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二外物理光的折射 透镜章末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深圳市南山二外物理光的折射 透镜章末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深圳市南山二外物理光的折射 透镜章末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

(1)蜡烛和凸透镜置于图示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据此规律可制成______;若用课本挡住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蜡焰的像会________;

(2)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逐渐向____移动,光屏上能成清晰缩小的像。

(3)将蜡烛、凸透镜分别放在图中45cm、50cm的位置,蜡焰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这时眼睛应该在___________侧观察蜡焰的像。

【答案】放大投影仪变暗右放大凸透镜右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15cm,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2f>u>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

[3]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2)[4]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逐渐向右移动,当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时,根据光的可逆性,光屏上能成清晰缩小的像。

(3)[5][6]将蜡烛、凸透镜分别放在图中45cm、50cm的位置,此时物距为5cm,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眼睛应该在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的像。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1)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______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

到清晰的像;

(3)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______(左/右)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若放上镜片后,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换成一个焦距更

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凸透镜,也能够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4)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______(左/右)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答案】10.0 放大 75 右小左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凸透镜的焦点;则由图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f=60.0cm-50.0cm=10.0cm

(2)[2]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物距为

50.0cm-35.0cm=15.0cm

物距大于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物距为

55.0cm-35.0cm=20.0cm=2f

物距等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凸透镜能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也等于2倍焦距,故将光屏移动到75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3)[4][5]图乙中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后,因近视眼镜的镜片为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放上镜片后,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换成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也能够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4)[6]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A点气体流速变大,则A点处气体压强变小,烛焰将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应减小,所以应将光屏向左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按照实验要求安装好实验器材,如图所示。

(1)点燃蜡烛,当蜡烛、凸透镜在图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移回至50cm刻度处,把蜡烛移至15cm刻度处后,再将光屏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到适当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答案】不能右倒立放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如图所示物距

u=30cm-20cm=10cm

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此时光屏上不能成像。

(2)[2][3][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移至15cm刻度处后,此时物距

u'=-=

30cm15cm15cm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两倍焦距;由题意可知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4.如图,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想知道实验中某块透镜的焦距,做了实验甲,镜面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镜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min,绘出图像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___cm;

(2)如图丙,当把一块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

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______(填“Ⅰ/Ⅱ/Ⅲ”)区域内左右移动,直到在光屏上像最________时,才能确定像的位置。

(3)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上/下)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最科学可行的方法是将

___________。

【答案】12 Ⅱ清晰上蜡烛向上移动适当的距离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太阳光是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焦点,在焦点光线的能量最强,其它位置光线较弱,能量最强则温度上升最快,在较短时间内能把白纸烤焦,从图乙可看到,当透镜与白纸间距是12cm时,烤焦的时间最短,那么焦距是12cm。

(2)[2][3]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物距

u f

=>

35cm2

则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即

<<

15cm30cm

v

清晰像应该在65.0cm至80.0cm处,即光屏应在Ⅱ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3)[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

[5]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由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最科学可行的方法是将蜡烛向上移动适当的距离,那么烛焰的像会向下移动。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若保持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镜至______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课后,小丽和小明又尝试,当他们相距2m,通过同一块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观看对方,小明好通过透镜能看到小丽眼睛正立的像,如图丙,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

A.此时小丽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B.若图片中小丽将透镜水平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小明看到正立的像可能变大

C.小丽从透镜中看不到小明的像

D.小丽从透镜中看到小明倒立缩小的像

【答案】放大 40 D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图乙中物距为15cm,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2]若保持烛和光屏位置不变,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将物距和像距互换,可以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即将物距变为30cm,也就是要将凸透镜移到40cm刻度处。

(2)[3] A.小明刚好通过透镜能看到小丽眼睛正立的像,所以小丽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成虚像时,物距越大,所成的像越大,所以小丽将透镜水平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小明看到正立的像可能变大,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小丽和小明相距2m,小丽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小明肯定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而小丽的眼睛离凸透镜距离小于1倍焦距,所以,小丽的眼睛无法看到这个实像,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据C的分析,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6.丁丁用一个焦距未知的透镜和相关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只需将凸透镜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到适当位置即可测出凸透镜焦距;

(2)丁丁把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此时只需调节 ______(填“蜡烛”或“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光屏上便会出现______(填“正立”或“倒立”)、

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此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______(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3)若器材的位置仍如图乙所示,丁丁只需要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也可以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答案】左光屏倒立放大投影仪凸透镜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可知,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光屏上的光斑将变小,当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该点为凸透镜的焦点,测量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2)[2][3][4]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5cm,图乙中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为45cm,小于4倍焦距,所以只移动凸透镜,在光屏上不可能出现实像;图乙中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等于15cm,小于1倍焦距,所以只移动蜡烛,在光屏上不可能出现实像;图乙中凸透镜到蜡烛的距离等于30cm,大于1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而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较小,所以只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5]图乙中此时成像在光屏后,相当于远视眼,所以在像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焦距合适的凸透镜,也可以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7.利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时,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高度,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偏高,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2)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在图的光屏上能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若将蜡烛移至15cm刻度线处,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光屏上能看到倒立、________的实像。

(3)光屏成清晰的像后,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4)光屏成清晰的像后,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用一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在光屏上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此时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上10左缩小远视变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烛焰在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偏高,应将光屏向上调节,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2]由图可知,此时物距等于像距,且在光屏上能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此时物距为2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3][4]若将蜡烛移至15cm刻度线处,即物距增大,大于二倍焦距,则像距减小,所以要向左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

(3)[5]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像的位置不变,光屏向前移动,相当于眼睛成像在视网膜后,为远视眼,所以需要佩戴远视眼镜矫正,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4)[6]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用一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在光屏上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即像距变大所以像变大。

8.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上的影子______,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A和凸透镜L按照图甲所示的方式均

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dm;

(2)实验中各器材的摆放位置如图甲所示,若要研究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则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填字母);

a.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b.光屏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至15cm刻线处,移动凸透镜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c.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至15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3)凸透镜能成等大的像吗?为了在实验中准确的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小明采用了以下的做法:

①为了画出相同的蜡烛,小明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把点燃的蜡烛和玻璃板放置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上,用笔在纸上画出蜡烛的“像”;

(______)

②将画有烛焰“像”的纸______ (填“正”或“倒”)贴在光屏上,这样便能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准确的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答案】最短 1 c 倒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A和凸透镜L按照图甲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f=10.0cm-0= 10.0cm=1dm

(2)[3]此时物距小于两倍焦距,所以需要调节蜡烛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间。

[4]作出A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即A的像。如图所示:

[5]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当u=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应将画有烛焰“像”的纸倒贴在光屏上。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下表是小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物距u/cm像距v/cm

13015

22020

31530

(1)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相同_______上;

(2)若图中光屏上成烛焰清晰的像,那么此像是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3)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应将蜡烛________透镜,并将光屏_______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4)若第4次实验物距为5cm时,成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高度放大靠近远离正立、放大、虚像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相同高度上。

(2)[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如图,物距小于像距,成倒

立、放大的实像。

(3)[3][4]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应将蜡烛靠近透镜,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4)[5]由表格第2次数据

u=v=2f=20cm

解得

f=10cm

若第4次实验物距为5cm,则

u′=5cm<f

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所成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

10.小明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小明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50cm刻度处,蜡烛放在光具座10cm刻度处。点燃蜡烛进行实验,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在1—6次实验中,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且随着像距的变大,所成的像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小明也可得出: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cm。

(3)如图乙所示,ab是光源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经过凸透镜的焦点F,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确定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线ab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________)

次数123456

物距

403530252015(cm)

像距

13.5141516.72030(cm)

【答案】变大 10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平面镜的光源作图及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法。

【详解】

(1)[1]通过实验可知,当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成像会变大。

(2)[2]由第5次数据知,

u=v=20cm

u=2f=20cm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

f=10cm

(3)[3]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先经S'作镜面的垂线,再由物和像与镜面距离相等,确定光源S的位置;由反射光线可以确定光在镜中的入射点,连接入射点与光源S,再在线上标出指向镜面的箭头,即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ab经焦点后射向凸透镜,其折射光线平衡于主光轴。如图。

【点睛】

光线的综合作图,需根据光的各个规律,逐一完成。本题先根据平面成像规律完成平面镜作图,再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出折射光线。

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作图能力训练

光的折射作图能力训练(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成实像时,像与物 侧,左右、上下相 。 2、变化规律 (1)物距变小,像距变 ,像也变 (2)物距变大,像距变 ,像也变 3、特殊点 F 点:是 像和 像的分界点 2F 点:是 像和 像的分界点 【作图能力过关】 1.完成下列关于透镜的光路: 2.发光点S 发出一束光投射到水面上,其中一条光线反射后经过A 点,请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3.处于主光轴上的物体AB 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成的像A'B',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条件画出凸透镜,并确定焦点F 的位置. A S

4.画出下列各图中光线经过玻璃砖的光路 5、如图为一冰块中有一长方形气泡,画出这条光线的折射光线. 6、下列两透镜组合中都有一个焦距是重合的,请画出经过两透镜的光路 7、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适当类型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8、游泳池中灌入一定量的水后,从池岸上斜看池底,便会觉得池底比实际深度( ) A 深些 B 浅些 C 无变化 D 有时深有时浅 有下列光学器具:照相机、潜望镜、幻灯机、穿衣镜、放大镜、牙医内窥镜,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征为由__________组成,二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征为由__________组成.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射入,经透镜后会聚于A 点,测得A 点距透镜10厘米,则透镜的焦距是 厘米。 (2)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12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 (3)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25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 (4)若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为 10、如图2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 .①② B . ③④ C .②④ D . ③①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一、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现象 光由一种. 2. 光的折射规律 1.名词介绍: PQ 是空气和水的分界面, O 点叫做 __________ AO 是 _______ 光线,NN '叫做—线,OC 是 / AON 叫做 ___________ 角,/ CON '叫做_ 2.研究入射角a 以及折射角丫之间的变化关系: 观察: 三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折射角和入 射角的大小关系(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垂直于水或玻璃的表面入射时(光在水或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变) 进入另一种 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_光线 角。 (1) (2) (3) 结论: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_________________ 别位于法线的 ____________ 。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 —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_________________ 。 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在水或玻璃中的传播方向 光从水 (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 - 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 偏折,折射角 。 .法线,折射角 入射角。 入射 角。 3.关于光的折射成像问题 例题: 1. 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170°,则反射角等于 ______________ 度,折射角等于 2. 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分别是 A.900、900、小于 900 B.900、900、大于 900 C.都等于900 D.都等于 3. 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个发光点 S , 线中,弓I 出三条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 出这三条光线的折射光线。 4.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射到一个三棱镜上, 次折射的光线。 试画出被三棱镜两 1000 ,折射光 _____ 度。 ] 5 00 从S 发出的无数条光 SO 、SA 和SB 。试画

初二物理光学作图题平面镜反射光的折射凸透镜凹透镜作图

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特训专练 (一)光的反射做图 1.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夹角30°,将镜面沿顺时针方向旋转10°,则入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 提示:光线与镜面夹角是30°,有A、B两种情况: 30 30 A B 2. 请你确定图中平面镜的位置 3.请你在黑箱中填入合适的镜面,并将光路补充完整 4、作出下列反射光路。 (二)光的折射作图 1.大致确定从水中S点发出的光进入空气中的光路,并在图中画出来. 2. 一束光线AO从玻璃斜射到玻璃和空气分界面上,(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该束光线在界面上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光路。 3.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斜射到厚玻璃板上,试画出光线经过玻璃板上、下两个

表面产生的折射光线的示意图. 4.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斜射到垂直于水面放置的平面镜上,试画出反射光线及这条反射光线射入水中后的大致传播方向. 3、 潜在水中的人看岸上的物体比实际的物体变高了还是变矮了?作图说明。 (三)平面镜成像做图 1.如图所示,S 是一点光源,试作出反射光过点A 的光线。 2.如图所示是由发光点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确定发光点S 的位置 3.一束太阳光与水平面成60°角射入井中,要利用平面镜将阳光沿竖直方 向照亮井底,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_______ 。 4、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的夹角α=______。 5、在图中S 为一光源,要使它发出的光线经镜面反射后通过P 点,试做出光路图。 6、如图所示,发光点S 在平面镜MN 中的像为S1,当平面镜转过一定角度后,它的像为S2,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转动后平面 镜的大致位置。 A S S P

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知识点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知识点总结 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 结论一: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结论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结论三: ①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②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③光垂直于介质表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 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5、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也叫发散透镜。 6.三类特殊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规律: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射向焦点; (2)射向光心的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 (3)经过焦点的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与主光轴平行。

7.三类特殊光线经凹透镜后的折射规律: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入射光线一侧的焦点; (2)射向光心的入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 (3)射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与主光轴平行。8.凸透镜成像规律: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2f,如幻灯机; (4)物体在一倍焦距处(u=2f),不成像; (5)物体在一倍焦距之内(uu,如放大镜。 (6)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外,成倒立实像,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远,像越大;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虚像,物体离凸透镜越近,

初中物理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二) 中考复习导学案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二) 中考复习导学案 班级姓名日期 【学习目标】 1、知道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知道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并能画出光路图;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3、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工作原理,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措施; 4、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 【重点难点】 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相关作图;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课前预习】 1、设计三种方案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⑴ ⑵ ⑶ 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⑴凸透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 ⑵凹透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 3、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⑵从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⑶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4、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 ⑵指向凹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 ⑶通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5、如何测凸透镜的焦距? 6、一束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线将向(顶角/底面)偏折。 7 物距u 成像性质像距v 应用 二个点 U=f U=2f 三个范围 U>2f f<U<2f U<f 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外时,物距减小,像距,像;物距增大,像距,像。 是物体成缩小像还是放大像的分界点,是物体成倒立实像还是正立虚像的分界点。 8、近视眼镜是镜,远视眼镜是镜。眼镜的度数在数值上与镜片焦距的大小关系 是。 9、远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是眼;近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这是眼。 近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移,从而使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远视眼镜的作用 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移,从而使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 10、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镜,其焦距,目镜是镜,其焦距,最后所成 的像是;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是镜,其焦距,目镜是镜,其 焦距,最后所成的像是;显微镜的物镜是镜,其焦距, 目镜是镜,其焦距,物体先经物镜成一个像,这个像再经目镜 成一个像。 【合作探究】 1、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e点, 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 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cm。 (2)小莉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若要使烛焰 成像在光屏中心,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填“上”、“下”)调节。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清晰的实像, ___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3、小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 大致在,其目的是。 (2)小周在如图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在凸透镜不 动情况下,在光屏上成一个更小的像,她应当把蜡烛向移动,同时把光屏向移动。 (3)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 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完整word)初中物理-光的折射作图题

光的折射作图题 1. 完成右图中的光路图. 2. 根据图中给出的法线NN'以及三条未标明行进方向的光线,但是已经知道入射光线是从空气射入水中,请你画出界面,标出界面哪边是水,哪边是空气,并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进行方向. 3.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斜射到垂直于水面放置的平面镜上,试画出反射光线及这条反射光线射入水中后的大致传播方向. 4. 请画出右图中两条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线. 5. 图中,S'是发光点S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像,画出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透镜的焦点. 6. 如图所示,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60°,则反射角是_______.界面MM'的____________侧是空气 7. 完成下列光路图 8.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斜射到厚玻璃板上,试画出光线经过玻璃板上、下两个表面产生的折射光线的示意图. 9. 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左旁主轴上如图所示的位置,试就像的大小、虚实、倒正几方面把烛焰的像大略地画在图上. 10. 一束光线AO从玻璃斜射到玻璃和空气分界面上,(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该束光线在界面上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光路 。

11. 在下面各图中填入适当的透镜: 12. 图中已画出了通过透镜前后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填入适当类型的透镜. 13. 在图中,画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4. 如图所示,已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试在图中填上透光类型的透镜. 15. 在图中,根据光线通过透镜前后光路,在方框中画出适当的透镜. 16. 如图所示,A、B为射向凸透镜的两条光线,画出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7. 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分别射在如图所示的两透镜上,试分别画出这束光通过两透镜发生折射后的光线. 18. 通过凹透镜后的光线如右图所示,F为焦点,试画出凹透镜的入射光线. 19. 根据图(1)、(2)、(3)中凹透镜、两个成直角的平面镜和凸镜的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 20. 完成下面各自的光路.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第1课时光的折射(1) 【基础巩固】 1.小丽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下面一些想法,她的想法中错误的是 ( ) A.光从空气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方向不一定改变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光线进入水中后,仍按直线传播 C.入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是关于水面对称的 D.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折射光线可能靠近法线 2.下图中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_______射入_______中的. 3.当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_______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_______.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入射角逐渐减小时,折射角_______;当入射角减小到0°时,折射角_______. 4.如图所示,是光由玻璃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的不完整的光路图,其中入射光线是_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入射角为_______,分界面_______侧是玻璃. 5.在碗底放一枚硬币,把碗移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的地方,如图,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请一位同学向碗里加水,将观察到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某液体中.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向一块玻璃砖的侧面,请画出光线进入玻璃砖的折射光线和从玻璃砖的另一侧面射出时的折射光线. 【拓展提优】 1.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在界面MM'处发生折射,如图所示,其中入射角是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界面MM'的_______面是空气,并在图中标出光线的传播方向.

_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检测A卷(有答案))

宜兴外国语学校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检测A卷 (满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所示的四个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①②③④ 海市蜃楼日环食筷子上折鸟的倒影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 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在 E处,现用激光笔从A点往哪点照射可照亮铜钱() A.B点 B.E点 C.C点 D.D点 3.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会使人惊慌失措而发生危险。在下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够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 B. C. D. 4. 潜望镜、老花镜、近视镜、汽车的观后镜,依次用的是() A.凹透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面镜 B.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 C.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 D.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 5. 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A. B. C. D. 6.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A.凹透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 第4题第5题 7.如图,小明透过同一个盛水的玻璃杯看物理课本上的字。当玻璃杯距离书本很近时,看到的字是放大的;当玻璃杯距离书本较远时,看到的字又是缩小的。看到字的大小到底和什么有关呢?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做出的最合理的猜想是() A.和玻璃杯距离课本的距离有关 B.和课本上的文字大小有关 C.和玻璃杯的大小有关 D.和观察的人有关 8.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在焦点上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 9. 如图是王亚平太空授课做水球透镜实验时的情景,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像在透镜同侧 B.物距小于一倍焦距 C.成的是虚像 D.将透镜远离人,像会变小 第9题第10题

八年级物理光学作图(折射)

空气水 S P 空气 A 空气 水 S P 空气 A 眼 光学作图专题(折射) 1.处于主光轴上的物体AB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成的像A'B',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条件画出凸透镜,并确定焦点F的位置. 2.画出下列各图中光线经过玻璃砖的光路 3.画出下列各图中光线经过玻璃砖的光路 4.下列两透镜组合中都有一个焦距是重合的,请画出经过两透镜的光路。 5(1)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到B′处有一白色鹅卵石,若从A处用激光手电筒的激光来照射到鹅卵石B上,请画出从A处射出的激光照到白色鹅卵石B上的光路图。 (2)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射向水中的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后,经过P点。 请在图中大致作出入射光线及其相应的折射光线。 (3)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条射向水中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后,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6(1)如图所示,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液体中,入射角为45o,折射角为30o;光线射到液体中某处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最后光线又回到空气中。请你完成光路图。 (2)如图所示的两架敌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从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请作图确定哪架是实际飞机。 (3)小阳同学到水族馆参观,透过玻璃看到水中的一条鱼在A点,而鱼的实际位置在B点,如图所示。 请画出他看到鱼的光路。 7(1)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到B′处有一白色鹅卵石,若从A处用激光手电筒的激光来照射到鹅卵石B上,请画出从A处射出的激光照到白色鹅卵石B上的光路图。 (2)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射向水中的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后,经过P点。请在图中大致作出入射光线及其相应的折射光线。 (3)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条射向水中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后,反射光线经过P 点。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 8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画出这束光经过玻璃砖两个面折射的光路。 9.作出图中平行于三棱镜底部的入射光线经过两次折射后的大致方向。 10.(1)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 2在水中的位 A S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讲义) 教学内容:光的折射;凸透镜和凹凸镜 教学重难点: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实验、凸透镜和凹凸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知识梳理: 第一节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就做光的折射现象。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变弯;鱼儿变浅;海市蜃楼水中看岸上的人变高等 习题:(1)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 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2)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镜花水月 B.海市蜃楼 C.坐井观天 D.立竿见影(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甲、丁 B.丙、丁 C.乙、丙 D.甲、乙

(2)光的折射规律 ①共面: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两侧: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同增: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④不等: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 入射角;反之,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⑤特例:当光垂直射入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注:光在哪边的介质传播速度快哪边的角就大 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如果光逆着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从水或其他介质射入空气中,可以看到,进入空气的折射光线就逆着原来入射光的方向射出。 习题:(1)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有可能改变 D.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2)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 A.逐渐增大,且总是大于入射角 B.逐渐增大,且总是小于入射角 C.逐渐减小,且总是小于入射角 D.逐渐减小,且总是大于入射角(3)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MN为法线,由图可知折射角是() A.∠1 B.∠2 C.∠3 D.∠4

光学作图题的类型作图技巧

光学作图题的类型及作图技巧 一、光的反射作图 1、光的反射作图的依据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三类具体问题: (1)如图1所示,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面的位置,请画出反射光线。 (2)如图2所示,已知反射光线和反射面的位置,请画出入射光线。 (3)如图3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请画出反射面的位置。 3、如图所示,S 为某发光点,SO 是它发出的其中一条光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入射光线SO 的反射光线。 4、画反射光线并标反射角或画入射光线并标入射角。 (1)如图2所示,光线沿A 射到一平面镜,请画出反射光线,在图中标出标出反射角。 (2)在图3中,根据反射光线OB 画出入射光线AO ,并标出入射角。 1) 2) 图2 A 图3

二、光的折射作图 1、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图 (1)依据:光的折射规律 (2)方法:(1)先找交点。(2)确定法线的位置。(3)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画出折射光线。 例1:在图4中根据入射光线大致画出折射光线。 例2:如图12所示,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试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标出折射角。例3:如图13所示,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试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根据光经过透镜的会聚或发散作用作图 依据:光线过凸透镜会聚;过凹透镜发散。 例1:根据下图中光的传播方向,在虚线框内画上凸透镜或凹透镜。 例2:根据图16中各图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画出适当的透镜。 图12 图13 F F F F

图16 3、凸透镜、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1)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2、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3、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2、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3、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思维特训(八) 光的折射、色散、透镜的作图问题

思维特训(八)光的折射、色散、透镜 的作图问题 |典|例|分|析| 作图解决光的折射问题 例1如图8-TX-1所示是军事观察孔,虚线表示空气孔的观察范围,现在在孔里嵌入玻璃砖后,观察范围将() 图8-TX-1 A.变大B.变小 C.不变D.无法确定 [解析] 嵌入玻璃砖后,眼睛通过玻璃砖看到的范围如图8-TX-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嵌入玻璃砖后观察范围变大。 图8-TX-2 [答案] A 作图解决透镜问题 例2上海第25届物理竞赛在做光学实验时,某同学需要将一束平行光的宽度放大为原来的2倍,于是他在光束路径中放置了由两片透镜组成的透镜组来达到此目的,如图8-TX-3所示。若其中一片透镜是焦距为f的凸透镜,则:(1)如果另一片透镜采用的是凸透镜,则其焦距应为多少?应置于何处?请作图说明。(2)如果另一片透镜采用的是凹透镜,则其焦距应为多少?应置于何处?请作图说明。 图8-TX-3 [解析] 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是画出对应的光路图,再进行相应的数学计算。 [答案] (1)有两种方法: ①放置一个焦距为2f的凸透镜,放置在第一片后3f处,如图8-TX-4所示。 图8-TX-4 ①放置一个焦距为f 2的凸透镜,放置在第一片前3 2f处,如图8-TX-5所示。

图8-TX-5 (2)放置一个焦距为f 2的凹透镜,放置在第一片前f 2 处,如图8-TX-6所示。 图8-TX-6 |思|维|集|训| 1.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 A.将延后 B.将提前 C.不变 D.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仍能看到一轮红日,但其周围的景象应是() A.一片黑夜,能看见星星,但不闪烁 B.一片明亮,无法看见星星 C.一片黑夜,能看见星星,且星星闪烁 D.一片天蓝色,能看见地球和星星 3.如图8-TX-7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支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8-TX-7 A.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4.如图8-TX-8所示,甲、乙是两块相同的平行玻璃板,一束光线斜射到甲板的下表面,通过两块玻璃板后的传播方向可能为() 图8-TX-8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练习题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练习题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物体已经处在视野中央了,但像太小,不清楚,这时他应该 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 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D.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2 . 由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启发了量子通信。如图所示各选项中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这一解释相符的是() A.B.C.D. 3 . 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手”的影子B.透过水珠看到放大的字 C.筷子在水中“弯折”D.小鸟的倒影 4 . 人眼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 A.等大的倒立实像B.放大的正立实像

C.缩小的倒立实像D.缩小的正立虚像 5 . “超级月亮”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6 . 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斑会向右移B.光斑会向左移 C.光斑不动D.无法判断 7 . 如图所示的“港珠澳大桥”已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它全长55km,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下列相关“港珠澳大桥”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大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图中,大桥被浓雾笼罩浓雾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苏科初中物理八上《4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word教案 (1)

光的折射透镜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备课人:________) 【教学目标】 1.查漏补缺,将本章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进一步的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和会作光的折射光路图,解释光学现象; 3.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归纳、分析、总结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对本章知识的梳理及本章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它的传播方向通常会______,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现象例举:(1)早晨看到位于地平线的太阳(2)看到池底变了(3)水中的筷子向弯折(4)海市蜃楼(5)幻日、太阳变扁、变方等(6)彩虹等。 3、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_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___两侧。当光从空气____射到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_________法线,折射角___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_。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向______。根据光路的______,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_____法线,折射角_____入射角。 4、中央比边缘______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央比边缘______的透镜叫做凹透镜。透镜的中心叫_______,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的点叫______,折射光线反向延长所会聚的点叫______,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5、请使用三种方法鉴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6、有一个不知焦距的凸透镜,你用什么办法可以粗略测出它的焦距?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倒正大小虚实像距应用 U>2f U=2f f

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作图题(编辑)

光的折射 一、如图1,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的大小,并大致画出折射光线,标出折射角的位置; 二、如图2所示,已知一条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三、如图3所示,完成光通过玻璃的大致光路; 四、如图4所示,某同学通过玻璃看到水中一条鱼在A 点,而鱼的实际位置在B 点,试画出人看到鱼的光路; 五、如图5所示,人们通过厚厚的玻璃观察到池内的鱼,画出图中AB 透过玻璃的光路; 六、如图6所示,两架敌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从潜水艇的观察口看到的该飞机的像,请用光路确定哪架是实际飞机; 七、如图7所示,A O '是光线 BO 的折射光线; 八、如图8所示,一块平面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一束光线垂直射到水面,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九、光从空气射向半圆形玻璃的圆心O ,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发生发射和折射,请分别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致位置)。 水空气 空气1图3图4图5图A B A 6 图7 图8 图空气玻璃 9图

14 图十、根据图10中给出的法线NN '以及三条未标明行进方向的光线,但是已经知道入射光线是从空气射入水中,请你画出界面,标出界面哪边是水,哪边是空气,并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进行方向. 十一、 如图11所示,一条光线斜射到垂直于水面放置的平面镜上,试画出反射光线及这条反射光线射入水中后的大致传播方向. 十二、如图12所示,光从某种透明的物体射入空气,已知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与入射角两者相差15°,请你画出它的折射光线,并把折射角的度数标在图上. 十三、一条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如图7所示。请在图13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十四、在图14中.入射光线AO 与水面成50°角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分别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概位置)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及折射角。 十五、如图15所示为一个等腰直角玻璃砖,一束光线从一个直角边AB 垂直入射。请你画出该光线从AB 边折射进入玻璃砖,从斜边AC 反射后从另一个直角边BC 出射的光路图。 十六、如图16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某种液体中,被水平放置于液体底部的平面镜反射,最后返回空气中。请在图中画出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和在水面处的折射光线。 十七、如图17所示,发光点S 发出的一条射向水中的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后,经过P 点,请你在图中大致作出入射光线及其相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十八、如图9是束光在空气与某种透明物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图中 为分界面;界面的 边是空气; 为入射光线;∠ 为入射角;∠ 为反射角;∠ 为折射角。 10 图11 图12图13图15 图16图17 图18图C D G B A E F 6 5 O 2A 4 1 3

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知识梳理 人教新课标版解析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知识梳理】 1.光的折射 A.光的折射 (1)能够传播光的物质,叫做光的介质. (2)光从一种介质射人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说明,即使同一种介质中,如果介质的疏密分布不均匀,光线也会发生折射. (3)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B.光的折射规律 (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折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从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 (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光的两次折射现象 将玻璃等透明物质放在空气中,光通过这些介质时,将在它的两个界 面上发生折射现象.光通过窗户上的平板玻璃、玻璃三棱镜、透镜等介质 上,都会发生两次折射. 如图甲所示是光通过玻璃砖时的光路图,光AB在B点由空气进入玻 璃时,折射光线BC靠近法线;光在C点由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CD 偏离法线.由于玻璃砖的两个界面是平行的,所以经过两次折射后,从玻 璃砖射出的光线与射向玻璃砖的光线平行,即CD∥AB,但两者间有一个 侧向位移. 如图乙所示是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时的光路图.光AB在B点由空气进入 玻璃时,折射光线BC靠近法线;光在C点由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CD 偏离法线.由于玻璃三棱镜的两个界面是不平行的,所以经过两次折射后, 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与射向玻璃砖的光线的方向不同,进一步的分析可知: 光线经两次折射后将向三棱镜的底面偏折. D.全反射 当光从水或别的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里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临界角)时,折射光线消失,全部光线返回原来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现代科技中的光导纤维就是利用全反射现象工作的. E.大气中的折射现象 关于幻日(三日同辉):1965年1月10日上午,在大兴安岭的林区,人们看到三个太阳高悬空中长达4 h之久,所见之人无不称奇. 原来,一月的大兴安岭,寒冷异常,大量的水蒸气在高空凝华成一个个的六角柱状小冰晶,组成半透明的卷层云.当太阳升起时,阳光射向悬浮在空中的小冰晶上,折射后射出来的光线恰好与太阳在同一平面,于是太阳的两侧,就各形成一个亮点.在地面上的人们看起来,就像三个太阳悬挂在空中一样.形成“三日同辉"的条件非常苛刻,卷层云的透光度必须适当,云中的小冰晶也必须是正六角柱状纠且均匀垂直排列,才会出现“三日同辉p的现象.因此,这种现象是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作图题

光的折射作图题 班级: 姓名: 1. 完成右图中的光路图. 2. 根据图中给出的法线NN'以及三条未标明行进方向的光线,但是已经知道入射光线是从空气射入水中,请你画出界面,标出界面哪边是水,哪边是空气,并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进行方向. 3.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斜射到垂直于水面放置的平面镜上,试画出反射光线及这条反射光线射入水中 后的大致传播方向. 4. 请画出右图中两条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线. 5. 图中,S'是发光点S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像,画出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透镜的焦点. 6. 如图所示,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60°,则反射角是_______.界面MM'的____________侧是空气

7. 完成下列光路图 8.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斜射到厚玻璃板上,试画出光线经过玻璃板上、下两个表面产生的折射光线的示意图. 9. 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左旁主轴上如图所示的位置,试就像的大小、虚实、倒正几方面把烛焰的像大略地画在图上. 10. 一束光线AO从玻璃斜射到玻璃和空气分界面上,(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该束光线在界面上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光路。 11. 在下面各图中填入适当的透镜:

12. 图中已画出了通过透镜前后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填入适当类型的透镜. 13. 在图中,画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4. 如图所示,已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试在图中填上透光类型的透镜. 15. 在图中,根据光线通过透镜前后光路,在方框中画出适当的透镜. 16. 如图所示,A、B为射向凸透镜的两条光线,画出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7. 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分别射在如图所示的两透镜上,试分别画出这束光通过两透镜发生折射后的光线.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基本概念汇总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基本概念汇总 1.人看到水底的石块感觉水很浅,但想去摸那水中的石块才发现原来水很深,这是因为光从射向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法线(选填“远离”或“靠近”). 2.分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有(1 )看:看书上的文字时有________作用的是凸透镜;(2 )照:在太阳下照,能在地面上形成亮斑的透镜;(3 )摸: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的是凸透镜。(2)日常生活中,一般家庭的大门上总装一种“警眼”,它实际上是() A.平板圆玻璃 B.圆形的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3.(1)照相机原理:被拍摄的物体相当于烛焰,镜头相当于________ ,底片相当于,拍摄时,物体与镜头距离大于二倍焦距,底片上成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2)电影放映机原理:胶片相当于________、镜头相当于________、银幕相当于________ ,放映时,胶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大于________小于________ ,银幕上成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平时我们看到银幕上的像是正立的,是因为胶片________的缘故。 (3)放大镜原理: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_______ ,成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4.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 成像,螺纹透镜的作用 平面镜的作用是。 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的范围在. 要让荧幕上的像再大一些,投影仪(远离、靠近)屏幕, 凸透镜向(下、上)调节。 5.(1)人的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相当于镜头,视网膜相当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像。人的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成一清晰地像,是因为人眼能调节晶状体的厚薄从而改变(像距、焦距)。 (2)当眼睛的调节功能降低后,像不能清晰地成在视网膜。 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是,需用来矫正,其目的是使像往移;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是,需用来矫正,其目的是使像往移 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 方法的

2020年秋季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章末测试卷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章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可能() A.等于0° B.小于60° C.等于60° D.大于60°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B.水面上“折 断”的筷子 C.“后视镜” 中的景物 D.树在水中 的倒影 3.(2019·黄石中考)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倒影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 C.电影院银幕上的图案是放映机生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 4.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A B C D 5.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6.(2019·温州中考)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

A.缩小的虚像B.放大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D.放大的实像 7.(2019·潍坊中考)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B.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 C.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 D.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 8.(2019·邢台模拟)小明在实验室找到了甲、乙两块凸透镜(f甲=2f乙),在探究其中一块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如图所示。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更换另一块凸透镜继续实验,则下列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缩小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图示位置,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透镜此时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 B.若此时有一只苍蝇落在凸透镜上,光屏上将会出现苍蝇的影子 C.若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只将蜡烛远离透镜,就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苏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章节过关测试【含答案】

苏教版 2020 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 章节过关测试 一、单选题 1. 若岸边的人能看到水中的鱼,它看到的鱼其实是( ) A. 鱼下方的虚像 B. 鱼上方的的虚像 C. 鱼下方的的实像 D. 鱼上方的的实像 2. 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 使用投影仪时投影片应放在镜头焦点和镜头之间 3. 如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 ) 4.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卯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 的镜头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污点不移动;②移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 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 ) A. 玻片上 B. 低倍物镜上 C. 高倍物镜上 D. 目镜上 5.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照相机利用了这一规律 C. 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向右适当移动蜡烛,光屏上可 6. 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映出荷 叶纹理的“清晰”像.这个像的特点是( ) A. 正立放大 B. 正立等大 C. 倒立放大 D. 倒立缩小

7. 图中, N 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 P 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 M 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若从外径与圆孔 P 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 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 P 中,发现在光屏上重新呈现一个比圆孔 P 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 P 的那个光学器件() B. 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 C. 只可能是凹透镜或是凸透镜 D.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C. 望远镜是伽利略首先发明的 D. 凹透镜、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 能 B. 显微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 A. 二倍焦距以外 B. 二倍焦距处 C. 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 焦距以内 A. 只能是凹透镜 9. 如图所示光路图中,能正确地表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在水面发生折射 的是( 10. 小张通过放大镜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说明所观察的字在放大 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