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创新的思考

摘要:学校教育制度是构成中国教育制度的基本组成,也是最切合学生生活的教育制度。因此必须完成学校教育制度的即时创新,跟踪时代步伐。当前,需要重点调整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调整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二是调整学校内部关系;三是调整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关系。对此要完成教育、政治和社会之间的协调,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学校依据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学校自主教育制度的核定,藉此以完成学校教育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基础教育;学校制度;制度创新

Abstract:School education system is constitute the basic component of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which is the most relevant to the student life education system. Therefore must complete instant innov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tracking time. At present, the need to focus on adjus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aspects: one is to adju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chool; two it is to adjust the school internal relations; three it is to adju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and family, and community. Have to complete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education, politics and society, the government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n the basis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social school for approval of independent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through which to complete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innovation.

Keywords:Basic education; The school system; System innovation

引言:

学校制度是与学校教育相伴而生的,它也伴随着学校教育的变化和发展而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学校制度的提出是现代学校教育正在经历的变革在制度层面的反映。构建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就是要通过制度创

新,理顺学校内外部关系,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构建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必须立足于公办中小学本身的性质,立足于学校的公益性特征。同时,构建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的过程是对现行学校制度进行变革和创新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必须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度状况、发展实际及外部环境,从条件与基础方面考虑推进的现实性与可行性。

一、构建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内涵

构建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需要重点调整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调整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合理划分政府与学校之间的职责和权力,完善政府教育管理、教育投入、教育督导与评估制度;二是调整学校内部关系,明确校长职责,建立健全校长权力的制衡机制,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三是调整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建立健全家庭、社区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不断增强学校服务家庭、社区的功能。

(一)关于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问题

在我国的教育中,政府对于教育过多的施加政治影响,使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独立,而学校方面则没有确立确定的政策约束,反映在管理实践中,政府与学校之间常常是角色不清、责权不明。一方面,政府对学校的行政管理过于刚性,管了一些不该管的事,使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难以落实,办学特色难以体现;另一方面,学校在某些方面过于自主,缺少必要的约束和制衡,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给基础教育的声誉带来损害。

(二)关于学校的内部治理问题

就我国的学校管理体制看,长期以来,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变动频繁,经过了一系列的变动之后,最终确立起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从理论上说,校长负责制是在改进原有的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了“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参与”。但从实践看,目前的“校长负责制”缺乏民主制的基础,多数地区和学校的校长由党委组织部或教育行政机构任命,形成校长主要对上级党委和教育行政机构负责,而对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和社区服务的意识相对薄弱,距离学校内部真正实现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三)关于社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问题

长期以来,学校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一是学校管理者把管理学校看作是学校内部的事务,认为社区及家长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力过问学校的事务;二是体制的分割作用和社区发育的不够成熟,导致社区和家长难以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在学校主导下设立的“社区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自主的、独立的意识相对薄弱,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流于形式,制约了学校事务公开与民主的进程。

二、构建基础教育学校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政府与学校关系的沿革分析

通过对政策文本的梳理,可将政校关系分为一般领导关系和具体事务关系两个层面。一般领导关系主要反映举办教育的各级政府对学校的行政领导关系,它主要回答中小学教育由哪级政府负责的问题。具体事务关系则在一般领导关系下进一步细分为人(校长、教师任用)、财(教育投入)、教学(课程和教材)、教育督导、教育中介五个方面。而这些关系又是围绕政府体系内部纵向(中央、地方各层级政府间)和横向(同一层级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两个维度展开的。从政府与学校关系的沿革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以政府层级之间的纵向权责调整为主,部门之间的横向权责调整不够

建国以来,政校关系的调整侧重于政府体系内部纵向的职权调整,如:各级政府在教育投入保障上的责任,但各级政府内部教育行政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学校横向的职权调整凸显不够。

2.政府和学校的权责有待进一步明确

现有的政策文本对纵向的各层级政府办学权责强调较多,对学校权责规定仍不够全面具体。1985年后政府多次提出要简政放权,但对学校如何简政放权,怎么放,一直缺乏比较具体的操作性的说明。究其原因,还是政府的行政管理与学校的自主办学之间的关系没有厘清,权责没有明确。

3.中介组织发育政策推进缓慢

新型政校关系的构建并非在政府和学校间进行职权的简单增减和转移,发挥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中介组织,随后的相关文件也多次提到了中介组织在学校法制建设、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评估方面的作用,但缺乏进一步的推进。

(二)学校内部治理的沿革分析

校长负责制的历史沿革是其内涵不断充实发展的过程。它逐步成为以校长责权为核心,包括了党支部监督保证和教职工民主管理的三角形的制度架构,而成为学校内部治理的代名词。从学校内部治理政策文本的沿革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校长的职责有待进一步明确

虽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文本中都提到了校长负责,但大多数文本中对校长具体负有哪些责任、行使哪些权力规定并不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仅规定“学校的教学和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这一表述过于抽象笼统,而在一些法规和规章中,校长的职责权限,其边界、范围和程度也没有得到较好的阐明。

2.学校民主管理有待完善

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提出:“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如何?如何进行民主管理?如何监督?在现有的政策文本中对此并没有明确规定。

(三)学校与社区、家长关系的沿革分析

1.学校与社区、家长关系的调整演变是一个由试点到逐步推广的组织制度化过程

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城市的区或街道可通过试点,逐步建立社区(社会)教育委员会一类的社会组织,以组织、协调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学校工作,优化社会教育环境。”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建立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制度。”

2.学校与社区、家长的关系在调整中不断丰富和拓展

学校与社区、家长的关系构建最初集中在中小学德育上,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学校与社区、家长的关系也不断丰富和拓展。除德育外,还涉

及到初中入学办法改革、素质教育实行、学校内部评价制度和课程改革等多个方面。

3.学校与社区、家长的关系由校内教育向校外(社区)教育延伸,并由单向支持转变为双向相互促进

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开发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终身教育体系创建的客观要求,伴随社区教育的发展,学校与社区、家长的关系也由校内教育向社区教育延伸。在这一背景下,学校不仅要主动争取社区、家长的支持,同时也强调学校要有社区意识,向社区开放资源,为社区教育服务。

三、构建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的实施策略

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旨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以法治为基础的公共治理结构;通过立法,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明确学校责任、权利和义务,依法规范学校内部治理机制;建立健全教育中介机构,建构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框架。

(一)在加强政府统筹的同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的责任应当予以明确,政府在现代学校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推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构建新型政校关系,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对义务教育学校的统筹能力,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体现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的要求。也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调控职能,逐步建立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校长和教师流动机制、生源调配机制。

基于我国的现实,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应当立足于管理学校的理念、形式和手段的革新,改变传统的对学校实行全方位的管理方式,逐步从直接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具体而言,政府要将部分教育管理职权下放给社会中介组织,将具体的学校管理权下放给学校。下放的权力主要包括:学校目标和政策制定权、财政预算权、人事管理权、课程没置权等,政府转而通过规划审批、拨款、政策引导、督导评估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保证政府目标的实现和学校公正、合理地运用

所享有的权力。

与此相对应,学校应当由原来单纯的执行机构变成拥有一定权限的决策机构,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决定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使用,特别是在经费使用、教师聘用、课程设置等方面拥有自主权,从而提高学校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具体而言,学校自主权主要体现在:一是财政自主,学校财政预算自主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学校拥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其中预算规划和经费控制是权力下放的主要内容;二是人事自主,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行确定职位和管理教师;三是课程自主,每一所学校都有权开发体现自身特点的学校课程和教学计划;四是发展自主,学校根据章程,制定学校发展愿景,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二)完善校长负责制,促进学校民主管理

所谓校长负责制,其核心是校长负责,把本属于校长负责的、在学校内部行使的人、财、物管理的权力还给校长,同时强调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

1.明确“校长负责”的责权范围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领导体制的建立。实施“校长负责制”要求进一步明晰“校长负责”的权限范围。校长在人事上,可根据学校人员结构优化的实际需要,自主决定人员选聘标准,不断提高教职工队伍的水平;在财务上,对学校进行预决算和经费控制,节省开支,提高效益;在教学上,可根据学校发展需要自主进行教学管理和课程开发。

2.完善校长、党支部、教职工代表大会“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我国中小学实行的校长负责制本身具有权力制衡的因素,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发挥这些组织与制度的作用。校长对学校的行政事务领导并决策,在人员聘用、教育教学管理、内部分配等方面拥有一定自主权。党支部拥有监督权,监督校长权力的行使情况;在涉及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决策上,校长要主动听取党支部的意见。教代会作为教师利益的代表,应当作为独立机构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并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校长、党支部、教代会三方各司其职,责权明确,有利于理顺学校内部关系,使得“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得以顺利运行。

3.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提高学校民主决策水平

提高学校民主决策水平,除了进一步完善校长、党支部、教职工代表大会

“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之外,需要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通过学校“校务会议”,对学校的经费预算、人员聘用、课程编制、教材选择和学校的其它重要事务,进行集体研究并形成决策。同时,在学校决策过程中,可以用教代会、家长委员会、社区委员会联席会议的方式,充分听取学校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和教育界知名人士或社会知名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三)建立学校和社区、家长的互动机制,创建社会对教育的支持、服务与监督系统

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形成校本管理的机制和民主治校的制度,保障社区、家庭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是现代学校制度的显著特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要求学校改变封闭办学的状态,加强与社区、家长的互动,有效引导社区、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学校要实行校务公开,通过“社区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途径定期向社区、家长报告学校发展规划和教育改革计划的实施情况,充分听取社区、家长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使社区或家长代表在学校的决策、管理与监督上有充分参与的机会。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要求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内丰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培育起一个面向学校需求的、社会化的教育资源市场和教育专业服务市场,为学校发展提供所需的资源与服务。

四、总结

社会、政治和学校犹如教育的三足一般,因此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要相辅相成,要完成政治目标的依托,也要完成社会体制的需求。教育是民族之本,国家之基,学校教育制度是对教育影响最深的基本微粒,它时刻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于无声处建有责。学校教育制度必须以教育为先,这样才能培养出大批有利祖国建设的英才。

参考文献:

[ 1 ] Elisabeth Hess Rice 著.赵立芹编译. 美国专业发展学校中的“合作问题”[J ]. 比较教育研究,2004(10) :17 - 20.

[ 2 ] 杨桂青. 现代教师教育制度何为—访谈朱旭东教授[N].中国教育报,2007 - 6 - 14(12).

[3] 操太圣、卢乃桂著. 伙伴协作与教师赋权—教师专业发展新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94 ,91.

[4] 王建军. 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103.

[5] Elisabeth Hess Rice 著.赵立芹编译. 美国专业发展学校中的“合作问题”[J ]. 比较教育研究,200(10) :17 - 20.

[6] 冯永刚.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趋势[J].教育科学论坛,2011(10):7-9.

[7] 冯永刚.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J].教学与管理,2012(22):3-5.

[8] 朱彦体.提升中层执行力的组织结构改进及决策授权[J].教学与管理,2012(22):18-20.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4号)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于2018年5月15日经教育部2018年第12次部党组会议审议通过,2018年6月25日公布,共六章四十一条,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1986年国家教委发布的《暂行规定》(〔86〕教计字034号)同时废止。 [1] 中文名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发布机关教育部 发文字号部令第44号 发布时间2018年6月25日 实施时间2018年8月1日

目录 .1规定发布 .2规定全文 .3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第六条 .?第七条 .?第八条 .4第二章教育统计机构和人员 .?第九条 .?第十条 .?第十一条 .?第十二条 .?第十三条 .?第十四条 .?第十五条 .?第十六条 .?第十七条 .5第三章教育统计调查和分析 .?第十八条 .?第十九条 .?第二十条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五条 .6第四章教育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九条 .?第三十条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二条

.7第五章教育统计监管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九条 .8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条 .?第四十一条 规定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4号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已于2018年5月15日经教育部2018年第12次部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 [1]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2018年6月25日 规定全文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教育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教育管理、科学决策和服务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大全

课前准备制度 一、教师在授课前必须有所授课程三分之一的讲授教案,并且在讲授过程中应有一章以上的教案储备。同时,每学期的授课教案必须重新编写,不得原封不动地沿用“旧教案”。 二、任课教师必须熟悉所授课程的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制定本课程的教学进度表,并按照教学进度表的要求,实施教学。 三、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明确本次课应讲授的主要容,重点、难点和疑点,做到在脱离教案的情况下从容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任课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学校有关规定及上课时间、地点,学生的基本情况。 五、教学过程中如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必须对电子教案、投影片、演示实验、插播片等作好准备,以确保形象化教学的效果。 六、教师应在上课前认真了解教学对象的学习基础,处理好本课程与完成课程及后续课程的衔接,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 七、教师要拟定好每次课后留给学生的作业题和思考题。 课堂教学制度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为保证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特做如下规定: 一、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任课教师应努力提高讲课水平,以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课堂要以《大纲》和教科书为主,要依据、遵循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在授课过程中要做到: 1、容熟悉:要尽可能脱稿讲课。 2、语言标准:坚持普通话教学,语言力求准确、生动、简炼,教态要端正。 3、条理清楚:在教学容的处理上应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整体结构合理。 4、重点突出:要详略适度,难点分散,重点突出。每次课难易程度要适当。 5、方法得当:要注意启发式教学,培养学习的兴趣以及独立地去获得自己所需要知识的能力。 6、板书工整:板书是教师用文字和插图提供给学生的教学提纲,要求排版整齐,字迹工整,插图规,以便给学生治学

学校教育统计工作制度2019

准旗实验学校教育统计工作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教育管理、科学决策和服务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教育统计工作制度日如下: 1、教育统计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各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教育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教育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2、学校根据教育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学校统计工作实行校长统一领导,学校明确一名校领导分管统计工作,检查、督促并协助完成统计任务。学校统计人员必须按时、如实提供统计资料。 3、教育统计人员应当加强学习,具备与其从事的教育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应当恪守职业道德,如实整理、报送统计资料,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4、加强对教育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按照国家规定加强统计人员资质和信用建设,提高教育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统计人员的稳定性。

5、统计人员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6、应当根据统计资料,对本地区或者本单位的教育事业发展进行统计分析和监测,提供咨询意见和决策建议。建立教育统计数据解读、预测预警机制,加强数据分析,增强教育统计分析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7、统计人员应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入挖掘数据资源,综合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提高统计分析和应用能力。 8、学校和其他有关机构等教育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上报的统计资料必须由统计人员、审核人、本单位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印章。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9、教育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建立健全教育统计保密制度,完善教育统计内控机制,做好有关统计资料的保密工作。 10、学校和其他有关机构及其负责人不得自行修改教育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教育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统计人员伪造、篡改教育统计资料,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11、教育统计应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教育统计资料应当真实、准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虚假教育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备课基本要求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备课不得上课。 2、备课必须根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切实可行,操作性强。 3、各学科提倡实行超前一周备课并写好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板书设计、教学步骤、练习作业、时间安排等,课后要有教后反思。 4、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个人备课要做到“五备”。备课程标准,教案必须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备教材,三个层次结合: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备学生,做到三个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备方法,做到教法、学法两同步。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学法应与教法同步,在备教法同时,应围绕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好基础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来指导学法;备教具,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要求,从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教学。 5、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及老教师的作用,并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6、备课(写教案)必须在课前备好。学期备课要在开学上课前备好;单元备课要在教本单元新课前备好,课时备课要在上新课前备好。 7、自然科学应做的实验,备课时教师要亲自操作一次,并准备好必要仪器设备,以保证上课时实验成功与安全。英语等其他学科教师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要预先协调好,以免上课时手忙脚乱,耽误上课时间。 8、教导处将在每学期期中期末会同教研组长定期检查备课、作业;平时根据需要做不定时检查。 二、上课基本要求 1、按课表上课。课程调度权属教导处,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 2、教学目标要明确,教材处理要科学,教学方法要新颖、切合实际,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大力提倡电化教学,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前十分钟应准备好教材、资料、备课本、书写工具、演示仪器、教具等。教师一经进入教室,不许中途出入,不许在课中令学生出堂为教师提取教学用品。

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形成

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形成 一、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用以指称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其中的“各级”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阶段;其中的“各类”除普通学校外还有各种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业余学校等不同类型。它们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学校教育系统。可见,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通过立法作出规定而建立起来的,从而保证一个国家学制的统一性、稳定性和完整性。或者说,学校教育制度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明确的是,学制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制定学制不能凭主观意志,因为任何一种学制,都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⑴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学形态已趋于定型。教育实体的产生式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一般认为,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的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学校是其重要的标志。奴隶社会初期,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到了时一部分人有可能摆脱直接的物质生产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精神活动或智力活动,社会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于是教育活动开始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单独的专门事业。具体条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的前提条件;二是社会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丰富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育内容;三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育媒介。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据目前可查证的史料记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约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古埃及,欧洲最早出现的学校约在公元前8≈前7世纪古希腊的雅典。在我国的史料记载中,夏朝就有学校,但尚未完全确认,公元前1700年左右的殷有学校已从甲骨文的研究中找到证明。学校的产生,意味着教育活动的专门化,教育形态趋于定型。教

幼儿园教育统计工作规章制度大全

版幼儿园教育统计工作规章制度大全 最终版幼儿园教育统计工作规章制度1 1、各班以新《纲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确定教育活动目标,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实际水平,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有计划地选择和组织。 2、各班要制定班级教育教学计划。班级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幼儿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设计和组织各类教育活动的过程。它是由各个层次的计划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主要包括学期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 3、各班在实施本班教育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可根据幼儿发展实际水平和生活经验、兴趣的需要,灵活地调整教育目标、内容,每学期应对教育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研讨交流和总结。 4、各班应根据幼儿年龄实际和季节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将动与静、室内与室外、教师组织与幼儿自主活动等有机结合、交替进行,建立健全良好的一日活动常规。 5、各班应为幼儿提供多内容、多层次、多形式的各类活动,发挥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应注重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内容的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6、各班应灵活采用小组和个别等形式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生活活动、游戏、教学、劳动、娱乐等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教育活动质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根据需要做好观察记录、教育笔记,不断积累教育资料,总结教育经验。 7、各班应保证每天2小时以上的幼儿游戏时间,充分利用室内外空间开展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各类游戏;要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体现多功能和多变性、层次性和趣味性,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和条件。 8、各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围绕教育目标,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师生合作创设具有班级特色的教育环境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园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规定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规定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试行)明确教师职责 教师学习《城关区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办法》明确学校各级部门的管理职责与责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必须要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规定,保障每个孩子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的学习需要,发展需要,要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 实施细则 一、备课制度 语数教师进行半电子备课实验,兼职课程可全部进行电子备课。专职教师一律手写备课。 (一)通读教材备课制度 1、备课时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掌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在通读本册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册教学内容在本学科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每单元的内容与其它单元以及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做好教材的整合与补充,以便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备课必须对总的教学内容、目标,重点、难点,学生学情,教学措施进行分析、明确各项目内容。对学期课时进行安排,列出教学进度。 3、年级备课中的总目标、要求等项目在平行班老师共同商议下统一制定。各班老师再根据自己班情、学情进行个体分析,写出教育教学措施,体现班级特色,达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目的。 4、根据教情、班情、学情制定课题或教研专题。 (二)单元及课时备课制度

1、单元备课中要分析本单元教材内容、目标,教学重、难点,单元课时量安排。 2、每课备课教案中要有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具体分析,依据教材内容确定重点和难点是否分列。本科教材的课时安排。 3、每课时教案要依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采取用的教学用具等内容。 4、备课中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一要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而定;二要符合教学规律,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依据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来定。 5、备课教案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程度的教学设计。备课教案应积极改革、创新,尽量体现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不可过空、过大,严禁“形式教案”“套路教案”。 6、备课时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专题)制定相应教学措施,从细微处着眼,做到围绕教育教学进行教科研活动,教学问题为专题服务,专题为课题服务。 7、备课中要体现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提炼学习方法,并能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去。 8、备课中要体现对学生的关注。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提高优秀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困生成长,做到面向全体教学,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1.doc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1 薛庵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 搞好安全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全校教职工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把安全教育列入安全保卫工作计划和班主任工作计划,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一、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防火 2、防盗 3、防骗 4、防抢劫 5、防爆炸 6、防溺水 7、防运动损伤 8、健康心理和良好行为教育 9、防交通事故10、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教育 二、开展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 1、新生入学教育 2、毕业生教育

3、宣传栏、黑板报、广播 4、专题报告会 5、早课学校领导讲话,班会课班主任讲话 6、个别谈话 7、实际演练 三、学生安全教育的组织开展: 由学校德育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组织开展。学校根据工作计划和当前工作实际,确定当前学生安全教育的中心内容和重点形式。德育组在学期工作计划中要专列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体育课、实验课老师要结合课程实际做好每堂课的安全教育工作。 四、学生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 2、坚持每学期开学初的“安全自查整改”活动。针对存在问题,制订出相应的班级管理目标和管理措施。 3、以德育工作和少先队工作为抓手,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全面落实安全教育,做到长期性、经常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4、安全教育工作进行登记考核。每班要建立安全教育与管理台帐,对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内容到位情况、班级自己开展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到位情况进行登记,列入班主任考核

内容。 5、加强与派出所、司法所联系,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作用,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 6、对问题学生、学习、生活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帮助,努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7、加强学校网络使用安全管理。按公安部门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的法规,制订相应的措施,严格执行。计算机教室加强安全管理,严防意外事故发生;注意计算机房教室的环境卫生,确保不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 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延长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经学校研究,特制定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一、设施设备包含的内容 1、学校房屋建筑设施; 2、学生运动活动场地设施及体育设施;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2011-11-13 17:29:40)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经过“文革”破坏和之后的恢复和改革,我国形成了目前的学校教育制度系统。 (1)幼儿教育:实施机关为幼儿园,招收3~6岁儿童入学,任务是解放妇女劳动,使幼儿接受早期教育,为接受小学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初等教育:包括普通小学和成人初等学校。普通小学招收7周岁儿童入学,实行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修业年限5~6年,实行一贯制,任务是使儿童打好读写算的基础,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他们接受中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成人初等学校:主要学习语文、算术两科。扫盲识字班招收文盲、半文盲的人入学,以学会1500~2000个常用字为扫盲标准。 (3)中等教育:包括普通中学、农业中学、职业学校或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学校。 普通中学分为初中、高中两个阶段:初中修业年限为3年,实行普及义务教育;高中修业年限为3年。普通中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受到全面教育,一方面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后备力量,另一方面为高一级学校教育培养合格新生。 农业中学: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2~3年,任务是为农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技术后备力量,为农村培养各种急需人才。 职业学校和职业高中: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3年,任务是培养劳动力量和技术后备力量,为城市培养各种急需人才。 技工学校: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2~3年,任务是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 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3~4 年;招收高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2~3年。任务是培养中级的专门业务人才和技术人才。 成人中等学校:包括成人业余初中和高中、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成人业余初中和高中分别招收具有小学和初中程度的青少年入学,修业年限2~3年。 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实行脱产和半脱产,修业年限为2~3年。 (4)高等教育:包括大学和专门学院、成人教育的高等学院、研究生院。 大学和专门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人学。修业年限为4~5年。 成人教育的高等学校:包括广播电视大学、职业大学、农业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等,招收具有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人入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给自学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成绩证明书;累积分达到专业毕业要求的发给毕业证。 研究生院:由各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单位招收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修业年限为2--3年,部分高等学院设有研究生院(部)。

XX小学教育统计工作规章制度

**小学教育统计工作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为了有效地、科学地组织学校教育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以及国家教育部、省、市有关规定,制定学校统计工作规章制度。 二、统计工作基本任务。统计是认识教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是制定教育政策、编制教育规划、检查教育计划实行情况的重要依据,是学校科学管理的基础。学校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学校教育和行政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本校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 三、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和有关人员必须依照《统计法》和统计制度,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伪造、篡改,确保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 第二章统计机构人员及职责 一、学校确定由校长负责统计工作,把统计工作列入领导工作日程,具体指导,定期研究,经常督促和检查统计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领导和支持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执行《统计法》和统计制度,准确、及时地完成统计工作任务,加强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 二、综合统计负责人,代表学校履行《统计法》规定的职责,执行综合统计的职能,其主要职能是: 1、组织协调本校的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地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本校的统计调查任务,收集整理和提供统计资料; 2、对本校教育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教育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实行统计监督; 3、统一管理全校的统计调查表和各种基本统计资料,建立健全综合统计台帐; 4、会同有关基层部门建立、贯彻本校统计工作规章制度,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现代化。 三、基层统计工作是各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管理的基础,各部门领导要对统计工作给予支持与指导。学校根据各部门统计工作的需要,在有关部门设专、兼职统计人员。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本部门的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地完成本部门业务主管机关颁发的

学校统计工作总结3篇

学校统计工作总结2020(一) 近年来,我校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在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的正确领导下,着力抓好统计人员队伍建设和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建设,健全统计网络,强化业务进修,狠抓数据质量,取得了教育教学工作与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现将我校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法开展统计工作 我校领导班子对统计工作高度重视,作为做好学校统计工作的行为准则,做到与教育教学工作同计划、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二、强化统计工作制度建设 我校主要领导一贯重视统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文件和各级领导讲话精神,切实把统计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提到议事日程。建立统计工作管理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先后制定下发了《学校统计工作制度》、《学校统计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为学校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校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校统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有行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安全保卫与总务处、信息中心等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各成员职责细化到人,责任明晰,认真分析研究统计工作要求,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配齐配强专兼职统计工作人员。我校通过培训、筛选,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统计工作人员队伍。各部门工作人员根据分工各司其责,最后由行政办公室主任汇总录入。以上专兼职统计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纳入学校对各部门及个人的绩效考核。

优化统计工作条件。我校为所有专兼职统计工作人员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一部专用电话,所在办公室均能上网,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保证了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强统计人员业务进修。我校相关人员按时参加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会议,认真参加相关业务培训,努力保证与会人员的连贯性 三、强化科学发展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我校在坚持把统计工作摆上学校工作重要位置的同时,十分注重加强对政策与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分析,努力在全体教职工尤其是干 部队伍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在职业教育竞争形势日趋激烈、专业结构调整加快、专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的吻合度不断加强的新形势下,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既不断层,数据传递更不断线,依据准确的统计数据为学校的健康发展作好决策,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要求各部门加强统计资料的过程性积累,统计工作人员做“有心人”,切实加强统计工作责任心,着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各专业人数的统计为招生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为专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教师队伍的统计数据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参考;统计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出点子”、“号脉搏”,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四、实行统计资料电子化、档案化管理 我校统计资料实现电子化,严格遵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实行统一编号、统一格式、统一封面、分卷装订、分卷保管的办法,专橱存放,保管期限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 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既是学校获得有效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学校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同时还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我校充分认识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责任

学校教育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教育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教育教学是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为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应把教学安全放在首位,全体任课教师都要遵守学校教学安全制度。 学校工作作息时间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1、晨会(早自习):按照学校课程表上的安排,由早上第一节课的任课教师负责; 2、课间操活动时间:晴天学校组织做操则由上午第二节课的任课教师负责;雨天学校不组织做操,则由值周人员负责; 3、中午放学:由上午第四节课任课教师组织集合排队有序走出校门; 4、班班有歌声活动课:由下午第一节课任课教师按照学校相关要求组织负责; 5、下午放学:由下午最后一节课任课教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排队护送出校门; 6、课外活动和夕会:由下午最后一节课任课教师或班主任负责。(下午最后一节课下课到夕会,包括夕会时间。) 7、课间休息活动时间:由本区域值周人员负责; 8、夕会至闭门时段:由最后一节课任课教师、辅导教师、班主任、本区域值周人员、门卫负责,根据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故产生的缘由情况确定所负责任的主次; 9、开门至晨会时段:由门卫、值周人员负责。 (说明:上述所涉及课时时段和任课教师均是指事发所在班级课程安排而定,以“学校课程表”作为界定的依据。) 一、室内课堂教学 1、树立“学生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班主任、任课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严格课堂教学管理,确保课堂教学安全。上课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严禁学生在课堂上随意下位、追逐打等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各班应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安排学生专人考勤,严格核实学生异常缺勤情况,并向班主任汇报,问题严重班主任不能独立处理须及时报值周行政领导进行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指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各级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大学和高等学校 12世纪产生中世纪大学,意大利、法国等,文学科、神学科、医学科、法学科,现代大学和现代高等学校:A:增强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改造中世纪大学 B:创办新大学和新高等学校 (二)中学 1、文艺复兴期间,古典文科学校,学习七艺和拉丁语、希腊语,为大学预科, 为教会国家培养僧侣、官吏。 2、实科中学:18世纪初,自然科学和现代外语 (三)小学 行会学校、基尔特学校,本族语读写算,宗教, 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劳动者的初步读写算能力、自然社会常识 (四)初级中学 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有文化的脑力劳动者, (五)职业学校 学徒制,职业教育法令,普通中学----综合中学 (六)高级中学 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生产和劳动性质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七)短期大学和大学 高等教育大众化, (八)幼儿教育机构 从保育到教育 (九)研究生教育机构 19世纪德国,现代学位,哲学博士 (十)成人教育机构 现代社会产物,以在生产上运用科学技术为特征。

现代技术要求知识更新,闲暇时间增多,个性发展需要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纵向划分学校系统(双轨学制),横向划分学校阶段(单轨学制) (一)双轨学制 1、自上而下,大学(其他高等学校)----中学(中学预备班) 2、自下而上,小学(小学和初中)----职业学校(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 育) (二)单轨学制 学术性一轨没有充分发育,群众性小学和中学迅速发展,形成美国单轨制(三)分支型学制 文科中学和职业学校单设,既有单轨特点,又有双轨学制因素。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一)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英德,综合中学(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并轨) 双轨并轨与义务教育,综合中学===现代中等教育发展趋势 (二)从横向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发生重大变化 1、幼儿教育阶段 幼儿教育提前结束,加强与小学的联系 2、小学教育阶段 小学无初高之分,年龄提前,年限缩短,与初中衔接 3、初中教育阶段 初中延长,普通教育中间阶段,小学初中合并 4、高中教育阶段 三种类型学制,区别最大—高中教育阶段,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多样化 西欧高中----大学预备教育,苏联高中----大学预备、普及高中文化科学知识教育 美国综合高中----大学预备、普及高中教育、职业教育 5、职业教育阶段 古老学徒制教育----现代职业教育

学校统计工作制度

统计资料审核制度 为确保统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及时,高质量的完成国家法定统计调查任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特制定本审核制度。 一、总体要求 各类统计资料上报前,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统计方法制度的要求,做好审核工作。审核工作应当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 二、实行审核工作责任制 (一)统计人员应当按照统计调查报表制度要求,对各项统计指标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认真的审核,确保各项统计指标以及相关统计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无误。原始记录、统计台帐与统计报表配套衔接,保持一致。 (二)统计负责人要对统计人员填报的统计报表进行审核,确保各项统计数据真实准确、逻辑关系严密、报表填报完整。对审核不合格的统计报表,退回相关统计人员进行重新核对、校填。 (三)单位负责人最终审核统计负责人审核通过的统计报表,审核不合格,退回统计负责人会同统计员重新核对、校填。 统计工作流程的各环节统计人员、审核人员均应当对其统计、审核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负责。 三、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于不认真履行审核职责,导致本部门统计资料失实并被政府统计部门追究统计法律责任者,本单位将再依法追究相应的经济责任。 四、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统计资料签署制度

为确保本单位统计工作各环节的工作质量和数据质量,明确分工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特制定本签署制度。 一、实行签署上报制 (一)无论是实行纸介质上报的统计资料还是实行网络上报或磁介质上报的各类统计资料,均应按照国家统计制度的规定格式(表式)打印出纸介质的统计资料,并经有关统计人员、统计负责人、单位负责人签署并加盖本单位公章后,方可报出并留档。 (二)签署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提高效率的原则。 二、实行签署上报工作责任制 (一)统计人员依据统计调查报表制度、原始数据、统计台帐填报各类统计报表,审核无误后,需签字确认,方可提交统计负责人审核。 (二)统计负责人负责审核统计人员填报的统计报表,审核无误后,需签字确认,方可提交单位负责人审核。 (三)单位负责人审核经统计负责人签字的统计报表,审核无误后,最终签署确认。 各环节的签署人员应当对其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负责。 三、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于不认真履行签署职责,导致本部门统计报表上报不真实、不准确、不及时、不完整并被政府统计部门追究统计法律责任者,本单位将再依法追究相应的经济责任。 四、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统计工作交接制度 为履行统计法定义务,确保本单位统计工作的延续性、稳定性,规范统计负责人、统计人员在工作、人员交接时的特殊职责,依据《中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塔合曼乡寄宿制小学 教学管理制度 一、课程管理 (一)课程设置 1、学校应严格三级课程管理,务必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要根据自治区、地区、县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地方课程,合理开发和选用校本课程。学校有义务向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在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学校有责任建立校本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对于教学活动、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要进行自我监控,确保学校办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以保证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总体目标上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2、根据教育部和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学校所在村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学校学年课程实施方案。 (二)校本课程 1、学校在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与校外有关机构或人员合作开发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对教师提出一专多能的要求,将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般遵循非教材化的原则。 (三)综合实践活动 1、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各学校要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得用其它课程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综合实践活动在课时安排上可贯彻固定安

排与弹性安排相结合的原则,以体现课程的计划性和灵活性。 2、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小组,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要建立校外指导教师队伍,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基地。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综合实践活动予以积极的支持。 3、要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校内资源、社区资源、网络资源、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以及信息化课程资源等,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二、教学活动管理 (一)教学计划 1、应按照培养目标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和工作计划,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制定后,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其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得到贯彻实施。 2、开学一周内,应根据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工作安排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出学校教学工作配档。要严格按规定的时间上课、复习、考试、放假,保证每学期授课的周数。学校应严格执行教学工作行事历,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3、教研组应根据区教研中心学科组教研工作安排、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应围绕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在开学第一周讨论制定完毕,并报教导处备案。应有计划地对各教研组计划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其落实。

2019年教育事业统计的工作总结

教育事业统计的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在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的正确领导下,着力抓好统计人员队伍建设和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建设,健全统计网络,强化业务进修,狠抓数据质量,取得了教育教学工作与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我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学校、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大赛组织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三星级职业学校、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在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中,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一、依法开展统计工作,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及时、全面。 我校领导班子对统计工作高度重视,坚持把贯彻落实《统计法》和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加强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文件以及各级领导同志关于统计数据要真实、可靠、不能有水分的讲话精神,作为做好学校统计工作的行为准则,做到与教育教学工作同计划、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二、强化统计工作制度建设,健全统计工作网络,加强统计人员业务进修。 我校主要领导一贯重视统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文件和各级领导讲话精神,切实把统计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提到议事日程。

1、建立统计工作管理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先后制定下发了《学校统计工作制度》、《学校统计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为学校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我校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校统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有行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安全保卫与总务处、信息中心等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各成员职责细化到人,责任明晰,并定期在九月初市教育局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会议召开后举行学校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会,认真分析研究统计工作要求,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配齐配强专兼职统计工作人员。我校通过培训、筛选,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统计工作人员队伍。主要成员有行政办公室主任、人事秘书、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学生工作处主任、团委书记、安全保卫与总务处资产管理员等。各部门工作人员根据分工各司其责,最后由行政办公室主任汇总录入。以上专兼职统计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纳入学校对各部门及个人的绩效考核。 4、优化统计工作条件。我校为所有专兼职统计工作人员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一部专用电话,所在办公室均能上网,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保证了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5、加强统计人员业务进修。我校相关人员按时参加每年市教育局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会议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统计工作会议,认真参加相关业务培训,努力保证与会人员的连贯性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正大双语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2017学年) 一、教师备课制度 一、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不备课不得上课,不认真 备课的予以批评和处罚。 二、各学科一律实行超周备课。 三、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个人备课要做到:备课标、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训练。在五备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写好教案。 四、教师在超周备课的基础上,由各组教研组长在每周召集同年级或同学科教师 集体备课,检查本周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超周备课情况,研究其特点、难点,研究双基,研究教法,统一教学目标,统一作业量,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测试内容。 五、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备课时自己先做一做,并做出标准答案。科学、 品德、劳技等课应做的实验,备课时教师要亲手操作一遍,准备好必要的设备,以保证课上实验成功。 六、写好教案:1、教案按课时逐步撰写。2、教案详略应就教师基本素质而定,提倡教师写详细教案,不论详简都应反映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a、课题、b、授课时间、c、授课班级、d、教学目标、e、重点难点、f、教学步骤、内容及方法、h、板书设计、l、作业内容。3、每学期学校对教案普查两次(期中,期末),并有记录,不许以课本资料上的评注圈点代替教案,也不得以统发的《鼎尖教案》代替教案。 七、本节课结束后要写好课后反思,随时总结自己教学成功的经验,找出不足或教训以便改进。 二、教师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1.教师严格执行“课表”,不得私自调课、代课,如有特殊情况须经教导处批准。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要带齐课本、教案、教具,提前5分钟到教室门前,上课铃响过,立即走入教室,不准迟到。上课时不得让学生随意出教室。 2.教师要衣着整洁,举止文明,仪表端正,不穿奇装异服,不留怪异发型,上课时不得赤臂或穿背心裤衩,体育教师要穿运动服。 3.上课前教师要调整情绪,认真候课。上课时教师仪表端庄,教态亲切,精神饱满。 4.上课前不得饮酒,上课时不得吸烟,不准坐着讲课。 5.要坚持用普通话讲课,讲课速度要适中,口齿清楚,语言精练、准确、风趣,逻辑性要强,不讲与教学无关的话。 6.要组织好课堂纪律,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但态度要和蔼,不准讽刺挖苦学生,更不能打骂学生。

汉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汉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汉代的学制系统 汉代学校可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系统。官学又可以分为由中央政府直接主办的中央官学和由地方政府办理的地方官学。私学按其程度与学习内容也可分为经馆与书馆两类。其中一类是由经师讲授专经的经馆,称“精舍”、“精庐”,其程度相当于太学;一类是教授读、写、算基础知识的书馆,属初等文化启蒙性质的蒙学。 二、太学 (一)太学的建制与沿革 太学创建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它以官方的博士置弟子员为标志。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诏令丞相公孙弘等人共拟兴建太学的方案。从此,博士从一种备朝延顾问之官转化为一种以教授的主要职能的学官,太学由此建立。 (二)太学的教学制度 汉代太学博士研究的是五经,教学内容自然以儒家经典为归,学生学习目的也就以明经为主。为了统一经学教材,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等人奉命镌刻石经,立于太学门外,在46块石碑上刻有《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礼记》、《论语》等经的本文,作为太学规范的经学教科书,史称“熹平石经”。

太学的教学形式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发展。太学初建时,学生名额较少,每位博士仅教10名左右弟子,多采用个别教学或小组教学。后来学生规模迅速扩展,为了容纳相当数量的学生同时听讲,东汉时建的太学讲堂“长十丈,广三丈”,出现了一种称为“大都授”的集体上课形式。太学博士传授经学,一般在讲堂会集诸生作大型讲演,称为“都授”。这表明太学已形成集体讲经的教学形式。 (四)太学的考试与视学 太学考试最常使用的是“设科射策”的形式。所谓“射策”,就是由学官将疑难问题书于简策,将它并列排放,覆盖试题,考生随意抽取其中一策进行解答。类似于现今的抽签考试。西汉时考试通常每年举行一次。东汉恒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实施新的课试录用方法。考试时间由一年一试改为二年一试,设科标准也以通经多少来定等第高下,即以通二经、三经、四经、五经来分别次第授以官职。 三、鸿都门学和宫邸学 (一)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的创办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宦官集团与官僚集团的较量在教育上的反映,同时也与汉灵帝的个人嗜好有密切关系。鸿都门学把儒家经典摒弃于教学内容之外,学生专习辞赋、小说、尺牍、画、书法等。这些学生毕业后“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鸿都门学存在的时间虽短,但它打破以儒家经典为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统计工作管理规定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统计工作管理规定 (海师办…2014?18号文印发) 一、总则 (一)为了科学、有效地完成学校的统计工作,加强对学校统计工作及统计资料的管理,发挥统计工作在学校管理、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教育统计工作暂行规定》及《海南省统计管理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定。 (二)我校教育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执行教育部、海南省颁发的统计报表制度,准确、及时地搜集、整理学校教育发展情况的有关资料、数据。 2.依法律规定实施统计监督,对学校上报的、公开或内部发布的统计信息进行核实,确保各项信息真实可靠。 3.完成上级统计部门布置的各项统计工作,如实填报各类统计报表。 4.开展统计分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服务。 二、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一)统计网络

学校教育统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全校综合统计工作由学校办公室负责,学校办公室配备专职综合统计员,各单位配兼职统计员一人,组成学校的教育统计网络。 (二)统计队伍建设 1.各单位必须配备一名兼职统计人员,保持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因特殊原因调动者须办好资料移交手续。 2.学校办公室定期组织统计人员业务学习和情况交流,提高业务水平。 3.学校每学年进行一次统计工作检查。 (三)专职综合统计员的职责 专职综合统计员在学校办公室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全校的教育统计工作。 1.贯彻执行上级统计部门的各项统计制度,建立与贯彻学校统计工作制度,统筹学校统计工作。 2.统一组织协调各单位的统计员,及时、准确地填报各级部门下达的综合统计年报或一次性统计调查表,确保质量。 3.做好管理学校统计报表工作。 4.编制学校年度统计数字公报。 5.参加上级统计部门召开的统计工作会议,进行校际统计工作经验交流活动。 6.做好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工作,为学校发展提供参考资料。 (四)兼职统计员的职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