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后果、对策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的原因、后果、对策分析

百度呢称:whlbd2012微信号:whlncdx2012

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就连美国这个经济自由主义的堡垒都祭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在美国年初推出的8190亿美元刺激经济方案中,“购买美国货”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有报道说,该方案要求构成经济刺激计划主体的基建项目,将基本禁止使用外国进口的钢铁材料,甚至要求所有经济刺激计划项目必须使用美国制造的设备和商品。在美国之后,印度、俄罗斯、英国、欧盟等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贸易保护措施,同时在全世界也有了一种“去全球化”的思潮。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于2004年撰文指出,自由贸易政策并不必然提高贸易参与国的福利水平,发展中国家的福利增长,可能以发达国家的福利损失为代价(Samuelson,2004);2006年,美联储前任副主席阿兰·布林德撰文指出信息技术革命是的许多传统的非贸易品变为可贸易品,导致美国就业机会的大量流失(Blinder,2006);2007年,保罗·克鲁格曼指出自由贸易使富国的贫富差异越来越严重(Krugman,2007);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罗德里克从1998年起就认为全球化已经“过度”,最近更是对本轮全球化的前景表示担忧(Rodrik,2009)。在这些著名人物的推动下,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去全球化”思潮开始泛起。

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去全球化”思潮泛起的原因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去全球化”思潮泛起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而金融危机的出现更是引起了人们对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反思。最近二十年来,“全球化”、“经济自由化”曾经是非常时髦的词汇,人们认为它们给世界经济带了了活力,把他们看作是世界经济未来的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在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候,人们马上就发现了它们的弊端。

首先,美国金融危机为什么会波及全世界?这次危机的源头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最终却通过“次级债”演化成全球金融危机,这其中金融全球化被认为是罪魁祸首。如果没有金融全球化,美国的“次贷危机”就会被局限于美国的范围内,不会波及全球。

其次,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际热钱未受约束的自由流动可以说就是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亚洲金融危机之所以爆发,相关亚洲经济存在一定问题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规模巨大的国际热钱的自由跨境流动。如果没有后者,许多亚洲经济,尤其是经济状况较好的经济本来不会受到冲击,比如香港、台湾和新加坡。

第三,“全球化”被认为减少了发达国家的就业机会。在发达国家看来,贸易的存在和扩张被认为挤压了本国同类企业的生存空间,减少了本国在这些行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这些国家“夕阳行业”的

就业机会。而要素的自由流动被认为也有同样的效果。比如,对外投资的扩张导致本国资金流入发展中国家,而这些资金如果投在本国,就会增加本国的生产能力,为本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实际上就是对本国就业的一种抑制,而有些对外投资甚至同时导致了产业转移,本来在本国生产的一些产品被转移到了生产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流动往往也会导致外来劳动力对本国劳动力的替代;等等。

第四,“全球化”客观上使发达国家面临更为强烈的低生产成本的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和产业相应的转移,从而使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目前世界各国在宏观调控中主要采取需求管理政策,也就是通过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但在全球化的情况下,一个国家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总需求却可能是对外国产品的总需求,从而使得本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减小。比如说,如果政府减税,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就可能增加,但老百姓消费的可能是本国产品也可能是外国产品,如果老百姓买的外国货更多,那实际上是在自己花钱帮外国政府,这是哪个政府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如果世界经济运行良好,没有金融危机,现有的制度安排就不会受到质疑,贸易保护主义也就不会抬头。在出现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各国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就不得不对现存的各种现象重新思考,于是贸易自由主义就受到人们的怀疑,贸易保护主义就会抬头。二、贸易保护主义的后果

贸易保护主义的直接后果自然是国际贸易的萎缩,随着国际贸易的萎缩,所有国家的福利都会受到影响。在所有国家中,受影响最大的自然是那些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的国家。目前,许多人都认为,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的国家是穷国,比如中国。实际上,对国际市场依赖性最大的国家恰恰是富国。在一般正常条件下,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利,但对发达国家来说意义更大;同样,当经济衰退、贸易萎缩时,对发达国家的冲击也更深刻,所以,在危机时,往往是发达国家率先实行贸易保护。这是由两类国家的生产方式决定的。穷国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经济,而富国主要是资本密集型经济。富国的生产一般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即所谓“沉没成本”,这就导致了一定的规模经济,因此只有市场规模足够大才能够生存下去,才能把大量的初始投资收回来;如果因市场规模过小而停产,大量的初始投资的利息和维护成本都大得惊人。而穷国的劳动密集型生产不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而且即使停产也没有太大的利息负担和维护成本,因而对市场规模缩小的应对能力要远远大于富国。从中美两国的经济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在目前的经济背景下所受到的影响是不同的,因而所采取的克服危机的手段也可能不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是其厂商甚至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一种本能反应,但执行这种政策的后果,将会使美国自身的经济也受到伤害;而对中国这种处于新兴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而言,积极地应对这种变化对保持自身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983026420850035460127308535163790

19993321022181035626130419322170092

200036416236415360421323210104178670

200140192249005365121308911008190240

200244669261974368701301812115201235

200350259275302378861302713266211332

200457204289166399311323214326218540

200565731305055418551348615704226200

200676130322328438391370017366235276

200788947338568455461381519529245069

资料来源:中国的固定资产总额的计算基础为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美国的数据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国民收入与生产账户(NIPA):Table5.1:Saving and Investment;中国非农业部门就业人数为《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合计,而美国非农业部门就业人数为美国劳工统计局(BLS): Employment,Hours,and Earnings from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tatistics survey(National)SIC.

相比较于美国而言,中国显然属于劳动密集型经济。从表1中可以看到,2007年中国的非农业就业是美国的3倍多,但固定资产总额大约是美国的四分之一,这说明中国与美国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平均来说,中国的企业规模普遍小于美国,由于资本密集程度相对较低,它的一大特点就是“船小好调头”,由于固定资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