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农药除草剂种类

2015农药除草剂种类
2015农药除草剂种类

农药种类品种名称制剂防治对象寄主

除草剂二甲戊灵330克/升乳油一年生杂草白菜

硝磺草酮40% 悬浮剂一年生杂草草坪(早熟禾)

甲基碘磺隆钠盐10% 水分散粒剂杂草草坪(狗牙根.结

缕草)

莠灭净 80% 可湿性粉剂一年生单、双

子叶杂草

甘蔗田.菠萝田

精异丙甲草胺960克/升乳油一年生禾本科

杂草及部分阔

叶杂草棉花田.烟草田.芝麻田.花生田

灭草松25% 水剂阔叶杂草.莎

草茶园.水稻田.大豆田.小麦

氯氨吡啶酸21% 水剂阔叶杂草草原牧场(禾本科

草甘膦铵盐30% 水剂一年生杂草和

多年生恶性杂

草橡胶园.甘蔗桑树剑麻林木

草甘膦30% 水剂一年生杂草和

多年生恶性杂

草果园橡胶园.甘蔗桑树剑麻林木

扑草净50 %可湿性粉剂阔叶杂草谷子田大豆田

甘蔗棉花田

草甘膦异丙胺盐41% 水剂一年生和多年

生杂草

茶树

农药种类品种名称制剂防治对象寄主

除草剂草甘膦钾盐41% 水剂杂草柑橘茶树草铵膦18% 可溶液剂杂草柑橘茶树

扑草净50% 可湿性粉剂阔叶杂草成年果园麦田

茶树谷子田大豆

田甘蔗棉花田灭草松480克/升水剂莎草科杂草春大豆

春大豆

精喹禾灵5% 乳油一年生禾本科杂

春大豆

烯禾啶25% 乳油一年生禾本科杂

乙草胺81.5%乳油稗草、千金子等

春大豆

禾本科杂草

春大豆夏大豆异丙甲草胺72% 乳油年生禾本科杂草

及部分小粒种子

阔叶杂草

噻吩磺隆15%可湿性粉剂一年生阔叶杂草春大豆夏大豆

氟磺胺草醚250克/升水剂一年生阔叶杂草春大豆夏大豆

仲丁灵48%乳油一年生禾本科杂

春大豆夏大豆

农药种类品种名称制剂防治对象寄主

除草剂二甲戊灵33%乳油一年生禾本科

杂草夏玉米春玉米烟草

乳氟禾草灵240克/升乳油阔叶杂草春大豆

乙羧氟草醚10%乳油阔叶杂草春大豆花生氯酯磺草胺84%水分散粒剂阔叶杂草春大豆

高效氟吡甲禾灵108克/升乳油禾本科杂草春油菜大豆

精喹禾灵8.8%乳油一年生禾本科

杂草春油菜冬油菜大豆

烯草酮120克/升乳油一年生禾本科

杂草

春油菜冬油菜

异丙草胺720克/升乳油一年生禾本科

杂草及部分阔

叶杂草春油菜春玉米夏玉米花生

二氯吡啶酸30%水剂一年生阔叶杂

春小麦春油菜

精噁唑禾草灵69克/升水乳剂一年生禾本科

杂草春油菜冬油菜棉花花生

草甘膦铵盐68%可溶粒剂行间杂草玉米柑橘异丙草胺50%乳油一年生禾本科

杂草

玉米大豆

莠去津90%水分散粒剂多种一年生杂

草夏玉米田春玉米田

农药种类品种名称制剂防治对象寄主

除草剂唑嘧磺草胺80%水分散粒剂阔叶杂草夏玉米田春玉米

2,4-滴丁酯57%乳油阔叶杂草春玉米田

乙草胺50%微乳剂阔叶杂草春玉米田夏玉米

田大豆花生草甘膦异丙胺盐30%水剂行间杂草春玉米田柑橘

橡胶

炔草酯15%可湿性粉剂部分禾本科杂

草春小麦田冬小麦田

氟唑磺隆70%水分散粒剂杂草春小麦田冬小麦

绿麦隆25%可湿性粉剂一年生杂草春小麦田冬小麦

甲基二磺隆30克/升可分散油

悬浮剂一年生禾本科

杂草

春小麦田冬小麦

禾草灵28%乳油野燕麦等一年

生禾本科杂草

春小麦田

麦草畏480克/升水剂一年生阔叶杂

春小麦田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200克/升乳油一年生阔叶杂

春小麦田冬小麦

辛酰溴苯腈25%乳油一年生阔叶杂

春小麦田

农药种类品种名称制剂防治对象寄主

除草剂2,4-滴钠盐85%可溶粉剂一年生阔叶杂

春小麦田

2甲4氯钠13%水剂一年生阔叶杂

春小麦田

2,4-滴二胺50%水剂一年生阔叶杂

春小麦田

滴·氨氯304克/升水剂一年生阔叶杂

春小麦田

2,4-滴二甲胺盐55%水剂一年生阔叶杂

春小麦田

单嘧磺酯10%可湿性粉剂一年生阔叶杂

草春小麦田冬小麦田

麦草畏480克/升水剂一年生阔叶杂

春小麦田

唑草酮10%可湿性粉剂一年生阔叶杂

草春小麦田冬小麦田

甲草·莠去津48%悬乳剂一年生杂草大葱仲丁灵48%乳油一年生禾本科

杂草及部分阔

叶杂草

番茄地

敌草隆80%悬浮剂一年生杂草甘蔗地敌草隆80%可湿性粉剂一年生杂草甘蔗地

农药种类品种名称制剂防治对象寄主

除草剂甲咪唑烟酸240克/升水剂莎草及阔叶杂草甘蔗地花生田

草甘膦铵盐30%水剂一年生杂草和多年

生恶性杂草甘蔗地橡胶园果园茶园

2甲4氯二甲胺

65%水剂一年生阔叶杂草甘蔗地

敌草胺50%可湿性粉剂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及部分阔叶杂草

大蒜西瓜甜菜辛酰溴苯腈30%乳油阔叶杂草大蒜田

氧氟·扑草净30%可湿性粉剂阔叶杂草大蒜田

扑草·仲丁灵33%乳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及部分阔叶杂草

大蒜田

乙氧氟草醚240克/升乳油一年生杂草大蒜田森林苗

氧氟·乙草胺42%乳油一年生杂草大蒜田棉花田苄嘧·异丙隆70%可湿性粉剂一年生杂草大蒜田冬小麦田戊·氧·乙草

51.5%乳油一年生杂草大蒜田

乙氧·异·甲

50%乳油一年生杂草大蒜田姜田

微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微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摘要化学农药的使用能够控制病虫害,增加作物的产量,但在土壤、空气和粮食中的残留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和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微生物农药是指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由它加工而成的、具有杀虫、杀菌、除草、杀鼠或调节植物生长等活性的物质,包括活体微生物农药和农用抗生素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Bt制剂、病毒杀虫剂、真菌杀虫剂和真菌除草剂;后者主要指微生物所产生的一些有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化学修饰物。微生物农药由于其广谱、高效、安全、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微生物农药的种类、特点、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微生物农药;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1.传统化学农药和微生物农药的比较 1.1传统化学农药产生的危害 1.1.1对土壤的影响 传统化学农药施用以后,一部分残留在农作物表面,一部分直接进入土壤,被土壤颗粒吸附。大气中的残留农药和农作物上的农药经雨水淋洗进入土壤,直接或间接与土壤接触,杀灭土壤中的微生物,影响土壤的腐熟和透气性,破坏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1.1.2破坏生态平衡 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杀灭了害虫的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害虫种群急剧上升。有些次要的害虫,由于天敌数量急剧减少,很快发展为主要害虫。 1.1.3产生抗药性 针对一种害虫长期使用同种农药,往往会使其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农药浓度及用药频率增加,使农药残留更高。 1.1.4威胁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化学农药在蔬菜水果上的残留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农药通过饮食或食物链间接进入人体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致癌,危害人体健康。 1.2微生物农药的优点 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微生物农药具有以下优点:(1)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良好。病原

农药的发展及现状

国内农药中杀虫剂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我国现有农药生产企业2600多家,能够生产600多种农药原药的农药,在世界农药发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药行业满足了农业生产防治病虫草害的需要,对于保证夏粮、秋粮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自2008年以来,农药工业大力调整结构,努力提高质量,积极拓展服务,在上半年取得了产销两旺、效益增长的好成绩,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杀虫剂是农药中使用最多的一类,是主要用于防治农业病虫害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但是杀虫剂的危害却是不容忽视的,不单单对环境有较大危害,甚至会危及动物及人类的生存。所以,农药中杀虫剂的现状及发展就有待研究了,本文就是针对农药中杀虫剂的危害和改进方法,以及未来我国农药中杀虫剂的发展研究进行讨论。 关键词:杀虫剂;危害;改进;发展 前言 在我国农药的使用十分广泛,农药中的杀虫剂更是屡见不鲜,相关资料表明自十年前起,农药中杀虫剂占70%,杀虫剂中高毒农药占70%,高毒农药中有机磷农药占70%,到目前为止高毒农药所占的比例不到3%,多年以来,我国生产的农药中,杀虫剂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杀虫剂中又是以高毒有机磷杀虫剂为主,其中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氧化乐果5个品种的使用规模最大。但是杀虫剂带来的危害也是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便给生物农药杀虫剂的兴起创造了一个发展的平台。 1.农药杀虫剂的分类 在二十世纪,农业的迅速发展,杀虫剂令农业产量大升。但是,几乎所有杀虫剂都会严重地改变生态系统,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它的会被集中在食物链中。我们必须在农业发展与环境及健康中取得平衡。那么农药杀虫剂的分类有哪些呢? 按化学成分来源和发展过程分 无机杀虫剂和有机杀虫剂。无机杀虫剂,如砷酸钙、亚砷酸、氟化钠等。有机杀虫剂包括天然的有机杀虫剂、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和生物杀虫剂。1、天然的有机杀虫剂包括植物性杀虫剂(如鱼藤、除虫菊、烟草等)和矿物性杀虫剂(如机油、柴

农药除草剂使用

一、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农田使用的化学除草剂方法主要有:茎叶处理法、土壤处理法和杀草薄膜除草法等。 1、茎叶处理法 是将药物除草剂直接喷洒在正在生长着的杂草叶面上。茎叶处理法又可分为播前茎叶处理和生长期茎叶处理两类。播前茎叶处理:就是在农作物未播种或移栽之前将化学除草药液喷洒在已生长的杂草上,能够完全有效地杀死杂草,对这类除草剂的要求是广谱性,药效期短,落在土壤后药剂很快分解,最常用的药剂有草甘膦、克无踪等化学制剂。生长期茎叶处理,就是农作物出苗后喷洒除草剂处理消灭杂草茎叶的方法。这种处理方法既将除草剂喷洒到杂草上又喷洒到作物上,因此,一般对除草剂应具有选择性。如可使用2,4-D丁酯、二甲四氯、百草敌等,能防除麦田双子叶杂草,却对小麦安全;使用敌稗能有效地杀除稗草,而对水稻无影响。但有些选择性不太强的除草剂可采取定向喷雾的方法,达到既保作物安全,又能防除杂草的目的。茎叶处理法使用的除草剂一般都是乳油、水剂、可湿性粉剂等类型,对水喷雾。油剂的药剂可用超低容量喷雾器直接喷雾。 2、土壤处理法 可分为播前、播后苗前、苗后土壤处理三个层次。播前土壤处理,就是在作物移栽或播种之前将除草剂施入土壤上,并均匀地混入浅土层中,形成一定深度的药物层,杂草萌芽或穿过药层时,接触吸收药剂导致中毒死亡。这种处理方法的优势是:能够减少除草药剂的挥发与光解。在地表墒情差的情况下,混土处理比上表处理的药效高,除草效果好。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就是在农作物播种后出苗前对土壤处理。目前农民使用的大多数除草药剂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施药的。这些药剂主要是利用"位差选择"进行除草的。苗后土壤处理,就是在作物生育期处理土壤,比如稻田在植苗后使用的杀草丹、除草醚等。这种除草剂常采用颗粒剂施药。土表处理:就是作物播种前或播后苗前处理土壤的方法。比如,在花生播后出苗前将除草制剂喷洒于土表,使土表形成一层药膜,当杂草生长穿过药膜时因接触而中毒死亡。3、杀草薄膜除草法 此法是利用含除草剂的薄膜清杀杂草的。其方法是,先在薄膜上按农作物的栽培要点打好孔,然后覆盖于农田表面,在孔中播种或栽移,作物通过孔中生长,因其薄膜含除草剂,杂草萌芽顶撞膜后而被杀死。这种药用薄膜可用于棉花、花生、蔬菜等农作物田除草。 二、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存在着6个不容忽视的误区: 1、用高毒农药作低量喷雾

2015年农药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仪陇县2015年农药使用情况 调查报告 农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料,使用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仪陇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今年来在大力发展无公害生产,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为落实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到2020年农药减量控害行动方案》(川农业〔2015〕56号),按照省、市要求,我站于9月下旬对我县农村农药使用和销售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农药使用现状 1、杀虫剂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15%、杀菌剂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10%、除草剂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30%、植物生长调节剂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5%、杀鼠剂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5% 2、高毒农药所占农药使用量比例为5%、中毒农药所占农药使用量比例为5%、低毒农药所占农药使用量比例为20%和生物农药所占农药使用量比例为5%。经过我站调查现在用在农业生产上的高毒农药已大量减少,农民更加注重选择绿色环保、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用于作物病虫害的防治。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防治决策依据来源。防治决策依据主要有两点。一是根据经验。多数老百姓对常见的病虫害,如稻瘟病、螟虫、蚜虫等病虫害有识别能力,能正确用药,但是在用药时间上有待改进;二是描述病虫害,请经销商配药。仅有少部分老百姓能描述

正确,并达到防治效果。多数老百姓不能正确描述作物病情,导致用药不对路,防治无效果。 4、现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主要使用的农药剂型主要包括可湿性粉剂、粉剂、乳油和水剂等。仪陇县属于山区丘陵地带,因此,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使用的植保机械类主要是中小型器械,主要有手动喷雾器、机动喷雾器、担架式喷雾器,今年我县两个植保服务公司新采购5台无人机经行病虫防治。 5、大田作物农药亩用量在 7-15ML 兑水1000-2000倍液,亩用量就按4壶水打,总共就是60ML左右,成本在16-20元左右。经济作物农药亩用量在50ML左右,成本在10-15元左右及亩用药成本范围。 二、农药经销商销售的产品情况 1、农药经销商销售的产品中杀虫剂所占的比例为30%、杀菌剂所占的比例为20%、除草剂所占的比例为25%、植物生长调节剂所占的比例为15%、杀鼠剂所占的比例为10%。 2、农药销售中高毒农药所占的比例为5%、中毒农药所占的比例为10%、低毒毒农药所占的比例为80%和生物农药毒农药所占的比例为5%。目前,我县市场上销售的农药毒性正逐渐趋于中低毒化,低毒农药产品所占比例达54.55%,比例最高;中等毒性农药次之,占18.18%;高毒农药最低,仅有9.09%;还有18.18%的农药产品在标签上未标注毒性。 3、销售的产品中主要由可湿性粉剂、粉剂、乳油和水剂等剂型构成。

除草剂分类大全

除草剂分类大全 (一)、按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分类 1、选择性除草剂 除草剂在不同植物间具有选择性,即能毒害或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甚至只毒杀某种杂草,而不损害作物和其他杂草,凡具有这种选择性作用的除草剂称为选择性除草剂。通俗地讲就是能用于某种作物、杀死其中的一部分杂草的除草剂。如精喹能用于花生、大豆、西红柿等阔叶作物田防除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而不能用于玉米田,否则它会将玉米当成禾本科杂草杀死,它也不能杀死阔叶杂草。再如莠去津能用于玉米田防除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而即使用量稍高也不伤害玉米。精喹和莠去津的这种性质就叫选择性。 但是选择性对用量是有要求的,如果提高莠去津的用量到一定程度,不仅可以轻易地杀死玉米,甚至可以杀死大片的灌木林。 2、灭生性除草剂 这种除草剂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小,草苗不分,“见绿就杀”。灭生性除草剂能杀死所有植物,如百草枯见绿就杀,既不区分作物和杂草,也不区分杂草所属种类。再如前面所述的提高莠去津用量杀死灌木林,这时的莠去津就成了灭生性除草剂。 (二)、按使用方法分类 1、土壤处理剂 土壤处理剂也叫做苗前封闭剂,施用于土壤中,通过杂草的根、芽鞘或下胚轴等部位吸收而发挥除草作用,可防除未出土杂草,对已出土的杂草效果差一些,一般在作物播前、播后苗前或移栽前施用,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氟乐灵等。 2、茎叶处理剂 指用于杂草苗后,施用在杂草茎叶上而起作用的除草剂,如精喹、烟嘧磺隆。 很多除草剂既可作为土壤处理剂也可作为茎叶处理剂,被称为土壤处理剂是因为它在土壤中的药效更强些,如氰草津,以根吸收为主,也可由茎叶吸收。 应该说明,这种分类中所讲的苗前苗后中的“苗”严格地讲是“杂草苗”,而不是“作物苗”。“作物苗前”施用的不一定全是土壤处理剂,比如玉米田播后苗前为了杀死已经出苗的大草,可以喷施百草枯,这是在作茎叶处理而不是土壤处理;同样,“作物苗后”施用的也不一定全是茎叶处理剂,比如在玉米苗后早期施用莠去津,此时的莠去津仍多为杂草根部吸收,所以仍然应归为土壤处理剂。 (三)、按传导性能分类 按药剂在杂草体内传导性的差异,将其分为触杀型和传导型,触杀型造成的是外伤,药效表现迅速,但是当喷雾不匀时杂草会死而复生;传导型造成的是内伤,药效表现相对慢一些,但杂草所受的伤害不易恢复。 1、触杀型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与杂草接触后,只对接触部位起作用,而不能或很少在植物体内传导。这类除草剂在施用时要求尽量均匀。如百草枯,如果只覆盖了少量杂草叶面,其余的大量叶面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杂草会表现出受害症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然后又慢慢恢复生长能力。 2、内吸传导型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在被杂草吸收后,能够在其体内传导,药剂能到达未着药部位,甚至传遍全株。如草甘膦,可以由杂草茎叶吸收,经传导到达其余的部位,甚至

农药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农药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二篇:2015年Q1我国化学农药原药销售量统计 ------------------------------------------------------- 2 第三篇:有机农药行业集中度提高产业投资进入增长期 ------------------------------------------------ 4 第四篇:化学农药行业供给情况分析 --------------------------------------------------------------------------- 5 第五篇:化学农药行业经营效益数据分析 -------------------------------------------------------------------- 5 第六篇:化学农药行业经营情况数据分析 -------------------------------------------------------------------- 6 第七篇:农药行业发展借力“互联网+”打击假冒伪劣-------------------------------------------------- 7 第八篇:污染日趋严重农药行业正经历环保考验 ---------------------------------------------------------- 8 第九篇:农药电商褒贬不一势不可挡 --------------------------------------------------------------------------- 9 第十篇:2015年我国农药市场需求预测 ----------------------------------------------------------------------10 第十一篇:高效低毒农药将成为农药发展方向-------------------------------------------------------------11 第十二篇:高效低毒农药将成为农药发展新方向 ---------------------------------------------------------11 第十三篇:2015年农药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12 第十四篇:中国农药行业开启变革之路-----------------------------------------------------------------------13 第十五篇:中国农药行业发展趋势浅析-----------------------------------------

除草剂标准

磺酰脲类除草剂合理使用准则 (Guidelin for safety application of sulfonylureas herbicide)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磺酰脲类除草剂防治田间杂草的使用剂量、使用时期、方法、作物品种敏感性、轮作后茬作物安全间隔期。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磺酰脲类除草剂在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作物田防治杂草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起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磺酰脲类除草剂(sulfonylureas herbicide) 分子中具有磺酰脲结构的一类除草剂。化学结构通式包括芳环、磺酰脲桥及杂环三部分: 芳环————————脲桥————————杂环 其中X=N、CH Y=Cl、COOH、CO 2CH 3 、SO 2 CH 2 CH 3 、CH 2 CF 3 、CF 3 、OCH 2 Cl、OCH 3 、 OCH 2CF 3 、NO. 2 、OCH 2 CH 3 、O(CH 2 ) 2 OCH 3 、O(CH 2 ) 2 Cl、COOC 2 H 5 、CON(CH 3 ) 2 R=CH 3 R 1 =CH 3 、CL、OCH 3 、CHOF 2 、NHCH 3 、N(CH 3 ) 2 、CF 3 、SCH 3 R 2 =OCH 3 、CH 3 、CL、CHOF 2 、OC 2 H 5 、OCH 2 CF 3 除草活性随各取代基的性质和位置不同而异,以上化学结构,通过模 式结构改造与修饰,将苯环改为吡啶、噻吩、呋喃、萘环时化合物也有

较强活性,酰嘧磺隆无芳环结构,磺酰脲桥上无取代基;含三氮环或嘧啶环,环上第四与第六位含取代基CH 3、OCH 3、Cl ;单嘧磺隆为单一取代基,以上统称为磺酰脲类除草剂。这类化合物对杂草有较高活性,可用于农田、林地及非耕地等防除杂草。 2.2 长残留性除草剂 long resideual herbicide 除草剂使用后,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即使有微量残留也易造成在敏感作物药害,这类除草剂称为长残留性除草剂。磺酰脲类长残留性效除草剂品种如氯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氯嘧磺隆、单嘧磺隆等。 3 磺酰脲类除草剂使用技术准则 3.1 使用技术准则(见下表)

除草剂

除草剂,是用以消灭或控制杂草生长的农药被称为除草剂。除草剂可按作用方式、施药部位、化合物来源等多方面分类。根据作用方式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根据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情况分为触杀型除草剂、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和内吸传导、触杀综合型除草剂。根据化学结构分为无机化合物除草剂和有机化合物除草剂。按使用方法分为茎叶处理剂、土壤处理剂和茎叶、土壤处理剂等。 1、除草剂的发展趋势 1.1除草剂的发展特点 (1)品种多。目前全世界生产的除草剂品种多达300多个左右,总的趋势是向着高效、低毒、选择性强、杀草谱广的方向发展且以茎叶处理剂为主流。(2)剂型日益增多。一种原药平均有10余种加工剂型。在美国,一个药剂甚至有36个剂型及混配制剂。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控制释放剂、高浓度颗粒剂、胶悬剂、大粒剂等新剂型。可以说,一种好的药剂要取得成功,一半在于制剂的研究。(3)使用方法多种多样。使用技术是发挥药效的关键问题。目前喷雾方式的革新,施药器械的改进,以及用药方法的完善、可以用最少的药 剂发挥最大的除草效果。(4)使用面积迅速扩大。随着耕作方式由人力、畜力向机械耕作方式转变,劳动力的减少,杂草危害加剧,农田化学除草的面积也在迅速扩大。(5)增长速度快。以美国为例,除草剂销售量1984年上升到农药总量的66%。其后由于引人超高效除草剂磺酰脲类及其他化合物,用量有所下降,但仍超过杀虫剂、杀菌剂,1993年达40%。(6)混用与增效剂的普及。为了取长补短,使用方式日益趋向除草剂之间、除草剂与其他农药间的混用及增效剂的应用。这样能降低用量,提高和延长药效,降低残留,增强对气候 条件的适应性,扩大杀草谱,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7)安全剂、解毒剂进一步发展。目前这一领域研究相当活跃,使用也日趋广泛。 1.2除草剂推广应用中出现的问题除了雾滴漂移是除草剂大面积使用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外,环境条件不良时,除草剂也可能对生长不良的作物引起药害。更值得注意的问题还有:(1)杂草抗药性问题。最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至少有30个以上的国家发现不同杂草对化学结构不同的多种类型除草剂产生了抗性,其中以抗三氮肥苯除草剂的杂草种子类最多,其他较多的是ALS抑制剂和光合作用抑制剂等。突出表现是抗性形成速度加快,范围更广。早期应用的除草剂品种从开始应用到杂草产生抗性约需10年以上,而最近则仅用4~5年便产生抗性。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多抗性与交互抗性增多。(2)杂草群落组成发生明显变化。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后,由于环境的变化,农田杂草群落组成逐步演替,使得原来危害较小或在群落中处于次要地位的杂草迅速演替为优势杂草。(3)降解产物对作物发生危害。

关于农村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系别: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指导老师:陈可涛 团队名称:新芽 队长:闫凯 队员:冯晓红、王珍珍、张迪

农药残留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日常食用的农产品水果很多都残留农药 农药残留一般在于农药的过量使用和不恰当的使用 方法

目录 前言………………………………………… 1.研究概述………………………………… 1.1调查目的……………………………………………………… 1.2调查原因…………………………………………………… 1.3调查意义…………………………………………………… 1.4调查内容…………………………………………………… 1.5调查方法…………………………………………………… 1.6调查样本…………………………………………………… 1.7调查问卷…………………………………………………… 1.8调查过程……………………………………………………

2.调查结果及分析………………………… 2.1农药残留污染的现状…………………………………………………2.2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2.3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2.4各国针对农药残留问题的举措……………………………………… 2.5农药残留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3.总结………………………………………

前言 一、世界农药发展历史 世界农药发展历史农药的使用可追朔到公元前几百年。在古希腊,已有用硫磺熏蒸害虫及防病的记录,中国也在公元前就用莽草、蜃炭灰、牡鞠等灭杀害虫。而作为农药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天然药物及无机化合物农药为主的天然和无机药物时代,第二阶段是有机合成农药的时代,这使植物保护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天然药物时代 类常常把包括农牧业病虫草害的严重自然灾害视为天灾。以后,通过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物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后来陆续发现了一些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农用药物。他们把烟草、松脂、除虫菊、鱼藤等杀虫植物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法国用烟草及石灰粉防治蚜虫,这是世界上首次报导的杀虫剂。美国人发现高加索部族用除虫菊粉灭杀虱、蚤,将除虫菊花加工成防治卫生害虫的杀虫粉出售,并制造了鱼藤根粉。在此时期,除虫菊花的贸易维持了中亚一些地区的经济。这类药剂的普遍使用,是早期农药发展史的重大事件,并至今仍在使用。

玉米除草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玉米除草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一、主要除草剂单剂种类 1、酰胺类除草剂:该类产品是目前玉米田最为重要的一类除草剂,可以被杂草芽吸收,在杂草发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能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该类除草剂品种较多,如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等。 2、三氮苯类除草剂:可以有效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和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以杂草根系吸收为主,也可以被杂草茎叶少量吸收。代表品种有莠去津、氰草津、西玛津、扑草津等,其中以莠去津使用较多,对玉米较为安全,活性最高;但莠去津宜与乙草胺等混用以降低用量,提高除草效果和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 3、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用于玉米苗后防治阔叶杂草和香附子。代表品种有2甲4氯钠盐、2?4-D丁酯。其中2甲4氯钠盐广泛用于玉米田防治香附子,但使用时期不当易产生药害。 4、磺酰脲类除草剂:烟嘧磺隆、砜嘧磺隆可以用于玉米田防治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噻黄隆可以用于玉米田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 5、其它除草剂:百草枯和草甘膦是灭生性除草剂,可以在玉米40厘米高以后进行定向喷雾,有效防治多种杂草;也可以用使它隆、百草敌、溴苯腈、苯达松等品种防治玉米田阔叶杂草。 二、主要除草剂混剂种类 1、乙草胺和莠去津1∶1混剂:该类除草混剂最早生产的是乙阿合剂、乙莠悬浮剂,可以用于玉米播后芽前、玉米苗后早期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玉米及后茬作物安全。相似的产品有丁草胺+乙草胺+莠去津、丁草胺+莠去津、甲草胺+乙草胺+莠去津、异丙甲草胺+莠去津、异丙草胺+莠去津等。 2、乙草胺和莠去津2∶3混剂:这种除草混剂可用于玉米播后芽前、玉米苗后早期防治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玉米安全;在特别干旱年份可能降低对后茬小麦的安全性。性能相似的品种有绿麦隆+乙草胺+莠去津混剂,可大大提高对后茬小麦的安全性,但不可以用于玉米苗后。文章录入 3、扑草津和莠去津混剂:可以有效防治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在玉米播后芽前施用除草效果稳定,受墒情影响程度较小,但雨水较大时,淋溶较多会降低除草效果;在玉米生长期施用,遇高温干旱等不良环境条件可以诱发玉米药害。 4、烟嘧磺隆和莠去津混剂:不仅可以有效防治多种一年生杂草,而且可以防治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施用方便,对玉米和后茬作物安全。但该类除草剂混剂价位较高。 5、乙草胺、莠去津和百草枯混剂:兼有灭生性和封闭除草效果,在玉米生长期施用可以有效防治玉米田多种杂草。类似的产品较多,也有以草甘膦替换百草枯的除草剂混剂。 三、除草剂用量 玉米田播种期除草,使用乙阿合剂150~200毫升/亩;苗后早期,玉米1~4叶期可以用50%玉宝可湿粉90克/亩、或38%莠去津悬浮剂75~100毫升/亩+4%烟嘧磺隆悬浮剂75~100毫升/亩;玉米生长中期可以用20%百草枯水剂100~150毫升/亩,或40%乙莠悬浮剂150毫升/亩+20%百草枯水剂100~150毫升/亩,在无风条件下定向喷施。 四、注意几个问题 根据自己种植的玉米品种选择除草剂品种。 使用苗前封闭的,要求土壤墒情好,使用时水量足。 使用苗后除草剂,注意苗龄,除个别除草剂品种比较安全外,大部分要注意。 不可任意混配除草剂和杀虫剂。 价格便宜的除草剂一般有效成分含量氯低,效果差,不安全,有的内含2.4丁酯或2甲

肥料、农药使用现状及污染状况调查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 精 品 文 档

肥料、农药使用现状及污染状况调查 一、迎霜茶在一年的生长期内需要使用肥料以及农药的情况 二、根据绿色食品肥料、农药使用原则,分析和判断是否符合标准?并选择合理的种类及用量。 迎霜茶肥料用量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迎霜茶农药使用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三、肥料、农药污染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制订预防措施 1、肥料、农药污染现状 2、肥料、农药污染产生的原因 肥料污染现状及产生的原因: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作物产量提高的要求,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大,由此对环境带来了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①在肥料中混杂的有害成分,被茶树吸收而储存在茶叶中,通过饮用影响人的身体健康。②长期施用化肥,茶园有机质减少使地力下降,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变坏,而影响到茶叶的产量和质量。③肥料成分,特别是氮肥自土壤中渗人地下水或流人池塘、江河、湖海,造成水体污染。 化学肥料污染主要有重金属污染、氟污染和肥料的过量施用。据调查,使用的部分磷肥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如磷矿石中常含有100mg/kg的微量镉,大量施用富含镉的磷肥,则有可能发生镉的土壤污染。目前,在磷肥中镉超过20mg/kg的产品并不多,在短期内尚不致污染土壤或累积到危害程度。磷肥中的铅含量范围41.5~379.8mg/kg,尤其是以磷矿石为原料的磷肥,有的含铅量竞高达800mg/kg以上。有报道,各种有机肥中铅含量为10~37mg/kg。

汞在化肥中的含量一般在1 mg/kg以下,但使用富含汞的废硫酸为原料,生产的化肥中常含较多的汞。铬在磷肥中的含量一般是每千克几十毫克,但有的高达几百毫克。因此在进行无公害茶叶(尤其是绿色食品——有机茶)生产时,在施用肥料前应对其进行检测,防止重金属污染茶园土壤和茶叶。 各种类型的磷矿,含氟量基本上与全磷量成正比,即磷矿中含磷量高的,含氟量亦高,基本上在0.4%~3.68%范围内,平均2.2%左右,因此长期使用磷肥,会导致土壤中氟含量的增高。对某些原土壤中含氟较高的地区,更可能增加其氟污染的严重程度。长期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肥力和土壤酸度下降,并污染了空气和水质。据调查,我国低丘红壤茶园土壤pH在5.0以下的达70%以上,而且发现不少pH在3.0以下的茶园。茶园土壤酸化除自然酸化、大气污染及酸雨增多等因素外,长期大量偏施化学氮肥,引起土壤盐基元素的吸收和淋失也是茶园酸化的另一方面原因。 预防肥料污染的措施: 1、强化环保意识,加强土壤肥料的监测管理 目前,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化肥对土壤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危险。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加强教育,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使人们充分意识到化肥污染的严重性,调动广大公民参与到防治土壤化肥污染的行动中。 2、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是我国传统的农家肥,包括秸秆、动物粪便、绿肥等。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吸收容量,增加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吸附能力。 3、推广配方施肥技术 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可以确定施肥量、施肥种类、施肥时期,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平衡供应,减少化肥的浪费,避免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4、加强土壤肥料监测和管理注重管理 严格化肥中污染物质的监测检查,防止化肥带入土壤过量的有害物质。制定有关有害物质的允许量标准,用法律法规来防治化肥污染。 5、施用化肥增效剂 施用化肥增效剂,提高化肥的肥效和减少土壤污染。 6、改进施肥方法 应根据化学肥料的性质确定施肥方法,如氮、钾肥应深施,磷肥宜集中施用或与有机肥掺混后施用 农药污染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农药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指化学农药。一般是指用于防治农、林、牧业病,虫、草、鼠害和其他有害生物(含卫生害虫)以及调节植物生长的药物及加工制剂。给茶叶带来农药残留原因一是喷药,二是其他间接途径造成。 农药喷施在茶树芽叶上后,其中一部分农药沉积在茶树芽叶表面,另一部分渐渐渗入茶树组织内部,如果农药被茶树的茎、叶等器官吸收,可以随植物液流输导到其他部位。这些农药在日光、雨露、温度等外界因素和茶树体内等因素作用下,逐渐分解和转变为其他无毒物质,使农药残留逐渐降低。在这些农药还没有完全降解时便采收下来,经加工后制成的成茶中便会含有农药残留。采摘日期距喷药日期愈远,茶叶中残留的农药数量也愈低。因此,为了控制和降低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选用降解速率快的农药品种,并严格按规定的安全间隔期(等待期)进行采摘,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控制农药残留的技术措施。 间接途径影响茶叶内的农药残留,主要有3个渠道:一是茶树从土壤中吸收农药。喷

农药除草剂使用

农药除草剂使用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一、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农田使用的化学除草剂方法主要有:茎叶处理法、土壤处理法和杀草薄膜除草法等。 1、茎叶处理法 是将药物除草剂直接喷洒在正在生长着的杂草叶面上。茎叶处理法又可分为播前茎叶处理和生长期茎叶处理两类。播前茎叶处理:就是在农作物未播种或移栽之前将化学除草药液喷洒在已生长的杂草上,能够完全有效地杀死杂草,对这类除草剂的要求是广谱性,药效期短,落在土壤后药剂很快分解,最常用的药剂有草甘膦、克无踪等化学制剂。生长期茎叶处理,就是农作物出苗后喷洒除草剂处理消灭杂草茎叶的方法。这种处理方法既将除草剂喷洒到杂草上又喷洒到作物上,因此,一般对除草剂应具有选择性。如可使用2,4-D丁酯、二甲四氯、百草敌等,能防除麦田双子叶杂草,却对小麦安全;使用敌稗能有效地杀除稗草,而对水稻无影响。但有些选择性不太强的除草剂可采取定向喷雾的方法,达到既保作物安全,又能防除杂草的目的。茎叶处理法使用的除草剂一般都是乳油、水剂、可湿性粉剂等类型,对水喷雾。油剂的药剂可用超低容量喷雾器直接喷雾。 2、土壤处理法 可分为播前、播后苗前、苗后土壤处理三个层次。播前土壤处理,就是在作物移栽或播种之前将除草剂施入土壤上,并均匀地混入浅土层中,形成一定深度的药物层,杂草萌芽或穿过药层时,接触吸收药剂导致中毒死亡。这种处理方法的优势是:能够减少除草药剂的挥发与光

解。在地表墒情差的情况下,混土处理比上表处理的药效高,除草效果好。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就是在农作物播种后出苗前对土壤处理。目前农民使用的大多数除草药剂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施药的。这些药剂主要是利用"位差选择"进行除草的。苗后土壤处理,就是在作物生育期处理土壤,比如稻田在植苗后使用的杀草丹、除草醚等。这种除草剂常采用颗粒剂施药。土表处理:就是作物播种前或播后苗前处理土壤的方法。比如,在花生播后出苗前将除草制剂喷洒于土表,使土表形成一层药膜,当杂草生长穿过药膜时因接触而中毒死亡。 3、杀草薄膜除草法 此法是利用含除草剂的薄膜清杀杂草的。其方法是,先在薄膜上按农作物的栽培要点打好孔,然后覆盖于农田表面,在孔中播种或栽移,作物通过孔中生长,因其薄膜含除草剂,杂草萌芽顶撞膜后而被杀死。这种药用薄膜可用于棉花、花生、蔬菜等农作物田除草。 二、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存在着6个不容忽视的误区: 1、用高毒农药作低量喷雾 由于高毒农药作超低量喷雾时,为保持药效,喷雾的药液浓度比常规用药要高,低量喷雾,只限于喷洒毒性较低的农药,如马拉硫磷、杀螟松、乐果及菊酯类农药等,并要求使用人员必须始终站在风头的无药行间行走。1605、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严禁作超低量喷雾,以免造成生产性中毒。 2、用颗粒剂农药浸水喷雾

农药安全使用现状与对策

农药安全使用现状与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百姓生活、关系企业生存,省政府今年元月宣布年内要办的八件实事之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其中一项指标是农产品农药残留检出率低于15%。同时农产品市场逐步实行准入制,对不合格的农产品拒之于市场之外,因此,农药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这就给我们的植保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定要面对大市场、大产业、大生态、大农业四大因子;二是要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畜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科学发展植保事业;三是要利用农药安全使用这一大好契机来推动我们植保事业,全面提高植保技术服务水平。 一、农药安全使用的现状 我市农药安全使用现状堪忧,突出存在如下七个问题: 1、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统计1999——2003年五年农药情况来看,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呋喃丹等使用量一直居高不下,甲胺磷亩平用量在100克以上;2004年调查江南、桃林、源潭等乡镇农户购买农药情况,甲胺磷是他们首选农药,甲胺磷已成为他们每次打药必用的品种。特别是棉区少数农民还把国家禁止使用的杀虫脒当做宝贝,不管是真是假都要用,用了才放心。 附:岳阳市1999——2003年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量单位:吨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甲胺磷 1211 1275 1236 1186 1198 甲基对硫磷 36 338 298 307 354 呋喃丹 1960 1840 1758 1886 1675 2、复配农药、低防效农药比重大。除了上述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量大外,杀虫双、草甘膦和花样百出的复配制剂在临湘市场成为农药的主导产品。统计1999——2003年五年农药使用情况,复配农药的比重呈上升趋势,2003年基所占比重达到46%;在防治棉花害虫方面药剂方面复配的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充斥于市,防病效果很差;在防治棉花害虫方面药剂的主要成份是哒螨灵、辛硫磷、速灭杀丁、氯氰菊酯、灭多威、丙溴磷等几种,而商品名达一百多个。 3、农药中毒事故时常发生。在6—9月使用农药高峰期间,生产性中毒经常发生,2002年湘阴县有几十人生产性中毒,华容、君山在棉花用药高峰期,生产性轻度到中度中毒者天天有发生;在棉区还有将为能喷雾的呋喃丹浸泡后喷雾,中毒事故经常发生;进入7月后,市民想吃青菜而不敢吃,并且连年有吃空心菜中毒住院者。今年5月9日湘乡市毛田乡农民用甲基对硫磷防治二化螟,造成200多人中毒(其中58人中毒较重住院治疗),这是一起严重的生产性中毒事故,中央领导非常关注。 4、药害年年发生、纠纷不断。在我市发生最多的是2,,4—丁酯对棉花的药害,少则造成500—800亩的药害,多的达千亩以上,今年在君山区既有施药造成的药害,也有运输过程中保护不当造成的药害,损失很大,造成农民堵路上访。草甘膦类除草剂药害,一是磷的积累,果树叶片缩小变厚,二是在水稻抽穗扬花期田埂除草,造成水稻不实。近两年早稻施用乙草胺含量过高的除草剂,导致禾苗心叶扭曲畸形;棉花田施用浓度过高的灭多威及其复配制剂,造成棉叶变红;水稻穗期使用代森胺类杀茵剂,造成棉叶变红;水稻穗期使用代森胺类杀茵剂,造成药害;农民使用甲氰菊酯毒虾,造成农田生态环境恶化。 5、环境污染严重。农民使用甲氰菊酯毒虾,造成农田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绝迹;在棉田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2003-03-15 16:08:00 来源: 除草剂被植物根、芽吸收后,作用于特定位点,干扰植物的生理、生化代谢反应,导致植物生长受抑制或死亡。除草剂对植物的影响分初生作用和次生作用。初生作用是指除草剂对植物生理生化反应的最早影响,即在除草剂处理初期对靶标酶或蛋白质的直接作用。由于初生作用而导致的连锁反应,进一步影响到植物的其它生理生化代谢,被称着次生作用。 (一)抑制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在光反应中,通过电子传递链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藏在ATP;在暗反应中,利用光反应获得的能量,通过Calvin-Benson途径(C3植物)或 Hatch-Slack-KortschaK途径(C4植物)将CO2还原成碳水化合物。除草剂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抑制光合作用:抑制光合电子传递链、分流光合电子传递链的电子、抑制光合磷酸化、抑制色素的合成和抑制水光解。 1.抑制光合电子传递链 约有30%的除草剂是光合电子传递抑制剂,如三氮苯类、取代脲类、尿嘧啶类、双氨基甲酸酯类、酰胺类、二苯醚类、二硝基苯胺类。作用位点在光合系统II和光合系统I之间,即QA和PQ之间的电子传递体B蛋白,除草剂与该蛋白结合后,改变它的结构,抑制电子从QA 传递到PQ,使得光合系统处于过度的激发态,能量溢出到氧或其它邻近的分子,发生光氧化作用,最终导致毒害。 2.分流光合电子传递链的电子 联吡啶类除草剂百草枯和敌草快等是光合电子传递链分流剂。它们作用于光合系统I,截获电子传递链中的电子,而被还原,阻止铁氧化还原蛋白的还原即其后的反应。这类除草剂杀死植物并不是直接由于截获光合系统I的电子造成的,而是由于还原态的百草枯和敌草快自动氧化过程中产生过氧根阴离子导致生物膜中未饱和脂肪酸产生过氧化作用,破坏生物膜的半透性,造成细胞的死亡。 3.抑制光合磷酸化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商品化的除草剂的初生作用是直接抑制光合磷酸化的。但有些电子传递抑制剂如二苯醚类、联吡啶类和敌稗等,在高浓度下也能抑制光合磷酸化,使得ATP合成停止。光合磷酸化抑制剂,也叫解偶联剂。 4.抑制色素生物合成 在类囊体膜上,有大量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这两类色素紧密相连,前者收集光能,后者则保护前者免受氧化作用的破坏。抑制这两类色素中任何一种的合成,将导致植物出现白化现象。有多种除草剂如吡氟酰草胺、氟啶草酮、苯草酮、苄胺灵、广灭灵抑制类胡萝卜素生

常见农药除草剂有哪些,农药除草剂的常见分类

常见农药除草剂有哪些,农药除草剂的常见分类 相信大家在选择农药除草剂的时候,都会被那琳琅满目的除草剂搞花了眼睛,不知道到底哪一款才是适合自己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分类,那么常见的农药除草剂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农药除草剂的常见分类。 农药除草剂的常见分类 一、按作用性质分类 1、灭生性除草剂 某些除草剂,不加选择地杀死各种杂草和作物,这种除草剂称为灭生性除草剂,例如五氯酚钠、克芜踪、草甘膦等。 2、选择性除草剂 有些除草剂能杀死某些杂草,而对另一些杂草则无效,对一些作物安全,但对另一些作物有伤害,此谓选择性,具有这种特性的除草剂称为选择性除草剂。例如2甲4氯只能杀死鸭舌草、水苋菜、异型莎草、水莎草等杂草,而对稗草、双穗雀稗等禾本科杂草无效,对水稻安全,适于稻田、麦田、玉米田内使用,但对棉花、大豆、蔬菜等阔叶作物则有严重药害。又如敌稗能杀死稗草,对水稻安全;西马津能杀死马唐、藜等多种一年生杂草而对玉米安全;还有禾草灵、野燕枯能杀死野燕麦而对小麦安全等。 除草剂的选择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就是说选择除草剂不是对作物一点也没有影响,能把杂草杀光,而是在一定对象、剂量、时

间、方法和条件下的选择性,选择性好坏由选择性系数所决定,所谓系数是一种除草剂杀死(或抑制)10%以下作物的剂量和杀死(或抑制)90%以上杂草的剂量之比,系数越大越安全,一个选择性除草剂其选择性系数大于2才可推广。 二、按作用方式分类 1、内吸性除草剂 一些除草剂能被杂草根茎、叶分别或同时吸收,通过输导组织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位,破坏它的内部结构和生理平衡,从而造成植株残死亡,这种方式称为内吸性,具有这种特性的除草剂叫内吸性除草剂,如2甲4氯、草甘膦可被植物的茎、叶吸收,然后动转到植物体内各个部位,包括地下根茎,所以草甘膦能防除一年生杂草外,还能有效地防除多年生杂草。 2、触杀性除草剂 某些除草剂喷到植物上,只能杀死直接接触到药剂的那部分植物组织,但不能内吸传导,具有这种特性的除草剂叫触杀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只能杀死杂草的地上部分,对杂草地下部分或有地下繁殖器官的多年生杂草效果较差,如除草醚、五氯酚钠等。 三、按施药对象分类 1、土壤处理剂 即把除草剂喷撒于土壤表层或通过混土操作把除草剂拌入土壤中一定深度,建立起一个除草剂封闭层,以杀死萌发的杂草。除草剂的土

关于农药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农药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农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料,使用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仪陇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今年来在大力发展无公害生产,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为落实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到2020年农药减量控害行动方案》(川农业〔2018〕56号),按照省、市要求,我站于9月下旬对我县农村农药使用和销售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农药使用现状 1、杀虫剂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15%、杀菌剂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10%、除草剂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30%、植物生长调节剂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5%、杀鼠剂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5% 2、高毒农药所占农药使用量比例为5%、中毒农药所占农药使用量比例为5%、低毒农药所占农药使用量比例为20%和生物农药所占农药使用量比例为5%。经过我站调查现在用在农业生产上的高毒农药已大量减少,农民更加注重选择绿色环保、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用于作物病虫害的防治。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防治决策依据来源。防治决策依据主要有两点。一是根据经验。多数老百姓对常见的病虫害,如稻瘟病、螟虫、蚜虫等病虫害有识别能力,能正确用药,但是在用药时间上有待改进;二是描述病虫害,请经销商配药。仅有少部分老百姓能描述 正确,并达到防治效果。多数老百姓不能正确描述作物病情,导致用药不对路,防治无效果。 4、现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主要使用的农药剂型主要包括可湿性粉剂、粉剂、乳油和水剂等。仪陇县属于山区丘

陵地带,因此,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使用的植保机械类主要是中小型器械,主要有手动喷雾器、机动喷雾器、担架式喷雾器,今年我县两个植保服务公司新采购5台无人机经行病虫防治。 5、大田作物农药亩用量在 7-15ML 兑水1000-2000倍液,亩用量就按4壶水打,总共就是60ML左右,成本在16-20元左右。经济作物农药亩用量在50ML左右,成本在10-15元左右及亩用药成本范围。 二、农药经销商销售的产品情况 1、农药经销商销售的产品中杀虫剂所占的比例为30%、杀菌剂所占的比例为20%、除草剂所占的比例为25%、植物生长调节剂所占的比例为15%、杀鼠剂所占的比例为10%。 2、农药销售中高毒农药所占的比例为5%、中毒农药所占的比例为10%、低毒毒农药所占的比例为80%和生物农药毒农药所占的比例为5%。目前,我县市场上销售的农药毒性正逐渐趋于中低毒化,低毒农药产品所占比例达54.55%,比例最高;中等毒性农药次之,占18.18%;高毒农药最低,仅有9.09%;还有18.18%的农药产品在标签上未标注毒性。 3、销售的产品中主要由可湿性粉剂、粉剂、乳油和水剂等剂型构成。 三、农药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盲目用药。老百姓由于文化、技术水平有限,对病虫的发生规律不清楚,不管是生理性病害还是病理性病害,达不达防治指标,都进行用药;有的老百姓不懂安全间隔期,在采摘前还在经行用药;除草剂使用频繁,经常造成药害,等等之类的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