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教育思想讲义

培根教育思想讲义
培根教育思想讲义

培根的教育思想讲义

一、讲课主题:走进培根,走进智慧,作个爱智慧的人

二、主要内容

1、人物简介

弗兰西斯?培根(F?Bacon,1561--1626 )是英国革命前一度活跃于英国政治界、学术届,以提倡近代自然科学和科学教育的重要哲学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开辟了近代科学教育发展的道路。他的主要代表作有《论说文集》《新工具》《新大西岛》《论古人的智慧》。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他的教育思想,也就是他其中两本重要的代表作---《新工具》和《新大西岛》。

2、新工具-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所提出了一句经典名言的“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有力的口号的提出背景

(1 )在早期中世纪,科学知识是神学的仆役,十三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生产的发

展,经济生活的繁盛,新兴市民阶层日益感到知识的重要。(其实培根之所以取名《新

工具》,是因为它针对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工具书》)

(2)经院哲学调合宗教与科学知识的矛盾,客观上为科学知识的发展保留了阵地

以及中世纪大学的科学知识的讲坛都为科学知识的发展提出了有利条件。

(3)十四至十六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活跃了人们自由探索的精

神,科学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肯定。这种社会条件更是培根提出新的知识

论的沃土。

培根所指的“知识就是力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点,培根认为科学知识是认识自然、驾驭自然的伟大力量,使自然成为人类服务的力量。(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是根据原因得到的知识”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合而为一,因为只要不知道原因,就不能产生结果。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在思考中作为原因的,就是在行动中当作规则的” 。培根认为,人们熟悉了自然,了解了自然的奥妙,也就掌崛了自然的规律,从而优有了驾驭自然的工具和力量。其实他的这种思想与今天我们所说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谋而合。只有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的为人类造福。

第二点,培根认为知识不仅是认识和驾驭自然的力量,同时也是改革社会的力量。(培根对中国的三大发明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社会的进步发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他指出:“这三发现,改变了全世界的整个面貌和事物的情况,头件在文宇上,第二件在军事上,第三件在航海术,由此产生了无数的变化,以至儿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显赫人物,对于人类事务曾经比这些变化在加强人类事务上以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其实从近代历史发展就可以看出这一论断,三次工业革命以及中国的五四运动等等,都是对培根这一论断的有力说明。

此外,培根还认为知识是形成完善人格的重要工具。就像之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强调知识对社会、对人的形成的重大作用,在那个时代,具有社会进步的巨大意义。而在21 世纪的今天我们提倡终身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终身受益的习惯。

在《新工具》这本书中,培根另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提出了归纳法

演绎法归纳法

培根认为,处在科学隆盛发展的新时代,必须制定新的方法来取代经院主义的陈规旧套。现有科学不能帮助我们创造新的工作,现有的逻辑不能帮助我们建立新科学。而针对人们固有的观念束缚,他提出了“四幻象说” 。一是种族幻象,即人们常受到习惯性观念的影响和蒙蔽;二是洞穴幻象,即人们受到自身局限性;三是市场幻象,即人们在市场中,即社会中由于语言含糊不清或者语意不明而造成的障碍。四是剧场幻象,即人们受到权威和教条的影响,而形成错误观念。因此培根提出了新的方法,培根的新方法指的是新的逻辑。培根在《新工具》中指出:“赤课裸的手和无依无靠的理智,都是不能有多大能为的。手需要有工具和帮助的,理智也是一样,有了才能做成工作。培根把科学的方法比喻为“心灵的工具”,如同人手所使用的机械工具一样。而亚式的逻辑学说和三段论注重修辞演讲,忽视实验实践的客观性,不能从本质上来探讨事物的本质。

培根新的归纳法,“从感觉与特殊事物把公理引申出来,然后不断地逐渐上升,最后才达到最普遍的公理” 。即对一类对象的个别事物进行观察、实验和研究,得出一般性的结沦,达到规律性的认识。即从特殊性到一般性来探寻事物的本质,强调真理离不开实践。

他还提到将只知道采集和收集资料的人称为蚂蚁式的实验家,而将只知道凭着自己的材料结网的人称为蜘蛛式的推论家。他认为这两种人都将实验和理性分开,是不可取的,所以他提倡蜜蜂式的哲学家,既要采集资料,又要凭借自身能力把其消化掉,强调实验和理性的结合。

2、百科全书式的学科大纲

早期,科学依附于神学。而培根曾起草百科全书式的学科大纲,几乎包括了科学知识以及新技术的各个方面,却惟独没有宗教神学的地位。这个新的科学体系对后来学校课程的科学化影响很大。17 世纪洛克重视实用的课程体系,以及18 世纪法国启蒙学者们的百科全书计划,都曾受到培根这一科学体系的启发。

3、《新大西岛》的所罗门宫

1623年,培根在《新大西岛》中构想了“所罗门宫” (Solomon' s House)。所罗门是希伯来国王的名字,按照《圣经?旧约》中《列土记》的说法,所罗门具有超人的智慧。培根用所罗门的名字,期望建立一所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机构,使之成为“世界土一个最崇高的组织”,也是“国家的指路明灯” 。所罗门宫一也称“六日大学” 。按照基督教的说法,上帝于六天之内创造了一切,“六日人学”意即要学习世间一切事物的学问。

培根的所罗门宫实际上是一所乌托邦式的教学和科研机构,是培根以文学形式对复兴科学的伟大理想所作的形象化描绘,他从全面改造人类知识的理想计划出发,根据他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提出了一个在“新大西岛” 中所表现出来的令人神往的理想教育方案。所罗门学院的目的是“探讨事物的本院和他们运行的秘密,并扩大人类的知识领域,以使一切理想的实现成为可能基础是科学研究,主要工作是实验,基本研究方法是归纳法。”其中也写道了关于培根的教学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等。

正如日本教育博士迷萨瓦说道“培根虽未躬亲于学校教育,但他的这些思想实际上已为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境地,所以我们对培根应称之为‘科学教育始祖 '。”

培根关于所罗门宫'设想在历史上是独树一帜的。历史上有许多思想家都曾作过对未来理想社会的预想.反映了各自的时代一样,培根的“所罗门宫”则反映了科学兴起时代的新

兴资产阶级的社会要求,它同样也标志着一个时代一一科学主宰社会的时代。

三、作用

(1)倡导科学教育,开创了科学发展、科学教育的新时代

(2)启发英国及其他国家的教育家,为近代教育的发展指引了新的方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