区为加里东褶皱隆起带;霍敏多夫斯基(1953)认为该区可分为南侧属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广东复背斜及北侧的浙闽太平洋褶皱带;陈国达等(1975)从地洼学说出发将本区划为东南地洼区;张文佑(1959)认为该区属华夏台背斜,后期(1986)将该区划分为华南断褶系的武夷一云开加里东断褶带(西部)及东南沿海海西一印支断褶带;郭令智(1981)、乔秀夫(1981)、赵明德(1983)等提出本区存在不同时期沟弧盆构造,并划分出闽西南-粤东海西印支期弧后盆地和浙闽粤沿海燕山期火山弧系等构造单元;许靖华(1980,1987)、李继亮等(1992)提出中生代碰撞造山作用使印支期广泛存在的大洋盆地逐渐封闭的观点,闽西南地区则是典型的前陆褶皱冲断带,有力的证据之一是该区存在大量的逆冲推覆构造。这些研究为该区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区域构造特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由于本区经历了长期的构造演化过程,中上地壳范围内受到了多期构造事件强烈改造,某一时期的地质构造格局不足以全面概括该区的大地构造属性,因此从构造演化的角度来认识本区的构造背景似更能合理地阐释该区的区域构造特征。 一、福建省各地体构造划分及演化 福建地区受构造-岩浆活动影响强烈,构造裂隙(尤其是断裂构造)非常发育,并构成了“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架。南平-宁化北东东向构造-岩浆带及政和-大埔北北东向断裂带相交于南平一带,将福建切割成:闽西北地体、闽西南地体、闽东地体、闽东南地体等四大地体(图1)。根据四大地体的沉积、构造特征亦能看出这些地体分别有着不同的地质历史和构造变形过程(韦德光等,1997;边效曾等,1993;张庆龙等,2008)。 闽西北地体晚太古界为天井坪组。天井坪组变质岩组合为变粒岩、片岩、夹斜长角闪岩的低角闪岩相变质岩,其原岩建造相当于类复理石中酸性火山质硬砂岩型,夹基性火山岩。早元古界为麻源群。麻源群变质岩组合为变粒岩、片岩的低-高角闪岩相变质岩,其原岩建造相当于类复理石型。中-晚元古界出露有交溪组和万全群。闽西北地体以晚太古代变质基底和元古代变质岩的广泛出露、以及自奥陶纪开始到中三叠世,长期处于隆起状态,没有接受沉积为其主要特色。 闽西南地体位于政和-大埔断裂带以西、南平-宁化构造-岩浆带以南广大地区。区内最老地层为早元古代的桃溪组低角闪岩相的片岩、变粒岩等。且以缺失晚太古代和中元古代、志留纪和早、中泥盆纪地层和自晚泥盆世开始一直有连续的地层沉积为主要特色。 闽东地体位于政和-大埔断裂带以东的闽东地区,区内出露有早元古界迪口组。岩性以深灰、灰黑色黑云斜长变粒岩为主,夹薄层黑云斜长石英岩、石英片岩,变质程度达低角闪

高中区域地理北方地区知识点

北方地区 1.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2.地形:(1)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2)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3.气候:(1)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2)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4.水湖:(1)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2)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3)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5.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6.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2020高考地理冲刺复习技法二 利用区域特征

技法二利用区域特征 1.技法领悟 对于以区域图为主要载体,考查区域空间定位(位置特征)、区域自然及人文地理特征的试题,在解答时往往需要熟练调动和运用区域地理特征等知识来分析。一般要注意三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图中经纬网、城市名称等或文字材料描述进行区域定位;第二步,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包括自然、人文两方面;第三步,判断试题选项中区域特征表述的正误。 2.增分策略 (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分析地形特征时可利用地形名称判断,也可利用等高线判断,还可以根据外力作用判断等;分析河流水文特征时可根据河流所在区域气候类型及集水 区域判断河流水量,根据等高线分布特点或地形剖面图等判断水能,根据区域植被覆盖状况判断河流含沙量,根据河流的纬度位置和流向判断有无结冰期及凌汛现象等。 【典题试做1】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淡水湖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湖区平均降水量为228.1 mm,平均蒸发量为1 411.5 mm,湖水面积的变化范围非常大,湖水经额尔古纳河注入黑龙江。读呼伦湖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水文站附近河流含沙量最小的最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形成图中湖滨沙丘的最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堆积 B.物理风化 C.风力堆积 D.湖床下沉 解析本题以呼伦湖周边区域图切入,考查湖泊的地理环境特征。由题干材料可知,该区域位于内蒙古东北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力作用强。第(1)题,比较四个水文站的位置,注意湖泊的淤积及湖泊调蓄功能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水文站中,唯有②位于湖泊下游,泥沙会在湖泊中沉积,且②附近河流受湖泊的调节作用,水流变缓,流速稳定,含沙量较小,选B。第(2)题,考查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该地区常年盛行西北风。因湖水季节性涨退或湖泊萎缩而裸露的湖底沉沙在西北风的吹拂下,向东南移动一段距离后,堆积形成沙丘。选C。 答案(1)B (2)C (2)分析区域人文地理要素 分析区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点、人口与城市发展特征、产业结构类型及其布局、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等。在根据题目设问进行针对性分析时,一般按照“区域资源环境+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特征→区域存在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的思路。 【典题试做2】(2018·北京文综,8)随着汽车等工业产品的废弃量增加,主要利用废钢冶炼的电炉炼钢技术日渐普及。下图示意国外某流域的钢铁厂分布,读图,回答下题。 甲、乙两类钢铁厂在区位选择上均靠近( ) ①铁矿②大城市③交通线路④钢铁消费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