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老师,你在教学工作中懂得如何写一篇高中化学教案吗?不妨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高中化学教案吧。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有关于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希望你喜欢。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及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氧化还原这一对典型的矛盾,领悟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基础:学生已学习了初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已掌握了有关氧化还原反应中特殊例子,通过分初中概念的逐步分析,使学习能从初中的特殊例子转移到高中扩大的概念的实质了来。若能从理论上、其它概念的进展的类比上进行分析,学习对其实质的理解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2、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深刻理解,一定会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一定会理解许多反应的进行的实质,对电化学知识也一定会达到一定的理解程度。对知识的理解一定会使学生的能力提高,也使学生学习化学的理论水平有

很大提高,对学生的今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会起到相当大的帮助作用。 3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新上高一的学生从心理上还未完全从初中的心理、思维方式上转变过来,理解能力还不十分强,但上高中后都有一种好奇心、好胜心,同时也都有一定的进取心,特别是考入重高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正确引导,逐步培育,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也是培育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时期。3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特例)概念的基础是,理解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及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氧化还原这一对典型的矛盾,领悟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评论(0)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特例)概念的基础是,理解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

评论(0) 学时难点

氧化还原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从分类引入氧化还原反应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板书】氧化还原反应不

知道大家看到氧化还原反应这几个字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呢?提到反应,大家先来回忆一下,在初中我们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他们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活动2【讲授】从得失氧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过渡】以氢气还原氧化铜为例,初中阶段我们认为它是还原反应。我们仔细思考,在反应中仅仅发生了还原反应吗?如果继续看,会发现氢气得到氧变为水。我们可以这样想,物质它不会消失,既然氧化铁失去了氧,必定有另一种物质得到氧,才能达到平衡。就好比商人,要卖出一件物品,是不是必定要有人来买?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同样的,得失氧也是同时进行的,换句话说,氧化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我们给这种反应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小结】有得失氧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活动3【讲授】从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讨论】下列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能否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学生活动】反应中均有化合价变化

【学生活动】通过对比观察,思考,归纳,沟通,得出结论:这些氧化还原反应中都有某些元素化合价的上升与降低,进而逆推出凡是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活动4【讲授】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讨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会有化合价的变化?

引导学生探究如下环节:

环节1:以金属钠与氯气反应为例,结合教材阅读,引导学生分析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特点。老师结合教材中氯化钠形成过程示意图完善该反应中电子得失与化合价变化间联系的表达式。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36-37页

环节2:分析氢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特点及氯化氢形成示意图

3.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从NaCl和HCl的形成看化合价升降的根本原因是电子的得失或偏移,即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

活动5【讲授】分析氧化还原反

双线桥法:

(1)标出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其升降。

(2)画箭头,箭头由反应物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指向生成物中同种元素。

(3)在桥上标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被氧化、被还原,同时用a×b e-形式表示得、失电子数。

a—得、失电子的原子总数

b—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a,b为1时可省略)

口诀:升失氧、降得还

【练习】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活动6【讲授】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

1.特征、判断依据:化合价升降

2.本质:电子的得失与偏移

3.标双线桥口诀:升失氧、降得还

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完成学案上习题。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及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氧化还原这一对典型的矛盾,领悟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特例)概念的基础是,理解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

学时难点

氧化还原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从分类引入氧化还原反应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板书】氧化还原反应不

知道大家看到氧化还原反应这几个字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呢?提到反应,大家先来回忆一下,在初中我们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他们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活动2【讲授】从得失氧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过渡】以氢气还原氧化铜为例,初中阶段我们认为它是还原反应。我们仔细思考,在反应中仅仅发生了还原反应吗?如果继续看,会发现氢气得到氧变为水。我们可以这样想,物质它不会消失,既然氧化铁失去了氧,必定有另一种物质得到氧,才能达到平衡。就好比商人,要卖出一件物品,是不是必定要有人来买?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同样的,得失氧也是同时进行的,换句话说,氧化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我们给这种反应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小结】有得失氧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活动3【讲授】从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讨论】下列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能否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学生活动】反应中均有化合价变化

【学生活动】通过对比观察,思考,归纳,沟通,得出结论:这些氧化还原反应中都有某些元素化合价的上升与降低,进而逆推出凡是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活动4【讲授】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讨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会有化合价的变化?

引导学生探究如下环节:

环节1:以金属钠与氯气反应为例,结合教材阅读,引导学生分析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特点。老师结合教材中氯化钠形成过程示意图完善该反应中电子得失与化合价变化间联系的表达式。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36-37页

环节2:分析氢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特点及氯化氢形成示意图

3.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从NaCl和HCl的形成看化合价升降的根本原因是电子的得失或偏移,即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

活动5【讲授】分析氧化还原反

双线桥法:

(1)标出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其升降。

(2)画箭头,箭头由反应物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指向生成物中同种元素。

(3)在桥上标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被氧化、被还原,同时用a×b e-形式表示得、失电子数。

a—得、失电子的原子总数

b—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a,b为1时可省略)

口诀:升失氧、降得还

【练习】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活动6【讲授】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

1.特征、判断依据:化合价升降

2.本质:电子的得失与偏移

3.标双线桥口诀:升失氧、降得还

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完成学案上习题。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2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而且金属的腐蚀及电化学部分是氧化还原的重要应用。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依存的,通过仔细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系统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又会

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是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是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二)、学生分析

⑴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合价,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

⑴学生在初中化学一年的学习中只对化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了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但仍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通过对典型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一矛盾体的学习,具有能用对立统

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通过“思考与沟通”、“问题探究”等活动,增强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育学生用进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

学生乐观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学习,初步形成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育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四、教学策略及方法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乐观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我采纳“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化。

五、教学流程图

思考与沟通

分组讨论

思考、讨论

讨论、归纳

练习、归纳、总结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思考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哪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各举一个反应实例。

【思考2】: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思考3】: Fe2O3 + 3CO == 2Fe+3CO2↑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独立思考,回忆所学知识;动手写方程式

复习初中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通过举例,说明初中的分类方法存在局限,引出新的分类方法的必要性。

【思考与沟通1】:请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指出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分组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为什么? 回忆所学知识;动手写方程式

【思考、回顾】H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复习初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

使学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作为矛盾的共同体有一个全面的

认识,引出氧化还原反应。

从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探究1】: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习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思考

标化合价,思考化合价口诀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复习化合价知识,为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打下基础

【思考与沟通2】

请分析下列3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

2CuO +C == 2Cu + CO2↑

H2O + C == H2 + CO

CuO + H2 == Cu + H2O

标化合价,思考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的关系

从化合价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与思考】

Fe + CuSO4 = FeSO4 + Cu

2Na+Cl2 = 2NaCl

H2+Cl2 = 2HCl

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

练习、思考、沟通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外部特征及判断依据,培育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形成规律性知识的认知能力。

从电子转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探究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阅读教材36页)

老师板书:氧化还原反应

1、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

2、本质:电子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 以NaCl、HCl为例,从微观的角度分析。

学生思考、做笔记

从微观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培育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问题探究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练习〗判断下列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

Cu+Cl2 === CuCl2

CaO + H2O === Ca(OH)2

CaCO3===CaO+CO2↑

2KClO3===2KCl+3O2↑

Fe+CuSO4 == Cu+FeSO4

NaOH+HCl==NaCl+H2O 思考、归纳、整理

以练习归纳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化学反应的不同分类方法,培育逻辑思维能力。

分层训练

1、必做题

1.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uO+2HCl=CuCl2+H2O

B.2Na2O2+2H2O=4NaOH+O2

C.Zn+CuSO4=ZnSO4+Cu

D.Ca(OH)2+CO2=CaCO3 + H2O

2、下列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

B、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所有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2、选做题

1.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化合物)变为游离态(单质),则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以上都不是

2.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Fe2O3 Fe

B.Zn ZnCl2

C.Na2CO3 CO2

D.Al Al2O3

回忆所学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寻求答案;

回答问题,进行组间沟通;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评价

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通过分层训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小结与作业安排

本章小结: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

作业:1、教材P38,1、5、6

2、课外同步练习1

3、预习氧化剂和还原剂部分知识

实践活动:通过报纸、杂志、书籍或互联网等,查阅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应用的几个具体事例,讨论并沟通你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整理记录知识点

规律:高、失、氧;降、得、还

记录

思考

培育学生归纳整理能力,与前面的学习目标相呼应

用顺口溜记忆更好

巩固本堂内容

为下节课学习打基础

为下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的应用打伏笔

七、板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1、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

2、本质:电子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3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3. 培育学生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究与活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进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育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进展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人类的衣、食、住、行,生物体的产生、进展和消亡,化工生产约50%以上的化学反应等等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我们的生活、生命、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例如,讨论燃烧中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与本节知识有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就讨论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问题。

师:初中学习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现在我们来进一步讨论。请同学们举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

[板书]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新课推动

师:引导学生思考沟通(学生填写此表)。

引导学生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分类标准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否同时发生

CuO+H2====Cu+H2O

H2跟O2结合生成H2O的过程称为H2的氧化反应

CuO跟H2反应失去O的过程,称为CuO的还原反应

得氧、失氧的角度

Fe2O3+3CO====2Fe+3CO2

生:得出以下结论

[板书]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分类标准:得失氧的情况。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师:在复习化合价概念的基础上,请分析填写下列表格: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反应前后化合价上升的元素

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的元素

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还原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是否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CuO+H2====Cu+H2O

2Mg+O2====2MgO

Fe2O3+3CO2====Fe+3CO2

2Al2O3====4Al+3O2↑

2H2O2====2H2O+O2↑

Mg+2HCl====MgCl2+H2↑

Mg+2H+====Mg2++H2↑

Fe+CuSO4====Cu+FeSO4

Fe+Cu2+====Cu+Fe2+

师:CuO+H2====Cu+H2O

1.在以上反应中,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依据是什么?

2.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从中分析三种元素化合价各有什么变化。

小结初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知识后,引导学生把氧化还原反应跟化合价变化联系起来。

[合作探究]

2Na+Cl2====2NaCl

H2+Cl2====2HCl

这两个反应虽没有氧的得失,但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哪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哪种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为什么?

[课堂小结]

上述[合作探究]讨论后,得出:

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一类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所含元素的化合价上升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板书设计]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两类标准:

(1)得失氧的情况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2)化合价升降情况

所含元素的化合价上升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活动与探究]

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各是什么物质?

2NaBr+Cl2====2NaCl+Br2

2NaOH+H2SO4====Na2SO4+2H2O

MnO2+4HCl====MnCl2+2H2O+Cl2↑

【化学】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整理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化学 教 案 课题:绪言 授课班级 课 时 1 教 学 目 的 知识 与 技能 1、引导学生了解本教材的内容,即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范围 2、引导学生学习“有效碰撞”概念模型、活化分子、活化能的概念,并对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方法有初步的领会; 3、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研究意义。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情景,展现化学反应、化学性质的复杂性,转而指出化学反应其实有“规 律”,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利用教材创设的具体情景,分析“有效碰撞”概念模型,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有效碰撞”“活 化分子”“活化能”这些概念。 情感态 度价值 观 1、引导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复杂性”与“规律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2、通过对“有效碰撞”概念模型的学习,展现化学反应的最本质的东西,激发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探究 兴趣; 3、指出目前尚未有“活化能”的理论测量方法,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探究热情。 重 点 “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的学习。 难 点 “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的学习。 知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 绪言 一、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内容 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 2、化学反应速率、方向以及限度的问题 3、水溶液中离子反应的问题 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 二、简化的概念模型 1、 简化后的简单碰撞模型 (1)、分子间的碰撞时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化学反应发生的充分条件。 (2)、有效碰撞时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碰撞 2、活化分子和活化能 (1)具有较高的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 (2)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 3、催化剂 (1)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前后本身的性质和质量都不再改变的物质 (2)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数→提高有效碰撞频率→反应速率加快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 【引入】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化学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要实现这个过程我们就必须对化学反应原理理解清楚。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的化学反应,也做过不少化学实验。那么化学反应时怎样发生的?化学反应遵循怎样的规律呢?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如何能控制化学反应为人所用呢?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就要依赖于化学反应原理这一模块的学习。 【板书】一、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内容 绪言 ............................................................................................................ 2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 2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 2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8)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2)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18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 18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21 第三节 化学平衡 .............................................................................. 26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 57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62 第一节 电离平衡 (62)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 69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77 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 ..................................................................... 98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 50 第一节 原电池 ................................................................................ 106 第二节 化学电源 ............................................................................ 109 第三节 电解池 ................................................................................ 114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 (123)

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教案 学校: 授课教师: 所用课时:2课时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2)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3)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2)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二)教学难点 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预 设 教学生成 核心环节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复习必修相关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什么是放热反应?能作图吗?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什么是吸热反应? 能作图吗? 复习回忆,总结归纳,分析作图 做好必修与选修的衔接教学 环节二 反应热与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 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符号: ΔH ,单位:kJ/mol 或 kJ?mol -1 ?H 为“-” 为放热反应?H 为“+” 讨论、思考、提问 准确无误地 掌握概念 核心环节 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相同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 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 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环节三 盖斯定律的 应用讲评 练习:1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 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慢,有时 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现在 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反应 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 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 P4(s、白磷)+5O2(g)=P4O10(s); ΔH = -2983.2 kJ/mol P(s、红磷)+5/4O2(g)=1/4P4O10(s); ΔH = -738.5 kJ/mol 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 (1)CH3COOH(l)+2O2(g) =2CO2(g)+2H2O(l) △H1=-870.3KJ/mol (2)C(s)+O2(g)=CO2(g) △H=—393.5KJ/mol (3) H2(g)+O2(g)=H2O(l) △H=—285.8KJ/mol 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2C(s)+2H2(g)+O2(g)=CH3COOH(l) 培养计算能力 环节四 反应热的计算讲评 〖练习1〗298K,101KPa时,将1.0 g钠与足量的氯气反应,生成氯化 钠晶体并放出17.87 KJ的热量, 求生成1mol 氯化钠的反应热? 〖练习2〗乙醇的燃烧热是 △H=-1366.8KJ/mol,在此温度下, 1Kg乙醇充分燃烧后放出多少热 量? 培养计算能力 环节五课堂总结 怎样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1、热化学方程式与数学上的方程式相 似,可以移项同时改变正、负号;各项 的系数包括△H的数值可以同时扩大或 缩小相同的倍数。 2、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将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热化学方程式包括其△H相加或 相减,得到一个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3、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n × △H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学校:授课教师:所用课时:1课时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全套精品教学案人教版选修4

- 1 -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焓变(△H ) 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中和热及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教学重点:理解概念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二、问题导学 1、焓变(△H ) 反应热 放热反应 △H 0 吸热反应 △H 0 焓变(△H )单位:KJ/mol 2、热化学方程式 3、、燃烧热焓变(△H ) 反应热 注意点:1. 2. 3. 书写燃烧热化学方程式应以燃烧1mol 纯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4、中和热 三、问题探究: 1.环形玻璃棒的作用 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S ,△H ﹥0 4、书写焓变(△H ) 反应热时应注意: 1). 2). 3). 4). 5). 5、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盖斯定律:化学反应速率 假设反应体系的始态为S ,终态为L ,若S →L ,△H ﹤0;则L 四、课堂练习 见课本 五、自主小结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等效平衡; 2、知道化学平衡常数并会计算 3、能对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的判断 教学重点:对概念理解。 二、问题导学 1、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 (2)表示方法: (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 (2) 1)浓度:。 有关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活化分子在反应物中所占的百分数是一定的。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的总数成正比。当反应物浓度增大时,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数也相应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有效碰撞次数也相应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压强: 有关解释:当温度一定时,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与其所受的压强成反比。若气体的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就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就增大到原来的2倍。故增大压强,就是增加单位体积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即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相应增大;相反,减小压强,气体的体积就扩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随之减小。 说明:①若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液体或溶液,由于压强的变化对它们的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 ②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气体对化学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要分情况而定。在一定温度下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N2(g)+3H2(g) 2 NH 3 (g): a、充入He并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时,虽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增大,但由于气体的容积不变,反应物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b、充入He并保持容器内的总压不变时,必然是容器的容积增大。而气体容积的增大,引起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左移。 3)温度:。 经验规律: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2~4倍。 有关解释:在浓度一定时,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从而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单位时间里反应物分子间碰撞次数增加,反应也相应地加快,前者是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 说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对吸热、放热反应都适用,且不受反应物状态的限制。 - 2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2热化学方程式(教案)

1-1-2热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悉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分析、比照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水平和主动探究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过渡】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响过程中的反响热与断裂反响物中化学键吸收的能 量和形成生 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有关,即能量的变化时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根底的,那么如何更 准确的表示一个化学反响的热效应?如如何准确地描述物质间的化学反响及其能量变化? 下面我们来学习热化学方程式. 【板书】二、热化学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 1.定义:说明反响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例:H2(g)+l2(g) 200 TJ ;△ H= —14.9 kJ/mol 10jEFa2HI(g) 1 1 ., 【投影】例:H2(g) + — O2(g) = H2O(g);△H=-241.8 kJ/mol,表布lmol 气态H2和^mol气态O2 1 反响生成lmol水蒸气,放出241.8kJ的热量.(在101kp/口25c时)H2(g)十一O 2 (g)= 2 1 H2O(l); △ H=-285.8kJ/mol,表布lmol气态H2与一mo气态O2反响在101 kPa和25 c时,生成 2 lmol液态水,放出285.8kJ的热量. 【小结】描述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某状态下的物质,充分反响后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讲解】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说明了化学反响中的物质变化,也说明了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 那么热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有什么要求或者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板书】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考前须知: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老师,你在教学工作中懂得如何写一篇高中化学教案吗?不妨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高中化学教案吧。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有关于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希望你喜欢。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及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氧化还原这一对典型的矛盾,领悟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基础:学生已学习了初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已掌握了有关氧化还原反应中特殊例子,通过分初中概念的逐步分析,使学习能从初中的特殊例子转移到高中扩大的概念的实质了来。若能从理论上、其它概念的进展的类比上进行分析,学习对其实质的理解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2、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深刻理解,一定会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一定会理解许多反应的进行的实质,对电化学知识也一定会达到一定的理解程度。对知识的理解一定会使学生的能力提高,也使学生学习化学的理论水平有

很大提高,对学生的今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会起到相当大的帮助作用。 3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新上高一的学生从心理上还未完全从初中的心理、思维方式上转变过来,理解能力还不十分强,但上高中后都有一种好奇心、好胜心,同时也都有一定的进取心,特别是考入重高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正确引导,逐步培育,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也是培育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时期。3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特例)概念的基础是,理解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及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氧化还原这一对典型的矛盾,领悟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评论(0)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特例)概念的基础是,理解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 评论(0) 学时难点 氧化还原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从分类引入氧化还原反应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板书】氧化还原反应不

高中化学选修4电解池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电解池教案 电解池教案 一(电解池的构成条件和工作原理 电能?化学能 两个电极;有外接电源;有电解质溶液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阴极:本身不反应,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若是惰性中极,则是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电源负极?阴极,阳极?电源正极 以电解CuCl溶液为例 2 1(电极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隋性电极—只导电,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C/Pt/Au) 活性电极—既导电又参与氧化还原反应(Cu/Ag) 【问】:通电前和通电时分别发生了怎样的过程, 2+- +-通电前:CuCl=Cu+2Cl HO H+OH 22 2++通电中:阳离子(Cu,H)向阴极移动被还原; --阴离子(Cl,OH)向阳极移动被氧化

【讲】:即在电极上分别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称电极反应。 2(电极反应( 阳氧阴还 ) 【巧记】:阳—氧 yang - 阳极:2Cl-2e-=Cl (氧化) 2 2+阴极:Cu+2e-=Cu(还原) 总电极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电流(外加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 还原反应(被动的不是自发的)的过程叫电解。 电解池:借助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即把电能转化为化 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或电解槽。 【问】:构成电解池的条件是什么, 【答】电源、电极、电解质构成闭和回路。 --【思考】:电解CuCl水溶液为何阳极是Cl放电而不是OH放电,2 2++阴极放电的是Cu而不是H , 二(离子放电顺序: 阴极:阳离子放电(得电子)顺序——氧化性 +2+3+2++2+2+2+2+3+2++2++ Ag>Hg>Fe>Cu>H>Pb>Sn>Fe>Zn>Al>Mg>Na>Ca>K 阳极:(1)是惰性电极(Pt,Au,石墨)时:阴离子在阳极上的放电 2--------2-2--顺序(失e-):S>I>Br>Cl>OH>NO>SO>F(SO/MnO>OH) 3434 (2)是活性电极(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Ag以前)时:电极本 身溶解放电 【练习】:电解碘化汞、硝酸铜、氯化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的电极方程式。 三(电解规律

高中化学选修4

高中化学选修4 高中化学选修4,是在高中化学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反应动力学、平衡反应、电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等。 一、化学反应动力学 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其中重要的实验方法有试管法和初始斜率法。在反应速率的计算中,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二、平衡反应 平衡反应是指反应物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这种状态是动态的,即反应物继续发生反应,但是反应速率达到了一个定值。平衡常数及其计算是平衡反应的关键。 三、电化学 电化学是研究电化合反应和电解质溶液性质的学科。电化合反应是在电场作用下,在电极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电解质溶液性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的电导率、离子迁移速率和电化学反应比较稳定以及其他一些性质。在电化学领域中,重要的实验方法有电解和电化学计量法。 四、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碳化合物)化学性质和合成方法的学科。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和氢元素的化合物,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具有特殊性质,例如亲电性、亲核性、芳香性等。有机化学有很多的应用,例如医药、化妆品和材料等。

五、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化学是研究大分子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性质的学科。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许多分子单元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例如聚合物、纤维素等。高分子化学在材料、电子、医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选修4涵盖了很多基础的涨姿势的知识点,同时也涉及了一些基础实验和计算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应用领域。高中生学习化学选修4不仅能够拓展知识面,提高动手能力,还有助于理解和探究化学的本质和实用价值。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热化学概论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4.能正确认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查找与交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反应热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热与键能 教学难点:反应热与键能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 一、概念 1.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不会相等的。在新物质产生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即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吸热反应:即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对于该“示意图”可理解为下列形式: 由能量守恒可得: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放热反应) 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吸热反应) 4.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有热量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因为反应热除跟物质的量有关外,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只表示各物质对应的物质的量,因此,有时可用分数表示,但要注意反应热也发生相应变化。 5.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明确以下问题: (1)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需要注明,不注明的指101kPa 和25℃时的数据。 (2)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不同,因此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热量数据,是与各化学计量数为物质的量时相对应的,不是几个分子反应的热效应。因此式中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一般出现分数时是以某一反应物能量 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 能 量

2020年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绪言 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 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 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 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 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 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 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 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 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次数 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3) 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 分是活化能,如图 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 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 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 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 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 1、为什么可燃物有 氧气参与,还必须 达到着火点才能 燃烧?2、催化剂 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1 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 内容和进度:第二节醛、酮及习题讲评 第一课时:(1)以乙醛为例学习醛基的化学性质;甲醛的反应及相关计算。 第二课时:学生分组实验:乙醛的银镜反应、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简单介绍酮的性质。 第三课时:《步步高》醛的练习讲评。 第四课时:《步步高》酮的练习讲评 2、教学目标: 认识醛类的结构特点和性质主要通过醛类的典型代表物──乙醛,介绍了乙醛的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主要通过实验来归纳乙醛的性质;结合乙醛的结构特点,复习和应用核磁共振氢谱图;结合乙醛的加成反应,进一步认识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教学重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3、资料准备: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步步高》、实验药品、仪器、视频 4、新课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 第一课时醛 学生已经掌握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掌握了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化学反应中可能的变化,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在对比羟基和醛基官能团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推测乙醛可能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探究乙醛的化学性质,落实“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最后通过小结醛基的结构和性质,帮助学生迁移到醛类化合物,并掌握醛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首先提示讨论乙醛的结构特点,推测乙醛可能的化学性质, 然后开展实验探究,探究乙醛的还原性。探究乙醛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与银氨溶液、与cu(oh)2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反应规律。讨论小结实验现象,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优秀7篇)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优秀7篇)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篇一 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既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又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总结]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 (1)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状态,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 (2)方程式右端用△H 标明恒压条件下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放热为负,吸热为正。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4)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也不同,即△H 的值与计量数成正比,当化学反应逆向进行时,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指导方法篇二 高三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建议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是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其原因是本节教学难点。这部分教学建议由教师引导分析。而压强、温度、催化剂的影响可在教师点拨下由学生阅读、讨论完成。 关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联系化学键知识,明确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先决条件。 (1)能过提问复习初中知识: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2)通过提问复习高中所学化学键知识: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3)明确: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必须通过反应物分子(或离子)的相互接触、碰撞来实现。 2.运用比喻、图示方法,说明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 (1)以运动员的投篮作比喻。 (2)以具体的化学反应为例,让学生观看HI分子的几种可能的碰撞模式图(如制成动画教学软件加以模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进一步说明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 3.动手实验,可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改成边讲边做,然后据实验现象概括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由学生动手做,再由学生讨论概括出浓度对化学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第一课时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2.所属的章节: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3.教学课时:第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等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对已学知识进行再探究,运用对比归纳法进行知识提炼。 (2)结合教材引导学生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概念辨析中探究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类型,感受科学探究后的收获。 (2)体会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燃料燃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热工和化工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 四.板书设计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一. △H=E(生成物)-E(反应物) 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三. 根据燃烧热计算 Q(放) = n(可燃物)╳ 燃烧热 四. 盖斯定律 1. 内容 2. 意义 3. 应用方法: (1)方程式消元法 (2)模拟路径法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 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再探究。 [板书] 一.△H=E(生成物)-E(反应物) △H 0,放热;△H 0,吸热 思考与讨论: 1.(1)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H相同吗? (2)已知S(s)+O2(g)=SO2(g)△H1 0, S(g)+O2(g)=SO2(g)△H2 0。△H1等于△H2吗?通过对反应热概念的辨析,规避易错点;同时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归纳反应热的计算。 [板书] 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即△H的大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

钠的化合物属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本章的重点。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和巩固上一节的知识,并为下一节碱金属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起看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欢迎查阅!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钠的化合物属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本章的重点。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和巩固上一节的知识,并为下一节碱金属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钠的化合物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故学好本节内容还有着重要的实际指导应用意义。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具体学情,本节课共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过氧化钠的性质; 第二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鉴别方法。 以下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并能够熟练的运用。通过对过氧化钠用途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Na2O2与H2O、CO2的反应作为引领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手段。 通过教学设计,授以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比法、实验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在较自由的互动式、探究式的学习氛围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过程培养学生形成勇于探究、善于质疑的精神以及科学求真的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过氧化钠的性质 (2)教学难点: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二、说学情 1.知识储备: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学过燃烧的三要素,通过上节对金属钠的学习,学生也普遍具有了研究的热情。 2.学生特点:高一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均有限,虽对探究性实验感兴趣,但却不一定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去观察、思考和探索本质。故:本节课中,我将多设疑、多激疑引导,让学生都能动起手来,把实验作为探究未知领域的手段。 三、说教法 我的理念:建构主义理论铺开课堂,由旧知引入新知,认知冲突或疑惑激发兴趣。 1.本节采用:“互动式”、“启发—探讨式”的实验引导分析的方法。 2.实验方面: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演示、学生两人分组实验。 3.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案导学。 宗旨:将课堂还给学生。 四、说学法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现象→提出猜想→分析本质→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2.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探究、对比讨论的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由Na2O2的性质,分析用途。 五、说教学过程 一共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探究阶段、总结归纳阶段、练习强化阶段及课后巩固阶段。 【引入阶段】 创设情境引入:首先展示古今取火之文明,引生入境。 依据情景设疑:“为什么能够着火?”唤醒学生旧知识中关于燃烧三要素的认识,并以此展开后续教学。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有用性的教学讨论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应是与时俱进的。《试验化学》是一般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起看看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欢迎查阅!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1 一、说教材 《试验化学》是一般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模块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试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把握基本的化学试验方法和技能,培育学生运用试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选自苏教版《试验化学》专题3课题2。本节课的主题是物质的鉴别,鉴别的对象是跟生产、生活亲密相关的工业盐(亚硝酸钠)和食盐,鉴别方法主要涉及被鉴物质的化学性质,且给学生从物理性质、组成与结构等角度探讨鉴别方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教材要求学生从已有学问出发,依据物质的特性多角度设计物质鉴别的试验方案,并开展试验探究,感悟化学理论学问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化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对本课时教学我们设置了如下三维目标。 学问与技能:通过分析NaNO2和NaCl结构、组成与性质的差异,学会物质鉴别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NaNO2和NaCl的鉴别过程,培育学生设计、评价、操作、处理等试验综合能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以生活中如何防止误食亚硝酸钠中毒为载体,建立将化学学问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应用已有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目标的设置,我们在充分表达性质差异确定鉴别方法差异的同时,很好地留意了预设与生成、主体与主导、独立与合作、收敛与发散、理论与实际等关系的处理。 三、说过程 根据情境引课,情理结合,分合相辅,师生互动,学用一致,不断升华的总原则,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组成与性质、不同组成与性质确定不同鉴别方法、不同鉴别方法呈现不同现象、不同鉴别方法需要作出合理选择为出发点,整节课的教学架构设置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呈现先行,查找启迪”、“激发思维,拓展思路”、“搜寻信息,明晰方向”、“设计方案,试验论证”、“创新优化,不断升华”等六个实施阶段。其主要教学内容与设计意图简述如下。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工业盐(亚硝酸钠)中毒事件的视频报道,提出“为何会出现这类严重的中毒事件?”的问题;通过NaNO2样品呈现和NaNO2用处说明,进一步提出“如何通过鉴别法来避开这类中毒现象发生?”的问题。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为学习背景,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所应关注的学习方向,使课堂快速进入一种有序、高效的教学状态。把学习与讨论放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背景之中,这种“告知”学习者学习目标的预设,能有效激发学习者为快速获得学习结果而规划系列的预期行为,并逐步将预期行为转化为实践行为,使实践行为与正确的学习结果相匹配。 【教学过程】问题1:怎样用试验方法鉴别NaCl与NH4Cl两种固体?在学生分组商量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得出“焰色反应法、气体法(与NaOH固体反应)、显色法(与石蕊试液反应)、显色法(与pH试纸接触)”等四种方案。 【设计意图】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可通过先给学习者呈现一个先行组织者而加以激活,其用意旨在为新呈现材料的学习提供一个观念的框架,这样有助于智慧技能的保持与迁移。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册导学案(精美整理,绝对精品)

人教A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册导学案 目录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6) 第三章电离平衡 (13)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13)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14)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课时1、2) (19)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课时3、4) (22)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课时5、6) (26) 第四节溶解平衡(第1、2课时) (34)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38) 第一节原电池 (38) 第二节化学电源 (40) 第三节电解池 (44)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49)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要点: 一、焓变(△H)反应热 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差值即焓变(△H)决定。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放热反应△H 0 吸热反应△H 0 焓变(△H)单位:KJ/mol 二、热化学方程式 定义: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时应注意: 1.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2.所有反应物和产物都用括号注明它们在反应时的状态。 3.各物质前的系数指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4.△H单位KJ/mol中每摩尔指的是每摩尔反应体系,非每摩尔某物质,其大小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5.对于可逆反应中的△H指的是正向完全进行时的焓变。 三、燃烧热 定义: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单位:KJ/mol 注意点:1.测定条件:25℃、101KPa,非标况。 2.量:纯物质1mol 3.最终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如C→CO2,H→H2O(l) 书写燃烧热化学方程式应以燃烧1mol纯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四、中和热 定义: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 (aq) == H2O(l) △H= -57.3KJ/mol 实验:中和热的测定见课本第4~5页 思考:1.环形玻璃棒的作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教案详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②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 教学重点 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教学难点 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 教学用具: 投影仪 学习过程 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 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1: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 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 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化 2:反应热,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符号:ΔH ,单位:kJ/mol 或kJ•mol-1 ∆H为“-”为放热反应,∆H为“+”为吸热反应 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 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 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 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 是环境? 放热反应ΔH为“—”或ΔH〈 0 吸热反应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 ∆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全册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4教 案 化学反映原理的研究内容 一、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 能引发分子之间化学反映的碰撞是有效碰撞,某一化学反映速度的大小与单位时刻内 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分子间的碰撞是化学反映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映的充分条件。 二、活化分子和活化能 1、具有较高的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必然是活化分子;可是活化分子的碰撞不必然是有效碰撞。 二、活化分子高出反映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份是活化能。 3、有活化能为0的化学反映。如溶液中的自由离子间的反映,高空大气中自由离子间的反映,高空大气中自由原子之间的反映,因为这些反映的反映物分子在反映前已经成为自由离子或原子,不需要再破坏或减弱化学键。 三、催化剂 (1)催化剂是能改转变学反映的速度,但前后本身的性质和质量都再也不改变的物质 (2)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数→提高有效碰撞频率→反映速度加速 第一章 化学反映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映与能量转变 放热反映如燃烧反映、酸碱中和反映、大多数化合反映等;吸热反映如大多数分解反映、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映,水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使劲,当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距离增大,因此要吸收能量,尽管力的种类和大小不同,可是本质都一样,确实是形成作使劲时要放出能量;破坏作使劲时要吸收能量。 一、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映包括两个进程: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释放出能量,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通常不相等; 二、反映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通常不相等,当反映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释放出来,当反映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化学反映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3、咱们对反映研究的对象是反映的反映物和生成物,咱们把它们称为反映体系,而把除它们之外的物质称为环境,咱们把反映体系在化学反映进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用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映热,又称作为“焓变”,用符号“△H”表示,单位常采纳kJ/mol 或kJmol -1 一、反映热 焓变 一、概念:恒压条件下,反映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二、符号:△H 3、单位:kJ/mol 或kJmol - 4、反映热表示方式:△H 为“+”或△H >0 时为吸热反映;△H 为“一”或△H <0 时为放热反映。 五、△H 计算的三种表达式: (1) △H == 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化学键生成所释放的总能量 (2) △H == 生成的总能量 –反映物的总能量 (3) △H = 反映物的键能之和– 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二、热化学方程式 1. 概念:说明反映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例:H 2(g)+I 2(g) 2HI(g);△H = - kJ/mol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需注明反映的温度和压强。因反映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 不同。中学化学中所用的△H 的数据,一样都是在101 kPa 和 25℃时的数据,因此可不专门注明。 (2)要注明反映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 通常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且热化学方程式通常不用“↑”、“↓”。 (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能够是整数也能够是分数。关于相同物质的反映,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 3.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点击试题】已知在25℃,101kPa 下,1g 188H C (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表示上述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