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及解剖

颅脑及解剖
颅脑及解剖

海马PPT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

陈燕萍张雪林

第一节检查方法

一、颅脑

(一)头颅平片(Plain Film of Skull)

头颅平片方法简单、经济,对头颅外伤、先天性畸形和颅骨疾病等的诊断最适用,但对脑肿瘤等病变仅能提示病变存在,大多数不能确诊。一般用正、侧位,根据诊断需要,再考虑其它位置或用体层摄影。临床症状明显但常无异常发现是平片诊断的限度。

(二)脑血管造影(Cerebral Angiography)

脑血管造影是将含碘水对比剂注入颈内动脉或椎动脉,使脑血管显影,根据脑血管的分布、形态、位置等变化来判断颅内疾病,并可经导管行介入治疗。常用数字减影技术。主要用于诊断动脉瘤、血管发育异常和血管闭塞等疾病,并可了解脑瘤的供血情况。CT、MRI的发展使脑血管造影应用减少,但对颅内血管性疾病的诊断,特别是进行介入治疗,则离不开脑血管造影。

有严重出血倾向、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对对比剂过敏者为脑血管造影的禁忌证。

(三)CT

颅脑CT检查一般用横断面,扫描基线为眦耳线(眼外眦与外耳道中心连线)或上眶耳线(眦耳线向后倾20°角),层厚8~10mm,连续8~10个层面,如遇小病变可行薄层扫描。垂体区病变常用冠状面,方法是病人仰卧或俯卧,头部尽量后仰,扫描线尽量垂直于鞍底。(图2-1)

图2-1

图2-1 头部CT扫描基线

头颅CT对颅内病变有很好的诊断效果,颅脑外伤、脑梗塞、脑出血、脑积水等平扫即可明确诊断,颅内肿瘤、炎症、血管畸形等需做增强扫描。CTA可观察病变与血管的关系,CT 灌注成像可观察病变血流灌注情况。

(四)MRI

1.切层方向颅脑常规行横断面扫描,根据病变部位辅以冠状或矢状面,一般中线结构(三脑室、脑干、四脑室)、后颅窝病变辅以矢状面;颅底、桥小脑角及天幕附近病变辅以冠状

面。垂体及鞍区结构病变需冠状及矢状面扫描。

2.层厚一般横断面层厚8~10mm,间隔1~2mm;矢状及冠状面层厚4~5mm,垂体微腺瘤或微小听神经瘤需采用薄层扫描,层厚小于等于3mm。

3.扫描序列常规采用SE序列T1WI及T2WI,T1WI显示解剖结构较清晰,而T2WI显示病变较敏感。高档MR机多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可减少成像时间,常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urbo-SE,FSE)及梯度回波序列(FLASH),其中水抑制成像(FLAIR)较常在颅脑应用。EPI序列一般用于小儿、昏迷等不配合病人或危重病人的检查。

4.MR血管造影(MRA)头颅MRA已常规应用。主要用于血管性疾病包括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静脉窦血栓形成等的诊断,也可用于显示肿瘤与血管的关系。主要技术有TOF 法和PC法。

5.MR增强扫描MR增强扫描可增加病变与正常脑组织的对比,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在颅脑疾病的应用有:①鉴别肿瘤和水肿,为定性诊断提供依据。②有助于微小病变的显示,如垂体微腺瘤、微小听神经瘤及小转移灶。③脑血管疾病的诊断。④显示多发病灶中未显示的病灶。

6.MR弥散加权(DWI)及灌注加权(PWI)成像前者主要用于急性脑缺血的研究,特别是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后者用来反映脑组织微循环的分布及血流灌注情况,主要用于脑血管性疾病及肿瘤的良恶性鉴别。

7.脑功能成像(fMRI)及MR波谱(MRS)的研究fMRI是通过检测病人接受刺激(包括视觉、触觉等)后的脑灌注变化来研究皮层活动的功能定位,是目前神经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颅脑MRS近年来才从实验研究过渡到临床应用,最常用于颅脑1H-MRS 的方法有SE-单体素波谱法(single volume spectroscopy,SVS)和化学位移成像(CSI)与SVS联合应用的混合(hybrid)技术,可检测外伤、肿瘤或癫痫病人脑组织的代谢情况。(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来自:【影像园】https://www.360docs.net/doc/8214139333.html,)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1.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器官和尸体不同方位的断面标本及其对应的影像图的一门科学。

2.断层:是根据研究目的的某一方向所作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标本或图像。

3.断面:是指断层标本的表面。

4.横断面:又称水平面,是指平行于水平面的断面,断层标本和CT、MRI等图像观察其下表面。

5.矢状断面:是按人体的矢状轴沿上下方向移动切割所制成的左右侧断面。通过人体正中线的断面为正中矢状面。断层标本和MRI等图像观察其左侧面,但超声一般观察其右侧面。

6.眶耳线(眦耳线):眼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颅部横断层扫描多以此为基线,亦即临床影像上轴位扫描的基线。

7.Reid基线(下眶耳线):眼眶下缘中点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头部横断层标本制作的常用基线,冠状面标本的常以该线的垂线为基线。

8.上眶耳线:眶上缘中点与外耳门重点的连线,以此为基线的断面与颅底平面相一致,临床影像按此基线扫描,有利于显示颅后窝的结构和减少颅骨伪影。

9.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底部,在正中矢状面上呈弓形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胼胝体嘴、膝、干和压部,胼胝体嘴向下连于终板。

10.穹窿:是自海马至乳头体的弓状纤维束,分为穹窿脚、体柱三个部分。

11.内囊: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的宽阔致密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内囊前肢、膝和后肢三个部分。

12,外囊:屏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髓质称为外囊。

13.最外囊:评传和外侧的波纹状的突起与岛叶皮质之间的的髓质称为最外囊。

14.新纹状体:尾状核和壳称为新纹状体。

15.旧纹状体:苍白球称为旧纹状体。

16. 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纹状体。维持骨骼肌的张力,协调集群运动。

17.基底核:位于大脑半球髓质中,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18.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形状不规则,可分为侧脑室前角、中央部、后角和下角四个部分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19.侧脑室三角区:侧脑室中央部、下角和后角三者汇合处呈三角形的腔隙称为侧脑室三角区。

20.第三脑室:是两侧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狭窄的腔隙,有顶、底前壁、后壁和左、右侧壁。

21.第四脑室:位于脑桥、延髓与小脑之间形似帐篷。

22.硬脑膜窦:为颅内静脉的一部分,由分开的两层硬脑膜衬以内皮细胞构成,窦壁无平滑肌,不能收缩,故损伤时难于止血易形成颅内血肿。

23.脑蛛网膜下隙:位于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内充满脑脊液,此间隙向下与脊髓蛛网膜下隙相连通。

24.脑池:蛛网膜下隙在脑的沟、裂等处扩大,形成蛛网膜下池,又称脑池。

25.小脑延髓池:又称枕大池,位于颅后窝下部的小脑与延髓之间,被小脑镰分为左、右侧部,向前连同第四脑室,向下连通脊髓蛛网膜下隙,内有小脑后动脉经过。

26.桥池:又称脑桥前池,位于脑桥腹侧面与枕骨之间,扁且宽阔,向上连通脚间池,向后连通小脑延髓池,内有基底动脉通过。

27.脑桥小脑角池:又称桥池侧突,为桥池向外侧的延续。

28.脚尖池:为桥池向上的延续,位于鞍背与中脑的脚间窝之间,两侧经环池与中脑后方的四叠体池相通,内有动眼神经和基底动脉延续形成的大脑后动脉通过,后交通动脉和脉络丛前动脉经过该池的外侧部。

29.环池:包括环池本部和环池翼部。环池本部围绕中脑的大脑脚两侧,连于四叠体池与脚间池之间;环池翼部向外侧伸向背侧丘脑枕的后方又称丘脑后池。

30.四叠体池:位于中脑顶盖与小脑蚓上部前缘之间,两端向外侧连于环池翼部,向前外侧连通于环池本部,向上延续为大脑大静脉池。

31.帆间池:又称中间帆腔,位于第三脑室顶的上方、穹窿体和穹窿连合的下方,两侧为穹窿内侧缘,后界为胼胝体压部,呈尖伸向前的三角形腔隙;向下连通大脑大静脉,内有大脑内静脉通过。

32.大脑大静脉池:位于第三脑室的后方,向上至胼胝体压部,内有松果体和大脑大静脉等。

33.鞍上池:位于蝶鞍上方,是交叉池、脚间池和桥池前部组成。

34.交叉池:位于是交叉周围。

35.大脑动脉环:是围绕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依次由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

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连接而成的动脉环。

36.纵膈:是两侧纵膈之间所有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37.CT的纵膈间隙:是纵膈气管之间的结缔组织间隙(非筋膜间隙),含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结等,是CT图像上所见的由脂肪、淋巴结等组织所形成的低CT值的非筋膜间隙,包括气管前间隙、气管后间隙、血管前间隙、主动脉肺动脉窗、气管杈下间隙、后纵膈间隙和膈脚后间隙。

38.第一肺门:在肺的内侧面(纵膈面)中部的凹陷称第一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进出之处。

39.第二肺门:是肺叶支气管、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肺叶之处。

40.第三肺门:肺段支气管、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肺段之处。

41.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是每一个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分布区域肺组织的总称,无论是形态上或是功能上都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

42.肝裸区:冠状韧带前、后层之间没有腹膜覆盖的部分称为肝裸区。

43.第二肝门:是肝左静脉、肝中间静脉、肝右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称为第二肝门。

44.第一肝门:位于肝的横沟处,有肝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内脏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之处称为第一肝门。

45.格利森系统(Glisson系统):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和肝管的各级分支在肝内走行,分支和配布基本一致,并被结缔组织鞘包裹构成格利森系统。

46.肾前间隙:位于壁腹膜与肾前筋膜之间的间隙,内有十二指肠、胰、升结肠、降结肠、肠系膜血管、淋巴结以及脂肪组织。

47.肾周间隙:位于肾浅筋膜与肾后筋膜之间,内有肾、肾上腺、肾血管、肾盂、输尿管和肾脂肪囊等。

48.肾周间隙:位于肾后筋膜、侧锥筋膜与腹内筋膜之间,内无任何器官,仅有脂肪组织、血管和淋巴结等。

49.膀胱精囊角:膀胱底与精囊之间常有一呈锐角区域充满脂肪组织,正常值为28.5°+-4.5°。

50.直肠膀胱陷凹:位于膀胱与直肠之间,是男性站立时的最低点。

51.直肠子宫陷凹:位于直肠与子宫之间,是女性站立时的最低点。

52.膀胱子宫陷凹:位于膀胱与子宫之间。

53.肝肾隐窝:在肝右叶与右肾和结肠之间,平卧时是腹膜腔的最低点。

54.胸膜腔: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围成的完全封闭的胸膜间隙,左、右各互不相通,呈负压,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脏、壁之间的摩擦。

55.胸膜隐窝:不同部分的壁胸膜相互返折移行处的胸膜腔,即使在深呼吸时,肺缘也不能伸入其内,故称为胸膜隐窝。

56.椎孔:由椎体和椎弓围成。

57.椎间孔:由相邻的椎骨上、下切迹围成。

58.椎管:有椎骨的锥孔、骶骨的骶管和椎骨之间的骨连接共同构成的骨纤维管道,起自枕骨大孔,终于骶管裂孔,其弯曲度与脊柱的弯曲一致,内有脊髓、脊髓被膜、神经根、血管和结缔组织等结构。

59.肝门静脉窦:肝门静脉一般分为左、右两支入肝,在分支前其管径稍膨大称为肝门静脉窦。

60.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①欲学断层,先修整体。

②整体与断层相结合,培养断层解剖思维。

③标本与影像相结合,完完成从尸体向活体过渡。

④理论联系实际。

61.在大脑半球表面主要的的沟裂有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中央前沟、中央后沟、距状沟、中央旁沟、扣带沟、胼胝体沟、扣带沟缘支。

62.在大脑半球表面的主要的回有额叶、顶叶、颞叶、岛叶、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扣带回。

63.脑供血的特点:

①.进入颅内的动脉行程极度弯曲,一般认为是脑动脉无搏动的主要原因。

②.脑动脉与脑静脉多不伴行。

③.脑的动脉来自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且在脑的底部吻合成Willis环(大脑动脉环)。

④.脑动脉壁极薄,类似颅外其他部位同等大小的静脉。

⑤.脑浅层的动脉有丰富的吻合支。

⑥.脑的血供与颅骨和硬膜的血供彼此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颈内动脉与椎动脉,后者来源于颈外动脉。

⑦.大脑半球的动脉可分为皮质支(营养皮质及其下的髓质)和中央支(营养基地核、内囊以及间脑)均自成体系互不吻合。

⑧.皮质血供较髓质丰富,以视皮质最丰富。

⑨.脑的静脉与硬脑膜静脉窦无完整的静脉瓣,但在某些部位(如上矢状窦的静脉入口处),却又能起导流作用的瓣状结构存在。

⑩.脑毛细血管的内皮为紧密连接,无窗孔,周围被交织细胞的足板所包绕,构成血脑屏障。但但在某些区域缺乏血脑屏障,包括:松果体、下丘脑和正中隆嵴、神经垂体(垂体后叶)、延髓最后区、后连合、终板、脉络丛等。

64.颈内动脉依据行程分为颈段、岩段、海绵窦段、前床突段和终末段。

65.中央沟在横断面上的识别:

①.沟的深度:中央沟较深,自外侧向内侧延伸,并可有一条(中央沟)或两条(中央前、后沟)与之伴行。

②.中央前、后回的厚度:中央前回较中央后回宽厚,两者之间的沟即为中央沟。

③.沟的位置:一眶(眦)耳线为基线的横断层面上,中央沟均位于大脑半球上外侧面德2/5与后3/5交界处。

66.上纵膈的结构自前向后可分为五层:胸腺层、静脉层、动脉层、气管层食管层。

67.右肺肺段(10段):

①.尖段(SⅠ)

②.后段(SⅡ)

③.前段(SⅢ)

④.外侧段(SⅣ)

⑤.内侧段(SⅤ)

⑥.上段(SⅥ)

⑦.内侧底段(SⅦ)

⑧.前底段(SⅧ)

⑨.外侧底段(SⅨ)

⑩.后底段(SⅩ)

68.左肺肺段(8~10段):

①.尖后段(SⅠ+Ⅱ)

②.前段(SⅢ)

③.上舌段(SⅣ)

④.下舌段(SⅤ)

⑤.上段(SⅥ)

⑥.内侧前底段(SⅦ+Ⅷ)

⑦.外侧底段(SⅨ)

⑧.后底段(SⅩ)

69.肺根内诸结构的排列自前向后依次为上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和下肺静脉;自上而下左肺根的结构依次为左肺动脉、左主支气管、左上肺静脉和左下肺静脉;自上而下右肺根的结构依次为上叶支气管、右肺动脉、中间支气管、右上肺静脉和右下肺静脉。

70.心底血管的排列:自右向左依次为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干。

71.心室、心房的位置关系:右心室位于最前方,左心房位于最后方,右心房位于最右侧,左心室位于最左侧。房室间隔从左外侧与中线约夹45度角,分别隔开两侧的心房与心室。同侧的心室与心房呈现出左前与左后的位置关系。

72.肝裂:

①.正中裂:又称为主门裂或Cantlie裂,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左壁至胆囊切迹中点的连线,脏面由胆囊切迹经胆囊窝中份,越横沟入腔静脉。

②.左叶间裂:又称脐裂,肝膈面镰状韧带左侧1cm处与下腔静脉左壁的连线,脏面则为杆圆韧带裂。

③.左段间裂:又称左门裂,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左壁与肝左缘中、上1/3交界处的连线,转至脏面再横行至左纵沟。

④.背裂:上起自肝左、肝中间和肝右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处,下至肝门的弧形线,即尾状叶的周界。

⑤.右叶间裂:又称为右门裂,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右壁与胆囊窝中点右侧的肝下缘中、右1/3交点的连线,转至脏面连于横沟右端。

⑥.右段间裂:又称为横裂,肝脏面为横沟右端与肝右缘中点的连线,转至膈面连于正中裂。

73.肝门静脉:在第二腰椎提的右侧、胰颈的后方,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或由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三者汇合而成。

74.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依据行程分为四个部分,即横部、角部、矢状部(又称脐部)和囊部。

75.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出现的标志性意义:

①.肝门静脉已出现或将在下一层面出现。.

②.第一肝门出现或将在下一层面出现。

③.左叶间裂出现分为左外叶和左内叶。

④.左肝管内支出现及左肝管的合成。

⑤.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的平面把左外叶分为左外叶上段和左外叶下段。

⑥.肝圆韧带的出现。

76.胰腺的分型:

?.一般型(约占74%):斜型(49%)、水平型(12%)、直角型(13%)。

?.特殊型(约占26%):体高型(16%)、头高型(2%)、波波浪型(6%)、突出姨块型(2%)。

77.肾缔内各结构的排列关系自前向后分别为肾静脉、肾动脉和肾盂,自上向下分别为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

78.在横断面上肝门静脉与肝静脉的识别:

①.两者走行相反,肝肝静脉越靠近膈面官腔口径越粗,而肝门静脉越靠近第一肝门管腔口径越粗。

②.两者的走行呈十字交叉,即断面上如肝静脉显示长轴,则肝门静脉呈横断面,反之亦然。

③.肝门静脉直而柔软,液性管腔清晰,肝静脉管壁看不到回声,肝门静脉管壁回声强,各级具有特定形态,极易区别。

④.肝门静脉走行于肝叶或肝段之间,而肝门静脉走行于肝叶或肝段内。

⑤.肝门静脉及其属支在横断面上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而肝门静脉及其分支呈弯曲状,故横断面也呈不规则形。

⑥.肝静脉管壁薄,而肛门静脉的管壁较厚。

79.肝裂在横断面的识别:

①.正中裂:在肝的上部横断层上相当于肝中静脉长轴与下腔静脉左前壁的连线,在肝的下部横断层上相当于下腔静脉左前壁与胆囊窝中点的连线。

②.左叶间裂:在肝的上部横断层上相当于肝左静脉或左叶间静脉长轴与下腔静脉左前壁的连线,或者是镰状韧带附着缘左侧1cm处,在肝的中部横断层相当于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长轴的延长线,在肝的下部横断层面上肝圆韧带裂为天然的分界标志。

③.左段间裂:仅在肝的上部横断层面内出现,可根据肝左静脉来确定,或在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出现及其以上横断面。

④.右叶间裂:在肝的横断层面上相当于下腔静脉右前壁与肝静脉的连线。

⑤.右段间裂:以肝门静脉右支主干为标志,在肝门静脉右支出现及其以上的横断层面上,右半肝被分为右后叶上段(SⅦ)与右前叶上段(SⅧ);而在此以下的横断层面上则分开右前叶下段(SⅤ)与右后叶下段(SⅥ)。或当肝门静脉呈三叉型而五右支主干时可以此分叉处来确定右段间裂。

⑥.背裂:在肝的上部横断层面上相当于肝左、中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处于静脉韧带裂右端的连线;中部横断层面上相当于下腔静脉右前壁与静脉韧带裂右端所作的弧形线;下部横断层面上相当于下腔静脉右壁与肝门静脉中点的连线。

80.肝的分段:

?.6分法:尾状叶(SⅠ)、左外叶上段(SⅡ)、左外叶下段(SⅢ)、右前叶(SⅣ)、右后叶上段(SⅤ)、右后叶下段(SⅥ)。

?Couinaud肝段划分法: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命名:尾状叶(SⅠ)左外叶上段(SⅡ)、左外叶下段(SⅢ)、左内叶(SⅣ)、右前叶下段(SⅤ)、右后叶下段(SⅥ)、右后叶上段(SⅦ)、右前叶上段(SⅧ).

81.肩关节的特点:

①.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

②.头大盂浅,有盂唇。

③.关节囊薄而松弛,下壁最为薄弱,故肱骨头易向前下脱位。

82.肘关节:肘关节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

83.膝关节:由股骨的下端、胫骨的上端和髌骨构成,为全身最大、最复杂的关节。

84.腘窝:为膝关节后方的菱形窝。

85.椎骨:颈椎(C)7块、胸椎(T)12块、腰椎(L)块、骶椎(S)5块、尾椎(Co)4块。

86.椎间盘:除第1、2颈椎之间无椎间盘以外,其他椎骨的椎体之间都有椎间盘,共23个。以第3、5腰椎间的椎间盘突出多见。

87.脊髓:脊髓上端在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末端变细,为脊髓圆锥,与第1腰椎椎体下缘(小儿平第3腰椎)处续为无神经组织的中丝,脊髓比脊柱要短。

颅脑CT解剖带图解

颅脑CT解剖(图文) skC影像园https://www.360docs.net/doc/8214139333.html, 1、蝶窦(Sphenoid sinus) 2、延髓 (Medulla oblongata) 3、小 脑 (cerebellum)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skC影像园https://www.360docs.net/doc/8214139333.html, skC影像园https://www.360docs.net/doc/8214139333.html, skC影像园https://www.360docs.net/doc/8214139333.html,

4、第四脑室(Fourth ventricle) 5、小脑中角(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 6、乙状窦(Sigmoid sinus) 7、颞骨及乳突气房 (Petrous temporal bone and mastoid air cells) 8、桥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 9、脑桥 (Pons) 10、垂体窝(Pituitary fossa)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skC影像园https://www.360docs.net/doc/8214139333.html,

skC影像园https://www.360docs.net/doc/8214139333.html, 11、小脑蚓部(Cerebellar vermis) 12、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13、桥前池 (Prepontine cistern) 14、鞍背 (Dorsum sellae) 15、侧脑室颞角(Temporal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skC影像园https://www.360docs.net/doc/8214139333.html,

skC影像园https://www.360docs.net/doc/8214139333.html, 16、环池 (Ambient cistern) 17、角间池 (Interpeduncular cistern) 18、大脑角 (Cerebral peduncle) 19、侧裂池 (Sylvian fissure)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 skC影像园https://www.360docs.net/doc/8214139333.html,

颅脑解剖-新

颅脑解剖 颅脑解剖 一.头皮 头皮是覆盖于颅骨之外的软组织,在解剖学上可分为五层: 皮层:较身体其他部位的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外伤时出血多,但愈后较快。 皮下层:由脂肪和粗大而垂直的纤维束构成,与皮肤层和帽状腱膜层均由短纤维紧密相连,是结合成头皮的关键,并富含血管神经。 帽状腱膜层:帽状腱膜层为覆盖于颅顶上部的大片腱膜结构,前连于额肌,后连于枕肌,且坚韧有张力。 腱膜下层:由纤细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 骨膜层:紧贴颅骨外板,可自颅骨表面剥离。 二.颅骨 除下颌骨和舌骨外,其他21块头骨都借缝或软骨结合或骨结合构成一个牢固的整体,称为颅(cranium) 。通常将组成脑颅腔的骨骼称为颅骨。颅骨可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分其分界线自枕外隆突沿着双侧上项线、乳突根部、外耳孔上缘、眶上缘而至鼻根的连线,线以上为颅盖;线以下为 颅底。 颅骨侧面

颅盖骨是由内外骨板和两者间的骨松质构成。颅骨厚度不一,在额、顶结节处最厚,颞枕棱部最薄。在内外骨板的表面有骨膜被覆,内骨膜亦是硬脑膜的外层。在颅骨的穹窿部,内骨膜与颅骨内板结合不紧密,因而颅顶骨折时易形成硬膜外血肿。在颅底部,内骨膜与颅骨内板结合紧密,故颅底骨折是硬脑膜易撕裂,产生脑脊液漏。颅骨板障内的板障静脉有:额、枕、颞前和颞后4对,它们之间借分支吻合成网,并有导血管 与颅内、外静脉相通。 颅盖外面在外骨板表面可见锯齿状的骨缝(在内骨板表面呈直线状)。在顶骨和额骨间为冠状缝,两顶骨之间为矢状缝,后方为人字缝,位于顶骨与枕骨交界处颞骨和额顶骨之间为鳞状缝。在额骨前面居两眉弓之间的颅骨中空部分是额窦。 颅盖内面由于脑回、蛛网膜颗粒、静脉窦和脑膜血管的压迫,使颅盖内面凹凸不平。在正中线有矢状窦的压迹,称矢状窦沟。在前面有呈树状的压迹,为硬脑膜中动、静脉的压迹。硬脑膜中动脉经棘孔进中颅窝,在颞部分成前后两支。前支粗大向上方走行,后支较小并走向后上方。 前支在顶骨前下角处(相当于颅外翼点处)多走行于骨性管中。若颞骨骨折往往撕断前支造成硬膜外血肿。 颅底部

(完整word版)颅脑应用解剖

一、颅部重要骨性标志及颅内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 (一) 颅部重要骨性标志 头部以眶上缘、颧弓上缘、外耳门上缘至乳突的连线为界,分为后上方的颅部和前下方的面部。颅部的骨性标志对了解相对应的颅内结构,尤其脑组织的重要功能部位,以便在进行颅脑手术时尽量避免或减少损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眉弓superciliary arch:是位于眶上缘上方的弓形隆起,此处皮肤表面长有眉毛。眉弓适对大脑额叶的下缘,其内侧份的深面为额窦。 2. 眉间glaballa:位于两眉弓之间的中点。 3. 额结节frontal tuber:为额骨外面最突出部。深面适对大脑额中回。 4. 颧弓zygomatic arch:由颧骨的颞突和颞骨的颧突共同构成,平颧弓上缘,相当于大脑半球颞叶前端的下缘。 5. 翼点pterion:位颧弓中点上方约3.8 cm或二横指或平眶上缘处,为额、顶、蝶、颞四骨相汇合处,多数呈"H"型,少数呈"N"型。翼点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遭受暴力打击时,骨折碎片可伤及此动脉,形成硬膜外血肿。 6. 星点:位于颅后部两侧,是枕、顶、颞三骨在乳突根后上方的交汇点。相当于外耳门上缘与枕外隆凸连线上方1.5 cm,外耳道中心点后约3.5 cm处。星点适对横窦转折为乙状窦处。 7. 乳突mastoid process:位于耳垂后方。乳突后部的内面为乙

状窦沟,容纳乙状窦。 8. 枕外隆凸external occipital protuberance:位于枕骨外面中部的隆起,其内面为窦汇。枕外隆凸的下方有枕骨导血管。颅内压增高时此导血管常扩张。颅后窝开颅术若沿枕外隆凸作正中切口时,注意勿伤及枕骨导血管和窦汇,以免导致大出血。 9. 上项线superior nuchal line:是由枕外隆凸向两侧延伸的弓形骨峰,其深面为横窦。 10. 前囟点brebma:即额顶点,为冠状缝与矢状缝汇合处,故又称冠矢点。新生儿前囟位于此点,菱形,1~2岁闭合,前囟膨出是颅内压增高的体征。成人冠状缝自眉间向后13 cm处,在中央沟的前面(所以为冠),故额部手术应在冠状缝前2cm去骨瓣,以免损伤中央前回。 11.人字点lambda:又称顶枕点,位于枕外隆凸上方约6 cm处,为矢状缝和人字缝的交点处。新生儿后囟位于此点。 (二) 颅内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 1.颅内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 (1)大脑纵裂:相当于矢状线位置。 (2)中央沟和外侧沟: 临床手术中,确定大脑外侧沟和中央沟的体表投影线最为简单实用的方法:定眉间至枕外隆凸为矢状线,在颧弓中点上方4 cm处(约2横指)即为翼点,从翼点至矢状线中点(50%)后2 cm处的连线即为大脑中央沟投影线,从翼点至矢状线前四分之三处(75%)的连线即为

颅脑正常解剖

颅脑正常解剖 1、颅骨: (1)外形: (2)颅底:主要孔道及内容物已在平片中讲述 2、脑膜:三层脑膜、三个间隙 (1)硬脑膜:硬膜下(或外)间隙硬脑膜与颅骨间的潜在间隙为硬膜外间隙,与蛛网膜间的潜在间隙---硬脑膜下腔。 硬脑膜的颅内反折形成间隔。 1)天幕:分隔小脑与大脑枕、颞叶,分颅腔为幕上和幕下;前方鞍背围成一孔,称天幕裂孔,幕上颅内压升高时,可将(颞叶)脑回压入此孔内,称小脑幕裂孔疝。 2)大脑镰:硬脑膜插入大脑两半球间形成,上缘长,沿矢状缝附着于颅盖穹窿;下缘短、游离。 3)鞍隔:位于鞍顶,环形,有垂体柄通过。 4)小脑镰: (2)蛛网膜、软脑膜与脑池系统: 蛛网膜与硬脑膜间的潜在间隙为硬膜下间隙。蛛网膜与软脑膜间的间隙称蛛网膜下腔,内含脑脊液,在颅底等处扩大称为脑池。 小脑延髓池---最大;鞍上池——呈六角形;桥池---基底动脉,环池---大脑后动脉、基底静脉及滑车神经,四叠体池---大脑大静脉池,视交叉池---视交叉。 3、大脑半球:图3

脑实质:皮质CT值+32-40Hu;髓质CT值+28- 32Hu。 额叶---后方中央沟与顶叶分界、外侧裂与颞叶分界; 颞叶---顶枕裂与枕前切迹(枕极前4cm)的连线前方、外侧裂池下方;顶叶---前界中央沟,后为顶枕沟; 枕叶---顶枕沟至枕前切迹间虚线的后方。 岛叶---位于大脑外侧裂池底部 4、间脑:连接大脑半球和中脑,包括丘脑、丘脑下部、丘脑底部和丘脑上部。 5、小脑: 6、脑干:中脑、桥脑和延髓。 7、脑室系统与脑脊液循环 (1)脑室:1)侧脑室:大脑半球内下方的狭长腔隙,内含脑脊液,分为额角、颞角、体部、三角区和后角。双侧脑室体部间透明隔存在潜在间隙,若此间隙扩大,脑脊液进入,称为透明隔间隙(第五脑室,若合并胼胝体后部和穹窿之间的海马闭合不全,称为第六脑室(又称Vergae腔)。2)第三脑室:侧脑室下方,间脑之间的狭窄间隙;上方借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下方与中脑导水管相连,前下方有视隐窝和漏斗隐窝,前部有中间块,后方有松果体上陷窝和松果体隐窝。3)中脑导水管:连接3-4脑室间管道,长约15mm,宽1-2mm,其背侧为四迭体,腹侧为中脑。4)第四脑室:位于脑干背侧、小脑腹侧。上通导水管、下通脊髓中央管,两侧经侧孔通蛛网膜下腔。4)脑脊液循环

颅脑及解剖

海马PPT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 陈燕萍张雪林 第一节检查方法 一、颅脑 (一)头颅平片(Plain Film of Skull) 头颅平片方法简单、经济,对头颅外伤、先天性畸形和颅骨疾病等的诊断最适用,但对脑肿瘤等病变仅能提示病变存在,大多数不能确诊。一般用正、侧位,根据诊断需要,再考虑其它位置或用体层摄影。临床症状明显但常无异常发现是平片诊断的限度。 (二)脑血管造影(Cerebral Angiography) 脑血管造影是将含碘水对比剂注入颈内动脉或椎动脉,使脑血管显影,根据脑血管的分布、形态、位置等变化来判断颅内疾病,并可经导管行介入治疗。常用数字减影技术。主要用于诊断动脉瘤、血管发育异常和血管闭塞等疾病,并可了解脑瘤的供血情况。CT、MRI的发展使脑血管造影应用减少,但对颅内血管性疾病的诊断,特别是进行介入治疗,则离不开脑血管造影。 有严重出血倾向、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对对比剂过敏者为脑血管造影的禁忌证。 (三)CT 颅脑CT检查一般用横断面,扫描基线为眦耳线(眼外眦与外耳道中心连线)或上眶耳线(眦耳线向后倾20°角),层厚8~10mm,连续8~10个层面,如遇小病变可行薄层扫描。垂体区病变常用冠状面,方法是病人仰卧或俯卧,头部尽量后仰,扫描线尽量垂直于鞍底。(图2-1) 图2-1 图2-1 头部CT扫描基线 头颅CT对颅内病变有很好的诊断效果,颅脑外伤、脑梗塞、脑出血、脑积水等平扫即可明确诊断,颅内肿瘤、炎症、血管畸形等需做增强扫描。CTA可观察病变与血管的关系,CT 灌注成像可观察病变血流灌注情况。 (四)MRI 1.切层方向颅脑常规行横断面扫描,根据病变部位辅以冠状或矢状面,一般中线结构(三脑室、脑干、四脑室)、后颅窝病变辅以矢状面;颅底、桥小脑角及天幕附近病变辅以冠状

颅脑的解剖

颅脑的解剖结构 一头皮的解剖(示意图) 头皮是覆盖于颅骨之外的软组织,在解剖学上可分为五层: 皮肤层:较身体其他部位的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外伤时出血多,但愈后较快。 皮下:由脂肪和粗大而垂直的纤维束构成,与皮肤层和帽状腱膜层均由短纤维紧密相连,是结合成头皮的关键,并富含血管神经。 帽状腱膜层:帽状腱膜层为覆盖于颅顶上部的大片腱膜结构,前连于额肌,后连于枕肌,且坚韧有张力。 腱膜下层:由纤细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 骨膜:紧贴颅骨外板,可自颅骨表面剥离。 二颅骨解剖(示意图) 除下额骨头和舌骨外,其他21块头骨都借缝或软骨结合或骨结合构成一个牢固的整体,称为颅(cranium) 。通常将组成脑颅腔的骨骼称为颅骨。颅骨可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分其分界线自枕外隆突沿着双侧上项线、乳突根部、外耳孔上缘、眶上缘而至鼻根的连线,线以上为颅盖;线以下为颅底。 颅盖部 颅盖骨是由内外骨板和两者间的骨松质构成。颅骨厚度不一,在额、顶结节处最厚,颞枕棱部最薄。在内外骨板的表面有骨膜被覆,内骨膜亦是硬脑膜的外层。在颅骨的穹窿部,内骨膜与颅骨内板结合不紧密,因而颅顶骨折时易形成硬膜外血肿。在颅底部,内骨膜与颅骨内板结合紧密,故颅底骨折是硬脑膜易撕裂,产生脑脊液漏。颅骨板障内的板障静脉有:额、枕、颞前和颞后4对,它们之间借分支吻合成网,并有导血管与颅内、外静脉相通。 颅盖外面在外骨板表面可见锯齿状的骨缝(在内骨板表面呈直线状)。在顶骨和额骨间为冠状缝,两顶骨之间为矢状缝,后方为人字缝,位于顶骨与枕骨交界处颞骨和额顶骨之间为鳞状缝。在额骨前面居两眉弓之间的颅骨中空部分是额窦。 颅盖内面由于脑回、蛛网膜颗粒、静脉窦和脑膜血管的压迫,使颅盖内面凹凸不平。在正中线有矢状窦的压迹,称矢状窦沟。在前面有呈树状的压迹,为硬脑膜中动、静脉的压迹。硬脑膜中动脉经棘孔进中颅窝,在颞部分成前后两支。前支粗大向上方走行,后支较小并走向后上方。前支在顶骨前下角处(相当于颅外翼点处)多走行于骨性管中。若颞骨骨折往往撕断前支造成硬膜外血肿。 颅底部 颅底内面:蝶骨嵴和岩骨嵴将颅底分为颅后窝,颅中窝,颅前窝。 颅底外面:前面被面颅遮盖,后部的中央为枕骨大骨。孔的前外侧枕骨髁,孔的后方为枕外嵴,其上为枕外粗隆。粗隆两侧是上项线。颅底外面有很多个孔。 三脑(示意图) 脑位于颅腔内,为胚胎时期神经管的前部,形态功能都很复杂。脑可分为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和延髓。通常把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延髓是脊髓的延续,在腹侧面它与脑桥间有桥延沟相分隔,脑桥上端与中脑大脑相连脊髓的中央管开放成延髓、脑桥和小脑间的共同室腔(第四脑室)。中脑的导水管下通第四脑室、上通间脑的第三脑室。导水管的背侧为四叠体的下丘和上丘,腹侧为中脑的被盖和大脑脚。自室间孔到视交叉前部的连线,为间脑和大脑的分界线,自后连合到乳头体后缘的连线为中脑和间脑的分界线。大脑向前、向上、向后扩展,并覆盖间脑、中脑和小脑的一部分。大脑两半球内的室腔为侧脑室,它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大脑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大

脑的解剖示意图

脑的解剖示意图:

常见脑出血部位: (1)基底节区出血:基底节区是最常见的脑出血部位,豆纹动脉的破裂出血血肿即位于基底节。基底节出血又可以细分为:壳核出血,丘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等。 ①壳核出血(putamen hemorrhage):基底节区的壳核是较为常见的出血部位,约占50%~60%,主要有豆纹动脉外侧在破裂引起,出血后可突破至内囊,临床表现与血肿的部位和血肿量有关,中大量出血时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内囊受损的引起的对侧偏瘫,还可有

双眼向病灶一侧凝视,偏身感觉障碍等。出血量大时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压迫脑组织产生短时间内昏迷、呼吸心跳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时间内死亡,出血量小时仅表现为肢体症状,临床上较为多见。 内囊外型出血 1.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类型 2.多由外侧豆纹动脉破裂引起 3.内囊三偏征(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及偏瘫)+失语 ②丘脑出血(thalamic hemorrhage):相对壳核出血发生率较低,主要由于丘脑穿支动脉或者丘脑膝状体动脉破裂导致,丘脑出血的特点除与壳核出血类似的症状如偏身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可出现精神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有情绪低落、淡漠等,还可出现痴呆、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出血量较大亦可短时间内危急生命。由于位置靠近第三脑室,丘脑出血症状容易反复,还易出现持续性顽固高热等症状。 内囊内型出血 偏身感觉障碍

③尾状核头出血:较为少见,出血量常不大,多破入脑室,出现急性脑积水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等,一般不出现典型的肢体偏瘫症状,临床表现可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类似。 2)脑叶出血:发生率较少,约占脑出血的5%~10%,一般合并有颅内血管畸形、血液病、烟雾病等患者常见,血肿常见于一个脑叶内,有时也会累计两个闹叶,临床上以顶叶最为常见,因为出血位置较为表浅,血肿一般较大,根据不同的部位以及出血量,临床表现较为多见复杂,可有肢体偏瘫、癫痫发作、失语、头痛、尿失禁、视野缺损等等。 (3)脑干出血(brain stem hemorrha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