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

家庭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
家庭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

家庭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

摘要:胡峄阳的家训著作《竹庐家聒》代表了清代即墨地区平民阶层的家庭教育思想,他珍爱生命,重视童蒙教育,强调教先急务,先防后教。这种思想是胡峄阳对现实教育困惑思索后的产物,极具针对性和适用性。这种教育思想在胡氏家族的崛起和兴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当今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竹庐家聒》;家庭教育思想;家风建设

胡峄阳(1639-1718),名翔瀛,字峄阳,以字行,清初山东即墨流亭(今属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胡峄阳十六岁因不满“搜身之辱”而拂袖科场,以讲学授徒为业,晚年隐居崂山,安贫乐道,自得其乐。纵观胡峄阳一生,“清贫自守,名不登国史,述不刊当世,足不出里闬”[1]2,可谓真正的平民学者。胡峄阳著有《柳溪碎语》《竹庐家聒》《寒夜集》《易象授蒙》《易经征实》等,其中《竹庐家聒》为家训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家庭教育思想,胡氏后人秉承这些思想,奋发图强,使胡氏家族不断繁衍、壮大,成为影响胶东一带的重要家族。

一、胡氏家训主要内容胡峄阳的家训著作

《竹庐家聒》主要包含男子教育和女子教育两类内容,其中男子教育有十条,女子教育有八条。他以“便口辞”即顺口溜的形式,对家族后人谆谆教诲,他认为,男子教育重在对恶习的防控,女子教育重则在于德行的培养。(一)严防恶习。在胡峄阳看来,对人影响最大的恶习为酒色财气、博奕游戏八事,这八事和人的欲望息息相关,要戒除这八事的影响,首先需要学会控制欲望。作为理学的尊奉者,胡峄阳将人的欲望分为天理和人欲,他说酒色财气四者有属于天理,有属于人欲的部分;而博奕游戏四者皆属人欲。他认为,欲望的发生缘于情,故防情是欲望防控的第一重要工夫。情是人体之本,胡氏从情带给人的心理体验将情分为情急、情热、情死三个阶段,情急之时“如渴欲饮,如饥欲饭,如冷欲穿,如瞌睡欲眠”[2]10,情热之时“如蝶恋花,如蚁聚羶,如蝇附腥,如蜣螂逐丸”[2]10,情死之时“如游蜂之误投蛛网被他缠,如鸟鹊之自亲鹰鹯,没处躲闪”[2]10。若要避免情的三个阶段,需要从源头上切断情,避免情

窦之初生,这就需要秉持儒家“非礼勿视”的观点,做到“制眼”,避免“睁眼———有情———动意———尝味———灭身”的悲剧循环。胡峄阳尤其关注赌博恶习,专门写了“示子弟远赌便口辞”。如果说胡峄阳对欲望的防控是从人的心理感受入手的话,他对赌博的防控更注重从其不良后果入手对子弟进行劝诫。他认为,赌博无论输赢均给人带来极大的恶果,赢时人性的贪婪会导致人们对金钱欲望的失控,从而废寝忘食地陷入赌局;输时则遭受心理的熬煎,度日如年,最终不仅“家业荡尽,精神耗散”,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关系网中遭到疏远、抛弃、讥讽和嘲笑,“父母不喜见,妻儿胡厮怨,邻里怕,朋友远”[2]15,最终引起人性的堕落,做出诸多难以预料的下流之事。在此基础上,他告诫子弟不要涉及赌博,要及早回头,莫存侥幸心理,否则将面临无边的苦海。(二)趋吉避凶。作为平民阶层的一员,胡峄阳对生活的期望更加务实,与希望子弟平步青云相比,他认为平稳地度过此生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他在家训文字中,注重教育后人趋吉避凶、保护自身的方法。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远离争斗。胡峄阳希望后世子弟能够脚踏实地,做好本分,切忌争强好胜,打架斗殴。他说:“大灵通,是木钟。大乖觉,是憨僧。大英雄,是本等。”[2]14在他看来,踏实守本分地过好自己的人生便是英雄,他希望后人能够以平常心对待世事,凡事退一步海阔天空,安稳地生活,切忌争强好胜引发的打架斗殴。因为争斗势必产生死伤,如果伤了别人,胆战心惊;伤了自己,鼻肿眼青。对他而言,生命是最宝贵的,只有珍爱生命,脚踏实地,人生之路才可能安康顺遂。其次,知法守法。胡峄阳告诫后世子弟能够知法、守法,切勿触犯法律。一方面,他认识到法律的无情和残酷,并以此警示后人,特别告诫后人远离打人、骂人、不孝、偷盗等触犯法律之不良行为;另一方面,他也认识到法律对人身的保护作用,所谓“守法得便宜”。他提醒后人对于别人的无理欺侮,要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在此,胡峄阳体现出淳朴的法律意识,这种法律意识是建立在普通的是非观基础上的。正如他所言,万事需要按理而行,一旦偏离,便会孕育祸端,所谓“才不安理行,便坠有罪地。”[2]23最后,辨善恶,控门户。在胡峄阳看来,一切善恶邪正都是可以控制的,控制的关键在于防好个人门户,即严控眼、耳、口、心。听到恶言恶语,见到邪恶之事,要做到耳聋、口封、目瞢、心定,杜绝恶言恶行对自身的影响;遇到善言善行时,要耳聪、目明、心动。只有

控制好个人的眼耳口心,才能对善恶邪正之事有所甄别和筛选,做到存善去恶,趋吉避凶。(三)稳固福基。在远离祸患的前提下,胡峄阳期望后世福禄安宁的连绵不断,他认为后世福基的稳固在于长厚勤谨和先苦后甜,在于读书,在于养生。胡峄阳认为福基不是先天生成的,需要经历磨难,所谓先苦后甜,只有吃得苦中苦,方可品尝甜的滋味,不想吃苦,最终只会收获苦果。福是厚重之物,其对于人的品质要求在于长厚和勤谨,切忌轻薄和骄惰。福寿相伴,只有益寿才可享福,而益寿的关键,胡峄阳认为在于养生和养神。养神的关键在于控制自身的耳目口舌之欲,“爱看时,须学瞎;爱说时,须学哑。”[2]28养生则需要饮食、欲望有所节制,心神不动不灭。如此,方可体悟养生的真谛。除此之外,胡峄阳强调读书的乐趣,希望后世子弟能够在闲暇时感悟读书之乐。在读书时,能够“细细嚼,漫漫钻”,只有如此,才可体会书中的无限滋味,才可明白读书带来的黄金也不换的无边乐趣。但对胡峄阳而言,读书并非后世子弟人生中的首要任务,只是学有余力的一个选择,它为胡氏后人由耕而读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四)女子教育。胡峄阳对女子的教育延续儒家女教的要求,秉承《诗经》中“无非无仪,惟酒食是议,无父母贻罹”的看法,认为女子只要专注日常饮食家事,做到顺从、无出格的行为即可。他以《女儿经》为根本,归纳总结女子应该着重注意的七条规范,曰辨非,守是,尽道,持身,远嫌,知恒,正位。在德行规范和婚嫁教育方面为女子立身行事提供了标准。德行规范方面,胡峄阳认为,女子应该严守正道,立足家庭,“拈针线,守窗户”,两耳不闻窗外事,维护家庭内部亲属关系的相互和谐。在性格上,女子以稳重为宜,避免嬉笑打闹等轻佻的行径,“休窥户,休戏闹。要沉重,莫轻佻。”[2]35心理上,女子要摒除嫉妒,本着仁厚之心,应该温润如阳春,春风化雨般孝顺公婆,顺从丈夫,与妯娌和谐相处,以慈爱之心抚养幼儿,上敬爱叔伯长辈,下体恤家奴仆人。在行为上,女子应当谨言慎行,节俭用度,勤俭持家,劳而不怨。唯有做到仁厚、孝顺、和善,方可维护家庭上下和谐融洽的氛围。在两性关系上,胡峄阳提倡谨守男女之防,认为男女之间各有定位,自古而然,理应“男不杂女行,女不靠男旁”[2]44。女子碰到男子,应该马上回避,做到目不相接,言不相交。对于婚姻,女子应当“识大义”,不嫌贫爱富,要严守贞洁,做到从一而终。他叮嘱女子以朱买臣之妻为戒,要实现糟糠夫妻白头偕老的目标。如若不幸丧偶,女子应当持身

守节,坚贞义烈,摒除一切心理和外界的欲望,做到“面如冰,心似雪。身如木,肠似铁。”[2]41

二、胡峄阳家庭教育的特点

胡峄阳的家训文字体现了平民阶层的意识,极具实用性,具有平民化特点。其中尤其注重生命的价值,认为生命的保全、安身立命是生存的前提,脱离这个基础,所有的教育都无从谈起。在具体的教育方式上,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寓教于乐的方式。总体而言,胡峄阳的家训文字体现了平民阶层安身立命的需求和积极向善的上进心,这种对未来的期望和希冀成为胡氏家族的精神内核,代代传承,绵延不断。(一)生命为本。胡峄阳针对男子的家训文字虽然不多,仅仅28十条,但其中八条是关于保全性命、趋吉避凶、养生之道的内容,而劝诫子弟读书的仅有一条。从内容比重上可以看出,对胡峄阳而言,安身立命比读书更为重要,他勉励后世子弟读书的前提是“别无事”,即闲暇时可以读书,并未将读书视为重中之重。这种思想有别于仕宦之家的家训文字,代表着平民阶层的思想,对于平民大众而言,生存和繁衍是家族兴盛的基础,保全生命至关重要。自古以来,中国人坚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强调不以身犯险,要珍爱身体,珍惜生命。生命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基础,在生命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读书是人礼仪修养的一种手段,是人的发展更进一步的要求。胡峄阳通过对欲望和恶习的防控达到安身立命的基本需求,为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这种立足现实、尊重生命、珍惜当下的教育理念不苛求、不激进,为胡氏后人提供一个更宽松、更自由的发展空间,为其家族的崛起和兴盛奠定了基础。(二)教先急务。所谓教先急务,是指教育要以当下最紧急的事物为先。在胡峄阳看来,学习圣贤经典固然重要,但杜绝不良习气更为重要。因为纯净的内心是吸纳一切教化的基础,而日积月累的恶习对人毒害至深,深入骨髓,如果不及时去除,会导致所有圣贤经典的教化形同虚设。所以,对胡峄阳来说,防先于教,应先防而后教,无防之教,犹如教之以经典而比之于匪人,于学古无益,于教育无益。对恶欲的管控是胡峄阳家训文字的重点,但防控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促使后世弟子向善的一种手段,具有道德教化色彩。胡峄阳试图通过反向管控达到正向道德教化的目的,这种逆向思维的教育方式为正向教育扫清了障碍,铺设了道路,使向善之路更易实现,这种教育路径与卢梭的消极

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三)男女平等,童蒙养正。胡峄阳非常重视幼儿教育,他以性恶论为基础,认为幼儿的“狂心”和“天性”需要及时的引导和教育。童蒙时期作为人生初始,其间的耳濡目染对人生有重要的影响,可谓“人自少染习气,如油入面中,白首不能除”[2]1。胡峄阳在家训文字中,常有“失教之忧”,看到七岁的儿子与邻家子玩赌具,意恐而痛斥之,并作《戒赌歌》训诫幼子。自古以来,所谓“童蒙养正”即针对男子而言,所谓“教子婴孩,教妇初来”,但胡峄阳否定“教妇初来”的传统观点,认为女子教育也应该同男子教育一样,应从婴孩时期抓起,应由自己的父母承担和负责。不仅如此,他有感于经典的晦涩繁难和语言的典雅难懂,特意筛选《女儿经》中切于实用者作为女童教育的材料,编为“女闲”,为家族女性子弟的教育提供了规范和榜样。(四)因材施教,因时制宜。胡峄阳的家庭教育内容源于经典,又不囿于经典,他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圣贤经典进行了筛选和改编,极具个性特点。圣贤经典在胡峄阳心目中是神圣的,是教育后世弟子的不二法门,仿佛如日月江河,在历史长河中如涓涓细流养育滋润着代代老儒童子,但胡峄阳对经典的崇拜并不固化、亦不盲目。深受易经思想熏染的他深知“时移事易”的道理,认为“道莫贵于审时”。人们的生活习俗会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三皇之世的人民并无后世的习气,圣贤之书也并非针对后世而作,故而学习的内容不应该拘泥于古圣贤,而应该与时俱进,随时代的改变而更新。他因材施教、因时制宜地对圣贤经典进行了改编,摒弃了对圣贤经典的刻板说教,从日常生活着手,从细微处着眼,将圣贤思想内化为生活细节,“施之以诱导,尽之以礼数”[2]5,“不浮华,不泥古”。胡峄阳摘取和日常生活极度相关的内容,浓缩为十八条简短的文字用以教育家族后世子弟,提纲挈领,要言不烦。自然活泼的语言形式。胡峄阳《竹庐家聒》作为家训文字,与传统的著作有着极大的差别,一方面在于教育内容本身的平民化,更重要的在于语言的轻松、自然、活泼。他深知经典读物“理深则意不入,音高则气不合,辞庄则情不投”[2]16的弊病,考虑到儿童对里巷俗谣的偏爱,将深奥的礼仪内容转化为“便口辞”的形式,“便口辞”即顺口溜,犹如乡间俚俗歌谣,牙牙学语的孩童即可数遍成诵。通过这种民间的韵律歌谣,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胡氏的家庭教育思想更容易起到移风易俗的教化目的。(五)儒释道思想的交融。胡峄阳在后世方志文献中往往被归入“隐逸”类,他

称自己亦儒亦道亦仙,儒、道思想对他立身行事有着自觉地规范和指导作用。但从其文集的字里行间,我们也可以发现佛教思想对他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影响也渗透在其家训文字中。胡峄阳的家训文字“防”胜于“教”,对他而言,“防”与“戒”是“教”的前提。在告诫后世弟子警惕38外界不良环境影响时,胡峄阳非常重视从根源处防微杜渐。无论是男子之防,还是女子之防,控制不良的欲望是根本。一方面,胡峄阳秉承理学思想,把人的欲望区分为天理和人欲,强调在保存天理之欲的基础上克制人欲,杜绝人欲对人思想的侵害;另一方面,又告诫子弟谨遵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训导,应该听善言、学善事;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从根源上杜绝人欲,他又受佛经影响,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出发,强调通过控制六根从而控制意志,最终实现对欲望的管控。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在胡峄阳的笔下可以随意穿插互用,相互佐证,彼此融通,可以说,儒佛道共同协作完成了胡峄阳对后世的训示和告诫。

三、胡峄阳家庭教育思想的成因、效果及当代价值

胡峄阳的家庭教育思想之所以形成,固然离不开当地世家望族重视家风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他对现实教育困惑深入思考的结果,他朴素的家庭教育理念给予胡氏后人更多的自由和空间,对胡氏家族的崛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教育思想对当前家庭教育也具有良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一)胡峄阳家庭教育思想形成的动因。胡峄阳居住的即墨地区,乃环海郡县,明清以来一直以习俗浇漓著称,素称“疲邑”。万历年间知县许铤在初到任时,曾记录下满目荒芜之景,“既抵其郊,耕居土之十五,鲜林木,罕庐舍,蒿莱极目,观之凄阻,疲而穷信矣!”[3]6荒芜、穷困之地生活的人民质朴甚至于粗野,“民多质实少伪,有至长老不见绮丽,俗尚简陋,葛巾韦屦,齐以东之民见而笑之曰‘野’!”[3]6这种状况自古已然,正如《隋书》所言“人性刚绝,志气缓慢,语声上,形容大。……人尤朴鲁,特少文艺。”[3]24这种环境下民风的教化显得尤为重要,也尤为必要。民风的朴鲁凸显精英文化的典范作用,在胡氏家族迁居即墨时,即墨地区蓝氏家族、黄氏家族、周氏家族、杨氏家族、郭氏家族已由科举兴家,子孙绵延。这些世家望族成为平民阶层提升社会阶层的成功典范,胡氏家族由此建立了振兴家族的信心。至十世祖胡峄阳,胡氏家族进入平稳发展期,在当地各世家望族的熏染下,胡峄阳认识到家族文化的重要性,认为:“一家,一人之身。有孝

子出,主张其间,使一家之人血脉流贯,生意相接。”①有感于此,他自觉地担负起对家族后辈的教育责任。但鉴于民风民俗的熏陶,胡峄阳产生了诸多困惑和思索。一是在民风不尚文艺的情况下,通过何种渠道将圣贤之道灌输于民,达到教民、化民的目的;二是如何维持教化的正向效果,杜绝不良习俗的反向影响。这些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确保时代变迁下圣贤经典的适用性。胡峄阳深知,圣贤经典是历代国人教育的范本,但时代变迁、风俗迥异,圣贤经典的教育效果往往不佳。一方面,教育效果受到受教者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于下层平民而言,圣贤文字往往艰涩难懂,难以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圣贤经典阐释了普适性的道德规范,但却针对性不强,受其产生的地域和时间限制,难以解决和应对当下面临的现实矛盾。所以要想确保圣贤经典的垂范作用,必须根据时代和对象的不同,不断更新内容和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家训文字是圣贤经典与家族文化融合后的产物,是家训作者本着“时移事易”的原则,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以特定目的为导向,对经典的再创作,是圣贤经典的良好补充。在确保教学内容更新的前提下,如何保证教育的效果,胡峄阳表示了深深的困惑。他将自己的家训著作命名为“家聒”,表明自身对于后辈教育承担的责任,他认为自己的著作即使不能称为训诫文字,尚可作为日常生活中对子弟的谆谆教诲。虽然胡峄阳言之拳拳,但仍免不了担心后世子弟“不听之藐藐”,这种对教育效果的深深忧虑贯穿在胡峄阳的家训著作中。这种深深的困惑和忧虑一方面显示胡峄阳对家族教育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促使胡峄阳改变现有的教育方式,通过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的深入思考,建立了其独特的家庭教育理念。(二)胡峄阳家庭教育的效果。胡峄阳的家庭教育思想经过历史的洗刷和时间的检验,在胡氏后辈身上得以传承并显现成效。首先,在胡峄阳《竹庐家聒》的影响下,胡氏后人不断涌现出德行兼备的优秀楷模。胡氏后人谨遵教诲,珍惜生命,避免当地浇薄世风的熏染,恪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家训思想。以纯孝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心常敬,貌常温”“言常谨,行常慎”[2]39。在安身立命的基础上,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勤勉读书,享受读书之乐。胡氏后辈如胡丕烈、胡丕校、胡鹏昌、胡千焘等人均宽厚仁慈,恪守孝道,闻名乡里,注重个人修养,有余力者则兴办学堂,重视乡里子弟的教育。其次,胡峄阳家庭教育思想开启了胡氏宗族建设家族文化的旅程。回顾胡氏宗族三百年来的48变化,自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胡峄阳的《竹庐家聒》问世后,胡氏族人的宗族意识逐渐萌生,通过建祠堂、修族谱、刻文集将本族文化传承发扬。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十三世祖盈周公派下祠堂“追远堂”落成;乾隆九年(1744年)十一世祖映藜公主持修建胡氏宗祠;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胡氏族人又专门修建了十世祖峄阳公祠堂。伴随着胡氏宗祠的修建,胡氏族人开始有意识地整理族谱,嘉庆五年(1800年)十二世祖坊先公、十五世祖存瓒公整理了长支、二支谱稿,为胡氏族谱之滥觞;道光三十年(1850年)9月,胡象绎、胡锟主持纂修《即墨胡氏族谱》。在清代三百年间的七次乡邦文献的纂修过程中,胡峄阳的诗文、行状及传说故事均被著录,其家训文字和其它著作得以在胡氏宗族内流传。胡氏后人通过建立宗祠、修缮族谱、出版文集,散居各地的胡氏后人空前团结。胡氏后人牢记祖训,“视之如珍宝,藏之于心,践之于行,……与族中子弟共勉之。”[2]2经过胡氏后辈“奋而追之,绳绳继继”,胡峄阳所尊奉的道德行为规范成为后世的榜样,胡峄阳的家庭教育思想得以继承和发扬,胡氏宗族不断崛起、繁荣和发展。最后,胡氏后人深入青岛、山东、东北地区搜集关于胡峄阳的传说,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扩大了胡峄阳其人其事的影响。如今,“胡峄阳传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胡峄阳的教育思想已经不局限于胡氏家族。目前有13所中小学将胡峄阳的文章引入课堂,峄阳文化逐渐走出流亭及青岛地区,走进千家万户,惠及他人与社会。(三)胡峄阳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胡峄阳的家庭教育极具针对性和个人特色,其中蕴含的教育思想有利于纠正当前家庭教育过程中的诸多偏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固守,不盲从,因材施教。胡峄阳的家训文字中体现的不固守、不盲从的思想令人印象深刻,他不固守经典、不随波逐流,能够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在当代无疑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在全员提倡经典诵读的当下,圣贤经典往往限于诵读,其中的道德规范则被弃之不顾,如何根据时代特点,择其精华,得鱼忘筌是值得大众思考的问题;在各种兴趣班、辅导班泛滥的时期,家长如何避免跟风,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真正发展兴趣,培养兴趣,展现天性,也是家庭教育中值得注意的问题。重视消极教育的作用。胡峄阳的先防后教思想与卢梭的消极教育有某种契合,他们都强调避免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如今,信息资讯的飞速发展带来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同时也潜藏着无数危害。对于教育

而言,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信息便利,同时避免网络垃圾的侵害,避免对信息产品的依赖,维持个体独立思考问题、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引起每个人的警醒和思考。换位思考能力的培养。胡峄阳对不良恶习的防控是建立在深入了解受害者心理机制基础上的,这种建立在同理心基础上的教育往往更加有效。当前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往往是家长的劝导和教诲不被孩子接受,从而引发家长的焦虑和孩子的痛苦,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与孩子间的不良沟通,也就是换位思考能力欠缺。只有懂得换位思考,才能充分体会受教者的真实感受,从而调整教育方式、方法,这样无论是正向的引导还是逆向的防控才更容易看到实效。胡峄阳作为清初平民学者,对家庭教育拥有深深的困惑,产生过深刻的思索,凝结为平实朴素的家训文字。他的教育思想代表了平民阶层对后世子孙殷切的希冀与要求,为胡氏宗族提供了崛起和兴盛的精神动力,也是家风建设的成功范例。这种脚踏实地的、切实可用的教育思想有助于解决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家风建设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连着民风,影响国风,是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点。当今家风文化建设更应该立足现实,与时俱进,传承优秀家风文化,发挥家庭教育的主导作用,涵养家庭个体的道德修养,养成珍爱生命、勤奋踏实、志存高远的作风。在此基础上,打通家庭教育与时代精神的衔接,促使家风建设从自在文化向自觉文化的转化,通过家风带动民风,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参考文献:

[1]胡峄阳.柳溪碎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胡峄阳.竹庐家聒[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即墨市史志办公室.即墨县志:校点版[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

浅谈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是最初接受的基础教育。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家庭教育大于其他教育的原因就是对孩子性格,基本认知,思维习惯,生活习惯的定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往往被忽视或者被扭曲,父母认为学习是孩子的全部,忽视孩子独立性人格塑造和培养,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和世界观的形成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及塑造完整的人格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教育状态有三种,首先是家庭教育,其次是学校教育,最后是社会教育。这三种教育混合起来产生对孩子的影响力最大。然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贯穿于孩子成长的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对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教育 父母是自己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肩负着对孩子教育的重任。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生活作风、工作作风、兴趣、爱好、习惯等个性特征,都将给孩子留下极其深刻的影响,有的甚至成为孩子终生效仿的榜样。尤其是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和道德标准,处世方法和处世原则,长期对孩子的耳熏目染,一旦被孩子认可或接受,是很难改变的,家庭教育往往能够影响其子女一生的成长。有人说,孩子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前途的收获。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教子成才,但是如何对孩子施行家庭教育却知之甚少、方法不多,亟待提高其作为家庭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与教育能力。 (二)家庭教育贯穿于孩子成长始终 人生的开始要经过四个时期,第一是幼儿时期;第二是童年时期;第三是青春活力期;第四是青年成长期。这四个时期都始终贯穿着家

家庭教育系列讲座五

东埠中学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如何让孩子从自卑走向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可有些孩子却恰恰自卑怎么办?他们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好,什么也比不上别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更没有奋斗拼搏、锐意进取的勇气,遇到困难更是长吁短叹,怨天尤人。 在充满竞争的时代,一个自卑的人,很难获得成功,甚至刚起步就可能被淘汰。 ◎自卑孩子的表现及特点 ◆自暴自弃。遇到失败和挫折,归结于“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取得优异成绩,因而放弃努力、自暴自弃,厌学、弃学;上课不专心,考试则企图通过舞弊蒙混过关。 ◆自我封闭与逃避。生活中,不善沟通,独来独往。不懂的知识也不愿意请教别人,担心被人嘲笑、看不起。成绩欠佳,同学关系不融洽,有人通过退学逃避现实。 ◆盲目自傲。自卑与自傲是一对孪生子,自卑心理有时会以自傲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孩子明明学习成绩不好,却以对学习不屑一顾的态度来矫饰。 ◆敏感和掩饰。表现为对同学或老师的评价非常敏感,甚至经常无端地猜度同学或老师的话语是否在影射自己、嘲笑和讽刺自己;常把别人无关的言行看成是对自己的轻视,产生怨恨和仇视心理,有时会导致过激行为。 ◎中学生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 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根源很可能在于父母。自卑感的形成原因很多,但家教不当是首要因素。中国式宠爱,使孩子从小缺乏自理能力与骄横的双重习惯;过高的期望,不当的挑剔、否定,又让孩子形成“我天生笨”的思维模式;父母的横向比较,恨铁不成钢,总拿自己孩子短处与别人孩子的长处作比较,又强化了孩子的自卑心理。加之,孩子经受挫折,最需要父母关爱与引领时,却常常受到反复唠叨和训斥,无意中也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强化孩子的自卑心理,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干脆“破罐子破摔”。当然,还有如下原因。 ◆生理方面。青春少男少女性意识慢慢萌动,很在乎自己的形象,很在意别人特别是异性对自己的评价,不少人对自己的体貌感到不满意。悄悄与别人比较,觉得自己在身高、长相、体态、肤色等方面不如他人,从而导致自卑。这种生理自卑在少年当中最为常见。外部形象是他们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方面,女孩会倍加关注自己的长相、身材和皮肤;而男孩经常忧虑不安的是他们认为自己的身材不够高大,脸上长痘痘及身体超重等。尤其是他们把身材高大与男子汉形象联系在一起,所以有些身材矮小的男孩常常有种强烈的自卑感。 ◆遭遇挫折。学习中争强好胜,是初中生的特点。但他们心智还不成熟,情绪还不稳定,一旦在竞争中屡遭挫折,就会产生产生自卑心理。 ◆性格因素。生性豁达、开朗的孩子一般不会产生自卑心理,而内向、拘谨的孩子则较容易产生自卑。有些孩子学业成绩平平,无出色表现而过于低估自己的才智水平,甚至导致对整个自我的消极认识。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于是在交往中过于拘谨,担心别人嘲笑自己。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编号:FS-DY-20626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覆盖华南师范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实际547份,回收率为94.3%。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

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见

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反思

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反思 桃江县高桥乡中心学校凌靖 内容摘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对人一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当好孩子的领路人,树立起行为示范的好榜样,多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对他们的优点多多进行表扬和鼓励,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实践,并鼓励他们大胆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逐渐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表率、关注、宠爱、拔苗助长、嘲笑、斥责、以偏概全、表扬、鼓励、实践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对人一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由此可见,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纵观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我觉得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父母没有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如今好多孩子的家长都是80后,这些年轻的家长自己都还是长不大的孩子,其中大部分又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又如何能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呢?因此,这些父母在要求孩子时,小孩还一句:“你做得还不如我好,你自己的事情还经常要爷爷奶奶帮着做呢,凭什么来要求我?”面对这样的话语,我们情何以堪。如果照这样下去,自己当不好榜样,起不了模范带头的作用,又该拿什么去教育我们的孩子呢? 二、家长过分关注、过度宠爱 现在我们的好多孩子简直被宠上了天,很多家庭都因只有一个小孩,真是捧在掌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就是全家人的中心和关注点,只要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是

无条件满足,要星星不敢摘月亮。孩子总能得到满足,长此以往他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特点。所以我们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不让他们做任何事情,这样等于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扼杀了孩子的能力发展。 三、普遍存在拔苗助长的现象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生活富裕了,口袋里的钱也逐渐鼓起来了,就寻思着要如何折腾折腾。有的父母不顾孩子的感受和具体情况,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全然不顾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也不管他们是否喜欢,能否接受得了;有的父母提早让孩子学拼音、学写字、学钢琴……而社会上有些私立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将幼儿教育小学化,来充分展示孩子们的学习“才能”,身边有一个朋友的孩子两岁开始上幼儿园,三岁就能书写很多汉字,父母那个高兴劲哦,四处宣扬孩子如何如何了得,一直到小学二年级,小孩的表现也都还不错,总是能给家长争回一些颜面,其爸爸还被选为学校家长委员会的领导。可是进入三年级以后,要学的知识越来越难了,应付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孩子逐渐出现了厌学的现象,于是老师没有那么喜欢他了,家长也不再引以为荣了,甚至感觉作为家长委员会的领导也脸上无光了,后来这个孩子身心严重失衡,出现了暴躁、焦虑、冷淡、退缩等问题,也不懂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家长也急了,束手无策起来……这就是拔苗助长的后果,虽然我们看上去都懂,可又在无意中犯了这样的错误。 四、爱当众嘲笑、斥责孩子

家庭教育的意义

家庭教育的意义 家庭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工程,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旺,祖国的富强,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首先接触与长期生活的场所,孩子的吃、穿、住、用都是由家庭供应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都是在家庭里解决的。孩子在每日每时的各种生活活动中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如住房、设备、经济收入与开支、营养供应等都直接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与健康。有些家长喜好吸烟,结果室内整天烟雾缭绕,空气不畅,孩子从小在这种污浊的空气中生活,尽管家长是无意的,但却在无形中损害了孩子的健康。家庭经济条件富裕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对待与安排。家庭对金钱的态度和对花钱问题的处理,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他的理想与志趣,居里夫人小时候家庭经济不富裕,父亲是个中学教师,正是父亲对小心收藏在柜子里仪器的爱惜和珍视,吸引了小女儿科学探索的最初兴趣。家庭的环境布臵、生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也有不可忽视的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

家庭的气氛对孩子的影响也不能低估。从小生活在好学的环境里的孩子求知欲就较高,把书当成好朋友。和睦的家庭能使孩子情绪稳定,学会关心、体贴别人、尊老爱幼;相反,夫妻吵架,婆媳不和,这些不好的样子会在孩子成长的心灵上打下烙印。一位幼儿园的老师讲过这样一段经历:在她的班里来了一个三岁的孩子很孤僻,成天闷闷不乐,胆子特别小,身体也很弱。经了解,原来是他的父母在家常为小事争吵,不时还拿孩子出气。后来,老师对家长做了细致的工作,建议他们为了孩子双方都要努力克制自己。孩子的家长重视了这个问题,从此,注意了彼此的言行,孩子也因此有了改变,逐渐变得健康、愉快。 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也是影响其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双子女家庭中,如果孩子们所受到的待遇不同就可能造成孩子的一些不良性格,被优待的孩子会变得傲慢、自私、唯我独尊,不得宠爱的孩子很可能产生自卑、猜疑和妒忌心理,还会造成兄弟姐妹之间互相争吵、不友好等种种不良作风。所以,父母对孩子必须一视同仁并要注意培养孩子之间的手足情宜。当前,独生子女家庭占大多数,一家几个大人关注着一个孩子,家长尤其要注意对孩子的态度。从孩子出生之日起就要把他放在适当的位臵上,在家中,孩子是晚辈,家长是供养和教育他的人,必须使孩子懂得应该尊敬和听从大人,决不能把孩子当作家中的小皇帝,听任他的无理要求,以致颠倒了教育者和被教育对象的

浅谈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由于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丰裕,多元文化的冲击,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出现了弱化甚至缺失的状况,这不仅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分析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弱化的原因及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家庭是具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的或收养关系并且长期共同生活的小群体,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家庭是孩子的情感归宿,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同时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所学校。而家庭教育则担负着对儿童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到的素质、知道行为规范、帮助自我谋生等责任。因此,家庭教育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多元文化的冲击、信息时代的到来、独生子女的增多等因素都使得我们的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一些家长把教子成才仅仅与孩子个人前途、家庭荣誉、幸福联系在一起,为国教子的观念不强,为社会育才的意识淡薄。特别是一些父母由于育人观念陈旧,将注意力放在知识传授上,始终把应试教育与升学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忽视了对子女兴趣、理想、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对孩子由“望子成龙”“盼女成风”逐渐演变为“逼子成龙”“逼女成风”。其结果就是抹杀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和主动精神,使孩子成为家长的“附庸”。这些家庭教育观念中传统的、专制的、保守的成分,是当代家庭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家庭教育内容比较片面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重智力教育,轻德育培养。目前,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创造财富。因此,我国大部分家长把孩子的智力教育放在了家庭教育的第一位,把孩子的成绩放在第一位。很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取得好成绩,考名校,不惜花大量的钱为孩子买辅导书、配电脑、请家教等,而在孩子的德育培养上却不舍得花钱,费心思。殊不知,一个人知识再丰富、个人能力再强,不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天津市进行了一项7—14岁儿童家庭教育调查,当列出健康、学习、安全、品德、兴趣爱好等九项指标要求家长回答“您平时最关心孩子什么(选三项)”时,87.2%的家长选择了学习,为第一位;而最关心孩子品德的比此低25.4个百分点。当进一步要求家长对所选三项内容按重要程度排序时,将品德排在第一位的仅占全部调查对象的18.1%。从这一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处于飞速发展中的国家,德育教育正在逐渐减弱乃至丧失,德育教育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 2.重知识学习,轻实践锻炼。在当今社会,大部分家长都还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因此,很多家长不惜花一切精力来抓孩子们的学习成绩,给他们布置了大量的课外作业,请家教帮他们辅导,送他们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甚至部分家长限制孩子的外出、交友、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这种做法只会适得其反,导致孩子们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青少年只有经过社会实践的锻炼,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受住各种挫折,磨练坚强的意志, 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家庭教育方式不科学 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00字

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00字 一、摘要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从教育内部分析,就业难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与高校专业设置调整相对滞后、市场需求与培养结构失衡等诸多方面。大学生就业状况已经成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推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经济,发展 三、正文 今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张膨胀,大学生就业难等一系列社会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最近深圳富士康公司发生的连续跳楼事件,在人们为那些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的时候,也更加关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解决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的就业难问题、生活难等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只有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才能能真正把知识变成生产力,从而推动一个国家的实力发展。 首先,“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在以前虽然不同程度上也划分过一定阶级、一定人群,但还没有把大学生纳入其列,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生活难等问题的日益加剧、形式的更加严峻,无形中把大学生划分到了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之列,“毕业即失业”的言论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存在的许许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视态度和歧视行为,使大学生弱视群体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权,被无情地剥夺了公平竞争的资格,也引发了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 其次,之所以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方面许多的大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实际经验,动手能力极差。在具体的工作中胜任不了领导交给的任务,且怨天尤人;另一方面,大学生中也存在错误的就业观念许多大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他们始终以“天之骄子”身份自居,姿态过高,对自身和现实缺乏准确的评估,缺乏正确的就业心态。这些都要求加强大学生自身素质修炼与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发展理念,要认清自身的现状,不能太急功近利,合理地降低就业期望值,要注重自身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要加强社会锻炼,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主动寻找就业之路。

中国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

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要】教育是立国之本,在对国民从出生到死亡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实属三足鼎立。作为教育源头的家庭教育更是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家庭教育的迅猛发展。家庭教育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特征。家庭教育的对象、环境、内涵正发生着显著变化。然而,在独生子女背景的当下,我国家庭教育面临许多新挑战、新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阐述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家庭教育意义现状对策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从一定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缩影,它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上的一切必然将会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反映到家庭中来,从而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既是基础教育的场所,又是终身教育的场所。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并且关系到学校、社会,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旺发达。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 将家庭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起步比较晚,然而这又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 1.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家庭社会细胞中,少年儿童无时无处不在受着家长的影响,在有形和无形之中,孩子也在这有形与无形之中接受着教育,由于各家庭在政治、经济、物质、文化教育手段和态度等方面参差不齐的层次,少年儿童在道德、品质、思想意识、情感性格、意志气质方面千差万别。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也是其精神世界的开拓者。 2.家庭教育对提高民族素质及社会文明程度影响深远。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功能对促进民族优化、社会进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庭教育是人实现社会化的起始和基础,亦是实现社会化的通道和桥梁,它为人指引基本的人生之路,为人

当代家庭教育的主要误区

当代家庭教育的主要误区 (一)、家庭教育中的随意性 随意性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大弊端。家庭教育应是一种理性行为,但是很多家长是盲目的。许多家长的家庭教育是被孩子的“问题”牵着走的。孩子出了问题:譬如成绩不好、有人告状、犯了错误、毁坏东西等,家长必定教育一通;如果孩子平安无事,家长的教育也就放松了。也有的家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教育孩子,自己认为孩子的将来应该如何如何,就给孩子设计未来,完全不顾孩子的实际。平常的教育,总是一厢情愿,甚至填报考学志愿(中考、高考)都包办代替。随意性的教育往往事与愿违。 (二)、家庭教育中的口头说教 许多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就是“说”孩子,把“言教”作为家庭教育的唯一方式或主导方式,这显然是一个误区。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渗透性,即教育渗透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把家庭教育归结为“言教、身教、境教”的结合,三者缺一不可。言教,应是启发性的说服教育,不是随意的批评、训斥,有些家长的言教,很少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主要是批评、责备,甚至是“骂教”,这肯定不会收到好效果。身教,是指家长的示范性教育,即处处给孩子做出好样子,使孩子敬佩、信服,从而学习家长,自我教育。有些家长,只管孩子,不管自己,要求孩子的,自己做不到,甚至背道而驰,这样的家长只能给孩子不良的影响。境教,指环境教育,即创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家庭环境可以分为精神环境(智力环境、道德环境、人际关系环境)和物质环境。当前,一些家庭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是不利于家庭教育的。 (三)、家庭教育中的“不一致”问题 家庭教育中的“不一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父亲和母亲可能出现不一致,父母和祖辈可能出现不一致,祖辈之间也可能出现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有的反映在教育思想上,有的反映在教育内容上,有的反映在教育途径和方法上。据调查,当前家庭教育中的不一致,主要反映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上,一是管教方法,二是孩子花钱问题,两个问题的背后是教育思想的不统一。家长的教育不一致,一方面可能造成孩子不知听谁的好,莫衷一是;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孩子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去听从,而不辨是非。家长的不一致,还可能造成孩子的烦恼情绪,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导致心理严重失衡,以至出走、自残、自杀、杀人等。 (四)、家庭教育中的劳动教育薄弱 这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误区。目前,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就比较薄弱,家庭教育中就更为严重,社会上对劳动教育也不够重视。以往我们大力宣传、提倡的“做普通劳动者”的教育,似乎成了历史,这应引起深刻的反思。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劳动习惯,对劳动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劳动果实不珍惜。由此又引发出其它方面的道德欠缺,如不尊重他人劳动,不艰苦朴素,追求享乐安逸,等等。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劳动还算积极,但回到家里,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懒虫”。据调查,中小学生在家里主动参加家务劳动的仅占1/3左右,其他的是家长逼着干点儿活,有的根本不干家务活。长此以往,孩子热爱劳动的品质如何培养?(五)、孩子的超消费现象 什么是超消费?很难做出科学界定。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一般人的消费水平出发,可以判断一些学生的消费行为有“过头”的现象。例如,有的学生过生日请客,一次花去几百元;过元旦买贺卡花去上百元;追求名牌服装、名牌鞋;花很多钱买各种新样式文具;春游、秋游时随便花钱;借各种名义上饭馆聚餐;无节制地玩游艺机……小学中年级以后,孩子渐渐进入了主动消费阶段,一旦养成了超消费的习惯,有百害而无一利。出现超消费现象,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家庭和学生本人方面的原因。近些年,大众传媒中对消费问题的宣传存在着“误

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没有认识到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业成功的重要性。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学习的好坏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所以千方百计地为孩子找好的学校,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上重点学校。很少有家长将孩子的学业失败归结为自己,将孩子不良习惯形成的渊源归结为自己。中华妇女联合会的一份资料表明,我国有接近3/4的家长教育方法欠妥或有严重偏离,只有不过1/4的家庭教育比较科学。很多专家呼吁家长们不要以为教育孩子可以无师自通,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既要负责孩子的身体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学习知识,又要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性格、行为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但是没有哪些孩子会越来越像自己的老师。美国人泰曼•约翰逊认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怎么评价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都不过分。 实践证明,很多孩子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是杰出的家庭教育。教子成材是父母的职责和义务,要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培育和教育,要想使家庭教育成为滋润孩子心田的潺潺不竭之泉,家长们需要了解教育的奥秘,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每时每刻把握教育的时机,挖掘教育的潜力。 家庭教育的意义: 纵观人类进化文明史,始终没变的是:父母是儿女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终身的学堂。国民教育的平台是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支柱支撑的,现代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有法律的规范、科学的指导、现代技术的支持,而家庭教育几乎仍然是自然原始状态、缺乏科学指导、忽视甚至抵触现代技术的作用。如果家庭教育这一支柱继续弱小,与另两个支柱形成巨大差别,那么,国民教育的平台就会倾斜,更不可能平稳、和谐、持续健康的发展。为此,国家必须为家庭教育立法。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教育是人类的未来,家庭教育正是未来目标实现的保证。没有良好家庭教育的今天,教育对昨天的历练就会变成痛苦,教育对明天憧憬就会变的暗淡。教育的大鹏要腾飞,基础教育的躯干必须强壮,职业和高等教育的双翼必须强健,家庭教育的大脑必须健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一个细胞都健康,才会有全社会的健康。只有以家庭的和谐为根基,才会有全社会的和谐。家庭教育“为民族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家庭教育立法是国家的责任,为教养子孙而修行是每个国民的使命。 家庭教育对人一生影响至关重要。家长正儿女易行善,家长邪儿女易行恶。家长民主儿女生平等之心,家长独断儿女生专行之念,家长仁慈儿女博爱,家长暴戾儿女残忍。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等等,都说明家长的素养、家庭的环境,对人一生

《小妇人》中的家庭教育及它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意义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怪,或不怪--《小镇畸人》中的主要人物解读 2 The Tragic Fate of Tess 3 比较研究中美商务谈判中决策过程的异同 4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李尔王》中弄人的形象分析 5 Influences of Encouraging Words on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Classes 6 [会计学]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研究 7 《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形象分析 8 《双城记》与《呼啸山庄》的家庭主题对比 9 艾米丽的心理性格分析 10 中文古诗词叠词的研究与翻译 11 汉民族节日名称英译中的文化价值取向研究 12 论《好人难寻》中的哥特特征 13 论词典在高中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有效利用 14 从《鲁滨逊漂流记》看人的社会化及人的进取精神 15 《虹》中的女性婚姻观浅析 16 从林语堂所译《浮生六记》看文化负载词翻译 17 通过苔丝透析托马斯?哈代的现代女性意识 18 从现代主义角度分析《无名的裘德》中裘德的无根性 19 A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20 口译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21 中西方奢侈品消费文化之比较 22 论汉英翻译中基本颜色词的不同情感 23 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论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24 从生态女性主义解析苔丝 25 从《奥兰多》看伍尔夫的双性同体 26 Consistence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Gone with the Wind and Its Sequel Scarlett:A Study of the Protagonist Scarlett 27 《无名的裘德》中裘德的悲剧探析 28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29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on Politeness 30 从《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的对比看中西方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31 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 32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看基督教对美国黑奴的精神救赎 33 中英花卉隐喻下的情感叙事对比研究 34 浅析合作原则在外贸英文电函中的应用 35 An Analysis of Gilmore’s American Existentialism in The Executioner’s Song 36 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 37 英汉缩略语的比较与互译 38 极权主义下人性的扭曲——用福柯的空间理论解读乔治·奥威尔的《》 39 论中英情感隐喻的异同点 40 《喜福会》中的文化身份分析 41 剖析希腊神话中的爱情观

家庭教育系列讲座稿

家庭教育系列讲座稿 1、批评与表扬的艺术 2、做成功的父母——培养孩子的成才素质 3、孩子撒谎怎么办? (一) 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孩子从婴儿时期起,就开始接受外界事物的大量信号刺激,这些刺激在幼儿的大脑中形成了各种条件反射。这些已形成的条件反射,经过成人的赞许得以巩固,并按照成人所要求的方向发展。 在社会心理学看来,人的社会动机之一是赞许动机,即指人们期望获得他人及社会的赞扬、肯定、承认和鼓励,以得到心理需要的满足。社会赞许动机对人的行为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家庭教育中的表扬同赏识、夸奖、赞许等方丑同类,都是对孩子的积极评价,是对其行为的“良性刺激”。 父母常常以点头、微笑、拍手、抚摸等动作表示对孩子行为的赞许,而这些赞许巩固着儿童对于社会行为标准的理解,是他们在社会和生活中学习的一种方式。 儿童长大以后,对其行为的赞许方法和手段更多的是语言的肯定,以及伴随语言而出现的各种表情、某些物质鼓励。这样,儿童就可以按照成人的要求,将某些行为建立和巩固起来。因此,对孩子的赞许不仅仅是对孩子所做的某一件事、某一个行为的肯定,也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产生一时的愉悦,而是关系到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为其规定怎样的标准,设立怎样的目标,以及孩子是否为达到这一目标作出自己的努力、怎样去努力。这些赞许就其本身而言有时可能是微不足道、无关紧要或是极其平常的,未必会产生什么成就。之所以这样做,在于对孩子行为产生的效果,尤其是孩子的成就需要是建立在需要赢得他人的重视和赞许的基础上的,如果孩子为取得成功所作的努力得不到他人的赞许,那么他就很有可能不再努力去争取成功。 表扬,是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手段,家长大多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养成社会所期望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实践中,表扬的效果并不一样,甚至会适得其反,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运用表扬的方式不同。那么,应该如何表扬孩子呢? 把握表扬的科学性 表扬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勿庸置疑,但是表扬孩子不能没有原则、不讲科学。不恰当的表扬不仅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不能激励孩子,相反会挫伤孩子作家毕淑敏写过一篇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一般来讲,大学生毕业后有两个选择:一是找工作,二是继续升学进修,最起码选择继续进修的同学已不算是失业。而对于希望找到工作而未能如愿的毕业生,就业难无疑就成为了他们面临的头等问题。 其实进入大学时,伴随我们的就不仅是4年的学业,就业问题就已经开始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现今,招聘会上的宣传栏上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些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毕业以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也就是关于大学生好就业问题的调查。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30万余人,社会就业压力大,很多毕业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一是经济知识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人才;三是心理素质,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问题等因素。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 与发达国家比较,美国约有2.7亿人口,大学近4000所,若要达到如此的比例和规模,中国需要办20000所大学;即使按照韩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水平,中国也要办近10000所大学才够。国内总共才1000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成人和民办高校,也不过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2.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 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2003年北京团委组织的一次针对毕业生的调查中表明,大学生们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其中只有15%的人能接受每月挣1000-1500元,两成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00元,认为2000-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1%。 3.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 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国忠指出:“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北京某高校的调查表明,未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中,准备考研究生、博士生者占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0.8%。同时,大学毕业生未签约就已就业的大有人在,他们很可能未列入已就业统计。原因可能是单位借口试用不愿签约;从事临时性工作;毕业生自主创业未能列入签约统计。

2020年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最大原因是中国家庭 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最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传统的断裂和失承。其实,家庭教育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继承而不是创新,只要按照父辈教育我们的经验来教育子女,就大致不会出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所获得的家庭教育经验在今天已经无法参照。因此,当代中国的每个父母都在摸索。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由家庭问题造成的,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成年人身上,在父母身上,要治孩子的“病”,父母得先“吃药”。因此,中国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和社会必须回答的问题,更是每个家庭必须正视的问题。它需要每个家庭来回答,需要每个人来回答!教育在学校,素质在家长!没有父母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孩子的 xisi521 采纳率:42% 10级 2013.06.21 从当今的孩子看:由于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太阳”、“小皇帝”,再加上一些家庭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或是教育中未能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又不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因而导致孩子心理上“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任性,我行我素。久而久之,形成

不良行为习惯。根据我国有关方面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儿童的心理素质合格率仅为19%,而美国为41%,日本为60%以上,有人说:“中国孩子的聪明才智是世界闻名的,同时他们的心理素质之差也是出了名的。”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并施以正确的家教方法,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直至成才。首先,教育要从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开始,加强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了解,就是要懂得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心里想什么,平时主要做什么,交往的人是些怎样的人等。理解,就是不要忽视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在家庭中有他发表意见的一席之地,而不能说“小孩子懂什么”。家中大事应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设家庭民主化,即让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权利和地位得到尊重。尊重儿童在家中的权利、地位,不是一味德宠爱娇惯孩子,置于“小皇帝”地位。对孩子百依百顺,不是尊重,是溺爱。其次,教育要身教重于言教。在家庭中,孩子是在家长的影响和教育下,在认识周围的世界中成长的,家长对待人生、事业、生活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都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上述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在重视身教重于言教的同时,讲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方法,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列举常见的几种类型孩子的表现及主要教育方法:第一类:精力过剩的孩子。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爱玩,

中美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中美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载体,家庭成员的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言语,其影响和作用十分广泛。本文试从家庭模式,家庭教育和婚姻模式三方面对中美家庭价值观作一粗浅的比较,为进一步研究中美文化差异这一论题奠定基础。 关键字:家庭模式家庭教育婚姻模式中美家庭价值观 家庭可称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细胞,也是一个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家庭既是人的存在方式,又是人存在的寓所。因此,家庭成员的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言语。本文试图通过语言揭示人的家庭的序曲,着重探讨中美两国文化中的家庭价值观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中美文化差异奠定基础。 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传统的价值观,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而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的核心是强调集体主义,个人的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中美两国家庭处在不同的文化国度中,受到不同社会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其成员在家庭中表现出的观念、行为也不尽相同,那么到底中美两国的家庭价值观有什么不同呢??本文将从从家庭模式,家庭教育和婚姻模式三方面寻找差异的根本原因。 一、家庭模式 在中美文化中,家的概念有天壤之别。传统的中国家庭大多几代同堂,祖孙几代住在一起,尊卑长幼非常明确。几千年的儒家文化造就了中国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家的义务———父母尽责、儿女尽孝———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相互依赖;传统家庭模式的结构依据如下原则:以家中最年长的人为起点,其所有男性后代及其配偶、未出嫁的女性后代必须在一个家庭中生活,父祖在,子孙不许别籍异财,是三世同堂家庭的法律和伦理保证。尊老爱幼是中国家庭的传统美德,老年人希望也需要获得子女的关心与照顾,子女也需要退出生产领域的父母帮助料理家务和照看自己的孩子,在经济上和生活上仍然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的关系。因此,三世同堂仍然是现代中国家庭的重要模式。 传统的美国家庭所包含的仅仅是父母及未成年的子女,成年子女无论结婚与否一般都会选择搬离父母的家。美国家庭中的权利意识是指每一个成员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整个家庭为中心。美国人认为,作为个体的人,他应该有自己的尊严和独立的人格。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它是个人、家庭或群体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之一。有时它又是一种为实现某一目标而暂时需要的心理态势。 二、家庭教育 中美两国的父母对家庭教育都很重视,但两种文化下的人们采取的是不同的

浅析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终身受益,而不良的家庭教育自然也就贻误终生。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冲击,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或者在教育上出现了偏差。这就使家庭教育存在更多的问题与困难,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社会、家庭共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来加以解决。 本文结合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剖析了当今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从教育观念到教育方法方面一些不当之处;对如何改善、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方法,怎样通过家庭教育使孩子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提出了一点看法。 关键词: 家庭教育;家长;问题;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中国社会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所以,生活的条件越来越好了;由于多种媒体的发展,他们的信息渠道越来越多了;由于社会价值观呈多元化的趋势,孩子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复杂了……这一切使今日的孩子遇到了许许多多过去孩子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这一切也使中国家庭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无奈。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随着接触家长和孩子越来越多,发现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面对这些情况,我总在思考,我们究竟该怎样培养孩子呢?现在的家庭教育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为了找到这些答案,也为了更好地胜任这份工作,我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二、主要概念、范围 1、家庭 日本学者森冈清美先生给家庭所下的定义是这样的:“所谓家庭,就是以夫妇、亲子、兄弟等少数的近亲者为主要成员,由成员间深厚的相互感情联系结成的、最初的社会福利之间的集团”。 2、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讲座话术

家长您好,我是迈点教育李老师,之前给您去过电话不知道您还有没有印象了?(不管回答是有,没有或者干脆不回答,都要真诚的笑一下,然后如果是后两者,没关系,可能是太长时间没有跟您联系了(smile),今天给您打电话呢,主要是想问一下孩子最近的学习情况怎么样啊?啊哦呃咦唔于。巴拉巴拉说就行。建立亲善关系后,找到切入点,咱们一直在说孩子总体的学习情况,那么我想问一下,孩子在家学习的时候,或者孩子在家学完习的时候您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又是什么样的呢?方不方便透漏一下啊哈哈!啊哦呃咦唔于。嗯,可以看得出来您的一些家庭教育的观点还是非常先进的呵呵,适当选择内容讨论一下(淡化聊天硬度)。哈哈哈哈,说了这么多,不知道您对于您的家庭教育技巧还有没有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嗯,那么我可以告诉您一个好消息,这个月是我们的三周年校庆活动月,我们又一次从北京邀请到我们的范心宇教授,来给我们做一个公益性的家庭教育讲座,希望给家长带来更多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从而让咱们家的孩子在享受家庭教育的环节领先于其他孩子,这个讲座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是咱们淄博地区最权威的家庭教育讲座,之前举办过两次,分别是针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和如何爱孩子的家庭教育(后面这个可以随意说,看家长可能会对什么更感兴趣就怎么说好了)上面的话一次性说完会超过15秒,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别一口气说完,可以加一些互动比如“不知道上一次您有没有参加”“合格父母必修课您之前有没有听说”并针对对方的观点做说相应的回答“哦,那可能是家长太多没通知到位,十分抱歉”“那挺遗憾的”之类的不影响主干走势的回答。不知道22号晚上您有没有时间去参加呢?不管有没有,别忘了说,这个月是我们的校庆活动月,还有其他关于课程优惠的活动,优惠力度非常大,您也可以在这个月抽时间来我们校区咨询一下,就算是您没有让孩子报辅导班的打算,您也可以汇总一下孩子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