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自考考试大纲

计算机网络原理自考考试大纲
计算机网络原理自考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与设置目的

《计算机网络原理》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的一门交叉科学,在信息社会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化是计算机进入到第四个时代的重要标志,《计算机网络原理》已成为计算机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它是进行网络设计和开发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涉及数据通信、网络理论、各类网络标准协议及众多相关技术,为便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本课程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局域网技术、因特网技术、实用网络技术及网络安全等内容做了比系统全面的介绍。

本课程在内容安排上以基础性和实用性为重点,不仅包括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还介绍了目前比较成熟的网络实用新技术,对网络发展前沿的内容也有所涉及。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一系列标准和协议,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新技术,为开展和从事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如下几点:

1.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和未

来发展趋势、网络功能、网络分类、网络应用,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组成等知识。

2.理解计算机网络协议与分层的体系结构的知识,理解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的

机制,理解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协议、基本工作原理。了解OSI 和TCP/IP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理解数据通信的有关概念,了解各类传输介质的性能和应用场合,理解和掌握信道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数据编码原理、调制解调器、ADSL、多路复用技术、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了解物理层的功能和协议。

4.理解和掌握数据链路层成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理解链路层的基本协议的功能,掌握典型的数据链路层协议——HDLC和因特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PPP。

5.深入理解网络层的功能、为传输层提供的服务、虚电路子网和数据报子网的概念,理解路由选择算法、拥塞的概念和拥塞预防策略,理解Internet的IP、ARP、RARP和IPv6协议,了解ICMP和IGMP协议、理解Internet使用的路由协议,理解网络互联基本原理,掌握互联设备、互联协议,理解网桥和路由器的概念与功能、适用范围和工作原理。

6.理解传输层提供给高层的服务、服务质量和传输服务原语,理解Internet上的传输协议(TCP,UDP),理解和掌握寻址、建立连接、释放连接、流量控制和缓冲策略。

7.理解和掌握运用层的域名系统、电子邮件协议、文件传输协议、万维网的原理等。

8.理解局域网的参考模型与协议标准,掌握几种典型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即CSMA/CD 、Token King的工作原理和协议标准,掌握以太网(包括交换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网以及万兆网)以及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了解移动AdHoc

网络的基本概念、特点、结构、

路由协议和应用,了解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的区别点。了解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9.了解分组交换技术(X.25和帧中继)、异步传输模式(ATM)、第三层交换技术、虚

拟局域网技术、VPN、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等实用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三)课程教学方式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本课程的助学和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

际,应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在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同时,注意与有关专业的课程内容互相渗透和配合。应当尽可能采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倡采用案例教学和案例考核方法,注重启发式、引导式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计算机网络原理》这门课程的特点及原理、方法,并能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计算机网络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科学,它综合运用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形成了自身比较完整的体系。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课程之前,应很好地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接口与通信、计算机操作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知识。对于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相关课程为操作系统概论。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本章知识点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发展阶段。

(2)三大网络:计算机网、电信业务网、广播电视网络。

(3)网络发展趋势:宽带网络、全光网络、多媒体网络、移动网络、下一代网络。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计算机网络的两大组成部分。

(3)网络的功能:硬/软件共享、信息交换。

(4)计算机网络的典型应用。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拓扑类型分类:总线形、环形、星形、树形、网形、混合形。

(2)按网络交换方式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

(3)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

(4)按网络传输技术分类:广播方式、点对点方式。

4.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

(1)国际标准化组织。

(2)其它标准化机构。

(3)Internet的组织机构。

(二)考核要求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识记: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发展阶段,计算机网络、电信业务网及广播电视网络三大网络的基本知识,宽带网络、全光网络、多媒体网络、移动网络以及下一代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识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硬/软件共享、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的典型应用。(2)领会:计算机网络的含义,计算机网络的两大组成部分。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识记:按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形、环形、星形、树形、网形、混合形,各种网络拓结构的特征;按网络交换方式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按网络传输技术分类:广播方式、点对点方式。(3)领会:星形、总线形、环形拓扑结构的特征、性能指标和优、缺点。

4.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

识记: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标准制定机构:ISO、ITU、IETF。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两大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拓扑结构分类,

覆盖范围分类,交换方式分类。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各种拓扑结构的网络的特征。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本章知识点

1.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定义和发展。

(2)计算机网络分层体系结构及分层原理。

(3)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的概念,网络通信协议三要素。

2.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OSI/RM对等实体的通信。

(2)OSI/RM各层的功能。

(3)面向理解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3.TCP/IP

参考模型

(1)TCP/IP的体系结构

(2)TCP/IP各层的功能

4.OSI/RM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1)两者相似之处:基于协议栈的概念,分层体系结构。

(2)两者不同之处:层的数目不同,面向连接的和无连接的通信。

(二)考核要求

1.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

领会:

网络分层体系结构的概念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协议的概念,

网络通信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时序关系。

2.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领会:OSI参考模型及每层的功能。OSI/RM对等实体的通信。

3.TCP/IP参考模型

领会:TCP/IP参考模型及每层的功能,TCP/IP协议簇内容。

4.OSI/RM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1)识记:两者相似之处:基于协议栈的概念,分层体系结构;两者不同之处:层的数不同,面向连接的和无连接的服务机制。

(2)领会:面向连接的和无连接的服务机制。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网络分层体系结构的概念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协议及三要素;OSI和TCP/IP参考模型;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服务机制。

难点:网络分层体系结构的概念;协议及三要素;OSI/RM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第三章

物理层

(一)本章知识点

1.物理层接口与协议

(1)物理层的定义和功能,DTE、DCE的定义。

(2)常用的25芯、9芯连接器标准。

2.传输介质

(1)双绞线。

(2)同轴电缆: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

(3)光纤: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4)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和激光,卫星通信。

(5)传输介质的选择。

3.数据通信技术

(1)数据和信号的定义,模拟数据或数字数据用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表示的概念,MODEM 和CODEC作用,放大器和中继器的作用,数据通信的定义。

(2)数据传输速率及其单位bps、信号调制速率及其单位波特的定义,数据传输速率与信号调制速率的关系。

(3)误码率的定义。

(4)计算信道容量的两个经典公式:奈奎斯特公式和香农公式,带宽、信号状态数和信噪比的含义。

(5)并行和串行通信方式,串行通信的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方式。

(6)频分多路复用技术、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和波分多路复用技术的实现条件及工作原理,T1载波和E1

载波的帧结构。

(7)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的工作原理和特征。

4.数据编码

(1)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调幅、调频和调相三种基本调制方式及各种正交振幅调制(QAM)得到工作原理。

(2)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归零码和不归零码、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的特点,位同步法的工作原理,曼彻斯特码的编码原理,群同步(起一止式同步法)的工作原理。

(3)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采样定律及采样、量化、编码三过程。

(4)

ADSL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5.数据交换技术

(1)电路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报文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3)分组交换技术(虚电路分组交换和数据报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4)各种数据交换技术的性能比较。

(5)高速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二)考核要求

1.物理层接口与协议

(1)识记:物理层的定义和功能,DTE、DCE的定义,常用的25芯、9芯连接器标准,数据、控制、定时及接地四类接口信号线,规程特性。

(2)领会:

非平衡方式、采用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及平衡方式三种电气连接方式,EIA RS-232C接口标准,EIA RS-499及ES-422与ES-423接口标准。

2.传输介质

(1)识记: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和激光,卫星通信。

(2)领会: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线,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

3.数据通信技术

(1)识记:

数据和信号的定义,放大器和中继器的作用,数据通信的定义,误码率的定义。

(2)领会:模拟数据或数字数据用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表示的概念,

MODEM和CODEC作用,带宽、信号状态数和信噪比的含义,并行和串行通信方式,串行通信的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方式。频分多路复用技术、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好波分多路复用技术的实现条件及工作原理,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的工作原理和特征。

(3)简单应用:数据传输速率及其单位bps、信号调制速率及其单位波特的定义,数据传输速率与信号调制速率的关系。(4)综合应用:计算信道容量的两个经典公式:奈奎斯特公式和香农公式。

4.数据编码

(1)识记:调幅、调频和调相的工作原理,归零码和不归零码、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2)领会: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各种正交振幅调制(QAM)的工作原理和性能,ADSL工作原理、性能和特点,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位同步法的工作原理,群同步(起--止式同步法)的工作原理,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3)简单应用:曼彻斯特码的编码原理,采样定律及采样、量化、编码三过程及量化级与编码位数的关系,T1载波和E1载波的帧结构。

5.数据交换技术

(1)识记:高速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领会:电路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报文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组交换技术(虚电路分组交换和数据报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各种数据交换技术的性能。(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物理层的功能,物理层提供的四种特性;传输介质;数据传输速率与信号调制速率的关系;误码率的定义;奈奎斯特公式和香农公式,信噪比;并行和串行通信方式,串行通信的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方式;频分多路复用技术、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和波分多路复用技术;数据编码;交换技术。

难点:奈奎斯特公式和香农公式,信噪比;多路复用技术;数据编码技术

第四章

数据链路层

(一)本章知识点

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1)帧同步功能:字符填充法、比特填充法、违法编码法和字节计数法。

(2)差错控制功能:反馈重发、超时计时器以及帧编号的原理。

(3)流量控制功能:停止等待方案、滑动窗口机制。

(4)链路管理功能。

2.差错控制

(1)随机热噪声引起的随机错和冲击噪声引起的突发错。

(2)奇偶校验码(包括水平垂直奇偶校验码)的算法、检错能力和编码效率。

(3)循环冗余码的算法、检错能力和编码效率,生成多项式、模2除的概念和应用,冗余位的求算。

3.基本数据链路协议

(1)停等协议。

(2)顺序接收管道协议。

(3)选择重传协议。

4.链路控制规程

(1)面向字符的同步控制协议

BSC:10个传输控制字符、两类报文格式。

(2)面向比特的同步控制协议HDLC:帧格式、三种帧类型。

5.因特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1)SLIP协议。

(2)PPP协议。

(二)考核要求

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1)识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帧同步功能、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链路管理功能。(2)领会:

帧同步功能:字符填充法、比特填充法、违法编码法和字节计数法;差错控制:

反馈重发、超时计时器以及帧编号的原理;流量控制:停止等待方案、滑动窗口机制。2.差错控制

(1)识记:随机热噪声引起的随机错和冲击噪声引起的突发错。

(2)简单应用:奇偶校验码(包括水平垂直奇偶校验码)的算法、检错能力和编码效率,循环冗余码的算法、检错能力和编码效率,生成多项式、模2除的概念和应用,冗余位的求算。

3.基本数据链路协议

简单应用:停等协议,顺序接收管道协议,选择重传协议。

4.链路控制规程

(1)简单应用:面向字符的同步控制协议BSC:10个传输控制字符、两类报文格式。(2)简单应用:面向比特的同步控制协议

HDLC:帧格式、三种帧类型。

5.因特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1)识记:SLIP协议。

(2)领会:PPP协议。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差错控制;链路控制规程;因特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难点:帧同步;滑动窗口机制;CRC;HDLC;SLIP;PPP。

第五章

网络层

(一)本章知识点

1.通信子网的操作方式和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1)网络层的功能。

(2)通信子网的两种操作方式: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操作所提供的两种服务。

(3)虚电路子网和数据报子网的比较。

2.路由选择

(1)最优化原则的定义。

(2)静态路由选择策略:最短路由选择算法,泛射路由选择算法。

(3)动态路由选择策略: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和RIP路由信息协议,链路状态路由算法和OSPF

开放的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4)移动主机的路由选择。

(5)广播路由选择。

(6)多播路由选择。

3.拥塞控制

(1)拥塞现象发生的原因,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差异。拥塞控制的必要性。

(2)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

(3)拥塞控制方法:虚电路子网中的拥塞控制,数据报子网中的拥塞控制,负载丢弃,抖动控制。

4.服务质量

(1)集成服务和区分服务。

(2)标签交换和MPLS的概念。

5.网络互连

(1)网络互连的基本原理,网桥技术。

(2)RIP和OSPF。

(3)网桥、路由器和网关等网络互连设备。

6.因特网的互连层协议

(1)IP协议。

(2)ARP协议与RARP协议。

(3)ICMP协议。

(4)IGMP协议。

(5)IPv6。

(二)考核要求

1.通信子网的操作方式和网络层提供的服

(1)领会:网络层的功能。

(2)领会:通信子网的两种操作方式: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操作所提供的两种服务,两种子网的比较。

2.路由选择

(1)识记:最优化原则的定义。

(2)领会:静态路由选择策略:泛射路由选择算法。动态路由选择策略: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移动主机的路由选择。广播路由选择。多播路由选择。

(3)简单应用:最短路由选择算法,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3.拥塞控制

(1)识记:拥塞现象的原因,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差异。拥塞控制的必要性。

(2)领会: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拥塞控制方法。

4.服务质量

识记:集成服务和区分服务,标签交换和MPLS的概念。

5.网络互连

(1)识记:网络互连的基本原理,网桥技术。

(2)领会:RIP和OSPF,网桥、路由器和网关等网际互连所使用的中继设备及其对应的OSI层次,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3)综合应用:网络互连的概念,网络互连模型,网络互连设备。

6.因特网的互连层协议

(1)识记:ICMP协议,IGMP协议。

(2)领会:IP协议,ARP协议与RARP协议,IPv6。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网络层功能;通信子网的操作方式和网络层提供的服务;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网络互连;因特网的互联层协议。

难点:虚电路和数据报;静态路由选择;动态路由选择;拥塞控制;IP数据报;ICMP;IGMP 。

第六章

传输层

(一)本章知识点

1.

传输层的功能

(1)传输层的功能和作用。

(2)两种传输服务。

2.传输协议

(1)传输连接建立的方法。

(2)传输层的服务。

3.传输控制协议

(1)报文格式,TCP的段结构,常用TCP协议所使用的端口号。

(2)TCP连接管理。

(3)TCP滑动窗口控制。

(4)TCP重传策略。

(5)TCP拥塞控制。

4.用户数据报协议

(1)报文格式,UDP的段结构,常用UDP协议所使用的端口号。

(2)UDP协议的应用。

(二)考核要求

1.传输层的功能

识记:传输层的功能和作用。

2.传输协议

(1)识记:传输连接建立的方法。

(2)领会:传输协议的要素。传输层的服务

(3)简单应用:寻址和端口,建立和释放连接。

3.传输控制协议

(1)识记:

TCP的滑动窗口控制、重传策略和拥塞控制。

(2)领会:协议的内容和功能,报文格式。连接管理机制。

4.用户数据报协议

领会:协议的内容和功能,报文格式。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传输层功能;传输层协议;

难点:TCP;UDP。

第七章应用层

(一)本章知识点

1.应用层的概念

应用层的地位和作用。

2.域名系统

(1)IP地址与域名。

(2)域名解析原理。

3.电子邮件

(1)电子邮件的格式。

(2)电子邮件的协议:SMTP、POP3、IMAP。

4.万维网

(1)WWW的工作原理。

(2)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3)同一资源定位器URL。

5.其它服务

(1)文件传输协议FTP。

(2)远程登录Telnet。

(3)电子公告板系统BBS。

(二)考核要求

1.应用层的概念

识记:应用层的地位和作用。

2.域名系统

(1)识记:域名系统。

(2)领会:IP地址与域名,域名解析原理。

3.电子邮件

(1)识记:电子邮件的格式。

(2)领会:电子邮件的协议:SMTP、POP3、IMPAP的特点。

4.万维网

(1)识记:

HTML,浏览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和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2)领会:WWW的工作原理。

5.其他服务

(1)识记:远程登录Telnet,电子公告板系统BBS。

(2)领会:文件传输协议FTP。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应用层功能;域名系统;电子邮件;万维网;

难点:IP地址;域名解析;SMTP;IMAP;

第八章局域网技术

(一)本章知识点

1.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1)信道访问权的分配:静态分配、动态分配。

(2)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争用协议、无冲突协议、有限争用协议。

(3)纯ALOHA系统、分时ALOHA系统。

(4)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及非坚持、1-坚持、P-坚持退避算法,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

突检测CSMA/CD,二进制倒数协议。

(5)介质访问控制(CSMA/CD),传播延时和传输延时的关系,冲突检测时间和最短帧长的计算。

2.IEEE 802标准与局域网

(1)局域网的参考模型

(2)IEEE 802标准。

(3)IEEE 802.2: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4)IEEE 802.3:IEEE 802.3协议、帧格式、MAC功能以及物理层规范。

(5)IEEE 802.4:令牌总线。

(6)IEEE 802.5:令牌环,令牌环工作原理、环结构以及操作过程,以及操作过程,以比特度量的环长的计算,令牌环的特点,令牌环MAC帧格式。

(7)IEEE 802.3、IEEE 802.4和IEEE 802.5的比较。

(8)IEEE 802.6:分布队列双总线。

3.

高速局域网

(1)FDDI环网,FDDI工作原理、性能、编码、时钟偏移、帧格式,FDDI组成。

(2)以太网标准、帧格式、物理层规范,快速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物理层规范,交换型以太网技术特点,千兆位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物理层规范,万兆位以太网特性。

4.无线局域网技术

(1)无线局域网的特点、技术要求。

(2)无线局域网的硬件设备。

(3)无线局域网的连接方案。

(4)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协议,蓝牙技术,IrDA和HomeRF技术,IEEE 802.16协议。

(5)无线应用协议WAP。

5.移动Ad Hoc网络

(1)移动Ad Hoc网络的特点和应用。

(2)移动Ad Hoc网络的结构和路由协议。

(3)移动Ad Hoc网络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的比较。

6.局域网操作系统

(1)局域网操作系统的演变过程。

(2)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3)典型局域网操作系统简介。

(二)考核要求

1.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1)识记:信道访问权的分配:静态分配,动态分配。

(2)领会: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争用协议,无冲突协议,有限争用协议。

(3)领会:介质访问控制(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及非坚持、1-坚持、P-坚持退避算法,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及二进制倒计数协议,传

播延时和传输延时的关系。

(4)简单应用:CSMA及非坚持、1-坚持、P-坚持退避算法;冲突检测时间和最短帧长的计算。

2.IEEE 802

标准与局域网

(1)识记:IEEE 802标准系列。

(2)领会:局域网的参考模型。

(3)领会:IEEE 802.2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4)领会:IEEE 802.3:协议、帧格式、MAC功能以及物理层规范。

(5)识记:IEEE 802.4令牌总线。

(6)识记:IEEE 802.5:令牌环,令牌环工作原理、环结构以及操作过程,以比特度量的环长的计算,令牌环的特点。

(7)领会:以比特度量的环长的计算。

(8)领会:IEEE 802.3、IEEE 802.4和IEEE 802.5的比较,IEEE 802.6:分布队列双总线。(9)综合应用:CSMA/CD,以太网,快速、高速局域网,网桥与局域网互联,交换机和交换式局域网。

3.高速局域网

(1)识记: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性能、编码、时钟偏移。

(2)识记:FDDI工作原理、帧格式,FDDI组成。

(3)识记:以太网、100Nbps、1Gbps、10Gbps以太网的体系结构。

(4)领会:以太网、100Nbps、1Gbps、10Gbps以太网的物理层规范,MAC方法。

4.无线局域网技术

(1)识记:无线局域网的特点、技术要求、硬件组成。

(2)领会:无线局域网的连接方案以及标准,无线应用协议WAP。

(3)领会: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协议系列,蓝牙技术,IrDA和HomeRF技术,IEEE 802.16协议。

5.移动Ad Hoc网络

(1)识记:移动Ad Hoc网络的特点和应用。

(2)识记:移动Ad Hoc网络的结构和路由协议。

(3)识记:移动Ad Hoc网络与其它移动通信系统的比较。

6.局域网操作系统

识记:局域网操作系统的演变过程,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典型局域网操作系统简介。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介质访问控制协议;IEEE 802标准;FDDI;WLAN

难点:争用协议,无冲突协议,有限争用协议;CSMA/CD;令牌环;令牌总线;WAP。

第九章

实用网络技术

(一)本章知识点

1.分组交换技术

(1)X.25协议:协议层次、分组格式、分组类型。

(2)帧中继(Frame Relay)的基本原理、帧格式、应用和发展。

2.异步传输模式(ATM)

(1)ATM交换、定义及功能。

(2)ATM的特征及信元交换技术。

(3)ATM的层次结构、ATM子层和ATM适配层。

(4)ATM的工作方式:异步时分复用。

3.第三层交换技术

(1)第三层交换技术的引入。

(2)局域网第三层交换技术。

(3)广域网第三层交换技术。

4.虚拟局域网技术

(1)虚拟局域网的概念。

(2)建立虚拟局域网的交换技术:端口交换、帧交换、信元交换。

(3)划分虚拟局域网的方法。

5.虚拟专用网VPN

(1)VPN的概念。

(2)VPN的特点。

(3)VPN的安全技术。

(4)VPN的应用。

6.计算机网络安全

(1)网络管理管理五大基本功能及主要协议。

(2)网络安全概念,网络攻击的几种形式,网络安全机制,加密解密,数字签名。(二)考核要求

1.分组交换技术

(1)识记:帧中继工作原理及应用。

(2)领会:帧中继帧格式。

2.异步传输模式

识记:定义、工作方法、功能。ATM特征,基于Cell的分组交换技术,信元格式、适配层功能。

3.第三层交换技术

(1)识记:第三层交换技术的引入。

(2)领会:局域网第三层交换技术,广域网第三层交换技术。

4.虚拟局域网技术

(1)识记:虚拟局域网的概念。

(2)领会:建立虚拟局域网的交换技术:端口交换、帧交换、信元交换,划分虚拟局域网的方法。

5.虚拟专用网

VPN 识记:VPN的特点,VPN安全技术。

6.计算机网络安全

(1)识记:网络管理的五大基本功能及主要协议,网络安全的概念。

(2)领会:常规加密解密方法,认证和数字签名。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组交换技术;异步传输模式;虚拟局域网;VPN。

难点:X.25协议;帧中继;ATM;VLAN的交换技术和划分方法;VPN。

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4741)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局域网LAN一般采用的传输方式为 A.“高速”方式B.“无线传输”方式 C.“广播”方式D.“存储-转发”方式 2.首次使用分组交换方式的网络是 A.ARPANET B.SNA网C.无线局域网D.DNA网 3.采用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中不包括 A.树形B.总线形C.环形D.网状形 4.下列关于星形拓扑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B.通常采用分布式通信控制策略 C.控制简单且方便服务D.中央节点负担较重,形成瓶颈 5.因特网的标准都具有的一个编号是 A.ITU编号B.EIA编号C.RFC编号D.ISO编号 6.OSl参考模型包括的三级抽象中不含有 A.实现描述B.体系结构C.服务定义D.协议规范 7.将协议数据单元称为“分组”的是 A.应用层B.传输层C.网络层D.物理层 8.下列关于无连接通信服务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分组要携带目的节点地址B.数据分组可能丢失 C.传输过程中不需建立连接D.收发数据顺序不变 9.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一般来说IP提供 A.应用层服务B.网络层服务C.传输层服务D.物理层服务 10.若采用HDLC规程发送的数据为1100,则接收的实际数据应为 A.10 B.110 C 11 11.局域网IEEE802标准中采用的帧同步方法是 A.字节计数法B.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C.违法编码法D.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 1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47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称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里程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 ) A.A TM 网 B.DEC 网 C.ARPA 网 D.SNA 网 2.下列关于TCP/IP 协议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开放的协议标准、免费使用、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B.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于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中 C.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D.灵活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网络设备在网中具有灵活的地址 3.采用同步TDM 时,为了区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发送端采取的措施是( ) A.在数据中加上数据源标识 B.在数据中加上时间标识 C.各数据源使用固定时间片 D.各数据源使用随机时间片 4.规定了信号的电平、脉宽、允许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最大传输距离的物理层特性是( ) A.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 D.规程特性 5.曼彻斯特编码采用的同步方法是( ) A.外同步 B.自同步 C.群同步 D.字符同步 6.正确的循环冗余校验码的检错能力描述是( ) A.可检测出所有三比特的错 B.可检测出所有偶数位错 C.可检测出所有奇数位错 D.可检测出所有大于、等于校验位长度的突发错 7.在HDLC 操作方式中,传输过程只能由主站启动的是( ) A.正常响应方式 B.异步响应方式

历年《管理学原理》自考真题和答案

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管理学的发展史上,对于管理中人性问题的关注开始于() A.霍桑实验 B.泰勒的科学管理 C.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D.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2.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是() A.供应商 B.顾客 C.竞争者 D.经销商 3.下列因素中,不属于 ...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是() A.人口 B.营销组合 C.人均国民收入 D.产业政策 4.一家公司在2007年年初的工作会议上提出,力争在本年度实现利润2亿元。如果从计划工作的表现形式看,此计划是() A.战略 B.宗旨 C.使命 D.目标 5.某电脑生产厂商针对女性顾客开发了一款色彩鲜艳、体积小的笔记本电脑。这种战略在理论上被称为() A.差别化战略 B.市场细分战略 C.市场渗透战略 D.集中化战略 6.企业以过去的统计资料为基础推算未来市场需求,以昨天为依据估算今后,以已知预计未知的工作是() A.计划 B.策划 C.预算 D.预测 7.有家工厂最近进行车间布局的重新规划,根据工艺流程和现有厂房的条件共有10种方案可供选择,厂长办公会上提出要选择一种最经济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车间布局的安排问题属于()A.非肯定型决策 B.肯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纯计划问题,与决策无关 8.石墨与钻石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两者的性质有天壤之别。同样地,组织中分工协作体系的构建不同,其效率也不同,这种作用效果可以用下列哪个选项解释?() A.组织战略 B.组织结构 C.组织变革 D.组织文化 9.某贸易进出口公司设有:市场开发部、人力资源部、公关部、质检部、财务部等,该公司部门设置的依据是() A.区域划分部门 B.职能划分部门 C.顾客划分部门 D.生产工艺划分部门 10.以下几种做法中,哪一种最能说明该组织所采取的是较为分权的做法?() A.采取了多种有利于提高员工个人能力的做法 B.努力使上层领导集中精力于高层管理 C.更多、较为重要的决定可由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做出 D.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上级领导的工作负担 11.对企业来说,组织变革是() A.应该避免的 B.可以避免的 C.无法避免的 D.引起混乱的根源 12.从组织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可以带来“外来优势”是指被聘干部() A.没有历史包袱 B.能为组织带来新的观念 C.可以迅速开展工作 D.具有广告效应 13.采用职务轮换法培训管理人员的好处不包括 ...下列哪一项?() A.使受训者了解企业各部门的业务内容和所需技能,并熟悉各部门的人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917教育学原理考试大纲

917教育学原理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教育学原理》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17) 学院名称(盖章):教育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2010年10 月20 日

《教育学原理》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17) 一、考核要求 教育学原理考试是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科目,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考核评价目标 教育学原理考试要求考生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正确理解教育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能够运用教育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分析、判断和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三、考核内容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第二节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历史演进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 二、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教育学的价值 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教育学对教育政策调整的价值;教育学对教育改革的价值。 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教育的概念 “教育“定义的类型;教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我国关于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 第三节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 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人口状况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功能

4月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真题试卷

2019年4月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真题 试卷 2019年4月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真题试卷 课程代码:0214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出现的标志是 A.美国ARPANET的建成 B.英国ARPANET的建成 C.德国ARPANET的建成 D.日本ARPANET的建成

2.计算机网络具有分布式处理功能,可以提高网络的 A.成本 B.可靠性 C.运行时间 D.资源数量 3.计算机中的数据包括 A.数字、文字和图像 B.数字、文字和运算器 C.文档、程序和U盘 D.视频、图像和多媒体设备 4.计算机网络协议的要素包括 A.语法、语义和编码 B.语法和语义 C.语法、语义和时序关系 D.语法、方向和时序关系 5.IPv6中将IP地址设置为 A.16位 B.32位 C.64位 D.128位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1.计算机A与B建立TCP连接,A端有1024字节应用层数据需要发送给B端。现在A端的TCP报文段“序号”字段的值为3A47087C(十六进制数),如果B端已正确接收了这1024字节的数据,那么要向A端发送的TCP报文段中需在哪个字 段上用什么值表示?在数据传输过程中,A端突然掉电后迅速重启动,B端却以为TCP连接仍存在,这种情况一般称为什么问题?此时,B端向A端发出携带数据的TCP报文段,A端使用TCP 报头中的哪个字段通知B端该连接已经不复存在? 32.某学校的校园网,使用内网专用的IP地址段172.16.0.0/20此地址中,网络前缀有多少位?主机号有多少位?如果该学校规划的每个子网规模相同,容纳90台计算机,那么该校园网最多可以有多少个子网?子网的掩码是什么?每个子网中最多可以容纳多少台计算机? 33.根据工作原理不同,防火墙技术主要分为四类,除了NAT,另外三类技术是什么?NAT的中文意思是什么?NAT的具体功能是什么?防火墙产品中的NAT技术对网络的防护作用是什么?

自考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及答案【最新】

自考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管理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05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l分,共l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某汽车公司生产车间工作小组的主管人员是 A.基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D.综合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2.科学管理理论认为必须通过工时和动作研究制定出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这是下列哪个原理的内容? A.标准化原理 B.职能管理原理 C.工作定额原理

D.例外原理 3.“成为最优秀的商用计算机和商用计算机服务器的供应商”,该表述体现的企业 A.企业精神 B.企业使命 C.企业道德 D.企业制度 4.管理道德规范必然随着管理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内容和形式,这体现了管理道德的 A.普遍性 B.特殊性 C.变动性

D.社会教化性 5.提出决策“满意标准”的学者是 A.泰勒 B.韦伯 C.西蒙 D.马斯洛 6.在下列计划的表现形式中,哪一种是针对反复出现的业务而制定的? A.目标 B.程序 C.规划

D.预算 天华公司计划在明年一年内实现销售收入170万元,利润率达到3.5%,这种计划类型属于 A.短期计划 B.中期计划 C.长期计划 D.战略计划 8.宏达机械公司是一家以机床制造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企业,目前,公司设有设计部、工艺部、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人事部等部门。该公司部门划分采取的是 A.职能部门 B.产品部门 C.区域部门

教育学原理考试提纲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教育由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中介系统构成。 2.教育目的: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质量和规格的人。它包含人才价值部分和人才素质两部分。 3.教育异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教育本身失去了它在本义上作为人培养下一代使之更好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手段而反过来操纵了下一代人,使人的发展成为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人失去了其本来面目,被教育所操纵,教育把人异化了。它包含教育被(人)异化及(人被)教育异化两个部分。 4.教育全球化:教育全球化的本质,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以不同形式不断扩大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并且不断增加不同教育体系的共同因素以形成一个联系更加紧密的全球教育体系的过程。它包括教育资源全球化和教育要素全球化。 5.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长期德育实践而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是特定的理论指导、活动的结构与程序、实施原则、操作要领等诸因素统一结合构成的德育活动形式。 6.隐性德育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等,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方式呈现的、对学生的品德发展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德育课程。它具有影响的间接性、内隐性;范围的广泛性;发生作用的无意识性的特点。 7.教育无目的论: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无目的,“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杜威把教育目的分为两类,一类是教育过程以内的目的,一类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杜威反对为了某种外在的目的,强迫教育和学生服从这一目的,违背了他所理解的教育的基本精神。 8.教学: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其中,教师教的行为应该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又反过来作为教师调节自身教的行为的依据。教学指由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即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

2010年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模拟试卷(八)及答案

2010年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模拟试卷(八)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路由选择算法要考虑的技术因素的是【】 A.选择最短路由还是最佳路由 B.通信子网是采用虚电路还是数据报的操作方式 C.是否采用差错控制 D.采用分布式路由算法还是采用集中式路由算法 答案:C 解析:(P98)路由选择的核心是路由算法,设计路由算法时要考虑诸多技术要素。首先,考虑是选择最短路由还是选择最佳路由;其次,要考虑通信子网是采用虚电路还是数据报的操作方式;其三,是采用分布式路由算法,还是采用集中式路由算法;其四,要考虑关于网络拓扑、流量和延迟等网络信息的来源;最后,确定是采用静态路由选择策略还是动态路由选择策略。 2.下列接入方式不属于宽带网络接入方式的是【】 A.双绞线接入 B.铜线接入 C.光纤接入 D.无线接入 答案:A 解析:(P6)宽带网络的接入网技术可根据所适用的传输介质的不同分为光纤接入、铜线接入、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接入和无线接入等多种类型。 3.无线传输介质按照频率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A.无线电波、红外线、微波、可见光 B.无线电波、微波、可见光、红外线 C.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 D.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微波 答案:C 解析:(P38) 4.对于哪种应用而言,老的分组比新的分组更有价值【】 A.流媒体应用 B.文件传输 C.远程登录 D.视频点播 答案:B

解析:(P113)到底应该丢弃哪些分组,这取决于所运行的应用的类型。对于文件传输而言,老的分组比新的分组更有价值,相反,对于流媒体而言,一个新的分组比老的分组更加重要。因此前一种策略(即旧的分组比新的分组更好)通常称为葡萄酒策略,而后一种策略(即新的分组比旧的分组更好)通常称为牛奶策略。 5.下列不能作为X.25分组头的前三个字节的标识是【】 A.通用格式标识 B.流量控制标识 C.逻辑信道标识 D.分组类型标识 答案:B 解析:(P212)每个分组均由分组头和数据信息两部分组成,分组头用于网络控制,主要包括DTE- DCE的局部控制信息,其长度随分组类型不同有所不同,但至少要包含前三个字节作为通用格式标识、逻辑信道标识和分组类型标识。 6.下列划分VLAN的方法中,当一台机器移动到网络中另外一个地方时需要对网络地址重新配 置的是【】 A.按交换端口号 B.按MAC地址 C.按帧结构 D.按第三层协议 答案:A 解析:(P227)(1)按交换端口号划分VLAN。通常将交换设备端口进行分组来划分VLAN。仅靠端口号来分组定义VLAN将无法实现同一个物理分段同时参与到多个VLAN中,而且当一个网络节点从一个端口移至另一个端口时,网管人员将不得不对VLAN成员进行重新分配;(2)按MAC地址划分VLAN。由网管人员指定属于同一个VLAN的各网络节点的MAC地址。由于MAC地址是固化在网卡中的,故移至网络中另外一个地方时他将仍保持其原先的VLAN成员身份而无须网管人员对之重新配置。(3)按第三层协议划分VLAN。基于第三层协议的VLAN划分决定VLAN成员身份时主要是考虑协议类型(支持多协议的情况下)或网络层地址(如TCP/IP网络的子网地址)。用户可以自由的移动他们的机器而无须对网络地址进行重新配置。 7.下列对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如何将数据组合成帧 B.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C.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传输,包括处理传输差错、调节发送速率使之与接收匹配 D.在两个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建立、维持和释放管理 答案:B 解析:(P71)数据链路层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它们主要有: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 ,在数据链路层中将这种数据块称为帧(Frame),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如何调节发送速率以使之与接收方相匹配;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管理。

自考《管理学原理》练习题1-6章(含答案)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说明:(P*)表示答案在《管理学原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主编:李晓光)课本的第*页 一、单项选择题 1、(P3)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的学者是() A、赫伯特·A ·西蒙 B、小詹姆斯·H·唐纳利 C、弗里蒙特·E·喀斯特 D、托尼·布洛克特 2、(P5)管理的载体是() A、管理者 B、技术 C、工作 D、组织 3、(P5)管理的主体是() A、企业家 B、全体员工 C、高层管理者 D、管理者 4、(P6)管理的任务就是设计和维持使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去实现既定目标的() A、氛围 B、环境 C、制度 D、体制 5、(P6)管理者的层次划分是指() A、表层、里层 B、上层、中层、基层 C、内层、外层 D、深层、浅层 6、(P7)管理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 A、复杂性 B、有效性 C、实践性 D、精确性 7、(P8)管理直接或间接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这反映了管理的() A、科学性 B、艺术性 C、必要性 D、目的性 8、(P8)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它反映的是() A、经济性和目的性 B、必要性和目的性经济性和必要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9、(P8)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是有效地组织劳动所必需的,反映了管理的() A、科学性 B、艺术性 C、必要性 D、目的性 10、(P11)管理学中的原理和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组织,说明管理学具有() A、一般性 B、多样性 C、历史性 D、实践性 11、(P12)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社会科学 B、经济学 C、边缘科学 D、自然科学 12、(P17)在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方法中,起总的指导作用的是() A、系统方法 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C、唯物辩证法 D、比较分析法 二、多项选择题 1、(P5)德鲁克认为管理者在组织中应承担的责任包括() A、管理一个组织 B、管理管理者 C、管理工作和员工 D、决策 E、计划 2、(P8)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A、科学性 B、艺术性 C、自然属性 D、社会属性 E、实践性 3、(P13)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包括 A、生产力方面 B、生产关系方面 C、上层建筑 D、经济基础 E、社会关系 4、(P17)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一般方法有() A、唯物辩证法 B、直观法 C、因果法 D、系统方法 E、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5、(P19)系统的特征有() A、目的性 B、交换性 C、控制性 D、相互依存性 E、开放性 三、名词解释 1、(P4)管理 2、(P18)系统 四、简答题 1、(P7)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2、(P9)简述掌握管理的两重性的重要意义 3、(P13)简述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范围

教育学333综合考试大纲

2016年教育学333综合考试大纲 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I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2教育学原理 III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IV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2018年4月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04741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4741)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l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网络协议中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的要素是 A.语义 B.语法 C.定时 D.编码 2.“三网合一”中所指的三网不包括 A.传统电信网 B.计算机网络 C.企业内部网 D.广播电视网 3.以下网络拓扑构型中不采用点一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拓扑是 A.星形 B.网状形 C.树形 D.总线形 4.在广播式网络中所发送报文的目的地址不包括 A.主播地址 B.单播地址 C.多播地址 D.广播地址 5.下列网络协议中提供传输层服务的协议是 A.TCP与IP B.FTP与TCP C.IP与DNS D.TCP与UDP

15.HDLC的帧类型中不包括 A.信息帧 B.检测帧 C.监控帧 D.无编号帧 16.因特网中使用的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用到的路由选择算法是 A.最短路由选择算法 B.基于流量路由算法 C.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D.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17.为预防拥塞在网络的传输层上可采取的策略是

全国自考管理学原理试题与答案.doc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韦伯的理论为分析实际生活中各组织形态提供了一种规范模型,这种理论是() A.科学管理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管理科学体系 D.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2.如果一个人只在符合自己的直接利益时才能遵守规则,那么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 A.前惯例阶段B.惯例阶段C.原则阶段 D.行为阶段 3.联想集团提出:“为客户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简便、高效、丰富多彩;为社会文明进步服务,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为股东回报长远利益。”这体现了()A.企业的社会责任B.企业的使命C.企业的战略 D.企业的目标 4.有两个卖冰棍的个体户,平时每天每人平均能卖200支。某日有雨,甲进货时少进了100支,一天下来,全部卖掉,甲对自己的精明能干十分高兴。乙进货时,其父嘱:“多进100支,今天的雨不过午,10点雨停,12点阳光灿烂,13点开始闷热。”因其父前一天已看了天气预报,其子遵嘱,进了300支,一天下来,也全卖掉了,乙高兴其父精明。据此,你同意以下哪种看法?() A.科学预测是正确决策的依据 B.甲与乙的做法相当于两个企业的相对萎缩和绝对扩大C.乙父比乙子精明D.人算不如天算5.宏达公司经过慎重研究、论证和专家咨询,确立了当前的组织结构设计方案,你认为下列哪种情况的发生,会影响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形式?()A.宏达公司董事会成员的调整

B.宏达公司地址的迁移C.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导致公司竞争战略的根本变化 D.竞争者的策略调整6.在管理工作中,责、权、利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正确处理这种关系,对提高组织的效率有很好的作用,关于这三者关系的正确描述是()A.责、权、利是完全对等的B.责任是管理的基础,应大于权力、利益C.责任、权力是对等的,利益要小一些 D.责任、利益、权力的大小要视情况而定7.对于科研院所等研究项目较多、创新功能较强的组织或企业,下列哪种组织形式是最适合的?() A.直线制 B.事业部制 C.矩阵制 D.职能制 8.某公司财务经理授权会计科长管理应付款,会计科长由于太忙,不能亲自处理,便授权属下一位会计负责此事。会计科长对应付款的管理() A.不再负有责任 B.责任与原来相同C.责任减轻 D.不再负有主要责任 9.根据“力场分析”,支持组织变革的力量不包括() A.顾客需求 B.对现行行为或结果的奖励 C.新管理团队 D.新竞争者 10.在某防疫站,王鹏先是在防疫科担任主管职务,过一段时间后,又先后到环境卫生科和营养卫生科担任主管,这种对管理者培训的方法属于()A.职务轮换B.提升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综合611大纲

-《教育学原理》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教育学原理》课程考试对考生的具体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1.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2.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掌握有关概念和原理的区别与联系。 3.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相关知识点分析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考试范围 1、教育与教育学 识记:教育;学校教育制度;教育的起源说 领会: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原始社会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教育的特点;当代世界教育发展趋势;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制及其改革 应用:教育的本质问题 2、教育与个体发展 识记:个体的身心发展 领会: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教育的本体功能;多元智能理论 应用:教育如何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3、教育与社会发展 识记:学校文化;学生文化 领会: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的社会功能;学校文化与学生文化的特征 应用:教育平等问题 4、教育目的

识记:教育目的;素质教育 领会: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及作用;影响教育目的制定的基本依据;我国建国后教育目的演化的过程;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 应用:实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素质的结构;素质教育的内涵与任务 5、教师与学生 领会:学生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地位;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教师的专业化条件;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应用: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6、课程 识记:课程;课程类型;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实施的取向;课程评价 领会:经验主义、学科中心主义、社会再造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等课程理论;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的主要形式;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应用:针对课程中存在问题的课程改革 7、教学 识记:教学;教学效率;教学策略 领会:教学的意义与任务;教学过程的特点与结构;教学环节的操作方法和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几种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由来与发展;教学策略的特征与类型 应用:主要的教学原则及其实施 8、德育 识记:道德;品德;德育;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方法 领会:德育的重要意义;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当代最具影响的几种德育模式 应用:德育过程的主要规律、原则和方法 9、教育评价 识记: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办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领会: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教育评价的功能;教育评价的基本过程;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应用:学生评价的类型;教师评价的方法 -611《教育研究方法》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

历年自考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有效性,这一论述表明了管理的() A.一般性B.多样性C.历史性D.实践性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不断变化,娱乐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这一因素属于()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D.技术因素3.《孙子兵法》中说:“多算胜,少算不胜”。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看,这里的“算”主要是指()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4.某生物制品企业运用原有技术优势,开发了一种固定资产投资极大的新产品,投产后非常畅销。许多竞争对手看到该产品的巨大潜力,也跃跃欲试。此时,有资料证实,该产品可通过其他途径加以合成,而投资只是原来的三分之一。从计划过程来看,该企业有可能在哪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 () A.估量机会,确立目标 B.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 C.提出备选方案,经过比较分析,确定最佳方案 D.拟定派生计划,并通过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5.我国制定的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属于() A.战略决策B.战术决策C.肯定决策D.程序化决策 6.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最不适于 ...采取程序化决策?()A.车间作业安排 B.常规物资的订购C.财务报表的分析D.组织结构的改变 7.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规模与组织所处的发展阶段 B.外界环境 C.组织战略 D.产业状况 8.一家超级市场分为以下几个部门:日用杂物、肉类、冷冻食品、瓜果蔬菜、乳制品。该超市划分部门的标准是()A.职能 B.产品 C.地区 D.顾客需求 9.某公司财务经理授权会计科长管理应付账款,会计科长由于太忙,不能亲自处理,便授权下属一位会计师负责此事。会计科长对应付账款的管理是() A.不再负有责任 B.仍然负有责任 C.责任虽没消除但是减轻了 D.不再负主要责任 10.人员配备的工作包括() A.培训、提升和考核组织成员B.选拔、培训和考核组织成员C.选拔、培训、提升组织成员D.选拔、培训、考核和提升组织成员 11.美国的丹尼逊提出的依据8个考评项目,每个项目又分为8个等级,对管理者进行考评的方法属于() A.考试法B.成绩记录法C.对比法D.自我考评法12.具有系统的全面管理的技能是指管理者的()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学习技能13.某企业多年来生产任务完成的一直不太好,员工收入也不算很高,但经理与员工的关系却很好,员工也没有对领导表示不满。该领导很可能是管理方格中所说的()A.贫乏型B.俱乐部型C.任务型D.中间型14.团队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定的外部支持条件,包括团队推进者、团队结构、领导和成员以及() A.企业最高领导者B.指导委员会C.管理专家 D.上级主管部门15.下列沟通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最有利于分权?()A.链式沟通 B.全通道式沟通 C.轮式沟通 D.环式沟通 16.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激励就是指激发人的()A.需要B.积极性 C.动机 D.行为 17.双因素理论指出:与工作环境、条件相关的是保健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其本身相关的是激励因素。前者会产生不满,后 者会产生满意。下述哪一项不是 ..保健因素?()A.某工程师刻苦钻研技术获得尤里卡奖 B.一位MBA学员在毕业后找到一份新工作,单位分给他100平米的住房 C.某单位效益较好,全体员工年末人均奖金1万元 D.某公司为网罗人才决定把在异地的“电脑大王”小李及妻子调到大连,公司负责代他们交纳城市增容费 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 ...前馈控制的情况?() A.猎人把瞄准点定在飞奔的野兔的前方 B.企业根据现有产品销售不畅的情况,决定改变产品结构C.汽车在上坡时,驾驶员要提前做好准备,以防止溜车D.根据虫情预报,农业物资供应公司做好农药储备 19.对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活动进行的预算是() .

《教育学原理》考试大纲

《教育原理》考试大纲 一、考核大纲说明 本考核大纲是根据小学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可供小学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使用。 二、课程性质与考核目的 (一)课程性质 《教育原理》是教育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小学教育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小学教育专业乃至整个教育科学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考核目的 (1)通过考核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教育原理》这门课程的性质、任务、研究范围、发展脉络、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向,提高学生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养成学生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懂得合格教师应具备基本素养; (2)通过考核使学生正确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 (3)通过考核使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使学生初步形成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独立地分析教育问题与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技能,并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 (4)通过考核增强学生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激发学生研究教育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考核方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与平时作业相结合。 (二)考核类型:识记、理解、综合运用。难点在识记,重点在于实例分析与综合运用。 (三)试题题型: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教育教学实例分析。 (四)试卷题型比例:填空15%、选择15%、判断10%、名词解释20%、简答15%、教育教学实例分析15%、论述10%。 (五)认知层次比例:识记40%、理30%、综合运用30% 四、考核内容与范围 第一章绪论 1.识记教育学和教育原理的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征。 3.应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 1.识记 ①教育的定义、教育起源的基本理论、教育的构成要素 ②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2.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特点与教育的社会属性 3.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中国现代教育及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识记社会的含义、社会构成的要素 2.理解①社会生产力、社会政治、社会文化、社会人口等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②现代教育的本体功能和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以及社会功能中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人口控制功能。 3.运用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与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原理分析教育现象 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 试题及答案

自考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4741)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局域网LAN一般采用的传输方式为C A.“高速”方式 B.“无线传输”方式 C.“广播”方式 D.“存储-转发”方式 2.首次使用分组交换方式的网络是A A.ARPANET B.SNA网 C.无线局域网 D.DNA网3.采用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中不包括D A.树形 B.总线形 C.环形 D.网状形4.下列关于星形拓扑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A.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 B.通常采用分布式通信控制策略 C.控制简单且方便服务 D.中央节点负担较重,形成瓶颈5.因特网的标准都具有的一个编号是C A.ITU编号 B.EIA编号 C.RFC编号 D.ISO编号 6.OSl参考模型包括的三级抽象中不含有A A.实现描述 B.体系结构 C.服务定义 D.协议规范

7.将协议数据单元称为“分组”的是C A.应用层 B.传输层 C.网络层 D.物理层8.下列关于无连接通信服务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分组要携带目的节点地址 B.数据分组可能丢失 C.传输过程中不需建立连接 D.收发数据顺序不变 9.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一般来说IP提供B A.应用层服务 B.网络层服务 C.传输层服务 D.物理层服务 10.若采用HDLC规程发送的数据为1100,则接收的实际数据应为A A.10 B.110 C 11 11.局域网IEEE802标准中采用的帧同步方法是C A.字节计数法 B.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C.违法编码法 D.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12.在物理信道传输数据时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是D A.未能实现帧的同步 B.未做差错校验

自考管理学原理笔记(李晓光版)

第一篇绪论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 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3、管理的任务: 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基本职能: 1.计划 2.组织 3.人员配备 4.领导 5.控制 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 2.多科性 3.历史性 4.实践性 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9、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1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1.唯物辩证法 2.系统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系统的特性: 1.整体性 2.目的性 3.开放性 4.交换性 5.相互依赖性 6.控制性 13、系统的观点: 1.整体观点 2.“开放性”与“封闭性” 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4.模糊分界的观点 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 6.信息反馈观点 7.分级观点 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 9.等效观点 二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 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3.管理理论丛林 4.战略管理 5.全面质量管理 6.学习型组织管理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 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 7.实行职能工长制。 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3、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中管理的十四原则: 1.分工 2.职权与职责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个人报酬 8.集中化 9.等级链 10.秩序 11.公正 12.任用期稳定 13.首创精神 14.集体精神 4、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三种权力类型: 1.理性—合法的权力 2.传统的权力 3.超凡的权力 5、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1.明确的分工 2.自上而下的等级体系 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 4.职业管理人员 5.遵守规则和纪律 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 6、梅奥—霍桑试验的结论: 1.职工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4.存在着霍桑效应 7、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范围: 1.个体行为 2.团体行为 3.组织行为 8、3C环境—企业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 1.变化 2.顾客 3.竞争 9、战略管理的特点: 1.系统性 2.长远预期性 3.对外抗争性 4.灵活应变性10、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1、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实事的管理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12、卓越绩效标准的核心价值观: 1.领导作用 2.以顾客为导向 3.有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 4.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 5.灵敏性 6.关注未来 7.管理创新 8.基于事实的管理 9.公共责任与公民义务10.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 11.系统观点 三管理环境、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1、一般环境因素: 1.经济环境 2.政治和法律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 4.科技环境 5.全球化环境 2、具体环境因素: 1.顾客 2.供应商 3.竞争者 4.其他因素 3、外部组织环境的类型: 1.简单和稳定的环境 2.复杂和稳定的环境 3.简单和动态的环境 4.复杂和动态的环境 4、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5、管理道德:组织的管理者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所依据的准则。 第二篇计划工作 四计划工作概述 1、计划工作:即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和主观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5W1H: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如何做。 3、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 2.主导性 3.普遍性 4.经济性 4、计划工作的意义: 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 2.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 3.有利于更经济的进行管理 4.有利于控制 5、计划按表现形式分类: 1.目的或使命 2.目标 3.战略 4.政策 5.程序 6.规则 7.规划 8.预算 6、计划工作的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