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A 习题选解

大学物理A 习题选解
大学物理A 习题选解

第六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

习题选解

6-1 三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各放在边长为r 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电荷

(0)Q Q >放在三角形的重心上。为使每

个负电荷受力为零,Q 之值应为多大?

解:以三角形上顶点所置的电荷(q -)为例,其余两个负电荷对其作用力的合力为1f ,方向如图所示,其大小为

题6-1图

中心处Q 对上顶点电荷的作用力为2f ,方向与1f 相反,如图所示,其大小为

由12f f =,得

Q =。

6-2 在某一时刻,从238U 的放射性衰变中跑出来的α粒子的中心离残核234

Th 的中心为159.010r m -=?。试问:(1)作用在α粒子上的力为多大?(2)α粒子的加速度为多大?

解:(1)由反应

238

234492

902U Th+He →

,可知

α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即 Th 离子带90个单位正电荷,即 它们距离为159.010r m -=?

由库仑定律可得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2)α粒子的质量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6-3 如图所示,有四个电量均为C q 610-=的点电荷,分别放置在如图所示的1,2,3,4点上,点1与点4距离等于点1与点2的距离,长m 1,第3个电荷位于2、4两电荷连线中点。求作用在第3个点电荷上的力。

解:由图可知,第3个电荷与其它各

电荷等距,均为2

r =

。各电荷之间均为斥力,且第2、4两电荷对第三电荷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力平衡。由库仑定律,作用于电荷3的力为

题6-3 图

题6-3 图

力的方向沿第1电荷指向第3电荷,与x 轴成45o 角。

6-4 在直角三角形ABC 的A 点放置点电荷C q 91108.1-?=,B 点放置点电荷

C q 92108.4-?-=,已知0.04,0.03BC m AC m ==,试求直角顶点C 处的场强E 。

解:A 点电荷在C 点产生的场强为1E ,方向向下

B 点电荷在

C 点产生的场强为2E ,方向向右

题6-4图

根据场强叠加原理,C 点场强 设E 与CB 夹角为θ,2

1tan E E =

θ6-5 如图所示的电荷分布为电四极子,它由两个相同的电偶极子组成。证明在电四极子轴线的延长线上,离中心为r (e r r >>)

的P 点处的电场强度为4

043r Q

E πε=,式中

22e qr Q =,称为这种电荷分

布的电四极矩。

题6-5图

解:由于各电荷在P 点产生的电场方向都在x 轴上,根据场强叠加原理

由于e r r >>,式中2e r 可略去 又电四极矩 22e qr Q =

故 4

043r Q

E P πε=

题6-5图

6-6 如图所示,一根很长的绝缘棒,均匀 带电,单位长度上的电荷量为λ,试求距棒的一端垂直距离为d 的P 点处的电场强度。

解:建立如图所示坐标,在棒上任取一线 元dx 在P 点产生的场强为

dE

题6-6图

场强dE 可分解成沿x 轴、y 轴的分量

题6-6图

P 点场强 d

E E E y x

02242πελ

=+= 方向与Y 轴夹角为? arctan

45x

y

E E ?==o 6-7 一根带电细棒长为l 2,沿x 轴放置,其一端在原点,电荷线密度Ax =λ(A 为正的常数)。求x 轴上,l b x 2+=处的电场强度。

解:在坐标为x 处取线元dx ,带电量为Axdx dq =,该线元在P 点的场强为dE ,方向沿x 轴正方向

整个带电细棒在P 点产生的电场为 题6-7图

场强E 方向沿x 轴正方向

6-8 如图所示,一根绝缘细胶棒弯成半径 为R 的半圆形。其上一半均匀带电荷q +,另一 半均匀带电荷q -。求圆心O 处的场强。

解:以圆心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Oxy 坐标,

题6-8图

在胶棒带正电部分任取一线元dl ,与OA 夹角为θ,线元带电荷量dl R

q

dq π2=

,在O 点产生电场强度

把场强dE 分解成沿x 轴和y 轴的分量

题6-8图

同理,胶棒带负电部分在O 点的场强E '沿x 轴方向的分量'

x E 与x E 大小相等,方

向相同;沿y 轴方向的分量'

y E 与y E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抵消,故点场强为

2

02

2R

q

E E x επ=

= 方向沿x 轴正向。

6-9 一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电荷面密度为σ,在平面上开一个半径为R 的圆洞,求在这个圆洞轴线上距洞心r 处一点P 的场强。

解:开了一个圆洞的无限大均匀带电 平面,相当于一个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又 加了一块带异号电荷,面密度σ相同的圆 盘。距洞心r 处P 点的场强

式中+E 为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在P 点产生的场强 题6-9图

方向垂直于平面向外

-E 为半径为R 的均匀带负电圆盘在其轴线上距中心为r 处的P 产生的场强。在圆

盘上取半径为r ',宽为r d '的细圆环,在P 点产生场强

0(12σε=

方向垂直圆盘向里

故 2

12

2

0)

(2r R r

E E E P +=

-=-+εσ 方向垂直平面向外

6-10 如图所示,一条长为l 2的均匀带电直线,所带电量为q ,求带电直线延长线上任一点P 的场强。

解:在坐标为r 处取线元,带电量 该线元在带电直线延长线上距原点为x 的P 点产生的场强为

题6-10图 题6-10图

整个带电直线在P 点的场强

6-11 用场强叠加原理,求证无限大均匀带平面外任一点的场强大小为0

2εσ

=E (提示:把无限大平面分成一个个圆环或一条条细长线,然后进行积分)。

解:(1)建如图()a xyz 坐标,以板上任一点O 为圆心,取半径为r ,宽度为dr 的环形面积元,带电量为:

rdr dq πσ2=。

由圆环电荷在其轴线上任一点)(x OP P =的场强公式方向沿x 轴正方向。

P 点总场强

题6-11()a 图

(0σ>,E 的方向沿x 轴正方向) (2)建如图()b 所示的三维坐标,在与z 轴相距为y 处取一细长线元,沿y 轴方向单位长度带电荷为dy σ,由长直带电直线场强公式,线元在x 轴距原点O 为a 的点P 的场强

题6-11()b 图

由于对称性,dE 的y 轴分量总和为零

所以 ??==θcos dE dE E x

因为0σ>,所以E 的方向沿x 轴正方向。

6-12 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带电细圆环,线电荷密度θλλcos 0=,0λ为常数,

θ为半径R 与x 轴夹角,求圆环中心O 处的电场强度。

解:在带电圆环上任取一线元θRd dl =,带电量为θθλλRd dl dq cos 0==,线元与原点O 的连线与x 轴夹角为θ,在O 点的场强d E 大小为

题6-12图

d E 沿x 轴和y 轴的分量

整个带电圆环在O 点的场强E 沿x 轴和y 轴的分量 故 0

04x E R

λε==-

E i i E 的方向沿x 轴负方向。

6-13 如图所示,两条平行的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相距为d ,线电荷密度分别为λ+和λ-,求:

(1)两线构成的平面的中垂面上的场强分布; (2)两直线单位长度的相互作用力。

解:(1)在两线构成平面的中垂直面上任取一点P 距两线构成平面为y ,到两线

P 点的场强为

题6-13图

由于对称性,两线在P 点的场强沿y 轴方向的分量,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相互抵消

题6-13图

2

202()

4

d

d y λπε=

+ 方向沿x 轴正方向

(2)两直线相距为d ,带正电直线在带负电直线处的场强为d

E 02πελ

=

+。由

qE F =,带负电直线单位长度的电荷受电场力d

E F 02

2πελλ=

=+-,方向指向带正电直线。

同理,带正电直线单位长度受电场力d

F 02

2πελ=+,方向指向带负电直线。

故有+-=-F F ,两带电直线相互吸引。

6-14 如图所示,长为l 、线电荷密度为λ的两根相同的均匀带电细塑料棒,沿同一直线放置,两棒近端相距为l ,求两棒

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力。

题6-14图

解:(1)建立如图所示x 坐标,在左棒中坐标为x 处取线元dx ,带电量dx dq λ=,线元dx 在坐标r 处的场强左棒在坐标r 处点的场强

题6-14图

(2)在右棒中坐标为r 处取线元dr ,带电量dr dq λ=,该线元受电场力 右棒受总电场力为

F 的方向沿x 轴正方向。两棒间的静电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为斥力。 6-15 用细的不导电的塑料棒弯成半径为cm 50的圆弧,棒两端点间的空隙为

cm 2,棒上均匀分布着C 91012.3-?的正电荷,求圆心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

解:有微小间隙的带正电圆弧棒,等效于一个相同半径的带正电圆环加个弧长等于间隙的带负电小圆弧棒。由场强叠加原理,圆心O 场强

对于均匀带正电的圆环,由于对称性在圆心O 的电场强度为零,0=圆环E 。 上一带负电小圆弧棒相对于圆心O 可近似

题6-15图

看成一个点电荷,电量为:

圆心处场强?100.714AB

E E V m -==-?,方向指向空隙。 6-16 如图所示,一点电荷q 处于边长为的正方形平面中垂线上,q 与平面中心

O 点相距/2a ,求通过正方形平面的电场强度通量e ψ。

解:以点电荷所在处为中心,以图中正方形为一面作一边长为a 的正方体,由高斯定理知:通过正方体表面的电通量为

题6-16图

则通过该正方形平面的电通量为

6εq

。 6-17 设匀强电场的场强为E ,E 与半径为R 的半球面的轴线平行。试计算通过此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

解:方法一:在半球面上取宽为dl 的环状面积元,通过面元dS 的电场强度通量 通过整个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

题6-17图

方法二:通过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与垂直通过大圆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相等。通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

故通过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亦为E R 2π。

6-18 在量子模型中,中性氢原子具有如下的电荷分布:一个大小为e +的电荷被密度为()02a /r Ce r --=ρ的负电荷所包围,0α是“玻尔半径”,1000.5310m α-=?,C 是为了使电荷总量等于e -所需要的常量。试问在半径为0α的球内净电荷是多少?距核0α远处的电场强度多大?

解:由()02a /r Ce r --=ρ,可得 由 ??

?∞-∞

-∞

-=?==???

? ?????? ??=

03

03020

3002

0203

022*******

00a a dx x e a a r d a r e a dr r e x a /r a /r

原式成为 e a

C -=?-4

43

所以 3

0a e C π=

q

要求半径为0a 的球内的静电荷。应先求半径0a 的球内的负电荷q '

球内净电荷为 19

0.677 1.0810q e q e C -'=+==?∑

由高斯定律 0

2

00

4q d a E πε?==∑??

òE S

6-19 在半径分别为1R ,2R 的两个同心球面上,分别均匀带电为1Q 和2Q ,求空间的场强分布,并作出r E -关系曲线。

解:电荷在球面上对称分布,两球面电荷产生的电场也是球对称分布,场强方向沿径向向外。

(1)以球心O 为圆心,r 为半径(10R r >>)作一同心球面,由高斯定理,球面包围电荷量为零,即

因而 I 0

E =(2)以O 为圆心,半径为r (21R r R >>)作一同心球面,由高斯定理

题6-19图

(3)以O 为圆心,半径为r (2R r <)作一同心的球面,由高斯定理 所以 12

III 2

04Q Q E r

πε+=

r E -曲线如图6-19所示。

6-20 设均匀带电球壳内、外半径分别为1R 和2R ,带电量为Q 。分别利用高斯定理与用均匀带电球面的电场叠加求场强分布,并画出r E -图。

解:由于电荷分布具有球对称性,空间电场分布也具有球对称性。 (1)在1r R <的区域,电量为零。

由高斯定理0s

d ?=??E S ,因而各点场强为零。

(2)在12R r R ≤≤区域,以r 为半径作同心球面。 由高斯定理

由 331332144

()443333

Q

q V r R R R ρππππ==

--

因此 3

1

323

13204R R R r r Q

E --=πε (3)在2r R >区域,以r 为半径作同心球面,由高斯定理

r E -曲线如图6-20所示。

题6-20图

6-21 无限长共轴圆柱面,半径分别为1R 和2R (21R R >),均匀带电,单位长度上的电量分别为1λ和2λ。求距轴为r 处的场强(1)1r R <;(2)12R r R <<;(3)2r R >。

解:(1)在半径为1R 的圆柱面内作半径为r (1r R <),高为l 的同轴圆柱面,作为高斯面。通过此高斯面的通量

各点E 垂直于轴线,上下底面电通量为零

因而 0=E (1r R <)

(2)在半径为1R 、2R 的两圆柱面间作半径为r (21R r R >>),高为l 的同轴圆柱面作为高斯面,由高斯定理

可见 r

E 01

2πελ=

(3)同理在2r R >的区域 r

E 0212πελλ+=

6-22 一半径为R 的无限长带电圆柱, 其体电荷密度为r 0ρρ=(R r ≤),0ρ为常数。 求场强分布。

解:(1)在圆柱体内r 处(R r ≤),取一 点P ,过P 以底面半径为r ,高为l 作闭合同 轴圆柱面。圆柱面包围的电荷量

题6-22图

通过圆柱侧面的电通量为rlE π2,通过两底面的电通量为零,由高斯定理

可得 0

23ερr E = E 的方向沿矢径r 的方向

(2)在圆柱体外r 处(R r ≥)取一点P ,过P 点以底面半径为r ,高为l 作闭合

同轴圆柱面。圆柱面包围电荷量 由高斯定理 0

s

q d ε?=

∑??E S

得 r

R E 0303ερ= E 的方向沿矢径r 的方向

6-23 如图所示,一电量为C 7102-?的电荷从坐标原点O 运动到点)4,4(。设电

场强度为41)10N C --=-+??E i j 。

(1)试计算经下述路径时,电场力做的功(2)点)4,4(相对坐标原点O 的电势差。

解:(1)电荷在电场中运动时,电场力做功(a )路径为)4,4()0,4()0,0(→→ (b )路径为)4,4()0,0(→ 题6-23图

(c )路径为 )4,4()4,0()0,0(→→

(2)点(4,4)相对于坐标原点的电势,即它们之间的电势差U ,等于单位正电荷从点(4,4)移到O 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6-24 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带电量为Q ,沿半径方向有一均匀带电细线,线电荷密度为λ,长度为l ,细线近端离球心的距离为l 。设球和细线上的电荷分布固定。求细线在电场中的电势能。

题6-24图

解:以带电球面圆心O 为原点,通过带电直线作x 坐标如图。带电球面在轴线x 处场强为

2

04x

Q E πε=

方向沿x 轴正方向

该点的电势为 2

0044x x

x

Q

Q V Edl dx x x

πεπε∞

∞===

??

在带电细线上x 处取线元dx ,带电量为dx dq λ=,线元dx 的电势能为

dx x

Q dq V dW x 04πελ

==

细线在电场中的电势能 ??

====l

l

l

l

Q x Q x dx Q dW W 20

2002ln 4ln 44πελ

πελπελ

6-25 如图所示,试计算线性电四极子在很远处(e r r >>)的电势。

解:在距电四极子很远处取一点P , 距q 2-为r ,夹角为θ,由点电荷电场的

电势

题6-25图

由于e r r >> 故 r r r ≈≈21 故

题6-25图

6-26 如图所示,点电荷C q 910-=,与它在同一直线上的C B A 、、三点分别距

q 为cm cm cm 302010、、

,若选B 为电势零点,求C A 、两点的电势C A V V 、。

题6-26图

解:以点电荷q 为原点,沿C B A q ,,,的连线建

x 坐标,在x 坐标轴上,各点场强方向都沿x 轴正

方向。

题6-26图

对于A 、B 两点,电势差 由0=B V , 故 V V A 45= 对于B 、C 两点,电势差为: 由0=B V , 故 V V C 15-=

6-27 真空中一均匀带电细圆环,线电荷密度为λ,求其圆心处电势。 解:在细圆环上取长为dl 的线元,带电量为dl dq λ=在圆心处产生的电势 整个带电圆环在圆心O 的电势

题6-27图

6-28 半径为mm 2的球形水滴具有电势V 300。求:(1)水滴上所带的电荷量。(2)如果两个相同的上述水滴结合成一个较大的水滴,其电势值为多少(假定结合时电荷没有漏失)?

解:(1)设水滴所带电荷均匀分布在水滴表面。水滴内任一点场强为零,电势与

水滴表面电势相等。对于水滴外任一点x R >,电场强度水滴的电势 ??

==R R

dx x

Q Edx V 2

04πε

题6-28图

故 pC C RV Q 7.66107.664120=?==-πε

(2)两水滴合成一较大水滴,电量Q Q 2=',半径R R R 26.123≈=',水滴外任一点x ( 1.26x R >)的电场强度 大水滴的电势 ??

'∞

==R R dx x Q

Edx V 26.12

42πε

6-29 两个同心的均匀带电球面,半径分别为1 5.0R cm =,220.0R cm =,已知内球面的电势为160V V =,外球面的电势230V V =-。(1)求内、外球面上所带电量;(2)在两个球面之间何处的电势为零?

解:(1)设内球面带电量为1Q ,外球面带电量为2Q ,由电势叠加原理

12101

02

6044Q Q V V R R πεπε=

+

= ①

12202

02

3044Q Q V V R R πεπε=

+=- ②

由①-② 得:

()9041142

101

122101=-=???? ??-R R Q R R R R Q πεπε 将1Q 的数值代入①式可得:

(2)在两球面之间,电势表达式为 令0r V =, 得cm Q R Q r 0.102

2

1=-=

6-30 如图所示,已知长为l ,均匀带电,电量为Q 的细棒,求z 轴上一点),0(a P 的电势P V 及场强P E 的z 轴分量z E (要求用V =-?E 来求场强)。

解:在细棒某点x 取线元dx ,带电量dx l

Q

dx dq ==λ 线元在P 点的电势 细棒在P 点的电势

题6-30图

由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关系 (

)V V V V x y z

???=-?=-++???E i j k z 轴上任一点(z ,0)的电势为 z

z l l l Q

V 2

20ln

4++=πε 故 []

)ln ln(4220z z l l z

l Q z V E z -++??

-=??-

=πε 在),0(a P 点,a z =

6-31 两无限长带异号电荷的同轴圆柱面,单位长度上的电量为

18100.3--??m C ,内半径为m 2102-?,外半径为m 2104-?,一电子在两圆柱面间沿半

径为m 2103-?的圆周路径匀速转动。问此电子的动能为多少?

解:设圆柱面单位长度的电量为λ,两同轴圆柱间的场强电子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电场力提供 题6-31图

所以电子的动能 2170

1 4.321024k e E m J λ

πε-=

==?v 6-32 一电偶极子放在均匀电场中,其电偶极矩与场强成30o 角,场强的大小为

13102-??m V ,作用在电偶极子上的力偶矩为m N ??-2100.5,试计算其电偶极矩和电

势能。

解:电矩e q =P l 与电场夹角为电偶极子受力偶矩θ

e P 的方向由负电荷指向正电荷,与E 成30o 角。

设电偶极子q q +-,所在点a b ,的电势为

a b U U ,。q q +-,在b a ,两点的电势能a W qU +=,

b W qU -=-,电偶极子的电势

题6-32图

6-33 一带电粒子经过加速电压加速后其速度增大,已知电子的质量为

kg m 311011.9-?=,电荷量绝对值为C e 19106.1-?=。

(1)假设电子质量与速度无关,把静止电子加速到光速需要多高的电压?

(2)若考虑电子质量随速度而变化,那么静止电子经过上述电压加速后,其速度是多少?它是光速的百分之几?

解:(1)依题意,设电子质量与速度无关

(2)若考虑电子质量随速度而变化,电子运动质量 当静止电子经电压U 加速后,电子动能为 可见

0.74574.5%c

==v

大学物理学下册答案第11章

第11章 稳恒磁场 习 题 一 选择题 11-1 边长为l 的正方形线圈,分别用图11-1中所示的两种方式通以电流I (其中ab 、cd 与正方形共面),在这两种情况下,线圈在其中心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 ] (A )10B =,20B = (B )10B = ,02I B l π= (C )01I B l π= ,20B = (D )01I B l π= ,02I B l π= 答案:C 解析:有限长直导线在空间激发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2(cos cos )4I B d μθθπ= -,并结合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磁感应强度方向,按照磁场的叠加原理,可计 算 01I B l π= ,20B =。故正确答案为(C )。 11-2 两个载有相等电流I 的半径为R 的圆线圈一个处于水平位置,一个处于竖直位置,两个线圈的圆心重合,如图11-2所示,则在圆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多少? [ ] (A )0 (B )R I 2/0μ (C )R I 2/20μ (D )R I /0μ 答案:C 解析:圆线圈在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120/2B B I R μ==,按照右手螺旋定 习题11-1图 习题11-2图

则判断知1B 和2B 的方向相互垂直,依照磁场的矢量叠加原理,计算可得圆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2B I R =。 11-3 如图11-3所示,在均匀磁场B 中,有一个半径为R 的半球面S ,S 边线所在平面的单位法线矢量n 与磁感应强度B 的夹角为α,则通过该半球面的磁通量的大小为[ ] (A )B R 2π (B )B R 22π (C )2cos R B πα (D )2sin R B πα 答案:C 解析:通过半球面的磁感应线线必通过底面,因此2cos m B S R B παΦ=?= 。故正 确答案为(C )。 11-4 如图11-4所示,在无限长载流直导线附近作一球形闭合曲面S ,当曲面S 向长直导线靠近时,穿过曲面S 的磁通量Φ B 将如何变化?[ ] ( A )Φ增大, B 也增大 (B )Φ不变,B 也不变 ( C )Φ增大,B 不变 ( D )Φ不变,B 增大 答案:D 解析:根据磁场的高斯定理0S BdS Φ==? ,通过闭合曲面S 的磁感应强度始终为0,保持不变。无限长载流直导线在空间中激发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2I B d μπ= ,曲面S 靠近长直导线时,距离d 减小,从而B 增大。故正确答案为(D )。 1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闭合回路上各点磁感应强度都为零时,回路内一定没有电流穿过 (B) 闭合回路上各点磁感应强度都为零时,回路内穿过电流的代数和必定为零 (C) 磁感应强度沿闭合回路的积分为零时,回路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必定为零 (D) 磁感应强度沿闭合回路的积分不为零时,回路上任意一点的磁感应强度 I 习题11-4图 习题11-3图

大学物理下册选择题练习题

( 1 ) 边长为l 的正方形,在其四个顶点上各放有等量的点电荷.若正方形中心O处的场 强值和电势值都等于零,则:(C) (A)顶点a、b、c、d处都是正电荷. (B)顶点a、b处是正电荷,c、d处是负电荷. (C)顶点a、c处是正电荷,b、d处是负电荷. (D)顶点a、b、c、d处都是负电荷. (3) 在阴极射线管外,如图所示放置一个蹄形磁铁,则阴极射线将 (B) (A)向下偏. (B)向上偏. (C)向纸外偏. (D)向纸内偏. (4) 关于高斯定理,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C) (A)高斯面内不包围自由电荷,则面上各点电位移矢量D 为零. (B)高斯面上处处D 为零,则面内必不存在自由电荷. (C)高斯面的D 通量仅与面内自由电荷有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 若一平面载流线圈在磁场中既不受力,也不受力矩作用,这说明:(A) (A)该磁场一定均匀,且线圈的磁矩方向一定与磁场方向平行. (B)该磁场一定不均匀,且线圈的磁矩方向一定与磁场方向平行. (C)该磁场一定均匀,且线圈的磁矩方向一定与磁场方向垂直. (D)该磁场一定不均匀,且线圈的磁矩方向一定与磁场方向垂直. (6) 关于电场强度与电势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C)

(A)在电场中,场强为零的点,电势必为零 . (B)在电场中,电势为零的点,电场强度必为零 . (C)在电势不变的空间,场强处处为零 . (D)在场强不变的空间,电势处处相等. (7) 在边长为a的正方体中心处放置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 在一个侧面的中心处的电势为: (B) (A)a Q 04πε. (B)a Q 02πε. (C)a Q 0πε. (D)a Q 022πε. (8) 一铜条置于均匀磁场中,铜条中电子流的方向如图所示.试问下述哪一种情况将会 发生? (A) (A)在铜条上a、b两点产生一小电势差,且Ua >Ub . (B)在铜条上a、b两点产生一小电势差,且Ua <Ub . (C)在铜条上产生涡流. (D)电子受到洛仑兹力而减速. : (9) 把A,B两块不带电的导体放在一带正电导体的电场中,如图所示.设无限远处为电势 零点,A的电势为UA ,B的电势为UB ,则 (D) (A)UB >UA ≠0. (B)UB >UA =0. (C)UB =UA . (D)UB <UA .

大学物理学 答案

作业 1-1填空题 (1) 一质点,以1-?s m π的匀速率作半径为5m 的圆周运动,则该质点在5s 内,位移的大 小是 ;经过的路程 是 。 [答案: 10m ; 5πm] (2) 一质点沿x 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 的变化关系为a=3+2t (SI),如果初始时刻 质点的速度v 0为5m 2s -1,则当t 为3s 时, 质点的速度v= 。 [答案: 23m 2s -1 ] 1-2选择题 (1)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 速度s m v /2=,瞬时加速度2/2s m a -=,则 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A)等于零 (B)等于-2m/s (C)等于2m/s (D)不能确定。 [答案:D] (2) 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 动,每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其

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A)t R t R ππ2,2 (B) t R π2,0 (C) 0,0 (D) 0,2t R π [答案:B] (3)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 ,(y x r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A)dt dr (B)dt r d (C)dt r d || (D) 22)()(dt dy dt dx + [答案:D] 1-4 下面几个质点运动学方程,哪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1)x=4t-3;(2)x=-4t 3+3t 2+6;(3) x=-2t 2+8t+4;(4)x=2/t 2-4/t 。 给出这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在t=3s 时的 速度和加速度,并说明该时刻运动是加速 的还是减速的。(x 单位为m ,t 单位为s ) 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即加速度为不等于

大学物理第三版下册答案(供参考)

习题八 8-1 电量都是q的三个点电荷,分别放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试问:(1)在这三角形的中心放一个什么样的电荷,就可以使这四个电荷都达到平衡(即每个电荷受其他三个电荷的库仑力之和都为零)?(2)这种平衡与三角形的边长有无关系? 解: 如题8-1图示 (1) 以A处点电荷为研究对象,由力平衡知:q'为负电荷 2 2 2 0) 3 3 ( π4 1 30 cos π4 1 2 a q q a q' = ? ε ε 解得q q 3 3 - =' (2)与三角形边长无关. 题8-1图题8-2图 8-7 一个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半圆环,电荷线密度为λ,求环心处O点的场强. 解: 如8-7图在圆上取? Rd dl= 题8-7图 ? λ λd d d R l q= =,它在O点产生场强大小为

2 0π4d d R R E ε? λ= 方向沿半径向外 则 ??ελ ?d sin π4sin d d 0R E E x = = ??ελ ?πd cos π4)cos(d d 0R E E y -= -= 积分R R E x 000 π2d sin π4ελ ??ελπ == ? 0d cos π400 =-=? ??ελ π R E y ∴ R E E x 0π2ελ = =,方向沿x 轴正向. 8-11 半径为1R 和2R (2R >1R )的两无限长同轴圆柱面,单位长度上分别带有电量λ和-λ,试求:(1)r <1R ;(2) 1R <r <2R ;(3) r >2R 处各点的场强. 解: 高斯定理0 d ε∑? = ?q S E s 取同轴圆柱形高斯面,侧面积rl S π2= 则 rl E S E S π2d =?? 对(1) 1R r < 0,0==∑E q (2) 21R r R << λl q =∑ ∴ r E 0π2ελ = 沿径向向外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题(上册)10套附答案

n 3 电机学院 200_5_–200_6_学年第_二_学期 《大学物理 》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1 2006.7 开课学院: ,专业: 考试形式:闭卷,所需时间 90 分钟 考生: 学号: 班级 任课教师 一、填充題(共30分,每空格2分) 1.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3262x t t m =-,则质点在运动开始后4s 位移的大小为___________,在该时间所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一根细绳的一端固定, 另一端系一小球,绳长0.9L m =,现将小球拉到水平位置OA 后自由释放,小球沿圆弧落至C 点时,30OC OA θ=o 与成,则 小球在C 点时的速率为____________, 切向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法向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210g m s =)。 3.一个质点同时参与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的简谐振动,其振动的表达式分别为: 215 5.010cos(5t )6x p p -=?m 、211 3.010cos(5t )6 x p p -=?m 。则其合振动的频率 为_____________,振幅为 ,初相为 。 4、如图所示,用白光垂直照射厚度400d nm =的薄膜,为 2 1.40n =, 且12n n n >>3,则反射光中 nm ,

波长的可见光得到加强,透射光中 nm 和___________ nm 可见光得到加强。 5.频率为100Hz ,传播速度为s m 300的平面波,波 长为___________,波线上两点振动的相差为3 π ,则此两点相距 ___m 。 6. 一束自然光从空气中入射到折射率为1.4的液体上,反射光是全偏振光,则此光束射角等于______________,折射角等于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題(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一质点运动时,0=n a ,t a c =(c 是不为零的常量),此质点作( )。 (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速曲线运动; (C ) 匀变速直线运动; (D )不能确定 2.质量为1m kg =的质点,在平面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3t ,315t y -=(SI 制),则在t=2s 时,所受合外力为( ) (A) 7j ? ; (B) j ?12- ; (C) j ?6- ; (D) j i ? ?+6 3.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当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为振幅的4 1 时,其动能为振动 总能量的?( ) (A ) 916 (B )1116 (C )1316 (D )1516 4. 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单缝上,对应于衍 射角为300的方向上,若单逢处波面可分成3个半波带,则缝宽度a 等于( ) (A.) λ (B) 1.5λ (C) 2λ (D) 3λ 5. 一质量为M 的平板车以速率v 在水平方向滑行,质量为m 的物体从h 高处直落到车子里,两者合在一起后的运动速率是( ) (A.) M M m v + (B). (C). (D).v

精选新版2019年大学物理实验完整考试题库200题(含标准答案)

2019年《大学物理》实验题库200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用电磁感应法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时,在什么情形下感应电动势幅值的绝对值最大 ( ) A :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90角; B :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0角 ; C :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270角; D :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180角; 答案:(BD ) 2.选出下列说法中的正确者( ) A :牛顿环是光的等厚干涉产生的图像。 B :牛顿环是光的等倾干涉产生的图像。 C :平凸透镜产生的牛顿环干涉条纹的间隔从中心向外逐渐变密。 D :牛顿环干涉条纹中心必定是暗斑。 答案:(AC ) 3.用三线摆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实验中,在下盘对称地放上两个小圆柱体可以得到的结果:( ) A :验证转动定律 B :小圆柱的转动惯量; C :验证平行轴定理; D :验证正交轴定理。 答案:(BC) 4.测量电阻伏安特性时,用R 表示测量电阻的阻值,V R 表示电压表的内阻,A R 表示电流表的内阻,I I ?表示内外接转换时电流表的相对变化,V V ?表示内外接转换时电压表的相对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R <?时宜采用电流表内接;

D :当V V I I ?>?时宜采用电流表外接。 答案:(BC ) 5.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本实验测量等位线采用的是电压表法; B :本实验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C :本实验用稳恒磁场模拟静电场; D :本实验测量等位线采用电流表法; 答案:(BD ) 6.时间、距离和速度关系测量实验中是根据物体反射回来的哪种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 ( ) A :超声波; B :电磁波; C :光波;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B ) 7.在用UJ31型电位差计测电动势实验中,测量之前要对标准电池进行温度修正,这是 因为在不同的温度下:( ) A :待测电动势随温度变化; B :工作电源电动势不同; C :标准电池电动势不同; D :电位差计各转盘电阻会变化。 答案:(CD ) 8.QJ36型单双臂电桥设置粗调、细调按扭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护电桥平衡指示仪(与检流计相当); B:保护电源,以避免电源短路而烧坏; C:便于把电桥调到平衡状态; D:保护被测的低电阻,以避免过度发热烧坏。 答案:(AC ) 9.声速测定实验中声波波长的测量采用: ( ) A :相位比较法 B :共振干涉法; C :补偿法; D :;模拟法 答案:(AB ) 10.电位差计测电动势时若检流计光标始终偏向一边的可能原因是: ( ) A :检流计极性接反了。 B :检流计机械调零不准

赵近芳版《大学物理学上册》课后答案

1 习题解答 习题一 1-1 |r ?|与r ? 有无不同? t d d r 和 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 t d d v 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1) r ?是位移的模,? 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r ?1 2r r -=,1 2r r r -=?; (2) 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 t d d r = =v t s d d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r =(式中r ?叫做单位矢),则t ?r ?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 t r t d d d d 与 r 不同如题1-1图所示 . 题1-1图 (3) 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t v a d d = ,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量. ∵有ττ (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 ,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τ += 式中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t t r d ?d d ?d τ 与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讨论)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出r =2 2y x +,然后根据v = t r d d ,及a = 2 2d d t r 而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 2 2d d d d ?? ? ??+??? ??t y t x 及a = 2 222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j y i x r +=, j t y i t x t r a j t y i t x t r v 222222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故它们的模即为

大学物理选择题大全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习题(1) 1、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 )速度等于位移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B )在任意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 2/)(0t V V V +=; (C )任何情况下,;v v ?=? r r ?=? ; (D )瞬时速度等于位置矢量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2、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m/s 2=v ,瞬时加速度2m/s 2-=a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为: ( ) (A)等于0m/s ; (B)等于 -2m/s ; (C)等于2m/s ; (D)不能确定。 3、 一物体从某一确定高度以 0V 的速度水平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落地时的速 度为t V ,那么它运动的时间是: ( ) (A) g V V t 0 -或g V V t 2 02- ; (B) g V V t 0 -或 g V V t 2202- ; (C ) g V V t 0 - 或g V V t 202- ; (D) g V V t 0 - 或g V V t 2202- 。 4、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 时速度为 V ,瞬时速率为v ,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它们之间的关系必定是 ( ) (A) V V V V == ,;(B) V V V V =≠ ,;(C)V V V V ≠= ,;(D) V V V V ≠≠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轨迹为抛物线的运动加速度必为恒 量; (B )加速度为恒量的运动轨迹

可能是抛物线; (C )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一 致; (D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必为变量。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习题(2)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叙述是: ( ) a)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只要速度大小 不变,物体就没有加速度; b) 做斜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 处时的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 (C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有可能在某时刻法向加速度为0; (D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2、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的运动,在自然 坐标系中运动方程为 22 t c bt s -=,其中 b 、 c 是常数且大于0,Rc b >。其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大小达到相等所用 最短时间为: ( ) (A) c R c b + ; (B) c R c b - ; (C) 2cR c b -; (D) 22cR cR c b +。 3、 质点做半径为R 的变速圆周运动时的加 速度大小为(v 表示任一时刻质点的速率) ( ) (A ) t v d d ; (B )R v 2 ; (C ) R v t v 2 +d d ; (D ) 2 22)d d (??? ? ??+R v t v 。 第二章 牛顿定律 习题 1、水平面上放有一质量m 的物体,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物体在图示 恒力F 作用下向右运动,为使物体具有最大的加速度,力F 与水平面的夹角θ应满 足 : ( ) (A )cosθ=1 ; (B )sinθ=μ ; (C ) tan θ=μ; (D) cot θ=μ。

大学物理学(第三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1 1.1选择题 (1)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 r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A)dt dr (B)dt r d (C)dt r d | | (D) 22)()(dt dy dt dx + [答案:D] (2)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s m v /2=,瞬时加速度2 /2s m a -=,则 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A)等于零 (B)等于-2m/s (C)等于2m/s (D)不能确定。 [答案:D] (3) 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A) t R t R ππ2, 2 (B) t R π2,0 (C) 0,0 (D) 0,2t R π [答案:B] 1.2填空题 (1) 一质点,以1 -?s m π的匀速率作半径为5m 的圆周运动,则该质点在5s 内,位移的大小是 ;经过的路程是 。 [答案: 10m ; 5πm] (2) 一质点沿x 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a=3+2t (SI),如果初始时刻质点的 速度v 0为5m ·s -1 ,则当t 为3s 时,质点的速度v= 。 [答案: 23m ·s -1 ] (3) 轮船在水上以相对于水的速度1V 航行,水流速度为2V ,一人相对于甲板以速度3V 行走。如人相对于岸静止,则1V 、2V 和3V 的关系是 。 [答案: 0321=++V V V ]

1.3 一个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你认为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中哪个因素决定: (1)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2) 物体的内部结构; (3) 所研究问题的性质。 解:只有当物体的尺寸远小于其运动范围时才可忽略其大小的影响,因此主要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 1.4 下面几个质点运动学方程,哪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1)x=4t-3;(2)x=-4t 3+3t 2+6;(3)x=-2t 2+8t+4;(4)x=2/t 2 -4/t 。 给出这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在t=3s 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并说明该时刻运动是加速的还是减速的。(x 单位为m ,t 单位为s ) 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即加速度为不等于零的常数时的运动。加速度又是位移对时间的两阶导数。于是可得(3)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其速度和加速度表达式分别为 2 2484 dx v t dt d x a dt = =+== t=3s 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v =20m/s ,a =4m/s 2 。因加速度为正所以是加速的。 1.5 在以下几种运动中,质点的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以及加速度哪些为零哪些不为零? (1) 匀速直线运动;(2) 匀速曲线运动;(3) 变速直线运动;(4) 变速曲线运动。 解:(1) 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其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及加速度均为零; (2) 质点作匀速曲线运动时,其切向加速度为零,法向加速度和加速度均不为零; (3) 质点作变速直线运动时,其法向加速度为零,切向加速度和加速度均不为零; (4) 质点作变速曲线运动时,其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及加速度均不为零。 1.6 |r ?|与r ? 有无不同?t d d r 和d d r t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t d d v 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1)r ?是位移的模,?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r ?12r r -=,12r r r -=?; (2) 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t d d r ==v t s d d .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r =(式中r ?叫做单位矢),则 t ?r ?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 t r d d 就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答案

第三军医大学2011-2012学年二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答案(C 卷)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年级:xxx 级 专业: xxx 答案部分,(卷面共有26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共10小题) 1.C 2.C 3.C 4.D 5.B 6.C 7.D 8.C 9.A 10.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共10小题) 1.m k d 2 2.20kx ;2021 kx -;2021kx 3.一个均匀带电的球壳产生的电场 4.θ cos mg . 5.θcot g . 6.2s rad 8.0-?=β 1s rad 8.0-?=ω 2s m 51.0-?='a 7.GMR m 8.v v v v ≠=? ?, 9.1P 和2P 两点的位置.10.j i ??22+-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60分,共6小题) 1. (a) m /s;kg 56.111.0?+-j i ρρ (b) N 31222j i ρρ+- . 2. (a) Yes, there is no torque; (b) 202202/])([mu mbu C C ++ 3.(a)m/s 14 (b) 1470 N 4.解 设该圆柱面的横截面的半径为R ,借助于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在距离r 处的场强公式,即r E 0π2ελ=,可推出带电圆柱面上宽度为θd d R l =的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在圆柱

2 轴线上任意点产生的场强为 =E ρd r 0π2ε λ-0R ρ=000π2d cos R R R ρεθθσ- =θθθεθσ)d sin (cos π2cos 0 0j i ρρ+-. 式中用到宽度为dl 的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的电荷线密度θθσσλd cos d 0R l ==,0R ρ为从 原点O 点到无限长带电直线垂直距离方向上的单位矢量,i ρ,j ρ为X ,Y 方向的单位矢量。 因此,圆柱轴线Z 上的总场强为柱面上所有带电直线产生E ρd 的矢量和,即 ??+-==Q j i E E πθθθεθσ2000)d sin (cos π2cos d ρρρρ=i 002εσ- 方向沿X 轴负方向 5.解 设邮件在隧道P 点,如图所示,其在距离地心为r 处所受到的万有引力为 23π34r m r G f ??-=ρ r m G )π34 (ρ-= 式中的负号表示f ρ与r ρ的方向相反,m 为邮件的质量。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 22d )π34(dt r m r m G =-ρ

大学物理题库之近代物理答案

大学物理题库------近代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 01-05 DABAA 06-10 ACDBB 11-15 CACBA 16-20 BCCCD 21-25 ADDCB 26-30 DDDDC 31-35 ECDAA 36-40 DACDD 二、填空题 41、见教本下册p.186; 42、c ; 43. c ; 44. c , c ; 45. 8106.2?; 46. 相对的,相对运动; 47. 3075.0m ; 48. 181091.2-?ms ; 49. 81033.4-?; 51. s 51029.1-?; 52. 225.0c m e ; 53. c 23, c 2 3; 54. 2 0) (1c v m m -= , 202c m mc E k -=; 55. 4; 56. 4; 57. (1) J 16109?, (2) J 7105.1?; 58. 61049.1?; 59. c 32 1; 60. 13108.5-?, 121004.8-?; 61. 20 )(1l l c -, )( 02 0l l l c m -; 62. 1 1082.3?; 63. λ hc hv E ==, λ h p = , 2 c h c m νλ = = ; 64. V 45.1, 151014.7-?ms ; 65. )(0v c e h -λ ; 66. 5×1014,2; 67. h A /,e h /)(01νν-; 68. 5.2,14 100.4?; 69. 5.1; 70. J 261063.6-?,1341021.2--??ms kg ; 71. 21E E >, 21s s I I <; 72. 5.2,14100.4?; 73. π,0; 74. 负,离散; 75. 定态概念, 频率条件(定态跃迁); 76. —79. 见教本下册p.246--249; 80. (1)4,1;(2)4, 3; 81. J m h E k 21 2 210 29.32?== λ;

大学物理学上册习题解答

大学物理学习题答案 习题一答案 习题一 1.1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位移和路程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二者的量值相等?在什么情况下二者的量值不相等? (2)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二者的量值相等? (3)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的关系和区别又是什么? (4) 质点的位矢方向不变,它是否一定做直线运动?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矢的方向是否一定保持不变? (5) r ?v 和r ?v 有区别吗?v ?v 和v ?v 有区别吗?0dv dt =v 和0d v dt =v 各代表什么运动? (6)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出 r = dr v dt = 及 22d r a dt = 而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 及 a =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两者区别何在? (7) 如果一质点的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线性的,那么,该质点的速度和位矢与时间的关系是否也是线性 的? (8)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一定在运动轨道的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恒为零,因此其法向加速度 也一定为零.”这种说法正确吗? (9) 任意平面曲线运动的加速度的方向总指向曲线凹进那一侧,为什么? (10) 质点沿圆周运动,且速率随时间均匀增大,n a 、t a 、a 三者的大小是否随时间改变? (11) 一个人在以恒定速度运动的火车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此石子能否落回他的手中?如果石子抛出后,火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结果又如何? 1.2 一质点沿x 轴运动,坐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为224t t x -=,式中t x ,分别以m 、s 为单位,试计算:(1)在最初s 2内的位移、平均速度和s 2末的瞬时速度;(2)s 1末到s 3末的平均加速度;(3)s 3末的瞬时加速度。 解: (1) 最初s 2内的位移为为: (2)(0)000(/)x x x m s ?=-=-= 最初s 2内的平均速度为: 0(/)2 ave x v m s t ?= ==?

大学物理学吴柳下答案

大学物理学下册 吴柳 第12章 12.1 一个封闭的立方体形的容器,内部空间被一导热的、不漏气的、可移动的隔板分为两部分,开始其内为真空,隔板位于容器的正中间(即隔板两侧的长度都为l 0),如图12-30所示.当两侧各充以p 1,T 1与 p 2,T 2的相同气体后, 长度之比是多少)? 解: 活塞两侧气体的始末状态满足各自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左侧: T pV T V p 111= 得, T pT V p V 1 11= 右侧: T pV T V p 222= 得, T pT V p V 2 22= 122121T p T p V V = 即隔板两侧的长度之比 1 22121T p T p l l = 12.2 已知容器内有某种理想气体,其温度和压强分别为T =273K,p =1.0×10-2 atm ,密度32kg/m 1024.1-?=ρ.求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解: nkT p = (1) nm =ρ (2) A mN M = (3) 由以上三式联立得: 1235 2232028.010022.610 013.1100.12731038.11024.1----?=?????????==mol kg N p kT M A ρ 12.3 可用下述方法测定气体的摩尔质量:容积为V 的容器内装满被试验的气体,测出其压力为p 1,温度为T ,并测出容器连同气体的质量为M 1,然后除去一部分气体,使其压力降为p 2,温度不变,容器连同气体的质量为M 2,试求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解: () V V -2 2p T )(21M M - V 1p T 1M V 2p T 2M 221V p V p = (1) ( )()RT M M M V V p 21 22-=- (2)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题库

1某质点的运动学方程x=6+3t-5t 3 ,则该质点作 ( D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正值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负值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正值 (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负值 2一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x v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如图示。设21t t →时间合力作功为 A 1,32t t →时间合力作功为A 2,43t t → 3 C ) (A )01?A ,02?A ,03?A (B )01?A ,02?A , 03?A (C )01=A ,02?A ,03?A (D )01=A ,02?A ,03?A 3 关于静摩擦力作功,指出下述正确者( C ) (A )物体相互作用时,在任何情况下,每个静摩擦力都不作功。 (B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必定静止。 (C )彼此以静摩擦力作用的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所以两个静摩擦力作功之和等于 零。 4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经过时间T 转动一圈,那么在2T 的时间,其平均 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B ) (A ) , (B ) 0, (C )0, 0 (D ) T R π2, 0 5、质点在恒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已知在时间1t ?,速率由0增加到υ;在2t ?, 由υ增加到υ2。设该力在1t ?,冲量大小为1I ,所作的功为1A ;在2t ?,冲量大小为2I , 所作的功为2A ,则( D ) A .2121;I I A A <= B. 2121;I I A A >= C. 2121;I I A A => D. 2121;I I A A =< 6如图示两个质量分别为B A m m 和的物体A 和B 一起在水平面上沿x 轴正向作匀减速直线 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A 与B 间的最大静摩擦系数为μ,则A 作用于B 的静摩擦力F 的 大小和方向分别为(D ) 轴正向相反与、轴正向相同 与、轴正向相同 与、轴正向相反 与、x a m D x a m x g m x g m B B B B ,,C ,B ,A μμT R π2T R π2T R π2t

大学物理试题库及答案详解【考试必备】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 -1 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 ,速度为v ,速率为v,t 至(t +Δt )时间内的位移为Δr , 路程为Δs ,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Δr ( 或称Δ|r |),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1)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Δr |= Δs = Δr (B)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s ≠ d r (C) |Δr |≠ Δr ≠ Δs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D)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2)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v |= v ,|v |= v (B) |v |≠v ,|v |≠ v (C) |v |= v ,|v |≠ v (D) |v |≠v ,|v |= v 分析与解 (1) 质点在t 至(t +Δt )时间内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路程Δs =PP′, 位移大小|Δr |=PP ′,而Δr =|r |-|r |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 →0 时,点P ′无限趋近P 点,则有|d r |=d s ,但却不等于d r .故选(B). (2) 由于|Δr |≠Δs ,故t s t ΔΔΔΔ≠r ,即|v |≠v . 但由于|d r |=d s ,故t s t d d d d =r ,即|v |=v .由此可见,应选(C). 1 -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 (x,y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1)t r d d ; (2)t d d r ; (3)t s d d ; (4)2 2d d d d ?? ? ??+??? ??t y t x .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

大学物理上册答案详解

大学物理上册答案详解 习题解答 习题一 1-1 |r ?|与r ? 有无不同? t d d r 和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t d d v 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1)r ?是位移的模,?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r ?12r r -=, 12r r r -=?; (2) 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t d d r ==v t s d d .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r =(式中r ?叫做单位矢),则 t ?r ?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 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 t r t d d d d 与r 不同如题1-1图所示. 题1-1图 (3)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t v a d d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量. ∵有ττ (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τ += 式中 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t t r d ?d d ?d τ 与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讨论)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 速度时,有人先求出r =2 2 y x +,然后根据v =t r d d ,及a =22d d t r 而求 得结果;又有人 v =2 2 d d d d ?? ? ??+??? ??t y t x 及a = 2 222 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坐标 系中,有j y i x r +=, j t y i t x t r a j t y i t x t r v 22 2222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故它们的模即为 2 222 22222 2 2 2d d d d d d d d ? ?? ? ??+???? ??=+=? ? ? ??+??? ??=+=t y t x a a a t y t x v v v y x y x 而前一种方法的错误可能有两点,其一是概念上的错误,即误把速度、加速度定义作 22d d d d t r a t r v == 其二,可能是将22d d d d t r t r 与误作速度与加速度的模。在1-1题中已说明 t r d d 不是速度的模,而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同样,22d d t r 也不是加速

大学物理D下册习题答案

习题9 9.1选择题 (1)正方形的两对角线处各放置电荷Q,另两对角线各放置电荷q,若Q所受到合力为零, 则Q与q的关系为:() (A)Q=-23/2q (B) Q=23/2q (C) Q=-2q (D) Q=2q [答案:A]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若高斯面上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则该面内必定没有净电荷; (B)若高斯面内没有电荷,则该面上的电场强度必定处处为零; (C)若高斯面上的电场强度处处不为零,则该面内必定有电荷; (D)若高斯面内有电荷,则该面上的电场强度必定处处不为零。 [答案:A] (3)一半径为R的导体球表面的面点荷密度为σ,则在距球面R处的电场强度() (A)σ/ε0 (B)σ/2ε0 (C)σ/4ε0 (D)σ/8ε0 [答案:C] (4)在电场中的导体内部的() (A)电场和电势均为零;(B)电场不为零,电势均为零; (C)电势和表面电势相等;(D)电势低于表面电势。 [答案:C] 9.2填空题 (1)在静电场中,电势梯度不变的区域,电场强度必定为。 [答案:零] (2)一个点电荷q放在立方体中心,则穿过某一表面的电通量为,若将点电荷由中 心向外移动至无限远,则总通量将。 [答案:q/6ε0, 将为零] (3)电介质在电容器中作用(a)——(b)——。 [答案:(a)提高电容器的容量;(b) 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4)电量Q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球体内,则球内球外的静电能之比。 [答案:1:5] 9.3 电量都是q的三个点电荷,分别放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试问:(1)在这三角形的中心放一个什么样的电荷,就可以使这四个电荷都达到平衡(即每个电荷受其他三个电荷的库仑力之和都为零)?(2)这种平衡与三角形的边长有无关系? 解: 如题9.3图示 (1) 以A处点电荷为研究对象,由力平衡知:q 为负电荷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

2008年下学期2007级《大学物理(下)》期末考试(A 卷) 一、选择题(共27分) 1. (本题3分) (2717) 距一根载有电流为3×104 A 的电线1 m 处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为 (A) 3×10-5 T . (B) 6×10-3 T . (C) 1.9×10-2T . (D) 0.6 T . (已知真空的磁导率μ0 =4π×10-7 T ·m/A) [ ] 2. (本题3分)(2391) 一电子以速度v 垂直地进入磁感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此电子在磁场中运动轨道所围的面积内的磁通量将 (A) 正比于B ,反比于v 2. (B) 反比于B ,正比于v 2. (C) 正比于B ,反比于v . (D) 反比于B ,反比于v . [ ] 3. (本题3分)(2594) 有一矩形线圈AOCD ,通以如图示方向的电流I ,将它置于均匀磁场B 中,B 的方向与x 轴正方向一致,线圈平面与x 轴之间的夹角为α,α < 90°.若AO 边在y 轴上,且线圈可绕y 轴自由转动,则线圈将 (A) 转动使α 角减小. (B) 转动使α角增大. (C) 不会发生转动. (D) 如何转动尚不能判定. [ ] 4. (本题3分)(2314) 如图所示,M 、N 为水平面内两根平行金属导轨,ab 与cd 为垂直于导轨并可在其上自由滑动的两根直裸导线.外磁场垂直水平面向上.当外力使 ab 向右平移时,cd (A) 不动. (B) 转动. (C) 向左移动. (D) 向右移动.[ ] 5. (本题3分)(2125) 如图,长度为l 的直导线ab 在均匀磁场B 中以速度v 移动,直导线ab 中的电动势为 (A) Bl v . (B) Bl v sin α. (C) Bl v cos α. (D) 0. [ ] 6. (本题3分)(2421) 已知一螺绕环的自感系数为L .若将该螺绕环锯成两个半环式的螺线管,则两个半环螺线管的自感系数 c a b d N M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