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播音的对象感-电视新闻播音

电视新闻播音的对象感-电视新闻播音
电视新闻播音的对象感-电视新闻播音

电视新闻播音的对象感|电视新闻播音

对象感。“对象感”和另一种播音创作的重要技巧“情景再现”有相同和相通之处,都属于播音员、主持人在进行播音创作时联想和想象中的东西,是大家用来使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一种方法。

白龙先生这样说:“受众是我们的传播对象。播音员必须在‘目中无人’的条件下,努力做到‘心中有人’,也就是要对受众进行具体设想,从感觉上把握受众的存在并时时与受众有感情的交流、呼应,这就是对象感。”再者,罗莉在《实用播音教程电视播音与主持》中对对象感的解释也可窥见一斑,“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应,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受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

播音员进行自己的播音创作,观众收看节目,就两者的行为状态可知播音员所设想的观众及其反应,事实上并非客观存在,“对象感正是被播音员用来作为使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一种手段、一种途径,属于某种联想想象中的东西”,它犹如架设在播音员的个体认识和观众总体认识之间的一座桥梁,把虚拟的交流变成真实的、“对象化”的交流。

电视新闻播音的对象化特点。电视新闻播音,即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播)以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为手段,面对镜头、话筒报道新闻信息的创造活动。它具有几种形态:出镜播音、新闻片配音、现场报道、演播室对话。由此可知,电视新闻播音形态是多样化的,这势必会导致对播音的多重制约,于是就要求电视新闻播音要比广播播音有更强的交流感。而这种更强的交流感就是建立在电视新闻播音“对象化”的基础上的,“对象化”是电视新闻播音的特点

之一。

与其他电视节目一样,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与观众处于直接或间接的交际空间。许多观众在收看新闻节目时,会受到屏幕上新闻主播思想、情感、态度的影响产生共鸣,忘却屏幕的存在而被卷入到节目内容中。更深层地与观众建立起沟通关系,当然会收到更大的传播效益。这就是“对象化”传播方式的魅力之所在。既是交际,“真诚”就应该是这个“艺术”的核心。真诚地与观众交流,尊重观众的需要及内心感受,是实现“对象化”的关键。对谁讲,讲什么,如何讲,真正做到“心中有人”又是实现“对象化”首要的条件。

电视新闻是电视台的拳头节目,“对象化”的建立不同于其他节目。电视新闻播音员不是演员,他们的权威性、知名度,以及观众给予他们的信赖感常常是在播报新闻时建立的。在寻找具体的“心中人”时,播音员对对象感的把握不同于演员,也不同于综艺、娱乐等节目主持人,相对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设想出来的对象要更严肃一些。电视新闻播音员也不是简单机械、见字出声的机器,他们是党的新闻宣传员,是进行有声语言再创造的语言工作者,当然要时时记得“面前”观众,并与之交流,既要为观众传递信息,也要对宣传对象进行舆论引导。为了求得更大的宣传效果,“对象化”的新闻播报特点势必产生。

电视新闻播音创作中对象感的作用。电视新闻播音员进行的播音创作既具有空间造型性,又具有时间延续性和流动性,它随时受着新闻内容、画面长短、现场音响、节奏速度等多方面的制约,“戴着镣铐舞蹈”,在众多的限制中显身手。

在没有受众实体在场的情况下,电视新闻播音员坐在演播室里,面对话筒和摄像机,受众却在千家万户的电视机前收看着,这正是电视播音与主持不同于日常工作或生活中交流的“虚拟交流”状态。因此,镜头前状态积极自如,主持人在镜头前与电视机观众的“虚拟交流”能否真实,也就成了电视主持人不可缺少的职业素质。那么,对象感的作用就在于提高

这种职业素质,使单向的个性表达变成了“对象化”的真实的“虚拟交流”。进一步熟练这项技巧,方可迅速捕捉对象感,“呼之欲出”,只要往话筒或摄像机前一坐便精神焕发,双目神采奕奕,强烈的播讲欲望油然而生。具备了这样的条件,电视新闻播音创作才能取得吸引人、感动人、说服人的理想效果。

通过寻找对象感的学习和实践,笔者发现,使用这一表达技巧还可以缓解电视新闻播音中的紧张情绪,“心中有人”使播音创作从容、镇定、不慌乱,为真正做到“目中有人”开辟了前提。

电视新闻播音中对象感的掌握技巧。对象感的概念是抽象的,起初对它的认识上会有一定难度,要很好地理解这一概念,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有一定从业经验的人来说,这一技巧在播音创作中的运用也需要于实践中得到升华。

首先,在分析理解新闻稿件的基础上,具体设想对象。一方面在什么环境、气氛中,什么对象在收看,包括他们的愿望、要求、情趣、心情,这是主要的。另一方面,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人数等。这些共同构成了具体对象的特点。

例如:“据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3%,其中深圳、北京涨幅仍超过10%……”

这则有关房价上涨的消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居住在大中城市准备买房子的人对这条消息会更关注。播报这条新闻,对象可以设想为都市白领、工薪阶层、无稳定工作的打工者等,他们的年龄为25岁到50岁之间,都有购房打算,并渴望房价下调。看到这条消息,对象的心情或沉重、或感叹,表情中情绪自然流露。

其次,设想对象必须是自己所熟悉的,同时又符合稿件要求的。要设想他们在收看内容过程中的反应及心态。

最后,播讲过程中,假设对象可时隐时现,不一定极为清晰,但应下意识地感觉到他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