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的果园教案苏教

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的果园教案苏教
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的果园教案苏教

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的果园教案苏教

教学目标:

通过实际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日常生产、生活里存在着数学问题,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同时复习已经学习的数和计算,以及位置等有关内容。

教学重点: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动物们来到果园里参加劳动。(出示主题图)1. 谈话引入。

师:仔细听,你能听到什么?(播放“摸苹果”的歌曲)

生:秋风姑姑摸苹果。

生:秋风姑姑摸红了苹果摸黄了梨。

2. 揭示课题。

师:大象伯伯的果园的果子也成熟了,想去看看吗?我们一起去参观大象伯伯“丰收的果园”。板书课题“丰收的果园”。

二、探究交流

1. 观察图。“丰收的果园”里有些什么?

2. 认方位。

从中间看,梨树在哪边?谁在梨树上?谁在梨树下?小猴在谁的上面?在谁的下面?

在运水果的队伍中,小猫前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后面一辆车是谁在推?

3. 数一数,算一算。

运苹果的车有多少辆?是哪几辆?运梨的车有多少辆?是哪几辆?

苹果树有多少棵?梨树有多少棵?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怎样求?

苹果有多少筐?梨一共有多少筐?你是怎么数的?

树上有几只小鸟,又飞来几只,一共有多少只?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求一共有多少只的?

4. 分小组活动。

除此之外,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分小组活动,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所想的问题,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在班级里交流。)(1)师:丰收的果园里不仅有香甜的果实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

你发现了吗?(学生六人小组充分讨论。)

(2)师:谁想当小博士上来提问题?(出示博士帽)学生轮流戴

着博士帽提问,其他学生解答。

(3)师:小朋友动动小脑袋就解决了这么多数学问题,想不想动

动你的小手呢?伸出左手,伸出右手,听音乐摸耳朵。

(学生跟着音乐做课间操)

( 4 ) 师:大象伯伯的家在大路的左边,小小运输队应该把水果往

哪边运呢?

生:往梨树那边运。

生:应该往苹果树那边运。

( 5 )师:有的说“往梨树那边运”,有的说“往苹果树那边运”,

到底哪种意见对呢?谁有好办法证实自己的观点?小组商量

商量。

我们小组的办法是和小小运输队的小动物站一个方向(师示意上讲台),瞧!我的左手在这边,所以梨树这边是左边!

三、全课小结

1. 在美丽的秋天,大象伯伯有了很大的收获,小朋友,你通过这节

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呢?

2.师:我们的大教室里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你发现了吗?(学生

交流汇报)

3.师:只要你爱动脑,会观察,你就会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还真

不少呢?回家后把你家里的数学知识说给你爸爸妈妈听好吗?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13丰收的果园-同步练习.doc

丰收的果园练习题 1、原来有8张凳子。 □○□=□ 2、车上原来有7个人。 现在有多少个人? □○□○□=□ 3、妈妈买来一些水。 5个4个3个 (1)和一共有多少个?(3分)□○□=□ (2)和一共有多少个?(3分) □○□=□ 4、小红买了两盆花,她有多少朵花? □○□=□

答案: 1、8-2=6 2、7-2+3=8 3、5+4=9 4+3=7 4、6+3=9 1、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The weather was splendid on that day, which I thought was rare. I still remember some people told me that in Britain there was weather and no climate. During the same day, it might snow in the morning, rain at noon, shine in the afternoon and be windy before the night falls. So I think I was lucky。 20.8.178.17.202014:5714:57:44Aug-2014:57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二〇二〇年八月十七日2020年8月17日星期一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14:578.17.202014:578.17.202014:5714:57:448.17.202014:578.17.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8.17.20208.17.202014:5714:5714:57:4414:57:44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Monday, August 17, 2020August 20Monday, August 17, 20208/17/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2时57分2时57分17-Aug-208.17.2020 7、志气这东西是能传染的,你能感染着笼罩在你的环境中的精神。那些在你周围不断向上奋发的人的胜利,会鼓励激发你作更艰苦 的奋斗,以求达到如象他们所做的样子。20.8.1720.8.1720.8.17。2020年8月17日星期一二〇二〇年八月十七日 8、时间是一位可爱的恋人,对你是多么的爱慕倾心,每分每秒都在叮嘱:劳动,创造!别虚度了一生!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可直接打印)

第二课时11~20各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准备:小棒若干根、数位筒、计数器,投影仪(片),学生准备自制数位筒、小棒和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拍手数数。从1数到20,从20数到1。 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 (1)一根一根数下去。 (2)先把10根圈起来,再看有几根。 3.下面每堆小棒有几个十?几个一? 4.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 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写法。 二、讲授新课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学生往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 边数:“1根、2根……9根,再放1根是几根?” 教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里放1根小棒来 表示这10根。教师:在右边筒里再放4根小棒,谁能告诉 老师现在表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右边的4根表示什么?”(4个一。) “我们把4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1个十。) “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 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 “那么14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数。” 2.利用计数器写数。 出示计数器。 教师:这是计数器,请同学们观察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计数器右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起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在写数时,有1个十就在十位写1;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让学生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例3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先摆小棒再写数。 讨论:“20”个位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 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单位也没有。) 三、巩固练习

小学数学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教案范文_题型归纳

小学数学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教案范文_题型归纳 教师创设想像的情境,引出课题。随后分层次呈现主题图中的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观察果树林提问题。 师:看到果园里的情景,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苹果树有几棵? 生2:我想知道梨树有几棵? 生3:我想知道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几棵? 师:除了刚才3个小朋友提的问题外,想一想,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4:从左边数,第一棵苹果树上结了几个苹果? 生5:哪棵梨树上的梨子最多? 生6:哪种树多?多几棵? 2.从不同的方位观察提问题。 师:今天,小鹿和小羊也相约来到果园里(电脑出示:小鹿从左边走出来)。果园真大呀!为了弄清方向,小鹿想到了一个问题(配画外音):从这里看,梨树在哪一边?这时,迎面走来了小羊(电脑出示:小羊从右边走出来)。想一想,小羊又会提出什么问题? 生1:从小羊这边看,梨树在哪一边? 生2:小羊的前面是谁? 生3:小羊在小鹿的哪一面?小鹿在小羊的哪一面? 由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以及被充满童趣的场景所吸引,学生都有了想说的欲望。以下的学习,教师适时组织了小组讨论。在随后的"观察动物运水果的情景提问题"和"观察动物摘水果的情景提问题"等内容的学习中,各小组发言非常踊跃,下面是小组的发言摘录(每个问题都指名学生回答)。 小组1:请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推水果车?走在最前面的是谁?最后面的又是谁? 小组2:请问小狗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这些动物推了什么水果?

小组3:请问谁运苹果?谁运雪梨?运苹果的车一共有几辆?运雪梨的呢?苹果一共有几筐?雪梨一共有几筐? 小组4:请问小免的前面有几只动物在推?后面呢? 小组5:请问从前面数小猴子排第几?从后面数呢? 小组6:请问这些动物推的水果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小组7:树上原来有4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3只,请问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小组8:谁在梨树下?谁在苹果树下?谁在梨树上? 小组9:小兔在谁的下面?小猴在谁的下面,谁的上面? 小组10:在小兔上面的动物一共有几只? 小组11:原来有4只兔子捡雪梨,后来走了1只,现在还剩多少只兔子捡雪梨? 小组12:请问在我们参观果园时一共遇到了几只小动物? 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数学问题吗?请把你遇到的问题在班上说一说。" 生1:有一天,妈妈、姐姐和我去吃肯德基,我们正在吃的时候,见到张小君和她妈妈也来了。请问我们两家一共几人去吃肯德基了? 生2:我原来有6枝铅笔,用了2枝,剩下几枝?下课铃响了,一双双小手还在高高地举着。教师"只好"让学生回去认真观察身边还有什么数学问题,说给爸爸妈妈听,再记在本子上,到班上交流。 总评: 1.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 这是一节场景型的数学实践活动课。整节课以"参观果园"为线索,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对果园的情景是否感兴趣、是否熟悉,是能否上好这节课的前提。课始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参观果园的情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童话故事之中。"到了"果园后,映入眼帘的是果实累累的果树林,学生对果园的情景立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把主题图的场景分四个层次呈现:果树林的场景+小鹿、小羊到果园参观的场景升动物运水果的场景+动物摘果子的场景,这样既让学生有渐入佳境之感,又便于学生从大量的信息申选择相关信息提出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用数学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用数学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7页及练习七第13、14题。 设计意图: 本节的用数学是让学生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计算出结果,侧重通过计算得出,而不是去数未知数的数量,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文应用题。所以,本节课力图基于传统教学手段,体现尊崇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情境和时空,着力指导学生运用所获知识,看图解决问题,找出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用加法解决,而求剩下几个向日葵?用减法解决,让学生初步知道求整体,用加法计算,求部分,用减法计算。以一同去郊游为主线,创造性地拆分情景图,努力做到情景图动态化,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够,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引领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欢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创设亲身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时空,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3.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欢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良学习习惯。 5.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心爱我们的大自然,心爱我们的生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康健发展。 教学关键: 知道图上大括号和?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画面内容表达的意思,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活动式的情景图、小黑板、《一同去郊游》乐曲、录音机、图卡、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题 1、谈话: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对了,秋天的天是那么高,那么蓝。学校组织大家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想)但有个条件,就是必须闯过两个数学大关,你们敢闯关吗?(敢)那就来吧! 2、闯关。 第一关:快速抢答。(卡片出示) 3+4= 1+6= 7-3= 4+2= 1+5= 7-5= 5+2= 6-2= 6-3= 7-1= 第二关:方框再现。(小黑板出示) 3、师:好,大家都闯过了关,我们现在就出发吧!请闭上你的小眼睛,拍起你的小手掌,摇起你的小脑袋,不一会儿,我们就会到达目的地的,走吧! 4、播放《一同去郊游》的歌曲并出示挂图美丽的郊外秋天景色。 5、师:睁开眼睛,多美的乡村风光,你们看到了什么?(生答略) 6、揭示课题。 师:现在,老师带大家到草地上玩儿,不过要请大家用数学帮助老师解决实际问题,你们能做到吗?(能)(出示课题:用数学)

一年级数学:丰收的果园 教学设计资料

一年级数学:丰收的果园教学设计资料 1.应用学过的数、计算以及简单的方位知识解决现实情境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例外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秋天)秋天多姿多彩,到处叠翠流金,瓜果飘香。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去丰收的果园走一走,看看那里的小动物都在忙些什么,你们愿意吗?(愿意) 在这个果园里蕴藏着许多风趣的数学问题,如果你能开动脑筋,发现并解决它们,在游园结束时,老师还会送给你一份特别的礼物呢!大家有信心吗?(学生兴趣盎然,填塞奇怪) [评析:兴趣是最佳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深刻的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为此,创设游园的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剧烈的求知欲和奇怪心。] 二、观察对比,质疑探究 1.分清上下。 (1)瞧,这里好热烈哦!果园里都有什么呀?(学生各抒己见,有苹果树、梨树,还有忙着收获果实的小动物) [评析:看和说的过程是学生收集画面信息的过程,信息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源泉,让学生仔细看、充分说果园里都有什么,能为接下来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奠定优良的基础。]

(2)哟,快来看,谁在梨树上?谁在梨树下?谁又飞来了?顽劣的小猴在谁的上面,在谁的下面?(课件呈现梨树局部图) 引导学生回答:小猴在梨树上,小兔在梨树下,小猴在小兔的上面,在小鸟的下面等。 2.分清前后。 (课件呈现小动物推车局部图) (1)小猫前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后面一辆车是谁在推?(2)你还能提出一些关于前后的问题吗?同桌互相提一提。 3.课中操。 下面我们做个拍手游戏松弛一下吧。上面上面拍拍手,下面下面跺跺脚,前面前面点点头,后面后面翘翘手。(持续做两遍,语速渐快,看谁的反应快) [评析:游戏是低年级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穿插一些风趣的音乐游戏、方位操等,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思辩,使课堂填塞生机和活力。] 4.试着算算。 仔细观察,在丰收的果园里你还能提出哪些风趣的问题?(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几棵?苹果一共有几筐?梨一共有几筐?) 提问:谁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指名回答) 引导:能不能讲讲你是怎么得出结果的?(鼓励学生说出例外的计算方法) 引导:除了上面的问题之外,小朋友还能提出例外的问题吗?(学生分小组讨论)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数一数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 2 ?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 1 ?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以谈话的形式开始。师生相互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消除陌生、胆怯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 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生3:这里有一面国旗。 生4:这里有小朋友在踢球,有小朋友在跳绳 [此处,先给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然后按要求去观察,去数数。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数数活动之中。] 先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随意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说。然后指定内容请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老师要对积极发言的学生及时表扬。 2.数图中的数量。教师说明:我们在数图中这些人或者物体的个数时,先数比较少的,再数比较多的,也就是说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通过画面美丽的校园,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注意培养学生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丰收的果园》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丰收的果园》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丰收的果园》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 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用数字进行游戏的乐趣,尝试 用乐器表示数字对应的数量,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丰收的果园》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乐器表示数字对应的数量 (2)体验用数字进行游戏的乐趣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4-6数字卡片若干。 2.幼儿每人一份4-6数字卡片(放在椅子上)1件乐器(乐 器的种类有3种)笔。 3.幼儿用书第12页。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去果园 1.教师;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我们一起去果园看一看吧! ----幼儿在音乐声中随教师做动作进活动场地。 3.教师;请喜欢苹果的小朋友坐在数字6的座位上,喜

欢(幼儿按指令坐到相应的位置上) 二.猜水果 1.教师;小动物们都在果园里摘水果.请你猜一猜小猴摘了几筐梨?(出示数字6)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出示数字6)再看看,小兔子摘了几筐梨?为什么说是6筐? 3.教师出示4-6数字卡片,请幼儿猜猜小动物们摘的水果数量。(可请个别幼儿回答) 欢庆丰收 (1)教师;果园丰收了,小动物们奏起了乐器庆祝丰收呢!听小玲响起来了!请你用拍手来回应,它响几声你就拍几下手。 -----幼儿集体用拍手来表示,教师变换敲击的次数,以6声为主。 -----请幼儿个别或小组用拍手来表示铃声,铃声的数量以6声为主。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变换敲击的速度。 三.乐队演奏 1.教师;请拿出你的乐器,我们一起来欢庆丰收吧!(出示数字卡片)这是数字几? ---教师;数字x可以表示什么?请你敲响自己的乐器。(引导幼儿敲击相应的次数) ----数字4-6交替出现。幼儿集体、个别、分组操作。

数学教案-丰收的果园

数学教案-丰收的果园 实践活动《丰收的果园》教学设计 福安市城阳小学:王丽光 一、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出版的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6~67页“丰收的果园”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日常生产、生活中存在着数学问题。 2。复习已经学习的数和计算,以及方位等有关内容,培养学生初步提问题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三、教学准备: 1、课前请小朋友去参观“丰收的果园” 2、制作“丰收的果园”主题图课件、扁豆博士电脑动

画、小萝卜、番茄、小动物等头饰若干、评比表一张、红花若干等。 3、情境模拟一个“丰收的果园”的场景(苹果数5棵、梨树4棵)、算式水果、水果篮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趣:秋天到了,“丰收的果园”里可好玩了,小朋友们,你们想去吗?(想)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去的时候一定要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人人都来当环保小卫士好吗?那我们就出发吧!学生边表演边唱: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 :走走走走走,一同去果园……[课始创设情境,学生边表演边唱,既组织了教学,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全课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学习基调。] (二)初步交流,学习新知 1、创设“动态情境”揭题,获取新知 ①(播放课件:丰收的果园主题图,并揭题)小朋友们好,欢迎你们光临“丰收的果园”。你们瞧,迎面向我们走来了一队运水果的车队,它们都是谁呀?(课件依次播放小动物车队)请学生回答。 ②小朋友们观察地仔细,回答扁豆博士提出的问题:①小猫的前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后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学生回答)

②运苹果的车有〔〕辆,是哪几辆?苹果一共有〔〕筐?请小朋友上台数一数,并说出算式,教师板书:3+3+3=9 ③运梨子的车有〔〕辆?是哪几辆?梨子一共有〔〕筐?请学生上台数给大家看,并列式:2+2+2+2=8 [通过电教媒体,借助学生喜爱的动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巧妙地揭示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 2、情境表演:认识方位 1。由两位学生扮演小萝卜、番茄进行表演 (学生甲扮演小萝卜哭着从左边上台):果园太大了,我辨不清方向了,怎么办呀?呜呜呜…… (学生乙扮演番茄跳着从右边上台):我知道,我知道,从这边看,我的右边是苹果树(右手举起一棵小苹果树)我的左边是梨树。(左手举小梨树) 小萝卜:哦,我明白了,从这里看,我的左边是苹果树(左手举苹果树)我的右边是梨树。(右手举梨树。)咦?番茄哥哥,你的右边是什么树?(苹果树)我的右边是梨树,真奇怪,都是右边怎么会是不一样的树呢? 2。质疑:小朋友们,谁能告诉小萝卜为什么都是右边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树呢?(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原来站的方向不同,看到的情况也不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8 丰收的果园word教案 (4)

丰收的果园 教学内容实践活动:丰收的果园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巩固数一数、认位置、比一比的知识及加减法的含义。 能力教学点: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教学点:让学生体验问题提出的过程,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前面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谈话:小朋友们,前些日子我们已经读了“秋姑娘的信”,这秋姑娘真调皮,摸红了苹果,染黄了梨子,还悄悄送给老师一些大梨子说是要奖励给表现好的小朋友,1234;另外,她还让一个小动物带我们去丰收的果园呢,【揭题:丰收的果园】看!她在那儿呢——播放到“我们到了” 引入:我们这就进去,哇,这里多热闹啊!果园里都有些什么呀? 生:果树,小动物等 分清上下 师:哟,快来看,谁在梨树上,谁又在梨树下? 生:小鸟在梨树上,小猴在梨树上,小兔子在梨树下 师:说的真好,谁能说的更完整些?谁在谁的上面,谁又在谁的下面?(奖励) 生:小猴在小鸟的下面,小兔在小猴的下面 师:(谁还想说一说)——说给同桌听,谁的动作最快? 师:老师表扬小朋友们都能很熟练的辨认“上下”!【贴板书1】——小结1 分清前后 在我们刚进果园时就听到了阵阵笑声,是谁发出来的呢?对了,是那些小动物们,他们在运水果哩!瞧,他们干得多有精神啊! 问:从这里你可以知道有几只动物在运水果? 生:7只。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数的 师:数给大家听一听。(还有谁愿意数一数) 师:有7只小动物在推车,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前、后”说句话吗?(让学生自己说) [引导]小猫的前面是谁在推,后面是谁在推?/ 小猫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奖励)——个别说,小组说,还有谁会说不一样的?——把你最想说的说给同桌听。师:今天和我们一起参观果园的还有一些漂亮的老师呢,你愿意向他们介绍一下你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分别是谁吗?【贴板书2】——小结2 生:自主介绍!(XX的大方,有勇气为第X小组赢得一个大梨子) 师:谁还想介绍的?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丰收的果园》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丰收的果园》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乐器表示数字对应的数量 (2)体验用数字进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4-6数字卡片若干。 2.幼儿每人一份4-6数字卡片(放在椅子上)1件乐器(乐器的种类有3种)笔。 3.幼儿用书第12页。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去果园 1.教师;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我们一起去果园看一看吧! ----幼儿在音乐声中随教师做动作进活动场地。 3.教师;请喜欢苹果的小朋友坐在数字6的座位上,喜欢………(幼儿按指令坐到相应的位置上) 二.猜水果 1.教师;小动物们都在果园里摘水果.请你猜一猜小猴摘了几筐梨?(出示数字6)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出示数字6)再看看,小兔子摘了几筐梨?为什么说是6筐? 3.教师出示4-6数字卡片,请幼儿猜猜小动物们摘的水果数

量。(可请个别幼儿回答) 欢庆丰收 (1)教师;果园丰收了,小动物们奏起了乐器庆祝丰收呢!听小玲响起来了!请你用拍手来回应,它响几声你就拍几下手。 -----幼儿集体用拍手来表示,教师变换敲击的次数,以6声为主。 -----请幼儿个别或小组用拍手来表示铃声,铃声的数量以6声为主。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变换敲击的速度。 三.乐队演奏 1.教师;请拿出你的乐器,我们一起来欢庆丰收吧!(出示数字卡片)这是数字几? ---教师;数字x可以表示什么?请你敲响自己的乐器。(引导幼儿敲击相应的次数) ----数字4-6交替出现。幼儿集体、个别、分组操作。如没有敲对重复原来的数字。 1.教师;我来做指挥,我的数字指向哪一组,哪一组就敲响你们的乐器。 ----教师交替把数字卡片指向不同的乐器组,幼儿敲击相应次数的乐器。(先一种乐器敲几个数字,逐渐变成每种乐器敲1个数字,交替进行。教师变换出示卡片的节奏,让幼儿敲击出的声音就如一首欢快的曲子)。 2.自由交换乐器,再游戏一遍。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丰收的果园教案苏教版

丰收的果园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0~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应用学过的数、计算以及简单的方位知识解决现实情境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4、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发现情境里的数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秋天来了,秋姑娘的本领可大啦,她摸熟了大象伯伯家的果园,大象伯伯家的果园丰收啦!大象伯伯要想邀请小朋友们去它家的果园参观参观,你们愿意吗? 二、参观果园,巩固知识 1、出示第一层情境图。 课件出示5棵苹果树,4棵梨树。 走进果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棵果树?苹果树比梨树多几棵?等。 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出示第二层情境图。 你们瞧,树上挂满了红通通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这可把大象伯伯急坏了,他需要小伙伴们来帮帮他呢!瞧,小伙伴们来帮忙啦,它们还自发的组成了一队小小运输队呢。 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个小小运输队,一共有几辆车? 运苹果的车有几辆呢?是哪几辆? 你也能学着老师这样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运梨子的车有几辆呢?是哪几辆?

从左往右数,()排在第二,()排在第五。 从右往左数,()排在第三,()排在第六。 谁也能提一个关于几和第几的问题呢? 小猫前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后面一辆车是谁在推? 你还能提出一些关于前后的问题吗?(预设:小松鼠在小兔的前面,小狗在小兔的后面……)(同桌互相提一提。再全班交流,奖励“爱动脑星”“勇于发言星”。)…… 苹果一共有几筐?谁也能提一个这样的问题? 三、出示第三层情境图。 除了小伙伴们组成的小小运输队,还有好多小伙伴来帮忙摘梨子了呢。大家瞧,谁来啦! 可爱的小鸟,顽皮的小猴,勤劳的小兔它们都来帮忙了? 他们在哪儿呀?说给你的小伙伴听听。谁在梨树上?谁在梨树下?顽皮的小猴在谁的上面,在谁的下面?看看谁又飞来了?关于小鸟,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 3、课中游戏,巩固“上下、前后”,延伸“左右” (1)参观了这么久的果园,下面我们做个拍手游戏轻松一下吧。 上面上面拍拍手,下面下面跺跺脚,前面前面点点头,后面后面翘翘手。左手左手摸右耳,右手右手摸左耳。举起你的右手和老师挥挥手。 (连续做两遍,语速渐快,看谁的反应快) (2)在参观丰收的果园时我们发现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到处都存在着这些数学问题。看看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你能用前后、左右各说一句话吗?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4、课中游戏“摘果子” (课前准备水果卡片,卡片上有算式,贴在黑板上,为每个代表队准备一个水果篮,水果篮上有数字。) 教师:刚才你们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发现了果园里的许多数学问题。果园里的水果真多呀!小动物们忙都忙不过来,我们也去帮忙摘果子吧,好吗?(好)不过摘的时候,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先看看你的小组水果篮上要摘得数是几的水果,那么你就摘得数是几的水果,可不能乱摘哟!比一比哪一组摘的水果又对又多,开始,出发吧! 小组商量、交流、摘果子 (设计这个游戏活动,是为了将已学过的枯燥乏味的计算练习的知识融入游戏中,人人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二、! 三、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第2——3页的图画 )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丰收的果园》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74—75页。 教学目标: 1、应用学过的数、计算以及简单的方位知识解决现实情境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日常生产、生活里存在的数学问题,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逐步具有数学的意识。 3、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渗透互相帮助、团结力量大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 秋天多姿多彩,瓜果飘香,是个丰收的季节。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去丰收的果园走一走、瞧一瞧,看看那里的小动物们都在忙些什么呢,你们愿意吗? 在这个果园里隐藏着许许多多有趣的数学问题,老师看谁的小眼睛最仔细,最爱动脑筋,发现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游园结束的时候,老师就送你一份特殊的礼物,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投入积极的学习活动中,在引入时创设了游果园的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观察对比,探究新课 1、(课件出示果园图)瞧,这里好热闹哦!在果园里,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交流看到了什么? (1)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各抒己见,在充分的看和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完整表达以及收集信息的能力,为新课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打基础。】 2、分清左右 瞧,小白兔和小灰兔在为什么事情辩论呢?(课件出示迎面走来的小白兔和小灰兔及他们的对话) (1)对话:小白兔说:“妈妈,你看我的右边有5棵苹果树,左边有4棵梨树……”“不对,不对”小白兔的话还没有说完小灰兔就抢着说,“苹果树在左边,梨树在右边。” 小朋友,你来当裁判,说说谁讲得对?为什么呢?小组讨论。 (2)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师并让学生表演,直观感知左右关系的相对性。 (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小白兔和小灰兔,在实际情境中体验位置不同,因为他们是面对面站的,站的方向相反,所以左右正好相反。)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在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轻松愉快的理解:由于观察方向不同,看到的情况也不同。】 (3)游戏:和你左边的同学握握手。 举起你的右手和老师挥挥手。 【设计意图: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结:方向变了,看到的物体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丰收的果园丨苏教版 (4)

“丰收的果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应用学过的数,计算以及简单的方位知识解决现实情境中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数与加减法、多与少、确定位置等方面最基本、最简单的知识,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理解并能解决相应的问题。 2、使学生发展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观察、抽象和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在现实情境里的应用价值;在观察事物数量联系中获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初步体验;在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合作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让体会数与计算成本的应用价值,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信息,选择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以“丰收的果园”为主题画一幅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欣赏绘画作品,适时谈话引入 同学们,丰收的果园多姿多彩,瓜果飘香。丰收的果园还是一个数学大王国,那里隐藏着许多有趣的数学秘密,我们一起去把它找出来好不好?大家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就出发去丰收的果园吧!(板书课题) 二、收集信息,综合应用 1、课件出示教材果园图。 提问:你能说说小动物的果园美丽在哪里吗?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呢? 2、应用几和第几。 课件出示问题: 果园里运苹果的车有几辆,是哪几辆? 运梨的车有几辆?是哪几辆? 你能先数一数,再用几或第几来说一说吗? 学生交流,用几和第几说一句话。 如运水果的小车有7辆;小松鼠运2筐梨;苹果树有5棵,从左起第2棵上有5个苹果,结苹果最多的是第5棵,第5棵苹果树上有7个苹果;运水果的小动物有7只,小白兔排在第二个……。 让学生数一数、填一填: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棵。苹果一共有()筐,梨一共有()筐。 指出: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只要认真观察,随时随地都可以数一数,排一排,知道有几个,或者看出谁排在第几个。

2017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2017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观察。 二. 汇报。 1. 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 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 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 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 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个数是5的有…… 高楼、 个数是6的有…… 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 小鸟、 个数是8的有…… 小树 个数是9的有…… 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 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数数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2----5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2、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等。 单元课时安排:约1课时。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胡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二、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课件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课件\数一数课件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的果园》教学设计

《丰收的果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书74-75页。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认数、计算、认位置等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践问题。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 过程与方法 教师充分运用教具,采用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结合学具和情境图,合作交流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学会倾听和采纳他人的意见,善于与他人合作,从多角度欣赏他人的优点,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到画面中去选择有关信息解决问题。 难点:实践活动中怎样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主题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出示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问:“谁爱吃苹果?其它小朋友爱吃什么水果?果园里的水果大丰收了,小朋友,你们想到果园里去摘自己爱吃的水果吗?下面老师带大家进果园里去,看谁最聪明,最爱动脑筋,摘得水果最多。 二、体会实际情境,观察、表达和解决问题。 三、进入情境、合作交流。 ⑴观察书上的插图,丰收的果园。 述:小朋友,果园就在眼前了。现我们分成几个小组,由小组长带领选择好进果园的方向,即你们小组是从左边的路进果园,还是从右边的路进果园。接着把你们进到果园里所看到

的,如有多少棵果树?有谁也来果园摘水果,它们都在什么位置等,在小组里互相说说,说得好的小组老师奖给智慧果。 ⑵各小组汇报进果园里看到的事情。 ⑶师提示:又飞来3只小鸟。 小朋友,你们看谁又来到果园了?小白兔们一心一意在梨树上装梨还不知道呢?你想怎样告诉它们?看谁说得好,说得棒。 ⑷指名发言。对大胆提问题的学生给予肯定和奖励。 2、观察思考和表达。 引导学生观察:松鼠、小兔、小狗、小猫…等推着装满水果的车从右边的路走出来。 述:小动物们摘了很多苹果和梨呀!它们装好车,要回家去分给大家吃了,谁来帮助他们计算运苹果的车有多少辆?是哪几辆?运梨的车有多少辆?是哪几辆? ⑵小辣椒高高站在苹果树。它听你们说得那么好,不甘示弱。它要考考你们呢。你会回答它的问题吗?你想提出问题考考小辣椒吗?看谁最爱动脑、最聪明。能像小辣椒那样提出问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 一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这节课是数学课,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数一数(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出示彩色挂图,教学数数。 (1)质疑:教师:“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2)小组学习:先让学生观察,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 (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能用“2”表示的有: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传栏上有5个大字;花坛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鸟;楼边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学生;10个人等)。然后让同桌再互相说。 2.找一找,数一数:我们也有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们也可以数数在我们校园里,教室里看到的东西。 师:谁能把你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大家?(指名回答)

3.扩展训练: (1)关于方位的认识: 提问学生,某某前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后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左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位同学? 告诉你的同桌,你的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学?后面一列有多少个同学? (2)动脑动手: 1. 你喜欢画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画什么,要画得和左边同样多. 2、练习2 第一、二题 三、小结: 数学课有趣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今天的数学课,同学们表现得很踊跃、很认真。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今天这样认真的学习数学知识。 四、课外观察作业 1、数一数在家里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并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2、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比多少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具、学具准备: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学生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