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生本”,让高中历史常态课更具活力

走向“生本”,让高中历史常态课更具活力

作者:徐微

来源:《学子·教育新理念》2016年第08期

渗透生命教育,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也成为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教育的华丽转身,它破除了以“知识为本”的思想禁锢,为我们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在本文的教学探究中,我正是抱着“走向生本”的教学目标,通过趣味话题、探究活动、展示平台,亲近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突出学生的生命价值,就如何让我们高中历史的常态课也能够充满生机,焕发活力,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了几点经验,希望我们的教学能够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

一、趣味话题:捕捉生活里的活历史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体系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表述考究而简练,翻开历史教科书,扑面而来的是厚重而深沉的“历史味儿”。这对于充满青春活力的高中生而言,显得有些乏味,不少学生对于这些已经“泛黄”的过去,兴致寥寥,缺乏热情。既然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换个方式,尝试从生活中,捕捉与历史话题相关的事件及话题,如以历史人物或事件为背景的影视剧、百家讲坛或纪录片等平台、鲜活的历史博物馆、以历史相关的小说、书籍、图片等等。从这些学生触碰得到、感受得到的生活话题,呈现更加鲜活的历史素材,让学生亲近历史,并以多种观体验历史。

如在教学《辛亥革命》这节课时,我在课前预设中,翻开了自己的旅行相册,找出了在武汉的“红色”旅行经历——参观位于武汉市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在教学设计中,我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将参观照片及相关资料做成课件,并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学生跟随老师的步伐,一起走进纪念馆,听听历史发出的声音。在这样的导入情节中,学生兴致盎然,他们对老师的生活经历充满兴趣,对“辛亥革命纪念馆”这样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具体形象,有着更加真实的学习体验,这可比书本里一本正经的历史事件显得有生气多了。通过这样的话题形式,我们轻而易举地导入了本课的教学主题,学生不仅乐意接受,而且充满热情,有效地深化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二、探究活动:课题实践里的真体验

在“生本”化的历史课堂中,我们应该倡导以探究活动为支架的教学模式,创设一些以小组为单位的小任务,鼓励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并以多样化的角色,在小组中发挥作用,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在教学《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这堂课中,我尝试以探究活动为支架,架起历史课堂的彩虹桥,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为此,我以“太阳旗帜下的罪恶——众志成城,抵制外敌——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活动主线,创设三大探究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