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萌发的过程复习题(含答案)

种子的萌发的过程复习题(含答案)
种子的萌发的过程复习题(含答案)

种子的萌发的过程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1. 王文将一粒种子种在土中,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王文发现种子没有发芽,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 该种子处于休眠期

B. 该种子的胚已经死亡

C. 该种子缺少水分

D. 该种子的子叶损伤

2. 豆粉是把大豆烘烤后粉碎制成的食品,它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食品.加热和粉碎可以改善它的香味,也可提高消化率.豆粉主要来自于大豆种子的()

A. 胚芽

B. 胚乳

C. 子叶

D. 种皮

3. 2016年5月,合浦县七里香茶庄园景区约10万株的向日葵相继盛开,众多游客前往观赏拍照,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向日葵属于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是由()构成的.

A. 种皮和胚乳

B. 种皮和胚

C. 胚乳和胚

D. 种皮、胚乳和胚

4. 早春播种时,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促进种子提早出苗的原因是()

A. 能够保温、保湿,有利于种子萌发

B. 防止病虫害

C. 能够防止鸟类取食种子

D. 种子萌发需要无光的条件

5. 炒熟的种子,置于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仍不能萌发,这是因为()

A. 种子处于休眠状态

B. 胚是死的

C. 胚不完整

D. 没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6. 在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A. 胚芽

B. 胚轴

C. 胚根

D. 子叶

7. 绿豆芽的白嫩部分,主要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来的()

A. 胚芽

B. 胚根

C. 胚轴

D. 胚乳

8. 在玉米种子的形成过程中,胚乳发育的正确途径是()

A. 受精极核→胚乳

B. 受精卵→胚→胚乳

C. 受精卵→胚乳

D. 受精极核→胚→胚乳

9. 下列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的是()

A. 高粱

B. 玉米

C. 水稻

D. 花生

10. 玉米种子纵剖面被碘液染成蓝色的部分是()

A. 胚乳

B. 子叶

C. 胚轴

D. 胚芽

11. 菜豆种子的胚是由()组成的.

A. 种皮、子叶、胚芽、胚轴

B. 种皮、胚乳、子叶、胚芽

C. 子叶、胚芽、胚轴、胚根

D. 胚乳、胚芽、胚轴、子叶

12. 俗称“豆瓣”是指菜豆的()

A. 胚芽

B. 胚轴

C. 子叶

D. 胚根

13. 一粒小小的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主要是因为种子中具有()

A. 胚

B. 胚乳

C. 胚芽

D. 子叶

14. 玉米收成后留下的茎秆之所以能够作为柴火燃烧,是因为其中含有()

A. 光能

B. 无机物

C. 有机物

D. 氧气

15. 煮熟的菜豆种子,置于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仍不能萌发,这是因为()

A. 种子处于休眠状态

B. 胚是死的

C. 胚不完整

D. 种皮被破坏

16. 下列有关子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子叶是花生种子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

B. 子叶是胚的一部分

C. 子叶将来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D. 子叶在玉米种子中退化成一片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7. 在甲、乙、丙、丁4个培养皿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表:

装置甲乙丙丁

场所日光下日光下黑暗中黑暗中

温度23℃23℃23℃23℃

棉花干湿状态潮湿干燥潮湿干燥

数日后种子萌发状况全部萌发没有萌发全部萌发没有萌发(1)根据此实验可得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是 ______ ,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良好的是 ______ 组.

(2)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______ 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从实验结果看,种子的萌发与光照 ______ (有或无)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18. 如图所示的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 ______ (选填“双子叶”或“单子叶”,下同)种子,乙为 ______ 种子.(2)请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

(3)在种子萌发过程中, ______ 首先突破种皮.

(4)在菜豆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接触水分后, ______ 软化且透性增加,使外界的氧气容易进入种子部.

19. 图1和图2所示为两类种子剖面结构图,据图回答:

(1)两类种子结构上的共同点是都有 ______ 和 ______ ;相比图1,图2特有的结构是[ ______ ] ______ .图1、图2所示之所以分两个类群,主要是由于图1中[ ______ ]和图2中[ ______ ]数量不同.

(2)菜豆种子里的营养物质贮存在[ ______ ] ______ ;玉米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______ ,是由图中的 ______ (只填代号)组成的.

(3)在图1中,[ ______ ] ______ 将来能发育成一株幼苗的茎和叶,而幼苗的主根则是由图1中的[ ______ ] ______ 发育成的.

20. 仔细观察如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表示的是 ______ 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其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______ ] ______ ,位于种子的最外面.

(2)将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的结构是[ ______ ] ______ .

(3)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的是[ ______ ] ______ .

(4)②的作用是 ______ .

(5)种子中的主要部分是 ______ ,它是由 ______ (填代号)构成的一个整体.种子的萌发的过程习题(含答案)

【答案】

1. D

2. C

3. B

4. A

5. B

6. C

7. C

8. A

9. D

10. A

11. C 12. C 13. A 14. C

15. B

16. C

17. 一定的水分;甲;甲组和丙组;无

18. 双子叶;单子叶;子叶;胚乳;子叶;胚根;种皮

19. 种皮;胚;E;胚乳;4;F;4;子叶;胚;BCDF;3;胚芽;1;胚根

20. 双;③;种皮;④;胚芽;⑤;子叶;发育成根;胚;①②④⑤

【解析】

1.

解:种子的萌发不仅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等外部条件,而且种子本身必须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种子没有发芽,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可能A、处于休眠期,B、种子的胚已经死亡,C、缺少水分,最不可能是D、种子的子叶损伤.

故选:D.

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种子萌发的条件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具体的实例掌握.每种子都有一定的休眠期,超过了休眠期的种子很难萌发的原因是胚已经死亡.

2.

解:豆粉是有大豆做成的,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子叶肥厚,贮存营养物质.因此,豆粉的营养物质来着大豆种子的子叶.

故选:C.

一般来说双子叶植物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明确双子叶植物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即能正确答题.

3.

解:中有两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双子叶植物,胚中有一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单子叶植物.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如

图:故向日葵属于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

故选:B.

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单子叶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是种子的主要结构.

掌握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是关键.

4.

解: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种子提早出苗的原因是保温、保湿,利于萌发.

故选:A.

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5.

解: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具有完整的胚、胚是有生命的、种子成熟,且度过休眠期.炒熟的种子,置于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仍不能萌发,这是因为种子失去了生命力,胚是死的.

故选:B.

种子的萌发需要满足适宜的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据此回答.

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

6.

解:菜豆种子在萌发时,种皮吸水膨胀,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轴伸长,顶着子叶和胚芽出土.

故选:C.

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过程,应从此方面入手.

熟练掌握菜豆种植萌发的过程.

7.

解:A、胚芽发育成茎和叶;B、胚根发肓成根;C、胚轴发育成连接根与茎的部分;D、绿豆种子无胚乳.绿豆芽的白嫩部分是由胚轴发肓成的.

故选:C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胚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或胚乳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然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的发育过程.

8.

解:一朵花中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可见,玉米种子中的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的.

故选:A.

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花的结构及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9.

解: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

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叶脉多为平行脉;如高粱、玉米等都属于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叶脉多为网状脉,直根系,双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5或4,如花生、菜豆、向日葵等都属于双子叶植物.

可见,A、B、C、D四个选项只有D正确.

故选:D.

被子植物根据其种子中子叶数目的不同,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中有一片子叶的植物是单子叶植物,种子中有两片子叶的植物是双子叶植物.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异同.

10.

解: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所以,玉米种子纵剖面被碘液染成蓝色的部分是“胚乳”.

故选:A.

淀粉有遇到碘液变成蓝色的特性,常用此来检验淀粉的存在.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淀粉遇碘液变成蓝色以及玉米种子的结构.

11.

解: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主要由种皮、胚构成,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它将来发育成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

故选:C

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主要由种皮、胚构成,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它将来发育成

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如图: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种子的结构.

12.

解:大豆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又包括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和子叶(储存营养物质)四部分.由于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比较肥厚,我们常说的豆瓣实际上指的是大豆种子的子叶.

故选:C

种子一般包括种皮(有保护作用)和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剥去大豆种子的外皮后,可看到合着的两个豆瓣,实际是子叶,其有储存营养的作用.

大多双子叶植物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明确豆瓣实际上指的是胚的一部分:子叶.

13.

解:在一个完整种子中,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包括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由此看出种子中的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胚是植物幼小的

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一.实验器材及用品: 吸水纸(可用软纸代替),放大镜,直尺,标签纸,记录纸,绿豆种子(超市购买)四.实验过程: 1.重点观察绿豆种子的发芽过程 试验步骤: 种子的选择及准备:选用绿豆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原因是这些种子容易取得,发芽快,现象明显 绿豆种子发芽与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光照的强弱,氧含量的多少有没有关系呢为了证明我的猜想正确与否,我设计以下实验来证明 控制——条件种子萌发实验记录表 1、要改变的条件:水不改变的条件:光照 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一组种子加很少的水 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对照组试验组 种子膨大 12小时 20小时 种皮破裂 16小时 36小时 出现根 3天不成活 出现叶 一星期不成活 2. 要改变的条件:温度不改变的条件:水光照 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中,一组种子放在低温环境中 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对照组试验组

种子膨大 12小时 24小时 种皮破裂 16小时 32小时 出现根 3天 5天 出现叶 一星期 11天 3. 要改变的条件:光照不改变的条件:水温度 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对照组试验组 种子膨大 12小时 12小时 种皮破裂 16小时 16小时 出现根 3天 3天 出现叶 一星期一星期 光照组和黑暗组的实验记录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光照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结论 经过试验并查阅资料,得出以下结论 种子萌发的条件 种子萌发除了本身发育完全的内在条件外,尚需要有适当的环境条件配合才能进行.所谓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水分,温度,空气和光线等. (一)水分: 水分是种子萌发所绝对必须的.有了水分,种子贮藏的养分才能水解产生作用,细胞也才能膨胀伸长. (二)氧气: 种子开始活动就要进行呼吸作用,也就需要氧气.所以播种时浇水太多,种子反而会腐烂,就是因为缺氧的原故.只有少数水生植物的种子,能在缺氧状况下发芽. (三)温度: 植物种子的萌发温度可以从5-30℃的范围,但每一种植物都有其发芽适温,也就是最适合于发芽的温度.对同一种植物的种子来说,在适合发芽的温度内,温度越高,发芽越快. (四)光: 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种子萌发的过程

导学案八年级生物第一章授课总节数第1节 课题第一节种子萌发的过程备课时间 8月25日 课型预习展示 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种子的结构 2、说出种子的各结构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 3、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种子的结构,种子各部分结构在萌发中的作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 情景导入 二、 自主探究 (学生自学完成右边的练习题) 三、 合作交流 四、 巩固拓展 由身边事引出: 豆芽是餐桌上常见的蔬菜,是大豆或绿豆种子萌发后长成的。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部分到底是长成茎和叶呢,还是发育成根呢?种子又是怎样长成幼苗呢? 1、菜豆种子最外面是,对种子有作用。 2、剥开种皮可以看到()、()、( )、()四部分构成的整体,这是种子的()。 3、生活中常见的()、()等植物的种子与菜豆种子的结构相同。它们属于()植物。 4、种子的胚根发育成幼苗的(), 5、胚芽发育成幼苗的()和(); 6、胚轴发育成() 1、单子叶植物种子中胚乳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小组同学讨论分析胚乳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 2、常言说,“好种出好苗,好苗产量高”,。所以,种子的质量寄托着农民丰产的希望。利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请小组同学展开讨论,为农民伯伯选种提一些合理的建议。 (答:选粒大饱满,结构完整的种子,发育不全或有缺损的种子要剔除。)3、思考:小麦、玉米、水稻是我们的主要粮食,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我们食用的面粉、大米主要来自种子的什么部位? 1、对于菜豆种子来说,种子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 2、举例说出种子的结构,区分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

五、检测小结1在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A )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子叶 2.在菜豆种子的结构中,能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的是 ( B )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子叶 3、在解剖和观察菜豆、玉米种子的时候,会发现将胚的各部分连接起来的 结构是(C) A、胚芽 B、胚根 C、胚轴 D、子叶 4、种子结构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A ) A、种皮B、种脐C、胚乳D、子叶 5、一粒完整的菜豆种子应包括( B ) A、种皮和胚根B、种皮和胚 C、胚芽和胚轴D、子叶和胚根 6、种子胚的组成是( C ) A、胚芽、胚轴、胚根、胚乳 B、胚芽、胚轴、胚乳、子叶 C、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D、种皮、胚轴、胚根、子叶 7、能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是( C ) A、子叶B、胚根和胚轴C、胚D、胚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种子的萌发》教学 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描述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充足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说出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的结构完整,度过了休眠期。 .描述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部分结构的变化。 能力目标 .尝试从生产实践和生活常识中发现可探究的问题,用恰当的语言描述问题。 .根据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已有的知识作出合理的假设。 .尝试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中的对照实验进行合理的设计。 .运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爱护植物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 .通过对随机抽样过程中排除主观因素干扰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科学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种子萌发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在“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对照实验的设计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①种子萌发的视频。 ②提前完成课本中的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 ③准备萌发1、3、5天的豌豆、玉米种子若干。 ④学生两人一组,每组配备一个小烧杯、一个培养皿和一把镊子。 ⑤一个1000l的大烧杯里面装着若干粒黄豆和少量红豆,另一个1000l的大烧杯里面装着若干粒黄豆和少量红豆。 .学生准备 同学利用家中常见的豆子,使其萌发,记录给予种子萌发的条件,并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 课时 复习旧知,导入新 根据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种子植物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相比,更能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

的类群,它们能产生种子是形成这一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又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出种子的寿命比较长,能够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才萌发。 举例,科学家在辽宁省挖出了“沉睡”了千年的古莲种子,当把这些古莲种子给予适宜的条件后仍能萌发,并且正常生长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科学家使用什么方法让古莲种子萌发呢?你找到让种子萌发的方法了吗? 种子萌发实验结果交流,提出问题 同学们课前利用家中常见被子植物的种子完成了种子萌发的实验,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各自的实验结果,看看组内哪位同学的实验最为成功,比较一下谁的实验萌发种子的数量最多,幼苗生长状态最好。然后每组内推选一名同学给全班同学展示一下,并且介绍具体实验过程。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正常萌发的种子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哪些因素。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正常萌发组的环境条件,因为空气这个影响因素容易被忽略。 从学生实验中找出萌发状况最不好的一组,也请他说说自己的操作过程,引导大家将这一个过程与上一名学生的操作过程相比较,找出做法上的差异,提出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根据学生比较结果,提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学生有可能提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 一、做实验 1?材料工具 (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 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 (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 粒绿豆,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 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察,我发现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 种子发芽了。 二、研究 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 呢?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 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虽有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可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适宜的温度未发芽。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 三、讨论结果 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 和适宜的温度。仔细地观察,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实验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生 物学实在是太奇妙了。

初中生物 《第一节 种子萌发的过程》习题

《第一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习题 一、选择题 1、无论是双子叶植物还是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的主要结构是( ) A、种皮 B、胚乳 C、胚 D、子叶 2、种子内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存在于哪种结构内( ) A、胚根或胚芽 B、种皮或果皮 C、胚乳或果皮 D、胚乳或子叶 3、下列种子结构中,具有两片子叶,而无胚乳的是( ) A、高梁 B、小麦 C、水稻 D、花生 4、关于玉米种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只有一片子叶 B、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和子叶内 C、子叶能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 D、胚是种子内的主要部分 5、在玉米种子纵切面上滴碘液后变成蓝色的物质及结构是( ) ①淀粉②蛋白质③脂肪④子叶⑤胚乳⑥胚芽 A、③④ B、①⑤ C、②⑤ D、②⑥ 6、菜豆种子萌发初期,胚能直接吸收利用的物质是( ) A、种子内原有的各种物质 B、难溶于水的物质 C、能溶于水的物质 D、子叶进行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质 7、大豆种子可以榨油,也可以制作豆腐,大豆种子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 A、脂肪 B、蛋白质 C、淀粉 D、蛋白质和脂肪 8、取一些晒干的种子,放在火上烧,会看到种子冒出白烟,并逐渐变成灰白色的灰,在这一过程中不会发生( ) A、冒出的白烟中含有水分 B、无机物被燃烧了 C、剩下的灰是无机盐,表明无机盐是和子的成分

D、有机物全部被燃烧 9、早春播种以后,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原因是( ) A、人保湿保温,有利于萌发 B、种子萌发需要避光 C、防止鸟类取食种子 D、防止风沙 10、平时人们所吃的“黄豆芽”,主要是由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 ) A、子叶 B、胚芽 C、胚轴 D、胚 二、简答题 1、小明的妈妈初次生豆芽,把豆子泡在水中,不久大豆就鼓起圆圆的肚子,小明的妈妈又给它们添了一些水,过了几天黄豆芽仍没发芽,有的豆子开始烂掉了。请你帮小明的妈妈找一下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D 4、B 5、B 6、C 7、D 8、B 9、A 10、C 二、简答题 1、水太多,缺少充足的空气,影响种子的呼吸作用。

(完整版)小学科学《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种子的萌发 教学背景分析 种子是由前一代植物开花后的胚珠发育而来的,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能孕育植物的新生命。植物的种子获得了适宜的条件,胚便由休眠状态进人到活动状态,开始生长,这个过程叫做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为幼苗,长出根、茎、叶的过程称为营养生长期。当营养生长达到了一定的阶段,便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繁殖后代,这个过程称为生殖生长期。从种子萌发至新种子的产生,要经历一系列的形态上、结构上和生理上的复杂变化,这个总过程称为植物的个体发育。由于植物的器官是由种子发育而来的,农作物的生长一般也是从播种开始的。教科书共2页,分三部分。虽然只安排了1个课时,但因为种子萌发需要一段时间,实际的研究活动要持续10天左右。希望教师做好安排。 本节课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浸泡种子。种子萌发时,必须具备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这个部分学生将进行几种种子吸水量的研究。 第二,种子的内部构造。学生将在这个环节中,亲自将种子剥开,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第三,发芽的蚕豆。学生将把浸泡的种子放在盘子中,对种子进行持续的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变化过程。结合对种子内部结构的研究,发现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进行对比观察实验并做记录。 2.运用感官和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具有贮存养分或自胚乳中吸收养分以供其他构造发育的功能)。 教学准备 演示:课件 分组:培养皿、镊子、小刀、放大镜、浸泡2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等种子、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教学过程

第一节种子萌发的过程

第一节种子萌发的过程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种子(双子叶植物菜豆和单子叶植物玉米)的结构 2.理解种子各部分结构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 3.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尝试解剖、观察种子的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究学习获得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点:1.种子的结构 2.种子各部分结构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种子各部分结构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浸泡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自主学习] 1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如菜豆)种子由()和()两部分组成。 2.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如玉米)种子由()、()和()三部分构成。 3.单子叶植物种子中的()和双子叶植物种子中的()贮存有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双子叶植物种子单子叶植物种子

4、种子吸收水分后,吸水膨胀,()软化且透性增加,使氧气进入()。胚得到()中的营养物质迅速增大,()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随着幼根的生长,()弯曲着拱出地面,将两片()带出地面,露出()。()继续发育,形成茎和叶,这时就生长成幼苗了。[情景导入]菜豆和玉米种子(实物) [合作交流] 任务一:观察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P3图3-1-1,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浸泡过的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并说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任务二:探究种子萌发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提前完成种子萌发过程的实验,做好记录,并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结合图3-1-3)。 (2)观看“种子萌发”动画,并回答问题: ①幼苗的根、茎、叶是由种子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 ②种子的哪些结构没有发育成幼苗的某一部分? ③子叶、胚轴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反馈练习]当堂练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1、以小组为单位检查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和种子萌发过程 2、尝试发豆芽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运用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运用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难点: 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在“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对照实验的设计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 教师: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相关视频、图片等,PPT。 学生:课前预习。 四、相关资源 《【情境素材】被子植物的一生》视频资源、《【教学实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视频资源、《【教学实验】发豆芽》视频资源。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播放视频《【情境素材】被子植物的一生》,先从整体上概述了《被子植物的一生》一章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每个阶段是怎样进行的?有着哪些特点?引入本章的学习。 《被子植物的一生》 (以上图片为素材库中《【情境素材】被子植物的一生》视频截图)

清明时节,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民忙着春耕播种,正如谚语所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种瓜点豆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进行呢?请说说其中的科学道理。 讲解:这是一句农谚,是指种瓜种豆的时间是在清明节前后。清明节前后,气温回升,降水逐渐增多,适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被子植物中有许多种类是作物。“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大多数作物的播种季节。为什么种子在春天播下去容易长出幼苗?如果你生活在农村,请你问问长辈,当地有哪些农作物,一般播种哪些种子,播种前后都需要做哪些工作。 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种子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新知讲解】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提出问题: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呢? 作出假设: 假设一般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出的,有时还需要查阅资料。下面的资料会给你一些启示。 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 在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 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请你根据以上资料,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订计划: 怎样通过实验来检验上述假设呢?根据下面提供的探究方案及视频,制订自己的探究计划。 1.准备某种植物的种子(如绿豆、大豆、芥菜子等)40粒,四个能够盖紧的罐头瓶,一个小勺,八张餐巾纸或卫生纸,四张标签纸和胶水(或直接用黏性标签)。

生物第6章第一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导学案

第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导学案(第1课时) (一)活动:观察种子的结构 目的要求:(1)解剖和观察菜豆,玉米种子,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 (2)学会处理和解剖种子的方法,掌握观察种子的结构程序。 实验原理: 淀粉是一种营养物质,用碘液可以检测淀粉的存在,淀粉遇到碘液变成蓝色。 实验器材:碘液、镊子、解剖盘、刀片、放大镜、培养皿、浸泡好的菜豆、玉米种子。 实验步骤: 1、观察菜豆种子 由外向内观察,从种脐的对侧划一条小口,剥掉外面的种皮,露出里面的结构是胚,用手轻轻掰开两片肥大的部分,观察种子内部结构边观察边对照课本的图示,认识各结构的名称,并记录在导学案的图中。 2、观察玉米种子结构 由外向内观察,外面有一层厚皮是果皮和种皮,将玉米种子纵切,在剖面上滴碘液,观察种子内部结构,对照课本图示认识各结构名称,并记录在导学案的图中。 3、观察完种子结构后,填写图中各结构的名称。 4、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区别: (二)探究种子各结构的功能。 1、阅读课本说出种子各结构的功能。 种皮: 胚: 种子名称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相同点 不 同 点 子叶 胚乳 营养储存 项目

子叶:胚乳: 自测题: 1.剥去大豆种子的外皮后,可看到合着的两个豆瓣,这是种子的( ) A.胚 B.胚芽 C.胚根 D.子叶 2.把一粒玉米种子纵切开,在切面上滴加碘液,将会看到( ) A.胚乳部分变成蓝色 B.种子内所有部分都变成蓝色 C.胚芽部分变成蓝色 D.种子内没有变成蓝色的部分 3.植物种子内的胚包括( ) A.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 B.种皮、胚芽、胚根和胚乳 C.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D.胚芽、胚轴、子叶和胚乳 4.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内的( ) A.胚 B.胚乳 C.胚芽 D.胚芽和胚根 5,下图是菜豆、玉米种子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G_________。 (2)能保护种子的结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种子的主要部分是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构成。 (4)菜豆和玉米种子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不同的是菜豆种子的_______有_________片,而玉米种子的子叶有_____片;玉米种子中有_________,而菜豆中没有。 (5)玉米种子的________和_______愈合在一起,不易分开,通常所说的玉米种子实际为_________。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种子萌发的过程》习题-精选学习文档

《种子萌发的过程》练习 一.选择题: 1. 有一个描述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红帐子指的是() A. 果皮 B. 种皮 C. 种子 D. 胚 2. 从种子的结构看,我们食用的面粉主要是由小麦种子的哪部分加工而成() A. 胚 B. 子叶 C. 果皮和种皮 D. 胚乳 3. 下列不属于胚的组成部分的是() A. 子叶 B. 胚芽 C. 胚根 D. 胚乳 4.人们食用的花生油,主要来自花生种子的() A. 子叶 B. 胚芽 C. 胚轴 D. 胚根 5.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的奥秘在于种子中存在() A. 胚乳 B. 胚 C. 胚芽 D. 种皮 6. 如图是菜豆幼苗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菜豆幼苗是由种子的胚发育而来的 B. [1]是由胚芽发育而来的 C. 菜豆种子萌发初期所需营养物质来自胚乳 D. [3]是由胚根发育而来的 7. 将大米种到地里没有萌发.这是因为() A. 种子的胚不完整 B. 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不足 C. 种子正处于休眠期 D. 缺乏阳光照射 8. 种子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是() A. 胚芽 B. 胚乳 C. 胚 D. 子叶 9. 如图是种子的结构模式图,对该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A. ①将发育成植株的茎,②将发育成植株的叶 B. 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的结构相比,大豆种子中没有胚乳 C. ⑥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份,又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D. 大豆种子萌发时,④主要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10. 下列哪一组说法是正确的()

①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胚乳四个部分组成 ②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③将一粒玉米种子纵切后,在切面滴碘液,整个切面总是都变得一样蓝 ④菜豆种子中的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二.连线题: 将种子的结构与其功能用直线连接起来: 种皮可发育为新的植物体 胚具有保护作用 子叶可发育成新的根 胚芽贮藏丰富的营养物质 胚根可发育成新的茎和叶 三.填空题: 1.识图作答: (1)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种皮(果皮)胚乳。 (2)菜豆种子的胚由图中组成.玉米种子的胚由图中组成,将来发育成菜豆和玉米的茎和叶的分别是. (3)贮藏有丰富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 2.如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甲图中①是,对幼嫩的胚有保护作用. (2)甲图中④是,能发育成乙图中的.(填标号) (3)⑤的名称是,它的功能是为胚的发育提供. 3.如图是菜豆的种子和幼苗,据图回答问题. (1)菜豆种子(甲图)的胚由图中标号[ ]组成. (2)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一颗种子属于一个. A.细胞B.组织C.器官D.植物体 (3)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比,最明显的区别是图中的的数目不同. (4)丙图中结构A由甲图中[ ] 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 参考答案

1种子萌发的过程

导学设计 年级:八科目:生物主备教师:郝帅审核人:白增福本册总第1课时课题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种子萌发的过程 学习目标1.能说出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2.种子知道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能说出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学习难点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班内展示 教学用具浸泡的种子,挂图 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通过图片引入新课 2、出示并解读学习目标 3、建立评价机制 二、新知探究: 问题探究一: 种子的结构: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三页的内容,做好勾画与批注,并结合以前学的关于种子结构的知识,试着完成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疑难问题小组交流,准备班内展示: 1、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比较: 结构单子叶植物种 子 双子叶植物种子作用 种皮有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胚乳有无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胚子叶一片二片 为种子萌发提供或转运营 养 胚芽有有发育为幼苗的茎和叶 胚轴有有 发育为连接茎与根的部 分 胚根有有发育为植物的根 2、区别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种子的依据是什么? 果皮与外皮是否密不可分,有无胚乳,子叶的数目。 3、在观察菜豆种子的过程中,你观察的顺序是怎样的? 观察时应从种皮看起,其次依次是子叶、胚芽、胚轴、胚根。主要顺序是从外到内的。 问题探究二:种子的萌发——胚的发育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四页的内容,做好勾画与批注,并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疑难问题小组交流,准备班内展示: 1、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哪部分结构? 2、种子的胚的各部分结构分别发育成幼苗的哪一部分? 3、大豆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过程中,哪些结构不能形成幼苗的器官?它们的用途是什么? 种皮对种子内部起到保护作用;子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为胚其他部分的发育提供营养,直到营养消耗殆尽,子叶就脱落了。所以说大豆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种皮和子叶不能形成幼苗的器官。 4、植物种子休眠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什么作用? 植物种子的休眠是对植物种子的一种保护措施,休眠是指植物生长极为缓慢或暂时停顿的一种现象,是植物抵抗和适应不良环境的一种保护性的生物学特性。 问题探究三:选种与播种深度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五页的内容,做好勾画与批注,并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疑难问题小组交流,准备班内展示: 1、选种的要求是什么? 种子在发育形成幼苗的过程中,各个部分都有一定的作用,所以选种时候,要选择发育完全、结构完整的种子。 2、播种深度怎样确定? 要根据种子的体积大小和种子萌发后子叶是否出土来确定。一般大型的、子叶不出土的种子要播的深些。 3、课本中讲到,种子播种的深度,与种子的体积大小和萌发后子叶是否出土有关,你认为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种子萌发还应该与土质有一定的关系,比如砂性大一些的土壤,应该播种深一些,而黏性较大的土壤,播种应浅一些。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种子萌发的条件》文字素材

种子萌发的条件 主题的提出 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这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在平时的课外知识教学中了解过有关的知识。学生都知道种子萌发大致需要水分,养料,阳光。但在教学中如何来补充教学内容,使学生的能力,知识进一步的发展,这就需要学生从实际中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本学期三年级学生正好有一个栽培牵牛花的长周期观察、实验活动。结合这次活动,指导学生进行了“种子萌发的条件”的探究活动。 活动过程 (一)准备阶段 怎样让种子萌发得更好呢?于是,我们针对“种子萌发”展开了讨论。有的同学说可以把种子种在花盆里;有的说可以把种子进行无土栽培;有的还说可以进行温室栽培。 种子萌发需要养料,养料的配制也很重要,学生对此开展了讨论。有的认为用牛奶,酸奶,淘米水配制;有的认为用动物内脏来配制;有的认为干脆从花鸟市场上去买配好的营养液和营养土。 还有,种子萌发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呢?温暖的还是阴暗的?潮湿的还是干燥的?有营养的还是没有营养的?有的同学决定做分组的对比实验,着重研究其中的一环对种子萌发产生的影响。 于是,我根据每一小组的设计方案,安排学生进行严格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问题。 (二)实践阶段 以一周时间,每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各自的课题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并作好记录,教师加以指导。有一组同学用的是温室栽培方法: 种子萌发过程情况记录表 种子名称:牵牛花实验日期:5/12~5/17

(三)问题与探讨 案例:一组学生制定了温室栽培的实验步骤,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1)问题:这一小组的温室栽培放在了第四天才真正进行,如放在第一天便开始实施结果会怎样? 分析:这一小组在实验前确立的计划就是温室栽培。它对温度,水分以及空气的潮湿度有着很大的控制作用,也对种子的萌发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实验有利于学生真正体会温室栽培的优点-----促进种子萌发。在第四天再采用温室栽培,严格上和自己确立的课题不符,而且延长了实验的周期。也使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温室栽培的优越性。 解决问题的想法: 对于出现的这个问题。首先,学生要在确立自己的课题后,制定实验计划时要制定详细。其次,教师要对实验计划进行指导,制定得详细些。我认为应该从实验的第一天便对种子实施温室栽培。这样可能使种子可提早萌发,实验周期也短了。这样,在一周的时间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真正体会温室栽培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问题:温室栽培实验中学生没有具体标明采用何种温室方法。温室栽培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方法萌发效果是不是一样呢?

初中生物 第一册种子的萌发

第一册种子的萌发●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观察种子结构并描述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观察、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观察种子结构并描述 ●三、教学难点: 从实验中观察、找到相应的结构 ●四、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 (1) 预习本课内容。 (2) 准备放大镜、小刀等用具。

2、 教师准备 (1) 准备浸软的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2) 准备大豆种子及玉米种子结构图。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种子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种子萌发发育来的。那么, 种子有些什么结构呢?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 探究过程 (一) 种子的结构 分发给每个学生浸软的种子(一粒大豆、一粒玉米)。 (1) 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 (2) 解剖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结合挂图比较大豆和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即先观察外部形态,再观察内部结构;指导学生解剖种子。对于大豆应剥去种皮后,从种脐相对的一侧轻轻分开两个豆瓣,再进行观察,对于玉米种子应在种子中央纵剖,仔细观察内部的结构。 组织讨论,通过问题提示,激励学生动脑思考,踊跃回答。

问题: 1 、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包括哪些结构? 2 、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3 、哪些结构和种子的萌发有关? 4 、种子的重要部分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种子的结构 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再找些其它植物的种子并观察其结构 课后反思 本教案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 2、 能力目标 :学生设计探究实验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3 、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崇尚科学探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 篇一: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制作人:肖中豪;邓鑫;李天铭 学号:06;07;07 学校:南村侨联中学日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 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二、实验材料: 生长状况良好的绿豆种子10颗、两个透明塑料杯(自制)、脱脂棉、水三、实验过程 1、制作培养杯:将脱脂棉平铺在塑料杯中。 2、将10颗绿豆种子放在盛有水的杯中浸泡一夜后,各取5颗放在两个透明塑料杯中方法是用镊子将种子放在脱脂棉与瓶壁之间,然后小心向杯中加水至水面离杯底2cm高,将一个培养杯放在温度(约25摄氏度)有光处(如窗台),另一个放在温度相同的黑暗处。 3、每天定时(早上9点)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拍摄照片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同时进行文字描述。在描述时注意描述植物长出来结构的名称(胚根、子叶、真叶、胚轴);

描述叶片颜色、胚轴颜色;测量并记录幼苗高度的变化。 四、实验结论: 1、我们发现种子萌发时先长胚根再长子叶。 2、子叶的形状是圆扁形,真叶是披针形。 3、黑暗中发芽的绿豆胚芽是网状状。 2、我认为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五、发现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以下问题: 如果把长出胚根的种子放到没水的地方,它就会生长缓慢。五、感想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三个懂得了生命的奥秘。当我们把种子放下去时,就种下了一种对生命的希望,看着它们一点一点的长高,它们茁壮成长,心中感到喜悦。种子的长大,正如人生的巅峰一般,是需要一步一步攀登的! 篇二:五年级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报告单 篇三: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转自:小草范文网: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 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

七年级生物上册 3.6.1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实验设计素材 北师大版

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实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先由各小组对单个外界因素进行探究,然后将各小组的结论整合在一起,总结出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包括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能力目标:体验探究的过程并采用对照试验方法获取实验结论。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判断假设是否成立,正确得出实验结论,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情感目标:养成根据事实作出客观判断的习惯,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此探究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其探究热情,让每个学生都想动起来,都能动起来。重点是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想法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现象;难点是对照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此探究实验成功不仅是学生对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有明确深刻的认识,而且会使学生对探究、对实验感兴趣,为以后的学习铺垫。 主要的教学策略为:课上由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种子萌发可能需要哪些外界条件,然后学生自由分组探究单一外界条件(如水份、阳光、温度、空气、土壤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每组学生根据自己探究的因素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然后由各组长汇报本组的实验计划,在班级内交流评价,再行修改。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实施实验,待得出结果再进行课堂讨论、汇总,分析成败原因。教师介绍演示实验过程。 实验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播放春天农民播种的动画,引导学生分析选择春天播种的原因。 2、学生自由分组,探讨实验设计方案 3、各组长汇报实验计划 4、集体给予评价,各小组对实验计划进行修改 5、课外实施探究计划 6、将实验过程与结果在课堂上交流汇总 预测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问题一: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水,甲、已两杯各放一粒种 子,甲杯无水,乙杯适量水,其他条件一样,形成对照试验,结果 两组中的种子都未萌发,导致实验失败。

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报告 此报告只可作学习、参考用途! 1.提出问题:干燥的种子不会萌发,冬天放在户外的种子也不能萌发,那么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呢? 2.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充足的氧气。 3.设计实验: 实验材料:绿豆20颗 实验器材:长方形塑料盒3个,玻璃瓶1个,纸巾2张,保鲜袋3个 实验方案:用水把1张纸巾打湿,放入塑料盒中,把5颗种子放在湿纸巾上面,用保鲜袋包好,标明“1组”;把5颗种子放入第二个塑料盒中,用保鲜袋包好,标明“2组”;把5颗种子放入玻璃瓶中,加满水,盖好盖子,标明“3组”;再把1张纸巾打湿,放入第三个塑料盒中,把5颗种子放在湿纸巾上面,用保鲜袋包好,标明“4组”后放入冰箱。看一看哪个实验组的种子会萌发,那个不会萌发。 结果预期:1组中的种子会萌发,其它实验组中的种子不会萌发。 享受最纯净美食?快来绵羊国正品代购!

4.实验过程 7月22日我用水把1张纸巾打湿,放入塑料盒中,把5颗种子放在湿纸巾上面,用保鲜袋包好,标明“1组”;把5颗种子放入第二个塑料盒中,用保鲜袋包好,标明“2组”;把5颗种子放入玻璃瓶中,加满水,盖好盖子,标明“3组”;再把1张纸巾打湿,放入第三个塑料盒中,把5颗种子放在湿纸巾上面,用保鲜袋包好,标明“4组”后放入冰箱(经检测,冰箱中平均温度为5℃,室温平均28℃)。 1组 2组 3组 4组 7月25日经过了3天,四个实验组的种子都长得怎么样了?我一看,发现只有1组中的种子都萌发了;4组中的种子只是能看到小小的胚芽;3组中的种子脱去了“绿衣裳”,只剩下白白胖胖“身体”了;2组中的种子一点变化都没有。 1组 2组 享受最纯净美食?快来绵羊国正品代购! 3组 4组 享受最纯净美食?快来绵羊国正品代购!

《植物种子的萌发》教案1

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 1.观察种子和结构并描述。(重点) 2.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和活动。(难点) 3.描述种子萌发过程。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预习本课内容。 (2)准备放大镜、小刀等用具。 2.教师准备 (1)准备浸软的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2)准备大豆种子及玉米种子结构挂图。 (3)种子萌发过程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种子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种子萌发、发育来的。那么,一粒小小的种子萌发后为什么能发育成一株新的植物体?种子是怎样萌发的?种子萌发时需要什么条件?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探究过程 (一)种子的结构 分发给每个学生浸软的种子(一粒大豆、一粒玉米)。 (1)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 (2)解剖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结合挂图比较大豆和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即先观察外部形态,再观察内部结构;指导学生解剖种子。对于大豆应剥去种皮后,从种脐相对的一侧轻轻分开两个豆瓣,再进行观察,对于玉米种子应在种子中央纵剖,仔细观察内部的结构。 组织讨论,通过问题提示,激励学生动脑思考,踊跃回答。 问题:1.大豆种子与玉米种子包括哪些结构?

2.大豆种子与玉米种子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3.哪些结构与种子的萌发有关? 4.种子的重要部分是什么? (二)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1)学生结合实际提出“影响大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 (2)学生4人一组通过交流讨论提出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的假设。 (3)每组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条件进行探究实验。 (4)分发给每组2~4粒优良大豆种子。 (5)各组自己准备材料用具,如培养皿、吸水纸、标签、清水等。 (6)填观察记录表,如下表: 教师:做实验前,指导学生将种子分成两等份,设置对照实验,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每天定时观察、记录,每天把实验现象及时反馈给教师。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学生:看关于种子萌发过程的多媒体课件,观察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发育状况,回答问题: (1)种子的哪一部分结构先发育? (2)胚根、胚轴、胚芽各发育成了新植株的哪一部分? (3)子叶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通过回答以上问题,学生对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有了更深的了解,从种子萌发过程的动画中,学生对种子萌发的过程有了形象、直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补充、总结种子萌发的过程。 三、课堂小结

种子萌发的过程和条件

【课题】第一章种子的萌发和芽的发育第一节种子萌发的过程 第二节种子萌发的条件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说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 2、说出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部位的发育对应关系。 3、通过探究活动、演示实验,分析种子萌发的原因 【重点、难点】 1、影响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外界环境条件。 2、种子萌发的过程以及种子结构与幼苗各部位的发育对应关系。 【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本节的基础知识并在书中作出标记。) 1、种子的萌发不仅需要、和等外部条件,种子本身还必须具有 而且以及供胚发育的。 2、种子萌发的过程:(1)种子首先后,体积膨大,涨破。 (2)或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 (3)胚根首先伸长,带着两片子叶伸出土面。 (4)子叶以下的伸长,带着两片子叶伸出土面。 (5)子叶分开,露出,黄白色的在光下逐渐变绿,发育成。 【合作探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认真组织答案,形成自己的认识)、 1、实验探究题: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杨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请回答: 装置甲乙丙丁 场所日光下日光下黑暗中黑暗中 温度23℃23℃23℃23℃ 棉花干湿状态潮湿(含一定水分)干燥潮湿(含一定水分)干燥 种子萌发数量23 0 24 0 ⑴根据杨明同学的实验设计,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和光照是否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⑵实验甲和乙对照,变量是,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⑶根据实验甲和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请说明理由。 ⑷实验设计中,实验甲和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个变量。 ⑸如空气充足,甲实验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其可能的原因是:。 (6)能否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2、下图表示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烧杯均放有等量的干燥种子(10粒),并提供相应环境条件。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一、做实验 1.材料工具 (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 (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察,我发现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二、研究 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

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虽有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可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适宜的温度未发芽。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 三、讨论结果 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仔细地观察,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实验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生物学实在是太奇妙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