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复习(5)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复习(5)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复习(5)

一、选择题

1.通货紧缩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

A.物价持续下降,纸币贬值

B.物价持续下降,纸币升值

C.物价持续上涨,纸币贬值

D.物价持续上涨,纸币升值

2.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

A.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居民购买力下降→消费需求不足→生产萎缩

B.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社会投资减少→社会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

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

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

3.假定N国2012年的待售商品数量为10万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4元,货币流通速度为5次。由于生产的发展,2013年N国的货币需求量增加了50%,但是实际发行量为15万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N国纸币();物价();原来标价6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

A.贬值25%下跌25% 40元B.贬值20%上涨25% 75元

C.升值80%上涨25% 75元D.贬值25%上涨20% 72元

4.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持续全面下跌的经济现象。防止通货紧缩是社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下列选项的序号从图中的M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地反映了通货紧缩所产生的连锁反应顺序的是()

①社会投资减少②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

③社会失业率上升④经济衰退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④②③①5.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

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

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

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

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

6.2017年,我国将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意味着货币供应既不会大开闸门放水,也不会紧缩以致闹“钱荒”。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

A.可以避免通货膨胀的出现

B.是货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

C.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利润

D.有利于增加储户的收益

7.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二者都会( )

A.使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 B.造成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

C.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D.造成货币不断升值

8.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该政策是政府()

①运用财政政策的表现②运用货币政策的表现

③运用经济手段的表现④实施经济战略的表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下列能计入我国社会总供给的是

①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汽车出口89.1万辆

②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812亿

③海关总署召开新闻发布会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铁矿砂达10.7亿吨

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609万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18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这一政策的实施

①有利于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减少工商企业贷款需求

②意味着国家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稳定,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③意味着货币市场需求减少,金融企业利润下降

④是根据我国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实际做出的,能保障市场流动性的基本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负债跟劳动报酬的比值,可以衡量一个家庭的负债程度和负债风险。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居民部门负债和劳动报酬之比是90%,而2008年不到50%。下列对此变化的可能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居民总体收入预期稳定、消费观念转变,使用信用卡贷款消费増加

②国家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造成了家庭资产流动性减弱

③房产持续升值,刺激了居民信贷投资的欲望

④中国经济转入了中高速増长阶段,居民收入开始不断萎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09年11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6%,由负转正。有专家发出了通胀预警。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发生时

①物价上涨②居民购买力提高

③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④外汇汇率升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当上述现象发生时,会出现的经济现象是:

A.纸币购买力提高

B.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C.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

D.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14.2020年6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5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截至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017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102亿美元,升幅为0. 3%。由此可以推断出()

A.我国外汇储备充足,调节国际收支能力增强

B.人民币会贬值,不利于我国企业对外还债

C.人民币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不断增强

D.必然导致国内物价下跌,我国陷入通货紧缩的境地

15.2015年全年,我国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低迷,同比上涨1.4%,创6年新低,存在通货紧缩风险。对通货紧缩可能带来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总需求提高,经济过热

B.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

C.企业产品积压,利润下降

D.投资收益提升,投资热情提高

16.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500亿元,货币平均流通5次;假如该国政府当年实际货币供应量为360亿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这会导致()

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③货币升值④货币贬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7.据苏州市价格监测中心调研发现,今年1﹣8月,市区监测的10个蔬菜品种,较去年同期上涨8.77%,今年供应苏州市场的主要蔬菜产地汛期水灾严重,导致当期的蔬菜较去年同期减产90%左右。材料表明导致苏州市区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A.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的必然结果

B.纸币的发行量,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少于实际需要量

C.供求影响价格,蔬菜产地的自然灾害导致蔬菜供应量减少

D.价格决定价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消费品成本提高

18.通常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以通胀率正负划分的,如果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小于1或者是连续下降,则表明有轻微通货紧缩趋势。2017年6月份,我国CPI总水平同比上涨1.4%,连续5个月处于“1时代”。持续低迷的物价指数令市场对通缩风险的担忧情绪有所上升,人们期盼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齐上场。这说明

A.通货紧缩会恶化经济下行趋势,但对消费者有利

B.国家可以实施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

C.国家可以实施减税和减少国债的财政政策

D.CPI跌破“1时代”表明我国已发生通货紧缩

19.某年上半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78%(整存整取),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7.9%。小张年初存人了1万元半年定期存款,到期时

A.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上升B.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下降。

C.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没有变化D.CPI变化对小张没有任何影响

2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委内瑞拉当前处于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并认为该国通胀水平将在未来突破百万个百分点。当前委内瑞拉可能出现的情形是

①工薪阶层处于有利地位

②纸币的购买力降低

③商品的物价水平下降

④居民储蓄愿望下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2019年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通胀整体仍保持温和态势。预计下半年CPI仍会平稳运行,实现全年涨幅低于3%的通胀控制目标。关于通货膨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②会出现“持币待购”现象,造成商品销售困难

③导致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秩序

④只要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实际需要的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关于纸币的发行()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②由国家规定人民币的面值与购买力

③每种面值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④发行量过多会引起物价下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如图所示,假如“企业”代表社会总供给,“公众”代表社会需求,“进水口”代表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出水口”代表公众储蓄。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企业”>“公众”时,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减少“出水口”水量,扩大消费需求

B.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加有效供给

C.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实现“企业”和“公众”总量平衡

D.从“进水口”减少水量,缩小生产规模,保持管道中流量的稳定

24.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全国货币金银工作会议指出,稳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数字货币是国家法定的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货币形态。其结算、存储等环节都可以在没有人工核准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并保存所有路径信息。数字货币的推出()

①在信息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实现金融数字化,有利于提升交易活动的便捷性

②伴随着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变革,优化支付体系,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③丰富和完善货币的职能,有利于人民币“走出去”

④有利于降低货币供给、流通的成本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以下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手段和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发生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会持续下降,纸币升值,故B正确;A错误,物价持续下降是通货紧缩的表现,但通货膨胀会引起纸币贬值;C是通货膨胀所具有的特点,排除;D错误,物价持续上涨是通货膨胀的表现,但通货紧缩会引起纸币升值。故本题答案为B。2.B

解析:B

【解析】

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水平在较长时间内全面、持续下降,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的出现,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情况下,社会需求减少,社会投资减少,导致社会失业率的提高,导致经济衰退,选B;A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是通货膨胀的表现;C 不选,因为通货紧缩的表现是物价下降;D不选,因为通货紧缩不会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考点定位】通货紧缩

【名师点睛】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区别:①含义及实质不同。前者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数量,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而后者是与之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水平在较长时间内全面、持续下降,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的出现,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②形成的原因不同。前者有四种类型,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综合型,其中纸币发行量过多属于需求拉动型。而后者则是由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国外经济危机传导的物价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③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的现象;后者表现为物价持续下跌、市场疲软、经济衰退的现象。

④危害不同:前者会直接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如果居民的实际收入没有增长,生活水平就会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后者引起物价下降,在短期内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市场销售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和居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⑤解决的方法不同。

解决通货膨胀的主要方法有:一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二是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努力增收节支等措施。而要解决通货紧缩,主要靠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特别需要靠扩大内需的方针。联系:①都表现为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②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抑制。

3.B

解析:B

【详解】

2012年该国需要发行货币量为10×4÷5=8万亿元;2013年货币需求量增加50%,此时需要发行的货币量为8×(1+50%)=12万亿元;实际发行量为15万亿元,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2013年纸币贬值(15-12)÷15=20%,物价上涨为(15-12)÷12=25%。原来标价为60元的商品,现在的价格为60×(1+25%)=75元。该题选B。

4.C

解析:C

【详解】

C符合题意,出现通货紧缩后,流通中的货币量会减少,导致社会投资减少,失业率上

升,经济萎靡不振,故其连锁反应顺序是②①③④;因此,A、B、D不合题意。

故选C。

5.A

解析:A

【详解】

①:依据材料信息,产能利用率不足意味着产能过剩,故①应该排在第一位。

④:产能过剩导致企业利润下滑,会使企业投资减少、失业率增加、居民收入下降,故④应该排在第二位。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减少使消费低迷、消费品价格走低,故②应该排在第三位。

③:消费低迷使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引发通货紧缩,故③应该排在第四位。因此,正确的传导顺序是①→④→②→③。

故本题选A

6.B

解析:B

【详解】

A错误,通货膨胀的根源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避免不了通货膨胀的出现;

B符合题意,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货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

C不合题意,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与商业银行利润没有直接关系;

D不合题意,储户的收益与利率有直接关系,与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没有直接关系;

故选B。

【点睛】

货币的供给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7.C

解析:C

【解析】此题考查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共同点。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两种不同的经济现象,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的全面持续上涨,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的全面持续下跌,它们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故C正确;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贬值,会使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通货紧缩情况下,会造成货币不断升值,造成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故ABD不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共同点,排除。故选C。

8.C

解析:C

【解析】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是政府运用货币政策的表现,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②③项符合题意;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属于货币政策而不是财政政策,①项说法错误;该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表现,而不是经济战略的表现,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根据对总产出的影响方面,可把货币政策分为两类: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

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

9.D

解析:D

【解析】

①应计入进口国的总供给,而不是我国的总供给,故阿劈出;②形成社会总需求,不符合题意;中国进口铁矿砂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会增加我国的总供给,故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10.D

解析:D

【解析】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这一政策的实施意味着国家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稳定以及市场流动性的基本稳定,可以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②④项符合题意;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但不能减少工商企业贷款需求,①项说法错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并不意味着货币市场需求减少和金融企业利润下降,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11.B

解析:B

【解析】居民总体收入预期稳定、消费观念转变,使用信用卡贷款消费増加,会造成居民负责率增高,导致负债跟劳动报酬的比值增大,故①正确;房产持续升值,刺激了居民信贷投资的欲望,这也会导致居民负责率增高,导致负债跟劳动报酬的比值增大,故②正确;国家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造成了家庭资产流动性减弱,这会限制居民的消费,可能会减少负债率,降低负债跟劳动报酬的比值,故③不符合题意;中国经济转入了中高速増长阶段,居民收入开始不断萎缩,而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因此,这会减少居民的消费,可能会减少负债率,降低负债跟劳动报酬的比值,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D

解析:D

【详解】

①③④: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发生时,会出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国货币贬值,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通货膨胀发生时,由于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会导致居民购买力降低而不是提高,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3.B

解析:B

【详解】

当通货膨胀发生时,会出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B项符合题意;通货膨胀时纸币购买力下降,A项说法错误;通货膨胀出现时需求旺盛,商品销售顺畅,C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①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②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③国家通过宏观调控,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抑制通货膨胀,防止通货紧缩,实现经济平稳发展。

14.A

解析:A

【详解】

A:截至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31017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102亿美元。这表明我国外汇储备充足,调节国际收支能力增强,A项符合题意。

B: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相对升值,我国偿还外债的能力增强,B项说法错误,排除。

C:材料强调的是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没有涉及人民币国际化问题,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D: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会相对升值,但不意味着国内物价必然下跌,也不意味着一定会陷入通货紧缩境地,D项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

15.C

解析:C

【解析】

A项是通货膨胀可能带来的影响,不选;通货紧缩使市场萎缩,生产低迷,人们收入减少,B项不选;通货紧缩会造成产品积压,利润下降,C项正确;在通货紧缩时,生产低迷,投资收益普遍下降,D项不符实际,故本题答案选择C。

【考点定位】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名师点睛】通货紧缩是指纸币的发行量低于流通过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的物价全面持续下降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生产缩减,市场萧条,失业人数增多,居民收入下降,对经济发展不利。

16.B

解析:B

【详解】

①④:根据材料,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500亿元÷5=300亿元,而该国政府实际发行货币360亿元,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60亿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这会导致通货膨胀,该国货币贬值,①④正确。

②③:货币发行超过实际所需不应导致通货紧缩和货币升值,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

1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不一定会引发价格上涨,A选项中的“必然结果”表述错误,排除;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少于实际需要量会导致通货紧缩,物价下降,B说法错误,排除;价值决定价格,D说法错误,排除;蔬菜产地发生自然灾害,会导致蔬菜供应量减少,引起供小于求,物价上涨,故C正确。故选C。

1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说法片面,通货紧缩会恶化经济下行趋势,短期内对消费者有利,但是从长远看对消费者则是不利的,故排除A。C选项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物价指数持续低迷,经济不景气,这需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而减少国债的发行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故排除。D选项错误,题目中,2017年6月份,我国CPI总水平同比上涨1.4%,连续5个月处于“1时代”,并没有表述CPI跌破“1时代”。持续低迷的物价指数令市场对通缩风险的担忧情绪有所上升,人们期盼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齐上场,这时国家可以通过实施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来加以应对,B选项正确。

19.B

解析:B

【详解】

此题考查通货膨胀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准确理解题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于同期存款利率,意味着存款贬值,即货币购买力下降,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材料显示该国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在通胀情况下,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

①:通胀情况下,如果工薪阶层收入不变,纸币贬值,对他们不利,①说法错误。

②:通胀情况下,纸币贬值,购买力降低,②符合题意。

③:通胀情况下,商品的物价上涨,物价水平下降是通货紧缩的表现,③错误。

④:通胀情况下,纸币贬值,人们都不愿意储蓄,应该增加现期消费,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物价总水平全面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

(2)通货膨胀的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的本质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3)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是引发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

(4)通货膨胀往往伴随着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通货紧缩则往往伴随着物价下跌,经济萧条。

21.B

解析:B

【详解】

本题考查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①③: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实际需要货币量一定限度,这时往往伴随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秩序,①③符合题意。②:通货紧缩会出现“持币待购”现象,造成商品销售困难,②不符合题意。

④:货币的发行量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一定限度,会导致通货膨胀,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纸币的流通规律

纸币: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货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的依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22.B

解析:B

【详解】

①③: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每种面值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①③符合题意。

②:国家可能规定人民币的面值,其与购买力则由市场形成,②说法错误。

④:纸币发行量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而非下跌,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纸币的含义,纸币的发行量如何规定?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和发行量,但国家不能滥发纸币。因为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23.A

解析:A

【详解】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企业”>“公众”时,即,供给大于需求,这意味着通货紧缩。A:治理通货紧缩需要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减少“出水口”水量,扩大消费需求,故A选项入选。

B:通货紧缩时,供给大于需求,因此,增加有效供给会加剧通货紧缩,故B不选。

C:通货紧缩时需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故C不选。

D:从“进水口”减少水量,缩小生产规模属于企业的行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4.C

解析:C

【详解】

①④:数字货币是国家法定的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货币形态,其结算、存储等环节都可以在没有人工核准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并保存所有路径信息。这表明推行数字货币有利于降低货币供给、流通的成本,同时在信息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实现金融数字化,可以提升交易活动的便捷性,①④符合题意。

②:数字货币只是货币的数字化,其发行与抑制通货膨胀没有必然联系,②错误,排除。

③:数字货币的发行不会改变货币的职能,③中的“丰富和完善货币的职能”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2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从材料的表述可以看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手段和目的是正确的,①③项符合题意;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手段,不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②项说法错误;增加税收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不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手段,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

①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②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③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新版)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经济生活》复习指南(标示★的为复习的运用内容)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3、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4、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广义的信用卡是指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狭义的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信用卡。它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信用贷款为一体。 使用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 5、外汇和汇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本国货币,说明外币升值、外币汇率上升;反之,说明外币贬值、外币汇率跌落。 人民币升值的利:①人民币升值使中国消费者能够买到价格便宜的进口商品。②人民币升值使企业进口商品可节省一笔费用。③人民币升值使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人民币升值的弊:①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商品价格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出口贸易更加困难,加大国内就业压力。②人民币升值使外商在中国市场的实际购买力受到损失,影响外来投资。③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外汇储备贬值。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①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②对于金钱要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用于做什么要分轻重缓急,能够节省的要节省。③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的价格。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形成买方市场。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形成卖方市场。2、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同样生产条件下生产同类商品的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5、企业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较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较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商品的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商品的价值;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商品的价值相符。7、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8、价格变动对人们生产经营的影响(也是价值规律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体现) ①调节生产的规模。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有利可图时,生产经营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当某种商品价格下跌,无利可图时,生产经营者会压缩生产规模。(联系: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价格与供求相互关系使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不同行业和地区得到配置)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90个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90个 在政治的考试中,通过总结,可以发现很多的知识点是必考的内容,针对这些知识,我们应该使自己必须记会,可以帮助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变得简单。今天来看看高中政治考试必背的90个知识点,或许会对你有用哦! 经济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两个属性:价值和交换价值 1.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 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越大,价格也越高,越小,价格也越低,成正比 3.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如铅笔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写字,面包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充饥,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4. 货币: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它比较特殊,它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苹果与面包价格不同,用货币衡量出来的货币有两个职能:一是价值尺度,二是流通手段 5.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发行量需要符号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如果印的钱过多,导致通货膨胀,影响社会稳定。印的过少,导致通货紧缩,影响商品流通,所以钞票不是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 6.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当供不应求时,出现商品太少,买商品的人多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当供大于求是,出现商品太多,买的人少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下降,形成买方市场 7.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比如李凯生产一部汽车需要花30天的时间。李凯生产一部手机的时间需要花10天时间,那么这部汽车在市场上的价格是这部手机的价格的3倍(可以假设汽车3万元,手机1万元)。也就是说生产一件东西,如果花的时间越多,那么它的价格也就越高。但是价格也受供求关系影响,当市场上卖汽车的很多,卖手机的相对少的时候,这时候汽车价格可能会稍低于3万,手机稍高于1万,但汽车价格基本还是手机价格的3倍 8. 当一件商品价格上升时,买它的人会减少,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也会相应地减少;价格下降时,买它的人会增多,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会增大 9.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越高,因为系数低,说明花在吃饭上的钱很少,剩下的钱可以用在娱乐上、装修、购买奢侈品 10. 中学生的消费观: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度消费,同时不可以盲从别人,消费的时候要理智,平时消费中;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尽量少买或者不买对环境有危害的商品。时刻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不能随意挥霍。

高中政治学科高考知识点总结(强烈推荐)

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总结 1.货币的内涵 (1)商品的含义和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和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两个基本属性。 (2)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所以,货币是商品经济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特殊的商品。 (3)货币的职能: 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需要现实的货币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纸币: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会引起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反之则出现通货紧缩。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速度 2.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方式和工具: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信用卡、支票等是经济结算中经常用的信用工具。 ①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使消费更加简单、方便、高效、安全 ②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在我国主要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种。 (2)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①外币、银行存款等外币支付手段;②股票、债券等外币有价证券;③其他外汇资产。 (3)汇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通常用100单位外币能兑换多少本币表示。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内为物价稳定,对外为汇率稳定),能让人民生活安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价格及其影响因素、价值规律 (1)价格的含义:价值的大小叫价值量,价值量用货币表示叫价格。 (2)影响因素:①供求关系(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当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出现“货多不值钱”现象,处于买方市场;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出现“物以稀为贵”现象,处于卖方市场。 ②价值(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③间接因素:气候、时间、政策、宗教、习俗等,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价格的。 ④其它因素:货币的发行量(过多,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过少,价格下降,导致通货紧缩)、 国家经济政策(利率、税收、价格政策等)。 (3)价值规律:①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普通商品(耐用品):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生活水平降低;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汇总 1、如何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问题? (1)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 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 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 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5)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 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先进、 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反动、腐朽没落的文化则会把人 们引向歧途。 (7)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 础上发展、创新。 (3)反对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和根本否定传统文 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3、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2)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基本要求: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 外来文化的关系。 (4)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 群众的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5)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 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4、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 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建设。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 神文化需求。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 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 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 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2、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 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017年6月时事政治

2017年6月时事政治 一、国内部分: 1、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全国接收站网建设项目5月31日在北京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接收站网全面建成。该站网使我国直接接收卫星数据的范围覆盖了全部疆土和亚洲70%的区域,填补了我国西部和南海等重要战略区域的空白,显著增强了我国遥感应用的数据服务能力。 2、2017年6月1日至2日,李克强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在布鲁塞尔举行第十九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中国欧盟领导人积极评价会晤成果,认为中欧在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关系发展成就斐然。双方愿继续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信、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领导人会晤、高级别战略对话、经贸高层对话、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等近70个对话与合作机制的作用,深化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拓展双边、地区和全球层面的合作。 3、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电站——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2017年将外送江苏20亿度电,折合24万多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60多万吨。通过梯级水电、光热的调节作用,青海成为国内首个可实现水电、光热、光伏、风电之间优势互补的地区,为电网提供连续、稳定、优质的清洁能源,将富余新能源电量送往中东部地区。 4、日前公安机关明确,7月1日起将实现身份证全国范围异地办理,奔波千里回乡办证换证就要成为历史。2016年末,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已达2.92亿,异地办证又是一项惠及几亿人的改革。 5、在2017年5月召开的世界气象组织(WMO)执行理事会第六十九次届会上,中国气象局被正式认定为世界气象中心(WMC)。

2018年高考政治七大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精心整理)

2018年高考政治七大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精心整理) 角度1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经济措施 高分必备: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②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③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开放。⑤加强宏观调控,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角度2 分析国家加大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经济道理 高分必备:①供求影响价格,可以增加供给,减少商品房需求,稳定房价。 ②发挥财政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改善中低收入者住房条件。③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有利于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角度3 解决就业问题的经济措施 高分必备:①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经济。②政府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机制,支持和促进就业。③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就业领域。④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⑤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落实国家政策,积极提供就业岗位。 ⑥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就业观。 角度4 我国当前加强扶贫工作的原因 高分必备:①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富。②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角度5 运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政府改善民生措施的依据 高分必备: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居民收入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②未来收入影响消费水平,因此要加快完善社保制度,利于稳定收入预期,进一步保障民生。③社会总体收入水平受收入差距的影响,因此要规范收入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B、必须用于交换。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原因: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的基本职能:流通手段,需现实的货币,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3、金属货币与纸币

区别联系 货币货币是商品;货币有价值;货币有五种职能;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纸币是价值的符号,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纸币不是商品;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纸币只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注: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含义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上涨。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下跌。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纸币发行过多;社会需求旺盛;成本上升等。纸币发行过少;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使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居民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下降,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短期内适度的通货紧缩使得纸币升值,物价上涨,居民的购买力增强,给居民带来实惠。但从长远看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措施紧缩型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发国债、减少财政支出); 紧缩型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发行量)。扩张型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 扩张型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发行量)。 5、结算有哪两种方式?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及优点是什么? 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帐结算。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中会考是高考的通行证,只有通过会考,才能参加高考,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 高中政治会考必备知识点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①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注: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②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有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只有生产出较高的使用价值都有顺利的销售,实现商品的价值。注:商品生产者从商品判断标准的中得到的启示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只有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顺利实现商品价值。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质量上乘的商品,其价值容易实现。同时,产品质量越好,信誉越高,使商品供不应求,商品生产者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的职能是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生活中表示为价格标签)——表现和衡量其他 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要求: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注1:货币的本质决定的货币职能,货币的职能体现货币的本质。 注2: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不是说货币只有这两个职能。注3: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流通手段强调货币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货币参与交换的过程。 在交换过程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表现的是货币流通手段的 职能;若交钱提前于交货或滞后于交货则表现的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汇总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 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②公式: 5、纸币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较全)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第一章生活与消费 一、货币 1、商品 ⑴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⑴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⑵本质: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职能 ⑴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形式: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形式: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③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⑴内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⑵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 ⑴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⑵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⑶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货币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方式 ⑴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⑴信用卡:①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⑵支票:①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②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5、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⑴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⑵★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⑴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⑵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2、价值决定价格 ⑴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商品价值量与价格成正比) ⑵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 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⑷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 ⑴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⑵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四、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高中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2021

高中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2021 关于政党的政治知识点总结 1、政党的含义和特征: (1)含义:政党是指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执掌或参与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 (2)政党的基本特征: 第一,政党具有阶级性。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判断政党的阶级性质,不能只看其名称和成员出身,而要看它在实践中体现的阶级利益。 第二,政党与政权紧密联系。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夺取政权、维护政权,或参与、支持某种政权是政党的政治目标。政党和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第三,政党具有组织和纪律性。 2、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1)关系:在现代,各国一般是由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性质是同执政党的阶级属性相一致的。 (2)当代世界各国通常由政党掌握国家政权的原因: ①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必须掌握国家政权) ②政党具备领导国家政权的条件。(能够掌握国家政权)政党是一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有自己的政治纲领、组织纪律和领导集团等,这使它能够成为国家政权的领导者。当然,不是任何政党都能领导国家政权,它必须是执政党。 3、我国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行动指南。党的指导思想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决定因素。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自身条件决定的,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比较、鉴别做出的正确选择。 (3)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①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③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1)着重领会三种领导方式的基本含义:政治领导,即方向的领导,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确立奋斗目标。思想领导,用科学思想武装人民。组织领导,发挥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作用,干部建设。 (2)三者是统一的有机整体,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补充:三种领导的含义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国情及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特点,制定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确定奋斗目标,并通过法定程序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守的规范。同时党领导人民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保证国家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领导,是通过各种途径,通过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党员和人民群众,提高其思想觉悟和贯彻执行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党的组织领导是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从组织上保证党的纲领、路线付诸实施,另一方面,是培养、选拔、考核和监督党的干部,并向国家机关推荐德才兼备的干部,承担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任务。[] 5.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高三教材P77) (1)科学执政,就是党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按照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科学的制度、方法来执政,把党的执政活动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

2020年高考政治十大时政热点结合答题模板

2020年高考政治十大时政热点结合答题模板 专题一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经济生活 1、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支柱产业的经济意义。 ①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决定,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②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带动产业发展。 ③扩大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⑤增强国际竞争力、软实力、综合国力。 2、怎样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宏调,保证财政收入力度。 ③发挥财政促进文化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④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⑤消费的反作用,提高文化产业消费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引进外资人才,学习优秀文化成果。 3、怎样建设诚信的市场经济? ①市场经济有法制性特征,要求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市场法律体系。 ②政府应加强宏调,注重自身信用建设。 ③产品经营者提供职业道德,遵守交易规则,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④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4、经济生活分析我国文化企业发展如何适应新形式? ①文化企业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拓国际市场。 ②文化企业制定正确经营战略,迎合市场需要。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形成竞争优势。 ④诚信经营,生产高质量产品。 二、政治生活 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社义文化的政治意义? ①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有利于社会稳定。 ②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当前国际竞争实质是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发展社义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综合国力。 三、文化生活 1、加强文化建设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何意义? ①文化对社会作用: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对人的作用: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全面发展。 ③文化对综合国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④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文化生活分析如何推动社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①立足中国特色社义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②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义精神文明。 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吸收其他优秀文化成果。

高一政治必修二重点知识归纳汇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框题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真实、广泛的民主 (1)国家: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民主的优点:广泛性(表现在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新型的专政: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P7)(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新内容(包括: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件正义的事情 框题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兵民组织 2、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准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旅行政治性义务,要遵循以下的基本准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现在三个方面: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权利是义务的前提,义务是权利的基础)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要求: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我们

高中政治常识重要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政治常识》重要知识点归纳 (本部分考点共45个,其中重点考点★13个,◆4个命题预测点) 一、我国的国家制度 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国家、国体、政体、民主与专政、国家职能、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与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结构形式与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一国两制”、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我国国家机构设置及职权、民主集中制、对人民负责、依法治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 (一)我国的国体 1、国家的性质和职能P6 (1)国家的含义 ①任何国家都是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组成。其中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国家具有主权属性。 ②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③国家还具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因此,国家具有社会属性。 (2)国家的性质 ①国体即国家的阶级性,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强调谁是统治者,谁掌握国家政权) ②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③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3)民主与专政 ①民主是指在一定的阶级的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②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4)国家职能 ①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 ②国家的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③国家具有对内外职能(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政治统治职能—即维护阶级统治和政治稳定”、“社会管理职能—即国家对社会的经济和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对外职能包括“保卫职能和交往职能”)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P12 (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我国的国体和政体。 (2)我国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我国国家性质(即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4)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5)人们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 人民民主专政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的统一。表现在: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享受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有制度、法律和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汇总

2016考前文化生活必背答题术语 文化与生活(第1课、第2课) 1、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作用 1、文化与社会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文化起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5)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怎么办) 2、文化与个人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的过程。)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3、4两个问题经常结合一起)

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时事政治

2016年6月时事政治 1、作为全国唯一同时承担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任务的城市,青岛以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为目标,创新驱动发展结出硕果,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为促进发明专利成果转化,青岛依托龙头企业和高校院所,建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已有26家众创空间被纳入国家级孵化器管理体系,涉及生物制药、橡胶化工、海洋、农业、船舶、软件、文化创意等众多领域。 2、习近平近日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 3、6月20日,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超算大会(ISC)公布了新一期世界500强排名,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成为全球运行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三项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上开展的应用课题荣获“戈登贝尔奖”提名,中国超算上榜总数量首次超过美国名列第一。 4、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8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强调,问责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标本兼治,最根本的就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管党治党的责任担当起来。各级党组织都要把自己摆进去,联系实际、以上率下,敢于较真碰硬、层层传导压力,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要紧紧围绕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化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确保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党的团结统一。 6、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宣布,2016年共有29项遗产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其中包括申请自然遗产的中国湖北神农架和申请文化遗产的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其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于7月10日至20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第四十届会议,将对29处申遗遗产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