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基础》理论大纲

《服装设计基础》理论大纲
《服装设计基础》理论大纲

《服装设计基础》理论课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中文课程名称:服装设计基础

英文课程名称: Principles of Fashion Design

总学时:60学时(理论课学时:36 ,实践课学时:24)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服装工艺与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该课程是服装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通过从服装设计基础只是着手,使学生从美学的角度认识、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最后让学生达到能独立构思,运用款式图、效果图形式设计不同性别、年龄,不同造型、款式类别,并具有一定流行时尚,能为市场与消费者所接受的各类服装。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服装设计的基础理论、原理和设计方法,能独立构思,运用款式图、效果图形式设计各种不同性别、年龄、款式的服装。

2、进一步深入掌握服装色彩的构成与配色规律、服装色彩的理论知识;能合理地进行服饰色彩的设计与应用。

3、进一步掌握服装面料与款式的造型、配套设计,以及图案在款式造型中的设计应用。

4、掌握系列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要点与表现方法;理解时装演变、风格与流行。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概论

基本内容:

(1)设计概念简介

(2)服装的基本概念

(3)服装的分类

(4)服装设计相关条件

基本要求:

(1)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了解怎么样着手学习服装设计

重点难点:服装设计的特点和分类、学习服装设计的方法

第二章服装设计过程与表现

基本内容:

(1)服装设计过程

(2)服装设计的表现方法

基本要求:

(1)了解服装设计完整的设计过程

(2)掌握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表现方式

重点难点:应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进行对服装款式的设计

第三章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

基本内容:

(1)服装设计的美学角度

(2)服装设计中的形式美原理

(3)设计的视觉中心

基本要求:

(1)可以从不同审美角度对服装进行分析

(2)掌握服装造型形式美规律与法则

重点难点:服装设计的形式美原理

作业:局部或组合利用形式美原理进行服装设计练习,要求以人体着装效果图表现

第四章服装设计造型元素的应用

基本内容:

(1)点、线、面、体的关系

(2)点、线、面、体在服装中的造型风格

(3)点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

(4)线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

(5)面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

(6)体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

(7)造型元素的应用方式

基本要求:

(1)了解点、线、面、体的概念

(2)掌握点、线、面、体在服装造型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重点难点:点、线、面、体在服装设计中的相互穿插和综合运用

作业:(1)如何理解四大造型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结合形式美原理,运用点、线、面、体的单一造型要素各设计一组服装款式。

(3)运用点、线、面、体多种造型要素的结合方式进行服装款式设计练习。要求同时使用的造型元素不少于三种。

第五章服装设计构思途径

基本内容:

(1)设计灵感

(2)设计思维

(3)设计角度

(4)服装设计方法

基本要求:

(1)了解设计灵感的来源,设计思维与设计角度的联系与区别

(2)掌握服装设计方法

重点难点:服装设计方法的运用

第六章服装廓形设计和部件设计

基本内容:

(1)服装廓形设计

(2)服装部件设计

基本要求:

(1)掌握服装廓形的基本概念

(2)掌握服装廓形几种基本型,并能较好的运用到设计中

(3)掌握衣领、衣袖以及衣袋的设计

重点难点:服装廓形的设计方法以及规律

衣领与衣袖的设计规律

作业:(1)运用H型、A型、O型、T型和X型五大造型各设计六套服装款式(2)衣领设计和衣袖设计以标准平面款式图或完整人体着装效果图的形式表现30款

第七章服装色彩设计

基本内容:

(1)服装色彩的特性

(2)服装常用色

(3)服装色彩的常见组合方式

(4)影响服装色彩的常见因素

基本要求:

(1)掌握色彩基础知识,了解色彩的个性。懂得分析流行色彩以及初步了解服装色彩的搭配技巧

重点难点:色彩系列设计

第八章服装面料设计

基本内容:

(1)服装设计师掌握面料的基本技能

(2)常用服装面料

(3)服装面料的造型风格

(4)常用面料设计方法

(5)服装面料的发展趋势

基本要求:

(1)掌握常用服装面料,以及服装面料对服装造型风格的影响

重点难点:常用服装面料的种类与应用

第九章服装商品构成要素

基本内容:

(1)服装商品分类依据

(2)典型服装产品品类

(3)服装的号型

(4)服装商品的标识

基本要求:

(1)了解常用的服装产品品类

(2)掌握号型的表示方法,了解服装商品的标识

重点难点:常用服装品类设计

第十章系列服装设计

基本内容:

(1)系列服装设计的形式

(2)系列服装设计的过程

(3)系列服装搭配

基本要求:

(1)了解系列设计的基本步骤

(2)从造型、色彩以及材料三方面对某服装款式进行系列演变

(3)掌握以恰当的效果图形式表现服装设计系列

重点难点:造型、色彩以及材料三方面对某服装款式进行系列演变

作业:设计一个系列的适用服装,系列形式不限。(要求:秋冬季节的服装并符合流行趋势;消费群体为25-35岁女性;设计套数不低于5套;目标品牌和风格确定。)

第十一章常用服装设计风格

基本内容:

(1)服装设计风格的表现要素

(2)常用服装设计风格

(3)设计师与设计风格的关系

基本要求:

(1)掌握服装设计风格的表现要素分别对服装风格的影响

(2)掌握常用服装设计风格

重点难点:服装风格的表现要素与服装风格的协调

第十二章服装装饰设计

基本内容:

(1)一般装饰法

(2)传统装饰法

基本要求:

(1)掌握服装的不同装饰手法对于服装的款式、结构和工艺的设计的影响。

重点难点:装饰手法创造出风格各异的视觉效果

第十三章服装图案设计

基本内容:

(1)服装图案设计原则

(2)服装图案设计的取材

(3)服装图案设计的分类

(4)服装图案设计的常用工艺

(5)服装图案设计的应用

基本要求:

(1)掌握服装图案的设计原则与服装整体风格的协调

(2)了解服装图案设计的取材、分类、常用工艺及构成形式

重点难点:服装图案设计的应用

作业:最新图案设计元素的摘抄

第十四章服装流行元素分析应用

基本内容:

(1)服装流行的特征

(2)服装流行资讯的获取途径

(3)服装流行的主题概念

(4)服装流行元素

(5)服装流行元素的应用

基本要求:

(1)掌握服装流行的特征

(2)掌握如何把握服装流行趋势

重点难点:把握服装流行元素趋势

五、选用教材:

《服装设计基础》崔玉梅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2011年8月第2次印刷)

六、主要参考书目:

《服装设计》庄立新胡蕾著中国纺织出版社

七、考核方式: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平时表现及练习作业占30%,造型设计占20%,服装局部造型设计占20%,色彩以及服装系列设计30%。

执笔人:

审核人:

编写日期: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导论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战国至秦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确立了辨证诊治的纲领;《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东汉——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和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病、症、证的概念(懂得区分)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相互排斥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消长平衡: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正气——指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及适应环境与抗病、康复能力。可分:阳气、阴气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可分为阳邪、阴邪。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胜(盛)——指阴或阳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①阳偏胜(阳盛):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烦躁,面红目赤 阳胜则阴病——兼津伤:咽干口渴,尿少便结 ②阴偏胜(阴盛):阴胜则寒——实寒证:恶寒肢冷,舌淡脉紧 阴盛则阳病——兼阳虚:神疲踡卧,尿清便溏 (2)阴阳偏衰(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虚者补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参考学时:60 实验学时:18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后续课:现代DSP技术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为在校本、专科学生。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及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典型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工程计算方法和实验技能等。了解通信技术当前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背景,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打好基础。 3.教学内容和要求 通信系统是通信、电子信息及相关专使学生学习和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它运用了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专业数学知识,以及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方法,进一步为学生在确知信号的谱分析、随机信号(随机过程)和噪声的统计分析方面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分析方法和噪声性能。掌握模拟信号数字化技术的基础理论。重点分析数字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误码特性、差错控制编码。并从最佳接收观点提出统计通信理论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当前通信系统建模和优化的思维方法。 本课程配有通信原理实验,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对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部分如:脉冲幅度调制PAM、脉冲编码调制PCM、增量调制△M等;有数字信号的调制部分如:二相PSK(DPSK)、FSK等。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在于模拟信号的编码、数字信号的传输及差错控制部分。其中基带传输部分介绍的无码间串扰系统及频带传输部分介绍的最佳接收是难点。 5.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程需要运用先修的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专业数学知识,信号与系统分析方法,又涉及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各个领域,本课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因此教学上采用课内和课外教学相结合。课内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学生自学部分内容的形式,课外教学则

服装设计基础入门

服装设计基础入门 服装设计基础入门 下面将会介绍服装设计基础入门知识,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的话就快快收藏起来吧。 核心提示:服装设计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是艺术构思与艺术表达的统一体。设计师一般先有一个构思和设想,然后收集资料, 确定设计方案。其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服装整体风格、主题、造型、色彩、面料、服饰品的配套设计等。 服装设计的创作过程 (一)服装设计创作的一般过程 服装设计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是艺术构思与艺术表达的统一体。设计师一般先有一个构思和设想,然后收集资料,确定设计方案。其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服装整体风格、主题、造型、色彩、面料、服饰品的配套设计等。同时对内结构设计、尺寸确定以及具体 的裁剪缝制和加工工艺等等也要进行周密严谨的考虑,以确保最终 完成的作品能够充分体现最初的设计意图。 服装设计的构思是一种十分活跃的思维活动,构思通常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酝酿而逐渐形成,也可能由某一方面的触发激起灵感 而突然产生。自然界的花草虫鱼、高山流水、历史古迹、文艺领域 的绘画雕塑,舞蹈音乐以及民族风情等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可给设 计者以无穷的灵感来源。新的材质不断涌现,不断丰富着设计师的 表现风格。大千世界为服装设计构思提供了无限宽广的素材,设计 师可以从过去、现在到将来的各个方面挖掘题材。在构思过程中设 计者可通过勾勒服装草图借以表达思维过程,通过修改补充,在考 虑较成熟后,再绘制出详细的服装设计图。 (二)服装设计的表达方式---服装设计图的绘制

绘制服装效果图是表达设计构思的重要手段,因此服装设计者需要有良好的美术基础,通过各种绘画手法来体现人体的着装效果。 服装效果图被看作是衡量服装设计师创作能力、设计水平和艺术修 养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多地引起设计者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服装设计中的绘画形成有两种:一类是服装画,属于商业性绘画,用于广告宣传,强调绘画技巧,突出整体的艺术气氛与视觉效果。 另一类是服装效果图用于表达服装艺术构思和工艺构思的效果与要求。服装效果图强调设计的新意,注重服装的着装具体形态以及细 节描写,便于在制作中准确把握,以保证成衣在艺术和工艺上都能 完美地体现设计意图。 服装设计图的内容包括服装效果图、平面结构图以及相关的文 字说明三个方面。 1.服装效果图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服装效果图一般采用写实的方法准确表现人体着装效果。一般采用8头身的体形比例,以取得优美 的形态感。设计的新意要点要在图中进行强调以吸引人的注目,细 节部分要仔细刻画。服装效果图的模特采用的姿态以最利于体现设 计构思和穿着效果的角度和动态为标准。要注意掌握好人体的重心,维持整体平衡。服装效果图可用水粉、水彩、素描等多种绘画方式 加以表达,要善于灵活利用不同画种、不同绘画工具的特殊表现力,表现变化多样、质感丰富的服装面料和服饰效果。服装效果图整体 上要求人物造型轮廓清晰、动态优美、用笔简炼、色彩明朗、绘画 技巧娴熟流畅,能充分体现设计意图,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力。 2.平面结构图一幅完美的时装画除了给人以美的享受外,最终还是要通过裁剪、缝制成成衣。服装画的特殊性在于表达款式造型设 计的同时,要明确提示整体及各个关键部位结构线、装饰线裁剪与 工艺制作要点。平面结构图即画出服装的平面形态,包括具体的各 部位详细比例,服装内结构设计或特别的装饰,一些服饰品的设计 也可通过平面图加以刻画。平面结构图应准确工整,各部位比例形 态要符合服装的尺寸规格,一般以单色线勾勒,线条流畅整洁,以 利于服装结构的表达。平面图还应包括服装所选面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金元 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原理,使学生不仅能够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学到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主要内容 包括:操作系统的概论;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原理; 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进程调度和控制、进程互斥和同步等;操作系统的各 种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一般原理。其次 在实验环节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方向课,也可以面向计算机类的其它专业。其任务是讲授操作系统的原理,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级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同时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操作系统内部获知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操作系统几大管理模块的分工和管理思想,学习设计系统软件的思想方法,通过实验环节掌握操作系统实例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 三、面向专业: 软件工程、计算机类 四、先修课程: 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以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等为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掌握先修课程的知识,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结构等课程的知识融入到本课程之中。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2学时) 第一节:操作系统的地位及作用 操作系统的地位(A);操作系统的作用(A)。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功能 单道系统与多道系统(B);操作系统的功能(A)。 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B)。 第二章:作业管理(2学时) 第一节:作业的组织 作业与作业步(B);作业的分类(B);作业的状态(B);作业控制块(B)。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 程序级接口(A);作业控制级接口(A)。 第三节:作业调度 作业调度程序的功能(B);作业调度策略(B);作业调度算法(B)。 第四节:作业控制 脱机控制方式(A);联机控制方式(A)。 第三章:文件管理(8学时) 第一节:文件与文件系统(1学时) 文件(B);文件的种类(B);文件系统及其功能(A)。 第二节:文件的组织结构(1学时) 文件的逻辑结构(A);文件的物理结构(A)。 第三节:文件目录结构(1学时) 文件说明(B);文件目录的结构(A);当前目录和目录文件(B)。 第四节:文件存取与操作(1学时) 文件的存取方法(A);文件存储设备(C);活动文件(B);文件操作(A)。 第五节: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2学时) 空闲块表(A);空闲区表(A);空闲块链(A);位示图(A)。 第六节:文件的共享和保护(2学时)

服装设计基础知识

服装设计基础知识 服装设计基础知识 (2) 2007-03-21 22:48 服装设计基础知识 (2) 五、服装设计的三大要素以及服装的整体美概念 造型、色彩、材质是服装设计的三大要素。 (一)型与服装设计 服装的造型可分为外造型和内造型,其外造型主要是指服装的轮廓剪影,内造型指服装内部的款式,包括结构线、省道、领型、袋型等等。 服装的外型是设计的主体,内造型设计要符合整体外观的风格特征,内外造型应相辅相承。要避免抛开外型风格一味追求内造型的精雕细刻,因为这将会起到喧宾夺主、支离破碎的反面效果。 1(服装的外造型设计服装设计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外型轮廓能给人们深刻的印象,在服装整体设计中造型设计属于首要的地位。服装的外轮廓剪影可归纳成A、H、X、Y四个基本型。在基本型基础上稍作变化修饰又可产生出多种的变化造型来,以A型为基础能变化出帐篷线、喇叭线等造型,对H、Y、X型进行修饰也能产生更富情趣的轮廓型。 轮廓线的变化是流行款式演变的鲜明特点,例如20世纪50年代流行的帐篷形,60年代的酒杯形,70年代的倒三角形,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长方形以及近年来流行的宽肩、低腰、圆润的倒三角形等等,见图1,9。设计师应对型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预测出或引导未来的流行趋势。纵然服装的外造型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人体的基本形态,决定外形线变化的主要部分是肩、腰和底边。例如腰部是服装造型中举足轻重的部位,其中腰部的松紧度和腰线的高低,是影响造型的主要因素。腰部从宽松到束紧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服装造型从H型向X型

的改变,H型自由简洁而X型纤细、窈窕。腰节线高度的不同变化可形成高腰式、中腰式、低腰式等服装,腰线的高低变化可直接改变服装的分割比例关系,表达出迥异的着装情趣。 2( 服装的内造型设计服装的内造型设计主要包括:结构线、领型、袖型和零部件的设计。服装的结构线具有塑造服装外型,适合人体体型和方便加工的特点,在服装结构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服装结构设计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即是结构线的设计。 服装的结构线即是指体现在服装各个拼接部位,构成服装整体形态的线,主要包括省道线、褶裥和剪辑线及装饰线等。结构线不论繁简都可归纳为直线、弧线和曲线三种。由于人体是由起伏不平的曲面组成的立体,因而要在平面的面料上表现出立体的效果,必须收去多余的部分,除了利用面料的可塑性对其进行湿热定型外,一般主要是通过省道与裥的设置来实现这一目的。省是缝合固定的,根据所设的不同的位置,分为胸省、腰省、肩省、后背省、臀位省等等。其中胸省是女式服装中最为关键而重要的因素。胸省根据款式的变化具有不同的形式,主要可用原型倾倒和剪开折叠两种方法将胸省进行转移,见图1,10。例如利用剪开折叠法先从收省的地方朝胸省剪开,以胸省点为圆点,在折叠腋下省的同时,省道就转移切开线的位置,完成了胸省的转移。 裥是在静态时收扰,而在人体运动时张开,比省更富于变化和动感,裥的设计主要以装饰为主,一般有褶裥、细绉褶和自然褶三类。 剪辑线的作用是从造型美出发,把衣服分割成几个部分,然后缝制成衣,以求适体美观。剪辑线可分为六种基本形式:垂直分割、水平分割、斜线分割、弧线分割、弧线的变化分割和非对称分割。服装结构设计中根据不同的款式风格和体态特征,巧妙地运用省道褶裥和剪辑线,充分考虑内外结构线的统一与协调,才能使服装造型更为丰富多姿。

服装设计基础知识

服装设计基础知识 服装设计属于工艺美术范畴,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设计(Design)意指计划、构思、设立方案,也含有意象、作图、造型之意,而服装设计的定义就是解决人们穿着生活体系中诸问题的富有创造性的计划及创作行为。它是一门涉及领域极广的边缘学科,和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美学、心理学、生理学以及人体工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密切相关。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服装设计具有一般实用艺术的共性,但在内容与形式以及表达手段上又具有自身的特性。 一、服装设计的特性 (一)服装设计与人体的关系 服装是以人体为基础进行造形的,通常被人们称为是"人的第二层皮肤"。服装设计要依赖人体穿着和展示才能得到完成,同时设计还要受到人体结构的限制,因此服装设计的起点应该是人,终点仍然是人,人是服装设计紧紧围绕的核心。 服装设计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应密切结合人体的型态特征,利用外型设计和内在结构的设计强调

人体优美造型,扬长避短,充分体现人体美,展示服装与人体完美结合的整体魅力。 纵然服装款式千变万化,然而最终还要受到人体的局限。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的体态骨骼不尽相同,服装在人体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中的形态也有所区别,因此只有深切地观察、分析、了解人体的结构以及人体在运动中的特征,才能利用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使服装艺术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服装设计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社会政治的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这个时期内人们的着装心理与方式,往往能够形成一个时代的着装特征。发达的经济和开放的政治使人们着意于服饰的精美华丽与多样化的风格。在我国古代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曾在政治与经济上一度达到鼎盛状态,那一时期女性的服饰材质考究,装饰繁多,造型开放,体现出雍容华贵的着装风格。 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和购买能力,使服装的需求市场日益扩大,从而促使了服装设计推陈出新,新鲜的设计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服装市场的需求也促进了生产水平与科技水平的发展,工业利用艺术创造的成果成为传播文化的渠道,新型服装材料的开发以及制作工艺的发展,大大增强了服装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最新服装设计基础试卷

服装设计基础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一般人身体的正常比例为()头高。 A.5-6个 B.7-8个 C.9-10个 D.10个或10个以上 2.描绘人体时一定要注意人体的平衡,即()的把握。 A.前中心 B.前中心线 C.重心 D.重心线 3.儿童的五官偏下,眉毛在头长的()处,眼睛在眉至鼻底的()处。 A.1/2 ;1/2 B1/2;1/3 C.1/3;1/2 D.1/3;1/3 4.结构素描的方式,或者说理解方式,( )年代引入我国,而直到()年代才真正开始深入学院素描的教学体系中。 A.20世纪90;90 B.20世纪70;90 C.20世纪80;90 D.20世纪80;80 5.线可分为()折线和曲线。 A.水平线 B.垂直线 C.斜线 D.直线 6.()一般为4:1或6:1等。 A.无规则比例 B.渐变比例 C.黄金比例 D.不规则比例 7.可夸大肩部造型,并使衣、裙下摆内收,使外形向上、向两侧伸展,形成上宽下窄的效果称为()。 A.X型 B.Y型 C.H型 D.A型 8.()是变化最多的服装零部件。 A.袖子 B.口袋 C.门襟 D.领子 9.领面和驳头有时相连,有时不相连。相连时没有接缝的驳领称为() A.平驳领 B.戗驳领 C.圆驳领 D,青果领 10.( )具有透气、挺爽、凉快的性能,且比较牢固,但抗皱性差。表面有毛糙的肌理,具有古朴、粗狂的外观风格。 A.麻织物 B.毛织物 C.棉织物 D.化纤织物

11.后衣片装饰——后衣片的图案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作为这件上衣其他纹样的主导。和前衣片一样,也可运用适合纹样和单独纹样的组织形式。下摆处则用()的组织形式。 A.单独纹样 B.连续纹样 C.具象纹样 D.适合纹样 12.前衣片装饰——前衣片是上衣图案装饰的重点部位。其图案纹样的造型对这件上衣其他部分的纹样造型起着主导作用,一般运用()的组织形式。 A.连续和单独纹样 B.具象和适合纹样 C.适合和单独纹样 D.适合和连续纹样 13.对比、跳跃、活泼() A.邻近色 B.同种色 C.主色调 D.不同色彩相配 14.明度的渐变色相配——() A.稳重、低沉 B.自然、协调 C.清新、优雅 D.丰富、节奏感 15.下列不属于垂直线的特性的是() A.修长 B.广阔 C.挺拔 D.权威 二、是非选择题:A为正确B为错误(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服装是指上衣和下装的总和,是一个合称。() 2.素描不是要如实表现每个局部,而是要认识和表现对象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87612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和复习题 (七版教材) 绪论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观点 4.整体观念的概念 5.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结构、生理、病理、诊治等方面说明) 6.试从生理、病理两方面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7.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生万物的机理 3.气的两种存在形式 4.气机与气化的概念及其联系 5.气的中介作用的意义 6.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阴阳的基本概念 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9.阴阳对立制约与消长、平衡的关系 10.阴阳互根互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11.阴阳交感的机理和意义 12.阴阳消长的涵义和形式 13.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条件和形式 14.阴阳自和的涵义和意义 15.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划分(二分法与三分法) 16.阴阳偏胜、偏衰和互损的病理变化及其理论基础 17.怎样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和互损 18.五行的基本概念 19.五行的特性 20.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21.五行相生的概念、次序和母子关系 22.五行相克的概念、次序和所胜、所不胜关系 23.五行制化的概念和规律 24.五行相乘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5.五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6.母子相及的涵义 27.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28.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9.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30.中和思维和类比思维方法

第二章藏象 1.藏象的基本概念 2.藏象学说的形成 3.藏象学说的特点 4.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5.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6.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正常循行的基本条件 7.心藏神的概念,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由 8.心的生理特性 9.心在液为汗的机理 10.肺主呼吸与主一身之气的涵义和关系 11.肺主行水或为水之上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12.肺朝百脉、主治节的涵义 13.肺为华盖和娇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14.肺气宣发与肃降的概念和体现 15.肺合皮毛的机理和意义 16.脾主运化的涵义和内容 17.脾为后天之本的原理和意义 18.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 19.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意义 20.脾气主升的主要体现 21.脾喜燥恶湿的临床意义 22.肝主疏泄的概念及其体现 23.肝主藏血的涵义及其生理意义 24.肝为刚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25.肾藏精的涵义 26.肾精与肾气的关系及其生理作用,肾为先天之本 27.肾阴、肾阳的来源和功能 28.肾为五脏阴阳之本的涵义 29.肾主水的概念和机理 30.肾主纳气的概念和机理 31.肾主蛰守位的生理意义 32.肾主骨生髓通脑 33.七冲门的部位及作用 34.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 35.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的道理 36.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37.胃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8.小肠的部位和生理功能,“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机理 39.大肠的主要功能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脏腑功能 40.三焦的六腑和部位概念 41.六腑三焦及部位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42.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 43.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44.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与此有关的诸因素

据库系统原理理论教学大纲

《数据库系统原理》理论教学大纲 (2001年制订,2004年修订) 课程编号: 英文名:The Fundamentals of Database System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前置课: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 后置课:数据库开发技术、数据挖掘 学分:4学分 课时:64课时(其中理论48课时,实验16课时) 主讲教师:程国达等 选定教材:施伯乐等.数据库系统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课程概述: 计算机系统原理可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或选修课。数据库系统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30多年来,数据库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已形成为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大批实用系统,现成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应用已经深入到工农业生产、商业、金融、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等各个方面。特别是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据库的建设规模和使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数据库系统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数据库数据库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和关系运算理论、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数据库系统实现技术等。另外,还简单地介绍了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主要原理及使用。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原理,为今后参与数据库系统的实际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便能够在工作中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在课堂上,主要是进行理论讲解,然后通过每章的思考题去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避免抽象、烦琐的理论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名词解释 1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的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2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思维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3整体观念:是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4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相关临床资料以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证,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5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6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种异常感觉与医者所感知的各种异常表现。 7证: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8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9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10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源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11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 12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13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4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5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有广义、狭义和一般意义的精三个层次。 16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17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18气化: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9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0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 21人体之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22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3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五个脏的合称。 24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5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3版)》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 课程名称(英文):Operating System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信息安全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 学时:56学时,其中讲课:48学时,上机:8学时,实验:0学时 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信息系统基础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技术,了解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及实现方法,并运用操作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现有的操作系统。使学生在操作系统应用领域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系统研究和软件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内容、学时及基本要求

三、说明 1.本大纲意在掌握了操作系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加强对现代操作系统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介绍,以使课程适应社会的需要。本课程课内实验8学时,并另开设操作系统课程设计1周。 2.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内容按熟练掌握、掌握、理解、了解几个层次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本专业的其他学科知识的衔接与配合。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本大纲的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 4.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该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吸收新知识、新观念,尤其要密切注意操作系统发展的新动向。 5.教学方法: 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应以讲授法为主,案例教学、研究讨论教学为辅。 6.考核方式:期末采取闭卷考试方式,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7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20%、实验成绩占总评成绩10%。 7.上机学时分配:本实验Linux环境下进行,皆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操作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概要

《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控制理论基础/ Foundation of Control Systems 课程代码:050102 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26上机/实验学时:6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子技术基础,英语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模具CAD/CAM(本科) 开课院系:材料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 教材:《Foundation of Control System》.自编教材.2003. 主要参考书: 1. 李友善.《自动控制理论》国防工业出版社.1980. 2. 董景新、赵长德.《控制工程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双语(中、英)教学课程。 自动控制理论是实现高效率、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现代化材料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控制理论基础》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及模具CAD/CAM的必修课之一,它是一门实现材料成型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必学课程。 《控制理论基础》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了解材料加工自动控制分析和设计的方法,为从事材料加工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和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1)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建立自动控制系统数学模型;(2)时域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3)频域分析控制系统的特性。(4)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Concept of control systems 1-2 Classification of control systems 1-3 Types of control systems 1-4 Requirement to control systems Chapter 2 Mathematical Foundation 2-1 Complex variable and its function 2-2 Laplace Transform 2-3 Inverse Laplace Transform Chapter 3 Mathematical Model of Control Systems 3-1 Modeling steps 3-2 Time-domain mathematical models of systems---Differential equations 3-3 Frequency-domain mathematical models of systems ---Transfer Function 3-4 Block models and Simplification of block diagrams Chapter 4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Control Systems 4-1 Standard input signals 4-2 Response of first-order systems

服装设计基础教案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备课教案 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 班级:2013级(秋)服装 学科:服装设计基础 周课时: 2课时 教师:何晓梅 2013年至2014年第一学期教学内容:开学第一课 教学目的: 1.了解服装专业课程设置安排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课程安排、成果展示 教学难点:无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准备:PPT 课型:理论教学时间:1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请问同学们,为什么要选择服装专业呢?

二、新课 (一)课程与时间安排 时间:2年在校1年在企业时间 课程:设计制图工艺立裁实训 1.设计:设计基础(色彩、款式图、图案、毕业) 素描(基础) 2.结构:女装为主(裙子、裤子、衬衣、西装、外套) 3.立体裁剪:(基础、礼服、毕业设计) 4.实训:电脑(CAD、款式图设计) 专业实训(流水线做衣服) (二)历年学生作品欣赏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对本专业的大概情况作了一个了解,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课能给自己高中三年做一个规划,希望你们能长江前浪推后浪,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三、作业安排 无 四、教学后记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很活跃。 教学内容:服装设计入门 教学目的: 1.了解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2.了解课程内容和结构 3.掌握服装的概念及功能 4.了解服装品牌 教学重点:课程内容和结构 教学难点:无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准备:PPT 课型:理论教学时间:3+1课时(第2—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请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服装设计吗?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吗? 相信自己能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吗? 二、新课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性质:《服装设计基础》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主要 包括服装设计入门、服装款式图设计、服装色彩和服饰图案和系列 服装设计五部分构成。 目的:培养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要求:学生勤动脑、勤动手。 (二)课程内容和结构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包含两个个主要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