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生物传感器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生物传感器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生物传感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生物传感器

与测试技术

课程名称生物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姓名徐梦浙

学号3120100203

专业生物系统工程

指导老师王建平/叶尊忠

一热电偶传感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原理和调理电路,熟悉调理电路工作方式。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主要学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了解热电偶特性曲线;

2.观察采集到的热信号的实时变化情况。

3. 熟悉热电偶类传感器调理电路。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所需仪器

四、myDAQ、myboard、nextsense01热电偶实验模块、万用表

注意事项

五、在插拔实验模块时,尽量做到垂直插拔,避免因为插拔不当而引起的接插件插针弯

曲,影响模块使用。

六、禁止弯折实验模块表面插针,防止焊锡脱落而影响使用。

七、更换模块或插槽前应关闭平台电源。

八、开始实验前,认真检查热电偶的连接,避免连接错误而导致的输出电压超量程,否

则会损坏数据采集卡。

九、本实验仪采用的电偶为K型热电偶和J型热电偶。

十、实验原理:

热电偶是一种半导体感温元件,它是利用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特性实现测温。

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热电偶是一种使用最多的温度传感器,它的原理是基于1821年发现的塞贝克效应,即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或B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只要两节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T,另一端温度为T0,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见图50-1(a),即回路中存在电动势,该电动势被称为热电势。

图50-1(a)图50-1(b)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的组合被称为热电偶。

当回路断开时,在断开处a,b之间便有一电动势E T,其极性和量值与回路中的热电势一致,见图50-1(b),并规定在冷端,当电流由A流向B时,称A为正极,B为负极。实验表明,当E T较小时,热电势E T与温度差(T-T0)成正比

十一、实验步骤:

十二、关闭平台电源(myboard),插上热电偶实验模块。开启平台电源,此时可以看到模块左上角电源指示灯亮。

十三、打开nextpad,运行热电偶实验应用程序

十四、查看传感器介绍,了解热电偶的原理及温差与热电势之间的关系。

十五、在特性曲线页面。选择不同型号的热电偶观察各型号热电偶的V-T,在测温曲线的下方,手动模拟产生热电势的值,观察测温曲线。

十六、在实验内容页面中了解实验的内容、操作方式和过程

十七、在仿真页面任意改变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值和运算放大倍数,记录E(T,T0)和冷端温度仿真的输出值E(T0),将数据填写到热电偶温度手动测量表中,查表计算热电偶的电势所对应的温度值。

十八、在测量页面

十九、选择实际接入的电阻

二十、在nextsense01中,用杜邦线将R2 R4链接到运算放大器上。

二十一、调零。将A、B端用杜邦线短接,调节模块右侧下方的电位器,对放大器的输出Vout进行调零。

二十二、测量。选择K型或者J型热电偶其中一个,连接到A、B两端,在自动测量页面,点击页面上的开始按钮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将热电偶放置到热水中记录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范围至少30度)。

二十三、在nextpad页面中,点击页面右上的数据保存按钮,选择保存的表格,进行数据的保存。

二十四、数据及结论(绘制数据点散图,建立回归方程,分析灵敏度和线性误差)

冷场温度热电偶输出电势(uV)测量点温度温度差

20.64 3543.21 87.59 66.95

20.65 3500.6 86.81 66.16

20.65 3731.66 91.08 70.43

20.65 3730.34 91.06 70.41

20.64 3797.56 92.3 71.66

20.64 3815.1 92.62 71.98

20.65 3561.15 87.93 67.28

20.65 3491.3 86.63 65.98

20.65 3509.37 86.97 66.32

20.64 3463.48 86.11 65.47

20.65 3472.74 86.29 65.64

20.65 3514.91 87.07 66.42

20.66 3535.65 87.46 66.8

20.66 3585.15 88.38 67.72

20.65 3601.62 88.68 68.03

20.66 3544.6 87.63 66.97

20.65 3443.76 85.76 65.11

20.66 3421.89 85.36 64.7

20.64 3410.39 85.13 64.49

20.66 3461.66 86.1 65.44

结论:

实验表明,当E T较小时,热电势E T与温度差(T-T0)成正比,被测传感器的比例系数为54.020。根据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显著且有规律变化的这一特性,可以实现测温功能。

二热敏电阻传感器实验

二十五、实验目的:

了解热敏电阻测量温度的原理和调理电路,熟悉调理电路工作方式。

二十六、实验内容:

本实验主要学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了解热敏电阻特性曲线;

2.观察采集到的热信号的实时变化情况。

3. 熟悉电阻类传感器调理电路。

二十七、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所需仪器

二十八、myDAQ、myboard、nextsense02热敏电阻实验模块、万用表

注意事项

二十九、在插拔实验模块时,尽量做到垂直插拔,避免因为插拔不当而引起的接插件插针弯曲,影响模块使用。

三十、禁止弯折实验模块表面插针,防止焊锡脱落而影响使用。

三十一、更换模块或插槽前应关闭平台电源。

三十二、开始实验前,认真检查电阻连接,避免连接错误而导致的输出电压超量程,否则会损坏数据采集卡。

三十三、本实验仪采用的热敏电阻为NTC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

三十四、实验原理:

热敏电阻是一种半导体感温元件,它是利用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特性实现测温。

按照温度特性热敏电阻可以分为三大类:随温度上升电阻值减小的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随温度上升电阻值增加的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以及临界温度系数(CTR)热敏电阻。其中NTC和PTC较为常用。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PTC和NTC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可分别用以下实验公式表示:

R T=R T0eB(T-T0) (1)

R T=R T0e{B(1/T-1/T0)} (2)

其中,R T为绝对温度为T(K)时的电阻值、RT0为绝对温度为T0 (K)时的电阻值。B为材料常数,它不仅与材料性质有关,而且与温度有关,在一个不太大的范围内,B是常数。以上公式中的温度值均为绝对温度。本实验采用NTC热敏电阻,R0=10KΩ,T0=25°,B=3750。

根据公式(2)可以获得相对温度T(℃)的表达式,计算时T0应用绝对温度值298.15K代入:

T=1/((1/T0)+(1/B)*ln(R/R0))-273.15 (3)

半导体热敏电阻有很高的温度系数,灵敏度高,适用于在0-150°之间测量。

三十五、实验步骤:

注意:带*号的步骤为选做部分。

三十六、关闭平台电源,插上热敏电阻实验模块。开启平台电源,此时可以看到模块左上角电源指示灯亮。

三十七、打开nextpad,运行热敏电阻实验应用程序

三十八、查看传感器介绍,了解热敏电阻的原理、分类以及温度计算公式。

三十九、在特性曲线页面。移动R-T曲线上方的初始电阻值R0和材料常数B的滑块,观察参数对特性曲线的影响。移动R-T曲线中的黄色游标,观察右侧波形图中R、T各自的变化趋势。

四十、在仿真与测量页面

四十一、任意修改恒流源法和分压法仿真电路中的Vcc和Vt,查看温度曲线,熟悉恒流源法以及分压法的测试方法。

四十二、用万用表测量测量备选电阻值,将实际阻值填入图位置。

四十三、连接备选电阻和热敏电阻,完成恒流源法或分压法电路,参考下图接线方式,备选电阻根据实验要求自行选择。

四十四、用万用表分别测量恒流源和分压电路的Vcc的精确值,填入软件中相应位置。

四十五、在自动测量页面,测量恒流源电路的实际值。

四十六、在自动测量页面,测量分压电路的实际值。

四十七、数据及结论(绘制数据点散图,建立回归方程,分析灵敏度和线性误差)

选择恒流源和分压法电路,固定Ri=9.99KΩ,手握住传感器,测量温度及电压变化。

用恒流源法和分压法数据绘制R-T曲线(恒流法采用电脑采集数据)

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热敏电阻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减小,且这一变化为线性变化。并且,半导体热敏电阻有很高的温度系数,灵敏度较高。

三RTD热电阻传感器实验

四十八、实验目的:

了解热电阻测量温度的原理,熟悉调理电路工作方式。

四十九、实验内容:

本实验主要学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了解RTD热电阻特性曲线;

2.观察采集到的热信号的实时变化情况。

3. 熟悉电阻类传感器调理电路。

五十、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所需仪器

五十一、myDAQ、myboard、nextsense03RTD热电阻实验模块、万用表

注意事项

五十二、在插拔实验模块时,尽量做到垂直插拔,避免因为插拔不当而引起的接插件插针弯曲,影响模块使用。

五十三、禁止弯折实验模块表面插针,防止焊锡脱落而影响使用。

五十四、更换模块或插槽前应关闭平台电源。

五十五、开始实验前,认真检查电阻连接,避免连接错误而导致的输出电压超量程,否则会损坏数据采集卡。

五十六、实验原理:

利用感温材料,将测量温度转化为测量电阻的测温系统,主要有半导体热电阻式和金属热电阻式两大类。前者简称热电阻,后者简称RTD (Resistance Temperature Detector) 。金属铂的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是目前制造热电阻的最佳材料。

铂丝的电阻值与温度间的关系可以近似表示如下:

在-190~0℃范围内为

Rt=R0[1+At+Bt2+C(t-100)t3]

在0~630.755℃范围内为

Rt=R0(1+At+Bt2)

式中Rt,R0分别是温度为t℃和t0℃时的电阻式;A,B,C是常数。本实验采用PT100以及PT1000作为测试对象。它们的阻值跟温度的变化成正比,当外界温度为0℃时,它的阻值分别为100Ω、1000Ω。对于本实验中的热电阻,A,B,C分别为3.92847×10-3/ ℃,-6×10-7/ ℃,-4.22×10-12/ ℃。

铂电阻主要作为标准电阻温度计,广泛用于温度基准。长时间稳定的重现性使它成为目前测温重现性最好的温度计。

五十七、实验步骤:

注意:带*号的步骤为选做部分。

五十八、关闭平台电源(nextboard或者myboard或者ELVISboard),插上RTD热电阻实验模块。开启平台电源,此时可以看到模块左上角电源指示灯亮。

五十九、打开nextpad,运行RTD热电阻实验应用程序

六十、查看传感器介绍,了解热电阻的原理以及温度计算公式。

六十一、在特性曲线页面。移动A、B值的滑块,观察系数对特性曲线的影响。移动R-T 曲线中的任意一个游标,总结波形图中R、T的变化趋势。

六十二、在仿真与测量页面

六十三、任意修改恒流源法和分压法仿真电路中的Vcc和Vt,查看温度曲线,熟悉恒

流源法以及分压法的测试方法。

六十四、用万用表测量测量备选电阻值,将实际阻值填入图位置。本实验中对备选电阻的精度要求较高,因此推荐填入实际测量的电阻值。

六十五、连接备选电阻和热电阻,完成恒流源法或分压法电路,连接提示图如下。在使用PT100测试时,请选用200Ω、300Ω或者500Ω的备选电阻,使用PT1000时,请选用1KΩ或2KΩ的备选电阻。

六十六、用万用表分别测量恒流源和分压电路的Vcc的精确值,填入软件中相应位置。

六十七、*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各参数值,完成测量页面的表格。R-T特性测量表格中,计算出Rt后,对应的T(℃)可以通过特性曲线页面获取:将特性曲线上的右上角的R 修改为Rt值后,即可获得对应的T值。

六十八、在自动测量页面,测量恒流源电路的实际值。

六十九、在自动测量页面,测量分压电路的实际值。

七十、数据及结论(绘制数据点散图,建立回归方程,分析灵敏度和线性误差)

七十一、选择恒流源和分压法电路,使用PT100,固定Ri=300Ω,手握住传感器,测量温度及电压变化,填写下表。时间1分钟,大约间隔6秒钟记录一次数据

用恒流源法数据绘制R-T曲线

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RTD的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且这一变化为线性变化。

并且,RTD电阻有很高的温度系数,灵敏度较高,灵敏度系数为0.3896KΩ/℃。

四光敏电阻传感器实验

七十二、实验目的:

了解光敏电阻测量照度的原理和工作情况,以及光敏电阻灵敏度测量。

七十三、实验内容:

本实验主要学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七十四、了解光敏电阻的灵敏度;

七十五、测量照度一定时,V G、R G随电压U的变化情况。

七十六、测量保持U不变的时候,改变照度,测量Vout、R G的变化情况。

七十七、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所需仪器

七十八、myDAQ、myboard、nextsense04光敏电阻实验模块、万用表

注意事项

七十九、在插拔实验模块时,尽量做到垂直插拔,避免因为插拔不当而引起的接插件插针弯曲,影响模块使用。

八十、禁止弯折实验模块表面插针,防止焊锡脱落而影响使用。

八十一、更换模块或插槽前应关闭平台电源。

八十二、开始实验前,认真检查电阻连接,避免连接错误而导致的输出电压超量程,否则会损坏数据采集卡。

八十三、实验原理:

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的电阻器;入射光强,电阻减小,入射光弱,电阻增大,其结构一般如下图。

光照射半导体材料时,材料吸收光子而产生电子-空穴对,使导电性能增加,电导率增加。这种光照后电导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产生光电导的光谱范围不同,常用的光敏电阻材料有硫化镉(CdS),硒化镉 (CdSe),硒化铅(PbSe),碲化铅(PbTe)等。本实验采用硫化镉材料光敏电阻,型号VT3?N3。

光敏电阻器一般用于光的测量、光的控制和光电转换(将光的变化转换为电的变化)。

在黑暗条件下,它的阻值(暗阻)可达1~10MΩ,在强光条件(100lux)下,它阻值(亮阻)仅有几百至数千欧姆。

八十四、实验步骤:

注意:带*号的步骤为选做部分。

八十五、关闭平台电源(nextboard或者myboard或者ELVISboard),插上光敏电阻实验模块。开启平台电源,此时可以看到模块左上角电源指示灯亮。

八十六、打开nextpad,运行光敏电阻实验应用程序

八十七、查看传感器介绍,了解光敏电阻的原理以及温度计算公式。

八十八、在特性曲线页面。移动光敏电阻特性曲线中的黄色游标,观察波形图右上角照度和电阻值的变化趋势。右侧的框图演示了照度变化对光敏电阻阻值的影响情况。移动旋钮上的指针控制光源的亮暗,查看照度变化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情况。

八十九、在仿真与测量页面

九十、任意修改实验仿真中的AO,查看当前恒流源电路的电流。固定AO,移动Vout的指针,查看R G上方光照的变化情况。

九十一、用万用表测量测量模块右下角灵敏度测试区域的光敏电阻值,实验室灯光下测量一次,记录光阻;将光敏电阻覆盖后再测量一次,记录暗阻。并填入软件中相应位置(见下图),暗阻与亮阻的比值,比值越高代表光敏电阻的灵敏度越高

九十二、在软件中选择AO输出值,点击“写入”按钮。用万用表测试模块上U和GND 两端电压是否与设置的AO值相同。计算当前恒流源电路的电流值为i=AO/10KΩ。拨动拨码开关,使4个LED全亮,用模块附件中提供的遮光罩将4个LED全部罩住。用万用表测量模块上负载区域的R G两端电压,填入表格中Vout,计算遮光罩中光敏电阻值为R G=Vout/i.固定LED个数,修改AO值,点击“写入”按钮。用万用表测试AO、Vout值,计算i和对应的R G,填入软件中的表格。查看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

九十三、*选择AO输出值为-1.5V,点击“写入”按钮。依次拨动拨码开关,逐个熄灭LED,重复测试每个光源数对应的AO、Vout值,计算i和对应的R G,填入软件中的表格。

计算出R G后,对应的T(℃)可以通过特性曲线页面获取:将特性曲线上的右上角的阻值为R G后,即可获得对应的照度。

九十四、在自动测量页面,测量光敏电阻实际值。

九十五、数据及结论(绘制数据点散图,建立回归方程,分析灵敏度和线性误差)

九十六、光敏电阻灵敏度测量(亮阻在实验室光照条件下测得)

暗阻/亮阻=( 18.40kohms)/(2.20kohms)=( 8.363 )

九十七、拨动拨码开关,点亮2个LED,用模块附件中提供的遮光罩将4个LED全部罩住。固定LED点亮个数不变,修改AO及模块中的U值。记录AO、Vout值,记录i和对应的R G,填入软件中的表格。查看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V G由万用表或者计算可得)

绘制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光敏电阻在光照不变情况下,电阻值随着电压的变化基本稳定不变,约为6.0315KΩ。

九十八、固定AO输出不变,依次拨动拨码开关,记录不同光源的照度值

绘制R G和照度曲线

结论:

由实验结果可知,光敏电阻入射光强,电阻减小,入射光弱,电阻增大。在无光照时电阻最大,从无光照到有光照过程中电阻值变化最大。

五霍尔传感器实验

九十九、实验目的:

了解线性以及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一百、实验内容:

本实验主要学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百零一、了解霍尔元件的特性曲线,计算线性霍尔元件工作曲线斜率

一百零二、解霍尔元件的工作方式,区别上升沿计数和下降沿计数。

一百零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所需仪器

一百零四、myDAQ、myboard、nextsense05霍尔传感器实验模块、万用表

注意事项

一百零五、在插拔实验模块时,尽量做到垂直插拔,避免因为插拔不当而引起的接插件插针弯曲,影响模块使用。

一百零六、禁止弯折实验模块表面插针,防止焊锡脱落而影响使用。

一百零七、更换模块或插槽前应关闭平台电源。

一百零八、开始实验前,认真检查电阻连接,避免连接错误而导致的输出电压超量程,否则会损坏数据采集卡。

一百零九、实验原理:

基于霍尔效应原理工作的半导体器件称为霍尔元件。假设霍尔元件通电电流为Is,当磁场作用于霍尔元件时,电子将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如图中虚线所示。半导体的上下方向积聚的电荷形成了电场(EH)。当EH对电子的作用力fE足够抵消洛伦兹力fB 时,电子积累达到平衡。此时的电势称为霍尔电势。霍尔电势随外磁场强度增加而增加。

霍尔元件种类有线性霍尔元件和开关型霍尔元件。其中,开关型霍尔元件由半导体霍尔材料的输出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送至施密特整形电路将线性变化量转换为开关量。线性霍尔元件常用于磁场测量、电压电流测量。开关型霍尔元件常用于速度、位置测量。

一百一十、实验步骤:

注意:带*号的步骤为选做部分。

一百一十一、打开nextpad,运行霍尔传感器实验应用程序,单击课程右上角图标打开用户说明书。

一百一十二、根据用户说明书(P9)提示安装直流电机、电机支架、侧轮片以及圆盘片。一百一十三、关闭平台电源(nextboard或者myboard或者ELVISboard),插上霍尔传感器实验模块。开启平台电源,此时可以看到模块左上角电源指示灯亮。

一百一十四、查看传感器介绍,了解光敏电阻的原理以及温度计算公式。

一百一十五、在特性曲线页面。

一百一十六、移动线性霍尔元件磁场-输出电压(B-V)曲线中的游标,观察右侧输出电压的变化曲线。

一百一十七、在开关型霍尔元件仿真曲线中,将鼠标移动到红色游标十字中心位置,单击鼠标,按照下图路径移动开关型霍尔元件曲线中的红色游标,观察右侧波形图中输出电压的变化曲线。

一百一十八、在仿真与测量页面

一百一十九、在线性霍尔仿真部分,左右移动永磁片,查看传感器输出电压波形。切换软件上磁片N、S极的按钮,重复观察。了解磁场强度和极性对应的线性霍尔传感器电压输出情况。

一百二十、*旋转模块上的圆盘片角度,改变永磁片和线性霍尔传感器的距离。用万用表测量模块上线性霍尔传感器区域Vout和GND两个插针之间的电压值,完成软件中表格,见下图。具体操作参考用户手册P19提示。

一百二十一、在开关型霍尔仿真部分,将鼠标移动到测轮片上,单击并旋转侧轮片,查看永磁片经过传感器时出的现输出电压跳变,观测跳变波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和计数值之间的关机。改变计数方式,重新观测。

一百二十二、

在自动测量页面,测量霍尔传感器实际值。

一百二十三、 数据及结论(绘制数据点散图,建立回归方程,分

析灵敏度和线性误差)

一百二十四、

测量在不同磁场强度下,线性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使用一个大磁片)

结论:

磁片距离越短,霍尔电势随外磁场强度越大,垂直磁场或10°夹角正向磁场输出电压越低、反向输出电压越高,霍尔电势越大。

一百二十五、 开关霍尔传感器的测量中,通过调节nextboard 上+12V 可调电压调整直

流电机转速,记录开关型霍尔元件测量到的转速。(电压用万用表测量A0和GND ,根据一定时间内脉冲计数个数来计算转速。)

绘制电压V和转速曲线

结论:

开关型霍尔元件由半导体霍尔材料的输出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送至施密特整形电路将线性变化量转换为开关量。通过开关型霍尔元件的这一特性,可以测量的转速,从而测定电机两端的电压。(电机的转速与两端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

六应变桥实验

一百二十六、实验目的:

学习惠斯通电桥和应变片的基本用法。

一百二十七、实验内容:

利用惠斯通电桥进行应变测量

一百二十八、加载标准砝码,测量桥路应变值;

一百二十九、通过多次测量的应变值与砝码重量,计算称重传感器灵敏系数;

一百三十、根据灵敏系数进行重量的测量。

一百三十一、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所需仪器

一百三十二、myDAQ、myboard、nextsense06应变桥实验模块

注意事项

一百三十三、在插拔实验模块时,尽量做到垂直插拔,避免因为插拔不当而引起的接插件插针弯曲,影响模块使用。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及答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U 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R =,如测得U 和I 则可计算出R。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I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1 只,0-5V 电压表1 只,0~50mA 电流表1 只,0~10V 电压表一只,滑线变阻器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1 台。 实验步骤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生参照第2 章中的第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U 值和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U =U max ×1.5% ,得到?U 1 = 0.15V,?U2 = 0.075V ; (2) 由?I = I max ×1.5% ,得到?I 1 = 0.075mA,?I 2 = 0.75mA; (3) 再由u= R ( ?U )2 + ( ?I ) 2 ,求得u= 9 ×101?, u= 1?; R 3V 3I R1 R2 (4) 结果表示R1 = (2.92 ± 0.09) ×10光栅衍射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R 2 = (44 ±1)?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实验方法原理

标准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___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院系部: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同组人:实验台号:指导教师:成绩: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要求: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二、仪器用具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包括原理图、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五、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六、实验原始数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仪器用具:略 三、实验原理 图1.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图1.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1.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1B R 和2B R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T 的基极电流B I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B1B1B U R R R U +≈ U CE =U CC -I C (R C +R F1 + R E ) 电压放大倍数: 1)1( // F R β++-=be L C V r R R β A 其中r be =200+26 (1+β)/I E 输入电阻:R i =R B1 // R B2 // [r be +(1+β)R F1] 输出电阻:R O ≈R C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12V 电源、调节R W ,使U E =2.0V ,测量U B 、U E 、U C 、R B2值。记入表1.2.1。 E U BE = U B - U E =0.665V ,U CE = U C - U E =5.8V,I C ≈I E = U E /R E =2/(1.1)=1.82mA 实验数据显示,Q 点的值满足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要求,BJT 处于放大区。 2. 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C E BE B E I R U U I ≈+-≈1 F R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一阶RC电路的瞬态响应过程实验研究

三墩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电路设计实验 指导老师: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一阶RC 电路的瞬态响应过程实验研究 实验类型:探究类同组学生姓名:__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任务与要求 三、实验方案设计与实验参数计算(3.1 总体设计、3.2 各功能电路设计与计算、3.3完整的实验电路……) 四、主要仪器设备 五、实验步骤与过程 六、实验调试、实验数据记录 七、实验结果和分析处理 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一阶RC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过程。 2、研究一阶RC 电路在零输入、阶跃激励情况下,响应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3、学习用示波器观察分析RC 电路的响应。 4、从响应曲线中求RC 电路的时间常数。 二、实验理论基础 1、一阶RC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放电过程) 零输入响应: 电路在无激励情况下,由储能元件的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即电路初始状态不为零,输入为零所引起的电路响应。 (实际上是电容器C 的初始电压经电阻R 放电过程。) 在图1中,先让开关K 合于位置a ,使电容C 的初始电压值0)0(U u c =-,再将开关K 转到位置b 。 电容器开始放电,放电方程是 图1 ) 0(0≥=+t dt du RC u C C

可以得出电容器上的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式中τ=RC 为时间常数,其物理意义 是衰减到1/e (36.8%))0(u c 所需要的时间,反映了电路过渡过程的快慢程度。τ图2 图2 2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充电过程) 所谓零状态响应是指初始状态为零,而输入不为零所产生的电路响应。RC 关K 可以得出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式中τ=RC 为时间常数,其物理意义是由初始值上升至稳态值与初始值差值的63.2%处所需要的时间。同样可以从响应曲线中求出τ,如图3。 ) 0()0()(0≥-=-=- - - t e R U R e u t i t RC t C C τ ) (u t C ) 0()0()(0≥==- --t e U e u t u t RC t C C τ ()(0) t t S S RC C U U i t e e t R R τ--==≥()11(0) t t RC C S S u t U e U e t τ --????=-=-≥ ? ? ????

(完整版)大学物理实验理论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 选择题(每题4分,打“ * ”者为必做,再另选做4题,并标出选做记号“ * ”,多做不给分,共40分) 1* 某间接测量量的测量公式为4 3 23y x N -=,直接测量量x 和y 的标准误差为x ?和y ?,则间接测 量量N 的标准误差为?B N ?=; 4322 (2)3339N x x y x x x ??-==?=??, 3334(3)2248y N y y y y x ??==-?=-??- ()()[]21 23 2 289y x N y x ?+?=? 2* 。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长度时,测量值=末读数—初读数(零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D )其他误差 3* 在计算铜块的密度ρ和不确定度ρ?时,计算器上分别显示为“8.35256”和“ 0.06532” 则结果表示为:( C ) (A) ρ=(8.35256 ± 0.0653) (gcm – 3 ), (B) ρ=(8.352 ± 0.065) (gcm – 3 ), (C) ρ=(8.35 ± 0.07) (gcm – 3 ), (D) ρ=(8.35256 ± 0.06532) (gcm – 3 ) (E) ρ=(2 0.083510? ± 0.07) (gcm – 3 ), (F) ρ=(8.35 ± 0.06) (gcm – 3 ), 4* 以下哪一点不符合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分布特点 ( C ) (A ) 单峰性 (B ) 对称性 (C ) 无界性有界性 (D ) 抵偿性 5* 某螺旋测微计的示值误差为mm 004.0±,选出下列测量结果中正确的答案:( B ) A . 用它进行多次测量,其偶然误差为mm 004.0; B . 用它作单次测量,可用mm 004.0±估算其误差; B =?==? C. 用它测量时的相对误差为mm 004.0±。 100%E X δ = ?相对误差:无单位;=x X δ-绝对误差:有单位。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撰写模版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课程名称___电子技术实验(模拟) 院系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同组人:实验台号: 指导教师:成绩: 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 实验报告要能真实的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是对实验进行总结、提高的重要环节,应当认真撰写。实验报告的要求是有理论分析,要实事求是,字迹要清楚,文理要通顺。 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 1、实验目的及要求。 2、实验仪器:列出完成本次实验的实验条件。 3、实验原理:实验项目的已知条件、技术指标、实验电路。 4、实验步骤: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对电路进行测量与调整方法、出现的故 障以及排除故障的方法。 5、讨论与结论:总结实验心得体会和收获,解答思考题,对实验中存在的 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6、原始数据记录:原始数据是指在实验过程中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测量的、未经任何处理的数据和波形,是进行数据处理的依据。要求将实验教材中的“实验原始数据记录”撕下,粘贴在实验报告“实验原始数据粘贴处”,复印无效。

实验报告要求: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二、仪器用具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包括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五、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六、实验原始数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仪器用具:略 三、实验原理 图1.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图1.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1.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1B R 和2B R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T 的基极电流B I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B1B1B U R R R U +≈ U CE =U CC -I C (R C +R F1 + R E ) 电压放大倍数: 1)1( // F R β++-=be L C V r R R β A 其中r be =200+26 (1+β)/I E 输入电阻:R i =R B1 // R B2 // [r be +(1+β)R F1] 输出电阻:R O ≈R C 四、实验步骤: 1. 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12V 电源、调节R W ,使U E =2.0V ,测量U B 、U E 、U C 、R B2值。记入表1.2.1。 E U BE = U B - U E =0.665V ,U CE = U C - U E =5.8V,I C ≈I E = U E /R E =2/(1.1)=1.82mA 实验数据显示,Q 点的值满足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要求,BJT 处于放大区。 C E BE B E I R U U I ≈+-≈1 F R

浙大压杆稳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观察压杆的失稳现象; 2、测定两端铰支压杆的临界压力; 3、观察改变支座约束对压杆临界压力的影响。 二、设备及装置: 1. 带有力传感和显示器的简易加载装置或万能电子试验机; 2. 数字应变仪; 3. 大量程百分表及支架; 4. 游标卡尺及卷尺; 5. 试样,压杆试样为由弹簧钢制成的细长杆,截面为矩形,两端加工成带有小 圆弧的刀刃。在试样中点的左右两端各贴仪枚应变片。 6. 支座,支座为浅V 性压杆变形时两端可绕Z 轴转动,故可作为铰支架。 三、实验原理和方法: 1、理论计算:理想压杆,当压力P 小于临界压力cr P 时,压杆的直线平衡是稳定的。这时压力P 与中点挠度δ的关系相当于右图中的直线OA 。当压力到达临界压力cr P 时,压杆的直线平衡变为不稳定,它可能转为曲线平衡。按照小挠度理论,P 与δ的关系相当于图中水平线AB 。两端铰支细长杆的临界压力由欧拉公式计算 2cr 2 P EI l π= ,其中I 为 横截面对z 轴的惯性矩。 2、实测时:实际压杆难免有初弯曲,材料不均匀和压力偏心等缺陷,由于这些缺陷,在P 远小于cr P 时,压杆已经出现弯曲。开始,δ很不明显,且增长缓慢,如图中的OCD 段。随着P 逐步接近cr P ,δ将急剧增大。只有弹性很好的细长杆才可以承受大挠度,压力才可能略微超过cr P ,实测时,在压杆两侧各贴一应变片,测定P-ε曲线,对前后应变ε取增量 ε?,当ε?大于上一个的ε?的2倍时即认为此时的压力为临界压力。 3、加载分两个阶段,在理论值cr P 的70%~80%之前,可采取大等级加载,载荷超过cr P 的80%以后,载荷增量应取得小些。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加载要保持均匀、平稳、缓慢。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

U 2 I 2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 R = U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 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 U = U max ? 1.5% ,得到 U 1 = 0.15V , U 2 = 0.075V ; (2) 由 I = I max ? 1.5% ,得到 I 1 = 0.075mA , I 2 = 0.75mA ; (3) 再由 u R = R ( 3V ) + ( 3I ) ,求得 u R 1 = 9 ? 101 &, u R 2 = 1& ; (4) 结果表示 R 1 = (2.92 ± 0.09) ?10 3 &, R 2 = (44 ± 1)& 光栅衍射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 实验方法原理

北京交通大学模电实验报告要点

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模拟电子技术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失真放大电路的研究 学院:电信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马哲 学号:12213046 任课教师:刘颖 2014年5月30日

目录 1.实验要求 (2) 2.实验目的与知识背景 (4) 2.1实验目的 (4) 2.2知识点 (4) 3.实验过程 (4) 3.1实验电路及输入输出波形 (4) 3.2每个电路的讨论和方案比较 (17) 3.3分析研究实验数据 (17) 4.总结与体会 (18) 5.参考文献 (19)

1实验题目及要求 基本要求:(1)输入一标准正弦波,频率2kHz,幅度50mV,输出正弦波频率2kHz,幅度1V。 (2)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设计电路并改进。讨论产生失真的机理,阐述解决问题的办法。 (3)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设计电路并改进。讨论产生失真的机理,阐述解决问题的办法。 (4)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设计电路并改进。讨论产生失真的机理,阐述解决问题的办法。 (5)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设计电路并改进。讨论产生失真的机理,阐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发挥部分 (1(下图放大电路输入是标准正弦波,其输出波形失真。 (2)任意选择一运算放大器,测出增益带宽积f T。并重新完成前面基本要求和发挥部分的工作。 (3)将运放接成任意负反馈放大器,要求负载2kΩ,放大倍数为1,将振荡频率提高至f T 的95%,观察输出波形是否失真,若将振荡器频率提高至f T的110%,观察输出波形是否失真。 (4)放大倍数保持100,振荡频率提高至f T的95%或更高一点,保持不失真放大,将纯阻抗负载2kΩ替换为容抗负载20 F,观察失真的输出波形。 (5)设计电路,改善发挥部分(4)的输出波形失真。 附加部分: (1)设计一频率范围在20Hz~20kHz语音放大器。 (2)将各种失真引入语音放大器,观察、倾听语音输出。 失真研究: (1)由单电源供电的运算放大器电路会出现哪种失真? (2(负反馈可解决波形失真,解决的是哪类失真? (3)测量增益带宽积f T有哪些方法? (4)提高频率后若失真,属于哪类失真? (5)电阻负载改成大容性负载会出现什么失真? (6)有哪些方法可以克服电阻负载改成大容性负载出现的失真? (7)用场效应管组成的放大电路或运算放大器同样会产生所研究的失真吗? (8)当温度升高,晶体管组成的电路刚刚产生静态工作点漂移,使电路产生某种失真,此时由场效应管组成的电路也同样失真吗?为什么?

浙江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规范(暂行)

关于印发《浙江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规范(暂行)》的通知 各学院: 现将《浙江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规范(暂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务处 二OO六年十一月十 六日 浙江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规范(暂行) 实验报告是学生实验研究结果的文字记录和总结,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写作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提高本科实验教学质量,规范我校本科实验报告的格式、评阅、收集及保管等方面的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实验报告的管理规范 (一)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按照实验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原则上每个实验项目提 交一份实验报告。 2.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并交实验教师批改。 3.实验报告第一页用学校统一的实验报告纸书写(可用A4纸下载打印学校统一规定的实验报告格式),附页可用A4纸书写,要求字迹工整,实验数据必须真实、有效,曲线要画在座标纸上,线路图要整齐、清楚(不得徒手画)。电子版的实验报告也要统一

采用学校规定的实验报告格式。 (二)对实验教师的要求 1.实验报告批改要有签名,打分,原则上要求有评语。 2.对学生完成的实验报告数量和质量要作书面记录,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成绩登记在实验报告成绩登记表(见附件1)中,并按一定比例(独立设课的实验报告一般为10-15%),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实验课总评成绩内。每学期装订成册时附在封面后第一页。 3.对迟交实验报告的学生要酌情扣分,对缺交和抄袭实验报告的学生应及时批评教育,并对该次实验报告的分数以零分处理。对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如学生抄袭或缺交实验报告达该课程全学期实验报告总次数三分之一以上,不得同意其参加本课程的考核。 4.实验教师每学期负责对拟存档的学生实验报告按课程、学生收齐并装订成册(装订顺序由实验教师自行决定)。装订线在左侧,第一页加订实验报告封皮(封皮按学生装订见附件2,按课程装订见附件3)。实验报告可根据课程性质提交电子版,但需要有教师的批改记录,并将电子版汇总后刻录在一张光盘上,加上封面。 (三)对管理部门的要求 1.课程结束后,由各学院负责本科教学管理的科室负责督促收齐各门实验课程的实验报告。 2.由各学院确定具体实验室负责保管相应实验课程的实验报告。 3.教务处负责组织人员对实验报告进行不定期抽

浙大微生物大实验报告

摘要:本实验以土壤中的微生物作为原材料,根据微生物各自的生长特点,配制不同成分的微生物培养基。将微生物培养物或含有微生物的样品在无菌条件下移植到培养基上培养,在分离出相应微生物后,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纯化,然后观察其形态特征,并通过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对其种类进行鉴定,最后研究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关键字:培养基,分离,纯化,鉴定,环境条件 一、实验材料 1、分离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材料: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马铃薯、蔗糖;可溶性淀粉、K2HPO4、KNO3、MgSO4·7H2O、FeSO4·7H2O等。新鲜土壤;培养基:灭菌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淀粉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10mL装);试剂:5000U/mL链霉素液、0.5%重铅酸钾液。 2、细菌、真菌、放线菌纯化与鉴定的材料:菌种: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荧光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前实验分离的未知菌;培养基:淀粉培养基、硫化氢实验培养基、石蕊牛乳培养基、油脂培养基;试剂:碘液。菌种:枯草杆菌斜面;灵杆菌菌液;黑曲霉斜面。培养基采用:牛肉膏蛋白胨斜面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10mL)、马铃薯蔗糖培养基(10mL)、淀粉琼脂培养基(10mL);供试药剂: 2.5%碘酒,75%酒精,0.1%HgCl2,5%石炭酸。 二、实验步骤 1、分离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步骤 (一)、培养基配制 l. 培养基配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称量:按照培养基配方,正确称取各种原料放于搪瓷杯中。 (2)溶化:在搪瓷杯中加入所需水量(根据实验需要加入蒸馏水或自来水),用玻棒搅匀,加热溶解。 (3)调pH值(调pH也可以在加琼脂后再调),用1N NaOH或1N HCl调pH,用pH试纸对照。 (4)加琼脂溶化,在琼脂溶化过程中,需不断搅拌,并控制火力不要使培养基溢出或烧焦,待完全溶化后,补足所失水分,一般数量少,时间短不必补水。 (5)分装:在漏斗架上分装。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分装,一般制斜面的装置为管高的1/5 特别注意不要使培养基粘污在管(瓶)口上以免浸湿棉塞,引起污染。 (6)包扎成捆、挂上标签。培养基分装好后,塞上棉塞,用防水纸包扎成捆挂上所配培养基名称的标签。 (7)灭菌备用。灭菌后如需制成斜面的,应在下磅后取出,摆成斜面(见图6-1)。培养基经灭菌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答案

(1)利用f=(D+d)(D-d)/4D 测量凸透镜焦距有什么优点? 答这种方法可以避免透镜光心位置的不确定而带来的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误差。 (2)为什么在本实验中利用1/u+1/v=1/f 测焦距时,测量u和v都用毫米刻度的米尺就可以满足要求?设透镜由于色差和非近轴光线引起的误差是1%。 答设物距为20cm,毫米刻度尺带来的最大误差为0.5mm,其相对误差为 0.25%,故没必要用更高精度的仪器。 (3)如果测得多组u,v值,然后以u+v为纵轴,以uv为横轴,作出实验的曲线属于什么类型,如何利用曲线求出透镜的焦距f。 答直线;1/f为直线的斜率。 (4)试证:在位移法中,为什么物屏与像屏的间距D要略大于4f? 由f=(D+d)(D-d)/4D → D2-4Df=d2→ D(D-4f)=d2 因为d>0 and D>0 故D>4f 1.避免测量u、ν的值时,难于找准透镜光心位置所造成的误差。 2.因为实验中,侧的值u、ν、f都相对较大,为十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左右,而误差为1%,即一毫米到几毫米之间,所以可以满足要求。 3.曲线为曲线型曲线。透镜的焦距为基斜率的倒数。 ①当缝宽增加一倍时,衍射光样的光强和条纹宽度将会怎样变化?如缝宽减半,又怎样改变? 答: a增大一倍时, 光强度↑;由a=Lλ/b ,b减小一半 a减小一半时, 光强度↓;由a=Lλ/b ,b增大一倍。 ②激光输出的光强如有变动,对单缝衍射图象和光强分布曲线有无影响?有何影响? 答:由b=Lλ/a.无论光强如何变化,只要缝宽不变,L不变,则衍射图象的光强分布曲线不变 (条纹间距b不变);整体光强度↑或者↓。 ③用实验中所应用的方法是否可测量细丝直径?其原理和方法如何? 答:可以,原理和方法与测单狭缝同。 ④本实验中,λ=632。8nm,缝宽约为5*10^-3㎝,屏距L为50㎝。试验证: 是否满足夫朗和费衍射条件? 答:依题意: Lλ=(50*10^-2)*(632.8*10^-9)=3.164*10^-7 a^2/8=(5*10^-5)^2/8=3.1*10^-10 所以Lλ<

模电实验报告模板 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报告专业:姓名:学号:日期:桌号: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老师:蔡忠法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毫伏表等电子仪器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毫伏表等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 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 1. 示波器单踪显示练习 2. 函数信号发生器练习 3. 晶体管毫伏表练习 4. 示波器双踪显示练习 5. 测试函数发生器的同步输出波形 6. 数字万用表使用练习 四、实验原理、步骤和实验结果 1. 示波器单踪显示练习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 探头连校准信号,在屏幕上调出稳定的波形。 2) 测量方波的幅度和频率。 3) 测量方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时间。 实验小结: 1) 测量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方法是:

2) 示波器使用注意事项是: 2. 函数信号发生器练习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三角波,送示波器显示稳定的波形。 2) 将频率分别调到1 kHz、10 kHz、100 Hz。 3) 将三角波幅度调到50mV(峰值)。 4) 从示波器中读出三角波频率。 实验小结: 函数信号发生器使用注意事项是: 3. 晶体管毫伏表练习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1 k Hz正弦波,送示波器显示稳定的波形。 2) 调节幅度至约1.4V峰值(用示波器测量)。 3) 同时用毫伏表测正弦波有效值,调节正弦波幅度精确至有效值1V(用毫伏表测量)。 4) 从示波器中读出此时的正弦波幅值,记入表中。 4. 示波器双踪显示练习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 示波器CH1、CH2均不加输入信号,采用自动触发方式。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模板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指导老师:李雷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介电材料电学性能实验类型:同组学生姓名:13组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低损耗介电材料在微波通讯技术中的应用; 2、了解介质谐振法的测试原理; 3、掌握利用介质谐振法测试低损耗材料微波介电性能的技术。 二、实验原理 微波指频率介于300MHz和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在通讯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微波介质材料指适用于微波频段的低损耗(通常在10-3数量级以下)、温度稳定型电介质材料(通常为陶瓷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微波介质谐振器、振荡器、滤波器、双工器、微波电容器及微波基板等,是移动通讯、卫星通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蓝牙技术以及无线局域网(WLAN)等现代微波通讯技术的关键材料之一。 对于工作于较低频率下的介电材料,一般用介电常数?r、介电损耗tanδ及介电性能的温度依赖性表征其介电性能。而对工作于微波频段的损耗介质材料,相对应的三个基本参数及其要求则为:合适的介电常数?r、高Qf值及近零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其中。当微波介质材料作为谐振单元使用时,应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以 满足器件小型化的需要;而当其作为微波基板使用时,由于微波在基板中传播的速

度,为了减小微波电路中的延迟,介质材料应具有尽可能低的介电常数?r。Qf值定义为品质因子Q(介电损耗tanδ的倒数)与频率的f的乘积,单位为GHz。高Qf值对应微波介质材料作为谐振单元使用时的良好频率选择性及作为微波基板使用时的低信号衰减。一般认为,低损耗材料在微波频段的Qf值为不随频率变化的常数。低损耗微波介质材料作为谐振单元使用时,其谐振频率f 通常随温度线性变化,故用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表征其温度稳定性,定义为,单位为ppm/, 其中T 2和T 1 表示两个测试温度。本实验课中只涉及介电常数?r及Qf值的测试。 在测试频率较低、试样尺寸远小于电磁波波长时(如1MHz以下),可以把片状 介质材料两端面镀上金属电极、构成平板电容器,直接用LCR仪或阻抗分析仪测试其介电性能。但当频率升至微波频段时,试样尺寸已可与电磁波波长相比拟,以上方法不再适用。 对于低损耗介质材料,其微波介电性能需用网络分析仪及介质谐振法进行测试。网络分析仪通常有两个端口,均可发射和接受微波信号,其测试参数为S参数,定义为接收与发射信号电压的比值,为模在0-1间的复数。S参数常用对数形式表示,定义为20loge∣S∣,取值在-∞ ~0之间,单位为dB。由S参数的定义知:两端口网络分析仪中共有四个S参数:S11,S21,S12,S22,其中第一、二个下标分别表示接收及发射端口。圆柱形金属空腔即为最简单的微波谐振器,其谐振频率f 及品质因子Qu由空腔的尺寸及金属内壁的表面电导率决定。用低损耗介质材料部分填充 金属腔,即构成介质谐振器,其谐振频率f 及品质因子Qu由试样的尺寸、介电性能(?r、Qf值)及金属腔的性质(尺寸及表面电导率)共同决定。因此,通过测试介 质谐振器谢振峰的性质(谐振频率f 及品质因子Qu),即可通过数值方法求解出待测试样的?r及Qf值。 三、测试步骤 1)将试样尺寸及估计的介电常数输入至程序,计算介质谐振器大致的谐振频率范围。 2)在估计的频率范围内找到谐振峰(对应于S21)参数的最大值。 3)将谐振频率处的S21参数调至-40dB以下,记录谐振频率f 及3dB带宽△f。

浙江大学Linux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Linux程序设计实验报告1 ——操作系统基本命令使用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Emacs、vi、vim、gedit文本编辑器的使用,掌握在Linux环境下文本文件的编辑方法; 2.通过对常用命令mkdir、cp、cd、ls、mv、chmod、rm等文件命令的操作,掌握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命令的用法。 二、实验任务与要求 1.emacs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 2.vi或vim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 3.gedit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 4.掌握mkdir、cd命令的操作,要求能建立目录、进入与退出目录 5.掌握cp、ls、mv、chmod、rm命令的操作,要求能拷贝文件、新建文件、查看文件、文件重命名、删除文件等操作。 三、实验工具与准备 计算机PC机,Linux Redhat Fedora Core6操作系统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指导 任务1.学习emacs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 (1)启动emacs (2)输入以下C程序 (3)保存文件为kk.c (4)用emacs打开文件kk.c (5)修改程序 (6)另存为文件aa.txt并退出。 任务2.vi或vim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 (1)点击”应用程序”→ “附件”→“终端”,打开终端,在终端输入命令: [root@localhost root]#vi kk.c 按i键,进入插入状态。 (2)输入以下C程序 #include int main( )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此时可以用Backspace、→、←、↑、↓键编辑文本。 (3)保存文件为kk.c 按Esc键,进入最后行状态,在最后行状态输入:wq保存文件,退出vi。 (4)用vi打开文件kk.c,输入命令: [root@localhost root]#vi kk.c (5)修改程序为: #include int main( ) { printf(" Hello world!\n"); printf("*****************\n"); return 0; } (6)按Esc键,进入最后行状态,在最后行状态输入:wq aa.txt保存文件,如图1所示,另存为文件aa.txt并退出vi。。 图1 程序编辑环境 任务3.gedit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 (1)启动gedit,点击”应用程序”→ “附件”→“文本编辑器”,打开文本编辑器,如图所示。

大学物理实验答案完整版

大学物理实验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实验一 物体密度的测定 【预习题】 1.简述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答:(1)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游标卡尺是一种利用游标提高精度的长度测量仪器,它由主尺和游标组成。设主 尺上的刻度间距为y ,游标上的刻度间距为x ,x 比y 略小一点。一般游标上的n 个刻度间距等于主尺上(n -1)个刻度间距,即y n nx )1(-=。由此可知,游标上的刻度间距与主尺上刻度间距相差n 1,这就是游标的精度。 教材P33图1-2所示的游标卡尺精度为 mm 501,即主尺上49mm 与游标上50格同长,如教材图1-3所示。这样,游标上50格比主尺上50格(50mm )少一格(1mm ),即游标上每格长度比主尺每格少1÷50 = 0.02(mm), 所以该游标卡尺的精度为0.02mm 。 使用游标卡尺时应注意:①一手拿待测物体,一手持主尺,将物体轻轻卡住,才 可读数。②注意保护量爪不被磨损,决不允许被量物体在量爪中挪动。③游标卡尺的外量爪用来测量厚度或外径,内量爪用来测量内径,深度尺用来测量槽或筒的深度,紧固螺丝用来固定读数。 (2)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它是把测微螺杆的角位移转变为直线位移来测量微小长 度的长度测量仪器。螺旋测微器主要由固定套筒、测量轴、活动套筒(即微分筒)组成。

如教材P24图1-4所示,固定套管D上套有一个活动套筒C(微分筒),两者由高精度螺纹紧密咬合,活动套筒与测量轴A相联,转动活动套筒可带动测量轴伸出与缩进,活动套筒转动一周( 360),测量轴伸出或缩进1个螺距。因此,可根据活动套筒转动的角度求得测量轴移动的距离。对于螺距是0.5mm螺旋测微器,活动套筒C的周界被等分为50格,故活动套筒转动1 格,测量轴相应地移动0.5/50=0.01mm,再加上估读,其测量精度可达到0.001 mm。 使用螺旋测微器时应注意:①测量轴向砧台靠近快夹住待测物时,必须使用棘轮而不能直接转动活动套筒,听到“咯、咯”即表示已经夹住待测物体,棘轮在空转,这时应停止转动棘轮,进行读数,不要将被测物拉出,以免磨损砧台和测量轴。②应作零点校正。 2.为什么胶片长度可只测量一次? 答:单次测量时大体有三种情况:(1)仪器精度较低,偶然误差很小,多次测量读数相同,不必多次测量。(2)对测量的准确程度要求不高,只测一次就够了。(3)因测量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多次重复测量。本实验由对胶片长度的测量属于情况(1),所以只测量1次。

模电仿真实验报告。

模拟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张斌杰生物医学工程141班 MUltiSim软件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设计与仿真 2、仪器放大器设计与仿真 3、逻辑电平信号检测电路设计与仿真 4、三极管Beta值分选电路设计与仿真 5、宽带放大电路设计与仿真 三、MUItiSim软件介绍 MUI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工程师们可以使用MUItiSinl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MUltiSiIn提炼了SPICE 仿真的复杂内容,这样工程师无需懂得深入的SPlCE技术就可以很快地进行捕获、仿真和分析新的设计,这也使其更适合电子学教育。通过MUItiSiIn和,PCB设计工程师和电子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完成从理论到原理图捕获与仿真再到和测试这样一个完整的综合设计流程。 实验名称:

仪器放大器设计与仿真 二、实验目的 1、 掌握仪器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2、 理解仪器放大器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 3、 熟悉仪器放大器的调试功能 4、 掌握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模拟电路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毫伏 表信 号发生器等虚拟仪器的使用 三、设计实验电路图: 四、测量实验结果: 出为差模放大为399mvo 五、实验心得: 应用MUIti S im 首先要准备好器件的PSPiCe 模型,这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个 东西免谈,当然SPiCe 高手除外。下面就可以利用MUItiSinl 的元件向导功 能制作 差模分别输入信号InW 第二条线与第三条线: 共模输入2mv 的的电压,输出为2mv 的电压。 第一条线输

浙大版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18直流稳压电源word精品

课程名称: 电工电子学实验 指导老师: _ 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相半波及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2?观察几种常用滤波电路的效果。 3?掌握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主要仪器设备 1. XJ4318型双踪示波器。 2. DF2172B 型交流毫伏表。 3. MS8200G 型数字万用表。 4. MDZ — 2型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 5?单级放大、集成稳压实验板。 三、实验内容 1?单相整流、滤波电路 取变压器二次侧电压 15V 挡作为整流电路的输入电压 U 2,并实测U 2的值。负载电阻R L =240 Q,完成表 18-1所给各电路的连接和测量。 (注:以下各波形图均在示波器 DC 挡测得) 沖八丿■爭实验报告 专业: 应用生物科学 姓名: 学号:—_ 日期: 地点: _____________ 直流稳压电源

16.20 0.61 +10Q 1525 **fL/V if n/iiMi * ■百* 2S ?et/v 25 10 1S 20 2S 0.038 T- 王环役2 10叩F R l |…L Io 15.45 11.89 16.30 0.44 5.7 1.3 0.028 0.479 0.080 1+ 丰470|iF R t +470?F 16.96 0.97 0.057 ion T- If IW/flU 丄Rd I W L 16.16 0.183 0.011

2?集成稳压电路 (1)取变压器二次侧电压15V挡作为整流电路的输入电压U2,按图18-2连接好电路,改变负载电阻值R L, 完成表18-2的测量。(注:以下各波形图均在示波器DC挡测得) 图18-2整流、滤波、稳压电路 ⑵取负载电阻R L=120 Q不变,改变图18-2电路输入电压U2(调变压器二次侧抽头),完成表18-3的测量。(注:以下各波形图均在示波器DC挡测得)

大物实验报告简易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大物实验报告简易版

大物实验报告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学 会正确使用示波器。 2、掌握用示波器观察各 种电信号波形、测量电压和频率的方法。 3、掌握观察利萨如图形的方法,并能用利 萨如图形测量未知正弦信号的频率。 【实验仪器】 固纬GOS-620型双踪示波器一台,GFG-809 型信号发生器两台,连线若干。 【实验原理】 示波器是利用示波管内电子束在电场或磁 场中的偏转,显示电压信号随时间变化波形的

一种电子观测仪器。在各行各业与各个研究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如下 1、示波器的基本结构与显示波形的基本原理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台湾固纬公司生产的通用双踪示波器。基本结构大致可分为示波管(CRT)、扫描同步系统、放大与衰减系统、电源系统四个部分。“示波管(CRT)”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如图1所示的。可细分为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 1)电子枪 电子枪包括灯丝F,阴极K,控制栅极G,第一阳极A1,第二阳极A2等。阴极被灯丝加热后,可沿轴向发射电子。并在荧光屏上显现一

浙大Word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书第四章word操作 P74 五、实验报告 第1,2题 1.写出操作题的步骤,并附上课程表 ①题目一 Ⅰ新建Word文档 Ⅱ在文本编辑区输入“Word实验基本操作1” Ⅲ文件→另存为“Word练习-1” ②题目2 Ⅰ文本编辑区输入文字 Ⅱ“复制”“粘贴”移动文字 Ⅲ在行首回车。空白行输入“大熊猫” Ⅳ开始→替换→查找内容“小熊猫”→“替换为”“大熊猫”→“全部替换” ③题目3 Ⅰ选择标题,选择字体、字号、字体颜色,并单击“居中”按钮 Ⅱ单击框线按钮的下箭头,选择“边框与底纹”。选项卡中图案中样式选20,颜色选红色。 Ⅲ选择正文,选择字号为四号 Ⅳ“段落”→“缩进与间距”→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为固定值20磅 Ⅴ“纸张”→“纸张大小”“32开”→“页边距”左右边距2cm、上下边距1.2cm Ⅵ页面布局中“页面设置”→“分栏”“两栏” Ⅶ打印“文件”→打印 ④题目4 Ⅰ“插入”→“表格”→建立2*4的表格 Ⅱ输入文字,将文字设为五号 Ⅲ将鼠标指针移动至分隔线上,拖动鼠标调整列宽 Ⅳ表格→“设计”→“表格样式”→“底纹” Ⅴ选择表格→“表格”“布局”→“对齐方式”→“中部两端对齐” ⑤题目5 Ⅰ插入→图片→选择图片插入 Ⅱ右键图片→“大小和位置”→“布局”→“文字环绕”“紧密型” Ⅲ选择图片,拖动缩放块改变图片大小与位置 Ⅳ插入→文本“艺术字”→在框中输入文字→设置字体与字号、首行缩进 选择艺术字→“绘图工具”→“格式”→“形状样式”→“形状效果”→“预设4” ⑥题目6 Ⅰ插入→分页插入一个空白页 Ⅱ选择首行,样式→“清除格式” 首页行首输入文字,设置字体字号、“水平居中”。“页面设置”→“版式”→“居中” Ⅲ文档最后,按enter新建一页 Ⅳ插入艺术字,设置“四周型环绕”“三维旋转”,拖动到页面中央 Ⅴ插入→“页眉与页脚”“页眉”→“空白”输入文字 Ⅵ“页眉与页脚工具”→“设计”“选项”“首页不同”→“位置”顶端与底端设为 0.5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