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课程论文作业

森林培育课程论文作业
森林培育课程论文作业

作业:

1.写一篇文献综述

字数1500-2500左右(不含文献字数),综述的题目自定。列出的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引用部分标出出处。

2.拟订一个小型研究计划,内容包括:

(1)立项依据(意义、研究现状)

(2)研究内容、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试验设计、总体安排与进度

(2)可行性分析与预期成果

附:文献综述参考

森林木本植物萌蘖更新的研究进展

冯辉1,王海洋1*,张楠2,王大铭1

(1.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北碚400716; 2.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萌蘖是森林木本植物重要的更新方式之一,是植物重要的繁殖方式。近年来,对森林木本植物萌蘖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植物的种子生殖方式研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以国内外有关萌蘖理论的研究成果为背景,从萌蘖个体的生活史策略、萌蘖对种群及群落的影响、影响萌蘖的因素和萌蘖的机理四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萌蘖更新理论的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萌蘖更新理论的研究和指导次生林的恢复、扩张及营林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萌蘖;木本植物;更新;干扰

在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大多数理论是关于种子扩散和实生苗在森林更新中的作用[1-2]。但是在许多生态系统中,一些植物能通过萌蘖从干扰破坏中快速恢复,重新占据原有的生态位空间[3-5,7]。萌蘖在植物界中普遍存在,是植物一种重要的繁殖方式,特别在木本植物中是维持树木更新的重要方式之一。对植物来说,萌蘖具有重要的生活史意义[5-6],因此它能够影响物种更替、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7]等。近年来,对森林木本植物萌蘖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植物的种子繁殖方式研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对森林木本植物萌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生态学意义层面上。研究的热点主要有萌蘖个体的生活史策略,萌蘖对种群、群落的影响和效应,影响萌蘖的因素,萌蘖的机理等方面。此外,萌蘖在林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也有较多研究:例如,杨树[8]、水曲柳[9]、辽东栎[10]等树种,萌蘖对其伐迹地的森林植被恢复和演替、天然林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其生态学意义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笔者以国内外有关萌蘖理论的研究成果为背景,从萌蘖个体的生活史策略、萌蘖对种群及群落的影响、影响萌蘖的因素和萌蘖的机理四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下一阶段萌蘖更新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为林业生产实践提供指导。

1萌蘖的机理及个体的生活史策略

1.1机理

关于木本植物萌蘖机理的研究也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之一。加强萌蘖机理的研究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和实践意义。例如:可以扩展森林木本植物更新的理论,对维持天然林群落的稳定性和次生林的恢复、管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萌蘖机理是非常复杂的生理生态过程,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学者们对此都持有不同的观点,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我国学者朱万泽等[43]根据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提出了萌蘖机理的6种假说,即生物地理假说、生境假说、营养假说、干扰假说、资源分配假说和激素调控假说(表)。这6种假说分别从各自的立场均能较好地对萌蘖的生理生态机理进行解释,但是各自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朱

万泽等[43]认为,森林植物的萌蘖能力既受生境、干扰、资源水平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又受内部营养水平和激素合成等控制,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萌蘖机理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

1.2个体的生活史策略

萌蘖繁殖和种子繁殖是植物重要的繁殖方式,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对维持其更新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Bond WJ等[7]研究发现,植物在萌蘖繁殖和种子繁殖之间存在着重要的权衡关系。一般情况下,与非萌蘖物种相比,萌蘖物种种子繁殖能力有限,产生的种子数量较少,种子库更小,种子萌发及成熟率低、实生苗较少,且实生苗保存率也较低[11]。说明,对实生能力有限的树种来说,萌蘖是一种补充策略。萌蘖繁殖和种子繁殖之间具“驻留-定居(persist-ence/colonization)”的权衡关系。萌蘖的树种大多是多茎、低矮的灌丛,而非萌蘖树种是单个茎干且更为高大[5,11]。与非萌蘖竞争者相比,萌蘖者虽在光的竞争上处于劣势地位[11-13],但萌蘖者具有在原地快速恢复和更新的能力,即植物的“驻留效应”;而非萌蘖植物主要依靠种子进行迁移扩散和更新,并开辟新领地占据新空间,即“定居效应”。非萌蘖植物具有较大的种子库和较强的种子扩散能力[14],且具有种子晚熟、迟释放等特性[15],而萌蘖植物不具有这些特征。研究还显示,多数非萌蘖植物是自花授粉,而萌蘖植物大多数为异花授粉[16-17]。对于依靠种子进行更新的植物来说,某些干扰因素可能导致花传粉或授粉失败,不能形成种子或是形成不育的种子,因此其种群的稳定性将会受到影响;而萌蘖植物在种子更新无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萌蘖繁殖来维持其种群的稳定性[18]。植物的萌蘖能力在物种之间存在差异,在同一个体生活史的不同阶段同样存在差异,许多物种在幼年时具有萌蘖能力,而在成年时则丧失了萌蘖能力[5,19]。幼年个体的萌蘖能力可以被看作是物种补充策略的一部分,而成年个体的萌蘖行为则暗示了其潜在的持续性[7]。

此外,萌蘖植物和非萌蘖植物在资源的投资分配和竞争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权衡关系。萌蘖植物多为多茎、低矮的灌丛,非萌蘖植物多为高大的单个茎干,因此在垂直空间上非萌蘖植物更占优势,能利用更多的光资源。与非萌蘖植物相比,萌蘖植物还要保证每个茎干共享同样多的资源,因此导致萌蘖植物具有生长缓慢和低矮的特点[11,20-21]。萌蘖植物用于有性生殖的能量十分有限,而将获得的资源更多地贮存在根系中[22-23],以便茎干受到干扰折断后可以迅速利用根部的能量进行恢复更新;相反,非萌蘖植物将能量更多地用于有性生殖和营养生长。因此,萌蘖植物通常要比非萌蘖植物有更大的根冠比,Pate等[24]研究发现,萌蘖植物根部的淀粉含量(营养含量)平均是非萌蘖植物的4倍多,根冠比有时可以达到4~5倍。

2萌蘖对种群及群落的影响

2.1萌蘖对种群的影响

Warner等[25]研究发现,萌蘖植物具有“贮存效应”(storage effect),即萌蘖植物对该种群建立者更新成功的状态进行贮存,当干扰发生种群遭到破坏以后,可以通过萌蘖繁殖迅速地更新其种群,重新恢复到原有成功时的状态[18,26]。而非萌蘖植物则不具有此效应,遭到干扰破坏后,有可能因得不到有效更新补充而在原生长地灭绝消失。从种群的统计学意义上来说,萌蘖对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等将会产生影响。遭到干扰后,萌蘖植物种群的出生率将会增加,生长速度也会相应提高,死亡率却很低[20,27-28]。非萌蘖植物种群与此不同,主要依靠种子的迁入来维持种群的大小和稳定[29-30]。

2.2萌蘖对群落的影响

干扰发生后,在地上生物量大量损失的情况下,萌蘖植物会通过萌蘖方式迅速生长更新,进而占领空间资源,坚守其固有的生态位,这种效应称之为“驻留生态位(the persistence niche)”效应[7]。这种效应使该种群能够在该群落中保持竞争优势,抵御外界干扰,使其他物种难以迁入定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以及演替速度和方向等[31]。面对干扰胁迫,萌蘖植物会以萌蘖的方式快速做出响应,重新占据原有的空间和

资源,以抵抗其他物种的侵入。而非萌蘖植物依靠种子繁殖的方式,必须经历定居、萌发、生长等漫长的过程才能实现更新,此时,对于资源和空间的竞争上非萌蘖植物明显处于劣势。部分非萌蘖种可能因种子繁殖无效而无法更新,将面临灭绝的危险。这样历经多次干扰后,群落内只保留了萌蘖能力强的物种[32],致使群落内物种组成发生变化,物种周转速度和物种多样性降低[33-34]。在主要有萌蘖植物组成的群落里,由于“驻留生态位”效应的影响,干扰后演替的方向不会偏离太远。萌蘖物种占优势的群落里,若萌蘖植物是作为顶级种,干扰后由于萌蘖植物的快速更新恢复能力,这将加快演替的速度。反之,作为先锋种,这将极大地降低演替的速度[35-36]。

3影响萌蘖的因素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影响萌蘖的因素有很多,如干扰、生境因素、萌蘖体自身因素等。但对干扰研究的居多,集中在干扰的类型、干扰的强度和干扰的频率等方面。森林环境中,人为砍伐[20,23,37-38]、大风[3,5,39]、暴雨暴雪[18]、火灾[18,28]等干扰均会导致树木枝条或茎干折断。干扰之后,有萌蘖能力的树种将通过萌蘖进行快速补充。Bellingham等[5]根据干扰对树木的损毁程度,即干扰强度的大小,将相应的萌蘖方式分为腋部萌蘖(Axillary)、枝条萌蘖(Branch epicormic)、茎干萌蘖(Stem epicormic)和基部萌蘖(Basal)。树木地上部分某个构件遭到损毁后,剩余的部分将通过萌蘖形成新的构件,以占据原有的资源和空间,保持整个种群的稳定性。干扰的频率对不同树种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有些树种会保持持续的萌蘖能力,有些树种被连续干扰后萌蘖能力大为降低。王希华等[40]对常绿阔叶林5种树种砍伐后的萌蘖现象进行研究时发现,经受多次砍伐后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和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的根桩很难调查到萌蘖现象的存在,表明其萌蘖能力大大降低,而木荷(Schima super-ba)和石栎(Lithocarpus glaber)仍然能够产生萌蘖,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lla)则处于中间地位,萌蘖与非萌蘖状态都有出现。据相关文献报道,影响萌蘖的因素除干扰之外,环境条件的光照[41]和水分[42]、萌蘖体自身的营养状况[28]、残留茎干的大小和高度[40]等也会对萌蘖产生影响。

4研究展望

4.1影响萌蘖的因素和萌蘖的机理影响萌蘖的因素有多种,除了上述已经介绍的外还有哪些因素;当今温室效应日趋突出,CO2浓度的提高和气温的上升会对萌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目前关于萌蘖的机理提出的6种假说均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客观完美地解释萌蘖的机理,那么萌蘖的机理到底是什么,各种影响因素与萌蘖机理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各种影响因素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对萌蘖进行影响,对这些问题均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4.2萌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萌蘖植物的存在,对基因、物种以及生态系统3个水平分别有什么影响;进化过程中,萌蘖植物对物种的基因多样性有什么影响,会不会降低物种的基因多样性;由于萌蘖的影响,物种多样性在群落内会降低,而在更大的尺度上会不会提高;对群落的稳定性又会产生什么影响等等,在深入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还要加强研究萌蘖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4.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萌蘖的研究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大体上分布在长江以南至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北部之间的广阔山地丘陵及西藏南部的山区[44]。目前关于萌蘖的研究,以温带森林和热带森林研究的居多,亚热带森林研究的相对较少。我国有着广阔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今后要加强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萌蘖更新理论的研究。据相关文献报道,温带森林植被中萌生种类所占的比例(35.9%)较热带森林中萌生种类所占的比例(51.5%)要低[43],那么亚热带森林植被中萌生种类所占的比例如何,这也是今后亟需研究的问题。

4.4加强萌蘖在实践中的应用

我国存在大面积的次生林,对维持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注重萌蘖的相关理论研究,并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其指导次生林恢复、扩张和营林生产。

4.5其他尚未明了的问题

某些植物种类种子繁殖和萌蘖繁殖能力都很强,在植物个体生活史上,这两种繁殖方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权衡关系,在保持种群稳定性上有何作用;在成熟林中,有些树种即使在未受损伤的情况下,也具有从根颈处萌蘖的能力[45],这种萌蘖在生态学上有什么意义,与断桩上发生的萌蘖有何异同,自然界中具有这种萌蘖特性的植物,在种类分布上有哪些特征,这些也都是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 1 ] Connell J H. On the role of natural enemies in pre-venting competitive exclusion in some marine animalsand in rain forest trees. In: Den Boer PJ, Gradwell G(eds) Dynamics of populations [J]. PUDOC, Wa-geningen,1971:298-312.

[ 2 ] Grubb P J. Control of forest growth and distributionon wet tropical mountain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mineral-nutrition[J]. Annu Rev Ecol Syst,1977,8:83-107.

[ 3 ] Bellingham P J, Kohyama T, Aiba S. The effects ofa typhoon on Japanese warm temperate rainforests[J].Ecol Res,1996,11(3):229-247.

[ 4 ] Hodgkinson K C. Sprouting success of shrubs afterfire: height-dependent relationships for differentstrategies[J].Oecologia,1998,115:64-72.

[ 5 ] Bellingham P J, Sparrow A D. Resprouting as a lifehistory strategy in woody plant communities[J]. Oi-kos,2000,89(2):409-416.

[ 6 ] Del Tredici P. Sprouting in temperate trees: A mor-phological and ecological review[J]. Bot Rev, 2001,67:121-140.

[ 7 ] Bond W J, Midgley J J. Ecology of sprouting inwoody plants: The persistence niche [J]. Trends Ecol Evol,2001,16(1):45-51.

[ 8 ]方升佐,徐锡增,吕土行,等.杨树萌芽更新及持续生产力[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34(4):43-48.

[ 9 ]荆涛,马万里,Joni K,等.水曲柳萌芽更新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4):12-15.

[10]孟令彬,包维楷,庞学勇,等.萌蘖调控对辽东栎再萌生能力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7,13(1):18-22.

[11] Kruger L M, Midgley J J, Cowling R M. Resprout-ers vs reseeders in South African forest trees; a modelbased on forest canopy height[J]. Funct. Ecol,1997,11(1):101-105.

[12] Fladung M, Nowitzki O, Ziegenhagen B, et al. Veg-etative and generative dispersal capacity of field re-leased transgenic aspen trees[J].Trees,2003,17:412-416.

[13] Midgley J J. Why the world’s vegetation is not total-ly dominated by resprouting plants: Because re-sprouters are shorter than reseeders[J]. Ecography,1996,19:92-95.

[14] Bond W J, Midgley J J. The evolutionary ecology ofsprouting in woody plants[J]. Int J Plant Se,2003,164(supp.):103-114.

[15] Keeley J E, Keeley M B, Bond W J. Stem demogra-phy and postfire recruitment of a resprouting seroti-nous conifer[J]. J Veg Sci,1998,10:69-76.

[16] Carpenter F L, Recher H F. Pollination, reproduc-tion, and fire[J].Amer Nat,1979,113:871-879.

[17] Fulton R E, Carpenter F L. Pollination, reproductionand fire in California Arctostaphylos[J].Oecologia,1979,38:147-157.

[18] Higgins S I, Pickett S T A, Bond W J.Predicting ex-tinction risks for plants, environmental stochasticitycan sive declining populations[J]. Trends Ecol Evol,2000,15:517-520.

[19] Everham E M, Brokaw N V L. Forest damage andrecovery from catastrophic wind[J]. Bot. Rev,1996,62:113-185.

[20] Huddle J A, Pallardy S G. Effect of fire on survivaland growth of Acer rubrum and Quercus seedlings[J]. For Ecol Man,1999,118(1-3):49-56.

[21] Itoh A, Yamakura T, Kanzaki M, et al. Rooting a-bility of cuttings relates to phylogeny, habitat prefer-ence,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tropical rainforesttrees[J]. For Ecol Man,2002,168:275-287.

[22] Bell T L, Pate J S, Dixon K W. Relationships be-tween fire response, morphology, root anatomy andstarch distribution in South-west Australian Epacri-daceae[J]. Ann Bot,1996,77:357-364.

[23] Bell T L, Ojeda F. Underground starch storage inErica species of the Cape Floristic Region-Differencesbetween seeders and resprouters[J]. New Phytol,1999,144:143-152.

[24] Pate J S, Froend R H, Bowen B J, et al. Seedlinggrowth and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of seeder and re-sprouter species of Mediter-ranean-type ecosystems ofSW Austrilia [J]. Ann Bot,1990,65:555-601.

[25] Warner R R, Chesson P L. Coexistence mediated byrecruitment fluctuations: A field guide to the storage effects[J]. Amer Nat,1985,125:769-787.

[26] Enright N J, Lamont B B. Recruitment variability inthe resprouting shrub Banksia attenuate and non-sprouting congeners in the northern sandplain heathsof southwestern Australia[J]. Acta Oecol,1992,13:727-741.

[27] Paciorek C J, Condit R, Hubbell S P, et al. The de-mographics of resprouting in tree and shrub species ofa moist tropical forest[J]. J Ecol,2000,88:765-777.

[28] Cirne P, Scarano F R. Resprouting and growth dy-namics after fire of the clonal shrub Andira legalis(Leguminosae) in a sandy coastal plain in southeast-

ern Brazail[J]. J Ecol,2001,89:351-357.

[29] Enright N J, Goldblum D. Demography of a non-sprouting and resprouting Hakea species (Proteace-ae) in fire-prone Eucalyptus woodlands of southeast-ern Australia in relation to stand age, drought anddisease[J]. Plant Ecol,1999,144:71-82.

[30] Nanami S, Kawaguchi H, Tateno R, et al. Sproutingtraits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co-occurring Cas-tanopsis species in a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southern China[J]. Ecol Res,2004,19:341-348.

[31] Y AN Enrong, W ANG Xihu1, SHI Jiayue , et al.Sprouting ecology of woody plants: A research re-view[J]. Chin J Appl Ecol, 2005, 16 (12): 2459-2464.

[32] Grant C D, Loneragan W A .The effects of burningon the understorey composition of 11-13 year-old re-habilitated bauxite mines in Western Australia[J].Plant Ecol,1999,145:291-305.

[33] Kruger L M, Midgley J J. The influence of resprout-ing forest canopy species on richness in Southern Capeforests, South Africa[J]. Glob Ecol Bioge,2001,10:567-572.

[34] Ng S C, Corlett R. The ecology of six Rhododendronspecies (Ericaceae) with contrasting local abundance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Hong Kong ,China[J] .Plant Ecol,2002,164:225-233.

论文写作课程心得4篇

论文写作课程心得4篇 一: 在本学期的《论文写作》课程中,我学习到了关于论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张聿老师在授课时非常细致、全面,将各种已经出现或可能产生的学术规范问题一一作了梳理,并介绍了一些历届的优秀毕业论文,为我们展示这些优秀文章中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以至于我在听课时,不断地发现与再发现着自己以往论文中的一些问题。 在课堂上,我一步步了解了论文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选题,如何确定题目,论文的框架的主要内容,写作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通过这个课程,我从对于硕士论文的未知状态逐渐变得心中有数。老师在几次课上反复提到了论文的主题这一方面,可想而知,这是论文的第一要旨,极其重要。首先,是否有能力写,要根据主客观条件判断,课题过大,问题难以研究深入,可能导致虎头蛇尾,草草收摊;其次,论文要有价值,也就是需要有创新性、前沿性、理论性、趣味性等等;再次,所选的主题要有东西可写,方便展开,内容可充实;另外,是否可按期完成,送审是否顺利,是否有利于答辩,这些都是要综合考虑与权衡的。通过这些学习,对于我的开题报告有很大的帮助。 回想整个课程的学习,除了学到了有关论文写作的规则与技巧以外,我还有其他方面的收获。那是在第一堂课的引言部分,老师讲到平时要重视练习、提高艺术修养,不仅要勤写、多写,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还要扩展知识面,大量关注相关领域。这些的确非常的重要,一方面,自从上了大学,没有了语文考试中的作文,没有老师布置的周记作业,我的写作水准逐年降低,文字功能退化严重,平时有些心得感悟最多三言两语记下来,只能称作意识流,且极少会书写百字以上的篇幅,这就造成自己逻辑思维能力下降,文章架构组织能力弱化。另一方面,缺乏一定的知识面和阅读量,例如老师在课堂上列举的诸多著作,有很大一部分都只是有所耳闻,却从未完整阅读过,甚至还有一些前所未闻。我深知作为一个硕士研究生,自己还差的太多,只觉惭愧之至。除文学艺术以外,老师还讲到了中国戏曲,当老师将昆曲600年的故事娓娓道来,我真是感动极了,更加懊恼自己的无知。我一向自诩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浓厚兴趣,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民族性的色彩,然而却对中国文化中这么举足轻重的一笔多年来置若罔闻,实不应该。好在,这堂课真正激发了我对阅读的兴趣,很激动,决心要把这些空白慢慢补回来,尤其是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之精髓。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借英国领事富善先生说过一句话。他说,“老派的中国人英语不好,但是中文还靠得住。可是现在的中国人是英语不好,中文也靠不住。”这句话放到现如今仿佛更加贴切了。当我意识到这一点,那种紧迫感与压力也随之而来。一下课,我便直接冲进图书馆,借了《牡丹亭》,一面品读文字,一面找到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视频,二者结合起来欣赏,不得不说,这极大地震撼了我。张聿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东西,让我有所反思,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通过《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可谓受益良多,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写一篇优秀的论文绝非易事,要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做好研究工作。以上就是我的《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心得。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论文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论文—月季组织培养技术 系别: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 姓名:曹胜华 学号:200930771015

[摘要]月季为蔷薇科蔷薇属木本植物, 其花姿优美,花型丰富,花色齐备, 树型易修剪,栽培难度小;其花型大,美丽,幽雅,高贵。月季通常采用扦插、嫁接和压条繁殖,但是一些名贵品种扦插不易生根,主要靠芽接繁殖,而芽接速度慢,因而造成优良品种的月季苗供不应求。 [关键词] 月季组培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等现代生物技术得到普遍重视和应用,为月季的快繁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月季的改良上显示了很大的应用潜力。以月季为试材进行组培试验,综述了月季组织培养、快繁的研究技术及进展,并对月季组培的最优条件进行了总结。本研究探索出的月季组培快速繁殖技术,在试管苗单芽诱导丛生苗、利用代用品培养降低组培成本、试管苗管外扦插生根、试管苗微型化长途运输等方面,较前人有所改进。 一.月季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月季是世界栽培种类较多的多年生木本花卉之一。别名长春花、月月红、斗雪红、瘦客等,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其花姿优美,花型丰富,花色齐备, 树型易修剪,栽培难度小。其花型大,美丽,幽雅,高贵。在鲜花应用中,月季花的地位和比重与日俱增,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切花之一[1]。月季的花色可编制成完美的连续色谱。月季是重要的花卉,世界的销售额多年来稳居各类花)卉的第一或第二。月季的一大优点是分布极广,适应性良好,栽培容易。月季是四季常青花卉,花期长,花色多,芳香馥郁,由于其特殊的情感内涵和商品价值[2],被广泛应用于园林、庭院装饰,并可制成月季盆景,作切花、花篮、花束等。此外,月季花可提取香料,根、叶、花均可人药,具有活血消肿、消炎解毒等功效。当前,月季育种是花卉育种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月季通常采用扦插、嫁接和压条繁殖,但是一些名贵品种扦插不易生根,主要靠芽接繁殖,而芽接速度慢,因而造成优良品种的月季苗供不应求[3]。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等现代生物技术得到普遍重视和应用,为月季的快繁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月季的改良上显示了很大的应用潜力。同时,月季组培和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也是体细胞克隆变异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的重要前期工作[4]。 月季原产我国,早在汉代就有历史记载。2 0 0年前,月季植入西方和各国的蔷薇结缘,繁育出成千上万新月季品种,现代月季( 分为茶香月季 HT、聚花月季 F、壮花月季 Gr|、攀缘月季 CI、微型月季 Mi n、以及中国月季 Ch等 9大系。 ) 也随之推广到除热带和寒带外的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各地广为栽培的月季,是以中国月季为主要亲本,经以长期杂交育种而选育成功的。月季在观赏植物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全世界各国人民都普遍喜爱月季,月季的销售额多年来稳居各类花木的前茅。月季的用途很广( 如用藤本月季布置长廊、拱门;树状月季装饰主干道等)。 国外月季花卉工厂化育苗开展较早,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已成为获得巨额外汇的支柱产业。我们国家的组织培养技术与国外相比差距不大,但是产业化起步较晚。在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今天,植物组培技术广泛应用于月季花卉的繁殖育种.必将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月季生长繁殖速度较慢,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可大大缩短它的增殖周期,快速繁殖优良品种。在短期内繁殖出数以万计的苗木,这些苗木的遗传特性和表型特性与母株完全相同,完全保持了母株的优良特性。月季花组

森林资源论文森林资源评估论文

森林资源论文森林资源评估论文 浅谈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摘要】森林资源管理贯穿于森林的培育、保护、利用的全部过程和各个环节,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行使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休现,在林业发展全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意义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林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林业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国林业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保护和节约森林资源上,保护森林就是保护环境,保护就是为了永续利用和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对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改革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创新森林资源管理机制、完善森林资源管理政策,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因此,进一步加大”严管林”工作力度,全面做好新时期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对深入贯彻落实《决定》精神,保障林业持续快速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1.当前森林资源及其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和供求矛盾突出的现状还远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森林资源的多种需求。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虽然分别位居世界第5位和第7位,但是全国森林覆盖率

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l%,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和1/8左右。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量78.06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8.5%,人工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则只有35立方米。森林平均郁闭度为0.54,其中郁闭度在0.2~0.3的林分面积占林分总面积的20.1%。林木平均生长率为3.98%,每公顷林分平均生长量为3.36立方米,仅为林业发达国家的50%。总之,我们要用占世界3%~4%的森林资源,来满足占世界22%的人口对林业的多种需求,森林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森林资源面临的这种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二是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不顺、模式单一、监管不到位和基础建设落后的状况还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要求。长期以来,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特别是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不顺,森林资源名为国家所有,实为企业自管自用,产权虚置、政企不分、责权不清,国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利用难以实施有效的监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一些具体政策和措施还没有完全突破计划经济 体制的束缚,管理模式单一,分类指导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管严的没有管严,该放活的没有放活;少数地方对保护森林资源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制观念淡薄,监督管理不力,致使乱砍滥伐、超限额采伐、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现象在局部地区仍时有发生;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基础建设薄弱、执法手段落后,一些地方二类调查严重滞后,森林资源家底不清,多数基层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机构

201503学期考查课小论文或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1)

201503学期考查课小论文或大作业题目及要求根据课程考核方式及辅导教师建议,以下40门考查课的期末考试形式为小论文或大作业,具体课程名称如下表。 201503学期考试形式为小论文或大作业的考查课课程 以上课程小论文或大作业要求已于3月20日前在新平台上公布,请各学习中心通知学生按要求完成。具体情况如下: 1、学生登录平台后可在相关课程的“书面作业”里查看小论文 或大作业详细要求;

2、提交的小论文或大作业由所属学习中心组织评阅,小论文或 大作业成绩即为该门课程的期末卷面成绩。 3、考查课期末成绩上报等相关事宜请与考试中心张楠老师联 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二零一五年四月十三日

附件: 201503学期考查课小论文或大作业题目及具体要求如下: 1.3DS MAX应用 题目:任选某件作品,并说明其制作过程与体会 内容:论文题目属于半开放型,同学们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相关素材,结合个人兴趣,确定创作内容,自拟题目,比如室内设计的制作过程与体会、游戏角色的制作过程与体会、影视广告的制作过程与体会等。 论文要求如下: (1)独立完成,禁止大篇幅抄袭,不少于2000字; (2)论文围绕自己创作的作品展开,不能泛泛而谈; (3)论文书写规范、文字通顺、图表清晰; (4)主题明确,交代清楚创作的源头、创作的灵感; (5)运用3ds max进行创作的过程要以截图的形式呈现,并予以简单说明;(6)要包括设计心得体会,比如创作的过程、创作的经验和总结等,强调创新之处; (7)包含参考文献(包括教材,参考书,网上下载的文章等)。 2.财务案例分析 题目:利率市场化 内容:请分析阐述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的影响,字数控制在2000字左右 3.财务报表分析 题目:财务报表分析的思路及方法 内容:结合个人对这门课程学习后的理解,对财务报表分析的思路及方法进行阐述,不少于1000字。 4.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题目:试析依法治政——以我国政治制度中XXX制度改革为例 内容: 1.首先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到的依法治国,理解其中的“依法执政”的涵义。 2.以本课程所学的我国政治制度中的某一个部分(可以是“选举”、“人大”、“行政管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等等)作为例子来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一: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记得刚上完这门课的时候老师就布置了作业,要求我们就论文板块的某个方面去写心得,当时我就问我旁边的同学,你学到了什么?很多人迷茫了,上完了这门课不知道讲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我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点不一样的,虽然说论文课忘了很多,但是还是有一些收获的,起码自己以后在写毕业论文时候,知道要在内容与格式这两大方面抓好,这非常重要。写一篇好的毕业论文的确不容易,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 刚开始的第一节课是张老师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谈及论文写作,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多次强调论文的格式。的确,先不说我们的内容是否新鲜,观点是否创新,建言献策是否有建树,但论文格式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是每个同学都可以做好的。这些基本的格式我们要做好弄好,基本的东西没做好,留给指导老师给你做,这合适吗?虽然说今天面对的是一篇本科论文,但是可能明天也许你就会因为这种不认真的态度而错失很多很好的工作机会。细节决定成败,虽然这是一句话很俗套而且老生常谈,但是十分有理。 其次是老师强调的选题,论文写作的成败,关键还在于选题。课上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给大家讲了选题的问题。老师说我们在选题的时候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尽量选择自己有较强的兴趣、而且平时有所思考、有所积累的比较熟悉的课题,可以保证选题后写作的可行性。而且范围要尽量小一点,要不就会显得没有什么内容,给人很空的感觉。选题要求学生注重平时积累,博览群书,并要长期的思考。另外注重对自己的跨学科知识的培养,以使自己能从更多的角度看问题,视野更开阔。老师还给我们举了好多的例子来说明,我倒是有一些自己的切身体会。选题就是要发现值得做课题研究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有问题意识。确定论文的题目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这项工作必须要放在平时。 记得在某一节课上老师给我们点评了一些师兄师姐的毕业论文,印象中听到老师批评的声音较多,赞许的话有,但是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老师是一个会说真话有要求的人,老师的评价是中肯的。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些师兄师姐的论文,在某些论文里,很多同学都可以看出挺多问题的。论文太难令人信服,文章太苍白了。论文最后是文献,文献资料来源太少,缺少精确。有的甚至来源我们教材,这是不太可取的。【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在此,老师强调论文的参考文献很重要,想写好一篇论文,必须要广泛地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 还有就是关于论文写作的态度问题,当下社会抄袭之风似乎盛行得很。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所谓的“学术抄袭”好像四处都可以寻找到适合它滋生的环境。而我们呢,对这类现象自然是会嗤之以鼻,然而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其实,我们在这课之前也写过论文,自己可以扣心自问,有多少的内容是借鉴了别人的。所以在上课时,老师也反复的强调,当我们自己进行论文写作时,要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可以“犯规”,要靠自己的真本事。 总之,在这门课里可以学到挺多东西的,尤其在上课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学识渊博,

植物组织培养论文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及其应用 刘兆书、王梦瑶、王瑞雄、尹树明、左通通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要:植物组织培养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本文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总结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组织培养技术在育种和脱毒快繁方面的应用,为今后植物组织培养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打下基础。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发展;快繁;脱毒;育种 德国的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提出细胞全能性理论以后,在无数科学家的努力下,植物组织培养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后,该技术日趋完善和成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与深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也越发的广泛。育种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已经形成了一门理论和技术;在工厂化育苗方面,产生巨大的经济及社会价值;同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也促进设施农业、食品、工业、医药业等领域发展,现就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作简单总结。 1、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 1.1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历史 1838-1839年,德国的植物学家T. Schleidon和动物学家T. Schwann提出细胞学说。1902年德国的植物学家Haberlandt提出:高等植物的器官和组织,具有植物细胞全能性。1904年Harming在无机盐和蔗糖溶液中对萝卜和辣根菜的胚进行培养,发现离体胚可以发育成熟,并提前萌发成小苗。1937年White 发现了B族维生素,建立了第一个由已知化合物组成的培养基,该培养基被定名为White培养基。同时法国的Gautherer和Nobecourt也发现了B族维生素的重要性,三个人被誉为植物组织培养学科的奠基人。1952年Morel和Martin通过茎尖分生组织的离体培养,从已受病毒侵染的大丽花中首次获得脱毒植株。1953-1954年Muir利用震荡培养和机械方法获得了万寿菊和烟草的单细胞,实施了看护培养,使单细胞培养获得了成功。1957年Skoog和Miller提出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控制器官形成。1958年英国学者Steward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获得了人工体细胞胚,这一实验证实了Haberlandt的细胞全能性理论。到20世纪60年代组织培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基础理论、实际操作方面不断取得进展,比如在植物体细胞杂交、单倍体育种、种质资源保存、快速育苗、人工种子制造、次生代谢物生产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2植物组织培养发展现状 1.2.1国内的研究发展现状我国的组织培养与国外相比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却比较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掀起了单倍体育种的高潮,在作物育种上取得了一些实用性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用花药或花粉育出的植物已超过22科52属160种。目前我国组培已经进入了生产阶段,实现了花卉、果树、蔬菜等100多个品种的工厂化生产。花卉出口年创汇达800多万美元。 1.2.2国外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发展现状国外的组培发展的比较快,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了兰花产业。80年代后,以商品为目的的组培苗生产量以

保护森林论文

保护森林论文 保护森林资源建设绿色家园 奇台林场苗运忠 青山不老树为本,绿水长流林是源。森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离不开森林,森林更需要人类的保护。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我国本来就不多的森林资源破坏非常严重。火灾、虫灾等也加剧了对森林的破坏。面对森林资源的严重不足,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就日益重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对林业来说,首先是保护好森林资源,第二是科学规划和布局,合理经营和利用好森林资源。加强木材的综合利用和林地的综合利用,延长木材使用寿命。提倡节约消费,加强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下面是我个人对森林资源保护的一点浅见, 如下: 一、保护森林资源,要建立和完善林业机构,加强林业法制宣 传教育 1. 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区管理。要管好林业,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林业机构;二是加强林业法制宣传教育;三是严格森林采伐计划、采伐量、采伐方式;四是严格采伐审批手续;五是重视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防治;六是用征收森林资源补偿金的方法,加强森林保护。这对林区的百姓来说,应该转变过去"靠山吃山"的观念。“靠山吃山”的陈旧观念根深蒂固,祖祖辈辈习惯上山砍树,不习惯搞综合开发和林木深加工,因此乱砍乱伐根本没有羞辱感,更谈不上法律意识。山上的森林不只是“祖先”只传给你的,还要留给子孙后代的。如果现在把树木砍伐光了,山秃了,水土流失就会日益严重,就会发生洪涝灾 害,就会留给我们惨痛的历史甚至生命的代价。

2、以法兴林,切实抓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和统筹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观念,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认真贯彻落实《森林法》、《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林业政策法规,严格执法守法,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坚决制止乱排乱放、滥砍滥伐、毁林开荒和乱占耕地、林地、绿地的现象,切实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社会稳定,不断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造就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熟练、清正廉洁、严格执法的林业执法队伍,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 法必究。 3、要深入村屯、副业点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工作,真正把心思放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落实上,真正从源头上做工作,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发展。只有通过宣传学习法律法规,转变村民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不断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提高村民对森林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认识的重要性,才能从源头上杜绝破坏森林资源的违 法行为,切实做到科学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是要加大对管护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才能适应新时期护林工作的管理建设。只有加大对林场护林站点、护林道路、交通工具、护林监测设备等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解决林场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落后、工作环境差、护林交通工具不足等问题,才能把护林工作 真正做到科学发展,科学保护,才能确保森保工程成效。 5、要大力发展林区后续产业,才能确保林区又好又快发展。林区后续产业开发进度缓慢,产业规模不大,自营经济等年收入只能维 持职工工资及其他日常费用开支。

教学小论文:作业布置浅谈

教学小论文:作业布置浅谈 教学小论文:作业布置浅谈 教学小论文:作业布置浅谈作业的布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课讲得好,作业的布置无非是给学生任意划几个题做一做而已。然而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作业的布置实际上也是一门艺术,布置的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那么所起的反馈作用、巩固新知识的作用也就迥然不同。前不久,我有幸听一位特技教师讲授一篇语文课。在课将要讲完是,教师开始让学生听写学习的`生字、新词,然后师生共同进行订正。评定完毕,恰值下课铃响,这位教师就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同学们,回家后把刚才写错的字、词用心写正确。这里,教师是针对学生各自的知识缺陷,因人而异地予以填补的,其用心良苦令人佩服。于是我想起另外一件事:一天晚上,无事到邻居家串门,邻居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正在“伏案疾书”。我走近探身一看,他正在抄写当天新学的生字新词,说是老师让学生每次必写十五遍:他写字的速度却是快得惊人,刷刷刷,顷刻间便写完一行,令人奇怪的是,每写完一行,他总是从头数一下,如果超过了十五个字,一定要擦去多些的。等到他把字写完,他妈妈让他听写几个生字新词,他去要很费劲的回忆,而且写出来的很多都不正确。当时我想,老师布置这样大的作业与其说是抄写,倒不如说是笔

和纸张的摩擦,完全的一种机械的重复。两位教师同样是布置作业,效果竟然如此不同。究其原因,前一位老师特别注重学生实际,因人而异,精心设计作业,在学生知识的凝固点上加温,于学生思维的淤塞之处进行疏堵,学生不但轻松愉快地改正了错误,而且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可谓两全其美。后者呢,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认为只要量大,一味要求学生死抄硬写。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只好被迫敷衍应付,知识的原委都很少去思考,结果是浪费了时间,学生学得也不轻松,效果欠佳,教学质量也是差强人意。因为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所具备的认知基础、情感准备、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样的内容时,学习速度以及掌握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所需要的帮助都是不同的。既然学生的差异性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也应该是多层次的、有弹性的。教师布置作业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在设计、布置作业时尽可能地做到有梯度、有区分度,对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于学生,于家长,于老师都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龙文教育第一届“龙文杯”教育征文大赛入选作品原标题:《作业布置浅谈》作者:范彩阁

植物组织培养论文 红豆杉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论文 ——红豆杉的组织培养 红豆杉植物组织培养 摘要: 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四川、西藏和东北,是一类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树木,它产生的紫杉醇通过临床试验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抗癌药物。自然状态下,紫杉醇的含量极低,仅占树皮干重的十万分之一,靠自然资源解决这一问题十分困难。同时由于自然状态下红豆杉的生长速度极慢,过量的人工采伐,是野生资源收到了极大的破坏,在一些主要产地已面临灭顶之灾,保护其野生资源和扩大药源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矛盾。用播种育苗和扦插繁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矛盾,但仍然无法满足需求,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利用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的方法来解决资源和药源的矛盾,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红豆杉组织培养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等现代生物技术得到普遍重视和应用,为红豆杉的快繁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在红豆杉的改良上显示了很大的应用潜力。以红豆杉为试材进行组培试验,综述了红豆杉组织培养、快繁的研究技术及进展,并对红豆杉组培的最优条件进行了总结。 一、红豆杉的现状以及价值: 红豆杉是常绿乔木,小枝秋天变成黄绿色或淡红褐色叶条形,雌雄异株,种子扁圆形。种子用来榨油,也可入药。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高30米,干径达1米。叶螺旋状互生,基部扭转为二列,条形略微弯曲,长1~2.5cm,宽2~2.5mm,叶缘微反曲,叶的端缘渐尖,叶背有2条宽黄绿色或灰绿色的气孔带,中脉上密生有细小凸点,叶缘绿带极窄,雌雄异株,雄球花常单生于叶腋,雌球花胚珠单生于花轴上部侧生短轴的顶端,基部有圆盘状的假种皮。种子扁卵圆形,有2棱,种卵圆形,假种皮杯状,红色。因为红豆杉的树皮有抗癌物质——紫杉醇,所以有许多人进入林中来剥树皮,使得红豆杉的数量急剧下降。 价值:红豆杉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提取物——次生代谢衍生物——紫杉醇。“紫杉醇最早是从短叶红豆杉的种皮中分离出来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是治疗转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最好药物之一,同时对肺癌、食道癌也有显著疗效、对肾炎及细小病毒炎症有明显抑制。”①紫杉醇的抗癌机理是:紫杉醇能与微量蛋白结合,并促进其聚合,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效阻止癌细胞的增殖。目前为了减少对野生红豆杉资源的破坏,人们开始计划用红豆杉的枝径叶部分,提取前体化合物10——去乙

保护森林的宣传标语

篇一:xx小学开展森林防火活动情况总结 xx 小学开展森林防火活动情况总结 绿色的森林孕育了人类,人类的祖先从森林中站立起来走向世界。森林是人类生存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护森林,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森林,是振兴经济,造福子孙,有益当代的千秋大业。然而,森林火灾有是森林最凶恶的敌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森林防火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突发性强、危害大的特点。在防火戒严期到来之际,我校开展了森林防火活动,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习《森林防火条例》、《国家森林法》、对森林火灾提出了“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及“护了林防火,人人有责”的口号,宣传森林防火,提高森林防火是每个日的光荣义务。为此,我校特成立了“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全体师生 二、多方位、多渠道对全校师生开展森林防火的教育宣传。 1、上好一节森林防火课。 利用主题班会、周末活动、政治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森林防火知识的教育宣传;另外,每周升降旗时间,值周教师均要强调森林防火安全,周末还特别邀请了法制校长、林业部门的相关人员到学校开展关于森林防火知识的讲座。 2、写一篇森林防火作文。 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森林防火知识教育宣传后,均要求学生至少写一篇以“森林防火”为话题的作文,并且对写得好的作文给予 奖励。 3、出一期森林防火黑板报。 在防火戒严期到来之际,学校森林防火领导小组特别要求各班出一期关于森林防火知识的黑板报。 4、写一幅森林防火标语。 在森林防火期内,学校森林防火领导小组特别组织人员书写了关于森林防火方面的标语,如“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等口号的宣传标语并进行张贴。 5、致一封家长的公开信。

国内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差距

国内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差距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生物工程2009级1班 完成日期:2012-06-05

摘要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农业生物技术中最早实现产业化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领域,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国内外植物组培的发展概况以及技术差距的分析,指出了我国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并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组织培养概况差距展望 Abstract The plant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 is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as the first realized industrialization and get a remark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the field, i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has wide application value. Through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lant tissue an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technology gap analysis, and pointed out the plant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Key words:Tissue culture situation gap looking

森林资源景观论文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字数:字

评价森林的功能 摘要: 著名地理学家黄秉维先生发表了题目为“确切地估计森林的作用”论文,论文的发表,促进了关于森林作用的讨论,也促进了有关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森林是人类诞生的摇篮,也是社会文明的源泉。千百年来,人类大规模地采伐毁坏森林,致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自然和谐失衡。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类对森林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深刻认识到森林的属性不是简单的、而是复杂的,森林的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更需要我们全面认识和揭示森林的多种属性和多重功能。森林的功能:维护生态安全的功能,经济建设与发展功能,自然资源储备与再生功能,休闲和旅游保健功能。 关键字:森林生态社会资源旅游功能

一、维护生态安全的功能 1.防治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大心腹之患。森林具有降低风速、改变风向、减少风蚀强度等重要作用。尤其是灌木树种根系强大,可以固着土壤颗粒,并通过生物作用改良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通过营造防风固沙林,种植恢复林草植被,能从根本上阻止流沙扩散,改良沙质土壤,防止土地沙漠化。 2.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清洁水源。 森林能截留降水、调节径流、削洪抗旱和净化水质等,通过对降雨的截留、吸收和下渗,对降水进行时空再分配,减弱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过滤清洁水源。据测定,林冠所截留的雨水能占到降雨量的15%—40%,5%—10%的雨量可被枯枝落叶层吸收。林地土壤疏松、孔隙多,降雨的50%—80%可以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据不完全测算,我国森林年水源涵养量为3473亿吨,相当于现有水库总量的75%,每年水源涵养价值达2500多亿元。雨水多时,森林可贮水;雨水少时,可慢慢释放水分,犹如一座巨大的天然水库。因此说,森林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之本。 3.气候调节器和空气净化器。 在森林地带,通过森林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中水分的含量,消耗了大量的热能,林区空气相对湿度一般要比无林区高10%—2

课程小论文作业范文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学生论文写作辅导 一、写作目的 1.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和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规范的写作论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造与创新的能力。 二、写作内容和方式 1.由教师根据课程讲授的实际内容,布置相关的内容和写作方式,以“命题作文”的方式写作; 2.按照教师制定的具体内容,开展相关内容的论述,要紧紧围绕着中心题目,开展论述; 3.注意论点要正确、论据要充分、议论要言之有物、语言要生动流畅,字数应在800字以上; 4.本课程每位同学应写作2篇以上小作文,准备1本“作文本”,手写在作文本上,该作文可替代1次课程的平时作业。期末考试时会有1篇小论文写作,请大家注意平时的认真训练。 三、“说明式”论文写作辅导——即对某原理性事物或理论,进行系统说明的论文形式。 这类论文的写作方式通常如下: 1.写作总体思路: 围绕主题,从理论、实践应用、个人心得逐步展开,最后是“总结体会”。 2.写作提纲: A 问题的提出——以简洁流畅的语言,论述中心论点; B 论述理论内容——从若干个方面,论述论文的中心理论内容; C 实际应用——从若干实际应用的方面,论述中心理论的实际应用意义; D 个人体会——从个人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体会,具体论述对该论点的体验; E 结束语——简单的提出总结或结论性的内容。 3.写作格式要求: A题目——根据教师命题,准备好题目 B摘要——简洁地、概括性地说明论文从哪几个方面叙述(或论证)了命题的内容、得到了哪几条结论等,一般不超过100字。 C关键词——总结出论文“主要表达”或论述的基本概念词(中心词),一般是名词,至少3 个以上; D论文正文——论文的正文内容,一般800字以上,符合通常的写作格式。 E参考文献——文章正文中引用的内容,相关的文献和书籍,在正文中以“上标[数字序号]” 的形式出现,在参考文献栏中,以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一一排列出来。 F教师评语——编辑者或教师,根据“内容、论据的编排(内容的广度)、论述的水平(内容的深度)、论文格式的规范性”等方面,对论文的评论和打分。 四、论文写作要求 1.题目:以下题目,可以任选1个,完成1篇课程论文。 (1)谈谈对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认识 (2)谈谈对现代通信工程技术的认识 (3)谈谈对现代通信业务组成的认识 (4)谈谈对现代通信系统的认识 2.写作方式:800字以上,手写在作文本(方格本)上, 3.写作内容:根据上课教师讲的实际内容,从互联网的作用、发展历史、网络结构、软件内容与作用、以及实际的主要应用等方面,谈谈你自己对互联网的认识。 4.写作规则:要自己完成——真实原创,不得抄袭别人的论文,和网上等的资料,只可以自己

科技论文写作期末作业

科技论文写作期末作业 摘要:不知不觉,为期10周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结束了。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是啊,只有通过不断的总结,才能及时将所学知识整合到已经掌握的知识体系里,使其真正成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作者从词汇、语法、专业知识以及在科技论文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四个层面对这10周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以期达到有所收获的目标。 1.论文写作方面的收获 1.1概述 在这10周里,教员系统并详细的对科技论文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及其作用进行了讲解和分析。现将收获总结如下。 1.1.1 写科技论文的步骤 1)Choose a topic。选定题目; 2)Gather information。搜集信息; 3)make an outline. 列提纲; 4)Write the paper. 开始写论文。 1.1.2 题目的作用 1)Generalizing the text; 总结全文; 2)Attract the reader; 吸引读者; 3)Facilitating the retrieval; 使文章容易被检索。 注意事项: 科技论文的题目应该符合ABC原则;A is Accuracy, B is Brevity, C is Clarity. 也即准确,简洁,清楚。 在科技论文写作时,论文的题目可以:以目的为主,以对象为主,以方法为主,以结果为主,以论点为主。 为了表示强调,论文的题目可以全部大写;或者首字母大写。但是对于单词长度小于3-4字母的单词,则应小写。 1.1.3 摘要的作用 摘要是作者用简练的语言将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因此在读科技论文时,应该先读摘要来确定文章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这样会避免浪费时间。 摘要的结构:一般摘要有三大部分,topic sentence,supporting sentence,conclusion sentence. Topic sentence的作用是挑明文章的主题,作者往往在这个句子中讲明在此文中作

浅谈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论文

浅谈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 目前,生物技术正在世界突飞猛进地发展,而且在医学、农业、食品工业、能源工业、环境保护各个领域显示出极大的生产潜力。作为生物技术有力手段的组织培养,也日益受到重视,组织培养在农林作物的脱毒快繁、突变诱发、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方面都可以发挥作用。 当前人类正面临淡水资源短缺的困难,同时土地沙荒化、盐渍化也对人类造成威胁。我国是属于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除积极进行节用水,在农业上选育耐旱作物品种以及提高农作物的抗旱性之外,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快速繁殖固沙植物,筛选抗旱和抗盐的细胞突变体,以至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抗旱基因引入到禾谷类作物中,最终将会对干旱、半干旱及滩涂地区的开发利用产生极大影响。可喜的是,目前科学家们已做出积极努力,在渗透调节基因工程方面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 总之,生物技术的应用将对我国农林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本节所讲的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希望能引起读者广泛的兴趣,以便为不久的将来应用生物技术在解决我国旱区的实际问题上,能有所启迪。 一、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细胞分化与器官建 (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是每个植物的本细胞或性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因此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细胞都可发育成一个

与母体一样的植株。这个概念虽然在本世纪初已经提出,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在实践上并没做到,经过几十年来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细胞的全能性不但在理论上完全被证实,而且为组织培养在实践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植物细胞要表现出全能性,须经过几个步骤: 成熟细胞→分生细胞→胚状体→完整植株。 成熟细胞→愈伤组织→出根出芽→完整植株。 脱分化也就是已经分化定型的细胞,经过诱导成为重新恢复了分裂能力(也就是成为分生状态)细胞的过程。 不但植物体细胞可以表现全能性,花粉在培养条件下也可能进行脱分化,通过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植物细胞为什么表现出全能性呢?就要从动物与植物细胞的区别说起。不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其代谢的分子基础基本是一样的,从微生物到人,遗传的信息是一致的。但动物与植物细胞区别还是很大的这差别主要地在于: 第一,自养与异养的差别。高等绿色植物是自养的,对营养的要求较简单,因此培养基的成分大部分为无机物和少量简单有机物。而高等动物是需要多种复杂营养的异养生物,它们从复杂的来源中吸收、消化和同化其营养,并通过血液将养分输送到全身细胞和器官。 第二,外界环境的差别。动物细胞直接所处的内部环境,以上对浓缩的形式来满足其营养要求。植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大,它中收养分是以稀释的状态。植物细胞束缚在纤维素壁内,内部液泡保持相当稳

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yuan lin sheng tai 摘要: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机体的总称,不仅反映出森林具有经济利用价值,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森林的生态功能及社会功能。森林资源具有蓄水保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功能。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一方面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其作为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森林资源;价值;功能;发展;作用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号:10.14025/https://www.360docs.net/doc/813317252.html,ki.jlny.2017.12.050 胡爽 (黑山县森林资源保护局,辽宁黑山121400) 1森林资源的概念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生存、生活及社会发 展的需要,首先认识到的是森林提供木材的实用价值,并且认为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是大自然的恩赐,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盲目的砍伐利用森林,导致森林资源日益减少,这时人们才认识到森林资源的价值。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由于森林资源的减少,导致生存环境恶化,因此,人类社会应深刻认识并重视森林的生态功能,社会服务功能等价值。林业承担着优化环境与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把森林称作森林资源,不仅反映出森林具有经济利用价值,而且更强调森林具有生态功能及社会功能的特征。 2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木材,支援我国各行各业的经济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在建国初期,当时国民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在这种经济形势下,林业的贡献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森林的经济价值,除了提供木材的经济价值之外,还包括经济林、竹林、野生食用、药用植物资源以及树木的根、叶、果、皮及其附生物可利用资源等所形成的林产品的经济价值。 3森林资源的公益功能 3.1森林资源蓄水保土功能 我国森林覆盖率较低,大部分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也都分布在山区。因此森林植被资源,对于山区的水土保持、防洪减灾及维护山区生态平衡起着主导作用。在森林植被丰富的山地,郁郁葱葱的森林,具有良好的乔、灌、草明显的立体森林结构以及丰富的地被层植物和枯枝落叶。良好的立体森林结构使森林具有蓄水保土的功能。 森林具有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的保土功能。由于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滥砍乱伐及毁林开荒等破坏森林植被的结果,使森林资源面积大幅度地减少,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削弱了森林的水分涵养、保持水土的功能。保护森林资源可以有效缓解洪水灾情的程度和损失。3.2森林资源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森林在全球性二氧化碳平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全球绿色植物每年吸收二氧化碳2850亿吨,其中森林吸收1180亿吨,占42%,热带森林的不断破坏,使大气层每年增加二氧化碳170亿吨,这个数字与燃烧化石燃料所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数量相同。对此,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3.3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景观绚丽多彩,特别是占国土面积25%的南方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在人为破坏少或经营保护较好的地方,还保存着发育良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雨林等顶级植物群落。据统计,我国热带、亚热带山地丘陵地区,著名的活化石水杉和闻名世界的大熊猫都生育在这里,还有银杉、台湾杉,以及金丝猴、白唇鹿等珍稀动植物。 据此可以看出,森林作为生物资源的物种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护森林资源以及充分发挥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3.4森林资源环境的服务功能 森林资源的环境服务,就是利用森林现有的环境、地形、气候、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为人们的健康、教育休闲、疗养等提供服务。 森林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优美的区域景观、奇特的山峰异石、清澈的流水、山涧瀑布,令人心旷神怡。优美和谐的大自然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休闲疗养、陶冶情操、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探索地理、历史奥秘及旅游的胜地,为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福利提供了物质资源。林内空气清新、气氛宁静、色彩调和,树木还能分泌出大量的杀菌物质,使林中有害细菌大量减少。另外,有些树木还可以分泌出一些特种气体物质,有利于一些疾病康复。 当今,随着世界工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地球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恶化,人类面临着保护生存环境的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服务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4森林在环境保护与发展中的作用 由于森林具有蓄水保土、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控制水分循环、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及提供木材利用等功能,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与人类生活及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古往今来,森林与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具有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 不仅如此,人类还把森林面积作为比较各国陆地资源的一个重要参数,把森林覆盖率作为衡量各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重要比值,把人均林木蓄积量作为衡量各国人均拥有林木资源的重要尺度。 通过以上对森林三大效益及森林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的阐述,可以看出森林在环境保护与发展中的作用。作者简介:胡爽,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资源保护。 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