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阁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夏阁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夏阁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现状概况

一、地理位置

夏阁镇地理座标为东经177°9,北纬31°52,位于巢湖市区北郊,与市区一山之隔,距离仅11公里,是柘臬镇和西峰乡至市区的必经之地。夏阁镇北部与板桥乡、西峰乡接壤,东部与半汤镇一山相隔,南接环城乡,西部与中旱镇隔河相望。

二、人口

至2004年底,夏阁镇共辖10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至2004年底,全镇总人口为2905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4405人,农业人口24654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关系15.2%。

三、自然条件

夏阁镇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地面高程8.8~19.6米(黄海高程系),南部的夏阁河向西注入柘臬河。

夏阁镇属北亚热带委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多,湿度大,无霜期长。常年主异风为东南风,年平均降雨量为1060mm,平均气温16℃。

城镇用地范围内土质较好,多为粘性土,地基承载力一般在20~30T/m2左右。

夏阁镇物产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农副产品有粮、棉、油、麦,优质蔬菜以及特种不产等,地下资源主要有石灰石、白云石、耐火泥、太湖石以建筑石料等。

四、人文资源

由于夏阁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文化积淀深厚,现在保存的历史文物占迹著名的有冯玉祥故居。

五、社会经济发展

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5亿元,同比增长11%;财政收入626万元(其中上级各种补贴138万元)万元,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00万元,增长28%;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0.64亿元,同比增长9%。全镇在外务工人员10000人,创劳务收入3200万元,分别增长8%、11%。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全镇企业实现产值2.33亿元,增长7%。

六、历史沿革

夏阁镇是个历史悠久的商业城镇,相传在孔子“周游列国”时,就有“夏高”之称。三国时期,曹操路经此地,将“夏高”改名为“夏阁”。明朝初期,由县令修建了夏阁桥,对城镇的迅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相进作用,因集市贸易发达而一度远近闻名,加之著名的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曾诞生于这片热土,更使夏阁镇名扬天下。

一九八四年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设镇代乡,是原夏阁区公所驻地,一九九二年撤区并将原夏阁镇、治河乡合并仍为新的夏阁镇。

第二节规划背景

一、上版总体规划主要内容(1997-2010)

1、镇域规划

(1)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规划将全镇分为三级:第一级为大庙、万山(3000人以上);第二级为颜刘、柳南、五星、竹柯、横坦、张成(2000至3000人);第三级为大焦、夏阁(小于2000人)。

(2)职能结构规划

建材业为主的行政村:竹柯

水产养殖为主的行政村:张成

果林和家畜养殖为主的行政村:大庙、万山

综合型发展的行政村:颜刘、柳南、五星、横坦、大焦、夏阁

(3)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镇域村镇空间结构规划,主要以道路为骨架,形成沿巢柘路为主要发展轴,通过镇区重点发展来带动全镇的发展。

2、规划年限和城镇性质、规模、结构与功能分区

(1)规划期限:近期1997—2000年,远期2000—2010年。

(2)城镇性质:巢湖市(县级)市域次中心,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商贸、加工、建材业为一体的小城镇。

(3)城镇规模:人口规模近期0.6万人,远期1.0万人;建成区用地规模近期0.588平方公里,远期0.978平方公里。

(4)城镇布局结构与功能分区:城镇建设结合现状,按照“逐步改造老镇,重点建设新区”的原则,采用集中紧凑的布局方式,形成巢柘路、夏西路两条发展轴线的集中扇形发展形态。用地功能分区概括为一个商业中心,镇西工业区、镇北、镇南、镇东三个居住区。

第三节规划目标、指导思想与思路

一、规划目标

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借鉴国内外城镇规划的经验与教训,把夏阁镇建设成为巢湖市卫星城镇,具有合理的用地总体布局、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以及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和高质量、高效益的投资环境,在巢湖市率先崛起。

二、指导思想

规划从巢湖市区整体发展空间出发,强调树立系统和动态的观念,使规划成果具有弹性、适应性、科学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为城镇快速发展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优化城镇土地、水和环境资源配置,提高和完善城镇各项设施,确定城镇发展的合理规模和方向。

坚持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原则。

规划要处理好夏阁镇镇总体规划与巢湖市总体规划协调、服从关系;处理好城镇建设发展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处理好城镇与乡村发展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处理好城镇居住、工业用地与其他建设用地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

三、规划思路

1、强化融入区域发展作用

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这是继东部开放、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之后的又一个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战略。

省委、省政府提出“东向发展战略”——“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安徽作为长三角纵深腹地的区位、资源、产业、科技和市场优势,利用好长三角的资本、市场、人才、科技资源,以更强的力度推进大开放战略的实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提出加快安徽省与江苏省、浙江省交界的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力争在安徽率先实现经济腾飞。如今,省与省、城市与城市之间超越行政界限的合作,使地区经济、大城市圈正以强大的经济辐射力和整合的资源优势成为区域经济大格局中的新兴力量。一些经济地域空间上浑然一体却被行政区划分开的区域正在经济意义上回归联合。如安徽东部的马芜铜城镇群、皖江经济带、京沪铁路安徽段沿线地区等正在不断加强横向经济联合,不断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夏阁镇与居巢区众多的城镇相比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近临巢湖城区,而巢湖恰恰是夏阁最大的经济辐射源。因此,面向辐射源,加大融入度,与巢湖城区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契机。

2、加强与巢湖城区发展的互补协调

夏阁镇是巢湖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规划区的组成部分。夏阁镇建设发展离不开巢湖市,许多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都依托巢湖城区,达到资源共享。其区位优势是夏阁镇未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夏阁镇的产业发展需要契合巢湖城区的生产力布局,需要在巢湖城区主导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发展。

3、发挥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纽带作用

小城镇是联系城市与农村的桥梁、纽带,小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了产业集聚和农村人口转移,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的聚集和优化组合,引导了传统、分散的落后生产方式进行变革,而且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心镇是小城镇群体中经济实力较强,能辐射到周围一些城镇区域,对周边农村区域和小城镇能起到龙头带动作用的区域中心性小城镇。因此,发展中心镇对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区域经济城乡协调发展中起到了核心作用。

4、积极拓展城镇发展空间

夏阁镇镇域空间组织,应从以下两个原则着手:

(1)区域整体发展的原则

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从有利于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区域特色、保持经济功能区的相对完整性出发,合理确定区域空间布局的地域范围和类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城乡体制分割,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共同提高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要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有序进行镇村区划调整和乡镇撤并,如板桥乡这些临近的乡镇纳入夏阁镇,发挥其对周边乡村区域的带动作用;

(2)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

强化产业、城乡、生态的相互融合,通过对产业和人口集聚、基础设施网络、生态环境系统等的统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可持续发展留有宽松的发展空间。

第四节规划编制重点

在国家实施的“中部崛起”大战略前提下,利用夏阁镇特殊的区位条件和处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特殊的地位来研究城镇发展的思路和模式,实现夏阁镇快速发展。

1、研究和确定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战略目标和发展策略;为中心镇区功能组织和空间布局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为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2、研究夏阁镇处在大城市边缘,如何拓展生存空间,与周边城镇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发展过程中的约束和限制,以及突破约束、限制的可能性。

3、研究区域行政区划调整的可能性,有利于夏阁镇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建设与管理。

4、在新的外部发展条件下,确定中心镇区用地发展方向,优化功能和布局结构。研究和确定中心镇区性质和规模。重点研究中心镇区功能布局、城镇特色等等亟待确定的问题。

5、探讨区域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安排、建设步骤,以及对夏阁镇未来建设的影响,并使之与城镇建设相协调。

6、优化镇域及中心镇区的综合交通体系,突出交通对城镇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增强城镇的对外辐射功能。

第五节规划依据

1、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行政法规

《城市绿化条例》(1992.6)

3、部门规章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9.3)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1995.6.8)

4、地方法规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1992.1)

《安徽省中心镇规划编制及管理办法》

《安徽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5、国家标准

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6、规范性文件

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01-2010)》(2001年)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2005年)

《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2001年)

巢湖市《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夏阁镇《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第六节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

一、规划期限

近期2005——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远景本世纪中叶

二、规划范围

为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城镇与镇域协调发展,本次规划将规划范围分为二个层面,即镇域、城镇规划区。

1、夏阁镇域

夏阁镇域包括夏阁、五星2个居委会和大焦、大庙、万山、竹柯、柳南、横坦、张成、颜刘、和平、国胜10个行政村,面积平方公里。在镇域层面,主要进行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对镇域社会经济发展及城镇化水平,村镇体系规模、职能、布局和空间管治,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进行战略性规划。

2、城镇规划区

本次规划将夏阁镇区和颜刘、竹柯、大焦三个行政村部分管辖范围划定为城镇规划区,面积19.0平方公里。在这一层面主要进行中心镇区总体规划,研究中心镇区发展规模、发展方向、用地布局等问题和对规划区内各种空间进行管治,引导中心镇区建设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夏阁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人均国内产生总值达1.118万元,2004年全镇财政收入626万元(其中上级各种补贴138万元),比上年增长9%,农村经济全面稳步发展,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粮油总产量分别为17280吨和5220吨,农业总产值0.64亿元,比上年增加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28元,比上年提高10%。

夏阁镇工业生产不断优化结构,立足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使工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工业总产值比例上升,成为推动全镇经济的支柱力量。2004年全镇工业总产值为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共实现工业利润2800万元,利税总额达779万元。

经济结构在发展中不断优化,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产业内部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民营和其他经营形式越来越多进入夏阁工业企业,给企业带来活力。

夏阁镇农业发展很快,形成了蔬菜、苗木花卉、经果、水产、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

随着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水平明显提高,2004年人口增长率为%,计划生育率达到%。小学“四率”和初中“三率”基本达标,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成人教育、幼儿教有、特色教育取得丰硕成果。有线电视和广播基本全部开通,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发挥重要作用,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完善,镇中心卫生院解决了全镇人民日常看病求医的问题。生态环保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保护树木,保护林地已深入人心,加强整体对环境的监控。重视社会福利事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总的看来,夏阁镇加强了对外横向联系发展,对内调整提高,已经逐步进入稳定的发展阶段,人民生活质量也有较大程度提高,正迈向小康,市场经济的框架己

初步建立,内联外引的对外开放的格局己初步形成。

第二节发展条件评价

第三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目标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交通先导的发展战略

突出夏阁镇的交通优势条件,以大交通带动大流通,以交通为载体,吸引更多项目落户本地,形成工业强镇,信息通畅、建立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为一体化的产业链,接纳辐射能力大大提高。

2、城镇化促进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加速城镇化的建设,是我国21世纪的城镇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吸收更多的人才向夏阁镇集中、流动,形成局部的人才高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

3、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战略

根据夏阁的实际情况,以第—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支柱、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走呼应巢城、服务巢城的城郊型经济之路。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保持原有的生态特征和地貌特征,发展经济的同时,为后代建设开发留下足够的资源和空间,实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城镇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在本次规划期限内,夏阁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经济社会主要人均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社会经济繁荣稳定,把夏阁镇建设成为以工业为支柱、农林为根本、商贸为龙头的现代化城镇。

1、经济发展目标

充分利用夏阁位于合、芜、马“金三角”腹地,这一地区主要城市总人口过千万,依托巢城,凭借日益强化的交通体系,夏阁镇更能够便捷联系长江三角洲主要大中城市,大力发展工业,加快以商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夏阁镇的经济结构优化和改制。根据规划的发展阶段,将城镇经济发展目标分为两段:

第一段:近期2006年~2010年

以城镇化建设为载体,拉大城镇框架,启动新一轮城镇建设,改善生活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本进入夏阁市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开拓市场,创建夏阁的品牌,建立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经济格局,人民生活到达小康水平。规划在2010年的土要经济指标为:国内生产总值57576万元。

第二阶段:远期:(2011年一2020年)

在近期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调整理顺内部机制,力争国家经济形成良性循环,建立大流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双向流动,城镇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祥和。规划在2020年的主要经济指标为:国内生产总值为149337万元。

2、社会发展目标

(1)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超过1500人,青年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重大于10%,适龄学生的高中教育普及率达100%。

(2)全社会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30%以上。

(3)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90%以上。

(4)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左右,医疗保障覆盖率90%以上,全面实行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

(5)人均寿命近期提高到75岁,远期达到80岁。

3、生态环境发展目标

(1)中心镇区人均绿地面积不低于10平方米/人。

(2)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大气一类标准。

(3)地表水质保持国家地面水三类标准,取水口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二类标准。

(4)符合国家城市各功能区噪声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小于50db (A),交通干道噪声平均值小于70db(A)

(5)“三废”处理率大于90%。

第三章镇域体系规划

第一节镇域村镇体系现状

到2004年底,夏阁镇总人口29059人,总户数8037户,平均3.6人/户。其中农业人口24654人,非农业人口4405人,城镇化水平为27%,人口自然增长率约3‰。2003年,乡镇机构合并中,将板桥乡的和平、国胜2个村委会并入夏阁镇。夏阁镇辖夏阁、五星2个居委会和大焦、大庙、万山、竹柯、柳南、横坦、张成、颜刘、和平、国胜10个村委会。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镇域内除208国道路面等级较高,由镇到村的公路联系不是很方便,路面宽度、质量水平偏低;各行政村均以农业、养殖业为主,缺乏配套的深加工,经济附加值不高,经济发展水平易受自然灾害影响,近几年增长速度不快,村级工业和民营企业缺乏,土地使用不够经济。

镇域内村镇等级体制较明确,但缺乏凝聚度,村庄不大且分散,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吸引力和辐射力不足。

第二节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与对策

一、城镇化发展战略

夏阁镇中心镇区规模偏小,农村地域较广,其城镇化战略选择既要考虑到壮大中心镇区,参与区域经济竞争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带动广大农村地域发展。

综合各方面因素,夏阁镇城镇化发展要采取“中心集聚、重点发展”战略。在镇域范围内,中心镇区是发展重点,加强居住区和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逐步把中心镇区做大做强。

二、城镇化发展目标

城镇是人口、产业的集中分布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城镇化是区域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也是衡量区域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由于城镇具有

明显的规模集聚效益,城镇化也是现代经济发展壮大,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规划期内,夏阁镇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加快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以城镇化带动现代化,促进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和谐发展。

具体来看,就是要通过夏阁镇在规模大小、职能分工、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协调、完善,达到城乡协调、地域协调、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目的,提高城镇竞争力,最终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城镇化道路选择

1、要走以现有城镇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为主导的“内涵式”城镇化道路。

目前夏阁镇中心镇区规模偏小,约万人,建成区面积在平方公里左右。在规划期内,城镇化发展要以现有城镇规模的扩大和质量提高为主导方式,重点建设中心镇区。

2、以中心镇区为主导,走有重点的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发展不仅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聚的过程,同时还需要城镇建设条件,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需要来自政府、企业及个人的多方投资。在目前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应当集中力量,建设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镇区,改善居住条件和设施水平,切实起到吸引人口和产业集聚,带动周围地区发展的作用。

3、在发展动力上,以内生型与外生型城镇化并重。

从发展动力的角度看,城镇化可以分为内生型城镇化(由本地人口和企业集聚及投资建设城镇)和外生型城镇化(由外来企业、外来人口及外来资本的集聚,带来城镇化的发展)两种。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成本的提升,如土地锐减、环境容量限制等,位于大城市边缘的夏阁镇无疑具有吸引外资的优势。可以判断,规划近期,夏阁镇仍将以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相结合驱动城镇化发展;远期,外部动力将逐渐在城镇化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4、在空间模式上,要走以集聚发展为主的城镇化道路。

目前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工业开发区的蔓延式发展,导致了城镇化的空间蔓延发展态势,造成了开发成本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益低的情况。夏阁镇应当加强规划管理,在未来的快速发展中,严格控制开发区的无序蔓延,走集约式的城镇化道路,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第三节镇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镇域总人口预测

夏阁镇域内2004年底现状户籍人口29059人。考虑夏阁镇的人口年龄趋于稳定型,规划确定近期自然增长率为4‰,远期为4‰左右。

在机械增长率方面,现状人口机械增长率不稳定,所占人口总增长比例较小。考虑夏阁镇未来所处长时期的工业重镇的地位等,预计,随着夏阁经济的发展,支柱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不断扩大,巢湖电厂及配套产业的建设,对工人数量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人口机械增长的来源有三:(1)镇区周边地区农民的迁入;(2)外来从业人口转为常住人口;(3)中高层次人才的引入。规划近期机械增长率为20‰,远期为30‰。采用综合增长率法预测镇域总人口,预测公式:P=K(1+a+b)n P——规划期总人口规模

K——计算基期总人口数

a——规划自然增长率

b——规划机械增长率

n——规划年限

根据公式计算得出夏阁镇域2010年总人口3.4万人,2020年4.8万人。

夏阁镇历年总人口的发展呈较平稳增长,未来考虑到其发展趋势将有不确定因素,综合确定规划夏阁镇域总人口为:

2010年 3.5万人

2020年 4.8万人

二、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城镇人口包括城镇非农业人口、近郊农业人口和暂住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夏

阁镇城镇人口为中心镇区人口。

由于镇域的工业发展较快,对镇建成区周边人口能起到聚集效应,并且镇建成区扩大纳入大量农村人口,新的居住区的建设也会吸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镇建成区居住,镇建成区的人口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且近期因村镇合并、镇建成区扩展等所占比例将有较大提高。现状2004年镇建成区占镇域人口比例为27%,2002年建成区占镇域人口比例为24.8%。根据近三年镇建成区人口所占镇域人口的比例,可以预测规划期限内镇建成区人口所占镇域的比例。

以非农业人口增长测算城镇人口:

非农业人口预测数学模型:Pn=Po(1+K)n

式中:Pn—规划期末非农业人口;

Po—规划期初非农业人口(基准年为2004年,非农业人口7846人);

K—非农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n—规划期

根据2002——2004年年间的非农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5%,随着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非农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呈上升趋势,规划近期、远期的增长速度分别确定为7%、8%,测算结果如下:

由上所得镇域人口的预测结果,得到镇建成区常驻人口为:2010年11774人, 2020年25419人。

根据以上的预测结果,综合考虑夏阁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得出结论:

表3.2 城镇人口预测一览表:

3、城市化水平预测

根据巢湖市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夏阁城镇化水平现状和发展趋势,确定城镇化水平年度递增约近期1.5个百分点,远期城镇化水平每年递增2.0%。规划2010年城镇化水平36%,2020年城镇化水平56%.

综合预测2010 年城镇化水平35-40%;2020年城镇化水平55-60%。

第四节村镇体系规划

一、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农村为了加强经济的规模效应,促进农业的集约化发展,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应该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大力发展农业和养殖业的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现有过小规模的村庄无力担负起更重大的功能,对村庄的规模于2003年已进行调整。

经过调整规划,夏阁镇全镇形成三级村镇等级结构:

第—级:夏阁镇区

第二级:大庙、万山

第三级:竹柯、柳南、横坦、张成、和平、国胜

规划调整后,形成明显l:2:6的金字塔梯次等级,会利于村庄的集约化发展和城镇梯度发展。

二、职能结构规划

根据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总原则,合理调整各村的基本职能,做到综合协调发展。由于夏阁镇目前仅镇区有良好的工业基础,规划中将村办企业向镇区上业园区集中,使镇区、中心村、行政村呈梯度发展的态势。根据产业职能性,规划将夏阁的城镇体系分为三个职能类型:

第一种:镇域中心型

夏阁镇区在镇域范围内是全镇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主导产业为:农副产品深加工、建材、化工。

第二种:中心村型

为大庙、万山二村。这二个村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发展工业,以能源生产为主,同时发展相关配套产业。

第三种:农业村型

为竹柯、柳南、横坦、张成、和平、国胜六个行政村,各村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大力开拓蔬菜、水产养殖业,突出特色、服务巢城。

表3.3 村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一览表:

三、空间结构规划

1、规划基本思路

加强中心镇区建设,形成更强的吸引力与辐射力;选择一些条件较好和潜力较大的行政村重点发展,形成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增长核”;依托省、市交通干线,形成镇域发展重点地带。

2、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发展核心为中心镇区,沿省道208为发展轴线。在规划期内,镇域体系空间布局将采用“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一条轴线”的发展模式,形成以中心镇区为中心,沿交通干线为轴线发展的空间结构。

“一个中心”:中心镇区

“两个重点”:中心村—大庙、万山

“一条轴线”:沿208省道发展轴线第五节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为使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合理、有效,规划公共服务设施一般布置在居民较为集聚的地方,不同规模的居民集聚点需配置不同等级和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根据中心镇区的职能与规模,规划镇域内公共服务设施大部集中布置在中心镇区。农村居民点根据其职能与规模,布置少量必需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项目和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相关规定,并根据夏阁镇的实际情况适当有所变动,详见下表。

行政村居民点由于规模较小,宜配置小型的日常生活和管理必备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各行政村居民点分别配置村委会、文化站(活动室)、幼儿园、小学、配电房、计生站、公厕、诊所、杂货店(综合小商店)、理发室等公共服务设施。

第六节综合交通规划

一、现状概况

夏阁镇位于巢湖市北郊,离市区仅一山之隔,距市区11KM。,镇内有高速公路从镇域北部穿过,路基宽28m;全封闭四车道,通过试刀山隧道进入巢湖市;208省道穿镇而过,路面双向四车道,路面宽26m,路幅宽30m,三级公路,是夏阁镇对外交通的主要道路。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夏阁镇域内乡镇级道路等级低,路面质量较差。

②村级道路大多自发形成,路面质量较差。

③镇域内无汽车客运站等交通设施。

二、综合交通规划

1、规划原则与目标

①构建综合、高效、便捷的市域交通网络,带动镇域社会经济发展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②在现有交通设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交通建设的超前性,近远期结合,处理好时序衔接。

③妥善安排与周边区域的交通衔接,形成内外交通联系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网。

规划目标:在现有路网系统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推进交通建设,加强与巢湖市、柘皋镇、西峰乡之间的联系,提高市县乡道路的等级,达到村村有硬化路面主干道路,规划期末在镇域范围内形成一个结构合理、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

2、公路交通规划

镇域范围内规划形成以208省道为骨架的主干交通网。在镇域内部基本上形成一个放射状交通结构。

3、公路客运站

远期在夏阁镇区建一长途汽车客运站。

第七节给排水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1.给水现状

夏阁镇域现有水厂一座,水厂总制水能力达3000吨/日,基本能满足现状镇区生活、生产用水需求。

2.存在问题

(1)现有水厂规模偏小,水处理成本高,影响水厂的运营效率和成本,间接影响了出厂水质。

(2)给水管网配套不够完善,配水管网大都采用树枝状布置,服务范围偏小,供水可靠性差。

(3)镇域其他各村未普及自来水,采用自打水井取水,用水卫生条件差。

3.给水规划

(1)规划原则

①镇域内水资源开发以资源共享、设施共建、灾害共防为主要原则,结合镇域居民点现状及发展规划,综合协调各供水系统建设。

②供水系统建设应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既要考虑近期建设的可行性,又要坚持远期建设的合理性。

③严格保护水源水质,积极推行集中引水供水。

(2)水源选择

规划夏阁自来水厂仍采用夏阁河水源,加粗引水管,增加取水量。

(3)供水量预测

生活用水标准:2010年集镇250升/人·日,农村居民点120升/人·日;2020年集镇400升/人·日,农村居民点180升/人·日。

工业用水量标准:采用工业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之比进行预测,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按0.3:0.7计算。

未预见用水量以生活用水量与工业用水量之和的25%计。

(4)给水设施规划

按镇域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原则,规划原夏阁自来水厂位置不变,进行扩建,水厂面积扩至3000m2,水厂设计规模近期1.4万吨/日,远期3万吨/日。

规划供水干管沿规划道路布置,主干管管径采用DN300~DN500mm。管网布置采用环状与树枝状结合布置,镇区及集镇主干网采用环状,周边地区采用树枝状,形成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给水管网系统。

二、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现状

夏阁镇镇域范围内,目前除镇区有一定排水管渠外,其它自然村多采用自然排放,由于镇区及各行政村工业项目较少,工业项目对镇区水体有一定的污染,但是目前镇区内尚无污水处理设施。

2.污水量预测

各规划期污水量中,生活污水根据其综合生活用水量乘以0.8的排放系数,工业废水量乘以0.75的排放系数,则规划预测近期污水量为万吨/日,远期为万吨/日。

3.排水规划

根据夏阁镇具体情况,其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部分行政村采用雨污合流。

污水管道沿道路呈放射状布置,主要考虑镇区的污水排放。

镇区污水汇集到镇区南部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万吨/日。

因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及附属设施投资巨大,规划实施需要一定过程,因此在污水处理厂未建之前,应按规划进行管网建设,控制污染源,近期生活污水可通过化粪池等设施进行预处理,工业废水则应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城镇污水管道。

雨水排放设明沟或暗渠,原有排水管渠用作雨水排放。雨水管渠尽量利用地形坡度,重力流排水,根据就近、直接的原则,以最短的距离将雨水排入附近河流及其它水体。

第八节电力工程规划

1.供电现状

夏阁镇现由夏阁变电所变配电,由巢湖市引入110KV线,经降压后输出35KV 和10KV线,供电范围覆盖整个镇域。

目前夏阁变电所的装机容量为2×4000KVA,全部为架空敷设。

2.存在问题

①由于夏阁镇的城镇建设发展及工业规模扩大,现状供电已经不能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10KV出线呈放射状,基本没有线路可以转借、环网,致使供电可靠性差,一有故障或检修施工,引起大面积停电,带来极大不便。此外,10KV线路供电半径偏大,线损严重。

③镇区电力出线采用架空敷设,将影响居住区的发展,也破坏了城镇景观。

3.供电设施规划

根据负荷预测情况,远期镇域用电负荷中心仍集中在镇区,规划在镇区扩建110KV变电站,双电源向夏阁镇供电。

镇域10KV电力线主要架空敷设,镇区10KV电力网远期改为地下敷设。

第九节电信邮政工程规划

一、现状概况

1、电信概况

夏阁电信支局座落在夏阁镇区中部,全镇现有交换机容量4500门,实装用户3850户。

2、邮政概况

夏阁现有1所邮政支局,邮政服务人口2万多人,基本覆盖全镇。

邮政系统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即如何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扩大业务范围和业务种类,充分利用其较完善的邮政网络。

二、发展规划

1、电信工程

规划中心镇区新建电信支局,移动通讯营业所予以保留,各行政村规划新建邮电所。至2020年,规划电话普及率按80部/百人计,全镇电话容量扩大至3.84万部。规划将电信发展重点放在发展移动通讯和国际互联网业务,至2020年普及率达到100%,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邮政工程

建设以中心镇区为中心的邮政网络,中心镇区扩建邮政支局,各行政村设邮政所,远期服务人口4.8万。

在镇域内建成储蓄计算机网络,实现营业窗口微机化,开办邮购、集邮品、进出口、国际速递查询等新业务。

第十节广播电视工程规划

一、现状概况

2004年,夏阁镇有无线电视转播台1个,广播站1个。

二、发展规划

1、实现“村村通”,抓好农村网络的巩固和发展。到2010年要完成有线电视HFC网的改造,继续开展因特网接入服务,拓展网络的发展空间。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新技术应用。到2020年,通过双向改造的有线电视网,可以向全镇千家万户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家庭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银行”等一系列服务;镇广播电视台将完全实现节目制作、播出数字化。

2、转播节目应满足和保证中央、省、市台的传输,并可根据条件和发展的需要,形成固定、有特色的自办节目,加强新闻广播、采编队伍的建设,形成较高的节目制作能力。

3、利用广电网络频带宽、接近百姓、融资渠道灵活、费用便宜的优势,进行多功能开发,包括:计算机联网、电视会议、视频点播等。

第十一节燃气工程规划

一、现状概况

夏阁镇现状主要使用石油液化气和有少量使用木材及煤等燃料。

二、发展规划

根据夏阁镇的实际情况,规划确定从巢湖市引入西气东输的长输管线供应天然气。规划远期对全镇域供应,石油液化气只作为辅助气源或应急气源。

第十二节防灾工程规划

一、防洪工程规划

夏阁镇主要应加强夏阁河防洪工程的维护,规划按20年一遇的洪水设防。规划加强镇域内主要水利设施的建设,提高其标准,增强其防洪抗旱作用。

二、排涝工程规划

规划加强对内涝的治理,疏通河道、沟渠等,尽量保留现有水面,加强蓄水能

力;充分利用现有的大型排灌站,提高排涝能力。

三、抗震工程规划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巢湖市地震基本裂度为6度。夏阁镇以6度为设防标准,一切新建工程严格执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并按《新建工程抗震防灾规定》实施建设管理。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标准应提高一个等级设防。

四、消防规划

合理进行消防站布局,建立消防法制健全、监督管理有效、技术设施精良的消防体系。

规划至2020年建立镇域范围的消防通信中心和指挥中心。完善城镇消防设施,中心镇区设立与其规模和等级相适应的消防站,行政村建立民间消防组织。结合给水规划,满足消防用水需求,设立消防专用取水处。

第十三节环卫工程规划

一、现状概况

夏阁镇过境路穿越镇区,影响镇区环境卫生;主要路段缺乏必要的环卫设施;现有公厕为旱厕,卫生条件差;规划拟建巢湖市垃圾处理场位于竹柯村南部。

二、环卫设施规划

1、垃圾处理场

规划利用巢湖市垃圾处理场,垃圾按标准进行分类处理。处理场内绿化隔离带的宽度不应小于20米,并沿周边设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四周宜设置不小于100米的防护绿地或生态绿地,使用完毕后恢复其自然地貌,维持生态平衡。

2、殡葬设施

规划殡葬设施由巢湖市统一考虑,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第十四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一、现状概况

乡村饮用水基本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但是城镇的生活垃圾污染呈上升趋势,局部水环境污染还比较突出,流经镇域境内河流的污染,均超过国家规定的地面水IV类和V类标准,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环境。

二、环境保护规划依据和目标

1、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条例》。

2、规划目标

全镇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库及饮用水水源符合功能区规划要求,镇区环境质量有所提高,全镇自然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循环,环境质量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环境保护规划

1、大气污染防治

规划中心镇区远期2020年符合国家二级标准。主要治理措施:推广利用新技术,安装净化装置,做到增产不增污;对于废气排放行业,要推广烟气脱硫技术和安装消烟除尘设备,减少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

2、水污染防治

镇区地表水有机污染比较严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占比重相当,随着经济的增长,新的工业污染源将不断增多,需大力降低COD排放总量。除COD外,废水中铅、锌、氨、氮、酚、氯化物等污染物要继续加以重视,严格控制。主要防治措施:压缩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加强科技投入,推广运用最佳废水实用技术。

3、噪声污染防治

规划城镇环境噪声控制分为三个类区:一类区为生态绿色廊道保护区、公园;二类区为生活居住区;三类区为商业区与工业区。具体措施为:加强管理,对环境控制区内的噪声控制达标,交通干线、工业区周围建立绿化带,限制各功能区内交通噪声,综合治理城镇噪声。

4、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

加强城镇固体污染物的综合利用与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基本消除固体废弃物污染,实现固体污染废弃物的增减平衡。具体措施为: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固体污染物的排放;重点抓好城镇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综合利用以及治理等示范项目建设;加强城镇垃圾管理,推行垃圾分类,清除白色污染,积极发展城镇环境建设。

四、生态建设目标和措施

1、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自然环境的保护要遵循生态规律,在确保自然资源永续增殖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耕地,控制土壤污染,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森林,防止乱砍滥伐,逐步建立起经济发展的生态屏障。

2、生态建设的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规,对城乡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实行“占地许可证”制度,征收土地使用补偿费,保护土地资源。

(2)按照生物资源固有的生态规律,执行正确的经营政策,建立以资源合理利用为基础的生产经营联合体,实行资源有偿使用。

(3)矿产开发和工程建设都要进行生态影响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五节镇域发展协调与空间管制

为了实现区域发展的共同目标,解决区域性共同问题,协调区域之间的关系,必须对夏阁镇域的空间开发进行必要的管治与协调。规范区域重点开发地区的空间开发过程,协调各区域活动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整合夏阁镇域内的优势发展资源,充分发挥整个区域的竞争优势,实现区域空间开发健康、快速和可持续的发展。

一、镇域城乡协调规划

城市化进程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体现,它们的发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城市的区域化与区域的城市化,意味着城市空间与乡村空间在区域环境上进行着更加充分的交流和迭加。夏阁镇的城乡协调发展应强调城镇与乡村在空间上发挥各自优势,空间要素(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合理利用和组织,以开发建设为主体的城镇空间拓展必须保证相应的自然生态空间的存在,使得整个区域生态系统更加和谐统一。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1、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构建和谐社会。

2、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防治和减少生态灾害,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4、建设空间布局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镇。

三、镇域城乡空间协调发展格局

夏阁镇镇域空间可分为城镇发展区、生态敏感区、农田开敞区、生态林区四种空间。四种空间分区的内涵、范围界定、基本特征和发展策略如下:

四、镇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建设引导

为了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自然人文特色和城乡环境景观,在夏阁镇域内划定需进行永久性保护和开发控制的具有重大生态和人文价值并对区域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绿色开敞空间。

1、生态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完善管理法规,加强管理力度;禁止各类污染源进入城镇水源地及其保护区;严禁在水源地及其附近地区进行矿产开采、建设地下建筑和大型建筑,以防止水源保护区的地质构造和生态遭到破坏;鼓励在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内植树造林、净化环境;加大管理维护的资金投入,理顺管理体制和土地权属关系,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2、基本农田保护区

依据《安徽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严禁乱占滥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对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要履行严格的审查、审批手续,并实行占一亩、补一亩的补偿措施,努力保持耕地面积的基本稳定。

国家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的,必须按国家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报批。

经依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的单位或个人,除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有关税费外,必须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负责开垦与所占耕地的数量、质量相当的新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按标准一次性缴纳或补足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造地费,占用蔬菜生产基地内的菜地,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的,不再缴纳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造地费。

3、河川绿地

(1)主干河流泄洪通道:完善河道、河口管理法规;统一规划,加强整治,稳定泄洪断面,保证水流自然畅通;除港口码头建设外,以防洪堤定内侧为起点,两侧各20~50米为禁止建设区;严禁向河道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不得向河流及两岸倾倒生活垃圾、工业废渣的固体废物。

(2)防洪大堤:统筹规划,分级设防和建设,保证堤围的稳固、安全。

(3)湖泊沼泽:制定湖泊沼泽保护条例,保证沼泽的水体面积、水深、水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4、风景绿地

完善管理法规,严禁房地产开发和其它不合理的开发建设行为,保证其地域不被侵占,加强环境保护和风景绿地保护。

五、城镇建设发展区引导

1、城镇建设发展区的概念

城镇建设发展区指中心镇区、中心村规划建设的用地区域,包括城镇规划区内的城镇规划建成区、独立工矿用地、独立居住区用地、组团间的绿化隔离带及环城绿地。

2、城镇建设发展区的管制要求

(1)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以依法批准的城镇总体规划及其确定的工业区和居住区规划为依据,一切建设用地开发和建设活动必须遵守和服从规划,各项建设应依法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得乱占乱建。

(2)高效利用土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规划城镇人均建设用地宜控制在100平方米以下,并根据国家及有关规定对工业、居住、道路和绿化用地布局进行引导与控制;保持合理的建筑密度,严格控制城镇建设发展区的无序蔓延,改善环境质量。

(3)城镇建设发展区内划定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应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保护原有的风貌和环境,严禁随意拆建。

六、乡村地区发展引导

1、控制乡村建设用地总量

(1)规划户籍人口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外来暂住人口人均建设用地不超过规划户籍人口人均建设用地50%。

(2)充分利用原有村庄建设用地,按照规划要求建设农房,以提高乡村建设用地利用率。提倡建楼房,节约用地。根据各地情况适当迁村并点,增加农业生产用地。控制村庄零三建筑的数量,鼓励旧村改造重建提倡和引导公寓式村民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3)逐步固化村民宅基地,每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宅基地面积不超过80

平方米/户(不含道路、绿化用地)。

2、乡村发展区建设用地分类引导

(1)禁止建设区:包括乡村发展区内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历史文物古迹及各类重要的安全防护绿地。

(2)适宜建设区(非农建设区):包括乡村发展区内的乡村聚落、学校和与其配套的生活、生产性设施建设用地,以及区域性水利、防洪、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用地。非农建设区内限制乡村工业的分散发展,引导非农产业相对集中布局,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产的集聚效益。

(3)限制建设区:指乡村发展区内除禁止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以外的地域。限制建设区内应保持现状土地使用性质,非经规划管理部门批准,不得在限制建设区内进行非农建设项目的开发。

第四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第一节城镇性质

一、城镇性质分析

夏阁镇是个历史悠久的商业城镇,相传在孔子“周游列国”时,就有“夏高”之称,三国时期,曹操路经此地,将“夏高”改名为“夏阁”。明朝初期,由县令子马令修建了夏阁桥,对城镇的迅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相进作用,因集市贸易发达而一度远近闻名。

一九八四年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设镇代乡,是原夏阁区公所驻地,一九九二年撤区并将原夏阁镇、治河乡合并仍为夏阁镇。

夏阁镇是巢湖市北郊的卫星重镇,与巢湖市区仅一山之隔,城镇位于208省道与夏阁河交汇地段,是居巢区北片其余乡镇进市区的必经要塞,处于合宁芜“金山角”腹地和皖江开发带中心,距省城56KM、南京120KM,南行10KM,与巢城公路网相连,形成四通八达的对外交通网络,和巢城形成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水陆可由巢湖港,经裕溪河达江入海,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根据夏阁镇目前所处的地理位置、区位条件、主导产业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夏阁镇的主导职能。

1、是夏阁镇域及周边镇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是巢湖市北郊的卫星重镇。

3、是巢湖市市区域经济的次中心,有着强大的区位、信息、交通、流通、商贸的优势,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城镇性质

城镇性质确定为:

夏阁镇为全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集商贸、农副产品加工、建材、电力能源生产和相关配套产业为重点的巢湖市市域的次中心镇。

第一节城镇规模

一、城镇人口规模

根据上层次规划和镇域城镇化水平预测中心镇区的人口规模近期1.2万人,远期为2.6万人。

二、城镇用地规模

用地规模近期(2010年)1.15平方公里,人均95平方米/人;远期(2020年)2.5平方公里,人均96.1平方米/人。

第五章城镇总体布局

第一节现状分析及评价

一、建成区用地演变

夏阁镇老镇区依托于208省道南部的夏阁河向两边发展。长期以来,由于镇区的南面是大面积连绵的山脉,虽与巢湖市区仅一山之隔,距市区仅11公里,随着陆运交通取代水运交通,夏阁镇对外交通不发达,受到限制,镇区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基本上是乡村建设的模式。随着巢湖市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巢湖市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对夏阁镇的辐射日益加强,镇区的吸引力日益明显,夏阁镇已成为巢湖市区居民们向往田园生活,反朴归真的理想住处,已成为投资兴业,经商办厂的一片沃土。在镇区沿208省道两侧附近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加工工业。工业的大力发展加速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镇区各项设施的完善。镇区的建设用地逐渐沿208省道向周围扩展。

2003年,扳桥乡的两个行政村并入夏阁,形成新的夏阁镇,镇区的腹地进一步扩大,给镇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镇区范围内,建设用地0.73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7846人,人均建设用地

94.8m2/人。

二、镇区建设用地现状评述

1.道路交通

夏阁镇主要对外道路巢柘路从镇区穿过,向南进入巢湖市区,向北与合巢高速立交相接。与巢柘路相接的兴农街向北通往西峰乡,主要路网依托巢柘路呈方格网状的结构雏型。镇区内交通主要由巢柘路承担,目前镇区内部干道较少,道路狭窄,在老街内还有几条小街巷、石板街。

2.居住用地

在镇区中,居住用地集中分布于巢柘路两侧。

巢柘路南片多为老的居住区,住房条件较差,环境质量不够理想。巢柘路北片多为新建规模较小的多层商住楼,用地布局以现有镇区为依托,围绕镇区中心布置。绝大多数城镇居民住房均在镇区中心半径为1.0 Km的服务范围内,使多数居民均能方便地使用中心区的公共服务设施。

3.工业用地

镇区现状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巢柘路的两侧,另外还有一些零散的小企业分布在镇区内,主要是一些农产品加工型企业。

巢柘路北边夏阁轧花厂的是镇区最大的加工型企业,其产生的噪声和“三废”污染对居民区有一定影响。

4.公共服务设施

夏阁镇的公共服务设施从整体布局上看主要沿新街呈带状布置。镇行政中心位于巢柘路与蟠龙新街的交界处。科教文卫用地分布比较分散。在蟠龙新街与兴农街之间建有两块大型的农贸市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6.2公顷,占总建设用地21.8%,比例较低。

现状用地构成表

注:现状镇区人口7846人

三、中心镇区建设目前主要存在问题 1、居住建筑和居住用地混乱

镇区居住用地及居住建筑以城镇私人建房为主,建筑密度较低,土地集约利用率不高,住宅的建筑质量不高,居住环境也一般,居住用地内基本无绿化,成片开发的居住区还未成气候,其新建设的居住建筑多为旧镇区内的零星开发。整体居住区的服务设施配套条件较差。

2、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不成体系

镇区内商业、公共建设沿街随意布置,缺乏规划,中心不够明显,公共设施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达不到标准,缺乏文化娱乐设施及体育设施。

3、绿地建设水平不高

虽然夏阁镇区域生态环境良好,除夏阁河沿岸有一些自然绿地,镇区基本无绿地,居住环境有待改善。

4、道路缺乏系统规划

夏阁镇主要道路控制较好,已初具体系。但镇区内道路偏窄,断头路多,消防道路不完整,道路绿化较少,道路设施缺乏,尤其巢柘路和兴农街是穿越镇区的两条过境公路,对镇区的交通干扰较大。

第二节 城镇用地发展方向

根据夏阁镇及周围地区的自然条件、交通现状、市政设施水平、资源分布情况,用地综合评价主要考虑下列因素:

表5.2 用地综合评价因素表

根据上述评价因素,并考虑目前镇区的建设态势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对镇区周边用地进行评价分析 :

用地综合评价分析表

规划期内中心镇区用地发展方向确定为:重点向北,适当向西、向东,控制向南发展。

规划近期用地拓展依托现状建成区附近、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区域向外拓展,主要用地发展方向:依托城镇中心区向北拓展。规划远期重点沿巢柘路发展轴向北拓展空间,沿巢柘路生活发展轴向南局部改造,以完善城镇结构,形成良好的多组团的城镇形态。

夏阁镇的城镇空间发展策略为:“依托老城,沿巢柘路生长轴呈两翼延伸、纵向发展,形成块状组团式发展”。第三节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1、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面向21世纪,科学、合理地规划城镇的布局结构,完善各项设施的配套,将夏阁镇建设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现代化城镇,同时,也要考虑城镇的现状条件,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合理确定各期的建设日标和任务,确保规划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2、可持续发展原则

充分利用规划区的现状地形条件,合理布局城镇各项用地,节约土地,尽量少占耕地,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逐步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四节总体规划布局结构

依托老城,沿巢柘路生长轴呈两翼延伸、纵向发展,形成块状组团式发展,构筑“两大板块”。

城镇总体布局结构以组团式结构形态,通过绿化廊道的分割,形成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的功能区,形成“一轴两区两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轴”——巢柘路的城市发展轴。

“两区”——南片生活区、北片工业区。

“两中心”——夏阁镇最具活力的商业中心和行政文化中心。

南片生活区以夏阁老镇区为基础向北拓展、东西延伸,形成配套设施完善的新区。

北片工业区沿合巢高速公路和巢柘路向北拓展,通过政策引导、经济辐射,开创夏阁镇经济发展新格局,形成的北部工业区,成为夏阁镇产业发展重点。

《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

《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规划范围] 市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包括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市域要形成“一区、两翼、多支点”的城镇空间结构。 [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预计到2015年,全市常住总人口约820万人,城镇人口约47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58%。 预计到2020年,全市常住总人口约850万人,城镇人口约53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63%。 预计到2030年,全市常住总人口约920万人,城镇人口约6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71%。 根据划分原则,将空间类型区划分为:优先发展区、引导发展区、控制发展区、生态保护区。 ●晋江 优先发展区:包括中心城区、城镇密集区。中心城区主要由青阳、梅岭、西园、罗山、新塘、灵源六街道组成,城镇密集区包括晋北组团(池店、磁灶)、晋西组团(安海镇、内坑镇、东石镇)和晋南组团(金井镇、深沪镇、英林镇、龙湖镇)。 生态保护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址自然保护区、晋江坫头海滨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海岸带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石狮 优先发展区:包括主城区和三个重点发展节点城镇。主城区由城市中心区和滨海组团组成,三个重点发展节点镇是指北部的蚶江镇、东北部的祥芝镇、鸿山镇、锦尚镇和东南部的永宁镇。

生态保护区:宝盖山森林公园、永宁黄金海岸度假区、灵秀山省级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海岸带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惠安 优先发展区:包括中心城区、三大次中心城区。中心城区主要由螺城、螺阳两镇组成,三大次中心城区是指洛秀、斗尾、崇武三个次中心城区。 生态保护区:惠女水库、陈田水库、锦芳水库、菱溪水库、眉山水库和洛阳江、黄塘溪等水源保护区,崇武海滨森林公园、文笔山森林公园、科山省级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洛阳江沿岸、海岸带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南安 优先发展区:包括市区和三个次中心、六大片中心。市区包括城南、城北、城东、城西四个组团;三个次中心为水头镇、官桥镇、石井镇;六个片中心为洪濑镇、诗山镇、丰州镇、英都镇、仑苍镇。 生态保护区:美林水厂一级保护区、南安森林公园、五台山森林公园、康美雪峰森林公园、灵应省级森林公园、罗山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东西溪沿岸区域、海岸带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安溪 引导发展区:包括主城区、辅城区、三个重点中心镇。主城区由中心组团、东翼组团、西翼组团三大组团,辅城区为官桥、龙美、龙门三大组团,三个重点中心镇为湖头镇、蓬莱镇、长坑镇。 生态保护区:凤山省级森林公园、云中山自然保护区和县城关水厂水源保护区、清水岩风景名胜区、凤冠山、龙门、骑虎岩、阆苑岩、清风洞、泰山岩、晋江源、官桥犀山等县级森林公园和白濑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西溪沿岸区域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白霓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

白霓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编制背景 改革开放的白霓镇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两大主题。一方面,现代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拥挤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人们既紧张又脆弱,而传统城镇因其平和的生活魅力而具有平衡人们紧张竞争的社会心理的作用,从而赢得现代人的青睐;另一方面,多少年来精心营造的富有湖北民居传统特色的白霓古镇却因其落后的市政设施跟不上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而无法与新时代的生活需求相适应。 白霓镇是崇阳县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对于村、镇二者来说,无论是保护与发展都是为了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都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需要。随着全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对未来城镇的发展作出宏观调控和引导,是本次规划编制的主要背景之一。 1999年白霓镇编制了白霓镇新区规划,对于当时的城镇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新的矛盾与要求不断出现,如白霓镇老区的保护与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工业与商贸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等,都急需城镇建设管理与服务工作给予科学、可靠的支持。在此背景之下,本规划的编制工作便具有了特殊的时代意义。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规划指导思想 1.城乡协调、共同发展,建立城乡融合一体的发展原则。以实现“农村现代化,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注重城乡社会的共同进步、经济的共同繁荣和生态系统(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互补。 2.以镇区建设为龙头,提高全镇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完善城镇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形成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多种就业岗位,合理引导人口的迁移转换。 3.协调好村镇建设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关系,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逐步合理地缩并零散的自然村,从而有效地节约耕地,使乡村与城镇的发展更加有序。 4.强调文化、历史的延续,建立以人为本、物质与精神并重的社会发展原则,保护和继承传统的文化和技术遗产,保护文物村落特色,充分保证子孙后代延续历史文脉的可能性。 5.“预测长远、决策近期”,建立长期、动态的发展目标,立足于资源存量和环境容量,搞好长远规划和控制,立足现实经济技术条件,抓好近期决策,保证发展阶段的近期决策调整符合长远规划的利益导向。 (二)规划原则 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严格土地管理措施,少占或不占农田耕地。 2.强化白霓镇经济产业特点,发挥旅游资源及区位优势,积极开发旅游业和商业贸易,发展高新技术含量的环保性工业项目,加强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使其在崇阳县城镇职能分工体系中保持特色。 3.坚持高起点规划,贯彻科学性、超前性、现实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4.按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学原则,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环境系统。 1

02-安海施工图说明书(总体)

说明书 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安海镇地处晋江市西南部,是晋江市南北发展的重要节点,是以生产服装、食品和商贸为主导的城镇。但安海镇内区域交通干线尚未贯通,镇区对外联系不便,且区内道路功能混乱,造成不同性质的交通流空间上分布的混乱,特别是缺乏对外交通的合理疏导通道。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区域内交通状况,适应未来交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本项目今后与快速通道英林连接线连接,形成快速路交通网络,向北经龙狮路延伸至石狮,贯通滨海组团,形成滨海组团英林镇、龙湖镇与石狮市之间的便捷通道。所以,它的建成是实现晋江市“对外交通快速化、境内交通网络化”总目标的需要。 本项目起点位于安海镇南环公路(县道X320)与乡道Y118交叉口的东侧(起点桩号K0+000),往南经庄头村,在庄头小学东侧与庄坑公路(乡道Y117)相交后,路线转向东南,经前蔡村、前林村、窑前村,在窑前村与坑边村的交界处与石东路(县道X325)相交,再经坑边村、联邦印染厂东侧止于赤店村西侧乡道Y126上(终点桩号K5+499.403)。路线全长5.499公里。 图1-1 项目地理位置图(一)任务依据 (1)2009年12月28日,晋江市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下达的“中标通知书”; (2)晋江市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与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的《晋江市快速通道安海东连接线勘察设计合同》; (3)2010年3月26日,安海镇人民政府《晋江市快速通道安海东连接线初设方案协调会会议纪要》; (4)2010年5月11日,晋江市交通局《关于快速通道安海东连接线与东石连接线路线交叉设计方案研讨会议纪要》(晋交[2010] 120号); (5)2010年7月22日,安海镇人民政府《安海镇人民政府关于晋江市快速通道安海东连接线协调会会议纪要》; (6)2010年7月27日,晋江市交通局《晋江市交通局关于快速通道安海东连接线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晋交[2010] 179号); (7)晋江市交通局的有关文件和指示精神。 (8)建设部、交通部颁《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 (9)交通部部颁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 (二)测设经过 1、准备工作 2010年1月5日~1月20日,我院积极做好外业的各项准备工作,其内容包括:召开各专业设计人员会议,明确其任务及组内分工;明确推荐线位,优化平面设计参数,使线形连续均衡。线位优化完成后,送分院领导及质量部审查。根据审查意见及时作了优化调整,并提供给各专业组;编制勘察设计工作计划;明确测设人员岗位职责;准备外业设备等。 2、测设简况 2010年1月中旬,本项目路线平纵面设计报送分院质量部审查,经确认后,1月21日~2月6日,项目组进晋江工地开始现场踏勘,并走访晋江市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水利局、气象局、新奥燃气公司、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电力局、电信局、广电局、市政园林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等部门,获取各项规划资料及沟通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走访安海镇人民政府、安海镇污水处理中心、安海镇自来水厂、安海镇广电站等部门获取地方资料和要求。 2月23日,项目组再次进场,进行外业调查。 3月24日,安海镇人民政府张文节镇长主持召开晋江市快速通道安海东连接线初步设计协调

04柘皋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上版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城镇发展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区域协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镇域现状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镇域空间管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镇域空间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镇域村庄布点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镇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镇区综合现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镇区综合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绿地与景观风貌控制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雨水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供电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通信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有线电视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燃气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环境卫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综合防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防洪排涝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消防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抗震防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人防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近期建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总体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郑市龙湖镇总体规划

新郑市龙湖镇总体规划 快速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建设为小城镇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位于都市区外围的小城镇,既是大城市区域化格局下的重要节点,也是更大区域范围内轴线生长的承接点。对于此类小城镇,规划预测其未来发展时,需从区域层面复杂和快速变化的条件着眼统筹考虑。 龙湖镇概括 位置:隶属新郑市,位于新郑市北部、东临孟庄镇,西接新密市界,南依郭店镇,北靠郑州市郊区。距郑州市区11公里,距新郑机场18公里。 总面积:97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9平方公里 地貌:地处伏牛山余脉,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全境为小丘陵岗地,属北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人口:全镇7.05万人/ 镇区308万人 交通:郑新公路、107国道纵横南北,袁张公路、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横穿东西。 发展方向:文化教育、休闲度假和高科技工业 规划:东部为农业生产区,中部镇区为综合经济区,西部为工矿建材、林果区村镇体系:中心镇—中心村—行政村三级结构(以经济发展、功能分区分析)建设规划:近期以中山路为中心,建设成一条带状城市中心,远期以泰山路为中心发展。 工业区(工业用地):

A.轻度污染的大型工业企业。西南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且在镇区下风向。 在与生活区交接部位设置生态防护带。 B.北部混合区。西侧距后湖水库近,严禁布置污染工业项目。东侧临近生活区, 宜安排无污染或轻度污染工业 C.孙庄东北混合区。生活区附近,布置高效益、低污染的工业 仓储用地:后湖水库东岸,紧靠工业区,便于使用 发展目标、产业体系、发展空间和交通设施 与周边区域的相互关系分析 2.1与郑州市中心城区的关系:龙湖镇与郑州市中心城区仅一条高速之隔,距中心区的距离只有25公里,通过横贯龙湖镇境内的107国道可以直通郑州市区。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龙湖镇受郑州市中心城区的影响较其他城镇更为深刻。2.1.1郑州市中心城区对龙湖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1)经济辐射郑州市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是龙湖镇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通过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提高了龙湖镇的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龙湖镇在同类城镇

乡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XX乡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规划的目的 为了贯彻实施苍山县及矿坑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适应矿坑乡村镇建设发展需要及发展工业园区的需求,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村镇规划标准》 3、《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4、《苍山县总体规划》 5、《苍山县土地利用规划》 三、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1、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原则,工业园区规划服务服从于全县总体规划,先易后难,突出重点。 2、外引内联,工业园区形成特色,重点产业形成规模。 3、提高土地利用率,强调建厂规范化,生活社会化,搞好社会综合服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优良的综合投资环境。 4、注重环境保护,加强产业项目的污染治理,加强环

境绿化、美化。 四、工业园区性质的确定 1、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 2、资金来源以外资引进为主,地方自筹为辅。 3、产业项目选择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密集型为辅。 4、技术含量以适用一般技术型为主,高新技术为辅。 5、基础设施条件较优。 依据以上五条,近期重点利用当地页岩矿资源建设建材工业园区。 五、规划范围及用地规模 本次规划范围东起单家庄村东,西至西棠林西,南至矿坑村南,北至岚济路北。近期重点沿岚济路和沂邳路两侧各300米形成工业带,远期向纵深发展形成带状组团式的工业园区,近期用地规模400.6 公顷,远期用地规模 652.0 公顷。 第二章乡区基本情况及区位分析 一、乡区基本情况 矿坑乡属苍山县辖乡镇,属中小型乡镇,位于苍山县城北部21公里处,与兰山区、费县、罗庄区接壤,毗邻临沂市城区21公里,全乡总面积82.6平方公里,辖5个工作区,24个行政村,31000人,沂邳线苍山段(原卞棠线)、岚济两条省道纵横贯通,交通方便。矿坑乡驻地,依村名,

金乡总体规划说明书

金乡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本次规划修编的背景及动因 一、宏观背景: 1、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五个统筹。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是城市规划的紧迫任务。 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课题。 二、中观背景: 1、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山东省城市规划编制修编工作的要求,各市、县都开始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金乡县应从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 2、山东省根据本省实际编制了《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济宁都市区规划》,济宁市也编制完成了《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这将对金乡的建设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金乡县需要以区域的观点重新评价和认识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入到区域合作和竞争中去,争取和寻求有利的区域地位。 三、微观背景: 1、金乡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标志着金乡县即将进入加速城市化阶段。因此,需要探求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快速城市化道路。金乡县发展战略的调整,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规模和布局迫切需要调整。 2、《金乡县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年)》编制以来,金乡县的社会、经济、环境有了较大的变化,同时,城市的用地发展已突破原有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的发展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现有用地范围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金乡县需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统一考虑城市用地的布局与发展。 3、金乡县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的主要经济增长点,对城市有很大的拉动作用,使城市适度向北发展成为可能。 4、金乡县城南部和北部压煤的问题极大的制约了城市向南和向北发展,需要重新确立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 以上这一切都迫切需要对金乡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适应当前的城市发展和建设需求。 第二节本次规划修编的技术路线 通过对目前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宏观背景、中观背景的认知,反思上版总体规

汤口镇总体规划说明(1)

汤口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 1.1现状概况及基本特征解读 1.1.1现状概况 汤口镇位于驰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名胜区南大门,是全国重点镇、省、市综合改革试点镇、中心镇和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为副县级建制镇。 汤口镇位于黄山风景名胜区南麓,205国道和103省道交汇地带,东接徽州区,南临休宁县,西接黟县和休宁县,北依黄山风景名胜区和焦村镇。东南距上海510 km,距南京321km,距杭州310km,西南距景德镇310 km;距市政府所在地屯溪73km,距黄山区(甘棠镇)46km,距黄山风景名胜区南大门仅1km。 汤口镇总面积129平方公里,辖6个村,截止到2005年9月13日,全镇常住总人口为11832人。3348户。境内山峦叠嶂,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达93.4%。 2005年底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收入完成2632.9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0.1%,同比增长15.3%;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889元,比上年增加409元。全镇农业增加值865.16万元,同比增加26%。茶叶总产量105吨,同比增长5%,总产值400多万元,同比增长20%。翡翠谷、九龙瀑、凤凰源、黄山野生猴谷四景点共接待中外游客63万人次,宾馆、酒店及旅行社等接待游客超过70万人次,比可比年份2002年分别增长66%和52%。 1.1.2基本特征 (1)汤口镇位于黄山风景名胜区南麓,是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南大门; (2)镇域内拥有黄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低山游览景区(翡翠谷、九龙瀑、凤凰源、黄山野生猴谷)与黄山风景名胜区中、高山游览景区相辅相成; (3)黄山风景名胜区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黄山风景名胜区的二级旅游接待服务基地、旅游交通换乘中心; (4)在黄山风景名胜区缓冲带内的五镇一场之中汤口镇为黄山第一旅游重镇,旅游经济及旅游产业快速增长; (7)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呈线型组团,长藤结瓜,建设用地空间狭长; (8)汤口镇区旧城更新、寨西新区拓展,环境容量有限; 1.2上一轮总体规划的回顾与评判 1.2.1值得借鉴之处 上一轮汤口镇总体规划(1996-2010年)编制于1996年,在依据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汤口镇规划建设作了综合部署,有效指导了汤口镇的发展。用历史观点来评判,上一轮总体规划在许多方面至今可借鉴。 (1)提出的“遵循黄山市总体规划和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正确处理风景区保护开发与汤口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使汤口镇的社会经济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良的自然景观的前提下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指导思想仍有指导意义 (2)镇村居民点规划布局,重点发展镇区(汤口和寨西),合理发展中心村,逐步缩并自然村(村民小组),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思想基本一致,反映了上一轮总体规划在镇村居民点规划布局的前瞻性,对今后汤口镇新农村布点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3)"控制汤口,发展寨西",把汤口重点作为一种自然和人文景观来开发,使汤口成为黄山风景名胜区一处重要的景观区域的规划目标难能可贵。 1.2.2不足之处 (1)对黄山汤口镇地域内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认识有一定的局限,对旅游资源没有完整地建构科学保护体系,在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上,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协调、统筹发展方面存在不足。 (2)由于缺少汤口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层面的研究,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上也就不可能没建立起与黄山风景名胜区相衔接的、明确的目标体系,包括宏观目标、分项目标和分期目标。 (3)对汤口镇作为黄山风景名胜区的缓冲区,其所承担的对黄山生态环境保护价值认识有一定局限性,对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城镇很难作出相应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4)1996年编制汤口镇总体规划时期,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空间管治规划理论和实践均在摸索阶段,虽然当时有的城市已有探索,但汤口镇的总体规划没有编制规划区范围内的空间管治规划,也就不可能将汤口镇发展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紧密结合,制定出汤口镇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相适应的空间管治规划政策。

苗山镇总体规划说明书0703

目录 第1章规划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基本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规划编制动因?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宏观层面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城镇自身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既有规划解读 (2) 1.3.1 上位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相关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上版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4 上版规划实施成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5 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变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规划期限、依据、原则与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规划期限?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规划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规划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经济发展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人口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社会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劣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机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 挑战?错误!未定义书签。 3.1.5 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产业结构调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区域协调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城乡统筹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镇域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镇域人口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城镇人口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村庄发展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村庄发展潜力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村庄发展规划引导?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镇村体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镇村等级规模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 镇村职能结构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3.3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镇域公共设施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4.1 行政管理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2教育机构设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4.4.3医疗卫生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4文化体育设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4.4.5非公益性设施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4.5镇域基础设施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5.1道路系统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5.2公用工程设施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6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1 适宜建设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2 限制建设区?错误!未定义书签。 4.6.3禁止建设区?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城镇性质与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5.1镇区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建设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存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城镇性质与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城镇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城镇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镇区空间发展策略与用地方向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用地条件评价及发展方向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1自然环境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2开发条件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3城市功能发育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6.2空间发展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6.3规划区范围界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7章镇区总体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 7.1基本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7.2镇区功能结构 (27) 7.3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1居住用地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7.3.2公共设施用地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7.3.3生产设施用地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4仓储、物流用地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8章道路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道路用地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04柘皋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上版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3) 第三章城镇发展战略 (4) 第四章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7) 第一节区域协调 (7) 第二节镇域现状概况 (7) 第三节镇域空间管制 (8) 第四节镇域空间布局 (10) 第五节镇域村庄布点规划 (11) 第六节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4) 第七节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16) 第八节镇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6) 第五章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17) 第一节镇区综合现状分析 (17) 第二节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17) 第三节镇区综合交通规划 (21) 第四节绿地与景观风貌控制规划 (23) 第六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5)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25)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25) 第三节雨水工程规划 (26) 第四节供电工程规划 (26) 第五节通信工程规划 (27) 第六节有线电视工程规划 (28) 第七节燃气工程规划 (28) 第八节环境卫生规划 (28) 第七章综合防灾规划 (29) 第一节防洪排涝规划 (29) 第二节消防规划 (29) 第三节抗震防灾规划 (30) 第四节人防工程规划 (31) 第八章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33) 第九章近期建设规划 (34) 第十章总体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36)

巢湖市柘皋镇总体规划说明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编制背景 1、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近年来,柘皋镇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在工业强镇、特色富民上大做文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同时出现了环境污染、城镇建设存在矛盾等问题。作为一个具有良好生态基底、处于快速发展机遇期的城镇,柘皋必须要全面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转变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理念,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不断增强 建设合肥经济圈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合肥经济圈建设从概念走向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东向发展一直是合肥经济圈拓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合宁发展轴更是合肥经济圈同南京都市圈沟通对接的重要通道。柘皋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合巢发展轴、合宁发展轴上的重要地位,从区域层面来看,柘皋镇在未来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将扮演着承东启西的作用。柘皋镇应利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推动力,加快发展,积极融入合肥市整体发展战略框架之中。 3、产业发展及城镇建设的迫切需求 ◆现代化农业 柘皋镇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适宜农作物生长,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油菜等。种植业是柘皋镇的基础性产业。特别是原柘皋镇坚持“压水扩旱,压粮扩经,压劣扩优”发展节水避灾、优质高效农业。已形成两大区域格局和四大生产基地。 在土地资源和能源环境趋紧的现实条件下,要想使柘皋镇尽快迈入现代化农业的先进行列,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支持服务,促进养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积极扩大和扶持蔬菜基地建设。 ◆新型工业化 柘皋镇工业基础较好,主要企业有巢湖市玛钢有限公司,巢湖三丰纺织有限公司、柘皋机筑建材有限公司、柘皋啤酒厂、巢湖首信棉业有限公司、宁柘耐磨材料厂、柘皋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枯皋镇油厂、复合肥厂、巢湖振兴棉织厂、大鑫食品粮油食品厂、春友种子公司柘皋分公司等。除此之外,镇里还有一些农副产品加工业。 如今,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行业发展环境,除了继续保持在产业技术方面的领先和规模优势外,作为工业化发展城镇空间载体的柘皋镇,还应当继续承担起物流、商贸等现代服务业职能,通过市场的提档升级和多元化、专业化经营,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服务,进一步强化产业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 ◆城镇建设 随着合巢产业新城概念的提出,栏滨路、商杭高铁、巢湖北站等各种利好条件的明确,柘皋镇越来越多的开发建设需求被不断释放。因此,挖掘用地潜力,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同时合理控制用地速度,实现科学布局,才能使柘皋实现科学、合理、快速地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确保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而生产性服务设施的建设对于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提高生产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建立完善的专业市场和物流体系,是一个成熟的现代化城镇持续发展的必然过程。柘皋镇在未来的发展建设当中,应当注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生活性职能的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体环境状况不佳成为柘皋镇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求柘皋镇不断改善整体环境,增加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城镇特色的展现 柘皋镇历史悠久,生态基底良好,水系发达。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规划引导和控制,历史化、生态化的城镇特色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如何在改善镇区整体居住环境的前提下保护好生态特色格局和传统历史人文风貌,是本次总体规划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二、规划原则 1、区域协调原则 以加速区域城镇化进程、加强区域中心城镇功能为目标,确定柘皋镇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协调其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2、整体发展原则 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合理调整城镇功能结构与用地布局,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强化城镇的综合服务能力。

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 说明书 四川省丽景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二O O九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部分镇域总体规划 (1) 第一章背景及现状 (1) 一、规划背景 (1) 二、现状概况 (2) 三、镇区概况 (4) 第二章规划依据、年限、原则和目标 (4) 一、规划依据 (4) 二、规划年限 (4) 三、规划原则 (5) 四、规划目标 (5) 第三章镇村体系规划 (5) 一、继光镇的区域战略地位 (5) 二、镇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5) 三、产业发展规划 (7) 四、人口及城镇化预测 (9) 五、镇村等级、规模及职能结构规划 (11) 六、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13) 七、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14) 八、镇域环境保护和防灾规划 (16) 九、镇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21) 十、镇域旅游发展规划 (21) 第二部分城镇建设规划 (23) 第四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23) 一、城镇性质 (23) 二、城镇人口及用地规模 (23) 第五章用地布局规划 (23) 一、用地适应性分析 (23) 二、城镇发展方向及用地选择 (24) 三、功能结构规划 (24) 四、用地布局规划 (24) 第六章绿地景观规划 (26) 一、现状 (26) 二、绿地系统规划 (26) 三、景观规划 (26) 第七章道路工程规划 (27) 一.现状概况及问题 (27) 二、道路交通规划 (27) 第八章管线工程规划 (28) 一、给水工程规划 (28) 二、排水工程规划 (28) 三、燃气工程规划 (29) 四、电力工程规划 (29) 五、通信工程规划 (29) 六、管线综合规划 (30) 第九章环保、环卫及防灾规划 (30) 一、生态及环保规划 (30) 二、城镇环卫设施规划 (30) 三、城镇防灾规划 (31) 第十章近期建设规划 (31) 一、近期建设用地选择 (31) 二、近期建设用地规模 (31) 三、近期建设重点 (31) 四、近期建设项目 (32)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 (32)

静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

静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 静河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七月

一、基本情况 (一)镇域概况 静河镇位于湘阴县域中部偏南,2016年由静河乡改名为静河镇,辖区地处湘江河畔,三面环水,一面环山,交通便利。镇域东接文星镇和金龙镇,北临鹤龙湖镇,西与岭北镇隔江相望,南与樟树镇接壤。静河镇发展定位为农贸型特色乡镇,积极支持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业发展。 (二)土地利用现状 2014年,静河镇土地总面积6092.06公顷,其中农用地4558.74公顷,占74.83%;建设用地563.41公顷,占9.25%;其他土地969.91公顷,占15.92%。 二、规划修改的期限与范围 本次规划修改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4年为规划修改年,2020年为目标年。 规划范围为静河镇区域内的所有土地,土地总面积6092.06公顷。 三、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调整情况 (一)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修改后,到2020年,全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930.00公顷,规划修改后耕地保有量比修改前减少175.19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825.00公顷,规划修改后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比修改前增加160.57公顷;全镇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88.09公顷,规划修改后补充耕地任务量比修改前增加8.97公顷。 (二)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 1、建设用地总规模 修改后,至2020年,全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550.90公顷以内,规划修改后建设用地总规模比修改前少49.17公顷。 2、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修改后,至2020年,全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27.09公顷以内,规划修改后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比修改前少20.01公顷。 3、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修改后,至2020年,全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88.47公顷以内,规划修改后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比修改前少23.65公顷。 4、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修改后,至2020年,全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5.52公顷以内,规划修改后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比修改前少49.17公顷。 5、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 修改后,至2020年,全镇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控制在91.58公顷以内,规划修改后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比修改前少49.22公顷。 6、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