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语文上册《诫子书》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七年语文上册《诫子书》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七年语文上册《诫子书》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七年语文上册《诫子书》知识点归纳

2君子3之行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5无以明志6,非

夫(fú)

宁静7无以致远8。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9,非志

无以成学。淫慢10则不能励精11,险躁12则不能冶性13。 年与时驰

14,意与日15去,遂16成枯落17,多不接世18,悲守穷庐19,将复何及20!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

【注释】

①诫:告诫、劝勉

②夫(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③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④行:指操守、品德。

⑤澹(dàn)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甘于寂静无为的生活环境。

⑥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也说“使远大的志向得以实现。明:使……明”。

⑦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⑧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⑨广才:增长才干。

⑩淫(yín)慢:过度的享乐。淫:过度。慢:怠惰。

11 励精:振奋精神。励:奋勉,振奋。

12 险躁:暴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13 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14 驰:消失、逝去。

15 日:时间。

16 遂:于是,就。

17 枯落: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18 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有“为社会所用”的意思。

19 穷庐:破房子。

20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译文】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

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

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

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

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

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

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启示】

本文的主要写了诸葛亮希望儿子可以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学有所成。他

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

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原文中,诸葛亮所提“德、志、学”发展至今,与我们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每个人接受教育的内容,可谓“德、智、体、美”等并无实质性差别,“德”当然指的是德育,也是品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智”指的是智力教育,也即指的是学习成绩;“体”指的是体育锻炼,要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够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美”指的是身心完美,形体的美与心灵的美,而这几方面又与德、智、体三项密切相关,所以,后来也不再过多提及,主要

指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现在看来,每个人在学习、成长过程中,

都必须加强这几方面的培养和锻炼,每项内容都是极为重要的,否则,难

以实现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性目标。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南县)。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

家和战略家。官至丞相。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书信。少年时父母双亡,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常自比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

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诫子书》练习含答案

《诫子书》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 《诫子书》选自,作者是,字,他是三国时蜀汉的伟大的。 二、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三、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加点字解释1、静.以修身() 2、非淡.泊.无以明志() 3、非宁静 ..(宁静:致:远:)..无以致远 4、非志.无以成学() 5、险.躁则不能治.性(险:治.:) 6、非学无以广.才() 7、淫慢 ..则不能励.精(淫:慢.:励:) 8、年与时驰.() 9、将复.何及() 10、诫.子书.(诫:书.:) 四、翻译下列句子24%(4+4+4+4+6+2)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6、将复何及: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本文作者就和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 6%(每空2分) 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3% 答: 3、这是一篇充满力量的书:“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是的力量;“俭以养德”是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有的力量;诫子书只有5句话,传递出的信息,比起长篇大论,戒子的效果必然要好得多,这就是简约的力量。(3%) 4、文中有一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2%分) 答: 5、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5%(2+3) 答: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是: 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的理解: 6、如何理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 7、诸葛亮认为一个人要成才成学应具备哪些条件?3% 8、请写出你读过课文后感悟。3%(只要有围绕学习、成才、修身养德、立志、惜时等阐述即可) 9、请写出一句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和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4%(2+2) 赞美诸葛亮的诗句: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诫子书教案公开课

《诫子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熟读成诵,积累警句;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把握文章脉络,翻译全文。 情感目标:感受家书中蕴含的殷殷教诲和深切期望,体会家道文化;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和教诲。 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 2、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 3、引导学生理解成才的三个条件: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4、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法、学法设想:探究式学习方法。设计问题,分组讨论。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泰戈尔和冰心先生对于母亲的思念和回忆,这一节课我们看看一位父亲对于孩子的殷切期盼和教导。平时你们的父母亲和你们教导哪些?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位高人,他即是父亲又是博学多闻的智者,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朗读 2、点拨存在的问题,看视频。 注意(1)生字 夫(fú)澹泊(dàn)(bó)淫(yín)慢遂(suì)庐(lú)(2)停顿 3、划分停顿 4、集体朗读课文 三、全文翻译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第一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集中精力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思考:夫的翻译是什么?它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像这种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不做句子成分的就是虚词。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20个。如:也、为、以、所、因、而、且、与、则、何、乎、其、之、于、者、若、乃、焉 提问:这一句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个修辞手法有什么特征? 明确:对偶的修辞,对偶的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教案

15诫子书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熟读成诵,积累名言警句。 2.理解文章内容,领会其中心主旨,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运用硬读法、猜读法、联想法,自主译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并力求在小范围内合作解决。 2.质疑问难,设计问题,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给予点拨,结合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古文方法的指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家书中蕴含的殷殷教诲和深切期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理解文章内容,领会其中心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同学们知道这几句诗写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吗?(学生回答:诸葛亮)诸葛亮不但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慈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家信——《诫子书》,去体会他作为慈父的殷殷情怀、谆谆教诲。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

家、军事家。著有《诸葛亮集》。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2.背景资料 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目的在于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3.知识链接 书,即信函,如手书、家书等。古人的信函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其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形成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书与记、表、志同为古代常见的四种文体,都属于古代与韵文相对的“散文”的范畴,其共同特点是以记事为主,夹叙夹议。 4.检查预习 (1)重难字 夫.(fú) 淫.慢(yín) 遂. (suì) (2)古今异义 宁静????? 古义:安静,精力集中。例:非宁静..无 以致远。 今义:(环境、心情)安静。 险? ???? 古义:轻薄。例:险.躁则不能治性。今义: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险要。 慢????? 古义:懈怠。例:淫慢.则不能励精。今义:速度低;走路、做事花费的时间长。 (3)一词多义 学????? 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成就) (4)词类活用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作名词,远大目标) ②非学无以广. 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增长) 三、朗读指导 [停顿指导]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诫子书》练习含答案

《诫子书》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5%(每空1分) 《诫子书》选自,作者是,字,他是三国时蜀汉的伟大的。 二、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个句子中,每个分句只划一次。)15%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加点字解释24分(每个解释1.5分) 1、静.以修身() 2、非淡.泊.无以明志() 3、非宁静 ..(宁静:致:远:)..无以致远 4、非志.无以成学() 5、险.躁则不能治.性(险:治.:) 6、非学无以广.才() 7、淫慢 ..则不能励.精(淫:慢.:励:) 8、年与时驰.() 9、将复.何及() 10、诫.子书.(诫:书.:) 四、翻译下列句子24%(4+4+4+4+6+2)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6、将复何及: 五、阅读32%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本文作者就和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6%(每空2分) 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3% 答: 3、这是一篇充满力量的书:“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是的力量;“俭以养德”是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有的力量;诫子书只有5句话,传递出的信息,比起长篇大论,戒子的效果必然要好得多,这就是简约的力量。(3%) 4、文中有一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2%分) 答: 5、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5%(2+3) 答: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是: 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的理解: 6、如何理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 7、诸葛亮认为一个人要成才成学应具备哪些条件?3% 8、请写出你读过课文后感悟。3%(只要有围绕学习、成才、修身养德、立志、惜时等阐述即可) 9、请写出一句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和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4%(2+2) 赞美诸葛亮的诗句: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人教版文言文《诫子书》知识点梳理

诫子书》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1. 本文选自《》。诸葛亮(181—234),字,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曾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 ”。后来任蜀国丞相。代表作有《》等。 2.释题:诫:。子, 一般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文题的意思是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夫.君子之行()淫.慢()励.精()险躁.(.)遂.成()穷庐.()三、重点字词解释: 1.夫.君子之行() 2.静.以修身( 3.非淡.泊.无以明志() 4.非宁.静.无以 致.远. () 5.非志.无以成学() 6.险.躁则不能治.性() 7.非学无以广.才() 8.淫.慢.则不能 励.精 () 9.年与时驰.() 10.意与日去.() 11.将复.何及() 12.诫.子书.() 四、字词归纳: 1.一词多义 (1)学 ①夫学.须静也() ②非志无以成学.() (2)之 ①学而时习之.() ②君子之.行() (3)以 ①静以.修身()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 (4)志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非志.无以成学 () 2.词类活用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明:)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远:) ③非学无以广.才(广:) ④非志.无以成学(志:) 五、朗读停顿: 用“ / ”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个句子中,每个分句只划一次。)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六、句子翻译: 1.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 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 3.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 4.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 5.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翻译: 6.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七、课文默写: 1.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 志当存高远” 的座右铭,这两句 2. 《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3. 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 4. 《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八、内容梳理: 1.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怎样论述的? 答: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就是一个“静”字:。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诫子书》

《唯有寂寞出学问》教学设计 曲周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秦献花 教学目标: 1、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了解一般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2、能正确区分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3、能掌握举例论证的特点及作用。 4、了解事实论据选择和使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掌握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2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实论据。 3、掌握类型题的做题方法。 教学难点: 对事实论据的概括。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独立思考法、合作探究法、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常常教导我们,学习就要静下心来,说板“凳须坐十年冷”。也就是要我们耐得住寂寞,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从唯有《寂寞出学问》了解其中的道理吧。 二、检查上节课的掌握情况: 1、什么是议论文? 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 3、什么是论点、论据、论证?

4、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什么? 5、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三、出示自学提示,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讨论明确:唯有寂寞出学问。 2、浏览课文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一层1段,二层 2—7段,三层8段。 3、论证过程中主要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举例论证。 4、文章用了几个事实论据?概括其中的二个。 明确:钱钟书拒绝拜访,敢于寂寞,写出不朽的著作。 田中慎弥与寂寞相伴、专心读书终获“芥川奖”。 5、本文在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上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选择了古今中外的事例,详略得当。这样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6、本文主要运用了那些表达方式?它们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记叙和议论,记叙为议论服务。 7、三部分主要强调了什么? 明确:只要耐得住寂寞,就能做的了学问。再次强调论点。 四、归纳总结: 同学们今天就这篇文章你收获了那些知识? 明确:1、学习上要想有进步就要耐得住寂寞。 2、明白了事实论据概括的要点。 3、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要典型有代表性。 五、知识巩固:

人教版文言文《诫子书》知识点梳理

《诫子书》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诸葛亮(181—234),字,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曾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后来任蜀国丞相。代表作有《》等。 2.释题:诫:。子,一般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文题的意思是:。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夫.君子之行()淫.慢()励.精() 险躁.(.)遂.成()穷庐.() 三、重点字词解释: 1.夫.君子之行() 2.静.以修身() 3.非淡泊 ..无以明志() 4.非宁静 ..无以致远 ..() 5.非志.无以成学() 6.险.躁则不能治.性() 7.非学无以广.才() 8.淫慢 ..则不能励.精() 9.年与时驰.() 10.意与日去.() 11.将复.何及() 12.诫.子书.() 四、字词归纳: 1.一词多义 (1)学 ①夫学.须静也() ②非志无以成学.() (2)之 ①学而时习之.() ②君子之.行() (3)以 ①静以.修身()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 (4)志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非志.无以成学() 2.词类活用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明:)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远:) ③非学无以广.才(广:) ④非志.无以成学(志:) 五、朗读停顿: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个句子中,每个分句只划一次。)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六、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6.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七、课文默写: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 3. 表现躁的危害 八、内容梳理: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怎样论述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