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维修工(初级)理论_讲解

仪表维修工(初级)理论_讲解
仪表维修工(初级)理论_讲解

仪表维修工【行业分库】细目表

**细目表注释**

[职业工种代码] 626040701 [职业工种名称] 仪表维修工[扩展职业工种代码] 0000000

[扩展职业工种名称] 行业分库

[等级名称] 初级

[机构代码] 78000000

**细目表**

<1> 基本要求

<1.2> 基础知识

<1.2.7> 电工学基础知识

<1.2.7-1> [X] 电路的构成

<1.2.7-2> [X] 电流的定义

<1.2.7-3> [X] 电流的方向

<1.2.7-4> [X] 电压的定义

<1.2.7-5> [X] 电压的方向

<1.2.7-6> [X] 电动势

<1.2.7-7> [Y] 电位的定义

<1.2.7-8> [X] 电阻的定义

<1.2.7-9> [Z] 电阻率

<1.2.7-10> [X]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1.2.7-11> [X] 电阻串联电路的性质

<1.2.7-12> [X] 电阻并联电路的性质

<1.2.7-13> [Y] 电功的定义

<1.2.7-14> [X] 电功率的定义

<1.2.7-15> [X] 电流热效应的内容

<1.2.7-16> [X] 负载额定值的定义

<1.2.7-17> [Y] 负载工作状态的种类

<1.2.7-18> [Z] 低压电器中开关的作用<1.2.7-19> [X] 低压电器中熔断器的作用<1.2.7-20> [X] 人体触电的含义

<1.2.7-21> [Y] 电击伤的含义

<1.2.7-22> [X] 电击伤人的程度

<1.2.8> 电子学基础知识

<1.2.8-1> [X] PN结的基本原理

<1.2.8-2> [X] 二极管的定义

<1.2.8-3> [X] 晶体二极管的特性曲线

<1.2.8-4> [X] 晶体二极管的正向特性

<1.2.8-5> [X] 晶体二极管的反向特性

<1.2.8-6> [Y] 晶体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1.2.8-7> [X]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2.8-8> [X] 稳压管的作用

<1.2.8-9> [Y] 稳压管的参数

<1.2.8-10> [Z] 稳压管的工作原理

<1.2.8-11> [X] 晶体二极管的测试

<1.2.8-12> [X] 晶体二极管的使用注意事项<1.2.8-13> [X] 逻辑代数的基本变量

<1.2.8-14> [X] 基本逻辑关系的种类

<1.2.8-15> [X] 与运算

<1.2.8-16> [X] 或运算

<1.2.8-17> [X] 非运算

<1.2.8-18> [X] 与运算真值表的填写

<1.2.8-19> [Y] 或运算真值表的填写

<1.2.8-20> [Z] 非运算真值表的填写

<1.2.9>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1.2.9-1> [X] 分子

<1.2.9-2> [X] 原子

<1.2.9-3> [X] 元素符号

<1.2.9-4> [Y] 乳浊液

<1.2.9-5> [X] 饱和溶液

<1.2.9-6> [X] 溶液

<1.2.9-7> [X] 溶质

<1.2.9-8> [X] 溶剂

<1.2.9-9> [X] 溶解

<1.2.9-10> [X] 中和反应

<1.2.9-11> [Y] 氧化反应

<1.2.9-12> [X] 氧化-还原反应

<1.2.9-13> [X] 摩尔质量

<1.2.9-14> [Y] 催化剂

<1.2.9-15> [X] PH值

<1.2.9-16> [Y] 金刚石与石墨化学组成

<1.2.9-17> [X] 几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1.2.9-18> [Z] 同素异构体的举例

<1.2.9-19> [Y] 氧化物的概念

<1.2.9-20> [X] 元素周期表中族的概念

<1.2.10> 化工过程与设备基础知识

<1.2.10-1> [X] 石油

<1.2.10-2> [X] 石油加工

<1.2.10-3> [X] 化工原料

<1.2.10-4> [X] 石油作为化工原料的优点<1.2.10-5> [X] 原油加工中的脱盐

<1.2.10-6> [X] 原油加工中的脱水

<1.2.10-7> [X] 基本有机化工的主要产品<1.2.10-8> [X] 无机化工的主要产品

<1.2.10-9> [Y] 合成高分子化工的主要产品

<1.2.10-10> [X] 化工生产的特点

<1.2.10-11> [Y] 化工生产工艺管理

<1.2.10-12> [Y] 化工生产设备管理

<1.2.10-13> [Y] 催化剂

<1.2.10-14> [Y] 催化剂的特征

<1.2.10-15> [X] 催化剂的分类

<1.2.10-16> [Y] 固体催化剂的构成

<1.2.10-17> [X] 泵的作用

<1.2.10-18> [X] 压缩机的作用

<1.2.10-19> [X] 锅炉的作用

<1.2.10-20> [Y] 换热器的作用

<2> 相关知识

<2.1> 石油化工自动化基本知识

<2.1.1> 基本概念

<2.1.1-1> [X] 石油化工自动化的定义

<2.1.1-2> [X] 实现石油化工生产自动化的意义

<2.1.1-3> [X] 石油化工自动化包括的内容

<2.1.1-4> [X]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2.1.1-5> [X]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2.1.1-6> [X] 自动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2.1.1-7> [X] 自动控制系统的常用术语之被控变量

<2.1.1-8> [X] 自动控制系统的常用术语之操纵变量

<2.1.1-9> [X] 自动控制系统的常用术语之给定(设定)值<2.1.1-10> [X] 自动控制系统的常用术语之测量值

<2.1.1-11> [X] 自动控制系统的常用术语之偏差

<2.1.1-12> [X] 自动控制系统的常用术语之被控对象

<2.1.1-13> [X] 自动控制系统的开环

<2.1.1-14> [X] 自动控制系统的闭环

<2.1.1-15> [Y] 自动控制系统的反馈

<2.1.1-16> [Y] 自动控制系统的负反馈

<2.1.2> 过渡过程

<2.1.2-1> [X] 控制系统的静态

<2.1.2-2> [X] 控制系统的动态

<2.1.2-3> [X] 控制系统干扰

<2.1.2-4> [X] 控制系统阶跃干扰

<2.1.2-5> [X] 控制通道

<2.1.2-6> [X] 干扰通道

<2.1.2-7> [X] 自动控制系统的干扰作用

<2.1.2-8> [X] 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作用

<2.1.2-9> [X] 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2.1.3> 控制规律

<2.1.3-1> [X] 控制规律

<2.1.3-2> [X] 双位控制的规律

<2.1.3-3> [X] 比例控制的规律

<2.1.3-4> [X] 比例控制特点

<2.1.3-5> [X] 比例控制的特性

<2.1.3-6> [X] 比例度

<2.1.3-7> [X] 积分控制的规律

<2.1.3-8> [X] 积分控制特点

<2.1.3-9> [X] 积分控制的特性

<2.1.3-10> [X] 比例积分控制(PI)特点

<2.1.3-11> [X] 微分控制的规律

<2.1.3-12> [X] 微分控制特点

<2.1.3-13> [Z] 理想微分的作用原理

<2.1.3-14> [X] 比例微分(PD)控制规律

<2.1.3-15> [Y] 比例微分(PD)控制特点

<2.2> 检测知识

<2.2.1> 测量误差

<2.2.1-1> [X] 测量过程

<2.2.1-2> [X] 测量误差

<2.2.1-3> [X]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2.2.1-4> [Y] 测量误差的分类方法

<2.2.1-5> [X] 测量误差按照产生的规律分类

<2.2.1-6> [X] 绝对误差

<2.2.1-7> [X] 相对误差

<2.2.1-8> [Y] 最大相对百分误差

<2.2.1-9> [X] 基本误差

<2.2.1-10> [Z] 附加误差

<2.2.2> 标准仪器

<2.2.2-1> [X] 万用电表的功能

<2.2.2-2> [X] 标准电流表的功能

<2.2.2-3> [X] 标准电压表的功能

<2.2.2-4> [X] 压力校验仪的功能

<2.3> 过程检测仪表

<2.3.1> 压力检测仪表

<2.3.1-1> [X] 压力的定义

<2.3.1-2> [X] 压力单位

<2.3.1-3> [X] 压力单位的换算

<2.3.1-4> [Y] 大气压

<2.3.1-5> [X] 表压

<2.3.1-6> [X] 绝对压力

<2.3.1-7> [X] 负压(真空度)

<2.3.1-8> [X] 大气压、表压、绝压和负压的关系<2.3.1-9> [Y] 弹性元件的类别

<2.3.1-10> [Y] 弹簧管压力表的测压原理

<2.3.1-11> [Y] 弹簧管压力表的结构

<2.3.1-12> [Z] 弹簧管压力表的传动放大机构

<2.3.1-13> [X] 弹簧管压力表的校验步骤

<2.3.1-14> [Y] 电接点压力表的工作原理

<2.3.1-15> [Y] 远传式压力表的工作原理

<2.3.1-16> [X] 压力表选用内容

<2.3.1-17> [Y] 压力表选用依据

<2.3.1-18> [Z] 弹簧管材质的选用

<2.3.1-19> [X] 压力表量程的选择

<2.3.1-20> [X] 压力表精度的选择

<2.3.1-21> [Y] 压力表的选用计算

<2.3.2> 流量检测仪表

<2.3.2-1> [X] 流量的定义

<2.3.2-2> [X] 体积流量

<2.3.2-3> [X] 质量流量

<2.3.2-4> [X] 流量单位

<2.3.2-5> [Y] 流量单位的换算

<2.3.2-6> [X] 流量检测方法

<2.3.2-7> [X] 节流现象

<2.3.2-8> [Y] 标准节流装置的种类

<2.3.2-9> [Y] 非标准节流装置的种类

<2.3.2-10> [Y] 孔板的节流原理

<2.3.2-11> [X] 节流装置流量公式

<2.3.2-12> [X] 流量值与差压值的计算

<2.3.2-13> [X] 流量变送器生产信号与差压值的关系<2.3.2-14> [X] 标准节流装置的常用取压方式

<2.3.2-15> [X] 标准节流装置取压口的方向

<2.3.2-16> [X] 差压式流量计的投运步骤

<2.3.2-17> [Y] 转子流量计的结构

<2.3.2-18> [Y] 转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2.3.2-19> [Y] 椭圆齿轮流量计的结构

<2.3.2-20> [Y] 椭圆齿轮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2.3.2-21> [Y] 椭圆齿轮流量计的特点

<2.3.3> 物位检测仪表

<2.3.3-1> [X] 物位的定义

<2.3.3-2> [X] 液位的定义

<2.3.3-3> [X] 界位的定义

<2.3.3-4> [Y] 按工作原理划分,物位测量仪表的种类<2.3.3-5> [Z] 玻璃液位计的基本原理

<2.3.3-6> [X] 恒浮力式液位计的基本原理

<2.3.3-7> [X] 变浮力式液位计的基本原理

<2.3.3-8> [X] 浮筒式液位计的结构

<2.3.3-9> [Y] 浮球式液位计的结构

<2.3.3-10> [Z] 浮标式液位计的结构

<2.3.3-11> [Y] 静压力液位计工作原理

<2.3.3-12> [Y] 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

<2.3.3-13> [X] 差压式液位计零点迁移

<2.3.3-14> [Y] 法兰式差压变送器的应用场合

<2.3.4> 温度检测仪表

<2.3.4-1> [X] 温度的定义

<2.3.4-2> [X] 温标的种类

<2.3.4-3> [X] 华氏、摄氏、热力学三种温标之间的关系<2.3.4-4> [Y] 膨胀式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3.4-5> [X] 压力式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3.4-6> [X] 双金属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3.4-7> [X] 热电现象

<2.3.4-8> [X] 热电偶的定义

<2.3.4-9> [X] 热电偶测温原理

<2.3.4-10> [X] 温差电势

<2.3.4-11> [X] 接触电势

<2.3.4-12> [X] 中间导体定律

<2.3.4-13> [X] 热电偶种类

<2.3.4-14> [X] 热电偶结构

<2.3.4-15> [X] 热电偶补偿导线

<2.3.4-16> [X] 热电偶补偿导线的种类

<2.3.4-17> [X]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原因

<2.3.4-18> [Y]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

<2.3.4-19> [X] 热电偶的常见故障

<2.3.4-20> [X] 温度与热电势的计算

<2.3.4-21> [X] 热电阻测温原理

<2.3.4-22> [X] 金属热电阻种类

<2.3.4-23> [X] 铜热电阻特性

<2.3.4-24> [Y] 铂热电阻特性

<2.3.4-25> [X] 热电阻结构

<2.3.4-26> [X] 热电阻的常见故障

<2.3.4-27> [X] 温度与热电阻的计算

<2.3.5> 差压变送器

<2.3.5-1> [X] 差压变送器的功能

<2.3.5-2> [X] 差压变送器的种类

<2.3.5-3> [X] 差压变送器的基本构成

<2.3.5-4> [X] 差压变送器的测量范围

<2.3.5-5> [X] 差压变送器的静压误差

<2.3.5-6> [X] 杠杆式差压变送器的工作原理

<2.3.5-7> [Y] 杠杆式差压变送器的结构

<2.3.5-8> [X] 杠杆式差压变送器的校验步骤

<2.3.5-9> [X] 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工作原理

<2.3.5-10> [Y] 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测量部件的结构

<2.3.5-11> [X] 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校验步骤

<2.4> 过程控制及显示仪表

<2.4.1> 调节器

<2.4.1-1> [X] DDZ-Ⅲ型仪表的特点

<2.4.1-2> [X] DDZ-Ⅲ型(基型)调节器的构成

<2.4.1-3> [X] 调节器的正面板的组成

<2.4.1-4> [X] 调节器的侧面板的组成

<2.4.1-5> [X] 调节器的工作状态

<2.4.1-6> [X] 调节器软手动的操作方法

<2.4.1-7> [X] 调节器硬手动的操作方法

<2.4.1-8> [Y] 调节器的正反作用

<2.4.1-9> [Y] 给定值、测量值、偏差三者的关系

<2.4.1-10> [X] 调节器的“手动-自动”切换

<2.4.1-11> [X] 调节器的无扰动切换

<2.4.2> 安全栅

<2.4.2-1> [X] 安全栅的作用

<2.4.2-2> [X] 安全栅的分类

<2.4.3> 模拟显示仪表

<2.4.3-1> [Y] 显示仪表的分类

<2.4.3-2> [Y] 动圈式显示仪表的工作原理

<2.4.3-3> [Y] 动圈式显示仪表测量机构的组成

<2.4.3-4> [Z] 动圈式显示仪表测量机构中动圈的特点<2.4.3-5> [X] 动圈式显示仪表的类型

<2.4.3-6> [Y] 动圈式显示仪表的外线路电阻

<2.4.3-7> [X] 电子自动平衡电位差计的结构

<2.4.3-8> [Y] 电子自动平衡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

<2.4.3-9> [Y] 电子自动平衡电桥的结构

<2.4.3-10> [Y] 电子自动平衡电桥的工作原理

<2.4.3-11> [X] 热电阻测温仪表采用三线制的原因

<2.4.4> 数字式显示仪表

<2.4.4-1> [X] 数字式显示仪表的特点

<2.4.4-2> [X] 数字式显示仪表的组成

<2.4.4-3> [X] 数字式显示仪表的功能

<2.4.4-4> [X] 数字式显示仪表的分类

<2.5> 执行器

<2.5.1> 气动执行器

<2.5.1-1> [X] 执行器的作用

<2.5.1-2> [X] 执行器的分类

<2.5.1-3> [Y] 气动薄膜调节阀的结构

<2.5.1-4> [Z] 气动执行机构的功能

<2.5.1-5> [X] 气动执行机构的作用形式

<2.5.1-6> [Y] 控制机构的功能

<2.5.1-7> [X] 控制机构的结构型式

<2.5.1-8> [X] 气动调节阀的投运

<2.5.2> 辅助装置

<2.5.2-1> [X] 阀门定位器的功能

<2.5.2-2> [X] 气动阀门定位器工作原理

<2.5.2-3> [X] 电—气阀门定位器工作原理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点整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要点

这是自己从一大本的教综中整理出来的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带星的是重点,是需要背诵的。本人就是靠这份资料成功上岸啦成为一名高中教师,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基本形式、属性和基本要素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分开解释最早见于许慎《说文解字》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3、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形式 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或教材)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教育的基本形式包括(1)学校教育(2)家庭教育(3)社会教育(4)自我教育(5)自然形态的教育,指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2)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3)教育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4)教育具有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和民族性等。 (四)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二、教育的功能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有助于)和负向功能(妨碍)。 3、按教育作用显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相吻合)和隐性功能(非预期的)。 三、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我国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和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3、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提出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持这观点的学者主要集中在我国和苏联。 四、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状态下教育机会均等(3)教育具有原始性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古代社会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1)奴隶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

仪表维修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2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仪表维修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 满分60分。) 1. 在右面电路中,当开关SA 打在2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示值为( )。 A 、1A ;3V B 、2A ;6V C 、2.4A ;4.8V D 、3A ;9V 2. 磁力线上任意一点的( )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A 、切线 B 、直线 C 、曲线 D 、箭头 3. 已知线圈中电流方向,如图所示,那么线圈A 、B 两端的磁极应该分别是( )。 A 、N 、N B 、S 、S C 、N 、S D 、S 、N 4. 已知正弦交流电V t Sin e ??? ? ? +=35200141ππ,则它的频率是( )。 A 、200πrad/s B 、100πrad/s C 、100Hz D 、50Hz 5. 当高压输电线断裂落地时,人或兽走入断线点8米以内的电场时,由于前后脚之间有较高的( )就会引起触电,把这种触电称为跨步触电。 A 、电场 B 、电量 C 、电位差 D 、电位 6. 单相全波电阻负载整流电路中,两只二极管( )工作。 A 、仅一只 B 、轮流 C 、同时 D 、不 7.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需要( )只二极管。 A 、1 B 、2 C 、3 D 、4 8. 电容滤波器通常( )在输出电压的两端。 A 、并联 B 、串联 C 、可并串 D 、不接 9. 不能相互反应的一组物质是( )。 A 、NaBr +Cl 2 B 、KI +Cl 2 C 、KI +Br 2 D 、KBr +I 2 10. 下列关于碳和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 、单质在加热时都能跟氧气反应 C 、氧化物都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 D 、碳和硅都有同素异形体 11.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O x ,其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则x 的数值是( )。 A 、1 B 、2 C 、3 D 、4 12. 可用于输送硫酸的管材有( )。 A 、铸铁管 B 、无缝钢管 C 、铅管 D 、铜管 13. 分子扩散是在一内部有( )差异的条件下,由于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而造成的物质传递现象。 A 、温度 B 、压力 C 、浓度 D 、运动速度 14. 衰减比是指过渡过程( )。 A 、同向相邻两个峰值之差 B 、同向相邻两个峰值之比 C 、同向相邻两个超调量之差 D 、同向相邻两个超调量之比 15. 比例微分控制的输出变化规律是在阶跃干扰信号的作用下,首先输出( )。 A 、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小直到零 B 、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小,直到比例控制相应的输出值 C 、比例作用的输出值,然后逐渐减小直到零 D 、零,然后逐渐增加为比例控制相应的输出值 16. 对于仪表性能指标中死区的概念,死区用输入量的( )表示。 A 、绝对值 B 、相对值 C 、整数倍 D 、百分数 17. 标准电位差计的测量范围一般不超过( )。 A 、1V B 、2V C 、3V D 、4V 18. 标准电桥用来精确( )电阻。 A 、测量 B 、给定 C 、输出 D 、输入 19.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是利用单晶硅的( )效应而构成,采用单晶硅片为弹性元件。 A 、压电 B 、压阻 C 、压感 D 、压容 20. 标准孔板出口处应有一个向下游侧扩散的光滑锥面,其圆锥角为F ,锥面斜角F 为( )之间。 A 、15°~30° B、15°~45° C、30°~45° D、30°~60° 21. 利用标准节流装置测量流量时的导压管的长度最长不超过( )m ,最短不少于3m 。 A 、30 B 、40 C 、50 D 、60 22. 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是测量管,测量管的形状分为直管式和( )式。 A 、弯管 B 、螺旋管 C 、圆形管 D 、波纹管 23.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强会逐渐减弱,在以下的物理参数中,如果距离越远,则声压幅值的衰减是( )。 A 、越多 B 、越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

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 1.2职业定义 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对力学、分析、电子、光学、光电、医疗保健、电磁等精密仪器仪表进行调试与修理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正确领会、理解和应用技术的能力,有准确的分析、推理、判断能力,有一定的运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含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针对不同类别的精密仪器仪表修理的要求,培训教师应具有相应类别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具有丰富的调试、修理技能和一定的培训教学经验。 培训中级工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培训高级工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具有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4年以上或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具有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 1.7.3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和具有相应类别精密仪器仪表调试设备和修理工具的技能训练场所。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该类仪器仪表装配工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该类仪器仪表装配工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 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并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知识

教育理论知识学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 ) A.家庭教育 B.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2.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 ( ) A.墨翟 B、孔子 C、董仲舒 D.朱熹3.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4.古代希腊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5.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 A.杜威 B.加德纳 C.布卢姆 D.布鲁纳 6.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 A面向全体学生 B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7.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使少数有特长的学生能得到尽快的发展 B使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能达到合格标准 C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D使全体学生的素质达到较高水平 8.有利于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 )。 A.权威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专制型9.多元智能理论的创立者是() A冯恩洪 B孙晓云 C布鲁纳 D加德纳 10.教育部在()颁布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A 2000年 B 2001年 C 2002年 D 2003年 11.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 A 直觉行动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12. 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反映出了人格的( ) A. 整体性 B.独特性 C. 稳定性 D.社会性 13. 教师威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教师的社会地位 B.家长对教师的态度 C.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态度 D.教师本身的素质 14. 从迁移的性质来说,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是()迁移。 A、顺向 B、逆向 C、正 D、负 15.提倡发现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A、布鲁姆 B、布鲁纳 C、奥苏柏尔 D、加德纳 16.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 A.迁移 B.定势 C. 功能固定 D.原型启发17.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A ) A、线性B、正弦曲线C、倒U曲线D、因果 18.有人大器晚成或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这是心理发展的() A.连续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 19.自信与自卑、大方与羞怯、认真与马虎,指的是人的()。 A、气质 B、性格 C、态度 D、能力 20、学生在学习上希望获得好名次,其学习动机是()。 A.外部 B、成就C.交往D.任务 21、学生的阅读、计算、写作、观察一种()技能。 A、动作 B、智力 C、一般 D、特殊 22、生活中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知识的() A.感知B.理解C.迁移D.应用 23、教师要使学生的道德行为经常化,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 A、观察 B、训练 C、模仿 D、习惯培养 24、对学习材料适当重复能使信息得以记忆与保持,其学习策略是()。 A、练习 B、精加工 C、组织 D、复习 25.创造力的两个最本质的特征是()。 A、独创性和灵活性 B、流畅性和精密性

2017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化工仪表维修工试卷

科目:化工仪表维修工竞赛题库总分:100分时间:90 分钟 一、单选题(共85题,每题0.5分,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 1、你对职业道德修养的理解是。 A、个人性格的修养 B、个人文化的修养 C、思想品德的修养 D、专业技能的提高 2、在下列论述中,是正确的。 A、人生的目的就在于满足人的生存与生理本能的需要 B、追求物质、金钱、享受的人的本能要求 C、人生在世要对社会和他人承担责任,要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 D、人生在世就是要追求个人的幸福与快乐 3、下列哪项不属于常用的灭火器材? A、干粉灭火器 B、二氧化碳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D、1511灭火器 4、下列哪项不属于助燃气体? A、氧 B、氧化亚氮 C、氯 D、氮 5、液、固两相之间的平衡温度称 A、沸点 B、凝点 C、熔点 D、汽化点 6、在电路中,电流之所以能流动,是由电源两端的电位差造成的,我们把这个电位差叫做 A、电压 B、电源 C、电流 D、电容

7、220VAC电压可用以下工具测量其电压值: A、24V直流电源 B、电笔 C、万用表AC~档 D、校验仪(气压) 8、当电路的参考点发生变化,下列电量也相应变化的是 A、电压 B、电位 C、电动势 D、以上都有可能 9、2A的电流在5min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总电荷量是 A、1C B、600C C、3600C(C代表电量库仑) D、以上都不对 10、测4~20mA电流信号时一般使用 A、示波器

B、校验仪(气压) C、试电笔 D、万用表 11、“12V12W”的灯泡,接入6V的电路中,通过灯丝的实际电流是 A、2A B、1A C、0.5A D、0.25A 12、电阻R1与R2(R1I2 B、P1U2 D、以上均不对 13、将C1(10μF/15V)和C2(20μF/25V)串联后,其最大安全工作电压为 A、15V B、25V C、22.5V

2020年初级化工仪表维修工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20题)

2020年初级化工仪表维修工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20题) 1、关于隔膜式调节阀,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 A、适用于高温、高压场合 B、适用于腐蚀性介质场合 C、、流量特性近似快开特性 D、不用填料,密封性好 2、蝶阀特点是结构简单、流阻小,泄漏量大,适用于(A)。 A、口径较大、大流量、低压差的场合 B、含悬浮颗粒,粘度较高、泄漏量小的场合 C、高压差、低噪音的场合 D、大口径、高压差、泄漏量要求不高的场合 3、口径较大、大流量、低压差的场合应选用(D)。 A、偏心阀 B、球阀 C、角形阀 D、蝶阀 4、只要将蝶阀的轴旋转(C),就可实现由气开到气关的改装。 A、 900 B、 1800 C、 700 D、 1100

5、列关于电阻温度计的叙述中,哪条内容是不恰当的. (D) A.电阻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金属线(例如铂线)的电阻随温度作几乎线性的变化 B.电阻温度计在温度检测时,有时间延迟的缺点. C.与电阻温度计相比,热电偶温度计能测更高的温度. D.因为电阻体的电阻丝是用较粗的线做成的,所以有较强的耐振性能. 6、差压变送器的负载随供电电压的增加而( A ) A.增加 B.减少 C.保持不变 7、文丘利管适用于测量大管道( B )流体流量 A.高压 B.低压 C.压力损失大 8、新防爆标准中防爆结构型式为本质安全型的字母代号为:( D ) A. e B. h C. n D. i 9、一测量蒸汽流量的差压变送器,运行中其指示缓慢往下调,即流量指示不断地偏低,最可能的原因是下列哪一种?(A) A.平衡阀漏 B.负压侧排污阀泄漏 C.孔板堵塞 D.负压引压管堵塞 10、仪表电缆敷设前,应做外观和通电检查,并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值应不小于5MΩ。(A) A.直流500V兆欧表 B. 直流1000V兆欧表 C. 直流100V兆欧表 D. 直流5000V兆欧表 11、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确定是依据( B )

2013年初级仪表维修工理论试卷答案版

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试卷 2013年初级化工仪表维修工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第一部分 应知试题 (总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仪表经常碰到一些英语,请说出下列英语及缩略语代表的中文意义: Loop test 代表 ( 回路测试 );Zero Trim ( 零位微调 );DCS( 集散控制系统 );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 2、一只250Ω的电阻通过4-20mA 的电流时,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 1-5 V )。 3、 零漂是指仪表在参比工作条件下,输入一个恒定的值(零或测量范围的下线值)时的 (输出变化)。 4、热电阻温度计是基于金属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与温度成一定函授关系实现温度测量的,在热电阻做测温元件时,为消除(导线电阻)的影响,热电阻采用三线制接法。 5、热电阻中(铂)电阻准确度高、性能可靠、抗氧化性能好,最常用的型号为(Pt100),它的R 0为(100Ω)。 6、在工程技术中,对压力的测量,常有表压、绝压、(差压)、(负压或真空度)之分,如 当地大气压为99kPa ABS ,一表压值为20kPa ,绝压表示为( 119kPa ABS )。 7、热电偶式温度计是利用金属的(热电)性质制成,它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焊接而 成,焊接的一端感受被测温度,称为热电偶的(工作端/热端),另一端与导线相连,称为(自由端/冷端)。 8、差压式流量计利用节流装置测量流体的流量,管道中流量越大,在装置前后产生的差 压越(大),流量基本方程式中流量与(差压的平方根)成正比。 9、在容器或设备中液体介质的高度称为液位;固体粉末或颗粒状物质堆积的高度叫(料 位);液体与液体的分界面称为(界位),这三种测量统称为物位测量。 10、调节阀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三类,对于气动调节阀,如 果信号压力越大阀门开度也越大,则称该调节阀为气(开)式。 11、调节阀的调节机构根据阀芯的运动形式,可分为直行程式和(角)行程式。 12、自动控制系统的输出变量是被控变量,它经过测量、变送后,返回到系统的输入端, 与(给定)值进行比较,这种把系统的输出信号直接或经过一些环节重新返回到输入端的做法叫做(反馈)。 13、在进行PID 参数整定时比例度δ越小,比例调节作用就(越强 );积分时间Ti 越大, 积分作用(越弱 );微分时间Td 越大,微分作用(越强)。 14、仪表控制柜金属部分可靠的与大地连结,这样的接地叫(保护)接地。 15、DCS 系统一般有三个地,(安全保护地),(仪表信号地)和本安地。 16、阀位回讯开关分( 感应式 )和( 机械式 )两大类。 17、液体的密度ρ等于其质量M 与( 体积 )之比,如果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密度单位应 为(kg/m 3)。 18、自动调节系统是由调节阀、调节器、(被调对象)、(测量变送)四个主要环节组成。 19、测量范围-100℃~-20℃的下限值是(-100℃),上限值是(-20℃),量程是(80℃)。 20、1工程大气压((kgf/cm 2 )= ( 9.8×104 ) Pa 1bar=( 100 )kPa 21、常用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 开氏温标(K ) )三种。 22、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是(两热电极材料不同)和(两接点温度不同)。 23、压力的法定计量单位是(帕斯卡 ),符号表示为Pa ,1Pa 的物理意义是(1N 的力垂直 作用在1m 2面积上的分布力)。 第一部分 总 分 一 二 三 四 第二部分 总 分 一 二 三 四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 姓 名 单位名称 准 考 证 号

化工仪表维修工职业标准

化工仪表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化工仪表维修工。 1.2职业定义 从事化工仪表、分析仪器维护、检修、校验、安装、调试和投入运行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室外,常温,存在一定的有毒有害物质、噪声和烟尘。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四肢灵活,动作协调;嗅觉、听觉、视觉及形体知觉正常;能高空作业。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含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40标准学时;技师、高级 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书;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书,本职业技师职业书3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书3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年以上。 1.7.3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知识培训场所应为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为具有本职业必备设备的场所。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训练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在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初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与本职业相关职业中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4)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5)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

教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学部分考试要点一】 一、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1、教育学的发展历程:萌芽、独立形态、多元化、现代化 2、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四个阶段: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 ⑴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①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②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③教育具有原始性。 ⑵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⑶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⑷现代教育的特点: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性。 《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教育专专著;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现代教育学之父”;1939年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1930年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二、了解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 1、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 主要是受到遗传、环境、教育(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2、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上的要求: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⑵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 ⑶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教学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⑷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 ⑸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教育学部分考试要点二】 五、了解学制的历史沿革,掌握现代学制的类型。 1、教育制度:广义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 2、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旧中国:

维修电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四有答案

维修电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四) 单选题(共160题) 第1题:软启动器中晶闸管调压电路采用( )时,主电路中电流谐波最小。 A、三相全控Y连接 B、三相全控Y0连接 C、三相半控Y连接 D、星三角连接 第2题:变配电设备线路检修的安全技术措施为( )。 A、停电、验电 B、装设接地线 C、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D、以上都是 第3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促进员工之间团结合作的措施是( )。 A、互利互惠,平均分配 B、加强交流,平等对话 C、只要合作,不要竞争 D、人心叵测,谨慎行事 第4题:有关文明生产的说法,( )是不正确的。 A、为了及时下班,可以直接拉断电源总开关 B、下班前搞好工作现场的环境卫生 C、工具使用后应按规定放置到工具箱中 D、电工一般不允许冒险带电作业 第5题:当二极管外加电压时,反向电流很小,且不随( )变化。 A、正向电流 B、正向电压 C、电压 D、反向电压 第6题:一般中型工厂的电源进线电压是( )。 A、380 kV B、220 kV C、10kV D、400V 第7题:光电开关可以( )、无损伤地迅速检测和控制各种固体、液体、透明体、黑体、柔软体、烟雾等物质的状态。 A、高亮度 B、小电流 C、非接触 D、电磁感应 第8题: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频敏变阻器启动时,随着转速的升高,( )自动减小。 A、频敏变阻器的等效电压 B、频敏变阻器的等效电流 C、频敏变阻器的等效功率 D、频敏变阻器的等效阻抗 第9题:示波器中的( )经过偏转板时产生偏移。 A、电荷 B、高速电子束 C、电压 D、电流

第10题:短路电流很大的电气线路中宜选用( )断路器。 A、塑壳式 B、限流型 C、框架式 D、直流快速断路器 第11题:下列不是晶体管毫伏表的特性是( )。 A、测量量限大 B、灵敏度低 C、输入阻抗高 D、输出电容小 第12题: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源反接制动时需要在定子回路中串入( )。 A、限流开关 B、限流电阻 C、限流二极管 D、限流三极管 第13题: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包括( )等。 A、完成劳动任务 B、提高生活水平 C、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D、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 第14题:信号发生器的幅值衰减20d 其表示输出信号( )倍。 A、衰减20 B、衰减1 C、衰减10 D、衰减100 (疑问:书中P59页是衰减10倍,答案却选B。)第15题:对于△接法的异步电动机应选用( )结构的热继电器。 A、四相 B、三相 C、两相 D、单相 第16题:一般三端集成稳压电路工作时,要求输入电压比输出电压至少高( )V。 A、2(一般5) B、3 C、4 D、1.5 第17题: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小,说明该电路的( )。 A、带负载能力强 B、带负载能力差 C、减轻前级或信号源负荷 D、取信号能力强 第18题:磁性开关中干簧管的工作原理是( )。 A、与霍尔元件一样 B、磁铁靠近接通,无磁断开 C、通电接通,无电断开 D、与电磁铁一样 第19题: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是( )。 A、看效益决定是否爱岗 B、转变择业观念 C、提高职业技能 D、增强把握择业的机遇意识 第20题: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的时间继电器,在PL 控制中可以用( )替代。 A、T B、C C、S D、M (疑问:书中P79页是T,答案却选S。)

2020年化工仪表维修工专业中级工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共100题)

2020年化工仪表维修工专业中级工理论考试题 库及答案(共100题) 1、( B )是利用流通面积变化来测量流量的元件。 A. 旋涡流量计 B. 转子流量计 C. 孔板流量计 D. 电磁流量计 2、一般换热器的热介质的流向为( A )。 A. 高进低出 B. 低进高出 C. 按工艺需要 D. 按施工需要 3、膨胀式温度计的测温材料是( A )。 A.液体、气体、固体 B .热电偶 C.热电阻 D.红外线温度计 4、一若玻璃管液位计的玻璃管直径太小不均,其测量值与实际液 位( C )。 A偏高 B. 偏低 C. 相等 D. 不一定 5、过渡过程品质指标中,余差表示( A ): A、新稳定值与给定值之差; B、测量值与给定值之差; C、调节参数与被调节参数之差; D、超调量与给定值之差 6、热电偶输出电压与( C )有关。 A、热电偶两端温度; B、热电偶热端温度; C、热电偶两端温度和电极材料 D、热电偶两端温度、电极材料及长度; 7、仪表的精度级别指的是仪表( E ): A、误差; B、基本误差; C、最大误差; D、允许误差 E、基本误差的最大允许值; 8、下面哪个符号代表调节阀( A )。 A、FV B、FT C、FY D、FE 9、在管道上安装孔板时,如果方向装反了会造成( B ): A、差压计倒指示 B、差压指示变小 C、差压指示变大 D、对差压指示无影响 10、校对0—16 kg/cm2,1.5级的工业压力表时,应使用标准压力表(A ):

A、0—16 kg/cm2,0.5级; B、0—25 kg/cm2,0.35级; C、0—40 kg/cm2,0.25级; D. 0---30 kg/cm2,0.2级; 11.下列控制系统中,那个是开环控制( C ) A. 定值控制 B. 随动控制 C. 前馈控制 D. 程序控制 12.转子流量计中的流体流动方向是(B ) A. 自上而下 B. 自下而上 C. 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都可以 13.调节系统的稳定性是对调节系统最基本的要求,稳定调节过程的衰减率φ 应是(C) A. φ=0 B. φ<0 C. 0<φ< 1 D. φ=1 14.一个线性调节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B)。 A. 干扰作用的形式及强弱 B. 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 C. 干扰作用的形式及强弱和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15.三阀组的起动顺序应该是(A)。 A. 打开正压阀,关闭平衡阀,打开负压阀 B. 关闭平衡阀,打开负压阀,打开正压阀 C. 打开负压阀,关闭平衡阀,打开正压阀 16、仪表的精度等级是根据引用(C)来分的。 A 精度 B 等级 C 误差 17、系统误差又称(A)。 A 规律误差 B 精度等级 C 全不是 D 全都是

仪表维修工试卷及答案

仪表维修工试题 笔试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4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0.5分,满分20分。) 1. 热电偶镍铬-镍硅的分度号为( A )。 A 、 K B 、 E C 、 T D 、 R 2. 仪表设备使用的UPS 220V 交流电源的电压波动范围不超过( C )。 A. 1% B. 3% C. 5% D. 10% 3. 炉温和燃料气流量的构成串级调节系统,炉温为主参数,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的正确组合为( A )。 A.主反副反 B.主正副反 C.主反副正 D.主正副正 4. 以下对于前馈控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前馈控制是开环控制 B 、单纯的前馈调节是一种能对被控量的变化进行补偿的控制系统 C 、前馈控制只能对干扰量的变化进行补偿 D 、前馈-反馈调节利用了前馈调节的及时性和反馈调节的静态准确性 5. 用差压液位计测量界面的液位,在液位最低时,仪表的正负压室差是-2796Pa ,而仪表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的量程是5884Pa,那么在仪表正负压室差是在146Pa 时,仪表的输出信号是( B )。 A 、 16mA B 、 12mA C 、 20mA D 、 8mA 6. 304和以下哪种钢牌号的材料成分相近( B )。 A 、0Cr18Ni12Mo2Ti B 、0Cr18Ni9 C 、0Cr17Ni12Mo2 D 、0Cr18Ni9Ti 7. 钢铁发生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C )。 A 、2Fe -4e -=2Fe2+ B 、2Fe2++4e -=2Fe C 、2H2O +O2+4e -=4OH - D 、Fe3++e -=Fe2+ 8. 以下对继电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带显示灯线圈信号是直流电压的继电器,线圈通电,发现显示灯不亮但接点动作,因此,可以判断并联在线圈上的发光二极管损坏了 B 、固态继电器与电磁继电器相比,固态继电器更适合用于高频动作场合 C 、220VAC 欧姆龙继电器的技术参数中,吸合电压为176VAC ,是指只有线圈两端电压大于或等于176VAC ,继电器才会吸合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常用的牌号为CF8M 的铸件相当于( A )材料。 A 、 316 B 、 321 C 、 304 D 、 316L 10. 停电时内容丢失的存储器是( B )。 A 、ROM B 、RAM C 、EPROM D 、EEPROM 11.下面梯形图的等效梯形图是( D )。 1 2 3 4 5 A 、 15 3 5 4 32 B 、 1 23 5 4 C 、14 35 5 32 1 D 、15 35 4 3 2 1

化工仪表维修工基础知识

化工仪表维修工基础知识 1.节流装置的流量计公式是根据流体学中的( )推导出来的。 A.伯努力方程 B.流动连续性方程 C.伯努力方程和流动连续性方程 C 2.绝对零点是( A )℃。 A.-273.16℃ B.-273.15℃C.273.15 ℃D.0℃ 3.控制系统是由( C )、检测元件(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等四部分组成。 A.被控变量 B.操纵变量 C.被控对象 D.检测变量 4.引入微分作用的目的是( B )。 A.消除余差 B.改善高阶对象的调节品质 C.减小高频干扰 D.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5.( A )是指对象内要求保持给定值的物理量。 A.被控变量 B.操纵变量 C.被控对象 D.检测变量 6.关于比例作用对闭环系统稳定性影响的描述,( B )是正确的。 A.比例度越小,闭环系统稳定性越好 B.比例度越小,闭环系统稳定性越差 C.比例带越小,闭环系统稳定性越好 D.比例增益越小,闭环系统稳定性越差7.控制系统投运的步骤是( C )。 A.先调节阀、再检测(变送器)、最后调节器 B.先调节阀、再调节器、最后检测(变送器) C.先检测(变送器)、再调节阀、最后调节器 D.先检测(变送器)、再调节器、最后调节阀 8.调节阀经常小开度工作时,宜选用( A )特性。 A.等百分比 B.快开 C.直线 D.不能判断 9.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法定单位是( B )。 O D.mmHg A.MPa B.Pa C.mmH 2 10.一测量蒸汽压力的压力表,安装在管道下部5m处,其测量的压力值比管道内实际压力值( A )。 A.偏大 B.偏小 C.实际值一致 D.不能判断 11.当( D )时,具有积分作用的调节器会出现积分饱和现象。 A.偏差>0 B.偏差<0 C.偏差=0 D.偏差长期存在 12.引入微分作用的目的是( B )。 A.消除余差 B.改善高阶对象的调节品质 C.减小高频干扰 D.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 我国春秋末期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注,比罗马的昆体良《论演 说家的教育》早300年。其主要思想有:“不陵节而试”,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3. 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 “班级授课制”。 4. 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做中学”,开启现代教育派。 5. 苏联赞可夫《教育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 6. 美国的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 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分别被称为“活的教育 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8. 教育的概念:广义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为思想道德教育。 9. 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和相对独立性。 10. 我国封建社会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

书、礼、易、春秋)。 11. 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但环境决定 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收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 我国普通中学的双中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背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 生。 13.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 “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 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 其中思维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 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 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 18.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 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19. 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 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20. 义务教育是指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 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种强制性教育。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重点总结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 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