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抗氧化以及抗衰老作用研究进展

螺旋藻抗氧化以及抗衰老作用研究进展

螺旋藻多肽有什么作用

螺旋藻多肽有什么作用 现在的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身体内缺少哪些营养就需要及时的补充,另外还需要吃一些补品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螺旋藻多肽就是一种,可以丰富我们体内的营养物质,和矿物质的营养补品,除此之外,还具有一些其他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如今早多肽有什么作用。 (1)含人体极易消化吸收的优质水溶性蛋白质 (2)含18种氨基酸和人体所必需8种氨基酸,吸收率高达90-95%。 (3)含丰富的天然维生素海之源螺旋藻具有可满足人类生命活动需要的多种重要的维生素,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含天然维生素B12含量最丰富的植物,并富含VitB1、VitB2、VitB6、VitC、VitE、β—胡萝卜素、尼克酸、叶酸、泛酸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4)含量丰富的矿物质海之源螺旋藻的藻体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约占其总量的9%,其中铁的含量为一般含铁食物的20倍,为生物络合性铁,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并对红细胞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还含有强筋壮骨的活性钙和提高肌肉神经的活性镁,硒和锌的的含量也很高。 (5)含天然的人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γ---亚麻酸(GLA)、22碳6烯酸(DHA) (6)含有可增进人体免疫功能的β—胡萝卜素

(7)含补血造血的天然血红素资源------叶绿素 (8)含有巨大的能量库---多糖类,可以使人体产生持久的耐力和爆发力。 (9)含人体最重要的抗氧化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清除过多的自由基,防止肌体受到自由基的破坏,全面调节人体代谢机能。 (10)藻多糖、藻蓝蛋白 海之源螺旋藻藻多糖(Spp)和藻蓝蛋白(pC)是海之源螺旋藻所特有的活性成分,它们决定了海之源螺旋藻的特殊功效。可以提高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和促进DNA修复,修复机体自身受损伤的细胞,促进机体的骨髓造血功能,增强骨髓细胞增殖能力,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抗辐射等作用。 以上就是螺旋藻多肽所带给我们的作用,像一些老年人可以食用螺旋藻多肽,这样可以抗衰老,补充身体内所缺少的维生素氨基酸等的,正处在发育当中的青少年也可以使用,可以补充身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绿藻多糖的研究进展

综述 绿藻多糖的研究进展 海藻是生长于海洋中的低等植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组成之一。主要由褐藻、红藻、绿藻、蓝藻四大类海藻组成,其中,褐藻和红藻已经被大规模的人工养殖和工业利用,广泛应用于生产和实践中,在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医药卫生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而绿藻则未被广泛开发和利用,只有部分产量高的绿藻被用作饲料、饵料、肥料等,绿藻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程度远不如褐藻和红藻。然而,绿藻却是种类最多的一类海藻,绿藻是藻类植物中最大的一门,约有350个属,7500~8000种。绿藻的分布很广,在淡水和海水中均有分布,海产种类约占10%,淡水产种类约占90%。海产种多分布在海洋沿岸,往往附着在10公尺以上浅水中的岩石上。绿藻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糖、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各种维生素,人们通过不断的提取、分离、鉴定,得知藻类中具有较高活性的物质是海藻多糖类。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的Percival研究组开始对孔石莼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进行研究,1961年,日本的三田对石莼的水提多糖水解后进行了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含有D-葡萄糖、L-鼠李糖、D-木糖、和D-葡萄糖醛酸等。至此揭开了人类研究绿藻多糖的序幕,此后相继有学者投入到绿藻多糖的研究中来,取得了很多令人鼓舞的成果,迄今为止,日本和法国对绿藻多糖的研究报道较多[1],而我国对绿藻多糖的研究则较少。大量的研究证明,从绿藻中提取的天多 糖来源广泛、品种多、毒副作用低、安全性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为近年来研究开发的热点。 1绿藻多糖的组成与结构 目前,人们只对绿藻门中某些种属的多糖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这些种属的多糖表现出了较强的生物活性。总体来看,对多糖研究较多的绿藻种属主要有石莼属(Ulva)、松藻属(Codium)、浒苔属(Enteromorpha)、礁膜属(Monostroma)、小球藻属(Chlorella)、刚毛藻属(Cladophora)等等。绿藻多糖主要位于细胞间质中,多为水溶性硫酸多糖。它也存在于细胞壁之中,细胞壁微纤维主要不是由纤维素组成,而是由木聚糖或甘露聚糖构成,另外,细胞质内尚有少量的多糖存在。水溶性硫酸多糖是绿藻多糖的主要成分,其组分和结构随绿藻种类的不同而不

近十年螺旋藻的应用研究进展

近十年螺旋藻的应用研究进展 邓嘉荣 摘要:螺旋藻是一种纯天然、高蛋白、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功能性藻类食品,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对许多疾病有抵抗作用.目前螺旋藻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工厂化养殖和深加工为主体的螺旋藻产业,应用前景极其广阔.本文将近十年内对螺旋藻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研究状况等进行介绍,为螺旋藻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提供资料。 关键词:螺旋藻研究进展开发应用 一、螺旋藻的介绍及发展史 螺旋藻是一类低等生物,原核生物,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体长200-500μm,宽5-10μm,圆柱形,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旋形弯曲,形如钟表发条,故而得名。具有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等功效。[1] 据有关资料介绍,螺旋藻原产于非洲乍得湖,当地居民长期食用这种藻。虽然生活异常困苦,但体格却惊人的强壮,而且长寿,这一现象引起人们重视。从上世纪60年代起,许多科学家就对这种藻类进行研究,发现它的蛋白质含量高达65%,为牛肉的3.3倍、猪肉的4.2倍、鸡蛋的5.5倍,是迄今发现的含蛋白质最丰富的植物。[2] 我国对螺旋藻的研究始于七十年代,作为藻类蛋白源开发列入“七五”国家科技项目,1989年,在云南程海湖建立了第一座螺旋藻工厂化生产中心基地,从应用技术产业化和开拓新的应用领域与技术两个方面,促进螺旋藻新兴产业的发展,至今,已有螺旋藻生产、加工、科研、经营企业三十多家,产业初具规模,科研的深度和广度也有所拓宽。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先后从国外数次引进藻种,由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南京大学、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江西省农科院进行基础生物学和培养技术研究。[3] 二、近十年螺旋藻的应用研究 2.1食品类 2.1.1螺旋藻苦荞馍片 采用螺旋藻粉、苦荞面粉和小麦粉,通过选择适宜的配比量、合适的制作工艺、除藻腥味方法,制作了营养价值高、保健效果好、风味独特的螺旋藻苦荞馍片。 苦荞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但是其蛋白质含量比较低,难以形成有效的面筋网络,很难加工;螺旋藻的营养价值高、保健效果

植物提取物在抗衰老化妆品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太原科技 2009年第10期 TAIYUAN SCI-TECH 植物提取物在抗衰老化妆品中的 应用及研究进展 梁 雪 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特征和化妆品所处的特殊行业背景为具有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辐射、抗菌、抗炎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许多合成化学品的限制使用, “绿色”成为21世 纪化妆品的发展方向,化妆品的天然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能够应用于抗衰老化妆品中的天然植物提取物的开发已成为趋势。 1皮肤的老化和抗衰老化妆品 人的皮肤是一个很容易呈现老化的器官。随着年龄的增大,皮肤的衰老特征也随之出现:皱纹增多,皮肤松弛、变黄,光泽、光润和光滑度降低,纹理变粗,色素沉着斑增多或出现脱色素斑等。 目前普遍认为,导致皮肤衰老的原因主要有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两方面。内源性因素包括[1]:基因因素,即由于基因遗传产生的染色体调聚反应顺序将随年龄而发生改变;激素短缺,即由于激素的缺乏而导致激素老化,如雌性激素缺乏会使皮肤的结缔组织功能降低而导致各种皮肤变化。外源性因素包括[1]:污染因素,即大气中

不断增长的废气以及各种污染物引起的污染形成大量自由基,自由基的进攻导致皮肤细胞死亡和快速老化,如皮肤窒息、毛孔阻塞、皮肤变得脆弱等;光老化,即由于 UVA/UVB 射线的积聚产生一些对皮肤非常有害的 影响,如真皮组织紊乱,使掌管皮肤微调的表皮真皮结缔组织变薄等。另外,过度的紫外线暴晒也是面部皮肤出现未老先衰症状的主要起因。 抗衰老化妆品就是针对老化皮肤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在保湿、防晒的基础上,添加活性营养物质以加强皮肤营养吸收,同时进一步平滑肌肤,达到延缓衰老去除皱纹的目的[2]。 2天然植物提取物在抗衰老化妆品中的应用 由于植物提取物具有来源于天然植物、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许多物质已经作为活性原料广泛地用于抗衰老化妆品的制作当中。 α-羟基酸(Alpha Hydroxy Acid ,AHA 包括甘 醇酸、乳酸、柠檬酸、苹果酸等,来源于柠檬、苹果、葡萄等水果。α-羟基酸通过渗透至皮肤角质层,使老化角质层中细胞间的键合力减弱,加速细胞更新速度,促进死亡细胞脱离,达到改善皮肤状态的目的。α-羟基酸能够使皮肤表面光滑、细嫩、柔软,具有除皱、抗衰老的作用,因而已在化妆品中长期使用,现已成为护肤化妆品中较有效的、能促进皮肤再生或换皮的活性添加剂[3]。 β-羟基酸(Beta Hydfoxy Acid ,BHA 是从天 然植物(如柳树皮、冬青叶和桦树皮等中提取的物质。作为新一代果酸,其脂溶性的性质使得它比传统的水溶性果酸更容易与油脂丰富的肌肤表层结合,进而对皮肤进行缓释作用,保证皮肤表层细胞的自然脱落和新细胞的再生,还能够深入油脂丰富的毛孔内部彻底清除老化角质,使毛孔缩小。另外,β-羟基酸温和高效,能够持久地促进肌肤细胞更新。由于α-羟基酸和β-羟基酸在抗衰老中的有效作用,一些化妆品公司已陆续推出了品种繁多的含羟基酸的抗衰老化妆品。

螺旋藻的功效与作用

螺旋藻的功效与作用 螺旋藻(Spirulina)是一类低等植物,属于蓝藻门,颤藻科。它们与细菌一样,细胞内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所以又称蓝细菌。蓝藻的细胞结构原始,且非常简单,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生物,在这个星球上已生存了35亿年。它生长于水体中,在显微镜下可见其形态为螺旋丝状,故而得名。丽江程海湖是世界三大、中国唯一出产天然螺旋藻的地区,此外国内各地区的螺旋藻都是人工养殖的,而且生产的质量也参差不齐。螺旋藻因其营养均衡、全面而风行世界,成为最佳的健康保养食品。螺旋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B-胡萝卜素、矿物质、藻多糖、藻蓝素、叶绿素和亚麻酸等营养活性物质。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等国的科学家和医学权威证明,螺旋藻确实对多种病症有预防和治疗辅助作用,且没有任何副作用。螺旋藻得以公认的作用主要是免疫调节功能,另外在抗疲劳、延缓衰老和促进生长发育、调节血脂、抑制肿瘤、抵抗辐射、耐缺氧等方面也有独到作用。螺旋藻具有许多神奇的保健功效,它真正是我们人类的福星。 1.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螺旋藻所含的丰富藻兰蛋白、活性多糖、过氧歧化酶物质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普通人在使用时,经常还能加速伤口愈合,防止皮肤角质化。 2. 抗疲劳、抗缺氧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社交应酬繁多,但饮食趋于简单、方便,或高热量高脂肪美味佳肴摄入过多,大多数人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作息紊乱、无暇锻炼,导致机体代谢失常,工薪和白领阶层总感觉疲劳困倦,精力不济,抵抗力下降。螺旋藻因能快速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增强人体系统功能,碱化血液,抗疲劳,抗缺氧,经常服用能使人精力充沛,减少患病。 3.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婴幼儿、尤其是缺少母乳喂养的婴幼儿非常需要赖氨酸、苏氨酸等必需氨基酸,这些都可从服用螺旋藻得到补偿。另外,螺旋藻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偏食儿童良好的营养来源,可逐渐纠正儿童偏食的不良习惯,还能有效地预防营养性贫血。 4.均衡青少年发育成长期的营养结构 青少年所处的青春发育期,学习繁重,运动体能和营养素消耗大,膳食营养不合理极易造成隐性营养不良,发育不良,记忆下降,还会导致视力减退。螺旋藻丰富、均衡的营养结构,能保证青少年在这段特殊成长期的营养,增进体能和智力。 5.延缓老年人衰老 人体代谢中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破坏人体生命分子结构,使细胞功能快速衰退,这是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螺旋藻所含的维生素E、β-胡萝卜素、γ-亚麻酸和超氧化物岐化酶都是抗衰老物质,可通过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而且螺旋藻含有丰富的铁、钙等元素,极易被吸收,可辅助防治老年人常见的腰腿酸疼、骨质疏松、贫血、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病症。 6.抵抗辐射 现代人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接触电脑、电视、微波炉等电器,有的由于环境原因也很难避免遇到辐射,长期下去身体必将受到损害。螺旋藻多糖体能提升机体免疫力,有效缓解或消除辐射对肉体和骨髓细胞的毒性抑制作用。 7.保护女性健康 帮助减肥、护肤和美容螺旋藻含铁丰富,极易吸收,这是经常需要补铁的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需要补充的营养,能维护妇女健康,保证胎儿或婴幼儿的良好发育,增进泌乳妇女奶水量。它又是目前发现的营养最全面的纯天然减肥珍品,其中的Phonylanine 物质使食用者产生饱食感,减少食量,可对营养偏缺或营养失调造成的肥胖症进行控制。螺旋藻同时也是理想的美容食品,服用螺旋藻能防止皮肤粗糙,可柔嫩肌肤,祛除色斑,保持皮肤生理弹性和青春色彩。 8.预防和缓解糖尿病 从营养学角度讲,人若吃进过多的高热量动物性蛋白,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代谢不正常转化成葡萄糖从尿中排出,往往会引起糖尿病。现今,糖尿病已肆虐全球,被视为不可治愈病,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引起的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病变常威胁到人的生命。螺旋藻是一种理想的高蛋白低热量食品,含有叶绿素、丰富的植物性蛋白、改善糖代谢的维生素B1、大量的钾和锌,而其中的维生素B6、镁及γ-亚麻酸可促进胰岛素合成,促进恢复胰岛素分泌的机能,使血糖值下降。因此螺旋藻是预防和缓解糖尿病的理想营养食品。

藻类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藻类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徐渊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2009级学号:2008013859) 摘要:藻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资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对藻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藻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本文主要概述了藻类植物资源在生物燃料,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藻类植物生物燃料藻类多糖 进入21世纪,人类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危机。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而传统能源的储量不断减少,能源危机加剧[1]。工业生产,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抗生素的滥用致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细菌出现抗药性,哮喘、艾滋病、癌症等多种疾病发病率升高。人类健康受到很大威胁。从藻类中提取油脂,生产柴油,可以缓解能源危机。藻类多糖可以应用于多类疾病的治疗。藻类对水质的敏感,可用于监测水质。藻类植物资源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所以值得人类大力开发利用。下文将详细叙述目前人类在藻类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1藻类植物资源在开发生物燃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就目前来看,人类通过藻类开发的生物能源主要有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利用藻类开发生物能源,有许多方面的优势。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美国和日本在开发生物能源的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 1.1藻类植物资源在开发生物燃料方面的优势 未来生物燃料的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通过藻类植物来生产[2]。这是因为藻类有许多方面的优势,①作为低等植物,藻类繁殖能力特别强,光合作用效率高,在单位面积上具有很高的产量。②藻类植物种类非常多,而且分布范围很广阔,利用藻类生产生物燃料不会受气候和地域的干扰[3]。③藻类的油脂含量非常高。 ④藻类可以大量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缓解温室效应有一定意义。⑤藻类在生长的过程中可以吸收水体中的氮元素和磷元素,防止水体富营养化。⑥藻类可以在海洋中生长,可以利用海洋来培养藻类,开发藻类资源,这样就不会占用耕地。另外,用玉米和甘蔗为原料可以生产乙醇,并且是目前国际上生物乙醇生产原料。生物乙醇有低毒性,容易降解,并且燃烧后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但是现在全球人口增长很快,用粮食来生产燃料乙醇以代替石油,煤等化石燃料是非常不切合实际的。而以海洋藻类来生产乙醇,可以避免用粮食生产乙醇的缺点,有非常好的前景。 1.2藻类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 生物柴油是从油料作物,藻类中提取油脂或利用动物油脂,再通过与醇类物质发生酯交换反应来合成的。生物柴油环保,使用时安全,并且可再生。用油料植物生产柴油的技术已经很成熟,并且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利用藻类生产生物柴油主要有藻类培养,藻类收集,提取藻类中的油脂,酯交换反应生产生物柴油,把粗制品生物柴油加工成精品等几步。在利用藻类生产石油的过程中,从藻类中提取柴油的技术已经掌握,培养出含有高油脂的藻类的技术,藻类收集中的固液分离技术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改造藻类技术还在进一步改进[4]。正是由于部分的技术还不太成熟,导致利用藻类生产石油的成本较高,无法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不过,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都致力藻类生物柴油的研究,为了

螺旋藻是一种生长在碱性湖里的微生物

螺旋藻是一种生长在碱性湖里的微生物,科学家们将螺旋藻归属于植物类,肉眼看不清楚,只有在显微镜下才可看到它像螺旋状丝带,所以叫螺旋藻。 螺旋藻的营养成分极为丰富,1克螺旋藻等于1公斤各类蔬菜水果的营养总和,是所有已被发现的生物中营养成份最丰富、最全面、最均衡的海洋生物。 螺旋藻浓缩自然界的多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能满足当今人类各种年龄段健 康所需要的营养。 在许多国家中,人们愈来愈多地选择螺旋藻作为维生素、γ-亚麻酸和矿物质等重要营养素的补充和作为减肥美容剂。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螺旋藻作为一种高蛋白营养资源是成人和儿童的营养补剂,可以用作克服单一营养 而产生的营养缺乏症。 由于螺旋藻的蛋白质及其维生素营养和不饱和脂肪酸类,能为人体直接吸收和利用,而且不含任何毒副作用,这是远非常规动植物蛋白质和其他人工合成纤维素以及合成品的不饱和脂肪酸、类胡萝卜素等可以媲美的。所以,超级食品螺旋藻能从根本上提高人的体质和各种免疫力防卫机能的活力,真正具有补益、护 生和延生的功效。 螺旋藻对人类具有以下强大的功效: 一、螺旋藻均衡提供营养的功效 螺旋藻含有丰富优质的蛋白质、独特有益的脂肪酸,多种多样的维生素、矿物质,能为机体提供均衡全面的营养。maranesi等报告用加入螺旋藻喂养的幼儿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增长较快,且无副作用。kapo等报告孕妇食用添加螺旋藻的食物,孕妇的流产率较低,所产婴儿的体重较孕期吃普通食物的为重。因此 认为螺旋藻是一种很好的营养食物。 目前,螺旋藻已作为营养剂用于治疗伴有营养不良的疾病。 二、螺旋藻对脂肪代谢的功效 螺旋藻中含有较丰富的γ-亚麻酸和亚油酸。亚麻酸和亚油酸含有人体不能合成的△-3、△-6双键,为必需脂肪酸,是类脂的重要成份,合成前列腺素的原料,并能促进胆固醇的转变和排泄,因而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等作用。gomzalez等报告,大剂量的螺旋藻能预防果糖引起的肝脏甘油三脂含量增加,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lwata等也报告,螺旋藻能明显改善高果糖饮食(68%)引起的高脂蛋白血症,同时伴有血浆脂蛋白酯酶活性的增加。 三、螺旋藻对血液系统的的功效 螺旋藻中含有较丰富的铁质、维生素b12和叶绿素。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维生素b12是血红蛋白合成中的重要辅酶和催化剂,叶绿素的结构几乎与血红蛋白一样,仅中心金属原子不同,叶绿素的中心原子为镁,而血红蛋白的中心原子为铁,叶绿素除能为血红蛋白提供原料外,还可促进造血功能。kapo等报告,螺旋藻能明显提高缺铁性贫血大鼠组织中的铁含量,并认为螺旋藻的铁利用率与标准硫酸亚铁相似。kapo等还通过血红蛋白耗竭再补充的办

蓝藻中多糖的研究进展

蓝藻中多糖的研究进展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多糖及其缀合物作为支持组织和能量来源的传统观念早已被突破, 而被认为是生物体内除核酸以外的又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因此与多糖有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糖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随着海洋生物多糖的药用潜力逐渐被开发出来,海藻在海洋植物中数量和品种最多。且多糖含量占干质量的50%以上[1]成为目前最具有前景的一类活性物质,海藻多糖是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基通过糖苷键相连而成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2]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此外它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与药用价值,如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国内外学者曾对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最近几年又有了新的研究进展本文简要介绍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及提取分离的方法。 1 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 1.1 抗病毒 海藻在海洋环境中生存会遭受外界生物的侵袭长期的进化使其对某种微生物产生抗活性化合物目前已从鸭毛藻酸藻松节藻孔石莼和海黍子中分离得到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海藻多糖[1]Hayashi等人[3]研究了岩藻多糖对单纯疱疹病毒HSV 的防御作用发现岩藻多糖能使小鼠免受HSV 病毒感染其机理可能是通过直接抑制病毒复制增强先天和后天的免疫防御功能来防御HSV 病毒的感染朱萧等人[4]研究表明钝顶螺旋藻多糖PSP 可抑制病毒吸附感染细胞内病毒的复制随着PSP 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PSP 对抗单纯疱疹病毒 2 型DNA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具有良好的剂量和时效关系PSP 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抗HSV-2 病毒作用该作用发生在病毒吸附病毒基因复制等多个环节上 1.2 免疫调节 20 世纪70 年代后人们对糖类物质的生物学功能有了进一步认识发现多糖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如免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与感受林丽琴等人[5]研究了紫球藻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的调节作用发现其可显著抑制小鼠的脾指数胸腺指数碳廓清能力单核细胞吞噬功能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且安全性较高常静瑶等人[6]研究表明螺旋藻多糖对小鼠细胞因子有促进免疫的作用推测螺旋藻多糖主要是通过对肠黏膜系统的受体相互作用刺激相应

微生物多糖的研究进展样本

微生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08级2班杜长蔓 摘要: 就微生物多糖的种类, 生物合成、提取与纯化、实现了工业化的微生物多糖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望了微生物多糖开发利用的前景。微生物多糖主要指大部分细菌、少量的真菌和藻类产生的多糖。微生物多糖由于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理化特性独特等优点而使其在食品和非食品工业备受关注,特别在医药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微生物多糖在细胞内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 ①黏附在细胞表面上,即胞壁多糖; ②分泌到培养基中,即胞外多糖; ③构成微 生物细胞的成分,即胞内多糖。而其中的胞外多糖具有产生量大、易于与菌体分离、可经过深层发酵实现工业化生产。一般微生物多糖的生产主要是利用淀粉为碳源,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进行生产,也有经过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作用制成的。能够产生微生物胞外多糖的微生物种类较多,可是真正有应用价值并已进行或接近工业化生产的仅十几种。近几年,随着对微生物多糖研究的深入,世界上微生物多糖的产量和年增长量在10 %以上,而一些新兴多糖年增长量在30 %以上。到当前为止,已大量投产的微生物胞外多糖有黄原胶(Xant han gum) 、结冷胶 ( Gellan gum) 、小核菌葡聚糖(Scleeroglucan) 、短梗霉多糖( Pullulan) 、热凝多糖(Curdlan) 等。微生物多糖和植物多糖相比较具有以下优势:①生产周期短,不受季节、地域、病虫害等条件的限制; ②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③ 应用广泛,例如已作为胶凝剂、成膜剂、保鲜剂、乳化剂等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据估计,当前全世界微生物多糖年加工业产值可达80 亿左右。 关键词: 微生物多糖; 生物合成; 提取与纯化;开发应用 0引言

螺旋藻的8大功效与作用

螺旋藻的8大功效与作用 螺旋藻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有哪些呢?笔者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8条: 1、强力抗疲劳,提高免疫力 现代人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社交应酬多,工作压力大,常使人感觉精力不济,疲劳困倦,抵抗力下降。螺旋藻不但能快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并能碱化血液,抵御酸性体质的危害。加速新陈代谢,调节和平衡人体系统,增强内脏器官功能,抗缺氧、抗疲劳使人精力充沛,并显著减少生病的机会。经常服用螺旋藻,精力充沛身体好。 为什么有些人经常患感冒、咽炎呢?根本原因在于身体虚弱。螺旋藻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为您补充各种生命要素;藻蓝蛋白、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全面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常服螺旋藻,远离感冒困扰! 2、抵抗辐射,享受现代生活 螺旋藻是世界上公认的抗辐射辅助治疗食品,螺旋藻多糖能增加机体免疫力,能有效抵御辐射对骨髓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日本人送去的救援物资就是螺旋藻。现代社会,手机、电视、电脑等电磁辐射让我们无处藏身,这些看不见的杀手时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经常接触电磁辐射,大多都有眼睛发干、头痛、烦躁、疲倦、注意力难以集中、脸上长斑等症状。 螺旋藻的面世,让人类可以轻松享受现代文明,坦然面对多种辐射。 3、辅助治疗疾病 a、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心血管疾病 螺旋藻含有大量的叶绿素,还有丝氨酸、钾盐、维生素B6、亚麻酸等人体必须的脂肪酸,这些能帮助人体合成胆碱,有效地降低三高,对减少血液的粘滞性,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有卓越功效。 b、糖尿病 螺旋藻低糖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是糖尿病患者最理想的营养食品。内含丰富的γ-亚麻酸、叶绿素和锌、镁元素,有增强胰岛素的功能,给糖尿病人带来有益的食疗作用。c、肝病 螺旋藻含丰富的维生素和优质的水溶蛋白,有良好的护肝解毒,修复肝组织损伤的功效。高含量的蛋氨酸与丝氨酸,在镁与维生素B6的辅助下合成多量的胆碱,对脂肪肝、肝硬化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并能有效地针对烟酒过量而引起的肝、肺机能衰退,减轻烟酒造成的危害。 d、肿瘤、放化疗 螺旋藻中抗肿瘤因子,主要是β-胡萝卜素、藻蓝蛋白与多糖类物质。人体自由基增多而损伤细胞导致癌症,β-胡萝卜素是最有效抑制自由基的活性之一。藻类蛋白、藻类多糖已为国内外医学界公认能提高免疫功能,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方面有显著疗效。同时能减轻肿瘤患者在放、化疗后的副作用,对升高白细胞有确切效果。 e、螺旋藻还能保护视力、加速病后身体康复及术后伤口愈合;对失眠、情绪抑郁、体弱及头晕、头痛等都有较好的辅助疗效。

螺旋藻

螺旋藻 文章目录*一、螺旋藻的概述*二、螺旋藻的功效与作用*三、螺 旋藻的分类*四、螺旋藻的药方选录*五、螺旋藻的服用方法*六、螺旋藻的选购方法、保存方法 螺旋藻的概述 1、螺旋藻的概述螺旋藻,中药材名。本品为颤藻科植物钝顶螺旋藻等多种螺旋藻的藻体。功能主治为:减轻癌症放疗、化疗 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主癌症的辅助治疗;高脂 血症;缺铁性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病后体虚;亦用作保健食品。 2、螺旋藻的别名笔列、特脆特拉脱儿。 3、螺旋藻的性状形态钝顶螺旋藻藻体为多细胞,圆柱形螺旋状的丝状体,单生或集群聚生,藻丝直径5-10μm,先端钝形,螺旋数2-7个。藻体可以颤动和旋转运动,常像围绕着一个纵轴似地 很快旋转,向前爬行。细胞内含物均匀,无真正的细胞核。由于体内的藻红素和藻蓝素等的数量不同,而呈现不同体色,如蓝绿色、黄绿色或紫红色等。并有纤弱的横隔壁。属原核生物的简单繁殖方式,可直接分裂。 4、螺旋藻的性味归经性味苦、咸,寒。归肝、胃、肾经。

5、螺旋藻的来源为颤藻科植物钝顶螺旋藻等多种螺旋藻的藻体。 6、螺旋藻的产地分布广泛分布于温暖的盐、淡水域。现在已人工培养并大面积机械化生产。 螺旋藻的功效与作用 1、螺旋藻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含蛋白质(60%),主要由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赖氨酸(lysine),蛋氨酸(methion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 苏氨酸(threonine),色氨酸(tryptophane),缬氨酸(valine)等组成。此外,还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青素,维生素(vitamin)A、B1、B 2、B6、B12、E,烟酸(nicotinic acid),肌酸(creatine),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泛酸钙,叶酸(folic acid)及钙,铁,锌,镁等。 2、螺旋藻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为: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主癌症的辅助治疗;高脂血症;缺铁性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病后体虚;亦用作保健食品。 3、螺旋藻的毒副作用钝顶螺旋藻口服急性毒性很小。 螺旋藻的分类国内外均有大规模人工培育,主要为钝顶螺旋

螺旋藻中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螺旋藻中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部音利冯亚非*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湛江 524088) 螺旋藻属于蓝藻门、蓝藻纲、段殖体目、颤藻科、螺旋藻属,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微藻类之一。自从1940年法国药学家克雷曼博士在非洲发现它的营养价值之后,科学家们对螺旋藻的研究就从未中断。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螺旋藻不仅是营养成分最全面、最均衡的食品之一,而且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防贫血,并对糖尿病、胃肠道溃疡、过敏症等有一定的疗效。螺旋藻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有螺旋藻多糖、藻胆蛋白、β-胡萝卜素、γ-亚麻酸和SOD等,近年来对它们的药理活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为螺旋藻的进一步药用开发奠定了基础。 1 螺旋藻多糖 1.1 化学结构 研究表明,螺旋藻多糖是一种酸性杂多糖,由L-鼠李糖、D-木糖、D-葡萄糖、D-半乳糖、D-阿拉伯糖、D-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等组成[1],钝顶螺旋藻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590,极大螺旋藻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29500,这两种多糖均由藻体制备,糖苷键为α型。另有研究报道,钝顶螺旋藻中分离得到硫酸酯化多糖,有D-果糖的存在。 1.2 药理活性 1.2.1 提高免疫力、抗肿瘤作用 抗肿瘤功能是螺旋藻多糖最重要的生物活性作用之一,也是研究最活跃的部分。药理和临床实验证明[2],螺旋藻多糖具有抑制小鼠S-180肉瘤、乳腺癌细胞B37、白血病细胞Ks62、腹水型肝癌细胞和HL60人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等细胞生长的生物学效应。一般认为,螺旋藻多糖不能损伤癌细胞DNA的复制模板,也不能直接杀伤癌细胞,而只是代谢性地抑制癌细胞DNA的合成,因此螺旋藻多糖的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而间接抑制肿瘤的生长。螺旋藻多糖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一方面能增强骨髓细胞的增殖活力,有利于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形成和活性的激活;另一方面能促进白细胞介素II的生成,通过促进血清蛋白的生物合成调节机体抗体的形成;再者,螺旋藻多糖能促进脾、胸腺等免疫器官的生长,减轻或消除免疫抑制剂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1.2.2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自由基学说认为,人体衰老与自由基密切相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人体内自由基清除剂。研究表明,螺旋藻多糖能提高由D—半乳糖创建的衰老型实验小鼠红细胞、脑和肝的SOD活力,并能明显改善与衰老有关的各项指标,表现出良好的抗衰老作用。李春坚的研究也表明,螺旋藻可显著提高小鼠全血SOD 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对螺旋藻多糖的抗氧化特性进行研究中,发现当 *湛江市科技招标项目(0409089) 作者简介:部音利(198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洋药物。通讯方式:广东湛江市海滨大道南40#金豪花苑18D,邮编:524005,E-mail: fyfmy@https://www.360docs.net/doc/817367688.html,.

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极端微生物通常分为六个类群:嗜热微生物、嗜冷微生物、嗜酸微生物、嗜碱微生物、嗜盐微生物、嗜压微生物。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为了适应生存,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结构和生理机能,以适应环境。因此,研究适应机理并利用其特殊生理机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极端微生物能产生多种极端酶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极端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极端环境(extreme environment) 泛指存在某些特殊物理和化学状态的自然环境,包括高温、低温、强酸、强碱、高盐、高压、高辐射和极端缺氧环境等,适合在极端环境中生活的微生物称为极端微生物(extremophiles)( Margesin and Schinner,2001【1】; Rothschild and Mancinelli,2001【2】;骏等,2006【3】;敏和东秀珠,2006【4】).海洋极端环境一般是指与正常海洋环境绝然不同的物理化学环境,主要包括海底热泉、海底冷泉和泥火山环境,其次还包括高盐度(卤水)、强酸化、缺氧和滞流等海洋环境。海洋极端微生物通常为化能自养生物(chemoautotroph),在分类体系上属于细菌和古细菌类,生活在无光、无氧或少氧环境,能利用一些海底热催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性小分子(H2、H2S和CH4 等)合成能量进行有机碳固定和新代,具有独特的基因类型、特殊生态群落、特殊生理机理和特殊代产物,有些属于共生生物(endosymbiont)。 一、极端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生理特点 1.1 极端嗜热菌(Thermophiles) 一般最适生长温度在90℃以上的微生物,被称做极端嗜热菌【5,6】。已发现的极端嗜热菌有20多个属,大多是古细菌,生活在深海火山喷口附近或其周围区域【7】。如斯坦福大学科学家发现的古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100℃,8O℃以下即失活;德国的斯梯特(K Stette)研究组在意大利海底发现的一族古细菌,能生活在110℃以上高温中,最适生长温度为98℃,降至84℃即停止生长;美国的巴罗斯(J.Baroos)发现一些从火山喷口中分离出的细菌可以生活在250℃的环境中,嗜热菌的营养围很广。多为异养菌,其中许多能将硫氧化以取得能量。 1.2 极端嗜酸菌(Acidophiles) 一般指生活环境pH值在1以下的微生物,往往生长在火山区或含硫量极为丰富的地区。多为古细菌,其体环境保持pH值7左右。能氧化硫,硫酸作为代产物排出体外。嗜酸菌往往也是嗜高温菌。 1.3 极端嗜盐菌(Extremehalophiles)

抗衰老药物研究进展综述

姓名:李军专业:临床药学学号:15213218 抗衰老药物研究进展 【引言】随着二甲双胍在抗衰老研究中不断暂露头角,科学家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现有的成果。今年7月,美国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科学家Nir Barzilai教授向FDA提交申请,希望开展临床试验研究二甲双胍抗衰老的效果。12月1日,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报道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现在已批准该项临床试验。科学家认为,最好的抗衰老候选药物是二甲双胍。它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降糖药,服用它每天仅需花费10便士(约合15美分)。这项名为“用二甲双胍对抗衰老”的临床试验计划于明年冬天在美国开始。目前,来自多家机构的科学家正在筹集资金并招募3000名年龄在70岁到80岁之间、患有或今后有可能患有癌症、心脏病和痴呆症的老年人。华盛顿大学Matt Kaeberlein认为Barzilai的研究计划是合理的。虽然动物试验中发现,其他药物的抗衰老效应更强,但是二甲双胍长期的临床应用历史是重要的基础。 【摘要】衰老是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是指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变化的过程。关于衰老机制的研究以寻找高效的抗衰老药物已成为当前衰老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在衰老及抗衰老药物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飞速的进展,尤其2015年美国FDA已批准“用二甲双胍对抗衰老”的临床试验计划。本综述简述了衰老研究及影响衰老的机制,并着重讨论了近年来一些潜在的抗衰老

药物及其作用机理,最后展望了未来抗衰老药物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衰老;抗衰老药物;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正文】衰老是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一系列全身性多方面的退行性变化的过程[1]。衰老可以降低机体面对环境胁迫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从而增加机体患病和死亡的可能性。衰老与高血压、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老年痴呆等疾病密切相关。机体衰老与组织再生性细胞减少、脏腑虚损、机体内自由基增加、机体中毒、饮食无节律等相关,是体内外许多因素(环境污染、精神紧张、遗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2]。衰老是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延缓衰老却是可能的。古今中外,人们一直在寻找各种延年益寿的方法和抗衰老药物以期能在遗传学上所界定的寿限内 延迟衰老或提高生命质量。虽然躯体治疗衰老的方法不够理想,但是最近研究发现许多治疗其他疾病的天然产物和合成药物具有抗衰老 作用,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延缓衰老提供建议和思索[3]。采用自然衰老动物或者是人为因素导致衰老的动物为模型是人类研究衰老过程 的有效手段。结合各类实验动物的自身特点以及生理特性,建立与临床衰老症状相似的动物模型,已成为研究衰老机制以及评价抗衰老药物的一个重要平台[4]。近50多年来,众多研究致力于探究衰老的特征、触发因素、信号通路、衰老的类型以及细胞衰老过程对于多种衰老相关性疾病的调控机制。本文首先简述了衰老研究进展,然后重点

螺旋藻的功效与作用 螺旋藻的吃法及功效

螺旋藻的功效与作用螺旋藻的吃法及功效 人们对于螺旋藻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它的营养价值是非常的高的,作用与功效也是很 多的,它有抗疲劳、耐缺氧功能、抗癌作用等等,所以不断的有人在吃螺旋藻。但是你知 道具体的螺旋藻的吃法以及功效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吧! 目录 1、什么是螺旋藻 2、螺旋藻的功效与作用 3、螺旋藻的药理作用 4、吃螺旋藻的好处 5、螺旋藻的吃法 6、螺旋藻能减肥吗 7、高血压能吃螺旋藻吗 8、适合食用螺旋藻人群 什么是螺旋藻 螺旋藻(学名:Spirulina)是一类低等生物,原核生物,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 状体,体长200-500μm,宽5-10μm,圆柱形,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旋形弯曲, 形如钟表发条,故而得名。具有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 脂等功效。 螺旋藻,亦称“节旋藻”。蓝藻纲,颤藻科。藻体为单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丝状体,胶质鞘无或只有极薄的鞘,并有规则螺旋状,以形成藻殖段繁殖。无异形胞和后壁孢子。 约38种,多数生长在碱性盐湖。目前国内外均有大规模人工培育,主要为钝顶螺旋藻、 极大螺旋藻和印度螺旋藻三种。可食用,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在自然水域,其大量繁殖会形成水华。 螺旋藻是多细胞藻体,圆柱形螺旋状的丝状体,单生或集群聚生,藻丝直径5-10μm,先端钝形,螺旋数2-7个。藻体可以颤动和旋转运动,常像围绕着一个纵轴似地很快旋转,向前爬行。细胞内含物均匀,无真正的细胞核。 藻体为单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丝状体,胶质鞘无或只有极薄的鞘,并有规则螺旋状, 以形成藻殖段繁殖。无异形胞和后壁孢子。由于体内的藻红素和藻蓝素等的数量不同,而 呈现不同体色,如蓝绿色、黄绿色或紫红色等。并有纤弱的横隔壁。属原核生物的简单繁 殖方式,可直接分裂。 螺旋藻生长于各种淡水和海水中,常浮游生长于中、低潮带海水中或附生于其他藻类 和附着物上形成青绿色的被覆物。世界天然能够自然生长螺旋藻的四大湖泊,非洲的乍得 湖(TchadLake)、墨西哥的特斯科科湖(TexcocoLake)、中国云南丽江的程海湖和鄂尔多斯 的哈马太碱湖。现在已人工培养并大面积机械化生产。 螺旋藻的植物文化

食用菌多糖研究进展

微生物专题报告——食用菌多糖功能的研究概况 141201019 微生物学魏华 食用菌作为天然食药资源,营养丰富,含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多糖、维生素等多种成分。食用菌多糖虽然含量比例仅占0.48-0.87%,却具特异的生物学功能活性。如具有抗肿瘤活性;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量,刺激抗体产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可降血糖、降血脂;可显著增加脑和肝脏组织中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抗氧化、抗衰老;保肝、抗辐射等等。 1971 年,Maeda 等从香菇中分离出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糖,这个研究发现影响重大,使更多的科学家开始研究真菌中的活性多糖[14]。截至目前,国内外已从食用菌中筛选出200 种有生物活性的多糖。同时,对于多糖的研究不仅只是研究其的生物学活性,更多的是利用生物学手段研究多糖分子的化学结构及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13]。国内对多糖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在研究糖类的作用机理时,紧密与中医药的理论相结合,进展甚快。70 年代以来,我国在云芝、银耳、灵芝、黑木耳、裂褶菌、冬虫夏草、猴头菌和竹荪等中分离得到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单一成分的多糖物质。目前,我国对药用多糖的研究仍多偏重于提取、分离、纯化、和研究药理活性等方面。虽然已有用于治疗癌症的商业化产品,但积累的临床资料仍很缺乏,大部分多糖产品尚处于实验阶段或仅用于保健品,还需重视新兴的糖生物学及工程学,提高研究水平。 1.食用菌多糖的种类 近年来研究报道的真菌多糖,主要有四类,葡聚糖、甘露聚糖、杂多糖、糖蛋白。 1.1葡聚糖 葡聚糖(Glucan),尤其是β(1-3)连接的葡聚糖具有多种活性[15-20]。如从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子实体中分离的多糖,分子量为1.89×104,可能的结构是主链为β(1-3)连接的葡聚糖,支链为β(1-6)连接的葡萄糖[21]。从黑石耳(Dermatocarpon miniatum)子实体中分离的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多糖,主要结构为α(1-4)(1-6)连接的葡聚糖,分子量为1.80×106[22]。从栓菌(Trametes suareclens)中分离的多糖分子量5.0×10 4,主链为β(1-3)-D-Glucan,支链为β(1—6)连接的葡萄糖。从斜顶菌(Clitopilus caepitosus))多糖分子量1.32×106,主链为β(1-3)连接的葡聚糖,支链有较多的β(1-6)连接的葡聚糖链和较少的β(1-4)连接的葡聚糖链,分别连在主链的O-6 位和O-4 位。 1.2甘露聚糖

螺旋藻的副作用详解

螺旋藻的功效与作用 1、糖尿病: 螺旋藻高含量的叶绿素,富有植物性蛋白,再加B1,B2泛酸和锌产生。螺旋藻降低血糖,消除疲劳,增强体质的神奇效果。 2、高血压、心脏病: 螺旋藻可降低人体所含的胆固醇量,从而可以减轻高血压和心脏病症状或减少发病几率。 3、胃病: 大部分胃病患者胃酸过多,属于酸性胃,导致胃炎,胃溃疡等,而螺旋藻是碱性食品,加上营养成分,对于胃病症状有明显的效果。 4、贫血症: 螺旋藻含有丰富的铁质和叶绿素,对贫血症效果显著。 5、肝病: 螺旋藻能对肝病患者提供高蛋白质和高维生素,从而使病得到改善和好转。 6、肾脏病: 不少金属与药物对肾脏有毒害作用,螺旋藻可以消除由于水银及药物引起的肾毒素,起到保护作用。 7、风湿病: 螺旋藻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GLA对风湿性关节炎有帮助。 8、营养不良症: 螺旋藻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解决营养不良问题,对婴儿尤为见效。 9、减肥: 在欧美风行,方法是进食前30分钟或1小时服下数克,补充营养且减少热量摄取,以达到减肥目的。 10、美容作用: 具有美容抗衰老作用,调整植物神经紊乱,去暗疮,黄褐斑,及因化装造成的皮肤粗黑等。 11、解毒作用: 螺旋藻对放射性污染有清除作用,也可以防电视X射线等辐射。 12、癌症: 螺旋藻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对多种癌症有抑制作用,包括肺癌,喉癌,食道癌,乳癌及子宫癌。经常摄取足量的螺旋藻被认为是防癌的饮食方式。 13、其它: 螺旋藻还能增强人的视力,加速伤口愈合,缩短康复时间,对于失眠、情绪抑郁有疗效。 螺旋藻片的功效与作用 主要作用:抗衰老、抗缺氧、抗疲劳、抗辐射、降血脂、降血压、养肝护胃等作用。 方法/步骤 1、超碱性食品,丰富的碱性矿物质(尤其是钾与钙质),可维持血液中酸碱值的平衡,降低胆固醇,减轻高血压和心脏病症状或减少其发病几率; 2、有效改善胃病症状,对抗各种腹泻和便秘; 3、防治贫血,类胡萝卜素含量是胡萝卜的1.5倍,维生素B12含量是猪肝的4倍,铁含量是菠菜的23倍; 4、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亚麻酸,帮助脂肪代谢,防止血栓形成,有效对抗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脂肪肝和肝硬化,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 5、预防因服用镇定剂、抗生素、抗癌剂等对肾机能的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