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陆生野生动物饲养的几个问题

关于陆生野生动物饲养的几个问题
关于陆生野生动物饲养的几个问题

关于陆生野生动物饲养的9个问题

- 01 - 目前进入名录的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哪些?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一批)》如下:

- 02 - 符合什么条件的野生动物能被允许利用?

根据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确定的“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管”的原则,列入“名录”的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要满足以下4项条件:

一是人工繁育技术成熟,并形成了规范化的技术操作流程或人工繁育技术标准;

二是开展人工繁育活动的种源为子二代及以后的个体,不需要从野外获取种源(用作改良人工种群等特定用途的除外);

三是人工繁育种群规模能够满足相关合法用途对该物种及其制品的合理需求;

四是相关繁育活动有利于缓解对野外种群的保护压力。

- 03 -名录里的野生动物可以自由进行人工繁育吗?

“名录”的发布简化了人工繁育管理程序,增强了经营的时效性。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从业者可以凭人工繁育许可证,按照省级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核验的数量直接取得专用标识,凭专用标识出售和利用。同时,加载专用标识也可以实现对产品的溯源跟踪,避免非法来源的野生动物产品流入合法渠道。

- 04 -没录入名录里的野生动物,就不能够进行人工繁育了?

第一批“名录”只包括了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从境外引进、按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管理的陆生野生动物,其他地方保护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中也有许多物种的人工繁育技术已经成熟稳定,但并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范畴,因此不需纳入“名录”。但是,随着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技术发展,还将有更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达到入选标准,经科学论证后会被适时纳入“名录”管理。

- 05 -那么为合法的野生动物发布广告就可以被允许了吗?通过公司内部的媒体出于交流为目的的广告会被允许吗?

《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禁止为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或者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发布广告。禁止为违法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制品发布广告。

本条含义包括:一是禁止为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发布广告;二是禁止为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发布广告;三是禁止为违法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制品发布广告。按照本法条规定:媒体、网络等广告平台和机构一律不得为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等商业活动发布广告。但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科普教育等公益活动,以及涉及野生动物的文化活动,性质不属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不属于本法条的禁止范围。

- 06 -两家都具备许可证的人工繁育企业之间买卖过程中,物种卖给对方后,仍需要办理检验检疫证吗?

检疫证应该是经营利用过程中全程随身携带的。

- 07 -在当地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许可证时,管理部门不予审批,怎么办?

一般提供完整的申请材料后,在规定的审批期限内,相关行政部门应当按规定给予审批结果答复。如果对审批结果有异议的,可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或行政复议诉讼。

- 08 -申请人工繁育野生动物认证的标准是否一样?

野生动物认证采用的统一的标准,这套标准是经过专家多方论证以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审核通过的。因此,第三方认证机构在进行认证资格审核时,使用是统一的标准。但在针对不同的物种进行审核时,会有相对应的具体要求。

- 09 -为什么不给予列入名录或者降低对这些物种的人工繁育许可的进入门槛?

对于人工繁育许可证的申请,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申请的条件是一样的。但不影响社会公序良俗的人工繁育行为,在审批的过程中,条件是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松的。宠物市场确实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虽然国家目前的法律法规里没有使用宠物这个概念,但宠物这个庞大的受体也开始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我们在进行第一批名录调研时,对于龟鳖类的调研,我们掌握信息的途径以及完整度并不是很完善。目前,我们公布的只是第一批名录。在以后的名录收录过程中,建议相应的养殖企业、个体或者行业协会可积极对这个品种的人工繁育技术、种群数量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做一些认证材料,提交给我们。只有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才有利于加快收入名录进度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XX (XX大学X学院XXXX系,X省X市邮编) 摘要:野生动物是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但是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和人为地 猎捕,许多种类濒临灭绝。本文介绍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必要性、现状并 针对现状提出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必要性、现状、对策 Abstract:Wild animals are very valuable natural resources. With the redu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human hunting, many species on the brink of extinction..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of wildlife protection, curr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status made the wildlife conservation. Keywords:Wildlife; Protection; Necessity;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野生动物的生存与发展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是事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本。我国野生动物种类及其生境类型丰富多样,特有种和珍稀种较多,地域差异明显。本文试图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对策作简要分析。1.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情况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珍稀野生动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占世界种数的10%以上。其中兽类500种,鸟类1258种,爬行类412种,两栖类295种,鱼类3862种。许多野生动物属于我国特有或主要产于我国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普氏原羚、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蟒山烙铁头等;有许多属于国际重要的迁徙物种以及具有经济、药用、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既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7]调查表明,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是种群稳定或稳中有升的主体。 但是,我国部分野生动物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单一种群物种面临绝迹的危险。白臀叶猴多年来一直未曾发现,这次调查仍未见到任何踪迹,可能已经绝迹。四爪陆龟、扬子鳄、莽山烙铁头、鳄蜥、朱鹮、黔金丝猴、海南长臂猿、坡鹿、普氏原羚、河狸等单一种群物种不仅种群数量少而且分布狭窄,一旦遭受自然灾害、疫情或其它威胁,则面临绝迹的危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2011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2011修订) 【法规类别】野生动植物资源 【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8号 【修改依据】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2016)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1.01.08 【实施日期】2011.01.08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1992年2月12日国务院批准1992年3月1日林业部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令第588号《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陆生野生动物,是指依法受保护的珍贵、濒危、有益的和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下简称野生动物);所称野生动物产品,是指陆生野生动物的任何部分及其衍生物。

第三条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自治州、县和市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四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鼓励、支持有关科研、教学单位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工作。 第五条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本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配合。 第二章野生动物保护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可以确定适当时间为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爱鸟周等,提高公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第七条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建立资源档案,为制定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发展方案、制定和调整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提供依据。 野生动物资源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普查方案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八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采取生物技术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维护和改善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保护和发展野生动物资源。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息繁衍场所和生存条件。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的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

第二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方案

全国水鸟越冬期、迁徙期同步调查 河南省工作方案 河南省林业厅 二〇一三年十月

目录 1 调查目的 (1) 2 调查任务 (1) 3 调查对象 (1) 4 调查内容 (1) 5 调查方法 (1) 5.1 样地和样点确定 (2) 5.2 种群及分布区调查 (2) 5.3 栖息地调查 (2) 6 调查时间 (3) 7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 7.1 原始数据的检查、分类及录入 (3) 7.2 调查样地数据计算 (3) 7.3 数据汇总 (3) 8 调查成果 (4) 8.1 调查样地成果 (4) 8.2 全省调查成果 (4) 9 质量控制 (4) 9.1 质量管理 (4) 9.2 检查 (5) 9.3 质量评定 (6) 9.4 验收 (6) 10 调查计划及任务安排 (6) 10.1 调查准备 (7) 10.2 调查培训及试点 (10) 10.3 调查实施 (10) 10.4 成果汇总 (10)

附表1 水鸟越冬期、迁徙期同步调查记录表格式 (11) 附表2 水鸟越冬期、迁徙期同步调查统计表格式 (12) 附表3 水鸟越冬期、迁徙期同步调查物种名录 (13) 附表4 河南省水鸟越冬期、迁徙期同步调查地点名录 (15) 附图河南省水鸟越冬期、迁徙期同步调查样点分布图 (20)

1 调查目的 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是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的重要任务,其目的是掌握全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底数及动态变化情况,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和相关国际公约履约事务提供科学依据。 水鸟在越冬期、迁徙期大多具有集群活动的特点,在此期间开展系统、全面的同步调查,掌握水鸟的种类、数量、分布的变化情况,水鸟重要栖息地及保护、受威胁情况等,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水鸟资源保护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2 调查任务 河南省水鸟越冬期、迁徙期同步调查的主要任务是查清越冬期和迁徙期我省水鸟资源状况,建立水鸟越冬期、迁徙期资源数据库;对水鸟资源进行动态分析和综合评价,提出系统、准确的水鸟资源调查材料、图表材料和调查报告;在资源调查的同时建立水鸟监测网络。 3 调查对象 全省水鸟越冬期、迁徙期同步调查对象为在我省越冬、迁徙的所有水鸟,重点调查物种名录见附表3。 4 调查内容 全省水鸟越冬期、迁徙期同步调查的内容包括: ——水鸟越冬、迁徙期分布状况; ——水鸟越冬、迁徙种群数量; ——水鸟越冬、迁徙栖息地现状、保护状况; ——水鸟分布区的社会经济状况; ——影响水鸟资源变动的主要因子。 5 调查方法

中国野生动物资源

中国野生动物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珍稀野生动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占世界种数的10%以上。其中兽类500种,鸟类1258种,爬行类412种,两栖类295种,鱼类3862种。许多野生动物属于我国特有或主要产于我国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普氏原羚、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蟒山烙铁头等;有许多属于国际重要的迁徙物种以及具有经济、药用、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既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野生动物资源的需求和压力不断增大,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等行为的加剧,使许多野生动物严重濒危。初步统计,我国现有3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处于濒危状态。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1995-2003年,国家林业局(林业部)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掌握了调查物种的种群数量、分布、栖息地状况。调查结果表明,通过多年的积极保护,尤其是《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部分野生动物的资源数量趋于稳定并有所上升,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资源数量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升的主体,但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特别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明显下降。 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调查表明,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是种群稳定或稳中有升的主体。

在以前进行过专项调查或区域性调查,有历史数据可供对比分析的61种野生动物中,共有34种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升,占可对比分析种类的55.74%。这些物种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很多物种是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在可对比分析的61种野生动物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52种,在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升的34种野生动物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5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9种,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升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占可对比分析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65.38%。这表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是种群数量基本稳定或稳中有升的主体,而且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呈总体上升态势。 在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升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大熊猫野生种群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调查的1110多只上升到1590只,圈养大熊猫161只;扬子鳄自1986年建立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在1979年浙江尹家边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后,有关部门从种群管理、栖息地保护及人工饲养繁殖方面加强管理,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野生种群数量已由10多年前的200余只发展到400只,人工种群数量也已达10000余只;朱鹮从1981年重新发现时的7只发展到现今的370余只,不仅野生种群数量持续增长,栖息地质量也不断改善,栖息范围不断扩展,同时人工种群也发展到370余只;黑鹳从上世纪70-80年代的1000只增加到1800只;黄腹角雉从4000只增加到目前的9900只,种群数量增加1倍多;孔雀雉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后,自然保护区作为其最后的避难所,使其种群受到有效保护,种群数量一直稳定在2700-2800只左右;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枕鹤、白鹤等鹤类的种群数量也稳定增长。兽类中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

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 动物名录(第一 批) 中兽纲食肉目犬科狼灵猫科椰子狸红颊獴食蟹獴猫科豹猫啮齿目鼯鼠科棕鼯鼠豪猪科豪猪偶蹄目鹿科毛冠鹿鸟纲潜鸟目潜鸟科红喉潜鸟鸊鷉目鸊鷉科凤头鸊鷉鹱形目海燕科黑叉尾海燕鹳形目 名学名 MAMMALIA CARNIVORA Canidae Canis lupus Viverridae Paradoxurus hermaphroditus Herpestes javanicus Herpestes urva Felidae Felis bengalensis RODENTIA Petauristidae Petaurista petaurista Hystricidae Hystrix hodgsoni ARTIODACTYLA Cervidae Elaphodus cephalophus AVES GAVIIFORMES Gaviidae Gavia stellata PODICIPEDIFORMES Podicipedidae Podiceps cristatus PROCELLARIIFORMES Hydrobatidae Oceanodroma monorhis CICONIIFORMES 鹭科(所有种) Ardeidae 雁形目鸭科鸿雁 ANSERIFORMES Anatidae Anser cygnoides

豆雁 灰雁 小白额雁 斑头秋沙鸭 中 红胸秋沙鸭 普通秋沙鸭 鸡形目 雉科 fabalis anser erythropus albellus serrator 白眉山鹧鸪 Arborophila gingica GRUIFORMES Rallidae Porphyrio porphyrio Gallicrex cinerea Gallinula chloropus CHARADRIIFORMES Haematopodidae Haematopus ostralegus Scolopacidae Numenius phaeopus Recurvirostridae 黑翅长脚鹬 Himantopus himantopus 反嘴鹬 Recurvirostra avosetta 鸥形目 (所有种 ) LARIFORMES 鹃形目 CUCULIFORMES 杜鹃科 Cuculidae 棕腹杜鹃 Cuculus fugax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鶲科 Muscicapidae 紫寿带 Terpsiphone atrocaudata 红嘴相思鸟 Leiothrix lutea 银耳相思鸟 Leiothrix argentauris 雀科 Fringillidae 黑头蜡嘴雀 Eophona personata 黑尾蜡嘴雀 Eophona migratoria 黄胸鹀 Emberiza aureola 爬行纲 REPTILIA 龟鳖目 TESTUDOFORMES 平胸龟科 Platysternidae 平胸龟 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 淡水龟科 Bataguridae 黄缘盒龟 Cistoclemmys flavomarginata 黄额盒龟 Cistoclemmys galbinifrons 锯缘摄龟 Pyxidea mouhotii Anser Anser Anser Mergus 名学 Mergus Mergus merganser GALLIFORMES Phasianidae 鹤形目 秧鸡科 紫水鸡 董鸡 黑水鸡 鴴形目 蛎鹬科 蛎鹬 鹬科 中杓鹬 反嘴鹬科

国家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三有名录

国家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三有名录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背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加强对我国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外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的规定经研究于2000年5月在北京召开专家论证会并制定了《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于2000年8月1日以国家林业局令第7号发布实施。正文:国家林业局令(第7号)现发布《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国家林业局局长王志宝二000年八月一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名录兽纲MAMMALIA 6目14科88种鸟纲AVES 18目61科707种两栖纲AMHIBIA 3目10科291种爬行纲RETILIA 2目20科395种昆虫纲INSECTA 17目72科120属另110种合计5纲46目177科1591种及昆虫120属的所有种和另外110种兽纲MAMMALIA 刺猬、达乌尔猬、大耳猬、侯氏猬、树鼩、狼、赤狐、沙狐、藏狐、貉、鼬、白鼬、伶鼬、黄腹鼬、小艾鼬、黄鼬、纹鼬、艾鼬、虎鼬、鼬獾、缅甸鼬獾、狗獾、猪獾、大斑灵猫、椰子狸、果子狸、小齿椰子猫、缟灵猫、红颊獴、食蟹獴、云猫、豹猫、野猪、赤麂、小麂、菲氏麂、毛冠麂、狍、驯鹿、草兔、灰尾兔、华南兔、东北兔、西南兔、东北黑兔、毛耳飞鼠、复齿鼯鼠、棕鼯鼠、云南鼯鼠、海南鼯鼠、红白鼯鼠、台湾鼯鼠、灰鼯鼠、栗褐鼯鼠、灰背大鼯鼠、白斑鼯鼠、小鼯鼠、沟牙鼯鼠、飞鼠、黑白飞鼠、羊绒鼯鼠、低泡飞鼠、松鼠、赤腹松鼠、黄足松鼠、蓝腹松鼠、金背松鼠、五纹松鼠、白背松鼠、明纹花松鼠、隐纹花松鼠、橙腹长吻松鼠、泊氏长吻松鼠、红颊长吻松鼠、红腿长吻松鼠、橙喉长吻松鼠、条纹松鼠、岩松鼠、侧纹岩松鼠、花鼠、扫尾豪猪、豪猪、云南豪猪、花白竹鼠、大竹鼠、中华竹鼠、小竹鼠、社鼠鸟纲AVES红喉潜鸟、黑喉潜鸟、小鸊鷉、黑颈鸊鷉、凤头鸊鷉、黑脚信天翁、白额鹱、灰鹱、短尾鹱、纯褐鹱、白腰叉尾海燕、黑叉尾海燕、白尾鹲、普通鸬鹚、暗绿背鸬鹚、红脸鸬鹚、小军舰鸟、白斑军舰鸟、苍鹭、草鹭、绿鹭、池鹭、牛背鹭、大白鹭、白鹭、中白鹭、夜鹭、栗鳽、黑冠鳽、黄苇鳽、紫背苇鳽、栗苇鳽、黑鳽、大麻鳽、东方白鹳、秃鹳、大红鹳、黑雁、鸿雁、豆雁、小白额雁、灰雁、斑头雁、雪雁、栗树鸭、赤麻鸭、翘鼻麻鸭、针尾鸭、绿翅鸭、花脸鸭、罗纹鸭、绿头鸭、斑嘴鸭、赤膀鸭、赤颈鸭、白眉鸭、琵嘴鸭、云石斑鸭、赤嘴潜鸭、红头潜鸭、白眼潜鸭、青头潜鸭、凤头潜鸭、斑背潜鸭、棉凫、瘤鸭、小绒鸭、黑海番鸭、斑脸海番鸭、丑鸭、长尾鸭、鹊鸭、白头硬尾鸭、白秋沙鸭、红胸秋沙鸭、普通秋沙鸭、松鸡、雪鹑、石鸡、大石鸡中华鹧鸪、灰山鹑、斑翅山鹑、高原山鹑、鹌鹑、蓝胸鹑、环颈山鹧鸪、红胸山鹧鸪、绿脚山鹧鸪、红喉山鹧鸪、白颊山鹧鸪、褐胸山鹧鸪、白眉山鹧鸪、台湾山鹧鸪、棕胸竹鸡、灰胸竹鸡、藏马鸡、雉鸡、普通秧鸡、蓝胸秧鸡、红腿斑秧鸡、白喉斑秧鸡、小田鸡、斑胸田鸡、红胸田鸡、斑肋田鸡、红脚苦恶鸟、白胸苦恶鸟、董鸡、黑水鸡、紫水鸡、骨顶鸡、水雉、彩鹬、蛎鹬、凤头麦鸡、灰头麦鸡、肉垂麦鸡、距翅麦鸡、灰斑鸻、金[斑]鸻、剑鸻、

国家三有动物名录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编辑 三有保护动物名录一般指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加强对我国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外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的规定,经研究,于2000年5月在北京召开专家论证会并制定了《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于2000年8月1日以国家林业局令第7号发布实施。 中文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法律保障《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颁布时间1988年12月10日 发行时间2014.8.8 物种总数1591 昆虫总数110 哺乳纲 兽纲MAMMALIA 6目14科88种 刺猬、达乌尔猬、大耳猬、侯氏猬、树鼩、狼、赤狐、沙狐、藏狐、貉、鼬、白鼬、伶鼬、黄腹鼬、小艾鼬、黄鼬、纹鼬、艾鼬、虎鼬、鼬獾、缅甸鼬獾、狗獾、猪獾、大斑灵猫、椰子狸、果子狸、小齿椰子猫、缟灵猫、红颊獴、食蟹獴、云猫、豹猫、野猪、赤麂、小麂、菲氏麂、毛冠麂、狍、驯鹿、草兔、灰尾兔、华南兔、东北兔、云南兔、东北黑兔、毛耳飞鼠、复齿鼯鼠、棕鼯鼠、云南鼯鼠、海南鼯鼠、红白鼯鼠、台湾鼯鼠、灰鼯鼠、栗褐鼯鼠、灰背大鼯鼠、白斑鼯鼠、小鼯鼠、沟牙鼯鼠、飞鼠、黑白飞鼠、羊绒鼯鼠、低泡飞鼠、松鼠、赤腹松鼠、黄足松鼠、蓝腹松鼠、金背松鼠、五纹松鼠、白背松鼠、明纹花松鼠、隐纹花松鼠、橙腹长吻松鼠、泊氏长吻松鼠、红颊长吻松鼠、红腿长吻松鼠、橙喉长吻松鼠、条纹松鼠、岩松鼠、侧纹岩松鼠、花鼠、扫尾豪猪、豪猪、云南豪猪、花白竹鼠、大竹鼠、中华竹鼠、小竹鼠、社鼠[1] 1物种类型 编辑 鸟纲AVES 18目61科707种 红喉潜鸟、黑喉潜鸟、小鸊鷉、黑颈鸊鷉、凤头鸊鷉、黑脚信天翁、白额鹱、灰鹱、短尾鹱、纯褐鹱、白腰叉尾海燕、黑叉尾海燕、白尾鹲、普通鸬鹚、暗绿背鸬鹚、红脸鸬鹚、小军舰鸟、白斑军舰鸟、苍鹭、草鹭、绿鹭、池鹭、牛背鹭、大白鹭、白鹭、中白鹭、夜鹭、栗鳽、黑冠鳽、黄苇鳽、紫背苇鳽、栗苇鳽、黑鳽、大麻鳽、东方白鹳、秃鹳、大红鹳、黑雁、鸿雁、豆雁、小白额雁、灰雁、斑头雁、雪雁、栗树鸭、赤麻鸭、翘鼻麻鸭、针尾鸭、绿翅鸭、花脸鸭、罗纹鸭、绿头鸭、斑嘴鸭、赤膀鸭、赤颈鸭、白眉鸭、琵嘴鸭、云石斑鸭、赤嘴潜鸭、红头潜鸭、白眼潜鸭、青头潜鸭、凤头潜鸭、斑背潜鸭、棉凫、瘤鸭、小绒鸭、黑海番鸭、斑脸海番鸭、丑鸭、长尾鸭、鹊鸭、白头硬尾鸭、白秋沙鸭、红胸秋沙鸭、普通秋沙鸭、松鸡、雪鹑、石鸡、大石鸡、中华鹧鸪、灰山鹑、斑翅山鹑、高原山鹑、鹌鹑、蓝胸鹑、环颈山鹧鸪、红胸山鹧鸪、绿脚山鹧鸪、红喉山鹧鸪、白颊山鹧鸪、褐胸山鹧鸪、白眉山鹧鸪、台湾山鹧鸪、棕胸竹鸡、灰胸竹鸡、藏马鸡、雉鸡、普通秧鸡、蓝胸秧鸡、红腿斑秧鸡、白喉斑秧鸡、小田鸡、斑胸田鸡、红胸田鸡、斑胁田鸡、红脚苦恶鸟、白胸苦恶鸟、董鸡、黑水鸡、紫水鸡、骨顶鸡、水雉、彩鹬、蛎鹬、凤头麦鸡、灰头麦鸡、肉垂麦鸡、距翅麦鸡、灰斑鸻、金斑鸻、剑鸻、长嘴剑鸻、金眶鸻、环颈鸻、蒙古沙鸻、铁嘴沙鸻、红胸鸻、东方

野生动物园的饲养与管理

野生动物的饲养管理与安全生产 第一节动物饲养管理基础知识 一、安全生产与安全操作 安全生产就是为了饲养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安全制度。安全操作是为了提高科学饲养管理水平,使饲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而对饲养管理工作的程序做的一些具体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饲养工作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安全操作规程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与安全操作是统一不可分的。只有作到安全生产,才能保证饲养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安全生产与安全操作规程是几十年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换来的,甚至可以说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安全操作,在实际饲养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与安全操作规程,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它,更好地为饲养管理工作服务。 饲养的野生动物,由于产地、种类、凶猛程度、生活习性等的不同,所需要的设备条件也不一样。因此各种动物的安全生产规定和安全操作规定也不一样,现将总的要求归纳如下: 1.主管饲养员每天上班后,首先检查兽舍门锁、设备是否有损坏,兽舍及运动场内有无异物,室内温度是否合乎要求,动物的精神、大小便、饮食、睡眠等是否正常,同时清点动物的头数,确保动物、游客、饲养员的安全。如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向有关领导汇报,问题解决后再操作。 2.大型动物、凶猛动物以及一些不应接近的中小型动物,串笼后方可进行清扫冲刷。狮、虎、象、犀牛等大型凶猛动物串笼时要坚持二人操作。串笼后确定无误方可进入兽舍或运动场操作。有的动物平时可以接近,但在发情季节要特别注意。 3.在串动物前,首先要检查准备串往的兽舍或运动场,以及产箱是否有异物,是否有动物,确定无疑方可进行操作。对于小型鸟、兽可以直接进舍清扫,但要随手关门、上栓,以防逃笼、合笼事故的发生。 4.每操作完毕一间立即锁门,全部操作完毕做一次全面的检查。 5.进兽舍或运动场的操作过程中兽舍钥匙由主管饲养员随身携带,不准交给实习生或外地学习人员.操作完毕妥善保管。 6.徒工在主管饲养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7.饲养员给动物喂食、饮水时精神集中,细心观察动物的表情和行为,以防抓伤咬伤。进入食草动物的兽舍或运动场时随时注意动物用角顶或用蹄踢等。 8.狮、虎、豹、熊的幼仔.在三月龄内,饲养员可接触饲喂,三月龄以上的幼兽按成年兽进行管理操作;大熊猫一岁以上不得直接接近,十岁以上的公象要串笼操作。动物的驯化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接触动物。 9.各种动物的输出输入、调整兽舍、进行串笼或捕捉保定,有关人员应制定具体方案,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大中型动物的串笼、保定.事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并有专人指挥,确保人、兽安全。 10.每天操作完毕后,各饲养点有人值班看守,劝阻游客投喂、投打、恫吓动物,禁止进入参观栏杆内,确保饲养员、游人和动物的安全。

严厉打击破坏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严厉打击破坏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附件1: 严厉打击破坏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为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稳定,根据我市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现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精神,市林业局、市公安局决定从7月20日至8月31日组织开展严厉打击破坏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专项整治行动。为确保行动组织有序,打击有力,取得预期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目的 通过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有效遏制破坏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规范野生动物管理,依法开展经营利用和狩猎活动,有效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安全。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领导小组,由市林业局吴善印局长任组长,市公安局副局长封宗祥、市林业局副局长严轶华、王智勇任副组长,市公安、林业的治安支队、法制处、资源林政处、森林公安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森林公安处,具体指导和协调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工作。各地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有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工作。 三、整治重点 违法经营利用陆生野生动物和非法出售、收购、邮寄、运输、携带陆生野生动物;非法猎捕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陆生野生动物;清理整顿狩猎组织,规范狩猎活动。 四、行动安排

专项整治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7月20日至7月31日)。各地要按通知要求,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组织人员,做好摸底排查工作,摸清底数,明确重点,落实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行动方案。 (二)、整治打击阶段(8月1日至8月20日)。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查处一批破坏陆生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案件,打击一批违法犯罪人员;在清理整顿违法经营利用活动中,坚决取缔违法经营场所和窝点;清理整顿狩猎组织,加强队伍管理,规范狩猎活动。 1 (三)、总结巩固阶段(8月21日至8月31日)。各县(市、区)要认真总结专项整治的成果和经验,加强和规范陆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行为和依法狩猎活动,加大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维护林区社会稳定。各县(市、区)领导小组要将专项整治行动总结材料于8月25日前以书面形式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分别抄报市林业局、公安局。 五、工作要求 (一)、明确摸排重点。在动员部署阶段要确定摸排重点:一是要摸清本地违法犯罪活动情况,深挖案源,确定打击对象;二是要清理已核准的经营利用场所,重新核定年度经营利用限额指标,审验核准证;三是商请工商等有关部门配合,全面开展饭店、酒家、宾馆、大排档、休闲山庄、农家乐和集贸市场等经营利用场所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申请经营利用陆生野生动物的经营户,要依法审核审批,规范经营利用管理;四是全面开展对违法生产、经营电捕等禁止使用猎捕工具的检查,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二)、整顿狩猎队伍。我市的狩猎队伍和狩猎人员在有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区分类别,适量捕杀,总量控制”的方针,经常性地开展成灾野猪的猎捕活

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价值标准的确定办法

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价值标准的确定办法广东省林业局关于在野生动物案件中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和其 他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价值标准的确定办法 根据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现就野生动物案件中确定广东省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和其他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包括标本)的价值标准规定如下: 一、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价值标准,按照猎捕、捕捉该种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的4倍执行;其他三有保护野生动物的价值标准,按照猎捕、捕捉该种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的2倍执行。 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和其他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具有特殊利用价值或者导致野生动物死亡的主要部分,其价值标准按照该种动物价值标准的80%予以折算,其它部分的价值标准按照该种动物价值标准的20%予以折算。 前款所称具有特殊利用价值或者导致野生动物死亡的主要部分,由地级以上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确定。 三、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和其他三有保护野生动物非标本产品的价值标准参照市场价格执行;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四、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和其他三有保护野生动物标本的价值标准,按照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和其他三有保护野生动物的价值标准适当予以增减,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标本的价值标准最大增减幅度不应超过30%,其他三有保护野生动物标本的价值标准最大增减幅度不应超过20%。具体标准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确定。 五、经省林业局核准为省重点保护的非原产我国的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价值标准,参照同属或同科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价值标准从高执行,无法参照执行的,由省林业局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确定。

六、本办法自2009年7月1日起执行。

保育类或具危险性野生动物饲养繁殖管理办法

【法规名称】保育类或具危险性野生动物饲养繁殖管理办法 【颁布部门】 【颁布时间】 2000-11-30 【效力属性】已修正 【正文】 保育类或具危险性野生动物饲养繁殖管理办法 第 1 条 本办法依野生动物保育法 (以下简称本法) 第三十四条规定订定之。 第 2 条 保育类或具有危险性野生动物饲养、繁殖之管理,依本办法之规定;本办法未规定者,依其他法令之规定。 第 3 条 保育类或具危险性野生动物之饲养、繁殖场所及设备,依动物种类及习性,予以提供适当之食物、饮水及充足之活动空间,注意其生活环境之安全、遮蔽、通风、光照、温度、清洁及其他妥善之照顾,并应避免易遭骚扰之环境。 第 4 条 教育及学术研究机构接受保育类野生动物之所有人或占有人合作饲养或委讬试验时,应依本法施行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办理。 第 5 条 保育类野生动物之繁殖,以合于本法第三十一条第三项之规定为限。 依本法第三十一条第三项规定申请繁殖者,应填具申请书,并检具下列资料,向直辖市、县 (市) 主管机关申请,经初审后,并同具体之审查意见层转中央主管机关同意,始得为之;计划变更时亦同: 一教育或学术研究计划。 二拟繁殖物种 (注明中文或英文名称及学名,必要时应包括亚种名) 及数量。 三保育类野生动物登记卡影本。

四计划主持人之姓名、住址、身分证明文件字号及简历。 五繁殖后之处置方式及对生态、人畜安全之影响说明。 六其他经主管机关指定之文件、资料。 第 6 条 依前条申请繁殖保育类或具危险性野生动物之所有人或占有人,应于计划执行期间每年五月及十一月向该管直辖市、县 (市) 主管机关填报繁殖动物种类及数量。 直辖市、县 (市) 主管机关应汇整前项资料,于每年六月及十二月列册汇报中央主管机关。 第 7 条 本办法发布施行前已饲养、繁殖依本法第五十五条及第三十一条第一项公告之保育类或具危险性之野生动物者,其饲养、繁殖场所及设备,应自本办法发布施行之日起一年内完成改善,并符合第三条之规定。 依本法第五十五条及第三十一条第一项公告之野生动物范围有变更增列时,于公告增列前,已饲养、繁殖野生动物者,其饲养、繁殖场所及设备,应自公告增列之日起一年内完成改善,并符合第三条之规定。 第 8 条 本办法所定各类书、表格式,由中央主管机关定之。 第 9 条 本办法自发布日施行。

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

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 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 (2001年5月9日发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及其他有关规定,现将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如下: 一、森林公安机关管辖在其辖区内发生的刑法规定的下列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 (一)盗伐林木案件(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一款); (二)滥伐林木案件(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二款); (三)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案件(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三款); (四)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案件(第三百四十四条); (五)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案件(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三款); (六)放火案件中,故意放火烧毁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案件(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 (七)失火案件中,过失烧毁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案件(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 (八)聚众哄抢案件中,哄抢林木的案件(第二百六十八条); (九)破坏生产经营案件中,故意毁坏用于造林、育林、护林和木材生产的机械设备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林业生产经营的案件(第二百七十六条); (十)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陆生野生动物案件(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 (十一)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陆生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陆生野生动物制品案件(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 (十二)非法狩猎案件(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二款); (十三)走私珍贵陆生野生动物、珍贵陆生野生动物制品案件(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 (十四)非法经营案件中,买卖《允许进口证明书》《允许出口证明书》《允许再出口证明书》、进出口原产地证明及国家机关批准的其他关于林业和陆生野生动物的经营许可证明文件的案件(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二项); (十五)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案件中,伪造、变造、买卖林木和陆生野生动物允许进出口证明书、进出口原产地证明、狩猎证、特许猎捕证、驯养繁殖许可证、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明、森林、林木、林地权属证书、征用或者占用林地审核同意书、育林基金等缴费收据以及由国家机关批准的其他关于林业和陆生野生动物公文、证件的案件(第二百八十条第一、二款); (十六)盗窃案件中,盗窃国家、集体、他人所有并已经伐倒的树木、偷砍他人房前屋后、自留地种植的零星树木、以谋取经济利益为目的非法实施采种、采脂、挖笋、掘根、剥树皮等以及盗窃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其制品的案件(第二百六十四条); (十七)抢劫案件中,抢劫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其制品的案件(第二百六十三条); (十八)抢夺案件中,抢夺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其制品的案件(第二百六十七

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 动物名录(第一批) 中名学名 兽纲MAMMALIA 食肉目CARNIVORA 犬科 Canidae 狼 Canis lupus 灵猫科 Viverridae 椰子狸Paradoxurus hermaphroditus 红颊獴 Herpestes javanicus 食蟹獴Herpestes urva 猫科 Felidae 豹猫 Felis bengalensis 啮齿目RODENTIA 鼯鼠科 Petauristidae 棕鼯鼠 Petaurista petaurista 豪猪科 Hystricidae 豪猪 Hystrix hodgsoni 偶蹄目ARTIODACTYLA 鹿科 Cervidae 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 鸟纲AVES 潜鸟目GAVIIFORMES 潜鸟科Gaviidae 红喉潜鸟Gavia stellata 鸊鷉目PODICIPEDIFORMES 鸊鷉科Podicipedidae 凤头鸊鷉 Podiceps cristatus 鹱形目PROCELLARIIFORMES 海燕科Hydrobatidae 黑叉尾海燕 Oceanodroma monorhis 鹳形目CICONIIFORMES 鹭科(所有种) Ardeidae 雁形目 ANSERIFORMES 鸭科 Anatidae 鸿雁Anser cygnoides

豆雁Anser fabalis 灰雁Anser anser 小白额雁 Anser erythropus 斑头秋沙鸭 Mergus albellus 中名学名 红胸秋沙鸭 Mergus serrator 普通秋沙鸭 Mergus merganser 鸡形目GALLIFORMES 雉科Phasianidae 白眉山鹧鸪 Arborophila gingica 鹤形目GRUIFORMES 秧鸡科Rallidae 紫水鸡Porphyrio porphyrio 董鸡Gallicrex cinerea 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 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蛎鹬科Haematopodidae 蛎鹬Haematopus ostralegus 鹬科Scolopacidae 中杓鹬Numenius phaeopus 反嘴鹬科Recurvirostridae 黑翅长脚鹬 Himantopus himantopus 反嘴鹬Recurvirostra avosetta 鸥形目(所有种) LARIFORMES 鹃形目 CUCULIFORMES 杜鹃科Cuculidae 棕腹杜鹃Cuculus fugax 雀形目PASSERIFORMES 鶲科Muscicapidae 紫寿带Terpsiphone atrocaudata 红嘴相思鸟 Leiothrix lutea 银耳相思鸟 Leiothrix argentauris 雀科Fringillidae 黑头蜡嘴雀 Eophona personata 黑尾蜡嘴雀 Eophona migratoria 黄胸鹀Emberiza aureola 爬行纲REPTILIA 龟鳖目TESTUDOFORMES 平胸龟科Platysternidae 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 淡水龟科Bataguridae 黄缘盒龟Cistoclemmys flavomarginata 黄额盒龟Cistoclemmys galbinifrons 锯缘摄龟Pyxidea mouhotii

陆生动物

陆生食草动物 体型:亚洲象的体型较小,背部圆、微凸;非洲草原象体型较大,背部微凹。亚洲象的头部位置最高;非洲草原象的肩部、臀部位置最高。 额头:亚洲象的额头有两个凸起的包,俗称智慧瘤,中间则凹下;非洲草原象的额头是平的。 耳朵:亚洲象的耳朵较小;非洲草原象的耳朵较大。 长牙:亚洲象只有雄象有长牙外露;非洲草原象都有长牙外露。 鼻子:亚洲象的鼻子较为光滑,鼻端只有一根指状物;非洲草原象的鼻子上下有环裂的皱纹,又多又深,鼻端有两根指状物。 脚趾:亚洲象的前肢有5个脚趾,后肢有4个脚趾;非洲草原象的前肢有4个脚趾,后肢有3个脚趾。 【生活习性】亚洲象喜欢人烟稀少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森林和草原,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亚洲象每天要吃掉约300公斤的新鲜饲料为了生存,象群每天要奔走18到20个小时,只睡2小时到4小时寿命50--60岁。 【分布】野生象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 蒙古野驴 【形态特征】外形似骡,体长可达260厘米。四肢刚劲有力,蹄比马小但略大于家驴。 【生活习性】属典型荒漠动物,生活于海拔3800米左右的高原开阔草甸和半荒漠、荒漠地带。营游荡生活,耐干渴,冬季主要吃积雪解渴。叫声像家驴,但短促而嘶哑。 【分布】甘肃、新疆、内蒙古。 西藏野驴 【形态特征】大型有蹄类。外形与蒙古野驴相似,下体白色有别于蒙古野驴。 【生活习性】生活于高寒荒漠地带,夏季到海拔较低的地方。好集群生活,善长奔跑,警惕性高。 【分布】西藏、甘肃、青海、新疆和四川 野马 野马性机警,善奔驰;一般由强壮的雄马为首领结成5-20只马群,营游移生活。多在晨昏沿固定的路线到泉、溪边饮水。喜食芨芨草、梭梭、芦苇等,冬天能刨开积雪觅食枯草。 【生活习性】栖息于缓坡上的山地草原、荒漠及水草条件略好的沙漠、戈壁。

国家三有动物名录

国家三有动物名录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编辑 三有保护动物名录一般指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加强对我国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外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的规定,经研究,于2000年5月在北京召开专家论证会并制定了《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于2000年8月1日以国家林业局令第7号发布实施。 中文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法律保障《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颁布时间1988年12月10日 发行时间2014.8.8

物种总数1591 昆虫总数110 哺乳纲 兽纲 MAMMALIA 6目14科88种 刺猬、达乌尔猬、大耳猬、侯氏猬、树鼩、狼、赤狐、沙狐、藏狐、貉、鼬、白鼬、伶鼬、黄腹鼬、小艾鼬、黄鼬、纹鼬、艾鼬、虎鼬、鼬獾、缅甸鼬獾、狗獾、猪獾、大斑灵猫、椰子狸、果子狸、小齿椰子猫、缟灵猫、红颊獴、食蟹獴、云猫、豹猫、野猪、赤麂、小麂、菲氏麂、毛冠麂、狍、驯鹿、草兔、灰尾兔、华南兔、东北兔、云南兔、东北黑兔、毛耳飞鼠、复齿鼯鼠、棕鼯鼠、云南鼯鼠、海南鼯鼠、红白鼯鼠、台湾鼯鼠、灰鼯鼠、栗褐鼯鼠、灰背大鼯鼠、白斑鼯鼠、小鼯鼠、沟牙鼯鼠、飞鼠、黑白飞鼠、羊绒鼯鼠、低泡飞鼠、松鼠、赤腹松鼠、黄足松鼠、蓝腹松鼠、金背松鼠、五纹松鼠、白背松鼠、明纹花松鼠、隐纹花松鼠、橙腹长吻松鼠、泊氏长吻松鼠、红颊长吻松鼠、红腿长吻松鼠、橙喉长吻松鼠、条纹松鼠、岩松鼠、侧纹岩松鼠、花鼠、扫尾豪猪、豪猪、云南豪猪、花白竹鼠、大竹鼠、中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

广西壮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 收容救护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规范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规定》和国家林业局颁布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陆生野生动物(以下简称野生动物),是指受法律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制品)。收容救护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是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所有,任何组织、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或者擅自处理。 禁止以收容救护为名买卖或非法收容(藏)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第四条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应当遵循及时、科学、就近和防病防疫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自治区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全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并负责组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收容救护工

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包括县级,下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的组织、监督和管理工作,并成立相应的救护机构,组织开展辖区内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的实施。 第六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建立的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为法定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单位,从事野生动物科学研究、人工繁育等活动的组织和单位(包括动物园),经自行提出申请,报所在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并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参与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 收容救护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救护的相关设施、落实人员和编制预算经费,依法履行收容救护职责。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开展收容救护工作,需要跨行政区域的或者需要其他行政区域予以协助的,双方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协商、相互支持和配合。必要时,可以由共同的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协调。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向社会公布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 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因受伤、受困、患病等野生动物需要收容救护的,应当及时报告当地林业主管部门、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或野生动物疫病监测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