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万吨1700冷轧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年产100万吨1700冷轧车间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摘要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华北理工大学信息学院

摘要

由于冷轧薄板具有很高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优良的综合性能,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国民经济中各生产建设领域所必须的材料,尤其是在家电板和汽车板的应用。本文结合武钢冷轧薄板厂的相关资料,同时参考了多家现代冷轧厂的资料,设计了年产100万吨1700冷轧车间。设计内容包括选择轧机形式、确定布置形式、根据典型品种(厚度为2mm)进行压下规程设计和有关计算(力能参数计算、轧辊强度验算和电机能力验算等)。选择辅助设备(包括镀锌、彩涂线等)。主设备采用了酸轧联合机组,退火炉选择罩式退火炉,轧机为板形调控灵敏CVC形式。

由于冷轧薄板具有很高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优良的综合性能,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国民经济中各生产建设领域所必须的材料,尤其是在家电板和汽车板的应用。

本设计力图设计出能生产高档家电板和汽车板的冷轧薄板厂,所采用的设备都是经参考相关资料对比后选取的最佳设备,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环保的目标。

关键词1700冷轧薄板;酸轧联合机组;冷轧工艺与设备;压下规程

Abstract

Abstract

As cold rolling sheet has high dimensional accuracy, surface quality and excellent overall performance,so it has been more widely used in all areas of production and constrcution,especially in the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motor vehicle plates.This article combines with the information of Wusteel Cold Mill Plant.At the same time ,it refer to other modern cold mill plant.So I design an 1700 Cold Rolling Mill Plant with an annual output of 1.0 million tons.The component of design includes the choice of rolling mill forms,the arrangement of mills,according to the typical varieties(thickness of 2mm)to design the reduction of order and calculation(the parameters of force and energy,the strength of roll and the capacity of electrical motor),the choice of auxiliary equipment(including galvanized line,color coating line).The main equipment uses the continuous picking line coupled to tandom mill.The annealing furnace chooses bell-type annealing furnace.The mills choose CVC rolls to control the shape of sheet.

Because of cold rolled sheet has the size precision is high, the surface quality and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so it has been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as must the areas of the building materials produc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especially the application at home plate and a plate of automobile.

This article tries to design the Cold Mill Plant capables of producing high-grade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motor vehicle sheet.Meanwhile,the equipment compared with reference to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then choose the best equipment to ensure production quality and prodution proceed smoothly,thus achieving the target of excellent qualilty, low cost ,high productivity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Keywords 1700cold-rolling,continuous pickling line coupled to tandom mill,cold roll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reduction of order

目录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 III 第1章绪论............................................................................................................. - 1 - 1.1 引言 ................................................................................................................ - 1 - 1.2 冷轧薄钢板生产的发展史 ............................................................................ - 2 - 1.3 国内外冷轧薄板的发展现状 ........................................................................ - 3 - 1.4 冷轧设备种类和特点 .................................................................................... - 3 -

1.4.1 轧机.......................................................................................................... - 3 -

1.4.2 退火设备.................................................................................................. - 4 - 1.5 冷轧生产的发展方向 .................................................................................... - 4 - 第2章建厂依据和产品大纲................................................................................. - 6 -

2.1 建厂依据 ........................................................................................................ - 6 - 2.2 制定产品大纲 ................................................................................................ - 6 -

2.2.1 产量及钢种.............................................................................................. - 7 -

2.2.2 规格.......................................................................................................... - 7 -

2.2.3 产品规格详细.......................................................................................... - 7 -

2.2.4 产品执行标准.......................................................................................... - 7 - 第3章酸洗段设备与工艺..................................................................................... - 8 -

3.1 酸洗机组的设备 ............................................................................................ - 8 -

3.1.1 半连续式酸洗机组.................................................................................. - 8 -

3.1.2 连续塔式酸洗机组.................................................................................. - 8 -

3.1.3 连续卧式酸洗机组.................................................................................. - 9 -

3.1.4 酸洗机组的选型...................................................................................... - 9 - 3.2 酸洗机组的工艺 .......................................................................................... - 10 -

3.2.1 入口段.................................................................................................... - 10 -

3.2.2 工艺(酸洗)段.................................................................................... - 11 -

3.2.3 酸洗机组的基本数据参数.................................................................... - 12 - 第4章轧钢机类型和布置形式比较选择........................................................... - 14 -

4.1 连轧机形式选择 .......................................................................................... - 14 - 4.2 轧机的选择 .................................................................................................. - 15 -

4.2.1 CVC轧机 ............................................................................................... - 15 -

4.2.2 HC轧机.................................................................................................. - 16 -

目录

4.2.3 VC轧机 .................................................................................................. - 16 -

4.2.4 轧机选择................................................................................................ - 18 - 第5章压下规程设计........................................................................................... - 20 -

5.1 确定压下规程 .............................................................................................. - 20 -

5.1.1 原料尺寸................................................................................................ - 20 -

5.1.2 各轧机压下量分配................................................................................ - 20 -

5.1.3 五机架连轧各架轧机的压下量分配.................................................... - 21 - 5.2 确定轧机速度制度 ...................................................................................... - 23 -

5.2.1 轧制速度的确定.................................................................................... - 23 -

5.2.2 轧辊转速的确定.................................................................................... - 24 -

5.2.3 加速度的选择........................................................................................ - 24 - 第6章力能参数的计算及空载辊缝的设定....................................................... - 26 -

6.1 轧制力 .......................................................................................................... - 26 -

6.1.1 轧制力的计算........................................................................................ - 26 - 6.2 计算空载辊缝 .............................................................................................. - 30 -

6.2.1 咬入能力校核........................................................................................ - 32 - 6.3 轧制力矩的确定 .......................................................................................... - 33 -

6.3.1 轧制力矩的确定.................................................................................... - 33 -

6.3.2 摩擦力矩的确定.................................................................................... - 33 -

6.3.3 空转力矩的确定.................................................................................... - 35 - 第7章电机能力验算........................................................................................... - 37 - 第8章轧辊强度校核........................................................................................... - 41 - 8.1 轧辊强度的校核 .......................................................................................... - 41 -

8.1.1 支撑辊强度校核.................................................................................... - 41 -

8.1.2 工作辊强度校核.................................................................................... - 42 -

8.1.3 工作辊与支撑辊间的接触应力............................................................ - 43 - 第9章年产量的计算........................................................................................... - 47 - 9.1 轧钢机工作图表 .......................................................................................... - 47 -

9.1.1 研究轧制工作图表的意义.................................................................... - 47 -

9.1.2 轧制图表的基本形式及其特征............................................................ - 47 - 9.2 轧机年产量计算 .......................................................................................... - 48 -

9.2.1 轧钢机小时产量.................................................................................... - 48 -

9.2.2 轧机平均小时产量................................................................................ - 50 -

9.2.3 轧钢车间年产量计算............................................................................ - 51 -

9.2.4 提高轧钢机产量的途径........................................................................ - 52 -

目录

第10章金属及其它消耗..................................................................................... - 53 - 10.1 金属消耗 .................................................................................................... - 53 - 10.2 燃料消耗 .................................................................................................... - 53 - 10.3 电能消耗 .................................................................................................... - 54 - 10.4 轧辊消耗 .................................................................................................... - 54 - 10.5 水的消耗 .................................................................................................... - 55 - 10.6 蒸汽消耗 .................................................................................................... - 55 -

10.7 氧气消耗 .................................................................................................... - 55 -

11.8 压缩空气消耗 ............................................................................................ - 55 - 10.9 润滑油消耗 ................................................................................................ - 55 - 第11章辅助设备的选择..................................................................................... - 56 - 11.1 开卷机 ........................................................................................................ - 56 - 11.2卷取机 ......................................................................................................... - 56 - 11.3 单机架平整机 ............................................................................................ - 57 - 11.4 飞剪 ............................................................................................................ - 58 - 11.5 剪切机 ........................................................................................................ - 59 - 11.6 张力矫正机 ................................................................................................ - 60 - 11.7 运输机 ........................................................................................................ - 61 - 11.8退火炉 ......................................................................................................... - 62 - 第12章车间平面布置......................................................................................... - 64 - 12.1 轧钢车间平面布置 .................................................................................... - 64 - 12.2 金属流程线的确定 .................................................................................... - 64 - 12.3 设备间距的确定 ........................................................................................ - 65 - 12.4 仓库面积的确定 ........................................................................................ - 65 -

12.4.1 原料仓库面积计算.............................................................................. - 66 -

12.4.2 成品仓库面积确定.............................................................................. - 66 - 总结..................................................................................................................... - 67 - 参考文献................................................................................................................. - 68 - 谢辞.. (70)

附录 (1)

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1.1 引言

冷轧是在常温下,对合适的热轧退火带卷进行带张力的轧制压下过程。钢的冷轧于19世纪中叶始于德国,当时只能生产宽20~25mm的冷轧带钢。

必要性:当薄板、带材厚度小至一定厚度时,由于难以保证温度均匀,钢材热轧很难实现。钢材热轧过程中的温降和温度分布不均匀不能轧出头尾尺寸一致的带卷,并且随着钢板厚度比的增大,在无张力的热轧条件下,要保证良好的板形也非常困难。特别是在轧制厚度小而长度大的薄板带产品时,冷却上的差异引起的轧件首尾温差会使产品尺寸超出公差范围,性能出现显著差异。

而且,热轧工艺技术水平尚不能保证钢带表面在热轧过程中不被氧化。氧化铁皮造成的热轧表面质量不光洁,不能达到生产表面光洁程度要求较高的板带钢产品的技术要求。

钢材在热轧过程中的温降和温度分布不均给生产带来了难题,随着钢板宽厚比的增大,在无张力的条件下,要保证良好的板形也非常困难,而冷却上的差异引起的轧件首尾温差往往使产品尺寸超出公差范围,性能出现显著差异。当厚度小于一定限度时,轧件在轧制过程中温降剧烈,以致根本不可能在轧制周期之内保持热轧所需的温度。冷轧薄板可以通过调节轧制和退火工艺,获得具有更多样的力学性能。即可生产高强度冷轧板,也可生产软、冲压性能很高的汽车面板,其具有性能好、品种多、用途广诸多优点,可以在比较广的范围内满足用户的要求。

在对表面质量、板型、厚度公差要求较高的产品,热轧产品无法满足要求。目前热轧工艺技术水平尚不能使钢带表面在热轧过程中不被氧化,也不能完全避免由氧化铁皮造成的表面质量不量热轧不适于生产表面光洁程度要求较高的板带钢产品。另外,由于热轧生产先天性的缺陷,热轧板板型、厚度公差无法与冷轧板相媲美。高级的汽车用钢、家电用钢,只能使用冷轧薄板。

优势:冷轧产品具有表面光洁、尺寸精度高、生产过程没有降温,保证温度均匀的要求、容易实现轧制润滑等优点,因而在薄板带生产中广泛使用冷轧工艺。

冷轧带钢产品的尺寸精度、板形、表面质量和性能都达到很高的要求。

工艺:开卷——酸洗——切边——轧制——拆卷——退火——镀锌(锡、铝)来料要求:来料凸度、厚度、抗力符合要求。

特点:冷轧过程没有再结晶软化,凸度严格按照比例凸度轧制,来料凸度不

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

控制必然会产生残余应力出现瓢曲,轧制变形量75~80%。常选五机架连轧或三机架可逆,单机架可逆产量过低。

本文借鉴了武钢冷轧薄板生产厂的生产工艺,产品规格为0.3~3mm冷轧带钢,典型产品为2mm冷轧薄板,设计了年产100万吨1700冷轧薄板车间。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时间仓促,设计中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望老师给予批评指导。

1.2 冷轧薄钢板生产的发展史

钢的冷轧于19世纪中叶始于德国,最初只能生产宽20-25mm的冷轧带钢[1]。美国与1859年制造建成了25mm冷轧机,1887年生产出宽150mm的低碳钢,宽的冷轧薄板是在热轧成卷带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美国早在1920年第一次成功的轧制出宽带钢,并很快由单机不可逆轧制跨入单机可逆式轧制。1926年阿姆柯公司巴特勒工厂建成四机架冷连轧机。日本1938年在东洋钢板松下工厂安装了第一台可逆式冷轧机。1940年在新日铁建立了第一套四机架1420冷连轧机。1951年苏联建设了一套2030全连续五机架冷连轧机,年产250万吨[3]。

我国发展较晚,开始于1960年,首先建立了1700mm单机可逆式冷轧机,以后陆续投产了1200mm单机可逆式冷轧机,MKWl400mm偏八辊轧机、1150mm 二十辊冷轧机和1250mmHC单机可逆式冷轧机等。1978年以前,我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比较薄弱,仅鞍钢和太钢有几台单机架可逆轧机可以生产宽带钢,轧机不仅效率低,装备水平也差,产量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质量也无法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抗衡[4]。1978年初,从原西德等国成套引进的1700mm冷轧设备(同时引进了一些专利技术)在武钢成功投产[5]。该机组可年产75万吨冷轧薄板、15万吨镀锌板卷、10万吨镀锡板卷。这套适用于冷轧工艺全过程的先进设备,无论从机械制造、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以及计算机、仪表、检测元件等都汇集了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技术。从此,我国冷轧生产技术跨入了一个历史性飞跃发展的新时代。1988年建成了2030mm五机架全连续冷轧机。新建和筹建的百万吨级冷轧厂很多,生产设备技木水平已由只能生产低碳薄板而发展到能生产高碳钢、合金钢、高合金钢、不锈耐热冷轧薄板、镀锌板、涂层钢板、塑料复合薄板和硅钢片等。

冷轧薄板发展如此迅速的的主要原因是:

1) 钢材热轧过程中的温降和温度分布不均匀给生产带来了难题。

特别是在轧制厚度小而长度大的薄板带产品时,冷却上的差异引起的轧件首尾温差往往带使产品尺寸超出公差范围,性能出现显著差异。当厚度小到一定时,轧件在轧制过程中温降剧烈,以致根本不可能在轧制周期之内保持热轧所需的温度。

第1章绪论

2) 在对表面质量、板型、厚度公差要求较高的产品,热轧产品无法满足要求。目前热轧工艺技术水平尚不能使钢带表面在热轧过程中不被氧化,也不能完全避免由氧化铁皮造成的表面质量不量热轧不适于生产表面光洁程度要求较高的板带钢产品。另外,由于热轧生产先天性的缺陷,热轧板板型、厚度公差无法与冷轧板相媲美。高级的汽车用钢、家电用钢,只能使用冷轧薄板。

3) 冷轧薄板可以通过调节轧制和退火工艺,获得具有更多样的力学性能。即可生产高强度冷轧板,也可生产软、冲压性能很高的汽车面板,其具有性能好、品种多、用途广诸多优点,可以在比较广的范围内满足用户的要求。

1.3 国内外冷轧薄板的发展现状

武钢—武钢股份投资83.7亿元建的2130mm冷轧机组,年产量215万吨,产品厚度0.2-0.5mm,最大宽度2080mm,最大强度800MPa,其产品用于以轿车板和家电板为代表的覆盖面极广的高档冷轧产品。

鞍钢—继1780mm冷轧机组投产后,鞍钢为配合新建的2150mm的热连轧机组,新建1500 mm冷连轧和2130 mm冷连轧。

首钢—首钢股份总投资54.2亿元的冷轧薄板生产项目年产量可达150万吨,主要目标是汽车薄板。

唐钢—唐钢冷连轧生产线用于与现存的酸洗线联机。酸洗线与一套5机架冷连轧生产线联机能够生产出下游生产线所要求的产品(镀锌线以及其他的生产线)。在5架冷连轧机中,1-4 架轧机为4辊预留Smartcrown轧机,第5架轧机为6辊Smartcrown轧机。生产钢种:CQ:50%;DQ:40%;HSLA:10%。生产宽度为820-1650mm厚为0.3-2.0mm的产品。

1.4 冷轧设备种类和特点

1.4.1 轧机

冷轧机包括CVC轧机,HC轧机,PC轧机,VC轧机等。

CVC轧机是在HCW轧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CVC辊和弯辊装置配合使用可调辊缝达600微米。CVC精轧机组的配置一般是,前几个机架采用CVC辊主要控制凸度,后几个机架采用CVC辊主要控制平直度。CVC轧机板凸度控制能力强,轧机结构简单,易改造,能实现自由轧制,操作方便,投资较少。

HC轧机的主要特点:具有大的刚度稳定性和很好的控制性同时可以显著提高带钢的平直度,可以减少板、带钢边部变薄及裂边部分的宽度,减少切边损失。

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

1.4.2 退火设备

退火方式主要有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

罩式退火加热时间长,适用于深冲钢。但各部位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不同,带卷内部的组织性能有可能产生差异。它采用全氢成分,改进循环系统和水冷措施以及换热方式后,极大地提高了导热系数,缩短了加热时间,减少了带卷内外温差,节约了能源,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但生产高强度钢,表面质量高的品种受到限制。

连续退火工艺克服了分批退火生产周期长、占地大、人力多的不足,以其产量大、效率高、生产稳定得到了飞速发展。连续退火机组可以将表面清洗、退火、平整、分卷剪切等工序集于一身。产品沿纵向长度的力学性能更加一致、更加均匀。质量好,板形平直,金属收得率高;使生产周期从一周缩短至1-2天。尤其是与炼钢技术的结合,可以经济地生产出不同强度级别和深冲等级、表面质量要求的带钢,几乎能满足各行业的要求。

1.5 冷轧生产的发展方向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冷轧板带的生产必须加快发展,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冷轧生产技术正向大型化、集成化、高速化方向发展,而且在进一步地提高自动化和连续化水平。产量和生产率都有显著的提高,产品质量更趋完美。主要向如下几个方向发展和完善:

1) 热轧生产技术的完善,使得某些薄规格热轧产品正在替代同规格的冷轧产品。薄带钢连铸的产业化将会为冷轧原料提供新的来源。高品质的冷轧成品尤其要注重前工序的生产,要有纯净度高、品质优良、性能均匀的原板才能轧出优质的冷轧产品。

2) 新型高效的全自动焊机、大张力拉伸矫直机、故障率低的活套、带快速回转刀头的圆盘剪、先进的自动补酸系统,是现代化大型酸洗机组的成熟实例。

3) 酸洗-轧机联合机组将取代其他机型,成为冷轧机中的主力军。对于特殊钢、高强钢和极薄带,可逆轧机(尤其是双机架可逆轧机)辅以现代化的控制手段仍将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4) 全氢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机组将优势互补,平分秋色。

5) 涂镀层产品更注重专业化生产,注重清洁和环保,注重降低能耗,注重开发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品种。

6) 全数字化的交流变频传动技术将取代其他形式,使得控制过程更快速、更准确。新型激光测速仪和各种厚度、板形及平整度测量仪的应用,可使轧制成

冷轧带钢设计

1.1发展冷轧带钢的意义 冷轧带钢的用途极广。低碳镇静钢和沸腾钢的冷轧薄板,可以制作汽车车身,冰箱外壳以及许多其它冲压件及深冲件;低碳镇静钢和沸腾钢的冷轧镀锡板可以制造罐头盒,喷雾器筒及类似产品;经冷轧和随后退火的电工硅钢带,可用于制造如电动机,变压器,发电机和各种其它电器设备的电磁回路中的铁心叠片。高碳冷轧调质带钢及其它经热处理的带钢,可用来制造可淬硬的部件如弹簧板或锯片。 电镀锌,热镀锌,镀镍,镀铬,镀铜,镀铝或涂塑料的带钢比例不断增加。它们有着多方面的用途。例如热镀锌钢板(有一部分涂漆或塑料),在建筑工程中用作建筑物的外墙皮;而镀镍,镀铬和镀铜带钢,则多用来制作装饰件。 当前,大力发展冷轧带钢生产,逐步提高冷轧带钢在轧钢产品中的比重,迅速提高冷轧带钢的质量,不断增加冷轧带钢的品种,满足各个生产部门,特别是与人民密切相关的民用工业等,以及外贸出口对冷轧带钢急剧增长的需要,是重型机械制造和钢铁生产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 21世纪中国钢铁工业已经迈入了一个新台阶,中国的冷轧带钢的生产能力提高很快,但是,还是满足不了汽车等工业对冷轧材料的需求,尤其是对冷轧钢板的质量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创新理论,改善轧钢生产流程,进而改变带钢的力学性能,更好的满足国民生产的需要,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的保障。 1.2冷轧薄钢板生产的发展历史 1.2.1 国际冷轧发展史 钢的冷轧是在19世纪中叶始于德国,当时只能生产宽度20-25mm的冷轧钢带。美国1859年建立了25mm冷轧机,1887年生产出宽度为150mm的低碳钢带。1880年以后冷轧钢带生产在美国、德国发展很快,产品宽度不断扩大,并逐步建立了附属设备,如剪切、矫直,平整和热处理设备等,产品质量也有了提高。

毕设任务书_车间设计

2014届应用化学制药方向《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人: 设计题目: 设计目的:设计的目的是把选定的实验室的的小试工艺放大到规模化大生产的相应条件,在选择中设计出最合理、最经济的生产工艺流程,做出物料和能量衡算;根据产品的档次,筛选出合适的设备;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估算生产成本,最终使该制药企业得以按预定的设计期望顺利投入生产。 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8号)》、《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等。 设计内容: 1.处方设计 (1)查阅文献,详细列出药物的临床用途、理化性质、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天然药物罗列指标性成分的生物学特性)等信息(天然药物提取物还需列药物浸膏的性状信息)。说明这些信息对选择剂型的指导意义。 药物的理化性质信息至少包括:溶解度和pKa、粒径(天然药物浸膏的过筛目数)、晶型、吸湿性、脂水分配系数(天然药物浸膏列指标性成分的脂水分配系数)、pH-稳定性关系。 稳定性包括:药物(或天然药物的指标性成分)对光、湿、热的稳定性。 生物学特性包括:药物(或天然药物的指标性成分)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 (2)处方的筛选与优化 列出选定处方的处方全部组成及各原辅料的用量。处方组成应包括:原料药、全部辅料、包装材料或容器。 原料药、全部辅料、包装材料或容器应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固定的供应商。 说明处方筛选过程,并结合药物的临床用途、理化性质、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及辅料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等信息,说明所选定处方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 说明处方优化的过程及理由。 处方的筛选与优化的原则:根据临床用途及给药途径慎重选择,尽量优化处方,做到处方与生产工艺为最佳匹配、有利于设备选型与生产工艺验证。

年产20万吨氯碱盐酸工段工艺设计

1引言 盐酸,又称氢氯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亦是氯碱企业中最基本的无机酸和化工原料之一,也是氯碱厂做好氯气产品生产能力平衡的关键产品和大宗的化学合成法产品。 氯碱,即氯碱工业,也指使用饱和食盐水制氯气氢气烧碱的方法。工业上用电解饱和NaCl 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 、Cl 2和H 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称为氯碱工业。 工业上利用氢气与氯气合成的方法生产氯化氢,因此盐酸是氯碱工业的重要产品。 1.1盐酸概况 1.1.1物理性质 盐酸是无色液体,具有腐蚀性,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工业用盐酸会因有杂质三价铁盐而略显黄色)。氯化氢分子量36.46,密度大于空气,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639g /L ,临界温度为51.54℃,临界压力为8314kPa 。氯化氢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随着氯化氢的分压的升高而增加,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 在化学上人们把盐酸和硫酸、硝酸、氢溴酸、氢碘酸、高氯酸合称为六大无机强酸,有刺激性气味。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作用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会看到酸雾。 主要成分:氯化氢,水。 熔点(℃):-114.8(纯HCl) 沸点(℃):108.6(20%恒沸溶液) 相对密度(水=1):1.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26 饱和蒸气压(kPa):30.66(21℃) 溶解性:与水混溶,浓盐酸溶于水有热量放出。溶于碱液并与碱液发生中和反应。能与乙醇任意混溶,溶于苯。 氯化氢在101.3kPa 压力下,沸点为—85℃,凝固点为—114.2℃。 氯化氢的比热容在常压下15℃时为0.8124kJ /kg ℃,在0—1700℃范围内,可按下式计算(其误差为1.5%) 50.7557511.2505C T -=+?10 (8-1),式中,T 为绝对温度K 。 15℃时盐酸的密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机械工程学院xxxx年毕业设计工作计划.doc

机械工程学院2011 年毕业设计工作计划 2011 年机械工程学院将有 3 个本科及相应的专升本专业、 2 个专科专业共774名毕业生参加毕业设计工作。人员分布情况见下表: 班级人数学历辅导员 09 材料成型(专升本)15本科 09 汽车服务工程(专升本)96本科李航 合计111 09 机制(专升本)214本科 吴长谦合计214 07 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16本科 07 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81本科 张静 07 级汽车服务工程63本科 合计260 06 机械制造(五年制)383+2 08 级机电一体化技术151专科冯利民 合计189 总人数774 为搞好此次毕业设计工作,根据安阳工学院教务处下发的《安阳工学院毕业 设计(论文)工作规程》精神,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一、目的和要求 1.目的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要求 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撰写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具体地说,在知识要求方面,应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使得理论认识深化、知识领

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应学会依据课题的任务,进行资 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和撰写技术文件的能力,掌握实验及测试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 问题的能力;在综合素质要求方面,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 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工程观点、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二、组织机构 成立“机械工程学院2011 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如下: 1、毕业设计工作小组 组长:张勇教授负责全面工作 副组长:苗晓鹏副教授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成员:朱艳芳教授负责 07 机制本科 116 名学生、 08 机电一体化专科 50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66 人) 鲍雅萍教授负责 07 材料 81 名学生、09 材料专升本 15 名学生、 负责 09 机制专升本 36 名学生、 08 机电一体化专 科 50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32 人); 王俊昌副教授负责 07 汽车 63 名学生、 09 汽车专升本 96 名学生 的管理工作(合计: 159 人); 赵成钢副教授负责 09 机制专升本 105 名学生、 08 机电一体化专 科 51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56 人); 王曙光教授负责 09 机制专升本 73 名学生、 06 机制(五年制) 38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11 人); 2、资格审查工作小组 组长:康国强副教授负责资格审查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张新红负责学生成绩的审查和毕业设计资料的归档工作; 牛东亚负责日常工作; 成员:张静负责 07机制本科的管理工作; 吴长谦负责 09机制专升本的管理工作; 李航负责 09材料、 09 汽车专升本的管理工作; 冯利民负责 08 级机电一体化、 06 机制(五年制)的管理 工作;

年产量240万吨冷轧带钢车间设计

年产量240万吨冷轧带钢车间设计 摘要 由于冷轧薄板具有很高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优良的综合性能,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国民经济中各生产建设领域所必须的材料,尤其是在家电板和汽车板的应用。本文结合鞍钢冷轧薄板厂的相关资料,同时参考了多家现代冷轧厂的资料,设计了年产240万吨1700冷轧车间。设计内容包括选择轧钢机形式、确定布置形式、根据典型品种(厚度为0.8mm)进行压下规程设计和有关计算(轧制力参数计算、轧辊强度校核和电机生产能力校核等)。主设备采用了酸轧联合机组,退火炉选择连续退火炉。本设计力图设计出能生产高档家电板和汽车板的冷轧薄板厂,所采用的设备都是经参考相关资料对比后选取的最佳设备,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环保的目标。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关键词:冷轧薄板;酸轧联合机组;冷轧工艺与设备;压下规程

Annual production of 2.4 million tons cold-rolled strip steel plant design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ABSTRACT As Cold-rolled sheet with high dimensional accuracy, surface quality and excellent overall performance, so it has been more widely used, as the national economy of the production field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necessary, especially in the home plate and car plates application. In this paper, Anshan Iron and Steel Cold Rolling Mill of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while making reference to a number of modern cold rolling mill data, designed annu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2.4 million tons 1700 cold rolling workshop. Design elements include select mill forms, determine the form layout, according to the typical varieties (thickness 0.8mm) for rolling schedule design and related calculations (calculation of parameters of the rolling force, roll strength check and motor production capacity check, etc.). The master device uses a rolling acid combined unit, select a continuous annealing furnace. The design seeks to design a board capable of producing high-end appliances and car plate Cold-rolled sheet plant, equipment used with reference to relevant information are selected after comparing the best equipment to ensure product quality and smooth produc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 quality, low consump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oals.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Keywords:Cold-rolled sheet; Acid rolled joint unit;Cold rolling process and equipment;Rolling schedule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大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大全 ★双侧驱动式旋耕灭茬机设计 ★温室用小型电动旋耕机设计 ★玉米对心种子播种机设计 ★多功能机械手设计 ★越障行走机的结构设计 ★秸杆原料育苗钵成型机的设计 ★耐磨材料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西红柿采栽机械特性试验研究 ★揉性清洗技术在汽车发动机清洗中的应用 ★液体菌种自动接种装置的设计 ★果蔬高压电场保鲜技术及装置研究 ★新型变质白口铸铁犁铧及旋耕刀材料成份配比的试验研究★气缸盖试漏机设计 ★南瓜种子分选机振动筛片及工作参数的优化设计 ★汽车差速器的设计 ★水稻直播种绳加工装置的参数优化及虚拟设计 ★免耕精量播种机设计 ★水稻种绳捻制装置的研制及性能试验 ★旋耕刀结构参数对作业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秸杆粉碎粒度与粘接剂对育苗钵成型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三菱发动机材料耐磨性能研究 ★落叶清扫压缩机的设计 ★电磁场处理半连续铸造铝硅合金组织的影响研究 ★采摘机械手结构设计及三维建模研究 ★锤片式肥料搅拌机的设计 ★蔬菜育苗营养块成型机研制 ★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基于Pro/E的旋耕机工作部件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小型播种施肥机设计 ★草坪清理机的改进设计 ★连栋温室结构设计与力学性能分析 ★秸杆揉切机设计 ★新型半自动地板清洁器的设计 ★免耕播种机侧深施肥装置的设计 ★南瓜种子分选机振动机构的设计 ★冰屑清扫部件的设计 ★奶牛场喷雾式清粪机设计 ★饲草切碎机设计 ★种绳特性参数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鼠道式开沟器设计 ★秸秆饲料压块机设计

★免耕精量播种机设计 ★流体播种穴播排种器建模与仿真 ★大棚除尘(除雪)机设计 ★蔬菜播种机设计 ★无人飞行喷雾机设计 ★种绳捻制机设计研究 ★培养料翻料搅拌机的研制 ★草坪清理机理研究及清理机部件的设计 ★小型玉米授粉机的设计 ★饲料粉碎机设计 ★折叠式接种箱的研制 ★种绳捻制机仿真设计 ★芦苇收割机设计 ★大枣采摘机的设计 ★多物料动态精确定位仿真研究 ★纸载体种绳播种技术所需原料物理机械特性研究 ★免耕播种机开沟播种装置的设计 ★桥式起重机生产不安全因素发生部位及其相关信号采集的研究★矩形熔炼炉钢结构总体设计 ★盘元钢筋矫直机设计 ★推块式分拣机分拣系统道岔执行机构的设计 ★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的改造 ★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选型数据库及推理方法研究 ★钢坯剪切定尺机设计 ★50T精炼炉液压系统设计 ★基于微波干燥方法的水分测量仪器的设计 ★ZJ50ZPD钻机模拟实验台气控系统设计 ★工业固体废物回转焚烧炉窑装置设计 ★4063m3炼铁高炉气动开口机设计 ★炼铁厂带式输送机设计 ★球塞气举往复式投球装置设计 ★钢坯回转台设计 ★连铸坯定尺火焰切割机设计 ★摩托车减振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的改造 ★翻板机设计 ★基于PLC和变频技术的恒压供水系统设计 ★300t炼钢转炉倾动及抗扭装置设计 ★钻井液振动筛设计及关键零部件疲劳设计研究 ★发动机水泵轴承液压机设计 ★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选型设计系统研究 ★摩托车发动机156FMI摇臂制造工艺及工装设计 ★滚动轴承噪声测量与研究 ★ZJ50ZPD钻机模拟实验台设计

年产40000吨苯酐的车间工艺设计_毕业设计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苯酐简述 苯酐,全称为邻苯二甲酸酐(Phthalic Anhydride),常温下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工业苯酐为白色片状晶体),易燃,在沸点以下易升华,有特殊轻微的刺激性气味。苯酐能引起人们呼吸器官的过敏性症状,苯酐的粉尘或蒸汽对皮肤、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特别对潮湿的组织刺激更大。苯酐主要用于生产PVC 增塑剂、不饱和聚酯、醇酸树脂以及染料、涂料、农药、医药和仪器添加剂、食用糖精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PVC 生产中,增塑剂最大用量已超过50%,随着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使苯酐的需求随之增长,推动了国内外苯酐生产的快速发展。 最早的苯酐生产始于1872 年,当时德国BASF 公司以萘为原料,铬酸氧化生产苯酐,后又改用发烟硫酸氧化生产苯酐,但收率极低,仅有15%。自1917 年世界开始以氧化钒为催化剂,用萘生产苯酐后,苯酐的生产逐步走向工业化、规模化,并先后形成了萘法、邻法两种比较成熟的工艺[1]。 1.2苯酐的性质[2] 苯酐,常温下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工业苯酐为白色片状晶体),易燃,在沸点以下易升华,有特殊轻微的刺激性气味。 分子式C8H4O3,相对密度1.527(4.0℃),熔点131.6℃,沸点295℃(升华),闪点(开杯)151.7℃,燃点584℃。 微溶于热水和乙醚,溶于乙醇、苯和吡啶。 1.3苯酐的合成方法比较及选取 1.3.1合成苯酐的主要工艺路线 1.3.1.1 萘法[1] 1.3.1.1.1反应原理 萘与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气相氧化生成苯酐。

+O O O 2 V 2O 5 CO 2O H 29/2++2 2 1.3.1.1.2 工艺流程 空气经净化、压缩预热后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底部,喷入液体萘,萘汽化后与空气混合,通过流化状态的催化剂层,发生放热反应生成苯酐。反应器内装有列管冷却器,用水为热载体移出反应热。反应气体经三级旋风分离器,把气体携带的催化剂分离下来后,进入液体冷凝器,有40%-60%的粗苯酐以液态冷凝下来,气体再进入切换冷凝器( 又称热融箱)进一步分离粗苯酐,粗苯酐经预分解后进行精馏得到苯酐成品。尾气经洗涤后排放,洗涤液用水稀释后排放或送去进行催化焚烧。 1.3.1.2邻法 1.3.1.2.1 反应原理[1] 邻二甲苯与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气相氧化生成苯酐。 CH 3 CH 3 +3O 2 3O O O H 225 + 1.3.1. 2.2 工艺流程 过滤、净化后的空气经过压缩,预热后与汽化的邻二甲苯混合进入固定床反应器进行放热反应,反应管外用循环的熔盐移出反应热并维持反应温度,熔盐所

年产1亿支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 第一章前言 1.1 前言 (2) 第二章设计概述 2.1车间设计概述 (3) 2.2设计目的 (3) 2.3设计依据 (4) 第三章设计资料 3.1 生产规模及包装形式 (4) 3.2 生产制度 (4) 第四章工艺设计计算及生产过程 4.1 物料衡算 (5) 4.2 生产工序 (5) 4.3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剂处方举例 (10) 4.4 生产工艺流程图 (11) 第五章生产设备选型 5.1 主要设备选型 (12) 5.2 安瓿澄明度光电自动检查仪说明 (17) 第六章车间设计说明 第七章附图

第一章前言 1.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介绍 1.1.1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药理毒理 本品为酯类局部麻药,能暂时阻断神经纤维的传导而具有麻醉作用,本品对皮肤、粘膜穿透力弱,不适于表面麻醉。本品弥散性和通透性差,其盐酸盐的结合形式在组织中被解离后释放出游离碱而发挥局部麻醉作用。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常量抑制,过量兴奋。首先引起镇静、头昏,痛阈提高,继而引起眩晕、定向障碍、共济失调,中枢抑制继续加深,出现知觉迟钝、意识模糊,进而进入昏迷状态。剂量继续加大,可出现肌肉震颤、烦燥不安和惊厥等中枢兴奋的中毒症状。本品小剂量有兴奋交感神经的作用,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剂量加大,由于心肌抑制,外周血管扩张、神经节轻度阻断而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本品抑制突触前膜乙酰胆碱释放,产生一定的神经肌肉阻断,可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并直接抑制平滑肌,可解除平滑肌痉挛。 1.1.2 体内过程 本品进入体内吸收迅速,很快分布,维持药效约30~60分钟。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并蓄积在骨骼肌、红细胞等组织内,当血浆浓度降低时再分布到全身。在血循环中大部分迅速被血浆中假性胆碱酯酶水解,生成对氨基苯甲酸和二乙氨基乙醇,前者80%以原形和结合型,后者仅有30%经肾脏排出,其余经肝酯酶水解,进一步降解后随尿排出。本品易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 1.1.3 适应症 短效局部麻醉药。用于浸润麻醉、阻滞麻醉、腰椎麻醉、硬膜外麻醉和封闭疗法等。亦可用于静脉复合麻醉。 1.1.4 不良反应 本品可有高敏反应和过敏反应,个别病人可出现高铁血红蛋白症;剂量过大,吸收速度过快或误入血管可致中毒反应。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管理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是学习的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论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经学院教学管理委员会讨论,制定该管理规范。 1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与成果形式 1.1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基本要求 1.1.1主要任务 1)工程设计类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并正确地绘制机械与电气工程图纸或独立地撰写一份毕业设计(论文)论文。侧重于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设计、试验以及嵌入式计算机、工控计算机在机电系统中应用的论文,还应绘制有关图表。 2)工业设计类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任务书,并正确地绘制产品设计创意草图、产品电脑效果图、产品工程图及制作产品模型,以上都通过展板体现出来;并要求做出幻灯片以便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演示。 3)工业工程类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并正确地绘制机械图纸或独立地撰写一份毕业设计(论文)。 1.1.2知识要求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应综合运用多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得理论知识深化、知识领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1.1.3能力培养要求 1)工程设计类学生应会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学会正确使用工具书;熟悉有关的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与技术规范;锻炼工程设计计算、图纸绘制及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掌握实验、测试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工业设计类学生应会依据课题任务,进行市场调研,资料的收集、加工与整理;培养学生掌握有关的设计创意方法,产品设计的程序、方法,提高产品设计创意、表现、效果

年产量155万吨冷轧带钢的车间设计毕业论文

年产量155万吨冷轧带钢的车间设计毕业 论文 目录 1综述 (1) 1.1 我国冷轧板带生产现状 (1) 1.1.1 冷轧设备的发展概况 (2) 1.1.2 冷轧生产技术的发展过程 (2) 1.1.2 冷轧生产技术的发展 (3) 1.1.3 冷轧技术的发展 (4) 1.1.4 冷轧板带生产的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5) 1.1.5 结论 (7) 1.2 板型控制的方法 (7) 1.3 带钢产生厚度不均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9) 1.4 冷轧带钢表面质量自动检测系统的在线应用研究 (13) 1.4.1系统设计 (13) 1.4.2 系统的功能模块和使用情况 (15) 2产品方案和金属平衡 (18) 2.1 产品方案的制定 (18) 2.1.1 产品方案 (18) 2.1.1 生产方案 (18) 2.2 坯料的确定 (19) 2.2.1 坯料的选择 (19)

2.3 金属平衡表的制定 (20) 2.3.1 金属平衡 (20) 3轧制工艺流程 (22) 3.1 冷轧板带钢生产的工艺流程 (22) 3.2 酸洗设备 (23) 3.2.1 酸洗设备原理 (23) 3.2.2 酸洗设备选择 (24) 3.2.3 酸洗设备参数 (25) 4主要设备选择 (26) 4.1 设备组成 (26) 4.2 酸轧联合机组 (26) 4.3 罩式退火机组 (30) 4.4 平整机组 (31) 4.5 横剪机组 (32) 4.6 纵剪机组 (34) 4.7 重卷机组 (35) 4.8 热镀锌机组 (35) 5轧制制度的制定 (37) 5.1 压下制度(规程)概述 (37) 5.2 压下量的分配 (37) 5.3 速度制度 (37) 5.4 力制度的制定 (38)

机械毕业设计总结

篇一: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总结 毕业设计总结 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经过几周的奋战我们小组 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没有接受任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一年来所 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 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 这次毕业设计要求制定一个公路质量安全监督实施方案,非常切合我们以 后质监工作的实际,是一次非常好的演练机会。尽管我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 不够透彻,我们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设计并希望有所突破。下面就对 我们这次设计的过程做个简单的小结: 第一,课题分析。在接到毕业设计题目后,我们小组成员认真翻阅了指导 老师提供的资料,对课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向老师请教了设计中的一些要 点及难点。 第二,总体设计。在对课题进行仔细分析以后,小组组长概括出了这次设 计的大体框架,并将设计划分成了若干模块,由小组成员分别完成。 第三,资料整理。小组成员在得到各自的任务后,通过书籍、互联网等途 径积极查阅资料,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资源共享,以达到最大的资源利用率及工 作效率。 第四,课题实现。在资料准备充分后,大家开始着手论文的撰写,在组长 的带领下,大家精诚协作、共同探讨,充分体现出了小组成员的团结精神。过 程中,大家也越到不少问题,通过一起讨论、请教老师、以及翻阅资料等方式 将问题一一解决。 第五,论文整理。在小组成员完成了各自的模块以后,组长将论文进行了 整合,并整理成册。 我们这次的设计大体过程就是这样。在此,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李航老 师对我们的悉心指导,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我们对 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实施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充分的将所学理论知 识运用到了实践当中。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跟其他小组探讨、以及请教老师等方式学到了不少东西,虽然经历了一些困难,但同样收获巨大。这次设计不仅 提升了大家的业务能力,也加强了各组员的团队意识,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非 常大的帮助。虽然这个方案做的还不够专业,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 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将使我们终身受益。篇二: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心得体会 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心得体会 虽然每学期都安排了课程设计或者实习,但是没有一次像这样的课程设计能与此次相比,设计限定了时间长,而且是一人一个课题要求更为严格,任务更加繁多、细致、要求更加严格、设计要求的独立性更加高。要我们充分利用在校期间所学的课程的专业知识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的灵活度。在对设计的态度上的态度上是认真的积极的。 通过近一学期毕业设计的学习,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我的设计思维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高。作为一名设计人员要设计出有创意而功能齐全的产品,就必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观察思考我们身边的每一个机械产品,只有这样感性认识丰富了,才能使我们的设计思路具有创造性。 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拿我设计的单体仿形棉花打顶机来说吧,最初老师让我调研一些关于棉花打顶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方案出来,使结构简单,并且造价低,通用性好等

年产2000吨环氧树脂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第1章绪论 (8) 1.1产品介绍 (8) 1.2、生产工艺 (8) 1.2.1一步法工艺 (11) 1.2.2二步法工艺 (11) 1.3、主要原材料 (12) 第2章初步工艺流程设计 (12) 2.1 工艺流程框图: (13) 2.2工艺流程: (14) 第3章物料衡算 (14) 3.1 计算条件与数据理: (15) 3.2 原料用量计算: (15) 3.3 缩合工段物料衡算: (16) 3.3.1 一次反应: (16) 3.3.3回收过量环氧氯丙烷: (18) 4.3.4 环氧树脂收集: (19) 第4章热量衡算 (19) 4.1对溶解釜进行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对反应釜进行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冷却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反应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回流脱水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对蒸发器进行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脱苯所需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脱苯用冷凝器冷却水用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其它设备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设备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溶解釜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选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 确定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计算筒体厚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计算封头厚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5校核筒体和封头的水压试验强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6夹套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7搅拌器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反应釜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选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确定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计算筒体厚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完整版)年产15万吨硫酸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年产15万吨硫酸工艺设计 Acid 目录 摘要.......................................................................................................................................... Abstract.................................................................................................................................第1章文献综述 ................................................................................................................ ............................................................................................................................ 1.1.1 硫酸的性质及基本用途 ......................................................................................... 1.1.2 我国硫酸工业的发展状况 ..................................................................................... 1.1.3 硫酸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 1.2 设计规模和规格 ........................................................................................................ 1.2.1 设计规模.................................................................................................................. 1.2.2 产品及规格.............................................................................................................. 1.3生产路线选择论证 ..................................................................................................... 1.3.1 硫磺制取硫酸主流程方块图 ................................................................................. 1.3.2 硫磺中杂质对制酸工艺的影响 ............................................................................. 1.3.3 硫磺制酸与硫铁矿制酸的优缺点比较 .................................................................第2章工艺技术方案 .......................................................................................................

固体制剂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固体制剂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1设计依据及设计围 1.1设计依据 1.1.1设计任务 课题名称:布洛芬剂车间工艺设计 生产规模:年产片剂(奥美沙坦酯)6.5亿片 1.1.2设计规和标准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0年修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实施指南(2010年版,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 3.医药工业厂房洁净设计规,GB50457-2008 4.洁净厂房设计规,GB 50073-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GB/T50016-2006(2006年版) 6.设计规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GB/T50016-2006(2006年版) 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GB50058-1992 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1.2设计围 本设计参照《医药建筑项目初步设计容及深度的规定》、《车间装置设计》;及校本科生毕业小设计总体要求。 此次设计的围限于片剂车间围的工艺设计及对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等提出设计条件,包括相关的生产设备、车间布置设计、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设计,同时对空调通风、

照明、洁净设施、生产制度、生产方式、土建、环保等在的一些非工艺工程提出要求。

2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2.1设计原则 2.1.1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 1.工艺布局应按生产流程的要求,做到布置合理,紧凑,有利生产操作,并能保证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2.工艺布局要防止人流、物流之间的混杂和交叉污染,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a分别设置人员和物料进出生产区的通道,极易造成污染的物料(如部分原辅料,生产中废弃物等),必要时可设置专用入口,洁净厂房的物料传递路线尽量要短。 b人员和物料进入洁净生产区应有各自的净化用室和设施。净化用室的设置要求与生产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相适应。 c生产操作区应只设置必要的工艺设备和设施。用于生产、贮存的区域不得用作非本区域工作人员的通道。 3.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为了提高净化效果,节约能源,有空气洁净度要求按下列要求布置: a空气洁净度高的房间或区域宜布置在人员最少达到的地方,并宜靠近空调机房。 b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房间或区域宜按空气洁净度级别高低有及外布置。 c空气洁净度相同的房间或区域宜相对集中。 d不同空气洁净度房间之间相互联系应有防止污染措施,如气闸室或传递窗(柜)等。 4.洁净厂房应设置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区域,且尽可能靠近与其相联系的生产区域,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混杂与污染。存放区域应安排试验区,

2016届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理工类)格式规范

(201 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机械工程学院理工类) 题目名 称: 学院 (部): 专 业: 学生姓 名: 班 级: 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助教职称的填写在第二 行;如只有一位指导教师理工类专业格式参 考规范,打印时请 题目名称如果只有一行文字则去掉第二行,如有三

职称 最终评定成绩: 湖南工业大学教务处 201 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 第一部分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01 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名 称: 学 院(部): 专 业: 学 生 姓 名: 班 级: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职称 理工类专业格式参 考规范,打印时请 去掉此框!! 助教职称的填写在第二 行;如只有一位指导教师 则去掉第二行,如有三位教师,则再添加一行。

(注: )

湖南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章以明确方式注明。除此之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应承担的责任。 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摘 要 (空一行) ××××××××××××××××(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要求400字左右) (1)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来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或说明,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 (2)结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在文字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3)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分雷同; (4)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空1行) 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最后一个关键词后面无 标点符号) (小四号黑体)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在前面)。 (三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段后0.5行,单倍行距)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完整版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山东科技大学 目 录 摘 要 (3) 第1章 绪论 (4) 第2章 影响工件表面质量的因素 .................... 4 加工过程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工艺系统的震动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刀具几何参数、材料和刃磨质量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 切削液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工件材料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切削条件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切削速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磨削加工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 影响工件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因素 ················ 6 使用过程中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 ················ 8 耐磨性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8 疲劳强度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9 耐蚀 性对 表面质量的影响 9 第3章 控制表面质量的途 径 9 降低表面 粗糙度的加工方 法 9 超精密切削和低粗糙度磨削加工 ························ 9 毕业设计 题目: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及采 取的措施 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 专 业: 机械设计与自动化 函授地址: 答辩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