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力学与断裂韧性

断裂力学与断裂韧性
断裂力学与断裂韧性

断裂力学与断裂韧性

3.1 概述

断裂是工程构件最危险的一种失效方式,尤其是脆性断裂,它是突然发生的破坏,断裂前没有明显的征兆,这就常常引起灾难性的破坏事故。自从四五十年代之后,脆性断裂的事故明显地增加。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巨型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就是在航行中遭遇到冰山撞击,船体发生突然断裂造成了旷世悲剧!

按照传统力学设计,只要求工作应力σ小于许用应力[σ],即σ<[σ],就

被认为是安全的了。而[σ],对塑性材料[σ]=σ

s /n,对脆性材料[σ]=σ

b

/n,

其中n为安全系数。经典的强度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工作应力远低于材料屈服强度时会发生所谓低应力脆断的现象。原来,传统力学是把材料看成均匀的,没有缺陷的,没有裂纹的理想固体,但是实际的工程材料,在制备、加工及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各种宏观缺陷乃至宏观裂纹。

人们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低应力脆断总是和材料内部含有一定尺寸的裂纹相联系的,当裂纹在给定的作用应力下扩展到一临界尺寸时,就会突然破裂。因为传统力学或经典的强度理论解决不了带裂纹构件的断裂问题,断裂力学就应运而生。可以说断裂力学就是研究带裂纹体的力学,它给出了含裂纹体的断裂判据,并提出一个材料固有性能的指标——断裂韧性,用它来比较各种材料的抗断能力。

3.2 格里菲斯(Griffith)断裂理论

3.2.1 理论断裂强度

金属的理论断裂强度可由原子

间结合力的图形算出,如图3-1。

图中纵坐标表示原子间结合力,纵

轴上方为吸引力下方为斥力,当两原子间距为a即点阵常数时,原子处于平衡位置,原子间的作用力为零。如金属受拉伸离开平衡位置,位移越大需克服的引力

时吸力最大以越大,引力和位移的关系如以正弦函数关系表示,当位移达到X

m

σc表示,拉力超过此值以后,引力逐渐减小,在位移达到正弦周期之半时,原子间的作用力为零,即原子的键合已完全破坏,达到完全分离的程度。可见理论断裂强度即相当于克服最大引力σ

。该力和位移的关系为

c

图中正弦曲线下所包围的面积代表使金属原子完全分离所需的能量。分离后形成两个新表面,表面能为。

可得出。

若以=,=代入,可算出。

3.2.2 格里菲斯(Griffith)断裂理论

金属的实际断裂强度要比理论计算的断裂强度低得多,粗略言之,至少低一

陶瓷、玻璃的实际断裂强度则更低。

个数量级,即

实际断裂强度低的原因是因为材料内部存在有裂纹。玻璃结晶后,由于热应力产生固有的裂纹;陶瓷粉末在压制烧结时也不可避免地残存裂纹。金属结晶是紧密的,并不是先天性地就含有裂纹。金属中含有裂纹来自两方面:一是在制造工艺过程中产生,如锻压和焊接等;一是在受力时由于塑性变形不均匀,当变形受到阻碍(如晶界、第二相等)产生了很大的应力集中,当应力集中达到理论断裂强度,而材料又不能通过塑性变形使应力松弛,这样便开始萌生裂纹。

材料内部含有裂纹对材料强度有多大影响呢?早在20年代格里菲斯(Griffith)首先研究了含裂纹的玻璃强度,并得出断裂应力和裂纹尺寸的关系:

这就是著名的格里菲斯(Griffith)公式,其中是裂纹尺寸。

3.2.3 奥罗万(Orowan)的修正

Griffith成功地解释了材料的实际断裂强度远低于其理论强度的原因,定量地说明了裂纹尺寸对断裂强度的影响,但他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玻璃这类很脆的材料,因此这一实验结果在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40年代之后,金属的脆性断裂事故不断发生,人们又重新开始审视格里菲斯的断裂理论了。

对于大多数金属材料,虽然裂纹尖端由于应力集中作用,局部应力很高,但是一旦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就会发生塑性变形。在裂纹尖端有一塑性区,材料的塑性越好强度越低,产生的塑性区尺寸就越大。裂纹扩展必须首先通过塑性区,裂纹扩展功主要耗费在塑性变形上,金属材料和陶瓷的断裂过程不同,主要区别也在这里。由此,奥罗万修正了格里菲斯的断裂公式,得出:

比较奥罗万公式和格里菲斯公式可知,裂纹尖端的曲率半径随的增加

而增大,当=时,奥罗万公式就变成格里菲斯公式。由此可见格里菲斯公式适用于裂纹尖端曲率半径<,即裂纹尖端只能产生很小的塑性变形,而当

>时,由于裂纹尖端塑性变形较大,控制着裂纹的扩展,这时便要采用奥罗万的修正公式。

3.3 裂纹扩展的能量判据

在Griffith 或Orowan 的断裂理论中,裂纹扩展的阻力为

或者为2(+)。设裂纹扩展单位面积所耗费的能量为R ,则R=2(+)。而裂纹扩展的动力,对于上述的Griffith 试验情况来说,只来自系统弹性应变能的释放。我们定义

亦即G 表示弹性应变能的释放率或者为裂纹扩展力。因为G 是裂纹扩展的动力,当G 达到怎样的数值时,裂纹就开始失稳扩展呢?

按照Griffith 断裂条件G≥R R=

按照Orowan 修正公式G≥R R=2(γs =γp )

因为表面能和塑性变形功都是材料常数,它们是材料固有的性能,令

G 1c =或G 1c =2(+),则有 G 1≥G 1c

这就是断裂的能量判据。原则上讲,对不同形状的裂纹,其G 1是可以计算的,

而材料的性能G 1c 是可以测定的。因此可以从能量平衡的角度研究材料的断裂是否

发生。

3.4 裂纹尖端的应力场

3.4.1 三种断裂类型

根据裂纹体的受载和变形情况,可将裂纹分为三种类型:

(1)张开型(或称拉伸型)裂纹

外加正应力垂直于裂纹面,在应力作用下裂纹尖端张开,扩展方向和正应力垂直。这种张开型裂纹通常简称I型裂纹。

(2)滑开型(或称剪切型)裂纹

剪切应力平行于裂纹面,裂纹滑开扩展,通常称为Ⅱ型裂纹。如轮齿或花键根部沿切线方向的裂纹引起的断裂,或者一个受扭转的薄壁圆筒上的环形裂纹都属于这种情形。

(3)撕开型裂纹

在切应力作用下,一个裂纹面在另一裂纹面上滑动脱开,裂纹前缘平行于滑动方向,如同撕布一样,这称为撕开型裂纹,也简称Ⅲ型裂纹。

实际工程构件中裂纹形式大多属于I型裂纹,也是最危险的一种裂纹形式,最容易引起低应力脆断。所以我们重点讨论I型裂纹。

3.4.2 I型裂纹尖端的应力场

设一无限大平板中心含有一长为的穿透裂纹,垂直裂纹面方向平板受均匀的拉伸载荷作用。1957年Irwin得出离裂纹尖端为(,)的一点的应力和位移为

对于薄板平面应力状态,=0,,即只有,,3个应力分量作用在XOY平面内,见图3-2a。

对于厚板平面应变状态,=0,故有=,==0,即尖端附近的应变仅存在,和3个应变分量存在于XOY平面内,见图3-2b。

图3-2 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

以上是裂纹尖端附近一点(,)的应力情况,对于某点的位移则有

平面应力情况下

位移

平面应力情况时,

3.4.3 应力强度因子K1

由上述裂纹尖端应力场可知,如给定裂纹尖端某点的位置时(即距离(, )

决定,如将应力写成一般通已知),裂纹尖端某点的应力、位移和应变完全由K

1

即可更清楚地看出,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场的强弱程度完全由K

1决定,因此把K

1

称为应力强度因子。应力强度因子K

1

决定于裂纹的形状和尺寸,也决定于应力

的大小。如对无限大平板内中心含有穿透K

1

=,由此可知线弹性断裂力学并不象传统力学那样,单纯用应力大小来描述裂纹尖端的应力场,而是同时考虑应力与裂纹形状及尺寸的综合影响。

由公式可知,当时,此时裂纹尖端处的应力趋于无穷大,这表明裂纹尖端处应力是奇点,应力场具有r-1/2阶奇异性。有公式还可看出,当=0,即在裂纹的延长线上

这表明裂纹在xoy平面时,切应力为零,而拉应力最大,所以裂纹容易沿着该平

面扩展。K

1

的国际单位为,英制单位为,其间的换算为1

=1.099。

3.5 断裂韧性和断裂判据

3.5.1 断裂韧性K c和K1c

对于受载的裂纹体,应力强

度因子K

1

是描写裂纹尖端应力

场强弱程度的力学参量,可以推

断当应力增大时,K

1

也逐渐增

加,当K

1

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带

裂纹的构件就断裂了。这一临界值便称为断裂韧性K

c 或K

1c

。应当注意,K

1

和K

c

或K

1c

是不同的。

K

1

是受外界条件影响的反映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弱程度的力学度量,它不仅随外加应力和裂纹长度的变化而变化,也和裂纹的形状类型,以及加载方式有关,

但它和材料本身的固有性能无关。而断裂韧性K

c 和K

1c

则是反映材料阻止裂纹扩

展的能力,因此是材料本身的特性。K

c 和K

1c

不同点在于,K

c

是平面应力状态下的

断裂韧性,它和板材或试样厚度有关,而当板材厚度增加到达到平面应变状态时

断裂韧性就趋于一稳定的最低值,这时便与板材或试样的厚度无关了,(如图3-3所示)我们称为K

1c

,或平面应变的断裂韧性,它才真正是一材料常数,反映了材料阻止裂纹扩展的能力。

我们通常测定的材料断裂韧性,就是平面应变的断裂韧性K

1c

。而建立的断

裂判据也是以K

1c

为标准的,因为它反映了最危险的平面应变断裂情况。从平面应力向平面应变过渡的板材厚度取决于材料的强度,材料的屈服强度越高,达到平面应变状态的板材厚度越小。

3.5.2 断裂判据

当应力强度因子增大到一临界值,这一临界值在数值上等于材料的平面应变

断裂韧性K

1c

时,裂纹就立即失稳扩展,构件就发生脆断。于是,断裂判据便可表达为

K

1=k

1c

这一表达式和材料力学中的失效判据σ=σ

s 或σ=σ

b

是相似的,公式的左端都

是表示外界载荷条件(断裂力学的K

1

还包含裂纹的形状和尺寸),而公式的右端则表示材料本身的某项固有性能。

3.6 几种常见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

断裂判据K=K

1c

建立之后,要确定零构件所允许的工作应力和裂纹尺寸,必须从力学上计算应力强度因子和实验上测定材料的断裂韧性。因为应力强度因子值除与工作应力有关外,还与裂纹的形状和位置有关。一般地说,应力强度因子

K 1可表达为K

1

=Yσ(a)1/2,是式中Y为裂纹形状和位置的函数。

(1)对无限大平板中心有穿透裂纹,如图3-4(a),

(2)对无限大平板,板的一侧有单边裂纹,如图3-4(b),

(3)对有限宽平板,中心有穿透裂纹,如图3-4(c),

Y是2a/w的函数,可由图中实线所示查出。

图3-4 几种形状试样的应力强度因子

(4)对有限宽平板,板的两侧有双边裂纹,如图3-4(c),其K

的表达式

1

,Y也是2a/w的函数,但由图中虚线所查出。

(5)对有限宽平板,板的一侧有单边裂纹,如图3-4(f),,Y也是a/w的函数,其函数曲线可按图3-4(f)查找。

(6)对圆柱形试样上有环形裂纹,如图3-4(d),试样外径为D,d为试样净截面直径,D-d/2为缺口和引发的疲劳裂纹长度。

,Y为D/d的函数,已作出图解,可由图3-4(d)查出。应该指出,圆柱试样带环形裂纹,在裂纹尖端附近存在三向应力,不存在无应力的自由表面。即使试样尺寸较小,也能满足平面应变条件,因此可用这种试样,测定材料的断裂韧性。

(7)对三点弯曲试样,在缺口尖端引发疲劳裂纹,如图3-

4(e),,Y是a/w的函数,可由图中所示的曲线查出。用三点弯曲试样是测定材料断裂韧性的简便方法。

(8)对无限大体内的椭圆形裂纹,如图3-4(h)和图3-4(j)中所示。椭圆上任一点P的位置由角而定,椭圆的长半轴为c,短半轴为a,K

的表达式为

P

式中之Q为裂纹形状系数,取决于a/2c及σ/σ

,可由图3-4(h)中查出。椭

ys

圆裂纹上各处的应力强度因子是不同的,在短半轴上最大,在长半轴上最小。圆形裂纹是椭圆裂纹的特殊情况,这时,,

(9)当板厚为无限大,表面有半椭圆的裂纹时,也如图3-4(h),实际上这是工程结构件最常见的缺陷形式,例如压力容器与管道,其脆性破坏大多是从表面缺陷处开始的。但表面裂纹与穿透裂纹不同,它是一个三维问题而不是一个二维问题,这在数学上处理起来非常困难,所以目前只有近似解法。

,Q值仍由图3-4(h)所示曲线中查得。

3.7 裂纹尖端的塑性区

根据线弹性力学,由公式,当,,但实际上对一般金属材料,当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将发生塑性变形,在裂纹尖端将出现塑性区。讨论塑性区的大小是有意义的。一方面这是因为断裂是裂纹的扩展过程,裂纹扩展所需的能量主要是消耗于塑性变形功,材料的塑性区尺寸大,消耗的塑性变形功也越大,材料的断裂韧性K

1c

相应地也就越大。另一方面,由于我们是根据线弹性断裂力学来讨论裂纹尖端的应力应变场的,当塑性区尺寸过大时,线弹性断裂理论是否适用就成了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讨论不同应力状态的塑性区以及塑性区尺寸决定于哪些因素。

由屈服准则,材料在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屈服条件为

式中σ

1、σ

2

和σ

3

为主应力,σ

s

为材料的屈服强度。

将主应力公式代入Von Mises 屈服准则中,便可得到裂纹尖端塑性区的边界方程,即

对于厚板,表面是平面应力状态,而心部则为平面应变状态。

对平面应力状态,=0,,=0,代入Mises屈服条件,可得

σys=σs

对平面应变状态,同样有,但,如代入Mises屈服准则,整理后可得

如以代入,可得平面应变状态下,

σys=3σs

以上是根据Mises屈服判据推导的结果,如用Tresca判据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但实际上平面应变状态下的有效屈服强度并没有这么大,对具有环形缺口的圆柱形试样进行拉伸试验,所得到的σ

ys

用其他试验方法测得的塑性约束系数(σ

ys /σ

s

)也大致为1.5-2.0。因此,最常用

的塑性区公式,其尺寸的表达式为

(平面应力)

(平面应变)

必须记住塑性区尺寸r

0正比例于K

1

的平方,当K

1

增加r

也增加,但反比于材料

屈服强度的平方,材料的屈服强度越高,塑性区的尺寸越小,从而其断裂韧性也越低.

3.8 塑性区及应力强度因子的修正

如右图,照线弹性断裂力学,其应力分布为虚线DC,当弹性应

力超过材料的有效屈服强度σys,便

产生塑性变形,使应力重新分布。

当塑性区一经产生并且修正之后,

原来裂纹尖端的应力分布已经改

变。在图3-5中,原来的应力分布

为DBC线,现改变为BEF线。这时

便产生了一个问题:线弹性力学是

否还适用?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近似

的运用?此时的应力强度因子该如

何计算?从图中可以看出塑性区修

正后,应力强度因子增大了,在距

离裂纹尖端为r处,σy*大于σy。

欧文(Irwin)认为,如果裂纹尖端塑性区尺寸远小于裂纹尺寸,大致说

来,,这时称为小范围屈服。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将线弹性断裂力学得出

的公式稍加修正,就可以获得工程上可以接受的结果。基于这种想法,欧文(Irwin)提出等效模型概念。

因为裂纹尖端的弹性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之后,便产生应力松弛。应力

松弛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塑性变形,上面讲的使塑性区扩大便是这种方

式。另一种方式则是通过裂纹扩展,当裂纹扩展了一小段距离后,同样可使裂纹

尖端的应力集中得以松弛。既然这两种应力松弛的方式是等效的,为了计算K

,而裂纹尖端值,可以设想裂纹的长度增加了,由原来的长度a增加到a′=a+r

y

的原点由O点移动了r

的距离达到了O′点。这一模型就称之为Irwin等效模型,

y

就称为等效裂纹长度。

而a′=a+r

y

对于这个等效裂纹长度来说,

如仍以无限宽平板中心具有穿透裂

纹为例,其应力强度因子应该为

而裂纹线上的应力分量则为

如图3-6,式中r ′为以裂纹尖端的

原点在O ′的坐标,即。

因为塑性区和应力强度因子是紧密相关的,塑性区修正了,应力强度因子K 1′已不是原来的K 1了,也要跟着修正,通常用逐次逼近法。计算过程如下:

(1)等效应力强度因子K ′,对于无限宽平板中心穿透裂纹

(平面应力)

(平面应变)

(2)将上述的r y 代人得出第一次修正的K 1′,r y 公式中的K 1已不是原始的K 1值,而是K ′

(平面应力)

(平面应变)

综上所述,对无限宽平板中心有穿透裂纹的情况来说,为保证小范围屈服,线弹性断裂力学的有效,其塑性区尺寸和裂纹长度相比,要小于1/10,或者工作应力与材料屈服强度相比,要小于1/2,这时应力强度因子的相对误差小于

7%,在工程允许的精度范围。对于常用的三点弯曲试样或紧凑拉伸试样,这时的才能保证K的近似解,其相对误差小于7%。

3.9 G1和K1的关系

我们讲了两种断裂判据,一种是G=G

1c ,另一种是K=K

1c

,前者是从能量平衡

的观点来讨论断裂,而后者则是从裂纹尖端应力场的角度来讨论断裂的。这两个公式的右端都是反映材料固有性能的材料常数,是材料的断裂韧性值。从研究断裂的历史看,早在1921年Griffith就已从能量平衡的观点来考虑断裂的问题了,而采用应力强度因子的概念,是直到1957年才由Irwin正式提出的。

经过讨论和公式推导,我们可得:

G

1=K

1

2/E (平面应力)

G

1=K

1

2/E′ (平面应变)

上面给出了这两种断裂判据,即一个是从系统能量变化的角度阐述的G判据,另一个则是从裂纹尖端应力场来表示的K判据,这两者完全是等效的,且有可互相换算的关系。似乎在应用中随便那一种都是可以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用K判据更方便一些。这是因为对于各种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在断裂力学中已积累了很多的资料,现已编有应力强度因子手册,多数情况可从手册中查出K

的表达式,而G的计算则资料甚少。另一方面,K

1c 和G

1c

虽然都是材料固有的性

能,但从实验测定来说,K

1c

更容易些,因此多数材料在各种热处理状态下所给出

的是K

1c

的实验数据。这是K判据相对于G判据的两个优点。但是,G判据的物理意义更加明确,便于接受,所以两者既是统一的,由各有利弊。

3.10 影响断裂韧性的因素

如能提高断裂韧性,就能提高材料的抗脆断能力。因此必须了解断裂韧性是受那些因素控制的。影响断裂韧性的高低,有外部因素如板材或构件截面的尺寸,

服役条件下的温度和应变速率等,而内部因素则有材料的强度,材料的合金成分和内部组织。

3.10.1 外部因素

材料的断裂韧性随着板材或构件截面尺寸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最后趋于一稳

。这是一个从平面应力向平面应变的转化定的最低值,即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

1c

过程。

断裂韧性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和冲击韧性的变化相类似。随着温度的降低,断裂韧性可以有一急剧降低的温度范围,低于此温度范围,断裂韧性趋于一数值很低的下平台,温度再降低也不大改变了。

应变速率的影响和温度的影响相似。增加应变速率和降低温度的影响是一致的。

3.10.2 内部因素

作为材料内部成分与组织因素的综合,材料强度是一宏观表现。从力学上而不是冶金学的角度,人们更是首先从材料的强度变化来探讨断裂韧性的高低。人

们只要知道材料强度是多少,就

可大致推断材料的断裂韧性是多

少。图3-7表示了

AISI4340(40CrNiMo)钢的断裂韧

性和经淬火、回火热处理成不同

屈服强度后的相互关系。注意到

断裂韧性是随材料强度的降低而

不断升高的。这一试验结果是有

代表性的,大多数低合金钢均有

此变化规律。即使像马氏体时效

钢(18Ni)也是如此,只不过同样

强度下断裂韧性值较高些而已。

细化晶粒是提高低、中强度钢低温断裂韧性的有效措施之一。Hahn和Rosenfied提出了一个材料断裂韧性、屈服强度和晶粒尺寸间关系的经验计算公式(对铁素体-珠光体钢,指的是铁素体晶粒;对经过淬火回火组织,则指的是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

式中Q为塑性约束系数为2.5-3.0。当低碳钢发生应变硬化时,可以假定a值约为20m-1/2。为在一定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屈服强度。

在个别情况下。曾发现对高强度钢AISI4340,4130,进行1200。C 的超高温淬火,断裂韧性至少较正常淬火时的值高出50%以上,但其冲击韧性却大为降低,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晶粒大小的影响,也不能改变晶粒大小的断裂韧性的影响一般规律。

夹杂物与第二相的尺寸及间距对断裂韧性的影响也很显著。第二相的尺寸越小,质点间距越大,断裂韧性就越高。Cox和Low曾对比了18Ni的马氏体时效钢与AISI4340,发现在同强度下马氏体时效钢较钢4340(40CrNiMo)的韧性高得多。究其原因,在电镜下,钢4340先在大夹杂物MnS处萌生空穴,然后与较小尺寸的渗碳体产生的小空穴相连,这样的微孔聚合构成了扩展裂纹。而18Ni在时效过程中析出的金属间化合物要比渗碳体尺寸小一个数量级,这样小的颗粒是不易在基体的界面上萌生空穴的。第二相质点间距越大,空穴的长大与聚合越困难,在电镜下观察到的韧窝越大且越深,这表示消耗的变形功越大。Prist对0.45C-Ni-Cr-Mo-V得出了一个半径经验公式

式中σ*为一常数等于2000MPa,即为第二相间距。

3.10.3 K1c与其它力学性能的关系

K

1c

的测试与常规的力学性能测试相比,要复杂些,因此人们总是希望从已

知的常规力学性能数据,能预测出K

1c 来。为了解K

1c

的本质,K

1c

是否为材料独立

的力学性能指标,必须寻找K

1c

和其它基本力学性能间的关系。

对产生滑移的穿晶解理断裂,一般认为K

1c 是与在—定特征距离l

*内达到了

解理断裂应力σ

f

*有关,而特征距离决定于材料的组织参数。

对于韧性断裂,一般认为,在一临界距离l

*的范围内其应变达到了某一临界应变值就发生断裂。

至于和冲击韧性的关系,现已查明,夏培冲击试样断裂时的应力状态是平面

应变状态。夏培试样的最大横向收缩应力接近于最大塑性约束产生的结果。温度

对CVN的影响和对K

1c

的影响相似。

3.11 金属材料断裂韧性K1c的测定

3.11.1 试样制备

用于测试K

1c

的标准试样主要是三点弯曲试样与紧凑拉伸试样。它们的形状尺寸如图3-8和图3-9所示。

3.11.2 测试方法

K

1c

可用测试设备测出。

首先记录出P-V(或△)曲线。在试验机的横梁上,装上专用支座,支座间距相当于试样跨距,机器油缸下装载荷传感器,下连压头,试样下裂纹咀两边跨接

清华大学固体力学方向选课及择业攻略20111207

固体力学方向选课及择业攻略 2011-12-4 一、择业 固体力学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土木工程、核工程、汽车等机械行业有着广泛深入的应用,而且在电子等其他行业中也有应用(如电子封装可靠性和手机抗摔设计等)。固体力学方向本科毕业的同学大致有四条出路: 1)学术之路:继续深造至博士,如有可能作一段博士后(该阶段最好在科研发达国家,拓宽视野和学习研究思路及方法),之后到大学或其他研究机构从事研究。有这种想法的同学要系统深入全面地学习固体力学的各类知识及其相关的物理、材料、数学、计算机等知识。 2)去力学相关工业界:如去航天部门或机械、土木等行业。这部分同学,除了要精通相关的固体力学知识与技能(如有限元的熟练使用),还需尽早学习相关行业的知识(双学位或辅修是不错的选择)。达到在该行业中其他人士懂的你也懂,而你擅长的力学分析又是你独有的特点,这样就会有好的发展。3)去信息、金融等其他与力学不直接相关的行业:这个选择一般跨度很大,需要尽早作准备。固体力学的知识似乎没有直接应用于该领域,因此公司若招聘此类同学一般更看重的是综合素质。但是从该领域就业的同学反馈来看,有一些力学相关的训练会助力他们。一是计算机的编程能力,固体力学的很多课程都涉及编程和计算;二是建模的能力,固体力学的分析会教给同学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来建模并进而得到一个工程中可以接受的方案;三是应用数学的能力,力学学习保证了同学从大一到大四不断地学习和应用数学,而且转入他行时我们数学的深入程度已足够理解其他行业所需用的数学。 4)出国留学:按道理这不应该列为一个独立的方向,因为这只是一个中间阶段,留学的同学最终会选择上述三条道路。只是单独列出来为有这个打算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建议。出国留学首先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出国时申请与力学无直接关系的专业,历史上来看这样出国的同学比例很低,因为很难申请到名

工程断裂力学

工程断裂力学76 (2009) 709–714 内容列表可以在ScienceDirect期刊获得 工程断裂力学 杂志主页: https://www.360docs.net/doc/821521312.html,/locate/engfracmech AA7075-T651在交变载荷下裂纹形核的显微结构形貌 H. Weiland a,*, J. Nardiello b, S. Zaefferer c, S. Cheong a, J. Papazian b, Dierk Raabe c a 美国铝业有限公司,100技术驱动,美国铝业中心,宾夕法尼亚15069,美国 b 诺斯罗普2格鲁曼公司AEW/EW系统,925 S,.牡蛎湾路,贝思佩奇,纽约11714,美国 c普朗克铁研究所,普朗克Stra?e 1,,杜塞尔多夫D 40237,德国 文章信息摘要 文章历史: 一系列由7075-T651铝合金制作的疲劳试验样品被打断成各种寿命的部分和2007年1月9日收到一定数量脱胶,破裂的粒子和在金属基体中的破裂决定了定量是加载周期的函数2008年11月24日收到修订后的形式根据发现,只有破裂的第二相粒子,在一个基体裂纹中形核。晶体学关于一个独2008年11月26日录入立的裂纹和它的三维形状是由在扫描显微镜下一系列的切片通过应用聚焦离子束2008年12月10日网上可获得粉末与取向成像显微技术结合决定。这些极限数据显示裂纹萌生方向,受金属基体 中扩展的裂纹的晶体取向影响。。 关键字: 裂纹萌生 AA7075 3D微观结构 疲劳 @2008爱思唯尔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1.介绍 优化的铝合金对航天航空应用,需要定量的理解不同控制形核的显微结构特性和裂纹在金属基体中的扩展。此外,在整体部分,裂纹在连接处的停滞不是给定的,显微结构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定量的理解,在复杂微观结构下的损伤演化。 当前对于航空航天应用铝合金的发展,基于一个良好的理解,关于微观结构下破坏的相关性质影响,例如断裂韧性和疲劳[1-5]。然而,铝合金上个世纪上半年的发展,例如AA7075,主要使用Edisonian方法。尽管存在一些研究,关于老化条件对性能的影响,详细分析显微结构属性下控制裂纹形核和单调生长区间,或者在那时候开发的铝合金没有采用交变载荷。然而,在早期理论上可知,含铁第二相在5-50微米直径范围,一般被称为夹杂相,是裂纹的起始点位置[1]。因此,此后的铝合金发展包括减少铁和硅元素提高损伤的相关性质。另一方面,如果粒子密度减少,正如当前阶段铝合金,其他显微结构下的特征,例如晶界和晶粒取向,将有助于裂纹的形核和扩展。读者可以参考文献[1-5],详细的讨论商业铝合金微观结构的损坏的影响。它必须指出,外推法得到的知识在Al-Cu系统(2xxx系列合金)不能容易的推测Al–Zn(7xxx系列合金),因为相和强化机制不同。 在目前的研究中,一部分数量脱粘和破裂的粒子,决定了一定数量是疲劳循环的函数,来自中断的疲劳试验。此外,破裂粒子在开裂基体中形核的尺寸和相关的裂纹长度是确定的。晶体学中关于裂纹和三维形状由来自一系列的切片通过聚焦离子束制粉和取向成像显微技术的结合决定。这些数据显示一开始裂纹的生长方向,同时由粒子周围的局部应力场和基体中正在生长的裂纹的晶向决定。 如今工作的目的,确定一定数量第二相粒子在交变载荷控制裂纹形核的作用,目的是确定以微观结构为基础,预测以这些合金制成的机身零件部分寿命。后者将另行公布。

材料的韧性及断裂力学简介

第二节材料的韧性及断裂力学简介 一、低应力脆断及材料的韧性 人们在对船舶的脆断、无缝输气钢管的脆断裂缝、铁桥的脆断倒塌、飞机因脆断而失事、石油、电站设备因脆断而发生重大事故的分析中,发现了一些它们的共同特点: 1.通常发生脆断时的宏观应力很低,按强度设计是安全的; 2.脆断事故通常发生在比较低的工作温度环境下; 3.脆断从应力集中处开始,裂纹源通常在结构或材料的缺陷处,如缺口、裂纹、夹杂等; 4.厚截面、高应变速率促进脆断。 由此,人们发现了传统设计思想和材料的性能指标在强度设计上的不足,试图提出新的性能指标和安全判据,找到防止脆断的新的设计方法。 传统的强度设计所依据的性能指标主要为弹性模量E、屈服极限σs、抗拉强度σb,而塑性指标延伸率δ和面收缩率φ在设计中只是参考数据,通常还会考虑应力集中现象,即使如此,设计的安全判据仍不足以防止脆断的发生,这说明材料的强度、塑性、弹性这些性能指标还不能完全反映材料抵抗脆断的发生。经过对众多脆断事故的分析和研究,人们提出了一个便于反映材料抗脆断能力的新的性能指标——韧性,从使脆性材料和韧性材料断裂所消耗的能量不同,归纳出韧性的定义为:所谓韧性是材料从变形到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太小,它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综合反映。 例如图l-2为球墨铸铁和低碳钢的拉伸曲线,可以用拉伸曲线下的面积来表示材料的韧性,即 图中可见,虽然球墨铸铁的抗拉强度σb比低碳钢高,但其断裂时的塑性应变εp确远较低碳钢小,综合起来看,低碳钢的韧性高。 图1-2 球铁和低碳钢拉伸曲线表示的韧性 材料的韧性可用实验的方法测试和判定。应用较早和较广泛的是缺口冲击试验,这种方法已经规范化。具体方法是将图1-3所示的缺口试样用专用冲击试验机施加冲击载荷,使试 样断裂,用冲击过程中吸收的功除以断口面积,所得即为材料的冲击韧性,以αk表示,单位为J/cm^2。目前国际上多用夏氏V型缺口试样,我国多用U型缺口试样。由于缺口冲击

清华大学数学课介绍

数学科学系 00420033数学模型3学分48学时 Mathematical Modelling 建立数学模型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本课程从日常生活的有趣问题入手,介绍数学模型的一般概念、方法和步骤,通过实例研究介绍一些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的非物理领域的模型及常用的建模数学方法,培养同学用建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00420152数学建模引论2学分32学时 Introduc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ling 本课程以案例分析的方式组织教学,主要面向低年级的学生,各个学期根据对学生数学基础的不同要求,选择案例。我们这里所选择的都是实际应用价值非常突出的案例。 00420163数理科学与人文3学分48学时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本课程旨在加强学生以通识教育为目标的思维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该课程虽然以知识为载体,却并不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启迪思想,养成思考的习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00420183博弈论3学分48学时 Game Theory This is an introductory course on the basic concepts of Game Theory. Topics to be covered are:Combinatorial Game Theory, Games in Extensive Form, 2-person 0-sum games, Bimatrix games, Nash Equilibrium, Correlated equilibrium,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Repeated Prisoner’s Dilemma, Bargaining Problems, Games in Coalition form, Shapley value, Nucleolus, 2-side matching problem. 10420095微积分(1)5学分80学时 Calculus(1) 内容包括:实数,函数,极限论,连续函数,导数与微分,微分中值定理,L'Hospital法则,极值与凸性,Taylor公式,不定积分与定积分,广义积分,积分应用,数项级数,函数级数,幂级数,Fourier级数。 10420115微积分(2)5学分80学时 Calculus(2) n维空间中的距离、邻域、开集与闭集,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多元函数微分学,空间曲线与曲面,重

断裂力学基础(学习笔记)

第一章 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 宏观裂纹的产生: 1) 制造时存在而无损检测漏检:大型锻件容易出现白点裂纹,夹杂裂纹;高强度钢易出现 焊接裂纹 2) 构件中原来存在的较小裂纹,在周期性的工作应力(疲劳应力)下逐渐发展长大的; 3) 腐蚀性价值中工作的构件,在应力和介质联合作用下,小裂纹也会逐渐发展成宏观裂纹; 总之构件内部存在的宏观裂纹是造成构件低应力脆断的直接原因。 材料力学:研究不含宏观裂纹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断裂力学:研究含有宏观裂纹构件的安全性 裂纹:夹渣、气孔、未焊透、大块夹杂; 断裂韧性:只与材料本身、热处理、加工工艺有关; Y a K c Ic σ=是材料抵抗低应力脆性破坏的韧性参数 Ic K 是材料性能,裂纹形状大小Y a 一定时,Ic K 越大,使裂纹快速扩展导致构件脆断所需应力c σ也越高,构件阻止裂纹失稳扩展的能力就越大。 应力场强度因子: Y a K I σ= 断裂韧性Ic K 是应力强度因子I K 的临界值,I K 是裂纹前端应力场强度的度量,它和裂纹大小、形状以及外加应力都有关 断裂力学的应用 a Y K I σ?= Q Y π 1.1= 22212.0??? ? ??-Φ=s Q σσ: 形状因子 Φ是和椭圆轴比有关的椭圆积分,可查手册获得;

第二章 线弹性断裂力学 弹性力学的某些概念: 应力分量:3 应变分量:3 胡克定律和广义胡克定律: 平面应力:z 方向总力和为0,x,y 平面有正应力和切应力,这三个应力沿z 轴(厚度方向)都一样,与z 无关,仅是x,y 的函数,这种应力状态称为平面应力状态。当板很薄时,可认为是平面应力状态。0=z σ 体内应变分量只有三个,厚度方向认为没有应变,这种应变状态称为平面应变状态。()y x z σσυσ+= 对试件来说,厚度很小就是平面应力状态;厚度很大就是平面应变状态;厚度中等,两外表面不受力属于平面应力状态;中间大部分地区由于受两端面的约束,沿厚度方向不能变形,故属于平面应变状态; 三种裂纹组态: 张开型裂纹(I):外加正应力和裂纹面垂直; 最容易引起低应力脆断; 滑开型裂纹(II):外加剪应力和裂纹面平行; 撕开型裂纹(III):外加剪应力与裂纹面错开; 裂纹顶端附近应力场 复变函数求解; 塑性区及其修正: 裂纹尖端应力不可能无限大,材料一旦屈服,弹性规律就失效,若屈服区很小周围仍然是弹性区,经修正线性弹性断裂力学仍然有效; 屈服判据: 最大剪应力判据(屈雷斯加判据):在复杂加载条件下,当最大剪应力等于材料的极限剪应力(即单向拉伸剪应力)时,材料就屈服; 2 2min max max σσστ-==s 形状改变能判据(米塞斯判据):当复杂应力状态的形状改变能密度,等于单向拉压屈服时的形状改变能密度时,材料就屈服; ()()()22132322212s σσσσσσσ=-+-+- xy y x y x τσσσσσσ+-±+=2 )(2221 ()???+=2130 σσυσ

第一章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目的在于了解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的物理意义,熟悉金属主要的力学性能指标,以便在设计机械时,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选用材料,或在编制金属加工工艺时参考。 学完本章后,要求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熟悉有关术语、符号意义及应用场合,并了解测定方法。 学习重点: 1、掌握强度、塑性、韧性、硬度的概念、物理意义及应 用; 2、掌握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 学习难点: 1、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的概念及应用。 §1-1 材料的强度与塑性 材料的力学(机械)性能,是指材料受不同外力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这种特性是机器安全运转的保证。所以机械性能是设计机械时强度计算和选用材料的基本依据,是评价材料质量和工艺强化水平的重要参数。常用的机械性能指标,都是在特定条件下用规定的测试方法获得的,因为与实用工作状况不尽相同,所以选用数据时应考虑安全系数。 一、弹性与刚度 1、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掉 后能恢复其原来形状的性能。

2、弹性极限(σe ):材料承受最大弹性变形时的应力。 3、刚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指标 为弹性模量 4、弹性模量(E ):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物理意义是产 生单位弹性变形时所需应力的大小,表征材料产生弹性变形的难易程度。弹性模量是材料最稳定的性能之一,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本性,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材料的强化手段(如热处理、冷热加工、合金化等)对弹性模量影响很小。提高金属制品的刚度,可以通过更换金属材料、改变截面形状、增加横截面面积。 为什么弹簧还要进行热处理?弹簧进行热 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二、强度 韧性材料拉伸曲线 脆性材料拉伸曲线

(完整版)断裂力学试题

2007断裂力学考试试题 B 卷答案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总计30分) 1、(1)数学分析法:复变函数法、积分变换;(2)近似计算法:边界配置法、有限元法;(3)实验标定法:柔度标定法;(4)实验应力分析法:光弹性法. 2、假定:(1)裂纹初始扩展沿着周向正应力θσ为最大的方向;(2)当这个方向上的周向正应力的最大值max ()θσ达到临界时,裂纹开始扩展. 3、应变能密度:r S W = ,其中S 为应变能密度因子,表示裂纹尖端附近应力场密度切的强弱程度。 4、当应力强度因子幅值小于某值时,裂纹不扩展,该值称为门槛值。 5、表观启裂韧度,条件启裂韧度,启裂韧度。 二、推导题(本大题10分) D-B 模型为弹性化模型,带状塑性区为广大弹性区所包围,满足积分守恒的诸条件。 积分路径:塑性区边界。 AB 上:平行于1x ,有s T dx ds dx σ===212,,0 BD 上:平行于1x ,有s T dx ds dx σ-===212,,0 5分 δ σσσσΓ s D A s D B s B A s BD A B i i v v v v dx x u T dx x u T ds x u T Wdx J =+=+-=??-??-=??-=???)()(1 122112212 5分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总计60分) 1、利用叠加原理:微段→集中力qdx →dK = Ⅰ ?0 a K =?Ⅰ 10分 A

令cos cos x a a θθ==,cos dx a d θθ= ?111sin () 10 cos 22(cos a a a a a K d a θθθ--==Ⅰ 当整个表面受均布载荷时,1a a →. ?12()a a K -==Ⅰ 10分 2、边界条件是周期的: a. ,y x z σσσ→∞==. b.在所有裂纹内部应力为零.0,,22y a x a a b x a b =-<<-±<<±在区间内 0,0y xy στ== c.所有裂纹前端y σσ> 单个裂纹时 Z = 又Z 应为2b 的周期函数 ?sin z Z πσ= 10分 采用新坐标:z a ξ=- ?sin ()a Z π σξ+= 当0ξ→时,sin ,cos 1222b b b π π π ξξξ== ?sin ()sin cos cos sin 22222a a a b b b b b π π π π π ξξξ+=+ cos sin 222a a b b b π π π ξ= + 222 2[sin ()]( )cos 2 cos sin (sin )2222222a a a a a b b b b b b b π π π π π π π ξξξ+=++

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本科课程浏览

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本科课程浏览 课程号课程名课时学分00420033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s 48 3 00420073应用近世代数Applied abstract algebra 48 3 10420213几何与代数(1) Geometry and Algebra(1) 64 4 10420243随机数学方法Stochastic Mathematical Methods 48 3 10420252复变函数引论Introduction to Functions of One Complex Variable 32 2 10420262数理方程引论Introduction to Equation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32 2 10420454高等分析Advanced Analysis 64 4 10420672初等数论与多项式Elementary Number Theory 32 2 10420684几何与代数(1) Geometry and Algebra 64 4 10420692几何与代数(2) Geometry and Algebra(2) 32 2 10420743微积分(I)Calculus(I)48 3 10420746微积分(III)Calculus(III)64 4 10420753微积分(II)Calculus(II)48 3 104208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48 3 10420844文科数学Mathematics for Liberal Arts 64 4 10420845大学数学2(社科类)College Mathematics II (For Social Science)48 3 10420854数学实验Mathematical Experiments 48 4 10420874一元微积分Calculus of One Variable 64 4 10420884多元微积分Calculus of Several Variables 64 4 10420892高等微积分B Advanced Calculus B 32 2 10420894高等微积分Advanced Calculus 64 4 10420925数学分析(1)Mathematical Analysis 80 5 10420935数学分析(2)Mathematical Analysis II 80 5 10420944线性代数(1)Linear algebra 64 4 10420946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 32 2 10420963大学数学(1)(社科类)48 3 10420984大学数学(3)(社科类) Collegiate mathematics (3) for social science students 64 4 10420994大学数学(4)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s (4) 64 4 10421692几何与代数(2) Geometry and Algebra(2) 32 2 30420023微分方程(1)Differential Equations (1)48 3 30420033微分方程(2)Differential Equations (2)48 3 30420083复分析Complex analysis 48 3 30420095高等微积分(1)Mathematical analysis (I) 80 5 30420124高等代数与几何(1) Advanced Algebra and Geometry (1) 64 4 30420134高等代数与几何(2) Advanced Algebra and Geometry (2) 64 4 30420224高等微积分(3)Advanced Calculus(3) 64 4 30420334测度与积分Measure and Integration 64 4 30420352概率论介绍A First Course in Probability 32 2 30420364拓扑学Topology 64 4 30420384抽象代数Abstract Algebra 64 4 30420394高等微积分(2)Mathematical analysis (II) 64 4 40420093数理统计Mathematical Statistics 48 3 40420193数理方程与特殊函数Equations in Mathematical Physics and Special Function 48 3 40420534数学规划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64 4 40420583概率论(1)Introduction to Stochastics 48 3 40420593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s 48 3 40420603集合论Set Theory 48 3 40420614泛函分析(1)Functional Analysis 64 4 40420632数理统计介绍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s 32 2 40420644微分几何Differential Geometry #Mathematics

断裂力学

损伤:在外载或环境作用下,由细观结构缺陷(如微裂纹、微孔隙等)萌生、扩展等不可逆变化引起的材料或结构宏观力学性能的劣化称为损伤。 损伤力学:研究材料或构件在各种加载条件下,其中损伤随变形而演化发展并最终导致破坏的过程中的力学规律。 损伤变量:把含有众多分散的微裂纹区域看成是局部均匀场,在场内考虑裂纹的整体效应,试图通过定义一个与不可逆相关的场变量来描述均匀场的损伤状态,这个场变量就是损伤变量。 损伤力学发展:损伤力学是近二十年才开始形成和发展的一门新的固体力学分支,它是将固体物理学、材料强度理论和连续介质力学统一起来进行研究的理论,弥补了微观研究和断裂力学研究的不足,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航天航空、高温高压热力设备寿命评估和混凝土、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质量评估计算,是一门有着无限广阔用途的新学科。 1958年,卡钦诺夫(Kachanov)在研究金属的蠕变破坏时,为了反映材料内部的损伤,第一次提出了“连续性因子”和“有效应力”的概念。后来,拉博诺夫(Rabotnov)又引入了“损伤因子”的概念。他们为损伤力学的建立和发展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些概念和方法除了应用于蠕变问题的研究外,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70年代初,“损伤”概念被重新提出来了。值

得指出的是法国学者勒梅特在这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71年勒梅特将损伤 概念用于低周疲劳研究,1974年英国学者勒基(Leckie)和瑞典学者赫尔特(Hult)在蠕变的研究中将损伤理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70年代中期和末期各国学者相继采用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把损伤因子作为一种场变量,并称为损伤变量;逐步形成了连续损伤力学的框架和基础。80年代中期,能量损伤理论和几何损伤理论相继形成。各国学者相继的研究成果,对损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北京林业大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结课论文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结课论文 题目: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在解微分方程(组)中的应用指导老师: 学号: 姓名: 班级: 学院: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在解微分方程(组)中的应用 摘要 拉普拉斯变换是一种用来解线性微分方程的较简单的工具。它在电学、力学、控制论等很多工程技术与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它对像原函数f(t)要求的条件比傅氏变换要弱,故研究拉氏变换有极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简单介绍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以及其性质,并对其在解微分方程(组)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归纳总结。 关键词:拉普拉斯变换,性质,微分方程

一、拉普拉斯变换的概念及其性质 1.1问题的提出 我们知道,一个函数当它除了满足狄氏条件外,还在(—∞,+∞)内满足绝对可积的条件时,就一定存在古典意义下的傅里叶变换。但绝对可积的条件是比较强的,许多函数(如单位阶跃函数、正弦、余弦函数等)都不满足这个条件;其次,可以进行傅里叶变换的函数必须在整个是数轴上有定义,但在物理、无线电技术等实际应用中,许多以时间t 作为自变量的函数往往在t<0时是无意义的或者不用考虑的,想这些函数都不能取傅里叶变换。 虽然在引入δ函数后,傅里叶变换的适用范围被拓宽了许多,使得“缓增”函数也能进行傅氏变换,但仍然无法解决以指数级增长的函数。[1] 对于任意一个函数φ(t ),若用单位阶跃函数u (t )乘φ(t ),则可以使积分区间由(—∞,+∞)换成[0,+∞),用指数衰减函数t β-e (β>0)乘φ(t )就有可能使其变得绝对可积,因 此只要β选的恰当,一般来说,任意函数φ(t )的傅氏变换是存在的,这样就产生了拉普拉斯变换。 1.2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当函数)(t f 满足条件:(1)当t<0时,)(t f =0;(2)当0≥t 时,函数)(t f 连续;(3)当∞→t 时,)( t f 的增长速度不超过某个指数函数,即存在常数M 及α,使得t Me t f α≤|)(|,则含参数s 的无穷积分 收敛。(s=β+jω)[2] 我们称F(s)为f(t)的拉普拉斯变换(或称为像函数),记为F(s)= )]( [t f L 。 相反的,从F(s)到f(t)的对应关系称为拉普拉斯逆变换(或称为像原函数)。即 )]([)(1s F L t f -=. 1.3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1、线性性质[3] 设α、β为常数,且)()]([),()]( [s G t g L s F t f L ==,则有 0 ()()st F s f t e dt +∞ -=?

断裂力学答案

( ( = K I + K I(2) 1.简述断裂力学的发展历程(含3-5 个关键人物和主要贡献)。 答:1)断裂力学的思想是由Griffith 在1920 年提出的。他首先提出将强度与裂纹长度定量 地联系在一起。他对玻璃平板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提出了能量理论思想。(2)断裂 力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从1948 年开始的。这一年Irwin 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经典文章“Fracture Dynamic(断裂动力学)”,研究了金属的断裂问题。这篇文章标志着断裂力学的诞生。(3) 关于脆性断裂理论的重大突破仍归功于Irwin。他于1957 年提出了应力强度因子的概念,在 此基础上形成了断裂韧性的概念,并建立起测量材料断裂韧性的实验技术。这样,作为断裂 力学的最初分支——线弹性断裂力学就开始建立起来了。(4)1963 年,Wells 提出了裂纹张 开位移(COD)的概念,并用于大范围屈服的情况。研究表明,在小范围屈服情况下COD 法与LEFM 是等效的。(5)1968 年,Rice 等人根据与路径无关的回路积分,提出了J 积分 的概念。J 积分是一个定义明确、理论严密的应力应变参量,它的实验测定也比较简单可靠。 J 积分的提出,标志着弹塑性断裂力学基本框架形成。 2.断裂力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 答:1)断裂力学的定义:断裂力学是一门工程学科,它定量地研究承载结构由于所含有的 一条主裂纹发生扩展而产生失效的条件。 (2)研究对象:断裂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带有裂纹的承载结构。 (3)主要任务:研究裂纹尖端附近应力应变分布,掌握裂纹在载荷作用下的扩展规律;了 解带裂纹构件的承载能力,进而提出抗断设计的方法,保证构件安全工作。 3.什么是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状态,二者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之。 答:(1)平面应力:薄板问题,只有xoy 平面内的三个应力分量σ x、σ y、τ xy; ε z ≠ 0, 属三向应变状态。 (2)平面应变:长坝问题,与oz 轴垂直的各横截面相同,载荷垂直于z 轴且沿z 轴方向无 变化; ε z = 0, σ z ≠ 0,属三向应力状态;材料不易发生塑性变形,更具危险。 4.什么是应力强度因子的叠加原理,并证明之。掌握工程应用的方法。 答:(1)应力强度因子的叠加原理:复杂载荷下的应力强度因子等于各单个载荷的应力强 度因子之和。 (1) 在外载荷T2作用下,裂纹前端应力场为 σ2,则相应的应力强度因子为K I(2) = σ 2 π a 如果外载荷T1和T2联合作用,则裂纹前端应力场为 σ1+ σ2,则相应的应力强度因子为 K I = (σ 1 + σ 2 ) π a = σ 1 π a + σ 2 π a (1) 6.为什么裂纹尖端会发生应力松弛?如何对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修正? 答:裂纹尖端附近存在着小范围的塑性区(设塑性区是以裂纹尖端为圆心,半径为r0 的圆 π a 形区域),材料屈服后,多出来的应力将要松驰(即传递给r>r0 的区域),使r0 前方局部地 区的应力升高,又导致这些地方发生屈服。即屈服导致应力松弛。 Irwin 提出了有效裂纹尺寸的概念a eff = a + r y对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修正,在小范围条件下,

断裂力学习题

断裂力学习题 一、问答题 1、什么是裂纹? 2、试述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平面问题的解题思路。 3、断裂力学的任务是什么? 4、试述可用于处理线弹性条件下裂纹体的断裂力学问题两种方法: 5、试述I 型裂纹双向拉伸问题中的边界条件,如何根据该边界条件确定一复变函数,并由此构成应力函数,最后写出问题的解。 6、什么是应力场强度因子K1?什么是材料的断裂韧度K1C?对比单向拉伸条件下的应力及断裂强度极限b,,说明K1与K1C 的区别与联系? 7、在什么条件下应力强度因子K 的计算可以用叠加原理 8、试说明为什么裂纹顶端的塑性区尺寸平面应变状态比平面应力状态小? 9、试说明应力松驰对裂纹顶端塑性区尺寸有何影响。 10、K 准则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11、何谓应力强度因子断裂准则?线弹性断裂力学的断裂准则与材料力学的强度条件有何不同? 12、确定K 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3、什么叫裂纹扩展能量释放率?什么叫裂纹扩展阻力? 14、从裂纹扩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说明裂纹处于不稳定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15、什么是格里菲斯裂纹?试述格氏理论。 16、奥罗万是如何对格里菲斯理论进行修正的? 17、裂纹对材料强度有何影响? 18、裂纹按其力学特征可分为哪几类?试分别述其受力特征 19、什么叫塑性功率? 20什么是G 准则? 21、线弹性断裂力学的适用范围。 22、“小范围屈服”指的是什么情况?线弹性断裂力学的理论公式能否应用?如何应用? 23、什么是Airry 应力函数?什么是韦斯特加德( Westergaard)应力函数?写出

Westergaard应力函数的形式,并证明其满足双调和方程。

断裂力学答案

( ( = K I + K I(2) 1.简述断裂力学的发展历程(含 3-5 个关键人物和主要贡献)。 答: 1)断裂力学的思想是由 Griffith 在 1920 年提出的。他首先提出将强度与裂纹长度定量 地联系在一起。他对玻璃平板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提出了能量理论思想。(2)断裂 力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从 1948 年开始的。这一年 Irwin 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经典文章“Fracture Dynamic (断裂动力学)”,研究了金属的断裂问题。这篇文章标志着断裂力学的诞生。(3) 关于脆性断裂理论的重大突破仍归功于 Irwin 。他于 1957 年提出了应力强度因子的概念,在 此基础上形成了断裂韧性的概念,并建立起测量材料断裂韧性的实验技术。这样,作为断裂 力学的最初分支——线弹性断裂力学就开始建立起来了。(4)1963 年,Wells 提出了裂纹张 开位移(COD )的概念,并用于大范围屈服的情况。研究表明,在小范围屈服情况下 COD 法与 LEFM 是等效的。(5)1968 年,Rice 等人根据与路径无关的回路积分,提出了 J 积分 的概念。J 积分是一个定义明确、理论严密的应力应变参量,它的实验测定也比较简单可靠。 J 积分的提出,标志着弹塑性断裂力学基本框架形成。 2.断裂力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 答: 1)断裂力学的定义:断裂力学是一门工程学科,它定量地研究承载结构由于所含有的 一条主裂纹发生扩展而产生失效的条件。 (2)研究对象:断裂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带有裂纹的承载结构。 (3)主要任务:研究裂纹尖端附近应力应变分布,掌握裂纹在载荷作用下的扩展规律;了 解带裂纹构件的承载能力,进而提出抗断设计的方法,保证构件安全工作。 3.什么是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状态,二者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之。 答:(1)平面应力:薄板问题,只有 xoy 平面内的三个应力分量σ x 、σ y 、τ xy ; ε z ≠ 0 , 属三向应变状态。 (2)平面应变:长坝问题,与 oz 轴垂直的各横截面相同,载荷垂直于 z 轴且沿 z 轴方向无 变化; ε z = 0 , σ z ≠ 0 ,属三向应力状态;材料不易发生塑性变形,更具危险。 4.什么是应力强度因子的叠加原理,并证明之。掌握工程应用的方法。 答:(1)应力强度因子的叠加原理:复杂载荷下的应力强度因子等于各单个载荷的应力强 度因子之和。 (1) 在外载荷 T 2 作用下,裂纹前端应力场为 σ2,则相应的应力强度因子为 K I(2) = σ 2 π a 如果外载荷 T 1 和 T 2 联合作用,则裂纹前端应力场为 σ1+ σ2 ,则相应的应力强度因子为 K I = (σ 1 + σ 2 ) π a = σ 1 π a + σ 2 π a (1) 6.为什么裂纹尖端会发生应力松弛?如何对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修正? 答:裂纹尖端附近存在着小范围的塑性区(设塑性区是以裂纹尖端为圆心,半径为 r0 的圆 π a 形区域),材料屈服后,多出来的应力将要松驰(即传递给 r>r0 的区域),使 r0 前方局部地 区的应力升高,又导致这些地方发生屈服。即屈服导致应力松弛。 Irwin 提出了有效裂纹尺寸的概念 a eff = a + r y 对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修正,在小范围条件下,

复变函数解析的判定及其应用【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数学与应用数学 复变函数解析的判定及其应用 一、 选题的背景、意义 复变函数论是数学中既古老又成熟的一门学科,复变函数论随着它的领域不断扩大而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数学分支,在复变函数的解析性质,多值性质,随机性质以及多复变函数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而复变函论研究的中心对象就是解析函数。 在18世纪,欧拉和达朗贝尔在研究水力学时已发现平面不可压缩流体的无旋场的势函数(,)x y Φ与流函数(,)x y ψ有连续的偏导数,且满足偏微分方程组 x y ?Φ?ψ=??,y x ?Φ?ψ=-??, 并指出()(,)(,)f z x y i x y =Φ+ψ是可微函数,这一命题的逆命题也成立。柯西把区域上处处可微的复变函数称为单演函数,后人又把它们称为全纯函数、解析函数。黎曼从这一定义出发对复变函数的微分作了深入的研究,后来,就把上述的偏微分方程组称为柯西-黎曼方程(简称C.-R.方程),或柯西-黎曼条件。魏尔斯特拉斯将一个在圆盘上收敛的幂级数的和函数称为解析函数,而区域上的解析函数是指在区域内每一小圆邻域上都能表成幂级数的和的函数。关于解析函数的不同定义在20世纪初被证明是等价的。 解析函数的研究之所以如此至关重要,是因为它具有很好的性质,例如无穷可微性,唯一性以及可以用幂级数展开等,数学分析的工具几乎都可以对解析函数加以应用。解析函数的零点,奇异性质,边界值问题以及在边界附近的增长受到某种限制等问题都是复变函数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课题。 如果设函数()f z 在z 平面上的单连通区域D 内解析,C 为D 内任一条周线,则()0c f z dz =?。这就是著名的柯西积分定理。这个定理告诉我们,解析函数在单连通区域 内的积分与路径无关。 解析函数在其定义域中某点领域内的取值情况完全决定着它在其他部分的值。有如下定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修订版)主编:马柏林 (复旦大学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一 1. 用复数的代数形式a +ib 表示下列复数 π/43513 ; ;(2)(43);711i i e i i i i i -++++ ++. ①解i 4 πππe cos isin 44-??????=-+- ? ? ? ??? ?? ?? ②解: ()()()() 35i 17i 35i 1613i 7i 1 1+7i 17i 2525 +-+==-++- ③解: ()()2i 43i 834i 6i 510i ++=-++=+ ④解: ()31i 13 35=i i i 1i 222 -+-+=-+ 2.求下列各复数的实部和虚部(z =x +iy ) (z a a z a -∈+ ); 33 3;;;.n z i ① :∵设z =x +iy 则 ()()()()()()()22 i i i i i i x a y x a y x y a x a y z a z a x y a x a y x a y -++-????+--+-????===+++++++ ∴ ()222 2 2 Re z a x a y z a x a y ---??= ?+??++, ()22 2Im z a xy z a x a y -?? = ?+??++. ②解: 设z =x +iy ∵ ()()()()() ()()()3 2 322222222 3223i i i 2i i 22i 33i z x y x y x y x y xy x y x x y xy y x y x y x xy x y y =+=++=-++??=--+-+??=-+- ∴ ()332 Re 3z x xy =-, ()323Im 3z x y y =-. ③解: ∵ (( )( ){ }3 3 2 3 2 111313188-+? ???== --?-?+?-????? ? ?? ?? ()1 80i 18 = += ∴Re 1=?? , Im 0=?? . ④解: ∵ () ( )(( )2 3 3 2 3 13131i 8 ??--?-?+?-???? =?? ()1 80i 18 = += ∴Re 1 =? ? , Im 0=? ? . ⑤解: ∵()()1,2i 211i, k n k n k k n k ?-=? =∈?=+-???¢. ∴当2n k =时,()()Re i 1k n =-,()Im i 0n =; 当 21n k =+时, ()Re i 0 n =, ()()Im i 1k n =-. 3.求下列复数的模和共轭复数 12;3;(2)(32); .2 i i i i +-+-++ ①解:2i -+= 2i 2i -+=-- ②解:33-= 33-=- ③解:()( )2i 32i 2i 32i ++=++= ()()()()()()2i 32i 2i 32i 2i 32i 47i ++=+?+=-?-=- ④解: 1i 1i 22++== ()1i 11i 222i ++-??== ??? 4、证明:当且仅当z z =时,z 才是实数. 证明:若z z =,设i z x y =+,

复变函数在信号处理分析中的应用

复变函数在信号分析处理中的应用 班级021161 姓名张秋实 学号02116013

前言 复变函数学了一个学期了,不敢说自己学习十分认真努力,也不敢说自己理解这个学科,有自己的见解,很多对复变函数的理解仅仅建立在人云亦云的基础之上。而且,对于信号的分析处理这门更加复杂,更需要科研精神的学科,我之前根本就没有多少的关注,对此我感到十分惭愧。基于以上几点,这篇文字对于我来说没有多少东西是真正属于我的,大部分为参考资料和前人的论文得来的,希望老师理解。 何为复变函数?何为信号分析? 以复数作为自变量的函数就叫做复变函数,而与之相关的理论就是复变函数论。解析函数是复变函数中一类具有解析性质的函数,复变函数论主要就研究复数域上的解析函数,因此通常也称复变函数论为解析函数论。而复变函数在工程领域有很多的应用,其中在电气电子领域中,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在信号的分析和处理上了。那么什么是信号分析与处理呢? 为了充分地获取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必须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信号分析就是通过解析方法或者测试方法找出不同信号的特征,从而了解其特性,掌握它随时间或频率变化的规律的过程。 通过信号分析,可以将一个复杂的信号分解成若干个简单信号的分量之和,或者用有限的一组参量去考察信号的特性。信号分析是获取信号源或信号传递系统特征信息的重要手段,人们往往通过对信号特征的深入分析,得到信号源或者系统特征、运行情况甚至故障等信息,这正是故障的诊断基础。 而信号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复频域分析法。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和复频域分析中,复变函数的应用比较典型。 一、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 在时域中,将信号分解为不同时延、强度的冲激信号;在频域中,信号可以分解为不同频率、相位及振幅的简单信号(傅氏变换与反变换)。频率特性是信号的第二个特性,频率特性就是通过变换将时间变量转变为频率变量,在频域中分析信号的方法。

断裂力学和断裂韧性

断裂力学与断裂韧性 3.1 概述 断裂是工程构件最危险的一种失效方式,尤其是脆性断裂,它是突然发生的破坏,断裂前没有明显的征兆,这就常常引起灾难性的破坏事故。自从四五十年代之后,脆性断裂的事故明显地增加。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巨型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就是在航行中遭遇到冰山撞击,船体发生突然断裂造成了旷世悲剧! 按照传统力学设计,只要求工作应力σ小于许用应力[σ],即σ<[σ], 就被认为是安全的了。而[σ],对塑性材料[σ]=σ s /n,对脆性材料[σ]=σ b /n, 其中n为安全系数。经典的强度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工作应力远低于材料屈服强度时会发生所谓低应力脆断的现象。原来,传统力学是把材料看成均匀的,没有缺陷的,没有裂纹的理想固体,但是实际的工程材料,在制备、加工及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各种宏观缺陷乃至宏观裂纹。 人们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低应力脆断总是和材料内部含有一定尺寸的裂纹相联系的,当裂纹在给定的作用应力下扩展到一临界尺寸时,就会突然破裂。因为传统力学或经典的强度理论解决不了带裂纹构件的断裂问题,断裂力学就应运而生。可以说断裂力学就是研究带裂纹体的力学,它给出了含裂纹体的断裂判据,并提出一个材料固有性能的指标——断裂韧性,用它来比较各种材料的抗断能力。 3.2 格里菲斯(Griffith)断裂理论 3.2.1 理论断裂强度

金属的理论断裂强度可由原子间结合力的图形算出,如图3-1。图中纵坐标表示原子间结合力,纵轴上方 为吸引力下方为斥力,当两原子间 距为a即点阵常数时,原子处于平 衡位置,原子间的作用力为零。如 金属受拉伸离开平衡位置,位移越 大需克服的引力越大,引力和位移 的关系如以正弦函数关系表示,当 位移达到X m 时吸力最大以σ c 表示, 拉力超过此值以后,引力逐渐减小, 在位移达到正弦周期之半时,原子间的作用力为零,即原子的键合已完全破坏, 达到完全分离的程度。可见理论断裂强度即相当于克服最大引力σ c 。该力和位移的关系为 图中正弦曲线下所包围的面积代表使金属原子完全分离所需的能量。分离后形成两个新表面,表面能为。 可得出。 若以=,=代入,可算出。 3.2.2 格里菲斯(Griffith)断裂理论 金属的实际断裂强度要比理论计算的断裂强度低得多,粗略言之,至少 低一个数量级,即 。 陶瓷、玻璃的实际断裂强度则更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