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业道路设计步骤(不能删)

一、原始地形图等高线的离散三维化(原始地形图中的等高线标高已定义-电

子版地形常用形式)

1、地形→自然等高线→快速转换→用小框选中等高线→选择对象(all)回车确认完成;

2、地形→自然等高线→离散→离散点间距10m(默认即可)回车确认完成;

3、地形→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ZRD_TXTDEF)→选择表示高程的文字回车确认完成

功能:矢量化地形图中的自然标高文字自动辨别,并结合文本的定位方式转化为软件可识别的离散点的自然标高。

4地形→自然标高离散点→标高检查(对于快速转化得到的离散点,有时可能还存在一些多余点如坐标值等也被误转化,可用此命令检查图面上有无自然标高突变点,将标高超出控制范围的点剔除);

5、工具→图层控制→冻结选中图层(冻结离散的无数方格,否则图面太乱)

注:选择对象时需选择两次

1)选择文本(可以框选)

2)命令中输入all

3)再次选择文本

4)回车确认,出现请输入最小控制标高: 输入离散点最小控制标高

请输入最大控制标高: 输入离散点最大控制标高

注:

1.对图中等高线很少,有很多高程数据点的时候,

1)地形→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ZRD_TXTDEF)→选择表示高程的文字回车确认完成即可

2)有的时候图层数字不认需要逐点输入。

二、道路设计

先要绘制好导线步骤

1.根据地形变化情况,先在地形图上画出道路交点大概位置(用醒目圆表示);

2.平面→自动定线→图面提取(选中刚才定的道路交点圆)→命令行输入(S)→逐个捕捉道路交点圆→保存文件→绘制得到的线为导线

(一)平面设计(导线法线形设计)

注:先要绘制好导线

1、平面→导线法线性设计;

注:可以先进行动态设计,拖动;然后输入具体参数。

2、平面→桩号→定义桩号(选择定义好的中心线或选择好中线,输入ALL)注意:只能在程序可以识别的中心线上才能定义桩号。

3、平面→桩号→自动标注桩号;

4、平面→平面线性检查→从图面提取→检查→查看出现TXT文本;

5、平面→线转道路;(主要针对城市道路板块类型,公路只要给出边线即可)

6、平面→桩号→定义主桩号→;

7、平面→超高加宽设计→横断面设计→选择标准横断面类型→保存→退出横断面界面→单弯道设置→保存→计算→退出;

8、有桥涵情况:编辑→辅助设施→道路桥涵;

9、交叉口处理:平面→道路绘制→选择交叉处理;

10、标注→路宽自动标注(交互标注等);

11、工具→图层控制→所有层打开→平面→自动裁图(模型)→生成裁图列表;

(二)纵断面设计

1、纵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保存(假如出现离散点少于3个则重新离散等高线),或者是离散网格已关闭的话打开所有冻结层即可;

2. 纵断→

2、纵断→定义拉坡参考点(保存文件);

3、桥涵构造物,地质情况:纵断→纵断综合数据定义(可以图面提取或者直接增加)→右侧输入位置点击鼠标右键增加桩号与内容,桥涵可以图面处理;

4、纵断→道路纵断设计→有四种拉坡方式→先绘制草图(在草图上动态拉坡)→请选择自然标高文件→对话框中点击自然标高文件→浏览找到地面文件打开;

在出来的对话图选上:图面点取变坡点和草图显示标高栏。有四种拉坡方式

1)一般首先选择动态拉坡按钮(下面第二个)选择黄色设计线,拖动到变坡点应该合理的设计位置,进行自有拖动设计;

2)根据合适的坡长坡度与坡率情况调整坡长瑜坡度直道设计合理为止。

3)点击竖曲线设计按钮(下面第二个)拖动设计竖曲线大小,或者直接输入竖曲线半径精确控制

4)选择是否要网格

5)保存数据。

5、纵断→纵断规范检查→检查→查看

6、纵断→纵断面表头制定设置图中竖栏内容和先后顺序,其中设置高程小数位数为两位(往上拉显示所有内容)。

7、纵断→纵断图绘制

最后纵断面有关如土质,交叉口,桥梁,通道的纵断面图显示的问题

纵断→纵断综合数据定义→点击添加内容→

(三)横断面设计

1、横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注:要设置横线采样间距)(假如出现离散点少于3个则重新离散等高线),或者是离散网格已关闭的话打开所有冻结层即可→保存文件即可;

2、横断→边坡参数定义;

3、边坡中有挡土墙:横断→挡土墙(具体各部分的设计);

1)立面设计→左侧→开始→绘制草图

2)布设挡土墙→选择断面形式→点击挡土墙开始点与结束点开始动态布设→保存结果→退出挡土墙菜单。

4、横断→横断面出图设置;

5、横断→横断面计算绘图→计算→绘图;

6、横断→横断布置图;

7、横断→横断结构图;

8、横断→绘制示坡线;

三、表格生成

根据设计成果生成所需要的表格

四、交叉口设计

1、交叉口→构造边界线→X→图中选取闭合的自定义构造边界线。

注:定义完毕显示红色边界;

2、交叉口→路脊线定义;注:路脊线即相交道路的中线

3、交叉口→输入基本参数→对每条道路进行参数定义(共有四条道路)→生成基本控制点;

4、交叉口→生成计算线;

5、交叉口→生成等高线;

6、交叉口→交叉口工具条→删除工具→删除等高线,删除计算线→改变原有控制点个数,删除原有控制点个数→生成计算线→生成等高线→三维效果检查;

7、交叉口→删除工具→删除等高线,删除计算线;

8、交叉口→板块划分

9、交叉口→板块处理

10、交叉口→生成计算线

11、交叉口→角点标高计算

11、交叉口上存在竖曲线时,利用路脊线桩号,路脊线定桩号:

交叉口→路脊线桩号→路脊线定桩号

12、交叉口上存在导流岛和绿化带时,利用过渡段命令对其定义:

2010出现的问题

1.纵断面图中出现平曲线不显示的情况-一般只出现的Win7系统,需要定义道路中心线,定义桩号即可出现

2.地形图中离散后数据不正确着,利用文本输入的方式,然后离散。

3.公路设计时:对于断面选择选取单块断面,然后把人行道修改为路肩。即可。

(完整word版)鸿业市政管线9.0设计操作流程

鸿业市政管线9.0设计操作流程 以下先是以雨水管为例,污水管相似,只是从另一个下拉菜单中选取 1、定义道路中心线: 先画出一条线段来→平面→定义道路中心线→选取线段→确定 如果路不直,需要用多条中心线段 2、定义道路桩号: 平面→道路桩号→定义桩号→选取中心线→确定→选取基点→起始桩号0→图中箭头所 示方向(如朝西)→减小S(增加不选)→桩号代号000/道路名称:XX大街→确认 3、标注道路桩号: 平面→道路桩号→自动标注桩号 4、绘制道路: 平面→道路绘制→简绘道路0.6→线转道路→点击中心线→确定 5、布置管线: 雨水→平面管线→自动布管按管长→管线号(自己定义如YL/YR)/二级钢筋混凝土管/管顶最小覆土0.7m/检查井形状:圆形/管道规格1000,坡度0.0008(千分之八)→确定→回车起始布管→输入桩号(如100)→输入起点检查井与桩号距离(如11.25)→输入管道起点布置方向→回车逐段布置→输入管道长度(如35)→输入管径(如800)→输入坡度(如0.0008)→回车继续逐段布置 也可以选择z自动布置→输入管道长度(如35)→输入本次布管最大桩号(这个之前一定要算好,少写了米数的话会布不上,然后用交互布管也可以,多写的话应该会正好,如果多一点点的话,就用节点移动来修改,这个的做法见下面)如果用了自动布管,有一些管的节点位置不合适,需要进行节点移动修改 雨水→管线整理→节点移动d→选择节点→线上移动x→选择拖动方向(只需向左向右任意一个方向点一下即可)→移动距离(如5)→退出即可

6、管的末端设置出水口 雨水→布置井类→排出口→八字形→选那条排出口管道→确定 7、预埋管:(一般在工厂和十字路口处才会有,而且一般管的另一端不会有检查井) 雨水→布预埋管→预埋管站点是否布置检查井n否→选择检查井→选择平行线x→选平行线(一般是路中心线)→再选择管道方向→输入预埋管长度→预埋管直径→预埋管坡度(注意这里是按千分数算的,就是输入2就是0.002)→井连接处标高(旁边的地形图上附近有标)→标注点(可输入可不输) 8、井编号 雨水→节点编号→主节点编号→选择起点井(最左边,虽然右边是上游,不过这个因图而论)→选择重点井(最右边)→输入起点编号1→如果设置成功的话井是应该会闪烁的(注意鼠标应该点到井沿上才算选中它) 9、定沉泥井 雨水→定沉泥井→隔一落底井y→起点是从第一个沉泥井开始→选择终点井→如果闪烁则设置成功 10、标管径数据 雨水→编辑标注→标线中管径→点要标的管径线即可(如果标高和坡度确定了以后,流向自然就确定了) 11、线性标注 CAD的标注→线性标注(主要是标注一些距离,如管道距离路缘石的距离)12、布雨水口 雨水→布雨水口→边沟式双箅雨水口→手动选点布置z→用鼠标在图上选点,左键布上→在调整一下方向即可(注意雨水口的连接管方向要与水流相一致)雨水→接雨水口→回车自动连接→坡度0.01→管径300→选择要连接的雨水口和检查井→回车结束(路口处一个井布置两个雨水口) 13、标注位置

鸿业市政【道路运输】设计操作步骤

鸿业市政道路设计操作步骤 1、地形处理: →自然等高线→快速转化 →自然等高线→离散 →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 可能存在多余的点,则:自然标高离散点→标高检查:选择要检查的点(),输入最小和最大标高→开始检查。可以逐个或全部删除。 2、场地土方优化: →定义土方边界:(绘制土方网格外包罗线,必须闭合) →网络划分(绘制网格):首先选择网格区域,输入区域编号,点取划分网络的基点(该点位置不影响计算结果),输入间距。 →网格处理:(处理完方可计算,同时形成一系列的资料点) →角点标高(用以定义各网格交叉点的自然标高及设计地面标高)→标高定义方式:由离散点计算→选点→框选 →土方优化:选择土方优化计算(根据优化结果定义区域内各点的设计标高,黄线为零线)→土方标高:框选 →边坡计算:输入填挖方边坡坡度,框选土方区域的边界。(自动计算边

坡土方量,并绘制边坡示坡线,相邻边坡自动生成土方系统表 →土方断面:用来绘制土方网络区域的断面图(可做任意方向的转轴剖)3、平面设计: 先绘制好倒线(定线),再进行平曲线设计 →导线法线型设计→基本型缓和曲线设计。步骤:1 动态设计→缓和段:控制方式:;2 基本参数→输入转角半径R,缓和曲线长 →桩号→定义桩号(选择需要转化的中心线,点取桩号定义基点,输入起点桩号,选择方向,输入桩号代号) →线转道路:(选择需要转化的中心线,板块类型,输入道路名称) →纵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提取出中心线处的自然标高),修改提取标高后保存文件! →横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按照指定的宽度提取横断自然标高,修改提取范围)提取标高,保存文件 →工具:→图层控制→关闭选中的 →超高加宽设计(计算前先确定断面形式,定义板块是否加宽,保存横断面形式。)→单弯道设置→计算。计算后生成加宽文件,超高文件,超高图文件。

鸿业道路设计操作教程

鸿业软件道路设计操作教程 1、地形处理: →自然等高线→快速转化 →自然等高线→离散 →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 可能存在多余的点,则:自然标高离散点→标高检查:选择要检查的点(ALL),输入最小和最大标高→开始检查。可以逐个或全部删除。 2、场地土方优化: →定义土方边界:(绘制土方网格外包罗线,必须闭合) →网络划分(绘制网格):首先选择网格区域,输入区域编号,点取划分网络的基点(该点位置不影响计算结果),输入间距。 →网格处理:(处理完方可计算,同时形成一系列的资料点) →角点标高(用以定义各网格交叉点的自然标高及设计地面标高)→标高定义方式:由离散点计算→选点→框选 →土方优化:选择土方优化计算(根据优化结果定义区域内各点的设计标高,黄线为零线)→土方标高:框选 →边坡计算:输入填挖方边坡坡度,框选土方区域的边界。(自动计算边坡土方量,并绘制边坡示坡线,相邻边坡自动生成土方系统表 →土方断面:用来绘制土方网络区域的断面图(可做任意方向的转轴剖)3、平面设计: 先绘制好倒线(定线),再进行平曲线设计 →导线法线型设计→基本型缓和曲线设计。步骤:1 动态设计→缓和段:

LS 控制方式:R+LSR;2 基本参数→输入转角半径R,缓和曲线长LS →桩号→定义桩号(选择需要转化的中心线,点取桩号定义基点,输入起点桩号,选择方向,输入桩号代号) →线转道路:(选择需要转化的中心线,板块类型,输入道路名称) →纵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提取出中心线处的自然标高),修改提取标高后保存文件! →横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按照指定的宽度提取横断自然标高,修改提取范围)提取标高,保存文件 →工具:→图层控制→关闭选中的 →超高加宽设计(计算前先确定断面形式,定义板块是否加宽,保存横断面形式。)→单弯道设置→计算。计算后生成加宽文件,超高文件,超高图文件。 →平面规范检查(平面线型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从图面→查看结果 →道路绘制(选中交叉处理,绘制道路) →标注:→平曲线参数标注 →道宽自动标注 渠化:→右转车道 →港湾停靠站 →工具:→图层控制→所有图层打开 →平面:→自动截图→生成截图桩号→截图 4、道路纵断设计: →纵断:→纵断面设计,选择纵断设计前提数据文件→应用→绘制草图→关联参考点或固定坡度或固定坡长还有自由拉破→点击动态拉破(使用自由拉破方式进行动态拉破,在黄色的设计线上点去拉破点,自由拖动进行

(完整版)鸿业管线绘图工作步骤总结

一、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 新建图纸:采用acadiso.dwt(不用acad.dwt)新建图纸模型,参照地形图DXF。(确认图中一个绘图单位代表1m,否则用scale命令进行缩放。) 2. 设置:工程名、出图比例、文字大小、文字字型。 3. 调整坐标:【平面→坐标网格→两点定坐标】利用两个已知工程坐标点,使其计算机坐标点与之对应。(注意:x坐标代表纵坐标,y坐标代表横坐标。) 4. 道路中心线:【平面→路边线生成中心线→断中心线】或【平面→定义道路中间线→断中心线】。(断中心线是软件操作说明推荐操作) 5. 道路桩号标注:【平面→道路桩号→桩号标注设置→定义桩号→自动生成道路桩号】(注意:当进行桩号标注设置时,若CAD崩溃,重启电脑。) 6. 道路中心设计标高:由道路专业提供或者由道路纵断面图获取,保存为.bgs 文件。(道路设计标高文件中桩号范围要大于等于实际道路桩号范围) 二、给水管线设计(鸿业管线软件绘制) 1. 给水管布置:【偏移路边线→给水→定义给水管】。有支管的,同理绘制。一般间隔120-150m可预留支管。 2. 节点编号:对主管上的给水节点进行编号【给水→节点编号→主节点编号】。 3. 布置井类:【给水→布置井类】根据道路纵断面图,按需添加阀门井、消火栓、排气井、排泥井等。(阀门井:始终点、分叉处;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距路边不大于2m;排气井:管线最高处;排泥井:管线最低处。) 4. 井类编号:【给水→节点编号→主节点编号】选择包含井类的管段,输入新编号。(注意后续软件提示选择。) 5. 定井地面标高:【给水→定井地面标高】框选给水管道,根据软件提示完成设置。其中高差Δ由计算确定,也可忽略。

鸿业市政道路设计软件使用步骤-(1)

鸿业市政道路设计软件使用步骤 一、新建工程 打开“设置”,选“新建工程”,在对话框中输入工程名(比如ddd),然后确定,左侧界面出现一个ddd名工程的文件夹,下含有图形文件、纵断面自然标高文件、纵断面设计标高文件、横断面自然标高文、超高文件等的文件目录。 二、平面设计 (自动选线)画线导线法设计(基本型缓和曲线) (如果出现所选直线不在同一平面,按Ctrl+1后选中直线,修改直线特性中所有Z坐标为0,再按Ctrl+1退出特性编辑即可)中心线定义(回车,框选,回车,线变黄)桩号定义(框选,中线成红线)自动标注桩号(如果出现桩号不显示数字,单机左上方设置—综合设置—全局文字样式设置,修改SHX字体为txt.shx,大字体为hztxt.shx,单击确定即可)修改道路信息线转道路定义主桩号,动裁图(模型,)超高加宽设计出一个对话框选单弯道设计出一个超高加宽设置表对话框,里面有设计路线的所有弯道,可进行各弯道的超高方式、超高渐变率、加宽发

生、缓和段长度等设置,还可进行规范查询确定上述各值,最后保存。 三、地形(地形标高处理,如输入纵断和横断高程可不用此项) 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按下对话栏指示:任选图中一高程点框选整个图幅 四、横断面设计 标准土方断面定义边坡定义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横断面出图设置 或标准土方断面边坡定义逐桩输入自然标高(下面对话框出现,选择已定义桩号的道路中线,选择后出现一个横断面数据编辑器的页面,在里面可输入各桩号的平距和高程,可选择绝对高程、相对中桩高程或相对前点高程,输入时如点数不够,可回车加点。) 横断面出图设置 五、纵断面设计 由横断面文件转换自然标高纵断面设计 或由纵断交互输入自然标高纵断面设计

鸿业道路设计步骤(不能删)

一、原始地形图等高线的离散三维化(原始地形图中的等高线标高已定义-电 子版地形常用形式) 1、地形→自然等高线→快速转换→用小框选中等高线→选择对象(all)回车确认完成; 2、地形→自然等高线→离散→离散点间距10m(默认即可)回车确认完成; 3、地形→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ZRD_TXTDEF)→选择表示高程的文字回车确认完成 功能:矢量化地形图中的自然标高文字自动辨别,并结合文本的定位方式转化为软件可识别的离散点的自然标高。 4地形→自然标高离散点→标高检查(对于快速转化得到的离散点,有时可能还存在一些多余点如坐标值等也被误转化,可用此命令检查图面上有无自然标高突变点,将标高超出控制范围的点剔除); 5、工具→图层控制→冻结选中图层(冻结离散的无数方格,否则图面太乱) 注:选择对象时需选择两次 1)选择文本(可以框选) 2)命令中输入all 3)再次选择文本 4)回车确认,出现请输入最小控制标高: 输入离散点最小控制标高 请输入最大控制标高: 输入离散点最大控制标高 注: 1.对图中等高线很少,有很多高程数据点的时候, 1)地形→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ZRD_TXTDEF)→选择表示高程的文字回车确认完成即可 2)有的时候图层数字不认需要逐点输入。 二、道路设计 先要绘制好导线步骤 1.根据地形变化情况,先在地形图上画出道路交点大概位置(用醒目圆表示); 2.平面→自动定线→图面提取(选中刚才定的道路交点圆)→命令行输入(S)→逐个捕捉道路交点圆→保存文件→绘制得到的线为导线

(一)平面设计(导线法线形设计) 注:先要绘制好导线 1、平面→导线法线性设计; 注:可以先进行动态设计,拖动;然后输入具体参数。 2、平面→桩号→定义桩号(选择定义好的中心线或选择好中线,输入ALL)注意:只能在程序可以识别的中心线上才能定义桩号。 3、平面→桩号→自动标注桩号; 4、平面→平面线性检查→从图面提取→检查→查看出现TXT文本; 5、平面→线转道路;(主要针对城市道路板块类型,公路只要给出边线即可) 6、平面→桩号→定义主桩号→; 7、平面→超高加宽设计→横断面设计→选择标准横断面类型→保存→退出横断面界面→单弯道设置→保存→计算→退出; 8、有桥涵情况:编辑→辅助设施→道路桥涵; 9、交叉口处理:平面→道路绘制→选择交叉处理; 10、标注→路宽自动标注(交互标注等);

初学者鸿业市政道路设计操作步骤

初学者鸿业市政道路设计操作步骤 鸿业市政道路设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步骤来 完成。下面将详细介绍鸿业市政道路设计的操作步骤,以供初学者参考。 第一步:收集资料 在进行鸿业市政道路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包括道路 规划图、土地利用规划图、交通流量统计数据、地形数据、岩土力学性质 的测试数据等等。这些资料对于设计工作的进行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步:确定设计目标 在进行道路设计之前,需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要求。例如,道路的功 能定位、通行能力、安全性、美观性等等。根据不同的设计目标和要求, 将会影响到后续设计的各个环节。 第三步:确定道路布局 根据收集的资料和设计目标,开始进行道路的布局设计。首先需要确 定道路的纵断面,即道路的纵向坡度和弯曲半径。然后确定道路的横断面,包括车行道、人行道、自行车道、绿化带等等。在进行布局设计时,需要 考虑到道路的功能和通行能力,并且要充分考虑交通安全性。 第四步:进行交通流分析 在道路设计中,交通流分析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通过对道路上的 交通流进行分析,可以确定车流量的大小、车速、交通流模式等等。这对 于道路的横断面设计、信号控制设计以及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都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 第五步:制定设计方案

根据交通流分析的结果和设计目标,开始制定道路的设计方案。设计 方案包括道路纵断面和横断面的具体参数,例如车行道宽度、人行道宽度、自行车道宽度、绿化带宽度等等。在制定设计方案时,需要充分参考相关 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第六步:进行道路设计 在进行道路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地形分析和土壤力学分析。通过地形 分析,可以确定道路的纵断面和横断面。通过土壤力学分析,可以确定道 路的地基承载力和排水条件。基于地形分析和土壤力学分析的结果,开始 进行道路的工程量计算和排水设计等等。 第七步:进行评估和优化 在进行道路设计之后,需要对设计进行评估和优化。评估的内容包括 道路的通行能力、交通安全性、环境影响等等。根据评估结果,可以进行 设计的优化和改进。 第八步:进行绘图和编制设计报告 在完成道路设计后,需要进行绘图和编制设计报告。绘图包括道路的 纵断面图、横断面图、平面图等等。设计报告需要详细记录设计的流程、 设计参数、设计依据等等。 第九步:进行项目审批和施工准备 在绘图和编制设计报告完成后,需要进行项目审批和施工准备工作。 项目审批包括技术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估等等。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制定施工 方案、编制施工图、准备材料等等。 第十步:进行施工和监督

鸿业市政道路设计操作步骤

鸿业市政道路设计操作步骤 、地形处理: T自然等高线T快速转化 T自然等高线T离散 T自然标高离散点T文本定义 可能存在多余的点,则: 自然标高离散点T标高检查: 选择要检查的点(ALL,输入最小和最大标高 -开始检查。可以逐个或全部删除。 二、场地土方优化: -定义土方边界: (绘制土方网格外包罗线,必须闭合) -网络划分(绘制网格): 首先选择网格区域,输入区域编号,点取划分网络的基点(该点位置不影响计算结果),输入间距。 -网格处理: (处理完方可计算,同时形成一系列的资料点) -角点标高(用以定义各网格交叉点的自然标高及设计地面标高) -标高定义方式:由离散点计算 -选点 -框选 -土方优化: 选择土方优化计算(根据优化结果定义区域内各点的设计标高,黄线为零线)T土方标高:

框选 T边坡计算: 输入填挖方边坡坡度,框选土方区域的边界。(自动计算边坡土方量,并绘制边坡示坡线,相邻边坡自动生成土方系统表 T土方断面: 用来绘制土方网络区域的断面图(可做任意方向的转轴剖) 三、平面设计: 先绘制好倒线(定线),再进行平曲线设计 T导线法线型设计T基本型缓和曲线设计。步骤:1动态设计T缓和段: LS控制方式: R+LSR 2基本参数-输入转角半径R,缓和曲线长LS -桩号-定义桩号(选择需要转化的中心线,点取桩号定义基点,输入起点桩号,选择方向,输入桩号代号) -线转道路: (选择需要转化的中心线,板块类型,输入道路名称) -纵断: -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提取出中心线处的自然标高),修改提取标高后保存文件! -横断: T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按照指定的宽度提取横断自然标高,修改提取范围)提取标高,保存文件 T工具: T图层控制T关闭选中的

初学者:鸿业市政道路设计操作步骤(精)知识讲解

鸿业市政道路设计操作步骤 一、地形处理: →自然等高线→快速转化 →自然等高线→离散 →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 可能存在多余的点,则:自然标高离散点→标高检查:选择要检查的点(ALL ),输入最小和最大标高→开始检查。可以逐个或全部删除。 二、场地土方优化: →定义土方边界:(绘制土方网格外包罗线,必须闭合)→网络划分(绘制网格):首先选择网格区域,输入区域编号,点取划分网络的基点(该点位置不影响计算结果),输入间距。 →网格处理:(处理完方可计算,同时形成一系列的资料点)→角点标高(用以定义各网格交叉点的自然标高及设计地面标高)→标高定义方式:由离散点计算→选点→框选 →土方优化:选择土方优化计算(根据优化结果定义区域内各点的设计标高,黄线为零线)→土方标高:框选 →边坡计算:输入填挖方边坡坡度,框选土方区域的边界。(自动计算边坡土方量,并绘制边坡示坡线,相邻边坡自动生成土方系统表 →土方断面:用来绘制土方网络区域的断面图(可做任意方 向的转轴剖)

三、平面设计:先绘制好倒线(定线),再进行平曲线设计→导线法线型设计→基本型缓和曲线设计。步骤:1 动态设计→缓和段:LS 控制方式:R+LSR;2 基本参数→输入转角半径R ,缓和曲线长LS →桩号→定义桩号(选择需要转化的中心线,点取桩号定义基点,输入起点桩号,选择方向,输入桩号代号) →线转道路:(选择需要转化的中心线,板块类型,输入道路名称) →纵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提取出中心线处的自然标高),修改提取标高后保存文件! →横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按照指定的宽度提取横断自然标高,修改提取范围)提取标高,保存文件 →工具:→图层控制→关闭选中的 →超高架宽设计(计算前先确定断面形式,定义板块是否加宽,保存横断面形式。)→单弯道设置→计算。计算后生成加宽文件,超高文件,超高图文件。 →平面规范检查(平面线型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从图面→查看结果 →道路绘制(选中交叉处理,绘制道路) →标注:→平曲线参数标注 →道宽自动标注 渠化:→右转车道 →港湾停靠站 →工具:→图层控制→所有图层打开 →平面:→自动截图→生成截图桩号→截图

初学者:鸿业市政道路设计操作步骤(精)

初学者:鸿业市政道路设计操作步骤(精)

鸿业市政道路设计操作步骤 一、地形处理: →自然等高线→快速转化 →自然等高线→离散 →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 可能存在多余的点,则:自然标高离散点→标高检查:选择要检查的点(AL L ),输入最小和最大标高→开始检查。可以逐个或全部删除。 二、场地土方优化: →定义土方边界:(绘制土方网格外包罗线,必须闭合) →网络划分(绘制网格):首先选择网格区域,输入区域编号,点取划分网络的基点(该点位置不影响计算结果),输入间距。 →网格处理:(处理完方可计算,同时形成一系列的资料点) →角点标高(用以定义各网格交叉点的自然标高及设计地面标高)→标高定义方式:由离散点计算→选点→框选 →土方优化:选择土方优化计算(根据优化结果定义区域内各点的设计标高,黄线为零线)→土方标高:框选 →边坡计算:输入填挖方边坡坡度,框选土方区域的边界。(自动计算边坡土方量,并绘制边坡示坡线,相邻边坡自动生成土方系统表 →土方断面:用来绘制土方网络区域的断面图(可做任意方 向的转轴剖)

三、平面设计:先绘制好倒线(定线),再进行平曲线设计 →导线法线型设计→基本型缓和曲线设计。步骤:1 动态设计→缓和段:LS 控制方式:R+LSR;2 基本参数→输入转角半径R ,缓和曲线长LS →桩号→定义桩号(选择需要转化的中心线,点取桩号定义基点,输入起点桩号,选择方向,输入桩号代号) →线转道路:(选择需要转化的中心线,板块类型,输入道路名称) →纵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提取出中心线处的自然标高),修改提取标高后保存文件! →横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按照指定的宽度提取横断自然标高,修改提取范围)提取标高,保存文件 →工具:→图层控制→关闭选中的 →超高架宽设计(计算前先确定断面形式,定义板块是否加宽,保存横断面形式。)→单弯道设置→计算。计算后生成加宽文件,超高文件,超高图文件。 →平面规范检查(平面线型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从图面→查看结果 →道路绘制(选中交叉处理,绘制道路) →标注:→平曲线参数标注 →道宽自动标注 渠化:→右转车道 →港湾停靠站 →工具:→图层控制→所有图层打开 →平面:→自动截图→生成截图桩号→截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