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报告(模板)

基坑监测报告(模板)
基坑监测报告(模板)

*********

基坑变形监测报告

2018年10月

**********

基坑变形监测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监测日期:2018年X月X日?2018年X月X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监测依据.................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监测内容.................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监测点布置和监测方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监测工序和测点保护............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六、报警值.................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七、监测时长和频率..............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八、监测成果及分析..............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九、附表、附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工程概况

工程场地地处******* ,北池一路西首路南侧,文昌馨苑居住区西侧。拟建*****及地下车库概况如下:

表1 工程概况

基坑平面尺寸:89.1m (东西最大尺寸)x 80.1m (南北最大尺寸)

基坑支护深度:3.9-5.0m

1、监测依据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3.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2016)。

5. 基坑支护方案、施工方案。

三、监测内容

1. 基坑顶部竖向位移;

2. 基坑顶部水平位移;

3. 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

4. 基坑周边地表裂缝;

5. 周边临时建筑物裂缝;

6. 地下水位;

四、监测点布置和监测方法

4.1监测点布置

4.1.1监测点位的选择

基坑变形观测点设立在基坑坡度边缘处,首次开挖共计布设观测

点23个(其中基坑监测点*个,编号J1-J* ;原有建筑物*个,编号丫1-丫*); 详见基坑监测点布设示意图。

4.1.2监测点的埋设

观测点标志按照《工程测量规范》中的附录B.2.3 —、二级平面控制点标石埋设,也可采用相当于下图规格的其他标志。标志规格如下:

沉犀和水平位移测点埋设示鳶图

图1监测点标志

4.2监测方法

1. 现场巡检

(1)支护机构

支护结构成型质量;边坡有无塌陷、裂缝及滑移;基坑有无涌土、流

沙、管涌。

(2)施工工况

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异样;基坑开挖分层高度、开挖分段长度是否与设计一致,有无超深、超长开挖;基坑场地地表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是否超载情况。

(3)周边环境

邻近基坑及建(构)筑物、地下设施、道路及地表有无裂缝出现。

(4)监测设施

水准基点、变形监测点有无破坏现象;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2. 坡顶沉降、周围地表沉降监测

本次沉降观测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各项精度要求如下:

表3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和视线高度( m

表4水准观测的限差(mm)

注:n为测站数

使用的水准仪、水准标尺,项目开始前和进行中应按要求定期进

行检验。在仪器呈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得在日出后或

日出前约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的呈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作业中应经常对水准仪i角及水准尺的水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