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时间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时间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时间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时间练习题

一、填空。

1、钟面上有( )个大格(从一个数到下一个数);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三年级数学时间练习题是( )分钟。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是( )秒。

2、1小时=( )分 1分=( )秒 4小时=( )分钟 7分钟=( )秒

3、 35秒+25秒=( )秒=( )分1分-40秒=( )秒

80分+40分=( )分=( )小时 2时-30分=( )分

4、填上“>””<”或“=”。

3时( )300分 250分( )5小时 60秒( )60分

10分( )600秒 120分( )2时 70分( )7时

5、中古友谊小学每天早晨8:00上晨检,8:10下晨检,晨检用了( ).8:10开始上第一节课,8:50下课,第一节课用了( )。

6、(1)从9:50到1:00经过了多长时间?

(2)从8:45到11:20经过了多长时间

(3)百佳超市早上8:30开始营业;晚上10:20三年级数学时间练习题是( )时。

7、在钟面上秒针走了3个数字;走了( )秒;走了8个数字是走了( )秒。

8、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 )

车开的早。

9、在100米赛跑比赛中;小菊用了14秒;小梅用了16秒;小桃用了13秒;小丽用了12秒;小兰用了17秒。冠军是( );亚军是( );季军是( )。

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35( )。

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

3、小新跑60米要12( )。

4、工人叔叔每天工作8( )。

5、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要17( )。

6、李勇从家走到学校要15( )。

7、这场雨真大!整整下了3( )。

三、判断(正确的在( )里打“√”;错的打“×” )

1、2小时=20分。( )

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

3、时针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9;是6:45。( )

4、时针和分钟都指着12时是12时整。( )

5、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

6、小军做50道口算题用了128分钟。 ( )

7、飞机2:30起飞;3:10分在机场降落;飞机飞了1小时20分。 ( )

四、选择题。

1. 秒针走一圈就是( )

A.60分

B.1小时

C.60秒

2. 分钟走30分钟;走了( )个大格

A.6

B. 30

C.5

3.在1分钟跳绳比赛中;小菊跳了50个;小梅跳了56个;小桃跳了48个。哪位第一名呢?( )

A. 小菊

B. 小梅

C. 小桃

4. 52÷7;商是( );余数是( )。

A.6;7

B.7;3

C.8;3

五、解决问题。

小青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每天早晨要在8:35到校;他至少应在几时几分从家出发?

最新三年级数学间隔排列

三年级数学间隔排列 教学目标: 1.三年级数学间隔排列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探索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感知规律 1.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感知规律。 出示:骨肉相连、教室中的桌椅、盆花的排列等。 (1)师:我相信我们班级里肯定,有很多美食家,老师这里有一种美食你们认识吗? 骨肉相连中的骨与肉看上去排的很有规律。你能说说它是怎么排的?(是这样排的肉、骨头、肉、骨头……) (2)师:那这个地方是哪里呢?(教室)我们看下这里的一排桌和椅是怎么排的呢?它又有规律呢? (它是桌、椅、桌、椅……这样摆放的).

(3)这里花摆的也好看,你觉得是按什么规律摆的才能这么好看呢? 假如老师还要再放一盆你觉得该放什么颜色的呢?再放一盆呢? 同学们同意吗? 像这里的骨与肉、课桌与椅子、红花与蓝花好像含有一种相同的规律,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描述一下吗? 指出:当两种物体交替出现,也就是一个隔一个出现,在数学上称作一一间隔,这样的排列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课题) 二、深入探究,研究规律 想不想继续了解间隔排列的规律啊?今天老师请来了森林里的兔子来和大家一起学习。 (一)展示例题主题图,找到间隔排列的物体。 1.仔细观察:你能发现那两种物体组成的排列是间隔排列呢? 像我们刚刚总结的一样图中的兔子和蘑菇,手帕和夹子,木桩和篱笆都是一个隔着一个交替出现,所组成的排列, 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看,两个相同物体中间隔着另一种物体,像这样的排列就叫做间隔排列。 请用两种方式描述间隔排列 Xx和xx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这样的排列就是一个间隔排列。 每相邻的两个xx中间有一个xx这样的排列就是一个间隔排列。 2.我们数学上在研究一种规律的时候不仅研究位置关系的还往往研究两种物体的数量问题。 完成下列表格并与你的小伙伴探讨一下你们发现什么?有什么疑

三年级数学时钟题.doc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的练习题姓名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 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 4 ()。 2. 小芳跳绳20 下用了 15()。课间休息10()。 3.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 4. 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5. 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二、填空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其中( )、( )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和 2.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 面上一共有(间是( )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三、比较大小 60 分○1 时60 秒○ 1 时 1 分○ 10 秒300 分○3 时 5 分○500 秒 240 秒○4 分10 分○1 时 4 时○4 分200秒○4 分400 分○6 时

○2 分 30 秒150 秒○2 分 30 1 时 40 分○100 分150 秒 秒 四、判断(正确的在()里打“√”,错的打“×”) 1. 2 小时= 20 分.() 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 5 分钟.() 3.时针在 5 和 6 之间,分针指着9,是 6:45 .() 4.时针和分钟都指着12 时是 12 时整.() 5.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 秒,也就是 1 分钟. ( ) 五、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 1 分钟 B . 5 分钟 C . 1 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A . 1 秒 B . 1 分 C. 1 小时 3.小红 1 分钟写 5 个字, 6 分钟可以写()个字. A. 6 B . 5 C. 30 六算一算,填一填 1 时=()分1分=()秒60 秒= ()分 60 分=()时118 秒 =()分()秒 1 分 70 秒 =() 秒

三年级数学能力--数字规律训练专项练习题

数字规律训练专项练习题 姓名:成绩: 1.按规律填空 (1)2,5,8,( ),( ); (2)2,7,12,17,22,( ),( ); (3)5,10,15,20,( ),( ); (4)( ),( ),13,19,25,31,37; (5)1,3,4,7,11,( ),( ); (6)2,6,18,54,( ),( ); (7)( ),4,9,16,25,( ); (8)1,3,2,4,3,5,( ),( ); (9)4,21,6,18,8,15,10,( );(10)5,20,13,52,3,12,( ),60。 2.找规律填数字: ① 3、()、5、6、()、() ② 10、9、8、()、()、() ③ 1、()5、7、9、()、() ④()、8、6、()、2、() ⑤()、13、10、()、()、1 ⑥()、2、4、()、8、() ⑦ 9、()、3、() ⑧ 0、()、4、()、8 ⑨ 1、1、2、3、()、()、() 3. 有两个数列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1)当 B=37时,A=_________。(2)当A=25 时,B=______。 4.用1、2、3这三个数字接1,2,2,3,3,3,1,1,2,2,2,3,3,3,3,1,1,1,2,2,2,2,3,3,3,3,3,……的规律排列。第50个数是几? 5.下面的每一个序号和一个算式对应,有一定的规律,请你根据规律,在□内填上适当的数。 6.在下列各等式的方框中填入恰当的数字,使等式成立,并且算式中的数字关于等号左右对称: (1)12×23□=□32×21 (2)12×46□=□64×21

(3)□8×891=198×8□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2.一段路长324米,已经修了240米,剩下的计划4小时修完。平均每小时修多少米? 3.红光印刷厂装订一批日记本,前三天共装订了960本,后16天平均每天装订420本。这批日记本共有多少本? 4.一个打字员4分钟输入200个汉字。照这样计算,输入3000个汉字需要多少分钟? 5.3袋面粉共重75千克,8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6.一个钢铁厂,炼750千克钢需要用5吨水。照这样计算,钢铁厂一天节约55吨生活用水,可以炼钢多少千克? 7.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19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一年要酿1725千克蜂蜜需要养多少箱蜜蜂? 8.两个年级的同学去买书,三年级有48人,每人买2本,四年级每人买3本,四年级买的总本数和三年级一样多。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买书? 9.工人们修马路,原计划用40个工人,实际用了45个工人。计划要修路90天,实际修了多少天? 10.小华从学校步行回家要20分,骑自行车回家要10分。小华步行每分走45米,他骑自行车每分行多少米? 11.学校买15盒彩色粉笔,每盒50枝,用去10盒。还剩多少枝没有用? 12.海天机械厂第一,二,三车间各生产了6箱零件,每箱120个,一共生产零件多少个? 13.一台织布机一小时织布21米,5小时4台同样的织布机共织布多少米? 14.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每小时行60千米,3小时行了全程的一半。因车上一人生病,剩下的路程要2小时行完。平均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15.刘师傅23天共加工4255个零件,王师傅平均每天比刘师傅多加工18个。王师傅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16.李伯伯家的一头牛,10天吃草50千克。照这样计算,有155千克草够这头牛吃多少天? 17.湖滨公园有18条游船,每天收入1008元。照这样计算,现在有26条游船,每天增加收入多少元?

2018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巩固与提高专项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巩固与提高 位置与方向 早晨同学们面向太阳举行升旗仪式,此时同学们面向()面,背对着()面,左侧是()面。 送信。(每小格20米) 1.鸽子要向飞米,再向飞米就把信送给了小松鼠。 2.鸽子从松鼠家出来,向飞米就到了兔子家,把信送给兔子后再向飞米找到大象,最后再接着向飞米,又向飞米把信交给小猫。 3.从鸽子开始出发,到把信全部送完,在路上共飞了米。 星期天,我们去动物园游玩,走进动物园大门,正北面有狮子馆和河马馆,熊猫馆在狮子馆的西北面,飞禽馆在狮子馆的东北面,经过熊猫馆向南走,可到达猴山和大象馆,经过猴山向东走到达狮子馆和金鱼馆,经过金鱼馆向南走到达骆驼馆,你能填出它们的位置吗?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请你填一填。 1. 63是()的9倍,()的4倍是128。 3. 从245里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几次。 4 一个数的6倍是78,这个数的8倍是()。 5. 一个数除以9,商是17,余数最大是(),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8. 16□÷7=23……6。这道算式中,□里应填()。 对错我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 0×8=0÷8 () 2.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商不一定是三位数。() 3.8410÷7,商的末尾一定有一个0。() 脱式计算。 (390+30)÷7 2340÷5÷3 2065+4675÷5 希望小学三年级共有49人,平均分成8组,每组多少人?还剩下几人? 思考 超市为了吸引顾客,准备用“2瓶洗手液,3块肥皂”进行包装,制成礼盒进行销售。超市中的存货最多可制成多少个礼盒? 超市存货单 统计

熟记平均数的格式,总数量除以总份数:(++…… +)÷()并脱式计算。会检查平均数的对错,平均数一定介于最大数与最小 数之间。 1 有两箱苹果,甲箱重10千克,乙箱重8千克,从甲中拿()千克 放到乙箱中,两箱的苹果一样重,这样两箱都是()千克。 2 甲.乙两队足球比赛的结果是4:2,平均每队进了3个球。() 计算题。(18分) 1.口算 10×27=21×30=35+17= 30×80=280÷7=0÷45= 2.列竖式计算。 14 × 27 = 563 ÷ 8= 有一个工厂门口贴出这样一则这样的广告,你认为这个工厂的工人每月能拿到 800元吗?说说你的想法。 期中考试,,第一小组有男生3 女生2名,3名男 生总分是264分,两名女生的考试成绩分别是93分和98分。第一小组平均每人是多少分? 思考

小学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认识钟表练习题

一年级认识钟表练习题集合 一、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刻。 时分 时分时分时分12 :1 2 3 4 5 6 7 8 10 11 9 12 1 2 3 4 5 6 7 8 10 11 9 :12 1 2 3 4 5 6 7 8 10 11 9 再过5分是现在是::

()()()()()

时分时分时分 ∶∶∶ 时分时分时分 ∶∶∶ 二、先拨一拨,再画一画。 5时20分 9时15分 10时半 18时36分 12时25分

6时05分5∶12 8时57分 三、填空。 1.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2.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小格,也就是()分,所以说1时=()分。 3.时针从“2”走到“5”走了()小时。 分针从“2”走到“5”走了()分钟。 4、钟面上有()个数字,()针和()针。 5、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就是()。 分针指向6,时针指在3和4中间就是()。 分针指向5,时针指在8和9之间是()。 6、()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 ()时整,分针和时针重合。 7、现在是11时,再过2时是()时。 8、钟面上有()大格,()小格。 9、时针走一个大格是()时,走一圈是()个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 ()分,走一个大格是()分,走一圈是()分。 10、分针指着10,时针快指向5,这时是()时()分。

11、 2∶10再过30分钟后是()时()分。 12、现在时间是上午7时45分,再过()分是8时正。 13、现在的时间是1∶57,再过3分是()。 14、下午上课的时间是2∶30,明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钟,明明最慢要() 时()分从家里出发。 15、电影9时30分开始,聪聪8时50分从家出发,经过30分钟到达电影院,他 能不能准时赶上?() 16、生活中的数:早上上课的时间是()时()分;下午上课的时间是() 时()分。 17、1时=()分 70分=()时()分 180分=()时 80分+40分=()分=()时 1时-8分=()分 50分+40分=()时()分 1时+15分=()分四、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3.看一场电影的时间是2()。 4.李明从家走到学校要15()。 五、看谁连的对

三年级数学最新时钟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的练习题姓名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 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课间休息10()。 3. 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4. 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5. 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二、填空 1.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2. 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三、比较大小 60分○1时60秒○1时 1分○10秒 300分○3时 5分○500秒 240秒○4分 10分○1时 4时○4分200秒○4分400分○6时 ○2分30秒150秒○2分30秒 1时40分○100分150秒 四、判断(正确的在()里打“√”,错的打“×” )

1.2小时=20分.() 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3.时针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9,是6:45.() 4.时针和分钟都指着12时是12时整.() 5.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 五、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A.1秒 B.1分 C.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 A.6 B.5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专项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专项练习题每天十道题,练出好思维 8.1、 <1> 727 - 560= <2> 381 + 411 = <3> 102 - 86= <4> 835 + 219 = <5> 606 - 114= <6> 811 - 802= <7> 286 + 797 - 638 = <8> 942- 572= <9> 354- 346= <10> 901 + 746 = 8.2、 <1> 522 - 347= <2> 957 - 216= <3> 313 - 228= <4> 814 - 542= <5> 603- 311= <6> 831- 761= <7> 579 + 977 = <8> 959 - 642= <9> 40 + 786 - 90 = <10> 260 + 935 = 8.3、 <1> 853 - 723= <2> 739 - 658= <3> 336- 287= <4> 996 + 746 + 371 = <5> 592 + 77 = <6> 958 - 781= <7> 386 - 281= <8> 977- 630= <9> 378 + 787 - 816 = <10> 867 - 354= 8.4、 <1> 937 + 524 + 173 = <2> 948 + 914 + 101 = <3> 110 + 630 + 731 = <4> 327 + 726 = <5> 798 - 512= <6> 942 - 709= <7> 867 - 285= <8> 441- 224= <9> 961 + 495 = <10> 978 - 172= 8.5、 <1> 939- 359= <2> 861 + 161 =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间隔排列》优秀说课稿

间隔排列 亲爱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间隔排列》。 一、说教材 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并未对找规律进行系统的学习,但学生在低年级已经接触过一些比较简单的找规律的题目,这些对本节课的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后,学生就能对间隔排列物体间的数量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并逐步掌握通过分组找规律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找规律做铺垫,并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间的数量关系,初步体会分组找规律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综合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三点:(1)通过探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间的数量关系。 (2)体会并逐步掌握借助分组找规律的方法。 (3)逐渐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规律。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学生通过探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间的数量关系。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为知道为什么,并掌握通过分组找规律的方法。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会方法,因此我将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探索发现,除此之外,我还将安排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达到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流程 接下去我将结合我的教学流程来具体说说我的教法设计和学法思考。 我将整个教学流程分为以下5个环节: (一)情景引入,初步体会 (二)比较数量,交流发现 (三)寻找方法,解释规律 (四)习题巩固,深入探究 (五)回顾总结,体会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完整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题 专项练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计算复习题 班别姓名成绩 比赛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 挑战计算极限,争当计算明星!加油! 一、口算。 3×10= 80×40= 18×5= 40×60= 30÷10= 13×4= 25×20= 160×4= 300÷5= 720÷9= 16×6= 720÷0= 180÷20= 0÷90= 10×40= 12×50= 85÷5= 57÷3= 0+8= 32×30= 70÷5= 25×4= 15×6= 630÷9= 450÷5= 12×40= 240÷6= 16×60= 84÷42= 600-50= 500×3= 0×930= 27×30= 84÷12= 420÷3= 910÷3= 91-59= 11×70= 1000÷5= 75÷15= 320-180= 30×40= 40+580= 560÷4= 95÷1= 480+90= 510÷7= 200÷4= 72÷4=8000÷2= 102+20= 4000÷50= 三、估算。 238÷6≈ 876÷3≈ 417÷6≈ 753÷5≈ 89×30≈ 32×48≈ 43×22≈ 52×68≈ 890÷9≈ 459÷50≈ 417÷60≈ 351÷5≈ 65×11≈ 76×11≈ 27×19≈ 45×19≈ 53×21≈ 84×21≈ 38×21≈ 35×21≈ 计算复习题 班别姓名成绩 笔算 54×63= 25×38= 36×19= 774÷8= 508÷2= 370÷5= 19×47= 900÷5= 23×34= 392÷4= 360×5= 32×68= 203÷9= 63×36= 26×38= 770÷5= 696÷2= 882÷4= 809÷8= 56×79= 64×28= 820÷3= 630÷6= 458÷4= 125-25×2 50×0×8 75+25÷5 32÷47×12 45+55÷5 70×(40-32) 90÷5×3 10÷10×30 6×(103-98) 7+3×0 51-4×6

小学一年级-三年级认识钟表练习题合集

一年级认识钟表练习题集合一、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刻。 分 分时分

()()()()()

时分时分时分 ∶∶∶ 时分时分时分 ∶∶∶ 二、先拨一拨,再画一画。 5时20分 9时15分 10时半 18时36分 12时25分 6时05分 5∶12 8时57分 三、填空。 1.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2.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小格,也就是()分,所以说1时=()分。 3.时针从“2”走到“5”走了()小时。 分针从“2”走到“5”走了()分钟。 4、钟面上有()个数字,()针和()针。 5、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就是()。

分针指向6,时针指在3和4中间就是()。 分针指向5,时针指在8和9之间是()。 6、()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 ()时整,分针和时针重合。 7、现在是11时,再过2时是()时。 8、钟面上有()大格,()小格。 9、时针走一个大格是()时,走一圈是()个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 ()分,走一个大格是()分,走一圈是()分。 10、分针指着10,时针快指向5,这时是()时()分。 11、 2∶10再过30分钟后是()时()分。 12、现在时间是上午7时45分,再过()分是8时正。 13、现在的时间是1∶57,再过3分是()。 14、下午上课的时间是2∶30,明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钟,明明最慢要() 时()分从家里出发。 15、电影9时30分开始,聪聪8时50分从家出发,经过30分钟到达电影院,他 能不能准时赶上?() 16、生活中的数:早上上课的时间是()时()分;下午上课的时间是() 时()分。 17、1时=()分 70分=()时()分 180分=()时 80分+40分=()分=()时 1时-8分=()分 50分+40分=()时()分 1时+15分=()分四、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3.看一场电影的时间是2()。 4.李明从家走到学校要1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专项训练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专项训练题 【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专项训练题 1、小明所在的班级数学平均成绩是98分,小强所在的班级数学平均成绩是96分,小明数学考试成绩比小强数学考试成绩() A、高 B、低 C、一样 D、无法比较 2、6:00—16:00表示() A、上午6时到下午6时 B、上午6时到下午4时 C、上午6时到下午8时 3、第一小组的学生称体重?最重的45千克?最轻的23千克,下面哪个数量有可能是这组学生的平均体重() A、45千克 B、32千克 C、23千克 4、25×40积的末尾有()个0。 A、3 B、2 C、1 5、周长是80米的正方形花坛,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A、320 B、6400 C、400 6、两个数相除,余数是8,除数最小是() A、7 B、8 C、9 7、852÷8的商() A、中间有0 B、中间没有0 C、末尾有0 8、704被7除,结果是() A、10余4 B、100余4 C、1000余4

9、当A÷B=13……9时,B最小,A=() A、117 B、130 C、139 10、学校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三(1)班42人报名参加了活动,其中27人参加书画小组,24人参加棋艺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人。 A、7 B、8 C、9 D、10 11、下列商最接近80的算式是() A、481÷6 B、550÷7 C、600÷8 D、959÷9 12、图书管理员将新书放在书架上。如果书架共有19格,每一格可放32至38本,一共可以放书()本。 A、不足200 B、200-400 C、400-600 D、600-800 13、小明家的客厅和小芳家的客厅一样大,小明家客厅用了126块地砖,小芳家则铺了140块地砖,那么() A、小明家用的地砖大 B、小芳家用的地砖大 C、一样大 D、说不清 14、今年小明10周岁,他是()年出生的。 A、2000 B、2001 C、2002 D、2003 15、从晚上9时到第二天早上7时经过了()个小时。 A、9小时 B、10小时 C、11小时 16、一个公园占地3() A、平方米 B、平方千米 C、公顷 D、千米 17、我们学校阶梯教室的面积是100()

三年级数学间隔排列专项练习

1.△△△△△△ (1)如图,每2个△中有1个○,图中一共有()个○,○的个数比△()。 (2)如果这组图形中△有119个,那么○有( )个. 2、△○○△○○△……△这组图形中,如果△有19个,那么○有()个。 3、用○和●串一串佛珠,如果○有10颗,那么●最多有( )颗,最少有( )颗,用( )颗●串出来最漂亮。 4、如图:这段木料一共锯了()次,锯成了()段,锯成的段数比锯的次数()。像这样锯10次,这根木料要被锯成()段。如果要锯成10段,需要()次,若每锯一次需3分钟,用时共( )分钟。 5、(1)马路边有一些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已知广告牌有25个,那么电线杆有()根。 (2)马路两边各有19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有一个广告牌,马路两边共有( )个广告牌。 6、道路一侧按3面红旗、2面黄旗、1面蓝旗的顺序插了一行彩旗,第20面是彩旗是()色,第100面彩旗是()色。 7.10个男生10个女生一一间隔排成一排,如果第1个是男生,那么第5个是()生,第16个是()生。 8.白兔和黑兔一共有18只,一一间隔排成一队,白兔有()只,黑兔有()只;鸡和鸭一共有45只,一一间隔排成一队,鸡最多有()只,最少有()只。 9.走廊上红灯笼和黄灯笼一一间隔挂了一排,一共有15盏,如果第一盏是红灯笼,那么黄灯笼有()盏。 5.5个男生和5个女生一一间隔排成一队,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2米,第一个男生和第5个男生相距()米。 6.一个圆形花坛,在它的一周一共放了20盆菊花,如果每两盆菊花之间放一盆兰花,那么兰花有()盆。 7.一本书有45页,每两页插图之间有1页文字,如果第一页是插图,那么这本书文字一共有()页。 8.在一个长方形操场的四周每隔5米站一个同学,并且男、女生一一间隔站立,女生一共站了20人,这个长方形操场的周长是()米。 9、气象专家做一项实验,每隔3小时测量一次气温,第12次测量气温时,锯开始时测已过多长时间?

2020年三年级数学最新时钟题

作者:败转头 作品编号44122544:GL568877444633106633215458 时间:2020.12.13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的练习题姓名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 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课间休息10()。 3. 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4. 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5. 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二、填空 1.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2. 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三、比较大小 60分○1时60秒○1时 1分○10秒 300分○3时 5分○500秒 240秒○4分 10分○1时 4时○4分200秒○4分400分○6时

○2分30秒150秒○2分30秒1时40分○100分150秒 四、判断(正确的在()里打“√”,错的打“×” ) 1.2小时=20分.() 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3.时针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9,是6:45.() 4.时针和分钟都指着12时是12时整.() 5.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 五、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1分钟B.5分钟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A.1秒B.1分C.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 A.6 B.5 C.30 六算一算,填一填 1时=()分 1 分=()秒60秒=()分 60分=()时118秒=()分()秒 1分70秒=( )秒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度单位专项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换算练习题 汽车每小时行驶60()床长约2()回形针长约3() 儿童漫画书宽约2()学校操场长90( ) 一把小学生尺子长2( ) 一根跳绳长2( ) 小华身高130( ) 一幢楼高12( )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 一个杯子高10()姐姐3小时行12( ) 一枚1元的硬币厚度()一支铅笔约长185() 临海到宁波的公路长是150( ) 旗杆高9()打火机的长大约是8() 爸爸的身高170()爸爸的身高18()窗户的宽是110() 课桌的高是70()课桌的高是7()窗户的宽是12() 铅笔长16()一棵小树高120()钢笔长1() 一棵大树高12()学校操场一圈长200()火车每小时行驶150()上海与温州相距600()你的手指长约10()你的手掌宽约12() 一本数学书厚7()一枚硬币厚约2()一块玻璃厚5() 一只大象高3()粉笔长75()跳绳长2() 钢笔长14()七星瓢虫的长度大约是5() 10张纸厚1() 找出3种长度约是1分米的物体:()、()、()。 10张纸叠起来厚1毫米,100张纸叠起来厚()毫米,合()厘米。 8千米=()米70厘米=()分米3厘米=()毫米 70厘米=( )分米( )米=50分米100厘米=( )米 33分米=()厘米105米=()分米 9分米5厘米=()厘米2800厘米=()米 8米-2米()分米600分米=()厘米 101分米=()厘米90厘米+10厘米=()分米101米=()分米 80厘米=()分米76分米+154分米=()米 574米-14米=()米 42米=()毫米1070厘米=()米()厘米 67厘米=()毫米 800分米=()米4000厘米=()分米=()米 600厘米=()分米 20分米=()厘米 5米- 1分米=()分米120米- 14米()米 400厘米=()毫米80分米- 25分米=()分米 85分米+85分米=()米450厘米=()分米 680分米=()米11米-27分米=()分米3800厘米=()米2206厘米-36厘米=()分米9300米-300米=()公里8千米+4千米=()米184厘米+316厘米=()米47分米-29分米=()分米98米+69米=()分米258分米-170分米=()分米9000分米=()米 77分米+23分米=()米82分米+48分米=()分米1公里=()米 2000米=()千米9700米+1300米=()千米5米- 2分米=()分米 1公里-308米=()米28厘米+28毫米=()毫米14米-39厘米=()厘米40000米=()千米3米- 3分米=()分米9米-9分米=()分米70毫米○70厘米3千米○2970米7厘米+23厘米○3米6分米○58厘米1米-2分米○8分米60毫米○6厘米4分米○39厘米5千米○4500米300厘米○40分米2厘米○10毫米3米○25分米1米○2分米30厘米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70毫米+3厘米=( )厘米=( )分米75厘米+25厘米=( )分米=( )米三、连一连。(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工具用线连起来。) 飞机货车人自行车 40千米1800千米5000米15千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间隔排列|苏教版

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 【教学内容】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课前准备】 活动单、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晰概念 1.理解“一一间隔排列” (1)(屏幕出示几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图片)屏幕上有一些喜羊羊、灰太狼的图片,同学们找找规律,想一想下一个图片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2)说明像这样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的排列就叫做一一间隔排列。 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2.借助游戏,理解一一间隔排列 3男2女一一间隔排列,如果老师(女)加入,排在这里(女生后)可以吗?可以排在哪里? 二、比较数量,探索规律 1.列举一一间隔排列。 (1)出示例题里的场景图 (2)这幅图中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谁和谁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2.结合数据,探究一一间隔排列规律

(1)比较每组中两种物体的数量,你有什么发现?) 每组中的两种物体都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为什么夹子比手帕多1,兔子比蘑菇多1,木桩比篱笆多1呢? 说明把一个夹子与一块手帕分成一组,一个夹子对应一块手帕,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一直往下连,你发现了什么?(夹子多一个)。 让学生认识两端物体与中间物体。 (2)这三组排列中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小结(板书:两端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三、探索发现,完善规律 1.如果增加一个蘑菇,小兔和蘑菇的数量(相等) 什么情况下,两种物体数量相差1?什么情况下,两种物体同样多? 2.集体交流,完善规律 说明两端物体不同,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板书) 2.集体交流,完善规律 说明两端物体不同,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板书) 四、巩固练习 1.借助图形,掌握规律 比一比每组中两种图形的个数。 2.围成一圈的红、黄珠子,它们是一一间隔排列的,可是看不到两端物体是否相同,怎么办呢? (用剪刀从任意红珠与黄珠之间剪开,拉直),让学生观察,说说为什么两种珠子的个数相同? 小结: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围成一圈,两种物体数量相同。(板书) 3.知识应用,解决问题 (1)把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如果手帕有20块,夹子有()个;如果夹子有20 个,手帕有()块。 (2)河堤的一边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沿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3)锯本段。

【小学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计算复习题 班别姓名成绩 比赛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1.三步式题 【知识要点精讲】 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与两步式题的混合运算一样;都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如果有小括号就要先算上括号里面的;如果小括号中又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也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这里要注意:不要认为“先算乘、除法”;就是不管乘、除法谁在前;总是先算乘。要看谁在前;就要先算谁。即有乘、除混运算时;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式题中有两步计算是乘、除法;但这两步运算被加、减法运算隔开;在计算时可以同时计算乘、除法。在同一个算式里;如果有两个小括号;在计算时;也可以同时计算。 一、口算。 84÷42= 600-50= 500×3= 0×930= 27×30= 84÷12= 420÷3= 910÷3= 320-180= 30×40= 40+580= 560÷4= 72÷4=8000÷2= 102+20= 4000÷50= 125-25×2= 50×0×8= 75+25÷5= 32÷47×12= 45+55÷5= 70×(40-32)= 90÷5×3= 10÷10×30= 6×(103-98)=7+3×0=51-4×6= 420÷2×8= 750-(70+80)=300÷2÷5=

二、笔算。(乘法不用验算;除法要验算) 54×63= 25×38= 774÷8= 508÷2= 19×47= 900÷5= 23×34= 392÷4= 360×5= 4+0.6= 7.3-2.9= 10-0.7= 8.2-5= 6.5+4.7= 1.2-0.3= 4.6+2.4= 3.8+6.6= 三、估算。 238÷6≈ 876÷3≈ 417÷6≈ 753÷5≈890÷9≈ 459÷50≈ 417÷60≈ 351÷5≈65×11≈ 76×11≈ 27×19≈ 45×19≈

三年级数学专项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专项练习题 一、填空题 1、8个小朋友平均分一盘樱桃,每人分得24个,还有剩余,这盘樱桃最多( )个,最少( )个。 2、估算48x72所得的积是( ),准确的积是( )。 3、用1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 )种拼法。 4、一个花坛的面积是36平方米,如果它是长方形,它的长和宽可能分别是( )米和( ),米; 如果它是正方形,它的周长是( )米。 5、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计算机屏幕的面积大约是780( ) 一块橡皮厚1( ),学校会议室的占地面积是96( ) 铅笔盒长19( ),作业本封面的面积约是240(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汉字“王”和“中”都是轴对称图形( ) 2、一间教室的占地面积为54平方千米( ) 3、□47÷7的商是三位数时,□里只能填8或9( ) 4、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 )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 三、在轴对称图形的下面打“√”,不是的打“×” ( ) ( ) ( ) ( ) ( )

四、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483÷4 34×11 38×45 216÷3 ※39×26 760÷7 2、脱式计算 2010-712÷2 (552-217)÷5 248+399÷7 五. 求下图面积 44米 55米 24米 96米 六、列式计算 1、35与24的积减去105,得多少? 2、一个数的8倍是864,它的3倍是多少? 3、用632除以8的商,再乘16,积是多少? 七.数学小天地 1、水果店里运来650千克梨,已经卖了15箱,平均每箱2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一列火车3小时行驶294千米,从北京到上海需要行驶15小时,从北京到上海有多少千米? 3.小明绕正方形花坛走了一圈,一共走了240分米,这个正方形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三年级数学间隔排列练习

间隔排列专项练习二姓名___ 一、填空 1、△○△○△○△○△ (1)如图,每个△中间有1个○。图中一共有()个△,()个○,○的个数比△少()。 (2)像这样一共摆20个△,那么中间一共要摆()○。 2、公园的一侧有18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之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个广告牌。在公园里的一个湖的四周栽了125棵杨树,在每两棵杨树之间在一颗桃树,一个要栽()棵桃树。 3、把一根12米长的绳子剪了6次,能剪成()段,如果要剪成12段,需要剪()次。 4、 (1)如图,每两块正方形瓷砖中间贴一块长方形彩砖。图中一共有()块长方形彩砖,()块正方形瓷砖,正方形瓷砖的块数比长方形彩砖多()。 (2)像这样贴了30块长方形彩砖,那么正方形瓷砖一共需要()块。 5、有18个小朋友排成一路纵队,每两个小朋友之间相距1米。这路纵队全长大约()米。 6、一幢楼房,相邻的上下两层之间都有18级台阶,从一楼到六楼,一共要爬()级台阶。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条30米长的直道一边,每隔2米放了一盆花,一共要放16盆花。正确的放法是()。 ①两端都放②只放一端③两端都不放 2、一条30米长的直道一边,每隔2米放了一盆花,一共要放14盆花。正确的放法是()。 ①两端都放②只放一端③两端都不放 3、一条30米长的直道一边,每隔3米插一面彩旗,一共要插10面彩旗。正确的插法是()。 ①两端都插②只插一端③两端都不插 4、一条30米长的直道两边,每隔3米插一面彩旗。如果每边的两端都要插,一共需要()面彩旗。①22 ②20 ③11 三、解决问题 1、从一条线段的一端到另一端,每隔2厘米画一个点,一共画了10个点。这条线段全长多少厘米? ·—·—·—·—·—·—·—·—·—·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集

例:食堂原来有粮食50袋,吃了4天,每天吃8袋。还剩多少袋? 1、停车场上原来停放着4排客车,每排6辆,开走了15辆。还剩下多少辆? 2、清丰村去年盖了6幢新房,每幢有8套,已经住人的有35套。没有住人的有多少套? 3、妈妈买来5块布,每块25米,做衣服用去10米。还剩多少米? 4、妈妈买来5米白布,25米花布,做衣服用去10米。还剩多少米? 例:三1班有男同学21人,女同学19人,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组有多少人? 三1班有同学40人,其中女同学有19人。如果把男同学平均分成3组,每组多少人? 2、5个少先队员做飞机模型。第一次做了16只,第二次做了19只。平均每个少先队员做多少只? 3、服装厂计划做740套衣服,已经做了180套,剩下的计划8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4、三年级4个小组的同学,上午浇花180盆,下午浇花300盆。平均每个小组浇花多少盆?

应用题专项训练2 例:电视机厂第一天上午生产电视机274台,下午生产196台,第二天生产420台。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生产多少台? 1、同学们做玩具,第一小组做了42件,第二小组8人,每人做4件。第二小组比第一小组少做多少件? 2、甲、乙两辆汽车运化肥。甲车运426千克,乙车第一次运210千克,第二次运198千克。甲车比乙车多运多少千克? 3、红金鱼有32条,黄金鱼养在4个鱼缸里,每个鱼缸养6条。黄金鱼比红金鱼少多少条? 4、第一个书架有图书504本,第二个书架上层有图书246本,下层的图书与上层同样多。第一个书架上的图书比第二个书架多多少本? 例:少年宫气象小组有16人,生物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2倍。气象小组和生物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1、今年小红7岁,爸爸的年龄是她的5倍。爸爸比小红大多少岁? 2、培红小学学生参加绿化活动。三年级种树74棵,五年级种的棵数是三年级的3倍。两个年级一共种树多少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时分秒练习题及测试答案(填空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时分秒填空题 班级:__________ :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 . 5时= ______ 分 8分= ______ 秒. 2 . 在横线里填上适当的数: 834﹣______ =74;______﹣241=420; 68+ ______ =215; 346+ ______ =769. 3 . 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为198,被减数是______ . 4 . 小华每天睡9______. 5 . 两个加数的和是2300,其中一个加数是750,另一个加数是______ . 6 . 上午8:45,一列火车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出,行驶90千米到达乙地,这列火车到达乙地的时刻是__________. 7 . 被减数是18,减数是与差相等,减数是______ . 8 . 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______ 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__ ____ 分钟,秒针走一小格是______ 秒,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__ ____ . 9 . (2015秋?期中)在钟面上分针走一圈,时针走______大格. 10 . 在横线上填上“>”“<”或“=”. 3时____180分 20 0分____2时 120秒____2分 1分____90秒 11 . 学校早上8:20上第一节课,一节课是40分,应在________下课.

12 . 一间超市每天上午9:30开门,晚上10:15关门,这间超市每天营业______小时______分钟 13 .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______圈. 14 . 根据29+18=47编出两道减法算式: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 . 15 . 最大填几. 110+ ______ <230; 458﹣______ >24 5. 16 . 根据6570÷45=146,改写一道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 _ ,再改写成一道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 . 17 . 2小时=______分 18 . 算式638+93=731,可以改写成两个减法算式是: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 19 . 钟面上有____个大格,有____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____,分针走一小格是____分. 20 . 在横线里填上“时”“分”或“秒”.小红每天看电视用时30________;明跑30米用时8________;小英每天睡10______ __. 21 . 一个数与它自己相加、相减、相除,所得的和、差、商相加为5.8,这个数是______ . 22 . 2小时=__________分. 23 . 减法中的被减数是加法里的______ ,减法中的______和______ 分别是加法里的两个加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