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师工作指引

结构工程师工作指引
结构工程师工作指引

结构工程师的注意事项

一.结构设计(更改)及检查要点(V1.0)

1. PCB 的涉及结构图及其限高的尺寸要准确,并要留余量。

2. 所有塑胶分型面和五金的尺寸保留两位小数,且第二位小数应为5 或0(即以

0.05mm 为单位)。

3. 按钮柱位与轻触开关的间隙为0.10mm。

4. 需喷油雕刻的按钮与前壳配合孔的间隙为0.14?0.16mm。

5. 透明按钮与前壳配合孔的间隙为0.10?0.12mm

6. 侧壁与骨或骨与骨之间的小间隙造成模具上存在薄壁部位,影响模具的寿命和琐件

的质量,应尽力避免,要求最小间隙不小于0 . 6 0MM ,且高度不大于3MM 。7. 要蚀纹塑胶的侧面的出模度不小于1.5 度(请参考蚀纹样板上纹的粗细与出模度之

间的关系)。

8. 要仔细考虑按钮、开关和灯三者的关系,既要确保背光的效果,又要确保钮的手感

良好,要充分考虑按钮操作的方向性,切忌开关柱位、支点和弹性臂成等边三角形。

9. 在结构设计时要考虑材质、颜色、技术要求,关键尺寸公差、图纸编号、零件名

称、文件名称,是否喷油、电镀、电泳、蚀纹、拉丝、透明性、丝(移)印、雕刻、烫金(银)等工艺和足够的空间,避免模具开好后,后处理工艺出现不良问题。

10. 注意关键零件的关键尺寸资料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建议面壳、后壳、基座、装

饰圈的长度公差不超过+/-0.20MM 而宽度公差不超过+/-0.16MM,要求开模前书面告知模具制造商。

11. 在设计LCD 及其背光系统时,要注意导光板的两头至少要各遮住7MM 左右,

以免LCD 上显现光晕。

12. 在设计和开模之前要注意每个塑胶零件的材质、色彩、透明性及喷油电镀丝印雕刻

等后处理工艺,便与安排模具数量。

13. 为节约成本,提高模具的使用效率,设计时注意通过模具换轲的办法来增加产品造

形的多样性,但事先要注意怎么换。

14. 为提高产品的品质,五金件在开模前要指出哪一面毛刺面。

15. 五金件上需刻字的开模前要提出。

16. 在设计需开模的五金专用零件的结构时需考虑用材的节约。

17. 在整机设计时要全面考虑每个零件装配的前后顺序及其合理性。

18. 在开模开始后的第一周,要向模厂索取并审核模具结构图,注意相关的模料材质、

塑模零件及排位、模具的结构等能否达到和满足设计对零件的要求。

19. 注意透明钮的结构,应与同事、模房、啤塑人员商量。

20. 塑胶五金开模图、改模图、附件打办图要及时发出,切勿疏漏,并及时跟踪。

21. 啤塑件关键尺寸控制图、出丝(移)印、雕刻图、须审核后出菲林交生产计划部签

收。

22. 索要塑胶试模件的同时索要《试模报告》。

23. 若发现因模厂漏作或作错而造成无法装板测试时,需及时发文通知模厂修整后重试

模及送板,若发现因设计的严重失误而造成无法装机及测试的问题需即刻上报,以便及时处理。

24. 要求索要全部塑件、五金件及散热器的全尺寸检测报告和材质分析报告;

25. 要把所有改模资料中的设计更改部分加入开模图中。

二、结构设计(更改)时选用外构件的注意要点

在结构设计(更改)过程中,按《工程开发部物料及其规格承认书和BOM 及ECN 的职责划分》的要求结构工程师负责部分和电子工程师负责部分中带* 的部分所选用外构件,首次CALL料时应索要规格书,一般要求在采购PP用物料前规格书要承认好,特殊情况可延至PP后的第一批采购前;规格书正文内容应包括功能、性能、尺寸或封装、使用条件(包括原理推荐、使用环境、寿命可靠性承诺等)工艺要求及包装等信息。

三.塑胶五金零件的检验要求

(一)塑胶零件的检验要求

1 目的

本规范旨在定义京华公司塑胶零件的品质标准,为塑胶产品检验与判定的依据,同时作为客户及协作厂商对本公司品质要求认知的准则。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生产或加工组装所需塑胶件产品皆适用。

3 定义

3.1 缺点(DEFECT)是指发生危险(如发生火灾、爆炸等)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或

产品使用性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的,或显著的减低其实用性能,或不影响产品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