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学术资源评价_标准和方法

因特网学术资源评价_标准和方法
因特网学术资源评价_标准和方法

因特网学术资源评价:标准和方法

收稿日期:1998—05—25

蒋 颖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 北京100732)

[摘要]针对网络信息评价这一问题,阐述因特网上学术资源的特点及其评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分析印刷型文献的评价方法和准则,对目前网上信息评价方法进行总结;提出网上学术资源的评价准则和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因特网 学术资源评价 定性方法 定量方法

从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阿帕网(A RPA net)到1983年的美国国家基金会网络(N SF net)、1989年的因特网(Internet),可以说网络的起源和发展都出于对科研和教学的需要。虽然近几年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归功于商业推动,但是尽管处于各种商业行为的巨大冲击之下,科研和教育仍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因特网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旧有的科学研究方式和信息交流方法,打破了地域限制,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而高效的手段和工具。

但是,网上信息查找困难、质量不一、真伪难辨却成为科研人员有效利用网上资源的瓶颈问题。因此,对网上学术资源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工作越来越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本文从印刷型文献和现有的网上信息评价方法入手,力图找到合理的评判标准和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1 因特网学术资源的特点和评价意义

1.1 因特网学术资源的特点 网络信息同其它媒体信息相比,具有很多特色。这里笔者仅就与学术研究关系最密切的几个特点进行分析比较。

1.1.1 信息发布自由,信息来源广泛。因特网的特色之一就是帮助人们实现自由出版之梦。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很容易地在因特网上发表论文和观点。因此,因特网上的信息发布者既有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部门,更有大量公司、行业协会和个人爱好者。而且信息发布过程大都没有严格的审查程序。

这与报纸、杂志等印刷型信息有着极大区别。后者一般经过投稿、审校、出版、发行等环节,质量控制严格。

1.1.2 信息量极大,传播范围极广。网络已成为继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四大媒体之后的第五大媒体。它的信息量之大、增长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是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

1.1.3 信息内容庞杂、质量不一。信息内容无所不包,除了商业、学术和各种实用信息之外,也不乏色情、暴力内容;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既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也有难登大雅之堂的涂鸦之作和不少虚假信息。

1.1.4 具有多媒体和超级链接特性以及交互性。比印刷型媒体表现力更加丰富、灵活、查找方便。网上信息还具有很强的交互性。

1.1.5 网络信息的使用与提供的信息的站点的软硬件和服务有关。网络本身为提供新颖、及时的信息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网络信息都是及时、准确的。信息的好坏最终取决于信息提供者的服务。站点的连通性、速度、界面等因素是进行网上信息浏览的客观条件。

同时,网上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新站点,也有很多站点出于各种原因而改变、停滞甚至消亡。稳定性较差的站点所提供的信息缺乏连续性。

网上信息的更新和维护可以24小时随时进行,这为网络信息的及时性提供了可能。但是也有很多站点长期不进行更新和维护,导致信息陈旧,并有很多无效链接。

1.1.6 网站是信息活动的单位,页面是信息发布的基本单位。网站作为信息活动的单位常常集娱乐、学术、商业信息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1.2 评价意义 因特网打破了传统媒体对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全新的方式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大量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科研工作的效率。但是信息量过大也使科研人员无从选择。目前利用网上的搜索引擎可以进行信息检索,这些搜索引擎使网上信息有序化达到了一定程度。如Y aho o!、A lt a V ista、Excit e、

27

1998年第11期(No.11,1998) 图书情报工作(LIS)

Infoseek、L y co s等是网上冲浪者最常使用的检索工具。然而,有上网经验的人都知道,搜索引擎经常会将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条满足检索条件的网页地址呈现在检索者面前,令检索者无所适从。

更重要的是,因特网改变了信息发布和评价的程序,使由出版者、读者、评论人员共同完成的信息评价工作变为由后两者承担,缺少了编辑出版这一至关重要的质量控制环节。因此,出版自由一方面能使大家看到大量传统媒体上看不到的灰色文献,另一方面又导致网上信息膨胀速度加大、信息污染程度加深、信息内容良莠不分、真伪难辨。如果研究人员不加分析地直接使用,科学研究就会失掉其科学性;如果逐一进行分析考证,又要花费巨大精力,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优势和效率就会大大削弱。网络信息的自由性与科学性、网络信息的巨大规模与研究人员有限的精力之间的矛盾再一次令科研人员感到无所适从。随着因特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网络信息的急剧增长,这些矛盾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愈演愈烈。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专家们提醒大家警惕网上虚假信息[1],并认为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网络信息评价,从信息海洋中经过分析甄别,挑选出有学术价值的精华部分。T he Wo rld-W ide Web V ir tual L ibrar y(W WW虚拟图书馆)提供了这方面的一些研究目录[2]。很多网上图书馆,如T he Internet Public Librar y[3]和T he Wo rld-Wide Web V ir tual L ibrar y[4]等,已经根据一定标准和方法对收入内容和连接的链进行了控制和筛选。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专门评价网络信息的站点(见本文第五部分)。有人甚至认为应当通过设立“网络编辑(net edit or s)”和“网络评论员(netr eviewer s)”,对网络信息的质量进行控制[5]。

但是,无论从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范围上来看,目前的工作还不够成熟,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科研人员的需要。还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探讨,并开展更具规模和系统性的分析和评价工作,形成权威的评价站点,为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2 印刷型文献的评价方法和准则

网上信息与印刷型信息相比尽管有很多新的特性和不同点,但是网络与书、刊、报纸、广播都属信息载体,从信息内容来讲,并无太大分别。因此,尽管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评价印刷型文献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网上信息的评价,但是仍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印刷型文献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印刷型文献评价的出发点基本上以内容为主,外在特征被作为鉴定内容的辅助手段。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2.1 定性方法 首先利用外在特征,如作者的知名度、著作的出版年代、版本信息、出版者情况和期刊名称等进行初步判断。然后进行较深层次的内容分析:如分析该出版物面向的读者层面、材料的客观性、新颖性、著作的写作风格。最后,再参考相应的书评或综述[6]。

定性方法需要对文献资料有较深的了解,内容分析一般应由学科专家完成。

2.2 定量方法 利用各种统计数据,形成不同的指标体系,对出版物进行评估。定量方法主要有:引文法、图书流通数据分析和其它数据分析方法。目前,人们经常将几种定量分析方法综合使用,如《中文期刊核心要目总览》[7]中就同时采用了引文法、文摘法、索引法评价期刊。定量方法要求评估人员了解文献资源的特点,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具备数据统计分析能力。

3 目前因特网学术资源的评价工作

目前,因特网学术资源评价工作受到了一定重视,一些机构和个人用各种方式开展了这项工作。但是,无论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基本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3.1 凭借个人对网上资源的了解和主观认识进行定性评价 很多W WW站点都有诸如“热门站点推荐”、“站点精选”、“最佳站点”、“信息资源荟萃”等栏目。其它媒体也有类似的内容,包括各种书刊对网上信息资源的评价和介绍,对热门站点的推荐等。

这些栏目中,有的只罗列了站点名称和地址,有的有一些简单描述或摘要,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评价意见。而且提供的站点数量较少,没有分类,缺乏系统性。反映的主题也以大众感兴趣的居多,学术资源较少。这些资料的来源基本上是W eb管理员或报刊编辑、作者从其它站点或资料上看到的内容,再加上个人对网上资源的主观认识而形成的。

严格说来,这些都不能称之为对网上资源的评价,只能认为是对站点的简单罗列和描述。但是,由于这种方法的简单易行,对一般的上网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而是目前最常见、数量最多的一种评价方式。

3.2 通过统计访问次数或简单的问卷调查等方式,选出热门站点 这种方式的评判标准一般为“酷(co ol)”,即以用户的兴趣为核心。

28图书情报工作(LIS) 1998年第11期(No.11,1998)

同前一种类型相比,它们有的分几个大类,如Y ahoo!的“What′s Co ol”,有的不分类,推荐站点的数量有多有少。这些评价一般带有较浓的商业色彩或大众娱乐性,除了一些新闻类、工具类、综合性站点之外,一般对学术研究不具有太高的参考价值。

进行这种评价的站点也较多,例如:

N etscape的What′s Cool列出了有趣的站点。

Coo l sit e of the Day评选当天最“酷”的站点。

T he U seless P ages评选最差网页,每年给最差网页颁发“Bo bbie”奖。

3.3 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评定 评价标准一般为以下几方面:范围、内容、用户对象、图形和多媒体设计、易用性、价格等。

这些评价工作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被评站点的质量,而且一般进行了大致分类;涉及的范围或者为单一学科和专业,或者类目较广、综合性强,对学术研究和信息管理人员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但是这种方法目前尚在探索阶段,基本以专家评议等定性评价方法或简单的调查问卷统计方法为主,人为因素较强,还没有形成一套公认的方法和客观原则;缺乏大型、全面、有影响的评价站点,评价结果也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评测时较重视站点的设计、易用性等特点,而对于内容评测的重视程度则不够。此外,有的评价缺乏持久性,如Infofilter的评测工作已于1997年4月停止。几个比较著名的评价站点为:

?T he A r gus Clea ring house由A rg us A sso ciates公司制作。根据站点或页面的客观描述、主观评价、设计水平、材料组织形式、资源指南本身的信息等进行评价。侧重于对资源指南的评价。

?Best o f1996Social Sciences,Hum anities& A sian-Pa cific Studies WW W R eso urces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成果。从1994年开始,每年一次,从站点的质量、结构、外观等方面进行评价,有明显的学术倾向。

?Cyber Stacks是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的一个实验性的站点。用于评价科学、技术方面的网页。它按照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体系编排,主要评价标准与美国图书馆协会Reference Collect ion Dev elo pment:a M anual的标准相同,即权威性、内容的准确、清晰程度、内容的独特性、新颖性、相关评论和社区需要。没有网络易用性等与网络有关的评测。

?Info filter。为一些志愿者所建立。评价标准是权威性、内容、组织形式、通用性、搜索引擎的情况、图形设计和媒体的创新等方面。该项目已于1997年4月停止。

此外,还有一些虚拟图书馆在信息资源选择方面也遵循类似的原则或标准。

4 网上学术信息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4.1 评价标准 通过以上分析,考虑到印刷型文献的评价标准和网络信息的特点,综合现有的网上信息评价准则,因特网上学术信息的评价标准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信息质量。包括学术水平、可信度、时效性、内容的连续性等方面。这是评价网上学术信息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标准。尤其目前网上信息鱼目混珠,水平参差不齐,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都需要进行鉴别,防止以讹传讹。

?范围。提供信息的广度、深度也是一个重要标准。

?易用性。易用性表现为连接速度快、界面友好、无空链、死链。这是访问者使用网络信息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客观条件。

?稳定性和连续性。目前为网络的发展时期,大量新站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站点或改变U RL,或停滞不前,甚至消亡。因此,站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至关重要。一般说来,大型机构由于有充足的资金及人力支持,一般比较正规、稳定,个人站点相对而言稳定性、连续性较差,生命周期也较短。

?评价单位为网页或站点。评价时应以信息质量评价为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最好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

4.2 定性评价方法 定性方法主要依靠评判者的主观判断。在评定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客观、全面。由于网上信息量太大,无法也无必要将所有信息搜集齐全,逐一进行评价。所以最好通过各种方法确定一定的研究范围,然后对这个范围内的站点进行进一步的评价。

前面谈到因特网的“出版自由”改变了信息发布和评价的程序,这也导致了网上信息评价方法的转

29

1998年第11期(No.11,1998) 蒋 颖:因特网学术资源评价:标准和方法

变。由于缺少出版编辑者的控制,造成信息污染程度急剧增加,出版自由又使得信息大规模膨胀。在这种情况下,信息评价人员不可能像出版编辑者那样将网上信息进行逐一审查评定,挑选出好的站点和页面,只能充分依靠一些评价工具和他人的评价结果以及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行初选。首先缩小范围,对有价值的内容再进行进一步的审核。

定性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充分利用印刷型文献评价工具。网上电子出版物中,如果有相应的印刷版本,可通过对印刷型文献的评价工具了解其学术价值。学术价值高的,再进行进一步的评价。

?查找网上著名的资源评价站点。尽管目前各种评价站点的标准、方法不一,但毕竟是从网上众多的站点中筛选出来的。单独的某个站点的取舍标准和方法可能会有失偏颇,但将几个著名站点的结果汇集起来,综合考虑,可以弥补单一评价站点的缺点。因此,可以这些站点作为进一步评价的基础。

?查找相关学科著名机构的站点或页面。这些机构在相应学科都颇有建树和影响,它们在网上发布的信息也值得参考。

?浏览搜索引擎的评价结果并进行补充。搜索引擎收录站点范围广、类型全面、系统,而且还有一些搜索引擎具有一定的评价功能。如果认为前几种方法的初选结果不够理想、全面,可以利用搜索引擎进一步扩充初选范围。

?对初选站点(页面)进行易用性、稳定性和连续性评价。剔除不符合要求的站点(页面)。

?聘请学科专家根据信息评价的标准对初选站点(页面)进行深入的内容评测,包括信息质量、范围等方面,从而从根本上保证站点(页面)的学术水平。

4.3 定量评价方法 定量方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客观、规范宏大的数量分析方法,结果更加直观、具体,是评价网上信息的发展方向。近几年,国外有些学者已经开始探讨定量研究网络特征的方法[8、9],但目前对网络信息进行定量评价的实例还较少,而且一般局限于对访问次数、登录情况的探讨。笔者分析了传统文献定量评价的方法、网络的特点以及目前可获得的数据,认为可以利用定量分析方法评价网上学术资源,至少可以利用定量分析方法为定性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因特网的基本成分是网页,网页与网页之间由链关系相互连接,由此组成了这个覆盖世界的巨大网络。链是网页之间相互关联的纽带,它反映了网页之间的各种内在联系。那么,通过对链的数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就可以了解到网页乃至站点的情况。同引文法相比,因特网是一个无所不包的真正的网络,在范围、数量方面,美国的《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人文与艺术引文索引(H&ACI)》等都不可与之同日而语。

利用搜索引擎可以检索到部分相关数据。例如,可以用D EC公司开发的搜索引擎A lta Vist a[10]检索某站点(页面)被其它页面“引用”的情况。如果在A lt a V ista中输入检索式link:w w w.yaho 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28838.html,可检索到A lt a V ista收录的网页中,有多少页面同Y a-hoo!相连,也就是Y ahoo!站点“被引”多少次。这样就可以比较各站点(页面)的“被引”次数,进而了解站点(页面)的影响力。一般情况下,影响力大的站点(页面)提供的信息水平和可信度也较高。还可以利用这些数据,确定某些领域的核心站点(页面)。

还有些数据不能直接得到,需要开发特定的W eb机器人或从网上下载一些免费统计工具。如果没有合适的工具而且数据量不大,可以考虑进行手工统计。

利用定量方法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评价工作:

?统计某学科站点(页面)的分布情况,确定站点(页面)收录的方向和重点,从总体上把握核心站点(页面)的数量和分布比例。例如某学科站点顶级域名的分布中,某一类(如edu——教育类)或某一国家(如uk——英国)站点(页面)数量较多,那么正常情况下,核心站点(页面)中这类或这个国家的站点也相应较多。可以通过这种分布研究确定核心站点(页面)中各类的大致比例。

?分析站点(页面)被其它站点“引用”的情况。也就是对其它站点指向某站点(页面)的链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一个站点(页面)被其它站点连接的次数越多,就说明它的影响力越大。如果对同一类站点(页面)按被其它站点连接次数从大到小进行降序排列,就可以看出各站点(页面)之间影响力的差异。可以取定一个合适的值作为阈值,大于阈值的站点作为核心站点(页面)。这与引文的原理相同。

?对某类站点的特点进行分析,可作为它是否入选核心站点的辅助依据。这些站点的平均页面长度、站点的年龄、访问次数以及平均每个页面有多少个链,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站点的质量。可以作为站点是否入选核心部分的辅助依据。

例如,如果对某站点的定性评价介乎核心与外

30图书情报工作(LIS) 1998年第11期(No.11,1998)

围的边缘。那么,假如该站点的平均页面长度较长、访问次数较多、平均页面连接数量也较多,这时,就可以考虑将其作为核心站点看待。

但是,进行定量分析时应当注意统计单位的差异,如网页与站点在某些方面具有不可比性。一般情况下,在被引情况统计中,网页的被引次数要比站点少得多。此时,将一个页面与一个站点的被引次数进行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网上信息变化快,统计数据的获得具有不可重复性,在利用数据进行分析时,一定要注意数据的时间、范围。而且由于目前网络处于发展初期,变化既多且快,稳定性差,通过定量方法得到的结论只能代表某一阶段的状况。切忌只根据少量数据进行盲目推断,最好能够将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以研究网络信息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徐清宇.警惕网上虚假信息.互联网世界,1998(4):22~23

2 T he World-Wide Web Virtual Library,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s ources.

ags mith/evaln/evaln.htm>,1997

3 T he Intern et Pub lic Library.

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28838.html,/ref/RR/Rabt.h tm l#policy>,1996

4 W orld W ide W eb Virtual Library M aintain ers:C rite-ria Us ed to S elect L inks for Resources,Catalogues.<

URL:http://w w 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28838.html,/~ags mith/evaln/e-valn/htm>,1998

5 James Rettig.Putting th e Squeeze on the Inform ation Fireh ose:Th e N eed for‘Neteditor s and‘Netreview-ers.

html>1995

6 How to Critically Analyze Information Sources.< URL:http://u risref.library.cor 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28838.html,/skill26.

htm>,1995

7 林被甸,张其苏主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8 Ronald Rous seau.Sitations:an exploratory s tu dy.< URL:http://w ww.cindoc.csic.es/cybermetrics/ ar ticles/vlilpl.html>1997

9 Ray 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28838.html,r son.Bibliometrics of th e W orld Wide Web:An Ex ploratory Analys is of the Intellectual Structure of C ybers pace.

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28838.html,/as is96/as is96.html>,1996

10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Alta Vis ta:a DIGI-TAL Internet Service.,1998

The Evaluation of Academic Inf ormation on Internet:Rules and Methods

Jiang Ying

(T he Docum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C entre,Ch ines e Academ y of S ocial Sciences,Beijing)

[Abstract]Reviews the rules an d methods on the evaluation of printed academic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academic in-form ation on Internet and gives some advices on evaluating m ethods in qualitative and quan titative ways.

[作者简介]蒋 颖,女,1967年生,助理研究员,发表论文数篇。

(上接第21页)

政策问题。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有转化价值的图书馆学术研究成果也是一种生产力。科技成果的转化对推动科技自身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发挥着巨大作用,因而受到社会的重视和鼓励。图书馆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也理应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对在促进图书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应予以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中介研究必然涉及到对原有成果的利用,而中介研究的一些成果有时又可以作为新的成果发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处理好原成果与派生成果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以促使学术研究成果顺利转化。

参考文献:

1 余和生.图书馆学研究面向实际的理性思辨.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3):30~32

2 谢阳群.对我国情报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看法.

图书情报工作,1997(1):6~7

3 朱 强.加快整体化建设步伐,迈向21世纪.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2):6~9

4 韩运喜,王 勇.关于图书馆学术评论问题.大学图书馆学报,1998(1):29~32

A Discussion on the Transf ormation of Library Research Achievements

Huang Binghua

(Sh angr ao Teachers College,Sh angr ao)

[作者简介]黄炳华,男,1949年生,馆员,发表论文十余篇。31

1998年第11期(No.11,1998) 蒋 颖:因特网学术资源评价:标准和方法

第一章1.3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教学设计

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了解常用的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类型及信息检索工具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技巧,并能利用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一、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在信息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新世纪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而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从网络上快速高效地获取信息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娱乐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节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使其成为每位学生在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并为学生学会有效组织和处理信息奠定基础,是学生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本节强调通过体验和感悟网络信息活动中的操作与应用,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提供服务。 另外,本节还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他人合作意识,也为必修模块的其他章节和各选修模块开展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设置了两方面的内容: 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类型。 常用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策略与技巧。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掌握搜索引擎的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搜索引擎的出现和应用,使得在网络中高效地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其搜索技巧的娴熟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教学难点: 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使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感性经验,老师要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形成多网络信息搜索的理性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搜索水平。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老师要注意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 三、教学策略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为主要活动方式,在分组过程中强调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由于目前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融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完成本节的活动任务,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有意识地实行强弱结合的分组方式,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从而得到均衡的发展,这方面的操作技能不再成为今后学习和进步的障碍。 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 由海南日报的一篇调查问题“海南省陆地面积有多大”,“海南省有多少人口”,“海南最长的河流是什么”,引出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学习任务,在学生交流探究并实践的基础上,让最先找到答案的同学上进行上机演示,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其操作的过程及想法,带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一起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师生一起用探究学习和交流学习的方式总结出常用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常用信息搜索方法——使用搜索引擎,掌握搜索引擎的定义和分类,并使其在参与抢答比赛的过程中去体会和总结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 四、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道德与学术规范考试

道德与学术规范考试 1. 是以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即以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及其所沉淀的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领域。 A 人文学科 B 社会科学 C 自然科学 D 心理学 正确 2. 以下说法符合“学术规范”定义的是。 A 技术层面违背规范的行为,或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而违背行为准则的做法。 B 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制定的有关学术活动的基本准则,反映了学术活动长期积累的经验。 C 学术共同体成员应该遵守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和在从事学术活动中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及对这些道德规范进行理论探讨后得出的理性认识。 D 学术共同体及其成员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风气。 错误,正确答案为B 3. 以下关于“不良学风”的认识,错误的是。 A 不良学风损害学者和学术的形象。 B 不良学风影响公众对价值理想和价值导向的认同。 C 不良学风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 D 不良学风不会在学术共同体及其成员的学术活动中表现出来。 正确

4. 学术不端行为也称不正当的研究行为,指学术共同体成员违反学术准则、损害学术公正的行为。下列哪些现象不属于学术不端。 A 抄袭剿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C 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 B 篡改他人学术成果。 D 论文缺乏创新。 正确 5. 以下哪种行为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A 在研究计划和实施过程中非有意的错误。 C 将本质上相同的研究成果改头换面发表。 B 因研究水平和能力原因造成的错误和失误。 D 与科研活动无关的错误等行为。 正确 6. 诚实守信是保障学术成果可靠性的前提,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不应有任何不诚实的行为。下列哪个行为违背了诚实守信原则。 A 研究过程中保持公正性和独立性。 C 评论他人科研成果时不掺杂非学术因素。 B 评议评价他人学术成果时态度严谨。 D 发现个人研究成果中的错误但并未公开承认。 正确 7. 项目申请材料的真实可靠是保证公正、公平分配科研资源的基本条件。下列关于科研人员在保持申请材料真实性方面应遵守的规范的说法,错误的是。

论文指导教师学术评语

论文指导教师学术评语 我们的论文指导教师要怎么对我们学生的论文进行评价写呢?以下是搜集整理的论文 指导教师学术评语,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毕业论文评语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引言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是否达到所授予的学位标准的主要依据。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是对学位论文是否达到相应水平作出的评价。评语虽短,但是至关重要,涉及到能否毕业、能否得到相应学位,或能否以优秀的评价取得相应学位等问题。因此,客观、准确地写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是每位论文评阅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2.评价依据学位论文评语需要对所提交审查的论文作出评价,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一九八零年二月十二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十三次会议通过),由于研究生学位分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两大类,所以,对论文的要求 也有原则不同。 对于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审查: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对于申请博士学位论文,主要审查: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评语层次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的写作, 一般需要以下几个环节审查:(1)导师的审查;(2)同行专家评阅;(3)答辩委员会答辩会答 辩;(4)学位委员会审查。前面三个环节都需要写出书面评语。由于角度不同,定位不同, 因此,评语的写法也是不一样的。特别是评语的结论部分,文后笔者再具体说明。 一般来说,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应为副高职职称以上的专家,一般应为硕士生指导老师;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应为正高职以上的专家,一般应为博士生指导老师。 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要求用词准确、评价客观,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应该言之有理,以理服人。好的评价不能多加一个字,也不能减少一个字。

1.3_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_教学设计

1.3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 【教案背景】 普通高中二年级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 【教学课题】 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 【教材分析】 学生在高一必修模块已经基本掌握了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为了避免陷入高一学搜索高二还是学搜索的尴尬境地,这节课的教学没有仅仅定位于教会学生利用关键字搜索或者教会学生掌握几个搜索技巧,而是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搜索引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去更好地运用因特网进行信息检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搜索引擎的分类,能描述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2、能利用搜索引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实践体验各类搜索引擎的优缺点、理论探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解决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运用因特网检索信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2、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利用搜索引擎高效获取环保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任务驱动法、提问法 【教学重点、难点】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利用“百度”、“Google”搜索信息的时候,肯定都遇到过“该页无法显示”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比如:网站服务器暂时中断或堵塞、网站已经更改链接等等。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十分头痛的问题,百度快照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所谓“快照”,就是搜索引擎把索引的网页缓存在服务器中,这样即便链接死了,用户也可以从搜索服务器中取出这个被存储的“快照”页面。那么,搜索引擎是如何搜索信息的呢?同学们可能听说

过“网络机器人”、“蜘蛛”,也知道搜索引擎多亏了它们的辛勤工作。其实,“蜘蛛”只是搜索引擎的一个组成部分,叫做“搜索器”。 二、教授新课,知识建构 (一)全文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我们举个例子,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中国环保”进行检索,结果出来后,有上万条信息。点击其中的一项“中国环保网”,就进入了这个网站的首页页面。我们来分析这个例子,“百度”的“蜘蛛”程序“爬”到“中国环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28838.html,)上,抓到了这个页面,并从全文中抽取了一系列的关键字,包括“中国”、“环保”等,并把网页网址与这些关键字关联,利用“索引器”建立网页索引数据库。当你向“百度”提交了这些关键字,“百度”就利用“检索器”从索引数据库中搜索,并将搜索到的结果展示在页面上。那么,“百度”的“蜘蛛”是如何知道有这个网页呢?一种可能是,“中国环保网”在“百度”的网站目录中注册过;另外一种可能是,“蜘蛛”顺着其他网站上的链接“爬”行抓取到了“中国环保网”这个网站的首页页面。 展示全文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图,请学生试着描述全文搜索引擎的工作过程,然后教师点评。 (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在高一的必修课上,我们知道了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一般采用人工方式采集和存储网络信息,通常是按网络资源的主题性质进行分类,将信息资源分为若干领域的主题范畴,然后再细分为各科专题目录,最后列出具体的相关网站,形成一个由信息链组成的树状结构,即总目录-专题目录-链接-网站。比如雅虎中国以及国内的搜狐、新浪、网易分类目录。

学术规范测试59646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正确作答得2分,错选不得分。 1. 学术成果是指人们通过科学研究活动,如实验观察、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研制开发、生产考核等一系列脑力和体力劳动所取得的,并经过同行专家审评或鉴定,或在公开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确认具有一定的()的创新性结果。 A.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 B.社会意义或实用价值 C.学术意义或经济价值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A 2. 在世界范围内,人们普遍把一个学者的作品()作为衡量该学者地位与价值的一个重要尺度。 A.被正面引用的频率 B.被翻译成多少种语言 C.流传时间的长短 正确答案:A 3. 违反正当程序或者放弃学术标准,进行不正当学术评价,属于()行为。 A.学术失范 B.学术不端

C.学术腐败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B 4. 间接引用指作者综合转述别人文章某一部分的意思,用自己的表达去阐述他人的观点、意见和理论,也称为()。 A.释义 B.转述 C.解释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A 5. 行为人通过删节、补充等隐蔽手段将他人作品改头换面而没有改变原有作品的实质性内容,或窃取他人的创作(学术)思想或未发表成果作为自己的作品发表。这种行为属于学术不端行为中的()。 A.改造 B.抄袭 C.剽窃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C 6. 若论著中采纳了他人的论述,吸收和利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却有意不将其作为注释或参考文献列出,回避文献出处,使人分不清哪些是他人的已有研究成果,哪些是作者自己新的学术创造,就属于()。 A.有意隐匿参考文献

B.文献遗漏 C.回避文献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A 7. 在研究实施过程中对试验结果的解释、判断错误,是否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A.是 B.否 C.无法判断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B 8. 引用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引用,尤其是避免过度引用()的论著。 A.某一特定作者 B.某一国家作者 C.某一区域作者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A 9. 学术评价的标准要保护学术研究者的思考权力,坚持()。 A.学术研究无禁区 B.学术研究为社会服务 C.学术研究价值

教师水平标准评价条件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幼儿园) 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条件 (试行)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我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师德修养、学识水 平和专业能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促进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现根据《教师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职务)制度改革有关精神,并结合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职称(职务)评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 水平评价标准条件。 第一条水平评价范围等级 一、本水平评价标准条件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普通中小学校、职业中学(中心)、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教育科研和校外教育等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 二、全区统一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职务)等级设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 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第二条水平评价基本条件 一、师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具有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理念。 3.认真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执行《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行为十不准》,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4.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与先进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善于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与引路人。

5.志存高远,恪尽职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奋发进取,品行端正,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恪守家庭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且在任现职期间师德考核(测评)中均达到合格以上。 6.出现下列有悖师德行为之一者,3年内不得申报评审: (1)不能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故意侮辱学生人格,恶意对待学生及家长,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2)作风不正派,有侵害学生等行为发生,并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 (3)言行不文明,有借助互联网、手机等工具故意散布或发表违法、有害和低俗信息,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4)参与赌博、传销、封建迷信等活动,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5)不能廉洁从教,利用职务之便索取学生及家长礼品的,或以盈利为目的向学生推销或代购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的。 (6)无故拒绝承担教学、教研、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等工作,不能履行现岗位职责,工作严重失职的。 (7)有从事“有偿家教”和未经允许擅自到校外兼课取酬等行为,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8)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未撤销的; (9)对学历、资历、教育教学业绩及学术成果等弄虚作假的。 二、专业条件 1.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和义务,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等工作任务,且符合教育部门(单位)的相关规定。兼任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的教师,其授课时数原则上不少于本校同学科专业课教师标准课时的一半。 2.教育教学成绩良好,所带班级、任教学科的学生满意度与教学质量考核(测评)均达到合格等次以上;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均在合格等次以上。

★ 第六章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课前索引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讲解了网络信息资源这种重要而又独特的信息资源的管理。在介绍网络信息资源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从多个层次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进行了探讨,并着重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进行了详细论述。介绍了网络信息检索的过程、网络信息检索的工具,并对搜索引擎这一众所周知的最常用网络检索工具进行了多角度探讨。在此基础上,本章从检索技术的角度,对网络检索技术做了较大篇幅的讨论,并结合常用的搜索引擎进行了案例分析。本章最后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进行了研究。 【学习目标】 1、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及特点; 2、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方法; 3、网络信息检索的过程; 4、网络信息检索的工具; 5、搜索引擎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作用; 6、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 【学习指南】 本章的重点是第1节、第3节、第4节。 【预习思考题】 1、网络信息资源主要有哪些类型? 2、和传统信息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具有什么特点? 3、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主要有哪些方法? 4、请简述网络信息检索的过程。具体的网络信息检索技术主要有哪些? 5、网络信息检索的工具有哪些? 6、搜索引擎主要有哪些类型?各类搜索引擎各有什么特点? 7、网络信息资源评价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节网络信息资源概述 本节内容 一、网络信息资源类型二、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一、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 ★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类有多种标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一,网络信息资源从内容范围上可以分为五个大类:学术信息,教育信息,政府信息,文化信息,有害和违法信息等。 第二,按信息源提供信息的加工深度分,可分为一次信息源、二次信息源、三次信息源等。 第三,依据信息源的信息内容则可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以下类型:一是联机数据库,即各类数据 库是联机存储电子信息源的主体。二是联机馆藏目录。三是电子图书。四是电子期刊。五是电子报纸。六是软件与娱乐游戏类。七是教育培训类。八是动态性信息。 第四,如果认为网络中的信息存取方式所要达到的功能是在简单地模拟和再生人类信息传播方式

关于我国高校的学术论文评价标准

关于我国高校的学术论文评价标准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高校为了增强学校的科研综合实力,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的评价标准。本文就该类评价标准的现状加以阐述,并对其今后改革的方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术论文;评价 科研是各类教育形态必须开展的重要活动。学术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内涵,既体现科研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也反映高等学校的教学力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激励广大教职工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增强学校的科研综合实力,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促进学校科技事业的发展,国内各高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学校教职员工发表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以此对其进行奖励,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不同学科的自身特点,造成发表论文的难易程度不同,以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认识甚至是误区,因而如何把该评价标准做到公平、公正,对于学校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国内盛行的学术论文评价标准的现状加以阐述,同时也对其今后改革的方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学术论文评价标准的现状 目前,我国学术评价体系仍是采用量化(等级化)考评制度,主要看所发表论文的数量及发表刊物的等级,却忽视了对论文本身质量的评价。这种制度既是自动认可学术垃圾和的制度,也是自动缓慢地降低中国科学技术水平和鉴别力的制度,必然会导致许多科研工作者为了达到评职称、完成科研任务等目的,而尽量多做达到最低要求水平的研究和多发表达到学术刊物最低要求水平的论文。例如在评价标准中突

出“SCI论文”目的是鼓励中国学者到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加强与外国同行的交流,其初衷不可谓不好。但是一旦把发表SCI论文的数量做为获得学位、评职称、评院士、申请科研基金、评价学校学术成绩等的一项重要指标,甚至因为发表一篇SCI论文而获得数千、上万元的物质鼓励,这种过于简单化的评价方法使得国内一大部分高校盲目追求上述论文的数量。许多中国科研人员挖空心思地增加自己的SCI论文数,或一稿多发,或专门找一些被SCI收录、但是发表门槛很低的期刊投稿。某高校一位教授将一些没有技术含量只有简单试验结果的文章发表在影响力低,来稿不拒的“垃圾”期刊,无非就是论文数量的堆积,以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这种现象并不罕见,甚至有些科研人员为了增加论文数量,把一篇本来可以发在高级别期刊的论文拆分为多篇,发在低档次的期刊。这些行为必然会导致“垃圾”论文众多,水平普遍低下,其结果将影响我国在国际学术界上的声誉和地位,使我国学者在国际上的形象受损。在以王绶官等35位院士联合署名发表的文章“正确评价基础研究成果”一文中也明确提出“对研究论文或着作的评价有质和量两方面的问题。总体说来,首先应考虑的是质,其次才是量”[1]。(有关学术腐败的其他观点请参阅:《》) 同时,国内对论文评价还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论文评价就是期刊评价,只要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论文质量就高;相反,在低级刊物中的论文就一无是处,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想法。我们不能简单的把论文评价等同于期刊评价,虽然二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按照科学的方法和指标评选出的学术质量高的期刊对发表的论文具有一定的评价功能,但并不能完全代替对论文本身的评价[2]。 学术论文评价标准的研究是保证论文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措施,但是论文评价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得评价工作不可能是精确无误差的,关键问题是要寻求一种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有权威性的评价途径,一个可量化又不僵化的评价准则,在这方面还有很多课题等待着人们去研究和尝试。因而建立一种合理的科研论文评价标准势在必行。

最新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

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工作,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5〕79号)及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配套办法的通知(川人社发〔2016〕22号),结合实际,制定我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 第二条本标准条件适用于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以及市、县(市、区)教研机构和校外教育机构。 民办中小学校教师可参照本标准条件参加职称(职务)评审。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三条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四川省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四川省教师职业行为“八不准”》等教师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

人师表,教书育人。 第四条具备岗位所需的身心条件、教师资格、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教育教学工作达到学校要求,任现职或近5年以来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在本单位民主推荐测评满意率达到80%以上。 第五条具有一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评聘一级教师以上职务,要有任现职以来2年以上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含班主任、团委、少先队、课外活动辅导员及学校领导干部等,下同)工作经历且考核“合格”以上。没有设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岗位单位的人员,可不作要求。 第六条继续教育达到相应要求。每年应完成继续教育90学时以上。 第七条具备相应的普通话水平。从2019年1月1日起,中学语文教师和小学、幼儿园教师应取得普通话水平二级甲等以上等级证书,其他教师应取得二级乙等以上等级证书;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教师可相应降低一个等次要求。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不作要求。 第八条具备相应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要求。从2019年1月1日起,应取得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结业证。 第三章正高级教师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方法及指标的研究综述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方法及指标的研究综述 高晓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药信息系) 摘要 现在是一个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但不是全部的信息都对网络用户是有价值的,本论文就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必要性,评价的主体,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其中也包括了国外对这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阐述了目前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不完善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关键词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方法;评价指标 ABSTRACT It is a network era of information explosion, but not all of the information is valuable to network users, the paper on the need for evalua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evaluation of the subject, evaluation methods and evaluation indicators were studied, which also Including the status of foreign research in this area. Finally, describing current status of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adequate evalua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 KEY WORDS Information Resources ;method of Evaluation ;index of evaluation 1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必要性[1,2,3] 1.1网络信息内容的庞杂 因特网是一个包含众多信息格式、众多信息内容的信息混合体,当前社会,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在网上发布信息,据估计互联网每天发布的信息超过700NB,但互联网改变了传统信息发布和评价的程序,缺少了编辑、审核后再出版这一质量控制环节,用户利用网络的主要目的是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但由于信息发布的开放性,随意性,大量垃圾信息和对用户无用的信息也在快速增长,使得信息过载现象严重。 1.2搜索引擎的不足 尽管网络搜索引擎给用户查找信息提供了一定帮助,但搜索引擎不能鉴别网络信息资源的质量高低,其输出的检索结果一般只以与检索词的相关性大小排序,并不按照信息资源的相关质量标准排序,因此并不能全面改善网络信息的无

道德与学术规范测试-2016

公正运行的条件。 A 学风 B 学术评价 C 学术规范 D 学术成果 正确 2.学术失范指技术层面违背规范的行为,或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而违背行为准 A 数据核实不足。 C 由他人代写学术论文。 B 文献引用出处注释不全。 D 一稿多投。 错误,正确答案为C A 不良学风损害学者和学术的形象。 B 不良学风影响公众对价值理想和价值导向的认同。 C 不良学风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 D 不良学风不会在学术共同体及其成员的学术活动中表现出来。 正确

4.我国科技部2006年颁布的《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是“违反科学共同体公认的科研行为准则的行 A 成果发表时一稿多投。 C 参加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及审稿工作。 B 采用不正当手段干扰和妨碍他人研究活动。 D 以本研究领域学者的名义参与常规学术活动。 正确 A 参加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及审稿工作。 B 故意拖延对他人科研项目或成果的审查、评价时间。 C 对竞争项目或结果的审查设置障碍。 D 把对论文贡献没自己大的导师署名为第一作者。 正确 A 伪造 B 篡改 C 引用 D 抄袭 正确 A 对项目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

B 通过夸大项目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效益促使项目通过审批。 C 为自己或他人提供职称、简历、获奖证明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的虚假信 息。 D 对于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重大问题尽量隐瞒。 正确 A 引用应尊重原意,不可断章取义。 B 引用应以论证自己观点的必要性为限。 C 引注观点应无需追溯到相关论说的原创者。 D 引用未发表作品应征得作者同意并保障作者权益。 正确 A 在自己的论文中使用他人研究成果中的图表和数据,并未标注图表和数据 来源。 B 组合别人的成果,把字句重新排列,加些自己的叙述,直接作为自己论文 的研究成果。 C 部分袭用自己已发表文章中的表述,在文中标注并列入参考文献。 D 窃取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中独创概念,定义,方法,原理,公式等据 为己有。 正确

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条件

宁人社发(2012)282号文件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幼儿园) 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条件 (试行)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我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师德修养、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促进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根据《教师法》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98号)、教育部《关于印发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12〕104号)精神,结合我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实际,特制定本水平评价标准条件。

第一条水平评价范围等级 一、本水平评价标准条件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普通中小学校、职业中学(中心)、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教育科研和校外教育等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 二、全区统一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职务)等级设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第二条水平评价基本条件 一、师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具有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理念。 3.认真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执行《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行为十不准》,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4.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与先进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善于以人格魅力和学识

学术评价原则

关于学术评价的规范 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有效工具。合理公平的评价环境包括:把学术评价的权力赋予同行认可的合格评议者;有效防范和查处评议专家滥用学术权力的不端行为;提高评价活动的透明度,加强对评价过程的监督;建立严格的回避制度,防止个不当利益的影响和干扰;规范化的学术评价规则和异议处理程序。 1.坚持同行评议原则 同行评议是由同一学科内的专家学者来评定某项科研工作成果的价值和重要性的一种评估方法,是有益于学术发展的公益性活动。学术评价要以学术同行专家为主,不能是官员主导。同行评议是科技评价中应用最广泛的评价方法,尤其是对用定量方法难以测度的科研活动的价值评估,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同行评议是学术共同体内成员之间的义务,也是权力。 科研工作者不应接受不熟悉学科的评审邀请,长期脱离被评项目所在学科领域前沿研究的人员也不宜担任评审专家。同行评议的目的不是要证明评议人精于鉴别错误的能力,也不证明评议人比被评议人更权威。评议人有鉴别和提供建设性意见并帮助被评议人解决科研工作中的缺点的责任。评议人应当尊重被评议人的学术自主权力,评审意见应该遵守学术规范并经得住同行公众再评议。 2.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同行专家和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项目立项、科研成果鉴定、科研基地周期评审、基金结题验收和推荐奖励等活动中,要本着对社会负责的科学态度,遵循客观公正原则,给出准确和详实的评价意见,不可敷衍了事,更不可夹带私利和偏见。相关结论要建立在充分的国内外对比数据,检索证明材料基础上,对被评价对象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内涵进行全面、事实求是的分析,不得滥用夸大性用语进行宣传和推广。 对于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类科技成果,要如实反映项目的技术实施条件及要求,不得夸大技术价值,故意隐瞒技术风险等。对于签订过技术服务合同的研发项目,评价时还要审查是否严格履行了技术合同中的相关约定,保证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和效益。坚决制止用不正当手段拔高或者贬低他人成果水平的不实事求是和弄虚作假等行为。 学术公平公正不仅要求大学制定公平公正的学术标准,还应具有科学至上的学术追求。学术公平公正需要学术规范来保证,是学术精神的体现,是学术繁荣的基础,也是学术制度的产物。不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学者就难以忠诚于学术,大学就培育不出真正的学术精神。 3.坚持回避和保密原则 为了保证学术评价结论的公正性,当评议专家与被评议项目或成果完成人存在利益关联时,评议专家应主动向评审组织机构申明利益关系,主动要求回避,由评审组织机构决定是

合格教师五项标准

合格教师五项标准 一位合格的教师要想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不被吹翻,要想更好的适应走班制,就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文化素养;提升自己的生活品味、个人素质;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高尚的人格魅力。给自己的人生注入五桶水,让自己具有“水”的厚重。 一、独特的人格魅力 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心灵的事业,教师坚忍的意志、博大的胸怀、宽容的态度、坚定的信仰、乐观的性格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灵魂。教师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假丑恶的鞭笞;对真诚、节俭的颂扬,对虚伪、浮华的贬斥;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虚名浮利的淡泊,都直接影响着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老师,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老师,这种独特的魅力将会像磁石一般吸引着每一位学子。 二、儒雅的学术气质 严格地讲,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是个典型的读书人,是有才气,有底气的,是智慧的象征。他应该热爱读书,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追寻书香,如同追寻事业的成功。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时刻与文化的发展同行,他将能够以他渊博的学识,儒雅的谈吐,高

尚的追求,来感染学生,熏陶学生。这样的教师,当他一站到讲台上,就会放射出智慧的光芒,学术的芬芳,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美丽和恒久的力量。 三、真诚的情意关怀 教师是一项特殊的职业,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孩子,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敏感的,因此教育要充满人文关怀,要求老师必须有一颗细腻的心,能够去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呵护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感情的沟通带来的是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交流带来的是学生对教师的依恋和信赖,对课堂的尊重和热爱。 四、具有教育的智慧 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的荒原;没有智慧,教育也就只是一种认知结果的堆积。因此我们应当追求一种教育的智慧。要塑造良好的班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充满灵气;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挑战;语言幽默风趣,别具特色,让课堂充满个性;精于算计时间,分秒必争,“锱铢必较”,让课堂具有实效。 五、认真扎实的敬业态度 一个人的敬业态度,决定了他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能走多远。作为一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应该有

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doc

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方法可分为第三方评价法、网络信息资源用户评价法及由文献计量学引伸和发展而来的网络计量法。 第三方评价法主要是相对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布者(所有者)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用户而言的,目前的主要形式有:一是商业性的专业网络资源评价网站,评价的范围多侧重于综合性网络资源,面向普通网络用户,所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日访问量、网站设计的感官效果等,注重网络资源的形式而不注重信息内容。二是由图书馆所提供的网络资源评价服务,一般针对学术信息资源评价,具有专业性,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多侧重于信息内容,且考虑网络信息的权威性、学说性,是专为科学研究而服务。第三方评价法是目前较为普遍的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方法。 网络信息资源用户评价法主要是由有关网络资源评价的专业机构向用户提供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由用户根据其特定信息需求从中选择符合其需要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在这种方式中,评价机构仅将其所选择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指南告知用户,帮助或指导用户进行网络信息资源评价,而不是代替用户评价。这有助于用户搜集完全符合自身特定需要的网络信息资源,提高网络信息资源过滤的质量。用户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多为定性评价方法。 网络计量法是目前正在探讨和研究的一种网络资源评价方法。与第三方评价法和用户自我评价法不同的是,网络计量法依据网络信息资源的自身特征和规律,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第三方评价法和用户自我评价法的主观性、价值偏向性。在定性评价方法中,也往往涉及到相关数量指标,如根据专家评价的结果赋予某项指标特定的值和权重,但这些往往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依赖于评价者的主观判断。严格的定量方法并不以评价者的主观判断为依据,而是根据网络信息资源自身的有关特征。目前,尽管许多图书馆学家和信息管理学家认为网络信息资源的价值无法用特定的"量"来计算,也无法计算网络信息资源的绝对价值,但我们仍可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相互之间的"引用"关系建立网络信息资源价值或重要性的相对度量值。 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目前多从资源的权威性、准确性、目的性、时效性和全面性五方面进行。 权威性:考察网页的编写者是谁。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要设法了解他们的信用。特别是对于用于学术研究的站点,考察他们的学术声望则更为重要。还可以通过服务器的域名来考察网站的可靠性。 准确性:考察登载在网上的资料是否经过加工,可信度如何。如果发现存在拼写、打印和语法错误,说明该资料未经加工,因此其准确性有待进一步审查。 目的性:考察网络信息资源的出版目的是什么,学术的、商业的、娱乐的。为什么要建立这样一个站点、出版这些资料?这些资料是为哪些用户出版的和服务的?

中国学术评价需要中国标准-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中国学术评价需要中国标准 2012年03月19日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81期作者:王春燕张春海孙文娟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学术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然而,中国学术的评价标准却没有获得相应进展。如何评价中国学术,是中国学术正确考量自身,以高度的学术自觉、学术自信获得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围绕着这一主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与研究机构。 学术评价陷入五大误区 回望当代中国学术史,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学术评价主要来自于学术共同体中的同行专家。20世纪90年代后,为了避免人为因素的过多影响,专业学术评价机构开始出现。目前,学术评价虽然仍以同行评议为主,但是同行专家评价时却多以专业评价机构制定的排名数据为评价依据;而握有学术资源分配权力的行政部门,分配的依据也多来源于此。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中国的学术评价陷入五大误区。 误区之一:学术评价挟洋自重。在中国,国际索引数据库有着异乎寻常的地位,SCI、EI、SSCI崇拜症日益严重。一篇学术文章只要能够刊登在外文期刊上,这篇文章立刻学术价值飙升,文章的作者也身价倍增,荣誉、项目、金钱纷至沓来。清华大学教授万锦堃认为,核心期刊的本意,是为经费有限的图书馆或其他文献收藏部门在订购期刊时作为参考目录使用,SSCI等莫不如是。核心期刊在我国推广后,却被异化成了一种学术评价标准。国外的各种大学排行榜中,均有对“学术水平”打分的一项,一些国内的学术机构无条件地相信这些评价。撇开国外期刊的学术水平不论,撇开国与国的学术思维差别不言,单就这种抛弃本国实际而屈从他者评价来讲,这已然放弃了本国学术评价的主体性。丧失了主体性,便成了奴隶。 误区之二:学术评价“纯”量化。量化评价是学术评价中被人们诟病最多的,然而最受争议的并不是量化本身,而是量化评价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副院长姚波认为,“对于学术评价的量化问题应该一分为二地、客观辩证地看待。量化的学术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学术发展,但是也会使学术出现重量轻质的现象,出现一些不正当竞争,本质上阻碍了学术的繁荣发展。某些学术研究人员,因过度的硬性数量要求,为提高自己的学术成就,采取各种手段增加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滋生了大量的学术泡沫,把学术成果发表和出版的等次、被转摘和引用的频度、获奖情况、社会反应等外在特征作为衡量科学研究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以数字论功行赏,固然简单直接,但难免僵化。为了“丰富”数字,科研机构、学者个人纷纷攒文章、奔项目,重评价形式而轻了成果内涵,学术研究成为数字的奴隶。 误区之三:学术评价人情化。“人情”延伸到学术界,渗透到学术评价之中,不能不引起重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提出,当前存在这样的现象:成果鉴定、职称评定的消息经小道传播后,利益相关者随即展开“活动”;专业的学术评价者不再专业,而是从人情远近、利害轻重给出鉴定结果。基于此,秉持量化评价方法的专业评价机构出现。然而,专业机构的评价是否能公允,仍然值得商榷。

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定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 (试行) 第一条适用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教研室和校外教育机构中专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 第二条基本条件 一、拥护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具有相应层次教师资格、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长期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 三、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合格等次以上年度达到晋升最低年限。 四、身心健康。 第三条教育教学能力条件 正高级教师: 一、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任务,教书育人成果突出。 二、深入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 三、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四、在指导、培养高级、一级、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在本教学领域享有较高知名度,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 五、出色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六、县以上中小学教师获特级教师或本教学领域自治区级及以上荣誉称号,乡镇以下中小学教师获本教学领域地(州、市)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高级教师: 一、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比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教书育人成果比较突出。 二、具有所教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教学特色。 三、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 四、胜任教育教学带头人工作,在指导、培养一级、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效明显。 五、认真落实学科课程标准,明确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熟练掌握教学原则、内容、方法和手段,并能较出色地完成1门课程的全部教学工作。 六、县以上中小学教师获本教学领域地(州、市)级及以上荣誉称号,乡镇以下中小学教师获本教学领域县(市、区)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一级教师: 一、具有正确教育学生的能力,能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比较丰富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验,并较好地完成任务。 二、对所教学科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有较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并结合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教学效果好。较好地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